- 2.28 MB
- 2021-05-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00-2009年上海市
初中升学考试与学业考试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按大知识块分类)
一、数与式
15、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a4·a3=a7; (B)a6÷a3=a2; (C)(a3)2=a5; (D)a3·b3=(a·b)3 .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A、D.
1、下列运算中,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x·x3=2x3; (B)x3÷x=x2; (C)(x3)2=x5; (D)x3+x3=2x6.B.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1、计算2a·3a的结果是……………………………………………………………( )
(A)5a; (B)6a; (C)5a2; (D)6a2. D.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1、计算:(x2)2= .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x4 .
1、计算(a3)2的结果是……………………………………………………………( )
(A)a5; (B)a6; (C)a8; (D)a9. B.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1、计算:(a-2b)(a+2b)= .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a2-4b2 .
15、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a3•a2=a6; (B)(a+b)(a-b)=a2-b2;
(C)(a+b)2=a2+b2; (D)(a+b)(a-2b)=a2-ab-2b2 .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BD.
3、中国的国土面积约为9600000平方千米,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平方米.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 9.6×106 .
3、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内,被称为“神威1”的计算机运算速度为每秒384000000000次,这个速度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每秒 次.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3.84×1011 .
7、上海浦东磁悬浮铁路全长30千米,单程运行时间约8分钟,那么磁悬浮列车的平均速度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约 米∕分钟.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3.75×103 .
2、新建的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鸟巢”能容纳91 000位观众,将91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91×103; (B)910×102; (C)9.1×103; (D)9.1×104.D.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2、分解因式:a2-2a= .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a(a-2).
4、分解因式:x2+xy= .x(x+y).(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2、分解因式:2a2-2ab=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2a(a-b).
8、分解因式:x2-4= . (x+2)(x-2).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6、分解因式:x2-y2-x+y= .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
(x-y)(x+y-1).
4、分解因式:a2-b2-2a+1= .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a-b-1)(a+b-1).
8、分解因式xy-x-y+1= .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x-1)(y-1).
16、下列多项式中,能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的是……………………………( )
(A)x2+4; (B) x2-2; (C)x2-x-1; (D)x2+x+1.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BC.
2、如果分式的值为零,那么x=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2.
3、化简:-=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21、计算:+-.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
.
1、计算:= .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4.
2、如果分式无意义,那么x= .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2.
2、计算:+= . . (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19、计算:·-.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1.
19、计算:÷(a+1)-.(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原式=·-…………………………………………7分
=- ……………………………………………………………………1分
=………………………………………………………………………………1分
=-1.………………………………………………………………………………1分
注意:第一步的7分是这样分配的:因式分解,每个2分;除法变乘法,1分.
考点:因式分解、分式的四则运算.
1、计算:= . 2. (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1、8的平方根是 .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2.
15、在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为……………………………………………( )
(A)0; (B)-3.5; (C); (D).C.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15、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有限小数是有理数; (B)无限小数是无理数;
(C)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 (D)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AD
15、在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π; (B) ; (C); (D).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AD.
1、计算:()2=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3.
19、计算:()2+(-)-12•(-1).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
2、在、、、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16、在下列各组根式中,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和; (B)和; (C)和;(D)和.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BC.
13、在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C )
(A); (B); (C); (D).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2
4
(图一)
12、如图一,矩形内有两个相邻的正方形,面积分别
为4和2,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2-2.
1、计算:•= .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6 .
3、计算:(+1)(-1)= .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1 .
1、计算(-1)0 = .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 1.
2、当x<0时, = .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 -x.
17、-1的一个有理化因式是……………………………………………( )
(A); (B)1-; (C)1+; (D)-1 .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
C.
7、分母有理化:=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9、化简:= .2+.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19、化简:+-4.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原式=3+(—1)2-……………………………(1分)(2分)(1分)
=3+3-2-……………………………………………………………(2分)
=3.……………………………………………………………………………………(1分)
19、计算:+(-)+.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解:原式=+1+3-3+2………………………………………………(8分)
=4.……………………………………………………………………(2分)
17、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x=.
(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解:原式=÷……………………………………………………………(2分)
=÷……………………………………………………(2分)
=·……………………………………………………(1分)
=,……………………………………………………………………(2分)
当x=时,原式==+1.…………………………………………(2分)
19、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1,b=-1.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解:原式=÷(-)…………………………………………(3分)
=………………………………………………………(2分)
=,………………………………………………………………(2分)
当其中a=+1,b=-1时,原式==.………………………(3分)
二、一元一次方程与不等式
2、如果x=2是方程x+a=-1的根,那么a的值是…………………………( )
(A)0; (B)2; (C)-2; (D)-6. C.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3、不等式x—6>0的解集是 .x>6.(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7、不等式x-3<0的解集是 . x<3.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3、不等式7-2x>1的正整数解是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1,2.
7、不等式2-3x>0的解集是 .x<.(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2
≥4x
5、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
-2<x≤3.
>5(x-1)
≥
20、解不等式组: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x<3.
>5-x,
<x,
19、(本题满分8分)解不等式组: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解:由3x+1>5-x,得x>1 .………………………………………………(2分)
由2(x+1)-6<x,得x<4 .……………………………………………………(2分)
∴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x<4 .……………………………………………………(2分)
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 ……………………………………………………………(2分)
17、解不等式组: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0
1
2
3
4
5
–4
–3
–2
–1
–5
解:由3-x>0,解得x<3.………………………………………………………(3分)
由+>-,解得x>-1.…………………………………………………(3分)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1<x<3.……………………………………………………(1分)
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2分)
>0
<1
2、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A)x>-1; (B)x<3; (C)-1<x<3; (D)-3<x<1.C.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16、已知0<b<a,那么下列不等式组中,无解的是…………………………( )
(A); (B); (C); (D).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AC
<0
>0
2、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是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x=0、l.
21、2001年以来,我国曾五次实施药品降价,累计降价的总金额为269亿元.五次药品降价的年份与相应降价金额如表二所示,表中缺失了2003年、2007年相关数据.已知2007年药品降价金额是2003年药品降价金额的6倍,结合表中信息,求2003年和2007年的药品降价金额.(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2分)
…………………………………………(2分)
解:[解法一]设2003年和2007年的药品降价金额分别为x亿元、y亿元.……(1分)
根据题意,得
………………………………………………………(2分)
………………………………………………………(2分)
解方程组,得
答:2003年和2007年的药品降价金额分别为20亿元和120亿元.……………(1分)
[解法二]设2003年的药品降价金额为x亿元,……………………………………(1分)
则2007年的药品降价金额为6x亿元.………………………………………………(2分)
根据题意,得54+x+35+40+6x=269.…………………………………………(2分)
解方程,得x=20,∴6x=120.……………………………………………………(4分)
答:2003年和2007年的药品降价金额分别为20亿元和120亿元.……………(1分)
三、一元二次方程
8、已知一元二次方程有一根为1,那么这个方程可以是 (只需写出—
个方程).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x2-x=0等.
19、已知x2-2x=2,将下式先化简,再求值:
(x-1)2+(x+3)(x-3)+(x-3)(x-1).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原式=x2-2x+1+x2-9+x2-4x+3 …………………………………………3分
=3x2-6x-5…………………………………………………………………1分
解法一:=3(x2-2x)-5 …………………………………………………………2分
∵x2-2x=2,∴原式=3×2-5=1 ………………………………………1分
解法二:从x2-2x=2中解得x=1±,…………………………………………1分
分别代入,答案正确.…………………………………………………各得1分
9、如果关于x的方程x2+4x+a=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a= .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4 .
13、关于x的方程mx2+m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m= .
4.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9、如果关于x的方程x2-x+k=0(k为常数)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 . .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20、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3m-1)x+2m-1=0,其根的判别式的值为1,求m的值及该方程的根.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由题意得:m≠0 .
而且△=[-(3m-1)]2-4m(2m-1)……………………………………………(1分)
=9m2-6m+l-8m2+4m
=m2-2m+1=1,
∴m2-2m=0,…………………………………………………………………………(1分)
∴m1=0(舍去),m2=2.……………………………………………………………(2分)
将m=2代人原方程得2x2-5x十3=0,……………………………………………(1分)
解得方程的根为x1=,x2=1.……………………………………………………(2分)
6、若方程x2-2x-1=0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则x1+x2= .2.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5、如果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6x-2=0的两个实数根,那么x1+x2的值是( )
(A)-6; (B)-2; (C)6; (D)2. C.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7、方程x2+3x—4=0的两个实数根为x1、x2,则x1·x2= .
—4. (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5、若一元二次方程4x2+x=1的两个根分别为x1、x2,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x1+x2=-,x1·x2=-;(B)x1+x2=-,x1·x2=-1;
(C)x1+x2=,x1·x2=; (d)x1+x2=,x1·x2=1. A.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7、如果x1、x2是方程x2-3x+1=0的两个根,那么代数式(x1+1)(x2+1)的值是____________.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5 .
2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2m-1)x+m-2=0(m>0).
(1)求证:这个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如果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且(x1-3)(x2-3)=5m,求m之值.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1)证明:△=4m+1 .因为m>0,所以4m+1>0,所以方程必有两个不相的实数根;
(2)m=1.
9、某公司今年5月份的纯利润是a万元,如果每个月份纯利润的增长率都是x,那么预计7月份的纯利润将达到 万元(用代数式表示).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a(1+x)2.
25、某电脑公司2000年的各项经营收入中,经营电脑配件的收入为600万元,占全年经营总收入的40%.该公司预计2002年经营总收入要达到2160万元,且计划从2000年到2002年,每年经营总收入的年增长率相同.问:2001年预计经营总收入为多少万元?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600÷40%=1500,1500(1+x)2=2160,∴x=1800万元.
14、某商品的原价为100元,如果经过两次降价,且每次降价的百分率都是m
,那么该商品现在的价格是 元(结果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100(1-m)2.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20、(本题满分8分)解方程:+=.(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解:去分母,得x(x-2)+(x+2)=8.………………………………………(2分)
x2-2x+x2+4x+4=8.………………………………………………………………(2分)
整理,得x2+x-2=0.………………………………………………………………(1分)
得x1=-2,x2=1.……………………………………………………………………(2分)
经检验,x1=1为原方程的根,x2=-2是增根.∴原方程的根是x=1 .………(1分)
18、解方程:+=0.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解:去分母,得x2-3x+(2x-1)(x+1)=0,…………………………………(3分)
整理,得3x2-2x-1=0,……………………………………………………………(2分)
解方程,得x1=1,x2=-.………………………………………………………(2分)
经检验,x1=1,是增根,x2=-是原方程的根.∴原方程的根是x2=-…(2分)
20、解方程:+=.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解:去分母,得:6x+5(x+1)=(x+4)(x-1).……………………………(3分)
整理得:x2-8x-9=0,……………………………………………………………(2分)
∴x1=-1,x2=9.…………………………………………………………………(4分)
经检验:x1=-1是增根,x2=9是原方程得根.…………………………………(1分)
5、用换元法解方程x2++x+=4,可设y=x+,则原方程化为关于y的整式方程是 .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y2+y—6=0.
8、用换元法解方程+=2时,如果设y=,那么原方程可化为 . (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解:y2-2y+1=0(或y+=2).
9、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2时,如果设=y,并将原方程化为关于y的整式方程,那么这个整式方程是 . y2-2y-1=0.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7、在方程x2+=3x-4中,如果设y=x2-3x,那么原方程可化为关于y的整式方程是 .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y2+4y+1=0 .
18、如果用换元法解方程-+2=0,并设y=,那么原方程可化为………………………………………………………………………………………( )
(A)y2-3y+2=0;(B)y2+3y-2=0;(C)y2-2y+3=0;(D)y2+2y-3=0 .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 D.
3、用换元法解分式方程-+1=0时,如果设=y,将原方程化为关于y的整式方程,那么这个整式方程是…………………………………………………( )
(A)y2+y-3=0; (B)y2-3y+1=0;(C)3y2-y+1=0;(D)3y2-y-1=0.A.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20、解方程:.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x1=-9,x2=3.
20、解方程:-=.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解:[方法一]y=,……………………………………………………………(2分)
则原方程化为y+=, 整理得2y2-5y+2=0,……………………………(2分)
∴y1=,y2=2;……………………………………………………………………(2分)
当y=时,=,得x1=2,………………………………………………(1分)
当y=2时,=2,得x2=-1,………………………………………………(1分)
经检验x1=2,x2=-1是原方程的根;……………………………………………(2分)
[方法二]去分母得:2(x-1)2+2x2=5x(x-1),………………………………(3分)
整理得x2-x-2=0,…………………………………………………………………(2分)
解得x1=2,x2=-1,…………………………………………………………………(3分)
经检验x1=2,x2=-1是原方程的根.……………………………………………(2分)
25、为加强防汛工作,市工程队准备对苏州河一段长为2240米的河堤进行加固.由于采用新的加固模式,现在计划每天加固的长度比原计划增加了20米,因而完成此段加固工程所需天数将比原计划缩短2天.为进一步缩短该段加固工程的时间,如果要求每天加固224米,那么在现在计划的基础上,每天加固的长度还要再增加多少米?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设现在计划每天加固河堤x米,…………………………………………………(1分)
则原来计划每天加固河堤(x—20)米,
根据题意得:-=2,…………………………………………………(4分)
整理得,x2-20x-22400=0,………………………………………………………(2分)
解得x1=160,x2=-140(不合题意,舍去),……………………………………(1分)
经检验:x=160是原方程的根.……………………………………………………(1分)
∴224-160=64(米).
答:在现在计划的基础上,每天加固的长度还要再增加64米.…………………(1分)
6、方程=1的根是 . 1 . (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10、方程=3的根是 .x=5.(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7.方程=2的根是 .x=-3.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10、方程=2的根是 . x=-1.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8、方程=1的解是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x=2.
22、解方程:3-=x. (2000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x=2 .
8、方程=-x的解是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x=-1.
4、方程=x的根是 .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x=1.
6、方程2+=-x的根是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x=-2.
4、方程=x—1的根是 .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x=3.
13、在下列方程中,有实数根的是…………………………………………………( A )
(A)x2+3x+1=0; (B)=-1;
(C)x2+2x+3=0; (D)=.(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18、(本小题满分9分)解方程组: (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解:消去y得x2+x-2=0,…………………………………………………………(3分)
得x1=-2,x2=1,……………………………………………………………………(3分)
由x1=-2,得y1=-5,……………………………………………………………(1分)
由x2=1,得y2=-2,………………………………………………………………(1分)
∴原方程组的解为……………………………………………(1分)
(1)
(2)
20、解方程组: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由(1)得(2x+y)(2x-y)=0,∴2x+y=0,2x-y=0 .…………1分,1分
它与方程(2)分别组成两个方程组:
(﹡)…………………………………………………………………1分
(﹡﹡)………………………………………………………………1分
分别解这两个方程组,可知方程组(﹡)无解.………………………………………1分
方程组(﹡﹡)的解是:
……………………………………………………………1分,1分
∴原方程组的解为
20、解方程组: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由方程①得:y=x+1,③ …………………………………………………………1分
将③代入②,得2x2-x(x+1)-2=0,………………………………………………1分
整理,得x2-x-2=0, …………………………………………………………………2分
解得x1=2,x2=-1,……………………………………………………………………3分
分别将x1=2,x2=-1代入③,得y1=3,y2=0,……………………………………2分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1分
四、一次函数
15、已知数3、6
,请再写出一个数,使这三个数中的一个数是另外两个数的比例中项.这个数是 (只需填写一个数).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
12或等..
7、已知a<b<0,则点A(ab,b)在第 象限.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三 .
5、函数y=的定义域是 .x≠3 .(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4、函数y=的定义域是 .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x≥0 .
5、函数y=的定义域是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x≥2.
5、函数y=的定义域是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x>1 .
5、函数y=的定义域是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x≤1且x≠0 .
3、函数y=的定义域是 .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x>-1 .
11、函数y=的定义域是 .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x≥0 且x≠1.
5、如果函数f(x)=x+1,那么f(1)= .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2 .
10、已知函数f(x)=,那么f(3)=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3、已知函数f(x)=,那么f(-1)= .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2+.
4、已知函数f(x)=,则f(1)=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解:1.
11、已知函数f(x)=,那么f(2)= . .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8、已知函数f(x)=,那么f(3)= .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 .
4、点A(-3,4)和点B(3,4)关于 轴对称..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 y.
4、点A(1,3)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是 .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1,-3).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3),点B的坐标为(-1,6).若点C与点A关于x轴对称,则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为 . 3.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6、点A(2,4
)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 .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y=2x.
6、如果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4),那么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 .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y=2x.
6、如果f(x)=kx,f(2)=-4,那么k= .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2.
(图一)
x
y
O
A
1
3
8、如图一,正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点A,该函数解
析式是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解:y=3x.
(图一)
100
金额(单位:元)
数量(单位:升)
509
0
9、某型号汽油的数量与相应金额的关系如图一所
示,那么这种汽油的单价是每升 元.
(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解:5.09.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双曲线y=(k≠0)经过点(2,-1),那么k= . -2.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12、若反比例函数y=(k<0)的函数图像过点P(2,m)、Q(1,n),则m与n的大小关系是:m n (选择填“>” 、“=”、“<”).
>.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的一点分别作x、y轴的垂线段,与x、y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是12,那么该函数解析式是 .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y=.
18、在函数y=(k>0)的图象上有三点A1(x1,y1)、A2(x2,y2)、A3(x3,y3
),已知x1<x2<0<x3,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C.)
(A)y1<0<y3; (B)y3<0<y1;
(C)y2<y1<y3; (D)y3<y1<y2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11、反比例函数y=图象的两支分别在第 象限.(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一、三.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1经过……………………………………( )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一、三、四象限; (D)第二、三、四象限. A.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7、如果直线y=3x+b在y轴上的截距为-2,那未这条直线一定不经过第 象限.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二.
14.如果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象限,且与y轴负半轴相交,那么( B )
(A)k>0,b>0; (B)k>0,b<0; (C)k<0,b>0; (D)k<0,b<0.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O
A
x
y
1
2
1
2
3
4
(图三)
13、在图三中,将直线OA向上平移1个单位,
得到一个一次函数的图像,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
式是 . y=2+1.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图一)
O
P
x
1
2
y
15、如图一,将直线OP向下平移3个单位,所得
直线的函数解析式为 .y=2x-3.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A
B
x
O
y
(图一)
23、已知一条直线经过点A(0,4)、点B(2,0),
如图,将这条直线向左平移与x轴负半轴、y轴负半轴
分别交于点C、点D,使DB=DC.求:以直线CD为
图像的函数解析式.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设以直线AB为图象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
∵直线AB经过点(0,4)、点(2,0),∴得方程组…………………1分
解得 ……………………………………………………………………………2分
∴以直线AB为图象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4 .
∵CD∥AB,设以直线CD为图象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b′,……………2分
解法一:∵DB=DC,DO⊥CB,∴OB=OC, ………………………………………2分
∴点C的坐标为(-2,0),得b′=-4,……………………………………1分,1分
∴以直线CD为图象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4 .……………………………1分
解法二:由题意,得点D的坐标为(0,b′),点C的坐标为(b′,0).
∵DB=DC,∴=.……………………………………2分
解得b′=±4 .…………………………………………………………………………1分
∵点D′与点A不重合,∴b′=4舍去. ……………………………………………1分
∴以直线CD为图象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2x-4 .……………………………1分
(图一)
O
x
y
A
-1
1
4
B
23、如图5,已知点A(4,m),B(-1,n)在反比例
函数y=的图象上,直线AB与x轴交于点C.如果点D
在y轴上,且DA=DC,求点D的坐标.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图一)
O
x
y
A
-1
1
4
B
C
D
解:可以求得点A(4,2),B(-1,-8),
∴直线AB的解析式是y=2x-6 .∴点C(3,0),
∵点D在y轴上,∴设点D(0,y),
∵DA=DC,∴=,
∴y=,D(0,).
22、(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满分5分,第(2)小题满分7分)
(图六)
O
x
y
A
·
如图六,在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原点.点A在
第一象限,它的纵坐标是横坐标的3倍,反比例函数
y=的图象经过点A.
(1)求点A的坐标;
(2)如果经过点A的一次函数图象与y轴的正半
轴交于点B,且OB=AB,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解:(1)由题意,设点A的坐标为(a,3a),a>0 .……………………………(1分)
∵点A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得3a=,……………………………(1分)
解得a1=2,a2=-2 .………………………………………………………………(1分)
经检验a1=2,a2=-2是原方程的根,但a2=-2不符合题意,舍去.…………(1分)
∴点A的坐标为(2,6).……………………………………………………………(1分)
(2)由题意,设点B的坐标为(0,m).…………………………………………(1分)
∵m>0,∴m=.…………………………………………………(2分)
解得m=,经检验m=是原方程的根,∴点B的坐标为(0,).……(1分)
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1分)
由于这个一次函数图象过点A(2,6),∴6=2k+,得k=.……………(1分)
∴所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分)
(图九)
D
O
C
A
B
x
y
24、已知:如图九,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函数y=
(x>0,m是常数)的图象经过A(1,4)、B(a,b),
其中a>1.过点A作x轴垂线,垂足为点C,过点B作
y轴垂线,垂足为点D,连结AD、DC、CB.
(1)若△ABD的面积为4,求点B的坐标;
(2)求证:DC∥AB;
(3)当AD=BC时,求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1)解:∵函数y=(x>0,m是常数)图象经过A (1,4),∴m=4.…(1分)
设BD、AC交于点E,据题意,可得B点的坐标为(a,),点D的坐标为(0,),
E点的坐标为(1,),……………………………………………………………(1分)
∵a>1,∴ DB=a,AE=4-.由△ABD的面积为,即a(4-)=4,(1分)
得a=3,∴点B的坐标为(3,).………………………………………………(1分)
(2)证明:可以知道:A(1,4)、B(a,)、C(1,0)、D(0,),
∴直线的AB的解析式为:y=-x+;直线的CD的解析式为:y=-x+.
∴DC∥AB.
又证:据题意,点C的坐标为(1,0),DE=1,∵a>1,易得EC=, BE=a-1,
∴==a-1,==a-1.……………………………………(2分)
∴=,………………………………………………………………………(1分)
∴DC∥AB.……………………………………………………………………………(1分)
(3)解:AD=,BC=,
若AD=BC,则=,
即a3-2a2-16a+32=0,即a2(a-2)-16(a-2)=0,∴(a2-16)(a-2)=0,
∴a1=2,a2=4,a3=-4(∵a>1,∴舍去)
∵直线的AB的解析式为:y=-x+,
∴当a1=2时,y=-2x+6;当a2=4时,y=-x+5.
又解:∵DC∥AB,∴当AD=BC时,有两种情况:
① 当AD∥BC时,四边形ADCB是平行四边形,
由(2)得,==a-1,∴a-1=1,得a=2.∴点B的坐标是(2,2).(1分)
设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把点A、B的坐标代入,
得 解得 ∴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是y=-2x+6.…(1分)
② 当AD与BC所在直线不平行时,四边形ADCB是等腰梯形,
则BD=AC,∴a=4,∴点B的坐标是(4,1).…………………………………(1分)
设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把点A、B的坐标代入,
得 解得 ∴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是y=-x+5.………(1分)
综上所述,所求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是y=-2x+6或y=-x+5.
五、二次函数
5、抛物线y=x2-6x+3的顶点坐标是 .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3,-6).
14、二次函数y=-(x-1)2+3图象的顶点坐标是………………………………(B )
(A)(-1,3); (B)(1,3); (C)(-1,-3); (D)(1,-3).
(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4、抛物线y=2(x+m)2+n,(m、n为常数)的顶点坐标是………………( )
(A)(m,n); (B)(-m,n); (C)(m,-n); (D)(-m,-n).B.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19、在函数y=、y=x+5、y=x2的图象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且对称中心是原点的图象共有………………………………………………………………………………(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 B.
9、将抛物线y=x2+3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2,3).
7、如果将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沿y轴向上平移1个单位,那么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 .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y=2x2+1.
12、将抛物线y=x2-2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后,得到新的抛物线,那么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是 .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y=x2-1.
4、若抛物线y=(x+1)2-2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A,则点A的坐标为( )
(A)(-1-,0); (B)(,0);
(C)(-1,-2); (D)(-1+,0). D.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1与x轴的交点的个数是……………( )
(A)3; (B)2; (C)1; (D)0. B.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图五)
O
x
y
A
B
C
22、在直角坐标平面中,点O为坐标原点.二次函
数y=x2+bx+c的图象与x轴的负半轴相交于点A,与
x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B,与y轴相交于点C(如图五).
点C的坐标为(0,-3),且BO=CO.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设这个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点M,求AM的长.(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解:(1)∵BO=CO,点C的坐标为(0,-3),点B在x轴的正半轴上,
∴点B的坐标为(3,0).……………………………………………………………(1分)
点C、点B在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上,
∴……………………………………………………………………(2分)
解得…………………………………………………………………………(1分)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3 .……………………………………………(1分)
(2)∵y=x2-2x-3=(x-)2-4,………………………………………………(1分)
∴点M的坐标为(1,-4).…………………………………………………………(1分)
又∵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3的图象与x轴的负半轴相交于点A,
∴点A的坐标为(-1,0).…………………………………………………………(1分)
∴AM==2.……………………………………………(2分)
22、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A(1,-4),并且经过点B(3,0).
(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将该二次函数图象向右平移几个单位,可使得平移后所得图象经过坐标原点?并直接写出平移后所得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的坐标.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解:(1)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1)2-4,…………………………………(2分)
∵二次函数图象过点B(3,0),∴0=4a-4, 得a=1.…………………………(3分)
∴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1)2-4,即y=x2-2x-3.………………………(1分)
(2)令y=0,得x2-2x-3=0,解方程,得x1=3,x2=-1.…………………(2分)
∴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3,0)和(-1,0).
∴二次函数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经过坐标原点.………………………………(2分)
平移后所得图象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为(4,0).……………………………(2分)
(图一)
A
D
C
B
O
x
y
26、如图7,已知抛物线y=2x2-4x+m与x轴交于不
同的两点A、B,其顶点是点C,点D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与
x轴的交点.
(1)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求顶点C的坐标和线段AB的长度(用含有m的
式子表示);
(3)若直线y=x+1分别交x轴、y轴于点E、F,
问ΔBDC与ΔEOF是否有可能全等?如果可能,请证明;
如果不可能,请说明理由.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1)∵△=(-4)2-4×2m>0,∴m<2;
(2)顶点C的坐标是(1,m-2),
(图一)
A
D
C
B
O
x
y
E
F
设点A(x1,0)、B(x2,0),则E
x1+x2=2,x1·x2=m,
∴AB=OB-OA=x2-x1==;
(3)可以求出点R(-,0),F(0,1)
∴OE=,OF=1 .
又可以求出点B(1+,0),∴BD=,CD=2-m,
若OE=BD且OF=CD,即=且1=2-m,∴m=1;
又若OE=CD且OF=BD,即=2-m且1=,∴无解,
∴ΔBDC与ΔEOF可能全等.
23、已知:二次函数y=x2-2(m-1)x+m2-2m-3,其中m为实数.
(1)求证:不论m取何实数,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必有两个交点;
(2)设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x1,0)、B(x2,0),且x1、x2
的倒数和为,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1)∵△=4(m-1)2-4(m2-2m-3)=16>0,
∴不论m取何值,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必有两个交点;
(2)∵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x1,0)、B(x2,0),
∴x1+x2=2(m-1),x1·x2=m2-2m-3,
∵x1、x2的倒数和为,∴+=,∴=,∴3(x1+x2)=2x1·x2,
∴6(m-1)=2(m2-2m-3),即m2-5m=0,∴m1=0,m2=5 .
∴当m1=0时,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x2+2x-3;当m2=5时,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x2-8x+12 .
∴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x2+2x-3或y=x2-8x+12.
25、卢浦大桥拱形可以近似看作抛物线的一部分,在大桥截面1︰11000的比例图上,跨度AB=5cm,拱高OC=0.9cm,线段DE表示大桥拱内桥长,DE∥AB.如图一,在比例图上,以直线AB为x轴,抛物线的对称轴为y轴,以1cm作为数轴的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二.
(1)求出图上以这一部分抛物线为图象的函数解极式,写出函数定义域;
M
O
D
E
C
A
B
5cm
0.9cm
(图一)
(图二)
y
x
O
D
E
C
A
B
M
(2)如果DE与AB的距离OM=0.45cm,求卢浦大桥拱内实际桥长(备用数据:≈1.4 ,计算结果精确到1米).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1)由于顶点C在y轴上,所以设以这部分抛物线为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
y=ax2+.………………………………………………1分
∵点A(-,0)(或点B(,0))在抛物线上,
∴0=a(-)2+,得a=-.………………………………………………1分
因此所求函数解析式为y=-x2+(-≤x≤).……………………1+1分
(2)∵点D、E的纵坐标为,………………………………………………………1分
∴=-x2+,得x=±. ……………………………………………2分
∴点D的坐标为(-,),点E的坐标为(-,).
∴DE=-(-)=. ………………………………………………1分
因此卢浦大桥拱内实际桥长为×11000×0.01=275≈385(米).………2分
O
O
B
A
y
x
.
.
(图一)
26、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O为坐标原点,
点A、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
如图一,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经
过点A、B,与y轴相交于点C.
(1)a、c的符号之间有何关系?
(2)如果线段OC的长度是线段OA、OB长度的
比例中项,试证:a、c互为倒数;
(3)在(2)的条件下,如果b=-4,AB=4,求a、c的值.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1)解:设点A的坐标为(x1,0),点B的坐标为(x2,0),
∵点A、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两点,∴x1x2>0,∴a、c同号. ……………………2分
或当a>0时,c<0; ……………………………………………………………………1分
当a<0时,c<0 .………………………………………………………………………1分
(2)证明:设点A的坐标为(x1,0),点B的坐标为(x2,0),则0<x1<x2 .
∴OA=x1,OB=x2,OC=|c|. ………………………………………………………1分
根据题意,x1、x2是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x1·x2=,………1分
由题意,得OA·OB=OC2,即=|c|2=c2. ………………………………………1分
∵c≠0,∴c=,即ac=1.……………………………………………………………1分
∴当线段OC长是线段OA、OB长的比例中项时,a、c互为倒数.
(3)解:当b=-4时,由(2)知,x1+x2=-=>0,∴a>0 .…………1分
解法一:AB=OB-OA=x2-x1=
∴AB==. ……………………………………………………1分
∵AB=4,∴=4,得a=,∴c=2 .………………………………1分
解法二:由求根公式,x===,
∴x1=,x2=.
∴AB=OB-OA=x2-x1=-=.……………………………1分
∵AB=4,∴=4,得a=,∴c=2 .………………………………1分
23、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O为坐标原点,二次函数y=x2+(k-5)x-(k+4)的图象交x轴于点A(xl,0)、B(x2,0),且(xl+1)(x2+1)=-8 .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将上述二次函数图象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设平移后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点C,顶点为点P,求△POC的面积.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1)由题意知,x1、x2是方程x2+(k-5)x-(k+4)=0的根,
则x1+x2=5-k,x1·x2=-(k+4),……………(2分)
由(x1+1)(x2+1)=-8, 即x1·x2+(x1+x2)=-9,……………………(1分)
得-(k+4)+(5-k)=-9, …………………………………………………(1分)
解得k=5,……………………………………………………………………………(1分)
则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9;……………………………………………(1分)
(2)由题意,平移后的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
y=(x-2)2-9,……………………………………………………………………(1分)
则点C的坐标为(0,-5),…………………………………………………………(1分)
顶点P的坐标为(2,-9),…………………………………………………………(1分)
所以△POC的面积5=×5×2=5 .………………………………………………(1分)
27、数学课上,老师出示图六和下面框中条件,
(图六)
A
O
B
x
H
C
M
D
y
如图六,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O为坐标原点,点A坐标为(1,0),点B在x轴上且在点A的右侧,AB=OA.过点A和B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二次函数y=x2的图象于点C和D.直线OC交BD于点M,直线CD交y轴于点H.记点C、D的横坐标分别为xC、xD,
点H的纵坐标为yH.
同学发现两个结论:①S△CMD︰S梯形ADMC=2︰3;②数值相等关系:xC·xD=-yH.
(1)请你验证结沦①和结论②成立;
(2)请你研究:如果将上述框中的条件“点A坐
标为(1,0)”改为“点A坐标为(t,0)(t>0)”,其
它条件不变,结论①是否仍成立? (请说明理由)
(3)进—步研究:如果将上述框中的条件“点A
坐标为(1,0)”改为“点A坐标为(t,0)(t>0)”,
又将条件“y=x2”改为“y=ax2(a>0)”,其它条件不
变,那么xC、xD和yH有怎样的数值关系?(写出结果
并说明理由)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1)由已知可得点B的坐标为(2,0),点C坐标为(1,1),
点D的坐标为(2,4),………………………………………………………………(1分)
由点C坐标为(1,1)易得直线OC的函数解析式为y=x,
∴点M的坐标为(2,2),……………………………………………………………(1分)
∴S△CMD=1,S梯形ABMC=,
∴S△CMD︰S梯形ABMC=2︰3,即结论①成立;………………………………………(1分)
设直线CD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
则,得,
∴直线CD的函数解析式为y=3x-2;……………………………………………(1分)
由上述可得,点H的坐标为(0,-2),yH=-2,………………………………(1分)
∵xC·xD=2,∴xC·xD=-yH,即结论②成立;…………………………………(1分)
(2)结论①仍成立.…………………………………………………………………(1分)
∵点A的坐标为(t,0)(t>0),则点B坐标为(2t,0),
从而点C坐标为(t,t2),点D坐标为(2t,4t2),
设直线OC的函数解析式为y=kx,则t2=kt,得k=t,
∴直线OC的函数解析式为y=tx,
设点M的坐标为(2t,y),∵点M在直线OC上,
∴当x=2t时,y=2t2,点M的坐标为(2t,2t2),…………………………………(1分)
∴S△CMD︰S梯形ABMC=·2t2·t︰·t(t2+2t2)=2︰3,……………………(1分)
∴结论①仍成立;
(3)xC·xD=-yH,………………………………………………………………(1分)
由题意,当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a>0),且点A坐标为(t,0)(t>0)时,点C坐标为(t,at2),点D坐标为(2t,4at2),
设直线CD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
则,得,
∴直线CD的函数解析式为y=3atx-2at2;…………………………………………(1分)
则点H的坐标为(0,-2at2),yH=-2at2,………………………………………(1分)
∵xC·xD=2t2,∴xC·xD=-yH.…………………………………………………(1分)
六、概率与统计
8、出租车公司在“五一”长假期间平均每天的营业额为5万元,由此推断5月份的总营业额约为5×31=155(万元).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你认为这样的推断是否合理?答:________________.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不合理.
14、为了了解某所初级中学学生对2008年6月1日起实施的“限塑令”是否知道,从该校全体学生1200名中,随机抽查了80名学生,结果显示有2名学生“不知道”.由此,估计该校全体学生中对“限塑令”约有 名学生“不知道”. 30.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22、为了了解某校初中男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在该校六年级至九年级共四个年级的男生中,分别抽取部分学生进行“引体向上”测试.所有被测试者的“引体向上”次数情况如表一所示;各年级的被测试人数占所有被测试人数的百分率如图一所示(其中六年级相关数据未标出).
表一
次数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人数
1
1
2
2
3
4
2
2
2
0
1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直接写出结果):
(1)六年级的被测试人数占所有被测试人数的百分率是 ;
(图一)
25%
八年级
25%
七年级
30%
九年级
六年级
(2)在所有被测试者中,九年级的人数是
;
(3)在所有被测试者中,“引体向上”次数不小
于6的人数所占的百分率是 ;
(4)在所有被测试者的“引体向上”次数中,众
数是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1)20%;……………………………………………………………………………2分
(2)6;……………………………………………………………………………………3分
(3)35%; ………………………………………………………………………………2分
(4)4.……………………………………………………………………………………3分
(图四)
路口数
10
30
0
20
40
红
橙
黄
蓝
绿
标识
20、某市在中心城区范围内,选取重点示范路口进行交通文明状况满意度调查,将调查结果的满意度分为:不满意、一般、较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依次以红、橙、黄、蓝、绿五色标识.今年五月发布的调查结果中,橙色与黄色标识路口数之和占被调查路口总数的15%.结合未画完整的图四中所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被调查的路口总数是 ;
(2)将图四中绿色标识部分补画完整,并
标上相应的路口数;
(3)此次被调查路口的满意度能否作为该
市所有路口交通文明状况满意度的一个随机样本?
答: .
(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解:(1)60;……………………………………………………………………………(3分)
(2)图略(条形图正确,得2分;标出数字10,得2分);……………………(4分)
(3)不能.……………………………………………………………………………(3分)
16、六个学生进行投篮比赛,投进的个数分数为2,3,3,5,10,13,这六个数的中位数是…………………………………………………………………………………( )
(A)3; (B)4; (C)5; (D)6. B.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快餐公司个数情况图
80
59
50
个
1998
1999
2000
年份
(图一)
2.0
1.0
1.5
万盒/个
1998
1999
2000
年份
快餐公司盒饭年销量平均数情况图
(图二)
21、小李通过对某地区1998年至2000年快餐公司发展情况的调查,制成了该地区快餐公司个数情况的条形图(如图2)和快餐公司盒饭年销量的平均数情况条形图(如图3).利用图2、图3共同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1999年该地区销售盒饭
共_____________万盒;
(2)该地区盒饭销量最大的
年份是________年,这一年的年销
量是__________万盒;
(3)这三年中该地区每年平
均销售盒饭多少万盒?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1)118;(2)2000、120;
(3)96万盒.
22、近五十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扩展的面积及沙尘暴发生的次数情况如表1、表2所示.
表1:土地荒漠化扩展的面积情况
年代
50、60年代的20年
70、80年代的20年
90年代的10年
平均每年土地荒漠化扩展的面积(km2)
1560
2100
2460
表2:沙尘暴发生的次数情况
年代
50年代的10年
60年代的10年
70年代的10年
80年代的10年
90年代的10年
每十年沙尘暴发生次数
5
8
13
14
23
5
15
25
10
20
年代
50
60
70
80
90
次数
(图一)
(1)求出五十年来平均每年土地荒漠化扩展的
面积;
(2)在图一中画出不同年代沙尘暴发生的次数
的折线图;
(3)观察表2或(2)所得的折线图,你认为沙
尘暴发生次数呈 (选择“增加”、“稳定”
或“减少”)趋势.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5
15
25
10
20
年代
50
60
70
80
90
次数
(图一)
解:(1)平均每年土地荒漠化扩展的面积为
……(2分)
=1956(km2),…………………………(1分)
答:所求平均每年土地荒漠化扩展的面积为1956
km2;
(2)右图;………………………………(5分)
(3)增加.………………………………(2分)
25、某班进行个人投篮比赛,受污损的下表记录了规定时间内投进n 个球的人数分布情况:
进球数n
0
1
2
3
4
5
投进n个球的人数
1
2
7
2
同时,已知进球3个或3个以上的平均每人投进3.5个球;进球4个或4个以下的人平均每人投进2.5个球.问投进3个球和4个球的各有多少人.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投进3个球的有x个人,投进4个球的有y个人.根据题意得:
,整理得:.∴
检验知道:它们是原方程组的解.
答:投进3个球的有9个人,投进4个球的有3个人.
人数
不及格
培训前
培训后
及格
优秀
等级
24
16
8
7
1
8
22、某校初二年级全体320名学生在电脑培训前后各参加了一次水平相同的考试,考分都以同一标准划分成“不合格”、“合格”、“优秀”三个等级.为了了解电脑培训的效果,用抽签方式得到其中32名学生的两次考试考分等级,所绘制的统计图如图所示.试结合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的这32名学生培训前考分的中位数所
在等级是 ,培训后考分的中位数
所在的等级是 ;
(2)这32名学生经过培训,考分等级“不
合格”的百分比由 下降到 ;
(3)估计该校整个初二年级中,培训后考分
等级为“合格”与“优秀”的学生共有 名;
(4)你认为上述估计合理吗?理由是什么?
答: ,理由: .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1)不合格,合格;(2)75%,25%;(3)240;(4)合理,该样本是随机样本(该样本具有代表性).……………………………………………………………………每空格1分
旅游收入图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90
70
50
30
10
年旅游收入
(亿元)
(图九)
入境旅游人数图
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
240
220
180
160
年入境旅游
人数(万)
32
200
242
(图十)
22、某人为了了解他所在地区的旅游情况,收集了该地区2004至2007年每年的旅游收入及入境旅游人数(其中缺少2006年入境旅游人数)的有关数据,整理并分别绘成图九,图十.
(图一)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2004至2007年四年的年旅游收入的平均数是 亿元;
(2)据了解,该地区2006年、2007年入境旅游人数的年增长率相同,那么2006年入境旅游人数是 万;
(3)根据第(2)小题中的信息,把图十补画完整.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解:(1)=(10+30+50+90)=45;………………………………………(3分)
(2)设入境旅游人数的年增长率为x,则200(1+x)2=242,∴x=10%,
∴200(1+10%)=220;……………………………………………………………(4分)
(3)(图正确).………………………………………………………………………(3分)
22、某区从参加数学质量检测的8000名学生
)
)
)
)
)
)
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作为样本,为了节省时间,先将样本分成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分析,得到表一;随后汇总整个样本数据,得到部分结果,如表二.
甲组
乙组
人数(人)
100
80
平均分(分)
94
90
分数段
[0,60
[60,72
[72,84
[84,96
[96,108
[108,120
频数
3
6
36
50
13
频率
20%
40%
等第
C
B
A
请根据表一、表二所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样本中,学生数学成绩平均分约为 分(结果精确到0.1);
(2)样本中,数学成绩在[84,96 分数段的频数为 ,等第为A的人数占抽样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为 ,中位数所在的分数段为 ;
(3)估计这8000名学生数学成绩的平均分约为 分(结果精确到0.1).
)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1)92.2;(2)72,35%,[84,96 ;(3)92.2 . ………(2分)(3分)(2分)
24、为制定本市初中七、八、九年级学生校服的生产计划,有关部门准备对180名初中男生的身高作调查,现有三种调查方案:
(A)测量少体校中180名男子篮球、排球队员的身高;
(B)查阅有关外地180名男生身高的统计资料;
(C)在本市的市区和郊县各任选一所完全中学、两所初级中学,在这六所学校有关年级的(1)班中,用抽签的方法分别选出10名男生,然后测量他们的身高.
(1)为了达到估计本市初中这三个年级男生身高分布的目的,你认为采用上述哪一种调查方案比较合理,为什么?(答案分别填在空格内)
答:选 ;理由: .
下表中的数据是使用了某种调查方法获得的:
初中男生身高情况抽样调查表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总计(频数)
143-153
12
3
0
153-163
18
9
6
163-173
24
33
39
173-183
6
15
12
183-193
0
0
3
(注:每组可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填写表中的空格;
②根据填写的数据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2000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1)选C.理由:方案C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样本比较具有代表性,可以被用来估计总体;(2)①表格中频数从上到下依次是:15,33, 96,33,3 .② 略.
时间段
(小时/周)
小丽抽样人数
小杰抽样人数
0~1
6
22
1~2
10
10
2~3
16
6
3~4
8
2
(每组可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
表一
20、初三学生小丽、小杰为了解本校初二学生每周上网的时间,各自在本校进行了抽样调查.小丽调查了初二电脑爱好者中40名学生每周上网的时间,算得这些学生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5小时;小杰从全体初二学生名单中随机抽取了40名学生,调查了他们每周上网的时间,算得这些学生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2小时.小丽与小杰整理各自样本数据,如表一所示.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每组可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
0
1
2
3
4
小时/周
人数
6
4
2
8
18
12
22
20
16
14
10
(图七)
(1)你认为哪位学生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答: ;估计该校全体初二学生平均每
周上网时间为 小时;
(2)根据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把图七中的频
数分布直方图补画完整;
(3)在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中,中位数所
在的时间段是 小时/周.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解:(1)小杰;1.2.…………………………………………………………(2分,2分)
(2)直方图正确.……………………………………………………………………(3分)
(3)0~1.……………………………………………………………………………(3分)
(图一)
(每组可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
频数
153
158
178
183
163
173
168
143
148
2
6
1
3
4
5
7
8
身高
(厘米)
六年级
九年级
170.4
151.8
22、某校在六年级和九年级男生中分别随机抽取20名男生测量他们的身高,绘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2所示,其中两条点划线上端的数值分别是每个年级被抽20名男生身高的平均数,试根据该图提供的信息填空:
(1)六年级被抽取的20名男生身
高的中位数所在组的范围是__________
厘米;九年级被抽取的20名男生身高
的中位数所在组的范围是_________厘
米.
(2)估计这所学校九年级男生的
平均身高比六年级男生的平均身高高
__________厘米.
(3)估计这所学校六、九两个年级全体男生中,身高不低于153厘米且低于163厘米的男生所占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______.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1)148~153 168~173 (2)18.6 (3)22.5% .
9、甲、乙两人比赛飞镖,两人所得平均环数相同,其中甲所得环数的方差为15,乙所得环数如下:0,1,5,9,10,那么成绩较为稳定的是 (填“甲”或“乙”).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甲.
6、一个射箭运动员连续射靶5次,所得环数分别是8,6,10,7,9,则这个运动员所得环数的标准差为 .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6、下列事件中,属必然事件的是…………………………………………………( )
(A)男生的身高一定超过女生的身高; (B)方程4x2+4=0在实数范围内无解;
(C)明天数学考试,小明一定得满分; (D)两个无理数相加一定是无理数. B.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13、如果从小明等6名学生中任选一名作为“世博会”志愿者,那么小明被选中的概率是 . .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4、一个布袋中有4个红球与8个白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那么从布袋中随机摸一个球是白球的概率是………………………………………………………………………( )
(A); (B); (C); (D). C.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5、从一副未曾启封的扑克牌中取出1张红桃,2张黑桃的牌共3张,洗匀后,从这3张牌中任取1张牌恰好是黑桃的概率是………………………………………………( )
(A); (B); (C); (D)1. C.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七、三角形
(图四)
a
2
b
1
15、如图四,已知a∥b,∠1=40°,那么∠2的
度数等于 . 40.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10、已知在△ABC和△A1B1C1中,AB=A1B1,∠A=A1,要使△ABC≌△A1B1C1,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 . (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解:∠B=∠B1(或∠C=∠C1,或AC=A1C1).
11、如果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等于腰长的一半,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
(度)..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120°.
12、如果等边三角形的高为3 cm,那么它的边长是 cm.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2.
(图一)
·
A
P
Q
C
18、已知AC平分∠APQ,如图一,点B、B′分别在边AP、AQ上.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AB=AB′,那么该条件可以是……………………………………( )
(A)BB′⊥AC;
(B)BC=B′C;
(C)∠ACB=∠ACB′;
(D)∠ABC=∠AB′C.(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ACD.
(图一)
A
C
B
D
O
F
E
23、已知:如图一,线段AC与BD相交于点O,
联结AB、DC,点E为OB的中点,点F为OC的中
点,联结EF.
(1)添加条件∠A=∠D,∠OEF=∠OFE,
求证:AB=DC;
(2)分别将“∠A=∠D”记为①,“∠OEF=∠OFE”记为②,“AB=DC”记为③.添加条件①、③,以②为结论构成命题1;添加条件②、③,以①为结论构成命题2,命题1是 命题,命题2是 命题(选择“真”或“假”填入空格).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1)证明:∵∠OEF=∠OFE,∴OE=OF.…………………………………………1分
∵点E为OB的中点,点F为OC的中点,∴OB=2OE,OC=2OF, ……………1分
∴OB=OC.………………………………………………………………………………1分
∵∠A=∠D,∠AOB=∠DOC,∴△AOB≌△DOC.………………………………2分
∴AB=DC.………………………………………………………………………………1分
(2)真; …………………………………………………………………………………3分
假.…………………………………………………………………………………………3分
(图四)
A
B
C
D
E
F
21、将两块三角板如图放置,其中∠C=∠EDB=90°,
∠A=45°,∠E=30°,AB=DE=6,求重叠部分四边形
DBCF的面积.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在△EDB中,∵∠EDB=90°,∠E=30°,DE=6,
∴DB=DE·tg30°=6×=2,
∴AD=AB-DB=6-2,又∵∠A=45°∴∠AFD=45°,DE3FD=AD,
∴S△ADF=AD2=(6-2)2=24-12.
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AB=6,∴S△ABC=AB2=9.
∴S四边形DBCF=S△ABC-S△ADF=9-(24-12)=12-15.……………………1分
A
B
C
E
D
G
(图一)
24、已知:如图一,在△ABC中,AD是高,CE是
中线,DC=BE,DC⊥CE,点G是垂足.
求证:(1)点G是CE的中点;
(2)∠B=2∠BCE.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A
B
C
E
D
G
(图一)
证明:(1)如图一,连结DE………………1分
∵∠ADB=90°,点E是AB的中点,
∴DE=AE=BE, …………………………2分
又∵DC=BE,∴DC=DE.………………1分
又∵DC⊥CE,∴点G是CE的中点.……2分
(2)∵DE=DC,∴∠DCE=∠DEC, …1分
∴∠EDB=∠DEC+∠DCE=2∠BCE. …1分
又∵DE=BE,∴∠B=∠EDB,………………………………………………………1分
∴∠B=2∠BCE.………………………………………………………………………1分
C
A
B
F
E
D
C
(图一)
23、已知:如图一,在△ABC中,点D在边AC
上,DB=BC,点E是CD的中点,点F是AB的中点.
(1)求证:EF=AB;
(2)过点A作AG∥EF,交BE的延长线于点G,
求证:△ABE≌△AGE.(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图一)
E
A
B
F
D
C
证明:(1)连结BE(如图一), ………(1分)
∵DB=BC,点E是CD的中点,
∴BE⊥CD.…………………………………(2分)
∵点F是Rt△ABE中斜边上的中点,
∴EF=AB;………………………………(3分)
(图一)
E
A
B
F
D
C
G
(2)[方法一]在△ABG中,AF=BF,AG∥EF,
∴BE=EG.…………………………………(3分)
在△ABE和△AGE中,
∵AE=AE,∠AEB=∠AEG=90°,
∴△ABE≌△AGE;……………………………………………………………………(3分)
[方法二]由(1)得,EF=AF,∴∠AEF=∠FAE.………………………………(1分)
∵EF//AG,∴∠AEF=∠EAG.………………………………………………………(1分)
∴∠EAF=∠EAG.……………………………………………………………………(1分)
∵AE=AE,∠AEB=∠AEG=90°,∴△ABE≌△AGE.………………………(3分)
八、四边形
(图一)
A
B
C
E
D
F
25、已知:如图一,在△ABC中,AB=AC,点E
是AB的中点,以点E为圆心,EB为半径画弧,交BC
于点D,连结ED,并延长ED到点F,使DF=DE,连
结FC.
求证:∠:F=∠A.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
提示:证明四边形AEFC是平行四边形.
14、已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E、F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连结DE、DF.在不再连结其他线段的前提下,要使四边形AEDF成为菱形,还需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 .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AB=AC、AE=AF、AE=ED、DE∥AC、∠B=∠C等.
23、(图十一)
A
D
B
C
O
E
已知:如图十一,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对角线AC、BD交于点O,点E是BD延长线上的点,
且△ACE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2)若∠AED=2∠EAD,求证: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CO.……………………………(2分)
∵△ACE是等边三角形,∴EO⊥AC,即DB⊥AC,……………………………(2分)
∴平行四边形ABCD是菱形.………………………………………………………(2分)
(2)∵△ACE是等边三角形,∴∠AEC=60°.
∵EO⊥AC,∴∠AEO=∠AEC=30°.………………………………………(1分)
∵∠AED=2∠EAD,∴∠EAD=15°,∴∠ADO=∠EAD+∠AED=45°. (1分)
∵四边形ABCD是菱形,∴∠ADC=2∠ADO=90°,…………………………(2分)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1分)
17、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对角线互相平分且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AC.
16、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C )
(A)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17、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互相平分,交点为点O.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前提下,要使四边形ABCD成为矩形,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 . AC=BD或∠ABC=90°等.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15.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90°,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该四边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条件可以是………………………………………………( D )
(A)∠D=90°; (B)AB=CD; (C)AD=BC; (D)BC=CD.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23、(本题满分12分,每小题满分各6分)
(图七)
F
D
A
C
B
E
G
已知:如图七,在梯形ABCD中,AD∥BC,AB=DC.点E、F、G分别在边AB、BC、CD上,AE=GF=GC.
(1)求证:四边形AEFG是平行四边形;
(2)当∠FGC=2∠EFB时,
求证:四边形AEFG是矩形.
(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证明:(1)∵在梯形ABCD中,AB=DC,∴∠B=∠C.………………………(2分)
∵GF=GC,∴∠C=∠GFC.………………………………………………………(1分)
∴∠B=∠GFC,AB∥GF,即AE∥GF.……………………………………………(1分)
∵AE=GF,∴四边形AEFG是平行四边形.………………………………………(2分)
(2)过点G作GH⊥FC,垂足为点H.……………………………………………(1分)
∵GF=GC,∴∠FGH=∠FGC.…………………………………………………(1分)
∵∠FGC=2∠EFB,∴∠FGH=∠EFB.…………………………………………(1分)
∵∠FGH+∠GFH=90°,∴∠EFB+∠GFH=90°.……………………………(1分)
∴∠EFG=90°.………………………………………………………………………(1分)
∵四边形AEFG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EFG是矩形.………………………(1分)
10、如果梯形的两底之比为2︰5,中位线长14厘米,那么较大底的长为 厘米.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20.
(图四)
A
D
F
E
B
C
24、如图四,在△ABC中,∠BAC=90°,延长
BA到点D,使AD=AB,点E、F分别为边BC、
AC的中点.
(1)求证:DF=BE;
(2)过点A作AG∥BC,交DF于点G,求证:AG=DG.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证明:[方法一] (1)点E、F分别为边BC、AC的中点,
∴EF是△ABC的中位线,
∴EF∥AB,EF=AB=AD,………………………………………………………(1分)
∴∠EFC=∠BAC=90°=∠DAF.…………………………………………………(1分)
又AF=FC,∴△AFD≌△FCE,……………………………………………………(1分)
∴DF=CE,……………………………………………………………………………(1分)
又CE=BE,∴DF=BE;……………………………………………………………(1分)
(2)画出线段AG.…………………………………………………………………(1分)
∴△AFD≌△FCE,
∴∠D=∠FEC,………………………………………………………………………(1分)
又∵FE∥AB,∴∠FEC=∠B,又∵AG∥BC,
∴∠B=∠DAG,………………………………………………………………………(1分)
∴∠D=∠DAG,………………………………………………………………………(1分)
∴AG=DG.……………………………………………………………………………(1分)
[方法二] (1)∵点E、F分别为边BC、AC的中点,
∴EF是△ABC的中位线,
∴EF∥AB,EF=AB=AD,………………………………………………………(1分)
连结AE得,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1分)
∴AE=DF,……………………………………………………………………………(1分)
又AE是Rt△ABC斜边BC上的中线,∴AE=BE,………………………………(1分)
∴BE=DF;……………………………………………………………………………(1分)
(2)画出线段AG.…………………………………………………………………(1分)
由(1)得,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
∴AE∥DF,
∴∠D=∠BAE,………………………………………………………………………(1分)
又∵AE=BE,∴∠BAE=∠B,
又∵AG∥BC,∴∠B=∠DAG,……………………………………………………(1分)
∴∠D=∠DAG,………………………………………………………………………(1分)
∴AG=DG.……………………………………………………………………………(1分)
[方法三] (1)∵点F是边AC的中点,∴AF=AC,
又∵AD=AB,∴==,……………………………………………(1分)
∵∠FAD=∠CAB=90°,∴△FAD∽△CAB,……………………………………(1分)
∴==,即DF=BC,………………………………………………(1分)
∵点E是边BC的中点,∴BE=BC,……………………………………………(1分)
∴DF=BE;……………………………………………………………………………(1分)
(2)画出线段AG.…………………………………………………………………(1分)
由(1)得△FAD∽△CAB,∴∠D=∠B,…………………………………………(1分)
∵AG∥BC,∴∠B=∠DAG,………………………………………………………(1分)
∴∠D=∠DAG,………………………………………………………………………(1分)
∴AG=DG.……………………………………………………………………………(1分)
10、一个梯形的两底长分别为6和8,这个梯形的中位线长为 .7.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九、图形的运动
(图一)
G
A
D
F
E
B
C
H
14、如图一,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绕点C按顺
时针方向旋转30°后得到正方形EFCG,EF交AD于点
H,那么DH 的长为 .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14、在等腰三角形ABC中,∠C=90°,BC=2cm.如果以AC的中点为旋转中心,将这三角形旋转180°,点B落在B′处,那么点B′与点B的原来位置相距 cm..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2.
13、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B=45°,AE为BC上的高,将△ABE沿AE所在直线翻折后得△AB′E,那么△AB′E与四边形AECD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
(图一)
A
B
C
D
B′
E
F
.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2-2 .
13、在Rt△ABC中,∠A<∠B,CM是斜边AB上的中线,将△ACM沿直线CM折叠,点A落在点D处,如果CD恰好与AB垂直,那么∠A等于 (度).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A
B
C
D
M
N
(图一)
解:∵CM是斜边AB上的中线,
∴CM=AM,∴∠CMN=2∠A=2∠ACM,
∵将△ACM沿直线CM折叠,点A落在点D处,
∴∠NCM=∠A=∠ACM,
∴∠CMN=2∠NCM,
∵CD⊥AB,∴∠NCM=30°,
∴∠A=30° .
(图三)
x
y
O
A
B
11、如图三,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线段AB垂直于
y轴,垂足为点B,且AB=2.如果将线段AB沿y轴
翻折,点A落在点C处,那么点C的横坐标是
.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解:-2.
(图四)
12、图四是4×4正方形网格.请在其中选取一个
白色的单位正方形并涂黑,使图4中黑色部分是一个
中心对称图形.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解:答案见图一.
(图一)
(图一)
(C)
(A)
(B)
(D)
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C.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图二)
12、在中国的园林建筑中,很多建筑图形具有对称
性.图2是一个破损花窗的图形,请把它补画成中心对
称图形. (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解:答案见图一.
(图一)
21、(1)在图三所示,编号为①、②、③、④的四个三角形中,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的编号为 ;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的两个三角形的编号为 ;
1
2
3
4
-1
-2
-3
-4
x
y
O
1
2
3
4
-1
-2
-3
-4
①
②
③
④
(图三)
A
B
C
1
2
3
4
-1
-2
-3
-4
x
y
O
1
2
3
4
-1
-2
-3
-4
(图四)
(2)在图四中,画出与△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 .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解(1)①和②;①和③.……………………………………………………(2分,2分)
(2)所画三角形正确.………………………………………………………………(4分)
十、相似形
6、如图一,如果AB∥CD∥EF,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B
A
C
D
E
F
(图一)
(A)=; (B)=;
(C)=; (D)=. A.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9、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DE∥BC.如果AD=8,DB=6,EC=9,那么AE= .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12.
11、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CD平分ACB,DE∥BC,如果AC=10,AE=4,那么BC= .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15.
11、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且DE∥BC.如果AD=2,DB=4,AE=3,那么EC= .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6.
17、如图五,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是边BC
上(图五)
D
E
A
C
B
F
的点,AE交BD于点F.如果=,那么
= .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
(图一)
A
C
B
M
E
F
B′
翻折、比例线段
18、如图一,在Rt△ABC中,∠BAC=90°,AB
=3,点M为边BC上的点,联结AM.如果将△ABM
沿直线AM翻折后,点B恰好落在边AC的中点处,那
么点M到AC的距离是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作ME⊥AB于点E,MF⊥AC于点F,
∵∠BAC=90°,∴MF∥BA.∵直线AM为折痕,∴∠MAC=45°,∴MF=AF.
∵MF∥BA,∴CF︰CA=MF︰BA,
∵AB=3,将△ABM沿直线AM翻折后,点B恰好落在边AC的中点处,
∴AC=2AB=6,∴(6-MF)︰6=MF︰3,∴MF=2,即点M到AC的距离是2.
11、在△ABC中,如果AB=AC=5cm,BC=8cm,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重心G到BC的距离是 cm.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1.
12、在△ABC中,点G为重心,若BC边上的高为6,则点G到BC边的距离为 .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2.
15、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点G是重心.如果AG=6,那么线段DG的长为………………………………………………………………………………………(B )
(A)2; (B)3; (C)6; (D)12.
(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16、在△ABC中,过重心G且平行BC的直线交AB于点D,那么AD︰DB= . 2︰1(或2).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18、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两个钝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B)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
(C)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D)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D.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图二)
D
E
C
A
B
F
9、如图二,点E为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BC延
长线上一点,连结AE,交边CD于点F.在不添加辅
助线的情况下,请写出图中一对相似三角形:
.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解:△AFD∽△EFC(或△EFC∽△EAB,或△EAB∽△AFD).
C′
B′
A′
14、如图1,在大小为4×4的正方形方格中,△ABC的顶点A、B、C在单位正方形的顶点上,请在图中画一个△A1B1C1,使△A1B1C1∽△ABC(相似比不为1),且点A1、B1、C1都在单位正方形的顶点上.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画出一个合要求的三角形,即得2分.
C′
B′
A′
C′
B′
A′
(图一)
A
B
C
(图二)
A
D
E
B
C
16、如图二,在△ABC中,AB=AC,∠A=36°,BD平分∠ABC,DE∥BC,那么在下列三角形中,与△ABC相似的三角形是………………………………………( )
(A)△DBE;
(B)△ADE;
(C)△ABD;
(D)△BDC.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B、D.
(图二)
A
B
C
D
E
14、在三角形纸片ABC中,∠C=90°,∠A=30°,
AC=3 .折叠该纸片,使点A与点B重合,折痕与AB、
A
AC分别相交于点D和点E(如图二),折痕DE的长
为 .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1.
(图一)
A
B
C
D
F
E
G
18、如图一,矩形纸片ABCD,BC=2,∠ABD=
30°.将该纸片沿对角线BD翻折,点A落在点E处,
EB交DC于点F,那么点F到直线DB的距离为
.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
9、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DE∥BC,AD=1,BD=2,则S△ADE︰S△ABC= .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1︰9.
20、在梯形ABCD中,AD∥BC,AC与BD相交于点O.如果AD︰BC=1︰3,那么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S△COD=9S△ACO; (B)S△ABC=9S△ACD;
(C)S△BOC=9S△AOD; (D)S△DOC=9S△AOD.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C.
16、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是1︰3,那么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的比是 . 1︰9.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4、计算3-2的结果是…………………………………………………………( )
(A)a; (B); (C)-a; (D)-. B.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6、如图二,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如果=,=,那么+等于( )
(图二)
C
D
A
B
(A); (B);
(C); (D). B.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5、若是非零向量,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 (B)=; (C)+=0;(D)+=0.A.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图一)
A
C
B
D
15、如图二,在△ABC中,AD是边BC上的中线,
设向量=,=.如果用向量、表示向
量,那么= .+.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十一、锐角三角比
17、已知在Rt△ABC中,∠C=90°,AC=2,BC=3,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sinB=; (B)cosB=; (C)tgB=; (D)ctgB=.C.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10、在△ABC中,∠A=90°,设∠B=θ,AC=b,则AB= (用b和θ的三角比表示).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b·ctgθ或.
10、正方形ABCD中,∠ABD的余弦值等于 .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
1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如果将线段BD绕着点B旋转后,点D落在BC延长线上的点D′处,那么tg∠BAD′= .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A
B
C
D
(图一)
21、已知:如图一,在四边形ABCD中,BC=CD
=DB,∠ADB=90°,cos∠ABD=,
求:S△ABD∶S△BCD.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2 .
(图一)
D
A
C
B
22、如图4,在△ABC中,∠C=90°,点D在BC
上,BD=4,AD=BC,cos∠ADC=.
求:(1)DC的长;(2)sinB的值.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1)6;(2).
(图四)
A
C
D
B
E
19、已知:如图三,在△ABC中,AD是边BC上
的高,点E为边AC的中点,BC=14,AD=12,
sinB=.
求:(1)线段DC的长;(2)tg∠EDC的值.
(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解:(1)在Rt△BDA中,∠BDA=90°,AD=12,sinB==,………(1分)
∴AB=15,……………………………………………………………………………(1分)
∴BD===9,…………………………………………(2分)
∴DC=BC-BD=14-9=5 .………………………………………………………(1分)
(2)[方法一]过点E作EF⊥DC,垂足为点F,∴EF∥AD.……………………(1分)
∵AE=EC,∴DF=DC=,EF=AD=6,…………………………………(2分)
∴在Rt△EFD中,∠EFD=90°,tg∠EDC==.………………………(2分)
[方法二]在Rt△ADC中,∠ADC=90°,tgC==.……………………(2分)
∵DE是斜边AC上的中线,∴DE=AC=EC.…………………………………(1分)
∴∠EDC=∠C,………………………………………………………………………(1分)
∴tg∠EDC=tg∠C=.……………………………………………………………(1分)
(图三)
A
D
F
E
B
C
21、如图三,等腰梯形ABCD中,AD∥BC,∠DBC
=45°.翻折梯形ABCD,使点B重合于点D,折痕分别
交边AB、BC于点F、E.若AD=2,BC=8,
求:(1)BE的长;(2)∠CDE的正切值.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1)由题意得△BFE≌△DFE,∴DE=BE,…………………………………(1分)
∵在△BDE中, DE=BE,∠DBE=45°,
∴∠BDE=∠DBE=45°,
∴∠DEB=90°,即DE⊥BC,………………………………………………………(1分)
∵在等腰梯形ABCD中,AD=2,BC=8,易得
EC=(BC-AD)=3,……………………………………………………………(1分)
∴BE=5;………………………………………………………………………………(1分)
(2)由(1)得DE=BE=5,………………………………………………………(1分)
在△DEC中,∠DEC=90°,DE=5,EC=3,
∴tg∠CDE==.………………………………………………………………(2分)
(图一)
A
C
B
D
21、已知:如图一,在梯形ABCD中,AD∥BC,
AB=DC=8,∠B=60°,BC=12,联结点A、C.
(1)求tan∠ACB的值;
(2)若点M、N分别是AB、DC边的中点,联
结点M、N,求线段MN的长.(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1)过点A作AE⊥BC,垂足为点E(如图一).………………………………1分
(图一)
A
C
B
D
E
在Rt△ABE中,∵∠B=60°,AB=8,
∴BE=AB·cosB=8×cos60°=4,…………1分
AE=AB·sinB=8×sin60°=4, ………1分
∵BE=4,BC=12,∴EC=8.………………1分
在Rt△ACE中,tan∠ACB===. …………………………………1分
(2)在梯形ABCD中,∵AB=CD,∠B=60°,(图二)
A
C
B
D
F
E
∴∠DCB=∠B=60°. ………1分
过点D作DF⊥BC,垂足为点F(如图二),
∵∠AEC=∠DFC=90°,∴AE∥DF.……1分
∵AD∥BC,∴四边形AEFD是平行四边形,
∴AD=EF.……………………………………1分
在Rt△CDF中,FC=DC·cos∠DCF=8×cos60°=4,
∴EF=EC-FC=4,∴AD=4.
∵点M、N分别是AB、CD的中点,∴MN==8. ……………………1分
(图八)
D
E
C
A
B
23、已知:如图八,在梯形ABCD中,AD∥BC,
CA平分∠BCD.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
∠B=2∠E.
(1)求证:AB=DC;
(2)若tgB=2,AB=,求边BC的长.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1)证明:∵DE∥AC,∴∠BCA=∠E.…………………………………………(1分)
∵CA平分∠BCD,∴∠BCD=2∠BCA.…………………………………………(1分)
∴∠BCD=2∠E.……………………………………………………………………(1分)
又∵∠B=2∠E,∴∠B=∠BCD.…………………………………………………(1分)
(图三)
D
E
C
A
B
F
G
∴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即AB=DC.…………………………………………(2分)
(2)解:如图3,作AF⊥BC,DG⊥BC,垂足分
别为F、G,则AF∥DG.
在Rt△AFB中,tgB=2,
∴AF=2BF.………………………………(1分)
又∵AB=,且AB2=AF2+BF2,∴5=4BF2+BF2,得BF=1.……………(1分)
同理可知,在Rt△DGC中,CG=1.………………………………………………(1分)
∵AD∥BC,∴∠DAC=∠ACB.
又∵∠ACB=ACD,∴∠DAC=ACD.∴AD=DC.
∵DC=AB=,∴AD=.……………………………………………………(1分)
∵AD∥BC,AF∥DG,∴四边形AFGD是平行四边形.∴FG=AD=.……(1分)
∴BC=BF+FG+GC=2+.……………………………………………………(1分)
C
B
A
D
(图一)
21、已知:如图一,在梯形ABCD中,AD∥BC,
AC⊥AB,AD=CD,cosB=,BC=26.
求:(1)cos∠DAC的值;(2)线段AD的长.(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解:(1)在Rt△ABC中,∠BAC=90°,cosB==.…………………(1分)
∵BC=26,∴AB=10.………………………………………………………………(1分)
∴AC===12.………………………………………(2分)
∵AD//BC,∴∠DAC=∠ACB.……………………………………………………(1分)
∴cos∠DAC=cos∠ACB==;……………………………………………(1分)
C
B
A
D
(图一)
E
(2)过点D作DE⊥AC,垂足为E(如图一).…………………………………(1分)
∵AD=DC,AE=EC=AC=12.………(1分)
在Rt△ADE中,cos∠DAE==,(1分)
∴AD=13.……………………………………………………………………………(1分)
α
A
B
C
(图一)
12、如图一,自动扶梯AB段的长度为20米,倾
斜角A为α,高度BC为 米(结果用
含α的三角比表示).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20sinα.
(图六)
O
x
y
A
B
19、已知:如图六,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O为
原点.点A的坐标为(10,0),点B在第一象限内,
BO=5,sin∠BOA=.
求:(1)点B的坐标;(2)cos∠BAO的值.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解:(1)如图2,作BH⊥OA,垂足为点H.………………………………………(1分)
(图二)
O
x
y
A
B
H
在Rt△OHB中,∵BO=5,sin∠BOA=,
∴BH=3.…………………………………(2分)
∴OH=4.…………………………………(1分)
∴点B的坐标为(4,3). ………………(2分)
(2)∵OA=10,OH=4,∴AH=6. ……………………………………………(1分)
在Rt△AHB中,∵BH=3,∴AB=3.………………………………………(1分)
∴cos∠BAO==.…………………………………………………………(2分)
12、某飞机在离地面1200米的上空测得地面控制点的俯角为60°,此时飞机与该地面控制点之间的距离是 米.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800.
10、在离旗杆20米处的地方用测角仪测得旗杆顶的仰角为α,如果测角仪高为1.5米,那么旗杆的高为 米(用含α的三角比表示).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20tgα+1.5 .
11、某山路的路面坡度i=1︰,沿此山路向上前进200米,升高了 米.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10 .
十二、圆
21、“创意设计”公司员工小王不慎将墨水泼在一张设计图纸上,导致其中部分图形和数据看不清楚(如图七所示).已知图纸上的图形是某建筑物横断面的示意图,它是以圆O的半径OC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点A是OD与圆O的交点.
DE=4
CE=5
r=
AD=7
OC⊥DE
I=1︰0.75
O
A
C
D
E
H
(图七)
O
A
C
D
E
H
(图八)
F
B
(1)请你帮助小王在图八中把图形补画完整;
(2)由于图纸中圆O的半径r的值已看不清楚,根据上述信息(图纸中i=1︰0.75是坡面CE的坡度),求r的值.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解:(1)(图形正确);………………………………………………………………(3分)
(2)由已知OC⊥DE,垂足为点H,则∠CHE=90°.∵i=1︰0.75,∴=.
在Rt△HEC中,EH2+CH2=EC2.设CH=4k,EH=3k(k>0),
又∵CE=5,得(3k)2+(4k)2=52,解得k=1,∴EH=3,CH=4,………(3分)
∴DH=DE+EH=7,OD=OA+AD=r+7,OH=OC+CH=r+4.
在Rt△ODH中,OH2+DH2=OD2,∴(r+4)2+72=(r+7)2,
解得r=.…………………………………………………………………………(3分)
16、在圆O中,弦AB的长为6,它所对应的弦心距为4,那么半径OA= .
5.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图六)
A
C
B
18、在△ABC中,AB=AC=5,cosB=(如图
六).如果圆O的半径为,且经过点B、C,那么
线段AO的长等于 .A
C
B
(图一)
O1
O2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解:3或5.
①
②
③
④
(图五)
16.小明不慎把家里的圆形玻璃打碎了,其中四块碎片如图五所示.为配到与原来大小一样的圆形玻璃,小明带到商店去的一块玻璃碎片应该是…………………………( B )
(A)第①块; (B)第②块;
(C)第③块; (D)第④块.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10、已知圆O的弦AB=8,相应的弦心距OC=3,那么圆O的半径长等于 .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5 .
21、(本题满分10分)
(图五)
·
A
B
C
本市新建的滴水湖是圆形人工湖.为测量该湖的半
径,小杰和小丽沿湖边选取A、B、C三根木柱,使得
A、B之间的距离与A、C之间的距离相等,并测得BC
长为240米,A到BC的距离为5米,如图五所示.请
你帮他们求出滴水湖的半径.(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解:设圆心为点O,连结OB、OA,OA交线段BC于点D.……………………(1分)
∵AB=AC,∴AB=AC.∴OA⊥BC,且BD=DC=BC=120 .……………(1分)
由题意,DA=5 .……………………………………………………………………(1分)
在Rt△BDO中,OB2=OD2+BD2,…………………………………………………(2分)
设OB=x米,…………………………………………………………………………(1分)
则x2=(x-5)2+1202,……………………………………………………………(2分)
∴x=1442.5 .…………………………………………………………………………(1分)
答:滴水湖的半径为1442.5米.……………………………………………………(1分)
(图一)
O1
O2
B
A
17、如图一,圆O1与圆O2相交于A、B两点,它
们的半径都为2,圆O1经过点O2,则四边形O1AO2B
的面积为 . 2.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M
A
P
N
Q
·
(图一)
27、如图一,公路MN和公路PQ在点P处交汇,
且∠QPN=30°,点A处有一所中学,AP=160米.
假设拖拉机在公路行驶时,周围100米以内受到噪声
的影响,那么拖拉机在公路MN上沿PN方向行驶时,
学校是否会受到噪声影响?请说明理由;如果受影响,
已知拖拉机的速度为18千米/小时,那么学校受影响的时间为多少秒?
(2000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M
A
P
N
Q
·
(图一)
解:若以A为圆心,100米为半径作圆,那么圆
C
D
E
A和直线MN有两个交点分别是C、D,过A作MN
的垂线AE,垂足是E,在直角△AEP中,∠AEP=
90°,∠APE=30°,AP=160米,AE=AP=80
米.因为点A到直线MN的距离小于100米,所以
这所学校会受到噪声影响.由勾股定理及垂径定理可计箅得EC=60米,所以CD=120米,学校受到噪声影响时间t=120÷18=24秒.
11、一个圆弧形门拱的拱高为1米,跨度为4米,那么这个门拱的半径为 _米.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2.5 .
(图六)
·
A
B
C
D
E
F
O
23、已知:如图六,圆O是△ABC的外接圆,圆心
O在这个三角形的高CD上,点E和F分别是边AC和
BC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CEDF是菱形.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图一)
证法一:∵点O为圆心,AB为圆O的弦,OD⊥AB,∴AD=BD.…(2分)
又∵CD⊥AB,∴AC=BC.
∵∠CDA=90°,点E是AC的中点,∴DE=AC=EC.……………………(1分)
同理DF=BC=FC.………………………………………………………………(1分)
∴DE=EC=CF=FD.………………………………………………………………(2分)
∴四边形CEDF是菱形.……………………………………………………………(2分)
证法二:∵点O为圆心,AB为圆O的弦,OD⊥AB,∴AD=BD.……(2分)
∵点D和F分别是边AB和BC的中点,∴FD∥AC,且FD=AC.…………(2分)
∵点E是AC的中点,∴EC=AC=FD.…………………………………………(1分)
∴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2分)
∵∠CDA=90°,点E是AC的中点,∴DE=AC=EC.……………………(1分)
∴四边形CEDF是菱形.………………………………………………………(2分)
证法三:连结EF,交CD于点G.
∵点E、F分别为AC、BC的中点,∴EF∥AB.…………………………(1分)
∴CG=DG,EG︰AD=CG︰CD=GF︰DB.………………………………(1分)
∵点O为圆心,AB为圆O的弦,OD⊥AB,∴AD=BD.………………(2分)
∴EG=GF.……………………………………………………………………(1分)
∵CG=DG,EG=GF,∴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2分)
∵EF∥AB,CD⊥AB,∴CD⊥EF.…………………………………………(1分)
∴四边形CEDF是菱形.………………………………………………………(2分)
3、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6和8,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等于 .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4或5.
13、如果半径分别为2和3的两个圆外切,那么这两个圆的圆心距是 .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5.
16、已知圆O1和圆O2外切,半径分别为1cm和3cm,那么半径是5cm且与圆O1、圆
O2都相切的圆一共可以作出 个.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6..
14、矩形ABCD中,AB=5,BC=12 .如果分别以A、C为圆心的两圆相切,点D在圆C内,点B在圆C外,那么圆A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 .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1<r<8或18<r<25.
11、已知圆O的半径为1,点P到圆心O的距离为2,过点P引圆O的切线,那么切线长是 . (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解:.
6、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圆的切线必垂直于半径; (B)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C)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D)经过圆心与切点的直线必垂直于切线.D.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B
M
A
P
O
(图一)
23、已知:如图一,过圆O外一点B作圆O的切
线BM, 点M为切点,BO交圆O于点A,过点A作
BO的垂线,交BM于点P,BO=3,圆O半径为1 .
求:MP的长. (2000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MP=.
12、两个以点O为圆心的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与小圆相切,如果AB的长为24,大圆的半径OA为13,那么小圆的半径为 .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5 .
(图一)
A
B
C
D
O
M
N
·
24、已知:如图一,AB是半圆O的直径,弦
CD∥AB,直线CM、DN分别切半圆于点C、D,
且分别和直线AB相交于点M、N.
(1)求证:MO=NO;
(2)设∠M=30°,求证:MN=4CD.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答案:(1)OM=ON;(2)4CD.
(图一)
B
O
P
A
6.如图一,从圆O外一点P引圆O的两条切线PA、PB,切点分别为A、B.如果∠APB=60°,PA=8,那么弦AB的长是……………………………………………………( )
(A)4; (B)8;
(C)4; (D)8. B.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图一)
E
A
B
C
D
24、已知:如图一,在△ABC中,∠B=90°∠A的
平分线交BC于点D,点E为AB上的一点,DE=DC,
以点D为圆心,DB长为半径作⊙D.
求证:(1)AC是⊙D的切线;
(2)AB+EB=AC.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证明:(1)过点D作DF⊥AC,垂足为点F,
∵AD为∠BAC的角平分线, ∴DF=BD , ∴AC为⊙D的切线.
(2)
17、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三点确定一个圆; (B)两个等圆不可能内切;
(C)一个三角形有且只有一个内切圆; (D)一个圆有且只有一个外切三角形.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BC
17、如果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圆有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圆的公切线可能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ABC.
10、如果两个圆的一条外公切线长等于5,另一条外公切线长等于2a+3,那么a= . 1.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18、如果⊙О1、⊙О2的半径分别为4、5,那么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当О1О2=1时,⊙О1与⊙О2内切;
(B)当О1О2=5时,⊙О1与⊙О2有两个公共点;
(C)当О1О2>6时,⊙О1与⊙О2必有公共点;
(D)当О1О2>1时,⊙О1与⊙О2至少有两条公切线.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ABD.
17、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点到圆心的距离大于这个圆的半径,这个点在圆外;
(B)一条直线垂直于圆的半径,这条直线一定是圆的切线;
(C)两个圆的圆心距等于它们的半径之和,这两个圆有三条公切线;
(D)圆心到一条直线的距离小于这个圆的半径,这条直线与圆有两个交点.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A、C、D.
13、正十五边形的中心角等于 (度).(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
24 .
5、下列正多边形中,中心角等于内角的是……………………………………( )
(A)正六边形; (B)正五边形; (C)正四边形; (D)正三边形.C.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18、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B)正多边形一个内角的大小与边数成正比例;
(C)正多边形一个外角的大小随边数的增加而减小;
(D)边数大于3的正多边形的对角线长都相等.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AC.
8、正六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 条对称轴.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6 .
十三、综合
统计初步与一元一次方程
24、小明家使用的是分时电表,按平时段(6︰00~22︰00)和谷时段(22︰00~次日6︰00)分别计费.平时段每度电价为0.61元,谷时段每度电价为0.30元.小明将家里2005年1月至5月的平时段和谷时段的用电量分别用折线图表示(如图7),同时将前4个月的月用电量和相应电费制成表格(如表1).
20
60
40
80
100
0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月份
用电量(度)
10
17
34
50
65
45
55
64
75
80
谷时段用电量
平时段用电量
(图七)
(表一)
项目月份
月用电量
(度)
电费(元)
1月
90
51.80
2月
92
50.85
3月
98
48.24
4月
105
48.55
5月
根据上述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计算5月份的月用电量及相应电费,将所得结果填人表1中;
(2)小明家这5个月的月平均用电量为 度;
(3)小明家这5个月每月用电量呈 趋势(选择“上升”或“下降”);这5个月每月电费呈 趋势(选择“上升”或“下降”);
(4)小明预计7月份家中用电量很大,估计7月份用电量可达500度,相应电费将达243元.请你根据小明的估计,计算出7月份小明家平时段用电量和谷时段用电量.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1)110,46.95;(2)99;(3)上升,下降.(每小题各2分,共6分)
(4)解:设小明家7月份平时段用电量为x度,谷时段用电量为y度.(1分)
根据题意,得…………………………………………(2分)
解得
答:设小明家7月份平时段用电量为300度,谷时段用电量为200度.…(1分)
28、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3,6),并与x轴交于点B(-1,0)和点C,顶点为点P.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设点D为线段OC上的一点,满足∠DPC=∠BAC,求点D的坐标.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1)由条件得6=(-3)2-3b+c与0=(-1)2-x+c,
可以解得b=-1,c=-.
(图一)
C
O
A
B
x
y
P
D
E
F
∴所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是y=x2-x-.
(2)由(1)可求得此函数图象顶点是P(1,-2),
由函数式等于0,得到方程的解分别为3与-1,∴点C
坐标是(3 ,0),
作AE、PF垂直于x轴,垂足分别是E、P.易得AE
=EC=6,即△PE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ACE=45°.
同理可得△P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CE=45°,
设点D坐标是(a,0),那么DC=OC-OD=3-a.
∵∠PCD=∠ACB, ∠DPC=∠BAC,∴△DPC∽△BAC.
∴DC︰BC=PF︰AF,即(3-a)︰(3+1)=2︰6,
∴得a=,点D坐标为(,0).
24、已知:如图一,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以点A(0,-3)为圆心,5为半径作圆A,交x轴于B、C两点,交y轴于点D、E两点.
(图一)
·
O
x
C
A.
y
B
D
(1)求点B、C、D的坐标;
(2)如果一个二次函数图像经过B、C、D三点,
求这个二次函数解析式;
(3)点P为x轴正半轴上的一点,过点P作与圆
A相离并且与x轴垂直的直线,交上述二次函数图像于
点F,当△CPF中一个内角的正切之为时,求点P的坐标.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解:(1)∵点A的坐标为(0,-3),线段AD=5,
∴点D的坐标(0,2).……………………………………………………………(1分)
连结AC,在Rt△AOC中,∠AOC=90°,OA=3,AC=5,∴OC=4. ……(1分)
∴点C的坐标为(4,0);…………………………………………………………(1分)
同理可得 点B坐标为(-4,0). ………………………………………………(1分)
(2)设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bx+c,
由于该二次函数的图像经过B、C、D三点,则 ……………(3分)
解得 ∴所求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3分)
(图一)
·
O
x
C
A.
y
B
P
F
D
(3)设点P坐标为(t,0),由题意得t>5,……………………………………(1分)
∴点F的坐标为(t,-t2+2),
∴PC=t-4,PF=t2-2,
∵∠CPF=90°,
∴当△CPF中一个内角的正切值为时,
①若PC︰PF=1︰2时,即(t-4)︰(t2-2)=1︰2,
解得t1=12,t2=4(舍);……………………………………………………………(1分)
②当PF︰PC=1︰2时,即(t2-2)︰(t-4)=1︰2,
解得t1=0(舍),t2=4(舍);……………………………………………………(1分)
∴所求点P的坐标为(12,0).……………………………………………………(1分)
(图一)
A
B
O
P
H
G
29、已知:如图一,在半径为6,圆心角为90°的
扇形OAB的弧AB上有一个动点P,PH⊥OA,垂足为
点H,△OPH的重心为G.
(1)当点在弧AB上运动时,线段GO、GP、GH
中,有无长度保持不变的线段? 如果有,请指出这样的
线段,并求出相应的长度;
(2)设PH=x,GP=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定义域;
(3)如果△PGH是等腰三角形,试求出线段PH长. (2000市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1)在线段GO、GP、GH中有保持不变的线段是GH.
延长PG交OH于点D,延长HG交OP于点E.由于点G是△POH的重心,
∴GH=HE=·OP=2;
(2)在直角△OPH中,OH==.DH=OH=.
在直角△DPH中,DP==,
∴y=GP=DP=.0<x<6 .
(3)△PGH是等腰三角形有三种可能情况:
当GP=PH时,即=x. 解得x=,经检验是原方程根且符合题意;
当GP=GH时,即=2解得x=0,不符合题意,故舍去;
当PH=GH时,即x=2 .
综上所述,如果△PGH是等腰三角形,那么线段PH的长等于或2 .
A
B
P
D
C
(图一)
27、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
AD<BC,且AD=5,AB=DC=2 .
(1)如图一,点P为AD上的一点,满足
∠BPC=∠A,
① 求证:△ABP∽△DPC;
②求AP的长.
(2)如果点P在AD边上移动(点P与点A、D 不重合),且满足∠BPE=∠A,PE交直线BC于点E,同时交直线DC于点Q,那么
①当点Q在线段DC的延长线上时,设AP=x,CQ=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②当CE=1时,写出AP的长(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2001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图二)
Q
A
B
P
D
C
E
答案:(1)①略;②设AP=x,∵△APB∽△DCP,∴AP︰DC=AB︰PD,∴x︰2=2︰(5-x),∴x=1或4;
(2)①如图二,∵△APB∽△DQP,
∴AP︰DQ=AB︰PD,
∵AP=x,CQ=y,AD=5,AB=DC=2,
∴x︰(2+y)=2︰(5-x),
∴y=-x2+x-2,由y>0,得定义域为1<x<4;
②如图二,∵△APB∽△CQE,∴AP︰CQ=AB︰CE,
∵AP=x,CQ=y,CE=1,AD=5,AB=DC=2,
(图三)
Q
A
B
P
D
C
E
∴x︰y=2︰1,∴x=2y,即x=2(-x2+x-2),∴x=2,∴AP=2;
如图三,∵△APB∽△DQP,
∴AP︰DQ=AB︰PD,
∵AP=x,CQ=y,AD=5,AB=DC=2,
∴x︰(2-y)=2︰(5-x),
∴y=x2-x+2,由y>0,得定义域为0<x<1或4<x<5 .
∵△BAP∽△PDQ∽△ECQ,∴AB︰EC=AP︰CQ,
∵AB=2,CE=1,AP=x,CQ=y,∴2︰1=x︰y,∴x=2y,即x=2(x2-x+2),∴x=3-(x=3+舍去).AP=3-.
比例线段、相似三角形、函数、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九上)
(图一)
A
P
B
D
Q
C
25、(本题满分14分,第(1)小题满分4分,第(2)小题满分5分,第(3)小题满分5分)
25、已知:如图一,∠ABC=90°,AB=2,BC
=3,AD∥BC,点P为线段BD上的动点,点Q在射
线AB上,且满足=.
(1)当AD=2,且点Q与点B重合时(如图二),
求线段PC的长;
(2)在图一中,联结AP,当AD=,且点Q在
A
P
B
D
Q
C
(图三)
A
P
B(Q)
D
C
(图二)
线段AB上时,设点B、Q之间的距离为x,=y,
其中S△APQ表示△APQ的面积,S△PBC表示△PBC的面
积,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3)当AD<AB,且点Q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时(如图三),求∠QPC的大小.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1)∵AD∥BC,∴∠ADB=∠DBC.
∵AD=AB=2,∴∠ABD=∠ADB,∴∠ABD=∠DBC.
∵∠ABC=90°,∴∠PBC=45°.…………1分
A
P
B(Q)
D
C
(图二)
∵=,AD=AB,点Q与点B重合(如图二),
∴PB=PQ=PC,
∴∠PCB=∠PBC=45°,……………………1分
∴∠BPC=90°.………………………………1分
在Rt△BPC中,PC=BC·cosC=3×cos45°=. ……………………………1分
(2)过点P作PE⊥BC,PF⊥AB,垂足分别为点E、F(如图一). ……………1分
E
F
(图一)
A
P
B
D
Q
C
∴∠PFB=∠PEB=90°=∠ABC,
∴四边形FBEP是矩形,∴PF∥BC,PE=PF.
∵AD∥BC,∴PF∥AD,∴=.
∵AD=,AB=2,∴=. ………1分
∵AQ=AB-QB=2-x,BC=3,∴=,
∵BC=3,∴ y===·=×=-x+,…2分
函数的定义域是0≤x≤. ……………………………………………………………1分
(3)过点P作PM⊥BC,PN⊥AB,垂足分别为点M、N(如图三).……………1分
M
N
A
P
B
D
Q
C
(图三)
易得四边形PNBM是矩形,
∴PN∥BC,PM=BN,∠MPN=90°.
∵AD∥BC,∴PN∥AD,
∴=,∴=.
∵=,∴=.………………………………………………………1分
又∵∠PMC=∠PNQ=90°,∴Rt△PMC∽Rt△PNQ,………………………………1分
∴∠CPM=QPN.…………………………………………………………………………1分
∵∠MPN=90°,∴∠CPM+QPM=∠QPN+∠QPM=∠MPN=90°,
即∠QPC=90°.…………………………………………………………………………1
分
(图一)
A
B
C
P
O
y
x
26、如图4,直线y=x+2分别交x、y轴于点
A、C,点P是该直线上在第一象限内的一点,PB⊥x
轴,点B为垂足,S△ABP=9.
(1)求点P的坐标;
(2)设点R与点P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且点R在直线PB的右侧.作RT⊥x轴,点T为垂足,当△BRT与△AOC相似时,求点R的坐标.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图一)
P
A
B
C
O
y
x
R
T
C
解:(1)可以求得点A(-4,0)、C(0,2).
R
设点P(a,a+2)(a>0),则点B(a,0),
∴AB=a+4.PB=a+2.
∵S△ABP=9,∴AB·PB=9,∴(a+4)(a+2)=9,∴a=2或-10,
∵点P是该直线上在第一象限内的一点,∴取a=2,∴点P的坐标为(2,3).
(2)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点P(2,3)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3=,∴k=6,∴反比例函数是y=,
∵点R与点P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
设R(b,),T(b,0),其中b>2,那么BT=b-2,RT=,
当△RTB∽△AOC时,RT︰CO=BT︰AO,RT︰BT=AO︰CO=2,
∴︰(b-2)=2,∴b1=-1(舍去),b2=2,∴R的坐标为(3,2).
当△RTB∽△COA时,RT︰AO=BT︰CO,RT︰BT=CO︰AO=1︰2,
∴︰(b-2)=1︰2,∴b1=1-(舍去),b2=1+,
∴点R的坐标为(1+,),
所以,点R的坐标为(3,2)或(1+,).
27、操作:将一把三角尺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上,并使它的直角顶点P在对角线AC上滑动,直角的一边始终经过点B,另一边与射线DC相交于点Q.
探究:设A、P两点间的距离为x.
(1)当点Q在边CD上时,线段PQ与线段PB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证明你观察得到的结论;
(2)当点Q在边CD上时,设四边形PBCQ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3)当点P在线段AC上滑动时,△PCQ是否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可能,指出所有能使△PCQ成为等腰三角形的点Q的位置,并求出相应的x的值;如果不可能,试说明理由.(图5、图6、图7的形状大小相同,图5供操作、实验用,图6和图7备用)
(2002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图5)
(图6)
(图7)
M
P
A
B
C
D
Q
(图一)
N
解:(1)作PM⊥BC于点M,PN⊥CD于点N(如图一).
可以证明△PNQ≌△PMB,∴PQ=PB.
(2)如图一,M
可以求得PC=-x,
A(P)
B
C
D(Q)
(图二)
∴S四边形PBCQ=S正方形PMCN=PC2=(-x)2
∴y=x2-x+1, 0≤x<;
(3)△PCQ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
(图三)
A
Q
B
C
D
P
E
F
当点P与点A重合时,点Q与点D重合,
这时PQ=QC,△PCQ是等腰三角形.此时x=0;
当点Q在边DC的延长线上,且CP=CQ时,
△PCQ是等腰三角形.
如图三,作PE⊥BC于点E,PF⊥CD于点F,设PC=m,
∴PE=PF=CE=CF=m,
当PC=CQ=m时,BE=FQ=CF+CQ=m+m,
∵BE+CE=1,∴(m+m)+m=1,
∴m=-1 .此时x=AP=AC-PC=1 .
(图一)
A
D
B
G
E
C
O
x
25、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E是射
线CD上的动点(不与点D重合),直线AE交直线
BC于点G,∠BAE的平分线交射线BC于点O.
(图二)
(备用图)
A
B
C
D
(1)如图一,当CE=时,求线段BG的长;
(2)当点O在线段BC上时,设=x,BO=
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3)当CE=2ED时,求线段BO的长.
(2008年上海市学业考试模拟题)
解:(1)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CE=,得DE=,
又∵AD∥BC,即AD∥CG,∴==,得CG=1.…………………(2分)
∵BC=2,∴BG=3.…………………………………………………………………(1分)
(图一)
A
D
B
G
E
C
O
F
(2)当点O在线段BC上时,过点O作OF⊥AG,垂足为点F(如图一),
∵AO为∠BAE的角平分线,∠ABO=90°,
∴OF=BO=y.………………………………(1分)
在正方形ABCD中,AD∥BC,∴==x.
∵AD=2,∴CG=2x.………………………(1分)
又∵=x,CE+ED=2,得CE=.………………………………………(1分)
∵在Rt△ABG中,AB=2,BG=2+2x,∠B=90°,∴AG=2.
∵AF=AB=2,∴FG=AG-AF=2-2.…………………………(1分)
∵△GOF∽△GAB,∴OF︰FG=AB︰BG,
即y︰(2-2)=2︰(2+2x),
(图二)
A
D
B
G
E
C
O
∴y=,(x≥0).…………………………………………(2+1分)
(3)当CE=2ED时,
①当点O在线段BC上时(如图二),即x=2,
由(2)得OB=y=; ………(1分)
(图三)
A
D
B
E
C
O
②当点O在线段BC延长线上时(如图三),CE=4,ED=DC=2,在 Rt△
ADE中,AE=2.
设AO交线段DC于点H,
∵AO是∠BAE的平分线,即∠BAH=∠HAE,
又∵AB∥CD,∴∠BAH=∠AHE,
∴∠HAE=∠AHE,
∴EH=AE=2.∴CH=4-2.……………………………………………(1分)
∵AB∥CD,∴=,即=,得BO=2+2.……(2分)
一次函数、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两圆之间位置关系、分类讨论(八下)
(图一)
y
M
C
O
x
1
3
4
2
A
1
-1
24、已知:如图一,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1,0),点C的坐标为(0,4),直线CM∥x轴,点B与点A关于原点对称,直线y=x+b(b为常数)经过点B,且与直线CM相交与点D,联结OD.
(1)求b的值和点D的坐标;
(2)设点P在x轴上,若△POD是等腰三角形,
求点P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如果以PD为半径的圆
P与圆O外切,求圆O的半径.
(2009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1)∵点A的坐标为(1,0),点B与点A关于原点对称,
∴点B的坐标为(-1,0), ……………………………………………………………1分
∵直线y=x+b经过点B,∴-1+b=0,得b=1. …………………………………1分
∵点C的坐标为(0,4),直线CM∥x轴,∴设点D的坐标为(x,4).…………1分
∵直线y=x+1与直线CM相交于点D,∴x=3,∴点D的坐标为(3,4).……1分
(2)∵D的坐标为(3,4),∴OD=5.……1分
y
M
C
O
x
1
3
4
2
A
1
-1
D
P1
P3
P2
(图一)
当PD=OD=5时,点P的坐标为(6,0); 1分
当PO=OD=5时,点P的坐标为(5,0); 1分
当PO=PD时,设点P的坐标为(x,0)(x>0),
∴x=,得x=,
∴点P的坐标为(,0).…………………1分
y
M
C
O
x
1
3
4
2
A
1
-1
-1
D
P1
P3
P2
(图二)
综上所述,所求点P的坐标是(6,0)、(5,0)、(,0)(如图一).…………1分
(3)当以PD为半径的圆P与圆O外切时,
若点P的坐标为P2(6,0)(如图二),
则圆P的半径PD=5,
圆心距PO=6,∴圆O的半径r=1. ………2分
若点P的坐标为P1(5,0)(如图三),
(图三)
y
M
C
O
x
1
3
4
2
A
D
P1
P3
P2
-1
则圆P的半径PD=2,
圆心距PO=5,∴圆O的半径r=5-2.2分
综上所述,所求圆O的半径等于1或5-2.
说明:若点P的坐标为P3(,0)时,r=0.
27、如图一,在正方形ABCD中,AB=1,AC是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的圆的一段弧,点E是边AD上的任意一点(点E与点A、D不重合),过点E作AC所在圆的切线,交边DC于点F,点G为切点;
(1)当∠DEF=45°时,求证点G为线段EF的中点;
(2)设AE=x ,FG=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A
B
C
D
E
F
G
A
B
C
D
A
B
C
D
E
F
G
D1
(图一)
(图二)
(备用图)
(3)将△DEF沿直线EF翻折后得△D1EF,如图(2),当时,讨论△AD1D与△ED1F是否相似,如果相似,请加以证明;如果不相似,只要求写出结论,不要求写出理由. (2003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1)证明:∵∠DEF=45°,得∠DFE=90°-∠DEF=45°,
∴∠DFE=∠DEF,∴DE=DF,又∵AD=DC,∴AE=FC.………………………1分
∵AB是⊙B的半径,AD⊥AB,∴AD切⊙B于点A;………………………………1分
同理,CD切⊙B于点C.
又∵EF切⊙B于点C,∴AE=EG,FC=FG. ………………………………………1分
∴EG=FG,即点G是线段EF的中点. ………………………………………………1分
(2)解:∵EG=AE=x,FG=CF=y,∴ED=1-x,FD=1-y.
在Rt△DEF中,由ED2+FD2=EF2,得(1-x)2+(1-y)2=(x+y)2.……2分
A
B
C
D
E
F
G
D1
H
(图一)
∴y=, 0<x<1 .…………………1分,1分
(3)解:当EF=时,由(2)得
EF=EG+FG=x+=,
得x1=,或x2=,即AE=,或AE=.
①当AE=时,△AD1D∽△ED1F.…………………………………………………1分
证明如下:设直线EF交线段DD1于点H(如图一),
根据题意,△EDF≌△ED1F1;EF⊥DD且DH=D1H.
∵AE=,AD=1,得AE=ED,∴EH∥AD1,
∴∠D1AD=∠FED=∠FED1,…………………………………………………………1分
∠AD1D=∠EHD=90°.
又∵∠ED1F=∠EDF=90°,∴∠ED1F=∠ADD,…………………………………1分
∴△AD1D∽△ED1F.
②当AE=时,△AD1D与△ED1F不相似. ………………………………………1分
(图五)
A
B
O
C
26、在△ABC中,∠BAC=90°,AB=AC=2,
圆A的半径为1,如图五所示.若点O在BC边上运动
(与点B、C不重合),设BO=x,△AOC的面积为y,
(1)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
域;
(2)以点O为圆心,BO长为半径作圆O,求当圆O与圆A相切时,△AOC的面积.
(2004年上海市中考试题)
解:(1)过点A作AH⊥BC于点H.………………………………………………(1分)
∵∠BAC=90°,AB=AC=2,∴BC=4,AH=BC=2,
∴S△AOC=AH·CO=4—x,
即y=-x+4,0<x<4;……………………………………………………(1分)(1分)
(2)当点O与点H重合时,圆O与圆A相交,不合题意;当点O与点H不重合时,在Rt△AOH中,
AO2=AH2+OH2=4+|2-x|2=x2-4x+8,…………………………………………(1分)
∵圆A的半径为1,圆O的半径为x,
∴①当圆A与圆O外切时,(x+1)2=x2-4x+8,………………………………(1分)
解得:x=,…………………………………………………………………………(1分)
此时△AOC的面积y=4-=;………………………………………………(1分)
②当圆A与圆O内切时,(x-1)2=x2-4x+8,…………………………………(1分)
解得:x=,…………………………………………………………………………(1分)
此时△AOC的面积y=4—=,…………………………………………………(1分)
∴当圆A与圆O相切时,△AOC的面积为或.
函数、锐角比、图形的运动
24、(本题满分12分,第(1)小题满分5分,第(2)小题满分3分,第(3)小题满分4分)
如图八,在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原点,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B在y轴的正半轴上,tan∠OAB=2.二次函数y=x2+mx+2的图象经过点A、B,顶点为点D.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图八)
O
x
y
A
B
(2)将△OA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点B落
到点C的位置,将上述二次函数图象沿y轴向上或向下
平移后经过点C.请直接写出点C的坐标和平移后所得
图象的函数解析式;
(3)设(2)中平移后所得二次函数图象与y轴的
交点为B1,顶点为D1 .点P在平移后的二次函数图象
上,且满足△PBB1的面积是△PDD1面积的2倍,求点
P的坐标. (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说明:(1)本题所要求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已经给出,只不过其中有一个系数未知,因此只要求一个条件即可求得这个系数.根据解析式可得,图像与y轴的交点B的坐标为(0,2).再结合tan∠OAB=2,可求得点A的坐标,从而求得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要求点C坐标,其实只需根据条件将线段AB绕点A顺时针旋转90°,根据△ABO≌△CAH,可得AH=BO=2,CH=AO=1,从而得到点C的坐标(3,1).图像上下作平移运动时,保持开口方向和大小不变,因此二次项系数a不变.对称轴不变,结合二次项系数。可得一次项系数b也不变.因此根据点C的坐标,不难求得常数项c的值.
(3)由第(2)题的结论可知,经过平移后的图像是原图像向下平移1个单位所得,因此BB1=DDl=1.所以根据面积的关系,可求得点P的横坐标,进而可求得点户的坐标.
解:(1)由题意,点B的坐标为(0,2),…………………………………………(1分)
∴OB=2,∵tan∠OAB=2,即=2,
(图一)
O
x
y
A
B
C
∴OA=1,∴点A的坐标为(1,0).(2分)
又∵二次函数y=x2+mx+2的图象过点A,
∴0=12+m+2,解得m=-3,…(1分)
∴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3x+2.(1分)
(2)由题意,可得点C的坐标为(3,1),(2分)
∴所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2-3x+1. (1分)
(3)由(2),经过平移后所得图象是原二次函数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后所得的图象,那么对称轴直线x=不变,且BB1=DD1=1.………………………………………(1分)
∵点P在平移后所得二次函数图象上,设点P的坐标为(x,x2-3x+1).
在△PBB1和△PDD1中,∵=2,∴边BB1上的高是边DD1上的高的2倍.
(图二)
P1
B1
P2
O
x
y
D
B
D1
①当点P在对称轴的右侧时,
x=2(x-),得x=3,∴点P的坐标为(3,1);
②当点P在对称轴的左侧,同时在y轴的右侧时,
x=2(-x),得x=1,∴点P的坐标为(1,-1);
③当点P在y轴的左侧时,x<0,又-x=2( -x),得x=3>0(舍去).
综上所述,所求点P的坐标为(3,1)或(1,-1).……………………………(3分)
说明:看到函数解析式,即可得到两条重要信息:①解析式中除两个变量x、y外,还有几个字母,那么就需要几个条件才能求得;②图像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即为常数项.图形作旋转运动时,其形状、大小保持不变.解决问题时,要抓住其关键点,像本题中,不一定要把△OAB一起旋转.第(3)小题可解为:由题意,得BB1=DD1=1,对称轴x=.
设点P的坐标为(x,y).∵=2,∴×1×|x|=2××1×|x-|,
解得x1=3,x2=1.
圆、相似形
25、已知点P在线段AB上,点O在线段AB延长线上.以点O为圆心,OP为半径作圆,点C是圆O上的一点.
(1)如图九,如果AP=2PB,PB=BO.求证:△CAO∽△BCO;
(2)如果AP=m(m是常数,且m>1),BP=1,
(图九)
O
B
C
A
P
OP是OA、OB的比例中项.当点C在圆O上运动时,
求AC︰BC的值(结果用含m的式子表示);
(3)在(2)的条件下,讨论以BC为半径的圆B
和以CA为半径的圆C的位置关系,并写出相应m的取
值范围. (2006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1)证明:∵AP=2PB=PB+BO=PO,
∴AO=2PO.∴AO︰PO=PO︰BO=2 .…………………………………………(2分)
∵PO=CO,……………………………………………………………………………(1分)
∴AO︰CO=CO︰BO.∵∠COA=∠BOC,∴△CAO∽△BCO.………………(1分)
(2)解:设OP=x,则OB=x-1,OA=x+m.
∵OP是OA、OB的比例中项,∴x 2=(x-1)(x+m),………………………(1分)
得x=,即OP=,………………………………………………………(1分)
∴OB=.………………………………………………………………………(1分)
∵OP是OA、OB的比例中项,即OA︰OP=OP︰OB,
∵OP=OC,∴OA︰OC=OC︰OB.………………………………………………(1分)
设圆O与线段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
当点C与点P、点Q不重合时,
∵∠AOC=∠COB,∴△CAO∽△BCO.…………………………………………(1分)
∴AC︰BC=OC︰OB.………………………………………………………………(1分)
∴AC︰BC=OC︰OB=OP︰OB=m;
当点C与点P或点Q重合时,可得AC︰BC=m,
∴当点C在圆O上运动时,AC︰BC=m.…………………………………………(1分)
(3)解:由(2)得,AC>BC,且AC-BC=(m-1)BC(m>1),AC+BC=(m+1)BC,圆B和圆C的圆心距d=BC,
显然BC<(m+1)BC,∴圆B和圆C的位置关系只可能相交、内切或内含.
当圆B与圆C相交时,(m-1)BC<BC<(m+1)BC,得0<m<2,
∵m>1,∴1<m<2 .………………………………………………………………(1分)
当圆B与圆C内切时,(m-1)BC =BC,得m=2;……………………………(1分)
当圆B与圆C内含时,BC<(m-1)BC,得m>2 .…………………………(1分)
·
A
B
C
D
E
F
O
P
(图一)
圆、相似形、函数
·
A
B
C
D
E
F
O
P
(图一)
25、在△ABC中,∠ABC=90°,AB=4,BC=
3 .点O是边AC上的一个动点,以点O为圆心作半
圆,与边AB相切于点D,交线段OC于点E.作EP
⊥ED,交射线AB于点P,交射线CB于点F.
(1)如图一,求证:△ADE∽△AEP;
A
B
C
(备用图)
(2)设OA=x,AP=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
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3)当BF=1时,求线段AP的长.
(2005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
A
B
C
D
E
F
O
P
(图一)
证明:如图一,连结OD.…………………(1分)
根据题意,得OD⊥AB,即∠ODA=90°.(1分)
∵OE=OD,∴∠ODE=∠OED.
∵∠DEP=90°,
∴∠ADE=∠AEP.………………………(1分)
又∵∠A=∠A,
∴△ADE∽△AEP.……………………………………………………………(1分)
(2)解:∵∠ABC=90°,AB=4,BC=3,∴AC=5 .
∵OA=x,∴OE=OD=x,AD=x.……………………………………(1分)
∴AE=x+x=x.…………………………………………………………(1分)
当点O在边AC上移动时,总有△ADE∽△AEP,∴AP︰AE=AE︰AD.
∴y=x,……………………………………………………………………(1分)
∵AE≤AC,∴x≤5,∴x≤,∴0<x≤.…………………………(1分)
(3)解法—:∵△ADE∽△AEP,∴AE︰AD=PE︰ED.
∵AE=x,AD=x.∴PE︰ED=AE︰AD=2 .
易证△BPF∽△EPD,∴BP︰BF=PE︰ED=2 .
∴当BF=1时,BP=2 .
①若EP交线段CB的延长线于点F(如图一),则
AP=4-BP=2 .………………………………………………………………(2分)
A
B
C
F
P
D
E
O
(图二)
②若EP交线段CB于点F(如图二),则
AP=4+BP=6 .…………………………(2分)
解法二:当BF=1时,
①若EP交线段CB的延长线于点F(如图一),
则CF=4 .
∴∠ADE=∠AEP,∴∠PDE=∠PEC.
∵∠FBP=∠DEP=90°,∠FPB=∠DPE,∴∠F=∠PDE,
∴∠CFE=∠FEC.∴CF=CE.
∵CE=5-AE=5-x,∴5-x=4,得x=.
∴y=2,即AP=2 .…………………………………………………………(2分)
②若EP交线段CB于点F(如图二),则CF=2 .
类似①,易得CF=CE.
∵CE=5-AE=5-x,∴5-x=2,得x=.
∴y=6,即AP=6 .…………………………………………………………(2分)
(图十)
A
B
M
N
P
Q
O
·
25、已知:如图一,∠MAN=60°,点B在射线
AM上,AB=4.点P为直线AN上一动点,以BP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BPQ(点B、P、Q按顺时针排列),
点O是△BPQ的外心.
(1)当点P在射线AN上运动时,求证:点O
(备用图)
A
B
M
N
P
Q
O
·
在∠MAN 的平分线上;
(2)当点P在射线AN上运动(点P与点A不
重合)时,AO与BP交于点C,设AP=x,AC·AO
=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3)若点D在射线AN上,AD=2,圆I为
△ABD的内切圆.当△BPQ的边BP或BQ与圆I相
切时,请直接写出点A与点O的距离.
(2007年上海市学业考试试题)
A
B
M
N
P
Q
O
H
T
(图四)
(1)证明:如图4,连结OB、OP,
∵O是等边三角形BPQ的外心,
∴OB=OP,………………………………(1分)
圆心角∠BOP==120°.
当OB不垂直于AM时,作OH⊥AM,OT⊥AN,
垂足分别为点H、T.
由∠HOT+∠A+∠AHO+∠ATO=360°,
且∠A=60°,∠AHO=∠ATO=90°,∴∠HOT=120°.∴∠BOH=∠POT.(1分)
∴Rt△BOH≌Rt△POT.………………………………………………………………(1分)
∴OH=OT.∴点O在∠MAN的平分线上.………………………………………(1分)
当OB⊥AM时,∠APO=360°-∠A-∠BOP-∠OBA=90°.
即OP⊥AN,∴点O在∠MAN的平分线上.
综上所述,当点P在射线AN上运动时,点O在∠MAN的平分线上.
A
B
M
N
P
Q
O
C
(图五)
(2)解:如图5,
∵AO平分∠MAN,且∠MAN=60°,
∴∠BAO=∠PAO=30°.…………………(1分)
由(1)知,OB=OP,∠BOP=120°,
∴∠CBO=30°.∴∠CBO=∠PAC.
∵∠BCO=∠PCA ,∴∠AOB=∠APC. (1分)
∴△ABO∽△ACP.…………………………(1分)
∴=.∴AC·AO=AB·AP.
∴y=4x. ……………………………………(1分)
A
B
M
N
P
Q
O
图6
(D)
I
(A)
B
M
N
P
Q
O
图7
D
I
(A)
B
M
N
P
Q
O
图8
D
I
定义域为:x>0.……………………………(1分)
(3)解:①如图6,当BP与圆I相切时,AO=2;…………………………(2分)
②如图7,当BP与圆I相切时,AO=;……………………………………(1分)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锐角三角比)
24、(图一)
-1
y
1
x
1
A
O
已知:如图十二,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O为坐标原点.二次函数y=-x2+bx+3的图像经过
点A(-1,0),顶点为点B.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顶点B
的坐标;
(2)如果点C的坐标为(4,0),AE⊥BC,垂
足为点E,点D在直线AE上,DE=1,求点D的坐
标.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解:二次函数y=-x2+bx+3的图像经过点A(-1,0),
∴0=-1-b+3,∴b=2,…………………………………………………………(2分)
∴所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3,……………………………………(1分)
F
-1
y
1
x
1
A
O
B
C
E
(图一)
这个二次函数图象得顶点B的坐标为(1,4).…………………………………(2分)
(2)过点B作BF⊥x轴,垂足为点F(如图一).
在Rt△BCF中,∵BF=4,CF=3,BC=5,
∴sin∠BCF=.
(图二)
-1
y
1
x
1
A
O
B
D1
C
D2
E
H2
H1
在Rt△ACE中,∵sin∠ACE=,AC=5,
∴=,∴AE=4.…………………(2分)
过点D作DH⊥x轴,垂足为点H.由题意知,点
H在点A得右侧(如图二),
易证△ADH∽△ACE,∴==.
其中CE=3,AE=4.设点D的坐标为(x,y),则AH=x+1,DH=y.
①若点D在AE的延长线上,则AD=5,得==,∴x=3,y=3,∴点D的坐标为(3,3);
②若点D在线段AE上,则AD=3,得==,∴x=,y=,∴点D的坐标为(,),
综上所述,点D的坐标为(3,3)或(,).………………………………(5分)
直角梯形、一次函数、两圆位置关系(外切)、无理方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图十三)
A
B
M
C
D
E
25、已知:AB=2,AD=4,∠DAB=90°,AD∥BC(如图十三).点E是射线BC上的动点(点E与点B不重合),点M是线段DE的中点.
(1)设BE=x,△ABM的面积为y,求y关
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2)如果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以线段DE
(备用图)
A
B
C
D
(图十四)
为直径的圆外切,求线段BE的长;
(3)联结BD,交线段AM于点N.如果以点
A、N、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ME相似,求线段
BE的长. (2008年上海市学业试题)
(图一)
A
B
M
C
D
E
H
解:(1)取AB的中点H,联结MH(如图一).
∵点M是线段DE的中点,
∴MH∥BE,MH=(BE+AD).……(1分)
又∵AB⊥BE,∴MH⊥AB,……………(1分)
∴S△ABM=AB·MH,得y=x+2(x>0).………………………(2分)(1分)
(2)由已知得DE=.……………………………………………(1分)
∵以线段AB为直径的圆与以线段DE为直径的圆外切,
H
A
B
M
C
D
E
(图二)
∴MH=AB+DE(如图二),
即(x+4)=[2+],…(2分)
解得x=,即线段BE的长为.………………………………………………(1分)
(3)由已知,以点A、N、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ME相似,
又易证∠DAM=∠EBM,……………………………………………………………(1分)
由此可知,另一对对应角相等有两种情况:①∠ADN=∠BEM;②∠ADB=∠BME.
N
A
B
M
C
D
E
(图三)
①当∠ADN=∠BEM时(如图三),
∵AD∥BE,∴∠ADN=∠DBE,
∴∠DBE=∠BEM,
∴DB=DE,易得BE=2AD,得BE=8;…(2分)
N
A
B
M
C
D
E
(图四)
②当∠ADB=∠BME时(如图四),
∵AD∥BE,∴∠ADB=∠DBE,
∴∠DBE=∠BME,
又∠BED=∠MEB,∴△BED∽△MEB,
∴=,即BE2=EM·DE,得x2=·,
解得x1=2,x2=-10(舍去),即线段BE得长为2.……………………………(2分)
综上所述,所求线段BE的长为8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