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6.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十八单元 “冷战”后的世界风云
考纲解读
考点
考纲
主要内容
高考示例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2)和平与动荡并存
(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017课标Ⅰ,35
2015课标Ⅱ,35
2014江苏单科,19
2014重庆文综,12
2013浙江文综,22
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2)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1)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2)经济向经济全球化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2017江苏单科,18
2017江苏单科,19
2016江苏单科,20
2014江苏单科,20
2014安徽文综,22
2014福建文综,24
分析解读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
命题规律:(1)从题型看,选择题、非选择题都大量出现。(2)从考查内容看,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加入世贸等均是考查的重点。(3)从考查角度看,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多从其特点的角度考查;欧盟多从其发展过程的角度考查;经济全球化多从其弊端及反全球化的角度考查。
备考建议:(1)整体把握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趋势,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2)注意纵向联系,整合、归纳世界经济全球化从新航路开辟到目前为止的发展脉络,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命题探究
五年高考
考点一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2015课标Ⅱ,35,4分)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
A.根本利益的趋同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D.敌对意识的淡化
11
答案 C
2.(2014江苏单科,19,3分)美国学者亨廷顿说:“美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如果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也孤掌难鸣。……大国在解决国际重大问题时所采取的联合行动如若得不到美国的支持,这种行动也是劳而无功的。”以上关于世界格局的表述可概括为( )
A.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
B.诸强争霸的世界政治格局
C.美国称霸世界的单极格局
D.实力相当大国并存的多极格局
答案 A
3.(2014重庆文综,12,4分)1998年,日本向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捐款和出资占其政府开发援助(ODA)总额的比例高达19.8%。2001年,日本首相向联合国秘书长表示:日本担负了联合国会费的两成,但日本所希望的安理会改革却迟迟不能实现,对此,在国民中间有不满情绪。材料表明,日本( )
A.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B.获得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C.企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D.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答案 C
4.(2013浙江文综,22,4分)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
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C.两次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
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答案 C
考点二 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
1.(2017江苏单科,18,3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
产业时间国家地区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990
年
2003
年
1990
年
2003
年
1990
年
2003
年
低收入
32
24
28
27
40
49
中等收入
14
9
39
36
47
55
高收入
3
2
33
27
64
71
表中数据表明( )
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
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
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
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
答案 D
2.(2017江苏单科,19,3分)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 )
A.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B.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C.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
D.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
答案 B
3.(2016江苏单科,20,3分)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 )
A.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
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
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11
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
答案 B
4.(2014课标Ⅰ,35,4分)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答案 A
5.(2014课标Ⅱ,35,4分)右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 )
A.冷战结束 B.华约解体
C.北约东扩 D.欧盟扩大
答案 D
6.(2014江苏单科,20,3分)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
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答案 B
7.(2014安徽文综,22,4分)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
C.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 D.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
答案 C
8.(2014福建文综,24,4分)下表是1980、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
国家类型
时间
高收入
国家
中等收入
国家
中低收入
国家
低收入
国家
1980年
38%
43%
42%
30%
1996年
40%
52%
52%
42%
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
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答案 B
9.(2014四川文综,14,10分)(节选)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上图,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10分)
11
答案 (1)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
10.(2013广东文综,38,9分)(节选)有学者在研究世界经济贸易关系时提出了以下论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据《白银资本》等
(3)结合史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9分)
答案 (3)二战后初期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基础上,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3分)建立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盟等,区域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3分)冷战结束、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越来越多国家融入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3分)
【评分说明】 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教师用书专用
11.(2013天津文综,10,4分)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 )
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
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
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
答案 D
12.(2013山东文综,29,8分)(节选)美国杜邦公司的历史是两个多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片断三 转型
1920年,关闭了威尔明顿市郊的火药厂。
1922—1925年,研发出快干型耐磨亮漆,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出成本低廉且耐用的塑胶产品。
1929—1943年,发明尼龙;研制出可用于音像磁带、雨衣、不粘锅等产品的新型涂料。
1958年,成立公司国际部。此后,海外投资持续增长。
——据胡国成《美国现代化工之父——杜邦》等
(3)据片断三,概括指出杜邦公司自1920年起进行了哪些战略调整,并说明其历史背景。(8分)
答案 (3)①由军用生产为主转向民用生产为主(或由火药生产为主转向化工行业的多个领域)。
原因:一战后,出现了和平局面;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
②扩大海外市场,增加海外投资。
原因: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二战后确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三年模拟
A组 2016—2018年模拟·基础题组
(满分85分 5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1.(2018湖北百所重点学校联考,24)1993年,美俄在《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中规定:双方部署的核弹头数量减少约 1/3,运载工具可减少近一半,削减目标须在生效后7年内完成。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世界多极格局正在形成 B.国家间对抗逐渐弱化
C.世界霸权的争夺日益激烈 D.国际局势出现缓和趋势
答案 D
2.(2018安徽皖南八校一联,23)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推行的单边主义政策在国际舞台上遇到挫折,使其不得不调整对外政策,与其他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性伙伴关系。此现象说明( )
A.美国已失去了大国地位 B.不结盟运动的影响深远
11
C.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D.单边主义政策已遭废止
答案 C
3.(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二测,25)2016年,美国在西亚地区最重要的盟国土耳其与美国分道扬镳,东南亚的菲律宾杜特尔特政府也表示坚决不做美国的“小跟班”。上述现象反映了( )
A.美国对世界控制力开始减弱
B.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C.地区和国家间冲突日益加剧
D.美国干涉他国内政受阻
答案 B
4.(2018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期中,19)“决策不是通过谈判完成,而是通过高官会—部长级会议—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逐级协商取得一致……这些成果是集体意志的体现,但不是协议,也不是条约,不具备法律约束力。”下列属于该组织“集体意志的体现”的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汉城宣言》
C.《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D.《罗马条约》
答案 B
5.(2018河南八市二测,24)1985—1995年,世界贸易额平均增长率约5.5%,为世界同期生产平均增长率的两倍;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60年为12.2%,1989年则上升为18.2%。这一现象表明( )
A.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呈下降态势
B.政治格局变动影响贸易额
C.信息技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D.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
答案 D
6.(2018江苏盐城期中,20)2006—2016年,金砖国家的经济总量由占世界的12%猛增至23%,贸易总额由11%增加至16%,对外投资则由7%增至12%。2016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速2.4%,金砖国家平均增速却高达5.1%,金砖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50%。由此说明( )
A.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显著变化
B.金砖国家成为多极格局的一极
C.经济一体化助推金砖国家的发展
D.发达国家失去世界经济主导地位
答案 A
7.(2018河北衡水一中分科考,24)美国学者理查德·里维斯指出,英国脱欧公投中,选民不顾政府继续留在欧盟的努力,毅然选择了退欧,是因为不再信奉繁荣来自自由市场和贸易的共识。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英国民众不再信任政府的政策
B.全球化进程遭遇挫折与挑战
C.经济全球化使选择的空间增多
D.英国民主政治转变为直接民主
答案 B
8.(2017山东烟台3月,35)冷战时期的政治评论员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人们的认识变化的背景是( )
A.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B.两极格局瓦解使美苏两大国对抗的危险消失
C.联合国作用的增强
D.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出现新的不稳定因素
答案 D
9.(2017安徽合肥二模,35)在欧盟的框架下,许多主权项目可以让渡给区域组织,同盟诸国之间可享有更多的共同福祉与利益。据此可知( )
A.区域组织会导致国家让渡部分主权
B.欧盟成员国内政与外交趋于一致
C.欧盟成员国有完全相同的国家利益
D.区域集团化导致民族国家逐渐消失
答案 A
10.(2017江苏扬州期中,20)2016年10月1日
1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加入SDR(特别提款权)。SDR是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了解决国际金融市场美元供应不足而创设的一种补充货币,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因此被称为“纸黄金”。从二战后美元的特殊地位到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本质上说明( )
A.世界金融秩序亟待稳定
B.国际贸易体系的规范化
C.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D.国际货币体系的多元化
答案 C
11.(2017湖北荆州一检,24)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于1992年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2005年,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决定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这一组织不同于欧洲共同体的特点是( )
A.区域经济互补性更强
B.执行共同的货币政策
C.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D.实行政治经济一体化
答案 A
12.(2017黑龙江、吉林八校期中,25)“有人认为从新航路开辟之后全球化已经开始,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 )
A.会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
B.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
C.对当今中国来说是利大于弊
D.对各国来说均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答案 D
13.(2016安徽芜湖、马鞍山一模,34)一个名叫沙博夫斯基的东德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错误地发布了一项关于放宽出国旅游限制的草案,错误导致大批东德人涌向柏林墙,最终迫使当局解除前往西柏林的限制,不久,柏林墙被拆除。柏林墙的拆除( )
A.是沙博夫斯基的失误所致
B.是北约东扩的结果
C.标志着“冷战”对峙局面结束
D.加速了德国统一进程
答案 D
14.(2016河南信阳一模,19)布热津斯基说:“美国成不了全球警察,也当不成全球银行家,甚至连全球道德家也做不成。因为第一类需要名正言顺的合法性;第二类的根基是拥有偿债能力;而第三类则需自身清白。”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
A.美国失去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
B.美国的霸权行径不被认同
C.这是对美国霸权政策的理性反思
D.美国没有经济实力做全球银行家
答案 C
15.(2016安徽合肥二检,35)2015年12月25日,由中国倡议、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虽然美国没有加入,但它的主要盟友几乎都是其成员。这表明( )
A.美国与盟友矛盾加剧 B.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多极化政治格局形成
答案 C
16.(2016安徽江南十校一模,35)
美国三大产业占GDP比例统计表
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0
7.0%
38.0%
55.0%
1980
2.5%
33.4%
64.1%
2006
1.0%
20.0%
79.0%
上表反映出( )
A.美国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的趋势
B.美国制造业逐渐衰落
C.经济危机阻碍了美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D.美国经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1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21分)
17.(2018广东惠州二调,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
烽火传军情;驿站送信;飞鸽传书;击鼓通信
近代早期
建造大量灯塔,保障海上行船安全
1850年前后
随着电报、电话的发明和电磁波的发现,人类通信领域产生了根本性的巨大变革,实现了利用金属导线来传递信息,甚至通过电磁波来进行无线通信
20世纪初
环球海底通信电缆建成,创造了一个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的新时代
20世纪
中叶以来
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数字通信、移动通信迅速发展,取代电缆,成为长距离、大容量传输的主要手段
21世纪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即时通讯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和交友方式。2017年8月,中国的“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实现“千公里级”星地双向量子通信
——摘编自刘以林《通讯技术》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7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参考示例一
科学技术推动通讯技术不断发展。
通讯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必然需求。古代社会由于科技落后,通讯只能采取比较落后、原始、效率低下的方式进行。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在电磁学等近代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下,有线电报、无线电报、电话等通讯技术迅速发展。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信息技术等促使现代通讯技术迎来了重大突破,通讯更高效、便捷。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科学理论的进一步突破,现代通讯技术将会取得更快的发展。
总之,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通讯技术更加高效、便捷、多元。
参考示例二
通讯方式的进步促使世界各地联系逐渐加强。
世界各地的联系离不开通讯的发展。过去,人们只能通过简单的通讯方式,如书信、击鼓、灯塔等传统方式,通讯的范围有限,因此人们的联系只能是区域性的。近代以来,随着电报、电话等多种通讯工具的出现,通讯方式更加多样,通讯范围扩大,为世界各地的联系提供了技术支持,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成一个整体。二战后,现代通讯手段越来越被人们普遍采用,通讯更高效、多元、便捷,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
因此,通讯方式的进步,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
18.(2018湖北八校一联,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全球化和国家主权的关系,西方近年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一些人认为全球化将威胁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无国界的时代;但也有些人说情况“完全不是这样”,他们认为全球化只会造成我们关于主权看法的变化,它“不危及主权的安全,更精确地说,全球化正在促使我们采取一种更精密的眼光来看主权问题”。这些人还说,关于全球化使民族国家过时的论点“与象牙里的废话没有区别”。还有人指出,为了促进整体的重大战略和使其他方面主权的最大化,主权的各个方面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从这一意义上讲,“主权更可以看成是一套人们正在使用的准则和习俗,可以显示出变异和灵活性”。
——王加丰《“欧洲化”、西欧现代民族国家的
形成与主权问题》
依据材料,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7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 观点一:全球化将威胁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
阐述:经济全球化为了实现全球范围的自由贸易,要求各民族国家的政府放宽或解除国家间经济交流的种种限制,使各民族国家的经济主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冲击和挑战。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重要国际经济组织对国家经济主权的影响日益增大;一些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也都在有限的范围内“攫取”了原属于国家经济主权的部分权力;跨国公司及其经济扩张也对国家经济主权造成冲击。
政治文化方面,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利用经济作为武器,达到控制他国内政外交的目的;恐怖主义、经济安全、环境恶化等问题威胁增大,国家间协作增多,日益形成人类新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新的人类文明,主权观念日益削弱。
结论:经济全球化已超出经济领域,在国际政治、安全、社会和文化等领域产生日益广泛的影响,对主权和民族国家的生存产生威胁。
观点二:全球化不会威胁民族国家主权。
11
阐述: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促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强化国家主权,特别是在制定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生活方面强化国家的作用。
现今的经济全球化过程是由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所主导的。因此,有关国际贸易、金融等各方面的“游戏规则”往往偏重于照顾发达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利用主权为武器尽可能地保护自己的利益和争取较好的国际贸易和金融条件。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是跨国公司和其他厂商。他们所拥有的先进技术和雄厚资金确实能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比较迅速的经济增长,但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运用国家主权制定政策维护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平衡。
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机制发育不成熟,需要国家采取措施,予以培植,从而加强主权。
结论:故全球化不会威胁民族国家主权,反而会促使发展中国家强化国家主权。
19.(2017湖北百校联考,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是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史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在分期标准(依据)上观点不同,有的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为依据,有的以国际阶级斗争及其力量对比为依据,有的以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为依据,因而分期各异。有“两分法”(1945—1972年,1973至现在);“三分法”(1945—1955年,1955—20世纪60年代末,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四分法”(1945—1949年,1949—1960年,1961—1968年,1968至今);“六分法”(1945—1949年,1949—1955年,1955—1962年,1962—1972年,1972—1979年,1979年以来);等。
——摘编自张脉强《论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分期》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现代史的史实,围绕“政治格局与阶段特征”自行选择一种分期法或提出新的分期法,进行简要阐述。(7分)(要求: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分期法,也可以提出不同的分期法,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示例
选择“两分法”:二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划分为两个时期。
阐述:二战结束后,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对峙在全球范围内展开。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1972年,中国与美国实现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以及中苏关系的进一步恶化,改变了两大阵营的力量对比;两大阵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
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及不结盟运动力量的兴起,欧共体与日本的综合实力的增强,使世界格局已经不再按照美苏预期的方向发展,两极格局最终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所以把二战后至今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分为两个时期。
(“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标准答案。只答出分期法不作阐述或说明不得分)
B组 2016—2018年模拟·提升题组
(满分90分 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8分)
1.(2018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二,25)关于多极化未来有哪些极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三极论”(美国、欧洲、东亚)、“五极论”(美、日、欧、俄、中)和“六极论”(前五极加印度)等争议,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
A.一超多强局面基本瓦解 B.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
C.美国综合实力衰弱 D.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答案 D
2.(2018湖北百所重点学校联考,23)有人指出,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不是一枝独秀,而是多点开花、群芳争艳。从崛起进程和发展潜力来看,分成3个梯队。这说明发展中国家( )
A.可以为多极化提供持续推动力
B.将决定世界政治格局
C.因发展不平衡而使世界动荡不安
D.将垄断世界市场贸易
答案 A
3.(2018湖南长郡中学月考四,24)冷战结束后,国际事务从由西方国家垄断向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的方向转变,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围绕责任、权益的合作与竞争同步增多,新兴大国力图在世界秩序重构中占据主动。这说明( )
A.国际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B.西方已经无力主导国际事务
C.旧的世界秩序已经完全崩溃
D.国际力量对比已经完全改变
答案 A
4.(2018河南八市一测,24)二战以来,联合国及其相关组织与机构所确定的规范、原则、制度已经日益成为评价世界各国政府以及国际行为主体的政策与行为的合法性依据。其主要原因在于( )
11
A.联合国是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组织
B.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关系制度化
C.世界经济形成多极化的国际格局
D.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答案 B
5.(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二测,24)据联合国统计,2004年跨国公司的跨国并购值达到7160亿美元,交易数达6134 起,价值10亿美元以上的特大交易有141起。这说明( )
A.发达国家主导了全球贸易
B.经济全球化发展存在阻力
C.全球投资自由化得到发展
D.国家间经济斗争日趋激烈
答案 C
6.(2018安徽皖南八校一联,24)据1999年美国《商业周刊》所公布数据显示:在全球排名前1000的巨型国际垄断公司中美国有494家,占49.4 %,美、日、德、法、英、意、加7国加起来有866家,占86.6%。材料现象说明( )
A.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
B.西方发达国家垄断了世界贸易
C.国际垄断公司阻碍了全球化
D.全球化排斥发展中国家的参与
答案 A
7.(2018河南洛阳一模,32)20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今天,各种多边峰会已纷纷涌现,如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多边峰会的大量涌现反映了( )
A.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
B.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
C.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困境
D.经济区域集团化突破地域限制
答案 A
8.(2017江西百校联考,35)“21世纪的文化产业是一个集中代表现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全球性趋势的新兴产业,新的国际文化秩序的建立和文化力量格局的重组,正以文化产业为中轴线全面展开。”材料观点反映出( )
A.文化价值差异阻碍全球化 B.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C.文化产业代表全球价值观 D.国际格局逐渐演变
答案 B
9.(2017天津十二校一联,1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具特色的国际组织相继成立。下图所代表的国际组织的共同特征是( )
A.发达国家加强合作 B.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C.倡导建立政治合作 D.成员经济均衡发展
答案 B
10.(2017湖北黄冈3月,35)“全球招工大厅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劳工买方市场。它使美国的挣工资者与全世界千百万的工人直接竞争生产工作职位。”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全球化使美国的劳工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B.全球化导致全球就业秩序出现混乱局面
C.全球性就业统筹协调机构已经建立起来
D.全球化使各国劳工就业面临着激烈竞争
答案 D
11.(2017江西南昌一模,35)托马斯·弗里德曼认为:“在全球化第三阶段,个人成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市场形成 B.交通工具革新
11
C.信息技术发展 D.美苏冷战结束
答案 C
12.(2017河南豫北名校联考,35)事实上,从关贸总协定和世贸组织的发展来看,尚无一个缔约方和成员方因为加入该组织而引起该国经济的衰退,反而是加快了其经济的发展。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顺应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有益无害
B.闭关保守整体上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发展
C.世贸组织成为当今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
D.加入国际经济组织必然有利于经济发展
答案 B
13.(2017湖北孝感一调,20)下图所示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据图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下列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解读,比较合理的是( )
A.世界经济多极化冲击了发达国家工业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D.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相继取得民族独立
答案 C
14.(2017山东潍坊期中,25)下图漫画名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该漫画反映了( )
A.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日益消亡
B.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各国文化的冲突
C.文化多元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障碍
D.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协调统一
答案 D
15.(2016河南洛阳二模,35)对于德国的统一,美国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强调德国统一必须在联邦德国继续同北约和欧共体保持联合的情况下实现,“不应以中立换取统一”。而英法对德国的统一最初则持消极和不支持的态度。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德国统一势必影响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B.德国统一利于巩固原有欧洲均衡体系
C.资本主义阵营内部政治分歧日益加剧
D.多极化趋势严重挑战战后的世界格局
答案 A
16.(2016广东珠海一模,34)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尔平认为,“国际自由经济的存在少不了要有一个霸主,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占主宰地位的自由强国,国际经济合作极难实现或维持,冲突将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罗伯特·吉尔平的主要观点是( )
A.美国应成为政治上的霸主
B.世界经济一体化中美国应拥有主导作用
C.目前的世界经济秩序不平等
11
D.加强协商对话有利于全球化的发展
答案 B
17.(2016山东潍坊一模,35)美国当今的全球扩张战略有着全新的形式,在其新保守主义论调的背后,仍然是垄断军工集团、垄断金融财阀的增殖冲动,只是它们需要的不是土地,不是直接的原料形式或财富形式,而是自由、稳定、平等的原料产地、海外市场、金融体系。这表明( )
A.美国对外战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B.美国全球扩张动力来源于资本扩张
C.新保守主义的实质是推行自由主义
D.利益追逐多元化增强了美国势力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22分)
18.(2018江西二测,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冷战后,在东北亚格局和大国关系发生较大变动的情况下,……尽管东北亚地区各大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逐渐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战略互动关系或多方制衡的格局,美国作为影响半岛局势最大的外来因素,“仍继续主导着该地区谈判的进程和方向”,但布什上台前后,半岛南北关系的变化及其所带来的美韩关系的变化使美国在朝鲜半岛的优势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朝鲜希望通过放弃核计划来换取美国对朝鲜国家和制度安全的承诺,而布什政府的基本策略)一是坚持要求朝鲜“彻底地、可验证地、不可逆转地放弃核计划”,美不“奖励”朝鲜放弃其核计划;二是与其东亚盟国协调,坚持在多边框架内解决;三是提出了“防扩散安全倡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所谓“博尔顿战略”,即以“防扩散安全倡议”为核心内容,加强海上检查,以达到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实现阻断朝鲜外汇来源的目的,最终实现从外部促进朝鲜体制崩溃的目标;四是重新部署驻韩美军和加紧构筑东亚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摘编自张业亮《布什政府对朝政策与朝核危机》
(1)根据材料,分析布什上台后“美国在朝鲜半岛的优势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的背景。(7分)
(2)根据材料,分析朝核问题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你对解决朝核问题的合理化建议。(7分)
答案 (1)背景: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使大国关系发生较大变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20世纪90年代东北亚地区逐渐形成各大国多方制衡的格局;美国力图维持其对东北亚地区的控制权和主导权;朝鲜半岛核计划研究的不断发展。
(2)实质:朝鲜希望通过放弃核计划来换取美国对朝鲜国家和制度安全的承诺,而美国意在确保冷战后半岛南北关系变动及半岛事务中的控制权和主导权。
建议:应尊重本地区国家实现半岛无核化的愿望,同时充分考虑到朝鲜的合理安全诉求;实现美朝政治和经济关系正常化;保证非核朝鲜的安全;推动朝鲜半岛南北和解与发展;把朝鲜纳入与其邻国的经济交往之中。
19.(2017河南豫北名校联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交往方式以及社会互动关系。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网络技术与人际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8分)(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示例
论题: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从而打破常规的空间与时间的界限,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流。
互联网作为崭新的信息技术,信息量庞大,信息传播与交流快捷,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具有开放性,人人都可以自由参与,资源共享。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可以方便地找到在局部的现实世界中不易觅得的东西,可以与众多千万里之遥的知音天天聚会畅谈,增加了更多人之间从陌生变为朋友的可能性。即使亲人、友人之间相隔遥远,也能通过网络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便于感情的交流与升华。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