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2.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4年广东省梅州市中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分)(2014•梅州)如图为绿色开花植物不同结构层次的变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a是指细胞分裂 B. b是指细胞分化
C. 丁属于器官结构层次 D. 戊属于系统结构层次
考点: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分析: 细胞是植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而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 解:A、从甲到乙,细胞数目增多,所以a是指细胞分裂,A正确;
B、b是指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B正确;
C、丁是叶,属于营养器官,C正确;
D、戊是一株完整的植物体,D错误;
故选:D
点评: 掌握植物体结构层次解解答.
2.(3分)(2014•梅州)吸气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的原因是( )
A. 血液中有二氧化碳,肺泡内没有二氧化碳
B. 血液中没有氧气,肺泡内有氧气
C. 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D. 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低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考点: 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分析: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做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解答: 解: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人体经过吸气,肺泡内充满了新鲜的空气,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血液中的浓度小;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呼吸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的原因是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故选:C.
点评: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关键是理解气体扩散的原理.
3.(3分)(2014•梅州)尿的形成过程中,既能随血浆过滤的原尿,又能全部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的物质是( )
A. 水 B. 大分子蛋白质 C. 无机盐 D. 葡萄糖
考点: 尿液的形成.
分析: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解答: 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因此既能随血浆过滤的原尿,又能全部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的物质是葡萄糖.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脏的结构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4.(3分)(2014•梅州)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像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
A. 角膜、大脑皮层 B. 视网膜、大脑皮层 C. 玻璃体、视神经 D. 晶状体、视网膜
考点: 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分析: (1)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落到视网膜上形成物像;
(2)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是感受器.
解答: 解: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如图:
可见,形成物像的部位是视网膜,形成视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C正确.
故选:B
点评: 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视觉的形成过程.
5.(3分)(2014•梅州)下列哪组疾病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效地降低发生的风险( )
A. 冠心病、癌症 B. 近视眼、色盲
C. 心血管疾病、白化病 D. 糖尿病、先天性聋哑
考点: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危害.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心血管疾病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
解答: 解:A、常进食较高热量的饮食、较多的动物脂肪、胆固醇者易患冠心病.癌症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合理的饮食可以预防和降低癌症的发生,A正确;
B、色盲是遗传病,不是由生活方式引起的,B错误;
C、白化病是遗传病,不是由生活方式引起的,C错误;
D、先天性聋哑是遗传病,不是由生活方式引起的,C错误;
故选:A.
点评: 解此题的关键是针对每一种疾病分析其病因,判断是否是与生活方式有关.
6.(3分)(2014•梅州)如图是胎儿、脐带和胎盘的示意图,①指的是( )
A. 胎盘 B. 脐带 C. 阴道 D. 子宫
考点: 胚胎发育过程.
分析: 图中①是胎盘,②是脐带,③是子宫,④是阴道.
解答: 解:图中①是胎盘,胎盘是哺乳动物妊娠期间由胚胎的胚膜和母体子宫内膜联合长成的母子间交换物质的过渡性器官.胎儿在子宫中发育,依靠胎盘从母体取得营养,而双方保持相当的独立性.
故选:A.
点评: 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以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来源.
7.(3分)(2014•梅州)下列描述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①人的惯用右手与惯用左手
②猫的白毛与蓝眼
③狐的长尾与短尾
④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
⑤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⑥番茄的黄果与牡丹的黄花.
A. ①②③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④⑥
考点: 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
分析: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解答: 解:①人的惯用右手与惯用左手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
②猫的白毛与蓝眼是两种性状,不是相对性状;
③狐的长尾与短尾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
④水稻和小麦是两种生物,因此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不是相对性状;
⑤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
⑥番茄和牡丹是两种生物,因此番茄的黄果与牡丹的黄花不是相对性状.
故选:C.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的概念.
8.(3分)(2014•梅州)小明同学实测了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湿度,得到几组平均数据记录在下列表格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三种不同地点的空气湿度平均值(%)
时间 裸地 草坪 灌木丛
早晨 57.5 72.5 90.6
中午 40.0 61.1 73.1
晚上 46.1 67.4 85.3
A. 从表中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木丛
B. 表中数据表明,早、中、晚不同时间里,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
C. 表中数据表明,无论是草坪还是灌木丛都有早高达空气湿度的作用
D. 测量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时,干湿计应放在地上
考点: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分析: 空气湿度最大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的是裸地,而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则是:在不同的地点,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裸地最少、灌丛最多,植物多蒸腾作用大,空气湿度就大;而早、中、晚不同时间里,早晨温度低,夜间蒸腾作用释放的水多,空气含水量大,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中午温度高,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小,空气含水量小,最小的时间是中午.
解答: 解:A、根据数据可以看出,空气湿度最大(90.6)的地点是灌丛,而湿度最小(40.0)的是裸地,A正确.
B、早、中、晚不同时间里,早晨温度低,夜间蒸腾作用释放的水多,空气含水量大,空气湿度最大的时间是早晨,B正确.
C、表中数据表明,无论是草坪还是灌木丛与裸地相比空气湿度均高于裸地,因此植物都有增加空气湿度的作用,C正确.
D、将干湿计放在离地面1米左右的位置,能体现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而不是放在地上,D错误.
故选:D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空气的湿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7小题,共16分)
9.(1分)(2014•梅州)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发现视野较暗时,一方面可通过转动反光镜,让 凹 (选填“凹”或“平”)面对准光源,另一方面还可转动遮光器,让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考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分析: 反光镜和光圈能够调节光线的强弱.
解答: 解:实验中调节显微镜视野的明暗程度,我们用光圈和反光镜,如果光线较暗,应该用大光圈和凹面镜,如果光线较强,应该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所以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发现视野较暗时,一方面可通过转动反光镜,让凹面对准光源,另一方面还可转动遮光器,让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故答案为:凹.
点评: 新课标要求正确使用显微镜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问题是历年中(会)考必考内容.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
10.(1分)(2014•梅州)人体肝脏能够利用胡萝卜素合成维生素 A (选填“A”或“C”),因此肝病患者同时易患夜盲症.
考点: 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各种消化腺的位置和功能.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解答: 解:维生素的种类很多,维生素A、B1、C、D的功能和缺乏症如图所示:胡萝卜和黄色玉米等植物性食物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它们在人体肝脏内能转变成维生素A,肝病患者的体内会缺乏维生素A,因此会同时患有夜盲症.
故答案为:A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维生素的缺乏症.
11.(1分)(2014•梅州)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最终都在 小肠 (消化器官)内分解为可被人体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考点: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分析: 食物中含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解答: 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故答案为:小肠,
点评: 此题考查了小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内表面积大、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佷薄.
12.(1分)(2014•梅州)巨人症患者是因为幼年时期某种激素分泌过多,身体过度生长,到了成年阶段身高会明显高于正常人(可能达到260cm以上),巨人症患者幼年时期分泌过多的激素是 生长激素 .
考点: 生长激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分析: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例如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有调节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
解答: 解: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就会患巨人症,患者身材会异常高大;成年后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就会患肢端肥大症,患者的手、足、鼻、下颌等部位肥大.
故答案为:生长激素
点评: 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分泌异常时的症状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这些激素的作用理解掌握.
13.(4分)(2014•梅州)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主要由 肌肉 组织构成.(选填“肌肉”或“结缔”)
(2)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可以看到 左心室 的壁最厚,这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3)从肺静脉注水,水将会从主动脉流出,而从主动脉注水,则水注不进去,这是由于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 瓣膜 ,他们只能单方向开放,保证了血液的流动有一定方向.
(4)血液由右心室射出,最后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血液循环途径是 肺循环 .(选填“体循环”或“肺循环”)
考点: 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途径.
分析: (1)组成心脏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
(2)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和动脉间有动脉瓣.
(4)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根据血液流动的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解答: 要解:(1)心脏不仅仅是由肌肉组织构成,还有结缔组织、神经组织、上皮组织.但是组成心脏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肌肉组织由特殊分化的肌细胞构成,许多肌细胞聚集在一起,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肌束,其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纤维分布.
(2)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为血液循环提过的动力就越大;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现在的四个腔,壁厚的是左心室.
(3)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有瓣膜,称为房室瓣,朝向心室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朝动脉开,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防止血液倒流.
(4)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血液结构体循环,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肌肉;
(2)左心室;
(3)瓣膜;
(4)肺循环.
点评: 解答此题要掌握心脏的结构血流方向,及血液循环等知识.
14.(4分)(2014•梅州)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生态农业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使得农民增产增收,又可以保护农村环境,防止农村环境污染.如图为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所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水稻、杂草 ,属于分解者的是 蘑菇 .
(2)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水稻→害虫→鸡 .
(3)对农作物秸秆的充分利用可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在生物与 无机环境 之间的往返循环,即促进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同时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有效缓解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物质的循环发生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解答: 解:(1)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因此图中所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水稻、杂草;分解者是腐生细菌和真菌.蘑菇是腐生的真菌,因此属于分解者的是蘑菇.
(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图中食物链有:水稻→害虫→鸡等.
(3)对农作物秸秆的充分利用可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循环,即促进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同时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有效缓解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故答案为:
(1)水稻、杂草;蘑菇;
(2)水稻→害虫→鸡;
(3)无机环境.
点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食物链的概念.
15.(4分)(2014•梅州)玲玲的父亲经常咳嗽,医生给他检查后确诊为肺结核,收院治疗.治疗期间,玲玲和哥哥轮流护理,因为玲玲和哥哥接种了卡介苗,所以都没有染上肺结核,请分析回答:
(1)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活动,完成反射过程的结构叫做 反射弧 .
(2)肺结核是引发咳嗽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我国规定,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必须注射卡介苗,以预防肺结核.在免疫学上,卡介苗属于 抗原 .(选填“抗原”或“抗体”)
(3)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来看,玲玲的父亲是属于 传染源 .
(4)从免疫角度来看,玲玲和哥哥因预防接种产生的免疫属于 特异性 免疫.
考点: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传染病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
解答: 解:(1)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
(2)卡介苗是预防肺结核的疫苗,进入机体相当于抗原,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
(3)玲玲的父亲已经患病,能够散播病原体,属于传染源.
(4)接种卡介苗后人体会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人体就不会再得结核病,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结核杆菌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反射弧.
(2)抗原.
(3)传染源.
(4)特异性.
点评: 本题考查反射弧、传染病及免疫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