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1.50 KB
- 2021-05-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江西省2016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8)
一、单项选择题(2016•江西模拟)2015年12月26日,南昌正式迈入地铁时代.地铁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下列有关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 B.铁矿石炼成铁 C.粉碎铁矿石 D.酸洗铁锈
2.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
A.蒸馏水和矿泉水:硬水 B.塑料和涤纶:合成材料
C.金刚石和石墨:碳单质 D.氯化钠和碳酸钠:盐类
3.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的是( )
A.氧气被压缩后可装在钢瓶中
B.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
C.热胀冷缩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4.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粗盐称量 B.
粗盐溶解 C.
浊液过滤 D.
蒸发结晶
5.下列化学式中,既能表示一种物质,一个分子,又能表示该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 )
A.Fe B.Cl2 C.H2O D.CO2
6.粽子主要是由糯米制成的,糯米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油脂
7.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可以更好地保护空气,防止雾霾
B.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C.防锈、回收、合理开采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措施
D.天然气是较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8.把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钾溶液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小红在配制50g 5%氯化钠溶液时,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会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5%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在称量前,指针稍向左偏移便进行称量
C.装瓶时部分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中已有少量水未倒干净
10.如图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Y随反应时间X的变化关系
B.恒温,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溶质的质量分数Y随硝酸钾加入量X的变化
C.向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盐酸,溶液的质量Y随稀盐酸加入量X的变化
D.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二氧化锰在反应时的质量Y随时间X的变化
二、选择填空题
11.厨房炒青菜时,油锅过热着火,下列灭火措施适宜的是 .
A.加少量水 B.倒掉油 C.倒人青菜 D. .
12.将不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的方法是( )
A.升温 B.降温 C.加水 D. .
13.下列事例体现了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熟石灰粉刷墙壁,墙壁会变白变硬
B.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
C.发酵粉遇有机酸产生气泡
D. .
14.将金属铁放入CuSO4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的质量变重 B.固体的质量变重 C.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D. .
15.下列实验中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B
除去铜粉中的锌粉
加过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C
区别磷矿粉和硝酸铵
取样,观察颜色
D
测定食醋的酸碱度
三、填空与说明题(共30分)
16.如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活氧彩漂
漂白水
功能
有效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快速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
稀盐酸
双氧水
次氯酸钠(NaClO)
(1)稀盐酸中阳离子的符号 .
(2)在盛有少量“活氧彩漂”液体的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会产生气泡,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
(3)漂白粉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
(4)“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容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 .
17.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观察如图回答问题.
(1)A、B、C中,水的作用分别是 、 、 .
(2)B中气体1的化学式是 .
(3)如图D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的是 ,此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8.某溶液中仅含有AgNO3、Cu(NO3)2两种溶质,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溶液分为A、B、C三份,各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分别得到滤渣和滤液.
(1)若将A得到的滤渣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其滤液中的溶质是 ;
(2)若将B得到的滤渣加入稀盐酸中没有气泡产生,则其滤渣中一定有 ;
(3)若向C得到的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19.2016年1月下旬,江西局部地区连降暴雪,极端低温给人们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一些地方使用了融雪剂用于消除道路积雪、结冰.某种融雪剂可能是由NaCl、CaCl2、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小文为了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推断:
(1)该融雪剂中一定不含有 ,一定含有 .(填化学式)
(2)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第③步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
(4)融雪剂的大量使用会给环境带来一些危害.请你写出融雪剂对环境的一种危害或提出道路除雪的一条合理化建议: .
20.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类别各不相同,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会反应).已知A是胃酸中含有的一种酸,C是氧化物,E的溶液呈蓝色,A、B、C、D、E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D的类别是 ,C的化学式是 .
(2)D与E反应的类型是 .
(3)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5分)
21.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有关装置图如下,标准状况下,甲烷密度比空气密度小,难溶于水.
(1)B装置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甲烷所需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下同),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再添加药品;收集甲烷时,使用 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也可以用 收集.
(3)实验室只能用B、D组合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据此推断,制取该气体的反应物状态是 ,该气体的性质是 、 .
22.二氧化硫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用什么药品除去SO2效果最好.
【提出问题】哪一种物质吸收二氧化硫气体的效果最好?
【查阅资料】SO2的性质与CO2性质相似,能与水、碱溶液等反应:
①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
②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③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CaSO3)白色沉淀和水;
④20℃时,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分别为0.17g,51g.
【作出猜想】吸收SO2气体效果最好的是:
Ⅰ.可能是水;
Ⅱ.可能是澄清石灰水;
Ⅲ.可能是NaOH溶液.
【设计实验】用3个等体积的软塑料瓶收集满SO2气体,密封后,分别标注为a、b、c号瓶,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原因和结论
①用注射器向a瓶内注入30mL的水
塑料瓶有点变瘪
SO2易溶于水;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用注射器向a瓶内注入30mL的澄清石灰水
塑料瓶有点变瘪,澄清石灰水变
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CaSO3)沉淀和水
③用注射器向a瓶内注入30mL的NaOH溶液
塑料瓶c瓶变瘪的程度最大
猜想 成立;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填化学式)和水
【反思提升】
(1)在做硫燃烧的实验中,为防止二氧化硫逸散而污染空气,在集气瓶内要预先装一些 溶液.
(2)请解释检验二氧化碳时用澄清石灰水,而除去二氧化碳时用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 .
23.在实验室里,小宁、小静、小致、小远四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有黑色颗粒,瓶壁上附有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
①小宁认为黑色颗粒是 ;
②小静认为白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钠(Na2O)或 ;
③小致同学认为白色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
④小远同学认为小致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
【查阅资料】
(1)钠是银白色的金属;
(2)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2NaOH.
【实验探究】小静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
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Ⅰ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酞试液
溶液变红
原白色物质为氧化钠
方案Ⅱ
a.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白色物质为
.
b.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反思评价】小远同学认为方案Ⅰ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五、计算题(共10分)
24.(10分)(2014•东胜区二模)为了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的溶质成分,将废液过滤,取滤液20克于烧杯中,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图所示:根据题中有关信息和图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原废液中的溶质成分有 (用化学式回答).
(2)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通过计算回答)
2016年江西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8)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2016•江西模拟)2015年12月26日,南昌正式迈入地铁时代.地铁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下列有关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钢铁生锈 B.铁矿石炼成铁 C.粉碎铁矿石 D.酸洗铁锈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铁矿石炼成铁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粉碎铁矿石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酸洗铁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
A.蒸馏水和矿泉水:硬水 B.塑料和涤纶:合成材料
C.金刚石和石墨:碳单质 D.氯化钠和碳酸钠:盐类
【考点】硬水与软水;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分析】A、根据软硬水的概念进行分析;
B、根据物质分类及合成材料进行分析;
C、根据单质的概念和组成进行分析;
D、根据盐的概念进行分析.
【解答】解:A、蒸馏水属于软水,故A说法错误;
B、涤纶、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B说法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都只含有碳元素,都是碳单质,故C说法正确;
D、氯化钠和碳酸钠都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则都属于盐类化合物,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知识,根据物质分类的概念和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解答.
3.下列事实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的是( )
A.氧气被压缩后可装在钢瓶中
B.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
C.热胀冷缩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解答】解: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由于氧分子之间存在比较大的间隔,在加压的条件下容易被压缩.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隔;
B、酒精、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我的,由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隔,当它们混合时两种分子相互穿插渗透,导致总体积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受热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遇冷时分子的间隔变小了.所以热胀冷缩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发生了变化是化学变化,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分子与原子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有关现象进行解题的能力.
4.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粗盐称量 B.
粗盐溶解 C.
浊液过滤 D.
蒸发结晶
【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称量器-托盘天平;物质的溶解;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
【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粗盐溶解时,为加快溶解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没有用玻璃棒搅拌,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下列化学式中,既能表示一种物质,一个分子,又能表示该物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是( )
A.Fe B.Cl2 C.H2O D.CO2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含义、常见物质的微观构成(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气态非金属单质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Fe是由铁原子构成的,不能表示分子,故错误;
B.Cl2可以表示氯气、一个氯分子,可以表示氯气是由氯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C.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D.CO2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含义、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粽子主要是由糯米制成的,糯米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油脂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糯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正确.
B、糯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不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C、糯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而不是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D、糯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而不是富含油脂,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可以更好地保护空气,防止雾霾
B.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C.防锈、回收、合理开采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措施
D.天然气是较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金属资源的保护;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分析】A、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B、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可保护水资源;
C、防锈、回收、合理开采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措施;
D、天然气是较为清洁能源,不可再生.
【解答】解:A、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防止雾霾,故正确.
B、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可保护水资源,故正确;
C、防锈、回收、合理开采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措施,故正确;
D、天然气是较为清洁能源,不可再生,故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环境问题是考试中常出现的热点,了解各种环境问题的产生以及对应的防治措施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把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钾溶液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分析】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气体或水,复分解反应才能够进行;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下列物质混合能否生成水、或沉淀、或气体而发生复分解反应.
【解答】解:稀硫酸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稀硫酸和碳酸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复分解反应;氢氧化钙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选C.
【点评】判断物质能否反应的关键就是找物质中解离成的离子重新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时,物质就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9.小红在配制50g 5%氯化钠溶液时,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会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5%的是( )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在称量前,指针稍向左偏移便进行称量
C.装瓶时部分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中已有少量水未倒干净
【考点】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分析】A、用量筒来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会导致量取的水的体积小于要量取的体积
B、指针左偏说明左盘重,这使的称得的物体质量偏小
C、溶液具有均一性
D、烧杯中残留了水,会使溶剂的质量偏大
【解答】解:
A、用量筒来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会导致量取的水的体积小于要量取的体积,所以浓度要变大,故A对
B、指针左偏说明左盘重,这使的称得的物体质量偏小,这会导致所配制的溶液质量分数偏小,故B错
C、溶液具有均一性,洒出的是配制好的溶液,对溶液的浓度没有影响,故C错
D、烧杯中有少量水没倒干净导致水的质量增加了,所以会导致溶液的浓度变小,故D错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于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在配置过程中称量固体和液体时要注意天平和量筒的使用方法.
10.如图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Y随反应时间X的变化关系
B.恒温,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溶质的质量分数Y随硝酸钾加入量X的变化
C.向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盐酸,溶液的质量Y随稀盐酸加入量X的变化
D.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二氧化锰在反应时的质量Y随时间X的变化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盐的化学性质.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
B、饱和溶液即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所以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慢慢加入KNO3晶体,KNO3晶体不会再溶解,故其溶质质量分数不会发生变化,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C、根据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解答;
D、根据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进行分析;
【解答】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符合原子总数Y随反应时间X的变化关系,故正确;
B、因为原溶液是这一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所以在该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慢慢加入KNO3晶体时,硝酸钾晶体不会再溶解,所以对溶液来说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发生变化,故正确;
C、向碳酸钠溶液中加稀盐酸,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溶液质量发生改变,故错误;
D、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故正确.
答案;C
【点评】正确辨别坐标所表示的变化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分析变化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是解答问题的基础.
二、选择填空题
11.厨房炒青菜时,油锅过热着火,下列灭火措施适宜的是 C .
A.加少量水 B.倒掉油 C.倒人青菜 D. 盖上锅盖 .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撤走可燃物.根据灭火原理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A、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向油锅中加水时能扩大燃烧面积.故选项错误;
B、将燃着的油倒掉会使燃烧更加剧烈,且浪费了油.故选项错误;
C、向锅内加入洗净切好的青菜时,既能达到灭火的目的,又不至于浪费油.
D、盖上锅盖可以使得油和空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还可以用盖上锅盖的方法.
故答案为:C;盖上锅盖.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灭火的各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2.将不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变成饱和的方法是( )
A.升温 B.降温 C.加水 D. 加入氢氧化钙 .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分析】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多数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能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温度降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C、加水,不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能继续溶解氢氧化钙,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D、加入氢氧化钙,能变成饱和溶液.
故答案为:A;加入氢氧化钙.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大多数物质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一般采取三种方法: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改变温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下列事例体现了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熟石灰粉刷墙壁,墙壁会变白变硬
B.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
C.发酵粉遇有机酸产生气泡
D.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分析】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之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用熟石灰粉刷墙壁,墙壁会变白变硬,是因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是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
B、服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可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
C、发酵粉遇有机酸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氢钠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是盐与酸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故选项错误.
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B;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生成物必须是盐和水)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将金属铁放入CuSO4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的质量变重 B.固体的质量变重 C.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D. 溶液蓝色变成浅绿色 .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将金属铁放入CuSO4溶液中,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生成的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置换出铜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的总质量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金属铁放入CuSO4溶液中,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生成的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置换出铜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固体的质量变重,故选项说法正确.
C、将金属铁放入CuSO4溶液中,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金属铁放入CuSO4溶液中,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故答案为:B;溶液蓝色变成浅绿色.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下列实验中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B
除去铜粉中的锌粉
加过量硝酸银溶液,过滤
C
区别磷矿粉和硝酸铵
取样,观察颜色
D
测定食醋的酸碱度
使用pH试纸测定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溶液的酸碱度测定;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鉴别.
【分析】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C、根据磷矿粉是灰白色的,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液酸碱度是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NaOH溶液和Na2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中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B、锌粉、铜粉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中提供的方案不能达到目的.
C、磷矿粉是灰白色的,硝酸铵是白色晶体,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中提供的方案能达到目的.
D、溶液酸碱度是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故答案为:C;使用pH试纸测定.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三、填空与说明题(共30分)
16.如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活氧彩漂
漂白水
功能
有效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快速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
稀盐酸
双氧水
次氯酸钠(NaClO)
(1)稀盐酸中阳离子的符号 H+ .
(2)在盛有少量“活氧彩漂”液体的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会产生气泡,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O2 .
(3)漂白粉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1 .
(4)“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二者若混合容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X↑+H2O,则X的化学式为 Cl2 .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1)根据稀盐酸中的阳离子是氢离子解答;
(2)根据“活氧彩漂”的有效成分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可生成气体;
(3)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4)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求解.
【解答】解:
(1)稀盐酸中的阳离子是氢离子,符号为H+;
(2).“活氧彩漂”液体的有效成分是H2O2,它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可生成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所以可看到有气泡产生,该气体的化学式为O2;
(3)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价.
(4)因为“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漂白水”主要成分为NaClO;故二者若混合其有效成分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则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HCl和NaClO,生成物为氯化钠、水和有毒的氯气(Cl2),故可书写化学方程式为:2HCl+NaClO=NaCl+H2O+Cl2↑.
答案:
(1)H+;(2)O2;(3)+1;(4)Cl2.
【点评】本题以生活中的常见物质为切入点,考查酸与碱之间的反应,以及化学方程式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17.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观察如图回答问题.
(1)A、B、C中,水的作用分别是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 作反应物 、 隔绝空气、保存白磷 .
(2)B中气体1的化学式是 H2 .
(3)如图D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的是 甲 ,此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大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电解水实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1)观察实验,分析水的作用,据此回答有关的问题;
(2)根据电解水试验的现象和结论分析回答;
(3)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解答,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二者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解答即可.
【解答】解:(1)由实验的图示可知,A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B是电解水,水是作反应物;C中利用水来保存白磷,水的作用是隔绝空气、保存白磷.
(2)B是电解水,气体1是电源的负极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的化学式是:H2.
(3)①据图可以看出,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②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有晶体析出;此时乙的溶液组成不变,由于在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在t2℃时乙的溶解度,故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
故答为:(1)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作反应物,隔绝空气、保存白磷;(2)H2;(3)
①t1;②.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水的应用、水和的组成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
18.某溶液中仅含有AgNO3、Cu(NO3)2两种溶质,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溶液分为A、B、C三份,各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分别得到滤渣和滤液.
(1)若将A得到的滤渣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其滤液中的溶质是 Fe(NO3)2 ;
(2)若将B得到的滤渣加入稀盐酸中没有气泡产生,则其滤渣中一定有 Ag ;
(3)若向C得到的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Fe(NO3)2、AgNO3和Cu(NO3)2 .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及物质间的反应回答,铁铜银的活动性为铁>氢>铜>银,故铁能和AgNO3和Cu(NO3)2反应,溶液中有两种金属离子时,铁粉首先要置换金属活动性弱的金属﹣﹣银,反应进行的程度由各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解答】解:(1)若将A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铁,铁有剩余,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就完全反应,那么滤液中的溶质就只有Fe(NO3)2;
(2)若将B得到的滤渣加入到稀盐酸中没有气泡产生,说明铁没有剩余,有没有铜,不能确定,因为铁在溶液中会先置换活动性弱的银,故滤渣中一定很有银;
(3)若向C得到的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滤液中含有AgNO3,那么铁就完全反应且铁的量少,只能置换一部分的银,硝酸铜还没有发生反应,故滤液中的溶质有Fe(NO3)2、AgNO3和Cu(NO3)2.
答案:(1)Fe(NO3)2;
(2)Ag;
(3)Fe(NO3)2、AgNO3和Cu(NO3)2.
【点评】如果溶液是两种金属的盐溶液,另一种活泼金属置换溶液中的金属时,先置换活动性弱的金属.
19.2016年1月下旬,江西局部地区连降暴雪,极端低温给人们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一些地方使用了融雪剂用于消除道路积雪、结冰.某种融雪剂可能是由NaCl、CaCl2、CuSO4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小文为了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请你推断:
(1)该融雪剂中一定不含有 CuSO4 ,一定含有 CaCl2 .(填化学式)
(2)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2NaCl .
(3)第③步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过滤 .
(4)融雪剂的大量使用会给环境带来一些危害.请你写出融雪剂对环境的一种危害或提出道路除雪的一条合理化建议: 道路两旁的农田、绿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缩短道路寿命;污染环境;机械除雪为主,融雪剂除雪为辅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根据该融雪剂加水溶解后,得无色溶液,所以一定无硫酸铜;无色溶液加碳酸钠,生成白色沉淀,则一定有氯化钙进行分析;
(2)根据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
(3)根据第③步分离操作,分离出碳酸钙,所以为过滤进行分析;
(4)根据融雪剂的大量使用会给环境带来一些危害,大量的氯离子会破坏植被,污染环境,所以应发动人工除雪进行分析.
【解答】解:(1)通过分析可知,该融雪剂溶解后得无色溶液,一定无硫酸铜;无色溶液加碳酸钠,生成白色沉淀,则一定有氯化钙;
(2)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3)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差异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如过滤方法除掉碳酸钙;
(4)危害道路两旁的植物(或缩短道路寿命、腐蚀钢铁桥梁、污染地下水等);或机械除雪为主、融雪剂融雪为辅(或开发环保融雪剂、发动居民参与扫雪等).
故答为:(1)CuSO4,CaCl2、
(2)CaCl2+Na2CO3=CaCO3↓+2NaCl;
(3)过滤;
(4)道路两旁的农田、绿化带来毁灭性的打击;缩短道路寿命;污染环境;机械除雪为主,融雪剂除雪为辅.
【点评】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试题中常见但却十分重要的一类题型.该类题目考查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是考查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抽象思维及逻辑推理能力的一类好题.
20.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类别各不相同,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会反应).已知A是胃酸中含有的一种酸,C是氧化物,E的溶液呈蓝色,A、B、C、D、E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D的类别是 金属 ,C的化学式是 CO2 .
(2)D与E反应的类型是 置换反应 .
(3)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OH+CuSO4=Cu(OH)2↓+Na2SO4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根据“A是胃酸中含有的一种酸”,则推测A为稀盐酸;根据“E的溶液呈蓝色”,则推测E中含有铜离子;根据“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类别各不相同”、“C是氧化物”、“A、B、C、D、E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推测B为氢氧化钠,C为二氧化碳,D为铁,E为硫酸铜溶液,代入检验.
【解答】解:
根据“A是胃酸中含有的一种酸”,则推测A为稀盐酸;根据“E的溶液呈蓝色”,则推测E中含有铜离子;根据“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其类别各不相同”、“C是氧化物”、“A、B、C、D、E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推测B为氢氧化钠,C为二氧化碳,D为铁,E为硫酸铜溶液,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1)根据分析,D为铁,C为二氧化碳,故D的类别是金属,C的化学式是CO2.
(2)根据分析,D为铁,E为硫酸铜溶液,故D与E反应,即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其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3)根据分析,B为氢氧化钠,E为硫酸铜溶液,故B与E反应,即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uSO4=Cu(OH)2↓+Na2SO4.
故答案为:
(1)金属,CO2.(2)置换反应.(3)2NaOH+CuSO4=Cu(OH)2↓+Na2SO4.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5分)
21.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有关装置图如下,标准状况下,甲烷密度比空气密度小,难溶于水.
(1)B装置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锥形瓶 .
(2)实验室制取甲烷所需的发生装置是 A (填装置序号,下同),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再添加药品;收集甲烷时,使用 C 所示的方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也可以用 E 收集.
(3)实验室只能用B、D组合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据此推断,制取该气体的反应物状态是 固态和液态 ,该气体的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大 、 能溶于水 .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
【分析】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因此需要加热;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添加药品;标准状况下,甲烷密度比空气密度小,难溶于水,因此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甲烷,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实验室只能用B、D组合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据此推断,制取该气体的反应物状态是:固态和液态;该气体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等.
【解答】解:(1)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锥形瓶;
(2)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因此需要加热;组装好仪器后,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添加药品;标准状况下,甲烷密度比空气密度小,难溶于水,因此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甲烷,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比较纯净;故答案为: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E;
(3)实验室只能用B、D组合的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据此推断,制取该气体的反应物状态是:固态和液态;该气体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等;故答案为:固态和液态;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2.二氧化硫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逸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用什么药品除去SO2效果最好.
【提出问题】哪一种物质吸收二氧化硫气体的效果最好?
【查阅资料】SO2的性质与CO2性质相似,能与水、碱溶液等反应:
①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
②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③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CaSO3)白色沉淀和水;
④20℃时,氢氧化钙与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分别为0.17g,51g.
【作出猜想】吸收SO2气体效果最好的是:
Ⅰ.可能是水;
Ⅱ.可能是澄清石灰水;
Ⅲ.可能是NaOH溶液.
【设计实验】用3个等体积的软塑料瓶收集满SO2气体,密封后,分别标注为a、b、c号瓶,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原因和结论
①用注射器向a瓶内注入30mL的水
塑料瓶有点变瘪
SO2易溶于水;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H2O=H2SO3
②用注射器向a瓶内注入30mL的澄清石灰水
塑料瓶有点变瘪,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
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CaSO3)沉淀和水
③用注射器向a瓶内注入30mL的NaOH溶液
塑料瓶c瓶变瘪的程度最大
猜想 Ⅲ 成立;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Na2SO3 (填化学式)和水
【反思提升】
(1)在做硫燃烧的实验中,为防止二氧化硫逸散而污染空气,在集气瓶内要预先装一些 氢氧化钠 溶液.
(2)请解释检验二氧化碳时用澄清石灰水,而除去二氧化碳时用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 氢氧化钙溶解度小,通入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明显,而NaOH的溶解度大,吸收二氧化碳多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实验探究】
①根据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亚硫酸解答;
②根据题中信息可知: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CaSO3)白色沉淀和水解答;
③根据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发生而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变小,塑料瓶c瓶变瘪解答;
【反思提升】
(1)根据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排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利用其可与氢氧化钠反应,在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解答;
(2)根据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解答】解:
【实验探究】
①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用注射器向a瓶内注入30mL的澄清石灰水,塑料瓶有点变瘪,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为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CaSO3)沉淀和水;
③用注射器向a瓶内注入30mL的NaOH溶液,塑料瓶c瓶变瘪的程度最大,说明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发生而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变小,猜想Ⅲ成立;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
【反思提升】
(1)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排到空气中会造成污染,利用其可与氢氧化钠反应,在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
(2)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吸收效果较差,氢氧化钠的溶解度较大,吸收彻底,
答案:
【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原因和结论
①用注射器向a瓶内注入30mL的水
塑料瓶有点变瘪
SO2易溶于水;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H2O=H2SO3
②用注射器向a瓶内注入30mL的澄清石灰水
塑料瓶有点变瘪,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
二氧化硫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CaSO3)沉淀和水
③用注射器向a瓶内注入30mL的NaOH溶液
塑料瓶c瓶变瘪的程度最大
猜想Ⅲ成立;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Na2SO3(填化学式)和水
【反思提升】
(1)氢氧化钠;
(2)氢氧化钙溶解度小,通入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明显,而NaOH的溶解度大,吸收二氧化碳多.
【点评】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考查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3.在实验室里,小宁、小静、小致、小远四位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发现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有黑色颗粒,瓶壁上附有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
①小宁认为黑色颗粒是 C ;
②小静认为白色物质可能是氧化钠(Na2O)或 Na2CO3 ;
③小致同学认为白色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
④小远同学认为小致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 .
【查阅资料】
(1)钠是银白色的金属;
(2)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Na2O+H2O═2NaOH.
【实验探究】小静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
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Ⅰ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酞试液
溶液变红
原白色物质为氧化钠
方案Ⅱ
a.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白色物质为
Na2CO3 .
b.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反思评价】小远同学认为方案Ⅰ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 .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3CO22Na2CO3+C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进行猜想】
根据碳是黑色的固体颗粒以及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
【实验探究】根据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呈中性进行解答;
【反思评价】根据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进行解答;
【得出结论】根据实验探究可知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酸钠和碳进行解答.
【解答】解:【进行猜想】
反应前两种物质二氧化碳和钠中共Na、C、O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不变,可判断燃烧中产生的黑色物质可能为炭(C),白色固体为NaO或Na2CO3或是Na2
O、Na2CO3两种物质的混合物;而不可能是NaOH,因为反应前并不含有H元素,因此不可能是氢氧化钠;
故填:C;Na2CO3(或是Na2O、Na2CO3两种物质的混合物);反应物中没有氢元素;
【实验探究】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所以取样品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白色物质是碳酸钠;故填:Na2CO3;
【反思评价】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不能确定是氧化钠;故填: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
【得出结论】实验探究可知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酸钠和碳,的化学方式为:4Na+3CO22Na2CO3+C,
故填:4Na+3CO22Na2CO3+C.
【点评】此题有一定的综合性,考查了判断物质种类的方法及检验物质的方法.这就要求学生记住一些常见性质,同时也要学会设计一些简单实验判定物质种类.
五、计算题(共10分)
24.(10分)(2014•东胜区二模)为了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的溶质成分,将废液过滤,取滤液20克于烧杯中,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图所示:根据题中有关信息和图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原废液中的溶质成分有 HCl、CaCl2 (用化学式回答).
(2)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克?(通过计算回答)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加入的5g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加入的15g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根据提供的数据可以计算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解答】解:(1)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氯化钙反应,说明原废液中的溶质成分有HCl、CaCl2.
故填:HCl、CaCl2.
(2)设A点处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为x,
由Na2CO3+2HCl=2NaCl+H2O+CO2↑,Na2CO3+CaCl2═CaCO3↓+2NaCl可知,Na2CO3~2NaCl,
Na2CO3~2NaCl,
106 117
20g×10.6% x
=,
x=2.34g,
故填:2.34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