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3.6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一单元声和光 学生实验复习
【学生实验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目的:探究______________成像的特点。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白纸、蜡烛灯(2个)、刻度尺。
3.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_____________放一块玻璃板作为______________。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OO′。在玻璃板前方一支_________(选填“点亮”或“没点亮”)的蜡烛灯A,玻璃板后放一支_____________(选填“点亮”或“没点亮”)的同样的蜡烛灯B。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灯B,直到从玻璃板前面不同___________看去,玻璃板后的蜡烛灯B好像__________似的。在纸上记下这个位置。,
观察比较A、B的大小,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移动蜡烛灯A的位置,重新实验。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灯A和它的像(即蜡烛灯B)的位置连起来,观察这些连线与OO′之间有什么关系,并用刻度尺量出它们到____________的距离。
蜡烛灯A到____________的距离
蜡烛灯B到____________的距离
1
5cm
5cm
2
8cm
8cm
由表格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玻璃板后面挡一张黑纸,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玻璃板内点亮的蜡烛灯)。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作为平面镜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合作做实验,则未点燃的蜡烛是________。(选填“A”或“B”)。
【学生实验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的_____________规律。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发光物、光屏、光具座(或刻度尺)。
3.实验步骤:
(1)实验仪器的安装和调试。把发光物、凸透镜(焦距已知)和_____________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将它们的_____________位置调节到等高,在透镜两侧标出焦点的位置。(实验需要两个人合作)
(2)在光屏上找清晰的像。固定凸透镜,把发光物放在___________外某一位置不动,将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由靠近透镜处向远处慢慢移动,看到光屏上成像后,再将光屏前后微调,直至在光屏上显示十分_____________的像。移动光屏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找到清晰的像的位置,像距与物距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一对应的。
(3)在光具座上固定好凸透镜,将发光物放在离凸透镜大于2f的某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找到一个十分_____________的像。将像距范围、像的_________
(与物比较)、像的倒正及虚实填入下表中第一行。
将物逐渐移近透镜,按下表中给出的物距范围放置发光物,重复上述实验,观察成像范围及性质的变化,并填入下表。
焦距(厘米)
实验次数
物距范围
像距范围
像的大小
(放大、缩小或等大)
像的
正、倒
像的性质
(虚、实)
10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在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_________。
(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是光具座,B是光屏,C是蜡烛,D是凸透镜。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3)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后,要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比较,并记录相应的成像情况。
(5)如果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当烛焰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应从________(选填“光屏”或“烛焰”)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6)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_______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5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_____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
第二单元运动和力 学生实验复习
【学生实验三】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1.实验目的:用__________________测力。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细线、钩码、木块。
3.实验步骤:
(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___。
图1
(2)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悬挂一个合适的钩码(注意不要超出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_),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
(3)将木块放在_____________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_____________方向拉,使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大木块,但没有拉动(注意不要超出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___)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4)将大木块换成小木块,操作方法同上。
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为________牛,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牛,指针所指的示数为________牛。
【学生实验四1】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实验目的:探究当物体在___________方向上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___________状态(静止或做______________运动)时,这两个力有怎样的关系。
2.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2个)、木板、白纸、重物、细线。
3.实验步骤:
(1)物体(木板)静止
①将一块贴有____________的木板放在________桌面上,在板上固定两枚图钉。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这两枚图钉,观察并描述木板的运动情况。
②当木板最终_____________时,记下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这两个拉力。研究这两个拉力的大小、作用线和方向有什么关系。
以上事实证明: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静止时,这两个力大小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作用在同一_________________ 上。
(2)物体(重物)做匀速直线运动
①手提弹簧测力计,在其下端通过细线挂一重物。当重物静止时,观察悬挂重物的细线,它为什么是竖直的?为什么可以用测力计测量重物受到的重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重物受到的_________力)
③突然上提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___________。突然下移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____________。(均选填“变大”或“变小”)
④手提弹簧测力计,尽可能使重物缓缓向上(或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______变化。(选填“有”或“没有”)
以上事实说明:物体受到两个力而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个力大小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作用在同一_______________ 上。
4.如下图所示,某同学做“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时,这两个力的关系”实验。他利用两个钩码,通过细线用拉力F1、F2分别拉小车。该同学用多组钩码进行多次实验,并记录数据和现象如下表。
实验次数
F1(牛)
F2(牛)
小车的运动状态
1
0.1
0.2
向右运动
2
0.2
0.1
向左运动
3
0.1
0.1
静止
4
0.2
0.2
静止
5
0.3
0.3
静止
①经过对表格中数据的比较,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
状态时,这两个力大小____________。
F1
F2
F1
F2
(a) (b)
②如图(b)所示,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松开手,发现木块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实验四2】用DIS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实验目的:探究当物体在___________方向上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___________状态(静止或做______________运动)时,这两个力有怎样的关系。
2.实验器材:力传感器(2个)、位移传感器(1个)、木板、___________(数据处理系统)、钩码、电动机、细线、支架、电源。
3.实验步骤:
(1)物体(木板)静止
在较光滑水平桌面上放一块木板,在木板上固定两枚图钉,用两个力传感器分别沿____________方向拉这两枚图钉,观察下列情况中木板能否静止:两个拉力的大小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且两个拉力的方向_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直线上时,木板静止。
改变两个拉力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让木板静止,记下此时两个力传感器的______________和力的______________,用力的图示法画出两个力。
以上事实证明: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静止时,这两个力大小____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作用在同一_________________ 上。
图12
(2)物体(钩码)做匀速直线运动
①将实验器材按图安装、调试完毕,当钩码静止时,观察由力传感器记录的数据和在计算机上绘出的F-t图,比较____________与钩码所受_____________的大小。
②电动机通电后,观察由位移传感器记录的数据和在计算机上绘出的s-t图,判断钩码是否做_________________运动。
③当钩码以0.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比较比较____________与钩码所受_____________的大小。
④当钩码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比较比较____________与钩码所受_____________的大小。
以上事实说明: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个力大小_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____,并且沿同一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二力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机械和功 学生实验复习
【学生实验五】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1.实验目的:探究杠杆___________的条件
2.实验器材:带有__________的杠杆、铁架台、___________、钩码、线。
3.实验步骤:
(1)把杠杆的____________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____________,使杠杆在_____________位置上保持平衡。
(2)用线系着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____________或在杠杆上的_____________,使杠杆在____________位置上仍保持平衡。
把支点右侧的钩码作用于杠杆上的力(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当做动力F1,把支点左侧的钩码作用于杠杆上的力当做阻力F2,。记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值。
(3)改变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数值,再做三次实验,将结果填入下表。
实验次数
动力F1
(牛)
动力臂l1
(米)
动力×动力臂
F1 l1(牛·米)
阻力F2
(牛)
阻力臂l2
(米)
阻力×阻力臂
F2 l2(牛·米)
1
4
0.05
0.2
2
0.1
0.2
2
2
0.1
0.2
8
0.025
0.2
3
10
0.02
0.2
4
0.05
0.2
(4)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钩码用细线系着挂在杠杆上,在同一侧用测力计竖直向_________拉着杠杆,改变钩码____________或测力计拉杠杆的______________,使杠杆在____________位置上仍保持平衡。把测力计挂钩的拉力当做动力F1,钩码作用于杠杆上的力当做阻力F2,改变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数值再做一次实验。把两次实验的结果填入下表。
实验次数
动力F1
(牛)
动力臂l1
(米)
动力×动力臂
F1 l1(牛·米)
阻力F2
(牛)
阻力臂l2
(米)
阻力×阻力臂
F2 l2(牛·米)
1
4
0.05
0.2
2
0.1
0.2
2
2
0.1
0.2
8
0.025
0.2
3
10
0.02
0.2
4
0.05
0.2
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上述实验可以初步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小组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步骤正确,读数准确。
实验
序号
阻力F2
(牛)
阻力臂l2
(厘米)
动力F1
(牛)
动力臂l1
(厘米)
1
1
18
2
9
2
2
20
4
10
3
3
10
2
15
4
4
40
3
30
(1)完成表格中空白栏目填写。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初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
(3)有同学在分析实验序号4的数据时,发现得不出上述结论,你认为他的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单元物质 学生实验复习
【学生实验六】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用________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用_________来测量物体的体积。为了进行探究,他需要改变这种液体的__________进行多次实验。为了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特性,他还需要选用__________体积的_____________种类(以上两空选填“不同”或“相同)的物质重复进行实验。
【学生实验七】测定物质的密度
2、为测量一块不规则矿石的密度,小范同学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
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名称 ××××××
:用实验测定矿石的密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电子天平、量筒、水、细线、小矿石。
实验步骤:1.用电子天平测出小矿石的__________。
2.在量筒中倒入 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0。
3.用细线系好小矿石,将其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面的刻度
V1,小矿石的体积为 。
4.利用公式算出矿石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
3、在“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中,小魏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名称:测定物质的密度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托盘天平(含砝码)、量筒、盐水和烧杯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① 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 将烧杯中的盐水 (选填“全部”或“部分”)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盐水的体积V;
③ 用托盘天平测出 的质量m2;
④利用公式算出盐水密度_____________。
……
4、在“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中,小唐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名称:测定物质的密度
实验目的:测定盐水的密度
:电子天平、量筒、盐水和烧杯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① 先将量筒放在电子天平上,归零;
② 将烧杯中的适量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盐水的体积V;
③ 用电子天平测出 的质量m;
④利用公式算出盐水密度__________
……
上述实验步骤①中,小孙忘记归零了,那么他在第③步中,电子天平测出的是__________的质量。
第六单元 压强 学生实验复习
【学生实验八】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1.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使用了图(a)所示的装置,该装置叫做 ,这个装置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仪器。若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眼睛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两管中液面将 (选填“相平”或“不相平”)。实验中,将它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盐水中的不同位置处,实验现象如图(b)、(c)和(d)所示,这说明: 。
(a) (b) (c) (d)
盐水
盐水
盐水
若要利用此实验装置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方向的关系,则应使两容器内的液体种类 ,橡皮膜置于液体中的深度 ,橡皮膜所对的方向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学生实验九】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图1
1、在图1“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实验目的是定量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 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实验过程及记录的数据用图14中字母表示,其中物体受到的 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F1,物体受到的 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差(F1-F2)。(V2-V1)等于________________。小裘在实验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着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多,示数越______,后来示数为零了,请问有哪些原因造成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小冷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
实验目的:___________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
实验器材:金属块、细线、 、量筒和适量的水等。
实验步骤:1.测量并记下金属块的 。
2.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记下水面示数V1。
3.将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中记下此时水面示数V2。
4. 用 表示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体积(用字母表示)……
……
3、在“阿基米德原理”一节的学习中,我们经历了阿基米德原理表达式的推导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图3
A.测出被测物块的重力
B.测出……
C.测出空桶的重力
D.测出桶和物块排开水的重力
F1
F2
F3
F4
图4
(1)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使用图3所示的溢水杯和小烧杯接收被测物块排开的水。为了使溢出液体的体积尽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少误差,那么要求“在浸入被测物块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4为小王实验步骤的示意图,其中“步骤B”的目的是:测出__________________。若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四个示数值F1、F2、F3、F4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时,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第七单元电路 学生实验复习课
【学生实验十】用电流表测电流 用电压表测电压
1、使用电流表时,所测电流不得超过它的__________,必须使电流从它的__________接线柱流进(选填“+”或“-”)。
2、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使用时应将它________在被测电路中(选填“串联”或“并联”),电流应该从________接线柱流入(选填“正”或“负”),从图1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安。图2所对应的电表应____________在被测电路中(选填“串联”或“并联”),电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
图1 图2
3、完成实验“用电流表测电流 用电压表测电压”的电路图连接。
S
0.6 3
A
L
【学生实验十一】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1、完成实验“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电路图的连接,要求滑片向右移,电流表示数变小。
S
2、在“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实验中,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处于____ 状态;在图1(a)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前,滑片应移到变阻器的 ____ 端, 试接触后发现电流表的表盘如图1 (b)所示,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____。经思考后,重新连接进行实验, 闭合电键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c)所示,此时电路中电流为____安。
S
3
A
0
1
2
3
0
0.2
0.4
0.6
_ 0.6
3
A
0
1
2
3
0
0.2
0.4
0.6
_ 0.6
图1 (a) (b) (c)
3、 在“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实验中,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如图2中所示。请你设计电路,要求:闭合电键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自中点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不断变小。在方框中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在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处于 状态(选填“断开”或“闭合”),电流表应 (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A
图2
电池 电键
图
小灯 滑动变阻器 电流表 导线
图
【学生实验十二】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在“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将一段导体接在电路中,多次改变导体的
,以得到通过它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 实验中为了得到导体中电流与电压关系的______规律,还应多次改变 (选填“电流”、“电压”或“导体”),进行实验。
2、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2所示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并将实验数据填写在表一中。
表一
导体
实验序号
电压/V
电流/A
甲
1
2.0
0.10
2
4.0
0.20
3
6.0
0.30
4
8.0
0.40
乙
5
2.0
0.20
6
4.0
0.40
7
6.0
0.60
8
8.0
0.16
S
导体
V
A
图2
① 在实验过程中,小陶同学是用 的方法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或5、6、7)的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③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5(或2与6或3与7)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④ 实验序号8的数据不符合上述实验结论,接下来他应该 (选填字母);
A.把表中电流数据改为0.80 B.尊重事实,不作处理
C.推翻前面结论,寻找新的规律 D.查找错误原因,重新进行实验
⑤小黄同学进一步分析比较表格中的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得到的结论是:
⑥接下来他们在分析②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探寻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长度的关系。请你根据实验要求在表二中填写相应的栏目,并从表三所提供的实验器材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导体,把所选的导体编号填写在表二中 。
表三
导体编号
导体材料
长度(米)
横截面积
(毫米2)
1
镍铬合金
1.5
0.1
2
镍铬合金
1
0.1
3
镍铬合金
1
0.2
4
镍铬合金
0.5
0.1
5
锰铜
2
0.1
6
碳钢
1.5
0.1
7
碳钢
1
0.2
8
铁丝
3
0.1
表二
实验序号
导体编号
1
/
/
2
/
/
3
/
/
4
/
/
【学生实验十三】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1、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
①实验原理:____________。
②实验器材:待测电阻、2节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____________和导线若干。
③小徐设计的记录表格如下,请在表格的空格处填上栏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序号
电压(伏)
电流(安)
1
/
/
/
/
2
/
/
/
3
/
/
/
2、小许同学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器材均完好,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W 2A”字样。
(1)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
S
R
0.6 3
A
图1
3 15
V
2
1
0
0
0.2
3
0.4
0.6
0.6
3
图2
(2)小许同学正确连接好电路,按照正确步骤实验,闭合电建,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4伏和0.18安,则所用的电源电压为 伏。
(3)在滑片P移到中点位置时,电流表A的示数如图2所示,读数是 安,这时候测得的待测电阻的阻值是 欧。
(4)为了______________,必须多次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
3、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潘同学按图4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W 2A”字样。
① 在闭合电键S前,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_______端。(选填“A”或“B”)
A
V
RX
A
B
S
P
图4(a) 图4(b)
② 他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并将其记录在序号1中,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4(b)所示。接着,他移动变阻器滑片,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序号2中,并计算出电阻值。他继续实验,发现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0.56安,将其记录在序号3中。请将上表填写完整,并计算出电阻值。(计算时,精确到0.1欧)
第八单元电能和磁 学生实验复习课
【学生实验十四】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
1、根据“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完成下列要求。
V
0
5
10
15
0
1
2
3
图10
⑴ 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⑵ 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1中正确连接。
⑶闭合电键前,需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___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V
–
3
15
A
–
0.6
3
图1
2、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
(1)实验前应将电键_________,并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处于_______;合上
电键开始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同时仔细观察________或________,直到它的示数
与小灯泡的_________或_________相等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就
是它的_________,这个值与这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的乘积就是小灯泡的__________。
(2)根据实验要求,将图2中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
(3)接通电路前,滑动变阻器上滑片应移到 端(填“A”或“B”)。
(4)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电压表上指针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电
压是 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瓦。
图8
图2
3、根据“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完成下列要求。
(1)用笔画线代替连接用的导线,将图中的所有元件连成电路。(要求:连线不能交叉)
(2)本实验主要步骤有下列几项,试按实验的正确顺序将字母标号依次填在下面横线上。
A.把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流表(较大量程挡)串联成电路。
B.闭合电键使电路接通。
C.记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D.断开电路,整理器材。
E.把电压表并联在小灯泡两端,并且取量程高于额定电压挡的接线柱。
F.发现电流表示数低于较小量程时,改接电流表低挡量程的接线柱。
G.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H.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
(3)根据你连成的电路,电键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 端。
(4)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伏,但闭合电键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小于额定电压,要使小灯泡能够正常发光,则滑片P应向 方移动(选填“左”或“右”),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 伏为止。
(5)在实验中选用电流表的“十”和“0.6”两接线柱。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刻度盘上指针的位置如右图所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安,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瓦。
(6)在实验中,闭合电键后,如果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偏转,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物理量
序号
电压
(伏)
电流
(安)
功率
(瓦)
亮暗
程度
1
0.2
较暗
2
正常
3
0.32
较亮
3、小王同学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W 2A”字样,小灯标有“0.3A”字样,估计小灯的额定功率在1.2瓦以上。他正确连接电路,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4(a)所示,电流表示数为0.2安,此时小灯发光较暗。接着他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直至小灯正常发光,电压表的示数如图4
(b)所示。他继续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到端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2安,小灯比正常发光时要亮。请将下表填写完整,并计算出小灯的功率。
图4
(a) (b)
4、“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和“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相同”或“不同”),所用___________、电路图基本相同,
这两个实验的不同之处是:
(1)实验原理不同:“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原理:___________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
(2)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不同: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次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测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