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0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六人口与环境强化练

  • 1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六人口与环境强化练 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1~2题。‎ ‎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1965年 B.1980年 C.2015年 D.2045年 ‎2.上题所得年份之后的10年内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 A.老龄人口增加 B.人口增加 C.用工成本上升 D.人才外流严重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2015年劳动人口增长率为0,在这之后开始小于0,故201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第2题,由图可以看出,2015年之后的10年内劳动人口数量在减少,这将导致用工成本上升。‎ 下图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而迁入的有(  )‎ ‎①应届高校毕业生 ②投夫(妻)者 ③购房者 ④特殊人才 ⑤投父母者 ⑥投子女者 ⑦郊县农民 A.①③⑦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⑦‎ ‎4.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 A.推进城市化进程 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C.解决城市交通问题 D.改善城市住宅质量 14 / 14‎ ‎5.我国国内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和流动(  )‎ A.减缓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B.扩大了地区间经济差异 C.调节了地区间人才余缺 D.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 答案 3.C 4.A 5.C 解析 第3题,投夫(妻)者、投父母者和投子女者的迁移主要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第4题,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为城市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利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但也给城市的就业、交通、住房、治安等造成巨大压力。第5题,我国国内迁移对人口老龄化进程没有影响,A错;能够促进迁入区和迁出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经济差异,B错;加重迁入区交通压力,D错;能够补充迁入区劳动力,缓解迁出区劳动力过剩状况,C对。‎ ‎6.下列人口迁移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 A.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 B.三峡工程库区居民外迁 C.农村人口进城务工 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答案 A 解析 生态移民是指由于生态环境条件恶化而引起的移民,据概念可知选项A为生态环境破坏而导致的人口迁移;三峡工程导致的人口迁移为大型工程建设,国家政策引起的人口迁移;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属于经济因素导致的人口迁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属于政策因素。‎ 14 / 14‎ ‎(2016·浙江余姚模拟)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7%,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步入老龄化社会。下图为“中国、日本、韩国和世界平均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统计及预测图”。据此完成7~8题。‎ ‎7.据材料可知(  )‎ A.2015年前后我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 B.韩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始终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C.1950~205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日本 D.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居世界首位 ‎8.下列不属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的原因的是(  )‎ A.生活水平的提高 B.医疗条件的改善 C.偏低的生育率 D.退休年龄的延迟 答案 7.D 8.D 解析 第7题,读图可知,2001年后,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A错;韩国大约在1999年以后人口老龄化程度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B错;通过曲线斜率大小对比可知,大约在2025年以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慢于日本,C错;虽然我国老年人口比重没有日本和韩国的高,但人口基数比两国大得多,因此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居世界首位,D正确。第8题,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导致劳动力短缺,故采取延迟退休年龄的措施,因此D项符合题意。‎ ‎9.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凡是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 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 000千米以上 答案 C 14 / 14‎ 解析 人口迁移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①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②时间较长,一般为一年以上;③定居地发生改变。‎ ‎(2016·浙江杭州模拟)人口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中位数在30岁以上为老年型人口。读“2010年浙江省衢州、丽水、金华、温州四市人口年龄中位数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市人口年龄中位数远低于浙江省内其他城市,主要原因是(  )‎ A.出生率偏高 B.人口流动 C.老年人口总数少 D.产业升级 ‎11.近年来,××市大力构建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为骨架的对外快速运输大通道,这将最先影响××市的(  )‎ A.城市等级 B.服务范围 C.产业结构 D.行政范围 答案 10.B 11.B 解析 第10题,据题干中信息可知中位数在30岁以上为老年型人口,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城市中只有××市人口年龄中位数低于30岁,说明××市人口趋于年轻化,说明外来青年务工人口迁入较多。第11题,城市等级与城市的人口规模有关,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比例关系,行政范围与国家规划有关,A、C、D项都与题意关系不大;而城市的服务范围会随着交通的发展而扩大,故B项正确。‎ ‎12.进城务工人员是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体之一。与澳大利亚相比,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所以我国部分居民迁移到澳大利亚。推测我国的进城务工人员和迁移到澳大利亚的我国居民在下图中分别为(  )‎ 14 / 14‎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答案 C 解析 我国的进城务工人员和迁移到澳大利亚的我国居民应以青壮年为主,主要是外出务工和高科技人员出国学习等。‎ ‎(2016·浙江嘉兴基础测试)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读下面“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 C.③ D.⑥‎ ‎14.近年来叙利亚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 A.① B.② C.④ D.⑤‎ 答案 13.C 14.D 解析 第13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人们的生活水平高,所以对人口的吸引力大,因此属于经济因素。第14题,近年来叙利亚因内战冲突,导致人口大量外迁。‎ ‎15.关于人口迁移对环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压力小的农村,人口迁出使劳动力不足,不利于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B.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人口迁入地区得到发展,综合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C.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D.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环境的影响更广泛 答案 B 14 / 14‎ 解析 从迁出地来看,人口迁移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联系,缓解了当地人口压力;从迁入地来看,人口迁移对当地的影响比对迁出地的影响更广泛,一方面人口迁入使当地综合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另一方面也容易加剧迁入地的生态环境问题。‎ ‎16.读“某市市内跨区人口迁移流向分布示意图(下图中箭头粗细表示迁移量大小)”,该市跨区人口迁移可能促使(  )‎ A.全市总人口减少 B.近××区人口密度减小 C.远××区人口密度增大 D.城市边缘区人口分布不均衡 答案 D 解析 图示人口迁移仅限市内迁移,全市总人口没有减少,A错;近××区人口迁入大于迁出,近××区人口密度增大,B错;远××区人口迁出大于迁入,人口密度减小,C错;该市跨区人口迁移可能使城市边缘区人口分布不均衡,D对。‎ 下图为“2009年中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分布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下列有关两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0岁少年儿童人口的迁移量中国与美国相当 B.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和子女团聚 C.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为自南部向东北部 D.我国人口迁移率峰值出现得比美国的早与农村早婚有关 ‎18.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迁入地今后应重点(  )‎ A.加大城市幼儿园建设 B.加强法制和道德建设 C.提高医疗卫生技术水平 D.加强户籍管理制度建设 14 / 14‎ 答案 17.D 18.A 解析 第17题,虽然图示两条曲线在横坐标10岁处相交,但两条曲线纵坐标的数值并不相同,且两国人口基数差距很大,故两国10岁少年儿童人口的迁移量不同,A项错误;美国老年人口的迁移主要受气候等因素影响,而受家庭因素影响小,B项错误;受气候因素影响,美国老年人口多从东北部向南部和西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C项错误;图示我国人口迁移率峰值对应的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人口,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村人口习惯早婚,外出打工早,故D项正确。第18题,图示反映了我国的人口迁移特征,迁移人口以20岁左右的青年人口为主,故可能使迁入地的人口出生率明显上升,故迁入地应加强对儿童的教育、管理等。‎ 读图,回答19~20题。‎ ‎19.下列关于该城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迁入人口中女性多于男性可能会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C.该城市的人口迁入改变了当地产业结构 D.迁入人口中男性多于女性,这与该城市的产业结构有关 ‎20.人口迁入对该城市的负面影响可能有(  )‎ ‎①减轻了该城市的就业压力 ②制约了该城市的经济发展 ③加剧了该城市的环境问题 ④加重了该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19.A 20.D 14 / 14‎ 解析 第19题,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B错;该城市的产业结构影响了人口迁入,而不是人口迁入改变了当地产业结构,C错;该城市迁入人口中,女性人口多于男性,尤其是婚育年龄女性迁入偏多,可能产生婚育方面的社会问题,A正确,D错误。第20题,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人地矛盾,加重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人口密度也会变大,给城市环境带来压力,加重城市就业压力;人口迁入会带来丰富的劳动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这被称作“短板效应”,如图所示。若要使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行。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据此回答21~22题。‎ ‎21.下列关于“木桶”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 A.依据“木桶原理”,地球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 C.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其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22.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其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 B.其他自然资源丰富 C.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人口素质较高 答案 21.B 22.C 14 / 14‎ 解析 第21题,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具有相对确定性,A错误;木桶的盛水量在桶板高度一定的前提下是一定的,同样,环境人口容量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也具有相对确定性,故B正确;若桶板代表资源,则一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由“最短的桶板”决定,故C、D错误。第22题,在一个开放系统中,资源的互补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人口容量,而生产力越发达,人类利用系统外资源的能力就越强。日本、荷兰等国家的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它们的工业都是外向型工业,采用进口原料—加工—出口产品的工业模式,大量进口其他国家的资源,提高了本国的人口合理容量。‎ 读表,回答23~24题。‎ 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 地区 年生物量(104t)‎ 可承载人口(104人)‎ 最大人口密度(人/km2)‎ 东北地区 ‎105 100‎ ‎23 000‎ ‎229‎ 长江中下游地区 ‎88 600‎ ‎22 000‎ ‎395‎ 台湾岛、海南岛 ‎22 400‎ ‎5 600‎ ‎486‎ 西北地区 ‎85 600‎ ‎8 500‎ ‎32‎ 青海、西藏 ‎10 000‎ ‎1 000‎ ‎4‎ ‎23.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某地区人口承载力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水平 B.自然资源 C.开放程度 D.消费水平 ‎24.表中“最大人口密度”体现了人口容量的(  )‎ A.警戒性 B.相对性 C.差异性 D.临界性 答案 23.B 24.A 解析 第23题,表中信息反映的年生物量(资源)与可承载人口呈正相关,所以自然资源是影响某地区人口承载力的主导因素。第24题,表中“最大人口密度”是一个警戒值,体现了人口容量的警戒性。‎ ‎25.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使社会养老负担进一步加重 14 / 14‎ B.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 C.促使人均GDP快速增长 D.可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答案 D 解析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可以增加少年儿童人口所占比重,减少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可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养老负担将逐步得以缓解;有利于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化;少年儿童人口增加,不会使人均GDP出现快速增长。‎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材料二 中共十八大报告在谈到人口问题时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的某教授称,十八大报告没有再提稳定低生育水平,而是强调要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表明中国不再只控制人口数量,而是同时关注人口素质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2006~2011年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示意图(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出生100名女婴所对应的男婴数)。‎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人口的现状。‎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认为我国今后的人口政策应该是什么?试说明你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特点及影响。‎ 答案 (1)我国人口总数多,人口增长快;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严重。‎ 14 / 14‎ ‎(2)观点一:继续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理由: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社会负担、资源负担重。‎ 观点二:放松计划生育政策。理由: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观点三: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逐步完善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理由: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但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多,人口素质不高,且老龄化现象严重。‎ ‎(3)特点:2008年之前呈上升趋势,2008年之后呈下降趋势。‎ 影响: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则会危及社会稳定。‎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现状、人口问题和解决措施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第(1)题,主要从人口总数、人口增长情况、人口问题等角度分析。第(2)题,本题属于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第(3)题,读图可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是先增后减。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对社会稳定有较大的影响。‎ ‎27.(2016·浙江磐安月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是________。‎ ‎(2)图示各省、市、自治区中,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 ‎(3)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一般呈________(正/负)相关的关系,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________(正/负)相关的关系。‎ 14 / 14‎ 答案 (1)上海 宁夏 上海 (2)江苏 人口基数(较其他省市)大 (3)上海老年人口偏多,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人口死亡率较高 (4)负 负 解析 (1)根据图甲曲线数值,图示省、市、自治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上海,最低的是宁夏,人口自然增长最慢的是上海。(2)图甲省、市、自治区中,江苏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是最高,但是图乙中江苏省人口基数比其他省市大很多,所以每年净增人口最多的是江苏。(3)上海老年人口偏多,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人口死亡率较高。所以尽管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较低。(4)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一般呈负相关的关系,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呈负相关的关系。‎ ‎28.读关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但其内部各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存在差异。‎ ‎(注:图中标出地名的6市为中部地区,其东面的7个县市为东部地区,其西面的11个县市为西部地区)‎ ‎(1)按照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中、西部划分,归纳该地区2010年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2)据图归纳1982年至2010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口级别的变化差异。‎ ‎(3)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中部地区人口级别变化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4)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人口增长主要依靠自然增长还是机械增长?分析该地区这类人口增长的正负效应。‎ 答案 (1)人口分布中部最密,东部其次,西部最稀疏。‎ 14 / 14‎ ‎(2)东部多数县市人口级别显著提高;西部多数县市人口级别没有提升。‎ ‎(3)临近港澳,对外资吸引能力比较强;中部地区城市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较好;省会城市广州的辐射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资收入高;二、三产业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就业机会多。‎ ‎(4)机械增长。‎ 正效应:提供充足劳力;促进三大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任答两点即可)‎ 负效应:资源供给压力加大;环境污染加剧;产生社会、治安等问题。(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1)根据图示图例分析中部地区人口数量级最大,人口分布最稠密,东部其次,西部最稀疏。(2)根据图示,西部地区人口数量级变化较小,而东部地区人口数量级变化较大。具体为东部多数县市人口级别显著提高;西部多数县市人口级别没有提升。(3)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中部地区人口数量级增大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迁入。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临近港澳,对外资吸引能力比较强;中部地区城市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较好;省会城市广州的辐射作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资收入高;二、三产业发展需要大批劳动力,就业机会多。(4)珠江三角洲人口增长主要依靠外来人口的迁入,属于机械增长。人口迁入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应该分有利和不利影响。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一定的环境、社会问题。‎ ‎29.依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4 / 14‎ 材料一 下表为201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地区构成情况和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占全国流动总人口的比重 跨省人口流动地区 流出 流入 四川16.8%,安徽11.3%,湖南11.0%,江西8.6%,河南7.4%,湖北6.3%,其余38.6%‎ 广东36.7%,浙江9.0%,上海7.6%,江苏6.4%,北京6.6%,福建5.1%,其余28.6%‎ 流动人口城乡构成 乡村 ‎75.6%‎ ‎22.8%‎ 城市 ‎24.4%‎ ‎77.2%‎ 材料二 某年我国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 ‎(1)概括我国目前人口流动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2)分析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地区带来的影响。‎ 答案 (1)从内地流向沿海;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人口以青壮年男女为主(流动人口男性比重高于女性)。‎ ‎(2)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等。 不利影响:居住条件差;交通拥挤;社会治安变差;流动人口管理困难;就业困难;环境问题突出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流动的特点及其影响等知识。(1)由材料一可以总结出人口主要从内地流向沿海、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由材料二可以总结出流动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特点。(2)人口流动对迁入区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而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居住、交通、就业等社会生活方面。‎ 14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