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97 M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综合模拟测试一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以下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 3 m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73 ℃
C.一个中学生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0 Pa
D.某变电站高压输电电压为 3×105 kV
2.有关电磁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 m/s B.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D.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
3.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 B.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
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 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
4.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词歌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词歌赋时,不仅要
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
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
①“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的;
②“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③“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飞流直下的过程中,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④“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6.如图所示是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车内悬挂的小球和杯中水面在某一瞬间的情况,
其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 )。
7.关于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减少 B.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唯一的方法
C.温度为 0 ℃的物体没有内能 D.温度相等的 1 kg 水和 1 g 水内能相同
8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
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 A1 的示数与电流表 A2 的示数同时变大
D.电流表 A1 的示数与电流表 A2 的示数同时变小
9.下列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用湿抹布擦正在发光的电灯泡
B.发生电火灾时,要迅速给着火的物体泼冷水
C.为了使用方便,将三脚插头改成两脚插头使用
D.家庭电路中,开关要串联在火线和电灯之间
10.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 S 甲
和 S 乙。甲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1 的液体,乙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2 的液体。现将体积相等的 A、
B 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 A 悬浮,物体 B 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
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1、压力为 F1,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
为 p2、压力为 F2。已知物体 A 与物体 B 的密度之比为 2∶3,S 乙等于 4S 甲。则下列判断正确
的是( )。
A.p1=p2,F1>F2 B.p1<p2,12F1=F2 C.3p1=p2,6F1=F2 D.p1>p2,F1=4F2
11.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面
的小圆圈代表并排放置的圆形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12.如图所示,定滑轮重 2 N,动滑轮重 1 N。在拉力 F 的作用下,1 s 内将重为 8 N
的物体 A 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了 0.2 m。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以下计算结论正确的是
( )。
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 0.6 m/s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C.拉力 F 的功率为 1.8 W D.拉力 F 的大小为 5 N
二、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
13.在 2011 年的中考体育测试中,测的小明同学身体的几项指标忘记了写单位,请你
填上合适的单位:身高是 165______,体重是 500______。
14.光学器件在生活实际中有很多应用:盘山公路拐弯处反光镜使用的是______镜;人
们梳妆打扮时使用的是______镜。
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电表(电流表或电压表)分别接在 A、B、C 处,当开关 S
闭合时,电灯 L1、L2 均正常发光,A、B、C 处三个电表的示数分别为 3、0.6 和 1.8(单位为
A 或 V),则电灯 L1 和 L2 中通过的电流之比为______;若把 A、B 处的电表换接成另一种电表,
C 处电表不变,则电灯 L1 正常发光,L2 不发光,A 处电表的示数为 0,B、C 处电表的示数分
别为 3 和 1.2(单位为 A 或 V)。上述两种情况下,电路的总电阻之比为______。
16.冬天,小明手捂热水袋暖手,是通过______的途径使手的内能增加的(选填“热传
递”或“做功”)。若热水袋内有 0.5 kg 的热水,温度从 75 ℃降低到 45 ℃,则放出的热
量是______J。
17.人类能自主补充食物并转化成能源来维持生命活动,而目前的机器人主要是靠事先
储存的电能来进行活动的,但目前科学家已经造出了一种能捕食苍蝇的生态机器人,它能将
捕到的苍蝇体内的糖类物质通过微生物燃料电池直接转化为电能,供自身活动需要。请回答
下列问题:
(1)糖类物质属于________机物,生态机器人的能量转化形式是从________能转化为电
能。
(2)在实验中,质量为 20 kg 的生态机器人吃了 8 只苍蝇,用 5 天时间匀速移动了 10 m,
若机器人受到的阻力是机器人重的 0.1 倍,该机器人克服阻力做的功是________。
(3)除这种以生物为食的生态机器人外,如果让你设计一种可从自然界中较为方便地自
主补充能量再转化为电能的机器人,你设计的机器人直接从自然界补充能量的形式是
________,获得这种能量的方法(途径)是可在机器人上安装________。
三、作图题(每题 3 分,共 9 分)
18.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 30°角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
请你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的大小)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9.装卸工人利用斜面将一木箱推到汽车上(如图),试在图中画出木箱在斜面上所受力
的示意图。
20.根据左下图所示的电路图,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右下图所示的实物图连接起来。
(要求:导线不能交叉。)
四、实验探究题(本题共 15 分)
21.(2 分)下列实验不正确...的是______。
22.(6 分)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 15 cm。
(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这个像是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 或“等大”)
的像。生活中常用的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若固定蜡烛和光屏不动,向______(选填“右”或“左”)移动凸透镜到另一位置,
还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
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23.(7 分)在测定额定电压为“2.5 V”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
(1)完成实物图的连接。
(2)开关闭合前,将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造
成这种故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排除故障后,得到如下实验数据,请根据数据完成实验表格:
实验次数 灯泡两端电压
U/V
通过灯泡的电流
I/A 灯泡的功率 P/W 灯泡明暗情况
1 1.5 0.2 0.3 较暗
2 2.5 0.3 正常发光
3 3 0.32 较亮
(5)测完功率后又算出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阻值,发现电压升高时电阻______(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本题共 14 分)
24.(7 分)五一节,小豪一家去公园游玩,看到如图所示的新型太阳能电动观光车,该
车的整车质量为 400 kg。(g 取 10 N/kg)
(1)若车上人的总质量是 200 kg,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 0.05 m2,则观光车静止
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观光车以 5 m/s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平均阻力是 200 N,则 5 min
内观光车克服阻力做的功是多少?
(3)从环保角度分析,太阳能电动观光车与普 通汽车相比,具有哪些优点?(写出一条
即可)
25.(7 分)小理对家里的电磁炉进行研究,电磁炉的功率调节范围是 120~2 200 W,
(1)小理用电磁炉将质量为 2 kg 的水从 20 ℃加热到 100 ℃,消耗了 0.22 kW·h 的电
能。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这时电磁炉的效率是多少?
(2)小理用电磁炉煮粥。先用大功率将水煮开,后用小功率煮。这段时间电功率随时间
变化如图所示。问第 8 min 通过电磁炉的电流是多少?[水的比热容是 4.2×103 J/(kg·℃),
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220 V]
参考答案
1.A 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 3 m,选项 A 正确。人的正常体温大约 37 ℃,选项
B 错。一个中学生静止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5×104 Pa,选项 C 错;变电
站高压输电电压不可能达到 3×105 kV,选项 D 错。
2.C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108 m/s,选项 A 错;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
质,选项 B 错;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但也有害,选项 D 错;手机通信是利用电磁波来
传递信息的,所以正确的选项是 C。
3.A 冰雪融化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所以 A 正确;冰棍“冒出”的“白气”及草
丛之上晶莹的露珠都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雪花的形成属于凝华,凝华放热。
4.C ①中露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②桃花只是反射光,本身不能发光;
③瀑布落下时,高度降低,速度加快;④“帆”以岸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5.A 本题以图片形式考查各种光现象的成因。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选项 A
正确;选项 B、C 中描述的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选项 D 中光亮的勺子形成的像是光的
反射现象。
6.D 杯内水与悬挂的小球都具有惯性,当小车运动状态改变时,它们都要保持原来的
速度继续运动。A 中小车向右加速,水要保持原来较小速度,因而在左侧堆积,但小球也应
向左倾斜,同样情况下 B 中水在左侧面应升高液面,C 也应是水面左侧面较高。
7.A 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同一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小,选项 A 正确;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选项 B 错;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内能的有无与温度无关,温度为 0 ℃的物体有内能,选项 C 错;温度相等的 1 kg 水比 1 g
水的内能大,选项 D 错。
8.D 由题图可知,电阻 R1 和滑动变阻器 R2 并联,电流表 A1 测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
电流表 A2 测电路中的总电流,电压表测 R2 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电压。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
器的滑片 P 向左移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 R2 的电流
即电流表 A1 的示数变小;通过 R1 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流表 A2 的示数
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所以正确的选项是 D。
9.D 家庭电路中,开关要串联在火线和电灯之间,正确的选项是 D。
10.B 由甲图,ρ1= ρA,则ρB=3
2
ρ1,B 漂浮,则ρB<ρ2,所以ρ1<ρ2,由 p=
ρgh,p1<p2。由 B 有一半露出液面,则ρB=1
2
ρ2,故1
2
ρ2=3
2
ρ1,ρ2=3ρ1,p2/p1=3,又
S 乙=4S 甲,所以F2
F1
=p2
p1
×S 乙
S 甲
=3
1
×4
1
=12,即 F2=12F1。
11.D D 中既利用了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减小摩擦力,又利用了动滑轮省力。
12.C
13.答案:cm(或厘米) N(或牛)
解析:对初中生来说,身高一般是 165 cm,体重是 500 N。
14.答案:凸面 平面
解析:盘山公路拐弯处反光镜使用的是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人们梳妆打扮时使用的
是平面镜。
15.答案:2∶1 2∶3
解析:由题图可知,当开关 S 闭合时,电灯 L 1、L2 均正常发光,则 a 是电压表,b 和 c
是电流表,灯泡 L1 和 L2 并联,电压表测灯泡 L2 两端的电压,所以电源电压 U=3 V,电流表
b 测通过 L2 的电流 I2=0.6 A,电流表 c 测电路的总电流 I=1.8 A,则通过 L1 的电流 I1=I
-I2=1.8 A-0.6 A=1.2 A,所以 I1∶I2=1.2 A∶0.6 A=2∶1;若把 a、b 处的电表换接
为另一种电表,c 处电表不变,则电灯 L1 正常发光,L2 不发光,a 处电表的示数为 0,则 a
为电流表,b 为电压表,c 为电流表,灯泡 L2 断路,此时电压表示数为 U1=3 V,电流表 c
示数 I3=1.2 A,电路的总电阻之比: R 总
R 总′
=
U
I
U1
I3
=I3
I
=1.2 A
1.8 A
=2
3
。
16.答案:热传递 6.3×104
解析: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小明手捂热水袋暖手,是通过做功的
途径改变物体的内能;水放出的热量:Q 放 =c 水 m(t-t0)=4.2×103 J/(kg·℃)×0.5
kg×(75 ℃-45 ℃)=6.3×104 J。
17.答案:(1)有 化学 (2)196 J (3)太阳能 太阳能电池
解析:(2)W=Fs=Ff·s=0.1mgs=0.1×20 kg×9.8 N/kg×10 m=196 J。
18.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首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分别作出反射光线和
折射光线。
19.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首先分析物体在斜面上的受力情况,物体在斜面上时,受到四个力的作用:重力、
支持力、推力和摩擦力;然后找出物体的重心,即各个力的作用点;最后以重心为起点作出
带箭头的线段,并在箭头附近写出各力的名称。
20.答案:如图所示
或
21.答案:A
解析: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左端的零刻线处。选项 A 中,在调节天平
横梁平衡时,游码没有移到零刻线处,所以选项 A 中的操作不正确。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
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的凹面相平;使用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手指应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所以选项 B、C、D 中的操作是正确
的。
22.答案:(1)倒立 缩小 照相机 (2)左 倒立 放大
解析:由题图可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2 倍焦距,所成的像应该是倒立、缩小的
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若固定蜡烛和光屏不动,还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
晰的像,应缩短物距,增大像距,使蜡烛放在 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某一位置,此时所成
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23.答案:(1)如图所示
(2)保护电路 (3)小灯泡处出现断路 (4)0.75 0.96
(5)变大 (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24.答案:(1)1.2×105 Pa (2)3×105 J (3)节能、噪声小、无尾气等
解析:(1)观光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
F=G 总=(m 车+m 人)g=(400 kg+200 kg)×10 N/kg=6 000 N
观光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F
S
=6 000 N
0.05 m2 =1.2×105 Pa。
(2)观光车 5 min 行驶的路程:s=vt=5 m/s×5×60 s=1 500 m
观光车克服阻力做的功:W=Fs=fs=200 N×1 500 m=3×105 J。
(3)节能、噪声小、无尾气等
25.答案:(1)6.72×105 J 84.8% (2)3.6 A
解析:(1)Q=cmΔt=4.2×103 J/(kg·℃)×2 kg×(100 ℃-20 ℃)=6.72×105 J
W=0.22 kW·h=7.92×105 J
η=Q
W
=6.72×105 J
7.92×105 J
=84.8%。
(2)由题图知,第 8 minP=800 W
I=P
U
=800 W
220 V
=3.6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