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40 KB
  • 2021-05-13 发布

上海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专题官方版

  • 2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上海市2016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专题 虹口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9分)‎ ‎  最美的对视 她久久凝视着,凝视着。  ‎ 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16岁的男孩。与所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一样,他有着清澈、纯净、稚气未脱的眼睛。他也深情地凝视着她,凝视着她,然后,向她深深地鞠了一 gōng 。  几个月前,他的眼前还一片漆黑。4岁那年,因为一场大病,他失明了,从此,他的世界就漆黑一团。直到三个月前,他获得了一位刚刚去世的老人无偿捐助的一只眼角膜,才得以重见光明。  那位老人,就是她的母亲。 ‎ 她的母亲,被社区追评为“最美的人”。她代表已经去世的母亲,上台领奖。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为母亲颁奖的,正是受捐的男孩。  ‎ 早在6年前,年已八旬的老母亲,就向子女表达了最后的心愿,在百年之后,将自己的眼角膜无偿捐献给需要的人。一双儿女都表示赞成,并和老母亲同时做了捐献登记,一家三口身后捐献眼角膜登记表的编号连在了一起,分别是“351、352、353"。这组温暖的数字,就像小时候妈妈牵着她和弟弟的两只小手一样,齐步向前走着,温情、坚定而有力。  ‎ 随着年龄增长,老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尤其是她的眼睛,因为白内障而使视力严重下降,看东西都是模模糊糊的。她说服母亲去做白内障手术,这是个小手术,可以恢复不少的视力。可是,老母亲却死活不肯答应。老人说,自己身上的器官都老化了,没啥用了,只有这眼角膜还行,将来还能够捐给别人,万一做了手术,损坏了眼角膜,那可怎么办?而且,自己也活不了几年了,看不看清楚也没什么关系,但保住眼角膜,就可以让别人一辈子都看得见。老人固执己见。最后,还是眼科医生说服了老人,做白内障手术,对眼角膜不会有任何损伤,老母亲这才放心地接受了眼角膜手术。  ‎ 老母亲又生病住院了,这一次,病情凶险。自知时日不多,老母亲心里惦记着的,仍然是捐献眼角膜的事,这可是她这一生最后的愿望。担心自己临终时,可能无法再清晰地表达捐献的意愿;也害怕自己一旦撒手走了,子女悲痛之中也许会忘了这重要的一茬,老人将那张“自愿捐献眼角膜登记卡”,放在了自己的病历本中,好让子女或者医生,在最后时刻,也不忘她的心愿。  ‎ 一个静悄悄的凌晨,老母亲安静地走完了一生,溘然长逝。  ‎ 她强忍悲痛,第一时间通知了有关部门。眼科医生小心翼翼地取走了老人的眼角膜,那“O.5克的挚爱”。  ‎ 老母亲的眼角膜,很快就被移植给了受捐人,为他人点亮了光明。  ‎ 在母亲节那天,她发了一条微信:“我知道,有些人正用您的眼睛看着这个从未谋面的世界。说不定哪天,我们的目光在茫茫人海中再相视,我知道,那是您爱的目光。”这是老母亲离开之后的第一个母亲节,她再也不能喊一声“妈妈”了,但她知道,母亲仍在注视着这个世界。  ‎ 她没有想到,会在这个场合,再一次看到母亲的眼睛。她凝视着,凝视着,热泪盈眶。  ‎ 男孩也惊喜而羞怯地凝视着她。  ‎ 两个人的目光,就这样对视,凝视。那是思念的目光,那是充满柔情的爱的交汇,那是我们所见过的最美最亲的对视。 ‎ ‎19.看拼音写汉字:鞠了一个gōng_______(2分)‎ ‎20.她的母亲被社区评为“最美的人”,从第-段看吗,母亲的“最美”具体表现在:‎ ‎(1) ‎ ‎(2) ‎ (3) ‎ (6分)‎ ‎21.第段画线句具有语言表现力,请选择一点作简要的分析。(4分)‎ ‎ ‎ ‎  ‎ ‎22.文中第段把老人的眼角膜说成是“O.5克的挚爱”,其用意是           ‎ ‎                            (3分)‎ ‎23.对本文的题目“最美的对视”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 A.她和受捐男孩的对视像亲人间的对视。‎ ‎ B.因为对视,她母亲的生命在受捐男孩身上得到了延续。‎ ‎ C.她和男孩的对视背后承载着老母亲的一份朴素的爱心。‎ ‎ D.对视中受捐男孩流露出对她的思念之情。‎ ‎【答案】‎ ‎(二))(19分)‎ ‎19、躬(2分)‎ ‎20、⑴年过八旬的老母亲登记百年后无偿捐献眼角膜。‎ ‎  ⑵母亲担心白内障手术会损坏准备要捐献的眼角膜,不肯接受手术。‎ ‎  ⑶母亲病重后为了防止子女忘记捐献一事,将捐献登记卡放在了病历本中。(6分)‎ ‎21、提示:本题可以从用词的角度,如“温暖”和“数字”的搭配,或者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角度,如“数字”像妈妈牵着姐弟的手,“齐步向前走”等,来理解一对儿女在母亲的影响下,也作出了在身后捐献眼角膜的决定,表现出一家人的博爱精神。(4分)‎ ‎22、“0.5克”写出了眼角膜的重量轻,而“挚爱”是深爱,通过两者对比,表现了母亲捐献“眼角膜”精神的伟大。(3分)‎ ‎23、C(4分) A(2分)‎ 嘉定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20分) ‎ 父亲 ‎①二十年前,我到县城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寒冬,天黑漆漆的,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和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测试费,父亲又摸黑砍了一担柴。   ②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和我上路了。   ③“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叨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我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寒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白而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甩手一模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这时,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声,山路静谧而空淳。   ④不知不觉,县城到了。 ‎ ‎  ⑤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地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父亲一眼。“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实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实。”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道远路滑,您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⑥我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钱,然后把那沓毛票从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钱往地上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⑦风裹着雪吹过来,5元钱落到父亲的脚边。父亲愣愣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捡地上的钱,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钱捡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零度角,头几乎触到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了一声“多谢了!”然后拉着我默默地离开。   ⑧“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出门时父亲穿得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⑨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测试。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可能保送上大学。”眼看就要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测试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真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 ‎18、文章写了父亲的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⑴寒冬,父亲摸黑上山砍柴 ‎⑵ ‎ ‎⑶ ‎ ‎19、第③段画线句中的“冰凉的酸”既写出了雪花落在鼻尖上寒冷的感觉,也表现了“我” ‎ ‎ 感情。(4分)‎ ‎20、第⑦段“父亲愣愣地站着,……缓缓地把那张钱捡起来。揣在怀里”。前后加点叠词写出了父亲怎样的内心情感?(4分)‎ ‎             ‎ ‎21、第⑨段画线句“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一片银白色”是环境描写,其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 ‎  A.寄情于景,以“银装素裹”描写家乡县城冬天壮丽的美。 ‎ ‎ B.表现父亲卖柴路上的艰辛、送我念书考大学的决心之大。‎ ‎ C.渲染父亲既沉重也轻松的心情;象征父亲对“我”的爱。 ‎ ‎ D.与开头写到故事发生时间“二十年前”、“隆冬”相照应。‎ ‎22、本文与《背影》都是写父爱的,两篇文章在刻画父亲形象时有共同之处。请就其中一处作点分析。(5分)‎ ‎ ‎ ‎ ‎ ‎ ‎ ‎【答案】‎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20分)‎ ‎18.(4分)(2)父亲卖柴为我筹测试费(3)父亲叮嘱我读书考大学 ‎19.(4分)对家境贫困、父亲操劳的忧伤与辛酸 ‎20.(4分)“愣愣”生动地写出了父亲受辱后惊呆而生气的神情。“缓缓”生动地写出 了父亲气愤又无可奈何的动作。‎ ‎21.(3 分)A ‎22.(5分)答案示例:《背影》中父亲吃力地跨过月台为我买来橘子后故作轻松的情景, 《父亲的嘱托》中父亲忍辱捡起买家的五元钱的镜头,都是以细节描写揭示了不一般的父爱情深。‎ 松江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20分)‎ 唱歌的人   ‎ 沈家禄 ‎①去报社旁边的小店吃面,门外的风紧吹着,街上几乎是漆黑一片,一切都是冷冰冰的,我要了一碗辣酱面。吃到一半,门被大大地推开了,寒冷的西北风乘机往我衣领里钻。三个小伙子,一个背着吉他,一个背着萨克斯,一个双手甩着沙球就唱起了歌。他们是对着一张坐满了客人的桌子唱的,那桌子人在吆五喝六地喝着酒,菜盘子叠床架屋,一个火锅蹿着热气。但是这拨客人挥挥手,像赶苍蝇似的叫他们走。他们又来到一张小方桌前,那是四个小青年在喝酒,喝啤酒。“快走吧。”他们的声音显出更加不耐烦。唱歌的三个人来到角落里,两个中年客人在吃馄饨,他们说:“你们唱也是白唱,我们没有钱给你们。”这三个小伙子只得怏怏地走了。‎ ‎②我叫住了他们。“你们吃晚饭了没有?”他们愣了一下,就来到我面前准备开口。我没让他们唱,给三位每人要了一碗排骨面。店主有点纳闷,但还是吩咐手下人去做了。他们三个穿着相似的衣服,浅米色的粗呢西装,起皱的地方看样子是熨不平了,外套里面穿得不多,但他们情绪还不错,说话干脆利索,时不时地看看同伴,笑一下。他们皮肤黝黑,很瘦,从辽宁来到上海看看,顺便赚点钱。我问他们会唱什么歌,他们说老歌新歌都会,太多了。‎ ‎③面上来了,但他们不动筷。说:“你吃这个,叫我们怎么咽得下。”我说我有胆囊炎,不能吃大肉。于是他们说了声“不客气了”就吃起来了。我不再问他们更多的问题,怕产生误会,好像我请他们吃面就有了询问他们的权力。他们好像没怎么嚼就吃完了,犹豫了一下把汤也喝下去了,站起来问我想听哪支歌。我一手按住吉他的弦,我说我还要上班。‎ ‎④结了账,店主却嘀咕一声:“你做了好人,他们明天就还会再来。”我说让他们来吧,给他们吃面,账算在我头上。那桌客人中传来切切的笑声:“天下饿肚子的人多了,一碗排骨面就能做慈善家了?”我没理他们。三个辽宁小伙子听不懂上海话,但觉出味道不对,就问我要不要揍他们一顿。我把他们推出门外。‎ ‎⑤没想到我走在前面,他们就紧跟着我唱起来。我挥手阻止他们,吉他手说:“我们喜欢唱,有时候憋在心里发堵,还是唱出来痛快。”一个弹吉他,一个吹萨克斯,一个手甩沙球,就在夜色沉沉的街上边走边唱起来。我在脚下加了点力,一转身进了报社大门。回身一看,三个小伙子就站在不远的路灯下,声音更加响亮,也很高兴的样子。风吹起了他们的衣角。我心里感激着他们,后来这种情绪慢慢地变成了羞愧。我真是羞愧极了。‎ ‎ ‎ ‎18.第①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 ‎                                   。(4分)‎ ‎19.第②段划线句的言下之意是                           ‎ ‎                                   。(3分)‎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门被大大地推开”,表现了小伙子们性格的豪爽。‎ B.第①段描写客人对三个小伙子的态度,体现了人情的冷漠。‎ C.第③段小伙们喝汤前犹豫,是因为不忍辜负“我”的盛情。‎ D.第段“我”没有理会客人的嘲讽,表现了对他们的不屑。‎ ‎21.阅读文章第②-⑤段,完成下表内容的填写。(6分)‎ ‎“我”的表现 给每人要了一碗排骨面 ‎(2)‎ 回身看三个小伙子 ‎“我”对青年的态度 ‎(1)‎ 尊重 ‎(3)‎ ‎22.请简要分析文题“唱歌的人”的含义。(4分)‎ ‎                                                                              ‎ ‎(二)(20 分)‎ ‎18.(4 分)写出了天气的寒冷,为下文表现顾客对小伙子们的冷漠态度做铺垫。‎ ‎19.(3 分)三个小伙子来上海的主要目的不是卖唱赚钱。‎ ‎20.(3 分)C ‎21.(6 分)(1)同情(2)我不再问他们更多的问题(3)感激和敬重 ‎22.(4 分)既指文中那三个唱歌的小伙子;也指乐观阳光、热爱生活的人。‎ 杨浦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0分)‎ 快乐的蒲公英 朱成玉 ‎  那天阳光明媚。路边一大片一大片的蒲公英开着黄灿灿的花朵,给我沉重的心情带来一丝安慰。在进入村子的前20多公里是不通车的,只能步行,路越走越难,先前那蒲公英带来的安慰也如同杯水车xīn ,失去了功效。‎ ‎  得知自己被分配到大后部落做小学教师后。我觉得完全有必要先去考察一下。这可是关系到我一辈子前途的大事,于是,便有了此次的出行。‎ ‎  总算走到村子了,眼里看到的都是低矮破旧的房子。鼻子闻到的都是火烧粪便的味道,偶尔传来几声犬吠,算是给这个死寂的世界敲敲门提个醒儿:我们还活着。‎ ‎  这一派萧条荒凉的景象让我顿时傻了眼。我在心里暗暗发誓:哪怕动用所有关系,也要远离这个苦海。‎ ‎ 我向一个小姑娘询问学校的位置,她先是楞了一下,然后放下手里的猪食桶,在袜子上抹了抹手,说她领我去,这是个大概有十来岁的孩子吧,扎着两个活泼的小辫子,脏兮兮的小脸上缀满了灿烂的微笑,一双大眼睛写满了好奇。她欢快的走在我的前边,热情的问我为什么来这里。我嗫嚅着说:“哦,没啥事,我就想到处走走看看。”“哦。”不知道为什么她忽然间显得有些失望。‎ ‎ 到学校了,与其说那是学校,不如干脆说就是稍微大一点的房子和一个稍微大一点可以勉强当操场的院子。一根旗杆和一面有些破旧的国旗证明着这里的与众不同。‎ ‎ 教室里,黑板干干净净,座椅整整齐齐,窗户纤尘不染。但就是没有一个人,我问她怎么没人上课呢?“没有老师啊,大概有两个月了。老师们一个个的来了又走了。大人们说,没人愿意来我们这里当老师。”小姑娘说 ‎ “那这里怎么会这么干净呢?”“我和我那几个好友说好了的,每天都要有一个人来这里打扫卫生,我们要把这里打扫的干干净净,这样老师来了,就不会嫌弃这里脏,就会留下来了。”‎ ‎ 孩子的话,好似在我心里头猛的扎了一针。‎ ‎ “好几次,几个淘小子在黑板上乱写乱画,我们和他们吵了很久呢,最后,到底是我们赢了。现在他们也经常来帮我们呢。”她一脸骄傲地说着,“正好今天轮到我了,您先坐着歇会儿,我要开始打扫卫生了。”‎ ‎ 我看她拿着一块抹布,开始忙碌起来,那小小的身影,在阳光下闪着动人的光芒……‎ ‎ 从学校回来,小姑娘在路边小心翼翼地折下一朵蒲公英送给我,她说:“吹蒲公英的时候,先许一个愿,然后一口气吹下去,要把蒲公英吹得一丝不剩,愿望就会实现的。”我看她自己也折了一朵,然后很虔诚的闭上眼睛,把蒲公英缓缓地送到自己的唇边,然后“呼”地一下吹散。“您吹啊,快,赶紧许个愿。”她催促着我。‎ ‎ 我闭上眼睛,心里默念了很久,然后真的就很认真的一口气吹过去,那蒲公英的种子漫天飞舞,像轻盈的雪花霎时间丝丝缕缕荡漾开去,小姑娘灿烂地笑着,好像每个人许下的愿望,都可以实现一样。‎ ‎ 她微笑着问我:“您许下的是什么愿望呢?”我微笑地反问她:“你呢?”她说她的愿望是来一位好老师,她想回学校上课。‎ ‎ 她不知道我许下的愿望是什么,其实,我许下的愿望和她有关,和这里的每个孩子都有关。我的愿望是希望这里的每个孩子都能像她一样快乐。我决定留下来,因为我喜欢这里一大片一大片的蒲公英,荒废之地,但依然可以很快乐。‎ ‎ “你还没告诉我你的愿望呢?”小姑娘刨根问底儿 ‎ “我的愿望就是……”我故意卖着关子,“你能实现你的愿望。”‎ ‎ 小姑娘把我送得很远,一直到我坐上通往县城的客车。我向她挥手,大声的向她喊道:“明天,学校见,不见不散。”‎ ‎ 远处,大片大片的蒲公英正开得灿烂……‎ ‎20.在第段的横线上,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  杯水车xīn ‎ ‎21.第段运用________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      (5分)‎ ‎22.文中第段语言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3.请简述以“快乐的蒲公英”为题的好处。(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下列对“我”决定留在大后部落教书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以小女孩为代表的孩子们的真诚执着感动了“我”。‎ B.以小女孩为代表的孩子们的勤劳淳朴感动了“我”。‎ C.以小女孩为代表的孩子们的乐观懂事感动了“我”。‎ D.以小女孩为代表的孩子们对学习的渴盼感动了“我”。‎ ‎(二)记叙文阅读(20分)‎ ‎20.薪(2分)‎ ‎21.环境  渲染了小山村荒凉冷清破落的景象,衬托了“我”失落的心境,与下文“我”愿留下任教形成鲜明反差,从而更好地突出孩子们的影响力,凸显文章主旨。(描写方法1分,作用4分)‎ ‎22.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小女孩的话(描述的孩子们对老师的渴盼)带给我的震惊,巧妙地为下文“我”的转变做了铺垫。‎ 或动词“扎”用得好。传神地表现了小女孩的话(描述的孩子们对老师的渴盼)带给我的震惊,巧妙地为下文“我”的转变做了铺垫。“分)‎ ‎23.以物喻人,形象而含蓄地写出了孩子们尽管生活在贫穷落后的地方,却始终乐观向上,热情执着,渴求知识,揭示了“我”最终留下当老师的原因。蒲公英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以物为题,制造悬念,吸引读者。(6分)‎ ‎24.B(3 分)‎ 崇明县 (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0分)‎ 母亲的血压 宋跃辉 ‎  ①在牙痛的不断折磨下,母亲决定还是去牙防所拔牙。可是,每当要手术时,牙医量了血压后,都说她血压太高,无法手术。‎ ‎  ②牙防所离我家并不算太远,但是对于年迈的母亲来说,跑一趟来回还是颇费些心力的。现在又经过这样几番折腾,她更怕再去了。‎ ‎  ③平时母亲虽然有点高血压,可是并不严重,怎么一到牙防所,就高得这样吓人呢?母亲自己也不信,就去楼下一个诊所量血压,结果真的还比较理想,并不影响手术。‎ ‎  ④上个礼拜,母亲说她又去了一次牙防所,说为了能够手术还特意服了镇静药,说医生还是很耐心,当时确实也没感到有多少紧张……但是血压还是像前几次一样高。那位好脾气的牙医还拿了一个新的血压计又给母亲量了一遍,结果还是摇着头说:你的血压确实高。‎ ‎  ⑤不能手术,就不能消除牙痛,严重影响了母亲的生活质量。我有些替她急起来,可是,又没有办法让母亲的血压马上降下来。‎ ‎  ⑥一位朋友向我建议:你不妨陪你母亲一起去牙防所看看,可能你母亲的血压就不会这样高,就能手术呢。‎ ‎  ⑦事情不会这样简单吧,我陪母亲去就能使她的血压降下来?曾经我也想过陪母亲去牙防所,可母亲说我工作忙,不用这么麻烦,再说牙痛也不是什么大病,没有必要特地请假。我想想也是,就是拔牙、镶牙,确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不陪母亲去了。但是,看来现在真有必要陪着去一趟了。‎ ‎  ⑧那位牙医的脾气果然好,反复跟我们解释:你母亲血压一直太高,手术风险大,所以这次要是再不行,只能再等,这是一定要有耐心的。‎ ‎  ⑨——如果真的还是这样,可就苦了母亲喽!我盯着血压计里的水银柱,希望会看到一个小小的奇迹。‎ ‎  ⑩一会儿,牙医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对母亲说:这次你的血压比较正常,可以手术。‎ ‎  母亲躺在治疗椅上,很安详地拔了牙。医生说,后续手术要两周后再进行。‎ ‎  回家路上,我一直在想着这个问题,这次母亲连镇静药都没有服,血压怎么一下子就变得正常了呢?‎ ‎  朋友在电话里呵呵地笑着说:怎么样,我说得没错吧,你稍微想想就会明白,你母亲的血压为什么会降下来。下次的后续治疗,我建议还是你陪你母亲去!‎ 我一下子好像都明白了——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我怎么就一直没有感悟呢?!‎ ‎20.分析第④段中加点字透漏的信息。(6分)‎ (1) ‎ ‎ (2) ‎ ‎ (3) ‎ ‎ ‎21.阅读第⑦段,完成下列各题。(7分)‎ (1) 画线句属于 句式,作用是 。(3分)‎ (2) 我不陪母亲去牙防所的原因是 , 。(4分)‎ ‎22.从文中第⑨、段两处画线句中分析儿子的形象。(4分)‎ ‎ ‎ ‎ ‎ ‎23.对于文中主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亲情的陪伴能驱走疾痛 B.想爱而不会爱不如不爱 C.年迈的母亲离不开孩子 D.真正的朋友能排忧解难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0分)‎ ‎20、(1)母亲去牙防所不止一次;(2)母亲去牙防所之前准备充分;(3)医生是好医生,不会引起母亲的紧张;(4)去拔牙母亲很紧张;(5)牙痛确实厉害,需要治疗。(写出任意3点即可)(每格2分,共6分)‎ ‎21、(1)疑问句 写出了“我”内心的疑惑,引出下文“我”陪母亲去牙防所的情节(1 +2)‎ ‎(2)母亲觉得没必要 我认为拔牙镶牙不是大事(每格2分,共4分)‎ ‎22、 一个“盯”字写出儿子看血压计时的紧张、担忧,可看出他是个孝顺的儿子;(2分) 而回家路上“一直在想”,表明儿子还没弄明白母亲血压正常的真正原因,又表明他是个粗心的儿子。(2分)‎ ‎23、A(3分)‎ 黄浦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3分)‎ 生命的轻重 ‎ ‎①2005年,我和一些素不相识的人在丽江组成一支临时团队,计划沿滇藏线进藏。途经梅里雪山,我们在飞来寺停下去转山①。‎ ‎②飞来寺海拔3400米,它可以说是朝圣路上最受垂爱的yì zhàn( ),因为此处直面梅里十三峰,也是观看日照金山的最佳地点。然而,这里的气候变幻无常,雪雨阴晴全在瞬息之间,如果要徒步游览,那是需要一定体力的,健康的人都未必能够坚持下来。‎ ‎③而就在此时,同行一个北京女大学生不经意间嘀咕了一下:“哦!我的腿肿了!”声音不大,并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近旁的我出于职业习惯,马上意识到这并非小事,于是问:“怎么会?累了?还是……”女孩并不十分在意,只是淡淡地答道:“没事吧,老毛病了。我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在京时几乎每个月都要去输血。”‎ ‎④我一下就抬高了声音道:“那你为什么还要到高原来?”要知道,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液携氧功能本来就很差,更何况是在高原。女生不敢抬头,嗫嚅道:“到西藏是我的人生梦想,这一路走来,非常开心,就算死在这里也是值得的。”女孩的解释让我不知如何回应,我有些生气。我清楚地知道女孩这样进藏是不行的,于是我当即提出要返回。 ‎ ‎⑤我们一行共有六人,两个资深的徒步旅行者直截了当地表达了意见:“我们这样的团队本来就是临时组合的,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她已经成年,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她应该自己回去而不影响别人。”两个广州游客相视片刻后耸了耸肩,表示无所谓。藏族向导扎西面色凝重地同意返回迪庆,说那里有医院。大家争论了很久也没有达成一致,而那个女生一直沉默着,只是呼吸越发的沉重困难,似乎又感冒了。我迟疑了片刻,决定和向导扎西一起带女生离开。女生还有些抗拒,可吃力的呼吸已经让她没有了争辩的力气。 ⑥我们轮流背着女生下山,赶回德钦已是黄昏。终于,我们找到一家医院,当时女生已经站不起来了,情况看起来很严重。我扯着嗓子喊了好一会儿,才出来一个中年人,他挽着裤腿,手里拿着螺丝刀,似乎刚才正在修理什么。 ⑦“医生呢?”我问。 ⑧他说:“我就是。” ⑨我很着急:“这个女生患有贫血,现在可能需要吸氧。” ⑩他答道:“我们这里没有吸氧机。” (11)我抱起女生扭头就走,看来必须要回香格里拉了,女孩几乎毫无知觉,无力地伏在我的背上。我们连夜踏上归途,顾不得疲累,也忘记了特殊环境下自己的种种不适,一路紧赶慢赶地到了当地最大的迪庆自治州医院。值班的是位年纪和我相仿的男医生。 (12)“大夫,我也是医生,这个女生患有'再障',她可能需要吸氧。” (13)男医生不语,掏出处方纸,刷刷写了几笔,我接过来一看,是吸氧需要的费用----显然,要先付钱才能吸氧。 (14)“同志,那能不能给她查一个血常规?”我又问道。 (15)他不慌不忙地说:“血常规明天早上可以查,下午5点左右可以出报告。” (16)我一下醒悟过来:这是在藏区!如果是北京,医院一般10分钟就可以出报告,可此刻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17)那是一个漫漫长夜。所幸,女孩当夜病情平稳,第二天我们把她送上回丽江的班车,我只记得她隔着车窗的眼神,很复杂。从此我们再无联系。 ‎ ‎ (18)之后多年,我一直对那几个医生同行的态度耿耿于怀。‎ ‎ (19)后来,我很多次参加了这样的徒步旅行,走过无人区,登过雪山;我还选修了户外运动课,结识了专业运动员,直到那时我才体会到,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也就是对整个团队的负责以及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在通往珠峰的道路旁,散落着许多逝者的遗骸,后来者经过时莫不心存敬畏。但多年已过,却无人能将这些遗骸带回故里,因为,那必将冒着极大的风险,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 ‎ (20)在极端环境下挽救生命是如此不易,但如果是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别人又何苦冒险去保护她呢?我不知道那个女生后来怎样,我也不知道那次经历对于她的影响,我只希望,她一切安好。 ‎ ‎(文章有改动)‎ ‎【注释】 ①转山:藏族人表示虔诚的一种方式,是盛行于西藏等地区的庄严而又神圣的宗教活动仪式。步行甚至一路磕头,围着圣山,转一圈,或多圈。信徒们相信绕神山转可以清洗一生的罪孽,转山朝圣者年年不断。‎ ‎19.请根据拼音,在第②节画线句的括号中写上正确的词语。(2分)‎ 它可以说是朝圣路上最受垂爱的yì zhàn ( )‎ ‎20.有人认为,文章第②节和后文情节的展开关系不大,可以删去。‎ ‎ 你的意见是: ‎ ‎21.请仔细阅读文本,填写表格,理清“我”从知道女孩腿肿到送女孩去医院这一过程中的一系列内心感受。(8分)‎ 得知女孩腿肿时 了解女孩审题状况后 团队意见不一时 到第一家医院 到第二家医院 ‎“我”‎ ‎(1) ‎ ‎(2) ‎ 迟疑片刻后坚决下山 ‎(3) ‎ ‎(4) ‎ ‎22.第(17)节画线句“我只记得她隔着车窗的眼神,很复杂”,请结合全文,尝试分析女孩当时“眼神复杂”的原因,至少写出两点:(6分)‎ ‎⑴ ;⑵ 。‎ ‎23.对于文章相关主旨的分析,以下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表达了对文中女孩宁愿付出生命也要实现进藏梦想的由衷敬意。‎ B.表达了对文中两位同行医生冷漠对待危重病人的极端不满和指责。‎ C.告诉我们对自己生命负责也是对团队的负责及对他人生命的尊重。‎ D.表现了对旅行团队在危急关头缺乏集体合作意识的深入思考和反思。‎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一23题(23分)‎ ‎19、(2分)驿站 ‎20、(4分)不能删去。( 1分)这一节写出了此地自然环境多变,徒步旅行对身体有要 求,为下文女孩的突发状况做铺垫。(环境1分,身体1分,铺垫1分)‎ ‎21.、(8分,每空2分)(1)担心(2)生气(3)着急(4)无奈(其他意思相近的词语也可)‎ ‎22、(6分,每点3分)(1)为自己没能实现进藏的梦想而感到失落;(2)为自己给团队 带来麻烦和负担而感到内疚;(3)对“我”和向导扎西放弃旅行送她回丽江心存感激;(4)对自己有病却执意进藏以致病重感到后怕和后悔;(5)因为生病不得不离开的无奈和不舍。(能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23、(3分)C (在听到女孩的解释进藏理由时,“我”的反应是“蒙”,并无敬意可言,而结尾更是对女孩举动进行反思,因此A选项不准确;对第二位医生的账单心有不满,但同时当地条件的简陋也是现实,虽然有一段时间对两位同行“耿耿于怀”,但从结尾可以体会到作者并无指责之意,且选项中“极端”一词也不恰当,所以B选项不准确;虽然在商量如何解决女孩腿肿问题时,团队里意见不一,但作者对此并没有不满,而且结合结尾可知,这样临时组合的徒步旅行,风险要各自承担,每个人都要对自己负责,因此D选项也不准确。) ‎ 闵行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0分)‎ 在树上看自己的村庄 ‎ (1)我照例走进我的小树林,爬上了那棵高高的老榆树。但计划中,我今天不是去小树林看书的,而是想看看自己生活的那个村庄,看看在树上看村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 ‎ (2)我挑选了一个粗壮牢固的枝桠,爬上去,骑在上面,让繁密的枝叶包围自己——别人看不见我,我却能透过枝叶看到别人,看到树下,看到不远处的整个村庄——‎ ‎(3)我就这么在繁密的枝叶里静静地呆呆地看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 (4)不一会儿,我看到母亲扛着锄头远远地走过来。她是在棉花地里锄草,现在收工了,要赶回家做晚饭。母亲走过自家自留地时,顺便弯进去拔了一把大蒜,又摘了几个番茄。我顿时流出了口水,知道今天晚饭的菜,肯定有大蒜炒鸡蛋和番茄土豆榨菜汤。‎ ‎  (5)小林根和罗铭思也走过来了。这两个家伙裤腿卷得高高,浑身都是泥浆,就像两条黑泥鳅!小林根提着一只铅桶乐滋滋地走在前面,罗铭思则提着拷斗和面盆,傻乎乎地紧随其后。他们肯定又去拷浜头捉鱼虾了,看他们喜笑颜开的样子,大概收获不小吧?‎ ‎(6)随着扁担“咯吱咯吱”响,堂叔挑着两筐青菜,也从树下走过。堂叔在上海市区小菜场有个摊位,所以每天下午挑菜,晚上洗菜,隔天天蒙蒙亮到市区小菜场卖菜,是他的必修课。‎ ‎(7)就像看电影,我津津有味地看着这一幕幕从我的树下出现,表演,然后谢幕消失……‎ ‎(8)他们都是我的亲人、邻居,是我最熟悉最亲密的伙伴,可是从树上看下去却变得那样陌生、新鲜,那样奇异,就像不认识似的。‎ ‎(9)真是奇怪,把自己藏在老榆树的繁密枝叶里,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 ‎(10)这时,突然一道红光照进小树林,我知道已到傍晚,夕阳驾到了!我的心情不由得兴奋起来,因为每逢夕阳驾到,村庄就会兴奋起来。你看,天空红了,房子红了,房子前面的场地红了,场地边上的河浜红了,河浜两岸的树木、柴垛也红了,门口摇着尾巴的狗和等待归宿的鸡鸭也红了,就连人们的脸也是红的,整个村庄都笼罩在红光里。而这红光,就像幕布拉开后骤然出现的舞台灯光,把村庄照得格外温柔鲜艳,甚至有点朦胧浪漫。我看见,村里的人们,尤其是我的那些小伙伴们,都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场地。那个场地是村里的娱乐中心,聚会,唱戏,婚丧喜事,都离不开这个场地。它更是我们孩子的游戏场所,冬天晒太阳挤墙角跳绳踢毽子……夏天乘凉讲故事玩金龟子萤火虫……每天都会有精彩节目吸引你。而此刻,小伙伴们正在红红的夕阳里,嘻嘻哈哈地玩着“老鹰捉小鸡”。一些不屑于玩“老鹰捉小鸡”的大男孩,则在一边玩斗鸡、打弹子……小林根和罗铭思他们真是精力充沛,拷浜捉鱼累了一天,这会儿又拉了几个大男孩,精神抖擞地打起了弹子!我家的西门正对着这个场地,所以场地上发生了什么,玩什么游戏,我总是最先知道;当然,我也必定是其中的一员;我跨出门就可以加入各种游戏的行列。‎ ‎(11)让人觉得滑稽的是,我现在却高高地骑在老榆树的枝桠上,远远地看他们“老鹰捉小鸡”,看他们斗鸡、打弹子,就像看一个美丽的童话,我的那些小伙伴变成了童话世界里的小矮人!‎ ‎(12)这个童话是看不够的,它不断地更换着内容,让你永远也不会觉得厌倦。‎ ‎(13)再过了一会儿,夕阳谢绝了炊烟的盛情邀请,慢慢落山回家了。天,渐渐暗了下来。家家户户厨房的烟囱里冒出了炊烟。炊烟慢慢悠悠地飘向天空,不知是在送别夕阳回家呢,还是想盛情邀请夕阳吃晚饭?‎ ‎ (14)又过了一会儿,各种各样的香味,从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飘出来,有韭菜大蒜的香味,有辣椒炒豆腐干的香味,有红烧肉的香味,有煎鱼的香味……我想,母亲大概已经做好了大蒜炒鸡蛋,小林根捉到的鱼虾,也可能已经被他母亲端上了餐桌……‎ ‎ (15)大人们开始喊叫各自的孩子回家吃饭,场地上的人越来越稀少。‎ ‎(16)于是我从老榆树上爬下来,慢慢地走回家,心里却还在兴奋地幻想:太神奇太有趣了!把自己藏在老榆树的枝叶里看自己的村庄,怎么就看到了那么多以前看不到的美丽呢?……‎ ‎(17)我chénjìn在幻想里,几乎是漂浮着回家的。‎ ‎20.根据拼咅写汉字:chénjìn: (2分)‎ ‎21.第(7)段加点词“谢幕”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22.阅读全文,填写表格。(8分)‎ 时间 描绘的场景内容 ‎“我”的感受 傍晚时分 ‎(1)‎ 陌生、新鲜、奇异,就像不认识似的 夕阳驾到 村里人们到场地上娱乐、休息 ‎(2)‎ ‎(3)‎ ‎(4)‎ 太神竒、太有趣 ‎23.第(10)段画线句“夕阳驾到了”富有语言表现力。请分析。(4分)‎ ‎ ‎ ‎ ‎ ‎24.对第(16)段画线句中的“美丽”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母亲、小伙伴、堂叔一一从榆树下走过,仿怫一幕幕电影在眼前播放。‎ ‎ B.整个村庄掩映在夕阳的红光中,显得格外温柔鲜艳,甚至有点朦胧浪漫。‎ ‎ C.不论冬大还是夏天,村里的场地上每天都会有精彩的节目吸引着我们。‎ ‎ D.我的小伙伴们玩着“老鹰捉小鸡”,仿佛都成了童话世界里的小矮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0分)‎ ‎20、(2分)沉浸 ‎21、(1分)演出结束,向观众告别;(1分)我”的亲人、伙伴们劳动归来,从大榆树下路过,然后就离开、回去了 ‎22、(1)(2分)“我”的亲人、伙伴们劳动归来 (2)(2分)看不够,永不厌倦 (3) (2分) 夕阳落山 (4)(2分)家家户户炊烟袅袅,人们回家吃饭 ‎23、(1分)“夕阳驾到了!”一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2分)描绘了夕阳给整个村庄带来的温柔鲜艳、朦胧浪漫的神圣感和神秘感。(1分)表达了作者对夕阳充满了期待和憧憬的情感。‎ ‎24、C(4分)‎ 崇明县 (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0分)‎ 母亲的血压 宋跃辉 ‎  ①在牙痛的不断折磨下,母亲决定还是去牙防所拔牙。可是,每当要手术时,牙医量了血压后,都说她血压太高,无法手术。‎ ‎  ②牙防所离我家并不算太远,但是对于年迈的母亲来说,跑一趟来回还是颇费些心力的。现在又经过这样几番折腾,她更怕再去了。‎ ‎  ③平时母亲虽然有点高血压,可是并不严重,怎么一到牙防所,就高得这样吓人呢?母亲自己也不信,就去楼下一个诊所量血压,结果真的还比较理想,并不影响手术。‎ ‎  ④上个礼拜,母亲说她又去了一次牙防所,说为了能够手术还特意服了镇静药,说医生还是很耐心,当时确实也没感到有多少紧张……但是血压还是像前几次一样高。那位好脾气的牙医还拿了一个新的血压计又给母亲量了一遍,结果还是摇着头说:你的血压确实高。‎ ‎  ⑤不能手术,就不能消除牙痛,严重影响了母亲的生活质量。我有些替她急起来,可是,又没有办法让母亲的血压马上降下来。‎ ‎  ⑥一位朋友向我建议:你不妨陪你母亲一起去牙防所看看,可能你母亲的血压就不会这样高,就能手术呢。‎ ‎  ⑦事情不会这样简单吧,我陪母亲去就能使她的血压降下来?曾经我也想过陪母亲去牙防所,可母亲说我工作忙,不用这么麻烦,再说牙痛也不是什么大病,没有必要特地请假。我想想也是,就是拔牙、镶牙,确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就不陪母亲去了。但是,看来现在真有必要陪着去一趟了。‎ ‎  ⑧那位牙医的脾气果然好,反复跟我们解释:你母亲血压一直太高,手术风险大,所以这次要是再不行,只能再等,这是一定要有耐心的。‎ ‎  ⑨——如果真的还是这样,可就苦了母亲喽!我盯着血压计里的水银柱,希望会看到一个小小的奇迹。‎ ‎  ⑩一会儿,牙医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对母亲说:这次你的血压比较正常,可以手术。‎ ‎  母亲躺在治疗椅上,很安详地拔了牙。医生说,后续手术要两周后再进行。‎ ‎  回家路上,我一直在想着这个问题,这次母亲连镇静药都没有服,血压怎么一下子就变得正常了呢?‎ ‎  朋友在电话里呵呵地笑着说:怎么样,我说得没错吧,你稍微想想就会明白,你母亲的血压为什么会降下来。下次的后续治疗,我建议还是你陪你母亲去!‎ 我一下子好像都明白了——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我怎么就一直没有感悟呢?!‎ ‎20.分析第④段中加点字透漏的信息。(6分)‎ (1) ‎ ‎ (2) ‎ ‎ (3) ‎ ‎ ‎21.阅读第⑦段,完成下列各题。(7分)‎ (1) 画线句属于 句式,作用是 。(3分)‎ (2) 我不陪母亲去牙防所的原因是 , 。(4分)‎ ‎22.从文中第⑨、段两处画线句中分析儿子的形象。(4分)‎ ‎ ‎ ‎ ‎ ‎23.对于文中主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亲情的陪伴能驱走疾痛 B.想爱而不会爱不如不爱 C.年迈的母亲离不开孩子 D.真正的朋友能排忧解难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0分)‎ ‎20、(1)母亲去牙防所不止一次;(2)母亲去牙防所之前准备充分;(3)医生是好医生,不会引起母亲的紧张;(4)去拔牙母亲很紧张;(5)牙痛确实厉害,需要治疗。(写出任意3点即可)(每格2分,共6分)‎ ‎21、(1)疑问句 写出了“我”内心的疑惑,引出下文“我”陪母亲去牙防所的情节(1 +2)‎ ‎(2)母亲觉得没必要 我认为拔牙镶牙不是大事(每格2分,共4分)‎ ‎22、 一个“盯”字写出儿子看血压计时的紧张、担忧,可看出他是个孝顺的儿子;(2分) 而回家路上“一直在想”,表明儿子还没弄明白母亲血压正常的真正原因,又表明他是个粗心的儿子。(2分)‎ ‎23、A(3分)‎ 宝山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22分)‎ 放学 ‎ ①安安上小学了。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 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 ②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妈妈开始不安。‎ ‎ ③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门铃响了,安安进门,‎ 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 “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 “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妄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没有呀。”安安睁大眼睛。“只要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看样子孩子没说谎。“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 “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 ④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 出现在门口。‎ ‎ ⑤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 ⑥11点半,放学了。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孩子 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 党”。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 ⑦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 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 ⑧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 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 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 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 ⑨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趣 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 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 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妈妈很辛苦地等着。12点15‎ 分。‎ ‎ ⑩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 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安停下来。他看见了 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了去。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 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 根约两米长的木条。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12点25分。‎ ‎ 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回,妈妈知道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 在距离放学时间二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20.第①段—第⑤段中,“十五分钟、拐三个弯”反复出现。下列各项中,对其作用理解 错误的一项是____ (3分)‎ ‎ A. 交代安安放学回家应花时间很短。‎ ‎ B.为引发母子间的矛盾冲突做铺垫。‎ ‎ C.引发了下文母亲想要探寻真相的行为。‎ ‎ D. 表现了安安珍惜同学之间深厚的友情。‎ ‎21.第③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2分)‎ ‎22.第⑨段画线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其表达效果是 (2分)‎ ‎23.第⑦段—第段,写了安安和其“死党”在放学路上做的五件事,它们依次是跳短墙、‎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这一系列的事,反映了孩子们 ‎ ‎ 的特点。(10分)‎ 24. 第⑥段——第段中,有关时间的画线部分内容可否删去?请简述理由。 (5分)‎ ‎ ‎ ‎ ‎ ‎ ‎ ‎(二)(22分)‎ ‎20、(3分)D ‎21、(2分)写出了安安脏兮兮的样子,为下文描写安安放学路上的经历做了铺垫。‎ ‎22、(2分)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安安和他的伙伴们专注研究蚂蚁的样子 ‎23、(10分)逗狼狗观蚂蚁捡木条望松鼠爱冒险寻刺激、有童真童趣〔活泼好 动、充满好奇等〉‎ ‎24、(5分)不能 这些语言都是表示时间的,时间是故事情节展开的线索;时间中隐含着妈妈对孩子的关切。‎ 徐汇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2分)‎ 转场的哈萨克 ‎ (1)十月,乌尔达拉克决定辞职了。‎ ‎ (2)父亲三天前的电话,告诉他要转场到冬季牧场去。上百只牲畜,是他们家的全部财产,需要一起完成迁徙,这是一项非常浩大的“工程”。父亲已经年mài( ),需要人去帮他。乌尔达拉克是长子,下面只有一个还在读高中的妹妹,他必须回去。哈萨克族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马背民族。他们为了牲畜的生长,要在春夏秋冬辗转于四个牧场。这些年牧场退化,他们转场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只能夏季一个牧场,冬天迁到一个暖和一点的过冬处。‎ ‎ (3)乌尔达拉克今年七月从乌鲁木齐的大学毕业,好不容易在一家经营医疗器材的公司找到了工作。这已经让很多不得已而回到家乡的同学艳羡了。大学时每到转场,乌尔达拉克都请假回家,帮家里打理异常辛苦的转场。可现在刚刚找到工作,马上请那么长时间的假,领导很难理解,更难同意。‎ ‎ (4)乌尔达拉克和父亲在电话中发生了争吵,他觉得现在转场可以租用汽车,不用像以前那样骑马赶着羊群和骆驼。他说很多同学的家里已经用汽车运输物资和牲畜转场了。可是当父亲听到这些时变得异常生气。老人觉得,一个哈萨克人必须尊重传统,乌尔达拉克作为长子必须继承这些。‎ ‎ (5)回到家已经是三天以后的夜晚,乌尔达拉克只跟母亲和妹妹打了招呼,并没有跟父亲说话。为了转场,工作丢了。父亲那晚安排着第二天的工作,要求乌尔达拉克独自完成拆卸毡房、查看病兽的事。乌尔达拉克回答:“以前都是跟着你做,我自己不会干。”父亲大怒:“哪个哈萨克男人不会做这些就是度物!”乌尔达拉克也不示弱:“我不需要靠做这些来生活。”话音刚落,父亲的马鞭就扫过来。乌尔达拉克流着泪,拿起强光手电,走出了毡房。‎ ‎ (6)第二天清晨,父亲宰了生病的羊煮了肉。乌尔达拉克在母亲的协助下拆卸了毡房。‎ ‎ (7)迁徙开始了,女人负责孩子和家当,男人要驱赶并追回跑丢的牲畜。当有大卡车拉着其他转场的人家从他们的身边开过时,父亲则用嘲讽的口气问候车上的族人。乌尔达拉克不多言语,只是在父亲的指挥下扬鞭策马。‎ ‎ (8)五天的迁徙终于完成了。父亲搭建毡房,母亲煮奶茶准备吃食。乌尔达拉克准备宰杀体弱不能过冬的牲畜,用于狂欢聚会。转场完成,人们都会聚在一起喝酒庆祝。‎ ‎ (9)狂欢那晚,乌尔达拉克独自走出了毡房。刚才他听到父亲跟族人讲,他不想让女儿高中毕业就回家出嫁,他希望女儿也考上大学到城市里去。乌尔达拉克嘴角嘲讽地抽了一下,心想:考上大学又有什么用,找到工作不是还得回来转场吗?‎ ‎ (10)秋夜,乌尔达拉克感觉到孤独、无助。工作已经辞了,父亲难道是真要让他回家放羊吗?‎ ‎ (11)“你知道我为什么给你取名乌尔达拉克吗?”父亲突然出现在他的身后,扔给他一件羊皮背心。 “乌尔达拉克在哈萨克语中的意思就是孤独的人。哈萨克在草原上已经越来越孤独,牧场快养不活我们了。”‎ ‎ (12)父亲坐在一块石头上,示意乌尔达拉克也坐下。“这是我们家最后一次转场,明年春天,我和你母亲就要去定居点了。政府在县城旁边修了很多房子,免费给我们住。你明天就回城做个城里人吧,你妹妹要是考上大学,让她也去。”父亲说着话,点了根烟。寒冷的空气中,白烟缭绕着特别显眼。‎ ‎ ‎ ‎ (13)他并没有看到乌尔达拉克脸上的意外,继续说道:“我只是想你回来跟我学会如何转场,以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我老了,草场一年不如一年,在马背上的日子要结束了。我只想我唯一的儿子,虽然进了城,但还是哈萨克,他应该知道怎么在马背上过日子。”‎ ‎ (14)那晚,乌尔达拉克喝了很多酒,第二天独自回城了。回城的路上,他看到了很多定居点的房子星罗棋布在城市的边缘。他想,那里真的是哈萨克的归宿吗?‎ ‎20.根据拼音正确书写汉字。(2 分) 年 mài( ) ‎ ‎21.分别概括乌尔达拉克和父亲产生的两次冲突。(4分)‎ 第②—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⑤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文中第⑨节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描写,其表达作用是 ‎ ‎ 。‎ 文中表现乌尔达拉克类似心理的动作描写是“_____________”。(6分)‎ ‎23.阅读文章,理解文中的“孤独” 一词。(6分)‎ ‎(1)第⑩节中“乌尔达拉克感觉到孤独、无助”,乌尔达拉克“孤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联系文章内容揣摩父亲为何给乌尔达拉克取名“孤独的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以下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4)‎ A.文章结尾预示着哈萨克人即将过上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B.乌尔达拉克回城的举动表现了他对于父辈生活状态的不满。‎ C.乌尔达拉克看到“定居点”时产生了对“马背生活”结束的遗憾。‎ D.文章通过对哈萨克民族转场的叙写引发读者思考是否应坚守传统。‎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2分)‎ ‎20.(2分) 迈 ‎21.(4分,每空2分)父子俩为乌尔达拉克是否要放弃城里工作回家帮忙转场而争吵,父子俩因乌尔达拉克是否应独立完成一部分转场工作而争执、‎ ‎21.(6分,1+1+2+2分)肖像 心理 细腻生动地写出了乌尔达拉克对于父亲硬是要 求他回家转场的行为十分不满的心理。(生动地体现了乌尔达拉克对父亲的讽刺,嘲讽父亲说一套做一套,说是要让孩子到城里去,现在又硬要孩子放弃城里的工作回来转场)乌尔达拉克流着泪,拿起强光手电,走出了毡房)‎ ‎23.(6分,每空3分)‎ ‎(1)自己辞了城里的工作,又不想在草原上放羊,对未来十分渺茫;自己想在城里发展的想法得不到父亲的理解,还引起矛盾,感到苦闷;自己不理解父亲等哈萨克人转场的行为,无法认同、融入。‎ ‎(2)牧场快养不活哈萨克人了,哈萨克人无法再依附草原生活,他们的传统正逐渐消逝 (只抄原文语句给1分);父亲坚守哈萨克人的传统,希望乌尔达拉克也能坚守,而这种 坚守将会是孤单的。‎ ‎24.(4分)D(2分)C 长宁(金山)区 ‎(六)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2分) ‎ ‎ 失 母 席慕蓉 ‎①八岁还是九岁的那年,住在香港,有一回在最热闹的中环街上和姐姐走散了。‎ ‎②在努力地左奔右跑试了一阵子之后,终于明白自己是回不去了,吓得魂飞魄散,一个人站在马路旁边大哭起来,一面哭一面还向聚过来看热闹的路人哀求:“请你带我回家好 吗? ”后来还真是有好心的路人替我找来警察,高大的警察把我带回办公室再通知父亲来 领我回去。见到父亲时大哭了一场,回到家里,又害怕母亲会责怪我,就踌躇着不敢向前了.母亲微笑着什么话也没说,倒是姐姐们在旁边一直问我,问我真的好意思一个人站在马路上哭给大家看?‎ ‎③而在今年五月三日的这一天,在台中一个专科学校的礼堂里,在千百人面前,在初闻噩耗的那一刻,我也和多少年前一样,魂飞魄散,不得不失声痛哭起来。只是因为一切来得实在太突然,我好像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忽然发现自己再也回不了原来的家。‎ ‎④在前一天下午和母亲道别的时候,还没有任何预兆,一切如常,母亲仍然是那个安静平稳在努力做着保健运动的母亲,我仍然是那个匆忙急躁有着一切理由要跑出门去的女儿,是一个星期六下午,一切如常。我一面急着往外跑一面又回头高声向她说再见,我说我去台中领个奖章回来送她好不好?母亲正在护士的扶持下做一个困难的动作,没有回答我,而我也没有耐心停下来等她回答。‎ ‎⑤我没有领到那个奖章。‎ ‎⑥清晨就赶到台中的丈夫,在颁奖会场入口签名的地方伸手拦住了我,把我牵到旁边, 返疑又迟疑之后,用他所能用的最和缓的语气向我宣告:“妈妈过去了。”而在那个时候我 脸上竟然还带着微笑,正惊喜于他的出现,正奇怪他为什么不让我签名,正疑惑他为什么不让我和我身旁的朋友打招呼。要在思索了一段时间之后才明白那五个字的意思,要在挣扎抗拒了之后才在热泪滂沱中接受了命运的宣判。‎ ‎⑦我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失声痛哭,忽然明白自己从此是个失母的人了,和许多年前的那一天完全不一样的是我从此再也没有可以回头的路,再也没有可以重新获得的机会了。‎ ‎⑧五月终于过去了,此刻的母亲已经长眠在一处有着许多阳光的山坡上,山坡周围有野生的松树和台湾的相思,远处可以望到北海岸灰蓝色的海洋•父亲忽然回头问我:“妈妈这墓是朝北的吗? ”我一时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北方,北方是那里?是哪一个方向呢?是妈妈用七十年的时间慢慢走过来的那个最初的地方吗?是妈妈在离开的时候并不知道从此就不能再回去的故乡吗?‎ ‎⑨母亲的故乡在蒙古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一个遥远的她的孩子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地 方,只听说春天来时草原上会开满花朵,而夏日风过时草香直漫到天际。乡关路远,归梦难圆。而此刻;要经过生死的界限,要在终于长眠在温热的南国岛屿上之后,我们的母亲 才能重新再回到她的土地上去了吧。‎ ‎⑩而那是多远多远的一条路呢?‎ ‎ 【注】席慕容:女,蒙古族,台湾著名诗人和作家。‎ ‎20.第⑥段划线句采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 (4分)‎ ‎21.从记叙的顺序看,第④段是________,其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4分)‎ ‎22.本文记叙了三件事,请你概括(4分) ‎ ‎⑴八岁还是九岁,我迷路后在别人的帮助下回到家。‎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对文章主旨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 A.“我”失去了母亲失去了家失去了精神寄托,表达了对家人的依恋。‎ ‎ B.“我”失去了母亲失去了故乡失去了精神寄托,表达了对母亲的哀思。‎ ‎ C.“我”失去了母亲失去了家失去了精神寄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D.“我”失去了母亲失去了故乡失去了精神寄托,表达了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 ‎24.文章第⑩段极富语言表现力,请做简要分析(6分)‎ ‎ ‎ ‎ ‎ ‎(二)(22分)‎ ‎20.排比 突出强调了“我”没有一点思想准备,丈夫的突然出现带来了噩耗,增强了语势。‎ ‎21.插叙 补充交代了前一天“我”和母亲道别时她一切如常,强调事发突然;为下文 “我”自责、悲伤、不能自持失声痛哭做铺垫。‎ ‎22.(2)今年五月,我失去了母亲回不了原来的家。‎ ‎(3)五月以后,我在母亲的墓前遥想、追寻。‎ ‎23.D(4 分),B(2 分),C (1分)‎ ‎24.内容上:母亲去世了,我永远失去了她,失去了我的精神寄托。母亲远离深爱的故乡,故乡是母亲的精神寄托。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对故乡的向往、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形式上:连词“而”是对上文的语义的转折。“多远多远”是重叠,强调回故乡之路的漫长遥远。疑问句式的运用(或反问的修辞方法),表达对故乡的向往与追寻。 言风格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闸北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2分)‎ 放 烟 花 ‎ 李娟① ‎ ‎①阿克哈拉②只有我们一家汉族人,所以汉族的旧历年似乎很多年都不曾正经地过过。‎ 但今年却第一次决定认认真真过个年。于是我从城里买了几个大大的烟花,想在大年三十也热闹一下。五百多公里的路,倒了三回车。‎ ‎②回想一下,长这么大,还从来不曾放过炮仗烟花这些玩意儿。小的时候看邻居家孩子玩,并不特别向往。长大后,更没啥感觉了,反正我们家又从来不过年的。再说了,花那么多钱买回来,点燃后“砰砰”几下就烟消云散、一地碎纸——实在不划算。‎ ‎③但这一次却不知想到了什么。从来都没过过年,却突然那么想过年……莫非,年岁不饶人?‎ ‎④吃过饭,还兴致勃勃看了春晚——很多年来这也是第一次。然而电视屏幕上的噪音与雪花点势均力敌,看这样的电视,除了视力外,还得运用非凡的想象力。后来实在忍受不了了,索性关了电视,决定开始放烟花。‎ ‎⑤没有月亮,外面漆黑一团。但星空华丽,在世界上半部分兀自狂欢。星空的明亮与大地的黑暗断然分割。站在院门口,一点也看不到村子里的其他房屋。没有一点灯火。这时候村子里的人都睡下了吗?‎ ‎⑥我妈打着手电筒照着我,看着我踩着墙角的柴禾垛把烟花小心放到黑乎乎的屋顶,插在积雪里。又递上来几块石头,让我抵住烟花,怕它喷燃的时候会震动翻倒。四周那么安静,我没穿外套,冻得有些发抖,牙齿咬得紧紧的,却非常兴奋。‎ ‎⑦接下来我们开始商量由谁来点燃。因为都没干过这种事,还有些害怕。讨论完毕,我们都冻得抖抖索索的了,加之害怕,打燃火机后好半天才能瞄准导线。‎ ‎⑧烟花一点问题也没有,和曾经看到过的一样,一串串缤纷闪亮的火球从那里迸出,高高地冲向漆黑的空中,然后喷爆出一道道金波银浪。四周寂静无声,白雪皑皑。这幕强烈的情景不但没有撕破四周的寂静,反而更令这寂静瞬间深不见底。不远处的荒野在烟花的照耀下忽明忽暗,更远的地方,沙漠的轮廓在夜色中脉动了两三下。‎ ‎⑨时间非常短暂,我赶紧进房子去拉外婆。外婆走得太慢,等拄着拐一步一步挪出门,都已经结束了,只看到残落的星星点点碎花最后飞溅了两三下。尽管这样,她也很高兴,惊叹了好几声,然后赶紧躲回屋子。外面太冷。‎ ‎⑩我开始点燃第二个烟花筒。这回这个是喷花,彩色的火花像喷泉一样滋啦啦地四面乱溅,还甩得噼里啪啦直响,特别热闹。我和妈妈并排站在雪地里仰着头,看着烟花什么也不顾地挥霍着有限的激情。这烟花之外,是四面八方茫茫无际的荒野沙漠……我们是在戈壁腹心,在大地深处深深的深深的一处角落里,面对着这虚渺美好的事物……若有眼睛从高远的上方看到这幅情景,那么这一切将会令他感到多么寂寞啊!‎ ‎⑪同上回一样,外婆好容易走到大门外,又只看到了点尾巴。于是我不许外婆回去,让她在雪地里等着,当着她的面点燃第三个烟花。‎ ‎⑫火光中,才看清院墙外黑暗中的高处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站了两三个人,正静静地仰头凝视着这幕绚烂的——对阿克哈拉来说根本就是“奇迹”般的情景。我认出其中一个女人是我们的邻居,她穿着破烂的长裙,裹着鲜艳的头巾,笔直单薄地站在那里,我在瞬间看到她宁静冷淡的大眼睛在烟花的照耀下是那样年轻。‎ ‎⑬远处有一两幢房子的灯亮了,有人正披着衣服往这里走。但这一次同样很快就结束了。‎ 我只买了三个烟花。再也没有了。他们又站了一会儿,等了一会儿,低声说了几句话,才安静地消失在黑暗中。[来源:学科网]‎ ‎⑭谁知到了第二天,从荒野散步回来,遇见的人都会yóu zhōng地赞美一声:“昨天晚上,你们房子那里好漂亮啊!”‎ ‎⑮真让人纳闷,深更半夜的,怎么会有那么多人看到呢?‎ ‎⑯甚至,连住在河对岸的老乡套着马爬犁子来我们村里买东西时也这么说:“昨天晚上你们那里真漂亮啊!你们过年了吗?”‎ ‎⑰别说,这还真是阿克哈拉第一次有人放烟花呢!明年我再也不买这种便宜货了,一定要买那种最高最大的,可以看好长时间的。一定要买好多好多,让所有人好好看个够。‎ ‎(选自李娟《我的阿勒泰》,文章有改动)‎ ‎【注释】‎ ‎ ①李娟:女,作家,籍贯四川,长期生活于新疆阿勒泰地区。‎ ‎②阿克哈拉: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一个小村子,居民主要为哈萨克人,说哈萨克语,他们信仰伊斯兰教,有自己的宗教节日,而汉族的旧历年(春节)并非他们的节日。‎ ‎19. 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yóu zhōng ‎ ‎20. 文章第一句“阿克哈拉只有我们一家汉族人”,为故事的发生提供了特定的背景。结合文章和相关注释,对这一背景理解错误的两项是 (4分)‎ ‎ A. 这里愚昧落后、野蛮不开化 ‎ ‎ B. 这里贫穷偏远、荒凉寂静 ‎ ‎ C. “我们”远离故乡亲人 ‎ D.“我们”与村民们文化背景不同 ‎ E. “我们”无法适应周围的环境 ‎ ‎21. 文中写到了三处“第一次”,分别是:(1) (2) (3) ;文章反复强调“第一次”这个词语,其作用是 (5分)‎ ‎22. 在放三个烟花的过程中,除了烟花本身的美,“我”每次都有不同寻常的发现,请阅读 第⑧—⑬段并概括这些发现。(6分)‎ 第一个: 第二个: 第三个: ‎ ‎23. 文章第②段说“我”小时候对放烟花并不向往,长大了更没感觉,而且觉得实在不划算,最后一段却说明年一定要买“好多好多”“最高最大的烟花”,“让所有人好好看个够”。你觉得这两者矛盾吗?请简述理由。(5分)‎ ‎ ‎ ‎ ‎ ‎19.由衷(2分,每字1分)‎ ‎20.A E(4分,错一个扣2分)‎ ‎21.(1)第一次决定认真过年 (2)第一次看春晚(3)第一次放烟花(3分,每空1分,不分顺序) 写出“我家”的贫穷,强调这个春节对“我”有特殊意义,同时暗含“我”想要改变生活现状的愿望。(2分)‎ ‎22.第一个:放烟花那短暂而强烈的情景令四周的寂静更深不见底,但沙漠为之脉动,外婆为之欣喜。第二个:在戈壁深处,烟花这虚渺而美好的事物带给人激情,也让人感到寂寞。第三个:如奇迹一般的烟花,吸引了不少邻居和村人静静仰视和观赏。(6分,每空2分)‎ ‎23.不矛盾。第②段这样写为最终“我”的改变埋下了伏笔,起初“我们”因为贫穷、与村民文化背景不同,才不过年、不放烟花,但这一次放烟花却让“我”感受到一种孤寂中的美好,也明白即使身处贫穷偏远之地,人们对美的追求是相通的、不会泯灭,所以“我”才有了最后的决定。(5分)‎ 静安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2分) ‎ 一只背囊(有删改)‎ 米洛斯拉夫·茹拉夫斯 ‎①我妻子说:男人自从亚当夏娃时代就和女人住在一起,奇怪的是,男人对女人的了解并不比那时的亚当好多少,甚至连最简单的东西,比如女人的眼泪都不懂,我童年时经历过这样一件事,至今难以忘怀。‎ ‎②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爸爸上前线去了,妈妈独自一人带着我和妹妹,住在里沃夫城外的一个小村子里。    ③当时,我和妹妹都小,记不得爸爸的模样了,只从照片上见过。不过,妈妈总是给我们讲起爸爸。她总哄我们说,爸爸快回来啦,因为眼看着仗就要打完了。然而,战争总是结束不了。此后,妈妈终于对我们说了实话:爸爸还在意大利前线作战。    ④我们的妈妈向来坚强,我从未见过她流泪的时候。晚上,妈妈一封接一封地给前线的爸爸写信。爸爸的信也时时从前线寄到家,灰色的信封,信封上盖着式样各异的邮件检查机关和战地邮局的邮戳。每当妈妈接到爸爸的信时,总是一边读,一边随口讲给我和妹妹听。    ⑤有一次听妈妈说,爸爸负伤住到了野战医院,伤好后再不能回前线打仗,就调到了军需机关。这样,爸爸很快就有希望回趟家,还一定会给我们背回一袋子好吃的东西。我和妹妹猜想,那袋子里装的是大块大块美味的腌猪肉,在当时,那可是我们最高的奢望。于是,每个晚上睡觉前,我们都盼着父亲背回满满的一袋子又酥又香的腌猪肉来。  ‎ ‎  ⑥爸爸终于回来了,他把身上的背袋往墙角一放,就过来拥抱我们,袋子比我们设想的还满。爸爸浑身上下是烟草味,他把我和妹妹抱在膝上,没完没了地逗我们,用他久未刮过的硬胡碴扎我们的脸蛋,还让我们玩他胸前佩戴的十字勋章和各式立功奖章,爸爸高兴得啥都忘了。    ⑦后来,只有墙角的那只又大又满的背袋吸引我们的注意——里面装着神奇诱人的美味,最好吃的当然是那腌猪肉。想着想着,口水就禁不住往下流。    ⑧妈妈进屋时,我俩假装着睡熟了,一动不动地躺着,眯缝着眼偷偷往外瞧。妈妈站住了,盯着那个袋子,好像她也终于忍不住了,弯下腰,吃力地搬起背袋( )背袋装得太实了( )把东西全倒在桌子上。    ⑨看着眼前的景象,我和妹妹不禁瞪大了眼睛。失望、委屈,又感到害怕:桌子上堆的全是信,用绳子捆好的一沓沓蓝色、白色、灰色、红色的信封,信封上是邮件检查机关和战地邮局的红邮戳。这些信我们太熟悉了,因为它们是在战争年月里,妈妈写给爸爸的全部家信,而且是数不清的晚上,妈妈写完后交给我和妹妹投到邮筒里的。信,信,从这个大背袋里倒出来的全是信,摞满了整整一个桌子,还几乎往下掉。    ⑩此时此刻,从来没有流过泪的妈妈,第一次在我们面前哭了。起初,她小声地抽泣,泪水顺着面颊往下流;她用双手捂住眼睛,泪又顺着指缝往下流。妈妈摇头想止住,但是没用,她最终控制不住自己,随之便放声大哭起来。    爸爸进来了,看到妈妈对着那个空背袋哭成这个样子,他似乎明白了一切:妈妈没有在那里面找到她盼望的腌猪肉。    爸爸心里也难过起来。妈妈就这样一直哭着,始终不让爸爸挨近她。 ‎ ‎19.请简述第④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3分)‎ ‎20.请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包含的信息。 ‎ ‎ (6分) ‎ ‎21.以下选项中,在第⑧段两个括号里填入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吃力地搬起背袋。背袋装得太实了,把东西全倒在桌子上。  B.吃力地搬起背袋,背袋装得太实了,把东西全倒在桌子上。  C.吃力地搬起背袋——背袋装得太实了——把东西全倒在桌子上。  D.吃力地搬起背袋,背袋装得太实了!把东西全倒在桌子上。  ‎ ‎22.下列对“我”决定留在大后部落教书的原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 A.丈夫没有带回她盼望的腌猪肉,令她失望、委屈。 ‎ B.她回想起数不清的夜晚写家信时内心的恐惧和祈祷。‎ C.战争岁月里独自带着孩子生活的心酸一朝得以宣泄。 ‎ D.丈夫历经多年战事,终能活着回家带给她的巨大幸福。 ‎ ‎23.文章的题目能否换成“一袋家信”?为什么?(6分)‎ ‎ ‎ ‎ ‎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 ‎19.①表现了妈妈向来坚强。②与后文形成对比,突出了妈妈第一次在“我们”面前的流泪。(写出一点2分,两点3分)‎ ‎20.‎ 运用了动作、肖像描写(2分)“抱在膝上”/“没完没了地逗我们”/“用胡茬扎我们的脸蛋”/“让我们玩他的十字勋章和奖章”表现爸爸见到久别重逢的孩子内心的激动与喜悦。(2分)“浑身上下烟草味”/“久未刮过的硬胡茬”表现了爸爸战斗生活的艰苦;“胸前佩戴的十字勋章和各式立功奖章”表现了爸爸长年作战,九死一生。(以上两点任写到一点即可,得2分,但不能累计)‎ ‎21.C(3分) B(1分)‎ ‎22.A ‎23.否(1分)“一只背袋”是贯穿全文的线索(2分)以“一只背袋”为题保留了文章设置的悬念——爸爸带回家的背袋里究竟装着什么?(2分)如换成“一袋家信”则无以上作用。(1分)‎ 普陀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 (20分)‎ 母亲的文化 迟子建 ‎①母亲血压居高不下,我劝她来哈尔滨住上一段,换换水土,她来了。白天,我看书的时候,母亲也会看书。受父亲影响,她不止一次读过《红楼梦》,熟知哪个丫鬟是哪一府的,哪个小厮的主子又是谁。母亲说《红楼梦》好看的还是前两卷,写的都是吃呀喝呀玩呀的事情,耐看。而且,宝玉和黛玉那时天真着,哥哥妹妹斗嘴斗气是讨人喜欢的。母亲对高鹗的续文尤其不能容忍,说他不懂趣味,硬写,把人都搞得那么惨,读来冷飕飕的。她对《红楼梦》的理解令我吃惊,起码,她强调了小说趣味性的重要。‎ ‎  ②“刘老根大舞台”在哈尔滨每晚都有演出,场面很火爆。我约母亲一同去看,她说她受不了这个。不过她没有拗过我,有一天,我还是把她拉到剧场。演出一开始,演员就朝观众要掌声,有的还蹦下台,在观众席中怂恿观众鼓掌。高分贝的音乐震耳欲聋,母亲堵起了耳朵,一副痛苦状。演出只到半程,当又一位演员出场后耸着肩膀xīpíxiào liǎn地要掌声时,母亲终于忍不住了,她几乎是用命令的口气大声对我说:“咱走吧!”出了剧场,她长吁了一口气,对我说:“怎么样?我说就是个‘耍’嘛。再坐下去,我都要犯心脏病了!”‎ ‎  ③有一天,我和母亲黄昏散步时路过文化宫,看见《图雅的婚事》在上映,立刻买了两张票。我知道这部电影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拿了奖。按照票上的时间,它应该开演5分钟了,我正为不能看到开头而懊恼呢,谁知到了小放映厅门口却吃了闭门羹。原来,这场电影只卖出这两张票,放映厅还没开呢。放映员打开门,为我和母亲放了专场电影。故事很简单,但背后透视出的是草原缺水的严峻现实。影片拍得朴素、自然、苍凉而又温暖,我和母亲被吸引住了,完整地把它看完了。出了影厅,只见大剧场里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正在高潮,演员在台上热闹地和观众做着互动,掌声如潮。‎ ‎  ④我和母亲有些怅然地在夜色中归家。快到家的时候,母亲忽然叹息了一声对我说:“我明白了,你写的那些书,就跟咱俩看的电影似的,没多少人看啊。那些花里胡哨的书,就跟那个刘老根大舞台一样,看的人多啊。”‎ ‎⑤母亲的话,让我感动,又让我难过。我没有想到,这场两个人的电影,会给她那么大的触动。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母亲在,我生命中的电影,就永远不会是一个人的啊。‎ ‎20.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 xī pí xiào liǎn ( )‎ ‎21.文章叙述了母亲的三个生活片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 (1)母亲读《红楼梦》,强调小说趣味性的重要;‎ ‎ (2) ;‎ ‎ (3) 。‎ ‎22.联系上下文,第⑤段母亲的话“让我感动”是因为 ‎ ‎“让我难过”是因为 (4分)‎ ‎23.文中划线句能否删去,为什么?(6分)‎ ‎ ‎ ‎ ‎ ‎24.下列看法与“母亲的文化”相符的一项是( )(4分)‎ ‎ A.写吃喝玩乐、斗嘴斗气的都是好小说。‎ ‎ B.那些哗众取宠的作品,让人难以接受。‎ ‎ C.只要关注严峻现实,就一定是好作品。‎ ‎ D.好作品只能是朴实的,是曲高和寡的。‎ ‎ ‎ ‎20、嬉皮笑脸 ‎21、母亲看刘老根大舞台,拒绝哗众取宠的演出;‎ 母亲观赏获奖电影,感悟好的艺术作品却少人问津。‎ ‎22、在“我”创作的道路上,母亲会成为“我”永远的知音。‎ 大众更愿接受“花里胡哨”的东西,质朴自然的作品却曲高和寡。‎ ‎23、不能删去。画线句写了刘老根大舞台演出的热闹,体现其广受欢迎,‎ 与上文两个人电影的冷清形成对比,‎ 引出下文母亲的怅然与叹息,从而体现母亲对一些艺术作品处境的理解。‎ ‎24、B 浦东新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1分)‎ 心守一事 ‎①人生在世,能够结识几个隐藏民间的高手,是福气,也是运气。‎ ‎②三月份的时候,我随朋友去普洱澜沧,专程采访做了一辈子茶的茶妈妈。第一眼见到茶妈妈,觉得她真年轻,完全看不出她已经六十多岁了。茶妈妈穿戴着布朗族的传统服饰,站在茶树林小路旁的一棵树下,双手交叠在身前,面带笑容,欢迎每一个前来参加茶祖祭祀的客人。‎ ‎③祭茶祖仪式那一整天,茶妈妈都很忙,我只有短暂的机会与她面对面聊天。从十六岁开始,她就在景迈山上学习制茶,一做就是四十多年,从一个小小的学徒做到古茶公司的老总。她把这片高原深山上的古茶园当成自己的孩子,也当成家,浑然不觉劳累寂寞。她清楚地记得景迈山有多少棵古茶树,也清楚地知道,熟茶发酵时,应该洒多少水、开多大窗、盖多厚的被子。直至现在,她年纪大了,依旧会亲自去茶园采摘茶叶,制茶。她不是茶商,而是茶人。我问她:“茶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梦想?毕生追求?”她看着我,笑着摆了摆手:“没有那么伟大,我只是喜欢茶。”‎ ④我还认识几个一辈子坚守一件事的人,他们都鲜为人知。‎ ⑤老鲁,他在街上摆一个水果摊,就养活了全家老少,儿子还是研究生毕业。平时,像老鲁这样的人,挤在熙熙攘攘的人流里,你根本不会发现他这人有啥不平凡的地方,更不知道他有绝技在身。正月里的一天,老鲁邀我上山,他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开始模仿马在奔跑、受惊、疲惫时的不同叫声,简直惟妙惟肖,让我叫绝。老鲁说,他还会模仿虎xiào猿tí、虫鸣鸟叫、雨打风吹等各种声音,这是他从小开始独自一人在山上练成的。我问老鲁:“你的口技这么好,为啥不去《星光大道》表演?”他嘿嘿一笑:“没啥意思没啥意思,我也就是找个乐。”‎ ⑥老朱是个能在米粒上刻字的人。他用一把小钳子夹住一粒大米,拿一支缝衣针大小的特制刻字笔,几分钟就能把“粒粒皆辛苦”五个字刻在米粒上,当然,要用放大镜看。老朱是十多年前练就这个绝活的。我建议他用这门绝活去挣点钱,他笑着说:“我这活,是用来养心的。”我曾经想找他学学,老朱摆摆手对我说:“这活可不容易练,要耐得住寂寞。”‎ ⑦老柏是一个诗人,早年写了很多诗,但名声不大。过了六十岁,他开始惜墨如金,一年也就写十多首,读他诗的人更少。有一年秋天,他一个人在巫峡,满山红叶如霞,他在诗里写道:“黄昏时热烈的峡谷,像为人布置的新房,而我只在幽暗处,静静守望……”他的诗句,仿佛在沸水里滚煮过,拎出来却又平和冷静,像是自言自语。我看见平时的老柏,大多是紧闭嘴唇,有时刚一张开嘴巴,又迅速合上了,让你感觉是早期无声黑白电影里的一个人物。在这个崇尚物质的时代,像他这样追求精神享受的诗人是稀缺的,也注定是寂寞的。‎ ⑧还有我认识的纺棉花的吴大爷、做传统老秤的张胡子、在屋顶上顶一锅盖唱京剧的宋二宝……我偶尔与这样的人相处,感觉自己平淡的日子,也涌动着热烈的人间烟火。‎ ⑨心守一事,一生专注。当一件事情成为你生命中心甘情愿的必须时,你就能忍受寂寞和艰辛;有了这样的态度,在任何领域,不管做什么事,都可能成为高手。‎ ‎19.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虎xiào猿tí ‎ ‎20.第③段加点词“茶人”的意思是 。(3分)‎ ‎21.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表。(8分)‎ 人物 坚守何事 坚守原因 茶妈妈 制茶 只是喜欢茶 老鲁 口技 ‎ ⑶ ‎ 老朱 ‎ ⑴ ‎ ‎ ⑷ ‎ 老柏 ‎ ⑵ ‎ 追求精神享受 ‎22.对选文主旨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能够结识几个隐藏民间的高手,是福气也是运气。‎ B.不必追求梦想,只要自己喜欢,人生就有意义。‎ C.一生只需做一件事,不要因贪多而事事无成。‎ D.专注一事,甘于忍受寂寞艰辛,才能成为高手。‎ ‎23.请从语言表现力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的妙处。(5分)‎ ‎(二)心守一事(21分)‎ ‎19.(2分,各1分)啸 啼 ‎ ‎20.(3分)茶妈妈一辈子做茶(2分),不求名利(1分),喜欢茶(把古茶园当成自己的孩子,也当成家)(1分)。评分提示:在答到第一点的基础上,后两点答到任意一点即可得满分,如第一点只答“制茶的人”,得1分) ‎ ‎21.(8分,各2分)⑴微雕,或能在米粒上刻字(答“雕刻”得1分) ⑵写诗 ⑶也就是找个乐 ⑷用来养心 ‎ ‎22.D(3分),A(1分) ‎ ‎23.例一:诗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把满山红叶的峡谷,比作“为人准备的新房”(1分),一方面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望(1分),另一方面,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坚守(2分)。 例二:“热烈”和“幽暗”形成对比(1分),既写出老柏对生活的热爱(2分),又写出他内心寂寞和对精神生活的坚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