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3 M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沈阳市中考物理模拟
物理试题七
考试时间85分钟。物理试题满分85分。
一、选择题(共21分。其中1—6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7—9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多选.错选不得分,漏选得1分)
注意:第1—6小题中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下列几组生活现象与其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A.
现象
知识
橡皮筋受拉力发生了形变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人穿旱冰鞋推墙时会后退
B.
现象
知识
用力捏车闸可使自行车停下
减小摩擦
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
现象
知识
拍打窗帘能清除表面浮灰
利用惯性
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
D.
现象
知识
利用铅垂线判断墙壁是否竖直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关闭发动机的汽车慢慢停下来
第2题图
.如图所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商用大飞机,它将于数年后投入运营,C919客机中的部分钛合金零件采用了激光3D打印技术.关于客机的相关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客机所在高空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更大
B.客机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可以减轻它的重力
C.客机升空利用了“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
D.客机在空中沿直线匀速飞行,是受平衡力作用
.如图所示,学校有前、后两个门和值班室。在前、后门各装一个按钮开关,学校值班室有电池组、电铃和红、绿两盏电灯。要求:前门来人按开关时,红灯亮且电铃响;后门来人按下开关时,绿灯亮且电铃响。以下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第5题图
第4题图
第3题图
.对图中四个图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b
a
A.①图中滚摆旋转后上升时,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快
B.②图显示了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
C.③图的实验说明铅制的两金属圆柱体的分子间存在引力
D.④图的情景说明当容器里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时,a点的压强比b点的大
.使用蓝牙耳机接听手机来电,信号传输示意图如图所示。蓝牙通信的电磁波( )
A.是蓝光
B.波长比手机通信的电磁波短
C.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m/s
D.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手机通信的电磁波小
.如图(a)所示,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下列选项包含如图(b)中所有合理情形的是 ( )
第6题图
A.乙、丁 B.甲、丙 C.乙、丙 D.甲、丁
注意:第7—9小题中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第8题图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8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 )
A.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cm<f<16cm
D.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cm<f<32cm
.某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用滑轮组和桶组成的装置将水泥从地面匀速运至楼上,如图所示,若水泥重为G0,桶重为G1,动滑轮重为G2,不计绳重和摩擦,此过程中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则工人师傅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 )
A.F= B.F=
C.F=+G1 D.F=
第9题图
.如图所示电路中的a、b、c为三只电表(电压表或电流表),闭合开关S,标有“3V 3W”的灯泡L1正常发光,标有“6V 3W”的灯泡L2虽能发光但较暗,若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表a为电流表,且示数为1.5A
B.电表b为电压表,且示数为3V
C.电表c为电压表,且示数为3V
D.灯泡L2的实际功率为0.75W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小莉从冰箱里拿出根冰棒吃了起来,顿时感觉凉爽了.冰棍在熔化过程中要________热量;哥哥从冰箱中取出瓶矿泉水,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壁上有了许多水珠,这是发生了________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第6题图
.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________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第13题图
第12题图
第11题图
.如图是小雪制作的“抓鱼手套”。她在普通橡胶手套的着力处增加几个尼龙搭扣的小勾面,这些密集而弯曲的小勾面增大了接触面的________,从而增大了________,使人更容易把鱼抓牢。
.如图是一种简易的实验装置。将它放在无风且光线充足的地方,黑色塑料瓶在阳光的照射下,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________变小而上升,从瓶口冲出推动纸风轮转动。该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_能。
.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和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杠杆平衡(杠杆自重、挂盘和细线的质量忽略不计)。则杠杆左右两边的力臂之比为________,1个甲球和1个乙球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甲球和乙球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
.把长短和粗细均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把_______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小灯泡会更亮一些,这说明_______的电阻更大。在这两种材料中,选用_______更适合制作电阻加热元件、(以上三空均填“铜丝”或“镍铬合金丝”)
第14题图
第16题图
第15题图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发现只有两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已知电阻R1、滑动变阻器R2中仅有一个出现了故障。
(1)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
第17题图
(2)接着,移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只观察到一个电表的示数发生了改变,则故障一定是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灯丝电阻都保持不变,灯L标有“6V 3W”字样,灯泡的电阻是______;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b两点间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5—8V,且滑片P位于b点时灯L的功率是滑片位于a点时灯L功率的16倍,电源电压是______V。
三、计算题(共18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主要的运算过程.数值和单位)
第18题图
.(9分)如图所示,利用滑轮组装置匀速拉动水平面上的物体。已知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重力的0.1,物体被匀速拉动的距离为l m。当物体质量为2kg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0%,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
(1)物体质量为2kg时,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2)动滑轮的重力;
(3)物体质量为10kg,以0.1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拉力F的功率。
.(9分)如图所示是某型号电压力锅工作电路简图,下表是其部分参数。接通电路后,开关S自动与触点a、b接通,1挡加热器开始加热。当锅内混合物质温度达到102℃时,开关S自动与a、b断开,并与触点c接通,2挡加热器工作,此时锅内混合物质温度不变,保持锅内压强不变,进入保压状态。现将质量为2.0kg,初温为36℃的混合物质放入压力锅中,接通电路使其正常工作20min。假设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混合物质吸收,混合物质的比热容为c=4.0×103J/(kg·℃)。求:
额定电压/V
220
1挡加热器额定功率/W
550
2挡加热器额定功率/W
110
保压温度/℃
102
最大容积/dm3
3
(1)R1 、R2的阻值。
(2)电压力锅加热多少秒后开始保压?
(3)电压力锅最后2min内消耗的电能。
四、实验、作图题(共22分)
第20题图
B
A
5Ω
10Ω
.(4分)在做“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的容器中密闭了等量的空气,U型管中液面的变化反映了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此实验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的关系,将此装置接到电源两端,通电一段时间后,电流在______容器(选填“A”或“B”)中产生的热量较多。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再接入原电路,还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的关系。该实验中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______。
.(5分)俊杰同学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第21题图
(1)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俊杰绘出了熔化图象丙,由图象可知,此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物体在BC过程中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气态”或“固液共存态”),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此过程______持续吸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5分)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过程如下:
步骤①:如图甲所示,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甲
乙
第22题图
步骤②: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再次找到对应位置。多次试验,改变A的位置,重复①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步骤③:每次确定像的位置时,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乙中画出眼睛E看到A在玻璃板表面成像A′的光路图。
(2)根据以上实验步骤 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是错误的。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光屏在玻璃板后面挡住蜡烛B,在蜡烛A一侧观察,玻璃板后将 (选填“仍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
.(4分)图甲是某同学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已知学生电源电压为4.5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A”,可供选择的定值电阻的阻值为5Ω、10Ω、15Ω、20Ω、25
Ω和30Ω。
第23题图
(1)该同学根据图甲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乙所示,期中一根导线连接是错误的,请在图乙中将这根线打上“×”,并补画出正确的连线。
(2)电路连接正确后,先用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再将5Ω的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进行实验,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 V,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3)该同学还想多测几组数据,但他不能选用大于 Ω的定值电阻。
.(4分)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 数
钩码重/N
钩码上升
的距离/cm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
上升的距离/cm
机械效率
第1次
2
5
1
15
66.7%
第2次
4
5
1.7
15
78.4%
第3次
6
5
/
15
/
0
1
N
2
3
4
5
0
1
2
3
4
5
0
1
N
2
3
4
5
0
1
2
3
4
5
0
1
N
2
3
4
5
0
1
2
3
4
5
0
1
N
2
0
1
2
甲
乙
丙
第24题图
(1)在实验操作中应该使钩码沿竖直方向 上升;同组的小华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如果将弹簧测力计静止,再利用公式:η=W有用/W总=Gh/Fs=G/nF,通过测算重力、拉力和承担动滑轮绳子段数就能得到机械效率。但小明认为如果这样,测量的结果将比真正的滑轮组效率 ,其原因是
(2)进行第3次测量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五、综合应用题(6分)
.为节约能源,某型号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通过小型发电机将减速运动时的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表中所示是该型号汽车的部分技术参数,其中储能效率是指汽车正常行驶时关闭发动机,直至汽车停止的过程中,通过发电机将动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耗油量是指汽车正常行驶100km消耗燃油的体积。
(1)发电过程中,动能除了转化为电能外,由于线圈有电阻,还有部分能量转化为_______能。
(2)汽车正常行驶100km,消耗燃油的质量为_______kg,完全燃烧这些燃油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 (燃油的密度P=0.7×l03 kg/m3,热值q=4.6×l07J /kg)。
(3)测试时,汽车在大小为800N的牵引力作用下以25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00m。此过程中,有关汽车的相关数据正确的是( )
A.受到的阻力为1.2×l04N B.行驶的时间为20s
C.牵引力做的功为3.2×l08J D.牵引力的功率为20kW
(4)若汽车正常行驶时的动能为3.75×l05J,某时刻关闭发动机,同时发电机开始工作,最终有_______的动能转化为内能。
沈阳市2017年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5)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各类题目中,对子那些与此答案不同的解答,正确的同样给分。
一、选择题
1.C 2. 3.D 4.C 5.B 6.B 7.BC 8.AD 9.CD
二、填空题
10.吸收 液化 11.振动 响度 12.粗糙程度 摩擦力 13.密度 机械
14.2:1 1:3 1:3 15.铜丝 镍铬合金丝 镍铬合金丝
16.(1)R1短路或R1断路 (2)R1短路 17.12 9
三、计算题:共18分。
18.
19. 解:(1)由题意可知,开关S与触点a、b接通时,R1与R2并联,电饭锅处于1档加热状态;开关S自动与a、b断开并与触点c接通时,电路为R2的简单电路,电饭锅处于2档加热状态,因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所以,1档加热时,R1消耗的电功率:P1=P加热1﹣P加热2=550W﹣110W=440W,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由P=U2/R可得,R1、R2的阻值分别为:
R1=U2/P加热1=(220V)2/440W=110Ω,R2= U2/P加热2=(220V)2/110W=440Ω
(2)当锅内混合物质温度达到102℃时,开始保压,
则混合物质温度升高到102℃时所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0×103J/(kg•℃)×2kg×(102℃﹣36℃)=5.28×105J,
因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混合物质吸收,
所以,由W=Q吸=Pt可得,从加热到保压的时间:
t′=Q吸/P加热1=5.28×105J/550W=960s=16min;
(3)由于电压力锅正常工作时间为20min,所以电压力锅最后2min处于保压状态,
则消耗的电能:W=P加热2t″=110W×2×60s=1.32×104J.
四、实验、作图题
20.电阻;B;电流大小;转化法(或转换法)
21.(1)36;(2)晶体;固液共存态;不变;需要
第22题答案
22.(1)(2分)
(2)③;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仍能
23.(1)(2分)(2) 2(3) 16Ω(15Ω)
×
第23题答案
24.⑴匀速直线;高;没有考虑摩擦力,导致额外功减少 ⑵83.3%
五、综合应用题
25.(1)内 (2)7 3.22×l08(3)D (4)1.5×l05
相关文档
- 2019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含解析) 人2021-05-1321页
-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 默写2021-05-133页
- 简单机械中考复习 滑轮组练习题2021-05-136页
- 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物质的2021-05-133页
- (淄博专版)2020届中考语文 专题一 字2021-05-132页
- 2019届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23课时 2021-05-137页
- 中考语文 考点跟踪突破 27 古诗文2021-05-139页
- 中考总复习——文言文的比较阅读知2021-05-136页
- 云南省曲靖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2021-05-1318页
- 2020年中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12杠杆2021-05-13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