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 M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 理综好题精选模拟(一)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状”指的是恢复力稳定性
B.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量金字塔不一定递减
C.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发生突变导致的
D.提取色素时,运用了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的原理
2.下图曲线表示一只成年雄性狗血液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物质可能是由下丘脑分泌的
B.A,B两种物质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C.B的变化对A有反馈调节作用
D.B物质主要是由睾丸分泌的
3. 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这种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会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鼠疫杆菌合成释放外毒素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抗毒素时一种抗体是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
C.外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D.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4.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5. 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a和B、b)控制。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是( )
杂交1 ♂甲♀乙 杂交2♀甲♂乙
雌雄均为褐色眼 雄性为褐色眼、雌性为红色眼
A.甲为AAbb,乙为aaBB B.甲为aaZBZB,乙为AAZbW
C.甲为AAZbZb,乙为aaZBW D.甲为AAZbW,乙为aaZBZB
6. 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
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
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
B.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
C.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
D.乙醇和乙酸之间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和皂化反应互为逆反应
8. 有人认为CH2=CH2与Br2的加成反应,实质是Br2先断裂为Br+和Br-,然后Br+首先与CH2=CH2端碳原子结合,第二步才是Br-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根据该观点,如果让CH2=CH2与Br2在盛有NaCl 和NaI的溶液中反应,则得到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
A. BrCH2CH2Br B. ClCH2CH2Cl
C. BrCH2CH2I D. BrCH2CH2Cl
9. 如图所示,隔板I固定不动,活塞Ⅱ可自由移动,M、N两个容器中均发生反应:A(g)+2B(g)⇌xC(g)△H=-192kJ•mol-1,向M、N中都通入1molA和2mol B的混合气体,初始M、N容积相同,保持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x=3,达到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关系为:φ(M)>φ(N)
B.若x>3,达到平衡后B的转化率关系为:α(M)>α(N)
C.若x<3,C的平衡浓度关系为:c(M)>c(N)
D.x不论为何值,起始时向N容器中充入任意值的C,平衡后N容器中A的浓度均相等
10. 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1、KClO、KC1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c(Cl-):c(ClO-)=11,则溶液中c(ClO-):c(ClO3-)=
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mol
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的范围: amol≤n≤amol
D、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mol
11. 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保持温度、体积不变,再以2:2:1的体积比将A、B、C充入此容器中,则(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转动 B.平衡不移动
C.C的百分含量增大 D、C的百分含量减小
12.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3H2⇌2NH3,△H<0,达到平衡时,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催化剂、都发生变化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降温、都减小,且减小倍数大于减小倍数
C.加压,.都增大,且增大倍数大于增大倍数
D.加入氩气,、都增大,且增大倍数大于增大倍数
13. 密闭容器中某气态烃和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和,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温度(20℃),压强减小至原来的一半,若加NaOH的溶液则气体全部被吸收,则此烃为
A.C3H8 B.C2H4 C.C2H6 D.C6H6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错误的是( )
A.牛顿发现摆的等时性 B.伽利略首先将物理实验事实和逻辑
C卡文迪许测量了万有引力定律 D.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运用电荷的作用公式
15.如图所示,以直角三角形AOC为边界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为B,,AO=L,在O点放置一个粒子源,再以向各个方向发射某种带负电粒子。已知粒子的比荷为,发射速度都为。设粒子发射方向与OC边夹角为0,不计粒子之间相互作用及重力。对于粒子进入粒子进入磁场后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45°时粒子将从AC边射出
B.所有从OA边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相等
C.随角增大,粒子在磁场中运用的时间先变大后变小
D.在AC边界上只有一半区域有粒子射出
16.
用一力F水平向右拉小球,使小球和车一起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α角,细线的拉力为。若用一力水平向左拉小车,使小球和车一起以加速度a′向左运动时,细线与竖直方向也成α角,细线的拉力为,则 ( )
A.a′=a,= B.a′>a,=
C.a′<a,= D.a′>a,>
17. 如图所示,车厢里悬挂着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上面的球比下面的球质量大,当车厢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空气阻力不计),两个小球稳定后所处的位置在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 )
18. 如图所示,均匀T型物块A质量为m,夹在两个相同的水平垫板中,A与垫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垫板B、C以相同的水平速率v1对称且匀速地向两侧退开时,若要使A以速率v2匀速前移,作用在A中央位置上与v2同向的水平拉力F的大小满足( )
A.F<μmg B.F=μmg C.F>μmg D. 不能确定
19. 一个劲度系数为k,由绝缘材料制成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带正电荷电量为q的小球相连,静止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当加上如图所示的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后,小球开始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球的速度为零时,弹簧伸长Eq/k
(B)球作简谐运动,振幅为Eq/k
(C)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D)运动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动能和弹性势能相互转化,且总量保持不变。
20. 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B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A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A、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当A、B加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B.当A、B加速度相等时,A、B的速度差最大
C.当A、B的速度相等时,A的速度达到最大
D.当A、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21.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图中未标出)。物块的质量为m,AB =a,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点拉至A点,拉力做的功为W。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O点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则上述过程中
A.物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
B.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
C.经O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
D.物块动能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答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如图1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及小车和砝码的质量对应关系图。钩码的质量为m1,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为m2,重力加速度为g。
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每次在小车上加减砝码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B.实验时若用打点计时器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C.本实验m2应远小于m1
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图象
⑵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测得,作出图像,他可能作出图2中____(选填“甲”、“乙”、“丙”)图线。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⑶实验时,某同学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若轨道水平,他测量得到的图像,如图3。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则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钩码的质量______________.
23. 1、在做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的实验时,提供的器材是:待测电源一个,内阻为RV
的电压表一个(量程大于电源的电动势),电阻箱一个,开关一个,导线若干.为了测量得更加准确,多次改变电阻箱的电阻R,读出电压表的相应示数U,以为纵坐标,R为横坐标,画出与R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得到直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m,直线的斜率为k,试根据以上信息
①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写出E、r的表达式,E=______,r=_______
24. 如图所示,一长绝缘木板靠在光滑竖直墙面上,质量为m.木板右下方有一质量为2m、电荷量为+q的小滑块,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板与滑块处在场强大小为E=4mg/q的匀强电场中,电场方向水平向左,若电动机通过一根绝缘细绳拉动滑块,使之匀加速向上移动,当滑块与木板分离时,滑块的速度大小为v.此过程中电动机对滑块做的功为W.(重力加速度为g).
(1)求滑块向上移动的加速度大小;
(2)写出从滑块开始运动到与木板分离的过程中木板增加的机械能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2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第Ⅱ象限存在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第Ⅰ象限存在垂直于坐标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粒子从x轴负半轴上的M点以速度v0垂直于x轴射入电场,经y轴上的N点与y轴正方向成θ=60°角射入磁场,最后从x轴正半轴上的P点垂直于x轴射出磁场,如图所示。不计粒子重力,求:
(1).M、N两点间的电势差UMN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R
(3).粒子从M点运动到P点的总时间t
26.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反应装置如右图所示)。
(1)制备实验开始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接下来的操作依次是________(填序号)。
A.往烧瓶中加入MnO2粉末
B.加热
C.往烧瓶中加入浓盐酸
(2)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探究小组同学提出的下列实验方案:
甲方案: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的AgCl质量。
乙方案:采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
丙方案:与已知量CaCO3(过量)反应,称量剩余的CaCO3质量。
丁方案: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的H2体积。
继而进行下列判断和实验:
①判定甲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进行乙方案实验: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后作为试样。
a.量取试样20.00mL,用0.1000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2.00mL,该次滴定测的试样中盐酸浓度为_____________mol·L—1;
b.平行滴定后获得实验结果。
③判断丙方案的实验结果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已知:Ksp(CaCO3)=2.8×、Ksp(MnCO3)=2.3×]
④进行丁方案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夹持器具已略去)。
(i)使Y形管中的残余清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___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____中。
(ii)反应完毕,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直至不变。气体体积逐次减小的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排除仪器和实验操作的影响因素)。
27.二氧化氯(ClO2)是国内外公认的高效、广谱、快速、安全无毒的杀菌消毒剂,被称为“第4代消毒剂”。工业上可采用氯酸钠(NaClO3)或亚氯酸钠(NaClO2)为原料制备ClO2。
(1)亚氯酸钠也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漂白剂,但在强酸性溶液中会发生歧化反应,产生ClO2气体,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亚氯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若将盐酸改为相同pH的硫酸,开始时反应缓慢,稍后一段时间产生气体速率迅速加快。产生气体速率迅速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法可采用盐酸或双氧水还原氯酸钠制备ClO2。用H2O2作还原剂制备的ClO2更适合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法是目前研究最为热门的生产ClO2的方法之一。如图所示为直接电解氯酸钠、自动催化循环制备高纯ClO2的实验。
①电源负极为_______极(填A或B)
②写出阴极室发生反应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控制电解液H+不低于5mol/L,可有效防止因H+浓度降低而导致的ClO2﹣歧化反应。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22.4L(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忽略电解液体积的变化和ClO2气体溶解的部分),此时阳极室与阴极室c(H+)之差为_________________.
28.甲酸甲酯水解反应方程式为:
HCOOCH3(l)+H2O(l)HCOOH(l)+CH3OH(l)△H>0
某小组通过实验研究该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起始量如下表:
组分
物质的量/mol
1.00
1.99
0.01
0.52
甲酸甲酯转化率在温度T1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
(1)根据上述条件,计算不同时间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结果见下表:
反应时间范围/min
0~5
10~15
20~25
30~35
40~45
50~55
75~80
平均反应速率/()
1.9
7.4
7.8
4.4
1.6
0.8
0.0
请计算15~20min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减少量为______mol,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mol•min-1(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依据以上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______.
(3)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则该反应在温度T1
下的K值为______.
(4)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温度为T2(T2大于T1),在答题卡框图中画出温度T2下甲酸甲酯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29.某果园发生了虫害,该虫害是由害虫A引起的.害虫招来了一种小蜂和一种小鸟,小蜂把卵产入害虫A体内,孵出的小蜂幼虫吃空虫体后羽化飞出,再攻击害虫A的其他个体.小鸟特别喜食害虫A,也捕食小蜂.在体内有小蜂幼虫的害虫A中,有些个体常疯狂地摇摆身体,因而容易被小鸟发现而被捕食.回答下列问题:
(1)小鸟和小蜂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2)小鸟捕食疯狂摇摆的害虫A,对A种群的生存______(填“有利”、“不利”或“无影响”),理由是______.
(3)体内有小蜂幼虫的害虫A摇摆身体为小鸟提供了一定的信息.在生态系统中,信息对种间关系具有______作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0.某育种工作者在一次重复孟德尔的杂交试验时,偶然发现了一个罕见现象:选取的高茎(DD)豌豆植株与矮茎(dd)豌豆植株杂交,得到的E全为高茎;其中有一棵F1植株自交得到的F2出现了高茎:矮茎=35:1的性状分离比.请分析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对题干中“分离现象”的解释:
①由于环境骤变如降温的影响,该F1植株可能发生了______变异,幼苗发育成为基因型是______的植株.
②该F1植株产生含是显性基因的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
③该F1自交,产生的F2基因型有______种,其比例为______.
(2)对上述解释的验证:
为验证以上的解释,理论上需要通过______实验来测定F1的基因型,即选择表现型为______的豌豆对其进行异花授粉.预期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
31.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J·cm-2·a-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池塘生物共同组成______,该生态系统的结构是______
(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 J·cm-2·a-1,其中A的含义是______,图中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32.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长素作用的第一步是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功能。
(2)被激活的“激素-受体复合物”能引起内质网释放Ca2+,Ca2+促使细胞内的H+以_______的方式运往细胞外
(3)学家研究发现紫外线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原因是紫外线增加了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生长素氧化为3-亚甲基氧代吲哚,而后者没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现在提供生长状况相同的健康的小麦幼苗若干作为实验材料,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以验证紫外线抑制植物生长与生长素的氧化有关。
一: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
二给予甲组___________光照,给予乙组_________光照。
三观察两组幼苗的__________并测量_____________的含量。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道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 【物理-物理3-3】
(1)墨滴入水,扩而散之,徐徐混匀。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碳粒受重力作用
b.混合均匀的过程中,水分子和碳粒都做无规则运动
c.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
d.墨汁的扩散运动是由于碳粒和水分子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的
(2)扣在水平桌面上的热杯盖有时会发生被顶起的现象;如图,截面积为S
的热杯盖扣在水平桌面上,开始时内部封闭气体的温度为300K,压强为大气压强P0。当封闭气体温度上升至303K时,杯盖恰好被整体顶起,放出少许气体后又落回桌面,其内部压强立即减为P0,温度仍为303K。再经过一段时间,内部气体温度恢复到300K。整个过程中封闭气体均可视为理想气体。求:
(ⅰ)当温度上升到303K且尚未放气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ⅱ)当温度恢复到300K时,竖直向上提起杯盖所需的最小力。
34.(1)位于坐标原点处的波源A沿y轴做简谐运动,A刚好完成一次全振动时,在介质中形成简谐横波的波形如图所示.B是沿波传播方向上介质的一个质点,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波源A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B.经半个周期时间质点B将向右迁移半个波长
C.此后的1 4 周期内回复力对波源A一直做负功
D.在一个周期时间内A所受回复力的冲量为零
(2) 如图所示,一块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平放在纸面上,将它的前、后两个边界PQ、MN记录在纸面上.若单色光沿纸面从真空中以入射角i=60°,从MN表面射入时,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为t;若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现撤去玻璃砖,光通过PQ、MN之间的区域的时间也为t,那么,这块玻璃砖对该入射光的折射率为( )
A.2 B. C.1.5 D.
35. 【物理-物理3-5】
(1)发生放射性衰变为,半衰期约为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其间,其体内与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双选,填正确答案标号)
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700年 b.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 衰变为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 d. 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
的衰变
(2)如图,三个质量相同的滑块A、B、C,间隔相等地静置于同一水平轨道上。现给滑块A向右的初速度v0,一段时间后A与B发生碰撞,碰后AB分别以、的速度向右运动,B再与C发生碰撞,碰后B、C粘在一起向右运动。滑块A、B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同一恒定值。两次碰撞时间极短。求B、C碰后瞬间共同速度的大小。
36. [化学---化学与技术]
工业上利用氨氧化获得的高浓度NOx气体(含NO、NO2)制备NaNO2、NaNO3,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Na2CO3+NO+NO2=2NaNO2+CO2
(1)中和液所含溶质除NaNO2及少量Na2CO3外,还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中和液进行蒸发Ⅰ操作时,应控制水的蒸发量,避免浓度过大,目的是_______。蒸发Ⅰ产生的蒸气中含有少量的NaNO2等有毒物质,不能直接排放,将其冷凝后用于流程中的_______(填操作名称)最合理。
(3)母液Ⅰ进行转化时加入稀HNO3的目的是_______。母液Ⅱ需回收利用,下列处理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
a.转入中和液 b.转入结晶Ⅰ操作 c.转入转化液 d.转入结晶Ⅱ操作
(4)若将NaNO2、NaNO3两种产品的物质的量之比设为2:1,则生产1.38吨NaNO2时,Na2CO3的理论用量为______吨(假定Na2CO3恰好完全反应)。
37已知T.X.Y.Z是中学化学常见的四种元素,其结构或性质信息如下表。
元素
结构或性质信息
T
原子的L层上s电子数等于p电子数。
X
元素的原子半径是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Y
空气中含其单质,原子的最外层未成对电子数是该元素所在周期中最多的。
Z
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原子的M层上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
请根据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与Y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式 。
(2)在相同状况下,Y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高于Z的氢化物,其原因是 。
(3)T.X.Y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填元素符号)是 。
(4)元素Q的原子序数是X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
①该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
②元素Q与元素T.Y.Z分别形成平面型的[Q(TY)4]2-和四面体的[QZ4] 2-,其中T与Y.Q与Z成键时中心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分别是 。
③元素Q形成的单质的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该晶体形成时的原子堆积方式是 (选填“甲”.“乙”.“丙”)。
.38 [化学---有机化学基础]
菠萝酯F是一种具有菠萝香味的赋香剂,其合成路线如下: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
(2)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E的某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相同化学环境的氢,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和E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题给信息,以溴乙烷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制备1-丁醇,设计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39.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的抗性基因。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以获得抗黑腐病杂种植株。流程如下图。
(1)若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应剪取再生植株和_____________植株的根尖,通过______、______、染色和制片等过程制成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2)过程②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________存在,这一特征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40.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2015新课标1高考真题)
HIV属于逆转录病毒,是艾滋病的病原体。回答下列问题:
(1)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HIV的某蛋白(目的蛋白)时,可先提取HIV中的 ,以其作为模板,在 的作用下合成 。获取该目的蛋白的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随后导入受体细胞。
(2)从受体细胞中分离纯化出目的蛋白,该蛋白作为抗原注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的可与此蛋白结合的相应分泌蛋白是 。该分泌蛋白可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HIV,检测的原理是 。
(3)已知某种菌导致的肺炎在健康人群中罕见,但是在艾滋病患者中却多发。引起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 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4)人的免疫系统有 癌细胞的功能,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缺陷,易发生恶性肿瘤。
答 案
1.D(B数量不一定,但能量一定是递减的,D是分离色素时,故选D)
2.B
解:B为雄激素 首先降低的应为性激素为固醇
A物质可能为促性激素释放激素
B:负反馈调节 B刺激A
总结:看清变化趋势及注射的手术随其变化
3.C
解:鼠疫杆菌为原核生物,无细胞器,抗毒素为抗原,血清为体液免疫(常用)
总结:看题目中的关键字(杆菌,血清),迁移已知知识
4.D
解:(1)死亡率 (2)出生率 (3)年龄组成 (4)性别比例
性别比例关系死亡率,出生率
年龄组成只与出生率有关
D取决于迁入率,迁出率
总结:影响动物种群密度的因素要熟知
5.B
解析:P:AABB aabb P:AAbbaaBB
AaBb AaBb
F:(与一种亲表现型相同) (与两亲本表现型均不同)
由以上可得出甲,乙为单显,子代为双显表现型
褐:双显 红:单显
由杂交2,子代雌性一种表现型,雄性为另一表现型,故为隐“雌”交显“雄”
ZW
6.A.
解析:B:动物动物中有多个营养级
C.城市人多,动植物种类少
D.城市中有人工输入能量
7. D
解析: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调味品的主要成分,A正确。从分子的结构或性质(状态)可确定乙醇和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和C2H4
的沸点和熔点高,B正确。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氧化反应,如燃烧等,C正确。酯化反应是指醇羟基与酸羟基之间的脱水反应,而皂化反应是专指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二者发生的条件也不同,不是互为逆反应,D错误。
8.B
解析:可以提供,,而只能提供,A,C,D项均有正负离子,B中不可能有
9. D
解析:A.若x=3,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N容器建立的平衡与恒温恒容下建立的平衡等效,所以达到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关系为:φ(M)=φ(N),故A错误;
B.若x>3,由于反应后气体体积增大,N容器建立的平衡相当于恒温恒容下建立的平衡扩大容器体积,压强减小,平衡正向移动,B的转化率增大,所以达到平衡后B的转化率关系为:α(M)<α(N),故B错误;
C.若x<3,由于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小,N容器建立的平衡相当于恒温恒容下建立的平衡缩小容器体积,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C的平衡浓度增大,所以C的平衡浓度关系为:c(M)<c(N),故C错误;
D.恒温恒压下,x不论为何值,起始时向N容器中充入任意值的C,一边倒后,A与B的物质的量之比都是1:2,为等效平衡,反应物的浓度相同,即平衡后N容器中A的浓度均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10.D
解析:设n()=11 mol,则n()=1 mol,生成11mol ,得到电子11mol,生成1mol,失去电子1mol,根据电子守恒可求得为(11-1)÷5=2 mol,则A项正确;由反应产物KCl、KClO和KClO3的化学式看出钾元素与氯元素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1,即n(Cl2)=n(Cl)=n(KOH)=amol,B项正确;改变温度,若反应中只生成KCl和KClO,转移电子amol,若反应中只生成KCl和KClO3,则转移电子amol,C项正确;改变温度,若反应中只生成KCl和KClO3,根据电子守恒,可产生KClO3(最大理论产量)1/6amol,D项错误。
11.AC
解析:充入气体相当于给原气体加压,平衡向右移动,∴选AC
12.BD
解析:
A、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故A正确;
B、降低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v(正)、v(逆)都减小,且v(正)减小倍数小于v(逆)减小倍数,故B错误;
C、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由于反应物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大于生成物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正)增大倍数大于v(逆)增大倍数,故C正确;
D、氩气为惰性气体,若为恒容下通入氩气,对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都没有影响,故D错误.
故选BD.
13. 解:设此烃的化学式为,
则有+y 4
1 x
由此可得:4x=4+y
若x=1,则y=0,不存在此物质,
若x=2,则y=4,物质为,若x=3,
则y=8,物质为,故选:AB.
14.A 解析:是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
15.【答案】A.D解析:B:偏转角不同,时间不同;C:根据弦长判断弧长∵相同∴t随弧长变大而变大 ;D:设OC射入时,AC中点射出,在AM之间
点评:根据弦长比较t是一种非常有效且方便常用方法。
16. 解:对m在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故 F1cosα=mg,F2cosα=mg 故F1=F2 对甲图中的小车,由牛顿第二定律 F1sinα=Ma 对乙图中的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 F2sinα=ma′ 又M>m,故a′>a 答案:C。
17.B
解析:对下面小球:
对整体: ∴
18.A
解析:A对垫板压力N=
A相对于垫板有两个方向运动∴f与F一定有一定的夹角∴匀速时,
19. 解:A、小球处于平衡位置时,电场力与弹簧的弹力平衡,弹簧伸长了 ,此时小球的速度不是零,而是最大.故A错误.
B、图示位置小球处于位移最大处,弹簧处于原长,平衡位置时弹簧伸长了 ,则振幅A= .故B正确. C、根据对称性可知,弹簧最大的伸长量x=2A=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故C正确 D、由题,水平面是光滑的,在运动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互相转化,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三者总量保持不变.故D正确.故选BCD
20.BCD
解:对A、B在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图,F1为弹簧的拉力; 当加速度大小相同为a时,对A有F-F1=ma,对B有F1=ma,得,在整个过程中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减小,而B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增大,在达到共同加速度之前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大于B的合力(加速度),之后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小于B的合力(加速度).两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t1时刻,两物体加速度相等,斜率相同,速度差最大,t2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等,A速度达到最大值,两实线之间围成的面积有最大值即两物体的相对位移最大,此时弹簧被拉到最长;除重力和弹簧弹力外其它力对系统正功,所以系统机械能增加,t1时刻之后拉力依然做正功,即加速度相等时,系统机械能并非最大值.故选:BCD
21. BD
解:A、如果没有摩擦力,则O点应该在AB中间,由于有摩擦力,物体从A到B过程中机械能损失,故无法到达没有摩擦力情况下的B点,也即O点靠近B点.故OA> ,此过程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大于μmga,根据能量守恒得,物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W-μmga.故A错误.B、由A分析得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在B点,路程大于a+ = ,故整个过程物体克服阻力做功大于μmga,故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W−2 μmga.故B正确.C、如果没有摩擦力,动能最大时,弹簧形变量为零,弹性势能为零,而水平面间有摩擦力,知动能最大时,弹力与摩擦力平衡,则弹性势能不为零.故C错误.D、从O点开始到再次到达O点,物体路程大于a,故由动能定理得,物块的动能小于W-μmga,故D正确.故选:BD
22.(1)D(2) 丙_C (3)
【解析】(1)根据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这一原理来平衡摩擦力,即满足
,与质量无关,所以增减砝码后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A错误;由于实验过程非常短暂,为了得到更多的数据,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错误;实验中需要钩码的质量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C错误;直线更能直观的反应两者的关系,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a与成正比,所以应绘制图象,D正确
(2)没有平衡摩擦力,则在钩码有一定质量后,小车才具有加速度,故丙正确;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结合图象,可得:,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因此钩码的质量,
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23.②
【解析】(1)伏阻法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2)电压表的电阻为RV,闭合开关,设电路电流为I,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U+I(r+R)=U+(r+R),
解得:=++; 可见是R的一次函数,k=,m=+, 解得:E=,r=
24. 解:(1)滑块与木板间的正压力大小为=qE=4mg ,F=μ 对滑块-2mgh-Fh= •2m ,=2ah 由以上几式解得a=(2)对长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一mg=ma′摩擦力对木板做功为W=Fx ,x=,根据功能关系木板增加的机械能等于摩擦力所做的功,即△E=W由以上各式解得△E=2(4μ一1)μm 答:(1)滑块向上移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2
)从滑块开始运动到与木板分离的过程中木板增加的机械能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式为△E=2(4μ一1)μm.
25. (1)=(2) (2) t=
解:(1)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v= =,在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q=-,解得:=;
(2)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 ,解得,轨道半径:R= ;
(3)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y=Rsinθ=,= ,粒子在磁场中转过的圆心角:,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则粒子的运动时间:t=
26. 解析:(1)加药顺序一般是先加入固体药品,再加入液药品,最后再加热。则依次顺序是ACB。考查实验的细节,看学生是否真的做过实验,引导实验课要真正地上,而不是在黑板上画。
(2)①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只能求出氯离子的量,而不能求出剩余盐酸的浓度。
②由CHClVHCl=CNaOHVNaOH可得出盐酸的浓度为0.1100mol/L,这是简单的中和滴定计算。
③根据题意碳酸锰的Ksp比碳酸钙小,其中有部分碳酸钙与锰离子反应转化成碳酸锰沉淀,剩余的碳酸钙质量变小,多消耗了碳酸钙,但是由此计算得出盐酸的浓度就偏大了(疑问)。如果将题目改成“称量剩余的固体质量”,由于部分碳酸钙与转化成碳酸锰沉淀,称量剩余的固体质量会偏大,这样一来反应的固体减少,实验结果偏小!
④使Zn粒进入残余清液中让其发生反应。这样残余清液就可以充分反应,如果反过来,残余清液不可能全部转移到左边。反应完毕时,相同时间内则气体体积减少,又排除了其它影响因素,只能从气体本身角度思考,联想到该反应是放热的,就可能想到气体未冷却了。
实验题总体比较基础简单,可能最后一问比较出人意料,难以想到。
27. (1)5ClO2-+4H+=4ClO2↑+Cl-+2H2O;反应生成的Cl-
对反应起催化作用;
(2)H2O2做还原剂时氧化产物为O2,而盐酸则产生大量Cl2;
(3)①A; ②ClO2+e-= ClO2-;ClO3-+ ClO2-+2 H+= 2ClO2↑+ H2O;③ 0.8mol/L
解析:(1)根据题意,结合原子守恒、电子守恒及电荷守恒的知识可得该反应的两种方程式为5ClO2-+4H+=4ClO2↑+Cl-+2H2O。在pH相同的盐酸的反应速率比硫酸中快,说明是溶液中的Cl-可能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一段时间后在硫酸中的发生速率也加快,就是由于在5ClO2-+4H+=4ClO2↑+Cl-+2H2O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Cl-的浓度增大了。这就进一步证实了前面的推测的正确性。(2)用H2O2作还原剂制备的ClO2更适合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其主要原因是H2O2做还原剂时氧化产物为O2,而盐酸则产生大量Cl2;O2是大气的成分,而Cl2是大气污染物,会对环境造成危害。(3)①根据题图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A电极所连接的电极发生还原反应,是电解池的阴极。所以A为电源的负极,B为电源的正极。②写出阴极室发生反应依次为ClO2+e-= ClO2-;ClO3-+ ClO2-+2H+= 2ClO2↑+ H2O。③在整个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阴极室每产生4mol的ClO2电子转移4mol,同时在阳极室发生反应:4OH--4e-=2H2O+ O2↑。产生1mol的O2。因此转移4mold 电子,产生气体5mol.现在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以转移电子0.8mol.在阳极有0.8mol的OH-离子放电。因为溶液的体积为1L。所以此时阳极室与阴极室c(H+)之差为0.8mol/L。2)的各种制取方法及反应原理的知识。
28.解析:(1)15min时,甲酸甲酯的转化率为6.7%,所以15min时,甲酸甲酯的物质的量为1-1.00mol×6.7%=0.933mol;20min时,甲酸甲酯的转化率为11.2%所以20min时,甲酸甲酯的物质的量为1-1.00mol×11.2%=0.888mol,所以15至20min甲酸甲酯的减少量为0.933mol-0.888mol=0.045mol,则甲酸甲酯的平均速率=0.045mol/5min=0.009mol•min-1.
故答案为:0.045mol;0.009mol•min-1;
(2)从题给数据不难看出,平均速率的变化随转化率的增大先增大再减小,后保持不变.因为反应开始甲酸甲酯的浓度大,所以反应速率较大,后随着反应进行甲酸甲酯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当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几乎不变.
故答案为:①反应初期:虽然甲酸甲酯的量较大,但甲酸量很小,催化效果不明显,反应速率较慢.
②反应中期:甲酸量逐渐增多,催化效果显著,反应速率明显增大.
③反应后期:甲酸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成主导因素,特别是逆反应速率的增大,使总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直至为零.
(3)由图象与表格可知,在75min时达到平衡,甲酸甲酯的转化率为24%,所以甲酸甲酯转化的物质的量为1.00×24%=0.24mol,结合方程式可计算得平衡时,甲酸甲酯物质的量=0.76mol,水的物质的量1.75mol,甲酸的物质的量=0.25mol,甲醇的物质的量=0.76mol.所以K=(0.76×0.25)/(1.75×0.76)=1/7.
故答案为;
(4)因为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减少,所以绘图时要注意T2
达到平衡的时间要小于T1,又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甲酸甲酯的转化率增大,所以绘图时要注意T2达到平衡时的平台要高于T1.
故答案为:
29. (1)捕食和竞争;
(2)有利; 小鸟捕食了体内有虫卵的小蜂,减少了小蜂数量,减少了对害虫的侵害
(3)调节;
30. 答案为:
(1)①染色体数目 DDdd
②
③5 1:8:18:8:1
(2)测交 矮茎 高茎:矮茎=5:1
解:(1)低温可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矮茎为全隐占
所以隐性配子占,显性配子占
配子:显性纯合占,杂合占,隐纯占
DD Dd dd
1 4 1
DD 1
Dd 4
Dd 1 所以为1:8:18:8:1
配子 12,13,14 DD,dd
23,24,34 Dd,Dd
Dd,Dd 所以高(D):矮(dd)=5:1
31.答案:(1)群落
生态系统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2)117kg 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17 %
解析:(2)x+5=0.25+5.1+0.05+2.1=7x=2.5即二到三营养级同化量
y+2=0.5+4+9+2.5 y=14为一至二营养级同化量
总能量=3+14+70+23+5+2=117kg
y= %=17 %
点评:总能量包括有机物输入的,利用同化量算传递效率时,前一级包括有机物输入,后一级不包括
32.解析:(1)信息交流
(2)主动运输
(3)二:适宜的可见光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的紫外光
三:高度(生长状况和高度)两组植株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
点评:实验题的原则:单一变量,对照
方法:1.确定实验目的
2.寻求题干中有效信息
3.完善实验过程
33(1)【答案】bc
【解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可知,混合均匀主要是由于水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使得碳粒无规则运动造成的布朗运动;由于布朗运动的剧烈程度与颗粒大小和温度有关,所以使用碳粒更小的墨汁,布朗运动会更明显,则混合均匀的过程进行得更迅速,故选bc
(2)【答案】(ⅰ)1.01P0;(ⅱ)0.02P0S
【解析】(ⅰ)气体进行等容变化,开始时,压强P0,温度T0=300K;当温度上升到303K且尚未放气时,压强为P1,温度T1=303K;根据可得:
(ⅱ)当内部气体温度恢复到300K时,由等容变化方程可得:,
解得
当杯盖恰被顶起时有:
若将杯盖提起时所需的最小力满足:,
解得:
34.(1)B
(1)解:A、波向右传播,图示时刻波最右端质点的振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所以波源A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A正确.
B、波向右传播过程中,质点B不向右迁移.故B错误.
C、此后的1 4 周期内A点的回复力向上,位移向下,则回复力对波源A一直做负功.故C正确.
D、在一个周期时间内A的动量变化量为零,根据动量定理得,A所受回复力的冲量为零.故D
(2) B解析:,设玻璃砖的厚度为d,光通过玻璃砖的路程为s1,撤去玻璃砖,光通过PQ、MN之间的区域距离为s2,则由几何关系得:cos r=,
cos 60°=,所以=2cos r, 又因为,
由解得n=,选项B正确,其余各项均错误.
35(1)【答案】ac
【解析】因古木样品中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则可知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半衰期,即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700年,选项a正确;、、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由于质量数不同,故中子数不同,选项b错误;根据核反应方程可知,衰变为的过程中放出电子,即发出β射线,选项c正确;外界环境不影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选项d错误;故选ac.
(2)【答案】
【解析】根据动量守恒定律,AB碰撞过程满足,
解得;
从A开始运动到与B相碰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
解得
则对物体B从与A碰撞完毕到与C相碰损失的动能也为,由动能定理可知:
解得
BC碰撞是满足动量守恒,则
解得=
36【答案】(1)NaNO3
(2)防止NaNO2的析出;溶碱
(3)将NaNO2氧化为NaNO2;c、d;
(4)1.59
【解析】(1)NO2与碱液反应可生成NaNO3。
(2)浓度过大时,NaNO2可能会析出;NaNO2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回收后可用于流程中的溶碱。
(3)NaNO2在酸性条件下易被氧化,加入稀硝酸可提供酸性环境;母液Ⅱ的溶质主要是NaNO3,所以回收利用时应转入转化液,或转入结晶Ⅱ操作,故c、d正确。
(4)1.38吨NaNO2的物质的量为:1.38×106÷69g/mol=2×104mol,则生成的NaNO3物质的量为:1×104mol,故Na2CO3的理论用量=1/2×(2×104+1×104)mol×106g/mol=1.59×106g=1.59吨。
37 (1)CO(2分)
(2)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而HCl分子间没有氢键(2分)
(3)N>C>Na(2分)
(4)①3d84s2 (2分) ②sp.sp3(2分) ③丙(2分)
38【答案】(1),碳碳双键、醛基。
(2)加成(或还原)反应;CH3CH3,
(3)—(CH2)2COOH+CH2=CHCH2OH—(CH2)2COO CH2CH= CH2+H2O
(4)
【解析】(1)根据题目所给信息,1,3-丁二烯与丙烯醛反应生成,根据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和醛基。
(2)A中碳碳双键和醛基与H2发生加成反应;根据有机合成路线E为CH2=CHCH2OH,
E的某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相同化学环境的氢,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CH3CH3。 (3)D和E反应生成F为酯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CH2)2COOH+CH2=CHCH2OH—(CH2)2COO CH2CH= CH2+H2O
(4)根据题目所给信息,溴乙烷与Mg在干醚条件下反应生成CH3CH2MgBr,CH3CH2MgBr与环氧乙烷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即可生成1-丁醇,合成路线为:
39.(1)双亲(或花椰菜和黑芥)解离 漂洗
(2)叶绿体
40【答案】(1)RNA 逆转录酶 DNA
(2)抗体 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
(3)T(或T淋巴)
(4)监控和清除
【解析】(1)提取HIV中的RNA,为了获得目的基因,以RNA作为模板,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获取该目的基因。
(2)抗原注入机体后,会产生抗体,抗体会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HIV和抗体能特异性结合,因此可以用于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的HIV。
(3)HIV主要感染和破坏了患者的部分免疫细胞(主要是T细胞、B细胞),降低了患者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4)人的免疫系统有监控和清除癌细胞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