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富安镇丁庄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2.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铁锅生锈 C.瓷碗破碎 D.衣服晒干
3.登山时喝空的矿泉水瓶,拧紧瓶盖.下山后瓶子变瘪,瓶内的气体分子( )
A.个数减少 B.质量减小 C.间隔减小 D.体积减小
4.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钠原子易得到电子
B.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C.当x=0时,该微粒是阳离子
D.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5.“闻香识茶”意思是通过闻的方法判断出茶的类别.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
A.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B.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6.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净化后的空气 B.矿泉水 C.加碘食盐 D.高锰酸钾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离子的是( )
①P2O5②P ③CO32﹣④ ⑤.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③⑤
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检查气密性 C.
读取液体体积 D.
稀释浓硫酸
9.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
B.萘胺分子中C、H、N的原子个数比为10:9:1
C.二氧化钛和萘胺都是有机物
D.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10.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性质与用途
B.化学用语与意义
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2O﹣﹣表示2个氧原子;
3H2O﹣﹣表示3个水分子;
Al2O3﹣﹣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物质的鉴别
D.物质与微粒构成
软水和硬水﹣观察;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灼烧;
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金属铁﹣﹣由铁原子构成;
氢气﹣﹣由氢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A.A B.B C.C D.D
11.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涉及的物质均为氧化物
B.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含有毒气体
C.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
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12.化学支撑科技,促进我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N2H4]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N2H4═N2+4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H2O
B.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氮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1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错误的( )
A.甲是化合物,乙是单质
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乙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等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14.将46克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54克水和88克二氧化碳,关于该物质的组成由下列判断:
①一定含C、H;
②一定不含O;
③可能含O;
④一定含O;
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4:1;
⑥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能为C2H5OH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①③⑥ D.①④⑥
15.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生成2.0gCO2气体 B.原来CaCO3的质量为14.3g
C.生成了5.6gCaO D.剩余CaCO3的质量为3.0g
二、填空题
16.用化学符号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2)3个亚铁离子 ;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
(4)2个铵根离子 ;
(5)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17.根据如图1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利用图中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某种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验满方法是 .
(3)实验室通常利用图1中装置B与 的组合制取二氧化碳(选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可将冷水换成热水,理由是 .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杂装置(如图2)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选填字母).
A.a→b→d→c B.b→a→c→d C.d→c→a→b D.c→d→b→a
(4)运用C装置制备气体的最大特点是 ,该装置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 .运用C装置可以制备的气体是 (填写一种化学式)
18.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除去硬水中过多的 (填离子符号)和Mg2+就可得到软水.
(2)若要测定市区小洋河水质的酸碱性强弱,最适宜的方法是(填字母) .
A.酚酞试液 B.pH试纸 C.石蕊试液
(3)电解水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某同学在完成此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10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mL.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 .
19.“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2)除去机动车尾气中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把混合气体点燃c.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化学老师发明了一种增氧酒精灯,将纯净的氧气通入灯芯座的增氧孔用于提高火焰的温度.普通酒精灯火焰温度为500℃左右,增氧酒精灯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某活动小组同学取碳酸钙固体用增氧酒精灯加热1~2分钟.
【提出问题】加热后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探究】猜想一:碳酸钙全部分解,剩余固体成分为 .做出该猜想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验证该猜想的方案 .猜想二:碳酸钙部分分解,剩余固体成分为 .
验证该猜想的方案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A
将加热后的固体放入水中,搅拌、静置.
底部有大量白色不溶物
剩余固体中含有碳酸钙
步骤B
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变红
剩余固体中含有
【反思与评价】你认为“猜想二”的验证方案 (填“存在”或“不存在”)问题,理由是 .
21.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0g放入大试管中进行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3.5
剩余固体质量/g
5.1
4.5
4.2
4.08
4.08
4.08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氯酸钾中钾、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最简整数比)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3)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016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富安镇丁庄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家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农作物产量
【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分析】根据造成对空气污染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有害气体两大类;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结合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A、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故选项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
B、工业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能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故选项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
C、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能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空气,故选项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
D、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水和土壤,不利用环境保护,故选项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
故选:D.
2.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 B.铁锅生锈 C.瓷碗破碎 D.衣服晒干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铁锅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衣服晒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3.登山时喝空的矿泉水瓶,拧紧瓶盖.下山后瓶子变瘪,瓶内的气体分子( )
A.个数减少 B.质量减小 C.间隔减小 D.体积减小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高空处,空气稀薄,压强较小,相同体积的气体,压强小时分子间隔较大,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在高空处的压强小于地面的压强,相同体积的气体,压强越小,分子间的间隔越大,压强越大,分子间的间隔越小,下山后瓶子变瘪,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的缘故,观察选项,故选C.
4.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钠原子易得到电子
B.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C.当x=0时,该微粒是阳离子
D.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钠元素是11号元素,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故错误;
B.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即质子数为11,故正确;
C.当X=0时,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正确;
D.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故正确.
故选A.
5.“闻香识茶”意思是通过闻的方法判断出茶的类别.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
A.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B.分子质量和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分析】利用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基本观点来解释“闻香识茶”.
【解答】解: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茶中含有特殊气味的分子运动到了我们的鼻子之中的缘故.而能够通过闻的方法来判断茶的类别则是因为不同的茶的气味上会不微小的差异.
6.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净化后的空气 B.矿泉水 C.加碘食盐 D.高锰酸钾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解答】解:A、净化后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B、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C、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高锰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故选:D.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离子的是( )
①P2O5②P ③CO32﹣④ ⑤.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③⑤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或分子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①P2O5表示五氧化二磷这种物质,不表示离子;②P表示磷元素或一个磷原子;③CO32﹣表示碳酸根离子,④表示氟离子; ⑤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解答】解:A、①P2O5表示五氧化二磷这种物质,不表示离子;②P表示磷元素或一个磷原子,也不表示离子,故选项错误;
B、③CO32﹣表示碳酸根离子,④表示氟离子;故选项正确;
C、②P表示磷元素或一个磷原子,也不表示离子,故选项错误;
D、⑤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不表示离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检查气密性 C.
读取液体体积 D.
稀释浓硫酸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测量容器-量筒;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分析】A、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
B、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
C、量取液体时,①俯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②仰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
D、水注入硫酸,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图中操作错误.
【解答】解:A、图中闻气体的气味的操作正确,故C正确;故A正确;
B、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故B正确;
C、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故C正确;
D、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故D错误.
故选D.
9.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
B.萘胺分子中C、H、N的原子个数比为10:9:1
C.二氧化钛和萘胺都是有机物
D.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二氧化钛(TiO2)的化学式进行判断.
B、根据1个“萘胺”(C10H9N)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解答】解:A、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B、1个“萘胺”(C10H9N)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的,则萘胺分子中C、H、N的原子个数比为10:9:1,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钛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萘胺”(C10H9N)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题意,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该试纸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0.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性质与用途
B.化学用语与意义
氧气有助燃性﹣﹣做燃料;
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
一氧化碳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
2O﹣﹣表示2个氧原子;
3H2O﹣﹣表示3个水分子;
Al2O3﹣﹣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物质的鉴别
D.物质与微粒构成
软水和硬水﹣观察;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灼烧;
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金属铁﹣﹣由铁原子构成;
氢气﹣﹣由氢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A.A B.B C.C D.D
【考点】氧气的用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物质的鉴别、推断;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A、根据氧气的助燃性、熟石灰呈碱性、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分析;
B、根据化学用语的意义分析;
C、根据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和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时气味不同、铵盐的检验方法分析;
D、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
【解答】解:A、氧气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不可做燃料,故A错;
B、Al2O3表示氧化铝,不能表示铝的化合价,故B错;
C、软水和硬水的鉴别方法是使用肥皂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通过观察鉴别不出来,故C错;
D、金属铁是由铁原子构成,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氯化钠是由Na+和Cl﹣构成,故D正确.
故选D.
11.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涉及的物质均为氧化物
B.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含有毒气体
C.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
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分析】分析微观过程图可知,反应前由1个C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的一个CO分子与由1个N原子和1个O原子构成的NO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了由2个N原子构成的N2分子和由2个O原子与1个C原子构成的CO2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O+2NO═N2+2CO2.
【解答】解:A、图中四种物质中,只有由2个N原子构成的N2分子属于单质的分子,故A不正确;
B、该反应的生成物为N2和CO2,两种气体均不是有毒气体;故B不正确;
C、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NO═N2+2CO2可知,单质N2与化合物CO2的质量比=28:(2×44)=7:22;故C正确;
D、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NO═N2+2CO2可知,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2而非1:1;故D不正确;
故选C.
12.化学支撑科技,促进我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N2H4]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2H2O2+N2H4═N2+4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H2O
B.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发生变化
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氮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考虑;
B、根据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相等来考虑;
C、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考虑;
D、根据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考虑.
【解答】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2H2O2+N2H4═N2+4X,可知该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H2O;故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必然相等,所以其原子总数一定相等,故错误;
C、置换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与生成物均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而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故不是置换反应;故错误;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不是氮元素,故错误;
故选:A.
13.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错误的( )
A.甲是化合物,乙是单质
B.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C.乙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等
D.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可以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本题应从分子的原子构成和反应前后粒子的变化角度入手.从模拟图可看出,共有反应物中共有三种原子,其中两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同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生成物是两种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
【解答】解:A、甲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乙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正确;
B、由图中可知该反应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
C、乙是单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丁是化合物,丁中的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故错误;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不发生改变,分子发生变化,故正确.
答案:C.
14.将46克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只生成54克水和88克二氧化碳,关于该物质的组成由下列判断:
①一定含C、H;
②一定不含O;
③可能含O;
④一定含O;
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4:1;
⑥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能为C2H5OH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①③⑥ D.①④⑥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等于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该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其余则为氧元素的质量.根据该化合物的元素质量比就可以确定其的化学式.
【解答】解:根据碳元素和氢元素守恒可知,物质R中含碳元素为:88g××100%=24g,氢元素的质量为:54g××100%=6g,则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46g﹣24g﹣6g=16g.即该化合物是由碳元素、氢和氧元素组成的.
其中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2:6:1,
所以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即C2H5OH.
故①④⑥正确;
故选:D.
15.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生成2.0gCO2气体 B.原来CaCO3的质量为14.3g
C.生成了5.6gCaO D.剩余CaCO3的质量为3.0g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碳酸钙分解的化学方程式:CaCO3CaO+CO2↑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在反应前后钙元素的质量相等,所以反应后剩余物质中钙元素的质量即为反应前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可以据此结合化学方程式进行解答.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以知道钙元素的质量为:8.0g×50.0%=4.0g,所以反应前碳酸钙的质量为:4.0g÷×100%=10.0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8.0g=2.0g;
设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x,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y
CaCO3CaO+CO2↑
100 56 44
y x 2.0g
解得:x=2.55g;y=4.55g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8.0g=2.0g;故A判断正确;
B、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原来碳酸钙的质量为10g,故B判断错误;
C、根据计算可以知道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2.55g,故C判断错误;
D、根据计算可以知道剩余的碳酸钙的质量为10.0g﹣4.55g=5.45g,故D判断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6.用化学符号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N2 ;
(2)3个亚铁离子 3Fe2+ ;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H2O ;
(4)2个铵根离子 2NH4+ ;
(5)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2O3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写出其化学式即可.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5)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解答】解:(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3Fe2+.
(3)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其化学式为:H2O.
(4)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铵根离子可表示为:2NH4+.
(5)氧化铝中氧元素显﹣2价,铝元素显+3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三价可表示为: 2O3.
故答案为:(1)N2;(2)3Fe2+;(3)H2O;(4)2NH4+;(5)2O3.
17.根据如图1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酒精灯 ,② 水槽 .
(2)利用图中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某种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K2MnO4+MnO2+O2↑ ,验满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
(3)实验室通常利用图1中装置B与 D 的组合制取二氧化碳(选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可将冷水换成热水,理由是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杂装置(如图2)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C (选填字母).
A.a→b→d→c B.b→a→c→d C.d→c→a→b D.c→d→b→a
(4)运用C装置制备气体的最大特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该装置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 块状的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 .运用C装置可以制备的气体是 CO2 (填写一种化学式)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水槽是盛水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可将冷水换成热水,理由是: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要先除杂质后干燥,除杂装置(如图2)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d→c→a→b;运用C装置制备气体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该装置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块状的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运用C装置可以制备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或氢气.
【解答】解:(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水槽是盛水的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水槽;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可将冷水换成热水,理由是: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要先除杂质后干燥,除杂装置(如图2)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d→c→a→b;故答案为:D;CaCO3+2HCl=CaCl2+H2O+CO2↑;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
(4)运用C装置制备气体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该装置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块状的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运用C装置可以制备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或氢气;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块状的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CO2;
18.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宝贵的资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净水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加速沉降 ,除去硬水中过多的 Ca2+ (填离子符号)和Mg2+就可得到软水.
(2)若要测定市区小洋河水质的酸碱性强弱,最适宜的方法是(填字母) B .
A.酚酞试液 B.pH试纸 C.石蕊试液
(3)电解水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某同学在完成此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10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 20 mL.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 质量守恒定律 .
【考点】水的净化;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
【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解答;
(2)根据测定溶液酸碱性的强弱使用pH试纸解答;
(3)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解答;
【解答】解:
(1)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具有吸附性,能使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吸附在其表面形成大颗粒,可以加快沉降;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填:加速沉降,Ca2+;
(2)测定溶液酸碱性的强弱使用pH试纸,观察选项,故填:B;
(3)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故氢气的体积是20mL;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故填:20,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
(1)加速沉降;Ca2+;
(2)B;
(3)20,质量守恒定律;
19.“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根据上述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二氧化碳 .
(2)除去机动车尾气中一氧化碳,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bc .
a.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b.把混合气体点燃c.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3)甲醇(CH3OH)燃烧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H3OH+3O22CO2+4H2O ,如何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你设计的实验方法是 Ca(OH)2+CO2═Ca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1)根据工艺流程可以判断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2)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3)甲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答】解:(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故填:二氧化碳.
(2)a.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选项可以除去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因此不能把混合气体点燃,该选项不能除去一氧化碳;
c.把混合气体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时,不能除去一氧化碳,该选项不能除去一氧化碳.
故填:bc.
(3)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3O22CO2+4H2O;
证明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法是:把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故填:2CH3OH+3O22CO2+4H2O;Ca(OH)2+CO2═CaCO3↓+H2O.
20.化学老师发明了一种增氧酒精灯,将纯净的氧气通入灯芯座的增氧孔用于提高火焰的温度.普通酒精灯火焰温度为500℃左右,增氧酒精灯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某活动小组同学取碳酸钙固体用增氧酒精灯加热1~2分钟.
【提出问题】加热后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探究】猜想一:碳酸钙全部分解,剩余固体成分为 氧化钙 .做出该猜想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aCO3CaO+CO2↑ ,验证该猜想的方案 实验步骤:向剩余固体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实验现象:不产生气泡;
实验结论:碳酸钙全部分解. .猜想二:碳酸钙部分分解,剩余固体成分为 氧化钙和碳酸钙 .
验证该猜想的方案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步骤A
将加热后的固体放入水中,搅拌、静置.
底部有大量白色不溶物
剩余固体中含有碳酸钙
步骤B
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变红
剩余固体中含有
氧化钙
【反思与评价】你认为“猜想二”的验证方案 存在 (填“存在”或“不存在”)问题,理由是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
【分析】【猜想与探究】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反思与评价】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解答】解:【猜想与探究】猜想一:碳酸钙全部分解,剩余固体成分为氧化钙,因为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验证该猜想的方案为:实验步骤:向剩余固体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实验现象:不产生气泡;
实验结论:碳酸钙全部分解.
故填:氧化钙;CaCO3CaO+CO2↑;
实验步骤:向剩余固体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实验现象:不产生气泡;
实验结论:碳酸钙全部分解.
猜想二:碳酸钙部分分解,剩余固体成分为氧化钙和碳酸钙;
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剩余固体中含有氧化钙.
故填:氧化钙和碳酸钙;氧化钙.
【反思与评价】“猜想二”的验证方案存在问题,因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并且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底部有大量白色不溶物时,不能证明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故填:存在;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21.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0g放入大试管中进行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3.5
剩余固体质量/g
5.1
4.5
4.2
4.08
4.08
4.08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氯酸钾中钾、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78:71:96 .(最简整数比)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92 g.
(3)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由此可计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
(3)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氯酸钾的质量,进而求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解答】解:(1)在氯酸钾中,钾、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9:35.5:(16×3)=78:71:96;故填:78:71:96;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则生成氧气的质量=反应前物质的质量﹣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6.0g﹣4.08g=1.92g;故填:1.92;
(3)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x 1.92g
=
解得:x=4.9g
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6.0g﹣4.9g=1.1g
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100%≈18.3%
答: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