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1.50 KB
  • 2021-05-13 发布

真题绍兴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Word版

  • 2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浙江省绍兴市2018年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如果向东走2m记为+2m,则向西走3米可记为(    ) ‎ A. +3m                                    B. +2m                                    C. -3m               D. -2m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创造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浙江省2017年清理河湖库塘淤泥约为116000000方,数字116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 ‎ A. 1.16×109                         B. 1.16×108                         C. 1.16×107                         D. 0.116×109‎ ‎3.有6个相同的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它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 ‎4.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立方体骰子一次,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则朝上一面的数字为2的概率是(    ) ‎ A.                                           B.                                           C.                            D. ‎ ‎5.下面是一位同学做的四道题①(a+b)2=a2+b2 , ②(2a2)2=-4a4 , ③a5÷a3=a2 , ④a3·a4=a12。其中做对的一道题的序号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如图,一个函数的图像由射线BA,线段BC,射线CD,其中点A(-1,2),B(1,3),C(2,1),D(6,5),则此函数(    )‎ A. 当x<1,y随x的增大而增大                                B. 当x<1,y随x的增大而减小 C. 当x>1,y随x的增大而增大                                D. 当x>1,y随x的增大而减小 ‎7.学校门口的栏杆如图所示,栏杆从水平位置BD绕O点旋转到AC位置,已知AB⊥BD,‎ CD⊥BD,垂足分别为B,D,AO=4,AB=1.6m,CO=1m,则栏杆C端应下降的垂直距离CD为(    ) ‎ A. 0.2m                                   B. 0.3m                                   C. 0.4m                       D. 0.5m ‎8.利用如图1的二维码可以进行身份识别,某校建立了一个身份识别系统,图2是某个学生的识别图案,黑色小正方形表示1,白色小正方形表示0,将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记为a,b,c,d,那么可以转换为该生所在班级序号,其序号为a×23+b×22+c×21+d×20。如图2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为0,1,0,1,序号为0×23+1×22+0×21+1×20=5,表示该生为5班学生,表示6班学生的识别图案是(    )‎ A.            B.       C.          D. ‎ ‎9.若抛物线y=x2+ax+b与x轴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2,称此抛物线为定弦抛物线。已知某定弦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将此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过点(    ) ‎ A. (-3,-6)              B. (-3,0)             C. (-3,-5)                   D. (-3,-1)‎ ‎10.某班要在一面墙上同时展示数张形状、大小均相同的矩形绘画作品,将这些作品拍成一个矩形(作品不完全重合)。现需要在每张作品的四个角落都钉上图钉,如果作品有角落相邻,那么相邻的角落共享一枚图钉(例如,用9枚图钉将4张作品钉在墙上,如图)。若有34枚图钉可供选用,则最多可以展示绘画作品(    )‎ A. 16张         B. 18张                        C. 20张                   D. 21张 二、填空题 ‎11.因式分解:4x2-y2=________。 ‎ ‎12.我国明代数学读本《算法统宗》一书中有这样一道题:一支竿子一条索,索比竿子长一托,对折索子来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如果1托为5尺,那么索长________尺,竿子长为________尺。 ‎ ‎13.如图,公园内有一个半径为20米的圆形草坪,A,B是圆上的点,O为圆心,∠AOB=120°,从A到B只有路弧AB,一部分市民走“捷径”,踩坏了花草,走出了一条小路AB。通过计算可知,这些市民其实仅仅少走了________步(假设1步为0.5米,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 ≈1.732,π取3.142) ‎ ‎14.等腰三角形ABC中,顶角A为40°,点P在以A为圆心,BC长为半径的圆上,且BP=BA,则∠PBC的度数为________。 ‎ ‎15.过双曲线 上的动点A作AB⊥x轴于点B,P是直线AB上的点,且满足AP=2AB,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此双曲线于点C,如果△APC的面积为8,则k的值是________。 ‎ ‎16.实验室里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体容器,从内部量得它的高是15cm,底面的长是30cm,宽是20cm,容器内的水深为xcm。现往容器内放入如图的长方体实心铁块(铁块一面平放在容器底面),过顶点A的三条棱的长分别是10cm,10cm,ycm(y≤10),当铁块的顶部高出水面2cm时,x,y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7.                                ‎ ‎(1)计算: ‎ ‎(2)解方程:x2-2x-1=0 ‎ ‎18.为了解某地区机年动车拥有量对道路通行的影响,学校九年级社会实践小组对2010—2017年机动车拥有量、车辆经过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的堵车次数进行调查统计,并绘制成下列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2016年机动车的拥有量,分别计算2010年—2017年在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堵车次数的平均数。 ‎ ‎(2)根据统计数据,结合生活实际,对机动车拥有量与人民路路口和学校门口堵车次数,说说你的看法。 ‎ ‎19.一辆汽车行驶时的耗油量为0.1升/千米,如图是油箱剩余油量y(升)关于加满油后已行驶的路程x(千米)的函数图象。‎ ‎(1)根据图像,直接写出汽车行驶400千米时,油箱内的剩余油量,并计算加满油时油箱的油量。‎ ‎(2)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计算该汽车在剩余油量5升时,已行驶的路程。 ‎ ‎20.学校拓展小组研制了绘图智能机器人(如图1),顺次输入点P1 , P2 , P3的坐标,机器人能根据图2,绘制图形。若图形是线段,求出线段的长度;若图形是抛物线,求出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请根据以下点的坐标,求出线段的长度或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 ①P1(4,0),P2(0,0),P3(6,6)。 ②P1(0,0),P2(4,0),P3(6,6)。 ‎ ‎21.如图1,窗框和窗扇用“滑块铰链”连接。图3是图2中“滑块铰链”的平面示意图,滑轨MN安装在窗框上,托悬臂DE安装在窗扇上,交点A处装有滑块,滑块可以左右滑动,支点B,C,D始终在一直线上,延长DE交MN于点F。已知AC=DE=20cm,AE=CD=10cm,BD=40cm。‎ ‎(1)窗扇完全打开,张角∠CAB=85°,求此时窗扇与窗框的夹角∠DFB的度数。 ‎ ‎(2)窗扇部分打开,张角∠CAB=60°,求此时点A,B之间的距离(精确到0.1cm)。(参考数据: ≈1.732, ≈2.449) ‎ ‎22.数学课上,张老师举了下面的例题:例1:等腰三角形ABC中,∠A=110°,求∠B的度数。(答案:35°) 例2:等腰三角形ABC中,∠A=40°,求∠B的度数。(答案:40°或70°或100°) ‎ 张老师启发同学们进行变式,小敏编了如下一题: 变式:等腰三角形ABC中,∠A=80°,求∠B的度数 ‎ ‎(1)请你解答以上的表式题。 ‎ ‎(2)解(1)后,小敏发现,∠A的度数不同,得到∠B的度数的个数也可能不同。如果在等腰三角形ABC中,设∠A=x0 , 当∠B有三个不同的度数时,请你探索x的取值范围。 ‎ ‎23.小敏思考解决如下问题:原题:如图1,点P,Q分别在菱形ABCD的边BC,CD上,∠PAQ=∠B,求证AP=AQ。 ‎ ‎(1)小敏进行探索,若将点P,Q的位置特殊化:把∠PAQ绕点A旋转得到∠EAF,使AE⊥BC,点E,F分别在边BC,CD上,如图2,此时她证明了AE=AF。请你证明。 ‎ ‎(2)受以上(1)的启发,在原题中,添加辅助线:如图3,作AE⊥BC,AF⊥CD,垂足分别为E,F。请你继续完成原题的证明。 ‎ ‎(3)如果在原题中添加条件:AB=4,∠B=60°,如图1,请你编制一个计算题(不标注新的字母),并直接给出答案。 ‎ ‎24.如图,公交车行驶在笔直的公路上,这条路上有A,B,C,D四个站点,每相邻两站之间的距离为5千米,从A站开往D站的车成为上行车,从D站开往A站的车称为下行车。第一班上行车、下行车分别从A站、D站同时发车,相向而行,且以后上行车、下行车每隔10分钟分别在A,D站同时发一班车,乘客只能到站点上、下车(上、下车的时间忽略不计),上行车、下行车的速度均为30千米/小时。‎ ‎(1)问第一班上行车到B站、第一班下行车到C站分别用时多少? ‎ ‎(2)若第一班上行车行驶时间为t小时,第一班上行车与第一班下行车之间的距离为s千米,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 ‎(3)一乘客前往A站办事,他在B,C两站地P处(不含B,C),刚好遇到上行车,BP=x千米,此时,接到通知,必须在35分钟内赶到,他可选择走到B站或走到C 站乘下行车前往A站。若乘客的步行速度是5千米/小时,求x满足的条件。 ‎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 ‎ ‎1.【答案】C ‎ ‎【考点】正数和负数的认识及应用 ‎ ‎【解析】【解答】解:如果向东走2m记为+2m,则向西走3米可记为-3m;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正数与负数可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即可得出答案。‎ ‎2.【答案】B ‎ ‎【考点】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 ‎ ‎【解析】【解答】解:116000000=1.16×108 故答案为:B 【分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大的数,一般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一。‎ ‎3.【答案】D ‎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 ‎【解析】【解答】解:观察图形可知其主视图是 故答案为 :D 【分析】简单几何体的组合体的主视图,就是从前向后看得到的正投影,通过观察即可得出答案。‎ ‎4.【答案】A ‎ ‎【考点】概率公式 ‎ ‎【解析】【解答】解: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立方体骰子一次,则朝上一面的数字共出现六种等可能情况,其中朝上一面的数字为2的只有一种情况,则朝上一面的数字为2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A, ‎ ‎【分析】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立方体骰子一次,则朝上一面的数字可以是1,2,3,4,5,6六种情况,其中朝上一面的数字为2的只有一种情况,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5.【答案】C ‎ ‎【考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积的乘方 ‎ ‎【解析】【解答】解:①(a+b)2=a2+2ab+b2 , 故①错误;②(2a2)2=4a4,故②错误;③a5÷a3=a2;故③正确;④a3·a4=a7故④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同底数的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根据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完全平方公式的展开式是一个三项式,首平方,尾平方,积的2倍放中央;利用法则,一一判断即可。‎ ‎6.【答案】A ‎ ‎【考点】函数的图象,分段函数 ‎ ‎【解析】【解答】解:观察图像可知:图像分为三段,从四个答案来看,界点都是1,从题干来看,就是看B点的左边与右边的图像问题,B点左边图像从左至右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即当x<1,y随x的增大而增大;B点右边图像一段从左至右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一段图像从左至右下降y随x的增大而减小;即当2>x>1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比较即可得出答案为:A。 【分析】这是一道分段函数的问题,从四个答案来看,界点都是1,从题干来看,就是看B点的左边与右边的图像问题,B点左边图像从左至右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B点右边图像一段从左至右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一段图像从左至右下降y随x的增大而减小。‎ ‎7.【答案】C ‎ ‎【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 ‎【解析】【解答】解:∵AB⊥BD,CD⊥BD,∴AB∥CD,∴△ABO∽△CDO,∴AO∶CO=AB∶CD,即4∶1=1.6∶CD,∴CD=0.4米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得出AB∥CD,根据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所截得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得出△ABO∽△CDO,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城比例得AO∶CO=AB∶CD,从而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8.【答案】B ‎ ‎【考点】代数式求值 ‎ ‎【解析】【解答】解:A、序号为:1×23+0×22+1×21+0×20=11,故A不适合题意; B、序号为:0×23+1×22+1×21+0×20=6,故B适合题意; C、序号为:1×23+0×22+0×21+1×20=9,故C不适合题意; D、序号为:0×23+1×22+1×21+1×20=7,故D不适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黑色小正方形表示1,白色小正方形表示0,将第一行数字从左到右依次记为a,b,c,d,那么可以转换为该生所在班级序号,其序号为a×23+b×22+c×21+d×20 , 将每一个身份识别系统按程序算出序号,即可一一判断。‎ ‎9.【答案】B ‎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的几何变换,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 ‎【解析】【解答】解:根据定弦抛物线的定义及某定弦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从而得出该抛物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为(0,0),(2,0),将(0,0),(2,0)分别代入y=x2+ax+b得b=0,a=-2,故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x-1)2-1,将将此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为:y=(x+1)2-4;然后将x=-3代入得y=0,故新抛物线经过点(-3,0) 故答案为:B。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得出抛物线与坐标轴交点的坐标,然后将这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得出a,b的值,从而得出定弦抛物线的解析式,再根据平移规律得出新抛物线的解析式,然后将x=-3代入得y=0从而得出答案。‎ ‎10.【答案】D ‎ ‎【考点】探索数与式的规律 ‎ ‎【解析】【解答】解:①如果所有的画展示成一行,34枚图钉最多可以展示16张画,②如果所有的画展示成两行,34枚图钉最多可以展示20张画,③如果所有的画展示成两行,34枚图钉最多可以展示21张画, 故答案为:D。 【分析】分类讨论:分别找出展示的画展成一行,二行,三行的时候,34枚图钉最多可以展示的画的数量再比较大小即可得出答案。‎ 二、填空题 ‎ ‎11.【答案】(2x+y)(2x-y) ‎ ‎【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 ‎ ‎【解析】【解答】解 :原式=(2x)2-y2=(2x+y)(2x-y) 【分析】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法分解即可。‎ ‎12.【答案】20;15 ‎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和差倍分问题 ‎ ‎【解析】【解答】解:设竿子长为x尺,则索长为(x+5)尺,由题意得 解得:x=15,故索长为:15+5=20尺 故答案为:15,20. 【分析】设竿子长为x尺,则索长为(x+5)尺,根据,对折索子来量竿,却比竿子短一托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13.【答案】15 ‎ ‎【考点】垂径定理,弧长的计算,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 ‎【解析】【解答】解:连接AB,过点O作OC⊥AB于点C, ∴AB=2OC,∠OCA=90º,∠AOC=60º,∴AC=OA·Sin60º=20×=10, ∴AB==34.64,弧AB==41.89,∴41.89-34.64=7.25米,7.25÷0.5≈15步。 故答案为:15 【分析】连接AB,过点O作OC⊥AB于点C,根据垂径定理得出AB=2OC,∠OCA=90º,∠AOC=60º,根据正切函数的定义由AC=OA·Sin60º得出AC的长度,进而得出AB的长度,根据弧长公式计算出弧AB的长,从而算出答案。‎ ‎14.【答案】30°或110° ‎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 ‎【解析】【解答】解:此题分两种情况 :①点P在AB的左侧,连接PA,如图, ‎ ‎ ∴BC=PA,∵等腰三角形ABC中,顶角A为40°,∴∠ABC=70º,AB=AC,又∵BP=BA,∴AC=BP,∴四边形APBC是平行四边形,∴AC∥PB,∴∠CAB=∠PBA=40º,∴∠PBC=∠PBA+∠ABC=110º, ②点P在在AB的右侧,连接PA,如图, ∴BC=PA,,∵等腰三角形ABC中,顶角A为40°,∴∠ABC=70º,AB=AC,又∵BP=BA,∴AC=BP,在△ABP与△BAC中,∵AB=BA,AP=BC,AC=BP,∴△ABP≌△BAC,∴∠ABP=∠BAC=40º,∴∠PBC=∠ABC-∠ABP=30º. 故答案为:30°或110° 【分析】此题分两种情况 :①点P在AB的左侧,连接PA,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由等腰三角形ABC中,顶角A为40°,得出∠ABC=70º,AB=AC,又BP=BA,故AC=BP,根据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出:四边形APBC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得出AC∥PB,根据二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CAB=∠PBA=40º,根据∠PBC=∠PBA+∠ABC得出答案;,②点P在在AB的右侧,连接PA,根据等腰三角形ABC中,顶角A为40°,∴得出∠ABC=70º,AB=AC,又BP=BA,故AC=BP由SSS判断出△ABP≌△BA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出∠ABP=∠BAC=40º,根据∠PBC=∠ABC-∠ABP得出答案。‎ ‎15.【答案】12或4 ‎ ‎【考点】点的坐标,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 ‎【解析】【解答】解:此题分两种情况:①点P在B点的下方,设A(a,)∵过点A作AB ‎⊥x轴于点B,P是直线AB上的点,且满足AP=2AB,∴P(a,-),∵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此双曲线于点C,∴C(-a,-),∴PC=2a,AP=,∵S△APC=PC·AP=8,∴K=4;②点P在点A的上方,设A(a,),∵过点A作AB⊥x轴于点B,P是直线AB上的点,且满足AP=2AB,∴P(a,),∵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交此双曲线于点C,∴C(,),∴pc=,PA=,∵S△APC=PC·AP=8,∴K=12; 故答案为:12或4 【分析】此题分两种情况:①点P在B点的下方,设出A点的坐标,进而得出B,C两点的坐标,PC的长度,AP 的长度,根据S△APC=PC·AP=8得出关于k的方程,求解得出k的值;;②点P在点A的上方设出A点的坐标,进而得出B,C两点的坐标,PC的长度,AP 的长度,根据S△APC=PC·AP=8得出关于k的方程,求解得出k的值。‎ ‎16.【答案】或 ‎ ‎【考点】根据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表达式 ‎ ‎【解析】【解答】解 :由题意得:①600x+100(y-2)=600(y-2),整理得 :; ②600x+10y×8=600×8整理得: 【分析】分类讨论:①将铁块的两条长分别是10cm,10cm棱所在的面平放与水槽内,②将铁块的两条长分别是10cm,ycm棱所在的面平放与水槽内;根据水的体积+没入水中的铁块的体积=水槽内水面达到的高度时的总体积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 三、解答题 ‎ ‎17.【答案】(1)解 :原式= - -1+3=2 (2)解 :∵a=1,b=-2,c=-1 ∴∆=b2-4ac=4+4=8, ∴x= x= ∴x1= ,x2= ‎ ‎【考点】实数的运算,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 ‎【解析】【分析】(1)根据特殊锐角的三角形函数值,算术平方根的意义,0指数的意义,负指数的意义,分别化简,再按实数的运算顺序计算即可; (2)先找出原方程中a,b,c的值,计算出∆的值,再根据求根公式即可算出方程的解。‎ ‎18.【答案】(1)解 :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 :2016年机动车的拥有量:3.40万辆。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2010年—2017年在人民路路口的堵车次数分别为:54,82,86,98,124,156,196,164次,故人民路路口的堵车次数平均数为:(54+82+86+98+124+156+196+164)÷8=120(次); 2010年—2017年在学校门口的堵车次数分别为:65,85,121,144,128,108,77,72次,故学校门口的堵车次数平均数为:(65+85+121+144+128+108+77+72)÷8=100(次)。 (2)解 :如:2010—2013年,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增加,对道路的影响加大,年堵车次数也增加;尽管2017年机动车拥有量比2016年增加,由于进行了交通综合治理,人民路路口堵车次数反而降低。 ‎ ‎【考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 ‎【解析】【分析】(1)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 就可读出2016年机动车的拥有量;根据折线统计图可读出2010年—2017年在人民路路口的堵车次数,再算出其平均数即可;根据折线统计图可读出2010年—2017年在学校门口的堵车次数,再算出其平均数即可; (2)此题是开放性的命题结合条形统计图及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结合实际说的合理就行。‎ ‎19.【答案】(1)解 :汽车行驶400千米,剩余油量30升,加满油时,油量为70升。 (2)解:设y=kx+b(k≠0),把点(0,70),(400,30)坐标代入得b=70,k=-0.1, ∴y=-0.1x+70,当y=5时,x=650,即已行驶的路程为650千米。 ‎ ‎【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 ‎【解析】【分析】(1)根据图像汽车行驶400千米,剩余油量30升,又油箱中的余油量+已经用了油等于开始油箱中的油量得出答案; (2)用待定系数法,根据图像油箱剩余油量y(升)关于加满油后已行驶的路程x(千米)的函数图象是一条直线,用待定系数法,设y=kx+b(k≠0),把点(0,70),(400,30)坐标代入即可得出一个关于k,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出k,b的值,从而得出函数解析式;‎ ‎20.【答案】①∵P1(4,0),P2(0,0),4-0=4>0, ∴绘制线段P1P2 , P1P2=4. ‎ ‎②∵P1(0,0),P2(4,0),P3(6,6),0-0=0, ∴绘制抛物线, 设y=ax(x-4),把点(6,6)坐标代入得a= , ∴ ,即 。 ‎ ‎【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 ‎【解析】【分析】①根据P1的横纵坐标的差大于0,得出应该绘制的是线段;②根据P1的横纵坐标的差不大于0得出绘制的是抛物线,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1.【答案】(1)解 ;∵AC=DE,AE=CD, ∴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 ∴CA∥DE, ∴∠DFB=∠CAB=85° (2)如图,过点C作CG⊥AB于点G, ∵∠CAB=60° ∴AG=20cos60°=10, CG=20sin60°= ∵BD=40,CD=10 ∴BC=30 在Rt△BCG中,BG= ∴AB=AG+BG=10+ ≈34.5cm。 ‎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 ‎【解析】【分析】(1)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出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得出CA∥DE,根据二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出答案; (2)过点C作CG⊥AB于点G,在Rt△AGC中,根据余弦函数的定义由AG=20cos60°‎ 得出AG的长,根据正弦函数的定义由CG=20sin60°得出CG的长,在Rt△BCG中,由勾股定理得出BG的长,根据AB=AG+BG得出答案。‎ ‎22.【答案】(1)解 :当∠A为顶角时,则∠B=50°, 当∠A为底角,若∠B为顶角,则∠B=20°,若∠B为底角,则∠B=80°。 ∴∠B=50°或20°或80° (2)分两种情况: ①当90≤x<180时,∠A只能为顶角, ∴∠B的度数只有一个。 ②当0<x<90时, 若∠A为顶角,则∠B= 若∠A为底角,则∠B=x0或∠B=(180-2x)0 当 ≠180-2x且 ≠x且180-2x≠x,则x≠60时,∠B有三个不同的度数。 综上①②,当0<x<90且x≠60时,∠B有三个不同的度数。 ‎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 ‎【解析】【分析】(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可以是钝角,也可以是直角,还可以是锐角,故当给的角是锐角时,应该分类讨论:①当∠A为顶角时,②当∠A为底角,若∠B为顶角,③当∠A为底角,若∠B为底角;即可一一计算得出答案; (2)分两种情况:①当90≤x<180时,∠A只能为顶角,故∠B的度数只有一个;②当0<x<90时,若∠A为顶角,∠B为底角;当∠A为底角,若∠B为顶角;当∠A为底角,若∠B为底角;且当x≠60时∠B有三个不同的度数。‎ ‎23.【答案】(1)如图1,在菱形ABCD中,∠B+∠C=180°,∠B=∠D,AB=AD, ∵∠EAF=∠B, ∴∠C+∠EAF=180°, ∴∠AEC+∠AFC=180°, ∵AE⊥BC, ∴∠AEB=∠AEC=90°, ∴∠AFC=90°,∠AFD=90°, ∴△AEB≌△AFD ∴AE=AF ‎ ‎(2)如图2, 由(1),∵∠PAQ=∠EAF=∠B, ∴∠EAP=∠EAF-∠PAF=∠PAQ-∠PAF=∠FAQ, ∵AE⊥BC,AF⊥CD, ∴∠AEP=∠AFQ=90°, ∵AE=AF, ∴△AEP≌△AFQ, ∴AP=AQ  (3)①求∠D的度数,答案:∠D=60°。 ②分别求∠BAD,∠BCD的度数。答案:∠BAD-∠BCD=120°。 ③求菱形ABCD的周长。答案:16。 ④分别求BC,CD,AD的长。答案:4,4,4。 ①求PC+CQ的值。答案:4. ②求BP+QD的值。答案:4. ③求∠APC+∠AQC的值。答案:180°。 ①求四边形APCQ的面积。答案: 。 ②求△ABP与△AQD的面积和。答案: 。 ③求四边形APCQ的周长的最小值。答案: 。 ④求PQ中点运动的路径长。答案: 。 ‎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性质,几何图形的动态问题 ‎ ‎【解析】【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B+∠C=180°,∠B=∠D,AB=AD,又∠EAF=∠B,根据等量代换得出∠C+∠EAF=180°,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得出∠AEC+∠AFC=180°‎ ‎,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AEB=∠AEC=90°,进而得出∠AFC=90°,∠AFD=90°,利用AAS判断出△AEB≌△AFD,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AE=AF; (2)根据∠PAQ=∠EAF=∠B,根据等式的性质得出∠EAP=∠FAQ,根据垂直的定义由AE⊥BC,AF⊥CD,得出∠AEP=∠AFQ=90°,利用ASA判断出△AEP≌△AFQ,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出AP=AQ ; (3)此题是开放性的命题,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菱形的性质对角相等,邻角互补,四边相等来设计;也可以根据菱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全等的性质来设计;还可以根据动点问题设计更高难度的题。‎ ‎24.【答案】(1)解 :第一班上行车到B站用时 小时, 第一班下行车到C站用时 小时。 (2)解 :当0≤t≤ 时,s=15-60t, 当 ≤t≤ 时,s=60t-15。 (3)由(2)知同时出发的一对上、下行车的位置关于BC中点对称,设乘客到达A站总时间为t分钟, 当x=2.5时,往B站用时30分钟,还需再等下行车5分钟, t=30+5+10=45,不合题意。 当x<2.5时,只能往B站坐下行车,他离B站x千米,则离他右边最近的下行车离C站也是x千米,这辆下行车离B站(5-x)千米。 如果能乘上右侧第一辆下行车, , , ∴0<x≤ , , ∴0<x≤ 符合题意。 如果乘不上右侧第一辆下行车,只能乘右侧第二辆下行车,x> , , , ∴ <x≤ , , ∴ <x≤ 符合题意。 如果乘不上右侧第二辆下行车,只能乘右侧第三辆下行车,x> , ‎ ‎,x≤ , ∴ <x≤ , ,不合题意 ∴综上,得0<x≤ 当x>2.5时,乘客需往C站乘坐下行车, 离他左边最近的下行车离B站是(5-x)千米,离他右边最近的下行车离C站也是(5-x)千米。 如果乘上右侧第一辆下行车, , ∴x≥5,不合题意。 如果乘不上右侧第二辆下行车,只能乘右侧第三辆下行车,x<4, ,3≤x<4,42<t≤44, ∴3≤x<4不合题意。 ∴综上,得4≤x<5。 综上所述,0<x≤ 或4≤x<5。 ‎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 ‎【解析】【分析】(1)根据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即可算出:第一班上行车到B站、第一班下行车到C站分别用时; (2)此题分两种情况①两车相遇前,即当0≤t≤ 时,根据两车之间的路程=A、D两站之间的距离-两车行驶的路程即可得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②两车相遇后,即当 ≤t≤ 时,根据两车之间的路程=两车行驶的路程-A、D两站之间的距离即可得出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由(2)知同时出发的一对上、下行车的位置关于BC中点对称,设乘客到达A站总时间为t分钟,①当x=2.5时,往B站用时30分钟,还需再等下行车5分钟,则需要用的总时间=乘客往B站用时30分钟+还需再等下行车5分钟+下行车由B到A所用的时间10分钟,结果大于35分钟,故不符合题意;②当x<2.5时,只能往B站坐下行车,他离B站x千米,则离他右边最近的下行车离C站也是x千米,这辆下行车离B站(5-x ‎)千米,然后分乘客是否能坐上右侧第一辆下行车或如果乘不上右侧第一辆下行车,只能乘右侧第二辆下行车,如果乘不上右侧第二辆下行车,只能乘右侧第三辆下行车,从而分别列出不等式,求解检验即可得出答案;③当x>2.5时,乘客需往C站乘坐下行车,离他左边最近的下行车离B站是(5-x)千米,离他右边最近的下行车离C站也是(5-x)千米。根据如果乘上右侧第一辆下行车,如果乘不上右侧第一辆下行车,只能乘右侧第二辆下行车,分别列出不等式,求解并检验即可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