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7.55 KB
  • 2021-05-13 发布

2020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七上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含解析)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一.选择题(共38小题)‎ ‎1.‎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时期 ‎【分析】本题以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战国七雄,注意地理位置的把握。‎ ‎【解答】战国初期,诸侯国之间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如图所示七国的大致范围,依图即可得出答案。‎ 故选:C。‎ ‎ ‎ ‎2.。这些信息反应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代。‎ 15‎ ‎【解答】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兼并战争,掠夺土地、大国兼并小国,促使井田制和分封制瓦解。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私田增多,出现封建生产关系;春秋时期赋税制度改革促使公田转化为私田,到战国时期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这时,王室衰微,政权逐步掌握在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卿大夫手中,他们利用政权力量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变法运动,最终废除奴隶制度包括井田制、分封制,确立封建制度包括土地私有制、中央集权体制,顺应了走向统一的趋势。这段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在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从历史进程上看,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代。‎ 故选:A。‎ ‎ ‎ ‎3.‎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政治制度。主要考查分封制。‎ ‎【解答】材料提到的时间为西周建立之后,内容为分封先代帝王之后和同姓贵族,所以为分封制。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西周建立后,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不是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国王纳贡。‎ 故选:B。‎ ‎ ‎ ‎4.‎ A.“仁” B.“仁政” C.“法治” D.“无为而治”‎ ‎【分析】本题以孔子学院在亚、非、欧、美各大洲广泛建立,国际学术研讨活动频繁举办……说明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在升温为依托,考查孔子的主要思想。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鲁国,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后由孔子的弟子整理成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属于孔子主张的是“仁”。‎ 故选:A。‎ ‎ ‎ ‎5.‎ A.禅让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分封制 ‎【分析】本题以《史记周本纪》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 15‎ ‎【解答】西周建立后,周天子实行分封制。即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和奴隶分封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材料“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正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 故选:D。‎ ‎ ‎ ‎6.‎ A.儒家学派 B.墨家学派 C.道家学派 D.法家学派 ‎【分析】本题考查了孔子。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 ‎【解答】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故选:A。‎ ‎ ‎ ‎7.‎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分析】本题以“尊王攘夷为口号,第一霸主逞威风。”为切入点,考查齐桓公争霸,知道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解答】春秋时期齐国君王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后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最早成就霸业。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 ‎ ‎8.‎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庄子 ‎【分析】本题以“仁”的学说为依托,考查的是孔子历史贡献的知识。‎ ‎【解答】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仁”包括一切美德。‎ 故选:A。‎ ‎ ‎ ‎9.‎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分析】本题考查牛耕的使用。把握牛耕的使用开始的时期。‎ 15‎ ‎【解答】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故选:A。‎ ‎ ‎ ‎10.‎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小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 ‎【解答】为巩固“普天之下”的王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以“受命于天”自居,号称“天之元子”,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他们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是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在各自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其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这样,根据宗法制和分封制,便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制机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每一个等级必须服从上一个等级,并有义务纳贡、服役等。周天子位居金字塔顶端,不仅是所有姬姓宗族的大宗,而且通过“同姓不婚”、“娶于异姓”的联姻原则,又成为有甥舅关系的异姓宗族的共主。‎ 故选:C。‎ ‎ ‎ ‎11.‎ A.楚国 B.秦国 C.齐国 D.魏 ‎【分析】本题考查战国七雄,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从春秋的末期,久已寂寂无闻,入战国的初期,又国多内难。又因为僻处西陲,开化最晚,大家都有些瞧不起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地处西部边陲,开化最晚。故“他”是指秦国。‎ 故选:B。‎ ‎ ‎ ‎12.‎ A.青铜面具 B.四羊方尊 C.司母戊鼎 D.青铜立人像 ‎【分析】本题考查青铜器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商朝青铜器”“最大、最重”。‎ ‎【解答】商朝是青铜器的灿烂时期,其中,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青铜器。‎ 15‎ 故选:C。‎ ‎ ‎ ‎13.‎ A.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青铜器 B.夏朝时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C.商周时期成都平原盛行“三星堆”文化 D.四羊方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分析】本题考查青铜器的知识,考查识记能力。‎ ‎【解答】原始社会末期已出现青铜器,夏朝时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商周时期成都平原盛行“三星堆”文化,四羊方尊造型奇特,而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故选:D。‎ ‎ ‎ ‎14.‎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分析】本题考查了商鞅变法。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纷纷掀起变法运动。‎ ‎【解答】商鞅受到秦孝公的重用,推行改革,提振国力。这件事发生在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故选:D。‎ ‎ ‎ ‎15.‎ A.大运河 B.长城 C.都江堰 D.赵州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体现了李冰的“工匠精神”。‎ 15‎ ‎【解答】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了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的“天府之国”。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具有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无坝引水,自流灌溉,工省效宏等特点,充分体现了李冰的“工匠精神”。‎ 故选:C。‎ ‎ ‎ ‎16.‎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分析】本题以分封制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 ‎【解答】西周建立后,为进行有效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周王室把王畿以外广大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武王死后,其弟周公旦继续推行分封制度,扩展周的统治范围。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同姓子弟。他们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士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 故选:B。‎ ‎ ‎ ‎17.‎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铜象尊 D.大盂鼎 ‎【分析】本题考查四羊方尊的相关知识。‎ ‎【解答】商朝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四羊方尊的出土地点是在湖南省宁乡市,司母戊鼎发现于河南安阳。‎ 故选:A。‎ ‎ ‎ ‎18.‎ A.‎ 如图文字里记载了许多商朝日食、月食的现象 15‎ B.‎ 汉谟拉比法典是用图中文字刻写的 C.‎ 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某人立刻用图中文字记载下来 D.‎ 在如图文字里能找到“立春、立夏、立秋、秋分”等节气的记载 ‎【分析】本题考查文字的演变,知道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并开始出现象形文字。‎ ‎【解答】据所学知,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流域开始出现奴隶制小国,并开始出现象形文字。选项C中的文字是楔形文字。故与史实不相符的是C。‎ 故选:C。‎ ‎ ‎ ‎19.(武安君) 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材料描述的战争是(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赤壁之战 ‎【分析】本题考查长平之战,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关键词“赵括代廉题”“武安君(白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后期,在长平之战中,赵王任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将,导致了赵国军队的大败,四十万赵军投降秦军后,除年幼者240人被放回赵国报信外,其余被白起活埋。‎ 故选:C。‎ 15‎ ‎ ‎ ‎20.‎ A.灵渠 B.都江堰 C.隋大运河 D.元朝运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利工程都江堰。‎ ‎【解答】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故选:B。‎ ‎ ‎ ‎21.‎ 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分析】(1)本题考查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主要掌握齐桓公能首先称霸的原因。‎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故选:B。‎ ‎ ‎ ‎22.‎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分析】本题以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禹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大禹治水非常专心,据说他在外黄河水患13年,三次经过自己家的大门,也顾不上回家看看。这反映了大禹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也因此演化出一个成语:三过家门而不入。舜年老时,采用禅让制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故选:A。‎ ‎ ‎ ‎23.‎ A.黄帝 B.禹 C.忽必烈 D.周武王 ‎【分析】本题考查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15‎ ‎【解答】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1世纪早期),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 故选:B。‎ ‎ ‎ ‎24.‎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分析】本题考查甲骨文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解答】商朝的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故选:A。‎ ‎ ‎ ‎25.‎ A. B. C. D.‎ ‎【分析】本题考查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立人像。属于课本基础知识。‎ ‎【解答】D图是1986年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立人像,连座通高2.62米,重180多公斤,距今已有3000多年。迄今为止,在国内出土的商周文物中,形体如此高大,制作如此精美,尚属首例,因此被誉为“东方巨人”。A、B、C都不是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 故选:D。‎ ‎ ‎ ‎26.‎ A.宁乡 B.澧县 C.龙山 D.慈利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代青铜器的准确识记.应重点掌握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两个知识点.‎ ‎【解答】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造型奇特,花纹华丽,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故答案选A。‎ ‎ ‎ ‎27.‎ 15‎ A.儒家 法家 B.道家 兵家 C.道家 儒家 D.墨家 儒家 ‎【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解答】“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他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为所欲为。“仁爱”“德育教育”是儒家的思想,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理论的核心是“仁”,他认为仁就是要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融洽相处;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 ‎ ‎28.‎ A.科学家 B.政治家 C.军事家 D.教育家 ‎【分析】本题以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为切入点,考查墨子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墨子最早提出光线沿直线传播,进行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墨子在科学上的贡献,这表明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 故选:A。‎ ‎ ‎ ‎29.‎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分析】本题以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后启青铜铭文,现代汉字由它演变而来为切入点,考查甲骨文的相关知识。‎ ‎【解答】本题考察中国古代的文字。根据所学,文字的发展历程为甲骨文、金文(铭文)、小篆、隶书、楷行草书。题干中上承原始的刻绘符号,下启铭文,可知应该为甲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故选:A。‎ ‎ ‎ ‎30.(2019淮安)下表内容是某著名水利工程的相关说明。这项水利工程是要作用 部位 主要作用 15‎ 鱼嘴 将岷江分为内、外二江,外江主要用于排洪,内江主要用于引水灌溉 飞沙堰 当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上限时,多余水量从飞沙堰自行溢出,排入氓江,起到泄洪减灾作用;排出内江水中挟带的沙石,确保内江通畅 宝瓶口 是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内江水流入宝瓶口后,经过不断分闸调节,形成灌溉成都平原的自流灌溉渠系 ‎(  )‎ A.都江堰 B.灵渠 C.永济渠 D.江南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解答】据题干图表中的内容可知,这一著名水利工程是都江堰。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它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组成,“分水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主要用于排洪;东边叫内江,主要用于灌溉,内江之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用来灌溉农田。飞沙堰是分水堤坝与宝瓶口之间长120米的滚水坝,在洪水期用于泄洪,并减少泥沙淤积。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 ‎ ‎31.‎ A.武王伐纣 B.西周分封制 C.春秋争霸 D.战国七雄 ‎【分析】本题以《史记》记载为依托,考查分封制。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西周初期,为巩固周朝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宗亲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称为“授民授疆土”。‎ 故选:B。‎ ‎ ‎ ‎32.‎ A.承认土地私有 B.建立县制 C.奖励军功 D.奖励耕织 ‎【分析】本题以商鞅变法的影响为依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知识。‎ 15‎ ‎【解答】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非常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该措施使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增强。‎ 故选:C。‎ ‎ ‎ ‎33.‎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分析】本题以《左传》记载为依托,考查分封制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忧俱有外侮。捍御外侮者,莫如亲亲,故以周亲屏周。”材料涉及的制度是分封制。西周初期,为巩固周朝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宗亲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建立诸侯国,称为“授民授疆土”。诸侯有权管理封地内的居民,有权将自己的封地以及居民分封给自己的亲族。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定期进行朝贡述职,还必须随时准备率领自己的武士和军队,接受周天子的调遣,保卫周王。‎ 故选:B。‎ ‎ ‎ ‎34.‎ A.周朝实行分封制 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分析】本题以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 ‎【解答】由材料“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可知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的这段材料说明了周朝实行分封制、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没有说明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故选:C。‎ ‎ ‎ ‎35.‎ 15‎ A.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 B.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C.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D.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青铜器的认识。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有了进步,如:生产规模大,技艺水平高;分工细致;种类繁多,不仅有实用的功能,还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 ‎【解答】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如著名的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等;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观察题干关于青铜器图片可知,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是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选项A。‎ 故选:A。‎ ‎ ‎ ‎36.‎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分析】本题考查了儒家思想。孔子春秋晚期鲁国人。‎ ‎【解答】中国古代的“仁、义,信”思想属于儒家思想。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儒家提倡“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故选:A。‎ ‎ ‎ ‎37.‎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15‎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分析】本题以王国维的一段话为切入点,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可知,这主要反映了百家争鸣的原因,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 故选:D。‎ ‎ ‎ ‎38.‎ A.贾谊 B.屈原 C.王船山 D.曾国藩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端午节由来的相关史实。‎ ‎【解答】战国时期,楚国都城被秦国占领,楚国诗人屈原无比绝望,于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国。屈原为国为民而死,楚国人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这天吃粽子、划龙舟。后来国家把这天定为端午节。‎ 故选:B。‎ ‎ ‎ 二.填空题(共2小题)‎ ‎39.(2019聊城)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朝军队在 牧野 决战。公元前260年, 长平 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分析】本题以公元前1046年和公元前260年的战役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商朝灭亡、战国时期著名战役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与商纣在牧野大战,商军在阵前纷纷倒戈,引导周军攻入商都,商纣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爆发的长平之战中,赵军大败,四十多万人被俘,绝大部分被坑杀,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故答案为:‎ 牧野;长平。‎ ‎ ‎ ‎40.(2019湘西州)请写出《战国七雄形势图》中英文字母所表示的国名:‎ 15‎ A. 燕 B. 齐 C. 秦 。‎ ‎【分析】本题以《战国形势图》为切入点,考查战国七雄。‎ ‎【解答】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七个国家。它们在地图上的方位分别是齐在东方,楚在南方,秦在西方,燕在北方,赵魏韩在中间。‎ 故答案为:‎ A.燕;B.齐;C.秦。‎ ‎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