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50 KB
  • 2021-05-13 发布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例题大全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经典例题大全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 1、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颈联(三)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3.、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 ‎ 答案:1、潮平两岸阔(2分)(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不给分)。2、颈联:喜悦、高兴(或积极、乐观、向上) 尾联:淡淡的乡思愁绪 3.略。 开放性试题,描绘应表现出平也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色特点,语言流畅即可。4、.思念故乡  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 ‎ ‎1、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     ”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2、.本诗以“春”为着眼点,抒发了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  4、《钱塘湖春行》描绘了钱塘湖春天怎样的景象?‎ ‎5、.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 ‎6、.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7.、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 答案:1、“行”字为线索(春行也可)早春美景    2.  最爱  3. “争”和“啄”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4。春水初涨、莺飞燕舞、春花渐开、春草初萌的早春景象。‎ ‎5.“几处”“谁家”,使读者意识到不是处处早莺争暖,不是家家燕子衔泥,描绘了钱塘湖的初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6.“渐欲”“才能”是极有分寸的, 乱花仅处于渐欲迷眼的阶段,马蹄踏过的还是初生的春草,描绘了钱塘湖的初春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之情。7.本诗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 ‎ 四、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 ‎ ‎1、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深秋晚景图  2、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 ‎ 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唐)‎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渲染了一种什么气氛?‎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漂泊之感,离别之情。2、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本诗是一首写给好友王昌龄的赠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关切之情。‎ ‎ ‎ 六、夜雨寄北———李商隐 ‎1、.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的憧憬。   2、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离别愁苦相聚的欢乐。2.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七、、泊秦淮(杜 牧)‎ ‎ ‎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 ‎ ‎  答案:1、这两个动词用得形象准确,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 2、忧国忧民 ‎ 八、浣溪沙   晏殊 ‎1.本文的体裁属于        ,浣溪沙是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 参考答案:1.词  词牌名    2.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似。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九、 望岳———杜甫 ‎1.诗中的“阴”“阳”分别指______、__     ‎ ‎2.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岱宗夫如何”句,作者用拟人手法把泰山比拟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岱宗夫”。 B.“造化钟神秀”句,意思是说泰山是天地间一切神奇、秀丽的结晶。“钟”是“聚集”的意思,一个“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齐鲁青未了”句,是说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泰山的青色,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 D.“会当凌绝顶”中,“会当”是唐人口语,意思是“一定要”,从中可以看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顶峰的雄心和气概。、‎ ‎3.《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  ‎ ‎5、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山北 山南   2.A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4、 高大巍峨5、不畏艰难,勇于攀高的豪气壮志。‎ ‎ ‎ 十、春望———杜甫 ‎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所望所感都缘自“    ”一词,透过这个词,我们读出了诗人深深的爱国情怀。‎ ‎2、 .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_________________”字,使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_________________。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   ‎ ‎3.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4、诗的首联,写诗人“望”到的景象是: 5、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 ‎ 【答案】1、.国破或:破    2、.破   满目凄然 3、描画出了诗人苍老的形象,展示出了诗人悲凉的心情。4、国家(山河)破碎,城中春草凄凄,一片破败。  5、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 ‎ ‎ 十一、使至塞上———王维 ‎ ‎ ‎(1)颔联用“征蓬、归雁”比喻,表达了的感情。   (2)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①这幅图画具有美。    ②美的具体表现:‎ ‎ ‎ ‎【答案】(1)诗人自己(或“负有朝廷使命的人”) 诗人孤独、思乡 (2) 示例一:①图画的构图美。 ②画面空间阔大,层次非常丰富: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 ‎ ‎ 十二、游山西村———陆游 ‎ ‎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2.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 B.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 C.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作者于赞美中含蓄地表达批判之意。‎ D. 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 【答案】‎ ‎1、示例: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行走于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以辨认。诗人正迷惘而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朵的掩映下几间农家茅舍若隐若现。诗人的心情顿时由疑虑到豁然开朗、欣喜不已。 。描绘意境1分,抒发心情1分,语言流畅1分)  2.C ‎ ‎ 十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1. 这首诗的作者是;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2、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3、 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说你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 思想感情:                                                                              ‎ 蕴含哲理:                                                                           ‎ ‎4、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刘禹锡白居易2、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3、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蕴含哲理: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 ‎ 十四、 赤壁———杜牧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3.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哪位英雄人物?。诗人杜牧和-----合称“小李杜”。‎ ‎4、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咏史诗(1分)。特点:借史实抒情。   2、“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  3、周瑜   李商隐    4.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十五、 过零丁洋———文天祥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试具体分析。‎ ‎2“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和,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 ‎ 答案:1、比喻;宋王朝的支离破碎就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被水打的浮萍,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国家和个人的命运和遭遇。2、形式的险恶,境况的危苦  3、这两首诗表现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人难免一死,为祖国舍生取义,一片丹心永垂史册;直抒胸臆,表现了以死明志的决心,表现了民族气节。‎ ‎ ‎ 十六、水调歌头  苏轼 ‎1.这首词中表达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           。‎ ‎ 2.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 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 2.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 ‎ 答案: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B   3.如李白的《静夜思》。古代诗人常借“月亮”“月光”表达思念之情。‎ 十七、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1.对本文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如聚”,山峰走集于潼关之状;“如怒”河流奔涌之状。潼关外临渭河,内有嵩山。首句极言潼关地势险要,已寓兵家必争之意。 ‎ B.“望西都,意踌蹰”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可作者眼前只剩下一片凄凉。 ‎ C.“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却跃然纸上。 ‎ D. 作者通过怀古表现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与同情。立意精辟,主题深刻,气势雄浑,感情深沉。‎ ‎2.你是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的?‎ ‎ 答案:1.A(河,指黄河;山,指华山)    2.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十八、饮酒   陶源明 ‎1、“悠然”一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   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答案】1、表现诗人隐居时的安逸闲适的心境。2、C ‎ ‎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 十九、行路难———李白 ‎1.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 ‎ 2.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 ‎ 3.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 4.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5、“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2分)   6、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2分)‎ ‎ ‎ ‎【答案】 1.世道险阻    2.“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3、.不是写实 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4.、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意思是: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5、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6、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 ‎ 二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1.这首古诗运用了描写、叙事、抒情,请各找出一个例句。‎ ‎2.发散性思考:对“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句话,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 3.文中有“自经丧乱少睡眠”,这里的“丧乱”是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咱们还学过哪首诗歌也是反映这个事件的?‎ ‎ 4.写出诗歌的主旨句,并作简单赏析。‎ ‎【答案】1.描写: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叙事: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抒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3.安史之乱 ‎ 杜甫的《石壕吏》    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者由自己联想到他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 ‎ ‎ 二十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的本体喻体分析正确的是(  )‎ ‎ A.本体:雪 喻体:春风    B.本体:春风 喻体:雪 C.本体:雪喻体:梨花   D .本体:梨花 喻体:雪 ‎ 2.分析诗歌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 A.“北风……飞雪”写边塞风狂雪早。“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 ‎ B.“将军……难着”写天气的奇寒。将军的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都护的铁甲也冷得不敢穿上。 ‎ C.“瀚海……里凝”两句转写野外雪景。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望天空,阴云密布。“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 D.“中军……羌笛”描写饯别的情景。此句扣题,连举三种乐器,运用借代方式,写出送别宴上的热闹情景。‎ ‎ 3.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一句诗           。‎ ‎【答案】1、.C    2.B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 ‎ ‎ 二十二、己亥杂诗———龚自珍 ‎ ‎ ‎ 1、.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2、.请写出一句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相同含义的诗句(或名言,成语)。‎ ‎ ‎ ‎          【答案】1、.表明作者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或: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表现了他一贯的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片痴情。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 二十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1.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联系起来了。 ‎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 ‎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 ‎ D.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 ‎ 2.“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  诗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答        。‎ ‎ 3. 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 ‎【答案】1.C   2.不要、无须     豪迈旷达(爽朗乐观)    3.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 ‎ ‎ 二十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1. 对下面这首古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景色。 ‎ B.三、四句把小草悄然冒出的早春与杨柳如烟的晚春作对比,抒发了作者对早春的珍爱之情。 ‎ C.诗中的“天街”是指宽阔的街道。 ‎ D.这首诗风格清新晓畅,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 ‎ 2.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许多写“春”景的,请写出其中两句。‎ ‎3、对“烟柳满皇都”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早春    B.仲春   C.暮春   D.初夏 ‎ 【答案】1.C(天街指京城的街道)    2.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3、C ‎ ‎ ‎、二十五、无题  李商隐 ‎1.“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        ”,属双关语,暗指        。‎ ‎ 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在今天现实生活中有何延伸意义?‎ ‎ 【答案】1.思    对情人的思念    2.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 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    3.用以歌颂奉献精神 二十六、相见欢  李煜 ‎1.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其感情基调是        。‎ ‎ 2.“剪不断,理还乱”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处?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 【答案】 1、.亡国哀思凄婉    2.以麻丝喻离愁,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用来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处理 ‎ 二十七、登飞来峰  王安石 ‎1.下列各句中的“寻”与“飞来山上千寻塔“中 “寻”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 A.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 B.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 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D.掘地深逾寻丈。‎ ‎ 2.写出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诗句意思相同或相似的诗句(或格言、成语)‎ ‎【答案】1.D(古代长度单位)    2.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 ‎ ‎ 二十八、渔家傲  范仲淹 ‎1.   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从 “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 ‎ 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 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 2.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阙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 B.词的下闻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 ‎ 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 ‎ 3.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不多于100字) ‎ ‎【答案】1.D    2.C    3.略 ‎ ‎ 二十九、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1、 对这首词文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塑造了诗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擎苍鹰的豪迈潇洒的形象。 ‎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描写猎队武士的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的勇武气势来烘托亲率猎队的诗人自己。 ‎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屡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了诗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是首典型的豪放词。 ‎ B. “为报倾城随太守”是为我通知全城官员武士都随太守前去打猎。这里的“太守”是苏轼的好朋友。 ‎ C.这首词上片写出猎,下片写请战,场面热烈,情豪志壮。 ‎ D.“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贯穿全篇。‎ ‎3.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分)    上阕:    下阕:‎ ‎【答案】、1.C(诗人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派人来委他以重任。)    2.B(太守是苏轼自己)  3.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 三十、破阵子———辛弃疾 ‎ ‎ ‎1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        ”。‎ ‎3、.下边对本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答案】1、抒发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 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2.可怜   3.D 三十一、观刈麦  白居易 ‎1、诗中最能表现农民辛苦劳作的诗句是:      ,      。‎ ‎2、观刈麦和悯锄禾日当午有哪些相似?‎ ‎3、.结合《悯农》(锄禾日当午)和本诗,发表一下你的感想。‎ ‎【答案】1.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2、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3、略。‎ ‎ ‎ 三十二、关雎  《诗经》‎ ‎1. 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 D. “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 2.本诗所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 3.结合你平常所学,谈谈你对文中“君子”“淑女”的理解。‎ ‎4. 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_________。‎ ‎ 【答案】1.A  2.由爱情引起的相思之苦 比兴手法  3.品行端正有修养的人 美丽善良纯洁的女子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 三十三、 蒹葭 ‎ ‎ ‎1、 简要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2、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    ‎ ‎ ‎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 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 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4、.思考: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 ‎ ‎ ‎   答案:1、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1分),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1分)。2、苍、霜、方、长、央。(1分,漏一字不得分)3、A(选自《诗经·秦风》,诗经里的民歌属于“风”。) 4、.凄清而苍凉的秋景     衬托人物内心的空虚惆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