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4.00 KB
  • 2021-05-13 发布

2017年度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1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4高考历史快速命中考点1‎ ‎ 知识纵横 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的区别 ‎  机构 项目  ‎ 明朝内阁 西方内阁 背景 丞相制度废除后,皇帝政务繁忙 由英王最高咨询机关枢密院演变而来 产生方式 人选与权力都由皇帝钦定 以议会为基础产生,内阁首相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领袖担任,由内阁首相组织内阁 职权 内阁职责只备顾问;明成祖后,职权越来越大,不但“参与机务”,而且成为国家中枢机构,形成内阁制度;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首相(总理)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任免内阁成员及政府高级官员,制定和执行国家内外重大方针政策 作用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是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规范答题类——解答非选择题的“一个前提,两个原则”‎ ‎[增分策略指导]‎ 大家都知道高考阅卷是“网上阅卷”,所谓网上阅卷是指试卷扫描后利用网络技术评阅试卷,通常是指在网络上评阅非选择题。从评卷的操作角度来讲,有两个方面考生尤其要注意。第一:字迹一定要清楚,答案要规范,书写要工整。如果模糊不清,扫描之后很难保证阅卷人能够从中找到得分点。第二:一定要注意答题区域,有的考生答题时粗心大意,如把26题的答案写在27题的答题框内,这样造成了失分就太可惜了。为了有效应对高考网上阅卷,解答非选择题要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 一个前提 答案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要答在规定的答题框内。每年高考中都会有一些试卷,因卷面字迹潦草,序号乱置,模糊不清,答题空间安排不合理,使阅卷老师找不着要点 两个原则 ‎(1)答案“点要多,面要全,话要短”。回答非选择题要注意答案要多角度,要点多而全,回答直接,尽量使用历史专用词句,太简洁易漏知识点,影响得高分,可适当采取“多多益善”的办法,但要注意“多”是答案的点多,是追求“广度”,而“深度”要适可而止,解释话要短,不要重复、啰嗦 ‎(2)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前面。要紧扣设问,把要求回答的要点,以最简洁的语句按①……②……③分别写出来,每个小要点后加冒号导出解释,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回答的要点,这样容易得高分,最起码能少失分 ‎[典型案例展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科举与宋元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八股取士。八股又叫制义,以宋儒注解的四书五经命题……作文要仿古人语气,替圣贤立言,采用特定的格式……八股取士并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既要考知识,更要考智力和悟性。……考试有严密的程序,考官入院,提调官和监试官立即封锁内外门户,不得擅自出入。……嘉靖以后,会试也要搜检。考生所带考具均有规矩,如帽用单毡,鞋用薄底,砚台不得过厚……以防夹带。开考后有巡绰官负责巡逻监督。考生交卷时由受卷所登记收缴,转送弥封所编号密封,再送誊录所朱笔誊抄,对读朱墨二卷核对无误,将朱卷交同考官分房阅卷。同考再向主考荐卷,均要写出评语。名次确定后在公堂上调入考生原作墨卷对照字号,确定名单发榜。殿试则较为简单,只有一场,收卷后同样弥封编号,交读卷官评定高下,报皇帝钦定名次,送内阁填写黄榜公布。‎ ‎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清人赵翼写《廿二史札记》,讨论到元朝末年的情况,其中有一个标题叫做“元末殉难者多进士”。元代是一个特殊的时代,少数民族统治了汉族。但在元王朝行将灭亡的时候,殉难的人仍以进士居多。……有一个元代的汉族人在著作中说,他发现:金代《登科记》里的这些进士,在金朝快被蒙古灭掉的时候,很多都成为死难烈士,为金效劳的都是汉族人。同样南宋也是这样,文天祥是状元;还有真德秀、陆秀夫这些人,都是进士,是同榜进士。包括明朝末年,也是这样。‎ ‎ ——《光明日报》(‎2011年11月24日)‎ 材料三 1855年英国文官制度刚刚建立时的试题,考试内容均为数学、法律、政治、国际关系等学科学问。‎ ‎——刘海峰《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宋以后朝代末年“殉难者多进士”?(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西方国家在借鉴中国科举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现代文官考试制度?(6分)  [阅卷话得失]‎ ‎[点评] 优点:考生甲的卷面整洁,答题体现了“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要点(1)(2)(3)表述清晰,要点简明,有利于阅卷,考生能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紧扣设问,条理作答,应属于上等答卷。‎ 缺点:第(1)问要点①②回答不错,但对材料一的隐形信息未能读出来,明清统治者对科举的重视,体现了专制主义强化的特点,漏掉了这一要点。第(2)问要点①回答不错,但同样未能读出材料二的隐形信息;这些进士的个人命运与朝代息息相关,要点②表述不清晰。第(3)问对《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的隐形信息未能很好理解,虽然把主要要点答出来了,但要注意设问是“西方国家”,不要局限于“英国”。‎ ‎[点评] (1)值得肯定的地方:考生乙在答题技巧上,会从材料中获取表层信息,按设问作答,其中明显的采分点有:八股取士,考试有严密程序,受理学的影响,科举考试公平竞争。‎ ‎(2)存在的问题:考生乙历史学科基础较差,未能按“一个前提,两个原则”条理解答非选择题,答题欠规范,有些要点与采分点一致,但在表述过程中,并未明确表达,有的要点虽已答出,阅卷老师并不一定找到要点。平时解答非选择题时要严格按照“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进行训练,学会规范答题,争取在高考中获得较理想的分数。‎ ‎——————[满分答案]—————————[我的收获]———————‎ ‎(1)特点:‎ ‎①采用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达到公平公正的原则;‎ ‎②严密性、规范性堪称完备;‎ ‎③统治者对科举考试高度重视;‎ ‎④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强化。(任答3点即可)‎ ‎(2)原因:‎ ‎①用传统的儒家经典作为考试教材,有助于对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进行道德熏陶和气节培养;‎ ‎②殉难的进士都是这些朝代的受益者,个人命运与朝代息息相关;‎ ‎③儒家(理学)强调杀身成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任答两点即可)‎ ‎(3)①科举考试“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的合理性;‎ ‎②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③文官选用方法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④舍弃了对古代经典的考查,考查的内容与职位紧密相连。(任答3点即可),‎ ‎[针对训练提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帝(仁宗)闻山东及淮、徐民乏食,有司徵(征)夏税方急,乃御西角门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今年夏税及秋粮之半。士奇言:“上恩至矣,但须户、工二部预闻。”帝曰:“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 ‎——《明史》卷八 材料二 内阁之职,同于古相者,以其主票拟也(票拟即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 ‎ ‎ ——《明会要》卷二十九 材料三 在建制上,丞相历来均有定员,而明代阁臣却始终没有定员,其人数可多可少;丞相或宰相均为历代王朝法定的最高行政长官,中央六部为其法定的下属。而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内阁首辅也不是法定的最高行政长官,六部不是其法定下属;历代丞相、宰相均拥有法定的权力,“综理政务,统率百僚”,对皇帝也有制衡的权力,而明代阁臣,包括首辅在内,只备顾问,而票拟所提意见能否实行,还取决于批红。‎ ‎ ——整理自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明仁宗为何让大学士杨士奇超越户部、工部之权直接草拟诏书。(4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内阁之职同于古相的理由有哪些。(2分)请简要概括材料三中内阁与丞相的不同之处。(6分)‎ ‎(3)有人认为明代内阁拥有了丞相之权,也有人认为内阁并无丞相之权,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理由。(8分)‎ ‎[解析] 第(1)问,结合材料一中“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主票拟也”一句回答,第二小问从人数、权力、地位等方面归纳。第(3)问,从内阁与丞相在地位、权力等方面的区别来回答。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要紧扣问题。‎ ‎[答案] (1)救济百姓是刻不容缓的大事;(2分)从明太祖废丞相,成祖始设内阁起,大学士就参与草拟诏书。(2分)‎ ‎(2)票拟权使得内阁拥有直接参与决策的权力(2分,提到票拟可给1分;提到参与决策给1分)。丞相有固定人数,内阁没有;丞相是最高行政长官,内阁不是;丞相具有统领百官之法定权力,内阁没有。(6分,每点2分)‎ ‎(3)‎ 观点 理由 ‎1.拥有(2分)‎ 内阁直接参与最高决策;(2分)所做决策超越六部;(2分)因接近皇权而使其地位与过去的丞相相似(2分)‎ ‎2.没有(2分)‎ 内阁参与决策但只备顾问;(2分)内阁不是法定最高行政长官,不能统领百官;(2分)内阁并没有法定的凌驾于百官之上的地位(2分)‎ 学科素养类——了解历史研究方法,感悟历史学习和备考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通过历史学习了解中国国情,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1.历史的含义 ‎(1)我们通常所说的“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发展过程,它是一种客观存在。历史是通过多种形式记录和传承的,不仅仅是文字记录,也可以通过文物遗存得到体现,不只是在书架上和博物馆的橱柜里,历史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2)人们通常所说的“历史”,有时也指历史记载或历史撰述,这种撰写的历史是经过史学家的思考和编纂而呈现出来的,它不同于客观存在的历史。历史是客观的,但对历史的记述或者说记叙性的历史,难免有主观的局限。‎ ‎2.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1)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历史学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这一过程,并揭示出其中的规律,这是历史学最重要的功能。‎ ‎(2)文明延续的重要纽带:中华文明是世界几大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这里面既有政治实体的连续性、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思想发展的连续性等因素,也有历史学发展的连续性因素。也就是说,历史学是中华文明延续的重要纽带。‎ ‎(3)民族精神传承的载体。‎ ‎(4)治国安邦的历史经验宝库。‎ ‎3.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 要求 目标  ‎ Ⅰ Ⅱ Ⅲ 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论证和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4.历史学习和高三备考 ‎(1)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新课程背景下,同学们应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2)类化知识,文明“理”史,规律“升”华:历史是纷繁复杂的,要善于将繁杂的知识类化和同化,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有规律的,学习时要善于抓住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和共性,实现历史知识“公式化”、历史事件“步骤化”、历史人物“脸谱化”,这有助于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历史知识。‎ ‎(3)关注时政,对历史问题进行现实思考,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反思: 近年来的高考文综历史试卷中,以当今社会和世界上发生的重大热点、焦点问题为切入点,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以新史料、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与评价的试题大量出现。因此历史复习必须增强对时政、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性,从历史角度出发去分析现实问题。‎ ‎[典例] 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解析] 世袭制、分封制都是以血缘关系为依据,体现了社会小集团的特权,而排斥其他社会成员,很难体现公平,排除A、B两项;D项是地方行政制度,旨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社会公平”关系不大。C项则采用公开的形式,向社会开放选拔人才,体现了一定的公平性。‎ ‎[答案] C ‎[命题者说] 在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关注民生的当代背景下,从促进社会公平的角度审视历史上的科举制,体现历史的教育功能,把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潜移默化地融入历史高考命题之中,这种命题趋势充分体现了新教改的导向性,应引起特别关注。‎ ‎[针对训练]‎ ‎1.“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经作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  )‎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 C.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对历史的看法。解答此题应从题干中的关键词“唐太宗”入手,历史上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著名谏臣魏征死后,唐太宗说过这样一句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其中体现了他对历史作用的看法。‎ ‎2.“史实” “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解析:选D A、B两项是史实;C项是史论;D项是史识。本题考查“史识”的基本含义。‎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扩大。一切的团体和个人都消融在家国之中。除了家就是国,其他的一切社会组织都可以被家或国解释和取代。”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早期宗法家族社会的主要特征是(  )‎ A.呈现出明显的家族血缘关系 B.呈现出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色 C.呈现出君权、父权至上的特点 D.呈现出明显的门第等级特色 解析:选B 题干材料主要论述了家与国的关系。就题干论述来看,家国并无本质的区别,国是家的进一步扩大,由此可见,题干材料论述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中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特点。‎ ‎2.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这反映的实质是(  )‎ A.个人观念淡漠     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C.宗法观念浓厚 D.儒家伦理观念强大 解析:选C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重视血缘在传宗接代中的主体地位,而姓体现的是血缘关系,故中国人比较重视姓。‎ ‎3. 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史记·齐太公世家》载:“是时周室微,唯齐、楚、秦、晋为疆(强)。晋初与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桓公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材料中“中国”指的是(  )‎ A.内陆地区 B.周天子的直辖区 C.中原地区 D.华夏族的诸侯国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获取与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材料关键信息是“唯独齐为中国会盟……故诸侯宾会”,意思是在齐国召集下,各诸侯国参加了中国会盟,秦不参加是因为“辟远”,楚不参加是因为以“夷狄自置”,可知材料中的“中国”是华夏族的各诸侯国。‎ ‎4.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 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对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发展历程的理解能力。抓住关键词“政治”,可排除A、C两项。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是社会政治大转型的开端,秦朝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是社会政治大转型的极盛,汉武帝的推恩令,逐步消除了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带来的弊端,是社会政治大转型的完成。‎ ‎5. 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如遇到与本王朝帝王名字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  )‎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解析:选A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人们对皇帝或尊长不能直呼、直书其名。因此在说话或者写文章时,人们遇到应该避讳的人的名字时,必须用其他字来代替。“邦”是汉高祖刘邦的名,故选A。‎ ‎6. 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  )‎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官僚政治的弊端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行政效率的低下 ‎ 解析:选B 秦汉以后,分封制确实长期存在,但与题干现象无关,排除A项。秦汉以后,中央集权呈加强趋势,排除C项。抓住“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说明“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与行政效率低下有关,而行政效率低下则是由官僚政治的弊端造成的,排除D项,B项正确。‎ ‎7.《汉书·武帝纪》记载:“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由此可见当时 ‎①分封制仍然存在  ②儒家思想已经影响选官制度 ③世家子弟失去优先为官的特权   ④选官的对象和内容比较开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选A 从题干信息“郡国”可知,诸侯国仍然存在,重视“孝”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举孝廉只是开辟了一条选拔人才的途径,人数有限,方式单一,③④错误。‎ ‎8.两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籝(竹笼),不如一经。”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  )‎ 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 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 解析:选B 本题中的“经”即儒家经典,结合题干信息“黄金……不如一经”可知,儒家思想备受推崇。当时还没有实行科举制,排除A项;商品经济发展迅猛与题干强调的信息不符,排除C项;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答案为B。‎ ‎9.隋代以前地方长官可以自选僚属组成行政机构,但隋代以后“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由此可见,隋代(  )‎ A.实行了科举制度 B.加强了君主专制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三省六部制约皇权 解析:选C 由“自选僚属”到“悉由吏部”,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因此答案为C。‎ ‎10.元朝“……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中书省直辖地区却跨太行山东西两侧,兼有山西高原、华北平原和山东丘陵三种不同的地理区域;至于江浙行省,乃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对上述关于行省制度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元朝统治者实行省界犬牙交错,以北制南的治国理念 B.使地方享有更充分的军事行政管理权 C.借鉴了秦汉时期的地方管理方法 D.体现了肥瘠搭配的划界原则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题干材料的关键是行省的划分并不根据地形的自然分割,而是不同的地域形成犬牙交错的格局,A项符合题干材料。B、C、D三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11.下图分别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空白处应该填写(  )‎ A.三公九卿制 B.内阁制 C.二府三司制 D.一省制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明代废除丞相,设立内阁。A属于秦代,C属于宋代,D属于元代。‎ ‎12.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  )‎ 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 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的高度集权 C.应撤销军机处 D.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 解析:选D 由材料信息“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可知,嘉庆帝认为军机处会给皇权造成危害,因此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 二、非选择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故(汉代)公孙弘以布衣为相封侯,遂破以军功封侯拜相之成例,而变相之贵族擅权制,终以告歇。……自此以往,入仕得官,遂有一公开客观之标准。“王室”与“政府”逐步分离,“民众”与“政府”则逐步接近。政权逐步解放,而国家疆域亦逐步扩大,社会文化亦逐步普及。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此在秦、汉完成之);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此自西汉中叶以下,迄于东汉完成之);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此在隋、唐两代完成之)。惟其如此,“考试”与“铨选”,遂为维持中国历代政府纲纪之两大骨干。全国政事付之官吏,而官吏之选拔与任用,则一惟礼部之考试与吏部之铨选是问。此二者,皆有客观之法规,为公开的准绳,有皇帝(王室代表)所不能摇,宰相(政府首领)所不能动者。若于此等政制后面推寻其意义,此即礼运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之旨。‎ ‎——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 评材料中钱穆关于中国古代汉唐用人制度的核心观点。(18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为开放型试题,应注意按要求条理作答,具体 ‎ 评分标准 一等(22-16分):①紧扣评论对象,对材料观点的态度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15-8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对材料观点的态度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7-0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对材料观点的态度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答案:答案一 材料观点正确。汉代选官就有了公开客观的标准,使“民众”与“政府”逐步接近。隋唐以来,科举制通过“竞选”,实现了官员的“民众”化,有利于“天下为公”;官员日益“民众”化推动了王室与政府的分离,也使政府日益“民众”化。作者较客观地评价了汉唐用人制度对政府职权变化的推动作用。‎ 答案二 材料观点不正确。在中国古代皇权专制下,“王室”是国家政治的中心。用人制度的“民众”化,只是“王室”统治策略的变化,其真实意图不是为百姓,而是为“王室”统治服务的;政府也不是“民众”的政府,而是“王室”的专制工具。作者显然是夸大了汉唐用人制度改革的作用。‎ 答案三 综合答案一和答案二,只要能自圆其说且言之有理即可。‎ ‎14.自古以来,地方政治管理制度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变革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陆世仪说过:(在官员任期方面)“郡县之弊,在迁转大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1)图1、图2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其体现的政治意图分别是什么?陆世仪指出了两种制度怎样的弊端?(8分)‎ ‎(2)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谈谈郡县制的合理性。(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宋代地方改革后出现了怎样的后果。并对宋代中央集权的加强进行评价。(8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发展与变革,意在考查考生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首先要明确两项制度分别是分封制和郡县制,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体现的政治意图;关于其弊端从陆世仪的观点中总结。第(2)问,从郡县制的积极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要求回答其消极方面;第二小问的评价要注意全面性,既要分析其积极方面,也要分析其弊端。‎ 答案: (1)意图:分封制主要是为了巩固西周统治;郡县制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统一。弊端:分封制下,权力世袭;郡县制下,官员迁转太快,不利于地方发展。‎ ‎(2)郡县制的实行,削弱了地方的权力,避免了因地方权力过大而出现分裂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以为历代王朝沿用。‎ ‎(3)后果:地方权力过小,缺乏自主性与积极性,影响了地方的发展,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不利。评价: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