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4 M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热点题型一 选择题
类型一 图像选择
题型解析
此类题主要涉及两种图像:一种是溶解度图像,一种是化学反应图像。本部分主要涉
及的是化学反应图像。在做这种图像题时,首先,把相关反应写出来;其次,看清楚
图像的横、纵坐标的内容;最后,找到坐标中的关键信息,如趋势、起点、拐点、终
点。
专题突破
1.(2015·北京)已知:↑,图2-1-1表示一定质量的和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图2-1-1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的质量
C.固体中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A
解析:A.反应后生成的氧气逸出,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始反应就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故最后不能为0,故符合该图像。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符合该图像。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像。D.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质量减少,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不符合该图像。
2.(2014·北京)已知:↑。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该过程中不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
图2-1-2
答案:C
解析:A.加热碳酸氢钙反应后生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固体质量减少,当碳酸氢钙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故A正确;B.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的质量不变,故B正确;C.加热碳酸氢钙达到分解温度才开始分解,反应开始后,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增大,但当碳酸氢钙完全分解后,质量分数不再变化,故C错误;D.加热碳酸氢钙达到分解温度才开始分解,反应开始后,二氧化碳的体积增大,但当碳酸氢钙完全分解后,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不再变化,故D正确。
3.(2013·北京)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答案:B
解析: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开始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会不断增加,当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完后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加,但是随着稀盐酸的不断加入,会使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所以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先逐渐增大,后不断减小,与图像不符,故A错误;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开始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当盐酸反应完后,溶液质量不再增加,为一定值,与图像相符,故B正确;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开始时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不断增加,当盐酸反应完后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不再增加,
为一定值,与图像不符,故C错误;D.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由于有氧气放出,反应开始时,固体质量不断减少,所以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当反应完后,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再增加,为一定值,与图像不符,故D错误。
4.(2016·东城一模)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图2-1-3
A.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丝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答案:D
5.(2016·朝阳一模)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
图2-1-4
A.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水
B.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加入铝
C.向一定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锌粉和铁粉
答案:D
6.(2016·西城一模)已知:═。图2-1-5表示将二氧化碳气体缓慢通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钠溶液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图2-1-5
A.溶剂的质量 B.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C.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 D.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
答案:C
7.(2016·石景山模拟)如图2-1-6所示,利用过量红磷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图2-1-6
图2-1-7
答案:C
8.(2016·海淀模拟)下列各选项与图2-1-8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
图2-1-8
横坐标
纵坐标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的质量
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产生气体的质量
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
生成沉淀的质量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C
9.(2016·朝阳二模)下列实验符合图2-1-9所示变化趋势的是( )
图2-1-9
选项
实验
横坐标
纵坐标
A
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稀硫酸的质量
水的质量
B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时间
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C
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水
加水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D
向一定量镁粉中加入稀盐酸
稀盐酸的质量
镁粉的质量
答案:D
10.(2016·顺义一模)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向一定量稀中加入NaOH 溶液
用酒精灯加热一定量固体
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溶液
答案:C
11.(2016·丰台一模)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加热一 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
向一定量铁粉中加入 硫酸铜溶液
加热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
答案:B
12.(2016·海淀二模)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铁粉中加入稀盐酸,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
B.向一定量碳酸钙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测定生成 气体的质量
C.向一定量氧化铁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测定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
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测定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
答案:B
13.(2016·丰台二模)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大理石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 中加入铁粉
D.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答案:B
14.(2015·石景山一模)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的MnO2中加入溶液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向一定 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盐酸中加入镁和锌
答案:C
15.(2016·大兴一模)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
↑。现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进行煅烧(假设杂质不变),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2-1-10所示。则纵坐标表示的是( )
图2-1-10
A.生成的体积
B.生成CaO的质量
C.固体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D.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C
16.(2016·顺义二模)已知反应═↓+2NaCl。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溶液的混合物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下列有关质量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图2-1-11
答案:C
17.(2015·西城一模)已知:═↓,═。下列图像表示将CO2不断通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某些量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18.(2015·海淀二模)已知:═+3S↓。向一定量的溶液中通入,下列图像表示某些量随质量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不考虑与水的反应及的溶解)( )
图2-1-12
答案:B
19.(2015·朝阳二模)某溶液中含有和,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加入铁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1-13
A.a、b两点,溶液的质量相等
B.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
C.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
D.当溶质种类为3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也为3种
答案:C
20.(2016·北京)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片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答案:A
类型二 除杂
题型解析
除杂质原则: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反应后易恢复为原来状态,操作方法简便易行。
除杂质常用方法:化气法、沉淀法、溶解法、置换法。
专题突破
1.(2014·北京)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盐酸
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比较 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铁丝浸入溶液,铜丝浸入溶液
C
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
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D
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
答案:B
解析:A.盐酸显酸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不能用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的方法验证NaCl溶液中混有盐酸,故A错误;B.铁丝浸入溶液,铁丝表面会有铜析出,说明金属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铜丝浸入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析出,说明金属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从而比较出Fe、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B正确;C.稀硫酸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同时稀硫酸也能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不能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故C错误;D.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并不能除去其中的可溶性杂质,故D错误。
2.(2012·北京)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B
除
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
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D
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
稀盐酸
各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答案:B
解析:A.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时加入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过滤可除掉碳酸钙,此过程除掉了原物质中的碳酸钠,不能达到分离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目的;B.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时加适量的稀盐酸,稀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逸出,剩余的溶液蒸发结晶即可得较纯净的氯化钠;C.该方式是利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二氧化碳的原理来验证一氧化碳的存在,所以实验开始时一定要先除掉混合物中原有的二氧化碳,防止对实验的干扰;D.酚酞溶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均不变色,所以无法区分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和稀盐酸(显酸性),只能鉴别出能使其变红的显碱性的氢氧化钠溶液。
3.(2016·东城一模)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方法
A
溶液
过量锌粉,过滤
B
Fe
粉
Cu粉
稀盐酸,过滤
C
溶液
盐酸
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CO
点燃
答案:A
4.(2016·西城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一种气体是否为
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B
检验一种固体是否为
取少量样品,加入稀盐酸
C
鉴别CO和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D
除去气体中的CO气体
点燃气体
答案:C
5.(2016·朝阳一模)下列四个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
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
C
证明NaOH溶液变质
取样,滴加盐酸,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D
探究Mg、Ag、Cu的活动性顺序
将两根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答案:D
6.(2016·顺义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NaCl溶液中混有的盐酸
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鉴别O2和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C
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
将铁制 品浸泡在适量的稀硫酸中
D
除去氢氧化钠中混有的碳酸钠
滴加适量石灰水,过滤
答案:A
7.(2016·大兴一模)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气体(CO)
过量的氧气
点燃
B
Fe2 (Fe)
足量的盐酸
过滤
C
溶液(CuSO 4)
足量的锌
过滤
D
浓硫酸
洗气
答案:D
8.(2016·西城二模)下列实验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将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
B
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各取少量,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C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向混合溶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
D
证明氧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向质量分数为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铁
答案:A
9.(2016·丰台二模)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取样,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B
检验 氯化钙溶液中含有稀盐酸
取样,加入适量的碳酸钙
C
除去氯化铜溶液 中的氯化锌
加入过量的锌,过滤
D
证明氢氧化钠已部分变质
取样 ,加入少量的稀盐酸
答案:B
10.(2016·顺义二模)下列四个实验的两种设计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鉴别盐酸、氢氧化钙、氯化钠三种溶液
检验CO中含有的少量
除去铁粉中含有的炭粉
方案1
滴 加适量石灰水,过滤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点燃
滴加稀硫酸,过滤
方案2
通入适量二氧化碳
滴加碳酸钠溶液
通入澄清石灰水
在空气中灼烧
答案:A
11.(2015·西城一模)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 去中的CO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
除去NaOH固体中少量的
加足量的稀盐酸
C
区分NaCl溶液和稀盐酸
取样,加入足量NaOH溶液
D
区分NaOH溶液和溶液
取样,分别滴加碳酸钠溶液
答案:D
12.(2015·海淀一模)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 验中是否含有NaCl
向固体中加稀盐酸
B
鉴别NaOH 溶液和溶液
分别向溶液中通入
C
除去生石灰中的
向固体中加稀盐酸
D
除去中的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NaOH固体
答案:B
13.(2015·丰台一模)下列四个实验设计中,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鉴别NaOH和
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
除去中含有的少量CO
除去CaO中的
方案1
加 水溶解,看是否溶解、放热
加适量溶液,过滤
点燃
加适量稀盐酸
方案2
加入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加适量稀盐酸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加水溶解,过滤
答案:B
14.(2015·东城二模)除去溶液中的少量杂质,其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硫酸铜,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过滤
B.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碳酸氢钠,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不断振荡
C.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氯化氢,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固体,搅拌,过滤
D.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钙,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固体,搅拌,过滤
答案:C
15.(2015·丰台二模)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碳酸钠粉末
碳酸钙粉末
加足量水,过滤,蒸发
B
二氧化碳
氧气
点燃混合气体
C
铁
氧化铁
加过量盐酸,蒸发
D
氯化铁溶液
氯化铜
加过量铁粉,过滤
答案:A
类型三 信息提取
题型解析
信息提取题又称新情境试题,是在奥林匹克竞赛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题型,综观近年来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信息提取题作为能力型试题所占分值逐年增大。此类试题的特点是:知识情境新颖,构思巧妙,思维富于灵活性和创造性,联系面广且无现成答案,解答该类试题不但可以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可以进一步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联想能力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信息提取题一般由题干和问题两部分组成,题干部分是信息给予部分,问题部分与题干部分紧密相关,它要求根据试题给出的新知识信息,结合已学过的化学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解答信息给予题一般步骤:
一是认真审题获取信息;
二是结合问题分析处理信息;
三是依据信息应变创新。
解题时既不要机械模仿,也不能任意发挥。
专题突破
1.(2014·北京)金属钛(Ti)抗腐蚀性能好,置于空气中数年,仍光亮如新。以TiO2为原料生产金属钛的主要步骤:①在高温下向与焦炭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气,得到和一种可燃性气体;②在稀有气体环境和加热条件下,用Mg与反应得到Ti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中的反应为
B.②中稀有气体的作用是隔绝空气
C.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D.金属钛在常温下不与反应
答案:A
解析:A.向与焦炭的混合物中通入,得到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则反应物是二氧化钛和焦炭、氯气,产物是四氯化钛和一氧化碳,而不是二氧化碳,故A说法错误;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会参与化学反应,常作保护气,用来隔绝空气,故B说法正确;C.Mg和反应得到Ti和,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C说法正确;D.金属钛(Ti)抗腐蚀性能好,露置于空气中数年,仍光亮如新,说明金属钛在常温下不与反应,故D说法正确。
2.(2013·北京)肼()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吸湿性。点燃时,迅速而完全燃烧,生成和,并放出大量的热。下列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密封保存
B.完全燃烧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可用作燃料
D.其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1
答案:B
解析:A.根据题意,肼()具有吸湿性,应密封保存,故正确。B.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肼()点燃时,迅速而完全燃烧,生成和,反应物中的氧气与生成物中的氮气均属于单质,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错误。C.根据题意,肼()点燃时,迅速而完全燃烧,说明它具有可燃性,故正确。D.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2)∶
(1×4)=7∶1,故正确。
3.(2016·东城一模)中国石墨烯制造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由一层或几层碳原子构成的石墨片,因此,石墨烯的性质类似于石墨。用石墨烯与铝合金可制出一种具备特殊性能的烯合金。下列关于石墨烯和烯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石墨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B.石墨烯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C.烯合金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烯合金是一种新型材料
答案:B
4.(2016·海淀一模)工业用盐中含有的亚硝酸钠是一种有毒物质,利用溶液可使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
① ═ ②↑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由三种元素组成
B.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
C.利用处理最终转化为NaCl、和
D.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四种
答案:D
5.(2016·朝阳一模)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 ②↑ ③+2C
Si+2CO↑ 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③属于置换反应
B.上述反应中生成了三种可燃性气体
C.硅不属于金属材料
D.Si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答案:B
6.(2016·石景山一模)
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2-1-14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2-1-14
A.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
B.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
C.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Fe和S
D.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
答案:C
7.(2016·大兴一模)焦亚硫酸钠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利用如图2-1-15所示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空气)可制取。Ⅱ中发生的反应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2-1-15
A.Ⅰ中反应生成
B.Ⅱ中发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
C.Ⅲ中X为NaOH溶液
D.实验中含硫元素的物质,硫元素化合价均相同
答案:D
8.(2016·海淀二模)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B.能与盐酸反应
C.能与氧化铁反应 D.能使酚酞变红
答案:C
9.(2016·顺义二模)工业上用氨气制取硝酸,发生如下反应:
① ②═2NO2 ③═+NO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氮(NO)的化学性质不稳定
B.制取硝酸过程中产生的NO可循环使用
C.尾气排放的NO、会造成酸雨
D.反应①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D
10.(2015·丰台一模)印刷铜制电路板的“腐蚀液”为溶液。已知铜、铁均能与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分别为═,═。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一定含,固体一定含铜
B.溶液中一定含,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C.溶液中一定含,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D.溶液中一定含、,固体一定含铜
答案:A
11.(2015·朝阳二模)我国科学家率先用铝合金和石墨烯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烯合金”,该材料有望生产出“一分钟充满电的电池”。下列关于“烯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稳定 B.是一种纯净物
C.具有导电性 D.含碳元素和铝元素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