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5 M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我思我学】
议一议:研究化学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方面有什么重要意义?
化学在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哪些较突出的贡献?
想一想:为什么说材料是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举例说明。
查一查:仔细观察课本第8-9页上的8张图,结合相关资料,谈谈他们的主要用途。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 知道:中国古代化学工艺著名成就:青铜器、钢铁冶炼、火药、瓷器。
2. 知道:碳酸氢铵具有受热易分解的性质。
3. 知道:钢铁年产量的1/10因锈蚀而损失掉。
4. 理解:探究铁生锈消耗氧气实验的原理。
5. 了解:验证含硫火柴燃烧产生二氧化硫的实验方法。
6. 知道:佛莱明发现青霉素、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我国首先研制出结晶牛胰岛素、门捷列夫创制周期表、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诺贝尔研究炸药、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导电塑料。
二、方法指引
1.我国在化学工艺方面的显著成就有哪些?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对人类作出过重大的贡献。像商朝的司母戊大方鼎重875公斤,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青铜器、春秋时期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比欧洲早1900年,战国时期,掌握了炼钢工艺,大大提高了铁器的实用的性能,为战国中期以后的铁器大量应用于军事和农业生产创造了技术条件。
我们祖先的四大发明中的造纸和制火药这两大的发明和运用,分别比欧洲早10个世纪和5-6个世纪,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两项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另外瓷器制造技术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
在近、现代化学史上,我国的化学家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建国后,我国在化学工业上成果显著。例如:我国的化学家同生物学家合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有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上的成就保证了我国原子弹研制中有关化学材料的部分。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化学结构与天然物相同的核糖核酸,为人工合成生命物质迈出了新的一步.
2.简述研究化学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方面有什么重要意义?
纵观历史,从使用火到水、木材、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人类能源的来源全部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其中的大多数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仅仅注重资源开发是远远不够的,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合理开发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资源,还要保护好环境。而化学不仅在资源开发上能发挥重要作用,在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同样大有用武之地。
3.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和造福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当今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随堂检学】
1.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对人类作出过重大的贡献。像制作青铜器、冶铁、炼钢都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化工工艺,它们最早出现的朝代依次是( )
A.商代,宋代,春秋 B.商代,春秋,战国
C.春秋,战国,商代 D.宋代,商代,战国
2.下列说法没有科学尤其是化学依据的是( )
A.点石成金 B.变废为宝 C.塑料回收 D.资源再生
3.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 )
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
4.化学肥料碳酸氢铵在加热时尤其容易分解(见课本第三页——“观察与思考”),为保存该化肥,通常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储存仓库要注意通风 B.仓库要尽量密封,保持低温
C.要经常翻动包装袋,防止结块 D.如果受潮要放在太阳下晒干
5.从课本图1-9实验中可知,和铁生锈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
A.空气和水 B.太阳光 C.盐酸 D.红墨水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 B.学习化学会使你生活得更健康、更文明
C.用化学方法可以合成“长生不老”药 D.使用无硫火柴可减少大气污染
7.联合国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全世界大力推广。其最主要原因是( )
A.价格便宜 B.烹饪的食物中留有人体必需的铁元素
C.保温性能好 D.生铁导热性能最好
8.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结构的发现,打开了分子生物学的大门。化学与 相结合,促进了基因工程的发展,产生了 技术;科学家佛莱明发现了 ,进而进行合成和应用,挽救了许多垂危的病人;材料是 、 的物质基础。21世纪的“材料之星”是 材料。
【活用所学】
9.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长期或大量摄入铝元素会
对人体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将造成损害,建议限制导致人体摄入铝元素的各种应用。如在生活中尽量少用铝锅,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这些受限制的应用还可能包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列举三项当代社会面临的三大问题。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我思我学】
想一想:在初二物理中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物质的熔点、密度、沸点以及物质的三态变化,请举例加以说明。
初二生物中我们在研究呼吸作用时用到了澄清石灰水,你知道用澄清石灰水的目的是什么?
查一查: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些什么? 例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事例加以说明。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 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性质、变化、组成、结构、用途、制法。
2. 知道:金刚石的有关组成和性质(硬度、可燃性、元素组成)。
3.了解:性质、变化、组成、结构、用途、制法等要素之间的决定关系。
4.学会:对蜡烛燃烧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进行分析。
5.学会:探究面粉等有机物是否含碳元素的实验方法(烧焦)
6.学会:判断常见变化的属性。
7.学会:对物质常见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描述。
8.知道:“烟”和“雾”的区别。
9.学会:能举例说明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二、方法指引
1.如何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镰刀、斧头、铁锤、铁锅等是形状和用途各不相同的物体,但是构成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铁这种物质;冰、雪、露、水蒸气是不同的物体,但是它们都是水的不同形态。构成物体的铁、水等即为物质。同一种物质可以构成不同的物体,一个物体也可以由几种物质构成,可见“物质”与“物体”不是同一概念。物质是宏观概念,而物体是一个具体的事物。世界上所有的物体,包括生物和非生物以及人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所以说世界是物质的。
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与现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着出现发光、吸热或发热(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通过这种方法获取能量)、变色、气体的放出或吸收、生成沉淀等现象。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是,发生上述某些现象的变化,并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白炽灯泡中的钨丝通电发光、发热就是物理变化;同样,没有明显伴随上述现象的变化,不一定不是化学变化。判断某一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归根结底在于是否生成了其它物质;而发生物理变化时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外形状态等发生了改变。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例如,在发生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这一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着发生了石蜡的熔化、气化等物理变化。但是,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例如,将石蜡放在试管中慢慢加热,石蜡熔化,然后再冷却,石蜡又凝固,在这个变化的全过程中,就只有物理变化而没有化学变化。
4.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
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要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例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等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即能表现出来。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传热性等。
【随堂检学】
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 )
A.有颜色变化 B.生成其它物质
C.有发光发热现象 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
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汽油易燃烧 B.钢铁生锈 C.木材燃烧 D.水结成冰
3.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4.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1
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
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
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B.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
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
6.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 )
A.先熔化 B.再发出黄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7.葡萄糖和面粉在燃烧匙中烧焦后都得到一种黑色的残渣——碳,由此说明( )
A.两者的组成有相似之处 B.两者的物理性质完全相同
C.两者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D.两者的用途相同
8.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
①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②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④铁矿石被粉碎;⑤胆矾是蓝色的固体。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 ,描述物理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用序号填写)。
【活用所学】
9.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10.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来防蛀的卫生球消失 B.生米煮成熟饭
C.敞口久置的白酒没有酒味 D.自行车胎炸裂
11.下列社会问题,与化学有关的是( )
①泡沫快餐盒与白色污染 ②无氟冰箱与臭氧空洞 ③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危害 ④汽车新能源─燃料电池的开发
A.①② B.①②④ C.① D.①②③④
12.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生物、数学、地理等其它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取一块食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食盐由什么成分组成 B.食盐的产地在哪里
C.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D.食盐的微观结构如何
13.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用木柴燃烧取暖,就是把 能转化为 能和 能。
14.如何鉴别下列物质(写出利用的具体性质)
(1)酒精和水________, (2)厨房中的白糖和食盐______(3)酱油和醋__________, (4)铜丝和铝丝__________(5)铁块和铝块(同体积的)__________(6)晴纶衣服与纯羊毛衣服_________其中,必须利用化学性质不同加以区分开的一组是 ____(填序号)。
15.2001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苯的化学式为C6H6,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硝酸、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苯的物理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苯的化学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 __
16.观察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点燃一支蜡烛,观察蜡烛(主要成分石蜡)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刚点燃时的现象 ;点燃一分钟时的现象 ;用白瓷板压在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以观察到 ;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 ;熄灭一分钟后的现象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通过分析与判断,你的结论是: ;依据是 。
第3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进行化学实验
【我思我学】
议一议:
我们怎样才能走进迷人的化学殿堂?
实验的方法在物理学的的研究中有什么重要作用?进行化学学科的学习与研究的方法是什么?
如何理解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曾经说过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知道:附录一中所有仪器名称及基本用途。
2.学会:附录一中列出的几种基本操作。
3.学会:完成简单的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对实验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
4.了解:实验药品分类摆放,剩余药品如何处理。
5.学会:实验安全原则。包括:不接触、不品尝药品味道,正确闻药品气味的方法,酒精灯的安全使用,可燃性气体的使用原则、实验注意点。
6.学会:实验突发事件的处理。包括:酸碱泄漏处理,洒出酒精着火处理。
二、方法指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质的性质只能在化学实验中显示,一般化学原理、化学理论的发现、验证和应用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化学学科的特征,决定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化学实验,我们不但能训练化学技能,还可以获得化学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的观点和化学研究方法,形成科学精神。因此化学实验在整个化学学科的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进行化学实验要做好如下几点工作:
1.实验准备。当你第一次走进化学实验室,不要紧张,要熟悉常见药品的取用和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还要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比如酒精灯、量筒、天平等仪器的正确操作。
2.实验实施。实验前预习实验,明确实验目的、明了实验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做实验时,必须按照规定的实验步骤和方法进行,认真观察反应现象,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认真填写实验报告;认真清理实验桌面。
3.实验结果分析与解释。实验结果是指通过实验获得的事实材料,如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等资料,是研究分析并取得结论的依据。对实验获得的各种现象和数据资料要经过整理再用文字或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整理实验结果必须客观,尊重事实,不要把和自己预料相反的数据和现象轻易抛弃。因为有“偶然性”
或异常现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重大发现。既要重视实验结果,更应该重视对结果的分析。通过分析讨论,才能引出实验研究的结论或作出新的发现,实验的结果才有意义。
【随堂检学】
一、我来选
1.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A.把实验室的仪器和药品带回家做家庭小实验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横放在桌面上
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葡萄糖和食盐
D.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排列整齐,并整理好实验桌
2.若在试管中加入2-3毫升液体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②在试管中加入2-3毫升液体
③用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④将试剂瓶的瓶盖盖好,放在原处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
3.判断玻璃仪器是否洗净的标准是( )
A.器壁上出现均匀水膜 B.器壁上的水可聚成水滴
C.器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D.器壁无水
4.下图中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5.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可以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B. 实验要求中未说明药品的用量,就应取最少量,液体1-2毫升,固体盖满试管底部
C. 取用块状药品可以用手拿
D. 实验后剩余的药品可放回原试剂瓶中
6.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酒精灯前,先向灯里添加酒精至灯嘴处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用灯帽盖2次,熄灭酒精灯
D.试管洗涤干净后,将试管口向下放置在试管架上
二.我来填
7.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最高,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一般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_______,熄灭酒精灯时应用_________。
8.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加热试管时要使用_______,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__________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_________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________。
9. 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有的有毒,有的有腐蚀性,因此在闻气体的气味时应________,特别是不能_________味道。
【活用所学】
10.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搅拌
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保持水平
C.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11.量取25ml液体,最好选用( )
A.10ml量筒 B.50ml量筒 C.20ml量筒 D.100ml量筒
12.某学生俯视量筒内液体读数为20ml,则实际液体体积为( )
A.大于20ml B.小于20ml C.等于20ml D.无法判断.
13.使用前,天平指针向左偏,未经调零即用天平进行称量,当天平达到平衡后,其读数与被称量物质的真实质量比较( )
A.偏小 B.偏大 C.相等 D.无法判断
14.既可用于给液体加热,又可用于给固体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A.试管 B.烧瓶 C.烧杯 D.蒸发皿
15.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误将药品和砝码位置放颠倒了,待平衡时,称得药品质量读数为9.5g(1g以下用游码),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 )
A.9g B.10g C.8.5g D.8g
16.指出右下图所示倾倒盐酸的操作中的主要错误:
(1) ;
(2) ;
(3) 。
第3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进行科学探究
【我思我学】
想一想:如何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理解:铜绿色、态等物理性质、组成元素、两点化学性质。
2.理解:镁带的物理、化学性质。
3.学会: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二、方法指引
1.探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是什么?如何进行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前提。
能从日常现象或化学学习中,经过启发或独立地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同时能比较清楚地表述所发现的问题。比如观察一支蜡烛,石蜡是什么颜色、什么状态?是很硬还是较软?石蜡能否溶于水?它密度比水大还是比水小?蜡烛燃烧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能主动地或在和同学、老师的启发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或假设。如石蜡溶解性有三种可能:①能全部溶解②不能全部溶解③部分能溶解;蜡烛燃烧发生的①是物理变化还是②化学变化③既是物理变化又是化学变化
(2)科学探究中的问题与猜想可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必须用事实验证
关于石蜡的颜色、状态通过观察和硬度通过用手一摸就能感知,而蜡烛燃烧究竟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则必须通过如下实验获取事实和证据:点燃一支蜡烛,观察在点燃和燃烧过程中石蜡所发生的变化。 在烛火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片刻后将烧杯移离火焰,迅速正拿烧杯,并立即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摇动烧杯、看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用事实来验证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3)在科学探究中需要积极主动思维
在观察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这一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着发生了石蜡的熔化可见化学变化发生一定伴随物理变化。但是,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是否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4)与他人合作交流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各人的知识背景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可能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认识角度和认识水平也存在差异。在探究活动要有目的相互交流和讨论,这样既有利于培养我们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我们的评价能力。探究实验可以分组、分课题目进行探究,既缩短了探究时间,又提高了探究效率,更有利于交流合作,每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2.学习化学为何要使用化学符号?
化学符号是化学专门用语。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所特有的,是研究化学的工具,也是一种国际性的科技语言。不懂化学用语,学习化学就不能入门。所以,掌握它是很重要的。
【随堂检学】
一、我来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使整个化学领域经历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2.下列化学符号与物质名称不对应的是( )
A.氧气—O2 B.镁带—Mg C.碳酸氢铵—NH4HCO3 D.石灰水—H2O
3.进行化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下列因素与化学探究有关的是( )
①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 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 ③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
④合作进行化学实验 ⑤形成总结性报告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
4.下列物质中既含有氢元素又含有氧元素的是( )
A.氯化氢 B.金刚石 C.氧化镁 D.石灰水
二、我来填
5.化学是一门以 为基础的科学,进行化学实验要注意 ,遵守 。要学会观察 ,准确客观地记录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6.为探究酒精灯火焰不同部位的加热效果,小亮同学取来3支试管,分别编号为A、 B、 C。向试管内各加入 3 mL 水,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A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3 cm处加热;
(2)把B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
(3)把C试管底部放在酒精灯灯芯处加热。
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编号
A
B
C
水沸腾所用时间(/s)
90
30
45
由此小亮同学得出的结论是 ,根据他的这一结论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 。
(4)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现象
结论
把一只干燥的冷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说明酒精燃烧时生成了
用手触摸上一步骤中的烧杯底部,感觉
说明酒精燃烧时有热量放出
用塑料软管向一杯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吹气,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
7.为证明某空杯内充满着空气,小红同学把杯口向下使杯子浸没在盛水的盆里,她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证明空杯内充满着空气吗?请简述操作方法和现象:
【活用所学】
8.给你一盒火柴和一盏酒精灯,请你设计实验证明酒精灯火焰温度的高低。如果要证明焰心处的主要物质不是酒精燃烧的产物二氧化碳和水而是酒精蒸气,怎样设计一个实验?
9.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A)氢氧化钠叫做烧碱或苛性钠;(B)氢氧化钠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C)暴露在空气中的烧碱易吸收水分而潮解;(D)氢氧化钠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E)氢氧化钠还能跟指示剂、盐酸、氯化铁等反应;(F)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G)纯净的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它的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
(1)用序号回答:短文中叙述物理性质的有___________,叙述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__。
(2)氢氧化钠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氢氧化钠应__________保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欣同学在做完“探究铜绿的性质”实验后,要填写如下实验报告,请协助他。
实验目的:探究铜绿的性质
实验用品:(略)
实验过程及现象记录:
(1)观察铜绿的颜色和状态等物理性质:铜绿是 色 ;
(2)将铜绿粉末用 分别加到两支试管中;
(3)用 向一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观察到铜绿 ,溶液呈 色,同时有大量 产生;
(4)将另一支试管在酒精灯的 焰上加热(注意:加热时要先 加热后 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绿色粉末逐渐变成 色,试管口有 滴出现。
结论:
铜绿具有的化学性质是(Ⅰ) ;
(Ⅱ) 。
实验探究:
小欣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铜绿在加热时还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又: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帮他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在加热过程中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第二章 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1节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空气
【我思我学】
议一议:通过第一章的学习,你对如何进行科学探究有感性认识了吗?
想一想:你能识别本节内容中两个“活动与探究”中所用到的化学仪器吗?你会组装这些仪器和装置吗?
议一议:你对当今的空气质量状况了解得多少?你是否知道空气的污染源以及消除空气污染的重要性。你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
查一查:本市空气质量周报,了解本市当日API指数、主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扬州市可登陆“扬州环保”http://www.yzepb.gov.cn/index.asp)
想一想:生活中有那些现象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气、二氧化碳的存在?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学会:捕捉空气的实验方法。
2.记住: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3.理解: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
4.学会:分辨混合物和纯净物(常见物质),了解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混合物无固定组成的道理。并能从微观角度根据示意图分辨纯净物和混合物。
5.了解:氮气化学性质的不活泼性及其主要用途。
6.了解:稀有气体的稳定性及其主要用途。并领悟性质决定用途的逻辑思想。
7.学会:对空气的自净能力、空气的污染状况、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能进行简单的评述。
二、方法指引
1.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在此实验中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要使实验成功关键要注意哪些问题?
解析: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一段时间后,钟罩内的水面上升约1/5,说明红磷燃烧生成的白烟能溶解于水,由于钟罩内空气中的氧气被全部消耗,冷却后,钟罩内的水面会上升到钟罩体积的约1/5处,
实验现象说明:(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4/5。(2)说明钟罩内剩余气体具有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
实验成功的关键是:(1)燃烧匙A中应放入过量红磷,钟罩内的燃烧匙中放过量红磷的原因是为了将钟罩内的空气中氧气彻底消耗,否则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将偏低。(2)装置气密性要良好,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当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时,外界空气进入瓶中.(3)红磷应纯净,若红磷中混有燃烧时产生气体的杂质,如红磷中混有硫粉。产生二氧化硫气体,液面也不能上升到1/5。
2.常用来研究空气成份的药品和装置通常还有哪些?
解析:研究空气成份的药品一般是磷,因为它在空气中能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一般不选择铁丝,因为铁丝在空气中难以燃烧,也不选择碳和硫,因为它们分别燃烧后重生成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燃烧后装置内压强变化不大,所以也不选用。装置除钟罩外通常还有如下四种:
3.混合物和纯净物有何区别
(1)纯净物有固定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组成。组成纯净物的物质只能是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以是两种也可以是多种,物质种数不固定。混合物中每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可多可少也无固定值。
(2)纯净物有固定性质,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特别是结构。由于混合物本身就没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因而它的性质将随着组成和结构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混合物一般来说没有固定的性质。相反,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因组成的结构固定,因而性质就固定。如纯净物有固定的熔点、沸点等。纯净物如果掺入杂质变成混合物,则它的熔点、沸点就随杂质的多少而发生变化。
(3)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通常所说的纯净物也都含少量杂质,其杂质含量限度要以对生产和科研不产生有害影响为标准,纯净与否是相对的。纯净的一般是指含杂质很少的具有一定纯度的物质。
三、典型例题
1.已知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则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是[ ]
A.约等于21% B.大于21% C.小于21% D.无法确定
分析 由于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又因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利用公式m=ρV可推导出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大于21%.答案 B
2.北京市已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整治环境是“新北京,新奥运”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给市政府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两条建议.
分析:本题答案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只要属于符合要求的建议均可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参考答案:将锅炉燃料改为石油气或天然气;治理汽车尾气;种树、种草绿化环境,减少粉尘等。
【随堂检学】
一、我来选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C.空气不是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2.下列气体不是空气中固定成分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硫 D.稀有气体
3.对于红磷的燃烧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燃烧时会发出大量的热 B.产生大量的白烟
C.发出红色的火焰 D.经过点燃才能燃烧
4.有六种物质:① 汽车排放的尾气;② 煤燃烧产生的烟尘;③ 化工厂排放出的废气;
④ 江河湖泊蒸发出的水蒸气;⑤ 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⑥ 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其中,能严重污染空气,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5.豆科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用的肥料较其它农作物少得多,原因是豆科植物根上具有根瘤菌,能直接固定空气中的某种气体成为农作物的养料,这种气体是( )
A. 氮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某品牌纯净水 B.清新的空气 C.24K黄金 D.氦氖激光气
7.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若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以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应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A.木炭 B.蜡烛 C.红磷 D.硫磺
8.目前我国对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项目中,一般不考虑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硫氧化物 D.可吸入颗粒物
二、我来填
9.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 占21%, 占78%, 占0.94% ,__________占0.03%,以及 ___ 占0.03%,所以说,空气的成分以 和 为主,其中 约占空气体积的1/5, 约占空气体积的4/5。
10.白磷能在空气中自燃,说明空气中含有 ;澄清石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就会变浑浊,说明空气中含有 ;夏天当我们从空调房间走出来时,眼镜会变得一片模糊,说明空气中也含有__________。
11.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和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污染与空气质量级别的对应关系(表1)
空气污染指数
O~50
5l~100
101~1 50
151~200
201~250
251~300
>300
空气质量状况
优
良
轻度污染 I
轻度污染 I
中度污染 I
中度污染 II
重度 污染
空气质量 级别
I
II
III
III
Ⅳ
Ⅳ
V
2005年5月×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表2)
城市
首要污染物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上海
可吸入颗粒物
111
III轻度污染I
天津
可吸入颗粒物
82
昆明
二氧化硫
61
II 良
海口
/
24
I 优
(1)上述城市中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 。
(2)请依据表1和表2中的内容,确定当日天津的空气质量级别,并填在表2的空格里。
【活用所学】
一、我来选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各气体的组成几乎是不变的 B.高山上缺氧说明高山上氧气的量比地面低
C.取1kg空气必有210g氧气 D.空气污染主要是二氧化碳含量增大造成的
2.下列有关空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只有一种成分即“燃素” B.空气中不含有水蒸气
C.空气的成分自古至今一直未变 D.空气是一种混合气体
3.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通电时一般都能发出有色光 B.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一定不能和其他物质反应 D.是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气体
4.氮气的用途也很广泛,下列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
A.合成氨制作氮肥 B.充入灯泡作保护气
C.作为火箭发射的推进剂 D.医疗上可作为危重病人的急救气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B.被污染了的空气会损害人体的健康
C.人们要充分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D.为了不使空气被污染,应关闭所有的工厂
二、我来填
6.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在包装食品时可以采用真空包装或充入保护气的方法,对于一些易腐败的食品,常常充入氮气以防腐,原因是 。
7.列举两种在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试说出它们分别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1) ;
(2) 。
8.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实验,在一个耐热活塞的底部放一小块(足量)白磷,然后迅速将活塞下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冷却至原来温度时,慢慢松开手,活塞最终将回到刻度 处,试回答白磷燃烧的原因 ;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9.小芳同学探究了教科书上的图2-l实验之后,又设计了如甲装置所示的实验,红磷和木炭均为足量,在空气中燃烧,待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打开C、D两处的夹子,想一想,(1)她将看到哪些现象?
(2)试分析一下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如果将甲装置改装成乙装置,反应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10.小资料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定量研究空气组成时,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N2的密度与分离含氮物质得到N2的密度之间总有一个微小的差异,但这并没引起他的注意。一百多年后,英国科学家雷利对这0.0064g/cm3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几经努力,他终于发现在空气中还存在着一种懒惰的气体——氩气,从而发现了惰性气体家族。
(1)阅读资料,你有哪些感受?
(2)下面是科学家雷利在实验探究中的几个重要步骤,请补充完整:
问题与猜想→( )—→分析与结论—→( )
(3)某同学在探究空气成分中氧气的含量时,模拟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容器内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如图)。请你与之合作.继续完成该实验的探究。
第2节 性质活泼的氧气
【我思我学】
1、生物体所必需的气体是什么?回顾一下生物中所学的知识:什么是呼吸作用?
2、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氧气除了提供给我们呼吸以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它还有哪些应用?课上将你了解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一下。
3、有什么事实能证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氧气?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记住:氧气的存在、自然意义及常见物理性质(不要求记忆具体数据)。
2.了解:常见物质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和产物。包括:木炭、铁丝、蜡烛、红磷、硫磺等。领会氧气化学性质的活泼性。学会检验氧气存在和氧气收集验满。
3.了解:氧化反应、缓慢氧化的基本含义,并能判断常见生活现象是否属于缓慢氧化。分辨可燃与支持燃烧这两个易混概念。
4.了解:氧气的主要用途。
5.了解:工业制氧气的原理。
6.掌握:高锰酸钾、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实验原理、过程、注意点等。了解催化剂的作用(不对此概念进行辨析和探究)。
二、方法指引
1.学习一种具体物质的化学方法是什么?
一般包括学习物质的性质、制法、用途、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等方面的内容。在学习氧气时,首先要牢固掌握氧气的性质,再根据性质去了解氧气的用途及制法等。
学习氧气的性质应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重点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学习氧气的制法,重点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工业制法只要知道原理即可。
2.如何通过实验获得知识并培养多种能力
氧气的性质是学习的重点,对于氧气的性质的感性认识必须通过实验来完成。可将所做实验内容进行归类整理:
3.如何解物质的鉴别习题?
分析:鉴别几种物质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1)比较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有哪些较明显的差异;
(2)实验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否有较明显的区别;
(3)实验操作(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是否方便、可行;
(4)应按“操作——现象——结论”的次序叙述。
例如:怎样用化学方法鉴别分别装有氧气、空气、氮气的三瓶无色气体?
答:用燃烧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这三个集气瓶中,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是氮气,而没有明显变化的则是空气。
4.在描述化学反应时要注意“加热”、“点燃”和“燃烧”,“火焰”与“发光”等述语的区别。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步骤是什么?实验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操作步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其实验步骤可以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等7个字,可用谐音记忆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注意问题:(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潮湿,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然后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2)用排水法集气时,应注意当气泡从导管口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
(3)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里撤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里的水倒流到试管,导致试管炸裂).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说明瓶内的氧气已满。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氧气已满。集满气的集气瓶要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5)试管口处应放一小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
【随堂检学】
一、我来选
1.下面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磷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白雾 B.铁丝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 D.硫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出蓝紫色火焰
2.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于钢铁工业,提高钢铁的质量和产量 B.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
C.液氧制成炸药,用来开山采矿 D.液氧可用作宇宙火箭的燃料
3.焊接精密仪器往往在氮气中进行,这是因为( )
A.氮气是无色无味且密度小 B.氮气的沸点低
C.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D.氮能跟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
A.木炭 B.硫粉C.铁丝 D.红磷
5.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其图示的实验操作有错误的是( )
6.通常情况下,对氧气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非常活泼 B.比较活泼 C.极不活泼 D.无法确定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过氧化氢催化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
8.下列反应从物质与氧起作用的角度看,是氧化反应的是( )
二氧化锰
A. 氧化钙 + 水—→氢氧化钙 B.镁 + 氧气——→氧化镁
C. 过氧化氢 ———→ 水+ 氧气 D.氯化氢 + 氨气—→氯化铵
9.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 )
A.质量减少 B.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质量增加 D.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10.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二、我来填
11.鱼在水中靠 呼吸;它呼吸的氧气来自 中,由此可推知氧气的溶解性是 。
12.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可以将木炭放在________里或用______夹持木炭,在______上加热到_______,再伸入装有氧气的_________中。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 ,生成了一种 色的固体。
13.工业上制备大量的氧气是采用____ __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______的性质。蒸发液态空气时,__________首先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_______。此变化属于 。工业上为了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常把氧气加压到1.5×107 Pa,并贮存在钢瓶中。
14.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液面会形成一层白色薄膜,原因是空气中含有 ;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两三天就变软了,证明了空气中含有 。
15.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下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更旺。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l) ,(2) 。
【活用所学】
一.我来选:
1.下列物质燃烧后,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2.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且极难溶于水,那么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3.下列氧气的用途是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的性质的是( )。
①气焊 ②动植物呼吸 ③医疗 ④潜水 ⑤宇航
A.①②③ B.①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磷点燃后伸入氧气瓶中产生大量白雾 B.细铁丝伸入氧气瓶中火星四射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氧化反应未必是化合反应,而化合反应必定是氧化反应
5.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后,发现试管炸裂了,下列四种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A.加热时,没有预先对试管预热就直接加热试管的底部 B.加热时间过长
C.结束时,先撤酒精灯,忘了将导管移出水面了
D.试管没有冷却,就去用水冲洗试管
6.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里的水变红了,原因是( )。
A.氧气溶于水中造成的 B.忘了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
C.氧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红色的物质 D.集气瓶粘上了少许红色染料
二.我来填:
7.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②硫粉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④燃烧红磷制造烟幕: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蜡烛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⑥点燃镁条作信号弹: ______ ;
8.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下列现象,请分析原因:
(1)瓶底炸裂:_____________________;(2)瓶壁炸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乙两种气体混合后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将灼热至发红光的黑色固体丁放到混合气体中,丁燃烧生成新的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甲气体已全部耗尽;往乙、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已知乙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4/5,则:(1)这些物质分别是: 甲 乙 丙 丁
(2)甲与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0.已知: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固体),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简要说明理由 。
11.如图所示,将一盆绿色植物放在一个密闭的装有澄清石灰水的容器内,溶液上方充满了氧气,玻璃导管一端插入密闭的容器,另一端经橡胶管与U型管相连,U型管中装有一定量的水,两侧水面相平。将此装置放在黑暗中24h后,U型管中两侧水面将出现高度差。
(1) U型管中 (填“左”或“右”)侧水面将上升;
(2) U型管中两侧水面出现高度差的根本原因是:
;
(3)此实验主要验证了绿色植物的 作用。
第3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我思我学】:
想一想:馒头里为什么有一个个小洞洞,你知道原因吗?
夏季,人们总爱喝汽水,打开瓶盖便看到气泡翻腾,喝进肚中不久便有气体涌出,顿有清凉之感,这是什么气体呢?
议一议:二氧化碳占空气体积的0.03%,它对人和其它生物的生存起什么重要的作用,是不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查一查:学校、商店、工厂里,在显眼的地方,墙上通常挂着灭火器,它们有多少种?使用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问题?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存在、意义、主要产生途径(含碳燃料的燃烧和呼吸作用)、主要消耗途径(光合作用和溶解在自然界的水中)。
2.了解:二氧化碳的“三态”及其主要用途。特别是干冰的广泛用途。
3.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性质(与水反应、与碱反应),了解碳酸的酸性和不稳定性。学会检验二氧化碳以及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
4.掌握: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熟练应用。
5.理解: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
6.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及具体实验方法。
7.了解:二氧化碳浓度高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知道在生活中预防的方法
二、归纳整理
本节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要求掌握的主要知识点有哪些?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与氧气比较)注意:“干冰”是指固体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氧气
色、味、态
无色、无味的气体
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
比空气大
比空气略大
溶解性
能溶于水
不易溶于水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不能供给呼吸。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
(4)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常用来鉴别CO2)
3.二氧化碳的用途
灭火、做工业原料、“干冰”的妙用、做肥料
关于二氧化碳的制取要求掌握哪些知识点?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一般不用硫酸)
2、发生装置:(几种常用的装置如下图)。
3、收集方法:因为CO2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又由于CO2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4、验满的方法: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的火焰熄灭,则证明已集满CO2。
5、检验的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CO2。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将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往烧杯中倾倒时,梯形白铁皮架上的两支点燃的短蜡烛由下至上先后熄灭,试根据此实验现象总结出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是考查①二氧化碳灭火既和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的化学性质有关,②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
例2.实验室里,有两支试管分别充满了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你有哪些方法来鉴别这两种气体?
鉴别这二种气体方法很多,可以从氧气和二氧化碳性质对比进行鉴别:氧气不易溶解于水,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二氧化碳能溶解于水,通常情况下不能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能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因此鉴别方法可以是如下几种:(1)取样,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2)取样,然后分别倒入石蕊试液,振荡,溶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另一是氧气;(3)分别向两支集满二氧化碳的试管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堵住试管口并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不变的是氧气。(4)将两支集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置在水中,水面上升较高的是二氧化碳,较低的是氧气。
【随堂检学】
一、我来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相比( )
A.比空气大 B.比空气小 C.与空气相等 D.无法判断
2.据报道,某网吧由于管理不善发生火灾,现场除三位学生外无一生还。这三位学生采取的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一边卧在地上向外爬行。他们逃生主要是利用了( )
A. 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 B.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
C.卧在地上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
D.地面附近有毒气体较少,而湿毛巾可以防止灼热的空气烫伤呼吸道并吸收毒烟。
3.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D.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4.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会变成( )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D.无色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也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人工降雨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 灭火 D.用作化工原料
6.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灭火无关的是( )
A.它能溶于水 B.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
C.它的密度比空气大 D.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
7.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冰—OH2 B.生石灰—CaCO3 C.石灰水—CaO D.干冰—CO2
8.实验室用双氧水催化分解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C.前者用排水法收集后者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D.所用药品的状态完全相同
9.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连接装置 ③加入大理石 ④加入稀盐酸 ⑤收集 ⑥验满
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点燃
加热
10.下列文字表达式表示的是化合反应的是( )
二氧化锰
A.铜绿 ——→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双氧水 ———→水+氧气 D.二氧化碳+水 —→ 碳酸
二、我来填
11.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只占 ,但它是 作用中并不可少的物质之一。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 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变成固体,俗称 。
a
b
c
d
12.如图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仪器名称:
a: b: c: d:
(2)瓶b中装的固体药品是 ;仪器a中装的液体药品是 ;
(3)该收集气体的方法称之为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 ,要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经收满,采取的措施为 。
13.二氧化碳本身 毒性,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浓度大时甚至会使人 死亡。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换气通风。如进入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超标的地窖时应进行 试验。
14.有以下四种装置:
从图中选择适当的仪器组装成符合要求的成套装置。
(1)用 和 组合成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用该装置制氧气,待实验结束时应先将 ,然后再 。
(2)用 和 组合成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若需要在实验过程中随时
15.树叶叶片不仅可以吸收一些有害气体,还可以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和氧气,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通常晴天时,每天每平方米叶片可吸收5g二氧化碳来进行光合作用,则:
(1)淀粉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2)某公园中叶片面积约为100万平方米,在一个月(按20个晴天计)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
(3)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气候变暖,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②为了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活用所学】:
一、我来选(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由于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热,海平面升高,陆地面积减少。为了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改变能源结构,发展太阳能、核能、水能、以代替化石燃料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CO2
C.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减少汽车数量
D.大量滥砍乱伐,减少绿化面积
2.国外试行用“汽水”(碳酸饮料)浇灌植物,它的作用是( )
A.对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利 B.能改良酸性土壤
C.加速光合作用的进行 D.产生温室对植物起保护作用
3.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碳在高压、低温下能变成“干冰”
B.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是呼吸作用的产物,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D.二氧化碳是一种化学性质比氧气活泼的气体
4.在右图所示装置中,有四支充满不同气体的试管,
倒立在水槽中,当拔开塞子时,试管中水位上升最高
的是( )
A.空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氮气
5.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
A.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C.加热碳酸产生二氧化碳 D.“干冰”气化成二氧化碳气体
二、我来填
6.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①干粉灭火器;②泡沫灭火器;③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等,按下列要求选择填空(只填序号)。
(1)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一般火灾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扑灭可燃性的油、气的火灾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可用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小铃铛通过细线固定在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向瓶中倒入浓NaOH溶液,迅速塞紧瓶盖并轻轻振荡。过一会儿,再摇动集气瓶,只看见铃的振动,却听不到铃声。
(1)写出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听不到铃声的原因是
8.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下图所示,请你在上下两个方框中填上适当的物质名称:
9.一个学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证明泥土中是否有微生物,请回答有关问题:
纱布袋内是经过强热的泥土
纱布袋内是未经过强热的泥
土
氧气
足量澄清石灰水
A B
(1)实验刚开始时,装置A和装置B之间唯一的区别是 ;
(2)经过一段时间后,预计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3)该实验能证明泥土中含有微生物的理由是 。
10.据《健康报》报道,1999年2月,河南省正阳县有位50多岁的农妇,到自家地窖中拿红薯时,不幸身亡。经分析确认:该农妇是因地窖内含二氧化碳较多使其缺氧而窒息死亡。以下是某中学化学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取出地窖内气体样品,并用仅有的澄清石灰水、水以及下图中的仪器,做窖内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1)组装测定窖内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实验装置时选用的仪器编号是 ;
(2)充分反应后,打开装置中的开关,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此事提醒我们进入地窖或深洞时,一定要携带 ,先行检验地窖或深洞中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
A.木棍 B.手电筒 C.燃着的蜡烛 D.电灯
第4节 自然界中的水
【我思我学】:
议一议:通过小学自然的学习和你的生活经验你知道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有哪些性质?
想一想:怎样理解“水是生命之源”这句话的含义?你能列举出水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应用实例吗?
查一查:全世界的水资源的状况如何?我国的水资源情况怎样?我国是缺水的国家吗?
《水法》的主要内容,颁布实施的意义,节水徽记的含义。
议一议:在日常生活中你有哪些节水、爱水措施?
硬水、软水、自来水、矿泉水、海水有何区别?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存在状况和分布情况。
2.了解:电解水的实验装置、操作、现象(正负极产生什么气体、如何检验、体积比)。
3.知道: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包括玻璃管对火焰颜色的影响)
4.学会:氢气燃烧产物的检验方法。
5.学会:学会两种基本操作:蒸发和过滤。
6.知道:硬水的概念及其危害。
7.了解:自然水和纯净水、软水与硬水的鉴别方法。
8.了解: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节约用水等社会问题,并能进行简要的阐述。
二、方法指引
1.污水净化:
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我们常采用过滤、吸附等方法,有时还要进行杀菌消毒。如向污水中加入明矾,就可以起到吸附、凝聚作用;加入漂白精芬,起杀菌消毒作用。
过滤时,要严格遵守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是指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使得漏斗内壁与滤纸之间没有气泡,防止减慢过滤的速度;“二低”是指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防止部分液体未经过滤直接进入接收器,引起滤液浑浊;“三靠”是指烧杯口紧靠玻璃棒(引流)、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防止将滤纸弄破)、漏斗末端紧靠接收的烧杯内壁(防止滤液溅出)。
2.水的组成:在电解水实验中,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通常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实验结束后,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电源正、负极收集到的气体,发现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证明是氧气;而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发生淡蓝色火焰且燃烧产物只有水,证明是氢气。根据电解水的产物是氢气和氧气,推导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3.水的类型:
自然界的水根据其中所含钙、镁离子的含量可以分为硬水和软水,硬水对生活、生产都会造成危害。
三、典型例题
例1:下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C__________。
(2).写出A、B内收集到的气体的名称:
A内气体_____ _。B内气体_____ _。其中A与B体积比为 ;
(3).反应的化学表达式(用化学式书写):_______________ 。
(4).用燃着的木条放在A、B管口,分别观察到了不同的现象,该实验能得出哪些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以探究水的组成的相关实验为背景,了解学生相关知识掌握的情况。其中题(1)要求能识别试管、水槽这些常仪器,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题(2)是考查学生对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以及产生的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这些现象观察是否仔细。题(4)则是一种开放性习题,通过现象观察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1)燃烧着的木条靠近电源正极收集的气体,木条燃烧更旺,说明正极产生的氧气具有支持燃烧的性质;(2)燃烧着的木条靠近电源负极收集到的气体,气体被点燃,说明该气体具有可燃性;(3)电解水的产生是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例2.某同学在将一杯浑浊的污水过滤时,发现滤液仍然浑浊,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可以从实验操作失误上查找原因)
(1) (2)
解析:此题考查了学习对实验操作失败的原因分析能力。只有掌握了过滤操作的要点并且知道如果不这样操作可能导致什么后果,解题时才能手到擒来。滤液浑浊的原因很多,如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有破损、接收滤液的仪器不干净等等因素都会造成滤液浑浊。
【随堂检学】
一、我来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水是一种 ( )
①单质 ②化合物 ③纯净物 ④混合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
A. 氧气 B.水 C.蛋白质 D.脂肪
3.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水元素组成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4.不能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的事实是( )
A.炒脆的瓜子敞口放一段时间后回软 B.夏天打开电冰箱看到有白雾产生
C.夏天在室内放一杯冰水,发现杯壁上出现小水珠
D.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物质
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河水 B.海水 C.蒸馏水 D.矿泉水
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水电解 B.氢气燃烧 C. 呼吸过程 D.酒精挥发
7.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A.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物 B.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C.锅炉用水硬度太高十分危险 D.市售瓶装纯净水绝不含任何杂质
8.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面积约占( )
A.1/2 B.2/3 C.3/4 D.4/5
9.我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人均水量的( )
A.2倍 B.1/2 C.1/4 D.1/8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有自净作用,因此不会被污染 B.水资源非常丰富,无需节约用水
C.只要是无色、透明的水,就一定未被污染
D.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水量将会不断增加
11.我国淡水资源非常短缺,所以在生产和生活中应该( )
A.减少饮水量,以节约用水
B.将生活用水、工厂废水直接排放到湖泊或海洋中
C.既要防止和消除水体污染,又要节约用水
D.在农业生产中尽量不用淡水浇灌庄稼,而是引来海水进行浇灌
12.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蒸馏水的是( )
A.加肥皂水搅拌 B.加入明矾,搅拌 C.溶解食盐 D.观察颜色
13.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灾难。为防止水体污染,下列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①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生活污水先净化后排放 ③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④工厂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二、我来填
14.纯水是 色 味清澈透明的液体,而许多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 的杂质,因此常呈浑浊。含有较多可溶性 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硬水很容易使水壶或盛水的器具上结成 。
15.在我国南方所饮用的水常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一般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因此必须要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可用次氯酸来杀死细菌,即将漂白粉(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投入水中以产生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A(明矾)→B(沉淀)→C(过滤)→D(漂白粉)→净水
(l)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
(3)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
(4)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 (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其原因是 。
【活用所学】
一、我来选(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淡水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3
B.动植物体内及大气中的水,起着维持生理活动及调节气候的作用
C.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是可饮用水
D.水不是取之不尽的一种资源,因此要节约用水
2.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纯水是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B.海水是蓝色的,湖水是绿色的,所以水有多种颜色
C.水蒸气的密度小于液态水的密度,液态水的密度小于冰的密度
D.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3.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说明 (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里有氢气和氧气 D.只要将氢气和氧气充分混合,就能得到水
4.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这是因为( )
A.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B.由于地球表面“温室效应”的作用,水会被不断蒸发掉
C.淡水资源不充足,分布又很不均匀,而且人类活动使水不断地受到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
D.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
5.1998年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大批企鹅死亡,经解剖化验发现其体内含有超量氰化物和大量含铅等有害物质,下列各项中可能造成此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增长、人类用水量加大 B.食物链被破坏,企鹅食物不足
C.工厂废水、人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二氧化碳气体增多,全球气候变暖
6.虽经大力整治,但据有关部门的分析和预测:今年我国渤海湾海域赤潮发生的次数将比往年有所增加,经济损失可能会更大。要从根本上防治赤潮的发生,可行的方法应当是( )
A.各种污水必须经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 B.清除海水中的氮、磷元素
C.清除海水中的有害藻类 D.提高海水的溶解氧浓度
二、我来填
7.地球上虽然有大量的水分布着,但是 资源却不充裕,而且分布也不均匀,水还不断地受到 ,因此发生淡水危机的地方很多,当务之急是要树立起 风尚。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 ,如果你的体重为50kg,你的体内含水约 kg 。
8.工业生产中 、 、 和生活 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 、 随水流入河中,都会使水受到污染。
9.下列有关过滤和蒸发中的错误操作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1)过滤时待滤液高于滤纸上边缘:
(2)漏斗的下端未与烧杯内壁紧贴:
(3)未用玻璃棒引流待滤液:
(4)蒸发时未用玻璃棒搅拌:
10.“中水”是指生活污水经处理后,达到规定的水质标准,可在-定范围内再次使用的非饮用水。根据你了解的水的净化方法,写出将生活污水净化处理成“中水”
的过程中,常采用的两种方法: 、 。利用“中水”的实际意义是 。
11.用直线把下列水污染物的来源和它的实例连结起来。
水污染物来源 水污染实例
工业污染 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农业污染 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
生活污染 冶金工业的废渣
放射性污染 核废物投入深海中
12.有一种含有碎莱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食盐),还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十分复杂,此处为了便于讨论,已将其成分作了“简化”),将其经去渣、去臭处理后可转化为厕所的清洗用水。问:
(l)采取何种操作,可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及泥抄?
(2)用什么物质,可除去污水的臭味?
(3)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什么?
13.科学家说“水就是生命”,并且通过研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的通道——水通道。彼得·阿格雷就因公布了世界上第一张水通道蛋白的示意图而获得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
(1)人体内水约占成人体重的 ,体内每一细胞都必须依赖水才能成活;
(2)水对人体有六大功能:①润滑作用,②循环作用,③消化作用,④排泄作用,⑤同化作用,⑥调节体温作用。其中主要与水的热容(比热)及蒸发热有关的是 ;
(3)每人每天约要补充4L水份才能正常维持生命活动,因此一个健康的人一年大约需要消耗 t 水。
14.载人飞船必须建立水的循环体系,以保证宇航员的生活用水并减少飞船的携水量。请将下图各项用箭头连接成水的循环体系。(注:氢氧燃料电池反应产生电能,同时生成水)
氢氧燃料电池→水的净化装置 宇航员生活用水 生活污水及人体排泄物
15.(1)海水、河水、湖水都是天然水,天然水是 物(填“纯净”或“混合”);
(2)“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一个有效途径。为了保护好各引水渠中的水源,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① 在引水渠岸边堆放垃圾 ② 向引水渠中排放工业废水
③ 在引水渠两岸植树 ④ 向引水渠中倾倒生活污水
(3)资料一: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
资料二:水资源紧缺指标
紧缺性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3/a)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上述资料显示,北京属于典型的 缺水城市。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节约用水,你家中的节水办法是 (写出一条即可)。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一节 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
我思我学
1、试一试:①在一个玻璃容器(如小玻璃杯、小玻璃瓶等)中,加入约2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小糖块(冰糖块或砂糖块)。在容器外壁用铅笔沿液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溶解后,观察并比较液面与水平线的高低。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此现象。
②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跟在同样多的冷水中溶解,谁的速度快?
2、想一想: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都是由极微小的、肉眼看不见的 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停地 。
3、议一议:用高压打气筒将气体打入气球,气球胀大,其主要原因是( )
A、气体微粒变大 B、同样微粒性质相同
C、微粒处于不停运动中 D、压力减小体积变大,这时气体微粒的空隙也变大。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理解:建立“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微粒之间有空隙”、“气体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比固体液体大”等基本观点。
2、学会:探究上述观点的实验方法。
二、方法指引:
1、你能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并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吗?你知道物质由微粒构成,微粒不断运动,微粒之间有空隙吗?
微粒世界对同学来说是陌生的,要学会从宏观进入微粒,综合运动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方法等解决学习中问题。
例题:根据微粒的性质解释下列现象
①湿衣服晾在太阳照得着的地方易干。
②乒乓球压瘪了,但未破裂,放到沸水中就会恢复原状。
③酒精灯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否则点燃时就不易点着。
精要点拨:①微粒的运动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②微粒间的空隙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③微粒总是在不停地运动,若酒精灯不盖灯帽,则灯芯上酒精很快挥发掉。
2、你能设计或完成某些说明物质微粒性的简单实验吗?
如:取出稀硫酸20ml于一只小烧杯中,另取20ml稀硝酸钡溶液于一只小烧杯中,然后将一只烧杯中的液体慢慢倾倒到另一只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乳”白色物质不断增加。把烧杯放在桌上静置,让它沉淀下来。一会儿上层为清液,下面有白色固体物质硫酸钡。硫酸钡不溶于水,聚集到一定颗粒被人的视觉观察到,分布在水中形成浊液,静置时小颗粒群聚,受地球引力而沉淀,这说明宏观物质是由微小颗粒构成的。
3、你能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吗?
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微粒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想象,建立想象中的微粒世界。如:物质的无限可分性,宏观物体的位移等抽象表象的建立,充分发挥想象力。
随堂检测
一、选择题
1、步入花园,花香四溢;走近正在烧鱼炖肉的厨房,香味扑鼻,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了( )
A、微粒质量变大 B、微粒间有空隙
C、微粒不断运动 D、微粒的质量变小
2、氧气变为液态氧是因为( )
A、构成氧气的微粒大小变了 B、构成氧气的微粒间的空隙变了
C、构成氧气的微粒的化学性质变了 D、构成氧气的微粒本身变了
3、物质的三态变化是由于( )
A、微粒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B、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C、微粒间的空隙发生变化 D、处于静止还是运动的状态
4、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微粒运动的是( )
A、糖在水中自然溶解 B、湿衣服晾干
C、校园内到处可闻到桂花香 D、北京地区发生的沙尘暴
5、酒精擦在手臂上,感觉十分凉爽,这是因为( )
A、酒精由汗毛孔进入了体内 B、酒精吸收了体内水分
C、酒精与皮肤发生了化学变化
D、酒精吸收人体热量不断运动,由液态变成气态挥发到空气中去了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微粒运动论解释的是( )
A、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压紧,就不容易将它们拉开
B、在室内,同样表面积的热水比冷水蒸发得快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D、医院里充满了酒精味和药味
7、下列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
8、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我们的义务,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 )
A、用催化剂将水变成汽油 B、人不能用眼睛直接看到构成水的微粒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使用无氟冰箱可保护大气臭氧层
二、填空题
9、蜡烛受热熔化和在空气中燃烧分别发生了 和 变化,前者微粒不发生改变,只是微粒间的 发生了变化,后是微粒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物质的微粒。
10、在盛有50ml水的烧杯内,加一颗高锰酸钾,观察到液体由 变为 色,这是由于 。
11、同种微粒的性质 ,不同种微粒的性质 (均填“相同”或 不同”)。
12、微粒不是静止的,而总是在 。微粒之间有一定的 ,如果微粒之间 ,物质呈气态;如果微粒之间 ,就呈液态或固态。因此气体 (填“难”或“易”,下同)被压缩,固体或液体 被压缩。
三、问答题
13、白酒瓶敞口放置,酒的香味变淡。
14、气体能被压缩,而液体、固体不易被压缩,原因是什么?
活用所学
1、不能证明微粒间有空隙的事实是( )
A、充满空气的皮球可以被压缩
B、10ml大豆和10ml小米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C、水结成冰体积变大
D、10ml酒精和10ml水混在一起,体积小于20ml
2、连连看
微粒不停地运动 一滴水中约含有1.7×1021个水分子
构成物质的微粒极小 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
构成物质的微粒间有空隙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发生了变化 气体受压体积变小
3、小探究
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微粒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滴~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有 ;
(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 。
第2-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我思我学
1、议一议:①假如把1杯水分成 杯、 杯、 杯……这样不断地分下去,在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不变的情况下,水分到最后便得构成水的最小微粒。这样微粒能叫水分子吗?
②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的、不能再分的小球。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2、想一想: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②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它们有什么区别?
③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什么?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理解 :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能分辨常见物质的构成微粒(对于离子,只要求知道NaCl、CaCl2、CaCO3是由离子构成的;对于原子,只要求知道金属单质、金刚石、二氧化硅、硅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会用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描述物质的构成。
2、了解: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由于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不同。
3、了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所发生的改变过程,进而了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等基本原理。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4、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微粒是实际存在的,也是非常微小的。
5、了解:原子内部结构的探索过程。知道作出重要贡献的两位科学家及其著名实验。
6、理解:原子内部的构成(只考到原子核和电子的层次,不涉及质子和中子)及带电情况、质量分布情况。
二、方法指引:
1、你知道分子和原子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吗?
分 子
原 子
相同点
总是在不停地运动,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有空隙。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相同。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均可直接构成物质。
不同点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又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分子由原子构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不能变成其他原子。
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相互关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可以分解为构成它的原子。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你知道原子是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吗?
在原子结构中,要搞清以下几个问题:①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于每一个质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一个电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它们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②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如何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分子不同,性质不同;分子有大小、有质量;分子间有空隙;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一切分子间都存在作用力;分子有它的内在结构,分子虽小,但人们可以通过化学实验或物理手段去移动分子,嫁接分子。通过比较水的三态转化与水的分解这两种变化本质的不同,可以作为了解分子的切入点。水的三态转化,只是水分子间距离发生了变化,分子的组成结构没有遭到破坏,化学性质不变;如果把水加热到 2000℃以上,水分子结构遭到破坏,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不复存在了,化学性质也随之消失。
随堂检学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微粒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C、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夏天分子受热膨胀,冬天分子遇冷体积缩小,这就是物体热胀冷缩的原因
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二氧化锰 B、高锰酸钾 C、氧化铜 D、液氧
3、保持水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是( )
A、氢分子 B、氧分子 C、水分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
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A、分子间的空隙发生变化 B、物质状态发生改变
C、物质颜色变了 D、分子本身起了变化,变成其它分子
5、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B、同样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D、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
6、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 )
A、一定是混合物 B、一定是纯净物 C、可能是纯净物 D、可能是混合物
7、氧气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氧气的微粒中( )
A、氧分子不变,氧分子与其他分子发生重新组合
B、氧分子、氧原子都不变,只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C、氧分子、氧原子都变,生成新的分子或新的原子
D、氧分子变,而氧原子只是和别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8、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原子是不可以再分的最小微粒
C、任何原子其体积和质量都相等 D、原子的质量与体积比分子小
9、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 B、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气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B、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
C、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D、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二、填空题
11、分子是保持物质 微粒。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 ,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 。
12、在有关叙述后的括号里,填写与之对应的分子的有关特点的编号。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E、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在很远的地方可发闻到花的香味 ( )
(2) 将大量氧气压缩在钢瓶中 ( )
(3)进行过滤时,水可以通过滤纸 ( )
(4)即使一个氧气分子也能和氢分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 )
(5)蔗糖中含有蔗糖分子,金刚石中没有分子,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 )
13、(1)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 和带负电荷的 构成的,原子核是 、 两种微粒构成的。
(2)最早提出近代原子学说的是英国科学家 ,最早发现原子中电子的是英国科学家 ,最早发现原子核的是英国科学家 。
14、已知有下列物质:①水、②双氧水、③酒精、④葡萄糖、⑤金刚石、⑥铁、⑦氯化钠、⑧氯化钙,其中是由分子构成的是(填序号,下同)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由离子构成的是 。
15、原子具有和分子相似的特点,如原子的体积和质量也很小,但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已经能 ,原子不是静止的,如金属汞会挥发出汞蒸气,就是金属汞中的 的结果,原子之间也有一定的 ,医用水银温度计测试体温高低,就是因为 。
16、用分子观点解释,空气是混合物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是纯净物的原因是 。
三、实验题
17、如右图所示,两个集气瓶中,上瓶装的是无色的空气,下瓶装的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当抽出玻璃片后,短时间无法看到明显现象,如果下面用酒精灯加热,会观察到显著的现象: 。
此现象说明 ,当两瓶气体混合均匀后,分子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活用所学
一、选择题
1、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 )
A、 B、 C、 D、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A、分子之间的空隙是否发生变化 B、物质的状态是否发生变化
C、是否变成别的物质的分子
D、一种物质的分子是否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间去
3、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事实是( )
A、石灰石磨成粉 B、碘受热后升华
C、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少 D、碱式碳酸铜受分解
4、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对发展化学学科起了推动作用,其主要论点有:①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是微小不可分割的实体;③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从现代观点,你认为这三个论点不确切的是( )
A、①② B、② C、②③ D、①②③
5、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上述过程是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当今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
二、填空题
6、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个例子填在空的处:
(1)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 。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 。
(3)由两种分子构成的混合物: 。
(4)由两种原子直接构成的混合物: 。
7、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带正电荷α粒子的微粒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弹了回来。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能得出的关于金箔中金原子结构的一些结论,试写出其中三点:
(1) ; (2) ;
(3) 。
第2-2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我思我学
1、想一想:①相对原子质量是怎样定义的?它和原子的质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②核外电子的运动具有什么特征?不同电子层是怎样形成的呢?
③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和核内质子数有什么关系?
2、试一试:①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千克,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千克,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②相对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 的总和。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③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④氢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氢的原子核内必然有一个中子 B、氢原子必然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C、氢原子核内必然有一个电子 D、氢原子中必须有一个电子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定义,掌握相关计算。
2、知道:离子与原子之间是通过得失电子相互转化的,并注意电荷数与得失电子数的关系。能以食盐为例进行简要说明。
3、学会:离子符号书写方法,并记住下列离子符号(H+、OH-、Cl-、Na+、Ca2+、Mg2+、SO42-、CO32-)。
二、方法指引:
1、你知道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吗?如何应用呢?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一”符号为“1”,通常省略不写。由于在原子的结构中,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约相等,而电子的质量很小,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可忽略不计,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原子的质量约等于质子和中子质量之和。因为质子和中子的质量都近似等于碳12原子质量的1/12,则一个质子或一个中子的相对质量为1。故根据原子相对质量的定义可得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因为任何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碳12的原子质量的 相比较可得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即: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所以: =
得到电子
失去电子
得到电子
失去电子
2、原子和离子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失去或得到电子
Na Na+, Cu2+ Cu
得到或失去电子
原子 离子,如:
Cl Cl-, S2- S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在阳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在阴离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综合运用:例题已知一个SO2分子质量为n千克,一个SO3分子质量为千克,若以硫原子质量的1/32作为基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精要点拨:解此题可根据求算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类推。以硫原子质量的1/32作为基准,须先求出每个硫原子的质量,后用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与这个基准比较,即得SO2的相对分子质量,设硫原子的质量为x,氧原子的质量为y。
由题意知: →x=3n-2m,SO2的相对分子质量= ==
随堂检学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 )
A、水银 B、水蒸气 C、氯化钠 D、金刚石
2、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
C、原子一定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微粒构成
D、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3、原子核外有19个电子的某种原子,假如它失去一个电子后,剩余部分( )
A、不显电性 B、显正电性 C、显负电性 D、无法确定
4、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ag,则实际质量为2ag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4g B、24 C、2a D、2
5、化学反应前后必定改变的是( )
A、原子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质量 D、原子的数目
6、一种元素的离子变成原子发生的变化是( )
A、一定得到电子 B、一定失去电子
C、可能得到电子也可能失去电子 D、不得电子也不失去电子
7、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是( )
A、(40+16+1)×2 B、40+(16+1)×2
C、40+16+1×2 D、40×(16+1)×2
8、有两种不同的碳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带电量 D、原子的质量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
C、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
10、下列各种原子各1g,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括号内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
A、氧原子(16) B、铁原子(56) C、氢原子(1) D、硫原子(32)
三、填空题
11、用数字和符号表示下列微粒
氢原子 钠离子 2个镁离子
氨气分子 2个氧分子 碳酸根离子
12、氧化汞分子受热分解氧 和汞 ,每两个氧 构成一个氧 ,大量氧 聚集成氧气,许多汞 直接构成金属汞。(均填“分子”或“原子”)
13、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该原子的核电荷数 ,核
外有 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 个电子,最外电子层上有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这种原子容易 电子,生成 离子。
14、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基准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
(1)若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4.482×10-26kg,则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
(2)若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 kg。
15、填写下表中的空白处:
原子种类
相对原子质量
质 子 数
中 子 数
电 子 数
核电荷数
氧原子
16
8
钠原子
23
11
碳原子
6
6
硫原子
16
16
三、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6、(1)氯气(Cl2)
(2)高锰酸钾(KMnO4)
(3)硫酸铵[(NH4)2SO4]
(4)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活用所学
一、选择题
1、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Xm+与元素Y的阴离子Yn-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 )
A、a+m+n B、a-m-n C、m+n-a D、m-n-a
2、X、Y、Z、Q四种元素的核电荷数分别为a、b、c、d,若它们的离子Xm+、Yn+、
Zm-、Qn-的电子层数相同。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a-b=n-m B、b-a=2n C、c-d=m+n D、a-c=0
第3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我思我学
1、想一想:①原子结构中存在关系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你能解释它的意义吗?
②什么叫氧化物?你学过的化合物中哪些是氧化物?
③地壳中元素含量前四位的元素名称及元素符号是什么?
④人体中元素含量前二位的元素名称及元素符号是什么?
⑤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请尽可能地记住书上表3-4中的元素符号。
2、试一试:①不同类的原子,它们的原子核所带的核电荷数不同,我们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 。氧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都含有氧原子,所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中都含有 。
②指出下列纯净物的组成元素:氧气、二氧化碳、铁、氧化铜。在这些物质中,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是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是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 。
③写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1)H ,(2)Mg ,(3)3Fe 。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了解:元素的概念。
2、学会:书写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会用元素的概念描述物质的组成。理解元素符号的两种代表意义。
3、理解:能从分子原子元素的层次理解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概念。并能对常见物质加以区分。
4、记住: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前5位:O、Si、Al、Fe、Ca。海洋中元素含量前两位:O、H。人体中元素含量前两位:O、C。太阳中元素含量前两位:H、He。
4、了解:人体"必须元素"中的大量元素:O、C、H、N、Ca、P、S、K,"微量元素":Fe、Cu、Mn、Zn、Co、I。并了解Ca、Zn、I、Se等元素的缺乏症,Ga、Se的过量症。
二、方法指引:
1、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及其含义是什么?
元素符号书写时应注意: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字母书写要规范;熟记常用元素符号,元素符号通常表达2种意义。例如“N”表示氮元素或1个氮原子。而“4Fe”只表示4个铁原子,因“Fe”前面加上了“4”这个系数,无宏观意义。
2、能否依据元素的中文名称判断它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
凡金属元素除汞外均写作“钅”字旁,非金属元素则依其单质在通常状态下存在状态,分别加“气”、“氵”或“石”等偏旁。
3、你知道元素与原子的区别,联系和应用吗?
元素、物质、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如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元素的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而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像“二氧化碳”是宏观概念,要用元素组成来说明。“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是微观概念,要用原子构成来说明。例如: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元素
物质
原子
分子
构成
组成
构成
质子数相等
同类
构
成
接
直
4、你知道混合物和化合物的区别吗?
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一般没有固定组成。例如:空气、泥沙、粗盐、海水等。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有固定组成。如:水、高锰酸钾、碱式碳酸铜等。
综合运用: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氧气和碳两种单质组成的
B、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二个氧元素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D、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精要点拨:由元素和原子的区别中不难看出: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且元素只论种类,不能论个数,因此正确说法只有D。
例2,现有①氧气②空气③碱式碳酸铜④高锰酸钾⑤硫⑥水⑦氧化镁⑧氯化钠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有(填序号) ;属于化合物是 ,其中 属于含氧化合物, 属于氧化物;属于混合物的有 。
精要点拨:只要能正确掌握物质分类的依据,对已知物质就能按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和氧化物逐一判断分类,碱式碳酸铜和高锰酸钾,这两种物质可依据它们分解的产物来判断,因为各物质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保持不变。由此不难推出:碱式碳酸铜分解得到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故碱式碳酸铜由铜、氧、氢、碳四种元素组成。高锰酸钾分解得到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高锰酸钾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
答案:①⑤;③④⑥⑦⑧;③④⑥⑦;⑥⑦;②。
随堂检学
一、选择题
1、元素之间的根本区别是原子的( )
A、核内质子数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核内中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构成 B、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为mg/l):Ca—20,K—3,Zn—0.06,F—0.02等。这里的Ca、K、Zn、F是指( )
A、原子 B、分子 C、单质 D、元素
4、在国际上,元素符号的表示是用( )
A、希腊文 B、英文 C、拉丁文 D、法文
5、下列元素符号书写错误的是( )
A、氩Ar B、钙Ca C、氟f D、锌Zn
6、下列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A、硫 B、汞 C、铜 D、铁
7、下列物质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含有氧元素化合物 B、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
C、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含氧元素的物质
8、下列关于氧气、氧化铜、高锰酸钾三种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是氧化物 B、都是含氧化合物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9、单质和化合物都属于纯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是由同种分子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C、单质是同种物质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D、单质是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一定生成化合物 B、凡含氧的化合物加热就能产生氧气
C、二氧化锰由氧气和锰组成 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就是氧化物
二、填空题
11、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Cl ,2Mg ,Fe 。
12、用化学符号表示:磷元素 ,两个硫原子 ,n个铁原子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 、 。
13、从宏观角度分析,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例如氧气是由 元素组成的,氧化铜是由 元素组成的,铁矿石、钢铁、铁锈中都含有 元素。从微观角度分析,①物质都是由 构成的,如水是由 构成的,铜是由 构成的;②分子都是由 构成的,如二氧化碳分子由 构成的。
14、含有:①四氧化三铁②水③食盐水④高锰酸钾⑤铝丝⑥洁净的空气⑦液氧⑧二氧化锰八种物质。其中属于单质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
15、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16、本题由左右两栏组成,左栏中只有一项跟右栏中的四项相关,将这一项编号以及右栏中与它不相关的一项的编号填在空格里:
左栏 右栏
A、单质 ①一定是由两种元素组成
②属于含氧化合物
B、化合物 ③属于纯净物
④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C、氧化物 ⑤一定含有氧元素
左栏: 右栏:
活用所学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
B、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目前已发现了109种元种,也就是认识了109种原子
2、在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各一个分子中,都含有( )
A、一个氧分子 B、氧元素 C、两个氧元素 D、两个氧原子
3、下列有关不一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单质
D、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二、填空题
4、化学元素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多少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根据你已有的知识,试完成下列填空:
(1)缺 元素引起甲状腺肿
(2)缺 元素形成侏儒
(3) 元素是氧载体血红蛋白的活动中心
(4) 元素是人体内的白色“钢筋混凝土”。
5、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
光照
叶绿素
二氧化碳+水 葡萄糖+氧气
根据上述的反应推断生成的葡萄糖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第4-1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我思我学
1、想一想:①什么叫化学式?为什么一种纯净物只有一个化学式?
②化学式“CO2”表示什么意义?
③什么叫元素的化合价?熟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④什么叫原子团?常见的原子团有哪些?熟记常见的原子团的符号和化合价。
⑤怎样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化合价的原则是什么?
⑥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法和离子符号的表示法有什么区别?
2、试一试:①单质是 的纯净物,可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单质的化学式的物质有 、 、 ,有些非金属气体如氧气、氮气、氢气等的一个分子里含有两个原子,它们的化学式分别是 。
②化合物是 纯净物,化合物的种类很多,请写出前面学过的一些化合物的化学式 。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了解:纯净物都有固定的元素组成。
2、掌握:常见物质化学式的书写。
3、记住: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4、学会: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的简要方法、技巧与原理。含字母代替元素符号及含未知数的化学式计算不作要求。
5、知道:简单化合物的中文命名原则、化学式书写原则。能根据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读出中文名称,或由中文名称写出化学式。
二、方法指引:
1、能说出化学式有哪些宏观含义和微观含义吗?
结合一些事例(如水、酒精的组成等)认识化学式是物质组成情况的真实反映。一是定性反映物质组成的元素种类,二是定量反映物质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以H2O为例说明化学式的含义:
化学式的含义
以H2O为例说明
宏观
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组成该物质的元素种类。
①表示水;②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微观
①表示物质的1个分子;②表示物质1个分子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①表示1个水分子;②表示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2、如何根据化学式来确定某一元素的化合价?如何根据化合价写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并能正确命名。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确定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化合价。如:确定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先写出硫酸的化学式H2SO4,查表3-7可知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而硫元素有-2、+4、+6等化合价。根据化合价的原则,设硫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2+X+(-2)×4=0,X=+6,故知道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
写化学式必须依据客观事实,不能随心所欲。要掌握化学式的书写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写化学式要确实知道这种物质是由哪种或哪几种元素组成的。②组成这种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多少?③知道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排列顺序的规定。④知道原子数的书写部位等。命名时要明确读与写的顺序相反。
例题:写出氧化铝的化学式。
精要点拨:①写出组成该物质的元素符号,一般正价在前,负价在后。把化合价注+3 -2
在元素符号上方。
Al O
②计算两种元素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6
③求各元素的原子数
=原子数 Al: =2 O: =3
④把原子数标在相应的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即得化学式:Al2O3
⑤检验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是否为零,如不等零,化学式不正确。
3、化合价的概念如何理解?
对化合价可作如下分析:首先,它是元素的一种性质,这种性质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才有的,这种性质就是元素一定数目原子与其它元素一定数目原子化合的性质。因此,规定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4、化合价、离子符号、离子所带电荷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
+1
-1
(1)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为①标在元素符号上方。②符号在前,数字在后。③当化合价数值为1时不可省略。如Mg、H、Cl等
(2)离子符号表示方法为:①标在右上角。②数字在前,符号在后。③当数值为1时,可以省略。如:S2-(硫离子)、Cl-(氯离子)、Mg2+(镁离子)、SO42-(硫酸根离子)等。
随堂检学
一、选择题:
1、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而无宏观意义的是( )
A、H B、N2 C、CO2 D、2H2O
2、水的化学式为H2O,过氧化氢的化学式为H2O2。关于它们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含有氢气 B、都含有1个氢分子
C、组成元素的种类相同 D、都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合物中原子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 B、单质的化合价为零
C、单质分子的化合价为零 D、单质里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同一种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
B、在所有的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一种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能表现不同的化合价
D、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显-2价,氢通常显+1价,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B、在H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C、在HCl中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D、Fe有可变价+2价和+3价,但在Fe2O3中铁元素显+3价
6、下列化合物中,原子团化合价为“-2”价的是( )
A、(NH4)2S B、Ca(OH)2 C、CaCO3 D、KNO3
7、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AlO(氧化铝) B、CaCl2(氯化钙)
C、K(OH)(氢氧化钾) D、HSO4(硫酸)
8、下列物质中,碳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
A、C B、CO C、CO2 D、CH4
9、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该物质中Cr(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A、+3 B、+5 C、+6 D、+7
10、对于SO3和SO32-这两种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硫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二、填空题
11、写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1
Cl ;2Na ;
;Fe2+ ;
2Fe3+ ;2H2O ;
O2 、 、 、 。
12、标出下列各组物质中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1)H2S S SO2 Na2SO3 H2SO4
(2)MnO2 MnCl2 Mn CaMnO4 KMnO4
13、根据下列元素的化合价,写出相应氧化物的化学式及名称。
+6
+4
+5
+4
+3
+2
+3
+1
+1
元 素: H Na Al Fe Fe C N S S
化学式:
名 称:
14、写出下列化合物中的原子团的名称及其化合价。
Ca(OH)2 ;Al2(SO4)3 ;
Na2CO3 ;NH4Cl ;
AgNO3 ;KClO3 。
15、根据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
氧化镁 氧化铁 氧化铝 氯化铵
硝酸铵 硫酸铵 硫酸锌 碳酸钠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钾 氢氧化铝
氯化亚铁 硫化锌 碳酸 硫酸
活用所学
1、下列化学式错误的是( )
A、SFe B、Al(OH)3 C、Mg(NO3)2 D、Fe2O3
2、元素M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则下列化学式有错误的是( )
A、M(OH)2 B、MCl3 C、M2(SO4)3 D、M2O3
3、在KMnO4、K2MnO4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锰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含有相同价态的原子团
C、含有不同价态的原子团 D、两种化合物的名称相同
4、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5、-2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X3YZ2 B、XYZ3 C、X2YZ4 D、X4YZ3
5、1999年曾报导合成和分离出含能量的正离子N5+的化合物N5AsF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N5+共有34个核外电子 B、N5+共有35个质子
+2
C、N5AsF6化合物中As的化合价为+1价 D、N5AsF6中F的化合价为-1价
6、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Fe3O4),可以写成FeO·Fe2O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氧化三铁中一个铁原子的化合价为+2价,两个铁原子的化合价为+3价
B、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有+2价、+3价两种化合价
C、四氧化三铁中显+2价、+3价的铁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2:1
D、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可能有两种化合价
二、填空题
7、下列各微粒符号中“2”的意义是:
①2N ;②CO2 ;③MgO ;
④2NH3 ;⑤Fe2+ ;
⑥2H2SO4中系数“2” 氢下方小数字“2” 。
8、有H、S、O、Na四种元素,按下列要求写出由它们组成物质的化学式。
(1)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四种) ;
(2)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四种以上) 。
9、写出下列各化合物的名称或化学式:
Cu(OH)2 ;Fe2(SO4)3 ;硫酸铝 ;碱式碳酸铜 。
第4-2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我思我学
1、想一想:根据化学式如何计算组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学会:通过化学式,判断物质类别、计算组成元素质量比、判断分子构成、计算未知元素化合价和相对原子质量。
2、学会:根据化学式,解决简单混合物成分分析的计算问题。并能综合应用中间量等基本计算技巧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判断。含字母未知数的化学式计算、杂质大于两种、纯技巧型计算等不作要求。侧重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方法指引:
1、你会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和质量分数的计算吗?
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计算时,要注意在规范计算中深入理解元素符号和化学式的含义,正确区分和运用化学式和元素符号前的化学计量数和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以免计算的差错。例如: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和=2×(1×2+16)=36
2、你能灵活运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吗?
例如:A、B两种元素可以组成化合物X和Y,已知X中含A50%,Y中含A40%,X的化学式为AB2,则Y的化学式为( )
A、AB B、A2B C、AB3 D、A3B
精要点拨:此类题考查学生化学基本计算能力,也考查学生的解题速度与技巧,可根据题目的特点,从多少上、大小上、高低上进行联系对比,通过条件评比,逻辑推理,分析判断,简单计算而得到答案。这种解法是当今标准化考试中较有活力的解题方法。本例题如果根据化学式代入相对原子质量计算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就麻烦了,若利用原子个数比判断,则很简单。即A、A:B=1:1;B、A:B=2:1;C、A:B=1:3;D、A:B=3:1,而X的化学式中A:B=2:1,故答案为C。
随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一种纯净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确定的值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质量成正比
C、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一样也是一种比值,单位为1
D、不同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可能相同
2、由化学式难以确定的是( )
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B、物质的质量
C、物质的组成 D、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3、在MgSO4中,镁元素、硫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A、1:1:4 B、2:1:3 C、3:4:8 D、3:1:4
4、要使三氧化二铁和四氧化三铁含有相同质量的铁元素,则三氧化二铁和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是( )
A、3:2 B、1:1 C、30:29 D、29:30
5、下面根据化学式的计算,正确的是( )
A、H2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32
B、2HCl的相对分子质量总和=2×1+35.5=37.5
C、H2SO4中氢、硫、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16:32
D、22gCO2中含氧元素为16g
6、某正二价元素M的氧化物中,M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4 B、27 C、56 D、64
7、某碳、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则此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CH4 B、C2H2 C、C2H4 D、C2H6
8、某药物的主要成分为C9H8O4(其它成分不含碳元素),已知该药物的含碳量为48%,则该药物中C9H8O4的质量分数为( )
A、40% B、60% C、80% D、90%
9、现有①CH4 ②C2H2 ③C2H4 ④C2H5OH四种含碳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
10、维生素C(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一个维生素C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
B、维生素C是一种氧化物
C、维生素C中C、H、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D、青少年多吃蔬菜水果,切忌偏食
二、填空题:
11、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非典型肺炎”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过氧乙酸可以起到消毒作用,其化学式为CH3COOOH,则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12、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人体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中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蛋氨酸(化学式为C5H11O2NS)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蛋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H:O:N:S = 。
(2)蛋氨酸中氮元的质量分数为 。
(3)合格奶粉每100g中含蛋白质约18g,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100g合格奶粉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g ;现测定某奶粉每100g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0.5g 。则这种奶粉属于 (填“合格”或“不合格”)奶粉。
13、相等质量的H2、SO2、O2、N2、CO2,按所含分子数由少到多排列,其顺序为 ,具有相同分子数的上述物质,其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14、由(NH4)2S、(NH4)2SO4、(NH4)2HPO4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
三、计算题:
15、小明同学打算给自家菜园的蔬菜施用氮肥,原计划用2.4kg硝酸铵(NH4NO3), 现改用某尿素化肥(该化肥外包装袋上的说明如下图所示),需用这种尿素 kg,才能保证施用的氮元素质量与原计划相当。
16、某CO与C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求混合气体中CO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活用所学
一、选择题:
1、硫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贫血患者每天需补充1.12g铁元素,则他服用的药物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至少为( )
A、3.80g B、6.95g C、10g D、3.04g
2、现有①FeO ②Fe2O3 ③Fe3O4 ④FeS 四种含铁化合物,其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3、由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含硫酸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a% B、1-2a% C、1-3a% D、无法计算
4、已知在Fe3O4中铁、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现有由FeO、Fe2O3、Fe3O4组成的某混合物,经实验测定其铁、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则此混合物中FeO、Fe2O3、Fe3O4三者的质量之比可能为( )
A、9:20:3 B、1:2:3 C、20:9:5 D、6:5:3
5、在H2SO4和H3PO4各10个分子中一样多的是( )
A、氧分子个数 B、氧元素个数 C、氧原子个数 D、氢原子个数
6、X和Y两种元素化合可生成A和B两种化合物。A中X元素分数为75%,B中X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已知A的化学式为XY4,则B的化学式为( )
A、XY3 B、X2Y3 C、X3Y2 D、XY2
7、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8000,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33%,则平均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原子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8、由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4g ,已知含有氧元素1.8g,则另一种金属氧化物是( )
A、CuO B、Fe2O3 C、Al2O3 D、CaO
二、填空题:
9、在化合物A2B3中,A与B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3,则A与B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
10、相同质量的氢气和氧气中所含分子个数比为 ;相同分子个数的氢气和氧气,其质量比为 。
11、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科学家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已知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可知它由 种元素组成,它的一个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其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12、3.6克水中含氧元素 克; 克硝酸铵(NH4NO3)中含氮元素14克。
13、将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的气态燃料放入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并使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中测得有关数据如下:(假定气体全部被吸收)
实验前
实验后
(干燥剂+U形管)的质量
101.3g
103.1g
(石灰水+广口瓶)的质量
313.0g
315.2g
根据实验数据填写下列各空白处:
(1)实验结束后生成物中水的质量为 ,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2)生成的水中氢元素为 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为 g。
(3)该燃料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该燃料的化学式为 。
三、计算题:
14、医药上用的阿斯匹林的组成里含4.5%的氢、35.5%的氧、60%的碳,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则阿斯匹林的化学式是什么?(通过计算回答)
第四章 燃烧 燃料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我思我学】
一、想一想
举例说出生活中的燃烧的事例,试归纳这些燃烧的现象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二、试一试
1.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请你按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来探究一下燃烧的现象,你能得出哪些结论?把你的结论跟同学们交流。
(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在酒精灯上点燃.
(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蘸有酒精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
(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玻璃杯罩住.
2.如果你的家里使用了液化气灶(或天然气灶)、煤炉等燃具,请你在家长的指导下将这些燃具的空气进口作适当的调节,观察燃烧的现象。把你记录下来的现象和你的想法跟同学们交流。
三、查一查
请你通过查阅报纸杂志、询问他人或走访消防部门,了解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发生火灾时,人们用什么方法灭火?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了解:火是一种现象。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知道燃烧一定发光、发热、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但初中阶段不刻意考查有无氧气参加。
2.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并会用来解释生活中一些相关的现象。
3.了解:了解碳氢化合物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完全燃烧或不完全燃烧,知道两种情况下燃烧产物、燃烧快慢、放热多少等方面的差别。了解不完全燃烧带来的负面影响。
4.了解:CO对人体产生毒害的机理。了解CO产生的主要途径,具有预防大气污染的意识。
5.了解:爆炸形成的条件,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因素。懂得常见易燃、易爆物的储存、运输、使用的注意点,熟悉相关标志。
6.了解: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发生爆炸的条件。了解爆炸极限的概念。知道引爆的常见因素(明火、电火花、高温、撞击等)。
7.理解:灭火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
8.学会:常见火灾的处理方法。在被困火灾区时,能懂得区分不同情况的自救方法。
9.了解:常见灭火器材及其使用方法、适用范围(主要指泡沫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适用范围)。
二、方法指引
1.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有关实验进行对比分析,逐步归纳出燃烧的条件:如煤放在空气中一般不会自动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温度没有足够高,因此可燃物燃烧需要达到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有些物质(如:石头、砖头、水等)即使在足够高的温度下,且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时,也不会燃烧,这是因为这些物质不具有可燃性;酒精灯的熄灭方式是用灯帽盖灭,那是因为没有了氧气。这样就可以归纳出燃烧的条件了:⑴物质具有可燃性;⑵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并认真观察有关实验,观察分析燃烧现象的本质。可燃物在燃烧时,氧气充足或不充足,燃烧的情况是不相同的:①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完全燃烧,燃烧快,放热多(如:C+O2====CO2);②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不完全燃烧,燃烧慢,放热少(如:2C+O2====2CO)。含碳元素的可燃物在空气中的燃烧时,碳的质量分数(含碳量)较低的可燃物易发生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含碳量较高的可燃物易发生不完全燃烧。含有碳元素的可燃物不完全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外,还会有炭黑颗粒、一氧化碳等物质生成。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剧毒气体。
点燃
点燃
3.爆炸
(1)急速的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物(如气体、粉尘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很大,燃烧范围广。
(2)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可燃性气体、粉尘。
(3)要熟悉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的注意点。
4.通过走访、调查等方式,归纳出灭火的主要方法有:⑴切断(断绝)可燃物的来源;⑵将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隔离;⑶设法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5.要注意常用的三种灭火器材(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
【随堂检学】
一、我来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可燃物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或与氧气接触
B.所有的燃烧都有发光、放热、冒烟的现象
C.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D.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也不能燃烧
2.一般情况下,要使物质燃烧,必须具备 ( )
①较高的温度;②充足的氧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④物质具有可燃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3.白磷在空气中当温度达到40℃时就会发生燃烧,则白磷的着火点 ( )
A.低于40℃ B.等于40℃ C.高于或等于40℃ D.不高于40℃
4.下列因素中影响可燃物燃烧现象的是 ( )
①可燃物的性质;②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③氧气的浓度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5.下列各变化过程中,不会释放出一氧化碳的是 (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石油产品的燃烧
C.汽车排放的废气 D.煤气的泄漏
6.点燃下列混合物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
①N2和O2;②H2和空气;③煤气和空气;④面粉尘和空气;⑤CO和H2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能烧燃得更旺,这是因为 ( )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木柴是可燃物
C.温度易达到木柴的着火点 D.散热快
8.炒菜时,锅内油太热不慎着火,最简易有效的灭火方法是 ( )
A.立即用水烧灭 B.用沙子撒入锅内,隔绝空气
C.用扇子扇灭 D.盖上锅盖、移开火源
9.面粉厂、汽车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标志是 ( )
10.一氧化碳有毒是因为 ( )
A.它具有可燃性 B.它能与血液里的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C.它具有还原性
D.它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
二、我来填空
11.填写下列电话号码:火警 ;急救 。
12.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烧起大火,根据右图所示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 ,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 。
13.液化气灶、煤炉等燃具都留有空气进口,具空气进口大小都可以调节。如果将空气进口调小,液化气燃烧时的火焰颜色将由 色变为 色,且伴随有大量的 产生;煤炉中的煤燃烧 (填“快”、“慢”),放出的热量 (填“多”、“少”),这说明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燃烧就 (填“旺盛”、“不旺盛”)。在通常情况下,当氧气足量时,可燃物能发生 燃烧;当氧气不足量时,可燃物能发生 燃烧。含碳元素的可燃物不完全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以外,还会有 、 等物质生成。
14.如果剧烈而又急速的燃烧反应发生在 空间内(如爆竹、炸弹等),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 ,就会引起 。
15.请仿照事例填写下表
灭火事件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熄灭液化气灶火焰
关闭液化气阀门
切断可燃物的来源
【活用所学】
一、我来选择(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要使可燃物燃烧,温度必须在着火点以上 B.缓慢氧化不发光,不放热
C.一氧化碳是碳不完全燃烧的产物 D.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2.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就会立即熄灭,它是因为 ( )
A.氧气不够 B.宇宙飞船上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
C.火柴潮湿,不易燃烧 D.在失重的情况下空气不对流
3.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自喷式油井被炸起火。我国救援队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贡献。在下列措施中,不能达到灭火目的的是 ( )
A.设法用水浇灭 B.设法使火焰与空气隔绝
C.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 D.设法阻止石油喷射
4.某学校图书馆内外都悬挂有灭火器,这种灭火器可能属于 ( )
A.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以上三种都可以
5.已知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不同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当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下面列出了空气混入氢气的不同的体积分数,其中爆炸最剧烈的是 ( )
A.10% B.29% C.50% D.70%
二、我来分析
6.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柴,再放入蜂窝煤,请分析其原因。
7.火灾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如果我们的住房室内着火,是否立即打开所有门窗,为什么?如果你被困在火灾区时,要从火灾中逃生,应注意些什么?
8.如右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热水,在热水中放一小块白磷。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上A端放干燥的红磷,B端放一小块白磷。
⑴B端的白磷燃烧,A端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原因是:
(填序号)
①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②水中的白磷没有接触空气,不能燃烧;③B端的白磷与空气接触且达到着火点;④红磷不是可燃物。
⑵若要使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可采取的方法是 。
⑶该实验说明了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⑷从以上实验,可得到启示:实验室保存白磷的方法是 。
9.我们曾做过往盛放有一高一低两支燃着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的实验,发现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比上层的蜡烛先熄灭。但如果将烧杯倒扣在两支燃着的蜡烛上(如右图所示),情况将如何呢?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一)
【我思我学】
一、试一试
某同学做了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取一支蜡烛粘在一小块玻璃片上,将玻璃片和蜡烛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然后点燃蜡烛,请你分析以下问题:
(1)蜡烛燃烧是 (填“物理”、“化学”)变化,参加反应的物质是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是 。
(2)请你预测天平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试解释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变化?
你的预测:
你的解释:
(3)通过以上分析,你获得的启示是:
二、想一想
1673年,英国物理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将某种金属放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结果发现反应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请你简要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知道用微粒的观点从微观上解释守恒的原因。了解通过实验确定物质元素组成的基本原理(如:水的电解、有机物燃烧等)。
二、归纳整理
1、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参加”两字,不能把“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简单地说成反应物。
(2)“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中的“各物质”不仅包括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的固体、液体、也包括气体。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各种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以下几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是化学变化,不包括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质量守恒”,并不包括诸如体积等方面的守恒。实际上,化学反应前后“体积并不一定守恒”。
(3)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指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质量或者是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运用时不能遗漏反应物或生成物,尤其是不能遗漏气态物质。
(4)在化学变化中,提供的反应物不一定都恰好完全反应。
4、质量守恒定律中所隐含的“六个一定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1)“六个一定不变”:①元素种类;②元素质量;③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④原子种类;⑤原子数目;⑥原子质量。
(2)“两个一定改变”:①物质种类;②分子种类(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3)“两个可能改变”:①分子总数(由分子构成的物质);②气体体积(在同温同压下对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有气体时)。
【随堂检学】
一、我来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
A.参加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D.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 ( )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 C.物质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3.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 ( )
①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
③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化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
④ag硫粉在bg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一定等于(a+b)g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某物质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铁和水,则该物质中含有的全部元素是 ( )
A.Fe、O B.Fe、O、H C.Fe、H D.O、H
5.在化学反应M+N═P+Q中,a g M和b g N完全反应,生成c g P,则生成Q的质量为( )
A.(a-c+b)g B.(a+c-b)g C.(b+c-a)g D.无法确定
6.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
A.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 B.煤燃烧后质量减轻
C.双氧水分解后质量减少 D.10g的冰融化后变为10g的水
7.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内含氧气)密封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
A. B. C. D.
8.某同学点燃酒精灯,并在其上方罩一干而冷的烧杯,发现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生成,把烧杯迅速倒过来,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以下推断合理的是 ( )
A.酒精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酒精中只含有碳、氢元素
C.酒精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酒精中一定含有碳、氧元素,可能含氢元素
二、我来填空
光
9.用“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分子种类”、“分子数目”填空: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改变的是 ;一定不改变的是 ;可能改变的是 。
10.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反应可表示为:水+二氧化碳 有机物+氧气,试由此推断有机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如果参加反应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与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则有机物中:
(填“一定”、“不一定”、“一定不”)含氧元素。
11.将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化学反应前后四种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列所示:
A
B
C
D
反应前/g
4
16
111
4
反应后/g
X
20
0
89
则:(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
(2)表中“X”值为 ;
(3)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分解”)。
三、我来分析
1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白色粉末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
1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减轻。
【活用所学】
一、我来选择(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已知氯酸钾(化学式为KClO3)在MnO2催化作用下,能受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现有3.0g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热后得到2.04g固体,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A.0.96g B.1.51g C.0.55g D.1.11g
2.铜绿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则铜绿中含有的元素有( )
A.氢元素和铜元素 B.氧元素、铜元素
C.氢元素、铜元素、碳元素、氧元素 D.不能确定
3.已知;氢气+氧化铜铜+水,在该反应中,若固体的质量减轻了1.6g,则生成的水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分别为( )
A.8g、2g B.1.6g、0.2g C.1.8g、0.2g D.1g、0.6g
4.将A、B、C各10g的混合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后,经测定A全部参加反应,C的质量变为18g,生成了4g新物质D,则在该反应中,A与B质量比是( )
A.5:1 B.1:5 C.1:4 D.4:1
二、我来探究
5.如右图是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用来检验质量守恒的实验,试回答:
(1)白磷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将橡皮塞上的玻璃棒放在酒精灯上灼烧到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这里要“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的原因是
(3)若上述的橡皮塞没有塞紧,结果天平的指针会在 处(填“a”或“b”或“c”)。
(4)在上述的实验中有时会出现:白磷燃烧后,瓶塞突然“冲出”瓶口,请你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可能原因。你能改进实验装置避免这种现象吗?
6.现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按下图装置做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
他们的做法是:将反应前的装置放在各自的托盘天平左盘上称量,然后取下使反应物之间接触反应,反应结束后再放回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平衡情况,这三位同学的实验中天平仍然平衡的是 ,天平不能平衡的是 ,不平衡的原因是 。(已知: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二)
【我思我学】
一、议一议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有多种表示方法。你认为下列哪种能简便地记录
和描述这一反应?这种表示方法有哪些优点?
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2.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3.CaCO3+2HCl═CaCl2+ H2O+CO2↑。
二、想一想
有人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画了右面的卡通图,请你分析天平为什么不平衡?你有什么方法使它们平衡?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了解: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原则,学会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推算未知物化学式的方法。
2.学会:熟练书写常见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二、归纳整理
1.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点燃
例:2H2+O2══2H2O
①表示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
表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时生成水
②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或分子数比)
表示参加反应的H2、O2与生成H2O的的质量比为:2×1×2:16×2:2×(1×2+16)=1:8:9(或分子数比为2:1:2)
2.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一般步骤:
①“写”:用化学式正确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②“配”: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不变;③“注”:在“等号”上方用文字或符号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点燃、加热(常用“△”表示)、光照、通电、高温],并注明必要的“↑”或“↓”符号。
3.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常用方法:
(1)奇数配偶法;(2)最小公倍数法;(3)观察法;(4)分析法。
4.化学方程式在一定条件下有“加和性”:即将几个相关联的化学方程式全并为一。
如:CaCO3+2HCl═CaCl2+H2CO3 ……① H2CO3═H2O+CO2↑……②,将①和②合并得总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 H2O+CO2↑。
【随堂检学】
一、 我来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点燃
A.H2+O2═H2O B.Mg+O2══MgO2
MnO2
点燃
C.3Fe+2O2══Fe3O4 D.H2O2══H2O+O2↑
2.在反应3Fe+2O2 Fe3O4中,Fe、O2、Fe3O4三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 )
A.3∶2∶1 B.56∶16∶232 C.56∶32∶232 D.168∶64∶232
3.在反应Cu+4HNO3═Cu(NO3)2 +2X+2H2O中X的化学式是 ( )
A.N2O5 B.N2 C.NO D.NO2
点燃
4.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mCO2+nH2O中,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m=a B.3n=2a C.3n=a D.2b=2m+n
5.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物质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
A. 1∶4∶3 B. l∶3∶2
C. 3∶l∶2 D. 3∶1∶3
二、我来填空
6. 叫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必须遵循二个原则:(1) ,(2) 。
通电
1、在化学方程式2H2O=====2H2↑+O2↑中,能表示:(1)反应条件是 ;参加反应的物质是 ,生成物是 ;(2)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3)该化学方程式可读作(至少写两种)① ;② ;③ 。
7.有一同学写出下列几道不完整的化学方程式,用编号回答:
点燃
点燃
①C+O2=====CO2↑;②KMnO4K2MnO4+MnO2+O2↑;③S+O2↑=====SO2
通电
点燃
点燃
④P2+O5=====P2O5;⑤HgO=====Hg+O2↑;⑥H2+O2=====H2O2
(1)化学式书写有错误的是 ;(2)未注明或注错反应条件的有 ;
(3)没有配平的有 ;(4)“↑”或“↓”符号使用不当的有 。
8.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1)用过氧化氢制氧气 ;(2)铁在氧气中燃烧 ;
(3)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4)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 。
9.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点燃
(1) P+ O2—— P2O5
高温
(2) CO+ Fe2O3 Fe+ CO2
点燃
(3) CH4+ O2—— CO2+ H2O
高温高压
催化剂
(4) N2+ H2 —— NH3
10.“非典"肆虐时期,过氧乙酸(C2H4O3)是被人们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它无色,有辛辣味,
具有强氧化性,加热即分解放出氧气,并生成醋酸(C2H4O2)。请写出过氧乙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活用所学】
一、 我来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用X表示某化合物的化学式,X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X+3O23CO2+3H2O。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
C.X中碳的质量分数为75% D.反应中,X与O2的质量比为30∶32
2.由A、B、C、D 四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相互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①2B2C2B2↑+C2↑ ②A+2BD=AD2+B2↑
③3A+2C2A3C4 ④A(CB)2+2BD=AD2+2B2C
A.①② B.② C.③ D.①②④
3.有A物质36g,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生成4g B气体和气体C,这些C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与一定量的D恰好完全化合,生成44g E,则参加反应的D的质量为 ( )
A.12g B.10g C.16g D.21g
二、我来填空
4.灼热的碳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一种具有可燃性的单质气体 ;
5.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
。
6.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的方法,即在400℃左右,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氨气(NH3)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水和一种气体单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木炭、硫磺、火硝(KNO3)按一定 比例混合而成,点燃时发生爆炸,生成三种物质:硫化钾(K2S)、一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还有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试写出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
8.下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根据此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3)试说出其中一种物质的组成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三)
【我思我学】
一、议一议
化学方程式:2CO+O22CO2能表示哪些意义?
(1) ;(2) ;
(3) 。(可不填满,也可添加)
二、算一算
根据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1)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为Mg :O2 :MgO= 。
(2)如果48g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需要氧气的质量为 ,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为 。
(3)如果要得到40g氧化镁,则需要镁的质量为 ,氧气的质量为 。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掌握: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会根据提供的信息书写陌生反应的方程式。
2.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原理。知道它和化学式计算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3.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的微粒数目比、质量比。并熟练掌握根据一个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重视计算格式的规范。计算的难度控制在中等难度的范围内,不过分强调技巧,注重应用性。
二、归纳整理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方法是:
化学方程式表明了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所以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这类计算的关键。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分析题目涉及到什么反应,已知物是什么,待求物是什么。
(2)正确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这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因此在计算之前必须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重点查:①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②化学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
(3)正确计算出反应中已知物质和待求物质的质量比(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4)进行准确、熟练的数学运算(这是解题正确的保证)。
(5)要有完整的解题步骤和规范的书写格式(这是解题规范的必需)。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1)设出未知量;(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找出已知量和待求量之间的质量关系;(4)列出比例式;(5)计算未知量;(6)简要答题。
即:一设二解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1)所有代入化学方程计算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量,如果是不纯物,则需要转换。
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质量×纯度=不纯物质质量×(1-杂质的质量分数)
(2)气体、液体的体积,要换算成气体、液体的质量。
气体质量(g)=气体体积(L)×密度(g/L)
液体质量(g)=液体体积(mL)×密度(g/mL)
(3)若题目中只给出一种物质的量,则另一种物质的用量往往用“足量”、“适量”、“过量”或“完全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等来描述。如果同时知道两种反应物的量,需要考虑过量问题。
(4)注意已知(待求)量的单位。所设未知量×本身就带单位,整个化学计算过程要带单位,最后求出的x的值后写上单位且不必加括号。
【随堂检学】
一、我来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是因为 ( )
A.化学方程式表示了一种化学反应的过程 B.化学方程式反映了质量守恒定律
C.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
D.化学方程式不但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是什么,还表示了它们之间的质量比
2.点燃1g氢气,使其充分燃烧,则生成水的质量为 ( )
A.2g B.8g C.9g D.18g
3.相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 )
A.硫 B.碳 C.磷 D.铁
4.相等质量的铁和锌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Zn+2HCl=ZnCl2+H2↑。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 )
A.相等 B.铁大于锌 C.铁小于锌 D.无法比较
5.加热15.8g高锰酸钾,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的成分是 ( )
A.K2MnO4和MnO2 B.KMnO4、K2MnO4和MnO2
C.KMnO4和MnO2 D.KMnO4和K2MnO4
6.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则参加反应的碳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 )
A.1∶1 B.1∶2 C.3∶8 D.3∶11
7.下列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16g 氢气和2g 氧气反应能生成18g 水 B.9g 氢气和9g 氧气反应能生成18g 水
C.1g 氢气和8g 氧气反应能生成9g 水 D.8g 氢气和1g 氧气反应能生成9g 水
8.某反应A+2B===C+D,若有30gA和15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C,那么要得到7gD,参加反应A的质量应为 ( )
A.20g B.15g C.12g D.6g
9.镁和氧气反应生成了5g氧化镁,则所消耗的镁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 ( )
A.镁2g 、氧气3g B.镁3g 、氧气2g
C.镁1g 、氧气4g D.镁4g 、氧气1g
10.两份相等质量的碳分别和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反应生成CO和CO2时,所消耗的氧气
的质量比为 ( )
A.1∶1 B.1∶2 C.3∶8 D.3∶4
二.我来计算
11.实验室用13g锌粒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已知:Zn+H2SO4===ZnSO4+H2↑)
计算:(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2)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氢气密度为0.0899g/L)
12.31.6g高锰酸钾完全受热分解所产生的氧气能与多少克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活用所学】
一、我来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二个正确答案)
点燃
点燃
1.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3Mg+N2====Mg3N2; 2Mg+O2====2MgO, 已知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质量 ( )
A.大于40g B.小于40g C.等于40g D.无法确定
2.下列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分子的个数比为1:2,则该物质是( )
A.CH4 B.C2H2 C.CH3OH D.C2H5OH
3.一定质量的某含碳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 )
A.CH4 B.C3H6 C.C2H5OH D.CH3OH
4.H2、O2组成的混合气体20g,经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18g水,则混合气体
可能是 ( )
A.2g 氢气和16g 氧气 B.4g 氢气和16g 氧气
C.2g 氢气和18g 氧气 D.无法确定
5.室温下,等质量的镁片和铝片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
时间(t)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
(提示: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
6.在一密闭容器里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g
4
10
1
25
反应后质量/ g
未测
21
10
9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系数比为 ( )
A.1∶2 B.2∶1 C.1∶3 D.1∶1
7.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5COI2+5CO2,根据生成的CO2的质量,可以判断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等于生成的I2的质量
B. 反应物所含元素的种类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相同
C. 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
D.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CO2中的氧原子总数
二、我来计算
8.将一定质量的石灰石在高温下燃烧,使之完全分解,测得剩余固体中生石灰(CaO)的质量分数为70%,求原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高温
(已知:CaCO3====CaO+CO2↑)
9.某同学打算用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
(已知:Zn+H2SO4===ZnSO4+H2↑
Fe+H2SO4===Fe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铝、铁、锌的市场价格分别为:铝—4800元/t、铁—2100元/t、锌—10800元/t。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该同学要制备2g的氢气,选择哪一种金属最经济合算。
第三节 化石燃料的利用
【我思我学】
一、议一议
你认识右边的标志吗?请和其他同学讨论一下,它有哪些涵义?
一、查一查
请你查阅有关资料或登陆以下网站:①http://www.energy-china.com/中国能源信息网;②http://www.china5e.com/中国能源网;③http://www.bikp.gov.cn/北京科普网,了解我国及世界在能源方面的开发和利用的情况,并与同学交流。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知道: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其中,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成为“工业的血液”。
2.了解:我国是用煤最早、开采石油和天然气最早的国家,但我国化石燃料资源分布不均匀。了解“西气东输”的意义。
3.知道: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及所含元素。
4.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带来的污染:温室效应、热污染、大气污染。知道化石燃料一般都含硫,燃烧后会产生:SO2、CO、粉尘。
5.了解:煤和石油加工炼制的基本原理。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了解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
二、方法指引
本节要求知道煤、石油、天然气的重要性,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污染,了解综合利用煤、石油的意义,学习时可通过查阅资料,上网等方法获取更多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例如: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能否满足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增大的需要?如何对化石燃料进行综合利用,以提高它们的利用价值?化石燃料的燃烧会给环境造成怎样的污染?如何控制和治理它们造成的污染?等等。
三、归纳整理
化石燃料是由古代动植物埋在地层下,经过漫长的、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逐渐形成的。三大化石燃料的比较:
煤
石油
天燃气
所含元素
主要
C
C、H
C、H
次要
H、N、S、O、Si等
S、O、N等
O、S、N等
所含物质
及所属类别
复杂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混合物
多种有机物的混合物
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混合物
燃烧产物
主要
CO2
CO2、H2O
CO2、H2O
次要
CO、SO2、NOx
CO、SO2、NOx
CO、SO2、NOx
工业加工的方法
及主要产品
方法:隔绝空气加强热——干馏或炼焦。
产品: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
方法:蒸馏。
产品:石油气、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
高温
方法:
CH4===C+H2↑
产品:氢气
用 途
重要的燃料
【随堂检学】
一、我来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煤 B.液氨 C. 石油 D.天然气
2.一氧化碳造成大气污染是因为它有 ( )
A.剧毒性 B.可燃性 C.溶于水有强腐蚀性 D.能发生氧化反应
3.下列种组物质中,主要成分不同的是 ( )
A.天然气和沼气 B.大理石和石灰石 C.氧气和臭氧 D.冰和水
4.下列各组气体燃烧后只生成CO2的是 ( )
A.H2 B.CO C.CH4 D.H2和CO
5.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杆,下列有关秸杆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
A.做饲料 B.造纸 C.就地焚烧 D.制沼气
6.近年来,部分大中城市的公交车使用压缩天然气(CNG)代替汽油燃料,这样做的好处是 ( )
A.减少了污染,空气更清新 B.汽车行驶速度更快
C.运输成本更低 D.汽车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更长
7.国家决定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放入适量的乙醇混合而成的一种燃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由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C.使用乙醇汽油会减少SO2、NOX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D.用玉米、高粱的籽粒经发醇可制得乙醇,乙醇是绿色能源
8.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不能得到下列物质中的 ( )
A.焦炭 B.水煤气 C.煤焦油 D.煤焦炉气
9.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是 ( )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英国
10.下列物质的使用,能减轻污染的是 ( )
①无铅汽油 ②无氟制冷剂 ③无磷洗衣粉 ④脱硫煤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二、我来填空
11. 、 、 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其中被人们称为“工业的粮食”的是 ,被人们誉为“工业的血液”的是 。
12.CO2、CO、CH4三种含碳的物质,按所含碳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
13.目前我国正在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将通过管道把我国西部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沿线城市。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下同) 。与煤气相比,使用天然气具有热值高、安全性好、环境污染少等优点。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它能与人体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生产煤气需燃烧大量的煤,燃烧含硫煤所产生的
气体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14.化石燃料在燃烧时产生的 、 以及 ,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燃料中的碳完全燃烧后转变为 气体,从而使大气中这种气体的浓度增大,从而导致了 效应。化石燃料中一般都含有相当数量的硫,燃烧时会释放出 气体。从而导致 的产生。
15.如果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煤就可以分解成 、 、 等,这种处理方法称为煤的 或 ,这种处理过程属于 (填“物理”、“化学”)变化。;石油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直接用作燃料,而是经加工后得到 、 、 、 等。这种加工过程称为石油的 ,这种处理过程属于 (填“物理”、“化学”)变化。
16.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短缺问题,一要 ,二要进一步 。
三、我来分析
17.(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2)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的主要成分和天然气相同,试写出发生爆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然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石燃料,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计划输送的就是天然气。我国的部分省市已经用上天然气。为了防止燃气泄漏发生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如图),当报警器接触到一定量的泄漏气体时,会发出响声。若家中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试判断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图中__________(填A或B)所示,简述你的判断理由。
18.200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太阳能、农作物的秸秆等都是可再生源。秸秆是农作物的主要副产品,全国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达5.7亿吨,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正在进行利用秸秆制成氢气研究。
(1)目前,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处理秸秆的传统方式是就地露天焚烧。焚烧农作物秸秆的缺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说两点)。秸秆可以制成氢气,说明秸秆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元素。一座年烧秸秆的发电厂,年发电量为1.2×109kW/h,相当于每年可节约原煤__________。(原煤的热值为)
19.我国1998年化石燃料储量及年产量如下表所示。按照现在开采速度,你估算大约多少年后我国的石油、天然气、煤将被耗尽?通过估算你有什么感想?
探明储量
年产量
石油
32.7亿吨
1.6亿吨
天然气
13700亿立方米
217亿立方米
煤
1145亿吨
12.4亿吨
【活用所学】
一、我来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某可燃物9.2克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17.6克,水10.8克,则该物质 ( )
A.只含碳元素 B.只含碳、氢、氧元素
C.不含氧元素 D.不含碳、氢、氧元素
2.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
A.发生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B.掏空沼气池前进灯火实验
C.点燃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 D.到小煤窑里挖煤用火把照明
3.有关环境问题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A.机动车尾气的排放会污染大气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
C.植树造林有利于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D.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不会污染水源
4.一些城市的汽车已经开始使用液化石油气和压缩天然气作燃料。下列符号中表示加气站的是(联系英文名称思考) ( )
A.CHG B.MTY C.LPG D.CCN
二、我来分析
5.人们把一定量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燃料的热值。请你根据下表计算,①从经济上看,选用以下哪一种燃料更合算?②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用方便、经济合算等方面综合考虑,今后优先推广使用哪一种燃料?
燃料
热值(J/㎏)
参考价格(Y/㎏)
原煤
2.1×107
0.4
原油
4.2×107
1.5
天然气
3.9×107
2.8
管道煤气
1.56×107
1.5
液化气
4.7×107
4.0
酒精
3.0×107
4.0
柴草
1.2×107
0.2
6.某学生为了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
实验用品:火柴、盛有甲烷的贮气瓶、一个洁净干燥的小烧杯、澄清石灰水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 论
①点燃甲烷
②将洁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
证明含有 元素
③将蘸有 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
证明含有 元素
7.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研究
背景资料:冬天,天气寒冷,用自来水洗手会感到刺骨难忍,我们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太阳能热水器,用热水来洗手。
实验器材:泡沫塑料盒、铜管(也可用塑料软管代替)、玻璃板、黑色涂料(墨汁),等等。
实验要求:
(1)简述实验原理:
(2)简述实验步骤:
(3)阐述提高热水器的热水温度和出水量的措施。
第5章 金属与矿物
〖第一节 金属与金属矿物〗
我思我学
【想一想】我知道的金属,金属元素及元素符号有哪些?金属铁在生活生产中哪些地方有应用?它有一些什么样的物理性质呢?
【查一查】生产和生活中还经常用到哪些金属?它们又有哪些物理性质呢?
【议一议】金属能与氧气反应吗?例如----铁、铝、铜能与氧气反应吗?反应有什么现象呢?金属还能与其他什么物质反应呢?什么叫做置换反应?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了解:金属通常所具有的一些物理特性。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金属的用途、存在形式与其性质的关系。
2、知道:常见的金属与氧气、酸溶液的反应,铁与硫酸铜之间的反应及置换反应的概念。
3、知道:铁矿、铜矿、铝矿主要代表性矿石。
二、方法指引
1、我知道的金属,金属元素及元素符号
我知道的
金属名称
元素符号
我见过的
金属名称
元素符号
2、金属的物理性质通常包括:颜色、光泽、质地、延展性、熔点、沸点、密度、导电导热性等。
3、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
金属的应用
说明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
1、联合国卫生组织为什么推荐使用中国铁锅做炊具?
2、为何铁锅需要加上木柄?
3、铸造硬币的金属材料需考虑哪些因素?
4、金属化学性质的实验
铁
铝
铜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在氧气中点燃
在空气中加热
在空气中加热
把金属浸入冷水
把金属浸入稀硫酸
描述三种金属的化学性质
5、总结:在常温下,铝能与氧气发生反应,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在加热的条件下,铁、铜等很多金属能与氧气化合成金属氧化物。
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锌、铁、镁、铝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6、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这样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是基本反应类型的一种)。
7、金属铁与硫酸铜溶液也能发生置换反应,Fe + CuSO4 == Cu + FeSO4
8、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铁的矿物主要有: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菱铁矿(FeCO3);铜的矿物主要有:黄铜矿、孔雀石、斑铜矿、赤铜矿;铝的矿物主要有:铝土矿、明矾石。
随堂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日常生活中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金属的是( )
A.锅 B.碗 C.钥匙 D.防盗门
2. 下列不是金属元素的是 ( )
A.Al B.Fe C.Cu D.S
3.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一致的是( )
A.铜导电性好作导线 B.铝密度小作飞机材料
C.金延展性好做成金箔 D.银导热性好作装饰品
4.关于纯铁的颜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色 B.银白色 C.黄色 D.黑色
5.铁在纯氧中燃烧,其生成物是( )
A.FeO B.Fe2O3 C.FeO和Fe2O3 D.Fe3O4
6.下列金属中,能被磁铁吸引的金属是( )
A.铁片 B.铝片 C.铜片 D.都能
7.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 )
A.铁片 B.铝片 C.铜片 D.电线外层塑料
8.常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的金属是 ( )
A.铁 B.铜 C.锌 D.镁
9.铜具有独特的导电性能,是铝所不能代替的,在今天电子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这个古老的金属又恢复了它的青春。铜正在被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中不会用到铜的是
A.计算机主板 B.印刷电路板 C.食堂IC卡 D.造房子用的钢筋
10.关于铝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A.是地球上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可用作飞机的结构材料
C.可用作车床的刀具材料 D.可用于日常器皿
11.下列铁的化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
A.FeCl2 B.FeO C.Fe3O4 D.Fe2O3
12.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是
A.稀H2SO4 B.稀HCl C.CuSO4溶液 D.FeSO4溶液
13.下列对物质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四氧化三铁是黑色的 B .纯铁是黑色的
C.硫酸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 D.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14.遇稀盐酸不产生气体的是( )
A.铁片 B.铜片 C.铝片 D.石灰片
15.下列对铁的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铁容易传热导电 B.纯铁是银白色的金属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D.铁有良好的延展性
二、 填空题
16.写出除铁、铝、铜外,你所知道或见过的金属的名称和元素符号:
(至少写出三种)
17.请从铜、锌、钛、铁、钙、银、铝、汞、钨等金属中选取合适的答案填入下面空格中:(1)用于干电池的是 ;(2)广泛地应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的是 ;
(3)广泛用于航空工业、造船工业和化学工业、医学材料的是 ;
(4)铁栏杆外层涂料的“银粉”大多是 ;(5)温度计中银白色的液体是 ;
(6)热水瓶内胆壁常镀一层银白色物质中有 。
活用所学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收藏家收藏的清末铝制艺术品,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未被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 )
A.铝不易被氧化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D.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作用
2.某不纯锌块6.5克,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放出氢气0.18克,则锌块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A.Mg B.Al C.Fe D.Cu
3.金属(Ti)是航空、宇航、军工、电子等方面的必须原料。在生产钛的过程中可用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iCl4+2 MgTi+2 MgCl2。该反应属(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无法确定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铝制容器可贮运浓硝酸 B.导电性Ag>Cu>Al
C.铁、铝、铜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D.金属都不与冷水发生反应
图5-1
5.把一定质量的锌和镁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图5-1所示(图中m表示氢气的质量,t表示反应时间),则投入的锌和镁的质量比是( )
A.1:1 B.24:65
C.65:24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明所属反应类型:
(1)铝与稀盐酸反应 ,属于 反应。
(2)铁在氧气中燃烧 ,属于 反应。
(3)铝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制得氧化铝和铁
,属于 反应。
7.金属钠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反应。
8.如果人体血液中缺乏亚铁离子,就会造成“贫血”。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 粒很细的还原铁粉。这种铁粉在人体胃液(主要成份为稀盐酸)中转化为亚铁盐的化学方程式是 。
9.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04)、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褐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3H2O)、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其中理论上最适宜炼铁的两种矿石为 ,理由为 。
三、实验题:
10.实验室有一包混有铁粉的铜粉,请你用以下两种方法除去铜粉中的铁粉(简述操作过程)。(1)物理方法:
(2)化学方法:
四、计算题:
11.一定质量的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将其分为两等份,一份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气0.4 g;另一份与足量的硫酸铜充分反应,经过滤、烘干,得固体25.6 g。求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第二节 铁的冶炼 合金〗
我思我学
【查一查】铁矿石是怎样炼成铁的呢?炼铁的反应原理、设备、原料是什么?其他金属的冶炼方法是什么?
【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在那些地方用到生铁,在那些地方用到钢?
【查一查】合金的概念,想一想在日常我们接触到过哪些合金?不同种类的合金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性?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了解:生铁的冶炼原理及相关实验的现象、操作过程、设计注意点。
记住:炼铁的设备、原料;生铁、钢的含碳量。
了解:炼钢的基本原理。生铁和钢在性能上的主要差别。能举例说出生铁、钢在生活中的典型用途。对炼铁设备的结构有初步认识。
了解:合金的概念、金属材料的包含范畴。知道青铜、不锈钢、武德合金的主要组成元素。知道合金的组成成分与理化特性的关系。了解合金的硬度、熔点与其成分金属相比的特点。
知道: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步变化,以联系生产实际的计算为主。
二、方法指引
1、铁的冶炼: 原理----高温下用一氧化碳还原铁矿石 工业设备----高炉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金属的冶炼方法:许多金属(锰、锌、铁、镍、铅等)的冶炼,是把它们的矿物跟焦炭或氢气、一氧化碳等物质一起加热反应
有些需要用电解的方法,例如从氧化铝制金属铝
3、生铁和钢:生铁是含碳量在2%---4.3%之间的铁合金,多用于做铁锅、机床的底座等。钢是含碳量在0.03%---2%之间的铁合金,钢的性能比生铁优越,广泛应用于制造机械、交通工具和武器等。
4、合金: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目前合金的品种已不下万种,大大拓宽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和使用价值。常见的合金有:不锈钢、武德合金、形状记忆合金、高温合金、储氢合金。
随堂检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纯净的生铁属于金属单质 D.铁桶不能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2.将6.9 g铁的某种氧化物在高温下与足量的CO充分反应,将生成的气体用足量的石灰水吸收,石灰水增重5.28 g。则这种铁的氧化物是( )
A.FeO B.Fe2O3 C.Fe3O4 D.无法确定
3.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金属冶炼的是( )
A.电解氧化铝 B.铁在氧气中燃烧
C.金属氧化物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 D.高温下CO还原CuO
4.下列制品中可用生铁制造的有( )
①家用铁锅②电动机铁芯③机床底座④化工机械⑤坦克装甲⑥医用手术刀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②⑤⑥ D.①③⑤
5.工业生产中常将两种金属在同一容器里加热使其熔合,冷凝后得到合金。试根据下表所列的有关数据(其它条件均已满足),判断不能制得合金的是( )
金属
Na
K
Al
Cu
Fe
熔点(℃)
97.8
63.6
660
1 083
1 535
沸点(℃)
883
774
2 200
2 595
2 750
A.Na—Al合金 B.Na—K合金
C.Fe—Cu合金 D.K—Fe合金
6.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在于( )
A.生铁和钢的主要成份都是铁,其含碳量不同,性能也不同
B.生铁是铁,钢是铁的氧化物
C.生铁硬而有韧性,既可铸又可煅
D.钢是用铁矿石和焦炭作原料炼制而成
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黄铜 B.焊锡 C.钢 D.四氧化三铁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数合金的熔点等于组成它的金属熔点的平均值
B.金属材料就是各种金属
C.在金属中添加非金属或金属元素可以改良原有金属的特性
D.湿法冶金的方法在我国殷商时期就已发现
9.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较强,是因为不锈钢中多含两种元素,它们是( )
A.锰、硅 B.铬、镍 C.铜、碳 D.锌、镁
10.我国劳动人民曾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的贡献,其中青铜器、冶铁、炼钢最早的年代依次是( )
A.春秋、战国、商代 B.商代、春秋、战国
C.西汉、春秋、战国 D.西汉、商代、春秋
二、填空题:
过量空气、高温
①
焦炭、高温
②
赤铁矿、高温
③
生铁
11.某钢铁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焦炭
(1)请在方框内填入相应物质的化学式。(提示:C在高温下可与CO2反应产生CO)
(2)写出步骤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③
(3)从高炉上排出的废气叫高炉废气,请推测高炉废气的主要成份为 。
12.成语“百炼成钢”的化学含义是将反复烧红的生铁在空气中不断锤打,转化为钢。请写出其中重要的化学方程式:
13.合金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应用十分广泛。请写出两种常见的合金:
。
三、实验题:
14.生铁含碳约4%,钢含碳在2%以下。在古代,人们把在高温下烧红的生铁反复锤打,最终使生铁转化为钢,这也是成语“百炼成钢”又作“千锤百炼”的来历。请你写出上述转变中最关键的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钛因为有神奇的性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常温下钛不与非金属及强酸反应。而铁、铝、镁等金属却可溶于硫酸、盐酸等强酸。加热时却可以和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反应。钛是军工、航空、电力等工业领域的重要原材料。地壳中含钛矿石之一是金红石(TiO2)。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
使金红石与碳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再通入氯气制得四氯化钛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
在氩气的气流中,高温下过量的镁跟四氯化钛制得金属钛,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金属钛,写简要的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5.在炼钢过程中需要用抽样的方法对产品的技术指标及时进行检测。现取12 g样品,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收集到0.11 g二氧化碳。计算此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并判断该样品是否达到钢的要求。
活用所学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在化学变化中,如果在反应前后某元素化合价升高了,则含此元素的反应物叫做还原剂;如果在反应前后某元素化合价降低了,则含此元素的反应物叫做氧化剂。已知点燃铝热剂(铝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反应时能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生成熔融状态的铁可用来修补铁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Fe2O3+2Al Al2O3+2Fe 。则此反应中,属于氧化剂的是
高温
A.Fe2O3 B. Al C.Al2O3 D.Fe
2.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3.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63% B.56% C.70% D.80%
4.将过量的铁粉投入到盛有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物质是
A、硫酸铁 B、硫酸铜 C、硫酸 D、硫酸亚铁
5.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能正确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纵坐标)
H2
t
H2
t
H2
t
H2
t
Zn
Fe
Fe
Zn
Fe
Zn
Zn
Fe
与反应时间t(横坐标)的关系的图象是: ( )
A B C D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10分)
6.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硫酸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铁和锌,反应结束后,发现剩余的铁比锌多,则两份溶液中产生的氢气
A.放铁的比放锌的多 B.放铁的比放锌的少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7.由氧化铁与另一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8克,已知其中含氧元素3克,则另一金属氧化物是
A.MgO B.CaO C.CuO D.Al2O3
8.一块不纯的铁,质量为5.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0.2克H2,巳知所含杂质是三种,下列各组杂质不可能的是
A.碳、铝、铜 B.铝、铜、锌 C.碳、铜、锌 D.铜、镁、锌
9.将两块等质量的铁片,一块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甲中,另一块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乙中,且原甲、乙两杯的总质量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中溶液的颜色都改变了 B.反应停止后,甲、乙两杯都变重了
C.两杯中均有气泡产生 D.反应停止后,甲杯变轻,乙杯变重
10.如图所示,将一实心铁球系于弹簧秤上。几分钟后弹簧秤的读数变大,
则烧杯中所盛的液体是:
A. 稀硫酸 B. 硫酸铜溶液
C. 稀盐酸 D. 硫酸亚铁溶液
〖第三节 金属的防护和回收〗
我思我学
【试一试】课本P126页铁钉锈蚀实验
【想一想】人们通常采用一些什么方法来防止钢铁的生锈
【查一查】废金属通常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回收利用
【议一议】回收和利用废旧金属的实际意义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了解:金属锈蚀的原理,尤其是铁制品锈蚀的原理及影响因素,并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金属生锈的条件。
知道: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除锈的方法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一般方法。
知道: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提高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方法指引
1、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氧气、水等物质互相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使铁转化为铁的化合物的过程。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
2、人们通常采用在钢铁表面覆盖保护层的方法来防止钢铁生锈。例如:喷涂油漆、镀锡、镀锌、镀铬(克罗米)等。另外金属铝在空气中能“自我保护”。
3、废金属可以通过回收加以利用。
随堂检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家庭生活中下列做法不能防止菜刀生锈的是 ( )
A.菜刀使用完后,用水洗净,并擦干
B.久置不用时在菜刀表面涂一层食用油
C.把菜刀存放在潮湿的地方
D.用不锈菜刀取代普通菜刀
2.下列做法不能起防锈作用的是( )
A.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 B.在铁制品表面镀锌
C.在金属机械上涂油 D.在车、船的表面刷油漆
3.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使用。下列对铝应控制使用的是 ①制铝合金②制电线③制餐饮具 ④制银色漆的原料⑤制装饮料的易拉罐
⑥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②⑤⑥ D.全部控制
4.厨房下列用具在空气中最易锈蚀的是( )
A.铜制火锅 B.铁制烧锅
C.铝制水壶 D.不锈钢餐具
5.为了防止家中的菜刀生锈,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几种方案:①每天用机油擦拭一遍②用完后保存在水中③擦干后用植物油涂抹④用干布把它擦干⑤用食醋涂抹⑥用酱油涂抹⑦用清水洗干净后迅速放进塑料袋中,并包裹好。选出你认为合理可行的方案( )
A.①②③④⑥⑦ B.②③④
C.③④ D.⑤⑥⑦
6.下列有关铁生锈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铁生锈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B.铁生锈时,铁发生了缓慢氧化
C.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氧气反应 D.铁生锈时会有难以察觉的热量释放
7.“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易拉鑵、铜电极等可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利用。它们属于( )
A.氧化物 B.化石燃料
C.金属或合金 D.稀有元素
8.金(Au)、银(Ag)、铜(Cu)曾长期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我国有着悠久的金属货币历史和丰富的货币文化,右图就是几枚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制造的金属货币。下列关于金、银、铜三种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银、铜都属于不活泼金属
B.单质铜可以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
C.黄铜(为铜、锌合金)貌似黄金,有人以此冒充黄金行骗,其真伪可用稀盐酸鉴别
D.三种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大小顺序为:金原子的>银原子的>铜原子的
9.用金属的性质解释有关事实,不正确的是( )
A.因为铁比铜活泼,更易生锈,所以古代铜器比铁器更容易保存至今
a b
图5-3
B.因为铝制品能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所以不能磨损铝的表面
C.因为铁易生锈,所以常在铁器表面覆盖油漆
D.因为铁比锌活泼,所以常将锌镀在铁表面。以保护铁不受腐蚀
10.如图5-3所示,在盛水的试管中放一根洁净的铁钉,用带U型管的胶塞塞紧,U型管内水面处于同一高度。数天后观察到U型管内的水面( )
A.a比b高 B.b比a高
C.一样高 D.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
11.生铁和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会留有黑色残渣,该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下列铁制品是如何防止生锈的?
(1)自行车钢圈
(2)搪瓷浴缸
(3)自来水管
活学所用
1、据2003年7月13日《金陵晚报》题为《废弃定影液中淘出银子》的文章报道,有人利用摄影店废弃的定影液,每月可回收价值约20万元的银。一种回收方法的反应原理是:Fe+2AgN03==2Ag+Fe(N03)2这个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含有Zn、Fe、Cu、Ag、Pt(铂)、Au(金)等金属,经物理方法初步处理后,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剩余的固体中不应有的金属是
A.Cu、Ag B.Fe、Zn C.Pt、Cu D.Ag、Au
3.放在手心里就能熔化的稀有金属镓,其沸点为2 4℃,更奇妙的是镓熔化后在--120℃仍不易凝固;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和水反应,但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与其它金属融合可改善合金性能.与硫、硒等非金属化合可生成优质的半导体材料。下列有关镓的用途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硝酸反应制氢气 (B)制作高温温度计
(C)制晶体管材料. (D)金与镓的合金用于镶牙
X
Y
Al
Mg
4.如图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表示反应所用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B、X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
C、X表示滴加稀硫酸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D、X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5.等质量的镁和锌分别放置在两只烧杯中,向其中分别逐滴加入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到过量,下图正确的是
6.钛(Ti)因为具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Mg、Ti、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提出假设:a.Ti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b.Ti的金属活动性介于Mg和Ag之间。
查阅资料:在相同条件下,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度越快,则该金属活动性越强。
实验设计: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请回答:
(1)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砂纸将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 (填序号)
①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②使反应的金属温度相同,易反应 ③使表面光亮,易观察现象
(2)根据下表中的实验现象填空:
Ti
Mg
Ag
实验现象
产生气泡速度缓慢
产生气泡速度快
无任何现象
结论:原假设中 不正确(填“a”或“b”或“ab”),理由是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3)上述实验设计中,如果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是否一定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填“是”或“否”),理由是 。
7、李红想把一枚生锈的铜币“复原”。她找来了废电池的锌皮和试剂A,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回答:
(1)操作a为 ,所加试剂A可能为 。(填化学式)
(2)进行反应Ⅱ、Ⅲ需用到的装置是 。(填序号)
(3)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该实验中,通入气体B之前应先 ,以防危险发生。
(4)李红观察到黑铜币刚变成光亮时,便停止通入气体B。则她的“复原”实验
(填“能”或“不能”)达到最终目的。
(5)欲使铜币“复原”还有许多方法,请你再设计一个方案。(文字叙述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第四节 石灰石的利用〗
我思我学
【查一查】石灰石的用途和石灰石在自然界的分布
【试一试】用什么简单的方法能够把碳酸钙给检验出来?加热石灰石可以得到什么?
【想一想】生石灰和熟石灰分被别是什么物质?它们各有怎样的性质?你知道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的用途吗?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了解:石灰石的主要用途。知道常见的含碳酸钙的物质。
学会:碳酸盐的检验。知道“草木灰”、“碳铵”的成分。
理解:CaCO3、CaO、Ca(OH)2三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掌握相关化学方程式。并能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知道生石灰可做干燥剂并溶解放热。
二、方法指导
1、石灰石、大理石、方解石、白垩、蛋壳、贝壳、珍珠等物质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加以检验:含碳酸盐的物质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aCO3+2HCl===CaCl2+H2O+CO2
高温
2
、石灰石、大理石经过高温灼烧,其中的碳酸钙会转变为疏松的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又称生石灰。CaCO3====CaO+CO2↑
3、生石灰跟水反应后会转变成熟石灰,即氢氧化钙。生石灰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可以作为常用干燥剂。CaO+H2O===Ca(OH)2
4、熟石灰能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逐渐转变成坚硬的碳酸钙。
Ca(OH)2+CO2 ===CaCO3+H2O
随堂检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某山区利用当地的地方资源发展水泥工业。可以判断该山区含有丰富的物质是( )
A.纯碱 B.石灰石 C.贝壳 D.鸡蛋壳
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一致的是( )
A.生石灰CaCO3 B.熟石灰Ca(OH)2
C.磁铁矿Fe2O3 D.石灰石CaO
3.石灰石不能作下列用途的是( )
A.建筑材料 B.工业炼铁
C.玻璃生产 D.人工降雨
4.某矿石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化合物,取该矿石加入稀盐酸中,生成氯化镁、水和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矿石中含有的元素是( )
A.碳元素、氧元素 B.镁元素、碳元素
C.氯元素、碳元素 D.镁元素、碳元素、氧元素
5.证明一种化肥是碳铵而不是氯化铵(化学式NH4Cl)的方法是( )
A.加入盐酸有气体放出 B.放入水中能溶解
C.加热有气体产生 D.固体呈白色
6.下列各组物质中,主要成分都可用CaCO3表示的是( )
A.生石灰、石灰石 B.石灰浆、大理石
C.熟石灰、石灰水 D.大理石、石灰石
7.下列各物质的主要成份属于同一物质的是( )
A.石灰石、方解石 B.冰、干冰
C.不锈钢、黄铜 D.生石灰、熟石灰
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通常用( )
A.大理石与稀硫酸 B.碳在氧气中点燃
C.石灰石与稀盐酸 D.高温煅烧石灰石
9.两份质量相同的碳酸钙,一份充分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另一份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则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 )
A.加热分解时多 B.与盐酸反应时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10.某碳酸钙样品10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4.4 g,则关于该样品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含碳酸钠
C.可能是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的混合物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1.在建筑工业上常用石灰石煅烧得到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后再粉刷到墙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墙壁会“出汗”。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用适量盐酸除去水壶中的水垢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盐酸不能过量的原因是 。
13.草木灰是一种含钾元素的肥料,如果向草木灰中加入少量盐酸,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会变浑。由此可判断草木灰的主要成份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工业上用加热石灰石的方法制取生石灰,检验生成的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分解的石灰石的方法是 ,要除去生石灰中未分解的石灰石可采用的方法是 。
活用所学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五种物质:①石灰水②生石灰③石灰石④熟石灰⑤石灰乳。其中主要成分为同一种物质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
2.只有CO2存在时,下列物质通常不能与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生石灰 B.石灰石
C.水 D.石灰石、水
3.检验一份样品是否是碳酸盐,所需的试剂是( )
A.澄清石灰水 B.浓盐酸、澄清石灰水
C.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D.稀盐酸
4.石灰石的用途是( )
①建筑材料②刻划玻璃③制水泥④制生石灰⑤制二氧化碳⑥刷墙壁
A.②③⑥ B.①②③
C.②⑤⑥ D.①③④⑤
5.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宜的方法是( )
A.煅烧石灰石 B.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C.燃烧木炭 D.燃烧煤
6.将盐酸溶液分为两等份,分别放在天平左右两边烧杯中,天平平衡后,向左、右两边各加入质量相同的两种粉末,充分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但左盘粉末有剩余,而右盘粉末全部反应完。则左、右两边加入的粉末可能是( )
A.左CaCO3、右MgCO3 B.左K2CO3、右CaCO3
C.左MgCO3、右CaCO3 D.左KHCO3、右CaCO3
二、填空题:
7.用化学方程式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长期盛放石灰水的敞口瓶内有一层白色薄膜是 ,其形成原因是 ,
清洗该白色薄膜可用 ,其反应可表示为 。
8.有一石灰石样品,经分析其中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杂质中的其它物质不含钙元素),则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
三、实验题:
9.取一片洗净晾干的鸡蛋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不考虑其他杂质),放在酒精喷灯火焰上灼烧一段时间后,放置冷却。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探究灼烧后残留固体的组成,请将有关内容记录在下表中。
残留固体的成分
探究的步骤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1)可能有氧化钙。
取残留固体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现象:
结论:
(2)还可能有碳酸钙。
另取残留固体滴加足量盐酸。
①
结论:
方程式:
②
结论:
10.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取用8 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序号
加入稀盐酸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g)
第1次
10
5.5
第2次
10
m
第3次
10
1.2
第4次
10
1.2
(1)8 g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上表中m的数值应为多少?
(4)要得到280 kg的CaO,需要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
物质的溶解
【我思我学】
做一做:按照书上P151的活动与探究内容(也可增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试一试,其中能形成溶液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之所以能形成溶液,是因为它们是以_______或________均匀地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
填一填:溶液都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溶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溶剂,最常用的溶剂是________。溶液的质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一试:将冰盒的每个小格中分别放入水、食盐水、糖水、白酒、汽水、酱油、醋等,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内,过一段时间后取出观察一次(注:时间不能太长,以部分开始结冰为宜),你发现它们开始结冰的温度是否相同?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同步导学】
评价要点:
1.认识:认识溶解现象,知道常见悬浊液、乳浊液。
2.了解: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知道溶液在生产生活、科研实验中的重要作用。
3.学会:分辨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4.理解:理解溶液、溶剂、溶质的质量关系。
5.知道:常见乳化现象。
6.了解:溶解过程伴随的能量变化。熟悉硝酸铵吸热、氢氧化钠放热现象,并了解其在实验室中的用途。
7.了解:了解常见物质溶于水后溶液凝固点、沸点、导电性的变化,并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溶液导电的原因(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
归纳整理:
1.溶液是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这是判断溶液的依据。所谓均一,是指溶液各单位体积里含有的溶质粒子数相等;所谓稳定,是指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质、溶剂长久不会分离。物质分散到水中能否形成溶液,主要取决于分散微粒的大小。以固体小颗粒分散于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称为悬浊液,以小液滴分散于水中形成的混合物称为乳浊液,悬浊液和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
2.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都是溶液。溶液的颜色不一定是无色的,但一定澄清透明。
3.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质是指被溶剂溶解的那部分物质。它可以是固、液、气三态,也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最常见的溶剂是水。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但溶液的体积不一定等于溶质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
4.溶质溶于水的过程中常伴有热量的变化。固体物质溶于水后,通常使水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有些物质溶于水后能离解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因而使得它们的水溶液具有导电性。
5.有一类物质,它能促使原本互不相溶的两种物质溶在一起,并形成稳定的混合物,这类物质称为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做乳化作用。
例题解析:
1.指出下列各种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A、75%的酒精溶液 B、稀盐酸 C、澄清的石灰水 D、碘酒 E、硫酸铜溶液 F、镁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形成的溶液
解析:本题所考查的都是一些典型且易答错的溶液。题中稀盐酸的溶质易错答为“盐”,溶剂错答为“酸”,也有将溶质答为“盐酸”,溶剂答为“水”的,其实盐酸本身就是HCl气体的水溶液;碘酒的溶剂易错答为“酒”,其实“酒”本身是酒精的水溶液;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易错答为“铜”,溶剂错答为“硫酸”,而没有考虑到硫酸铜本身是一种物质,溶于水后成为硫酸铜溶液。
答案:
溶液
A
B
C
D
E
F
溶质
酒精
HCl气体
Ca(OH)2
碘
CuSO4
MgSO4
溶剂
水
水
水
酒 精
水
水
2.下列装置中试管内的水能够沸腾的是( )
解析:由于食盐水中水的沸点高于100℃,而蒸馏水的沸点仍为100℃,所以A中处于食盐水包围中的试管内的水能够沸腾。
【随堂检学】
(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汽水 B、泥浆 C、牛奶 D、白酒
2.一瓶NaCl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 )
A、上面跟下面不同 B、完全不相同
C、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D、完全相同
3.以下关于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是均匀、透明的无色液体
C、正在配制的蔗糖溶液下面更甜,说明溶液中总是下面更浓
D、如果水不蒸发,温度不变,糖水放再长时间,蔗糖也不会分离出来。
4.夏日里想随时喝到凉爽的饮料,可以自制化学“冰箱”,即把一种化学试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以形成低温小环境。这种试剂可以是下列物质中的 ( )
A、食盐 B、硝酸铵 C、蔗糖 D、氢氧化钠
5.将能起化学反应的两种物质混合,反应最快的混合形式是( )
A、两种块状固体混合 B、两种粉末混合
C、两种溶液混合 D、一种固体投入到另一种溶液中
(二)判断题:(请在题后括号里打“√”或“×”)
1.溶液一定是某种溶质与水组成的( )2.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
3.冰投到水里,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 4.均一、稳定的物质都是溶液( )
5.植物油加入水中振荡后,植物油是溶质,水是溶剂( )
6. 食盐水和糖水混合后仍为溶液( )
7.1毫升酒精与10毫升水混合可得到11毫升酒精溶液( )
(三)填空题:
1.分别指出下列各种溶液里的溶质和溶剂:
①碘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消毒酒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以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①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 溶液不是无色的;
②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实例: 是液体,但不是溶液;
③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实例: 可做溶质,但不是固体。
3.把少量白磷溶于二硫化碳(一种液态有机物)中制成溶液,其中____________是溶质,_________是溶剂,这种溶液被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4.在盛有等体积水的A、B、C三支试管里,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物质,充分振荡后,看到A试管的液体里分散着小液滴,B试管中分散着固体小颗粒,只有C试管中看不到加入的丙物质,但试管内透明液体呈黄色,则形成溶液的试管是_________。(填试管编号)
5.某5克物质(不含结晶水)溶于10克水中,得12克溶液,则溶液中溶质为____克。
【活用所学】
(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下列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化合物的是( )
A、稀硫酸 B、碘酒 C、液态氧气 D、澄清石灰水
2.一杯食盐水,测得上层溶液的密度为a g/cm3,下层溶液的密度为b g/cm3,则a和b的关系(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3.向右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左端的红墨水液面降低,
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蔗糖
C、硝酸铵 D、食盐
4.以下属于乳化现象的是( )
A、用洗涤剂清理油污 B、将冰块放入啤酒中使啤酒冰镇
C、将泥土放入清水中 D、自制冰激凌时使用稳定剂使各种成分均匀分散
5.严冬,我国北方某些城市曾用食盐融雪,这里食盐所起的作用是( )
A、与坚冰发生化学反应使之融化 B、使冰的熔点降低从而促使其融化
C、主要为了加大摩擦力防止人们滑倒 D、起消毒杀菌作用
(二)填空题:
1.写出下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1)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
(2)锌和稀硫酸恰好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
2.a克氯酸钾和b克二氧化锰(不溶于水)混合加热到不再放出氧气为止,得到c克固体剩余物,溶于d克水中,过滤除去不溶物后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其中溶质是____________,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克,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
3.把a g食盐放入b g水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俗称__________,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__(a+b)g 。(填“>”、“<”、“≤”、“=”)
(三)简答题:
1.根据溶液的概念,清新的空气和合金能看作是溶液吗?
2.如何将一小匙蔗糖平分给50个同学?
3.做过植物油在水中溶解性实验后,试管内壁沾有油污,请你设计洗涤这支试管的方法。
4.曾有报道,有人站在高土坡上对着输电线小便触电身亡,知道这是何故吗?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我思我学】
做一做:请你按下表所给数据配制成三份蔗糖溶液,并填入计算结果:
溶液编号
溶质质量/g
溶剂质量/g
溶液质量/g
溶质质量/g
溶液质量/g
蔗糖溶液(1)
4
20
蔗糖溶液(2)
6
26
蔗糖溶液(3)
10
14
其中最甜的溶液是_________(填溶液编号),越甜的溶液说明其中蔗糖的相对含量越_______,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也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所以,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填一填:分析下列表格中各种量的变化,(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同步导学】
评价要点:
1.理解: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
2.学会:学会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方法及相关计算(溶质只限于一种),熟知实验步骤、仪器、注意点、质量体积的换算,以及严格的书写格式。能读懂试剂瓶标签的文字含义。区别溶质为液态、固态时的不同配制方法。
方法指引:
1.溶质的质量分数亦即通常所说的溶液的浓稀程度,可见溶液的浓稀取决于溶质和溶剂的相对含量。
2.已知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或溶液体积,且已知溶液密度)、溶质质量分数中的任两个量可求出另一个量。常用的计算公式有:
M质 M质
① 溶质质量分数(A%)= ×100% = ×100%
M质 + M剂 M液
② M质 = M液 · A% = ρ·V·A%
3. 溶液加水稀释或蒸发浓缩(无晶体析出)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常可根据下列式子计算(M液1 、M液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的质量,A1 %、A2%分别表示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液1· A1% = M液2· A2%
4.溶液的配制:
当溶质为固体时,溶液的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当溶质为液体时或将浓溶液稀释为一定质量分数的稀溶液时,配制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
如需将不纯物质溶于水配制成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时,首先要将不纯物提纯。
典型例题:
1.要将100 g10%的蔗糖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增大到20% ,需①添加蔗糖多少克?②蒸发多少克水?
① 解:原溶液中蔗糖的质量 = 100 g ×10% = 10克
设需加蔗糖的质量为x 。
10 g + x
则 ×100% = 20% x = 12.5 g
100 g + x
注意:经常有这样的错误做法:即认为原有溶质10 g,再加10 g蔗糖就可以了,殊不知溶质加倍了,可溶液也增加了,所以得不到原有溶质质量分数的两倍。
② 解:设需蒸发水的质量为y 。
蒸发水时溶质质量不变,仍然为10 g 。
10 g
则 ×100% = 20% y = 50 g
100 g — y
思考:如果要使100 g10%的蔗糖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减少到5% ,应加多少克水呢?
技巧总结:要使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加倍,蒸发溶剂量应等于原溶液量的一半;要使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半,所加溶剂量应等于原溶液量。
2.防非典期间,某医院要用含溶质质量分数为20%(密度为1.1g/cm3)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0.4%(密度为1.0g/cm3)的消毒液15L,请问需要20%的过氧乙酸溶液体积是多少毫升?水多少毫升?如何配制?
① 计算:
分析: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解:设需要20%的过氧乙酸溶液的质量为x。
15L=15000mL 15000mL×1.0g/mL= 15000g
x × 20% = 15000g × 0.4% x = 300g
20%过氧乙酸溶液的体积 = 300g ÷ 1.1g/mL = 272.7 mL
水的体积 = (15000g - 300g) ÷1.0g/mL=14700 mL
注意:由于溶液体积不可相加减,所以水的体积不可用15000mL—272.7 mL求得;也不可根据15000g×(1—0.4%)/1.0g/mL求得,因为这里求得的是所有水的体积,而并不是稀释过程中所要加的水的体积。
答:略。
② 量取:用适当大小的量筒分别量取272.7 ml的20%的过氧乙酸溶液和14700 ml的水倒入容器中。
③ 稀释: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并贴上标签即可。
【随堂检学】
(一)选择题:
1.溶液在稀释过程中不变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剂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2.将10 g NaCl完全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A、等于10% B、大于10% C、小于10% D、无法比较
3.从1 L10%的NaOH溶液中取出100 mL,这100 m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90% B、1% C、11.1% D、10%
4.50 g 15% 的氯化铵溶液中,含氯化铵的质量为( )
A、42.5 g B、7.5 g C、4.25 g D、75 g
5.配制10 g 10%的氯化钠溶液,所选用的量筒的规格最好为( )
A、10毫升 B、50毫升 C、100毫升 D、无所谓
6.下列硝酸钾溶液中,硝酸钾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20 g硝酸钾溶于80 g水中 B、80 g硝酸钾溶液中含硝酸钾20 g
C、19 g水中溶解了6 g硝酸钾 D、40 g硝酸钾质量分数为5%的硝酸钾溶液中又溶解了硝酸钾10 g
7.把400 g 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 )
A、100 g B、200 g C、400 g D、800 g
8.常温下,向100 g 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中加入5 g氯化钠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中蔗糖的质量分数将(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二)判断题:(请在题后括号里打“√”或“×”)
1.在100g水中加入20gNaCl后完全溶解,则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20%。( )
2.100g 10%的NaCl溶液与50g 20%的NaCl溶液混合均匀,可得到150g 15%的NaCl溶液。( )
3.100mL10%的酒精溶液与100mL 20%的酒精溶液混合均匀,可得到200mL 15%的酒精溶液。( )
4.100 mL 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中含有硫酸184 g 。
(三)填空题:
1. 20%的氢氧化钠溶液,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250克硫酸铜晶体(CuSO4·5H2O,溶于水后溶质为CuSO4)溶于4800克水中配成硫酸铜溶液。该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为 _______克,溶剂的质量为 克,溶液的质量为 克,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3.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20克溶液,蒸干后得到2.8克的氯化钾固体。则这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活用所学】
(一)选择题: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⑷⑸⑴⑵⑶ B、⑴⑵⑶⑷⑸ C、⑶⑷⑴⑵⑸ D、⑵⑴⑷⑶⑸
2.有一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KCl 溶液,当蒸发掉120 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为24%,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
A、12 g B、14.4 g C、24 g D、28.8 g
3.有一混合溶液a克中,含b克水,其中溶质X的质量分数为( )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等于
4.现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以下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量3.2克NaCl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并使用游码
B、用量筒量取水时,面对刻度,俯视凹液面最低处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盛有NaCl的烧杯时,有水溅出
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时,不慎洒落
(二)计算题:
1.图1是病人输液时用的一瓶葡萄糖注射液 标签,
请根据标 签给出的数据计算该溶液中含水多少g,
溶液的密度约为多少g/mL?
2.生产上要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来清洗钢材,现需要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8%密度为1.19g/mL的浓盐酸来配制500克10%的盐酸溶液。请你和同学讨论,应如何配制,并将配制过程填入下面的空格中。
Ⅰ、请计算出所需浓盐酸的体积和水的体积:
。
Ⅱ、量取液体(并说明用什么规格的量筒):
。
Ⅲ、稀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Ⅳ、贴上标签。
第三节-1 物质的溶解性
一.我思我学:
填一填: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_____________,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一定温度下,我们把在一定________下,一定量的______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_____________,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________________。
议一议:如果我们想比较蔗糖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究竟谁更强,应该怎样操作?下列情形能比较出二者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吗?①将蔗糖和氯化钠分别放入一杯水和一盆水中②将蔗糖和氯化钠分别放入20℃和80℃的同样质量的一杯水中③在同样温度下,同样质量的水中,分别任意放入少量的蔗糖和氯化钠。可见,我们要得出它们的溶解性大小,必须控制哪些变量?
填一填:我们通常用_________来定量地表示物质的溶解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____________,该物质在_________克溶剂里达到___________时所溶解的克数。如没有指明溶剂,则一般是指______溶液。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 g ,而蔗糖的溶解度为204 g ,这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20℃时,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________更强。
二.同步导学:
评价要点:
1.知道:医用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
2.知道:酒精、汽油、氯仿、苯、香蕉水等是常用的有机溶剂。
3.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熟悉常见溶质的饱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
4.了解溶解度的涵义。
归纳整理:
1.根据在一定温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剂里溶液是否能够再溶解某种物质而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根据溶液里所含某种溶质的多少可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这是两种不同的对溶液分类的方法,不能混为一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难溶物质
易溶物质
稀溶液
浓溶液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2.溶液的饱和与否,在改变条件后可以相互转化,对于绝大多数物质来说:
升温、添加溶剂
饱和溶液
降温、蒸发、添加溶质
不饱和溶液
3.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物质质量可通过溶解度体现,溶液中溶质、溶剂的相对质量可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比较
比较项目
溶解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意 义
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受外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溶液中溶质、溶剂相对质量的表示,一般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
温度要求
一定
不一定
溶剂量要求
100g
不一定
溶液是否饱和
饱和
不一定
单 位
g
一
两者联系
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能在不超过溶解度的范围内变化。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
4.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但不同温度下或不同溶质的溶液难以比较。
例题解析:
1.某温度下,100g 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31.6g,现向其中加入4.4g硝酸钾晶体和5.6g水,保持溶液温度不变。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
A. B.31.6%
C. 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 % ,而且该溶液已经饱和,所以这是此时所能达到的最大的溶质质量分数了,而如果将所加的4.4 g硝酸钾晶体完全溶于5.6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达到44 % ,这远远超过了最大限度,是不可能的。所以,实际上4.4 g硝酸钾晶体根本不可能完全溶解于5.6 g水中,因此C答案是错误的,正确答案是B。
2.如右图所示,一个放有砝码的蒸发皿浮在水
槽的水面上,蒸发皿底部到水面的距离为h。当不断地向水中
加入食盐时,下列各图中,正确反映h与食盐质量之间关系的是( )。
解析:当不断加入食盐后溶液的密度增大,蒸发皿所受浮力加大,排开水的体积减小,h也随着减小。但当溶液饱和后再加食盐就不能溶解了,溶液的密度也不再改变了,所以当h变化到一定程度时就不再变化了。故应选择C。
三.随堂检学:
(一)选择题:
1.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
A.非常浓的溶液 B.很稀的溶液
C.增加该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D.增加该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2.向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固体,保持温度不变,溶液中( )
A.溶液质量增加 B.溶质质量增加
C.溶质质量分数增加 D.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3.向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铵晶体,下列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4.室温时,从100g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取出10g溶液,那么剩余的硝酸钾溶液( )
A、溶质质量分数变小了 B、变成不饱和溶液了
C、硝酸钾质量没变 D、硝酸钾和水的质量比没变
5.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在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 ( )
A、1:5:6 B、1 : 4:5 C、20:1:21 D、5:1:6
6.能证明某KCl溶液在20℃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 )
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
B、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时,有KCl晶体析出;
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KCl晶体析出;
D、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质量不再改变。
(二)填空题:
1.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事实:
(1)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2)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
(3)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①以上事实表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 _________、 、 _三个因素有关。
②请你举出上述三个因素中的一个应用实例(要求与上面所列事实不同。)
2.硝酸铵在10℃时溶解度为140 g ,这说明在10℃时有________g 硝酸铵溶解在100 g水中就可以得到__________ g硝酸铵的饱和溶液。若70 g硝酸铵溶解在55 g水中,可得到_________ g硝酸铵的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若75 g硝酸铵溶解在50 g水中,则可得到__________g硝酸铵的___________溶液。
3.如图在三只烧杯中盛有等量的水,然后依次加入30克、40克、50克蔗糖,用
A B C
玻璃棒充分搅拌溶解,最后情况如图,
请你判断: 中溶液一定饱和,
中溶液一定不饱和; 中和 中的
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四.活用所学:
(一)选择题:
1.某温度时,向100克NaCl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NaCl和KNO3的混合物,并充分搅拌,则NaCl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和NaCl的溶解度分别会( )
A、都增大 B、都减小 C、NaCl的质量分数减小,溶解度不变 D、NaCl的质量分数增大,溶解度减小
2.某温度下,1 00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20g,若向此饱和溶液中加入8 g水和2 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A、等于20% B、大于20% C、小于20%. D、无法计算
3.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要使弹簧秤读数保持
不变,在恒温条件下,可向烧杯内的溶液中加入(悬挂物不参与反应)( )
A.同温度下的饱和氯化钠溶液 B.水
C.硝酸钾晶体 D.氯化钠晶体
(二)填空题:
1.因为在同一温度下氢氧化钙的溶解度______(填>、<或=)碳酸钙的溶解度,所以人们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__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的存在。若将5克氧化钙溶于95克水中,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不超过__________(填“1%”或“5%”或“6.6%”)。
2.化学中有许多概念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右图反映了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以及稀溶液的关系。
(1)从右图可以看出,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是 。
(2)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归于右图中 区域(选填“Ⅰ”、“Ⅱ”、“Ⅲ”或“Ⅳ”);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若要使它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或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你知道药酒中酒精的功效吗?
(2)如果用a%表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用s表示该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请你比较a值和s值的大小,并说明为什么?
第三节-2 物质的溶解性
一.我思我学:
查一查:综观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会发现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其中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填一物质名称,下同);______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不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
试一试:将饱和食盐水滴在玻璃片上,等水蒸发后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
将分别盛有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和热的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冷水中,冷却后会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一填: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__________。结晶的主要方法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从溶液中得到大量的晶体,则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_____结晶法,而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适合于用_____________结晶法。
二.同步导学:
评价要点:
1.学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有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2.了解:气体溶解度与温度、压强的关系(不要求掌握气体溶解度概念)。
3.了解:结晶的概念。
4.学会:使溶质结晶的常用方法(蒸发、降温等)。并会在解决分离、提纯等时加以灵活运用。
方法指引:
1.溶解度曲线直观地表示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以KNO3、NaCl、Ca(OH)2为例,其中KNO3变化最大,NaCl变化很小,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
2.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直观地选择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3.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有三种:
过滤是将可溶物与不溶物分离的方法,步骤有: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洗涤干燥,如粗盐的提纯等。
结晶是将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同的两种固体加以分离的方法。要使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大量结晶出来,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适宜用降温结晶法,反之,则适宜用蒸发结晶法。
例如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分离步骤为:①制成热饱和溶液;②冷却结晶(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③过滤分离。
例如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少量硝酸钾,分离步骤为:①制成溶液;②蒸发结晶(大量氯化钠晶体析出);③趁热过滤。
蒸馏是将沸点不同的两种液体加以分离的方法,如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等。
典型例题:
例1:下图是甲、乙、丙3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乙、丙3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请根据下图回答:
(1)t2℃时,将3种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2)将3种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解析:(1)t2℃时三种物质中甲的溶解度最大,即t2℃时,在相同量的水中甲物质溶解得最多,所以蒸发相同质量的水后甲析出量最多。
(2)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降温后甲、乙溶液中有晶体析出,仍然为饱和溶液,且乙的溶解度大于甲,所以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丙物质降温后虽然溶解度升高,与甲相等了,但它此时为不饱和溶液,所以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甲。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注意:这里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认为降温后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甲溶液中相等。导致此错误的原因是以为丙溶液中的溶质量也随着曲线上升了,而实际上,丙溶液中溶质的最多溶解量是增加了,但实际溶质量没有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没变。
例2:(03天津市)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溶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
溶液甲 溶液乙 溶液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溶液丙若再蒸发5 g水,析出的晶体的质量可能大于2 g
解析:甲蒸发5 g水无晶体析出,说明甲是不饱和溶液。乙继续蒸发5 g水析出2 g晶体,乙溶液可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乙溶液如果饱和,则乙与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反之则不等。如果乙溶液是在饱和的情况下蒸发5 g水析出2 g晶体的话,那么丙再蒸发5 g水,仍然应该再析出2 g 晶体,反之则应该大于2 g 。所以本题应该选择C、D。
三.随堂检学:
(一) 选择题:
1.2004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海洋存亡,匹夫有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海水是混合物 B.海水是纯净物
C.海水是饱和溶液 D.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溶剂得到晶体
2.下列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开的是( )
A、酒精和水 B、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C、氯化钠和硝酸钾 D、铁粉和铜粉
3.下列情况一定能使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溶剂 D、蒸发溶剂
4.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有晶体析出,在此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溶质质量 B、溶液质量 C、溶剂质量 D、溶解度
5.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下列仪器用到的次数最多的是 ( )
A、漏斗 B、烧杯 C、玻璃棒 D、酒精灯
6.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c一定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 降温至t1℃,a、b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D.n点表示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7.若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则( )。
(A)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二)填空题:
1.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你能将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在下边这张图上表示出来吗?
溶解度/g
270
210
150
90
30
0 20 40 60 80 100 温度/℃
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的绘制
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60℃时,氯化钾、氯化铵、硝酸钾、硝酸钠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硝酸钾与硝酸钠溶解度之间的差值大约为___________g,这表明了在60℃时,在100 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硝酸钾比硝酸钠______溶解(填“多”或“少”)_________ g。
0
溶解度(克)
A
C
50
M
T1 T2 T3
B
3.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看出:
(1)升高温度, 物质的不饱和的溶液
会变得饱和;
(2)T3 ℃时,A 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与
溶液的质量比为 ;
(3)要将A从它的饱和溶液中析出,可以采取
的方法,而要将B从它的饱和溶液中
温度(℃)
大量析出,只能采取 的方法;
(4)如果A中混有少量B,则经过 可以提纯A。
四.活用所学:
(一)选择题:
1.能证明澄清透明的矿泉水是混合物的实验是( )
A.取一滴矿泉水在显微镜下观察 B.在矿泉水中加石蕊试液
C.仔细品尝矿泉水的味道 D.取1—2滴矿泉水在玻璃片上蒸发
2.常温下有下列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克,分别加热到100℃时,并分别蒸发其中的少量水,一定会有晶体析出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饱和食盐水 D、蔗糖溶液
3.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现有t1℃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升温至t2℃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B.a、b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C.c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D.a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4.制豆腐最后一道工序是“点豆腐”(使豆浆变成块状豆腐)。 民间常用卤水(主要是氯化镁)或者石膏粉末点豆腐,若用石灰石代替石膏则起不到点豆腐的作用。以上事实表明( )
A.石膏、石灰石均难溶 B.石膏微溶,石灰石难溶
C.石膏难溶,石灰石微溶 D.石膏、石灰石均微溶
5.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反应后的溶液与原饱和澄清石灰水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质的质量减少
C、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D、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二)填空题:
1.大家经常饮用的“雪碧",是一种溶有CO2和一些人体所需要的矿物
质元素的饮料。若对这种饮料进行导电性试验(如图),电流表的指针
(填“偏转"或“不偏转”);常温下要使溶液溶入更多CO2,可采用
方法;夏天饮用冰冻“雪碧”后会不断打隔、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2.现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稀盐酸和氯化钠。某兴趣小组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1)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理方法 同学小王仅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简要叙述操作方法及判断方法)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怎样在家庭厨房的现有条件下,设法除去食盐中的泥沙?
2.请根据已有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会有白斑;晾干的咸菜表面有一层盐霜。
(2)我国内蒙古地区的某些盐湖中,溶有较多的食盐和纯碱(碳酸钠)。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冬天捞碱(即碳酸钠晶体)、夏天晒盐(食盐晶体)。
(3)将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升温与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后看到的现象有哪些相似,又有何区别?
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1节 溶液的酸碱性
【我思我学】
〖试一试〗
取少量家中的食醋,闻一闻它的气味,试着分别加入铁钉、纯碱、石块,观察发生的现象?
〖想一想〗
生活中有哪些物质给你留下过“酸”的印象?
根据已学知识思考:通常的雨水略显酸性,这是因为 。
〖查一查〗
请查阅科普材料或访问网络,探究花瓣呈现各种颜色的原因。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 知道什么是酸性溶液、什么是碱性溶液。
2. 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物质的酸碱性(纯碱、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水、食醋、胃液等)。
3. 会用酸碱指示剂、石蕊试纸、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4. 了解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学会pH试纸的正确使用。知道测定酸碱度的常用材料或仪器(pH试纸、精密pH试纸、pH计)。
5. 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知道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中性土壤里生长、雨水略显酸性、酸性过强则为酸雨、酸雨对环境危害很大。(不要求记忆具体数据)。
二.方法指引
1. 溶液酸碱性
有些物质在水溶液中会电离出氢离子(H+),它使得这一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即酸性。通常把含有氢离子(H+)的溶液称为酸性溶液。
2.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1)酸碱指示剂
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液,称为酸碱指示剂。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石蕊和酚酞。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酚酞遇酸不变色(无色),遇碱变红。
(2)石蕊试纸
蓝色石蕊试纸专用于检测酸性溶液(遇酸变红),红色石蕊试纸专用于检测碱性溶液(遇碱变蓝)。
3.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酸碱度
溶液的酸碱度通常用pH表示:
pH<7的——酸性
pH=7的——中性
pH>7的——碱性
溶液酸碱度的测量——pH试纸、pH计、精密pH试纸。
三.典型例题
例1:我国土壤的分布情况大体是“南酸北碱”,南方农民引淡水冲洗以降低其酸性,在下图中符合冲洗过程酸碱性变化的曲线是( )
分析:首先,冲洗前的酸性土壤pH应该小于7,所以图象的起点应该在下方;其次,水的冲洗使溶液变稀,酸性减弱,pH应该逐渐变大;水为中性,所以水的冲洗不可能把溶液变成碱性,也就是pH不可能大于7,只会不断接近7。
(答案:B)
例2:用一种试剂(或试纸)就能一次性把Ca(OH)2、NaCl、HCl三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或试纸)是 ( )
A酚酞试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水 D.pH试纸
分析:Ca(OH)2、NaCl、HCl三种溶液依次显碱性、中性、酸性。酚酞试液在中性溶液和酸性溶液中都不变色,所以酚酞试液无法区分NaCl和HCl两种溶液。
(答案:B和D)
【随堂检学】
⒈下列日常所见的溶液中呈酸性的是 ( )
A.肥皂水 B.石灰水 C.雪碧 D.蔗糖水
⒉柠檬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由此可知柠檬汁 ( )
A.显酸性 B.显碱性 C.显中性 D.无法确定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pH越大溶液酸性越强 B.酸性溶液可以用酚酞检验出来
C.酸性溶液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碱性溶液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4.常用来测定溶液酸碱度的pH试纸的颜色是 ( )
A.紫色 B.黄色 C.红色 D.蓝色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
B.当空气受硫或氮的氧化物污染时,可能会形成酸雨
C.测定人体内液体的pH,可以了解人的健康情况
D.苹果汁的pH一般在11~13之间
6.溶液的__________常用pH来表示,pH的范围通常在__________之间,若溶液的pH=7时,溶液呈______性,若溶液pH>7时,溶液呈______性,pH<7时溶液呈______性。
7.在酸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呈______色,在碱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呈______色。
8.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时,应先将pH试纸放在_______上。用_______蘸取1滴待测液置于pH试纸上,然后将pH试纸的颜色与__________对照可以测得pH。
9.一些食物近似pH如下表
食物
番茄
牛奶
鸡蛋清
苹果汁
pH
4.0~4.4
6.3~6.6
7.6~8.0
2.9~3.3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食苹果 B.番茄汁属于酸性食品
C.牛奶和鸡蛋清均为碱性食品 D.苹果汁酸性比牛奶弱
10.某同学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他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湿润,然后再测定,则他所测得的未知溶液pH将 ( )
A.偏大 B.偏小 C.无影响 D.无法确定
11.某地农业科技工作者在进行“酸雨对农业产量影响及对策的研究”中,得出酸雨的pH大小与小麦减产幅度关系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酸雨pH
3.58
4.59
4.86
小麦减产(%)
10
5
3
A.酸雨的pH越大,小麦减产幅度越大 B.酸雨的pH越小,小麦减产幅度越大
C.酸雨的酸性越强,小麦的减产越小 D.酸雨的酸性越强,小麦的减产越大
12.下列能正确表示加水稀释pH=10的溶液的是 ( )
pH
7
pH
7
pH
7
pH
7
A. B. C. D.
13.右图为喷墨打印机工作原理示意图。溶解在打印墨水(pH:7.5~9.0)中的染料,从喷嘴喷到打印纸(pH:4.5~6.5)上,变为不溶于水的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印墨水偏酸性 B.打印墨水显中性
C.打印纸偏酸性 D.打印纸偏碱性
14.“雪碧”等碳酸型饮料饮用前晃动后打开,其pH将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5.小红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红色、蓝色、紫色的花里含有的色素叫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就变红,遇碱性溶液就变蓝,于是她选做了如下实验:用一朵紫色的喇叭花浸泡在肥皂水里,喇叭花很快变蓝,她又将另一朵喇叭花浸泡在家庭厨房里的某种调味品中,喇叭花变成了红色,根据上述现象回答:
(1)肥皂水的pH____7(填“>”“=”“<”)测定溶液的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___。
(2)小红选用的调味品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小红将纯碱溶液滴在喇叭花上则喇叭花应显_________色。
(4)喇叭花汁液的性质与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___________性质相似。
16.通过实验,我们测得了石灰水、碳酸饮料、食醋及食盐水的pH,则在下图(溶液pH逐渐增大)中表示石灰水的是 ,表示食盐水的是 。
A B C D
【活用所学】
17. 若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后使用,则测定酸性溶液时测得的pH值将 实际值(填“>”、“<”或“=”,下同);测定碱性溶液时测得的pH值将 实际值。
18. 某些植物的花汁可作酸碱指示剂。取三种花汁用稀酸溶液或稀碱溶液检验,颜色如下:
花种类
花汁在酒精(中性)中颜色
花汁在稀酸中颜色
花汁在稀碱中颜色
玫瑰花
粉红
粉红
绿
万寿菊花
黄
黄
黄
大红花
粉红
橙
绿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为试验生活中的食盐水、肥皂水、汽水、石灰水四种物质的酸碱性,我选择 花汁,不选用其他花汁的原因是 。
(2)取所选花汁少许分别滴人上述四种物质,请将所显颜色填入下表中:
试验物质
食盐水
肥皂水
汽水
石灰水
所显颜色
19.现有白纸,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10%的NaOH溶液;B、5%的硫酸溶液;C、5%的紫色石蕊试液。试设计出《“雨”落叶出红花开》的趣味实验:先在白纸上用玻璃棒蘸取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画上花,再蘸__________画上叶,将白纸挂上墙,用_________向纸上喷洒即可,实验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张老师上课时做了趣味实验:他选择了一种指示剂(无色酚酞试液或紫色石蕊试液)、稀盐酸、稀NaOH溶液。他先用玻璃棒蘸取某种指示剂在白纸上写上“化学”,可是学生什么也看不见。然后用某种物质喷洒在白纸上,出现了红色的“化学”二字。接着,又向纸上喷洒另一种物质,红字消失。则他选用的指示剂是 ,先喷洒的物质是 ,后喷洒的物质为 。如果选用另一种指示剂。情况会怎样?
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一)
【我思我学】
〖查一查〗
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后产生了哪种新的物质?
食醋中含有的哪种物质使食醋呈酸性?
蓄电池中添加的液体是什么物质的水溶液?
〖想一想〗
你已经学过哪些包含酸类物质的化学反应了?试着写出它们的化学方程式。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了解:“酸性”和“酸”的联系和区别,“碱性”和“碱”的联系和区别。
2.学会:嗅闻化学试剂气味的方法。
3.理解:常见酸的化学性质: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盐和氢气;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产生盐和水;与碳酸盐反应产生盐和水和二氧化碳。并能触类旁通,理解它们所能发生的其它类似反应。
4.知道:酸性溶液中含有的H+使它们具有了上述通性。
二.方法指引
1. 首先要能熟知稀(浓)盐酸、稀(浓)硫酸、稀(浓)硝酸等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挥发性、溶解性等。
2. 要能熟练地写出稀盐酸、稀硫酸与镁、铁等活泼金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
3. 要能熟练地写出稀盐酸、稀硫酸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 要知道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 ,从而使它们具有了许多共同性质。
5. 要熟悉几个主要反应的实验现象。
【随堂检学】
⒈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会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⒉下列几种金属投入到稀硫酸中不会冒出气泡的是 ( )
A.锌 B.镁 C.铜 D.铝
⒊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
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生成白雾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④硝酸具有氧化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⒋下列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
A.Zn+2HCl=ZnCl2+H2↑ B.2Fe+3H2SO4=Fe2(SO4)3+3H2↑
C.Al+HCl=AlCl3+H2↑ D.Fe2O3+H2SO4=FeSO4+H2O
⒌根据你的实验经验,下列几种金属投入到稀硫酸中产生氢气速度最快的是 ( )
A.铜 B.锌 C.镁 D.铁
⒍下列区别稀硫酸与稀盐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分别加入碳酸钠 B.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
C.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 D.用pH试纸分别测其溶液的pH
⒎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插入足量的稀硫酸中,首先看到____ 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一段时间后,又看到铁钉表面 出现,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
⒏为了中和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的盐酸,可以分别加入⑴生石灰,⑵熟石灰,⑶石灰石,则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依次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⒐酸雨中含有极少量的硫酸和硝酸,它对下列生活设施危害最小的是 ( )
A.大理石围栏 B.铝制门窗 C.钢铁大桥 D.柏油路面
⒑苯甲酸(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不合理是( )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苯甲酸溶液的pH大于7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Al
X
Y
Mg
11.如图表示等质量的金属Mg和Al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X表示反应时间,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B.X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Y表示反应所用时间
C.X表示滴加稀硫酸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D.X表示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Y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12.某同学郊游时不慎被蜜蜂蜇伤,蜜蜂的刺液是酸性的,该同学随身携带的下列物品可以用来涂抹在蜇伤处以减轻疼痛的是 ( )
A.苹果汁(pH约为3) B.牛奶(pH约为6.5)
C.矿泉水(pH约为7) D.肥皂水(pH约为10)
13.下图是甲、乙、丙、丁四种常见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示意图
上述金属可分为两类,则丙应和_______分为一类,若乙为金属锌,则丙可能是____________。
14.小明学习了盐酸、硫酸后,知道它们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由此他想通过实验探究食醋中的主要成分醋酸的化学性质。他的推测可能有哪些?(写出两点即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现有失去标签的相同体积的两瓶液体,一瓶是98%的浓硫酸,另一瓶是10%的稀硫酸,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例举几种方法来鉴别它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对于硫酸而言,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常温下,10%的稀硫酸的pH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的稀硫酸的pH。如果要使稀硫酸的pH升高。你采取的方法有:
(1)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化学反应的方法(要求各种方法中所选的物质类别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用所学】
1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进行下列实验:
〖选择实验用具及药品〗
用具:试管、铁架台(带铁夹)、单孔橡皮塞、玻璃导管、橡皮管、捣碎的鸡蛋壳。
药品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内容与记录〗(装置气密性已检查)
实验内容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化学方程式
结论:
结论:
化学方程式:
18.今有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50 g,与7.8 g锌充分反应后,锌有剩余,然后再加入20 g7.3%的盐酸,恰好与剩余的锌完全反应,求:(1)第一次反应时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二)
【我思我学】
〖试一试〗
到学校边的建筑工地上找少量熟石灰,观察其颜色、状态,试验其溶解性,并观察向其水溶液中吹气时所发生的现象。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记住:氢氧化钙的两个俗名、颜色、状态、溶解性;氨水(氨气的水溶液)的气味;氨水的类别(也属于碱的溶液);氢氧化钠的三个俗名、颜色、状态、吸水性(易潮解)、溶解放热、溶解性。
2.理解: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水溶液及氨水的以下性质: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与CO2反应;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碱和盐。并能触类旁通,理解它们所能发生的其它类似反应,并能进行简单的迁移。
3.知道:碱性溶液中含有的OH—使它们具有了上述通性。
4.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定义。会分辨常见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并知道复分解反应前后各种元素化合价不变的规律。
二.学法指引
1. 在认真实验的基础上,要能熟练说出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氨水三种重要碱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溶解性、吸水性、挥发性等。以及熟练说出它们的俗名。
2. 熟练写出氢氧化钙、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 熟练写出氢氧化钙、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 什么叫复分解反应 。
5. 上面写的四个方程式哪些是复分解反应?
【随堂检学】
⒈下列物质中常用来改良土壤酸性的是 ( )
A.石灰石 B.熟石灰 C.干冰 D.烧碱
2.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具有 ( )
A.脱水性 B.强腐蚀性 C.易潮解 D.强碱性
3.下列有关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中,三者皆指同一物质的是 ( )
A.氧化钙、消石灰、CaO B.氯化氢、盐酸、HCl
C.碳酸钙、熟石灰、CaCO3 D.氢氧化钠、烧碱、NaOH
4.固体氢氧化钠不能露置于空气中的原因是 ( )
A.易见光分解 B.易与氧气反应
C.易潮解和易与CO2反应 D.易与氮气反应
5.氢氧化钠可作为干燥剂,但不能干燥的气体是 ( )
A.H2 B.CO C.O2 D.SO2
6.取一些固体NaOH于表面皿中,露置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将一些NaOH固体放入试管加水,振荡,触摸试管外壁发现_________,用玻璃棒蘸取一滴稀溶液沾在手指上有_______感,立即用水将手指冲干净,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石灰水,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上用此配成___________液对农作物有很好的杀虫作用。
8.下列物质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Ca(OH)2→NaOH B.CO2→Na2CO3
C.MgCl2→Mg(OH)2 D.CaCO3→Ca(OH)2
9.保存NaOH溶液时,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不避光 B.玻璃瓶配玻璃塞
C.塑料瓶装 D.密封
10.下列物质中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但反应若不加指示剂则无明显现象的是 ( )
A.氯化铁溶液 B.碳酸钠溶液
C.稀盐酸 D.硝酸溶液
11.制作松花蛋常用到熟石灰和纯碱等原料,因此食用它时常有涩味,为了减轻涩味,可在食用前添加调味品,这种调味品最好是 ( )
A.酱油 B.香油 C.食盐 D.食醋
12.下列生活经验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B.用食醋除去瓶中的水垢
C.用钢丝球洗刷铝锅脏物 D.用含NaOH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13.欲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杂质,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
A.稀盐酸 B.CaCl2溶液 C.CO2气体 D.澄清石灰水
14. 右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分子
15.自来水生产中通常使用少量的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出售。为了鉴别真伪,可以用下列一种化学试剂来鉴别,该试剂是 ( )
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16.消石灰是松散的粉末,用石灰水粉刷墙壁干后能形成坚硬的墙面,这是由发生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石灰石、纯碱、水为原料来制取烧碱的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有“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请勿食用”等字样,回答下列问题:
⑴ 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理由(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 “请勿食用”是因为干燥剂食用后对人体有_____________作用。
19.在200 g 4.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50 g 盐酸时溶液pH=7。求:
(1)所得混合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2)若所用盐酸由36.5%(密度为1.2 g/cm3)的浓盐酸来配制,需要浓盐酸的体积是多少?
【活用所学】
A
B
反应时间///m/
氢气质量
图7-2
物质总质量
反应时间
①
②
图7-1
20.小红和小明进行盐酸与锌反应制取
氢气的实验研究。小红用较稀的盐酸,
小明用较浓的盐酸。他们分别取等质量
的锌粒与等质量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
设盐酸均足量)并将烧杯中物质总质量随
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图7-1。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烧杯中物质总质量减少的原因 ;
⑵表示小红实验结果的是图中的曲线 (填①或②);
⑶请说明图中的曲线②与曲线①不同的原因 。
⑷图7-2是小李同学绘制的小红与小明各自实验中产生纯氢气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请指出表示小明实验的曲线是 (填“A”或“B”)
第3节 酸和碱的反应(一)
【我思我学】
〖查一查〗
农作物一般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部分地区的土壤呈酸性,怎样才能使其酸性减弱到接近中性的范围呢?选用何种物质才能既有效又节约?
洗发剂和护发素的洗发、护发原理分别是什么?
科学研究上的盐是不是都是指的食盐?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理解:中和反应的定义。
2.了解:酸碱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酸碱性的变化情况及酸碱指示剂在实验中的作用。能用酸碱中和的原理解释某些生产生活中的现象。
3.了解:判别常见的盐。知道食盐与盐的联系与区别。熟悉食盐、大理石、明矾、小苏打(碳酸氢钠)、大多数化肥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盐类物质。了解钠盐、盐酸盐等分类名词的含义。
4.记住: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皆可溶;碳酸盐、磷酸盐大多数不溶;碳酸钙、碳酸钡(白色)、硫酸钡(白色)、氯化银(白色)、氢氧化铜(蓝色)不溶;氢氧化钙、硫酸钙微溶;铜离子、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溶液的颜色往往为蓝色、黄色、浅绿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酸碱盐之间只涉及教材正文中出现过的反应。不要求能解决复杂的反应规律方面的推断与实验题,重在考查生产生活、科研实验方面的应用能力。当将复分解反应的基本条件作为信息提供时,能应用此规律进行简单的酸碱盐相互反应的判别与推理、解决未知物的鉴别与混合物的分离等问题。
二.方法指引
1. 抓住“中和反应”的本质: 和 反应,生成 和 ,学会判断常见化学反应是否属于中和反应。
2. 盐类物质在组成上有什么特征? 。
3. 写出几种常见盐的化学式: 。
4. 除了中和反应外,还有哪些反应也生成盐和水的,试写出两个例子的方程式:
、 。
5. 为后续学习的方便,建议同学们自学教材“拓展视野”部分的复分解反应发生的规律。该规律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
(1) 反应物要皆可溶于水。(若有强酸参加反应,另一反应物可不溶于水)
(2) 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气体、水中的至少一种。
【随堂检学】
⒈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盐的是 ( )
A.硝酸钾 B.碳酸钙 C.氯化钾 D.硫化氢
⒉ 下列各种盐中,与其它三种盐对应的酸不相同的是 ( )
A.硫酸铵 B.明矾 C.纯碱 D.硫酸钠
⒊ 下列常见的盐中,难溶于水的是 ( )
A.氯化镁 B.硝酸银 C.硫酸钡 D.磷酸钾
⒋ 要使洗涤用的苏打(Na2CO3)起泡,需要加入少量 ( )
A.柠檬汁 B.食盐水
C.氨类清洁剂 D.自来水
⒌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叙述,错误的有 ( )
A.成年人在正常情况下每天需要摄入食盐5 g左右
B.通常的食用醋中含有3%~5%的醋酸
C.医用生理盐水是0.5%的氯化钠溶液
D.空气中体积分数为0.03%的CO2不可以少,但是其含量达到1%以上对人体有害
⒍ 下列仪器中,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有 ( )
A.烧杯 B.蒸发皿 C.量筒 D.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滴瓶
⒎ 玻璃棒的下列用途,不正确的是 ( )
A.捣碎固体药品,加快其溶解速率 B.搅拌促进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充分反应
C.过滤时,引流缓冲 D.蘸取溶液测定溶液的pH
⒏某同学帮助校园绿化工人做花圃土壤分析,结果发现其pH小于7。为改良土壤应选择的最合适物质是 ( )
A.氯化钾 B.烧碱 C.硝酸铵 D.熟石灰
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工业盐就是食盐 B.纯碱就是烧碱 C.明矾就是胆矾 D.熟石灰就是消石灰
⒑月季花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某同学给月季花施肥前,对下列氮肥溶液的pH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右表。该同学最好选用: ( )
化肥名称
尿素
碳酸氢铵
硫酸铵
氨水
pH
7
8
5
11
A.尿素 B.碳酸氢铵
C.硫酸铵 D.氨水
⒒⑴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向氯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钠溶液 ;
② 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
③ 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加稀硝酸 ;
⑵ 上述反应的现象分别为 、 、 ;
⑶ 由此可见,酸碱盐在溶液中交换成分,如果有 、 或 生成,即可以发生 (填写一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反应。
⒓在不用指示剂的条件下,欲将含有盐酸的氯化钙溶液由酸性调至恰好显中性,应直接向其中加入稍过量的 ( )
高温
A.澄清石灰水 B.硝酸银溶液 C.石灰石粉末 D.生石灰粉末
⒔某同学从网上获悉:高温灼烤下,沙粒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钙会发生反应:CaCO3== CaO+CO2↑,含有这类沙粒的“沙尘暴”可中和酸雨。该“沙尘暴”中能中和酸雨的物质是( )
A.氧化钙 B.二氧化碳 C.氢氧化钙 D.热的沙粒
⒕ 下列各组溶液,两两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 )
A.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钾溶液 B.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 D.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铁溶液
⒖ 在下列反应中,X、Y、Z各代表一种物质,其中X是碱,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2 X+H2SO4==Y +2 H2O ,Y+BaCl2 == Z↓+2 NaCl 则X、Y的化学式依次为 ( )
A.NaOH Na2SO4 B.Na2SO4 NaOH C.KOH K2SO4 D.Na2SO4 BaSO4
⒗某种消化药片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镁,能减缓因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的pH变化的情况符合下图中的 ( )
A. B. C. D.
pH
7
T / 时间
pH
7
T / 时间
pH
7
T / 时间
pH
7
T / 时间
⒘某同学用玻璃棒沾取酚酞试液在滤纸上画了一朵月季花,将滤纸放到浓氨水的瓶口上放,滤纸上很快出现一朵 的月季花。再把此滤纸放到浓盐酸的瓶口上放,花儿逐渐 。
【活用所学】
⒙某同学设计实验证明: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有水生成。请帮助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结论与化学方程式
⑴取少量CuSO4粉末,向其中滴加几滴水
CuSO4粉末
化学方程式:
⑵向盛有无水醋酸的干燥试管中加入CuSO4粉末;另取一支干燥试管,向其中加入 和 。
CuSO4粉末
实验说明:
⑶将固体氢氧化钠加入盛有无水醋酸和CuSO4的试管里
CuSO4粉末
结论:
NaOH与醋酸反应有水生成
生成盐的质量
84
106
B
A
O
44
参加反应CO2质量
⒚今有化学反应:
① NaHCO3+NaOH==Na2CO3+H2O;
② NaOH+CO2==NaHCO3;
③ 2NaOH+CO2== H2O;
④ CO2+Na2CO3+H2O ==2NaHCO3 。
右图所示的“三角形”的三边分别表示了上述反应中的一个。
则:OA表示反应 (选填①②③④等,下同);
OB表示反应 ;BA表示反应 。
第3节 酸和碱的反应(二)
【我思我学】
〖查一查〗
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湿法冶金的原理、历史,并向同学们介绍。
〖试一试〗
你能在几分钟内按次序背诵出教材197页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吗?试试看,你能行。
〖议一议〗
在人类对金属材料的使用历史上,为什么铜在铁之前得以发现并被利用,而铝又在铁之后?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理解:常见金属单质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以此为依据判断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判断金属与盐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了解反应速度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并能分析此类问题中的质量变化关系、读懂相关问题的函数图象。(钾、钙、钠三种强金属单质与水的反应、硝酸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等不在考查范围)
2.学会:设计简单的小实验判别3种以内金属单质的活动性顺序。
二.方法指引
1.在初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有以下三方面作用:
(1) 判断金属与强酸的稀溶液反应能否产生氢气。
(2) 判断哪种金属能将哪种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 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时,在同等条件下速率的快慢。
1. 如何判断多种金属活动性的强弱顺序呢?有以下几个基本方法:
(1) 甲金属能将乙金属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甲比乙强。
(2) 甲金属不能将乙金属从乙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甲比乙弱。
(3) 甲金属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而乙不能,则在金属活动性表中,甲在H前、乙在H后。
【随堂检学】
⒈ 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酸、不属于碱,也不属于盐的是 ( )
A.H2SO4 B.NaCl C.H2O D.Cu(OH)2
⒉ 酸、碱、盐三类物质的共同点是 ( )
A.都含有氧元素 B.都含有氢元素
C.都含有原子团 D.都是化合物
⒊ 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此水垢可以用一些物质来洗涤,下列家庭用品中,能用来洗涤水垢的是 ( )
A.酱油 B.食醋 C.食盐 D.纯碱
⒋ 稀硫酸与下列何种物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的H+ 没有减少的是 ( )
A.BaCl2 B.NaOH C.CuO D.Zn
⒌下列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2Al+3CuCl2 ==2AlCl3+3Cu B.K2CO3+2NaOH ==2KOH+Na2CO3
C.2Fe+3CuSO4 ==Fe2(SO4)3+3Cu D.CaCO3+BaCl2 ==CaCl2+BaCO3
⒍木炭、氧化铜、铁粉都是黑色粉末,鉴别它们最理想的试剂是下列物质中的 ( )
A.硫酸铜溶液 B.水 C.稀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
⒎不法分子贩卖的假银圆大多是锌的某些合金。鉴别真假银圆时,可以将其浸入 ( )
A.澄清石灰水 B.硫酸铜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糖水
⒏硫酸亚铁可以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贫血患者每天需要补充铁元素1.40 g。则他每天服用的药物中含有硫酸亚铁的质量至少为 ( )
A.3.80 g B.6.95 g C.10.00 g D.3.18 g
⒐能将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氯化钠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 )
A.氢氧化钙溶液 B.稀盐酸
C.稀硫酸 D.酚酞试液
⒑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一种叫胆汁酸(一种酸)的难溶于水的物质,使鱼肉变苦,要消除这种苦味,可以用下列何种溶液冲洗最适宜 ( )
A.食盐水 B.醋酸 C.纯碱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⒒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事实:
⑴ 胃酸过多的病人,医生常给他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 ;
⑵ 用铁制容器配制硫酸铜溶液,结果容器被腐蚀: ;
⑶ 用稀硫酸“洗去”钢铁表面的铁锈: ;
⑷ 盛装过浓硫酸的铁罐,用水清洗后,遇明火爆炸: 、
;
⑸ 用酸与碱反应得到氯化镁: 。
⒓金属加工后的废液中含有2%~5%的NaNO2(一种盐),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氯化铵溶液来处理此废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NaNO2+NH4Cl==NaCl+NH4NO2 第二步:NH4NO2ΔN2+2X
⑴第一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
⑵第二步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 。
⒔既不溶于水,又不跟稀硫酸反应,但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 )
A.Fe B.Cu C.BaCl2 D.HCl
⒕外形相似的镁与锌分别投入到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去,结果发现镁释放气体的速度比锌快。由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
A. 盐酸的浓度恰好适合与镁反应 B.镁的密度比锌的密度小
C.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 D.化学反应的速率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⒖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你猜测其原因可能是 ( )
A.苹果汁中的Fe2+变成Fe3+ B.苹果汁中含有Cu2+
C.苹果汁中含有OH- D.苹果汁中含有K+
⒗只用一种试剂就能把KOH,HCl,KCl 3种溶液区别开,这种试剂是 ( )
A.紫色石蕊试液 B.BaCl2溶液 C.AgNO3溶液 D.无色酚酞试液
⒘下列实验现象能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是 ( )
A.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B.铁、铜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里,溶液颜色均发生变化
C.铁能被磁铁吸引,而铜则不能
D.铁、铜分别放入稀硫酸中,铁表面产生气泡,而铜的表面无现象
⒙人的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盐酸,pH在0.9~1.5之间,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 胃酸分泌过多是一种常见的胃病,下列物质中适宜于用作治疗此病的有 。(填序号,答案不一定只有一个)
① 小苏打粉 ② 氢氧化铝粉末 ③ 氧化钙粉末 ④ 纯碳酸钙粉末
⑵ 三硅酸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酸。三硅酸镁是一种盐,它的化学式是Mg2Si3O8,也可以写成2MgO·3SiO2。三硅酸镁也是一种常见的用来治疗胃病的药物,该药(有效成分是MgO)不溶于水,能中和胃酸且作用持久。试写出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⒚由生铁粉、铜粉组成的混合物与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滤纸上留有的固体是 ,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 ,在上述溶液里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再过滤,滤纸上留有的固体有 ,新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活用所学】
⒛已知黄棕色的三氯化铁溶液呈酸性,且能与铁粉反应:2FeCl3+Fe==3FeCl2.现有一同学取一盛有适量的三氯化铁溶液的试管并将过量的镁粉放入其中,他观察到: a.先有气泡产生, b.片刻后溶液褪色为几乎无色;c.数小时后又发现试管底部有黑色粉末,溶液无色。试回答:
①.a现象的原因: ;
②.b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③.c现象的黑色粉末是 ,化学方程式是 。
试用最简单的方法检验黑色粉末为何种物质? 。
第4节 酸、碱、盐的应用(一)
【我思我学】
〖试一试〗
纯碱(Na2CO3)是厨房中常用的物质。请从家中厨房里找出一些纯碱固体,试着从以下几方面探究其性质:性质的描述:
①观察其颜色为 色粉末状固体。
②实验其溶解性: 溶于水。
③加到食醋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
你探究出的关于纯碱的物理性质有 、 。化学性质的是 。
〖议一议〗
与同学讨论,你们所在地区农业上使用了哪些化学肥料?试着查一查它们的成分,尽可能地写出它们的名称和化学式。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知道:工业上的“三酸两碱”是指硫酸、盐酸、硝酸和烧碱、纯碱。知道侯德榜在纯碱制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2.了解:常见酸碱盐的主要、典型用途:(见教材表7-6)
3.知道:海水中含丰富食盐,可用于生产食盐。
4.了解:常见化肥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能分别举例,能根据化学式判断类别。
5.了解:豆科植物利用根瘤菌固氮。农家肥与化肥的各自主要优缺点。
6.学会:氨气的检验方法,并掌握用此方法检验铵态氮肥。
二.方法指引
1. 本课时的学习重点之一是对“三酸两碱”用途、生产等方面的了解。部分列入考点的知识应该加以记忆。
2. 本课时的另一学习重点是化学肥料的知识。首先要知道化学肥料主要是补充N、P、K三种元素的。其次要知道氮肥(尤其是铵态氮肥)、钾肥、磷肥、复合肥的几个主要代表的化学式。
3. 要了解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
【随堂检学】
⒈在山楂汁和人体胃液里,都含有的一种阳离子是 ( )
A.OH- B.H+ C.Cl- D.Cu2+
⒉下列空气中的物质,能被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吸收、转化为对植物生长有益的肥料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水分 D.氮气
⒊下列几类物质中,一定同时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的是 ( )
A.氧化物 B.碱 C.盐 D.酸
⒋某化工厂通过电解食盐水制取一些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此反应的产物不可能是 ( )
A.烧碱 B.硫酸 C.氢气 D.氯气
⒌配制无土栽培营养液时要用到KNO3作为肥料,化肥KNO3是一种 ( )
A.复合肥料 B.磷肥 C.钾肥 D.氮肥
⒍已知AgCl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固体。有一种医用含钾化合物的水溶液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水和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化合物是 ( )
A.KNO3 B.K2CO3 C.KCl D.KOH
⒎盛夏,在烈日下工作、出汗过多的人,所穿的深色衣服上会出现一些细小白色粉末,其主要成分为 ( )
A.纯碱 B.烧碱 C.氯化钠 D.油脂
⒏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铵根离子,可以使用的一组试剂是 ( )
A.稀盐酸、红色石蕊试纸 B.NaOH溶液、蓝色石蕊试纸
C.稀盐酸、蓝色石蕊试纸 D.氢氧化钠溶液、红色石蕊试纸
⒐ 常温下,当碘与镁化合时,速度很慢,若滴几滴水,则剧烈反应生成碘化镁,还形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雾,在此反应中水的作用是 ( )
A.反应物 B.氧化剂 C.催化剂 D.还原剂
⒑在蔬菜生长的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据有关专家介绍,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降低。浸泡买来的蔬菜时可以加入适量的 ( )
A.纯碱 B.白酒 C.白糖 D.食醋
⒒现有下列六种物质:无水硫酸铜(白色,吸水后变蓝)、纯碱、氯化钠、明矾、亚硝酸钠、高锰酸钾,试从中选择合适的物质,以其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⑴ 日常生活里用于调味和腌渍蔬菜、鱼、肉、蛋的一种盐类物质,其主要成分是 ;
⑵ 在医疗上用作消毒剂,在实验室里可用来制氧气的一种紫黑色物质是 ;
⑶ 可以用于精练铜、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
⑷ 若玻璃仪器沾有油脂,常用热的 溶液进行洗涤;
⑸ 工业用盐中的 有剧毒,切不可误作食盐,用于烹调;
⑹ 要证明某工业酒精中含有水,或检验某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常使用白色的 。
⒓将“先”与“后”填入下列空格内:
⑴用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时, 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滴加盐酸;
⑵稀释浓硫酸时:向烧杯内 加水, 加浓硫酸;
⑶不慎将较多量浓碱溶液泼洒在实验台上,应该 用水冲洗, 用适量的稀醋酸中和;
⑷称取5 g NaOH固体时; 向托盘上的表面皿内加NaOH固体, 向托盘内加砝码。
⒔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
A.Cu→Cu(OH)2 B.K2SO4→KNO3 C.Ba(OH)2→NaOH D.Fe2O3→Fe(OH)3
⒕ 亚硝酸钠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但亚硝酸钠对人体健康害,其水溶液显碱性,而食盐的水溶液显中性。根据以上文字的叙述,鉴别亚硝酸钠溶液和食盐溶液应选用的试剂为 ( )
A.蓝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食醋 D.汽水
⒖对于化学反应:A + B →C + 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若生成物C和D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
B.若A和C是单质,B和D是化合物,则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A是可溶性碱,B可溶性盐,则C、D可能是两种沉淀
D.A、B各取10克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C、D质量总和一定等于20克。
⒗向NaCl、NaOH和Na2SO4三种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物质,通过一步反应都能反应生成化合物M,则M是 ( )
A.Ca(NO3)2 B.HNO3 C.NaNO3 D.Ba(NO3)2
⒘近年来,市政府大力发展城市绿化。合理施肥和养护管理是城市绿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 )。
A.NH4HCO3 B. CO(NH2)2 C.KCl D.KH2PO4
⒙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二氧化氯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二氧化氯溶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氯酸(HClO3)和亚氯酸(HClO2)。它可用氯酸钠与硫酸、二氧化硫反应制得,同时生成硫酸氢钠。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⒚为了对氯化钾样品(含少量KNO3)进行组分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它们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仔细观察和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20
10
10
加入AgNO3溶液的质量g
100
100
150
反应后所得沉淀的质量g
14.35
14.35
14.35
⑴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数,下同)
⑵三位同学分别把反应后的溶液过滤,
哪一位同学所得的滤液是只含一种溶
质的溶液?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多少?
【活用所学】
20.某养鱼专业户鱼塘的鱼得了病,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就向鱼塘里撒了一些明矾【K2SO4•Al2(SO4)3•24H2O】进行消毒,结果未能见效,后去请教专家,经专家诊断,说需要向鱼塘里投入一定量的生石灰。撒了生石灰几天后发现仍未能奏效,原因是生石灰在水中发生反应而失效。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 。
第4节 酸、碱、盐的应用(二)
【我思我学】
〖查一查〗
查阅资料或网络,收集与强酸、强碱、亚硝酸盐伤害事故的事例,并在课堂上讲给老师和同学听。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学会:浓硫酸稀释的方法,知道浓硫酸的溶解放热、密度大于水、强腐蚀性等特性,知道违规操作的后果。
2.了解:有咸味的工业用盐亚硝酸钠(NaNO2)有毒、许多重金属盐(铅、铜、汞盐)有毒。
3.学会:能运用所学知识,对常见酸碱盐进行一般的鉴别、分离、定性测定(SO42--、Cl—的检验不要求),以及简单的定量测定等实验处理。能学以致用,解决简单的生产生活问题。
二.方法指引
1. 通过学习书后附录,了解强酸、强碱流出后的处理方法,记住关键环节。
2. 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是:将 沿着 倒入 中。这是因为:
(1) 浓硫酸密度大于水。
(2) 浓硫酸溶解放热。
3.通过练习,提高自己解决对常见酸碱盐进行的鉴别、分离、定性测定。这一能力是逐步形成的,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产生畏难情绪。
【随堂检学】
⒈下列日常生活用品中,含有醋酸(CH3COOH)的是 ( )
A.餐饮用啤酒 B.调味用的食醋 C.炒菜用的菜油 D.降温用的冰块
⒉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在做肠镜检查之前要排空肠胃内的杂物,常用一种叫做硫酸镁的药品,该物质属于 ( )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⒊一些食品包装袋中常用装有一小包脱氧保鲜剂,该保鲜剂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 )
A.氧化钙 B.浓硫酸 C.烧碱 D.铁粉
⒋下列化肥中,会因分解挥发而降低肥效的是 ( )
A.硫酸铵 B.碳酸氢铵 C.硝酸铵 D.氯化铵
⒌下列肥料,不属于复合肥料的有 ( )
A.磷酸氢二铵 B.硝酸钾 C.碳酸钾 D.磷酸氢二钾
⒍N、P、K是作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下列物质可以直接做肥料施用的是 ( )
A.磷酸钙 B.稀氨水 C.氢氧化钾 D.硝酸
⒎俗话说:“雷雨发庄稼”,是由于雷雨时,可以增加土壤中的 ( )
A.磷肥 B.氮肥 C.有机肥 D.钾肥
⒏某食堂将白色的工业用盐误作食盐用于烹饪,发生了 中毒事件。原因是工业用盐含有( )
A.KMnO4 B.NaNO2 C.Na2CO3 D.CuSO4
⒐只用水不能鉴别出的一组物质是 ( )
A.Na2SO4和CuSO4 B.CaCO3和Na2CO3 C.BaCl2和KNO3 D.浓硫酸和稀硫酸
⒑市场上出售的紫葡萄,表皮上常附有一些浅蓝色的斑点,它是为防治霉菌而喷洒的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中含有一种有毒的盐,因此在吃葡萄之前,应将葡萄浸泡在水中一段时间。这种有毒的盐是 ( )
A.BaCl2 B.CuSO4 C.AgNO3 D.Na2CO3
⒒下列物质的特征:① 液体是无色、无气味的;② 液体具有酒香气味;③ 液体具有鲜艳的颜色;④ 盐呈白色粉末状。不能作为该物质可以食用依据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⒓下列各组中,物质的类别、名称、俗称、化学式不相符合的是 ( )
A. 盐 碳酸氢铵 碳铵 NH4HCO3 B.盐 硫酸铜 胆矾 CuSO4·5H2O
C.酸 乙酸 醋酸 CH3COOH D.碱 碱式碳酸铜 铜绿 Cu2(OH)2CO3
⒔报载:德国曾经试进行用“汽水”(碳酸饮料)浇灌植物的实验,该实验的作用是 ( )
①加速光合作用的进行 ②改良土壤,调节pH值 ③有利于土壤中钙镁离子被植物吸收【Ca(HCO3)2和Mg(HCO3)2都可溶】 ④对防止病虫害有利
A.① B.②③ C.只有①②③ D.全部正确
⒕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⒖制印刷电路板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向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内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⒗某兴趣小组为验证鱼骨的成分,把鱼骨放在酒精灯上充分煅烧,得到白色固体,冷却后研成粉末,再向白色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请回答:
⑴.鱼骨中被烧掉的物质是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⑵.已知动物的骨骼中含有Ca2+,结合本实验推断:鱼骨中至少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鱼骨放入稀醋酸中浸泡会变软 B.饮用牛奶可补充钙质
C.骨质疏松患者不宜补钙 D.胃酸(含HCl)能促进钙质的吸收
⒘⑴白色衣服上如果有铁锈痕迹,应该用下列物质中的 进行处理后,再用清水冲洗。
A.汽油 B.洗衣粉 C.白醋 D.红醋
⑵酒厂用发酵法生产白酒时,需要加入适量硫酸来控制酸度,发酵完成后进行蒸馏,即得到白酒,但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其原因是 。
⑶在焊接和电镀金属时,常用稀盐酸,其作用是 。
18、研究性学习: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NaOH的变质程度
[研究方案]先称取13.3g 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根据生成CO2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变质程度。
m(盐酸)/g
50
75
25
0
1.0
2.2
m(CO2)/g
[解决问题]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填写下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继续探究]求实验过程中与NaOH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
[发现问题]根据“与NaOH反应所用盐酸的质量”,对照图像,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Na2CO3的质量/g
变质NaOH的质量/g
NaOH的变质程
(用质量分数表示)
【活用所学】
19、有关化肥的探究题:⑴碳酸氢铵是一种化肥,生产厂家有下面的使用说明:“本品宜存贮于干燥阴冷处,防止受潮,施用后盖土或立即灌溉,避免爆晒或与碱性物质(如熟石灰)混合使用,以免变质,造成肥效损失。”
⑴根据上面叙述,归纳写出碳酸氢铵的性质。
① ②
⑵草木灰含有碳酸钾(其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的步骤为: 。
⑶某农民发现他种植的农作物植株矮小,叶片发黄,茎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的边缘和尖端呈黄褐色并逐渐焦枯,于是他决定将碳酸氢铵与草木灰混合施用,以补充植物所缺乏的氮元素和钾元素。则该农民的判断是否准确? 。该农民施用肥料的方法是否合理?理由是 。
20、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元素,右图表示了土壤的pH和植物吸收这些元素的关系。栅栏越宽,营养元素的吸收率越高。
⑴当pH=4时,土壤显 性,在这种土壤中植物往往
不能正常地生长,这是因为 。
⑵如果施用一种能使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的肥料,
当地壤的pH在 时,植物的吸收率较高。
⑶如果施用由硝酸钾和和磷酸二氢铵组成的复合肥料,
为了使营养元素能最大限度被吸收,土壤的pH应该控制在 。
第八章 食品中的有机物
第1节 什么是有机物
【我思我学】
〖查一查〗
你知道什么是有机物吗?你能说出多少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想一想〗
我们在初一生物中学习过人体的营养知识,你还记得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是哪六大类吗?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理解: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定义,熟知几种定义中例外的物质。
2.知道:有机物的多样性;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能说出常见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物质:大米、面粉——淀粉;青菜、水果——维生素;青菜——纤维素;食用油——油脂;鱼、肉、牛奶——蛋白质。知道人体所需营养成分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水,前四种均为有机物,且均含碳、氢、氧三种元素(蛋白质还含有氮等元素)。
二.方法指引
1. 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的定义:首先要知道他们的根本区别:“是否含碳“,其次要知道几种例外:CO、CO2、碳酸、碳酸盐。
2. 记住人体所需六大类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水。并根据考点要求能说出常见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物质。
【随堂检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自然界中,下列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是( )
A、酸 B、碱 C、盐 D、有机物
2、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
A、CaCO3 B、H2O C、CH4 D、CO2
3、厨房的下列物质中,不含有机物的是( )
A、食盐 B、食用油 C、食醋 D、白砂糖
4、下列食品的主要成份是淀粉的是( )
A、黄豆 B、鸡肉 C、大米 D、青菜
5、牛奶中富含多种营养成分,下列不属于牛奶中主要成分的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淀粉 D、维生素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有机物
B、二氧化碳、碳酸钙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它们都是有机物
C、大多数有机物易燃
D、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7、在西部大开发中,投入了巨资兴建西气东输工程,将西部蕴藏的丰富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东部地区,这里所指的西气主要成分是( )
A、CH4 B、CO C、H2 D、H2S
8、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关于有机物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B、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只含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 D、无法判断
9、下列食品中含丰富的维生素是( )
A、鸡蛋 B、胡萝卜 C、虾 D、土豆
10、有关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天然气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气体矿物燃料。
B、我国是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
C、家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天然气
D、天然气是远古时代的大量动植物遗体埋藏于地下,历经漫长的年代,转化而来。
二、多项选择题(1-2个正确答案)
11、下列化合物不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 )
A、CO(NH2)2 B、甲烷 C、淀粉 D、聚乙烯
12、下列区分白酒和白醋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看颜色 B、闻气味 C、尝一尝 D、用火点燃
13、点燃某气体后,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立即倒转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可能是( )
A、CO B、H2 C、CH4 D、CO和H2
14、下列材料属于人工合成的有机物的是( )
A、尿素 B、蚕丝 C、塑料 D、纯棉布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B、在有机物中碳原子一定与碳原子相连接
C、不同有机物的化学式可能相同
D、在有机物中碳原子可以相互连接成链状或环
三 、填空题:
16、根据是否含有碳元素,可将化合物分为有两大类 和 。
都含有碳元素,比如 、 等。
17、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指 很大的有机物,简称有机高分子。
18、取少量蔗糖放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管口有小水珠生成,同时试管中留下黑色的炭粉,由此可断定蔗糖中含 元素,属于 化合物。
19、维生素B2()由 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共有 原子,其相对分子质量等于 。
【活用所学】
20、有机物的命名与它的构成规律紧密相关。如有机物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按此规律,丁烷的化学式为 。
第2节 淀粉和油脂
【我思我学】
〖查一查〗
运动员在长跑途中补充的是什么物质?
饮用白酒中的酒精是怎样酿造出来的?
〖想一想〗
在生物中学过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表达式是怎么写的?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自然界物质、能量循环中的意义。
2.知道: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淀粉、蔗糖、葡萄糖等属于糖类。
3.知道:葡糖糖是人体中直接提供能量的能源物质。
4.学会:淀粉、葡萄糖的检验方法。
5.知道:食品中的许多油类均属于油脂类食物,知道“油”和“脂”的区别。知道脂肪在人体中能量贮存中的重要作用。
二.方法指引
1. 光合作用消耗了空气中的 物质,补充了空气中的 物质;呼吸作用消耗了空气中的 物质,补充了空气中的 物质。所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两个重要环节。
2. 光合作用将 能转化为 能,呼吸作用将 能转化为人体所需的各种能量。
3. 淀粉与碘作用呈现 色,葡萄糖加入到新制的氢氧化铜中(并加热)出现 色的沉淀。这两个反应可用来检验淀粉与葡萄糖。
【随堂检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大米、玉米、马铃薯等食物中主要含有( )
A、蛋白质 B、淀粉 C、维生素 D、葡萄糖
2、在医疗上葡萄糖被大量用于病人补液的原因是( )
A、葡萄糖是人体必须食用的营养素
B、葡萄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在人体内能直接进入新陈代谢
D、每克葡萄糖被氧化释放的能量比同质量的油脂被氧化时放出的能量多。
3、下列做法有危险的是( )
A、用冰醋酸兑水配成食醋作调味品
B、用工业酒精兑水作燃料
C、用工业酒精兑水配成白酒饮用
D、用乙醇制造某饮料
4、葡萄糖的结构式如下:
,下列关于葡萄糖说法错误的是:
A、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葡萄糖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8
D、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可提供能量
5、下列反应不以氧化反应为主的是( )
A、淀粉酿酒 B、点燃液化石油气 C、瓦斯爆炸 D、呼吸作用
6、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某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在同样条件下,你预测数天后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
A B C D
7、下列物质中不含有油脂的是( )
A、葵花籽 B、大豆 C、味精 D、花生仁
8、洗涤盛放过植物油的试管,宜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硫酸 B、热的碳酸钠溶液 C、热水 D、浓硝酸
9、下列植物的种子一般不选用来酿酒的有( )
A、葡萄 B、大麦 C、大米 D、花生
10、对于糖类和脂肪的转化,下列说明不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的糖类也可转变为脂肪
B、摄入人体内的糖类,只可氧化成和
C、植物种子萌发时贮存的脂肪可转变为糖
D、人体的脂肪也可消耗,提供能量。
二、多项选择题(1-2个正确答案)
11、下列属于碳水化合物的是( )
A、蛋白质 B、纤维素 C、油脂 D、淀粉
12、油脂难溶于( )
A、酒精 B、汽油 C、食盐水 D、水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都具有甜味
B、油脂和淀粉的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组成和结构也相同
C、碘酒可用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D、摄入人体内的糖类最终都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14、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11:9,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 B、 C、 D、
15、有关人体内的脂肪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体内氧化供能
B、作为人对外界环境的屏障,防止人体热量过多散失
C、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D、使人看上去臃肿肥胖,因此毫无作用。
三、填空题:
16、葡萄糖是一种 色 味粉状物,化学式为 ,在体内经缓慢氧化转化为 和 ,释放出热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糖类主要包括 、 和 。 是人们食用的最主要的糖类。
18、室温下呈液态的油脂称为 ,例如 ;室温下呈固态的油脂称为 ,例如 。
19、酒精是常用的加热器中的燃料,这是利用酒精的 性,酒精灯熄灭后必须盖上灯帽的原因是 。
20、在实验室中检验是否含有葡萄糖的方法是:(1)在试管中加入几毫升 溶液,滴加 溶液4-5滴,可看到 现象。(2)立即加入适量的待测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观察到 现象,即可证明含有葡萄糖。
【活用所学】
21、很多同学都喜爱吃水果,请问:苹果中含有淀粉吗?如何检验?写出你的猜想与实验,简要说明操作、现象、结论。
第3节 蛋白质和维生素
【我思我学】
〖试一试〗
取几根头发用火焰点燃,闻一闻灼烧后的气味。
取少量鸡蛋清放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开水,观察现象。在把水冷却到常温,蛋清会恢复到原样吗?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知道:蛋白质在人体物质建构、新陈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
2.了解:蛋白质在水中可溶,在饱和硫酸铵溶液中难溶;在加热、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中会发生变性,失去生理功能。知道黄曲霉素对人体的危害。
3.了解:维生素在人体中含量虽少,但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且许多种类的维生素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具体各种维生素的生理作用及存在不纳入考试范围。
二.方法指引
1.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是人体肌肉、血液、毛发、激素、酶的主要成分。
2. 蛋白质中所含的元素有:C、H、O、N等多种元素,所以蛋白质灼烧后有特殊的气味产生。
3. 蛋白质在加热、遇重金属盐、浓硝酸、甲醛等物质会发生化学变化,失去生理功能。
4. 维生素在人体中含量不高,但不可缺少。维生素不属于高分子物质,但也属于有机物。
【随堂检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的国家是( )
A、日本 B、中国 C、英国 D、美国
2、已知的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人体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会引起夜盲症(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3、下列对黄瓜的烹调方法能保证人体对维生素C摄入量最多的是( )
A、切成片在水中浸泡后生食 B、在沸水中煮熟
C、加食醋凉拌生食 D、煮熟后保温半小时后食用
4、既是构成人体细胞的物质基础,也是生命现象的重要物质基础的是(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5、误食含下列物质的食品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
A、 B、 C、 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霉菌污染的黄豆只要连续煮半小时,就对人体无害了。
B、灼烧头发和棉纱线会产生相同的气味
C、烹调鱼时会产生多种氨基酸,因此味道鲜美
D、人们只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和水就可以满足健康的需要。
7、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很强,结合后的血红蛋白失去结合氧气能力的物质是( )
A、 B、 C、 D、
8、蛋白质在人体内( )
A、缓慢氧化分解成和,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能量
B、参与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最终都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
C、直接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
D、在人体内酶物质的作用下,先分解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后重新合成
9、长期以精米为主食而副食又单调的人容易患脚气病是因为膳食中缺少(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 D、维生素C
10、国际上推广使用中国的铁锅是因为它补充人体所需要的铁元素,促进人体合成( )
A、头发 B、肌肉 C、血红蛋白 D、生长素
二、多项选择题(1-2个正确答案)
11、维生素C(化学式为)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近年来研究还发现维生素C有防癌作用,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C是氧化物
B、维生素C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
D、青少年应多吃蔬菜和水果,切忌偏食
12、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
C、人体内蛋白质的合成所需氨基酸都必须靠摄入的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来补充
D、青少年多喝牛奶有利于健康成长
13、维生素A1中含C的质量分数为83.9%,H为10.5%,O为5.6%,其相对分子质量是286,则维生素A1化学式为( )
A、 B、 C、 D、
14、1997年,第一只“克隆羊”在英国诞生,“克隆羊”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找一些特殊的酶,它们能激活普通体细胞,使之像生殖细胞一样发育成个体,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B、酶的催化作用是有选择性和专一性
C、酶通常在强酸或强碱条件下发挥作用
D、高温或紫外线照射含降低酶的活性
15、医生建议婴幼儿除正常饮食外,还需补服鱼肝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鱼肝油可补充维生素A、D B、服鱼肝油可预防佝偻病
C、鱼肝油可补充维生素C D、维生素D人体皮肤可自行合成所以无须补充
三、填空题:
16、蛋白质中一定含有 、 、 和 元素,动物性蛋白主要来源于 、 等;植物性蛋白主要来源于 、 等,因此我们的饮食尽量要丰富,不要单一。
17、蛋白质的性质实验:(以鸡蛋白实验)
(1)在少量鸡蛋白溶液中加足量纯净水,振荡,观察到 现象;
(2)在鸡蛋白中加硫酸钠溶液,观察到 现象;
(3)在鸡蛋白中加乙酸铅溶液,观察到 现象;
(4)在鸡蛋白中加浓硝酸,微热,观察到 现象;
(5)给鸡蛋白溶液加热,可看到 现象。
18、在日常生活中,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可采用的方法是 。
【活用所学】
三、简答题
19、怎么样防止黄豆、玉米受到黄曲霉素的污染?
20、家庭中碗筷,毛巾等常用的消毒方法是什么?说明其中的道理。
第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1节 化学与能源
【我思我学】
〖议一议〗
与同学交流:我们生活中用到过哪些形式的能源?
〖查一查〗
查找资料或搜寻网络,看看干电池、蓄电池分别是如何工作的?蓄电池充电的原理又是什么?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认识:中国节能标志。应对能源危机我们应采取开发新能源、降低能耗的措施。
2.知道:常见电池大多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会做锌铜原电池的小实验(不要求作出解释)。知道随意丢弃废弃电池对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3.学会:氢气的实验室制取及验纯实验,了解实验设计中固液分离的原理。
4.了解:氢能源的主要优点,以及目前面临的推广障碍。
二.方法指引
1. 电池工作主要是 能转化为 能;蓄电池充电主要是 能转化为 能。
2. 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导致固体废弃物和重金属离子对环境的污染。
3. 氢能源的优点有 。
4. 氢能源目前不能推广的原因是 。
5. 实验室制氢气的实验你会做吗?有哪些注意点?
【随堂检学】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绿色能源是理想的能源,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不属于绿色能源的是 ( )
A、风能 B、太阳能 C、煤 D、氢能源
2、200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并赢得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权。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形象,某学校提出下列环保建议: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分类回收垃圾。其中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主要原因是( )
A、 都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都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 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和水。 D、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4、我们的世界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如果失去了能源(energy resources),世界将一片漆黑,万物将走向死亡。所以一方面要节约现有的能源,另一方面还要研究和开发新的能源,下列是中国节能标志的是( )
A B C D
5、煤和石油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必须( )
A、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得氢气作能源 B、大量砍伐树木作燃料
C、用高粱、玉米酿制酒精作燃料 D、开发太阳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6、关于用水制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
(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将太阳能聚焦,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7、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秆,下列有关秸秆的处理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做饲料 B、制沼气 C、造纸 D、就地焚烧
8、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待水槽中导管刚有气泡放出时,再用排水法收集
B、如果用到长颈漏斗,则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
C、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盛氢气的集气瓶应该盖好倒放在桌子上
9、下列简易装置不能用于制取氢气的是( )
稀H2SO4
Zn粒
A B C D
10、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加入稀硫酸;③加入锌粒;④收集氢气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二、选择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1、最近科学家确认,存在一种具有空心类似于足球结构的N60,这一发现将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一种最好的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60是一种化合物 B、N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
C、N60属于单质 D、N60这种物质是由氮原子构成的
12、检验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氢气的纯度,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这时可应采用的措施是( )
A、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再收集 B、直接用于实验
C、换一支试管再收集 D、用原试管继续收集
三、填空题
13、电池是一种将 能直接转化成 的装置,在电池放电时,电池中的物质发生 变化,将 能转化成 。
14、光合作用是自然界中利用太阳能的主要途径,绿色植物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 。植物体又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将葡萄糖转化成 或 。
四、实验题
15、某同学设计了右图用于制取氢气的装置,根据该
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试管中选用的最佳药品是 和 。
(3)指出图中的四处错误,并加以改正:
①
②
③
④
【活用所学】
16、气体打火机使用的有机燃料,要求稍微加压降温即可液化,减压(打开阀门)很容易汽化、遇明火即燃烧,你认为符合这种条件的有机燃料是( )
A
B
C
D
化学式
C2H6
C3H8
C4H10
C5H12
沸点℃
-88.6
-42.1
-0.5
-36.1
熔点℃
-183.3
-189.7
-138.4
-129.7
17、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H2O分子构建8个笼,每个笼内可容纳一个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H2O分子填充。则“可燃冰”平均分子组成可表示为( )
A、3CH4·H2O B、CH4·3H2O C、CH4·H2O D、CH4·8H2O
18、科学家的长期研究发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应用现代技术预测,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为0.028%上升到0.056%,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5℃到4℃,科学家作出此结论科学方法属于
(2)为减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我们应提倡使用的能源是
A、风能、煤、电能 B、太阳能、煤、潮汐能
C、石油、核能、草木燃料 D、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19、用砂纸擦除铜片和锌片表面的氧化膜,用导线将铜片和锌片分别连接到电流计的正、负极,然后把锌片和铜片一起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如图)。
(1)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 ;② ;③ ;
④电流计指针偏向 (填“铜”或“锌”)
(2)实验中发生能量变化的形式是由 能
变为 能,发生这种能量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第2节 化学与材料
【我思我学】
〖查一查〗
搜索网络,看一看目前又有哪些新型材料面世了,向同学们作出简单的介绍。
〖议一议〗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启发,从生活用品和建筑材料两个方面总结一下我们的周围有哪些类型的材料?感受品种丰富各类材料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知道:材料可分为天然材料、合成材料(还有按需设计材料,不考查);又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复合材料。能分别举一两个例子,或根据所提供的常见材料判定其所属类别。
2.了解:材料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常识性了解:金属材料的发展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玻璃的生产原料是砂子、石灰石、纯碱;陶瓷的发展等。
4.知道:有机合成材料分为: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纤维分为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常识性了解合成纤维的优缺点;知道动物毛发、植物纤维、化纤布料的简易鉴别方法(灼烧法、腐蚀法)。
5.知道:聚乙烯、聚氯乙烯、有机玻璃等都属于塑料;熟悉聚乙烯、聚氯乙烯的使用上的区别和鉴别方法。熟知“白色污染”的含义、危害及解决之道。
6.常识性了解:橡胶分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复合材料的概念,能举一至二例子。
二.方法指引
1、材料主要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复合材料。还可从另一个角度分为天然材料、合成材料。要能各举出1-2个例子。学习这一知识时要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2、部分类似材料的鉴别:动物纤维与植物纤维——灼烧闻气味;聚乙烯、聚氯乙烯——灼烧闻气味。
【随堂检学】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由早到晚的顺序正确的是( )
A、铁→铜→铝 B、铜→铝→铁 C、铜→铁→铝 D、铁→铝→铜
2、下列生活用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尼龙袜子 B、砂锅 C、铁锅 D、瓷碗
3、下列可制食品袋、药物包装材料、日常用品、管道、绝缘材料等的塑料是( )
A、聚乙烯 B、聚氯乙烯 C、聚苯乙烯 D、聚丙烯
4、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尽可能减少使用塑料制品
B、回收废旧塑料
C、研制和推广使用在自然条件下容易分解的新型塑料
D、禁止使用任何塑料制品
5、下列有关物质的贮存和运输上的注意点不正确的是( )
A、水泥要防止受潮
A、 玻璃制品、陶瓷等要轻拿轻放,不能堆积重压
B、 塑料制品一般要防止高温,及阳光的暴晒
合格证
品名: 夹克
号型:175/92A
面料:尼龙18.5%
棉 81.5%
等级:合格品
C、 碳酸氢铵要经常翻晒,以防受潮变质
6、右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服装布料的成分是纯棉
B、该服装面料具有防火功能
C、该服装面料的透气性较好
D、该服装面料成分都属于合成纤维
二、选择题(有1—2个正确答案)
7、下列常见材料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是 ( )
A玻璃 B棉布 C不锈钢 D塑料
8、下列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A、棉花 B、羊毛 C、蚕丝 D、绦纶
9、下物质中不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钢筋混凝土 B、玻璃钢 C、高技术陶瓷 D、复合肥
10、某种铁的氧化物20g,在加热条件下,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后,将生成的气体用石灰水完全吸收,得沉淀37.5g,则该氧化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A、2:3 B、7:2 C、7:3 D、21:8
三、填空题
11、从下面两种塑料中选择合适的来制造不同的产品(填编号):
(A)聚乙烯 (B)聚氯乙烯
(1)食品保鲜膜
(2)服装包装袋
(3)塑料牛奶瓶
12、列举日常生活中由下列材料制成的物品,并分析它们的特点(1)金属材料 、 ;(2)非金属材料 、 ;(3)合成材料 、 ;(4)复合材料 、 。
13、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称为 ,它们都是人工合成的 化合物,它们的特点是相对分子质量 。
14、羊毛是由 构成的纤维,棉花是纤维素(由很多 缩合而成)构成的纤维,两者可用 的方法来加以鉴别,鉴别过程中若有臭味产生的是 。
【活用所学】
15、有这样一幅彩图:把一个装有小鸟的笼子浸入鱼缸中,让小鸟与笼外的小鱼“共同生活在一起”。制作这个笼子的材料是用碳及碳的化合物合成的,你认为这个笼子的材料必须具有的性能是( )。
A透气、隔水 B.透气、透水 C.透水、隔气 D.隔气、隔水
16、纳米(nm)是一种长度单位,1nm =10-9m,纳米科技开辟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新层面。纳米材料科技是纳米科技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的超细粉末,即可得到纳米材料。这种加工过程属于(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又不是化学变化
17、玻璃、有机玻璃、玻璃钢、不锈钢四种物质,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属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18、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是碳酸钠、碳酸钙、石英(SiO2),反应的原理是碳酸钠、碳酸钙在高温下分别跟石英反应生成硅酸盐(Na2SiO3、CaSiO3)。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第3节 化学与环境
【我思我学】
〖查一查〗
你认识中国环境标志吗?查一查资料或网络,把环境标志的设计意图讲给同学们听。
你了解我国环境污染的状况吗?你了解我国酸雨发生的状况及危害吗?查一查,然后跟同学们讨论讨论。
你了解我国水资源受污染的状况吗?查找出一些典型事例,提出你的建议。
〖议一议〗
针对我国或世界目前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简要地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同步导学】
一.评价要点
1.认识:中国环境标志。
2.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的几种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及其主要来源。常识性了解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二氧化碳、甲烷浓度增大)及危害,我国酸雨的类型(硫酸型)及其典型危害。
3.了解:硫粉燃烧的实验现象:火焰(区分空气中、氧气中)、生成物状态气味、二氧化硫水溶液的酸性及对比研究的实验方法。进而了解硫酸型酸雨形成的机理。
4.常识性了解: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用水、生活污水;赤潮、水华形成的主要原因。
5.了解:了解污水净化的意义,知道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知道明矾、漂白粉的基本作用。
6.常识性了解: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理的重要意义;认识物品回收标志;知道分类回收的概念。
7.了解:化学学科的重要作用(帮助人类认识物质、利用资源、发展科技等)。
8.学会:针对环保、能源、资源等方面问题,能简单地举例,并能就应对措施进行简单的论述。
二.方法指引
1、学会用方程式表示硫酸型酸雨形成过程:
(1)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
(2)二氧化硫在空气中被氧化成三氧化硫: 。
(3)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 。
2、水净化的常用方法:沉淀、过滤、消毒等,在生活中净化水常用明矾、氯气、漂白粉、过滤池等药品和装备。要了解它们的应用原理。
【随堂检学】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
1、被污染了的空气会:①损害人类健康;②影响作物生长;③造成自然资源破坏;④损坏建筑物。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含有硫的煤,在火炉中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能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
A、SO2和CO2 B、SO2 C、CO D、SO2和CO
3、下列物质燃烧产物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
A、煤 B、柴油 C、氢气 D、硫
4、下列操作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
A、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B、往饮用水加入少量二氧化氯或漂白粉
C、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D、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任意施用
5、下列各项操作或措施,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的是( )
A、过量砍伐森林树木 B、某化工厂大量使用含硫的煤作燃料
C、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 D、将CO还原Fe2O3的尾气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气中
6、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下列活动能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是( )
①工业废水、废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②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③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和塑料制品垃圾;④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
A、③④⑤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7、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举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境无关的是( )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烟雾
⑤臭氧空洞 ⑥水俣病 ⑦潮汐 ⑧大脖子病
A、①② B、⑦⑧ C、⑥⑦⑧ D、②⑤⑦
8、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量的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北东市政府给每户居民发放节水龙头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C、将生活、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
D、沿海地区可以不考虑节约用水的问题
二、选择题(有1—2个正确答案)
9、为了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变废为宝,去年我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学校人行道的垃圾箱中,绿色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下列物质能扔进绿色垃圾箱的是( )
①旧书旧报纸 ②废铝线 ③一次性塑料饭盒 ④口香糖
⑤果皮 ⑥空矿泉水瓶 ⑦废铁锅 ⑧易拉罐
A、①③⑤⑦⑧ B、③④⑤⑥⑧ C、①②⑤⑦ D、①②⑥⑦⑧
10、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
A、火山爆发 B、煤和石油等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C、动、植物的呼吸 D、植物的光合作用
11、为防止大气污染,开展“还我丽日蓝天”工程,其中有效的措施是( )
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B、减少工业烟尘和各种废气的排放
C、推广无污染能源 D、建造氧化塘和污水处理厂
12、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喝纯净水,市场上出售的纯净水有一些是蒸馏水,对于这一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PH等于7 B、导电能力很强
C、它含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D、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三、填空题
13、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 和 两大类。其中可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的气体有 、 和 ,这些气体主要来自 的燃烧和 的废气。
14、燃烧散煤有大量SO2产生,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为了减少空气污染,青岛市已颁布地方法规,规定在市区内禁止燃用散煤,推广使用型煤。
(1)制作型煤时,要在煤中加入适量熟石灰,以消除燃煤时二氧化硫的污染。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2)除上述方法外,请举出两例你所了解的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或措施:①
; 。
四、信息题
15、近几年我国不少水域多次发生严重的“赤潮”、“水华”现象。“赤潮”、“水华”主要是指水中某些植物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水面上的藻类疯狂生长、繁殖,水质恶化,造成鱼类死亡。
(1)已知藻类的化学式为C106H263O110N16P,则组成藻类的元素有 ,藻类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该藻类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2)根据藻类的化学式确定,工业和生活污水中导致藻类生长过快的营养元素是 。
(3)为了解决水体污染,应从控制污染源头着手。下列措施能防止“赤潮”、“水华”现象发生的是(填序号) 。
①在水域沿岸新建的住宅小区、饭店、宾馆采用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②两岸居民禁止使用含磷酸钠的洗衣粉;
③禁止用该水域的水进行农业灌溉;
④向该水域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4)“水华”现象一般发生在枯水期还是汛期?为什么?
【活用所学】
16、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
①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
②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③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受到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所致
④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放的尾气引起的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②和③ C、只有①②和③ D、①②③④都正确
17、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铝在下列应用中应当控制的是
①制铝合金;②制导线;③制炊具;④银银色涂料;⑤明矾净水;⑥明矾与苏打制食品膨松剂;⑦易拉罐;⑧用氢氧化铝凝胶制胃舒平药品;⑨包装糖果和小食品
A、仅③⑤⑧⑨ B、仅⑥⑧⑨ C、仅③⑤⑨ D、仅③⑤⑥⑦⑧⑨
18、正常的雨水因溶有 而呈弱酸性,通常将PH小于 的雨、雪、雾、雹、露、霜等称为酸雨。SO2、、NOx、含氯化合物等物质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我国主要是 型酸雨,其形成过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SO2在空气中的飘尘做催化剂的作用下被氧气氧化为SO3,溶于水生成硫酸,写出有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另一种是SO2
溶于水生成亚硫酸,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写出有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 。由于SO2的氧化非常缓慢,故后一种途径是其主要形成过程。
19、下表是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周报,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城市
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级别
北京
92
TSP
II
济南
76
TSP
II
天津
82
TSP
II
武汉
83
NOx
II
哈尔滨
96
TSP
II
重庆
98
SOx
II
上海
74
NOx
II
贵阳
69
TSP
II
注:TSP——空气中的飘尘;NOx——氮的氧化物;SOx——硫的氧化物。
(1)最容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_________。为减少城市酸雨的产生,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①少用煤作燃料;②采用燃料脱硫技术;③向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④开发新能源。
(2)汽车尾气(含有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其特点是使CO与NO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环境循环的无毒气体,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城市汽车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①开发氢能源;②使用电动车;③植树造林;④戴呼吸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