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 M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目 录
一.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 2—86
1.高中历史必修1知识点整理 2—34
2.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整 34—58
3.高中历史必修3知识点整理 58—86
二高中历史必修易错.易混点整理 87—111
1. 高中历史必修1易错.易混点整理 87—98
2. 高中历史必修2易错.易混点整理 99—105
3. 高中历史必修3易错.易混点整理 106—111
三. 高考历史解题技巧 112—129
1. 高考历史选择题解答技巧 112—124
2. 高考历史问答题解题方法点拨 125—129
四.高中历史大事年表 130—141
一.高中历史必修知识点整理
高三年11班 高炳巡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政治制度(约前2070--前1600)
第一个国家政权,依据 :出现公共权力
2.商朝政治制度(前1600--前1046)
1.内服外服:
A.内服是王畿,商王直接统治地区
B.外服是附属国管辖地区
C.商王实权,但是控制有限.
2.神权色彩: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
二.封邦建国---西周政治制度(前1046--前771)
1、分封制:
1).概念: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周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各诸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承担各种义务。即所谓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周王:最高统治/王都镐京/都城王畿/直接驻地
同姓:分封主体/富庶之地/战略要地/土地人口物资武装
其他:功臣.烟亲,殷商降族
3)影响:①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②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巩固了统治;
③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2、宗法制
(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周王、诸侯还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为大宗,其他嫡长子的其他兄弟(次子、庶子)为小宗。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
(3)作用:①确立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3、礼乐制:政治生活准则,实质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第2课大一统与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一.从群雄割据到大一统 (前221年)
1)条件:A.春秋开始,宗法分封遭到破坏,大宗频繁取代小宗,周王失去共主地位。兼并战争使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
B.战国时,新兴地主夺权,诸候竞争,各国变法。
C.经商鞅变法后秦国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
二、“始皇帝”与三公九卿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的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表现:A皇权至上 B皇位世袭
(2)皇帝制度:①皇权至上,大权总揽;②“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
(3)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三.废分封,设郡县
(1)地方官制—废分封,置郡县(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郡的最高长官为郡守郡丞负责管理行政和刑狱事务。郡尉负责军事和治安县丞县尉与郡丞郡尉相同乡吏中“三老.管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缴,循禁盗贼等基层机构)
(2)选拔和考核官吏制度:实行“殿最”制,最者受奖赏,殿者要受罚
(3)秦律:细密、严苛,轻罪重刑。
四.影响: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一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 隋唐:三省六部制
(1)运行机制:①三省——中书省(起草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封驳审议)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影响:A.相互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效率 B.相权分割,利于加强皇权
2.宋朝:分相权:“中书门下”—--行政、枢密院—军事、“度支、盐铁、户部”—--财政
3. 元朝:一省制既中书省,宰相权势过重
二.选官制度
1、汉朝选官制度:察举制
2、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制:九品中正制
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
3、隋唐宋元科举制度:
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政府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积极作用: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作用:
内容多不出儒学经典范围,特别是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和创造精神的人。
三监察与谏议
1.秦朝“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掌管监察
2.汉武帝:A.中央由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和弹劾百官
B.地方上设置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3. 隋唐时期正是形成谏议制度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
3. .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4. .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门的谏议机构已经没有啦,在中央,既设有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又设有六科给事中,与六部相对应,进行业务监督,合称“科道”。在地方省级机构还设有专门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
四. 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维护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事我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
第四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1、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一)西汉:刘邦建立,于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
汉高祖:铲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出现郡国并立局面
汉景帝:前154年,采纳贾谊、晁错(《削藩策》)建议削藩,引发“七国之乱”。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汉武帝): ①建立中朝(尚书令、侍郎),削弱相权 ②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监察 ③颁布推恩令(主父偃建议),解决王国问题;酎金制度,剥夺爵位
推恩令: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
权力过于集中的弊端:东汉后期,皇帝大多幼小昏弱,出现外戚、宦官专权,导致政局动荡。
(二)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 藩镇割据:唐朝“安史之乱”后,唐代宗为求得安定,大封节度使,其官位世袭,拥有武装,最终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
(2)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南方各地和北方山西先后出现十余个政权,称“十国”。
(3)周世宗改革:革新政治、发展经济、严惩贪官、抑制藩镇;为北宋结束五代十国打下基础。
(三)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 1) 北宋:赵匡胤建立,于公元960年,定都开封(陈桥兵变)
强化集权的措施:
①收精兵。
1) “杯酒释兵权”
2)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
枢密院(发兵权)“三衙” 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统兵权)
——禁军 禁军、厢军、乡兵、蕃兵
②削实权。(宰相、节度使、州郡长官、武将)
措施:宰相权:1.军 权——枢密院
2.财政权—— “三司”——“计相” 盐 铁,户部,度
3. 设立通判,监督州郡长官;废除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 制度,派文臣任州郡长官。
③制钱谷。设立转运使,消除割据的物质基础
弊端:“三冗”:“冗官”、“冗兵”、“冗费”
意义:宋代以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皇权与相权矛盾突出。
二.皇权的不断加强
1.明朝:
(一)丞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明朝初期,沿袭元制,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教训,控制相权,加强皇权。
2)概况: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亲自掌管六部。
3)影响:1600年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发展到新高度。
(二)内阁的演变
1)殿阁大学士:明太祖因废除丞相后,事务繁多而设。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协助章奏,不参与决策。
2)设立内阁:明成祖正式设立。“票拟”、“批红”
2. 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清朝建立, 承袭明制,设立内阁。军国大事,由满州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概况: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军务设军机处。职权不断扩大,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交往,日夜轮流值班,只能跪受笔录。
3)影响:A简化政务手续,提高行政效率。 B完全听命皇帝,大事一人裁决。
C皇权高度发展,成为重要标志。
三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权力高度集中,地方权力不断消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
散削弱。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1.克里特文明(前2000-前1700年)标志—产生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群,象形文字。
2.迈锡尼文明(前1400年—前12世纪)特点—新的君主国兴起出现王宫,陵墓和刻有文字的泥版文书。
3.黑暗时代:前12世纪,迈锡尼文明彻底毁灭。此后300年,希腊陷入“黑暗时代”
二.古希腊城邦(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
1、城邦:一种国家形态,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村落。
2.殖民扩张:A.原因: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地少人多。
B.影响:促进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吸收先进文化成果; 为创造独特文明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三.古希腊城邦政体
1.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A 公民界定: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成年男性成员。妇女、奴隶、外邦公民没有公民权。
B 政体类型:君主制、寡头制僭主制、民主制、贵族制
2.影响:城邦公民享受充分政治权力,雅典民主制提供宝贵经验
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民主政体的发源地)
一、从君主制到民主制
1、 民主初兴--贵族制:前8—前6世纪,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由君主制终身制、世袭制走向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2、走上正轨: 前594年,执政官梭伦改革
3、确立民主:前509年平民克里斯提尼改革
4、全面繁荣:伯利克里统治时期
二、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1.雅典民主政治---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A.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关,审决国家大事。所有公民均有参与、知情、发言、选举和被选举权。最重要的程序是辩论,促进了对知识的崇尚,大学说家辈出。
B.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准备提案、主持大会、公民大会休会期间最高权力机构。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C. 民众法庭:日常司法机关,审核任职资格,避行贿舞弊
三、 雅典民主的意义和局限
积极意义:
(1)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民主政治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2)政治决策通过多数人的认真讨论,会使问题考虑的更全面。
(3)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使公职人员对社会负责,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4)推动思想文化的发展:
局限性:(1)与现代民主不同,只是公民群体的民主,而非公民,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妇女,都没有享受民主权利;(2)雅典民主是男性为中心的民主。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
一、 从共和国到帝国
1、君主制:建城之初,蕞尔小国,行君主制。
2、贵族共和制
A执政官:共有两名,任期一年,权力相等,选举产生
B元老院:决策机构,贵族组成,政事共商,少数从多数
C公民大会:平民参加,选举公职人员通过元老院议案。
D保民官:平民斗争的结果
3、帝制
(1)原因:积极对外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共和原则被废弃,逐渐走向帝制
(2)概况:A屋大维——前27年,采用元首制。实质是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罗马进入200年稳定时期,史称“罗马和平”。 B戴克里先——实行公开君主制。
二、 罗马法
1.《十二铜表法》
1)编著:前452-前451年,在保民官提议下,编订十个法表,为贵族利益服务,前450年,增编两个法表而成。
2)内容:基本是未成文的习惯法汇编。明确维护私有财产和贵族既得利益。
3)影响:A虽未给平民带来太多的好处,但是平民的胜利。B贵族不能象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C罗马法的渊源,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
2、查士丁尼法典
1、形成:前3世纪后,帝国统治者整理、汇编各种法律,最终形成罗马法体系,代表为查士丁尼法典。
2、 组成:即《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
A.《查士丁尼法典》包括历代皇帝颁布的赦令。
B.《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财产关系和诉讼等方面的法规
C.《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收集了不同时期的法学家对罗马法提出的各种学说和解释.
D.《查士丁尼新敕》查士丁尼颁布的100多条赦令汇编成集.
3.罗马法的影响:
①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②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今天继承的罗马法法律制度、原则:①陪审制度②保护人制度即律师制度③“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即“不告不理”原则
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
第8课英国渐进的制度创新
一、 从《大宪章》到权力法案
1.《大宪章》
1)原因:削弱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2)签署:13C初限制王权,保障贵族,骑士与市民利益。
3)影响: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限制王权
2.《权利法案》1689年制定,
1)目的:限制王权
2)影响:A确立议会主权,国王权力受到议会限制
B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进入稳定发展时期
C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由人治转向法治。
二、责任内阁的形成、
1.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统而不治”,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为第一任首相。
2 .职责: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3、 两党政治:19世纪中期,议会变成两大政党之间的权力角逐,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首相由多数党领袖担任,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4、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取得更多席位,确保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5.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以国王为元首,以首相为最高行政首长,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
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一、 联邦宪法的制定
1、 背景:美国面临新问题(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A邦联的松散状态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稳定统治秩序,保护国家的利益和主权B需要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C力求在大国中确保共和政体
2、 制定:1781年费城制宪会议
3、 原则:A、联邦制原则。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国会掌管联邦财政;建立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这上的联邦司法体系,但各州保留较大自主权。
B、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民主制原则(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员由民选产生。
4、 补充:前10条修正案,规定公民若干自由权。
5、 1787年宪法是近代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
二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
1.联邦制度的概念:中央与州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最高法律。
2.挑战:州权主义活跃导致1861年至1865年美国内战林肯总统提出“为联邦的统一而战”的口号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3.完善: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规定废除奴隶制,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从而维护国家的统一。
4.影响:联邦制度成为维持的统一与稳定成为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政治前提。
三、两党制
1、形成:华盛顿之后,总统选举受到统治控制,国会形成两党对垒局面。
2、基础:19世纪中期,民主党(驴)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象)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利益。南北战争后,各自基础发生了变化。
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一.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1.革命前的法国:A.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B.统治阶级:教士贵族
C.被 统 治:平民:资产阶级、城市平民、农民
2. 法国大革命
A.革命爆发: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为起点
B.过程:三级会议转变成制宪会议,8月通过《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即 《人权宣言》1791年9月,颁布1791年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实行三权分立。
3.曲折与反复
A.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B.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1804年,拿破仑称帝。
C.1815年复辟王朝:封建复辟,1815年,反法联军帮助复辟了波旁王朝
D.1830年7月,大资产阶级建临时政府,建立“七月王朝”
E.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48年2月法国再次发生革命,宣布共和.
F.法兰西第二帝国.1852年,路易.波拿巴称帝,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 战败,帝国覆灭
G.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0年共和派在巴黎宣布废除第二帝国,建立共和国。1875年1月建立总统制共和制,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确定《马赛曲》为国歌。7月14日为法国国庆日
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确立法国政体为总统制共和国
内容:①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②行政权归内阁和总统。总统由国民议会
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及军队最高统帅,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
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征得参院同意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
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二. 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1.德意志的统一
(1)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经济连成一体,封建割据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2)过程:1864——1870年,普鲁士在首相俾斯麦筹划下,发动了三次三朝战争,完成了统一。A.1864年普奥对丹麦的战争,B.1866年的普奥战争,1870年的普法战争.
(3)影响:这是一场结束封建割据的革命,解决了德意志的民族统一,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
二、德意志帝国:1871年,在法国凡尔赛宫成立
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德国政体为君主立宪制
内容:①国家元首是“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②首相:作为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③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权力较小,帝国国会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只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力;
特点: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实质:德意志国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
三、魏玛共和国
1、建立:1919年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享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并颁布魏玛宪法。
2、局限:没有摧毁旧帝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基础,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薄弱。
3、结局:经济大危机冲击下,希特勒建立法西斯统治
4、启示:在德国这样专制主义影响深远的国家,要真正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必须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9)
第13课鸦片战争
一,虎门销烟
1.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当众销烟,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
二,《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1.第一次鸦片战争
(1)原因:
A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对外寻找商品市场和原料产 地,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B直原因接: 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在华利益。
⑵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⑶结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①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 通商口岸;②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③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此外通过条约附件,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4).影响:A、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C、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⑴原因:根本原因是:(1)西方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2)修约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2)、经过: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战争,1860年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战败求和。
⑶结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内容:①增开天津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②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③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④清政府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等
⑷影响:①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②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设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同文馆;
③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兴起;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一.金田起义
1、根本原因:A.腐朽的封建统治:
B.鸦片战争的影响和广西自然灾害严重导致了阶级矛盾尖锐
2.时间: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二.天国兴衰
1、简要过程:
①兴起-------1851年金田起义
②发展--------1853年定都天京
③全盛-------北伐和西征,至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军事行动
北伐
西征
东征
目的
推翻清朝
巩固天京
充实力量
领导
林凤祥、李开芳
赖汉英、石达开
秦日纲、石达开
结果
失败
败湘军,进江西
夺扬州,破两大营
作用
牵制清军
巩固天京
达到全盛
④转折--------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原因:①建都天京后,统治集团内部开始腐败
②恢复等级制度
③诸王争权斗争
⑤挽救危局-------提拔陈玉成和李秀成;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⑥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
2.对两个方案的认识:
《田朝田亩制度》:①革命性--------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②空想性-------绝对平分土地无法实现。
③落后性---------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
《资政新篇》:①进步性-----是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
②空想性-----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少必要的社会条件
第15课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战争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原因:A根本原因:日本走向资本主义,形成侵略朝鲜、夺取东
北、占领中国、征服世界的扩张政策(日本蓄谋已久(大陆政策))。
B.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日本以“朝鲜改革案”纠缠
2、过程:A爆发:1894.7日军在丰岛海面偷袭中国运兵船
B.1894年9月中日在黄海大战.海军提督丁汝昌、“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
3、 结果:1895签订《马关条约》
4.《马关条约》的内容:①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5.影响:
①、《马关条约》的危害:《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深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财政。
②、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国势艰危,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
③、日本的胜利大大刺激了西方列强,以“三国还辽”为开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④、甲午战败后,为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进行了军事改革。
⑤、面对民族和生存危机,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始而震惊,继而奋起,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
1、起因:A、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B、19世纪末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
2、 口号:1898年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3、 清政府政策:镇压—招抚—镇压
4、影响:义和团体现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推动了清政府的改革。
三、八国联军侵华
1、原因:A、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B、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
2、 过程:A、1900年,列强组织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进犯北京。B、慈禧太后携光绪逃往西安,发布“剿匪谕旨”。
3、 结果: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
4.内容:(1)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和盐税等收入做担保。(2)清政府保证禁止人民反对外国侵略。(3)清政府拆毁大沽口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5)惩治“首祸诸臣”等
5.影响:《辛丑条约》是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不仅加深人民的苦难,而且是中国的税收被列强控制;使馆区成为侵华大本营。
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开始形成 加 深 进一步加深 最终形成
第16课 辛亥革命
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
1.背景: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清政府内外交困,1905年,载泽出国考 察宪政实行新政,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预备立宪) 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
2.条件:(1)组织基础:
A.1894年兴中会等的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的政体
B.1905年中国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以“驱 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以《民 报》为机关刊物。
(2)思想基础: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 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 (康、梁)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
(3)军事基础:武装起义:1911年4月,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黄 花岗起义)由于缺乏建立根据地的思想,没有形成 坚强统一的领导而失败,但是打击了清王朝的统 治,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
3.三民主义:A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B.民权主义:“创立民国”C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心是土地问题
二、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国号“中华民国”,政体为 “五族共和”
意义:震撼清王朝统治,全国响应起义,各省纷纷宣布脱离清的统治, 清朝土崩瓦解。
三、 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1、中华民国建立:A、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B、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C、名义上为中央政府,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统一。
2、清帝退位: 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260多年的清王朝统治结束,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3.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大权在握;立宪党和旧官僚的支持。
4.意义: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创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第17课五四运动
一. “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
1.背景:
(1)一战后,日本加快侵略中国的步伐。1915年日置益向袁世凯提出 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2)民族矛盾:1918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根本原因:阶级矛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五四运动
1、导火线:1918年的战胜国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做出了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
让给日本的决定,中国外交失败。
2、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
3、高潮:上海的“三罢”斗争。
4、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结果:初步胜利。免除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6、五四运动的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4)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6.五四运动的性质: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体现“爱国主义精神
第五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探索公正的理想国
1.空想社会主义
1.原因:A、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悲惨。B、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认为资本主义不是公正、合理的社会,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形成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2.代表: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3.主张:A、圣西门主张实行实业制度,是“工业社会最早的预言家”。、 B、傅立叶和欧文主张建立合作组织。
二《共产党宣言》
1. 创作背景:马克思、恩格斯吸收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历史辩证运动思想,结合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等人著作揭示资本主义的秘密。
2. 发表背景: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改组德国“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并为该组织纂写宣言,即《共产党宣言》。
3.发表时间:1848年
4.内 容 ①肯定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 ②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③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④昭示未来共产主义的原则。
5.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成为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巴黎公社——第一个工人政权
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外有 普鲁士军队的侵略,内有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统治。
2.直接原因:政府军偷袭国民自卫军阵地,欲解除其武装。
3. 性质:第一个新型的工人政权。
4.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86名委员,一半工人,还有医生、律 师等知识分子)
5. 举措:公职人员工资不得超过熟练工人工资;成立合作社;人民有 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有利于工人的立法:废除面包工人夜 班制,任意罚款和克扣工资,协会签合同等;
6.失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血腥镇压;巴黎公社力量弱小,寡不敌众。
7.历史意义:为后世提供经验教训;巴黎公社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革 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
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革命前的俄国
1.背景:19世纪60年代,俄国自上而下改革,推进工业化,但不彻底;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一战使俄国落后腐朽充分暴露,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二月革命:1917年初,彼得格勒工人起义,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该政府继续战争。
2、四月提纲:列宁《四月提纲》的发表:俄国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3、七月流血事件后确立武装起义方针。
4、十月革命: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在布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武装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取得胜利。
三、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
1.政权的建立: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①一切权利归工兵代表苏维埃 ②《和平法令》——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③《土地法令》——无偿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劳动者
④人民委员会的成立——列宁为主席
2.1918年春,全国各地普遍建立起苏维埃政权,苏维埃这种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确立,并通过第一部宪法,正式定国名为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
3..1922年,苏俄、乌克兰、白俄罗斯、外高加索联邦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4.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是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开辟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 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第21课新民主主义与中国共产党
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1923)
1.成立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以俄为师,接受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人.
2.思想准备:杨匏安在《中华新报》发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剩余价值理论
3.早期组织: ①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新青年》为机关刊物。②10月,李大钊在北京成立早期组织。
③武昌、长沙、广州等地也相继成立。
4. 正式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5. 大会纲领(最高纲领):A、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B、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C、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D、党的组织机构是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中央局。
6.意义:
A中国共产党“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B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中国
C革命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7.1922年,中共“二大”现阶段目标(最低纲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军阀。
8、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1922—1923
(1)领导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2)起止点: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大罢工为结束。(3)教训:必须团结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
二、国民大革命(1924——1927)(第一次国共合作)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准备:A、1922年发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 明确提出建立民主联合阵线的方针。B、中共二大讨论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正式确立建立民主联合阵线的方针。C、孙中山同意国共合作。
(2)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新阐释三民主义,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开始。
2、北伐:1926年广州革命政府北伐。
3、失败: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
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
1、武装起义:1927
A、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由周恩来、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
导,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B、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派
的总方针。初以夺取城市为目标,后转向农村。
2、井冈山道路:1927年9月9日 秋收起义爆发;1927年10月 秋收 起义部队开创井冈山根据地,走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井冈山道路, 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3、红军长征(1934.10—1936.10)
(1)原因:A、根本原因:王明的“左”倾错误;
B、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 过程:
A.1935年1月遵义会议——A、纠正错误军事路线 B、确定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C、扭转被动局面,革命转危为安。
B.1935年8月1日《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到达陕北——建立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根据地。
4、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国民党内部分化。
(2)爆发: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事变,扣
留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解决:中共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确定了逼蒋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4)意义: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打下基础。
四、国共合作抗日(1937——1945)
1、日本侵华罪行:A、全面侵华,残暴统治,制造系列惨案B、实行以华制华:建立伪政权,推行“治安肃正运动”等C、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政策、三光政策。
2、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1937年9月,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承认共产党的合法地位。标志着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两大战场
A、抗战开始后,存在着以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以
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两大战场基本上是相互配合。
B、1938,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主要战场。。
C、国民党政策重心趋向反共。1939年国民党五届五中全
会制定“溶共、限共、防共、反共”方针,制造皖南事变。
D、中共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
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
击退反共高潮,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 胜利意义:
A、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B、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
重大贡献。
C、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D、中国国际地位大为提高,收回台湾。
五、解放战争(1945——1949)
1、两种命运的较量
(1)两种命运
A、民主和平与建立联合政府:1945中共七大。
B、专制内战与实行一党独裁:1945年国民党六大。
(2)重庆谈判:1945年8—10月,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确立和平建国方针。
(3)政协会议:1946年召开再次确立民主和平建国路线,后被国民党推翻。
2、解放战争
A、全面进攻:1946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爆发。
B、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共产党采取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方针,粉碎重点进攻。
C、战略决战:1948年,解放军力量超过国民党,决战时机成熟。1948年9月—1949年1月进行辽沈战役(1948年9月开始至11月)、淮海战役(1948年11月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平津战役(1948年12月5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
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主力,解放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
D.1949.1.21日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上台
E、北平谈判:1949.1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任代总统,国共和谈,李拒绝签字。
F、渡江战役:1949.4月21日发动渡江战役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G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7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H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的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历史的结束。
②使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
③改变世界政治格局
④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中国现代史: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0—1956年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1956—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12—今)。
第22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开国大典
一. 新中国的建立
1、准备: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事宜。内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临时宪法中央人民政府施政方针;新政协的性质和地位;改北平为北京,定都北京; 采用公元纪年,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2、开国大典:1949.10.1
3、性质特色: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充分体现
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团结建国的精神和政权特色。
4、意义: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目的:为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以替代临时宪法《共同纲领》。
2、内容:A、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
B、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C、制定社会主义革命和
设的方针政策。D、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写入宪法。
3、性质:1954年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4、意义:A、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巩固革命建设成果。
B、反映过渡时期要求,反映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C、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奠定基础。
D、1957年初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初步确立。
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目 的: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
2.内 容:共106条包括:国家机构 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旗、 国徽和首都
3.性 质: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
4.意 义:1.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 成果,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广大 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2.它的颁布极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 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奠定了基础。
5.1957年,随着经济上和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初步确立。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确立: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立
2.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 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着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3.曲折: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停顿,“文革”时名存实亡。
4.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展完善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
1.基础: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
2.指导思想 前期: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3.后期:1982.9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形式:政治协商
5.组织:政协会议
6.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
7.曲折: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文革时期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族一律平等和各 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2.发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 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五大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成立)、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成立)和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成立)
第23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
背景: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掀起“文化大革命”被林彪、江利用
时间:1966——1976
开端:《炮打司令部》
影响①司法部门的瘫痪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③党组织、规章制度遭到破坏
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①首 要 环 节:平反冤假错案——为刘少奇平反
②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 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
③逐步完备的法律体系
A,1982年宪法,《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逐步建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B.198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99年4月《行政复议法》 规范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依据。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和人民平等的原则。
C.1997年“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重点
D.1999年3月“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三、基层民主选举
1.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2.1998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3.村民自治: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核心
4、意义:贯彻了“依法治国”的精神,保障了群众的民主权利。
24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含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台湾可保留军队
2. 最初提出:针对台湾问题(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
3.酝 酿:1981年9月30日叶剑英的“九条方针”
4.形 成:80年代,邓小平全面阐述“一国两制”
5.确立: 1982年宪法的规定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 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1.条件: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日渐完善。1984年12月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邦声明》
2.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 收回香港
意义:洗刷民主耻辱,翻开香港历史新的一页,统一大业迈出坚
实的一步。
3.澳门回归1987年4月,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20日 收回澳门
3、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时间:十一届三中全会
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进程:
①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停火;
②80年代以来,两岸民间交流活动增加两岸通航、通邮、通商
③1992年在“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上达成共识
④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文件
⑤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障碍:“台独”势力,“反华”势力
共同愿望:实现台湾和大陆早日统一
第七单元 复杂多变的当代世界
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
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60、70年代西欧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兴起、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冲击两极格局,促世界格局多极化------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25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冷战”的兴起
1原因:(1)二战结束,由于共同的敌人被打败,美苏失去同盟基础,双方关系逐渐恶化(2)二战结束时,美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3)美国把苏联看作称霸世界的主要障碍,遏制苏联。苏联把确保东西部安全作为国家首要利益,扩大在世界的影响。(4)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根本对立.恶化根本原因
2表现(1)政治: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年,杜鲁门公开宣称与苏联和社会主义对抗,标志冷战正式开始。从此出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
(2)经济:马歇尔计划:即1948年提出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1949年苏联成立“经互会”对抗。
(3)军事:为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控制,1949年成立北约。为对抗北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民主国家成立华约组织。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标志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3影响:A美苏“冷战“关系压倒其他国际关系,世界被分裂为两部分 B两个超级大国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世界处于毁灭性核战争威胁下。C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D两国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破坏世界和平。
二“冷战”中的“热战”——美苏为背景的军事较量
①朝鲜战争(1950年——1953年)
影响: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冷战”由欧洲扩大到亚洲
②越南战争(1961年——1973年)
影响:消耗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导致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开始赶超美国。
三、冷战的影响
1.美苏“冷战”关系压倒其他国际关系,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2.美苏的军事对抗威胁世界安全,但均势又使世界没有发生大战。
3.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大举用 兵,破坏世界和平
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①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的下降,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威胁;
②西欧经济的迅速发展,联系日益密切;
③西欧的联合才能在世界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2.形成
①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成立
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六国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
3. 发展:建立关税同盟,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
加强科技合作。
4.影响 ①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经济上成为美国竞争对手,政治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
策,削弱美国的霸权地位。(1973年定为“欧洲年”)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背景:
①二战后,美国由削弱日本变成扶植日本的政策;(减赔款,提供援助)
②战后日本经济衰竭,民不聊生
2.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原因:
①美国的扶植;②重视科技与教育;③制定经济计划,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的发展;④战后民主化改革
3.表现:1956---1972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4.影响:①改变了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②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冲击着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 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三、第三世界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不结盟运动的标志)
1.背景
① 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诞生为其成立奠定基础;
② 新兴国家在两极格局下自身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③ 新兴国家维护独立、主权、发展经济的共同目的驱使。
2.提出: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
3.第一次不结盟首脑会议
①时间:1961年
②地点: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与会25个国家
③内容: 通过《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确立独立、自主、不结
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反殖民主义、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
共处代替“冷战”;全面彻底裁军、销毁核武器。
④意义: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
历史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物的局面
第26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一 、独立自主外交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政策
背景①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资本主义阵营VS社会主义阵营
②美国等西方国家敌视中国 ③苏联等国家承认中国 ④中国站在 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内容:
①“另起炉灶”:不承认旧的外交关系和审查签定的条约,建立新关系;
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取缔特权,与西 方国家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③“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苏联一边。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日内瓦会议(1954年)
作用: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会上起的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4.亚非会议(1955年)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会后与许多亚非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二、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原因:创始会员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霸权主 义衰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帮助
未恢复的原因:美国敌视中国
恢复:1971年26届联大召开会议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
三、历史性的握手
原因: 美国霸权主义的衰落中国国际影响的增大
中美外交过程:以“乒乓球外交”为起点。
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建交: 1978年12月,中美发表《建交公报》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
背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推动——“越顶外交”冲击
中日外交
建交: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华,签定《联合声明》。
影响:中美关系缓和以及中日建交,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许多西方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四、国家交流与合作
与俄罗斯、美国、日本、法国等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2001年,中国、俄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002年,中国和东盟签定《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一、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瓦解
1.戈尔巴乔夫改革
①背景: 80年代,苏联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困境1985年,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受阻,转向政治改革
②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
③内 容: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④影 响:政局失控,各派政治力量斗争,民族纷争迭起,一些加盟共和国宣布独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①东欧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 ②
1990年,东德合并到西德结束德国分裂,实现统一; ③1991年,经互会和华约解散
2.苏联解体
①8.19事件:1991年8月19日,部分苏联领导人软禁戈尔巴乔夫后失败
②独 联 体:1991年12月,俄等11个国家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同时苏联解体。
③苏联解体: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引发经济、政治危机。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
④两极格局瓦解: 原因:东欧剧变后向西方靠拢,苏在欧洲体系崩溃。 标志: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二、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
1.“冷战”后的世界局势
①特点:总体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和平与动荡并存
②原因:两极格局瓦解,大国军备竞赛和对抗减弱
2.地区冲突与局部战争
原因:两极结束,力量失衡,民族、宗教、领土争端突显,美国的霸权主义、恐怖主义
表现: 1991年海湾战争;1992年波黑战争;1999年北约轰炸南联盟
三、当今国际局势
1.当今国际局势
特点:多极化趋势加强,出现“一超多强”(美国单边主义)
原因:美国是超级大国,中、俄、欧、日、发展中国家崛起
2.影响:①多极化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多极化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多极化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 农业的起源
1.起源:从采集向种植发展而来(采集经济还不是农业)
2:农耕经济的地域差别:
北方:黄河流域,代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粟和炭化菜子。
南方:长江流域,代表:长江下游河姆渡遗址,稻谷和家畜遗骸。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育水稻和粟的国家
3. 产业结构:以种植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五谷” ,“六畜”
五 谷:粟.、稻、麦、稷、豆
六 畜:猪、马、牛、羊、鸡、狗
二. 从耒耜到曲辕犁
1.生产工具的改进
A.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工具:耒耜和石器
B.商周时期:耒耜和石器,出现少量的青铜器
C.春秋战国:铁农具的广泛使用(赵、燕遗址出土的大量铁器农具)
2. 牛耕和犁的使用
A.春 秋后 期:牛耕出现
B.战国中后期:铁犁用于牛耕
C.西 汉时 期:发明犁壁,牛耕得到广泛推广
D.唐 朝时 期:长江下游出现曲辕犁,又名江东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3.灌溉工具:翻车(三国曹魏)、筒车(唐代不用人力)
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大禹治水
2.古代水利工程
A.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
B.西汉:漕渠、白渠
C.西域:坎儿井(起源于西汉,因地制宜)
3.治黄(汉代,王景治黄)
四.从千耦其耕到个体农耕
1.原始耕作方式: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
2.小农经济
(1)产生时间:春秋
(2)产生原因:①铁农具、牛耕②私有土地出现
(3)特点:
①以家庭为单位
②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③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
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④脆弱性:自然灾害和统治者过度的剥削压迫容易导致自耕农破产。
五、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产业结构)
2.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3. “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4.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生产规模)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废井田,开阡陌
1.从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到井田制
商周:井田制的出现
公田:名义上国有,实为贵族占有,田地居中
私田:劳动者拥有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无所有权
西周的经济基础是井田制,上层建筑是分封制
2.井田制的瓦解和崩溃
A.春秋时期:井田制走向崩溃,表现 “公田”被抛荒 “私田”成为私有土地 。
B.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打破公私田界限税制改革,加速井田制崩溃
C.前594年鲁国:初税亩,按亩数征税 晋、楚、郑改革
D.改革实质:土地私有制合法化
E.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法律上废除井田制,是对土地私有的肯定
“依军功行田宅”——新兴地主阶级出现
二、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
1.古代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
A.君主私有土地:由宫廷掌管,收入用于君主开支
B自耕农私有土地
C.地主私有土地: 原来公卿贵族占有的“公田”转化为“私田”
(1)地主来源:军功受田者 ;通过土地买卖获得的田地汉代:通过土地买卖强占土地
(2)土地兼并 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3)明清:商品货币繁荣,占田土普遍,土地私有进一步发展
2.土地兼并影响:影响国家赋税收入,社会动荡不安
3.抑制措施:"均田、限田”保护自耕农经济485年,北魏颁布均田令,隋唐沿用
三、租佃关系的日趋完善
1.东汉私人大地产及经营方式
①特权地主阶层和大田庄的兴起:大田庄特点:极强的自给自足能力
②田庄制下人身依附关系
③田庄发展:兴起:战国 普及:汉代
2.租佃关系
战国产生;
宋代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
明清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主要形式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1.四大经济区:山东、山西、江南、龙门碣石以北
①黄河流域的山东、山西(以崤山为界:传统经济区,自然条件优越,开发较早,人烟稠 密,经济实力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的地位。
②两汉时期的江南:气候炎热潮湿,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经济实力弱
③龙门碣石以北:气候寒冷,土地贫瘠,是传统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
2.战国到东汉,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南迁的原因:①天:天灾 ②官:政府徭役③军:供给军队物资 ④钱:高利贷 ⑤愚:经营不善
2.南迁的三次高潮:
第一次:两晋之际,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少数民族内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恶化
第二次:唐安史之乱以后,中唐后南方人口增加,经济实力提高
第三次: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第三次人口南迁。
三、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
1.南方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①北方移民带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②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③南方发展农耕经济的潜力
2.重心的南移
⑴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初步开发
①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
②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出现大城市例如建康(江苏南京)
⑵隋唐时期江南的进一步开发:经济继续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⑶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3.经济重心南移的社会影响:文化的南移,人才密布“财赋之地,人物渊菽”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一、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
1.青铜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末期,约15个世纪
冶炼技术:炼渣含铜量仅为0.7%
特 点:种类齐全、工艺精湛、造型生动
用 途:礼器、兵器、乐器、饮食器、生产工具(少量)等
2.铁器时代:春秋时期开始
①冶铁工艺:从块炼铁到生铁(春秋时期) 从块炼钢(春秋时期)到灌钢法(南北朝时期)
②冶铁燃料:煤:汉代开始,北宋普遍使用,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焦炭:南宋末年使用,明朝流行
(二)、衣背天下
1.丝织技术: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1)相传上古时代的黄帝时期发明了养蚕缫丝。
(2)西周以后,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3)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
(4)唐代出现缂丝技艺,使丝织品更加具有艺术神韵。
2.棉纺技术:
(1)宋末元初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
(2)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捍、弹、纺、织”技术,并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3)由于先进技术的推广,江苏的松江在元明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4)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主要衣料。
(三)、从烧陶到制瓷
(1)东汉晚期,人们已烧出了成熟的青瓷。
(2)南北朝时成功烧制出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3)隋唐时期,白瓷进入了成熟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
(4)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
(5)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烧成了著名的青花和釉里红。
(6)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
(7)清代,有了进一步发展,创造了粉彩和珐琅彩。
影响:由于陶瓷技术的进步,陶瓷从唐代起开始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
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主要有私营和官营两种方式。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明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1.官营手工业
(1)产生:西周时期。
(2)特点:
①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生产,原
料由官府供给;
②职业世袭,依附关系强,后来由于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官
营手工业内部的生产关系不得不加以调整,唐宋时期出现了雇募工匠。
(3)地位:
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4)评价:
①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又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而众多富有经验和技术的工匠一起工作,加之对产品质量的较高要求和严格管理,推动了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②但官营作坊原料由官府提供,产品由官府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而且官营手工业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手段,常常引起工匠激烈反抗,导致产品质量低劣,生产效益低下,弊端丛生
2.私营手工业
(1)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
(2)发展:
春秋战国以后,私营手工业在曲折中发展;明代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3)经营方式的变化:
①唐代以前,私营手工业生产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
②唐宋以来,私营手工业显著发展,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大大加深,明朝中后期,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日益增多,并从中孕育出了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五.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
⑴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发展一直受农业发展的制约;
⑵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⑶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分工越来越细;
⑷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的转移而响应变化;
⑸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组织形式并存;
⑹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欧亚非,广受欢迎;
⑺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手工业发展,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
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一、商业的发展
1.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以物易物的交换行为,产生原始商业;
2.商朝时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产生;
3.周朝时期:“工商食官”,政府统一管理,为政府服务;
4.春秋战国: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黄金、白银开始使用,出现都会;
5.隋唐时期:长安洛阳,扬州成为大都会,西域及外国商人来华经商;
6.宋朝时期:世界最早的纸币出现,集镇、夜市兴盛;
7.元朝时期:广泛流通纸币,古代商业进入新的高峰期;
8.明清时期: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区域性商人集团出现。
二、城市的繁荣
1.周秦至唐代:市坊制度严格,控制商业发展;
2.宋 代:打破市坊制度,经济繁荣;还出现了夜市. 晓市. 草市
3.汉唐时期:丝绸之路带动沿路经济发展;
4.唐宋时期:“陶瓷之路”使沿海港口城市兴盛,广、泉、扬、明、杭、登州;
5.明清时期: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江南兴盛,人口众多。
三、重农抑商
1.早期商业:统治者重视和鼓励,民间商业发展
2.重农抑商政策
形成:战国时期 身份上: 贬低商人社会地位,商鞅变法“农本商末”,“重本抑末”经营范 围: 实行盐铁官营,管制粮食买卖征税:“重关市之赋”
发展:A西汉 汉高祖:限制商人生活用品,限制商人购买土地
B汉武帝:均输平准、盐铁官营、算缗、告缗
C影 响:私营工商业者受到沉重打击,无法与国家抗衡
松动:中唐:鼓励海外贸易,官商分利,商人地位提高
加强:明清:A.措施: 严格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控制民间对外贸易
B.影响:阻碍了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和停滞
一、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背景:13—18世纪明清鼎盛时期,社会经济全面高涨
1.农业生产的发展:
①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录30多种工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于世界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
②双季稻大面积推广,产量增加。
③玉米、番薯引进和推广,广泛 植棉。
2.私营手工业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主导地位
3.商品经济发展 :商品流通,货币的使用,商业资本工商业市镇兴起和兴旺
4.综合国力强大
①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
②GDP在世界总值中比重高(1720—1820年间高于整个欧洲地区)
③大城市数量多(19C初,10个拥有50万居民的城市,中国占6个)
④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地区之一(明中后期至清前期,世界白银产量一半流入中国)
⑤综合国力强大
二、资本主义萌芽
1.主要特征:(1)为购买劳动力增殖利润而进行的商品生产和以自由雇佣为经营特点。(2)大量雇工集中分工协作,社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极高。
2.苏州的劳动力市场:“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两种
3.景德镇的雇佣劳动和生产组织:“计日受值”
4.阻滞新经济因素成长的障碍
A.重农抑商政策
①主要体现: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苛税盘剥
②对“本末”的认识
③压制体现:禁止开矿,限制商人和工场主活动,拆毁船只
B.闭关自守
禁海及原因:清朝:“天朝上邦,物产丰富”;防范“外夷”
后 果:脱离世界发展趋势,失去利用对外贸易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工业化的契机。
三、近代前夜的危机
①不利于新的生产方式发展因素:重农抑商和闭关自守
②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和殖民掠夺: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殖民地
③盛世中的危机:闭关自守;打击工商业;文化专制;摧残近代化萌芽;鸦片的输入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
一、东方的诱惑(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
1.《马克.波罗游记》的影响14—15C,东方黄金遍地,香料盈野,亚洲是欧洲贵重商品主要
来源地例如:丝绸、棉织品、地毯、珠宝、瓷器、糖、香料等
2.寻求与东方直接进行贸易的途径:高额商品利润的驱使
3.强化王权和对外扩张的需要:西班牙、葡萄牙
4.传播基督教的动机:“圣战”
5.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①12C末、13C初,罗盘针传入欧洲
②航海地图的完善
③造船技术的进步
6.地圆学说
二.开辟新航路
人 物
时 间
支持国家
到达地区
影 响
迪亚士
1487年
葡萄牙王室
非洲好望角
发现好望角
达·伽马
1497—1498
葡萄牙王室
葡萄牙→非洲→印度
开创东西方最短商路
哥伦布
1492年
西班牙王室
美洲
发现新大陆
麦哲伦
1519年
西班牙王室
环球航行,死于菲律宾
证明地圆说
三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各大洲商业联系的建立和加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西欧开始崛起
2.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早期殖民和资本原始积累——美洲金银矿和种植园经济
4.跨越大西洋奴隶贸易——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送到美洲
5.大量白银流入亚洲——欧洲人购买亚洲商品,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自哥伦布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从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逐渐走向整体的世界
第8课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
一、葡萄牙、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活动(16C)
1.A.葡萄牙在亚非分别建立殖民据点马六甲、印度、印尼沿海据点和岛屿及中国澳门以及美洲的巴西
B.主要方式:暴力抢夺和敲诈勒索
2.A.西班牙在中南美洲建立殖民帝国以及亚洲的菲律宾
B,主要方式⑴掠夺金银,强迫印第安人和非洲黑人采矿⑵大庄园和大种植园驱赶印第安人
到庄园劳动役使非洲黑人奴隶从事单一作物生产
二、荷兰的殖民活动——“海上马车夫”(17世纪)
1.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A.16C时,荷兰成为欧洲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
B.17C上半叶,荷兰海上贸易进入黄金时代,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贸易范围:西北欧、
亚洲、西方“新大陆”
2.大型商业公司和垄断香料贸易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后又成立西印度公司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三、英国的殖民帝国的崛起(18世纪)
1.海盗劫掠和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英国被称为“海盗国家”,海盗德雷克被英国女王授予骑士称号.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了海上霸权
2.最大的殖民地国(18C下半叶)范围:北美、西印度群岛、印度
3.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积累主要来源:殖民地商业活动和掠夺(东印度公司)
4.黑奴贸易:推动英国工商业发展,提供廉价劳动力(三角贸易)对非洲人摧残,非洲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 蒸汽时代的到来(第一次工业革命)
1根本原因: 市场需求的扩大
2时间: 1760年左右(18世纪60年代)开始
3过程: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凯伊发明的飞梭引起该行业连锁发明纺织和铁路成为两个主
要领先部门
4重要发明成就:
A.1765年,瓦特改良纽可门蒸汽机——“万能蒸汽机” 蒸汽动力应用于生产,
被喻为“工业城市之母”
B,1807年,汽轮问世,加强洲际联系
C.1814年,乔治·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D,1825年,第一条铁路通车,从此进入铁路时代
5. 结束:到19世纪中期,一个新的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诞生。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第
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
6影响:①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
②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③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形成和扩大
1.第二次工业革命
1)根本原因: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2)时间:1870年左右(19世纪70年代)开始
3)重要发明成就:
1866年,德国科学家韦纳·西门子试制出发电机
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世界第一部电话;
1879年,美国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电灯;
1883年,戴姆勒发明汽油机;
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制成了第一辆汽车
1895年,意大利马克尼发明无线电通讯
1897年狄塞尔发明柴油机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第一辆飞机
4) 影响:1.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垄断产生,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3.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从而导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
三、工业化企业状况——工业时代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⑴机器生产和工厂形成
工厂制度: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工厂制度下的工人,一方面受严格纪律的约束,另一方面又受到精密分工的机器的支配,成为机器的附属品。
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⑵工业化初期中小企业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经营者
2.第二次工业革命
⑴ 大企业时代到来
背景: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企业规模扩大,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
⑵各国财团 美国:摩根、洛克菲勒、梅隆、杜邦等“八大财团”
日本: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阀”
法国:“二百家族”
德国:通用电气、西门子电气、莱茵—威斯特伐里亚煤业
⑶各国的大财团及优势
控制一个或多个部门的生产和经营,甚至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和国家机器。
经营模式上,由高级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
⑷国际联合企业和跨国公司——新的经济组织形式的出现
四.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国际贸易,资本输出和武力逼迫等方式,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第10课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
一经济结构的变化
1.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原因:凭借不平等条约和低关税等经济特权,洋货大量涌入中国
(2)表现:东南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小农经济开始逐渐解体.
( 3)影响:①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②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场地
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中国近代企业产生(1861年至1895年)
1.洋务运动的背景和目的
①背景(原因):内困:19C50年代—60年代,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江南)外患:帝国主义
的侵略(京畿);企图利用西方科学技术来继续维护其封建统治。
②目的:“自强”、“求富”
2.洋务派军用工业(自强)
⑴典型工业:
1861年,曾国藩,中国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实用蒸汽机在安庆内军械所问世,标志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1865年,李鸿章,当时国内最大官办军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上海)
⑵弊端:①消耗高,效率低; ②官员贪污成风;③技术水平不高,依赖洋人。
3.洋务派民用工业(求富)
1881年,开平煤矿——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
4.评价:①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②对我国早期现代化起推动作用
③在客观上既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又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三、民族工业的出现和艰难发展
(1)时间:19世纪70年代
(2)原因:不是在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发展而来,而是在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下
(3)代表性民族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1869,民族企业的开端
广东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4)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发展
条件: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要求。于1903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发展:1904——1907年,新设纱厂11家,资本共663万余元,纱锭18万
(5)实业救国热潮和著名企业家
张謇——南通开设大生纱厂
荣宗敬、荣德生——保兴面粉厂
⑸收回利权运动(针对帝国主义掠夺路矿权利)
2.民族工业困境
⑴因 素 :1.列强利用雄厚资金和强大的技术压制2.清政府征收重税,敲诈勒索
⑵依赖性 :1.外国资本主义——祝大椿上海公益纱厂改由中英合办
2.寻求官府庇护——与衙门打官司
(3)阻碍根源:
由于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阻碍
第12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
1.历史条件
⑴民国建立及倡导国货等政策——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
⑵“一战”期间,欧洲各国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⑶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1915年,抵制日货、五四爱国运动
2.民族工业发展的表现
⑴轻工业发展迅速:纺织业、面粉业、卷烟业
⑵重工业一定程度的发展——化学工业
⑶代表人物:范旭东——久大盐业公司和永利碱厂
二.侵华日军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
目的:变占领区为军事和工业基地,适应侵略需要
政策:“适地适产主义”——1940年10月,《国土计划设定纲要》
内容:在日本本土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工业;
在中国东北由伪满洲国发展电气工业、矿业、部分机械工业和轻工业;
在华北开发矿业、盐业;华中则容许存在一些轻工业。
实质: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的体系之中。
手段: A掠夺和控制工矿业——“军事管理”、“委托经营” B 控制和垄断金融和对外贸易
C. 管制物资,掠夺劳动力
三、民族资本的困境
1.、三座大山的压迫①封建主义的压迫②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利用跌价竞争等方法打击民族工业③官僚资本实行“经济统制”政策,对民族工业进行侵蚀、排挤和打击
2.官僚资本的概念:通过手中的权力,实行“经济统制”政策,把资本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
第13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一.断发易服
A.服饰的改良
1.晚清洋装与马褂并行
2.民国新服饰的迅速推广
3.中西合璧的服饰改良——中山装和旗袍
B,“断发”和放足——具有政治色彩
1.清末民初的“断发”风潮
1910年,清政府颁布自由剪发令;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剪辫通令》
2.自维新运动开始的不缠足运动
康有为在广东南海创《不缠足会草例》,成立“不缠足会”(起步早但完成时间晚)。
C、建筑和住宅
1.西式建筑在租界出现
2.北方的大院和南方的里弄
3.大城市的高级住宅和花园洋房
二报刊和电影
1.近代报刊的出现和发展(19C)
2.近代报刊的发展
1872年,《申报》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
1884年,申报馆创办《点石斋画报》,开新闻画报先河。
清末四大小说期刊:《小说林》、《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
3.近代电影的发展
19C末,电影传入中国
1896年上海徐园“又一村”——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
1905年,北京京剧短片《定军山》——中国第一次自摄电影
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难夫难妻》——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1931年,《歌女红牡丹》——第一部有声电影
4.报刊和电影的社会影响:及时传播时事信息,促进科学知识普及,开阔视野。
三移风易俗
1.礼教影响下的清代传统礼仪:三跪九叩、长拜作揖;
2.民初礼仪彰显自由、平等的精神:鞠躬、握手;
3.民国以来婚俗的变化
旧式婚礼情况
新式婚礼情况
1.从父母之命、媒约之言
1.自由恋爱
2.问名(互问庚贴卜之)
3.会亲(即订婚)
2.订婚
4.请期(男家备糕点、请柬,说明迎娶日期及各种注意事项)
3.婚礼:证婚人、介绍人、主婚人依次入席;证婚人宣读婚书;证婚人、介绍人与新人各盖印章,新郎、新娘交换饰物;行三鞠躬礼;来宾贺词,各种答谢
5.纳采(男家备礼纳之女家,俗称“国大礼”、“恭迎娶”)
6.过妆(送嫁妆)
7.娶亲
8.回门
婚姻风俗的改革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广大的内地及农村地区基本没有变化
4.厚葬风气变化最为迟缓,19世纪中期:文明、卫生、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了国人的注目。
5.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原因:
①、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影响;②、仁人志士的推动;
③、民主思潮的促进; ④、近代工商业的发展。
第14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铁路运输的优势: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
2.中国早期的铁路建
1881年,唐山开平至胥各庄——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
1888年,2000米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詹天佑
3.甲午战争后列强争夺在华铁路修筑权
状 态:1911年,全国铁路总长为4800千米,90%由外国修筑并控制,清政府自主修筑铁路330千米,后由于政潮迭起,军阀混战,始终未步入正轨。
影 响:1.迫使清政府放弃自主修路的权力;
2.促使清朝官员改变观念,认识到修路的急迫
二、水运与航空
1.轮船招商局和中国水运业的艰难发展
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 ——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1918年,福建马尾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水上飞机
1918年,交通部下设“筹办航空事宜处,先后拟订以北京为中心五大民航线路”
三、从驿车到邮政
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
1913年,北洋政府裁撤全部驿站
1920年,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
1877年,福建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自办电报开端
四.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①改变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②增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使人们生活多彩多资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
一、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⑴背景:十月革命胜利后,英、法、美、日等国武装干涉;
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⑵内容:A.农业---余粮征集制
B.工业--- 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C.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
D.社会劳动---强制劳动属性“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⑶评价:①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
利。
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战后进一步加强,因苏维埃共产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
二.新经济政策
⑴背景:①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亟需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
②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
国家也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⑵内容:A.农业---以余粮税取代余粮征集制
B.工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C.商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
D.实行按劳分配原则
⑶意义:①表明苏维埃共产党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而探索出了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②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三、 斯大林时期的经济
1.背景:A.斯大林逐渐成为苏最高领导人;
B.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以及五年计划的开展;
C.取消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体制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
3.表现:A.单一公有制经济;B.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C.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4.评价
(1)积极影响: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2)消极影响:A.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B.由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C.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D.长期僵化的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
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E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的经济体制产生重大影响
5.经验教训:①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
②要从国情出发,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一、黑色星期四(经济大危机(1929—1933))
1、原因:A,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B,具体原因:生产和销售矛盾尖锐
C,直接原因: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交易所崩盘(购买生活用品的钱用来投资股票)
2.危机的发生和表现
发生: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黑色星期四” )
表现:银行失去信用倒闭——企业没有资金破产——工人失业
3.特点:① 影响范围广(从美国开始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影响所有经济部门)
② 持续时间长(1929-1933)
③ 破坏性严重
4.影响:
⑴对国际局势:各国纷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⑵对国内局势:使得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⑴危机爆发后,当时美国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危机加剧.
⑵1933年,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新一任美国总统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A.整顿财政金融。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恢复
银行信用。
B.调整工业生产。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蓝鹰行动”
C. 调整农业生产。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控制市场价格。
D.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社会保障法》,举办公共工程,提供结业机会。
3、特点:在未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4、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积极----直接影响: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间接影响:缓和了社会矛盾,避免使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
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
消极----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三、凯恩斯主义
1.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和理论(19C):市场“看不见的手”自身去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2.凯恩斯主义兴起的背景:20C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出现
3.主要理论内容:政府(看得见的手)调节社会生产。
4.影响: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有力的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的存在。
5.战后凯恩斯主义衰弱(20C70年代经济”滞胀”的出现)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教训,放弃了自由放任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2.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
A.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英,法,德)
B, 制定经济计划(日本)
C,. 财政政策: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利用税收等。(美国)
3.影响: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但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原因:生产力发展和企业规模扩大)
1.“人民资本主义”:企业普通职工拥有股票,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
影响:缓和社会矛盾,大量吸收资金。但是企业决定权仍然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2.“经营者革命”:企业所有者退出经营第一线,对企业控制力下降,由专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从事经营。
影响: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管理人员成为“中间阶层”重要组成部分。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
1.社会福利资金组成: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英国、丹麦1/3以上)
2.种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
3.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英国等福利发达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
4.社会福利的影响:
好处:低收入阶层有保障,缓解社会矛盾,扩大社会消费。
弊端:财政支出扩大、财政赤字、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5.资本主义国家的黄金时期:
第一个黄金时代:1850年——1914年
第二个黄金时代:1950年——1973年
6.1973年滞胀时期:减少国家干预、出售部分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7.总体评价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调整
(1)积极: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
(2)消极:由于没有触及资本主义制度,1973年以后,西方国家普遍进入“滞胀”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改革
1.改革背景 :⑴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显露——根本性问题 ⑵农业问题——长期徘徊不前
2.改革措施:
农 业:⑴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⑵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
⑶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⑷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工业:⑴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⑵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的权力;
⑶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通过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
产积极性。
3.评 价:
⑴积极意义:①在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背景下,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
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②对斯大林领导后期苏联社会停滞僵化局面给予冲击,为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做出了探索。
⑵局限性:①经济改革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在原有经济体制上进行修补;
②没有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体制1964年,赫鲁晓夫下台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改革背景: 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局面; 继续进行经济改革
2.改革措施:
工业:运用价值规律等经济原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农业: A.改进农产品收购制度,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B.降低了农产品收购的计划指标;
C.支持发展个人副业。
3.改革中的问题:A没有突破原有的理论和体制B.军备竞赛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改革背景: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2.改革措施:A.经济体制改革,改变方向和原则:
B..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C.. 国家用经济方法管理经 ,济打破单一公有制形式
3.改革中的问题 :A.经济结构问题:农、轻、重比例失调;
B. 改革宏观决策缺乏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很大;
C.取消指令性计划,但严格间接控制仍使企业自主权无法实现。
4. 经济改革陷入困境,戈尔巴乔夫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
1991年,苏联解体。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国民经济的恢复
⑴建国初期的经济概况:基础差、底子薄
⑵国民经济恢复:1952年基本好转,工业化建设提上日程
2.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内容:⑴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是一个长期目标和任务。
⑵在这一过程中,要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建设
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3.“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
内容: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
B.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
分的比重稳步增长,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
平。
4. 工业建设的巨大成就:1957年后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1. 农 业 方面:1953年,试办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5年,创办高级农业合作社的热潮——《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
2. 手工业方面:1951年,国家开始试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从供销入手,推进手工业合作社运动
3. 资本主义工商业:国家先后运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等递进性改
革,逐步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赎买政策)
4.社会主义改造的本质含义:通过和平手段,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
有制过渡。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1956年——1976年)
1. 中共“八大”:
A.认识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已经基本解决,阶级剥削制
度的结束。
B.主要矛盾:
(1.)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2)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
矛盾。
2.曲折和动荡:
A.1958年,八届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立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大跃进”——炼钢为中心“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为特点
C.,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
重挫伤。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3.1960年,党中央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影响:1962年,经济形势好转
4.1956——1966,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
5.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第19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一、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
会议确立了改革开放吧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揭开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①概念: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主要特征是:包产到户.
②步骤:安徽、四川率先实行
③作用:农民获得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3.1984年农村改革进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时期。
二、国有企业改革
1.背景:农村改革的推动下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目标: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4.结果: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确立
1.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1993年全国人大将《宪法》第15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国宪法
3.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21世纪初,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一)经济特区
1.对外开放方针的确定:十一届三中全会
2.首批特区:1980年建立4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
1988年又把海南岛作为经济特区。
3.建立原因:
①自然交通:南方,对外交通、运输有利
②地理位置:距离香港、澳门、台湾较近、利于吸收其资金
③历史关系:传统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联系
4..经济特区的“特”: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5..意义: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的进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对此后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二)经济开发区
1.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
2.1985年2月开放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
3 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4.1992年春,开放内陆省会城市。
5.2004年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引起世人的关注.
(三)特点: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11.11)
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艰难历程
1981年,首次派观察员列席国际纺织组织贸易协议谈判会议
1986年,中国正式申请恢复缔约国地位
2001.11.11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意义:
1.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转轨的一个契机,标志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根本长远利益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推动全球经济繁荣与发展
22课 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一、从数据看沧桑巨变
1. 改革开放前国民经济的落后状态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GDP的快速增长
3.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的迅速提升,2006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四位.
4.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向小康的迈进
5. 2002年提出到202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GDP翻两倍的目标
二、城镇化进程的加块
1. 城镇化概念及意义
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指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和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程加快,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多样性
3.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和城市群的雏形
4.2002年政府提出了实施积极的城市化战略,走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样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三、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1.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互联网迅速发展.
2.1995年我国全面开展互联网业务.
3. 互联网不仅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还改变了价值观和认识世界的方法.
四.时尚中国
1.思想观念
2.生活水平、衣着、居住条件、居室装修
3. 流行语言及其来源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
1、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⑴背景:1929年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教训,人们主张建立有效机制以稳定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欧洲衰弱,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企图称霸世界;
⑵建立:1944年夏,美、英、中等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 ,签订《布雷顿森林协定》
《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标志。
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发展银行(世界银行)成立。
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1.1945年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失衡(1997年帮助韩国为例)
3.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的宗旨:向成员国提供贷款,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增长.(以改革开放后向中国提供贷款建水利发展农业为例)
4.国际货币制度: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固定汇率制
5.作用:①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②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③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三. 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1.背景:1.加强国际贸易协调的必要性2.贸易保护主义严重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
2.关贸总协定
①成立:1947年,美、中23个国家签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②目的:使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③实质: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作用:确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自由贸易体制;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3.、世界贸易组织
⑴建立: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1月1日正式运作。
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⑵作用:使贸易更加自由地运行,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4.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标志 (IMF) 世界银行标志 (WB) 世界贸易组织标志(WTO)
5..三大组织的作用
①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②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第24课 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
一、欧洲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
1.共同体形成的背景:
A,历史文化渊源:共同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B.现实的国际格局:二战后,欧洲地位下降,沦为二、三流国家
2.共同体成立(1951,“欧洲之父”让·莫内最早提出)
①1952,欧洲煤钢共同体——标志一体化开始(法、西德、意、荷、比、卢)
②1957,《罗马条约》《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布鲁塞尔)
③1967,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共同体
2..欧洲一体化进程
A..关税同盟(1968年)
B.共同农业政策(1968年)
三原则:共同体内农产品自由流通和统一农产品价格;
共同体有先,即出口和进口都首先面对成员国;
建立共同农业基金,对共同农业政策实施共同的财政支持。
C.统一大市场的形成(1985年提出,1993年正式运作)
二.欧洲联盟初具规模——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组织
1. 签订《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1年)制定了实现政治,经济,货币,联盟的目标
内容:分阶段实现欧洲经济和货币一体化的目标、任务和步骤;正式将“欧共体”改名“欧洲联盟”; 建立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及司法、内政事务
2. 欧盟成立(1993)
3. 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合作范围从经济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4.1995年欧盟决定将欧元作为单一货币,2002年1月1日正式启用.(除英镑外)
5. .欧元的意义:对欧盟经济发展有利,也对欧洲政治联合起推动作用 ,欧洲公众参与推动
自下而上的进程
5.欧盟的扩大:1995,增加到15个成员国 2002,吸收中欧十国加入
6.欧盟影响:①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有利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③欧洲一体化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极大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
7. 欧盟旗帜(EU)
第25课 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 东南亚国家联盟
1、东盟的建立及范围:
①1967年正式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 (5国)1976年东盟第一次首脑会议召开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宣言》正式将政治合作列入联盟合作范围,并就经济合作制定具体的原则同时加强
组织上的合作,标志着东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②范围:1999年包括东南亚地区全部10个国家
2、东盟的性质:东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组织
3、合作内容:
①内部合作: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包括政治、经济和安全一体化的合作
②建立一系列外部合作机制: 与美国; 与欧共同体; “10+3”会议;“10+1”会议; “中国---东盟贸易区”(正启动)
2、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出现
⑴建立: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签署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⑵
特点: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组成的贸易集团。但是没有形成关税同盟只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⑶影响:推动了三国的经济发展,但对发展中国家——墨西哥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加快拉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3.亚太经合组织
⑴成立:1989年成立,1991年中国加入。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9次领导人会议在上海召开
⑵组织原则:① 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原则 ② 开放的地区主义原则
③ 协商一致和自愿的原则 ④ 以渐进的方式实施目标的原则。
⑶合作方式:是一种制度上的创新,称为APEC方式。
⑷影响:①使亚太地区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
②在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中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模式,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南亚国家联盟标志 北美自由贸易区标志 亚太经合组织标志
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一. 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1、进程:
⑴ 新航路的开辟启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⑵工业革命的强大动力使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
⑶ “二战”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2、原因
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⑵、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⑶、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发展消除了政治障碍
⑷、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全球化疏通了流通渠道
3、表现: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扩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市场全球化)
二,问题与发展
(1)之所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是因为它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同时存在,但总的来说
是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1)经济全球化有效地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
(2)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
(3)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消极作用: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在世界市场上,发达国家经济
实力占优势,往往是获利者;而发展中国家经常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⑵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经济危机的传染性和破坏性
空前增强;
⑶破坏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并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着人类
生存。
(2)态度:
①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的历史趋势。
② 发展中国家要抓住全球化这一机遇,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③ 发展中国家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趋利避害,要努力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争取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向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调整。
历史必修三 文化发展历程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一. 孔子的学说
(一)历史地位: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二)思想主张:
1.思想核心:“仁”和“礼”
A.“仁”:“仁者爱人”,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
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复合礼制,实质是维护西周时期
的周礼(等级秩序),具有保守性。
2.政治思想:“为政以德”,改良政治。
3.鬼神观:持怀疑态度,主张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问题放在优先位置。
4.教育思想:(最早创办私学的人之一,打破了西周官府垄断教育)
①“有教无类”:受教育者范围扩大(指导原则)
②“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特点,采取不同方法启发诱导(教学方法)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温故而知新” 坚持正确意见,“当仁不让于师”
(学习方法)
(三) 评价:
① 当时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② 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
二老聃与《道德经》
(一)历史地位:老子(春秋时期楚国人)重要的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二)著作:《道德经》又称《老子》,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老子思想的著作、哲理。
(三)思想主张:
哲学思想:①“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
②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剔除了“天命论”的绝对权威。
③辩证法思想,任何事物都有对立面,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政治主张:“无为而治”,“无事取天下”
(四)影响:① 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② 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
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 孟子.荀子与儒家
(一)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1、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分裂的政局和社会变革时代,造成思想和言论的空前自由
3、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
4、动荡的兼并局势,各国君主都想称霸争雄,所以竟相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二)孟子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继承发展孔子学说,尊为“亚圣”。
1.思想:
①政治思想核心:“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认为土地、人民、政事是国家三宝。
②人性论:人性本善
③义利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评价:① 《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② 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③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三)荀子
战国时期另一位儒家重要代表人物
1.思想:
自然观:“天行有常”,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制天命而用之”,按照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
人性论:人性本恶
治 国:以礼教为主,主张礼法并施
评价:① 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② 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二、墨子与墨家
1.墨子: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
2.组织:成员称墨者,领导人称巨子,墨子是第一个巨子。
3.思想:A.“兼爱”:无等级差别的爱B.“非攻”:反对不义的兼并战争
C.“尚力”:强调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D.“节用”“节葬”:反对铺张浪费。
4.评价:① 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② 曾被广泛吸收,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
三庄子与道家
庄子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
1思想 :A.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B.“逍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C.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2.评价: 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
响深远。
四. 韩非与法家
韩非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
1. 韩非:思想主张:
① 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法律是处理政事的基本,权术是君主控
制群臣的工具。势力是君主的“筋力”是“法”“术”的前提
② 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2.评价:
①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② 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1000多年中,儒
结合,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五.孙膑与兵家
1、 春秋时期孙武的《孙子兵法》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
2、孙膑与《孙膑兵法》:重视战争规律
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1) 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 儒家思想孕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3) 道家思想是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4) 法家思想中的其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的理论武器。
(5) 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①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② 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③ 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第三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一. 西汉初的黄老之学
(一)历史背景:
社会背景: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适应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
盛行时间:从汉高祖刘邦至汉武帝即位约70年
地 位:政治上的指导思想,社会上居支配地位。
(二)派别:属于道家学说:黄帝学说(养生)和老子学说(治国)
(三)特点:
来源:早期道家理论为基础,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
内容:“无为而无不为”“待时而动”“因时制宜”(积极无为思想)
(四)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五)衰落:
原因:主观: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无法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客观:儒家学说自我调整,形成一套为中央集权服务的理论体系。
时间: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背景:汉武帝即位,发展大一统事业;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汉代儒学:
(1)思想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
(2)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
(3)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容:① 天人感应 ② 君权神授 ③ 三纲五常 ④ 大一统
(4)思想核心:大一统(“新”所在)
(三)评价(历史意义):
A.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神化皇权;
B.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C.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实行“仁政”;
(四)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①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
②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③汉武帝通过起用儒士参政、兴办太学和地方郡学、将儒家经典确定为教科书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第4课 宋明理学
一、 儒学的危机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P课文第16页)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
二、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二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2.理学内容:“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6.发展:南宋:朱熹编著《四书章句集注》等;
元朝:理学北传,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明初:确立程朱理学的思想界统治地位;明成祖时发展到,鼎盛阶段;外传日、越、朝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事物上寻找,提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是天下万物的渊源,称为“心学”,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的方法,求“理”就是内心反省.
2.王守仁:“阳明心学”,核心是“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强调自我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四、宋明理学的影响 :
理学是宋明时期儒学主流,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深远。
历史作用:①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②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第5课 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
一、“异端”思想家李贽(明代)
1. 思想批判产生的历史背景
A.政治上,专制政治的腐败,农民起义打击。
B.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C.思想文化上,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的习气;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2.李贽思想:
(1).对统治阶级极力推崇程朱理学大加鞭挞,否认孔孟万世至论
(2. )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自然”,顺其自然
使个性得到自由发展。
(3)提出“万物皆生于两”的社会发展观。
(4)著作有《焚书》、《藏书》
3.影响:动摇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从根本上否定了“天理”的存在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1.背景:明末清初,一些士大夫努力寻求改革社会的方案,提出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和现实相结合,形成“经世致用”思想。
2.思想主张:
(一)王夫之:系统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①“理在气中”,即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
②“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即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认识
③颠覆程朱理学“道在气先”唯心主义先验论的理论根基
④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做人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二)黄宗羲: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皇帝乃“天下之大害者”,君臣关系是平等的“师友”关系,根本上否定陈腐的伦理纲常。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最主要观念是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
(三)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经世致用”。
(四)经世致用影响: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重要思想源泉。
评价: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冲击君主专制。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1.造纸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陶器上,青铜器。用竹木简,缣帛做书写材料;
西汉时期:出现植物纤维纸(地图);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
影响:纸的发明不仅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人传承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也为当时欧
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传播与平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印刷术:唐代:《金刚经》,世界现存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胶泥活字→木活字→金属活字
13世纪中期传到朝鲜,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影响:大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人
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3. 火药:唐代孙思邈《丹经》称“硫磺伏火法”;
唐末:火药应用于战争;
五代,宋应用广泛,制成火器;14世纪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影响: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明,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
4.指南针:战国时期:司南,后又出现指南车,指南鱼;
北宋时期:发明人工磁体指南针,应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欧洲
影响: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明的时代。
二、天文学成就
1.观测天象
①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关于日食记载世界最早;
②彗星、哈雷彗星记录比欧洲早1000多和670多年;对太阳黑子记录比欧洲早800多年。
③战国时期,齐人甘德《天文星占》,魏人石申《天文》,合称《甘石星经》,书中《石氏星表》测定120个恒星,是世界最早星表。
2.天体测量
①张衡(东汉):水运浑象仪,比欧洲早1000多年,地动仪,测量地震方位。
②唐代,僧一行与梁令瓒创制黄道游仪,发现恒星位置变动。
世界首次主持实测子午线长度,制成水流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③元代郭守敬,简仪,比欧洲早300多年,主持全国天文,土地测量,测定黄赤交角极
准,受到世界天文界推崇。《授时历》是一部最精密的历法。
三、算经和圆周率
春秋时期:九九乘法口诀,末期:发明度量衡,筹算计算方法,元代出现珠算。
数学专著:西汉《周髀算经》“勾股定理”;东汉《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进制记数系统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圆周率: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领先世界1000年之久。
四、古代农书
《齐民要术》:北朝贾思勰,现存最早最完整农书,总结生产经验,因地制宜,多种经营。
《农书》:元代王祯,主张生产工具改革,记录多种生产工具。
《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吸收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
科技实验,体现了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
《天工开物》明代宋应星记录30多种工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于世界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
平提高。
五、医药学
《黄帝内经》:成书于西汉,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系统论述“四诊法”,“医圣”;
《千金方》:唐代的孙思邈“药王”;
《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创立当时最先进分类法,体现生物进化思想。孙思邈:
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发明“麻沸散”,创“五禽戏”
六.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中国古代科技方面的成就,长期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七.16世纪后没能产生现代科学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
2.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古代科技发展;
3.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儒学为主的教育,使中国缺乏科技人才。
根因:腐朽的封建制度。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的文艺长廊
第七课 汉字和书法
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1 汉字起源和演变:
商甲骨文-商周金文-西周籀文(大篆)-秦统一小篆-汉隶书-三国楷书(钟繇)
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出现刻画符号;
商代:甲骨文,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汉字;
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金文”;
西周籀文(大篆)
秦朝时期:推行“书同文字”;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
汉代隶书得到推广。
三国:楷书
影响:文字改革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书艺历程
1.魏晋南北朝:汉字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2..代表人物:东晋王羲之——“书圣” 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越名教而在自然”
代表作:《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
3.隋唐时期:
草书:张旭“伏如虎卧,起如龙跳,顿如山峙,控如泉流”
怀素:“惊蛇走虺,骤雨狂风”
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书法理论日趋成熟.
宋代时期: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明代时期: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化。
三、印宗秦汉
1.在篆刻艺术上,秦汉时代是一个标志性时期。
秦印特点:雍容大度,精致不苟。
汉印特点:方正质朴,端庄豪放。
2.明中叶以后,篆刻艺术发展成为与书法,绘画一起相得益彰的姊妹艺术
第8课 笔墨丹青
一、绘画艺术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出现陶画,岩画,绘画艺术开始萌芽;
战国时期:帛画(是用毛笔)出现,绘画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人物龙凤图》
西汉时期:绘画种类增多,帛画,壁画内容更加丰富(神仙魔怪)
二、从顾恺之到吴道子
(一)顾恺之
魏晋时期:开始出现凸显个性的文人画;
代表人物:东晋顾恺之,擅长丹青,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二)吴道子(画圣)
唐代: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绘画题材扩大,技法成熟。《天王送子图》。雍容华贵.
代表人物:吴道子,绘画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效果,被誉为“吴带当风”
三、文人意趣
1.宋代:文人阶层壮大,文人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理学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修养,山水画也
从注重写实到注重意境。
2.北宋绘画特点:构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豪放(国家统一)
3.南宋绘画特点:对象多为江南风光,构图不讲对称,墨色恬淡。
代表:马远(马一角)和夏圭(夏半边)
4.元代:南方士人郁闷心情通过山水画抒发出来(民族等级制度)
5.明清时期:时代变化,社会动荡,出现风格特意的画家,艺术风貌不拘成法。
代表人物:八大山人(朱耷),“瞪眼鱼”“伤心鸟”,桀骜不驯。
四、民间风情
1.背景:宋代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和文化普及
2.代表: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描述市井生活)“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
少尘土扑面耳”
3.明清小说插图,年画,布贴画,剪纸画
4.绘画风格: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5.文人画的意义:在启迪民族自信心,自尊心,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一、《诗经》、楚辞与汉赋
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年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周朝各诸侯国民歌,称“国风”,揭露讽刺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颂扬劳动人民,反映当时社会生活;雅:西周宫廷乐曲歌词;颂:为宗庙祭祀配以舞曲的歌词。特点:多采用重章叠句,语言质朴丰富。
影响:是中国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现实主义倾向和“赋比兴”的手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2、楚辞: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其特点为句式自由灵活;代表:屈原——《离骚》“骚体”和“风”合称“风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3、汉赋:特点是铺陈词藻、文采华丽,是一种带韵散文。如西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二、唐诗、宋词和元曲
1.唐诗:
(1)繁荣原因:①统一、强盛 ②中外、民族间交流频繁 ③开明、兼容的文化政策
④科举制度的确立
(2)唐诗:派别划分:田园山水派:王维、孟浩然;边塞诗:岑参、高适
(3)主要代表人物及其风格、代表作:
代表人物:
诗仙李白,盛唐时期诗人,诗歌特点:放荡不羁,诗风飘逸,豪放,纵横开阖,体现盛唐
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精神,属于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早发白帝城》《蜀道
难》
诗圣杜甫,中唐时期诗人,诗风凝重浑厚,沉郁顿挫,“诗史”。属于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
“三吏”“三别”
白居易:中唐后期诗人,诗中体现对黑暗现实猛烈抨击,对民间疾苦同情,现实主义诗人。
代表作:《秦中吟》、《新乐府》《长恨歌》、《琵琶行》
2、宋词:
(1)繁荣原因:①商业的繁荣、城市生活更加丰富,适应市井生活需要 ② 山河的破碎、民众的苦难使人们的感情更加丰富 ③“长短句”能灵活地表达情感
(2)特点: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可配乐演奏
(3)作品
豪放派:苏 轼:词风意境开阔,雄浑壮观。《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沉郁悲凉。《破阵子》
婉约派:柳 永:体现市民情趣,委婉含蓄。《雨霖铃》
李清照:《永遇乐》
3、元散曲:
(1)背景:汉族文人进取无望,用以抒发愁闷情怀。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 (2)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秋思》。
4、明清小说;
(1)社会背景:
① 商品经济的发达,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崛起,对文学的需求增多
② 社会识字率的普遍提高,更多的下层文人从事小说创作
③ 印刷术不断完善,书坊书肆迅速发展
④ 社会上弥漫着拜金逐利的风气,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
⑤ 各种社会危机、社会矛盾逐渐加深,使一些文人对现实进行批判。
(2)作品: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明朝施耐庵,开英雄传奇,武侠小说的先河;
《西游记》:明朝吴承恩神魔小说典范;
《红楼梦》:清朝曹雪芹,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
《金瓶梅》:明朝兰陵笑笑生,描摹世态人物,社会风尚变迁的世情小说。
三言二拍:《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
第一次将商人作为歌颂对象
《聊斋志异》:清朝蒲松龄,假借谈狐说鬼,宣泄对社会现实不满的“孤愤之书”;
《儒林外史》:清朝吴敬梓,辛辣嘲讽揭露丑恶的世风百态,成为长篇讽刺小说的开山之作。
第10课 梨园春秋
一、戏曲的起源
原始社会:祈获丰收、狩猎胜利的原始宗教歌舞——“傩”;
春秋战国至秦汉:宫廷宴乐,杂技百戏;
唐 代: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梨园”出现,表演的歌舞戏有一定情节性、叙事性和戏剧冲突。
宋 代:社会经济发展,出现娱乐场所“瓦舍”
两宋之际:浙江温州一带产生“南戏”,用多种表现手段演出完整的故事情节。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二、元杂剧与昆曲
1.元代:古代戏曲的黄金时代,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成熟,虚拟动作表意。
代表人物:元杂剧奠基人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
王实甫《西厢记》(提出“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口号)
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3..明中叶至清中期:昆曲艺术鼎盛。被称为“百戏之祖”;
代表人物:汤显祖的《牡丹亭》(讴歌男女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的斗争。)
元曲四大家:郑光祖,关汉卿,白朴,马致远
三、“国粹”京剧
1.形成原因:
外部:明清时期,北京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内部:清乾隆年间,三庆班等四大徽班进京,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腔调,表演形式而形成京剧。
2. 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3. 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第三单元 从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一、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
1、公元前7世纪,最早的哲学诞生。
最早的哲学流派是自然哲学,标志着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代表人物泰勒斯,创立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
2.哲学的含义:爱好智慧之学。希腊哲学体现理性精神
理性:看待社会与自然现象的一种科学态度,认识事物所应坚持的逻辑思维方法。
3.智者学派:
(1)背景: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社会生活丰富,思想活跃。
(2)观点及代表人物:智者学派以认识社会为讨论重点,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和决定作用,这一切构成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代表人物是普罗塔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3)评价:①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认了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②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认识人自己))
1.思想:探讨人类的心灵智慧,重点研究人的伦理道德
①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知识即美德”;
②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
2.影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深远影响。
三、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无尤爱真理”)
1.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精神,真理高于一切(批判柏拉图的唯心主义)
2.哲学贡献:创立逻辑学,从大量收集材料开始,经过严密的分析、概括、推理,最后才得出结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3.影响: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把希腊哲学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了顶峰,给后人留下一笔包罗宏富的文化遗产。
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一、文艺复兴背景
1.社会环境:政治:封建神学占统治地位;思想:教会、神学禁锢人们的思想。
生活:黑死病在欧洲大流行
2.历史条件: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阶级基础:从手工工厂主、商人和金融家中产生了新的资产阶级。
人才和文化基础:众多博学多才的学者、古希腊古罗马丰富的文化遗存、造纸
术、印刷术传入欧洲,极大便利了文化的传播
3. 文艺复兴的性质:14~17世纪资产阶级反封建思想解放运动。
4.形式:借助古希腊、古罗马文化表达反封建思想。
5.人文主义内涵: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地位;倡导人的理性;提倡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要求把人从宗教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
二、代表人物
(一)前三杰
1.薄伽丘:揭露教会腐化,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生而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代表作《十日谈》(人曲)
2.但丁:《神曲》,文艺复兴先驱。
3.彼特拉克:《歌集》,“人文主义之父”
(二)艺坛三杰(全盛时期,15世纪后期)
1.达·芬奇:强调艺术要表现和歌颂人的美及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善于解剖学、透视法、明暗转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人性的善恶,代表作《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2.米开朗琪罗:雕像体现人物的思想,意志,精神气质,代表作《大卫》《摩西》。
3.拉斐尔:以优雅,和谐,高度,擅长画圣母,被称为“画圣”。代表作《西斯廷圣母》。
三、莎士比亚的戏剧(16世纪)
代表作:《哈姆雷特》
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四、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①性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在意识领域的反映,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沉重打击了封建思想,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和觉醒,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为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注入了精神活力
④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为科学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局限性:具有一定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对人文主义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一、宗教改革背景
经济: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成长起来;
政治:罗马天主教会与欧洲各主权国家及社会各阶层的矛盾;
天主教会腐败,基督徒要求振兴基督教;
思想: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
实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二、宗教改革
根本原因:中世纪欧洲天主教会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工具,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此,以资产阶级为首的广大人民要求冲破封建思想束缚。
(一)马丁·路德改革
直接原因:罗马教会宣扬因行称义;教皇向教民兜售赎罪券(导火线)
内容:主张“因信称义”说;张贴《九十五条论纲》;创立反对罗马教皇新教。
特点:建立“廉价教会”
影响:否定教皇权威和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在德国拉开宗教改革序幕,形成欧洲历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路德改革后形成了基督教新派别:新教(路德教)
(二)加尔文改革
背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
内容:“信仰得救”;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主张建立民主教会,在实践中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要求。
特点:建立民主教会和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
影响: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三宗教改革的意义:
1. 其实质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2. 宗教改革打击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
3. 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始终贯穿着人文主义思想。
第14课 理性之光
一.启蒙运动的背景
①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③政治阻碍:封建专制主义,教权主义阻碍社会进步;
④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的发展;
启蒙运动的性质:欧洲第二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运动的含义:18世纪,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的一场用理性主义批判封建专制和教权主义,追求民主、平等、自由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二、孟德斯鸠:法的精神
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内 容:详述法律的历史,探讨政治自由的条件和保障,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三权分立: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统一。
评 价: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中的影响)
三、伏尔泰:自由与平等
主张:提出“天赋人权”,受法律支配,人人平等,反对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政府是从法律上保护人们的自由,平等权利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法国应建立依靠资产阶级力量的开明君主制,让人们享有言论,出版,选举等自由。代表作《哲学通信》。
评论:“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四、卢梭:社会契约
主 张:阐述“天赋人权”,提出“人民主权”,主张创立民主共和国,代表作《社会契约论》。
评价:卢梭是批判封建制度,宣传理性主义的启蒙思想家中最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为欧美及后来的东方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五、康德:人非工具
主张: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提出尊重他人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评价: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六、启蒙运动的影响:
①欧洲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丰富和发展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③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④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比较:
(1)共同点:都注重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做了思想准备;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2)不同点:
①从背景上看,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主要是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而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对世俗的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批评。
②从内容上看,文艺复兴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启蒙运动则前进一步,高举“理性”的旗帜,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
③从影响上看,文艺复兴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引发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启蒙思想是在科学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它打击了专制主义的世俗统治,引发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一从哥白尼到伽利略
1. 背景: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在欧洲占绝对统治地位; 观测技术的进步;文艺复兴的
推动。
2.成就:
(1)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提出太阳中心说,近代天文学奠基人。
影响: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理论基础。
(2)伽利略:①1610年发现木星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证据;
②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落地”实验,推翻亚里士多德“物
体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正比”;
③创制天文望远镜;
④绘制第一幅月面图;
⑤发现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自转,金星,水星盈亏现象;
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
科学之父”。
影响:为牛顿经典力学奠定基础
二、牛顿的经典力学
1.简介:牛顿,英国人,最辉煌的成就是建立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还是微积分的创立者之一,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
2.著作: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3.影响:①有助于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为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奠定了基础,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②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③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科学基础。
三、达尔文与进化论
1831年,开始进行环球考察,并潜心研究。
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871年,发表《人类的起源》
1863年,赫胥黎发表《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影响:1.改变了人们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
2.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引起天主教会的保守势力的反对;
3.成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挽救民族危亡、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4.成为帝国主义者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理论依据。
四、瓦特与蒸汽机
1.原因:英国工业革命迫切需要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生产力发展的呼唤。
2.1769年,完成对纽可门蒸汽机的革新
3. 影响:
①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最终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加快了工业化的步伐;
②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五、爱迪生与电的应用
1.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现代工业生产的动力和能源要求;
③科学新发现的推动
2. 表现:1780年,伽伐尼发现生物电;
1800年伏特发明伏特电池;
奥斯特创立电磁学理论;
法拉第“磁力产生电流”
1820年,格拉姆发明发电机;爱迪生发明电灯。
3.影响:
A,.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B.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
C.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D.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将人类社会推进到电气时代。
第4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一、社会背景:
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在革命或改革后并
没有实现,人们对现实社会强烈不满。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二、文学成就
(一)浪漫主义文学
1.拜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叙事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
记》、《唐璜》(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特点: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猛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塑造出一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人物,人称“拜伦式英雄”。
2.雪莱:与拜伦齐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西风颂》。
特点: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3.海涅:德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特点:更具讽刺性、战斗性和革命性。
4.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巨匠,代表作小说《悲惨世界》,揭露人间地狱的黑暗现实,呼唤用善良、仁慈、爱情等道德力量战胜邪恶,挽救人类,极富艺术感染力。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代表:法国司汤达《红与黑》、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英国狄更斯《双城记》、俄罗斯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1.巴尔扎克:自称法国社会的“书记员”,“其中每一章都是一部小说,每一部小说都描写一个时代”。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誓愿:“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我要用笔来完成。”
《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入木三分,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2.托尔斯泰: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描写俄国人民反抗法国侵略的战争场景,赞扬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展现了在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年代中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具有非凡的艺术成就。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背 景:19世纪中叶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建立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美好社会的要求转化为各国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直接行动。与此相适应,文学领域出现反映这一历史要求的文学家。
2.高尔基:代表作《母亲》,描写诺夫哥罗德工业区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这部小说被公认是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四)现代荒诞派戏剧
1.背 景:面对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等社会危机的冲击,人们从理想主义的梦幻中惊醒,深深陷入怀疑、迷惘和苦闷之中。文学艺术领域在深刻批判现实的同时,兴起了反传统、反理性的现代主义潮流。
流 派: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和“黑色幽默”等。
2.贝克特:法国作家,代表作《等待戈多》(1952年诞生),是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1969年贝克特因这部剧作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评语“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
3.影响:现代主义流派给文学艺术领域带来强烈冲击与震撼,丰富了创作理念和手段,与现实主义流派互相渗透,形成欧美文艺异彩纷呈的多元发展局面。
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一.贝多芬与古典主义音乐(18—19世纪)
1、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工业革命带动科技的进步启蒙思想传播。
2、作及风格:九部交响曲如《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其作品风格受其自身凡封建和争民主革命精神的影响,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
3、影响: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赋予乐器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河
4..其他:“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
二印象派绘画与音乐
1.背景:19世纪科学技术启发下(光学理论与实践),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代表人物:
2..莫奈 ,印象派画家,作品《干草堆》、《鲁昂大教堂》《日出.印象》
3.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创作于1892年的作品《牧神午后·前奏曲》,确立了印象派音乐的地位。
三现代艺术的兴起:
绘画:法国的塞尚(现代绘画之父)代表作《埃斯泰克的海湾》、
凡.高代表作《向日葵》
毕加索《坐在椅子上的女人》。高更人等
现代音乐:出现许多派别和各式各样,风格独特的乐曲。
第19课 电影与电视
一.电影艺术
1.产生背景:19世纪末,随着摄影技术、缩短曝光、连续摄影等一系列技术的发明。
2.产生: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法国发明。
3.发展历程:
A,默片时代(1895~1927)
代表:美国人格里菲斯,因对电影制作和摄影技术改革被誉为“现代电影之父”。
卓别林,美国著名喜剧演员。代表作《城市之光》《大独裁者》《摩登时代》等。
B.有声电影(1927~)
好莱坞与奥斯卡奖(设于1928年)
二、电视
1.发明:1926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电视;
1941年,成功传送彩色图像。
2.特点: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
3.功能:传播资讯,远程教育,娱乐功能,展示艺术。
4.意义:A.丰富人类精神生活,扩大了视野;
B.提高素养,改变生活习惯,思维方式;
C.对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D.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0课 西学东渐
一、开眼看世界
①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冲击加剧,中西方联系扩大
②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设译馆,翻译外国报刊书籍如《各国律例》,编译《四洲志》,开了中国近代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③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④意义: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自强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
二、体用之争
1.背景:19世纪60~90年代,围绕是否要兼采西方文化变革救世。
2.论战:A..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化主张。
实质:在维护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
固清王朝统治的作用。
作用:随着洋务运动的实践,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也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
起了促进作用。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B..顽固派:原封不动维持既有政治文化格局。
三、维新思潮
1.背景:19世纪90年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形成,资产阶级思想形成一股思潮。
2.思想主张:
早期维新派: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等。
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
缺陷:缺乏完整的思想体系。
四、康梁思想
康有为:广州设立万木草堂,宣传变法,编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梁启超: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变法通议》
谭嗣同:冲决纲常礼教网罗的维新勇士,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观念,批判专制君权、宗法制度、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仁学》
严 复:翻译赫胥黎《天演论》,系统将近代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
五.维新思想的影响:
①维新思想是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而产生发展的,它将变法图存与发展资本主义相结合,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主题和政治要求
②是先进中国人西方学习进一步深入的表现,突破了“开眼看世界”“中体西用”的物质层面,深入到制度层面
③维新思想极大的冲击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社会的理论基础,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④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它并没有彻底批判封建传统文化。
第21课 新文化运动
一、历史背景
①经济基础——“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阶级基础——资产阶级队伍壮大,强烈要求实现民主政治;
③思想基础——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
④政治状况——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人民强烈反对
⑤直接原因——袁世凯为复辟造舆论,掀起复古尊孔逆流,遭到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认识到在中国要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不但要进行政治革命,还必须进行二、二兴起
1.兴起: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刘半农、钱玄同。
3.思想阵地:《新青年》;活动基地:北京大学(蔡元培“兼容并包”)
4.指导思想:民主、平等和达尔文进化论。
三、内容:
核心:民主和科学、
主要内容:
1.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攻击以孔子和儒学为代表的旧礼教,旧道德,竖起了“打倒孔
家店”的大旗.《我之节烈观》揭露“忠、孝、节”的危害性。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胡适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b.陈独秀主张推倒陈腐、雕琢、迂晦的旧文学,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c.鲁迅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是新文学的典范.
4. 十月革命后,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5.文化平民化:民国初年,通俗教育和社会教育初步发展,形成平民教育思潮。
四.思想影响:
①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沉重打击,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
③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④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⑤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⑥促进了文化平民化,推动了国民素质的提高。
⑦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的某些提法存在着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片面性。
第22课 孙中山的民主追求
一、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
(一) 背景: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政治:民族危机严重,改革救亡行不通;清政府的日益腐朽;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革命团体相继成立
思想:启蒙思想的不断传入并广泛传播;
个人:孙中山改良转向革命
(二) 提出: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1905年,在日本东京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
1905年,《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
二.三民主义
(一)三民主义的内涵: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指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是指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
(二)缺陷:
民族主义:没有明确的反帝内容,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民生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一定程度上承认地主的土地私有。
(三)评价:三民主义思想集中代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新三民主义
(一)背景:1.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及一系列反抗斗争的失败;陈炯明叛变革命;
2.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3.孙中山与时俱进,追求民主。
(二) 提出: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重新阐述了三民
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核心思想)。
(三)扩展:
①“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它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
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
②“民权主义”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授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
权利。
③“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四(作用)
①新三民主义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具有反帝
反封建的革命性;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
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②“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
③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第23课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背景:受俄十月革命影响,中国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
2.代表人物:
李大钊:1918年《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成为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较为系统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陈望道:1920年翻译《共产党宣言》
毛泽东:在湖南组织新民学会,创办《湘江评论》,1919年接受社会主义思想
3.影响:1921年,中国现今分子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开展新民主主义革命。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基础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阶级基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实践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民革命实践;
国际条件:苏俄的支持。
根本原因: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
2.过程
①发端(国民革命时期):针对陈独秀右倾错误,先后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
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阐明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农民问题的重要地位和无
产阶级领导农民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②初步形成(大革命失败后):相继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探索出中国式的革命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创举,也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重要标志;
③成熟(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时间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成熟。解决了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目标、革命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认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④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创造;中共八大上毛泽东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国内矛盾;1957年提出了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战略思想。
3.主要内容: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其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4、深远影响:①指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②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③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第24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一、重要的历史转折
1.背景:
A.“文革” 结束后,党中央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坚持毛泽东晚年的“左”倾错误。
B. 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后,在中国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 大讨论。
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内容:
1. 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 肯定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指导方针。
意义:重新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实现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重要的历史性转折。
二、邓小平理论
1.背景: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创立了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2.形成与发展:
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工作重心的转移;改革开放。
发展:十二大(1982年):“把马克思在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
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
十三大(1987年):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制定三步走战略。
深化: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阐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标志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3.内容: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⑥“一国两制”理论;
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历史意义
性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作用:
①指导了改革开放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国力得到极大增强。
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旗帜;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柱。
③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二次历史性飞跃
5.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指导意义?
① (提供思想基础)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基础。
②
(提供经验条件)它用马克思主义的宽阔眼界观察世界,对国际形势、社会主义国家成败的经验、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及发达国家的态度和矛盾,作出新的科学判断,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经验和条件。
③ (推动事业发展)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障、战略步骤、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订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推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 背景:
①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
②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2. 三个代表内容:
A.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002年中共十六大。确立了指导思想地位
3. 意义:
①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 之源
②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四、科学发展观
1.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中共十七大(2007年)写入党章确立了指导思想地位。
意义: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升华。绿色“GDP”理念深入人心。
第25课 现代科学革命
一、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背景:19世纪,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被看作绝对权威理论,各学科得到了长足进步,物理学上出现了一系列新发现无法用经典物理学解释,经典物理学面临挑战。
二、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1.提出:1905年提出匀速运动体系的狭义相对论;1916年提出加速度运动体系的广义相对论。
2.内容:A.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
B.否定了经典物理学中的绝对时空论,认为时间、空间、质量和运动速度有关,将
经典物理学概括在相对论中。
3.意义:
①解决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扩展了物理学的应用的领域。
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
三、量子理论中的微观世界
1.量子力学的建立
1900年,德国人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爱因斯坦提出光的量子理论;
丹麦玻尔提出原子的量子理论
四、意义
①量子理论和相对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不足,开阔了人们视野,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运用在核电站和半导体和激光器的发明上。
②对物理科学、自然科学,而且对整个人类思维产生影响。
第26课 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
一、电脑与网络
1.计算机和数字技术的产生
产生: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2.功能:存储信息、计算,代替人脑进行高水平脑力劳动。
3.发展方向: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
4.计算机网络
产生:20世纪60年代美国,1969年因特网诞生。
发展:90年代后向公众开放,迅速普及。
5. 影响:
积极: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获取和传递信息;拉进世界各地间的距离;对工作、
学习、生活方式的影响。
消极:对社会经济发展消极影响(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 沉迷网络对网民(特别是青少年)
的不良影响;全球各国围绕互联网竞争加剧,造成世界更加动荡。
二、探索生命的奥秘
(一)生物工程
基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形成:20世纪70年代
应用:农业、医药学等
(二)遗传工程
地位:是生物工程的核心
成就: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1999年,我国加入这项计划;
21世纪取得重大成就,完成人类基因组框架图和对人类基因组图谱初步分析;
1993年,第一种转基因产品在美国投放市场(西红柿);
1992年,克隆羊“多莉”在英国诞生。
三、航天技术
苏联: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
1961年“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升空(加加林)。
美国: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
1981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
中国:2003年,“神舟”五号上天(杨利伟)
2005年,“神舟”六号上天(费俊龙、聂海胜)
2008年9月“神舟”七号上天(翟志刚 刘伯明 景海鹏0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积极影响:①导致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知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强,促使传统产业
不断得到更新改造;
②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
③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
④思维方式的变化。
消极影响:①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
②沉迷网络,对网民(特别是青少年)不良影响;
③全球各国围绕互联网竞争加剧,造成世界动荡;
第27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一、两弹一星
1.背景:美国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为提高国际地位;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2.成就:1964年6月,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1970年4月24日,顺利将“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轨道;
1975年11月26日,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
3.影响:打破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
展示了我国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有利于世界和平,促进其他领域发展。
二、“东方魔稻”
发明者: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成就:1973年,“南优二号”培育成功,此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
地位:被誉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
意义:技术革命:理论上打破 “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无杂交优势”传统观念。
农业革命:提高了水稻产量,解决了中国人民温饱问题,也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提供
了战略思想。
世界性革命:推广杂交水稻技术。
三、“银河”系列计算机
1983年“银河-Ⅰ”型机诞生;1997年“银河-Ⅲ”型机研制成功。
意义:标志着中国在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实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
四、神舟号飞船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杨利伟;
2005年“神舟”六号,费俊龙、聂海胜
2008年9月“神舟”七号上天(翟志刚 刘伯明 景海鹏
意义: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
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
5.历史意义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新中国生产力的进步;
②为建设特色中国社会主义提供了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
答: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60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为巩固国防、维护中国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80年代以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家环境也有很大变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一、扫盲教育
1.原因:①扫盲工作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②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③识字是公民的最基本的人权。
2. 措施:
1950年,党和政府召开全国工农教育会议,宗旨:“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政府开办各种类型的补习学校;
1982年宪法“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
1993年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目标:20世纪末,全国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使青壮年文盲率降到5%以下。
3.结果: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宣布:中国如期完成了向世界庄严承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战略目标。
二、义务教育
1.原因:①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关键和发展高等教育的基础工程;
②基础教育成败关系到未来社会发展,国家形象和国际地位提高。
2.措施:
1986年,全国人大六届四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希望工程。
3.结果:200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宣布:中国如期完成了向世界的庄严承诺,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利于增强中国综合国力,改变中国命运。
问题:法规贯彻不力,法规系统不完备;资金缺乏;地区发展不平衡;学生辍学率高(女孩);师资队伍质量不高,不稳定。
三、高等教育的发展
(一)曲折发展:
建国初期,中国参照苏联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和调整;
1958年,“教育大革命”
1961年,全面调整,高等教育进入稳定发展轨道;
“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
“文革”后,拨乱反正,1977年高考恢复;
80年代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二)新时期成就
大学数量增加,资源配置、专业结构更趋合理;
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制度,设立博士后流动站;
招生规模和办学自主权扩大;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等得到发展;
中外高校之间的交流得到加强。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时 间:1956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提出。
2.必要性:三大改造后,需要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
解决意识形态中矛盾的需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需要;
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的需要。
3.含 义: “百花齐放”:指文学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
“百家争鸣”:指科学研究上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总论: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4.表现:小说:杨沫《青春之歌》,梁斌《红旗谱》,柳青《创业史》;
散文:杨朔,刘白羽,秦牧等;
诗歌:何其芳《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贺敬之《雷锋之歌》,郭小川《将军三部曲》。
话剧:老舍《茶馆》,郭沫若《蔡文姬》《武则天》,田汉《关汉卿》《文成公主》
影片:《中华儿女》,《赵一曼》等
5. 意义:
①是中共领导文学艺术、科学研究工作基本方针;
②使人们思想活跃起来,学术文化各部门都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③促进了文艺和科学研究事业的繁荣。
二、遭遇挫折
1.原因: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影响;政治运动扩大化和“文革”的影响和破坏;
不能实事求是地分清学术问题,用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待学术争论。
2.表现:一些正确作品都被批判(马寅初的“新人口论”);
作者大都被划为右派或反动权威;“文革”期间,只有八个“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乐《沙家浜》)
3.结果: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零的局面,科技研究几乎终止
三、文学界春天
1.背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双百”方针。
2.表现:1979年《人民日报》发表关于文艺自由发展的评论员文章。《“放”和 “争”》《放开手脚,大胆去写》《敢于突破,勇于创新》《让文艺工作者如坐春风》,邓小平在中国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强调文艺学术自由发展与自由讨论。
3.结果:①文艺领域:争奇斗艳,一篇繁荣;
②科研领域:理论界提出创新见解,许多社会科学重建振兴;
“三下乡”(1996年)活动的活跃;中外学术交流频繁。
★“双百”方针及其贯彻执行中的经验教训:
①党和政府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处理问题;
②在文学艺术领域要始终坚持“双百” 方针,这对发展我国科学文化事业
具有重大意义;
③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同政治的关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
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二高中历史必修易错.易混点整理
历史必修1易错易混知识点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易错点:
1、西周的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还分封异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与周天子并无血缘关系。
2、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而言的,而是相对而言的。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性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于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
3、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而中央集权是一种相对于地方分权的制度。
4、柳宗元曾说“周之失,失之于制,不在于政;秦之失,失之于政,不在于制”,这是说秦亡是因为暴政,而不是因为实行郡县制。
5、“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
易混点:
1、 比较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联
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
传承制度
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不得世袭
官吏权力
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郡县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官员职责范围
封地内有行政权,拥有对土地的管理权
辖区内只行使行政管理权,对土地无管理权
历史作用
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2、 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应用时代
确立于秦、盛行于汉
确立于隋,盛行于唐
丞相职权地位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
三省长官均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作用地位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趋向巩固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趋向完善
3、明朝以前,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地位十分巩固;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4、明朝的内阁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而英国的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的最高行政机构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易错点
1、注意雅典民主制的产生,是由经济、历史及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的,地理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
2、雅典民主仅仅是对男性公民群体而言的,而非公民,如外邦公民、奴隶和他国公民,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3、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万民法与公民法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而不是相互对立的。
易混点
1、自然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城邦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
2、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制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了雅典民主制,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制达到鼎盛。
3、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陪审法庭)是民主政体特征的充分体现。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五百人议事会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在五百人大会休会期间为大会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也由民众法庭终审。
4、《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易错点
1、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又是共和制。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
3、注意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与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是不同的。中国是绝对君主专制,君主大权独揽,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而英国在中世纪时,王权就受到贵族的挑战。
4、英国《大宪章》的主要内容是限制王权,实质是维护封建贵族特权。
5、注意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的是间接民主制。
6、注意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保皇派相妥协的结果,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二者相互制约。
易混点
1、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的总统制、德国君主立宪制
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
法国总统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总统
皇帝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世袭
民选(任期四年,可连任两届)
选举(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世袭
国家元首任期
终身制
任期制
任期制
终身制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无
有
有
有
政府首脑
内阁首相
总统
内阁部长
宰相
政府产生方式
议会产生
总统任命
总统任命
皇帝任命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议会
皇帝
行政权
内阁首相
总统
总统和内阁
皇帝与宰相
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
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由内阁协调首相与议会的关系
总统与议会互相制约
总统与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可解散众议院
宰相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立法机构
议会
国会
议会
帝国议会、联邦议会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与议会制共和制之比较
项目
不同点(异)
不同点(异)
议会制
君主立宪制
①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②君主系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为礼仪性的
③政府(掌握行政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君主世袭
终身制
议会制
共和制
①议会有立法、组织及监督政府之权力
②总统系国家元首,权力受议会制约
③政府由政党(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或政党联盟组织,政府对
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须辞职或呈请
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组阁或选举
国家元首选
举产生并有
一定任期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的比较表
(项目)
英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
相同点
理论原则与经济基础
三权分立;私有制
国家性质(国体)
资产阶级专政
司法
独立
不同点
政 体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国王;世袭
总统;间接选举;有任期
国家元首地位
国家象征,“统而不治”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力,军权
国家权力中心
议会
总统
政府产生方式
议会
总统任命,议会通过
国家元首、议会、政府关系
政府(内阁)对议会负责不对元首负责
政府(内阁)对总统负责,内阁、总统不对议会负责,行政与立法相互制约与监督
法国总统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比较表
(项目)
法国总统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相同点
1、都是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体制。
2、国会由两院组成,下院由选举产生,享有立法权。
3、(国家元首地位)总统或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揽行政权力,有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的权力。
不同点
政 体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总统
皇帝
国家元首产生方式
总统;国民议会选出
皇帝;世袭
国家权力中心
总统
皇帝
议会产生方式
法国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
德意志联邦议会由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组成,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
国家元首、议会、
立法权控制行政权
政府关系
总统对议会负责;
法国总统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须征得参议院的同意
行政权控制立法权。德国首脑拥有绝对的实权
帝国宰相(内阁首脑)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皇帝可以直接解散议会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与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比较表
(项目)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相同点
政体相同,都为君主立宪制
不同点
国家元首
德意志皇帝,由普鲁士国王世袭,拥有广泛的权力
国王,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无实权
首相和议会、政府关系
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首相和政府(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议会
联邦议会(各邦代表组成)和帝国议会(民选,无实权)是立法机构
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是权力的中心
英、美、法、德四国的国家政权组织体系表
项目
国别
政治体制
行政权
立法权
司法权
军权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及产生方式
权力中心
英国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内阁
议会下院
议会
议会
国王
首相。议会选举
议会
美国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总统
国会
联邦法院
总统
总统
总统。人民间接选举
总统
法国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总统
议会
总统
总统
总统。议会选举
总统
德国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皇帝
名归帝国议会,实际掌握在皇帝手上
皇帝
皇帝
宰相。皇帝任命
皇帝
2、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是虚,议会是实;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为虚,君主是实。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即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善)
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4、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的统一性表现:
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
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制;
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易错点
1、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性质,经济上是封建性质。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文化上则表现为“西学东渐”。“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另外,“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专有名词,注意不应出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字眼。
2、天京变乱不是偶然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历史的必然。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等特点。他们没有先进的革命纲领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因而,天京变乱的悲剧,偶然性中包含着历史的必然。
3、清王朝与中华民国政权的本质区别在于清王朝是封建君主专制政权,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的建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4、三民主义思想并不是完美的,而是有其局限性。民族主义未明确提出反帝,民权主义未将整个地主阶级作为革命对象,民生主义未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5、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阶级矛盾的激化,而不是民族矛盾的尖锐。
6、学生容易误以为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应是取得阶段性胜利(或初步胜利)。
7、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未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内合作,而不是党外合作,也不是两党合并。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党外合作。
9、中共三大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但不等于中共没有参与领导国民革命运动。
10、国民党一大讨论的是国民党改组问题,而不是国共合作问题。
11、新三民主义并不等于三大政策,前者是纲领与目标,后者是方法与手段。
12、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而国民革命运动却失败了。
13、大革命是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而不是由国民党单独领导的。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并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基础。
14、“左”倾与右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右倾主要表现为保守、妥协、退让,“左”倾往往以革命的面目出现,表现为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两者都有危害性,尤其是“左”倾错误的危害性更大。
15、注意中共领导的三大起义失败的最大教训是不根据本国国情,坚持“城市中心论”,从中得到的最大启示是应该从城市转入农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6、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到了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才上升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易混点
1、《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别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和治国方案,但最后都没有实行。根本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在于其落后性和空想性,《资政新篇》在于无社会基础。
2、近代前期三次运动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农了阶级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运动;义和团运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共产党领导下的根据地的名称辨析
“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由于这一时期,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
“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到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
“解放区”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易错点
1、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2、俄国的二月革命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只是推翻了沙皇统治,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而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3、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与突发性,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当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巴黎公社的失败是必然的。
4、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不是新中国的成立,而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新中国的“过渡时期”不是从1953年开始的,而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止于三大改造的完成。
5、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的历史根源不是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而是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能够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
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易错点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这一制度的重要机构。
3、“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4、“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
5、台湾问题不同于港澳问题,前者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而后者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东西德、韩国和朝鲜问题的产生,则是二战后根据国际协议形成的,属于二战的遗留问题。
6、我国现在所提倡和努力建立健全的是现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而不仅仅是法制社会。
7、注意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政体,人民代表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8、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纲领性文件不是《共同纲领》而是1954年宪法。
9、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不只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
10、“文革”得以发动的根本原因不是党内制度不健全,而是党的“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结果。
11、中国要避免十年“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并落实依法治国方略,而不单是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易混点:
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20世纪上半期中国历史上的几部宪法:
《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孙中山1912年在南京颁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其临时宪法的职能终止于1954年宪法的颁布。
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第七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易错点
1、二战后,以美苏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只是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并不意味着美苏两极格局的完全形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确立。
2、美国的“冷战”政策是指二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但这并不是说当时世界上没有发生战争。美国在“冷战”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实行“热战”,可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3、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是摆脱美国的控制。
4、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而不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5、“冷战”结束后,“一超多强”的局面出现,但这并不能说多极化格局已经定型,因为多极化是一个趋势,有一个发展过程。
6、国家政策不是由国家关系决定的,而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国家关系也是由国家利益决定的。
7、注意由周恩来总理首先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并逐渐成为国际社会所公认的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8、“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是指亚非国家团结一致共同反对殖民主义,谋求发展,而不是社会意识形态相同;“异”是指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建设道路不同。
9、1971年中国是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而不是加入联合国。这是因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原始国之一。
10、中美正式建交的标志不是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而是1979年中美建交。
11、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关系实现完全正常化,并不意味着美国放弃压制中国的政策。
12、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原因,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利益是根本原因。
13、注意中国多边外交的中心是联合国而不是周边国家。
14、中俄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不是中俄结成联盟,而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关系,既从本国利益出发,又充分考虑了伙伴的利益。
15、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出发点不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而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易混点
1、“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三者各有侧重。“另起炉灶”,不承认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这使中国在国际交往中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解决的问题是对外战略问题。“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先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和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一边倒”,即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后两者解决的是对外交往中的战术问题。
2、用对比记忆法区别“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建国初“三大政策”的不同
从目的上看,三大政策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为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
从内容上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政策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
从影响上看,三大政策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也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历史(必修2)易错易混知识点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易错点
1、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
2、注意夏商周时期,受封的诸侯只有对土地的世代使用权,而无权转让与买卖,需向国王缴纳贡赋。
3、春秋时期私田不是归国王所有,而是归私田主人控制,因为税制改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
4、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不是牛耕的出现,而是曲辕犁的发明,因为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深浅,适应各种土地的精耕细作。
5、西周时期,青铜铸造业的生产,是由官府垄断,即所谓的工商食官。
6、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人”不是由商人的国名而来,而是源于商工擅长经商。
7、“柜坊”的职能不是兼营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所,而是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
8、明朝时期白银的普遍流通并没有促进对外贸易的繁荣,这是因为明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9、资本主义萌芽不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还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10、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不是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而是衰落的封建专制制度。“闭关政策”与“重农抑商”政策都是封建制度的衍生物。
11、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但直到鸦片战争前夕,就全国而言,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地位。
12、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满足自家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
13、闭关锁国不是绝对禁止对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如广州十三行就是例证。
易混点
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夏商周,商业由官府垄断;春秋战国,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出现并成为中国手工业的三大主要经营形态。下面简单归纳总结一下三者的特点: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用途
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生产、大作坊
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不在市场流通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流通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剩余部分出售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易错点
1、最终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不是垄断组织的出现而是工业革命。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标志性事件分别是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而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能说成是瓦特改良蒸汽机。
4、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用机器制造机器。
5、注意由于外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早于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这是一个特例。
6、民族独立和中国的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两大革命任务,二者的关系不能颠倒,因为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有国家富强,而国家不富强,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主义,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7、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近代化是工业化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8、“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
9、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不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10、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并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11、注意洋务派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而不是资产阶级的代表。
12、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3、注意洋务派的主观目的和客观结果是不一样的,学生在复习时应对此辩证地看待,培养自己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14西式服饰传入中国,引发服饰变革,但并没有完全取代中式服饰,而是中西服饰并行。
15、允许臣民自由剪发的最早时间是清朝末年,而不是辛亥革命后。
16、清朝缠足陋俗最盛,但清朝并不支持缠足,还多次下令废除缠足。
17、最早在中国兴建铁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
易混点
1、手工工场和机器生产
二者虽然都是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生产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在手工工场里,生产仍以手工技术和手工劳动进行,而机器生产是使用机械化劳动;规模不同,通常情况下,手工工场的规模要小于机器生产;手工工场是大机器生产的过渡形式。
2、误区: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点拔:自然经济也称小农经济,表现为农耕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主要满足自我消费和基本生存条件,具有封闭性、保守性和滞缓性,缺少活力。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破产。这主要表现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农产品日益商品化,破坏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结构。
但自然经济发展趋势是逐渐走向衰落解体。但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3、民族资本、外国资本、官僚资本
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于困境。但它是近代进步性、革命性的经济成分,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的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也为中国的社会变革(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外国资本,是相对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是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实质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特点是自由开放、具有侵略性。
官僚资本,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中国的通称,实质是在不同政权下的国家资本主义,先是晚清洋务经济,后是南京国民政府时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除剥削产业工人外,还利用政治特权,通过滥发纸币、募借内外债、商业投机等方式,残酷掠夺广大劳动人民。在旧中国,它是在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消亡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没收官僚资本”措施中。
在中国资本主义经济中,外国资本主义比重较大,本国资本比重较小;在本国资本主义经济中,官僚资本比重很大,且畸形发展,民族资本比重很小,实力较弱。
4、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了影响,但侧重点不同:报刊最主要的影响人们的政治生活,影视主要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互联网全方位、彻底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5、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之最
西式建筑最早出现在租界区。
《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点石斋画报》开中国新闻画报之先河。
《定军山》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影片;《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1872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水运业的诞生。
1877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
2003年中国电话总用户量居世界第一。
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与改革
易错点
1、各国解决经济危机的方式大致是相同的,即国家干预经济,美国是全面干预经济,而德、日则是将国民经济纳入军事化轨道。
2、罗斯福新政只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即“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3、人民资本主义并不等于资本家放弃了所有股票,企业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
5、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计划,但不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6、社会主义阵营中没有南斯拉夫。
7、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8、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前期是必要的,而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只是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调整生产关系,此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9、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易混点
1、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
三者分别是工场手工业时期、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它们的核心内容分别是: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2、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新”
从新理论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念;后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
从新特点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为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前者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具有必要性。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
后者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的,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易错点
1、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2、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而不是集体公有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使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集体公有制。1949~1956年我国农村经济形式的变化趋势是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私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
3、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其中的“和平过渡”既不是由企业公私合营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过渡,也不是由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而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过渡。
4、注意区分文革与文革时期。文革是一场内乱,应该从根本上否定,而文革时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成就就是党和人民对错误进行抵制的结果,不是文革的成就。
5、文革结束,并不等于“左”倾错误也结束了,“两个凡是”的实质仍然是坚持文革中的“左”倾错误。
6、文革后邓小平大力整顿的突破口并不是在经济上,而是在文教上。
7、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但并不适用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不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是发展乡镇企业、非农产业。
8、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中国指明了发展方向。十六大将其简明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具有中国的特色,这个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新内容。
易混点:
1、当今的主动开放与旧中国的被动开放
背景不同:当今的对外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而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被动进行的。
基础不同:今天的对外开放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旧中国的开放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
影响不同:今天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旧中国的开放便于外国资本主义对我国的侵略与掠夺。
2、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经济特区:经济建设过程中享受特殊经济政策、灵活措施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的地区,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如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开始在我国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
沿海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1月,中央决定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漳泉厦三角区等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又扩大到山东、辽东两个半岛,形成了一个沿海开放地带。
第5单元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易错点
1、欧洲经济一休化的根本原因不是美苏“冷战”的威胁,而是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与经济联系的需要。
2、欧洲经济一体化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正式成立,而不是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3、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达国家,而不是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经济全球化是发达国家主导的。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在资本、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占绝对优势。
4、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并不能说明美元已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国际货币,而是反映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
5、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而不是全球一体化,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不是同一概念的两种说法。
6、注意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性质是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
历史必修三易错点易混点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易错点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
2、孟子的“仁政”不是对孔子“仁”的简单继承,从纵向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是“仁政”。
3、注意墨家学派不为统治者所重视,因为它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
4、兵家学派的孙膑著有兵书《孙膑兵法》,但孙膑并不主张穷兵黩武。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易混点
1、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比较
古代民本思想以“君”为本,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
2、心学与理学有明显的不同
从哲学观上看,程朱理学坚持“性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起一套以“理”为本体、以“穷理尽性”为方法的理学体系,属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则坚持“心即理”的根本观念,建立了一套以“心”(道德仁心)或“良知”为本体、以“发明本心”或“致良知”
为方法的心学体系,属主观唯心主义。
从道德主张上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而心学则主张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达到良知,从而为善。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易错点
1、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
2、对秦朝“书同文”而言,政治上的统一既是其原因,也是其结果。
3、中国“文人画”的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
4、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不只是长篇小说,也有唐代的传奇小说、宋代的话本小说,还有短篇小说。
5、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而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也在迅速发展,但二者并不等同,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
6、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不能说明其作用不大,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它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发挥着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易混点
古代中国文学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
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时代。
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丽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唐朝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剧走向繁盛。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易错点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与宗教思想,并不是放弃基督教。
2、启蒙运动高潮出现在法国,而不是英国,这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阻碍在思想上的反映。
3、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易混点
西方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
(1)古希腊时期的人文精神:智者学派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们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例如,“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一下子就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我们有理由把智者学派闪耀着人文精神的思想看作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而把普罗泰戈拉视为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3)启蒙思想对人文主义的发展:启蒙运动在人、自然、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运动更为彻底,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4、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有明显的分歧:从世界观方面说,宗教是建立在唯心主义世界观基础上的,而科学是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的。从方法论方面说,宗教学说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科学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研究基础上的。从政治方面来说,宗教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维护其特权的工具,科学则要追求民主和平等。
5、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发电机和其它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易错点
1、中国画里面,与印象画派相仿的是写意画派。在表现手法上印象是油画,中国画是水墨画。
2、现实主义美术并不是现代主义美术,二者虽一字之差,但有很大区别。
易混点
1、现代主义文学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
从产生和繁盛的时间来看,现实主义文学在西方由来已久,从19世纪30年代起成为文学的主流。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19世纪晚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繁盛时期。
从兴起的社会根源来看,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显露,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而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是由于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经济危机、世界大战等社会问题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产生了恐惧,从而使他们迷茫、痛苦,找不到出路。
从创作特点来看,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详细分析人类行为相互冲突的趋势,再现特殊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多元化文学,其特点是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2、在近代史上,各种文学流派的盛行与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反映了社会各阶层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它追求主观理想,不再突出人的理性,注重抒发个人情感。
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现实主义文学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和尖锐化发展而来,一方面,它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易错点
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西方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开研究、学习西方之先河。
2、坚持“中体西用”的不只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还有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3、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但二者的本质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4、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到了新三民主义才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5、毛泽东思想并不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而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出概括所形成的科学思想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易混点
1、近代史上几次不同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是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和反对当时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则是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问题,并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解放”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抵抗派与洋务派的比较
抵抗派以林则徐为代表,洋务派以奕訢、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两派虽都属地主阶级的派别,但两者目的的侧重点不同。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抵抗外来侵略;而洋务派则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维护清朝统治,镇压人民反抗斗争,也含有抵御外侮的意图。
3、维新派与洋务派虽然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主张明显不同。洋务派维护封建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两派主张不同的根源在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4、维新派、改良派、革命派三者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但具体的主张并不同,维新派、改良派都要求保留清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革命派则要求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维新派、改良派反对用革命的手段和方式,革命派坚持用武装起义的手段。
5、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学习,就抓住三大特征、四个阶段
三大特征:一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二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的历程;三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6、三民主义的地位:民族主义是革命的前提;民权主义是革命的核心;民生主义是革命的补充。
7、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具体的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指导思想、方法、途径和具体方针。两者都是新民主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标志、灵魂;新三民主义充分体现出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要求。
8、四大理论成果解决的问题不同:三民主义重点解决在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统治后,最终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问题;毛泽东思想重点解决如何取得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建立一个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问题;邓小平理论重点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点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9、对中国共产党理论成熟的过程,可用一、二、三概括
一个真理,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
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三次伟大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
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易错点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
2、“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原子弹、氢弹。
2、改革开放后水稻产量的提高,主要靠的是科技,其次才是政策。
易混点
“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的含义各有相同
“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具体来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三.高考历史解题技巧
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与应用一
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与应用
近年来历史高考选择题已一改以往只是教科书原文“搬家”的单一形式,注重了结合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创设新情境、新问题,考查学生依据已有的历史知识独立地分析、理解、归纳概括、判断、推理、迁移等多方面的能力,这就使选择题的考查功能囊括了除直接的文字表述外的所有《考试说明》中的学科能力,而成为能全方位多层次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题型。选择题基本上可以分为材料式、组合式、排列式、最佳、概念型,逆向式这六种基本类型。
一、材料式选择题
【典型题例】1987年英法日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如下表:
类别/国别
英国
法国
日本
第一产业
2%
2%
3%
第二产业
38%
36%
40%
第三产业
60%
62%
57%
发生这种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
C.资本主义国家自我调整产业结构 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命题意图】此题以统计材料为依托,综合性地考查了多项能力,既有材料的处理能力,也有原因分析的历史阐释的能力,对考生认识历史发展特征和逻辑推理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解题技巧】对于表格型的材料选择题,首先要读懂表格,理解表格中数字反映的问题,再按照题目要求,结合所学内容,确定正确的选项。以此题为例,第一步:读懂表格,通过表格的数字,理解题干所问的“这种变化”
是指什么变化。很明显,表格的数字反映出来的是三个国家第一、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均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上升。第二步:探究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的原因,这就需要结合课本所学的知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之一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经这一分析,最后可得出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
【举一反三】材料式的选择题其形式一般是题干为材料,备选项为对材料的判断和解释,要求考生对备选项中的解释是否与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相一致作出判断,此类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两大能力。由于近几年来历史学科的试题特点主要是:“选材于现实问题和重大问题,结合学科的主干设置新情景、新问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还将提供数据、图表等信息让考生进行分析判断,以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式选择题的特点正好与试题特点吻合,所以此类题型会是考试的重点、重点戏。此类题型解题的基础是读懂材料,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将获取有效信息与备选项和材料的历史背景结合,挂靠课本,进行分析判断,选出正确答案。
二、组合式选择题
【典型题例】中国共产党为加强思想建设而采取过重大举措的会议有:
①中共“三大”②中共“七大”③遵义会议④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命题意图】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能力,以及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历史阐释能力。
【解题技巧】从题型特征看,大多数组合式选择题是由题目要求、备选内容和内容组合三部分构成。解题第一步,审题目要求,找出关键词:“为加强思想建设”,在这限制词下,对备选内容进行逐一分析判断,这是解题的第二步,备选内容①中共三大的主要内容是讨论国共合作的问题,所以不符合题目要求;备选内容②中共“七大”其中一项主要内容是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故符合题目要求;备选内容③迷惑性最大,遵义会议虽然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但只是局限在军事上和组织上,长征途中没来得及从思想上清算“左”倾错误,所以备选内容③是不符合题目要求的;备选内容④十一届三中全会由于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方针,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等重大决策,开始形成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所以④符合题意。解题的最后一步是根据以上分析,对给出的内容组合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答案为D。
【举一反三】组合式选择题每个选项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组合而成。实际上是多选变成单选的一种构题方式,随着多项选择题被取消,组合式选择题的测试功能和作用日益突出。此类题型主要特点是容量大,考查的信息范围广,可以是知识归类,可以是评价分析,可以是异同比较,这便于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比较、推理等能力,特别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典型题例就是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召开的重要会议”这一纵向小专题。解题的思路是将备选内容置于这一线索中观察,根据题目要求对这些会议进行分析,作出正确的评价。由此启示我们在复习中,对知识加以梳理的专题史、阶段史心须加以重视。当然,解答好这类型的题目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以增强应试答题的准确率和加快解题速度。组合式选择题解题技巧之一是学会观察和分析选项,重视选项组合规律,上述的典型题例我们对四个备选项均进行逐一分析是故意采用一种“愚蠢”的解题方法,是想让同学们通过比较,加深对此类题型解题技巧的认识,其实,这种保守方法只是对极个别的难题适用,此题最快捷的方法是当否定了备选内容①后,不要急于对备选内容②进行分析,而是观察选项组合,把含有备选内容①的选项A和C排除,缩少选择的对象,然后再观察选项B和D,因均含有②和④,这时运用“存同解异”法,确定②和④必选,只需对备选内容③进行分析判断便可得出答案。所以组合式选择题解题最好采用“选基法”,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备选内容为基点,然后顺藤摸瓜,便可快捷正确作答,少走弯路。
三、 排列式选择题
【典型题例】按因果关系排列内容:
①天京变乱 ②清军重建江北、江南大营
③太平天国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 ④太平天国领导人腐朽思想的日益增长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②③④ D.④①③②
【解题意图】本题不仅是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天京变乱”这一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考查理解、分析和比较的能力。
【解题技巧】题目虽然没有明确指出是考查“天京变乱”的内容,但熟悉课本的同学会发现备选内容①②③④均与“天京变乱”这一历史事件有关。备选内容④是事件的背景,备选内容②和③是事件的影响,经上述分析,根据题目要求“按因果关系排列”,备选内容④必排第一,观察四个备选项,只有D是把背景要素的④放在首位,所以正确答案是D。
【举一反三】排列式选择题的特点是要求学生把一些历史事件、现象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方位,或按因果关系等加以排列,选出正确答案。针对此类题型既可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它来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一方面必须牢固掌握时间、空间概念,另一方面,更要注意对历史事实、概念的分析理解,强调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避免死记硬背现象发生,重视知识的灵活运用。解题技巧上,此类题型可以采用“首位判断法”
,即找出发生最早的一件史实。然后找出选项中以这一史实的序号为首的选项,便可用“直选法”选出正确答案。上面的典型题例就是运用这一方法的。除了“首位判断法”外,还有“尾端判断法”、“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先两头,后中间”的判断法等等,并请注意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四、最佳式选择题
【典型题例】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其中最重大的是:
A. 核战争威胁消失,各大国更加重视发展经济,增强经济竞争力
B. 美、欧、日三极间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了经济冷战对手
C. 缓和与紧张并存,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
D. 社会主义力量遭到重大失折,力量对比变化有利于西方
【命题意图】此题除了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阶段特征和发展过程的能力外,重点是考查学生“历史阐释”能力,即“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把历史事件、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尤其是考查“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现象和历史人物,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做到“史论结合”的能力。
【解题技巧】第一步是认真审题干,找出限定语,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时间限定,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是影响范围的限定,并注意题干的特殊要求,即求答词“影响”后面有一个表示程度的词“最重大”作为限定条件。第二步审备选项,发现四个备选项均与题干有不同程度的内在联系。经上述两步可推断出此题属于最佳选择题,因此第三步是比较四个选项在程度上的差距,从中鉴别出“最重大”的一项:选项A,虽然“各大国是更加重视发展经济,”此句表述正确,但联系时事,可知“核战争威胁消失”这句有明显错误,当今美国就不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所以选项A只是部分符合题意;选项B,虽然讲的是国际关系,符合题干的范围限定,但由于没有把握好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际关系特征,张冠李戴地把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特征答上。排除A、B选项后,联系课本知识,发现选项C、D表述均正确,且都是题干揭示结论的证据,如何取舍?这时就需要运用解答最佳选择题的要诀之一:运用基础的史学理论,建立史与论的最佳关系,正确地阐述历史,选项D在这点上明显比不上C项好。因为选项D只反映出局部的、表面的现象,仅局限于两极格局结束后对社会主义和西方的近期的影响,没有反映国际社会主义力量会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正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其实在考虑此题时,如果我们能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转化为分析历史的方法论,坚持全面的、发展的观点,透过现象揭示其本质,便可以较快选出正确的答案C。
【举一反三】历史最佳选择题可以考查除文字表述外的所有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并重点考查“历史阐释”能力,尤其是其中的“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揭示其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的能力。此类题的设计理论含量肯定较高,能力要求层次也较高,难度颇大,此类题型与一般选择题相比,在结构上最明显的特点是题干与选项之间一般都不是一种正与误,有与无的关系,而是一种质与量的关系或者说程度的关系。所以在题干中的求答词的前面或后面,往往有一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形容词作为限定条件,如“最重大的”、“根本的”、“最突出的”等等,区别题干中若干相关概念的内涵很重要(详见专题四、五《高考历史试题常见命题用语解释及应用》)。最佳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平时学习中,对于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成因背景要素、结果影响要素、性质特征要素的主次轻重要进行思考鉴别,如分辨出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目的、主要目的、根本目的、本质、实质等等。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一方面不要被此类题目所迷惑,形成“项项似乎都可入选”的错觉,另方面对几个备选项进行判断时,不要着眼于谁对谁错,而是要坚持只去鉴别程度,谁主谁次,谁轻谁重,看那一项完全符合题目要求,属最佳的选项,在这个比较判断过程中,往往要根据题目选好基本的史学观点,学会初步运用历史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和上层建筑等等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对于解决这类题型是很有帮助。其实,把史实、史论、史法有机地结合,这不仅是解此类题的关键,它还是把教材内容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的关键。
五、概念式选择题
【典型题例】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的构想
A. 最初是为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设想
B.首先提出于中英关于香港的谈判
C.最先发表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D.最先发表于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命题意图】此题以“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的能力,检测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时空观的把握的程度。
【解题技巧】此题若单从时间上对备选项出现的四个“最”进行比较筛选,会很困难,且很可能由于对这一概念不理解而错选了C项。解题的关键是把教材“一国两制”构想的相关内容,从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这角度来理解思考,即对教材如下所述:“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同时,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80年代,中国先后同英国和葡萄牙谈判并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进行分析,“一国两制”构想作为一个历史概念,选项A是这一概念的目的要素,选项C只是说明这一目的要素中首次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的具体报告,不那么扣题了。选项B、D均是关于这一概念的影响要素,经上述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分析后,对备选项中出现的四个“最”,谁符合题干要求,就不难判断了。正确的答案是A。
【举一反三】历史概念是根据历史背景、存在的表现和产生的影响三部分概括而形成的。由于历史概念是史实的抽象和概括,它上承史实,下联规律,反映着错综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因此,它既能考查知识水平的高低,又能考查出考生学科能力的强弱,所以高度重视对历史概念的考查是近几年来高考的突出特点。加强历史概念学习要注意按照历史概念的结构要素(背景要素,内涵要素,评价要素)对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分析。结构化的知识容易抗拒遗忘,便于迁移且能够有效地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面的典型题例便是一个例证。当然,在解答概念选择题时还要注意对概念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所谓定量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时间、空间位置、适用范围等在量度上的界定;所谓定性分析,就是对历史概念的性质、本质等属性上的界定。只有在对历史概念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识记后,才能灵活自如地应对概念选择题的考查。-----------------------------------------------------------------------------------
六、逆向式选择题
【典型题例】以下关于中国官僚资本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以四大家族为代表 B.凭借国家政权积累财富
B. C.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 D.依附英美帝国主义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中国官僚资本这一历史概念的再认、再现的能力,由于逆向选择题是一种以表述错误的选项为正确选项的选择题,所以此类题型还可以达到考查学生能否突破思维定势,是否具有较强的比较、分辨能力的目的。
【解题技巧】第一步:审题,明确此题涉及中国官僚资本这历史概念的内容,但选择方向是逆向。第二步:因备选项涉及到官僚资本的含义和它形成的时间,所以要作出选择判断,就必须对官僚资本这一历史概念进行简单梳理回忆:形成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在抗战期间膨胀,解放战争时期恶化,解放以后消失。第三步,根据以上对知识的简单梳理回忆,用直接逆向判断法,中国官僚资本不是形成于抗战时期,选项C表述错误,正好符合题目要求,故此题答案为C。也可用正向思维,选出对官僚资本表述正确的A、B、D项,然后才排除它们而得出此题答案。
【举一反三】逆向选择题是一种以表述错误的选项为正确选项的选择题,题干常用“表述错误”、“不正确”、“不是”、“不属于”、“无关”、“不符合”、“不包括”
等词语来提示或限制,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凡是多项选择题有3个是正确选项的,都可以变为单项选择题中的逆向选择题,所以,在取消多项选择题的历史高考中,此类题型也是不可忽视的。针对此类题型除了可达到一般选择题的能力考查目的外,还可以用来考查学生能否突破思维定势的这一特点,在强调创新教育的今天,此类题型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中,对问题的分析要注意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不要受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思路限制,要注意坚持一分为二,运用重点论与两点论结合的分析方法,如对美国西进运动、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中国的洋务运动、殖民主义等问题的评价,既要看到肖极一面,又要看到其积极的地方。总之,重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对于解答此类题型是很有帮助的。另外,在解题时,要注意方法的灵活使用,如上面所举的典型题例,解法可以是直接逆向思维法,也可以用正向思维排除法,先排除正确的的三项,选出剩下的一项,还可以采用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并用的肯定与否定结合法。
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选择题 “原因”题的解答
在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设计中,常常会有许多涉及考核原因的命题。对于历史原因的考核,是历史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历史事件有其来龙去脉,存在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条件,这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是考核学生能力的载体。在“原因”题中,一般有其明显的特征,如在题干中常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主要原因”(或主要由于)“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最重要原因”“由于”“因素”“是因为”等词语。在有关这类题的解答中,要求学生迅速判断分析,准确无误地选出正确项,不少同学因此感到棘手。事实上,这一类型题的解答是有其技巧可循的。
一、“主观原因”的解答:
主观原因是指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是事件发起或参与者的政治、经济、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因素。一般表现为目的(“根本目的”放在“根本原因”中)、动机、决策、意愿、思想、理论、政策、方针、路线、经验等具体的历史因素。在各选项中,看看是否存在符合这些因素的选项,首先锁定,作重分析。
例1:隋朝得以统一全国的主观原因是A.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B.南方的政权力量相对弱小C.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D.隋文帝杨坚的决策正确(从四个选项可见,D项反映主观意识,属于政策方针的因素,故要选D.)
例2: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坚持城市为中心的主观原因是
A. 共产国际的经验影响 B.中国城市的敌人十分顽固
C.城市的工人阶级容易组织发动 D.中央局的成立与领导
(A项是共产国际的经验,属主观方面的因素,BCD都是客观原因。此题显而易见是A了)
二、“客观原因”的解答: 客观原因是指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原因。在历史学习中,客观原因一般表现为自然或社会环境(或形势)、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科技、生产工具、生产力等方面。
例1: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是
A《马可波罗行纪》的影响
B商业危机
C地圆学说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D对货币的黄金需求量日益增大
(本题是考核客观原因,从各选项来看,A、D是主观原因。B是具有客观性,但不属新航路开辟的社会环境,其社会环境应是西欧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C项反映的是科技,故本题应选C)
例2: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A. 吸取秦亡的教训 B.贾谊等大臣的直谏C.刘邦有远见卓识D.社会贫困落后
(A.B.C.均是主观方面的因素,D项反映的是社会经济基础状况,很显然选取D.)
三、“根本原因”的解答:
根本原因是指代表事物的根源,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必然性因素。解答时应对具体的题干进行仔细的分析,根据不同的题干选择不同的解法:
⒈用理论来解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内因和外因
例1(1995年全国题)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人民强烈的愤怒
C革命前的农业欠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度恶化
D人民觉悟普遍提高,要求建立民主的社会共和国
(由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要求建立代表工业资本主义的统治秩序,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可知选取A.)
⒉看选项中有无反映经济状况、科技、工具等方面的选项,要优先考虑这些选项
例2:(2002年全国文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本题要从本质上找根本目的,也就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根本立足点,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质是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应从经济上去判断。故选C。)
⒊题干是属于革命运动类事件的成败,其根本原因一般是主观因素的选项(如阶级性、理论、路线、方针、)如果题干强调敌人的强大,其根本原因要从革命的经济条件方面分析.
例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孤军奋战,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最终失败,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觉悟太低 B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低
C帝国主义的干涉 D中国自然经济的影响
(戊戍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资产阶级发动的运动,都是资本主义经济推动的结果.它们的失败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因此本题应选B.)
4.属于革命运动类的爆发,产生.其根本原因要从阶级斗争或民族矛盾的尖锐性方面分析.
例4: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国人民的觉醒
C.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D.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之间矛盾的加深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属于革命运动的爆发.从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来看,则选取D.)
5.题干若是考核某个纲领性文献、理论或路线的推行成功与否,如果文献等是正确的,其根本原因要从客观方面去找;如果文献等不符合实际,其根本原因要从主观方面去找。若是在选项中出现两项或多项是客观方面(或主观方面)的表述,其根本原因的判定则是从中找出程度最深的那一项。
例5:《资政新篇》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A. 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权 B.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
C.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权D.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资政新篇》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没有推行下去,不是文献本身错误,应从客观条件中找。B、D都是客观因素,但D项反映更深沉的社会背景,故应选D。)
6.选项中有“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的人类历史实践”的备选项,一般当属根本原因
例6:分封封制崩溃的根本原因是
A大国操纵诸侯国的现象已不复存在 B 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C西周王室衰微失去实力D国人暴动等奴隶斗争日益壮大
(分封制是周王朝维系统治的重要的政治制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不断加强,井田制日益瓦解,地主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封建制取代奴隶制成为历史的必然.故选取B.)
7.在选项中有符合事物变化发展的主要矛盾,或社会性质,它们也是具有决定性特征的根本原因
例7(1993年上海题)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共产党组织了反蒋统治的第二条战线B.上海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三反”斗争
C. 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经济崩溃和政治危机D民主党派的联合斗争和人民起义遍及各地(从该时期的主要矛盾来看,人民大众与国民党反动政府为代表的反动势力的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正是该主要矛盾的作用,蒋介石政府危机四伏.故C当属根本原因.)
例8:中国近代以鸦片战争为开端,根本原因是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从题意来分析,A是直接因素,B是中国自身的政策影响,这些都不是决定条件.C项反映了中国社会性质的质的变化,是决定性因素.D项不能全面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故答案应是C.)
8.看选项中是否有反映阶级属性的选项
例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存在斗争的根本原因是
A阶级矛盾有时上升为主要矛盾 B两党对日本侵略认识程度不同
C反映出国民党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 D国共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国共两党的根本区别在于两党分别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其斗争的根源就是他们的阶级属性不同。因此本题应选取D)
四“主要原因”的解答:主要原因是指在众多的原因当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最基本的原因。
⒈如果题干属于革命运动类事件的成败,其主要原因可以用判断根本原因的方法来解答,即看选项中有无纲领的缺陷、方针政策及指挥的失误、领导阶级的落后等。
例1:(2003年上海题)遵义会议就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B红军尚无作战计划
C军事指挥严重失误 D敌军采用碉堡作战
(这是属于革命类失败的问题,其主要原因的判断方法一般与判断根本原因相同,所以,应从主观方面去判定。B、C两项属主观原因,但B项明显与史不符,故选C。) 例2:(2003年上海题)“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本题属主观因素的是A、C两项,A项不是根本上决定出现题干所述现象的因素,而是当时的路线起决定作用,其根本原因应为C,也即本题的主要原因。)
⒉一般性的 “主要原因” 考核,主要是看选项中哪一项是起主导作用。
例3:(2003年天津题)19世纪末,英国失去在世界工业中垄断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地人民抵制英货B没有兴建新兴工业企业
C工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更新缓慢D成为美国的债务国
(在英国失去垄断地位的原因中,可以说四个选顶都有一定的作用,但究其主要原因来看,还是因为英国自身未能在技术和设备上进行革命,这才是其工业垄断地位丧失的主要原因。因此要选C。)
例4:(2001年全国文综)从尼德兰革命到法国大革命历时两个多世纪,而此后半个世纪资本主义就初步成为一个世界体系,这主要是因为
A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得到广泛传播B维也纳体系激化各国社会矛盾
C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力量迅速增强D殖民统治遍及世界各大洲
(从尼德兰革命到法国大革命有两个世纪是处于手工工场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封建主义比较强大,因而资产阶级常常处于失败的状态。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在欧美完成,资本主义进入机器大生产时代,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经济的发展是主导。故选取C。)
五、“直接原因”的解答:
直接原因是指不须其他媒介而引发历史结果的偶然性因素。
⒈表现为“借口”、“导火线”、“自然灾害”
例1: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B扩大中国市场
C美俄以调停者身份,极力唆使D清政府的腐败
(B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D项是客观条件。C项是外因。只有A项是英法挑起战争的借口,属直接原因。)
例2: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明朝政府的黑暗统治B.陕西发生自然灾害C.高迎祥的斗争精神 D.土地兼并严重(本题的A项是明末农战的根本原因。D是属于其黑暗统治的表现。
B是自然灾害,当属直接原因。)
例3:(1997年上海题)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C.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矛盾的加剧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其斗争的发展(在巴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提出了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这一正当的要求被拒绝,说明弱国无外交,这成为点燃中国人民反抗的怒火,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故选B。)
⒉一般性的直接原因解法主要是分析其主观动机、事件相关的直接程度而定
例4:英国向中国偷运鸦片的直接原因是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消磨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C打开中国市场 D西方工业化经济的驱动(本题的主观动机是A项。B项是臆断,应排除。C、D两项是根本原因。故本题应选A。)
例5(02年上海春季大综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B. 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C“避敌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兵力歼灭敌人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由毛泽东的长征诗可知,“远征”是指长征。而长征主要是与反第五次围剿失利密切相关。故选取D。)
六、“最重要的原因(或最主要原因)”的解答:
一般而言,这类“原因题”大都是与考核根本原因相同,其解法与根本原因大致一样,主要在分清选项中的某项与题干形成的因果关系属于决定性的关系。例1: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B英法荷兰等国对日实行贸易禁运
C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D美日在亚太地区争夺矛盾激化
(A、B两项是美日争夺激烈的表现,都源于D项表述的因素。C项是战争爆发的次要原因。因此D项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重要的原因。)
七、其它类的原因题的解答
一般在题干中只有“因为”“由于”“原因”“共同原因”、“为了”等提示词,则要在题干与题枝中寻找其中的内在联系,可以采取排除几个选项,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界定正确的答案。
例1:(2003年广东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思想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开始形成的,因为这次会议
A. 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 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C. 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D审查和解决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党的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本题主要是要把“基本路线”
这一概念弄清,而C项与题干的联系十分紧凑。故选C项。)
例2(2004年春季文综题)平定叛乱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重要途径。西汉“吴楚七国之乱”发生的原因是
A. 地方势力坐大,中央无法有效控制 B.民族矛盾的激化
C.皇帝与开国功臣的斗争D.境外反动势力的煽动(本题只有B、D项可明显排除;C项发生在西汉初年的铲除异姓王事件上。因此可排除。故本题选A。)
例3:民国初年两次帝制复辟失败的共同原因是
A资产阶级力量强大B孙中山高举反复辟旗帜
C北洋军阀内部矛盾激化 D全国人民一致反对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A项应排除。孙中山在两次反复辟斗争中都曾发布过宣言反对复辟,但并未在社会各阶层中产生广泛的影响。两次复辟,受到了举国上下的一致反对,这才是两次失败的共同原因。)
例4(2004年文综题)中国政府于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其总体目标是为了
A 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
C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一国两制”是针对国家统一而制定的,主要是解决香港、澳门、台湾的回归,完成祖的统一问题。A、B、C项是统一的各个方面,只有A才是总体目标。故选A。)
高考历史问答题解题方法点拨
问答题解题首先是一个知识问题。历史知识储备不够,难于解好问答题。其次才是方法问题。
一、问答题的审题要求
一般来说,一道完整的历史问答题,包含四种构题成分:
1、提示语:即提示回答问题的方式,如题目中的“简述”、“比较”、“论证”等等。根据这些解答的提示语可确定题型。
2、主干语(或中心语):即指明答项内容的对象的成分,它提示答案围绕的中心和落脚点。
3、答项语:即要求回答的内容的成分,如“情况”、“经过”、“内容”、“结果”等等。
4、限定语:限定解答内容或解答对象的时间、空间、角度、频率等等的成分。
【例】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注:红色字体为提示语,蓝色字体为中心语,深绿色字体为求答项,浅绿色字体为限定语。)
二、问答题的答题要求
答案形式: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
史实选取:准确、典型、全面;
答案内容:核心知识;
答案结构:史实+结论(评论)。
三、问答题的答题技巧
(一)叙述题
[题型特点]
叙述题是问答题中最基本的题型,此类题型的要求是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产生、发展或消灭的过程,以及历史人物的重大活动作系统的归纳叙述。其提示语有“简述”、“概述”、“试叙”、“如何”、“怎样”、“是什么”、“有哪些”之类。
[典型题例]
简述近代以来我国首都被外国侵略者占领的耻辱,并说明其原因。
[分析指导]
此题第一问就是要求考生把分散在中国近代史不同时期的有关首都沦陷的情况进行归纳叙述,简单列出要点,以体现我国近代蒙受的屈辱。由于单纯的叙述题主要是考查再认、再现的记忆能力,能力考查层次偏低。所以此题的第二问在能力要求上作了调整提高,要求考生分析说明我国首都沦陷的原因。
[答案要点]
1.首都三次被占:
(1)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2)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3)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占南京。
2.原因:当时中国处于落后挨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动政府腐败无能。
(1)1860年时,清政府败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2)1900年时,清政府败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1937年时,蒋介石国民党政府片面抗战,丧师失地,首都沦陷。
(二)论证题
[题型特点]
论证题最大的特点就是“论”。即要求运用已有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通过对史实的透彻分析,说明道理,得出结论,来论证某一观点或结论的正确或错误。其提示语有“说明”、“论证”、“证明”、“试论”、“谈论”、“为什么”之类。
[典型题例]
毛泽东指出,在统一战线中,“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试用第一、二次国共合作的史实说明这一论断。
[分析指导]
此题要求用两次国共合作的史实证明毛泽东的论断,属正面论证题,解题时要注意既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中概括出“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的史实,又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中概括出“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的史实,从而说明中共在统一战线中,不搞无原则的退让,必须坚持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的正确。此题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论证题的“讲道理”,一定要建立在“摆事实”的基础上,即以史实为依据,做到史论结合。
[答案要点]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排斥共产党人,陈独秀害怕统一战线破裂,接受蒋介石的要求,助长了蒋介石的反动气焰。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武汉政府内的反动势力也不断增长,反动军官制造“马日事变”。陈独秀坚持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禁止农民没收地主土地,解除工农武装。结果,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陈独秀以退让求团结,导致统一战线完全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针对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多起反共惨案,制定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反对顽固势力的方针和反对顽固势力的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打退了国民党的进攻。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又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重建新四军军部,同时发动全国性的抗议运动,使蒋介石在政治上陷于孤立,被迫缓和紧张局势。中国共产党以斗争求团结,最终巩固了统一战线,壮大了人民力量,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三)比较题
[题型特点]
比较型的问答题最明显的特点是“比”,即要求通过类比或对比的方式,将在属性上具有可比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概念进行比较,以归纳出它们的异同点或区别出它们的本质特征。比较题的提示语有“比较”、“对比”、“与……相比”之类。
解此类题,考生应有两手准备。试题设定比较项,按试题规定项目比较解答;假如题目没有指定或限制比较的项目,一般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比较:
比较项
相同点
不同点
背景
原因
目的
条件
过程
内容
方式
概况
评价
性质
特点
结果
作用
影响
局限
当然,行文作答时并不要求列表,但是,构思拟纲的这一步可以在草稿纸上先列简表。另外,比较项的选择,要依据有关要求与史实进行取舍,并不要求面面俱到。上表所列的为较为重要的方面,仅供大家参考。
[典型题例]
试从福建事变和西安事变发生的时代背景,领导者身份、主张及策略,结果和影响等方面分析两者的异同。
[分析指导]按照异同分别列表
同
背景
日本加紧侵华,抗日救亡运动不断发展
领导者
国民党内的爱国将领
策略
同共产党合作
异
主张
福建事变主张“反蒋抗日”,建立了反蒋政权
西安事变主张“逼蒋抗日”,实行“兵谏”
结果、影响
福建事变被蒋介石勾结日军镇压,十九路军瓦解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答案要点]
(1)都是在日本加紧侵华,抗日救亡运动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发生的。
(2)领导者都是国民党内的爱国将领。
(3)两者均采取的同共产党合作的策略。
(4)福建事变主张“反蒋抗日”,建立了反蒋政权;西安事变主张“逼蒋抗日”,实行“兵谏”。
(5
)福建事变被蒋介石勾结日军镇压,十九路军瓦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四)评价题
[题型特点]
评价题要求依据自己所学的历史和其它学科知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给予中肯的评判和估价,其提示语有“试评”、“评价”、“你的看法如何?”之类。评价题与论证题不同,论证题概括所论证的观点,结论是明摆在题目中的,而评价题答案的观点,则是考生自己在分析综合中提炼出来的结论,属考生本人的见解。这种见解,只要观点正确,论据确凿,言之有理,就应予以肯定,因此它可以较好地发挥考生的创造性。例如对洋务运动历史作用的评价是多年来在学术界颇有争议的一个问题,只要言之成理,就应该同等记分。这充分体现了评价题检测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题型特点。此外,在历史问答题中,单纯的评价题并不多见,它一般与叙述题结合形成“评述题”。下面就开放性的评价题和评述题各举一例。
[典型题例]
有人说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有人认为它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分析指导]
此题就戊戌变法的评价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允许学生按自己的理解,各执一见,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便可视为较好的答案。它适应了知识经济形势下教育对创新能力的要求,与素质教育的导向是一致的。要解答好这类题目在平日的学习中一方面要转变“师讲生听”“教材为经典”,“教师为神明”的观念,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另方面也要认识到开放性试题仍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答题时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就需要夯实基础,因为开放性的试题并不赞许漫无边际,空话连篇,而应是基础知识与创造性思维的综合运用。
[答案要点]
第一种答案: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因为领导这次运动的康有为、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戊戌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提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但这个运动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采取改良的主张,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第二种答案:戊戌变法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康有为、梁启超在变法中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如果变法成功,中国将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所以戊戌变法名为变法,实为改变社会性质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变法没有发动群众,仅仅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因而不彻底,也不会成功,最后戊戌变法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镇压而失败。因此戊戌变法是一次失败了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五)综合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年深化,历史问答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都呈现出复杂化,综合化的趋势,在一条问答题中往往不再局限于单一的题型。回顾上述我们所选取的典型题例就是很好的例证:叙述题中既“简述”、又要“说明原因”;分析题中的提示语也有三个“指出”、“说明”、“分析”;比较题中既要“比较”,又要“分析”。所以对于叙述题、论证题、分析题、比较题、评价题各自的解题技巧,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地运用到综合问答题的解答中。下面以最初提到的试题为例说明:
[典型题例]
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
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分析指导]
例题的第一小问“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即为概述型题。例题的第二小问“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就是通过比较求取共同点,属比较型题。例题的最后一问“分析这一追求过程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属论述型题。整题是一道综合型问答题。
例题的中心词是“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规定了作答的对象;提示词“概括、指出、分析”,规定了作答的方式;求答项“主张、社会实践、特点、共同之处、影响”,则限定了作答的内容。限定词“在目标追求上”和“对中国近代历史”则限定了答题范围。
在编写答案时要注意:一是瞻前顾后,把要叙述和评述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进行编写,层次分明,使文理自然流畅。如本题可按提纲拟定的逻辑顺序进行作答。二是注意文字语言的运用,要使文字语言简明扼要、逻辑严谨、紧扣主题。三是要注意创新,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允许学生有自己见解的开放型试题增多。这就要求学生在解答试题时,注意提高在分析问题上的创新性。四是要根据分值或题目本身的内容要求,进行详略作答,分值高或内容多的要多答,反之则略答。
[答案要点]
注:为了简明便于观查,这里利用表格方式写出部分答案,实际答题时最好以自然段方式答出,展示文理连贯性和逻辑性。
(1)思想主张、社会实践及其特点:
派别
主要主张
社会实践
特点
洋务派
学习西方技术(或中体西用)
洋务运动
学习西方器物、技术
维新派
要求变法维新(或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戊戌变法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新文化运动领袖
提倡民主与科学
新文化运动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2) 共同之处:挽救危亡。
(3)影响:①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现)代化;②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们的觉醒。
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史重要大事年表
约170万年前 BC21C BC486年 1840年 1949年 1956年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半殖半封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原始社会:
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
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进入氏族时代
BC21C夏朝建立
约4000多年前黄帝尧舜禹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
奴隶社会:
夏(BC21C建)商(BC16C建)西周(BC11C建) 春秋(BC770-BC476)
封建社会:
战国(BC476) 秦汉 唐宋 元 明清(-1840)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东汉(25年到220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到589年)
485年北魏孝文帝开始改革
隋(581年到618年)
唐(618年到907年)
五代(907年到960年)
北宋(960年到1127年)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元(1271年到1368年)
明(1368年到1644年)
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开始出现
清(鸦片战争以前)(1644年到1840年)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土地革命
国共对峙
党建立和国民革命
1840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1842年 鸦片战争
19世纪40-50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51-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约70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9世纪晚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1901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开始
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 清帝退位
1912-1919年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护国运动开始
1915年 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7年 张勋复辟失败
1917年 护法运动开始
1919-1927党建立和国民革命
1919年 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4年-1927年 国民革命
1927-1936年 土地革命时期,十年内战时期
1927年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4年-1936年 红军长征
1935年
遵义会议
1936年 西安事变
1937年-1945年 抗日战争时期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5年 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双十协定签字
1946年 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 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1948年 三大战役
1949年春 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
1949年4月23日 渡江战役,国民政府覆亡,半殖半封社会结束
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时期
新时期
徘徊
十年文革
十年探索
一五计划
政权巩固经济恢复
1949 5253 1956 1966 1976 1978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通过《共同纲领》,规定民族区域自治制,提出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1950年 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2年 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彻底废除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经济恢复政权巩固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 第一届人代会召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代制和多党合作制、
内瓦会议
1955年 万隆会议
1956年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一五提前完成;八大召开
1958年 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掀起大跃进和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9-1961年 经济困难
1961年 提出八字方针
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
1967年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 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1971年 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972年 <<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中美关系改善;日本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1976年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 中美建交
1982年 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82年十二大,之后五年开一次。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世界古代史(-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C21C-BC12 C 爱琴文明
BC11C-BC9C 希腊黑暗时代(荷马时代)
BC8C-BC6C 希腊城邦兴起
公元前594年 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509年 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450年罗马编订《十二铜表法》
公元一世纪 基督教产生
313年 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公元6世纪 颁布《查土丁尼民法大全》
九世纪 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
十四世纪 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十四至十六世纪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十五末至十六世纪初 新航路开辟
世界近代史(1640-1917)
1640-1688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89年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十六世纪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十七世纪荷兰成为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十八世纪中期 英国打败法国,成为最强大的殖民国家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1775-1783 北美独立战争
1787年 美国制订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政府
1789年7月14日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颁布《人权宣言》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
1792年 巴黎人民起义推翻法国君主政体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4年法国热月反革命政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1804年 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
1814-1830年 复辟的波旁边王朝
1830-1848年 七月王朝
1848-1852年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1870年 法兰西第二帝国开始
1870-1941年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5年 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共和制
1836-1848年 英国宪章运动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1865年 美国内战
1864年 第一国际成立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871年 巴黎公社
1870年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89年
第二国际建立
1903年 布尔什维克党形成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现代史(1917-现在)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 十月革命胜利
1918-1920年 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21-1927年 苏共新经济政策
1922年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1929年-1933年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3年 罗斯福就任总统,实行"新政"
1948 美国开始实行“马歇尔计划”
194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55年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20世纪50年代初--70年代初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1967 欧洲共同体成立
1991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1992 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
1993 欧洲联盟建立,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