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9.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准考证号:
遂宁市2013年初中毕业学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1-2页,第Ⅱ卷3-10页。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考试结束后,第Ⅱ卷和答题卡按规定装袋上交。
第Ⅰ卷(共2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由考场统一收回,集中管理。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烘(hōng)托 诘(jié)难 面面相觑(qù) 奄(yán)奄一息
B.祈(qí)祷 脊(jǐ)椎 鳞次栉(zì)比 尽态极妍(yán)
C.羸(1éi)弱 仓(cāng)俗 一抔(póu)黄土 万恶不赦(shè)
D.遒劲(jìng) 褶(zhě)皱 颔(hàn)首低眉 恪(kè)尽职守
2.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遏制(遏,抑制) 理至易明(至,极、很) 君子固穷(固,安守)
B.荣膺(膺,承受、承当) 气吞斗牛(斗,北斗星) 巧妙绝伦(伦,次序)
C.钧裁(裁,判断、决定) 略输文采(输,差、失) 为坛而盟(盟,盟誓)
D.不逊(逊,谦逊) 惟余莽莽(惟,只) 素昧平生(素,向来)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的班主任对工作十分负责.他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总是吹毛求疵。
B.市教育局出台“减负”规定后,实施高效课堂就成为各校破解“减负提质”难题的不二法门。
C.五月以来,“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中小学中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
D.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只要其他国家不主动向中国挑起、激化争议,他们与中国就不会有大问题;如果他们作出挑衅,又指望中国“别强硬”,那就难了。
B.今天早上,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
C.遂宁那精美的观音绣,方寸之间,展览了一个大千世界。
D.在国家的支持与指导下,中国杂交水稻走出国门,正为解决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缺粮问题。
5.对下列句子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的绵长轻柔的特点,同时又使表意凝练,音韵和谐。
B.“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一句中“镶嵌”一词很有表现力,让人觉得老王是门框的一部分,逼真地写出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特点。
C.“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是在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柱头上雕刻的不同姿态狮子的可爱。
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破土萌发的情态,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6.根据语境,请在横线上选择合适的词语,正确的选项是
大器之人,语气 ,性格 ,气势 ,举止 ,静得优雅,动得从容,行得洒脱。
A.不猥不琐 不张不扬 不惊不惧 不骄不躁
B.不张不扬 不猥不琐 不骄不躁 不惊不惧
C.不猥不琐 不惊不惧 不张不扬 不骄不躁
D.不惊不惧 不骄不躁 不张不扬 不猥不琐
7.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 ②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③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④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 ⑤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⑥世界、国家和个人的生命中的云翳没有比今天再多的了。
A.①④⑤③②⑥ B.②⑥⑤④③① C.①⑤④③②⑥ D.⑤④①③②⑥
8.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杨志、范进、林黛玉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的《水浒》、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
B.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抒发了强烈的思乡爱国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C.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草书”。
D.《格列佛游记》是英国讽刺作家和政论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作品。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奇异的想象和辛辣的讽刺。
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3年6月12日上午9:00—11:00】
遂宁市2013年初中毕业学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Ⅱ卷(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8页,用钢笔或中性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总 分 人
(二)
(一)
(二)
(三)
得 分
注意事项:
1.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
(二)按要求作答(26分)
9.请按要求规范、工整地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10分)
(1)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2)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3) ▲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 ,林空鹿饮溪。(梅尧臣《鲁山山行》)
(5)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 ▲ ”一联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6)沐浴诗风词雨,感受经典魅力。走近文天祥,他那“ ▲ , ▲ ”的家国之痛使苍山动容;触摸杜牧《赤壁》“ ▲ , ▲ ”中的王朝沧桑,我们看到他对历史事件独特的审视观。
10.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作答。(6分)
湖 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1)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
▲
(2) 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4分)
▲
11.为了纪念五•四运动94周年,着力推进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团委开展了以“重走复兴路,共圆中国梦,创造新辉煌”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加。(5分)
(1)假如你是这次班会的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3分)
▲
(2)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中国梦”。(2分)
▲
12.2013年1月20日,习近平同志作出重要批示:“
要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增强大家的节约意识,更好地建设“节约型社会”,九年级一班同学举行“节约伴我行”综台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5分)
(1)第一组同学检索到下述有关“节约”的新闻,请你帮助他们将该新闻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3分)
今日,以“光盘”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引发网友关注,晒出自己吃得一干二净的盘子成为风尚。从发起人的几条微博开始,网友迅速响应。《人民日报》在腾讯微博也随之发起“光盘行动”,加上新浪网、新华网、光明网等媒体以及公众人物的关注和转载,这一活动急速升温。
“光盘行动”的发起者是北京一群因参加某培训而结缘的青年人。这个团体有将近30个成员。从1月初有了号召杜绝浪费的想法到今日,“光盘行动”在微博上被转发约5000万次,小小的“光盘行动”在数天内就影响了千万中国人。
我的概括: ▲
(2)第二组同学准备征集生活中的“节约金点子”,请你为他们出一个“金点子”。(2分)
我的“金点子”: ▲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一)阅读《时间“跑”哪去了》,完成13一16题。(12分)
时间“跑”哪去了 李明启
①近期有两则关于读书的传闻。
②一则是某公司到一高校招聘员工,面试研究生时问最近在读什么书,学生坦然回答:“没读什么书,因为没时间。”另一则是某宣传部门去地方调查优秀读物的学习落实情况,随机问两名机关干部:“这些书你们买了、读了吗?”一位回答说:“我们单位好像没买。”另一位说:“买过,只是没有时间读。”
③从这两个事例中,我们听到了一个共同的不读书的理由——没时间。我不知道他们的时间究竟“跑”到哪里去了,只知道报纸曾有报道,在北大、清华做食堂炊事员和门卫保安的进城务工人员都有时间坚持读书,“偷”着听课。后来我在近代文化名人林语堂的一篇文章《读书的艺术》中找到了相关的文字。文章说:“那些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到他那眼前世界所禁锢的。他们生活是机械的,刻板的。他只是跟几个朋友和相识在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原来如此!读书不是没时间,而是没有兴趣,没形成习惯。
④读书是一个人的心灵之旅,去发现那些未曾被眼睛看到的大美,去寻找那些未曾让心灵抵达的大善。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坦,文章却越来越单薄;环境越来越优越,表达却越来越苍白。究其原因,与我们不阅读、少阅读有直接关系,也与我们常常没有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有关联。
⑤对于以没有时间为由拒绝读书的人,不妨看看古人潜心读书的四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书要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心无旁骛,潜心铸剑,“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第二种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读书不仅要坐得下来,还要能读得进去,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乐而忘忧,“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第三种境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书籍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当书读到一定程度,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有更深割的认识和理解,古今多少事,一切尽在灵心观照之中;第四种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人生有限,学海无涯,读书永无止境。读书读到最后,就会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⑥读书需形成习惯,愿每个人做一颗“读书的种子”
,催生自己的事业发芽、开花、结果。
——摘自《人民日报》(2012年11月20日)
13. 文章以“时间‘跑’哪去了”为题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
1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
15.选文第①②段讲述了关于读书的传闻有什么作用?(4分)
▲
16.文章第③段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
(二)阅读《旷野灯红》,完成17—22题。(15分)
旷野灯红 凹 凸
大姨母家住在百花山腰间的一个皱褶上。有一股泉水从一丛野百合的根部爱情般涌到一方清洁的石凹里,石凹便满满地洋溢着。尽情将泉水舀到水桶里去,石凹依旧是满满的,呈一种寂寞的奇观。
那年我到县城中考,考得很顺利,有一种余兴怎样也挥之不去,便乘了去百花山的晚车,到姨母家作一次突兀的造访。百花山脚的一块打谷场,算是它的终点。下车时,天就已傍黑了,就急急地奔向场边的一爿小店,买了两盒酥子糕。拎着点心出来,已无结伴的行人,就沿着小店主人指引的那个约略的方向,摸索着朝山上爬。
爬了两支烟的工夫,天已黑透。周遭传来一声又一声怪异的声响,锐利地灌入耳际,心头就有一阵又一阵的惊悸。突然闻到一股烧烤猎物的香味儿,且有一种焦煳的熏腥,我以为前边一定有人,便加快了脚步。爬了好长的一段坡,焦蝴味儿似乎更浓了,便觉得前边的那个人肯定离得更近了。兴致便被撩拨得更旺了一些,步子就迈得更急了一些。不知不觉间已翻了两道岭,味道依旧浓烈,却怎么也见不到那个人。
怪矣!
此时我已气喘吁吁,便颓然地躺在斜坡上。心跳平缓下来的时候,我暗暗地吃了一惊:身下那厚厚的落叶和干草,散发出来的气味儿,正是那种浓浓的好闻的烧烤味儿——落叶和干草吸足了白昼里那暖暖的阳光,入夜,便把激情忘情地释放出来,把个陌生客甜蜜地欺哄了。于是,我迷路了。
发觉自己迷路了,我第一个反应便是惊惶。惊惶之后,那夜里的声响,便更怪异更刺耳,且纷繁杂沓。于是,脚跟便踩不踏实,便赳趄不止,跌倒趴下便是自然的事。
“路总有走到头的时候。”心里说。但路愈走愈陡了,树木也愈来愈稀疏。泪,无声地落下来。但在泪眼的一片模糊中,我却发现右前方有一线隐约的微光,泪竟倏地止住了。揉一揉眼再看,那一线微光依然时隐时现。抽紧的那颗心便松开一道缝。朝着那个方向摸索而去,心中再无一丝犹豫。爬了一段坡以后,那线光促成了清晰的一团——可以确认,那是一扇不眠的窗。心便霍地释然了,这时,光明是驱赶绝望惟一的一条鞭子。
到了跟前,是一座孤零零的小屋。敲一敲门,门竟悄然自开。灯下,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安详地躺在床上。她的眼皮动了两下,分明已知道夜客到来,但却不说话。
“婆婆,我迷路了。”我告诉她。
“哦。”她只欠了欠身,“坐吧,我眼不好,看不见你。”
我愣了一下,依旧站着。
“孩子,你要去哪儿呢?”她有气无力地问。
我报了我要去的那个村子。
她长长地哦了一声,坐起身来,“到底是个孩子啊,应该爬西边那座山,却爬到东边来了。白天,在日头下,也要爬个半晌呢。”
在灯光下,虽然知道自己走了好长好长的冤枉路,我却不曾有一丝惋惜,竞咯咯笑起来。我此时的感觉很奇异,似从娘怀里走散的孩子,又回到娘怀里一样,失散的痛苦已全然忘却了。
交谈之后,知晓这瞎眼婆婆是个五保户,山下的人白天上来转一遭,看她柴米不缺、安然无恙,便又不停留地下去了。漫漫长夜,是独属于瞎眼婆婆的。
“您什么也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整夜点灯呢?”
“为什么?灯亮着,野兽不敢来,夜盗不敢来,灯是瞎子的眼哩。”
“瞎子的眼?”我惊叫道。
那一夜,我住在了她那里。
我有时想,在那漫长而孤寂的长夜,瞎眼婆婆与灯独对的长夜,真的是为自己再长一只眼吗?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旷野中,一盏点亮的灯,对人是多么的重要啊——它是生命存在的证明。
——(选自《读者》,有删减)
17.根据故事的发展,用文中的词语补全“我”的心理变化过程。(3分)
造访姨母家时,兴趣盎然——夜行山路, ▲ ——上山迷路, ▲ ——看到窗户灯光,▲ ——灯下与婆婆交谈,不曾有一丝惋惜。
18.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1)周遭传来一声又一声怪异的声响,锐利地灌人耳际,心头就有一阵又一阵的惊悸。(2分)
▲
(2)心便霍地释然了,这时,光明是驱赶绝望惟一的一条鞭子。(2分)
▲
19. 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我有时想,在那漫长而孤寂的长夜,瞎眼婆婆与灯独对的长夜,真的是为自己再长一只眼吗?”的理解。(3分)
▲
20.选文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夜行山路的情况。(2分)
▲
21.结合选文.请说说选文末段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22—25题。(13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22.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臣之妻私臣 私: ▲ (2)时时而间进 间: ▲
(3)臣愚患之 患: ▲ (4)故曰:“自见之谓明。” 故: ▲
2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
(2)王之伐越,何也?
译文: ▲
24.读了【乙】文后,你想到了与文章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2分)
▲
25.结合选文内容分析齐威王和楚庄王人物形象。(3分)
▲
三、作文(60分)
26.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如果说生活是一幅画,那幸福便是这画面上最鲜艳的花朵;如果说生活是一首乐章,那幸福便是这旋律中最欢快的音符……生活中,幸福无处不在,从阳光到雨露,从亲情到友谊,从播种到收获,处处让你感受到无限的幸福和快乐。
请以“幸福生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600字以上;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分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团结、友爱、互助成了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社会素养。只有拥有这些优秀的品质,社会才能融洽和睦、协调发展。
请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
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遂宁市2013年初中毕业学生学业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积累与运用
(一)选择题
1.D(“奄”应读“yǎn”;“栉”应读“zhì”;“仓”应为“伧”)
2.B(“巧妙绝伦”的“伦”应解释为“辈、类”)
3.B(吹毛求疵: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不合语境。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迅速地大量地涌现出来。用错对象。异想天开:比喻凭空的、根本没有的事情和想法。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4.A(B项:“看到的”和“第一眼”语序不当,换过来即可;C项:主谓搭配不当,主语“观音绣”与谓语“展览”搭配不当,“展览”应该为“展现”;D项: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上“做出贡献”)
5.C(C项中“打比方”有误,应为“摹状貌”)
6.D(考虑与主语的搭配即可)
7.D(语段的整体信息是:痛苦与快乐相辅相成。从句意看,第④句是对第⑤句的比喻性解释,应排在第⑤句后;第③句承接第①句,是进一步发展)
8.C(C项中“天下第一草书”有误,应为“天下第一行书”)
(二)按要求作答
9.(1)千里共婵娟;(2)斜晖脉脉水悠悠;(3)几处早莺争暖树;(4)霜落熊升树;(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10分,有错、别、漏、添字,该空不得分)
10.(1)写出了游人愉快的心情。(2分)
(2)“乱”字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繁花密林中传出的鸟鸣声(2分),还表现出黄莺上下飞舞、穿梭林间枝头的动感(2分)。
11.(1)示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航天员,梦想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科学家,梦想自己的科研成果能造福人类;运动员,梦想驰骋赛场创造佳绩;而我们中学生的梦想,是一次次满意的月考成绩,是考入理想高中、大学。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下面让我们一起分享自己心中的“中国梦”。(3分)
(2)示例:梦想考出理想的成绩,进入理想的高中、大学学习;梦想作为一名志愿者,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服务;希望学校不再出现安全隐患,同学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盼望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一样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均衡;……(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的“中国梦”即可)(2分)
12.(1)示例:网络倡导“光盘行动”,被转发5000万次,影响千万中国人。(不超过25字)(3分)
(2)示例:无人房间灯不亮,人走灯灭成习惯。垃圾分类不乱扔,回收利用好再生。(2分)
二、阅读与理解
13.以问句为题,引人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暗含议论的话题。(2分)
14.读书需形成习惯。(2分)
15.引用读书传闻,揭示文章的论题(2分);充当论据,证明中心论点(2分)。
16.举例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2分)。通过具体事例和名人名言论证了“读书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没有兴趣,没形成习惯”的道理(2分)。
17.惊悸 惊惶 释然(3分)
18.(1)用声音衬托环境的寂静,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我”在黑夜中的孤独恐惧之感。(2分)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看到灯光后的惊喜和释然。(2分)
19.示例:老婆婆在旷野中点燃一盏灯光,不仅仅是给自己驱散野兽,拒绝夜盗,更是给像“我”这样的迷路人指引方向,提供温暖的庇护,是迷路人的另一只眼。(3分)
20.写“我”夜行山路的孤独和恐惧,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2分)
21.①卒章显志,赞美老婆婆点亮的灯对于“我”迷失方向后找到心灵慰藉的重要意义;②照应题目;③使读者对人物的认识更为完整真实。(3分)
22.(1)私:偏爱 (2)间:间或、偶然 (3)患:担心 (4)故:所以(4分)
23.(1)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2)大王进攻越国,为什么呢?(4分)
24.示例:知(智)者不惑;人贵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2分)
25.齐威王是一个修明政治,善于采纳忠言,决心纳谏除弊的贤明君主。楚庄王开始不顾国内“政乱兵弱”,想要讨伐越国,可知楚庄王是一个缺乏自知之明的人。但是,听了庄子的进谏后“乃止”,可见楚庄王又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3分)
【参考译文】
楚庄王想攻打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进攻越国,为什么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庄子说:“我虽说很无知,但深为此事担忧。见识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有人在境内作乱,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比越国差,您却要攻打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便打消了攻打越国的念头。因此要想认识到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白己。所以《老子》上说:“自己认识到自己才叫作明察。”
三、作文
26.略。(60分)
遂宁市2013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
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及评阅情况分析
遂宁市2012年中考语文质检组 执笔:陈彪
第一部分 试卷概况
一、试卷设置
遂宁市2013年初中毕业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试卷内容以所学教材为主,但又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全面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民族语言的能力,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试卷设置较为合理。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题卷8页,答题卡4页。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三个板块,考查形式为“一、积累与运用 ”;“二、阅读与理解”;“三、作文”。
二、试卷题型
2013年这套语文试卷题型较去年相比没有大的变化,在板块的设置和分值上和去年是一样的。题型以主、客观题相结合,并以主观题为主;选择题都是单项选择,组合试选择题只有1个;作文题与去年一样为两题任选其一写作。
值得肯定的是2013年这套语文试卷加强了与高中、高考的衔接。时政热点、本土文化为背景材料的题型比去年丰富:“中国梦”、“光盘行动”、“观音绣”等,较好的彰显了“生活语文”的特点。
三、试卷难度
2013年我市中考语文试卷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体现了中考的性质,达到了毕业考试和升学选拔考试的双重功能。从这点上来说他不失为一套成功的中考语文试卷。
四、试卷题量
这套语文试卷,共设三个大题六部分27小题。第I卷、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共8个小题;第Ⅱ卷(二)按要求作答为主观题,共4个小题;二、阅读与理解(一) “议论文阅读” 共4个小题;(二)“文学作品阅读” 共5个小题;(三)“文言文阅读” 共4个小题;三、“作文” 共2个小题(任选一题)。整套试卷题量适当,分布合理,相互搭配较自然。
五、试卷分值
这套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其中第I卷一、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第Ⅱ卷为主观题19个小题(共126分):(二)按要求作答(26分);二、阅读与理解(一) “议论文阅读” (12分);(二)“文学作品阅读” (15分);(三)“文言文阅读” (13分);三、“作文” (60分)。
每部分所占分值的百分比分别是:16.0%、17.3%、8.0%、10.0%、8.7%、40%。参考答案准确度较高,评分标准较细致、易操作。
第二部分 试卷分析
一、积累与运用
(一)选择题(24分)
试题的积累与运用部分考查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第1题语音,主要考查注音和字形;第2题汉字,主要考查形似字、意义容易混淆汉字的正误;
第3题成语,主要考查常用成语及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运用;第4、6、7三个小题句子的考查,第4题主要考查病句的识别;第6题主要考查语境中词语的正确运用和句子的衔接;第7题主要考查句子的连贯和完整;第5题修辞,主要考查修辞手法的正确判断;第8题文学、文体常识的积累,主要考查名家,名著的相关阅读的积累。
(二)按要求作答(26分)
第9题古诗文默写,涵盖教材面较宽,课内课外兼具。如第(3)小题,“霜落熊升树”属附录诗选。经典名句考查较为突出,如“千里共婵娟”、“沉舟侧畔千帆过”一联。从难易度分析,本次考试第(6)小题较难,不仅考查理解能力,而且考查考生的细心程度、临场辨析、头脑是否清醒等;不仅是知识的检验,更是分析能力、心理素质的测评,此题要扣住“家国之痛”,“山河破碎风飘絮”是写失国之痛,从“国”方面而言;“身世浮沉雨打萍”是写文天祥自己飘零之感,从“家”方面而言。但绝大部分考生是不做思索地写出这首诗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杜牧的《赤壁》则应扣住题干中心“王朝沧桑”来作答,“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则体现了“王朝沧桑”。从得分情况来看,平均分在5-6分左右,高分甚少,可谓寥寥无几。而失分主要也集中在第(6)题上。古诗文考查正确书写诗句的每一个汉字,考生存在张冠李戴,同音字代替等现象,如“水悠悠”写成“幽”,“沉舟”写成“乘舟”,“沉沙”写成“成沙”,“身世”写成“生世”,“婵娟”写成“禅鹃“……
第10题阅读古诗,按要求作答。该小题命题意图明确,且适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试题难易度适中,诗歌内容与情感易于学生把握,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地从诗歌中抓关键字词和意象进行品味。此题因意象简单而美,学生较容易体味出诗人春天泛舟湖上的愉悦之情。但部分学生对诗歌的品味仅注重对“字”的理解,忽略对诗歌题目、意象、内容的分析、融汇,出现对富有表现力的字(如“乱”)不恰当的理解,从而导致整体失分。因此,此题得分率不太高,两小题普遍得分为4分。
第11题设计了两个题目:①写一段开场白;②说自己的“中国梦”。从整体上看,综合性很强,将情感体验、理想教育、语言表达等熔进此题,同时让学生有话可写,难易程度适中。一方面命题紧扣时事,化会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是师生均感兴趣的话题,题新,鲜活;二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考试与生活相联系,突出了以人为本,扎根生活的大语文教育理念。
第12题是一道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本试题将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与社会现象紧密相联,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有种独到的优势,学生能在开放自由的情境中,调动体验借助对社会、自我的认识,完成本题。本题由两个小题组成,第一个小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难易程度适中,但部分学生不能抓住 “光盘行动”“被转发”“影响”等关键信息,只单纯地从“节约”方面作答。第二小题较容易,“汇集节约金点子”,学生基本上都能正确回答,但仍有极个别学生回答过于笼统,没有具体的做法或写成公益广告语,如“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本题两小题学生得分在4分左右。
二、阅读与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对议论文阅读要求是: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本次语文考试阅读与理解(一)《时间“跑”哪去了》考题4个小题共12分。从考查方面包括了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对考生在理解感悟、分析综合、运用表达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考查。全市共25400人参加考试,本题最高分12分,共17人;最低分0分,共1339人(含因各种原因缺考的考生),平均得分为4.46分。四个考题,相比较而言,14题和16题两个小题得分较好,13题多数为1分,15题多数为2分。
具体分析如下:
13题2分是针对题目“时间跑哪去了”提问, 主要考查学生对题目在文章中的作用是理解分析。关键在两点:一是“以问句为题,引人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二是“暗含议论的话题”。多数考生对第一点有所了解,并能较正确地答出来得1分,第二点能思考并回答出来的很少,这也是本次本题满分较少的一个主要原因。
14题2分是针对论点提出的,主要考查考生对议论文论点的理解分析和把握。多数学生本题能得2分。但有存在不够准确的现象,如有学生将最后一段全段写完,这说明他并不能很明确主要方面而是下大包围;也有学生写的是第3段的最后一句。
15题4分是针对文章开头的两则关于读书的传闻提问,要求学生明确在文章中的作用。关键在两点:一是“引用读书传闻,揭示文章的论题”;二是“充当论据,证明中心论点”。考生对引用有涉及,但是作用没有谈到,对论据有认识,但很多考生认为是为了证明“不读书的理由——没时间”,这就不恰当了。因此本题考生得分不多,一般为2分左右。
16题4分是考查论证方面的知识的。考生对论证有一定认识,多数能答出“举例、引用论证”或是“举例、道理论证”或是“例证法、引证法”。但有一部分考生答出“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比喻”“说明”等,把论证方法与修辞手法、说明方法混为一谈。
(二)阅读《旷野灯红》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本题阅读材料选自当代著名散文家、小说家和文艺批评家凹凸的《旷野灯红》(有删减),文质兼美,文化蕴藉丰厚,具有语文学科特有的审美韵味,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所命试题较好的体现了新课标(2011版)“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区分度。
注重引导考生充分阅读文本,依据文本,深入文本,进行缜密思考,来表现其理解、分析、感悟、概括等多种阅读能力,是本题的一大亮点。注重考查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如第17题,“根据故事的发展,用文中的词语补全‘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只要考生认真地通读选文,就可以准确作答;注重考查探究性、创造性、个性化等阅读能力。如第18题,“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该题要求考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体验式阅读,考生须读懂文本,多角度切入,个性化理解,切入点准确,言之成理,均可得分;注重考查把握全文、整体感知的能力。如第19、20、21题,分别考查考生对文中主要人物形象的把握、环境描写的作用、重点段落在文章主旨及结构等方面的作用。需要考生联系下文和文章主旨,对故事发展有个清晰而完整的了解,才能体会到“瞎眼婆婆在旷野中点燃一盏灯”的目的,才能理解到“大量描写夜行山路”的作用,才能真正体会到末段的表达作用。
难度系数中等偏难,分值设置较合理。具体得分情况见下表:(标准差为2.95)
样本卷数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8分
9分
10分
25400
831
811
1394
1939
2504
3036
3129
3113
2916
2289
1710
11分
12分
13分
14分
15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得分率
941
540
200
48
0
14
0
6.15
41%
第17题,部分考生不能静下心来阅读选文,对题意的理解存在问题,一是不能“用文中的词语”作答,二是所填词语不能表明“我”的“心理变化过程”,不能准确地从选文中找出“惊悸”、“惊惶”、“释然”三个词语,有的考生回答为“闻到香味”——“泪眼模糊”——“光明驱赶黑暗”,“惊惶”——“霍地释然”——“感到奇异”,“惊惶害怕”——“高兴”——“愉快”等等,这些回答表明,部分考生没有细读文本,从文本中筛选信息的能力较弱。
第18题,赏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两个句子。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考生难以找到答题的切入点,不能多角度地进行赏析,答案五花八门(如18(1)“写四处传来怪声,用环境来烘托夜的寂静”,“一声又一声,和一阵又一阵相对应,好。”;18(2)“看见前方有一丝灯光,就像看见了希望,绝望被赶走”,“光明代表希望,光线比喻成鞭子”等等),几乎迷失了赏析的方向。
第19题,要求理解“我有时想,在那漫长而孤寂的长夜,瞎眼婆婆与灯独对的长夜,真的是为自己再长一只眼吗?” 。部分考生能提炼出选文主旨,能指出瞎眼婆婆在旷野中点燃一盏灯对己对人的作用,但也有部分考生对文意整体把握不够准确,回答不全面,不准确,如“不只是为自己再长一只眼,而对一个走在黑暗中的人来说,这一点光明证明它是生命的存在”,“她想如果自己能一睁开眼睛,看到是光明而不是黑暗”等。
第20题,“选文为什么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夜行山路的情况”。其作用一为“写‘我’夜行山路的孤独和恐惧”,二为“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铺垫”。部分学生不能准确理解、表达其作用,回答片面,不准确。如“因为要写出在深山中走夜路的凶险和害怕”,“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体现出当时作者很需要光明”等。
第21题,“结合选文,请说说选文末端有什么表达作用”。大部分考生不能准确、全面回答其作用,甚至不能辨别选文文体,致使得分较低。如“总结全文,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表达了一望无际的黑暗中,一盏点亮的灯对人来说的重要性”,“末段总结了全文”,有的还误答为“承上启下的作用”等。
(三)文言文对比阅读
经过统计,本题共有317人获得了满分13分,全市总参考人数为25400人,满分率为1.25%;最低分为0分,平均分为7.24分。
本题型通过两段文言文的对比阅读,既考查了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贯彻了《语文课程标准》七至九年级段“阅读”一栏第七条的相关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以及第九条“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等内容。题型较为丰富,既有释词,也有译句;既有人物形象分析,也有知识的拓展运用。难易较为适中,第22、23题甚为基础,与24题一道均注重对基础的考察,24题分析人物形象稍难,较为灵活,同时也体现的知识检测的层次性。题量不大,较为合适。
从学生答卷来看,值得肯定的部分学生善于从整体上分析本大题;是大多数学生对22、23题的考点理解到位,并能正确的解答;对24、25题的解答较为准确;绝大部分学生的书写较为规范;部分学生善于从整体上分析本题;对24、25题的解答较为到位。
从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意义把握不准,如“私”本为偏爱,“间”本为间或、偶然,“谤讥”本为指责议论等,而答题中,很多学生将这些词解释为偏袒、间断、说等,是典型的理解不到位或理解错误;部分学生掌握的成语及俗语有限,不能正确匣清成语和俗语的概念,不能正确辨别,导致24题的答案五花八门;部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有断章取义之嫌,分析不全面,不到位;少数学生的书写极为潦草。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是这些学生古文基础不牢甚至缺失;对古文的分析能力不强;做题不认真,分析不到位。
三、作文
(一)作文命题评析
1.作文命题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七至九年级作文要求是: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2013年我市中考作文以新课标为命题依据,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理念,符合初三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
2.选择性写作有利考查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从作文命题的取向上看,作文是选择性写作,一是以“幸福生活”为话题的话题作文;二是我想握住你的手”为标题的命题作文。前者的写作难度,选材与构思,文章定向、文体定向都存在较大难度,具体地讲就是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构思,不知道如何把握好写作的度。避免内容与标题不一致,既不空泛,也不“紧身”,真正做到内容与标题松紧适度。
3.对初中作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性。这次作文考查了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对初三毕业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次有效检测。话题作文“幸福生活”和命题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写作范围,要求考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自身经历,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4.难度适当。本次作文题干文字浅显易懂,没有阅读、理解障碍,考生大多能读懂试题内容和主旨,在考试时间内能够完成作文。优秀作文在20%左右(但没有满分作文),大多数作文属二类、三类卷。
5.作文试题形式新颖。本次作文既有话题作文又有命题作文,改变了以往中考作文仅以话题为主的命题规律。
6.分值设置合理。作文分值为60分,占试卷总分的40%,突出了写作能力在语文能力中的重要地位。
(二)作文阅卷分析
抽样试卷份数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得分率
25400
46.14
59
0
76.9%
1.得分情况
从作文分数上看,这次作文平均分是46.14分,与市教科所大致划定的四类作文平均分45分的定向是吻合的。其分数与比例具体分布大致是:文章内容充实,寓意深刻,语文精美的优秀文章,其得分在58、59分,所占比例大致在5%;51----57分的一类卷大约占全部试卷的10%;41----45分的二类卷占全部试卷比例大致在65%;33----40分的三类卷占了全部试卷的15%;32分以下的四类卷作文总体控制在5%左右,其中16分以下的控制在2%以内。学生作文卷面上反映出的极格率在95%左右。
2.学生作文情况。
(1)值得肯定的方面:
①应该说,今年中考的作文没有设置任何审题上的障碍,表述是明确的。既有话题作文,又有命题作文。两题选一,为学生根据自己的作文优势进行写作,提供了平台。
②涉及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素材可写;内容具体,主题鲜明;偏题少,字数够。
③文体多样,有的写成记叙文,有的写成议论文,有的写成抒情散文……
④大多考生的作文书写工整,语言通顺,材料真实。从作文卷面上看,考生作文书写干净整洁,卷面工整的所占比重大致为10%;绝大部分是书写一般,语文书写基本功较一般占到了全部试卷数量的80%。
(2)从试卷作文批阅情况来看,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①格式错误。写了标题,内容部分则以调侃评卷老师的面目出现,比如,一位考生在试卷正文方格内画了一个方框,在其中写上:要查看内容,请输入密码。其余部分空白。另外一位考生,则是在试卷上将所写的内容排列成纵向,让阅卷老师难以认读。
②
不按要求作答。例如:作文部分明确规定文章体裁是诗歌除外,但是有两位考偏偏写成了诗歌,而所写的诗只是徒具形式,根本不能算是诗。
③文不对题,是答非问。一位考生的作文是直接抄袭了试卷前面的课外阅读内容;另外有一位考生的作文是将《羚羊木雕》背写在试卷作文部分。
④立意不新,较俗无深度;选材老套、平淡,言之无物。追求语言的华美,这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在语言的华美的背后是文章的言之无物。个别考生文章大量引用名诗佳句,运用诸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采用铺陈、整句等形式,却不知“幸福”在哪里,没有“我想”的内容,仅仅是几百个文字的堆砌而已。
⑤错别字较多,病句随处可见,个别考生一味追求作文形式的创新,极力地表现着各种作文文法和技巧,却大量地制造错字、病句、语序混乱、语言生硬而毫无知觉,这不能不让人担忧。作文的起码要求是“文从字顺”,至少能让读者明白想要表达什么思想。就这样的一条“起码要求”,却难倒了众多的“英雄好汉”,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无法写出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表达清楚的短文来;标点符号随意用、段落不分,更有甚者,全文只有一个段落,没有任何的标点。
⑥个别考生考试的时间安排不合理,仓促动笔,草率结尾,甚至有头无尾;
有的考生的作文无题无文;有的考生只写了一个题目,确不写内容;部分考生写了标题,也写了内容,但字数严重不够,仅有100—200字左右。
⑦有8%----10%的考生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难以辨认,甚至有三位考生的字阅卷老师根本无法辨别(其中有两位是书写很乱,一位考生写的作文600个字,没有1个字象是汉字,完全倒象是日本文字)
第三部分 建议
一、试卷命题建议
(二)按要求作答
1.古诗文默写。考查的是“诗文句子”,但所填十句均为诗,而无文,能否加上一两句“古文”,尤其是经典古文的默写,岂不全面?
理解性诗文默写,题干的提示更明白一些,不跟考生玩审题游戏,如第(6)小题的“独特的审视观”纯属多余或误导学生。
2.第11题的题干阐述材料文字不多,但信息量较大,增加了学生审题的难度,“为了纪念五·四运动94周年……”导致大部分学生将活动开场白的侧重点落在了纪念五·四上,而将“中国梦”只作为了一个侧面,喧宾夺主,命题应调整语序,突出“中国梦”,避免误导考生。该小题的参考答案“示例”虽然指导性强,但表述不够简洁。
3.第12题是一道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这种综合性试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语言组织,情感表达等,所以在题干设计上力求简洁明了,主题鲜明,重点突出。
以“节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试题,初中阶段乃至小学中高段都练得比较多,材料主题鲜活度不够,题型比较陈旧,希望多美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区分度较大的题;参考答案给出要点即可。
(二)《时间“跑”哪去了》
本次命题对议论文的结构、语言等没有涉及,也没有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阅读《旷野灯红》
1.选文删减了原文“吸引我的,自然是野百合根下那一线爱情般的泉。其实那泉是从姨母的口中听来的,姨母家却没有真的去过,便就注定了要发生下面这桩故事”这部分,忽略了“我”突兀造访姨母家及上山迷路的真正原因,使文章结构不够严谨,难以经得住推敲,确实是一大遗憾。
2.阅读教学要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虽然第18题、19题有所体现,但学生的思维很难打开,若能让考生理解文末一段话的含义,可较好的达到此目的。
(四)文言文对比阅读
1.立意不深。根据这两个选文,可提问题很多,不但可分析人物形象,还可联系治国方略,乃至当前最为时尚的中国梦等问题出题。
2.个别题的考点太浅。如23题第二小题:“王之伐越,何也?”这个题比较简单。
(五)作文
1.本次命题作文部分借用高考作文,虽说是与高考接轨,但在命题中也应立足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不然,学生作文的深刻度不够,认识肤浅,审题不准,套话多,客观叙述多,具体形象的描写少,优秀的作文不多。
2.两题虽是二选一,但绝大多数考生均选择第一个作文,未能更好地体现出题者的用意。
(六)“中考说明”和“中考样题”应在九年级上期末下发。
二、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一)加强对《遂宁市初中毕业生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的学习与研究。这次“说明”是依据2011版新课标并在原“说明”的基础上进行了认其修改后形成的,“适用于2013、2014年初中毕出生中考指导”。只有认真学习和研读《考试说明》,才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与积累,特别是对常用字词的书写与解释,可采取小学那种人人过关的教学模式。
(三)加强对现代文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知识点,规范学生的答题语言,教给学生审题及答题技巧。特别是根据不同文体提炼出相应的考查点,然后教给学生规范答题的基本文体术语。
(四)文言文教学要强化基础知识的训练,特别是对重点实词、重点句子的翻译、古今词义的比较等在教学中要落实;文言文阅读要强化常用实词、虚词含义和用法的积累,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同类题材文言文的比较阅读训练,注重对人物形象、一词多义等的分析,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拓展能力。
(五)作文训练重在审题,立意,选材。具体应注重以下几点:
1.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安排固定时间专门进行作文教学,将作文技巧讲解与写作实践相结合,向学生提供写作文的理性解释与感性直观的老师写作范本。
2.教会学生审题,教会学生立意构思,教会学生选材,并通过大量阅读与写作,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努力指导学生做好知识储备以及注意观察、感悟生活。
4.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平时要加强对优美词句的积累,鼓励学生背诵经典名篇,对文章中生动的、有意蕴的语句要多加揣摩,对学生进行表达技巧的指导和训练,多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努力提高学生的叙事能力,记叙文是学生习作的基础,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扎实的进行一般记叙文的写作训练。
5.文无定法,贵在得法。提高作文水平最实用的方法是全批全改,即使不能全批全改,但也要加强对作文要求解读的指导,多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
(六)注意培养学生作答时的“踩点”意识。初中语文教学容易“感性过度”,很多时候觉得“言之有理即可”,容易导致学生答题时的浮躁、空泛、隔靴搔痒等弊端。
(七)注意培养学生作答时的“分点”意识。平时训练时应反复强调最好用等序号分点作答,考试中就不会无谓丢分。
三、对学生学习的建议:
(一)熟悉考试的板块和题型,让自己平时的训练有较强的针对性。
(二)强化书写的规范与质量,尤其是网上阅卷,书写质量尤为重要,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三)加强平时的阅读训练,养成细读文本的习惯,
尤其是对议论文,说明文,叙事性文学作品这三类文体的强化训练,熟悉它们各自的考查点,及相应的答题技巧。
(四)注重积累,重视迁移。学习语言只有形成一定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文言文的教学必须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建议在初三的文言文复习中师生注意用课内所学的文言文知识迁移到课外阅读,结合语境,反复强化,归纳整理,分门别类归纳文言知识树,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五)强化原则,掌握方法。文言文有其特殊的语言规律,其语音、词汇、语法等等,都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地方。如果不掌握这些特殊规律,有时就很难读懂。建议文言文翻译时教师要对学生强化翻译的原则,授之翻译的方法。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做到“信、达、雅”; 翻译的基本方法:五字诀,即“留、换、调、增、删”。平时结合课文翻译反复强化训练,尤其要特别注意文言特殊句式的的翻译,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六)整体把握,提炼概括。在夯实文言文基础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训练学生提炼信息和概括能力;在做课外文言文简答题时要审清题干,明确要求;读懂文章,领会文意;整合信息,规范答题。
(七)要加强写作能力的提高。尤其注意以下几点:
1、用新颖的材料表现平凡的情感。题目本身已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那就是引导考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如亲情、友情、师生情、以及自己的成长感悟等。关键的是用哪些材料去表现这些主题,如果只是一般地叙述一些妈妈给自己加油鼓劲,爸爸如何盼望自己考试成功之类的事件,就会显得过于大众化。所以建议考生要在选材上多下功夫,用不寻常的材料去表现这些最寻常的情感。
2、用必要的技法提升文章的品质。一篇好的文章必然要有亮点,一个好的开头,一段精彩的描写,一句真挚的抒情,一处深刻的哲理,这些都可能打动阅卷老师的心。这两个题目建议考生最好要有一处真实感人的细节描写,结尾处要有必要的抒情句给全文画龙点睛。
3、用严谨的结构体现明晰的思路。结构是作者写作思路的外化,是一篇高分作文的基本特点。纵式结构要求层层深入地展开写作。横式结构可以采用并列的方式展开文章写作。当然文章的开头结尾也要精心雕琢。
4、用清楚的卷面吸引老师的眼球。作文的卷面是考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清爽的卷面能给人一见倾心之感。
(八)强化考场中答题时间分配和答题技巧的训练。
(九)关注留心身边的热点、时事趣闻和生活实践。
四、对阅卷的建议:
(一)各校应选派身体健康、认真负责的专业语文教师参加阅卷,并保证不缺席、不迟到、不早退。
(二)各题的阅卷组长应由有较强协调能力和有高度责任心的德高望重的专业语文教师担任。
(三)加强对阅卷教师阅卷能力的培训,做到给分有据,扣分有理,保证阅卷的公平公正。每位阅卷老师(特别是质检员)应该首先熟悉题目,依据参考答案制定评分细则,切勿将参考答案作为唯一的“标准”答案执行。
(四)语文阅卷的成败关键在评阅作文试题。评阅作文试题的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最好是采用高考的阅卷模式。同一篇作文2个人阅,最后求其平均数。以减少误差,保证公平公正。
(五)鼓励阅卷老师敢于打高分,甚至打满分;同时也要敢于打低分,使好作文和差作文拉开差距。
(六)一定要逗硬坚持书写卷面3分、没有标题扣2分、文章中出现了真实的人名地名扣2分、每少50字扣1分、每4个错别字扣1分(扣到3分为止)这些作文判分硬性要求。
遂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2013年7月6日
准考证号:
遂宁市2012年初中毕业学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1-2页,第Ⅱ卷3-10页。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考试结束后,第Ⅱ卷和答题卡按规定装袋上交。
第Ⅰ卷(共2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由考场统一收回,集中管理。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单薄() 惬意() 阔绰() 情不自禁()
B.宽恕() 炽痛() 栖息() 惩恶扬善()
C.洁责() 不逊() 羁绊() 广袤无垠()
D.颔首() 荒谬() 干涸() 浑身懈数()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羁绊(约束) 锲而不舍(刻) 一丝不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B.获益匪浅(很) 断章取义(截取) 吹毛求疵(缺点,毛病)
C.义愤填膺(胸) 不言而喻(比喻) 汲取(从下往上打水)
D.有例可援(援助) 迥乎不同(差得远) 惟妙惟肖(肖像)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却常觉得味同嚼蜡,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的味觉麻木了吗?
C.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
参与度较高,从不袖手旁观;“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
D.面对突如其来的大客车,为了孩子们的生命,张丽莉老师迅速冲上前去,两个孩子
得救了,张老师的双腿却被车轮碾过,人也昏死过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选择最有切身感受的材料,对于一篇文章的成功,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B.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所以,食品生产企业要高度重视食品
安全。
C.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有准备的人总是有能力战胜困难,而且有勇气面对困难。
D.通过这次绿色经济会议在遂宁召开,使遂宁模式、遂宁经验已成为了诸多城市的共识。
5.将下列句子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 ;旋风一样, ;乱蛙一样, ;火花一样, ;斗虎一样, 。
①是闪射的瞳仁 ②是飞扬的流苏 ③是强健的风姿
④是急促的鼓点 ⑤是蹦跳的脚步
A.①③④②⑤ B.④②③⑤①
C.④②⑤①③ D.⑤②④①③
6.下面情境中,儿子的回答最得体的一项是
妈妈对上网到深夜的儿子说:“你不要再上网了,妈妈怕你被坏人欺骗,又怕你耽误学习,还怕影响你的身体。”儿子回答道:“ ”
A.你不要这么唠叨,我的事我自己做主。
B.你以为我那么容易受骗啊,瞎操心。
C.我作业早就做完了,难道上一会儿网都不行吗?
D.谢谢妈妈的提醒,我会注意的。我把日记写完就睡觉。
7.对下面句子的修辞手法判定有误的一项是
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引用、比喻)
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
荡然无存。(反语)
C.有人问,世界上什么东西气力最大?回答纷纭得很,有的说象,有的说狮子,有人
开玩笑似的说,是金刚。(排比)
D.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对偶)
8.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在法庭上,一个高利贷者要按照契约割下借贷人的一磅肉……”这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威尼斯商人》中的情节。《威尼斯商人》是一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悲剧。
B.《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作者凡尔纳通过非凡的想象,将充满了异国情调的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呈现出来,使读者如临其境。
C.他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他用六年的时间完成了《战争与和平》之后又推出了《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巨著,他的名字叫列夫·托尔斯泰。
D.《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的谬论。
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2年6月12日上午9:00—11:00】
遂宁市2012年初中毕业学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Ⅱ卷(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8页,用钢笔或中性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总 分 人
(二)
(一)
(二)
(三)
得 分
得分
评卷人
(二)按要求作答(26分)
9.请按要求规范、工整地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诗文句子。(10分)
(1)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2)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4)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临近毕业,同学们留言相赠,常用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的“
, ”来与同学共勉。
(6)漫步于古诗苑,我们常常被诗人的爱国情怀感染。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 , ?”引用典故,表达希望得到朝廷重新重用,为国效力的愿望;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 ?
”表达出了他对国家至死不渝的忠心。
10.阅读下面一首诗,按要求作答。(6分)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②叶落山路,枳③花照④驿墙。因思杜陵⑤梦,凫雁满回塘。
【注】①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②槲:③枳:。④照:有的写作“明”。⑤杜陵:地名。温庭筠定居于杜陵附近,他曾自称为杜陵游客。⑥凫:野鸭。
(1)从体裁看,这是一首 。本诗在写法上虚实结合,如“人迹板桥霜”一句是眼前之景,为实写,“ ”一句则为虚写。(2分)
(2)这首诗的题目是“商山早行”,从诗中看,“早行”的原因是什么?诗中最能体现“早”的内容是什么?(4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遂宁新闻网讯 5月11日上午,2012绿色经济遂宁会议闭幕式在我市环岛商务中心多功能会议室举行。会议通过了《2012绿色经济遂宁共识》,形成了发展绿色经济的共识。
……
会议通过的《2012绿色经济遂宁共识》指出:生态农业、绿色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是绿色经济的基本内容;效率、和谐、可持续是绿色经济的基本特征;生态、循环、低碳、高效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科技人才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体制创新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1)给上述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0字以内)(2分)
▲
(2)根据最后一段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绿色经济。(3分)
▲
12.6月3日中午,某校学生王晓明腹痛,想请半天假到医院看病。请你以王晓明的名义给他的班主任李老师写一张请假条。(5分)
▲
得分
评卷人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一)阅读《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完成13~17题。(16分)
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
①就水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挥霍者。
②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至33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③我国居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4,居世界第109位。在人均淡水资源方面,中国已被列入13个贫水国家之一。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其中北京市的人均占有水量为全世界人均占有水量的1/13,连一些干旱的阿拉伯国家都不如。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专家们警告:“20年后中国将找不到可饮用的水资源。”美国民间有影响的智囊机构——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的一份报告中称:“由于中国城市地区和工业地区对水需求量迅速增大,中国将长期陷入缺水状况。”中国的黄河在过去的20多年间,年年断流,其中1997年断流226天。流经中国一些人口密集地区的淮河,也曾断流了90天。从卫星拍摄的照片看,数百个湖泊正在干涸,一些地方性的河流也在消失。
④虽然存在如此严重的水贫穷现象,但是广大老百姓并没有感受到我们的窘境!
⑤就农业用水来说,在宁夏的一些地方,每亩水稻一年大约需要浇2000多立方米水,每亩小麦要浇1200多立方米水。大水漫灌如果真的对庄稼有好处,倒也罢了,但事实上这种做法是引起土地盐碱化的最根本原因。同时,中国农村普遍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40%左右。
⑥工业用水方面,我国炼钢等生产过程的单位耗水量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水的重复利用率不到发达国家的1/3。
⑦生活用水方面, 。
⑧觉醒吧,国人!如果这种用水状况还持续下去,那么我国水资源枯竭那一天必会来临。 (本文有删改)
13.联系全文,谈谈文章题目中的“贫穷”与“挥霍”是否矛盾?为什么?用这样的题目有什么好处?(4分)
▲
14.第③段画线句子中的“有些”“有的”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
15.联系上下文,试分析第④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3分)
▲
16.请在下面方格内补写文章第⑦段,要求至少使用1种说明方法,字数在40—60字之间。(3分)
▲
17.面对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现状,请你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向市委市府提出三条合理的建议。(3分)
▲
(二)阅读《抽打心中的樱桃花》,完成18~21 题。(14分)
抽打心中的樱桃花
①又到了樱桃上市的季节,见到妻子洗净放在茶几上红得晶莹透亮的樱桃,我不由得想起那树开满枝头的樱桃花。
②年少时家中的院子里种了两棵樱桃树。有一年的春天,樱桃树开满了花,开得比以往哪一年都要多。蜂蝶在樱桃花间飞舞,馋嘴的我似乎已经闻到了樱桃那种特有的香甜味,就连在睡梦中,都是满树的樱桃在冲我微笑。
③一天早晨,我还躺在床上,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树枝摇晃的声响。从窗户看出去,竟看到母亲正拿着一根竹竿在樱桃花间抽打,其中的一棵好像已经抽打完了,樱桃花像下雨一样落了一地。她正准备抽打另一棵樱桃树。
④我赶快跳下床,套上衣服,冲到院子,一把抱住了母亲。任凭母亲如何解释,我都紧紧抱住她的双臂不放手。母亲无奈之下只能住手,她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也好,到了樱桃成熟的时候,你就知道我抽打樱桃花的用意了!”
⑤转眼间,樱桃花落了,两棵樱桃树都结满了青青的樱桃。尤其是我从母亲手中保护下来的那一棵,樱桃结得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我炫耀似的指给母亲看,她笑了笑,摇了摇头。
⑥到了樱桃成熟的季节,那棵经母亲抽打的樱桃树硕果累累,一颗颗樱桃仿佛一盏盏挂在树上的小灯笼。而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上的果实仍然是一片青绿。我坚持不吃已经成熟了的樱桃,静候着那片青绿变成点点唇红。
⑦结果却是,已经成熟的樱桃被吃光了,我保护的那棵樱桃树仍是满树青黄,并且树上的樱桃开始干瘪、变黑、脱落,渐渐地树干上的绿色也退去,变得干枯,毫无生机。看着这样的结果, 甲 。母亲告诉我:“这棵樱桃树因为在春天花开得太多,又未经抽打,所以结的樱桃也太多。由于水分、营养供应不上,它累死了!”
⑧直到今天,我仍然记得母亲用牺牲一棵樱桃树的代价告诉我的道理: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心中贪念太多,只取不舍的结果,就像那棵未经抽打的樱桃树,最终导致你不堪重负、两手空空;而适当的舍弃,看似是一种失去,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
(本文有删改)
18.本文采用怎样的写作顺序给读者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4分)
▲
19.作者为什么在第②段极力描写樱桃花开的盛况和“我”对樱桃的憧憬?(2分)
▲
20.请在下面方格内补写出文中“甲”处“我”的心理。(40个字以内)(4分)
▲
21.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是如何理解“抽打心中的樱桃花”的?(4分)
▲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22~24题。(10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水 仙 李渔
水仙以秣陵①为最,予之家于秣陵,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记丙午之春,先以度岁无资,衣囊质②尽,迨③水仙开时,索一钱不得矣。欲购无资,家人曰:“请已之,一年不看此花,亦非怪事。”予曰:“汝欲夺吾命乎?宁短一岁之寿,勿减一岁之花。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就水仙也。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家人不能止,听予质簪珥④购之。
(节选自《闲情偶寄》,有改动)
【注】①秣陵:指南京。②质:抵押。③迨:等到。④珥:用玉做的耳饰。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不蔓不枝 枝:
(3)家人不能止 止:
2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
(2)不看水仙,是何异于不反金陵?
▲
24.选出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且予自他乡冒雪而归”两句中“而”字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
B.“濯清涟而不妖”一句中“濯”是“洗涤”的意思,“索一钱不得矣”一句中“索”是“勒索”的意思。
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是“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的意思,“非家秣陵,家于水仙之乡也”是“不是住在南京,而是住在水仙花的故乡”的意思。
D.《爱莲说》“托物言志”,以莲自喻,来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水仙》文用“冒雪赶回南京看水仙花”“竭尽家财买水仙花”两件事来表现作者对水仙花的喜爱。
得分
评卷人
三、作文(60分)
25.请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1)请以“有一种美丽叫 (善良、坚强、信任、自信、谦让、平淡、仁慈、诚实、坚持……)”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不得抄袭。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④600字左右。⑤不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人名。
(2)读诗使人灵秀,诗歌总会给我们以启迪。阅读诗人艾青的《盼望》后,以“盼望”为话题,自拟题目,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人名。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艾青《盼望》
遂宁市2012年初中毕业学生学业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B (A项中“惬意”的“惬”应读“qiè”,“ 情不自禁”中的“禁”应读“jīn”;C项中“洁责”的“洁”应写为“诘”, “不逊”中的“逊”应读“xùn”; D项中“颔首”中的“颔”应读“hàn”, “浑身懈数”中的“ 懈” 应写为“解”。)
2.A (B项中“获益匪浅”的“匪”的意思应为“不”; C项中“不言而喻”的“喻” 的意思应为“明白”; D项中“有例可援” 的“援” 的意思应为“引用”,“惟妙惟肖” 的“肖” 的意思应为“相似”。)
3.B (“味同嚼蜡”的意思为“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用在此句不符。)
4.A (B项前后不一致;C项语序不当;D项缺主语。)
5.C
6.D
7.C (修辞手法应为设问。)
8.A (《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二)按要求作答(26分)
9.(1)江山代有才人出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似曾相识燕归来 (4)赢得生前身后名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0分,每空1分,有错字、多字、少字、语序错误,该句不计分)
10.(1)律诗(或五律、近体诗) 凫雁满回塘(每空1分,共2分)
(2)早行的原因是思乡(或悲乡)。(2分)在鸡鸣之时,天上还挂着月亮,行人已经将足迹印在板桥的白霜上。(“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亦可。2分)
11.(1)2012绿色经济遂宁会议圆满闭幕(2分)
(2)绿色经济是以生态农业、绿色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基本内容,以效率、和谐、可持续为基本特征,以生态、循环、低碳、高效为基本要求,以科技人才为重要支撑,以体制创新为重要保障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3分,能答出3点即可给3分。)
12.示例:
请假条
尊敬的李老师:
我因腹痛,需到医院看病,特向您请假半天,请您批准。
请假人:王晓明
6月3日
(给分说明:“请假条”1分,称呼1分,内容2分,署名与日期1分,共5分。)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一)(16分)
13.不矛盾(1分),说“贫穷”
是因为我国居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1分),说“挥霍”是因为我国农业、工业、生活用水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1分),用这样看似矛盾的题目可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
14.不能(1分),删去后变成所有的城市都存在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的现象,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15.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承接上文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缺乏的现状,转入对我国存在的浪费水资源的现象的说明,使文章结构更严谨(2分)。
16.围绕生活用水方面补写给1分,使用至少1种说明方法给1分,字数在40—60字之间给1分。
17.示例:严禁过度开采地下水;严禁向河流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污水;在市民中进行节约用水的宣传;鼓励市民提高水的利用率等。(要求建议合理、可行,符合我市实际情况,每条1分,共3分。)
(二)(14分)
18.采用倒叙(1分),讲述了“我”年少时因想吃更多的樱桃而不准母亲抽打樱桃花,导致那一树樱桃未能成熟,最后连树也累死的事情(3分)。
19.极力描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为下文母亲抽打樱桃花和“我”极力护花作铺垫。(2分,能答出“引出下文”等意思也可)
20.能写出疑惑、失望、难过等心情均可。(4分,超过字数扣1分)
21.能答到“人活在世上是不能太贪心的,要学会取舍”或“青涩的青春只有经过抽打的磨砺才能逐步走向睿智与成熟”等意思给2分,结合自身经历谈给2分。
(三)(10分)
22.蕃:多。 枝:长枝节。 止:阻止。(3分,每个1分)
23.(1)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后就很少听说了。(“鲜”1分,句意1分)
(2)没有看到水仙花,这和没有返回南京有什么不同呢?(2分,大意对即可)
24.B(3分,索:寻找)
三、作文(60分)
25.(1)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一类文:51—57;二类文:41—50;三类文:33—40;四类文:32分以下。(2)书写工整,卷面整洁3分。(3)没有标题扣2分。(4)每4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不计,扣完3分为止。
遂宁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遂宁市2012年中考语文质检组 执笔:陈彪
第一部分 试卷概况
纵观我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我们不难发现近年来尤其是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所提倡的命题原则、学科试题评价标准,几乎在这套试卷上都有较好的反映,且在巩固近年来新课程改革和中考改革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之上,有所突破、有所提高,更加体现了“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稳中求进”的命题改革意识,使命题不断发展、不断成熟、不断完善。同时试题的学科性、导向性、文本性的特色不断增强。既注重了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又加强了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既体现了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又充分体现了中考的选拔功能。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和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一、试卷设置
遂宁市2012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设置较为合理。其板块和考查形式分为“一、积累与运用 ”、“二、阅读与理解”、“三、作文”三大板块。题型主、客观题相结合,并以主观题为主,单纯客观选择题所占比例逐渐减少。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2页,第Ⅱ卷(非选择题)8页,全卷共10页。
二、试卷题型
2012年这套语文试卷题型较去年相比没有较大的变化,在板块的设置和分值上和去年是一样的,只是在题型上少了一些关注民生、社会热点的问题的考查,地域文化特色不够明显,但加强了与高中、高考的衔接,新增了对应用文体的考查,作文由一题变为两题任选其一写作。
三、试卷难度
2012年我市中考语文试卷难度较去年有所降低,体现了中考的性质,达到了毕业考试和升学选拔考试的双重功能。从这点上来说他不失为一套成功的中考语文试卷。
四、试卷题量
这套语文试卷题量为三大题五部分25小题(与2011年相同)。“一、积累与运用”板块分第I卷(一)选择题,共8个小题(与2011年相同)、第Ⅱ卷(二)按要求作答为主观题两部分共计12个小题;“二、阅读与理解”板块分(一) 说明文阅读5个小题;(二)叙事性文学作品阅读4个小题;(三)文言文阅读3个小题三部分共计12个小题;三、“作文”板块共计1个小题。整套试卷题量适当,分布合理,相互搭配较自然。
五、试卷分值
这套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其中第I卷选择题8小题共计24分(与2011年相同);第Ⅱ
卷为主观题17个小题共计126分,其中古诗文积累10分,语文实践活动11分,语言运用5分;阅读与理解40分,含说明文阅读16分、叙事性文学作品阅读14分、文言文阅读10分;作文60分。
参考答案准确度较高,评分标准较细致、易操作。
第二部分 试卷分析
一、积累与运用
(一)选择题(24分)
试题的积累与运用部分考查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包括①语音的考查,一般是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所给出的注音的正误,也包括多音字、形似字和方言读音容易混淆的字,常用字是考查的范围,如考题中的1大题的1小题选项A情不自禁(jīn),就考查了前、后鼻韵母;选项B宽恕(shù)考查了平、翘舌音;②字形的考查,涉及到了形似字,意义容易混淆的字,如1大题的1小题中的选项C“洁责”,选项D中的“浑身解数”,只是今年将上面两种题型的考查混合在一个题中,无疑增大了学生的答题难度;③词语的积累,主要考查了常用成语及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正确运用,如1大题中的3小题就考查了成语“莫衷一是”、“味同嚼蜡”、“好为人师” 、“突如其来”的用法,涉及到成语的意义、感情色彩等方面的具体运用,还有第2小题,就考查了常用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④句子的考查,主要考查了病句的识别和句子的连贯衔接,其中病句的识别涉及到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及前后不一致,如第4小题;而句子的连贯搭配主要是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的句子的填空如第5,6小题;⑤修辞手法的正确判断 ,如第7小题就考查了引用,比喻,反语,排比,对偶等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⑥文学、文体常识的积累,基本上涵盖了初中三个年级课本中的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重点考查的是名家,名著的相关阅读,如第8小题。
(二)按要求作答(26分)
1、对古诗文中的名言名句的考查,主要通过三种形式来考查;A、提示型,即根据所给出的上句或下句按原文填空,如9大题(2)安得广厦千万间, B、理解记忆型,如(5)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 ”可用着同学间的毕业留言C、理解联想型,如(6)小题写出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爱国情怀的诗句。
2、 古诗文的理解、分析,如10小题考的是唐代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涉及有对诗歌体裁,诗句写法,诗歌内容理解的考查。
3、语文知识的运用,主要考查了对新闻标题的拟定及相关内容的理解,如第11题;还考查了学生对实用性文体的写作,如第12题,根据内容写一张请假条。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一)阅读《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说明文)(16分)
1、得分情况
题号
总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得分率
(一)
16
16
0
12.67
79%
13
4
3
0
3.04
78%
14
3
3
0
2.58
86%
15
3
3
0
2.33
84%
16
3
3
0
2.37
79%
17
3
3
0
2.25
75%
2、命题分析
(1)考点比较全面且分布合理。如第13、14、16题分别指向“说明对象特征(说明内容)”、“说明语言”、“说明方法”。
(2)出题范围涵盖文本的题、词、段、篇,但均属比较常练的题型类别,学生答题时定位较快且较准。
(3)16、17题虽较为灵活,但因为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学生比较容易对答。
(4)题型有创新又有分寸。比如16题,摒弃了考查说明方法时“归纳+例举”的老套题型,而改以“补写”,巧妙地将能力点由死板的“识记”转向了灵活的“运用”。
(5)参考答案具体细致且操作性强。参考答案给分细致,不仅有利于阅卷时的判分,更有利于指导前线教学的“踩点答题”。
3、答题失分分析
(1)答题不规范:对一个题的几个小问题(如13题),一般是依序作答,但有些同学跳答,不仅容易导致自己做题时漏答,也会导致阅卷老师判分时漏看。
(2)答题欠技巧:A. 最好能分“点”作答。“多问”题(如13、14题)一般是一“问”一“点”;“一问”题(如15题)最好也要用“分点”体现思维的层次性,这样可以方便阅卷教师 “寻点给分”。B.最好采用“总-分”式作答。如第15题,首先作答“承上启下”,然后再分别阐释“承上”和“启下”。
(3)审题不细致。如第17题:建议对象是“市委市府”,所以内容的政策性、方向性、块面性更强,而不应太过细致。诸如 “要记得关掉水龙头”、“可以用淘米水浇花”、“每期举办一次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黑板报”等作答内容皆不适宜。再如16题,题干只要求补写第⑦段,但却暗藏玄机——得注意补写的基本常识:与上下文流畅衔接。所以作答时需要突出生活用水方面的浪费现象。
(二)阅读《抽打心中的樱桃花》(文学作品)(14分)
1、得分情况
题号
总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得分率
(二)
14
14
4
9.3
66%
18
4
4
0
2.16
54%
19
2
2
0
1.36
68%
20
4
4
0
3.08
77%
21
4
4
0
2.7
68%
2、命题分析
(1)难度系数中等,分值设置较合理。
(2)注重考查把握全文、整体感知的能力。如第18题第二问考查的就是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语言概括的能力。又如第19题 ,“作者为什么在第二段中极力状写樱桃花开之盛和‘我’对樱桃的憧憬?”
要解答这道题,需要联系下文和文章主旨。再如第20题,补写人物心理,首先要对故事发展有个清晰而完整的了解,然后才能对人物在某特殊环境中的心理状况有个正确的认识,要解这道题完整把握文意很重要。
(3)注重考查探究性、创造性、个性化等阅读能力。如第21题,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如何理解“抽打心中的樱桃花”。该题要求考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体验式阅读,考生须读懂文本,联系个人生活实际,推文及己,方可作答。
可见,在文学作品阅读上,今年的试卷注重引导考生充分阅读文本,依据文本,深入文本,进行缜密思考,来表现其理解、分析、感悟、概括等多种阅读能力。
3、文学作品阅读试题答卷情况
第18题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本文采用了怎样的写作顺序,另一个是本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抽样调查中,第一个问题有80%的考生答错:一类是不能准确判断文章所采用的写作顺序,如答为“插叙”;另一类是根本就不清楚什么叫写作顺序,如答为“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总--分--总顺序”。第二个问题,大多数考生能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19题,作者为什么在第二段中极力描写樱桃花开的盛况和“我”对樱桃的憧憬?此题有近一半的考生找不到答题方向。
第20题,要求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并有字数限制。77%的考生能联系上下文写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活动,但也有少数考生对文意整体把握不够准确,所写心理活动没有表现出“疑惑”“失望” “难过”等。
第21题,结合自身经历,谈如何理解“抽打心中的樱桃花”。此题的得分率为68%,有近30%的考生忽略了题干中的第一个要求,没有结合自身经历谈。另外,少数考生对文章主旨把握不准确。
(三)阅读文言文(10分)
1、得分情况
题号
总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得分率
(三)
10
10
1
5.95
59.5%
22
3
3
0
1.78
59.3%
23
4
4
0
1.78
44.5%
24
3
3
0
2.29
76.3%
2、命题分析
本次考试所选择的两段文言文,一段是课内重点课文《爱莲说》,一段是课外文言文《水仙》节选。这两段文章的理解难度一般,课外文言文难度比去年有所降低。考查的知识点有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文翻译、文章内容的理解。重点考查学生对文言基础知识的认知、积累和理解情况。
3、文言文阅读答卷情况
第22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的解释,其中(1)小题“藩”是文言实词,虽不常见,但课下解释有说明,本题只要学生认真记忆不会错失;(2)小题考查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翻译时要译作“长枝节”。本题错误率较高,多数同学把它当作名词“枝节”或者“枝叶”。(3)小题考查常用实词,虽是课外,但可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敲,正确率高。
第23题考查翻译句子,这是对学生整个文言综合素质的检测。(1)句来自课内,翻译的着眼点是“之、鲜、闻”,平时上课教师有所指导和强调本句翻译,因此本题多数同学能得满分。(2)句,翻译的着眼点是“何、异、反”,难点是文言反问句。多数同学不能得分,最多得1分。
第24题选择题。A.考查文言虚词“而”常用法:转折和承接;B.考查实词意思,根据文章理解,容易推断“索”的意思错误;C.考查句子的翻译;D.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和判断分析能力。
三、作文(60分)
2012年语文学业考试作文命题遵循了课标和我市今年学业考试说明,强调以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了城乡的教学实际;作文从“命题立意、材料选择、表现形式、重点突破”等方面做整体思考,并有所创新,能有效的引导我市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
1、命题评析
今年的中考作文有半命题和话题两种形式,两个题目。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任选一题写作,较去年而言,这无疑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门槛,让学生更有发挥的余地和写作的欲望。①半命题作文“有一种美丽叫 (善良、坚强、信任、自信、谦让、平淡、仁慈、诚实、坚持……)”这样的作文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利于学生发挥和创作,考场中85%以上的考生都选择了这个命题来写作,而且90%以上一类作文都出现在这个作文题目中。②话题作文是让学生阅读诗人艾青的《盼望》后,以“盼望”为话题写作。虽然提供的材料是一首诗,但内容很清楚,表述也很明确,绝大多数考生能读懂材料,且能结合自身实际扣住主题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
2、答卷情况
(1)作文亮点
①一部分考生阅读面广,见识深刻,从个人到学校到国家大事,人生尽显笔端,充分体现文学即生活。
②精彩范文较多,让人眼前一亮,考生文笔之老到,思维之敏捷,条理之清晰,文采之绚丽叫人拍案叫绝,评卷教师激动不已,互相传阅。
③书写美观规范,让人爱不释手。
④文体多样,议论文、记叙文的、抒情散文、童话故事……应有尽有。
⑤大多数考生的叙事具体详尽,语言通顺,材料真实,重点突出,主题鲜明。
⑥出现了一些在立意或构思等方面有新意的好文章。
2、存在的问题:
①补题雷同。在批阅过程中,随便拿一本试卷抽样,竟然发现有几位考生写的同是“有一种美丽叫坚强”。虽然未尝不可,但缺乏创新,都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写作,阅卷老师产生了审美疲劳。在几篇写“有一种美丽叫坚强”的文章中,笔者发现除了一篇因符合上文所说的高分作文要求而获得高分外,其余得分都在42-48分之间。
②所填词语不合逻辑。有些考生没有认真思考,可能是想到了一个词语就去填,因此犯了明显的逻辑错误,行文时不能自圆其说。比如,时间无所谓美丑、自然无所谓美丑、成长无所谓美丑,若考生不假思索地去填“有一种美丽叫时间”“有一种美丽叫自然”“有一种美丽叫成长”等,就会因经不起推敲而得低分。
③
主题提升不够。大多数考生就只知道就事论事,没有就事件本身挖掘其中美丽的内涵,更不要说把这种美丽上升到整个民族,整个国家了。整个阅卷下来,深化主题的文章并不多。
④不会分析,不会描写。有些考生写记叙文,平铺直叙,内容空洞,没有描写性文字;有些考生想写成议论文,但没有结合事例展开分析的语言,说理不严密,源于语言基本功差,表达能力不强。
⑤有少量学生未写作文或仅写一个题目,还有少量学生仅写了一二百字,结构不完整。
⑥极少数学生不会审题或审题不细。一是极个别学生的作文与“盼望”毫无关系;有叙述写盼望毫不相干的一件事,甚至有照抄试题中“阅读”部分的原材料。二是议论时所述事实不能证明,坚强就是一种美丽这个观点。三是找不到与材料有关的写作角度,致使作文与材料完全脱离。
⑦立意不新,选材缺乏新意,内容单一,言之无物。
⑧语病较多。个别作文,语言表述不准确,病句语序混乱,语言生硬现象较多。
⑨部分考生作文书写马虎,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标点乱用、段落不分等。
⑩校际间学生作文水平差异大,随机抽查10本作文,其中好的一本一类作文7篇,二类作文23篇,没有三类、四类作文;而另一本一类作文无,二类作文24篇,三类5篇,四类1篇;还有一本全是三类、四类作文。
第三部分 教学建议
一、试卷命题建议
1、试卷三大板块及分值应基本固定。
2、选择2、3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些雷同,可换为对标点符号的考查。
3、语文知识的实践与运用这一块,考查的角度不够“活”和“热”,题型过于传统,缺乏新意;贴近生活、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热点、体现地域特色的几乎没有涉及。
4、阅读题的标题不要过大,本次考试阅读之一标题《中国,最贫穷的挥霍者》带有贬义,看标题让人想到了《丑陋的中国人》这类标题,难道所有中国人都丑陋吗?这对初中学生是否难了点。
5、文言文的分值有点偏低,这样的分值不利于文言文教学的导向。
6、作文格子中对考生字数的提醒过于频繁,有影响考生创作心情之嫌。
7、“中考说明”和“中考样题”应在九年级上期末或九年级下期开校时下发。
二、对教师教学的建议
1、加强对初中语文考试大纲的学习与研究,只有认真学习和研读考试大纲,才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今年的12小题,关于请假条的写作,就因格式与内容让不少考生丢分,这或许跟我们平时少于对这方面的训练有关。
2、重视基础知识的训练与积累,特别是对常用字词的书写与解释,可采取小学那种人人过关的教学模式。
3、加强对现代文的阅读训练,交给学生答题技巧。特别是根据不同文体提炼出相应的考查点,然后教给学生规范答题的基本文体术语。
4、文言文阅读要强化常用实词、虚词含义和用法的积累,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对同类题材文言文的比较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知识的迁移,拓展能力。
5、作文训练重在审题,立意,选材。具体应注重以下几点:
①努力指导学生做好知识储备以及注意观察、感悟生活。鼓励学生多读书,多读经典美文。教学中要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并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多读多做一些中考课外阅读题,那些作品一定是文质兼美的,在讲解阅读解题思路及参考答案时,不要忘记引导学生如何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这样的题材适合我们平时写什么类型的作文,让他们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一举两得。这是写作的间接素材,而直接素材则来自生活自身的体验和感受,这就要求平时老师应指导学生如何善于捕捉并思考生活中隐含真情和哲理的东西,让他们感受生活真情,体验生活真谛,从实话实说做起,不断充实,不断完善。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巧妙借鉴佳作的构思、选材、立意去写与自己心得体验有关的作文,让学生觉得下笔不难。比如坚持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微型小说选刊”,让学生学会借鉴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实实在在去叙事,让情节丰富生动起来;让学生学会个性化的人物描写,让自己作文中的人物也鲜活起来。
②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平时要加强对优美词句的积累,鼓励学生背诵经典名篇,对文章中生动的、有意蕴的语句要多加揣摩,对学生进行表达技巧的指导和训练,多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作文。努力提高学生的叙事能力,记叙文是学生习作的基础,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扎实的进行一般记叙文的写作训练。
③文无定法,贵在得法。平时即使不能全批全改,但也要加强对作文要求解读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审题,让学生记住作文材料或题目中的文眼。以明确写作的方向,并指导学生立意,在明确中心的基础上,力求写出新意,写出高度;指导学生选择身边的一些新颖的,不求惊天动地,但求细微具体的题材。中考作文不外乎抓住两大题材——“情” 和“理”,引导学生抒真情,学会感悟体验生活哲理,于细微处见真情、悟哲理。
6、注意培养学生作答时的“踩点”意识。初中语文教学容易“感性过度”,很多时候觉得“言之有理即可”,容易导致学生答题时的浮躁、空泛、隔靴搔痒等弊端。
7、注意培养学生作答时的“分点”意识。平时训练时应反复强调最好用①②③等序号分点作答,考试中就不会无谓丢分。
三、对学生学习的建议:
1、熟悉考试的板块和题型,让自己平时的训练有较强的针对性。
2、强化书写的规范与质量,尤其是明年将进行网上阅卷,书写质量尤为重要,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3、加强平时的阅读训练,尤其是对议论文,说明文,叙事性文学作品这三类文体的强化训练,熟悉它们各自的考查点,及相应的答题技巧。
4、注重积累,重视迁移。学习语言只有形成一定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文言文的教学必须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建议在初三的文言文复习中师生注意用课内所学的文言文知识迁移到课外阅读,结合语境,反复强化,归纳整理,分门别类归纳文言知识树,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强化原则,掌握方法。文言文有其特殊的语言规律,其语音、词汇、语法等等,都有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地方。如果不掌握这些特殊规律,有时就很难读懂。建议文言文翻译时教师要对学生强化翻译的原则,授之翻译的方法。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做到“信、达、雅”; 翻译的基本方法:五字诀,即“留、换、调、增、删”。平时结合课文翻译反复强化训练,尤其要特别注意文言特殊句式的的翻译,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6、整体把握,提炼概括。今年第24小题选择题D项答题情况可以看出考生对文本内容缺乏整体把握,提炼信息和概括能力有待提高。这反映了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方面,重视文言知识,忽视内容理解;重视基础训练,忽视分析能力培养。建议老师们要夯实文言文基础的同时,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训练学生提炼信息和概括能力;在做课外文言文简答题时要审清题干,明确要求;读懂文章,领会文意;整合信息,规范答题。
7、要加强写作能力的提高。尤其注意以下几点:
①用新颖的材料表现平凡的情感。题目本身已具有一定的价值倾向,那就是引导考生关注自己的成长,如亲情、友情、师生情、以及自己的成长感悟等。关键的是用哪些材料去表现这些主题,如果只是一般地叙述一些妈妈给自己加油鼓劲,爸爸如何盼望自己考试成功之类的事件,就会显得过于大众化。所以建议考生要在选材上多下功夫,用不寻常的材料去表现这些最寻常的情感。
②用必要的技法提升文章的品质。一篇好的文章必然要有亮点,一个好的开头,一段精彩的描写,一句真挚的抒情,一处深刻的哲理,这些都可能打动阅卷老师的心。这两个题目建议考生最好要有一处真实感人的细节描写,结尾处要有必要的抒情句给全文画龙点睛。
③用严谨的结构体现明晰的思路。结构是作者写作思路的外化,是一篇高分作文的基本特点。纵式结构要求层层深入地展开写作。横式结构可以采用并列的方式展开文章写作。当然文章的开头结尾也要精心雕琢。
④用清楚的卷面吸引老师的眼球。作文的卷面是考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清爽的卷面能给人一见倾心之感。
8、强化考场中答题时间分配和答题技巧的训练。
9、关注留心身边的热点、时事趣闻和生活实践。
四、对阅卷的建议:
1、注意阅卷分组过程中教师男女,年龄的搭配。
2、分工应明确,任务应合理。特别是现代文阅读和诗词填空容易拖后腿,而其突击起来难度也大,建议可多安排点人。
3、各题的阅卷组长应是得高望重,有较强协调能力,且有高度责任心的教师。
4、加强对阅卷教师阅卷能力的培训,做到给分有据,扣分有理,保证阅卷的公平公正。每位阅卷老师(特别是质检员)应该首先熟悉题目,答案是“参考”而不是“标准”。如16题评判时应该注意是否围绕“生活用水方面的浪费现象”作答(因为“参考答案”上未如此明确)。
5、应拉通择优提前确定评阅作文题的教师。语文阅卷的成败关键在评阅作文试题。评阅作文试题的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最好是采用高考的阅卷模式。同一篇作文几个人阅,最后求其平均数。以减少误差,保证公平公正。
6、好作文和中等作文应该拉开差距,本次参与质量监测,感觉一类和二类文章无明显差距,95%同学的作文分在45分-49分之间。
7、创造条件将满分作文或优秀作文编印成册,一个学校发一本,将上届的“优势资源”转化为下届的“优质资本”。
准考证号:
遂宁市2011年初中毕业学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说明】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第Ⅰ卷1-2页,第Ⅱ卷3-10页。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考试结束后,第Ⅱ卷和答题卡按规定装袋上交。
第Ⅰ卷(共24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由考场统一收回,集中管理。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星 宿(xiù) 赈 灾(zhènɡ) 解 剖(pōu) 悲 怆(chuànɡ)
B.忌 讳 huì 脑 髓(suǐ) 酝 酿(niànɡ) 骠 悍(piāo)
C.纨 绔(kù) 磐 石(pán) 恻 隐(chè) 提 防(dī )
D.烙 铁(lào) 亵 渎(dú) 啮 齿(niè) 御 聘(pìn)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我国首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安全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B.在王平同学上次作文时因用词不当丢了丑以后,我决心吃一堑,长一智,苦下功夫背词造句,一定不要吃他那样的亏。
C.跟别的地方比,遂宁的经济总量不是强项,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使得遂宁可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走出一条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
D.为了绵遂高速公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 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①远远望去,似绿云接天,如彩练当空。 ②置身花丛,但见“大红芙蓉”花大质丽,灼灼照人,时而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戴上面纱的少女,别有一番情致。 ③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替,使人仿佛身临千年前那遍植芙蓉、高下相照的古“锦城”。 ④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芙蓉花闪闪烁烁,似朗星点点,色泽由白色渐渐变成粉红,进而转为大红,奇趣无穷。
A.③①②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①② D.②④①③
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B.“郭青建是我们蓬溪人学习的榜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代文益说:“我们一定要让蓬溪人永远记住这个骄傲!”
C.“这是怎么啦?同学们。”张老师一进门就问。
D.游客走进“神奇遂宁”,亲身体验“拜慈善观音,漂中国死海,赏国宝宋瓷,游观音圣湖”之旅。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名著不管是不是够格,总是时间和空间筛选。
B.2008年3月,中国文联、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首个将遂宁命名为 “中国观音文化之乡”。
C.据专家介绍,近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严重干旱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少、气温高,而不是三峡工程的修建。
D.为了防止失窃事件不再发生,故宫博物院保安部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6.对下列句子的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这句话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B.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句话属于社会环境描写。)
C.一丈青大娘跟老头子唠叨这个,嘟哝那个,老头子阴沉着脸,哼哼哈哈,一脑门子官司。(句中的“一脑门子官司”的意思是形容心中含着怒气,不满的情绪流露在脸上。)
D.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这句话的表达方式是说明。)
7.阅读《使至塞上》,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二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作诗缘由, “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
B.颔联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由“归雁”一词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
C.颈联中,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D.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
8.下面对文学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这样写道,“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其中“山东呼保义”指晁盖,“河北玉麒麟”指卢俊义。
B.《骆驼祥子》中的主人公祥子原本以为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他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他一次次与命运抗争,却以惨败告终。祥子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
C.《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语言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D.《格列佛游记》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作品,童话色彩是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其灵魂。
绝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1年6月12日上午9:00—11:00】
遂宁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第Ⅱ卷(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8页,用钢笔或中性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总 分 人
(二)
(一)
(二)
(三)
得 分
(二)非选择题(26分)
9.古诗文积累。(每空1分,共计10分)
(1)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醉花阴》)
(2)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3)《岳阳楼记》中描写夜晚洞庭湖波光月影的语句是: , 。
(4)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景物之中,李煜的“ ”(《相见欢》)借梧桐表达了国亡被囚的深深寂寞;马致远的“ ”(《天净沙》)则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天涯游子的孤独凄凉之情。
(5)王维在《汉江临眺》中的“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描写出了“水”的气势,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与之相近的句子是: ,
。
(6)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的诗句是: , 。
10.语文实践活动(10分)
201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瘦肉精”、、 “西瓜膨胀剂”、“染色馒头”、“钉子户”、“强制拆迁”、 “干旱黄色预警”、“醉酒驾驶”、“台湾塑化剂”……当这些词从我们脑海掠过时,我们不能“雁过无痕”,某班同学开展以“关注民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踊跃参加。
活动一:强拆出的空中楼阁 活动二:中国绿色食品标志
【活动一:关注民生之住房】
(1)近日,一张“强拆出的空中楼阁”照片在网上引发关注。四川××
市主城区黄金地段一栋7层住宅楼,因为顶楼一户人家不肯搬迁,所以开发商将楼下5层楼梯用挖掘机拆掉。看了此图,请你根据上联内容,对出下联。(3分)
上联:大楼有恨,难承拆底斯痛;
下联: ▲
【活动二:关注民生之食品】
(2)食品卫生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关注食品卫生,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请你为学校食堂拟写一条宣传食品卫生的标语。(3分)
▲
(3)请用简洁的文字介绍中国绿色食品标志。(4分)(如图,底色为绿色)
▲
11.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资料,根据情境要求答题。(6分)
“美林”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小儿退热药,下表是该药说明书的一部分。
【用法用量】
口服:12岁以下小儿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
体重(公斤)
一次用量(毫升)
次数
1——3
10——15
4
若持续疼痛或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4——6
16——21
5
7——9
22——27
8
10——12
28——32
10
邻居刘奶奶5岁的小孙女感冒突然发热,儿子、媳妇正在出差,来不及回家,只电话告诉她暂给小孙女服点“美林”退热,以缓解症状。刘奶奶不识字,拿着说明书来请你帮忙,以确保服用剂量的准确。
(1)看了说明书后,你觉得应该问刘奶奶什么问题? (2分)
你的问题: ▲
(2)如无例外情况,你怎样告诉她服药剂量?还要跟她关照些什么?(表达要简洁,让刘奶奶易明白)(4分)
▲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6 题。(15分)
中国能占领多少“知识领土”
①知识领土不是按照国家主权划分,而是依据知识创造的先占性和市场占领的范围来确定。知识创造的先占权也被称为知识产权,知识占领的市场范围被称为“知识领土”。一个国家如果在知识方面没有创造,或者在时间上落后,那么无论这个国家主权领土的面积多么辽阔,人口多么众多,也不能拥有知识领土。
②全球知识领土面积最大的,大概要属美国人比尔·盖茨。这个美国人拥有的知识领土范围,超过了整个俄罗斯。不仅是因他的“视窗”覆盖了使用计算机的所有人类,还有权要求所有国家法院的法官们作为“国防军”,维护他的知识领土。
③知识领土既不能不顾天赋,也不可能白送,而是由脑力劳动创造。开拓出来以后,就被创造者终生拥有。直到他过世,后人依然继承这部分领土。如果我们的大脑不创造知识,我们就无法拥有知识领土。如果我们仅满足于传播知识、讲授知识,也不会拥有任何知识领土。虽然这些也是劳动,但是这种劳动只会帮助知识领土的创造者巩固和维护其领土,我们仅能获得少量的传播费和讲授费而已。
④
如果我们的大学不创造知识,企业不发明新技术,实验室不申请新专利,工程师搞不出新技术成果,我们就如同无家可归者:在人家仪器设备的屋檐下过夜,捡人家发明吃剩的残羹剩饭充饥,用人家技术穿烂的旧衣御寒,套人家换代产品丢弃的烂鞋跛行。即使这样,我们也无法长期生存,因为人家的卧榻之侧,容不得我们安睡。
⑤我们伟大的祖先,如果不是在知识丛林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获得四大发明,如果没有先秦诸子百家在思想乐园中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如果也没有《孙子兵法》的神来之笔,没有《清明上河图》中的“鬼墨神工”,如果这一切都没有被创造,我们今天还有什么脸面,面对世界说我们是中国人?如果我们今世不创造知识、不贡献思想、不丰富文化,我们将忍看子孙后代在人家的知识领土上沦为“无国籍人”,忍痛让自己的后人在知识产权代表的财富面前再做“无产者”。
⑥昨天,我们依靠改革和开放取得了成功;今天,我们要依靠创意、创造和创新,才能取得新的成功。如果我们头脑还清醒,理性还健全,如果我们还顾及子孙,那从现在起,就应将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最必要的条件、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
12.从文体上看,选文当属于议论文。此类文体应包含 、 、
三要素。(3分)
13.选文第⑤自然段结合中国实际,给人一种“当头一声喝”的警醒作用。认真阅读划线句子,思考:这一句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
14.请结合我们的成长经历仿造划线句子用“如果不是……如果没有……如果也没有……我们……”写一段话。(3分)
▲
15.“全球知识领土面积最大的,大概要属美国人比尔·盖茨。”一句中的“大概”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
16.“我们要依靠创意、创造和创新,才能取得新的成功”,大至国家的发展,小到个人的学习,这都是一个绝对的真理。请结合选文,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创新能力。(3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 题(15分)
回家
海子少年时在这个城市的另一个区上中学,距家20余里,公共汽车车票是八分钱。每个星期六,海子都要风雨不误地乘车赶回家。
那一天,海子的弟弟妹妹们,会早早地立在门口,等海子回来,好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一顿比平常略微强一点的饭菜。第二天,再跟海子哥到城外的小河套里去玩去疯。
有一回,爹对海子说:“海子,你……以后不到过节或放长假,平常就不要回来了……”
爹说得挺 ▲ (犹豫、坚决)。海子知道,爹每月工资76元。海子还有两个哥哥,都很有出息,在外地上大学,娘没有工作。海子每个星期的来回路费,一角六分钱,对这个家庭很重要。
于是,海子连着两个星期没有回家。
又一个星期六,天已很晚,风刮得很大,海子突然回来了。爹和娘有些惊喜,又有些生气。海子就气喘吁吁地说:“爹,娘,你们别不高兴,我没坐车,我是跑着回来的。”
爹和娘一时无语。
过后,娘赶忙给海子做饭,热几个煎饼,再做一锅玉米面糊糊,想想,又狠狠心放了好几滴荤油,很幸福地看海子唏哩呼噜地大口喝,喝得很香。
就这样,日子滑过很长的一段。
又有一回,娘思虑许久,还是对海子说:“海子,这样下去还是不行啊。你看你的鞋,过去半年一双,现在两个月就得一双……”
海子不语。
海子又是好几个星期没有回家。
海子再回家时,地冻天寒,娘老远看见,海子赤着双脚,一双鞋套在手上,裹一身寒气跑回来。
娘愣住了,爹愣住了。
海子看着爹娘,怯怯地说:“我没有穿鞋,我是光着脚跑回来的。”
娘猛地搂住海子,紧紧搂住,红着眼睛流泪。爹却转身走出屋去,外面很冷,爹站在院里一动不动。
这些都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现在的海子已近中年,是一名威风凛凛的警官。
每到周末,海子的父母家会很红火很热闹。哥哥、弟弟和妹妹都会带着家人来看爹娘,老少三辈十多口人,围在一张丰盛的大餐桌旁……亲情洋溢,其乐融融。
可海子却极少回来。倒是海子的媳妇常领着女儿回来,拎一堆花花绿绿的营养品,说是海子让带来的。
有时候,娘就会忍不住对爹说:“原先天再冷,光着脚跑再远的路,海子也要回家。可如今生活好了,海子怎么就不回来了呢?”
爹就会对娘说:“你又不是不晓得,海子是做警察的,工作忙哩。”爹和娘都知道,海子是个好警察,海子任所长的派出所连续几年被省公安厅评为先进基层单位。
后来,在处理一起突发案件时,走在最前面的海子受了重伤,当时就有些不行了。送医院急救的路上,海子拉着同事的手,说:“我想回家……看我娘……我三个多月没回家了……”说完,就真的不行了。
娘哭,爹也哭。
亲戚朋友也都哭,后来,就不得不忍着悲痛劝花甲暮年的老人:……海子没给您二老丢脸……海子走的时候是鲜花簇拥,身上盖着国旗的……
爹呜咽:海子是好样的!可海子再也回不了家了……
娘却说:不,海子永远回到了家,再也不走了。娘紧紧抱着海子的遗像,泪珠儿滴滴掉在海子脸上。
17.阅读一篇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我们必须首先梳理故事情节。《回家》一文共叙写了以下情节:风雨不误赶车回家——( )回家——( )回家——( 不能)回家——( )回家(4分)(每个空格不得超过六个字)
18.“细微处见真情”,关注文学作品的细节描写是我们实现和作品心灵沟通的重要方法。请你就文中的一处细节描写谈谈它的作用。(3分)
细节: ▲
作用: ▲
19.你认为文章空缺处应该选择的一个词语是 (2分)
20.请结合上下文说说选文划线句子的作用(3分)
▲
21.阅读选文,你认为海子是一位爱家的人吗?为什么?(请结合你对家的理解来谈!)(100字左右)(3分)
▲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22—24题(10分)
【甲】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选自晋朝·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对》)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选自西汉·刘向《烈女传·赵将括母》)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每小题1分)
(1)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
(2)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
(3)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 用:
(4)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 日:
23.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
24.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3分)
A.“凡三往,乃见”“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两句中的“乃”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王以为若其父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两句中的“若”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
B.从两段选文来看,刘备善于听从他人意见,以诚心求得人才,终成就三国鼎立之势;而孝成王不听从他人意见,最终兵败。
C.两段选文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甲文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侧面表现了诸葛亮的谋略与才干,乙文第一段写括母分析赵括父子是侧面表现括母仁智。
D.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两件事“三顾茅庐”“长平之战”在两段选文中仅以“凡三往”“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就概括了,这是因为这两件事本身与突出两篇传记的主人公的性格关系不大。这也告诉了我们写文章时与中心关系不大的事件要略写。
三、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世界华人“成功学”权威陈安之把我们熟知的“失败是成功之母”改为了“反省是成功之母”。是啊,失败并非必然带来成功。成功者往往在失败后,通过积极反省,吸取教训,最后才取得了成功的。
请以“反省”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④600字左右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遂宁市2011年初中毕业学生学业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1. D(A项中的“赈灾”的“赈”应读zhèn;B项中的“骠悍”应该写为“剽悍”;C项中的“恻隐”的“恻”应读cè)
2. C(B项中的“吃一堑,长一智”是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分智慧的意思,是从自己的角度说的,不是指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所以使用有误)
3. B
4. A
5. C(A项中的“总是时间和空间筛选”缺宾语,在“筛选”后加上“的结果”)
6. D(D项中的句子的表达方式是记叙)
7. B(B项中由“归雁入胡天”知道雁北飞,因此季节是春天)
8. A(A项中的“山东呼保义”指宋江)
(二)非选择题(26分)
9.(1)瑞脑消金兽 (2)能谤讥于市朝 (3)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4)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小桥流水人家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10分,每空1分,有错字、多字、少字、语序错误,该句不计分)
10.(1)示例:小民无辜,才受望天这苦。(3分,对仗工整2分,内容相关1分。)
(2)示例一:安全食品,为你,为我,为他;食品安全,靠你,靠我,靠他。示例二:把好食品安全关,健康快乐人人欢。示例三: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3分,内容切合题意1分,语言有文采、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2分)
(3)它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构成,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4分,每点2分,意思大致相符,答出两点即可)
11、(1)你小孙女几岁了?体重大约几斤(公斤)?(2分,前一问可不提,仅第二问也得满分2分;若仅提第一问得1分,其他意思提问不得分)
(2)(4分)一般情况,她现在该服5毫升(指明药瓶上的刻度位置);如果4到6小时后体温还那么高,可再服一次。(4分,每问2分,意思大致相符即可)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一)(14分)
12.论点 论证 论据(3分,每空1分)
13. (举例论证(1分),以 一系列具体的历史文化成就,强有力地证明了创新能力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2分)。
14.示例:如果不是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如果没有社会各界对我们的特别关照,如果也没有父母的辛勤养育,没有老师的精心栽培,如果这生活缺乏阳光,我们今天怎么能够抗拒风雨,茁壮成长?(3分,句式1分,内容2分。学生在仿写时只需围绕话题写出“如果不是……如果没有……如果也没有……我们……”即可)
15.不能(1分)。因为句中所说并无考证,只是一种推测。如果去掉,意思就成为全球知识领土面积最大的,一定是美国人比尔•盖茨,语气肯定,影响了语意的正确表达。“大概” 一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2分,理由能结合句意、围绕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作答即可给2分)。
16.答案略。(3分,学生作答时需结合自身的成长实际,针对学校、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阐发)
(二)(16分)
17.(4分)狂风之夜跑步——天寒地冻赤脚——忙于工作——生死弥留渴望(4分,每个空格1分,大意吻合即可,超过六个字不给分)
18.示例一:细节①狠狠心放了好几滴荤油 作用:生动具体地表现了家庭的贫困及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示例二:细节②娘猛地搂住海子,紧紧搂住,红着眼睛流泪。爹却转身走出屋去,外面很冷,爹站在院里一动不动。作用:写出了贫穷人家生活的辛酸。突出了海子家庭的贫困。(3分,能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得1分,并能结合文章内容答出细节描写的作用即可得2分。)
19.犹豫(2分)
20.这属于文学作品中的场景描写,在文中起着渲染气氛的作用,衬托出海子一心为公的好警察形象。(3分,大意吻合即可)
21.答题时首先应该肯定“海子爱家”,然后可以从他读书时克服一切困难回家,生死弥留之际渴望回家等方面去阐释。对于“家”这一概念,学生答卷时应表现出一种“大家”意识,从而在海子的形象理解上、文章的主旨探究上有更高的认识。(3分,答出“爱家”1分,阐述理由如果未能从“大家”的角度出发回答,只可给2分,能够站到“一心为公”的“大家”角度回答方能给3分)
(三)(10分)
22.(1) 拜访 (2)通“伸”,伸张(须写出本字和解释) (3)因此 (4)每天(4分,每小题1分)
23.孝成王因为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因此最终没有加罪于他。(3分,大意1分,“以”“卒”各1分)
24.C
三、作文(60分)
25.(1)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一类文:51—57;二类文:41—50;三类文:33—40;四类文:32分以下。(2)书写工整,卷面整洁3分。(3)没有标题扣2分。(4)每4个错别字扣1分,重现不计,扣完3分为止。
2013年九年级学优生学业发展水平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卷6页,答卷4页,共10页)
一、积累、理解与运用(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阴霾(mài) 恻隐(cè) 鳞次栉比(zhì) 重蹈覆辙(ché)
B.馈赠(kuì) 谮害(zèn) 引颈受戮(lù) 百鸟啾啾(jiū)
C.瞰望(gǎn) 殷红(yān) 根深蒂固(dì) 吹毛求疵(cī)
D.商酌(zhuó) 倒运(dào) 一抔黄土(póu) 浩瀚无垠(yí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绥靖 诘问 出风头 转弯抹角 相形见拙
B.烦燥 繁衍 中轴线 销声匿迹 正襟危坐
C.扶掖 萧索 城隍庙 不可明状 囊萤映雪
D.搓捻 熹微 口头禅 略胜一筹 恼羞成怒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够用“【 】”中的词语替换的一句是
A.眼前【眼下】你感到的还不过是技巧与理想的矛盾,将来你还有反复不已更大的矛盾呢。
B.——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质疑】的描述。
C.(屠格涅夫和福楼拜)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如故】,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D.学者心里不禁有些发虚了,它装着镇定自若、胸有成竹【胸有城府】的样子关掉了扩音机。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明天参加全县九年级学优生学业发展水平调研测试的学生,主要是我县各初中学校的优秀毕业生组成的。
B.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近日就《中国国防白皮书》内容又大放厥词,认为中国海监船在钓鱼岛海域附近的巡航是对日本主权、领海的严重侵略。
C.从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号召开始,无论中国处在哪个历史发展时期,雷锋精神自始至终都值得各族人民学习和发扬,其影响还一直延伸至世界
D.针对部分学生在四川芦山强震发生时表现惊慌无措,学校特地邀请著名心理教育专家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应急方法指导,以确保学生在灾难降临时能够正确应对。
5、下列各选项中,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A.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B.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D.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晚唐五代趋于繁荣,极盛于宋代。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乐府”“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选自《东坡乐府笺》。
B.古代科举考试一般逐级分为乡试、会试、院试、殿试四级,逐级通过考试的人称为秀才、举人、贡士、进士。俗语称“连中三元”,就是指后三级考试都获取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员”“状元”。范进是通过会试考取举人的。
C.我国传统节日都有相应习俗,春节有祭灶神、贴春联等习俗,元宵节有吃元宵、赏花灯等习俗,清明节有扫墓、禁火等习俗,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重阳节有登高、赏菊等习俗。《端午的鸭蛋》一文中说家乡的端午节还有一种“系百索子”习俗。
D.戏剧文学也叫剧本,通常包括舞台提示和台词两部分,其中台词包括对白(对唱)、独白(独唱)、旁白(旁唱)等。戏剧可按不同标准分类,按内容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等,按篇幅规模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威尼斯商人》是多幕剧喜剧。
7、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 。 。
。 。
①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②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 ③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A.②④⑤①③ B.④②①③⑤ C.④②①⑤③ D.⑤④③①②
二、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甲文】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乙文】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庸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令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夥颐!涉之为王沈沈者!”楚人谓多为夥,故天下传之,夥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爱士卒,楚人怜之 怜:同情 B.陈胜、吴广喜,念鬼 念:考虑
C.自辩数,乃置 数:诉说 D.颛妄言,轻威 颛:专擅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故天下传之
B.佣者笑而应曰 遮道而呼涉
C.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乃置,不肯为通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王闻之,乃召见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陈涉叹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既表明了他的非凡抱负和远大志向,也有对同伴胸无大志的惋惜与轻视;乙文中“涉之为王沈沈者”,既表明了同伴对陈涉富贵的羡慕,也揭示了陈涉称王后生活的奢侈。
B.甲文中陈涉“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既寄托了对两人的怀念,也表明了立志号召民众替其报仇的决心;乙文中“或说陈王”杀掉客人,其既有对客人“愈益发舒”行为的不满,也有维护陈王威严的目的。
C.甲文中陈涉“举大计”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直接原因是 “失期”“应斩”,
间接原因是“二世少子”“不当立”;乙文中客人被斩的根本原因是陈王不容自己的威严受到贬损,直接原因是客人“愈益发舒”而“轻威”陈王,间接原因是“或说陈王”。
D.甲文首段既写出了陈涉的远大抱负,也写出了他想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为下文陈涉首唱大义、揭竿而起作了伏笔;乙文末句写出了客人被斩后的影响,看似闲笔,实则深化了主题,颇具匠心。
三、文言文翻译(5分)
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3分)
(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2分)
四、识记与积累(5分,每空1分)
12、将下列空缺部分补充完整。(5分)
身处乱世,饱尝战乱之痛。杜甫《春望》中的“ ”充满了关切家人的深情;白居易《望月有感》中的“ , ”饱含了家败人散的伤痛;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 , ”直抒了不能归家的愁闷。
五、诗歌鉴赏(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13—14小题。(5分)
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
【元】王 旭
两种风流,一家制作。雪花全似梅花萼①。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雪花不似梅花薄。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①萼:花萼。这里指花萼。
13、词中的“两种”指的是 ,“一家”指的是 。(2分)
14、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和作者的情感。(3分)
六、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5分)
老水车旁的风景
梁晓声
其实,那水车一点儿都不老。
它是一处旅游地最显眼的标志。旅游地原本是一个村子,两年前,这地方被房地产开发商发现并相中。于是在盖别墅和豪宅的同时,捎带着将这里开发成了旅游景点,使之成了小型的周庄。在双休日或节假日,城里人络绎不绝地驾车来到这里,吃喝玩乐,纵情欢娱。村里人终日里耳濡目染,思想迅速地商业化着。
城里人成群结队地来到的时候,必会看到,在那水车旁有一老妪和一少女。老妪七十有几,少女才十六七岁,都穿着清朝的衣裳。老妪形容枯瘦憔悴;少女人面桃花、目如秋水,顾盼之际,道是无晴却有晴。老妪纺线,少女刺绣,成为水车的陪衬,景观中的风景。她们是景区雇来在那儿给观光客们看的,若有观光客与她们照相,或可得些小费。老妪是村里的一位孤寡老人,在村里有一间半祖宅。村子受益于旅游业,有了些公款,每月亦给她50元。少女是从外地流落到这儿的。她的家在哪里,家境如何,身世怎样,没人知道。
只有老妪觉得她是个好女孩儿。她们成为“同事”几天以后,老妪曾问过少女住在哪儿,少女说住在一家饭店的危房里,每天五元钱,晚上还得帮着干两个多小时的活。饭店里面有老鼠,她最怕老鼠。“就是每月150元,也花去了我半个月的工资,还得看主人两口子的眼色……”少女说得泪汪汪的。
“闺女,住我家吧。我那儿就我一个人,我也喜欢有你这么个伴儿,不会给你气受。”于是,少女作为老妪所希望的一个伴儿,住到了老妪家里。
少女脸上的笑容多了,老妪脸上的皱纹少了。熟悉她那张老面孔的人,发现她脸上几条最深的褶子变浅了,有要舒展开来的迹象了。她脑后的抓髻也好看了,不像以前那么歪歪扭扭的了。她的指甲不再长而不剪。指甲缝也不再黑黢黢的了。她那身“行头”显然洗得勤了。她的好心情让她的小费也多起来了。
有好心人提醒她:“你让那小人精住你那儿去了?千万防着点儿,万一你那点钱被她偷了,临走连件寿衣都穿不上……”
老妪不爱听那样的话,她爱听少女的话。
少女常对她说:“奶奶,尽量想高兴的事儿,那样您准能活100多岁。”
经历了许多年孑然一身、形影相吊的孤寡生活以后,忽然有了一个朝夕相处的女伴儿,老妪返老还童了似的。
然而有一天老妪忽然失明,接着咯血了。村里不得不派人把她送到县医院,一诊断是癌症,早扩散了。那么老的人了,也只有回家挨着。
村里的负责人就对少女说:“她都这样了,你搬走吧,爱住哪儿往哪儿去吧。”
少女哭着说:“我不搬走。奶奶对我好,我也要服侍服侍她……”
非亲非故,来历不明,还口口声声“奶奶,奶奶”叫得挺亲,就是不搬走,图什么呢?村里的负责人想到了老妪的一间半祖屋。
于是,在老妪精神状态稍好的某日,村里的负责人带着一男一女来到了老妪家里,他介绍那男的是县公证处的,女的是位律师。他开门见山地对老妪说,她应该在临死前作出决定,将一间半的祖屋留给村里。那屋子是可以改装成门面房的,稍加改装以后,或卖或租,钱数都很可观。老妪说:“行啊!”村里的负责人又说:“那你就在这张纸上按个手印吧!” 老妪不高兴了:“我觉得,我一时死不了。”村里的负责人急了:“所以趁你还明白,才让你按手印嘛!”老妪就不理他们3个男女,把身子一转,背朝他们了……
村里的负责人没主意了,找来另外几个有主意的人商议,他们都认为老妪完全有可能被那个外省的小人精蛊惑了,把一间半祖屋“赠送”给那小妖精了……
于是全村男女老少同仇敌忾起来。没人愿意去照顾那糊涂的老妪了,少女就连她那份儿工作也不能干了……
十几天后,老妪走了。
老妪攒下的钱不够发送自己,少女为她买了一件寿衣……
又没了几天,那少女也消失了,没跟村里任何人告别,也没留下封信……
15、文中老妪的肖像描写与下文闰土的肖像描写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这样写对表现人物的状况、揭示人物的心理有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5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鲁迅《故乡》)
16、文中有关少女的称呼有两个,先是“小人精”,后为“小妖精”,一字之差,耐人寻味。请联系上下文简析称呼变化的妙处。(3分)
17、从全文看,文章写村里人对老妪接纳少女这一行为的种种反应,有什么用意?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18、文章的标题是“老水车旁的风景”,但开头却说“那水车一点儿都不老”,这“老”与“不老”该怎么理解?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4分)
七、综合运用(10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
有一位小青年去搞人口普查,他到一户人家调查时,问一位没有文化的老太太:“您配偶尚健在否?”老太太愣了半天答不上来,直到旁边有人作了解释:“ ?”老太太才恍然大悟。
假如你去给老太太解释,你说:“ ?”
20、下面是一段有关“水”的语句,请你另选角度,在横线处仿写一段关于“水”的句子,要体现某种哲理。(2分)
例句:走进井里,你是圆的;走进田里,你是方的;走进管子,你是细的;走进小溪,你是弯曲的……走到哪里,你便遵循哪里的规矩。
仿句: , ; , ; , ; , ……
, 。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填空。(5分)
(1)《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
说此话者是__________,被赞誉的人是____________。(2分)
(2)如果一只“耶胡”拥有大量这样的贵重东西,它就可以买到它所需要的一切,比方说,最漂亮的衣服,最华丽的房屋,大片的土地,最昂贵的酒类和肉食,他还可以挑选最美的母耶胡。所以我们那里的耶胡认为,不管是用还是攒,钱都是越多越好,没有满足的时候……
上述文字节选自英国讽刺作家 的著名小说《 》。在书中,作者还通过写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 划分阵营争权夺利来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3分)
八、写作(40分)
22、请以“路口”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13年九年级学优生学业发展水平调研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积累、理解与运用(14分,每小题2分)
1、B 2、D 3、A 4、C 5、B 6、B 7、C
二、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8、A 9、B 10、B
三、文言文翻译(5分)
11、(1)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3分,大意1分,“亡”“等”各1分)
(2)陈王众多的朋友都纷纷自动离去,从这之后,没有再亲近陈王的人了。(2分,大意1分,“是” 1分)
四、识记与积累(5分,每空1分)
12、家书抵万金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5分,每空1分,有错、别、漏、添字,该空不得分)
五、诗歌鉴赏(5分)
13、梅花与雪花(1分) 大自然(1分)
14、手法:对比(反衬)(1分);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1分),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1分)。
六、现代文阅读(15分)
15、①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现人物的状况,揭示人物的心理(1分)。②通过人物外貌的变化,表现人物生活状况的变化(1分)。闰土的生活日益窘困,因而他的脸色已经变作灰黄;老妪生活得到了改善,原先枯瘦憔悴的容貌也变了(1分)。③通过人物外貌的变化,表现人物精神状态的变化(1分)。活泼可爱的闰土变得像石像一般,表现了他内心的凄苦和麻木;而老妪“连皱纹都有要舒展开来的迹象”,是因为她有了“好心情”(1分)。
16、称呼的变化意味着感情的变化(1分)。村里人称少女“小人精”,是他们认为少女住到老妪的家里是为了老妪的钱,认为她精明,表明了村里人对少女的提防和排斥(1分)。称她为“小妖精”是人家认为老妪经她的蛊惑,才将房子“赠送”给她了,流露出的是他们的“同仇敌忾”之情(1分)。
17、①表明了对村里人种种行为的不满和批判(1分)。②衬托出老妪和少女的善良和仁爱(1分)。③折射出在商业化大潮的影响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扭曲(1分)。④呼吁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理解和关爱,呼唤抛开了金钱和利益的最纯真的感情的回归(1分)。(3分,答对其中3点即可)
18、①这是一个新造的旅游景点,所以水车并不老。②水车见证了老妪和少女之间纯真的感情,这种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远流长,是古老的,也是永恒的。(4分,每点2分。本题为开放题,应尽可能肯定学生回答的合理之处)
七、综合运用(10分)
19、他(她)问您的老伴还在不在(3分,转述1分,口语转化2分,“配偶”转化为“老伴”1分,“尚健在否”转化为“还在不在”1分)
20、答案示例:走进池塘,你是静止的;走进大河,你是奔腾的;走进浅坑,你是微小的;走进海洋,你是宏伟的……走到哪里,你便把自己和哪里溶在一起。(2分,内容1分,哲理1分)
21、(1)徐庶(徐元直) 诸葛亮(孔明)
(2)乔纳森·斯威夫特(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鞋跟高低
八、写作(40分)
22、参照2012年遂宁市中考作文评分等级及评分标准。(40分)
2012年九年级学优生学业发展水平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卷4页,答卷4页,共8页)
一、积累、理解与运用(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寒噤(jìn) 地窖(gào) 长途跋涉(bá) 惟妙惟肖(xiào)
B.荒僻(bì) 追溯(sù) 深恶痛疾(wù) 断壁残垣(yuán)
C.胆怯(qiè) 稽首(qǐ) 长吁短叹(xū) 相形见绌(chù)
D.憔悴(cuì) 虐待(lǜe) 恪尽职守(kè) 粗制滥造(l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荒谬 惶急 颤巍巍 张皇失措 翻来覆去
B.围幕 譬喻 文绉绉 重峦叠嶂 广袤无垠
C.凛冽 狼藉 笑盈盈 抑扬顿挫 冥思遐想
D.哂笑 器宇 打牙祭 断章取意 歇斯底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能用“【 】”中的词语替换的一句是
A.可是,她到底【毕竟】是文墨小康之家出身,虽没上过学,却也熏陶得一身书香,识文断字。
B.何满子的母亲更看不上婆婆的粗野【粗犷】,在乡下又住不惯,一住娘家就不想回来。
C.但是,前思后想【高瞻远瞩】,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到了儿点了头。
D.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咬文嚼字【字斟句酌】。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明天将举行全县九年级学优生学业发展水平调研测试,他将和他一样优秀的5位同学一同参加这次重要的测试。
B.受气候的影响,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迟,但洋溪桃花山桃花节仍然如期举行,尽管参加的人数比去年少了近2倍,可热闹却不减去年。
C.据外电报道,朝鲜于4月8日安排70余名外国记者乘专列到位于平安北道铁山郡东昌里的
西海卫星发射场,参观“光明星3号”卫星发射综合指挥所和发射塔。
D.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资金扶持力度和惠民政策,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
5、下列各选项中,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B.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C.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联具有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似、节奏相合、平仄相协、意义相关的特点。其中平仄相协起码要求是上联末字必用仄声,下联末字必用平声。
B.《四库全书》按经(儒家经典)、史(史书)、子(诸子百家)、集(集子)四部编纂,如果按此编纂,《关雎》应归经部,《邹忌讽齐王纳谏》应归史部,《鱼我所欲也》应归子部,《岳阳楼记》应归集部。
C.小说由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三要素构成,故事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
局四部分;有的小说除这四部分外,在情节的开始还有引子或楔子,结局之后还有尾声。
D.我国书法家历朝辈出,汉代张芝被称为“草圣”,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唐代名家有张旭、孙过庭、怀素等。宋代米芾之语“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是盛赞唐人孙过庭的。
7、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经验证明, ; ; ; 。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①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 ②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 ③
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 ④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
A.①③②④ B.④②①③ C.①②④③ D.④③①②
二、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甲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挠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
田役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指责 B.时时而间进 间:间接
C.田忌为将,不相说 说:同“悦”,和睦 D.田忌遂走 走:逃跑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妻之美我者 则是君之谋也
B.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以告公孙闬
C.乃下令 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
D.时时而间进 战而不死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邹忌虽然“形貌昳丽”,但深知“弗如”“城北徐公”,从而不相信妻、妾、客之语,进而规劝齐王广开言路,使齐国大治。乙文邹忌虽然位居齐相,但却“说王而使田忌伐魏”,欲置田忌于死地,阴谋未能得逞。
B.甲文以讽谏缘由、讽谏内容、讽谏效果组织文章,乙文以陷害缘由、陷害过程、陷害结果组织文章,两文都脉络清晰,人物形象鲜明,文约而旨远。
C.同为劝谏,邹忌以国家利益至上,公孙闬置国家利益而不顾;同为纳谏,齐王广开言路,兴利除弊,结果“皆朝于齐”,邹忌偏听偏信,结果害人必将害己;甲文君臣同心,已成国之幸,民之幸,乙文将相失和,将是国之祸,民之祸。
D.甲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鲜明地表达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乙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设计陷害田忌而使其“遂走”,含蓄地表达了位高权重者一旦争名夺利,必给国家带来祸患。
三、文言文翻译(5分)
11、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分)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3分)
四、识记与积累(5分,每空1分)
12、将下列空缺部分补充完整。(5分)
漂泊异乡,独品离愁。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用“ ,
”婉写了不能团聚的遗憾;白居易在《望月有感》中用“
, ”喻写了不能聚集的伤感;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用“ ”直写了不能归家的伤痛。
五、诗歌鉴赏(5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3—14小题。
阙题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①阙题:缺少题目。原有题目因故失落,后人加标“阙题”二字。
13、如果为这首诗拟一个题目,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山居即兴 B.咏物寄意 C.暮春思归 D.清溪怀古
14、依据“春与青溪长”,发挥想象,作一段景色描写。(40字以内)(3分)
六、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5分)
特技 星新一
一天,一位电视台的新闻广播员一如往常,刚要播放稿件,竟违背自己的意志,信口开河起来。
“下面报告新闻。发现了一起行贿受贿案件。据报,K企业定期向主管机关的高级官员重金行贿……”
播后,电台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问他:
“你为什么讲了原稿上根本不存在的事儿?”
“我也不知道,是无意之中说出口的。是脑袋出了毛病吧?”
“脑袋出毛病?真丢人,人家会抗议的。胡诌下去,我们电台就会威信扫地。”
电台里的人都吓得面色如土,播音员也静等着革职。然而,奇怪的是压根没有人打来电话表示抗议。
不仅如此,电台还得到情报说,电台点名的那几位高级官员已经引咎辞职。还听说,对此报道半信半疑的警方在K企业进行搜查,很快就发观了行贿的证据,立刻逮捕了嫌疑者。
电视台里的气氛一下子变了,人们肯定播音员第一个报道了爆炸性新闻,赞许代替了责难。
“真是惊心动魄!你说的全是事实,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也不大清楚。只是这念头在脑子里一闪,就变成话语脱口而出了。”
“说不定这是特技呢!你具有发现暗地违法行为的能力。今后可要大力发挥你的才能哟,我们电视台的听众,会一下子增多的。”
“哦,但不知能否一帆风顺。”
在第二天的新闻节目里,这位广播员又胡诌起来:
“播送去年偷税者前十名名单。第一名……”
随后,不仅播放了偷税的金额,还详细地报道了他们偷税的手段。这次又给他说中了。
税务署的人员立刻出动,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取了证据。于是,这个新闻节目大受欢迎,听众和观众不断打来电话,一个劲儿地打气。
“了不起,是大众的战友!用你的特技,毫不留情地把那些环家伙揪出来,让我们大家心里痛快痛快!”
这位播音员便住在电视台,每天三次上电视,每一次他都报道一条爆炸性新闻,声望越来越高。
但是,接连几天,他的身体便支持不住了,每周都想方设法地请假。他打算回家。可是就在他回家的路上,不管是谁,一见了他便逃之夭夭。
有的是骗取了公司的旅差费的人,有的是违章停车的人,有的是装病不上班的人,有的是学生时代考试作过弊的人,有的是骗过女人的人,等等,全都有点什么把柄。他们不愿接近这位电视台里最有威信的播音员,也许害怕自己的丑事也被宣扬出去,那就吃不消了,因此,尽作鸟兽散了。
他心里很不快,总算回到了家。但是,
妻子不见了,据说几天前就逃之夭夭了。特技即使对她,也毫不例外。
15、结合全文,请简要说说“特技”在文中的含义。(3分)
16、文中说“于是,这个新闻节目大受欢迎,听众和观众不断打来电话,一个劲儿地打气”,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17、请简要概括“电视台的新闻播音员”的形象。(4分)
18、文章以“妻子不见了,据说几天前就逃之夭夭了。特技即使对她,也毫不例外”收束全文,有什么作用?(4分)
七、综合运用(10分)
19、不识字的年近古稀的奶奶患高血压病,下面是给奶奶买的新药“拉西地平片”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从中选出必要内容转告奶奶。(不超过15字)(3分)
〖药品名称〗拉西地平片
〖性 状〗本品为白色片,无臭无味
〖规 格〗4mg/片
〖用法用量〗成人起始剂量4mg,每日1次,在早晨服用较好。饭前饭后均可。老年人初始剂量为2mg,每日1次。可以长期连续用药。
答: 。
20、中央电视台“自然传奇”栏目的结束语是“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每一个传奇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非常切合栏目主题和内容,也让人过耳不忘。请你仿照例句,为某班举行的“中考备考动员会”活动拟写一句结束语。(2分)
例句: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不朽的传奇,每一个传奇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仿句: , 。
21、名著导读。(5分)
(1)“九州生气恃风雷”中“九州”代指中国,古时中国分为九州,东汉时设置13州,州之最高军政长官称为州牧,《三国演义》中刘备就曾任豫州牧。
依据《三国演义》和《隆中对》,下列对“州牧”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荆州牧刘表 冀州牧曹操 扬州牧孙权 兖州牧袁绍
B.荆州牧孙权 冀州牧袁绍 扬州牧刘表 兖州牧曹操
C.荆州牧刘表 冀州牧袁绍 扬州牧孙权 兖州牧曹操
D.荆州牧孙权 冀州牧曹操 扬州牧袁绍 兖州牧刘表
(2)《海底两万里》是 (作家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 》(作品名)。其小说读者众多,流传广远,不仅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想象力丰富,具有社会正义感和人道主义精神,还在于将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其本人也被公认为是“ ”。
八、写作(40分)
22、请以“那灯”为题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12年九年级学优生学业发展水平调研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理解与运用(14分,每小题2分)
1、C 2、A 3、C 4、C 5、D 6、B 7、B
二、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8、B 9、C 10、D
三、文言文翻译(5分)
11、(1)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能让我听到)的人,可得到(接受)下等奖赏。(2分,大意1分,“闻”1分)
(2)邹忌认为(公孙闬的计策)正确(有道理),就劝说齐王派田忌去攻打魏国。(3分,大意1分,“然”“说”各1分)
四、识记与积累(5分,每空1分)
12、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断肠人在天涯(5分,每空1分,有错、漏、别、添字,该空不得分)
五、诗歌鉴赏(5分)
13、A(2分)
14、清溪蜿蜒,两岸青草绿叶,繁花点缀其间,芳香缕缕,春意浓郁,仿佛与溪水一样悠长。(3分,“溪”、“花”、语言各1分)
六、现代文阅读(15分)
15、特技本义指特殊技艺(1分),在文中指主人公具有发现暗地违法行为的能力(2分)。
16、内容上交代了社会背景,揭示了社会现实(1分):暗地违法行为普遍,人们关注并希望遏制、惩处这些违法行为(1分);结构上推动了故事情节(1分),与下文人们的躲避形成对比,深化了小说主题(1分)。
17、电视台的新闻播音员是一个能认清社会违法行为并与之抗争的斗士,他利用“特技”揭露违法行为,并一度取得成功(2分);但他又是一个悲剧人物,面对当时的社会,他为自己的抗争而不安,想放弃,最终在强大的黑暗势力面前,他成了孤独之人(2分)。
18、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2分),深化了小说主题(1分),揭示违法行为的普遍性和人心的丑恶(1分)。
七、综合运用(10分)
19、每天早上吃一次,每次吃半片。(必要内容:初始剂量2mg、每日1次、早上服用三点,答对两点1分,三点2分;转化为口语,1分)
20、示例:每一次复习都是一次倾心的付出,每一次付出之后都有一次可喜的收获。(2分,切题1分,句式1分)
21、(1)C(2分)
(2)凡尔纳 神秘岛 现代科学幻想(科幻)小说之父(3分,每空1分)
八、写作(40分)
22、参照2011年遂宁市中考作文评分等级及评分标准。(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