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9 M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7年徐州市中考最新模拟打靶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格处应该是
A.夏朝 B.商朝 C.战国 D.东汉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主张的提出者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子
3.“变”是战国历史的特点之一。各国的变法改革中,对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发生在
A.魏 国 B.齐 国 C.楚 国 D.秦 国
4.魏晋南北朝时期,晋江流域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条件优越 B.统治者施行仁政
C.水利设施齐全 D.中原汉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5.“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改鲜卑姓氏为汉姓,学汉语,穿汉服,与汉通婚。”材料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孝文帝改革 D.忽必烈改革
6.史料解读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资治通鉴》记载:“(魏主)今欲断(禁止)诸北语(鲜卑语等),一从正音(汉语)。……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该史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哪项措施
A.迁都洛阳 B.改用汉姓 C.该穿汉服 D.学说汉语
7.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王晓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女皇帝、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他研究的人物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9.在某学校的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出示了中国古代几个历史阶段和概括历史阶段特征的词组。下列词组,概括了宋元时期历史发展特征的是
A.诸侯并立争霸 B.经济重心南移 C.统一国家建立 D.盛世潜伏危机
10.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A.“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B.“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苏湖熟,天下足。”
11.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12.下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13.下列事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是
①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②元朝设置宣政院 ③郑和下西洋 ④清朝设立驻藏大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近代以来,腐败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了
A.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B.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D.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15.“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对联歌颂的是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
16.口号十分鲜明地体现特定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有
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②将革命进行到底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还我山东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7.如图所示著作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其作者是( )
A.李贽B.魏源C.严复D.康有为
18.“实业救国”是近代中国人的一种救国梦。下列人物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梦想的是
A.张謇 B.谭嗣同 C.林则徐 D.陈独秀
19.“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该诗描绘的是中共A.一大 B.遵义会议 C.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20.某电视台将摄制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宣传片,栏目组要实地拍摄反映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场景,应到( )
A.遵义 B.吴起镇
C.会宁 D.延安
21.右图是1937年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的报道。报道赫然以“百人斩,超记录”为标题。 “百人斩”的暴行发生在下列日军制造的哪次事件中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南京大屠杀D.秘密细菌战
22.如图所示碑文反映了西沙群岛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其落款的民国纪年转换为公元纪年,应是( )
A.1945年
B.1946年
C.1947年
D.1948年
23.下列战役,与1949年1月和平解放北平直接相关的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4.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商业
25. 1956年底,我国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其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The Chinese
Are Coming”
(中国人来了)
26.如图是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其反映的新闻背景是中国(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参加万隆会议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7.1979——1989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金额变化(如图)的主要原因是( )
①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②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③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8.诗歌承载着生动鲜活的历史,“紫荆开后白莲开”、“一国两制谱新篇”诗句反映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民族区域自治
C.西藏和平解放
D.香港澳门回归
29如图是小华同学整理
的课堂笔记。请你根据内容为其拟定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0.图片形象地反映历史发展的瞬间,留下历史事件的痕迹。下列四幅图片定格于20世纪70年代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1.“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不能用于解决
A.台湾问题 B.少数民族问题 C.香港问题 D.澳门问题
32.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民法 B.刑法 C.宪法 D.经济法
33.在雅典城邦具有参加公民大会资格的是
A.全体居民 B.雅典的成年男性
34.“他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担任元朝官员17年。后来,他从泉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返回意大利,对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产生较大影响。”“他”是( )
A.阿基米德 B.亚历山大 C.马可•波罗 D.但丁
35.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一历史事件的时间采用世纪纪年,应是( )
A.15世纪80年代 B.16世纪80年代 C.17世纪80年代 D.18世纪80年代
C.雅典的成年男性公民 D.外邦人和奴隶
36.抓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与“17世纪80年代”“社会上层政变”“不流血”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农奴制改革
37.“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材料中的“他们”不包括
A.但丁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卢梭
38.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不断扩张的时期,下列各项,没有反映这一历史特征的是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法国大革命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39.如图所示内容是李明同学整理的笔记要点。由此判断,他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
A.根本原因
B.导火线
C.概况
D.重大战役
40.在苏俄实行某一政策后,农民可以公开售卖他们的产品,零售店和雇工少于20人的小工厂又可以在私营企业主的经营下营业,重工业、银行和矿山仍然保留在政府手中。由此可见当时苏俄实行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自由放任政策
41.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其领导人是( )
A.列宁 B.斯大林 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
42.资本主义发展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暴露出严重的信贷金融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美国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稳定农产品价格 B.筹划大规模公共工程
C.实施产业复兴法 D.政府对银行存款担保
43.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建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A.恢复工业 B.整顿金融业 C.调整农业 D.兴办公共工程
44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读下表后,能够得出的直接结论是
项目
名称
参战国(个)
卷入人口(亿)
伤亡人员(亿)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3
1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20
1.7
40000
A.两次世界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 B.两次战争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D.两次战争都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45.联合国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万隆会议
46.如图所示海报创作于“二战”期间,画面上的巨炮刷着苏、中、美、英等国的国旗图案,它反映了( )
A.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的情景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团结的重要性
C.诺曼底登陆的情景
D.苏军攻克柏林的重要性
47.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20世纪六七十年代“撼动”和“挑战”两极格局的力量有
①欧共体的成立 ②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③欧盟的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48.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历史,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
A.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D.苏联的解体
49.观察下列图片,它们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现代工业分布越来越细 B.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C.现代市场利润越来越高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50.美国的苹果手机在中国销售,中国的海尔电器走向欧美市场。这体现了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 )
A.经济全球化
B.政治多极化
C.文化多元化
D.外交多边化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51.(7分)“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振兴的战略构想,更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沟通】
材料一
(1)图中“中华文明”通过什么通道与欧亚大陆连成一条“文明地带”?为这条通道开辟奠定基础的历史人物是谁?(2分)
【当代开放】
材料二 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开创一条出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2)据材料二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又是什么?(2分)
材料三 “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3)对比材料二、三,分析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的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2分)
【学史感悟】
材料四 古代海陆两条丝绸之路不仅沟通了东西方、亚非欧文明,而且促进了不同文明的相互渗透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公和和推崇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
(4)据材料四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精神的理解。
【答案】(1)丝绸之路,张骞;(2)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3)经济特区建立时,主要是引进;“一带一路”提出重在输出;(4)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
52.古今中外的教育改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为了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设立大学,教授儒家经典;在地方设立官学,用儒家思想培训官员,教化百姓。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的具体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这样做的根本目的。(2分)
材料二 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2)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积极作用。(1分)
材料三 1898年7月,光绪帝正式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它的办学原则是:以中国的传统学科为主体,引进一些西方学科,构成中西结合的课程内容。
(3)据材料三概括京师大学堂课程内容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京师大学堂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2分)
材料四 日本明治政府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逃走。……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
(4)据材料四,概括日本明治政府领导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非凡的改革方案”中,教育改革最具有前瞻性和战略目光,请说出这个改革方案中的教育内容。(2分)
(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看法。(1分)
【答案】(1)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官学;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2)考生可以自由报考,可以平等地参加公开考试;(3)中西结合;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它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4)学习其中能增加民族力量的部分,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建立起了近代教育体制;(5)教育内容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革;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应重视教育;(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53.(7分)近现代以来,实现工业化和国家独立富强成为中国人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1)写出材料一中“这场运动”的名称,并据材料归纳这场运动的作用。(2分)
材料二 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至1921年这八年中,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20世纪20年代,张謇的企业处境艰难,濒临破产。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2分)据材料二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并分析推动张謇企业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外因。(2分)
材料三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3)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工业化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第一批国产“解放”牌汽车的诞生基地。(2分)
材料四 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发达的制造业是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根本目标就是通过10年的努力,使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4)综上所述,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1分)
【答案】(1)洋务运动;奠定了中国工业的初步基础;(2)实业救国;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等;(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54.(8分)近代以来,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是关于工业革命的三幅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说明机器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机器的发明是从哪个行业开始的?为解决图三的问题,英国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
材料二 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沃尔•特拉斐尔《美国世纪》
(2)写出材料二中美国在电的应用方面成就最为突出的科学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进行这次科技革命的政治条件。
材料三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
(3)据材料三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标志,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一项成就。
材料四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煤矿 德国埃森史鲁勃钢铁公司 20世纪20年代美国汽车长龙太空垃圾包围地球
(4)材料四反映了人类历史上工业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
材料五 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科技革命的认识。
【答案】(1)棉纺织业;鸦片战争;(2)爱迪生;南北战争后资本主义的统治得到巩固与加强;(3)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东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4)环境问题、交通问题、资源问题等,即科技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负面影响;(5)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利用科技,减少负面影响;
55.(12分)中国梦就是富强梦,实现国家富强是世界各国的愿望。近代历史上,中、英、日各国为实现国家富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英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为满足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需求,英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殖民扩张,加强殖民掠夺。19世纪末,英国的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成了“日不落帝国”。
(1)列举两例英国工业革命的重大成果。(2分)殖民地对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具有什么意义?(2分)
材料二 18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1895年4月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由此跻身世界列强行列。
(2)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是什么?(1分)写出《马关条约》内容中直接增强日本国力的具体条款,并分析它对中国的危害。(2分)
材料三
洋务运动时期的江南制造总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3)洋务派为什么要创办江南制造总局?(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就如何建设富强国家,在农村和城市分别进行了怎样的探索?(2分)
(4)通过以上主题探究,谈谈你对中、英、日三国实现国家富强道路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1)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等。(2分)殖民地满足了英国对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需求。(2分)
(2)实现“变法图强”“富国强兵”的目标。(1分)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因为日本得到了这笔巨大的资金,直接促进了日本国力的迅速增强,为侵略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分)
(3)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改变中国在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上的落后面貌,建设近代化国防。(1分)在农村: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重点是推进国企改革。(2分)
(4)一个国家实现富强必须要大力发展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科技进步来推动经济发展;要大力改革,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要与时俱进。(2分)
56.(10分)海权在世界近代史上支配着一个国家的兴衰。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是地理大发现的重大成果,它开启海权时代,开始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
(1)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的发展有何影响?(2分)
材料二 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美、英、法、日签订了《四国公约》。美、英、日、法、意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的《五国海军条约》。列宁对此评价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2)华盛顿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什么?(1分)分析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取得的外交成果。(2分)举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的一个战例印证列宁的预测是准确的。(1分)
材料三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辽阔的海洋曾经是我国的坚
固屏障。但近代西方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大多自海上而来。今天一
些国家在南海兴风作浪,企图遏制中国崛起。
(3)材料三指出,近代我国遭受的侵略大多来自海上,试述你熟
悉的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事件。(2分)联系现实,从我国被
侵略的历史教训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2分)
参考答案:(1)把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同时在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开始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掠夺,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中国问题。(1分)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为美国在中国的势力扩张提供了条件。(2)分)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分)
(3)鸦片战争: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7月25日,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公然挑起甲午中日战争。(2分)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必须要坚持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勿忘历史,热爱和平,为维护和平多做贡献。(2分)
5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财政经济困难,粮食供求矛盾突出,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生产、稳定粮价,出现了国家、省、市(县)级粮票。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粮票出现的原因。
材料二 从1990年开始,广东、浙江、上海等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先后废除粮票等购买生活必需品的票证。从1993年1月1日起,粮票在全国范围内终止流通。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率先废除粮票等购物票证的省、市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粮票在全国范围内终止流通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后,五花八门的票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各种各样的银行卡(见图9、图10)竞相兴起。
图1 图2
——摘编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等
(3)图9、图10所示银行卡的使用与哪一次科技革命有关?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票证退出历史舞台的感想。(写了一点即可)
(1)国家财政经济困难,粮食供求矛盾突出。(2分)
(2)广东、浙江、上海;(3分)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家族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物资丰富。(2分)
(3)第三次科技革命;(1分)要坚持改革开放。(或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大力发展生产力;要重视科技;这是历史的进步。等等)(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分)
5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见图11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人教版)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罗斯福政府针对这一失业率状况采取的措施。
材料二 美国国会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要求企业按部门就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制定公平竞争法规,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法案还规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
——摘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国会要求企业按部门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的目的。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中期,有人在纽约做了一次民意测验,结果发现,罗斯福总统最爱欢迎,他的后面才是上帝,而且上帝票数还远远落后于罗斯福。
——摘编自《历史——经济成长历程》(岳麓书社)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总统最受欢迎的原因。
(1)上升。(或猛增;快速增长。等等)(2分)兴办公共工程。(或以工代赈)(2分)
(2)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2分)
(3)面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4分)
59.八年级开展“走进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歌词识史】
《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1)歌词描述的是哪一年、哪一历史事件?
【角色扮演】
某中学八年级(1)班将编排《西安事变》课本剧,同学们搜集到以下歌曲:《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创作)、《松花江上》(1936年创作)、《大刀进行曲》(1937年创作)。
(2)假如你是生活在1936年12月西安的爱国文艺青年,要用歌声向张学良的东北军将士宣传抗日,你会选择上述歌曲中的哪一首?请分别从词、曲的角度,说明你选择该歌曲的理由。
【学习分享】
1931——1945年,一首首抗日救亡歌曲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唱。
(3)请写出你搜集的一首创作于上述时期的抗日救亡歌曲的名称。(不得重复前面的三首歌曲)
【问题探究】
近年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否定发动侵略战争的历史,认为南京大屠杀与广岛、长崎核爆炸导致平民伤亡是一回事,日本也是“二战”的“受害者”。
(4)你认为南京大屠杀与广岛、长崎核爆炸导致平民伤亡是一回事吗?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1)1931年;九一八事变。(2分)
(2)《松花江上》或《义勇军进行曲》。(1分)(注:写《大刀进行曲》不给分。)从《松花江上》词说明理由: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给当地人民带来的灾难,反映民族危机以及东北人民盼望收复故土、重建家园。(2分)从《松花江上》曲说明理由:哀凄凉悲怆,如哭如泣,体现国破家亡的悲伤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慨。等等。(2分)
从《义勇军进行曲》词说明理由:反映了日本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揭示民族危机,号召全民族团结抗击日本侵略。(2分)从《义勇军进行曲》曲说明理由:慷慨激昂,震撼人心,催人奋进,进行曲风格。(2分)
(3)《游击队之歌》、《黄河大合唱》、《毕业歌》、《五月的鲜花》、《团结就是力量》。等等。(写出的歌曲应是1931-1945年创作的)(2分)
(4)不是一回事(1分)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广岛和长崎的核爆炸是对日本法西斯的严惩,加速了“二战”的结束,平民伤亡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结果。(2分)
60.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传奇人物拿破仑”的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阅读理解】
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1)根据材料,指出拿破仑认为自己真正的光荣是什么?
【观点辨析】
拿破仑从普通的炮兵上尉登上法国政治舞台,成为叱咤风云的传奇人物,有人认为这是“时势造英雄”,也有人认为是“英雄造时势”。
(2)根据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论从史出】
表1:拿破仑对外战争的部分史实
史
实
1.1795年到1799年,拿破仑率法军进攻意大利、远征埃及,多次打败外国的反法联盟军队,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2.1808年,拿破仑率法军进攻西班牙,1809年进攻奥地利,1812年进攻俄国,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
(3)据表1的史实,推理得出结论:拿破仑对外战争 。
【学法运用】
如图12所示内容是张丽、曾建、洪红同学对“传奇人物拿破仑”的评价。
(4)写出如图中国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正确的同学姓名,并说明理由。
(1)组织制定并颁布《民法典》。(2分)
(2)本小题采用分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
既要承认时势造英雄,同时要看到英雄人物的才能和主观能动作用对时势的影响。
第二层次:
承认时势对英雄人物的影响;或说明英雄人物对时势的影响,得1分。
第三层次:
只写赞同英雄造时势,不得分。
(3)拿破仑对外战争既有革命性(或进步性)、又有侵略性。(3分)
(4)洪红。(分)能把历史人物放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