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9.00 KB
  • 2021-05-13 发布

中考实验专题——凸透镜成像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像距(v)‎ 正倒 大小 虚实 应用 特点 物镜、像的位置关系 u>2f f2f 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幻灯机 ‎-‎ 物、像在镜的两侧 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测焦距 实虚分界点 uu与物同侧 正立 放大 虚像 放大镜 虚像在物体同侧,虚像在物体之后 物、像在镜的同侧 ‎ 图8 ‎ ‎(a) (b) (c)‎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cm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cm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cm ‎1. 小红同学利用图8的装置研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操作规范、正确。每一次实验,她改变物距,并移动光屏,直至观察到清晰的像,其成像情况如图8(a)、(b)、(c)所示,请仔细观察图中的物距、像距以及成像情况,得出初步的结论。‎ ‎① 分析、比较图8(a)或(b)或(c)中物距与像距的大小关系以及成像情况,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 ‎ 。‎ ‎② 分析、比较图8(a)和(b)和(c)中像距随物距变化的关系以及成像情况,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小潘准备研究玻璃板下方的物体成像情况。他在白纸上画一条黑线,保持玻璃板和黑线的位置不变,从三个不同角度观察,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11(a)、(b)和(c)所示。再用另一厚度不同的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图11(d)、(e)和(f)所示。‎ ‎(a)‎ ‎(c)‎ ‎(b)‎ ‎(d)‎ ‎(f)‎ ‎(e)‎ 图11‎ ‎⑴分析比较图11(a)、(b)、(c)或(d)、(e)、(f)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⑵分析比较图11(a)、(d)或(c)、(f)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用平面镜和凸透镜都可以成像,但它们成像原理是不同的。平面镜是通过 成像,而凸透镜是通过 成像。一束白光由空气射向三棱镜,经三棱镜后分为许多单色光,这叫做光的 现象。(本题请填写光现象)‎ ‎4.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中心应大致在 。图13所示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若要验证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时的规律,可将 _ 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同时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像的 __ 。当烛焰放在光具座的45厘米刻度处时,通过移动光屏, ____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cm ‎5.某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将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物距大于凸透镜两倍焦距的不同位置,成像情况如图8(a)、(b)所示。‎ ‎(a) 图8 (b) ‎ ‎(1)观察图8(a)或(b)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8(a)和(b)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10厘米。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14所示:‎ ‎(1)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发光二极管组成的“F”的中心大致在 _______ 。‎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光源和光屏的位置如图14所示时,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则此时的像是 _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 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图14‎ ‎(3)如果将光源移至7厘米刻度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 ________ (选填“虚像”或“实像”)。‎ ‎7.如图13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首先要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纸上 _ 放一块 __ 作为平面镜。如图14所示,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若保持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光具座上“60厘米”刻度处),为了验证u>2f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在光具座上 _ 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蜡烛,确定物体的位置,同时在 _ 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找像。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cm ‎8.“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把一块 ___ ____ 作为平面镜,如图15所示 ,在玻璃板中看到A的像了,为了确定像的位置,拿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 __ 。如图16所示的装置是研究 。此时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放大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的范围是 __ ____ , 若把蜡烛移到20厘米处,则成像情况是 _________ 。 ‎ A 图15 图16 ‎ ‎(8)‎ ‎9.小明和小华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图13(a)、(b)所示为他们完成的实验记录单。从记录单上的信息可知,OO¢记录的均是_________的位置,实验时需将其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两位同学实验过程合理完整的是_________同学(选填“小明”、“小华”或“小明和小华”),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小明的记录单 图13 (b)小华的记录单 A¢ A O O¢ A¢ A O O¢ C¢ B¢ B C ‎10.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 ____ 作为平面镜,实验时为确定虚像位置,需移动未点燃的蜡烛,直到它看上去 ____ 。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应大致在 ___ 。在图12中,光屏中心呈现了清晰的烛焰像,此时所成的烛焰像应该如图13 ___ 所示[选填“(a)”、“(b)”或“(c)”]。‎ ‎(a) (b) (c)‎ 图12 图13‎ ‎11.小华和小红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他们在光具座上固定焦距为f 的凸透镜,取高度h为8厘米的物体进行实验。调节好实验装置后,他们分别取不同的物距u、并移动光屏找像,每次都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将相应的像距v、成像情况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①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数据中物距u、像距v及成像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或3数据中物距u与像距v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且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所成的像是缩小的。‎ ‎③ 小红同学计算了表一中物距与像距之和,由此得出结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与像距之和越小,成的像越大。‎ 小华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判断小红的结论是________的(选填“正确”、“错误”)。‎ ‎④ 小华进一步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物距与像距之和,提出了一个猜想:“当物距与像距之和最小时,可能会成等大的实像”。为了验证该猜想,他们应将物距设定在________厘米的范围内继续进行实验。‎ 实验 序号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高h ′‎ ‎(厘米)‎ ‎1‎ ‎32.0‎ ‎14.4‎ ‎3.6‎ ‎2‎ ‎25.0‎ ‎16.7‎ ‎5.3‎ ‎3‎ ‎22.0‎ ‎18.3‎ ‎6.7‎ 实验 序号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高h ′‎ ‎(厘米)‎ ‎4‎ ‎19.0‎ ‎21.1‎ ‎8.9‎ ‎5‎ ‎15.0‎ ‎30.0‎ ‎16.0‎ ‎6‎ ‎12.0‎ ‎60.0‎ ‎40.0‎ 表一                           表二 图13‎ ‎12.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要将蜡烛、________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将它们的中心位置调节到___________。利用图13装置做“验证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实验时,陈刚和李娟分别使蜡烛和光屏同时在光具座上不停地左右移动,但没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所成的清晰的像。‎ 他们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磊在探究物距大于1倍焦距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他将不同的凸透镜A、B和C(fA>fB>fC)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度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13(a)、(b)和(c)所示。请仔细观察图13中的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图13(a)‎ 图13(c)‎ 图13(b)‎ A B C ‎⑴分析比较图13(a)或(b)或(c)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⑵分析比较图13(a)和(b)和(c)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光具座、凸透镜、光屏、发光物体等器材,做其中“探究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部分实验。‎ 实验中他们首先观察、记录了所用凸透镜的 ________ ,并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接着他们按表中的物距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要移动光屏直至在其上观察到发光物体清晰的像,并将相应的像距v及像高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表一 (f =10厘米,物高4厘米)‎ 表二(f =10厘米,物高4厘米)‎ 实验 序号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高 ‎(厘米)‎ 实验 序号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像高 ‎(厘米)‎ ‎1‎ ‎50‎ ‎12.5‎ ‎1‎ ‎4‎ ‎18‎ ‎22.5‎ ‎5‎ ‎2‎ ‎35‎ ‎14‎ ‎1.6‎ ‎5‎ ‎15‎ ‎30‎ ‎8‎ ‎3‎ ‎30‎ ‎15‎ ‎2‎ ‎6‎ ‎12‎ ‎60‎ ‎20‎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___ 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且像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与5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__ ___ 。‎ ‎③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像距v随物距u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凸透镜成实像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并归纳得出结论:凸透镜成实像时, 。‎ ‎⑤你认为该组同学所做“探究凸透镜成实像规律”的实验是否完善?请简述主要理由:‎ ‎ ______ 。‎ 实验 序号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成像 情况 ‎4‎ ‎24.0‎ ‎24.0‎ 等大 ‎5‎ ‎30.0‎ ‎20.0‎ 缩小 ‎6‎ ‎48.0‎ ‎16.0‎ 缩小 表二(凸透镜焦距为f2)‎ 实验 序号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成像 情况 ‎1‎ ‎20.0‎ ‎20.0‎ 等大 ‎2‎ ‎30.0‎ ‎15.0‎ 缩小 ‎3‎ ‎50.0‎ ‎12.5‎ 缩小 表一(凸透镜焦距为f1)‎ 实验 序号 物距u ‎(厘米)‎ 像距v ‎(厘米)‎ 成像 情况 ‎7‎ ‎30.0‎ ‎30.0‎ 等大 ‎8‎ ‎45.0‎ ‎22.5‎ 缩小 ‎9‎ ‎60.0‎ ‎20.0‎ 缩小 表三(凸透镜焦距为f3)‎ ‎15. 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某小组同学利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