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00 KB
  • 2021-05-13 发布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28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年河南省濮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冰、水、水蒸气之间相互转化时,一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的运动速率 B.分子之间的间隔 C.分子的大小 D.物质的性质 ‎2.在元素周期表中锡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50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是118.7g 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0‎ ‎3.成语中蕴含有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石成金”说明石灰石能变黄金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水火不容”说明水可以扑灭所有火灾 D.“水滴石穿”说明石灰石能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 ‎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O2、NO2、CO,粉尘都是大气污染物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淀粉、油脂、维生素均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D.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5.如表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的方法 A 羊毛与涤纶 燃烧,闻气味 B 烧碱与硝酸铵 加水,测量液体的温度变化 C 铝与铝合金 相互刻划 D 氯化铵与硫酸铵 加熟石灰,研磨 A.A B.B C.C D.D ‎6.关于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④结合时,粒子个数比为2:1‎ B.③、④属于同一种元素 C.③得到电子后形成④‎ D.x=3时,②属于原子 ‎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 B.将肥皂水加入硬水中搅拌会产生浮渣 C.CO、CO2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H2CO3‎ D.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钙、镁离子和色素 ‎8.关于反映3Cu+8HNO3(稀)═3Cu(NO3)2+2X↑+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H2‎ B.铜的化合价由0升至+2‎ C.可采用与制取CO2相同的发生装置制取X D.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构成粒子有原子、分子、离子 ‎9.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 A.称量氯化钠时,左盘放了纸片右盘没放纸片,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往烧杯内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时,有少量晶体洒落,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往试剂瓶内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洒落,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0.已知: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图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①③ B.②⑤ C.①④ D.④⑤‎ ‎11.关于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b﹣a)g D.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2.根据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对比甲、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B.对比乙、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对比甲、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对比丙、丁,说明铁在水面附近生锈的速度较快 ‎ ‎ 二、填空题 ‎13.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如图甲、乙两个实验.请回答:‎ ‎(1)乙和甲相比,乙的优点是______.‎ ‎(2)两个实验中,红磷的作用是______.‎ ‎14.用化学式填写下列空白:‎ ‎(1)可做制冷剂的氧化物是______;‎ ‎(2)可导电的非金属单质是______.‎ ‎15.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 ‎(1)A实验的错误之处有______(答出2条).‎ ‎(2)B实验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16.用和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下面甲、乙两图分别是氢气与氧气、氧气与氧气在雷电天气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和“”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2)结合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或由C到D变化的实质是______.‎ ‎(3)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反应类型______.‎ ‎1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若制取氧气,你的连接方式是______(用小写字母表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若想控制反应速率,你的改进措施是______.‎ ‎(3)请写出利用B装置制取除O2外的另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8.将5.6g含有一种杂质的铁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0.21g氢气,则该铁粉中混入的杂质是______(填“铜”、或“铝”).把这种铁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净,滴入稀硫酸,如果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如果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中一定含有______(填化学式).‎ ‎19.请分别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有机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2)无机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______‎ ‎(3)能被磁铁吸附的单质在氧气的燃烧.______.‎ ‎20.实验室有三瓶试剂,分别是稀盐酸、饱和石灰水和饱和纯碱溶液.康康用上述试剂做了三个实验(指示剂自选):①证明其中的酸和碱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②二者混合会有气体产生;③二者混合会有沉淀产生.请写出:‎ ‎(1)实验①中的操作过程______.‎ ‎(2)实验②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实验③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1.小明先往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加少量的水,然后滴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颜色没有改变.接着他把燃着的硫放入集气瓶,过一会,溶液变为红色,集气瓶温度升高.请回答:‎ ‎(1)图中硫燃烧时还会产生什么现象?‎ ‎(2)为了证明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应补做什么实验?(实验材料自选)‎ ‎22.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化合物,B、D为单质,它们之间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请回答:‎ ‎(1)若D为密度最小的气体,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实验室收集D气体的方法.‎ ‎(2)若A为黑色固体,C为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B的一种用途.‎ ‎23.阳春三月,康康到郑州西郊南水北调水渠和生态廊道附近踏青,他站在凯旋路桥,看到一渠清水向西北方向缓缓流去,从桥旁的水闸向西流湖正在注入清澈的丹江水,两岸的铁丝网护栏整齐壮观,附近怒放的海棠、盛开的紫荆…鸟语花香,美不胜收.‎ 请根据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闻到海棠花香,请从微粒角度说明分子有什么性质?‎ ‎(2)能建南水北调工程需要大量的钢铁,如果用赤铁矿炼铁,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铁丝网护栏刷漆防腐蚀,其原因是______.‎ ‎(3)从保护水资源的角度分析:渠的两岸种植草坪和树木的原因是______.‎ ‎(4)健康取少量西流湖的水带回实验室,他利用pH试纸测得水样的pH=8,水样呈______性,请写出操作的方法.‎ ‎(5)康康用净化后的水稀释浓硫酸,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取98g该稀硫酸与足量的碳酸氢钠反应,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是多少克?‎ ‎ ‎ ‎2016年河南省濮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 ‎ 一、选择题 ‎1.冰、水、水蒸气之间相互转化时,一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的运动速率 B.分子之间的间隔 C.分子的大小 D.物质的性质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根据温度高时分子运动速度快,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隔最大,固态时最小,在冰、水、水蒸汽之间相互转化时,分子的大小不变,冰、水、水蒸汽的状态不同,故物理性质不同进行解答.‎ ‎【解答】解:A、温度高时分子运动速度快,故冰、水、水蒸汽之间相互转化时,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故错误;‎ B、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隔最大,固态时最小,故冰、水、水蒸汽之间相互转化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故错误;‎ C、在冰、水、水蒸汽之间相互转化时,分子的大小不变,故正确;‎ D、冰、水、水蒸汽的状态不同,故物理性质不同,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性质,题目较易.‎ ‎ ‎ ‎2.在元素周期表中锡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50 B.属于非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是118.7g 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0‎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0,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0,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锡,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50,表示原子序数为50;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0,而不是中子数为50,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 ‎ ‎3.成语中蕴含有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石成金”说明石灰石能变黄金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水火不容”说明水可以扑灭所有火灾 D.“水滴石穿”说明石灰石能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盐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有些物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 D、“水滴石穿”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碳酸钙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钙”.‎ ‎【解答】解: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的原理,石灰石中不含金元素,所以石灰石不可能变为黄金,故错误;‎ 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 C、有些物质着火不能用水灭火,故错误;‎ D、“水滴石穿”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碳酸钙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钙”,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成语和古诗是我们古代文化的一大瑰宝,其中许多都蕴含着化学原理,我们要好好地理解它们.‎ ‎ ‎ ‎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O2、NO2、CO,粉尘都是大气污染物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淀粉、油脂、维生素均是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D.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分析】A、大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粉尘;‎ B、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C、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D、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解答】解:A、SO2、NO2、CO,粉尘都是大气污染物,是正确的;‎ B、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故B正确;‎ C、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故C正确;‎ D、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了解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酸雨的破坏性、化石燃料的特点、农药的合理使用,考查范围广,都是基础知识,同学们一定要掌握.‎ ‎ ‎ ‎5.如表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的方法 A 羊毛与涤纶 燃烧,闻气味 B 烧碱与硝酸铵 加水,测量液体的温度变化 C 铝与铝合金 相互刻划 D 氯化铵与硫酸铵 加熟石灰,研磨 A.A B.B C.C D.D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铵态氮肥的检验;酸、碱、盐的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分析】A、根据羊毛燃烧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 B、根据烧碱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进行分析;‎ C、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的纯金属的硬度大进行分析;‎ D、根据铵态氮肥和碱混合会生成氨气进行分析.‎ ‎【解答】解:A、取样品,燃烧,会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的是羊毛,没有此气味的是涤纶,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 B、取样品,加水溶解,溶液温度升高的是烧碱,溶液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取样品,互相刻划,硬度大的是铝合金,硬度小的是铝,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 D、取样品,加入熟石灰研磨,都会生成氨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 ‎ ‎6.关于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④结合时,粒子个数比为2:1‎ B.③、④属于同一种元素 C.③得到电子后形成④‎ D.x=3时,②属于原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分析】A、依据化合价决定元素化合是的原子个数比的知识分析解答;‎ B、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进行解答;‎ C、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分析解决;‎ D、根据原子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 ‎【解答】解:A、①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化合价为+2价;④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化合价为﹣1价,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①、④结合时,粒子个数比为1:2;错误 B、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③④的核内质子数相等,所以属于同种元素;‎ C、由图示可知,③得到一个电子后形成④;‎ D、原子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3时,②属于原子;‎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粒的结构示意图的意义,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解题的关键.‎ ‎ ‎ ‎7.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1‎ B.将肥皂水加入硬水中搅拌会产生浮渣 C.CO、CO2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H2CO3‎ D.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钙、镁离子和色素 ‎【考点】电解水实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硬水与软水;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分析】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CO不可以与水反应生成H2CO3;‎ D、活性炭不吸附水中的钙、镁离子.‎ ‎【解答】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而不是质量比,故A错误;‎ B、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时,会出现大量的泡沫;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时,会起浮渣.正确.‎ C、CO不可以与水反应生成H2CO3;错误;‎ D.活性炭不吸附水中的钙、镁离子.错误.‎ 答案:B.‎ ‎【点评】水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好好保护,并了解水的组成和电解水的实验中的相关问题.‎ ‎ ‎ ‎8.关于反映3Cu+8HNO3(稀)═3Cu(NO3)2+2X↑+4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H2‎ B.铜的化合价由0升至+2‎ C.可采用与制取CO2相同的发生装置制取X D.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构成粒子有原子、分子、离子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别统计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比较分析就可以求出所的物质的化学式;‎ B、单质种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C、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 D、铜由铜原子构成,硝酸和硝酸铜由离子构成;一氧化氮和水由水分子构成.‎ ‎【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u,3;H,8;N,8;O,24;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u,3;H,8;N,6;O,22;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N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故X的化学式为NO;故错误;‎ B、铜单质中化合价为零,在硝酸铜中铜的化合价为+2价,故正确;‎ C、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该反应也为固液常温,故正确;‎ D、铜由铜原子构成,硝酸和硝酸铜由离子构成;一氧化氮和水由水分子构成,故正确;‎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运用,只有掌握了这一知识的内涵,才能自由驾御,正确解答.‎ ‎ ‎ ‎9.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 A.称量氯化钠时,左盘放了纸片右盘没放纸片,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往烧杯内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时,有少量晶体洒落,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D.往试剂瓶内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洒落,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 ‎【分析】A、左盘放了纸片右盘没放纸片,会导致称得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C、往烧杯内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时,有少量晶体洒落,会导致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左盘放了纸片右盘没放纸片,会导致称得的氯化钠的质量偏小,则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C、往烧杯内转移称量好的氯化钠时,有少量晶体洒落,会导致溶质氯化钠的质量偏小,则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D、溶液具有均一性,往试剂瓶内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洒落,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可从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入手,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有关,分析操作中的错误操作,判断错误操作对溶质、溶剂的影响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 ‎10.已知: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下图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①③ B.②⑤ C.①④ D.④⑤‎ ‎【考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确定是否有化合计的改变,然后确定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据此解答.‎ ‎【解答】解:铜是单质,生成氧化铜,则铜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没有化合价的改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没有化合价的改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氯化铜生成铜,则元素化合价改变,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判断,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具体的化学反应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 ‎ ‎11.关于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b﹣a)g D.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分析】A、根据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进行解答;‎ B、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行解答;‎ C、根据不知道甲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不能判断进行解答;‎ D、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行解答.‎ ‎【解答】解:A、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如果不是饱和溶液则无法判断,故A错误;‎ 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B错误;‎ C、不知道甲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不能判断,故C错误;‎ D、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可以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某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 ‎ ‎12.根据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对比甲、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B.对比乙、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对比甲、乙,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对比丙、丁,说明铁在水面附近生锈的速度较快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分析】根据已有的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据此解答.‎ ‎【解答】解:A、对比甲、丙,甲中没有水不生锈,丙中有水生锈,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正确;‎ B、对比乙、丙,乙中没有氧气不生锈,丙中有氧气生锈,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正确;‎ C、对比甲、乙,乙中有水,而甲中没有水,不能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错误;‎ D、对比丙、丁,说明铁在水面附近生锈的速度较快,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铁的锈蚀条件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 ‎ 二、填空题 ‎13.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如图甲、乙两个实验.请回答:‎ ‎(1)乙和甲相比,乙的优点是 乙装置在密闭环境中进行,避免了P2O5对空气的污染 .‎ ‎(2)两个实验中,红磷的作用是 对照作用 .‎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本题实验设计比较新颖,并且能够很好的防止污染环境,完成对比试验;但是考查的仍然是燃烧的条件,我们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从白磷燃烧的现象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P2O5会污染空气,所以与甲图装置相比,乙图装置的优点是:乙装置在密闭环境中进行,避免了P2O5对空气的污染;‎ ‎(2)红磷在两个实验中,均起到对照作用,探究物质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故答案为:(1)乙装置在密闭环境中进行,避免了P2O5对空气的污染;(2)对照作用.‎ ‎【点评】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 ‎ ‎14.用化学式填写下列空白:‎ ‎(1)可做制冷剂的氧化物是 CO2 ;‎ ‎(2)可导电的非金属单质是 C .‎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解答】解:(1)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是可做制冷剂的氧化物,其化学式为:CO2.‎ ‎(2)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是可导电的非金属单质,其化学式为:C.‎ 故答案为:(1)CO2;(2)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 ‎ ‎15.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 ‎(1)A实验的错误之处有 试管没有平放;瓶塞没有倒放 (答出2条).‎ ‎(2)B实验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液体外溅伤人 .‎ ‎【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分析】(1)根据固体粉末状药品取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回答;(2)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 ‎【解答】解:(1)图中试管要横放,用药匙将药品送入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标签没有对着手心,容易腐蚀标签;瓶塞正放在桌面上.‎ ‎(2)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示已经超过了二分之一,容易使液体外溅,伤人.‎ 故答案为:(1)试管竖直放置;标签没有对着手心(瓶塞正放在桌面上);(2)使液体外溅,伤人.‎ ‎【点评】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之一,实验的安全性关乎学生的生命健康,了解操作注意事项、原理及造成的后果,是保障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重要举措之一,是考查热点,要重点掌握.‎ ‎ ‎ ‎16.用和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下面甲、乙两图分别是氢气与氧气、氧气与氧气在雷电天气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和“”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分子的构成不同 .‎ ‎(2)结合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或由C到D变化的实质是 在放电的条件下氮分子分解成氮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氮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成一氧化氮分子 .‎ ‎(3)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 ‎【分析】(1)根据分子的构成分析物质不同的原因;‎ ‎(2)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 ‎(3)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 ‎【解答】解:(1)由为的构成可知,“”和“”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由A到C变化的实质是:在放电的条件下氮分子分解成氮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氮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成一氧化氮分子;‎ ‎(3)在甲中,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故答为:(1)分子的构成不同;‎ ‎(2)在放电的条件下氮分子分解成氮原子,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氮原子与氧原子结合成一氧化氮分子;‎ ‎(3)化合反应.‎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实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化学变化是分子的分开原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 ‎ ‎ ‎1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若制取氧气,你的连接方式是 acd或bcd (用小写字母表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ClO32KCl+3O2↑或2H2O22H2O+O2↑ .‎ ‎(2)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若想控制反应速率,你的改进措施是 把分液漏斗改成注射器 .‎ ‎(3)请写出利用B装置制取除O2外的另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Zn+H2SO4=ZnSO4+H2↑ .‎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若想控制反应速率,改进措施是:把长颈漏斗改成分液漏斗;‎ ‎【解答】解:‎ ‎(1)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acd或bcd;2KClO32KCl+3O2↑或2H2O22H2O+O2↑;‎ ‎(2)选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若想控制反应速率,改进措施是:把分液漏斗改成注射器;‎ ‎(3)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 答案:‎ ‎(1)acd或bcd;2KClO32KCl+3O2↑或2H2O22H2O+O2↑;‎ ‎(2)把分液漏斗改成注射器;‎ ‎(3)Zn+H2SO4=ZnSO4+H2↑;‎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 ‎ ‎18.将5.6g含有一种杂质的铁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0.21g氢气,则该铁粉中混入的杂质是 铝 (填“铜”、或“铝”).把这种铁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净,滴入稀硫酸,如果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Al(NO3)3,Fe(NO3)2 (填化学式),如果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中一定含有 Ag (填化学式).‎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5.6g纯铁能生成0.2g氢气.由于0.2g<0.21g,说明不纯的铁中所含的杂质能与盐酸反应且能产生氢气,而且等质量的铁和所含杂质相比,杂质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多.‎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分析判断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和滤渣的成分 ‎【解答】解:设5.6g纯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Fe+2HCl=FeCl2+H2↑‎ ‎56 2‎ ‎5.6g x 解得:x=0.2g<0.21g 说明不纯的铁中所含的杂质能与盐酸反应且能产生氢气,而且等质量的铁和所含杂质相比,杂质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多,由于铜不能与盐酸反应,杂质不可能为铜,由于等质量的铝与盐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比铁多,应混入了铝;‎ 由题意可知,把这种铁粉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铝先于硝酸银反应,反应完后铁再与硝酸银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净,滴入稀硫酸,如果无气泡产生,说明了铝、铁无剩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Al(NO3)3,Fe(NO3)2;如果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中一定含有Ag和Fe,可能含有Al.‎ 故答为:铝,;Al(NO3)3,Fe(NO3)2,Ag和Fe.‎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所含杂质:能与盐酸反应、能产生氢气、与铁的质量相等时比铁产生的氢气多.‎ ‎ ‎ ‎19.请分别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1)有机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 CH4+2O2CO2+2H2O ‎ ‎(2)无机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 2CO+O22CO2 ‎ ‎(3)能被磁铁吸附的单质在氧气的燃烧. 3Fe+2O2Fe3O4 .‎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 ‎【解答】解:(1)甲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合理即可).‎ ‎(2)一氧化碳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合理即可).‎ ‎(3)铁是能被磁铁吸附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故答案为:(1)CH4+2O2CO2+2H2O(合理即可);(2)2CO+O22CO2(合理即可);(3)3Fe+2O2Fe3O4‎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 ‎ ‎ ‎20.实验室有三瓶试剂,分别是稀盐酸、饱和石灰水和饱和纯碱溶液.康康用上述试剂做了三个实验(指示剂自选):①证明其中的酸和碱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②二者混合会有气体产生;③二者混合会有沉淀产生.请写出:‎ ‎(1)实验①中的操作过程 在烧杯(或试管)中加入少量饱和石灰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逐滴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或振荡)溶液,至溶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 ‎(2)实验②中的化学方程式 2HCl+Na2CO3=2NaCl+H2O+CO2↑; .‎ ‎(3)实验③中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1)验证酸和碱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需要选用一种酸和一种碱,和指示剂;‎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3)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 ‎【解答】解:(1)验证酸和碱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用稀盐酸和饱和石灰水反应,由于实验没有明显的现象需要借助指示剂,故为在烧杯(或试管)中加入少量饱和石灰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逐滴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或振荡)溶液,至溶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为:2HCl+Na2CO3=2NaCl+H2O+CO2↑;‎ ‎(3)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答案为:(1)在烧杯(或试管)中加入少量饱和石灰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逐滴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或振荡)溶液,至溶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 ‎(2)2HCl+Na2CO3=2NaCl+H2O+CO2↑;‎ ‎(3)Na2CO3+Ca(OH)2=CaCO3↓+2NaOH.‎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和碱的反应等,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 ‎ ‎21.小明先往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加少量的水,然后滴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颜色没有改变.接着他把燃着的硫放入集气瓶,过一会,溶液变为红色,集气瓶温度升高.请回答:‎ ‎(1)图中硫燃烧时还会产生什么现象?‎ ‎(2)为了证明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应补做什么实验?(实验材料自选)‎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分析】(1)根据硫能够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时更加剧烈解答;‎ ‎(2)根据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pH<7的溶液显酸性,显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解答】解:‎ ‎(1)硫在氧气中燃烧更加剧烈,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2)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显酸性,pH<7,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故为了证明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取出少量该无色溶液在试管中,并滴加几滴紫色石蕊,发现紫色石蕊变红色.在用玻璃棒取出少量集气瓶中的水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pH<7,证明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答案:‎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2)取出少量该无色溶液在试管中,并滴加几滴紫色石蕊,发现紫色石蕊变红色.在用玻璃棒取出少量集气瓶中的水溶液,滴在pH试纸上,发现pH<7,证明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点评】本题主要探究硫燃烧试验的一些注意事项;了解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考查了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 ‎ ‎ ‎22.已知:A、B、C、D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化合物,B、D为单质,它们之间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请回答:‎ ‎(1)若D为密度最小的气体,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实验室收集D气体的方法.‎ ‎(2)若A为黑色固体,C为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B的一种用途.‎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以知道需要写的化学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要求结合已知的反应分析合理的反应,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原则.‎ ‎【解答】解:(1)A、C为化合物,B、D为单质,且D为密度最小的气体,则D为氢气,因此该置换反应可以是活泼金属和酸反应产生氢气和盐的反应,如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易溶于水,因此可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合理即可);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2)A为黑色固体,C为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C是二氧化碳,可以是碳、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或H2+2CuOCu+H2O;其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用作燃料、冶炼金属等;‎ 故答案为:C+2CuO2Cu+CO2↑或H2+2CuOCu+H2O;用作燃料、冶炼金属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置换反应的判断和应用,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的反应并分析反应的特点找出合适的反应.‎ ‎ ‎ ‎23.阳春三月,康康到郑州西郊南水北调水渠和生态廊道附近踏青,他站在凯旋路桥,看到一渠清水向西北方向缓缓流去,从桥旁的水闸向西流湖正在注入清澈的丹江水,两岸的铁丝网护栏整齐壮观,附近怒放的海棠、盛开的紫荆…鸟语花香,美不胜收.‎ 请根据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能够闻到海棠花香,请从微粒角度说明分子有什么性质?‎ ‎(2)能建南水北调工程需要大量的钢铁,如果用赤铁矿炼铁,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2Fe+3CO2 ,铁丝网护栏刷漆防腐蚀,其原因是 隔绝空气和水 .‎ ‎(3)从保护水资源的角度分析:渠的两岸种植草坪和树木的原因是 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源 .‎ ‎(4)健康取少量西流湖的水带回实验室,他利用pH试纸测得水样的pH=8,水样呈 碱 性,请写出操作的方法.‎ ‎(5)康康用净化后的水稀释浓硫酸,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稀释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取98g该稀硫酸与足量的碳酸氢钠反应,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是多少克?‎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铁的冶炼;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1)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特性分析回答;‎ ‎(2)根据炼铁的原理、铁生锈的条件分析回答;‎ ‎(3)根据种植草坪和树木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分析回答;‎ ‎(4)根据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回答;‎ ‎(5)根据稀释浓硫酸操作方法、稀硫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分析回答.‎ ‎【解答】解:(1)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能够闻到海棠花香;‎ ‎(2)如果用赤铁矿炼铁,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铁丝网护栏刷漆防腐蚀,其原因是隔绝空气和水.‎ ‎(3)从保护水资源的角度分析,渠的两岸种植草坪和树木的原因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源.‎ ‎(4)健康取少量西流湖的水带回实验室,他利用pH试纸测得水样的pH=8,水样呈碱性,操作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水样,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5)康康用净化后的水稀释浓硫酸,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168 98‎ x 98g×10%‎ ‎ 解得:x=16.8g 故答为:(1)分子是不断运动的;(2)Fe2O3+3CO2Fe+3CO2隔绝空气和水;(3)从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源;(4)碱,:用玻璃棒蘸取水样,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5)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16.8g.‎ ‎【点评】本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都属于课本的基础知识,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