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00 KB
  • 2021-05-13 发布

中考语文文言文古诗文复习八年级上册

  • 4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古诗文复习:八年级上册 ‎  初中阶段语文文言古诗文必背篇目分析与讲解 八年级上册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shě)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经查证并无“怡然自得”版本,纯属误传)‎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wé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 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yào)的年号(376~396) 缘:循,沿着,顺着。‎ 武陵:郡名。今湖南省常德市。 为:当做。 行:划船上行。‎ 夹:在溪的两岸之间。 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缤纷:坠落的花瓣,杂乱繁多地散在地上。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缤纷,繁多交杂的样子。 甚:非常。 异:惊异,诧异。这里的意思是“对……感到诧异”。 欲:想要。‎ 穷其林: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穷,尽,这里是“走到……尽头”的意思。‎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得:出现。‎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的不真切的样子。 若:好像。 舍:舍弃。‎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仅。‎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豁然,宽阔明亮的样子。开朗,开阔而明亮。 旷:空阔,宽阔。 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南北小路叫阡,东西小路叫陌。交通,互相通达。‎ 鸡犬相闻:(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种作:耕田劳作。‎ 着:穿着 悉:全都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 黄发,就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指老人。‎ 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髫,古时候小孩子头上扎起来的下垂的短发。‎ 怡然自乐:安闲快乐的样子。 从来:从……地方来。 要(yāo):通“邀”,邀请。‎ 咸:都,全 问讯:打听消息。讯,消息。 妻子:妻子、儿女的总称 邑人:同县的人 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间隔:隔绝,不通音信。 乃:竟然。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叹惋:慨叹惋惜。 为具言: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为:对,向。‎ 具:通“俱”,完全详尽。 惋:惋惜 延:邀请。‎ 语云:对(他)说。“语”后面省略了代渔人的“之”字或告诉 不足为:不值得向。足,值得。为,向、对。 既:已经,以后 便扶向路:就沿着原来的路(回去)。 扶:沿着、顺着。 向:原先,旧。‎ 处处志之:志,名词作动词,作标记。 郡下:指武陵郡城下。 诣:拜见。‎ 说如此:说明了像这种情况。 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志,做的标记。‎ 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刘子骥:名驎(lín)之,字子骥,东晋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 规:计划,打算。 未果:没有结果,意思是没有实现。 寻:不久。遂:终于。‎ 问津:问(通往桃花源的)路,文中指探访访求。 津:渡口。‎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源外面的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那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作了回答,(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至于)魏、晋两朝就更不用说了。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先前所做的记号,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源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但未能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人探寻(桃花源)了。‎ 古今异义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妻子(古义:(两个人)妻子和儿女;今义:(一个人)男子的配偶,指妻子)‎ 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鲜美【古义:鲜嫩而美丽(多指植物);今义:滋味好】‎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四通八达;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 间隔(古义:断绝来往; 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缘(古义:沿着 ;今义: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问津指探访。 今义:口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仿佛(古义:隐隐约约;今义:似乎,好像)‎ 开朗(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义:乐观,畅快)‎ 词类活用 异:形容词用为动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走到尽头。) 焉:兼词,“于之”,即“从这里”。‎ 志:用符号做标记,动词。 未果,果:名词作动词,实现 一词多义 舍:便舍船(舍弃 ) 寻:寻向所志(寻找)‎ 屋舍俨然(房子) 寻病终(不久)‎ 志:处处志之(做标记) 中:中无杂树(中间)‎ 寻向所志(做的标记) 晋太元中(年间)‎ 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其: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指桃花源)‎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代词,代指桃花源中的人)‎ 多词一义 文中出现了三对词都是一个意思,这种词类叫做多词一义。有:'便要还家,“要”(通假字)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都是邀请的意思;缘溪行”,“缘”与“便扶向路”,“扶”都是“沿着”的意思;“悉如外人”,“悉”和“咸来问讯”,“咸”,还有“皆出酒食”,“皆”都是“都”的意思。不足为外人道也,“道”与“此中人语云”,“语”都是“说”的意思 同义词 都——1)悉:悉如外人 2)皆:皆叹惋 3)咸:咸来问讯 4)并:并怡然自乐 沿------1)缘:缘溪行 2)扶:便扶向路 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例: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句意: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 ‎2)省略句 在本文中,主要表现在省主语和省宾语。‎ 省主语:‎ 例一: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是“〈小口〉仿佛若有光”的省略。句意:山上有一个小洞口,〈小口里面〉好像有些光亮。)‎ 例二:便舍船,从口入。(是“〈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的省略。句意:〈渔人〉就丢下船,从洞口进去。)‎ 本文省略主语有多处,如:“(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翻译时一并补出。‎ 省宾语:‎ 例一:问所从来(是“闻之所从来”的省略。“之”代“渔人”。句意:问〈渔人〉从哪里来。)‎ 教学素材 ‎【理解性默写】‎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夹岸数百步”都是桃树,没有一棵杂树,很是奇特。‎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9.“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0.“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也不屑与世俗交往的心情,同时也为渔人出而复寻,“不复得路”,埋下伏笔。)‎ ‎【内容评析】‎ ‎1.第一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的美景 第二段:描写桃花源的美好生活图景 第三段:写桃花源中的社会风尚 第四段: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因迷路而不复得 第五段:写桃花源无法找到 ‎2.线索:渔人的行踪: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3.作者的愿望: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斯是(3)陋室,惟(4)吾德馨(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9)谈笑有鸿儒(6),往来无白丁(7)。可以调素琴(8),阅金经(9)。无丝竹(10)之乱耳(11)(16),无案牍(12)之劳形(13)。南阳(14)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5). 孔子云:“何陋之有?”(17)‎ 注释:‎ ‎(1)名:出名(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 (2)灵:灵异 ‎(3)斯、是:均为指示代词斯,这。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4)惟:只 ‎(5)馨:散播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今义:芳香;吾,我。‎ ‎(6)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鸿,大.儒,旧指读书人,这里指知识渊博的人. 有学问的人。‎ ‎(7)白丁:没有官职的人,平民。这里借指没有学问之人。‎ ‎(8)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素:不加装饰的 (9)金经:这里泛指佛经。‎ ‎(10)丝竹:丝,琴瑟,竹,管弦乐,这里指的是合奏乐器的声音,解为噪音。‎ ‎(11)乱耳:乱,使……烦乱。 (12)案牍,官府的公文。‎ ‎(13)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今义 ‎ 样子;劳,使……劳累。‎ ‎(14)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 ‎(15)子云:汉代的扬子云(也作“杨子云”“扬雄”)(前53—18)的字。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和前一句引用典故表明:“陋室不陋”)‎ ‎(1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琴瑟萧笛等管弦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和竹子;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取消句子独立性,也有表舒缓语气的作用。‎ ‎(17)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8)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 ‎(19)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20)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古今异义:‎ 在:古义(在乎,动词) 今义(表示某物在某地,介词)‎ 馨:古义(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今义(芳香)‎ 调:古义(调弄) 今义(调动)‎ 形:古义(身体)今义(形状)‎ 词类活用:‎ 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变得有名。 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变成灵异的水。‎ 苔痕上阶绿,上,名词作动词,漫上。绿,名词作动词,变绿。‎ 草色入帘青,青,名词作状语,使……变青。‎ 无丝竹之乱耳,乱,形容词作动词,使……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劳,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译文 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居住)就有了名气;水不在于有多深,有龙(居住)就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因为)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藓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竹帘。平时和我交谈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平民。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奏乐声使我的耳朵紊乱,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的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作品主题、立意以及主题思想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 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馨,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全文81字,可说是字字写陋,又字字透着不陋。开篇16字,为全文写不陋奠定了基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表面看来,“仙”与“龙”是为山、水增色彩,实则是喻陋室之主。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鸿儒”、“金经”、“素琴”,不单从交往、学习、愉悦几方面描写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鸿、金、素”三字内涵之丰富,也是与陋无缘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气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禄(无案牍之劳形),也不是荣华富贵(无丝竹之乱耳),而是心之洁,趣之雅,德之馨。作者将其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我们说这不但不过分,更突出了陋室主人“安贫乐道”之心,所以说“何陋之有”。‎ 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写陋室的词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也让人体会不到一点“陋”意,给人更多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真是陋室不陋。‎ 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 作者引用何陋之有的用意在于“陋室不陋”‎ ‎“德馨”统领全篇 从表达方式看,《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陋室铭》的写作技法运用繁杂,在区区八十一字内运用了对比,白描,隐寓,用典,借代类比等手法,而且压韵,韵律感极强,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一曲既终,犹余音绕梁,让人回味无穷。‎ 从句式看,《陋室铭》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齐整之美。但《陋室铭》中何陋之有又是散句。所以句式上《陋室铭》是骈散结合,使文章节奏明快、语言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和谐悦耳,在听觉上给人音乐的美感。同时,文章又重在五言,间以四言、六言,因而句式参差,文章一韵到底。‎ 从线索看,《陋室铭》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文的始终:开头引出惟吾德馨,而后又以居室环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述惟吾德馨,最后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的何陋之有映衬惟吾德馨。这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文章借助陋室说理,以抒情的笔调表明作者高洁的品格,事中见理,景中显情,诚可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这样就把作者的闲情逸事,居室美景写得含蓄生动而意韵悠远。‎ 文章巧于用典。如借“诸葛庐”、“子云亭”以自况,且引孔子之语——“何陋之有?” 说明陋室“不陋”,从而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可信性和说服力。‎ 总之,作者在文中不是以“君子”自我标榜,而是以君子的敬德修业律已,表现为一种对人生失意与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惟其如此,我们与其视其为一篇阐述陋室“不陋”的散文,倒不如说这是一首赞颂陋室以显主人淡泊高雅之生活情趣的抒情诗。‎ 作品赏析 根据文章的内容,我们可以将这篇短文分为三部分:‎ 一、(1—3句):‎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颂功德埋下了伏笔。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浅,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似有些突兀,但回头一看,却又浑然一体,因为上面的对比句恰好为这句的引论铺下了基础。‎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 二、(4—7句):‎ 这几句写陋室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完全是作者对于道德品质高尚之士的生活总结。在前面几句的生花妙笔明了作者的志趣后,读者的思绪也进入了佳境,此时明理,读者更易接受作者的思想。他以苔痕上阶绿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马上以青色入帘青的生机盎然点明恬淡中充满生机的仙活生活状态,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交朋识友,皆是同道高洁之士,抚琴研经,生活从容多滋味。远离嘈杂的音乐,远离伤神的公务,这种闲暇的生活实在让人羡慕。这种既像隐士,又存在尘世的生活方式,是道德高尚之士羡慕的,也是凡夫俗子们向往的。通过这几句的描写,我们看到了是一幅神仙的生活画卷,表达了陋室主人雅致澹泊的生活情趣。‎ 注:第六句为正面描写,看出作者从容淡定;第七句为反面描写,写出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这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诸葛亮与杨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隆中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刘禹锡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吧。这结合刘禹锡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三、(8—9句):‎ 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可以说,这篇短文表现的主题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洁清峻的品格。‎ 写作特色 ‎(1)托物言志的写法 ‎(2)反向立意的构思 ‎(3)对仗工整,押韵 ‎(4)采用类比的手法,让文章更生动 文体介绍 铭本是古代刻于金属器具和碑文上用以叙述生平事迹的一些赞颂或警戒性的文字,多用于歌功颂德与昭申鉴戒。后来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由于这种文体独特的历史渊源,使这种文体具有篇制短小、文字简约、寓意深刻等特点。 根据古文体的分类, 铭是应用文。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题意,即对陋室进行歌颂,内接内容,即对陋室内的人的高尚品德进行歌颂。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这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托物言志,以此阐明作者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这一点与《爱莲说》颇为相似。‎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⑵。晋陶渊明独爱菊⑶。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⑷。予独爱莲之出淤泥⑸而不染⑹,濯清涟而不妖⑺,中通外直,不蔓不枝⑻,香远益(9)清(10),亭亭净植(1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12)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13)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14)莲,花之君子(15)者也。噫(16)!菊之爱(17),陶后鲜有闻(18)。莲之爱,同予者何人(19)?牡丹之爱,宜乎(20)众矣!‎ 注释 ‎【1】爱莲说:选自《周公元集》、《周濂溪集》。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也称杂说.这种文体一般讲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 给人某种启示或给自己明志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议论说道理;也可以发表作者的感想。‎ ‎【2】蕃(fán):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县)人,东晋著名诗人。是著名的隐士。他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4】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朝以来,人们很爱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世人,社会上的一般人。唐人爱牡丹,古书里有不少记载,如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甚:特别。 【5】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6】染:沾染(污秽)。‎ ‎【7】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濯:洗涤。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涟:微波。妖:美丽而不端庄。 【8】通:贯通。‎ ‎【9】直:挺直。 【10】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蔓:生枝蔓。枝:长枝节。‎ ‎【11】香远益清:香气越远越清。益:更,更加。‎ ‎【12】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亭亭:耸立的样子。植:立。‎ ‎【13】亵(xiè)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焉:助词。‎ ‎【14】隐逸:隐居的人,隐士。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统治者同流合污,便隐居避世。者:~~的花。 【15】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富贵的(花)。因为牡丹看起来十分浓艳,所以这样说。 【16】君子:指道德高尚的人。 【17】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18】菊之爱:对菊花的喜爱。 【19】鲜(xiǎn)有闻:很少听到。鲜:少。‎ ‎【20】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21】宜乎:宜:应当,这里和“乎”连用,有“当然”的意思。 【22】众:多。‎ 译文 水上,陆上的各种草木的繁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人们都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喜爱的人当然就很多了!‎ 题目解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议论说道理;也可以发表作者的感想。‎ 赏析 ‎“说”,是一种议论性古代文体之一,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莲花,曾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从内容上看,这篇文章可明显分为二部分:前一部分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文章的前一部分,写出了莲花之美就在于其一个“洁”字。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它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 前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文章的第二部分得到明证。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于象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自己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同时,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在文中几次以菊、牡丹反衬莲之美;还把菊花的隐逸,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使“爱莲”之一主题得以加深,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通过三种形象的对比,起到了突出中心,加深立意的作用,手法可谓高明之极。而且,文章以一个“爱”字贯通全文,使得文章结构谨严。‎ ‎ 在文章结尾,作者一叹真正隐逸的高士极少,二叹品格高尚的君子罕见,三叹贪慕富贵的俗人很多,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这首诗在语言上也同样富有特色,那就是优美简练,的确是如莲之美——“不枝不蔓”,没有多余的无用之语。其重点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全文的中心题意。‎ 古人写文一般都是借物抒怀,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同样,“出淤泥而染,濯清莲而不妖”也有第二层抒怀意思。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实际上,他说的意思就是:官场黑暗,要在官场上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格,就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那么难。这也是他为官的经验总结,因为他不想同流合污。而“濯清莲而不妖”,不过是作者的一种良好愿望罢了。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所以百花之中独莲而能为,弥足可贵也。这也是作者的感叹吧,因为在大环境中他是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的,除了逃避与远离。或者如他那样兢兢业业的守着自己的一份志节。‎ 周敦颐的《爱莲说》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开篇深沉大气,既点明了《爱莲说》之莲也属水陆草木之花,也点明了莲的可爱,只是“甚蕃”者里的之一罢了。这为他下文的“予独爱莲”埋下了顺理成章的伏笔。如此开篇,出笔皆成不凡,吸人眼球也。接下去周敦颐并没在甚蕃里纠缠,只是直接缩景,一句“晋陶渊明独爱菊”,更加明确了题意,陶渊明可以爱菊抒怀,我怎不可独爱莲呢?‎ 接下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像是重复,但实为加深语意也,而且此句入文,让对比感更为强烈,为其求莲之高洁铺下了引子。大意是周敦颐本人独爱莲与晋陶渊明的爱菊避世不同,为保持一份高洁,宁愿终老南山。他要在尘世中当个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与独自避世求真的心态,与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本质的区别的。这为爱莲说所要表达的“出淤泥而不染”作了最好的铺垫。‎ 下句周敦颐就直接进入了正题“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写莲之语,爱莲之心,喻莲之志,可谓一气呵成,看似是对莲的直观描写,其实字字句句皆是借莲之表像倾诉心衷也。此运笔之老到,实让人叹为观止。可说通篇读者都无一丝喘息之机。语言超凡脱俗,而回味却是隽永绵长,越品越有滋味。‎ 收篇,周敦颐先用花进行比喻,让花的特性喻人,虽平淡,但比喻帖切,让人读来也别有一番滋味。“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此平淡之句接上节“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可谓浑然一体,不着丝毫痕迹。而更重要的是,借花喻人,将陶渊明的避世,世人皆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态描写的淋漓尽致,而无一言直接指责。‎ 周敦颐通过这样的对比,将自己比喻为君子。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从这一点来看,周敦颐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不过周敦颐也有些自知之明,接下去他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的,滚滚红尘,又有多少人能避世以求一份真呢?晋有陶渊明,可现在却听都没听到还有人会这样做的。或是像我一样的,在尘世中能相守一份纯净的,有着我这样追求君子风范的,又有几人?大多数的人,皆在红尘世事中从众罢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也。‎ 本文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 此文高风亮节,清雅脱俗,精短,琅琅上口,实为古文中难得的精品短篇。而且一文双解,内容厚实而意境深远。加上其文近似白话,易读易解,所以成了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传世佳品。在赏析此文的时候,如果能感动于文中的志节,这也就是读此文的最佳所得吧。‎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作者介绍】‎ 郦道元(466或472—527)字善长,北魏时期范阳(今河北省涿县)人。散文家、地理学家。《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郦道元以饱满的热情,浑厚的文笔,精美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祖国的壮丽山川,表现了他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郦道元一生著述很多,除《水经注》外,还有《本志》十三篇以及《七聘》等著作,但是,流传下来只有《水经注》一种。‎ 注释 ‎【自】:在 【三峡】: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北魏范阳(今河北涿州市)人。地理学家、散文家 撰《水经注》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略无,毫无。阙,通“缺”,空缺。【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曦】:日光,这里指太阳。【襄】:上。‎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 【白帝】:在现在重庆奉节东。‎ ‎【奔】:这里指奔驰的快马。 【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 ‎【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巘】:极高的山峰。 【飞漱】:急流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茂。 【晴初霜旦】:秋雨初晴,降霜的早晨。‎ ‎【属引】:连续延长。属:连续。引,延长。 【巴东】现在重庆东部云阳、奉节、巫山一带。‎ ‎【通假字】 “阙”通缺,空缺。‎ ‎【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或 古义:如有 ; 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2、至于夏水襄陵(至于:古义:动词“到”和介词“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3、虽乘奔御风 (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水清,树荣,山峻,草茂,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译:到了夏天江水暴涨,顺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断。‎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整体把握】‎ ‎《 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夏天,江水漫上丘陵,来往的船只都被阻绝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使作者禁不住赞叹“良多趣味”。而到了秋天,则“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那凄异的叫声持续不断,在空旷的山谷里“哀转久绝”。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引用的诗句表现了渔人漂泊不定的悲伤,衬托了秋的凄凉。体现了作品的人文关怀。‎ ‎【问题研究】‎ ‎1.材料的安排。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2.语言的运用。本文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练习说明一、背诵全文,并完成下列练习。‎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语言特点。‎ ‎(设题意图:①使学生把握文章写景的脉络;②抓住精彩写景段落,深入领会画龙点睛的词语,使学生对文章的感知由整体到局部;③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问答题提示了背诵的思路,适宜先解决问答题,再背诵课文。)‎ 参考答案:‎ ‎1.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春冬之景:“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秋景:“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素”“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月光洒入门户,(于是)高兴地起床外出。想到没有(可以)一起交谈取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的地面上,如清澈透明的积水,水中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月光下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人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注释:‎ 承天寺:在现在湖北黄冈南。‎ 元丰六年:即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年号。当时作者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脱下。 户:门。 欣然:愉快的样子。 念:考虑,想到。‎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想,思考。与为者乐,共同游乐的人。‎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遂:于是,就。 寝:入睡。‎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如积水空明:好像积水清澈透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藻荇(xìng):泛指水草,水草总称。荇,一种多年水生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交横:交叉错杂。‎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 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在句中译为清闲的人,或有着闲情雅致、高雅志趣的人。‎ 但少闲人:只是少有清闲的人。但,只是,不过。闲人,清闲的人。 耳:罢了。‎ 分层赏析:中心 全文分三层,第一层叙事。首句即点明事件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为团练副史已经四年了。这天夜里,月光照入他的房间,作者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寻张怀民。张怀民和苏轼一样,亦是被贬至黄州来的贬官,他和苏轼的友谊相当笃厚。当晚,张怀民也还未睡,于是二人一起来到院子中间散步。这一层叙事,朴素、淡泊而有自然流畅。‎ 第二层写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 第三层便转入议论。作者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可是有此闲情雅致来欣赏这番景色的,除了他与张怀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点睛之笔是“闲人”二字,苏轼谪居黄州,“不得签书公事”,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与儒家的“经世济民”之理想相去甚远,即所谓“闲人”之表层意义,它委婉地反映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月光至美,竹影至丽,而人不能识,唯此二人能有幸领略,岂非快事!苏轼的思想横跨儒释道三家,这便使他的处世态度有极大的包容性,可以说是宠辱不惊,进退自如。当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 细化赏析:‎ ‎“月色入户”:寒夜寂寥,“解衣欲睡”,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了门。“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来与他做伴。‎ ‎“欣然起行”:是作者的反应;写出他睡意顿消,披衣而起,见月光如见久违的知心朋友,欣然相迎。一个被朝廷所贬谪的“罪人”,我们可以想见他这时交游断绝、门庭冷落的境况;只有月光毫无势利之情,在寂寥的寒夜里,依然来拜访他。四字写出了作者的喜悦和兴奋。‎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作者约张怀民同是被贬之人,于是作者便想到了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作者与张怀民心有灵犀,及其友情之深厚。‎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学习文本 ‎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呢?‎ 因为月色很美,“月色入户”所以“欣然起行”‎ ‎2.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寂寥苦楚,见月排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安慰。最后一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对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3.夜游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欣然”欣喜之情 “念无与为乐者”有点遗憾 “遂”、“寻”急切、激动...“相与步于中庭”从容 闲适 ‎4.总结 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它好像一首清冷的月光曲,每一个音符都闪耀着银色的寒光,都倾诉着作者皎洁而悲凉的情怀。(残梦徒天献上~~)‎ ‎5.本文的中心思想 借月抒发了作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6.默写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是作简要赏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赏析: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用“藻荇交横”来比喻 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 ‎7.一词多义 遂:遂至承天寺。(于是)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打洞)《狼》‎ 盖: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原不是)《狼》‎ 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只) 《口技》‎ 寻:寻张怀民。(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桃花源记》‎ ‎8.古今异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今义: 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罢了 今义: 耳朵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1]学。家贫,无从[2]致书[3]以观,每假借[4]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7],益慕圣贤之道。又患[8]无硕师[9]名人与游,尝[10]趋[11]百里外,从乡之先达[12]执经叩问[13]。先达德隆望尊[14],门人弟子填其室[15],未尝稍降辞色[16]。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17],俯身倾耳以请[18];或遇其叱咄[19],色愈恭,礼愈至[20],不敢出一言以复[21];俟[22]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23]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24]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25]而不知。至舍[26],四支[27]僵劲不能动,媵人[28]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29],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30],烨然[31]若神人;余则缊[32]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33]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注释 ‎[1]嗜:特别爱好。 [2]无从:没有办法。 [3]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 ‎[4]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 ‎[5]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之”是“怠”的宾语,指“笔录”这件事。‎ ‎[6]走:跑。 [7]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8]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以二十。这里即指二十岁。‎ ‎[9]患:担心,忧虑。 [10]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11]尝:曾经。‎ ‎[12]趋:奔向。 [13]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14]叩问:求教。叩,请教。‎ ‎[15]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又作德高望重。‎ ‎[16]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是拥挤的意思。‎ ‎[17]辞色:言语和脸色。 [18]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9]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现尊敬而专心)请教。 [20] 叱咄:训斥,呵责。‎ ‎[21]至:周到。 [22]复:这里指辩解。 [23]俟:等待。‎ ‎[24]负箧(qiè)曳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25]穷冬:严冬。‎ ‎[26]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27]舍:这里指学舍,学校。 [28]支:通“肢”。‎ ‎[29]媵(yìng)人:这里指服侍的人。‎ ‎ [30]汤:热水。 [31]沃灌:浇水洗。‎ ‎[32]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 [33]容臭: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34]烨(y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35]缊(yùn)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 ‎[36]口体之奉:指衣食的享 用. [37]太学:即国子监,设于京城,是全国最高学府。‎ ‎[38]县官:这里指朝廷。廪稍:廪食,即伙食费用。‎ ‎[39]司业、博士:指国子监司业、国子监博士,都是教官。‎ ‎[40]流辈:同辈的人。 [41]朝京师:这里指去官后进京朝见皇帝。‎ ‎[42]撰:同“撰”。长书:长信。贽:初见面时表敬意送的礼物。 [43]夷:平和。‎ ‎[44]际遇之盛:谓好的遭遇。这里指官位之盛 [45]与游:相互交往。 [46]趋:快走。‎ ‎[47]慕:仰慕。 [48]拥覆:围盖起来。 [49]色愈恭:表情更加恭顺。‎ ‎[50]乃和:才得暖和。乃,才。‎ 译文 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因为)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读,(于是)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期归还。(冬天)天气十分寒冷,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够弯曲、伸直,也不敢放松(抄书)。抄写完毕,跑着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为这样,许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当我) 成年时,(就)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后来担心没有大师、名人与我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高声望高,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他的书房,他(却)从不稍微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态度愈加恭顺,礼数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还言;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积雪有好几尺厚,脚和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到了书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暖脚,用被子给我围裹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我)住在旅店里,我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味道好的东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有红缨装饰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光彩照人的样子仿佛神仙一般;而我却穿着破旧的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吃的穿的不如别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作者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也称宋学士,祖居浙江金华,明初著名文学家。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应召,修道著书。‎ 至正二十年(1360),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洪武初主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诰。后因牵涉胡惟庸案,谪茂州,中途病死。有《宋学士全集》、《孝经新说》等。‎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腰佩。)‎ 手自笔录。 (手,名词作动词,用手,亲手)‎ 日有...岁有...(日,岁,时间词作状语)‎ 古今异义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为热水;今指喝的汤。)‎ 走送之。(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走)‎ 一词多义 以:1.来 (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 ‎2.把 (以书假余)‎ ‎3.用 (以衾拥覆)‎ ‎4.因为(以中有足乐者)‎ 之:1.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代词 (走送之)‎ ‎3.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当余之从师也)‎ ‎4.无实义 (无鲜肥之味之享)‎ 臭:1香气 2臭气 患: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担忧,忧虑,动词)‎ ‎2.无冻馁之患矣(忧患,名词)‎ 故;1.故余虽愚(所以,连词)‎ ‎2.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特意,故意,副词)‎ 道;1.益慕圣贤之道(学说,名词)‎ ‎2.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说,动词)‎ 至:1.色愈恭,礼愈至(周到,形容词)‎ ‎2.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到,动词)‎ 质:1.援疑质理(询问,动词)‎ ‎2.非天质之卑(本质,资质,名词)‎ 通假字 ‎1支:同“肢”四肢 ‎2被:同“披”穿着 ‎3灌: 同 盥 问题研究 ‎1.本文的中心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阐述的?‎ 明确:见板书设计 ‎(解说:本文以记叙为主,适当渲染描绘,笔法简洁,文采飞扬,气韵流动。尤以首段对“趋行百里,负箧曳屣于硕师名人求教;俯身倾耳,甘于粗敝为进德修身足乐”的记叙、描述;第2段对“被绮绣,沃甘肥,学有不成怎可怨天?书满栋师常伴,业有不精岂非不专”的记叙、描述,以及二者的对比,从而得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的结论,这样的写法更是美妙绝伦,学习时务必引导学生仔细品味。)‎ ‎2.补出下列语段中省略的成分。‎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 )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 )则又请焉。‎ 明确:先达、余、余、余、余 ‎(解说:此题可考查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能力。)‎ ‎3.作者是怎样写自己的求学经历的?‎ 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开篇即点出学习上难以解决的矛盾:“家贫”和“嗜学”,由此引出了求学的艰难: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因此得以遍观群书。苦无名师引导,趋百里外,从师叩问。经过作者的主观努力,顽强拼搏,在付出了无数辛勤的劳动,经历了无数辛酸后,终于克服了学习上“无书”和“无师”的困难,获得了知识,成为饱学之士。作者特别渲染了从师求学的艰难:穷冬时节,穿行在深山大谷中,“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生活上艰苦异常,粗茶淡饭一日也只有两顿,穿的是破衣旧袍。但这些都未动摇作者求学的意志。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作者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作者最后以“勤且艰”小结自己的学习生涯,想必马生能从中受到启发。‎ ‎4.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何在?‎ 是为了勉励马生专心向学,刻苦自励。因为课文只是节选,参照后文叙太学的优越学习条件,以及对马生语重心长的鼓励和期望,作者的意图非常明显。同时,文章由自己的经历写起,读来也更亲切平易。‎ ‎5.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 ‎6.宋濂无书读,天寒抄录;求师难,恭敬询问;生活苦,以学为乐。这种求学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结合实际,谈谈认识。‎ 虽然我们现在的学习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但刻苦学习的精神却比不上他。因此,应该向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