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5.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3章中国地理第1节中国地理概况学案中图版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中国的自然地理特征
(对应学生用书第213页)
[识记—基础梳理]
1.中国的疆域
(1)优越的地理位置
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
①填图:在下图中填出领土的四至点。
②濒临的海洋: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我国疆域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①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种类齐全,且蕴藏量大。
②我国疆域辽阔,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广,且国防回旋余地大,利于国防安全。
③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④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人民友好往来。
- 14 - / 14
⑤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交流。
⑥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便于生产生活;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济。
(4)众多的邻国——陆上14个、隔海6个
2.中国的地形、地势
(1)地形特征
①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②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
a天山—阴山、昆仑山—b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
c大兴安岭—太行山—d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武夷山、f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g祁连山、阿尔泰山
南北走向
h贺兰山、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
i喜马拉雅山
(3)四大高原: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4)三大平原: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5)四大盆地:自北向南依次是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6)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3.中国的气候
(1)气温
①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
季节
分布规律
形成原因
- 14 - / 14
冬季
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漠河最冷;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
我国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使得北方获得的热量远小于南方;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地形阻隔,受冷空气的影响弱于北方
夏季
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虽然小于南方,但昼长却长于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兴安岭等山地气温偏低
地势高
吐鲁番盆地最热
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部气流越过山地在此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热风;沙漠广布,吸热快;空气干燥少云,太阳辐射强
②温度带划分及主要分布地区:
据积温[作物生长期内(日均温≥10℃)的日均温累积]的大小划分出五个温度带和1个特殊的青藏高寒地区,其分布情况如下:
(2)降水
①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
②根据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将我国划分出四个干湿区。下图中a、b、c分别大致相当于800 mm、400 mm和200 mm等降水量线,通过它们划分出A、B、C、D四个干湿区。
干湿地区
降水状况
分布地区
主要植被
A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
>800 mm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东北三省东部、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森林为主
B半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
>400 mm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东南部
森林、草地
C半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
<400 mm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大部分
草地为主
D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
<200 mm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
荒漠
(3)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 14 - / 14
4.中国的河流与湖泊
(1)河流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
①不同地区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地区
东北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
以南
河流
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
辽河、海河、黄河
长江、珠江
水
量
特征
丰富
较小
丰富
成因
流经森林茂密、气候湿润的地区
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
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
水位变化
特征
较小
大
小
成因
河流补给多样
河流补给主要是7、8月的降水
降水的季节长
汛期
特征
汛期较短、季节变化较小
汛期较短、季节变化大
汛期长,季节变化小
成因
冬季积雪,春季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形成夏汛
降水季节短
降水多,且降水季节长
含沙量
特征
小
大
小
成因
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少
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经土质疏松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植被保护较好
结冰期
特征
长
较短
无
成因
冬季长,气温低
冬季较短
冬季气温在0℃以上
②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特征
成因
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
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有大面积的无流区
水量较小
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汛期短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水量丰富;冬季河流断流,属季节性河流,且有显著日变化
- 14 - / 14
内流河河水沿途被大量蒸发、下渗,加上引水灌溉,河流水量减少,逐渐消失
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
(2)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
长江
黄河
珠江
水
利
①灌溉;②航运“黄金水道”;③发电“三峡”;④调水“南水北调”;⑤冲积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长江三角洲,主要农业区
①引黄灌溉;②发电(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发)
①水能的梯级开发;
②航运
水
害
中下游洪涝灾害
①上游凌汛;
②下游“地上河”、凌汛
①下游河口附近“咸潮”;②中下游洪涝
整
治
措
施
防洪是首要任务。①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②营造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退耕还湖)
关键是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①兴修水利,上拦下排;②退耕还林、还草、还蓄洪区,营造水土保持林;③加固堤坝
①引淡压咸;②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3)京杭运河:自北向南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作为东线的输水通道。
(4)主要湖泊: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湖区和东部平原湖区。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5.中国的自然资源
(1)特点
种类多,总量大,人均不足。
(2)土地资源
①特点: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人口与耕地矛盾尤为突出。
②
- 14 - / 14
分布: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远地区及东南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及青藏高原。
③土地利用:a.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碱化;b.对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水资源
①分布: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②解决缺水的措施:建设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及其影响
下图为沿106.5°E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据图完成1~3题。
【导学号:29790164】
1.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
A.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C.为400 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2.有关①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地势平坦,草原辽阔
C.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D.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3.有关②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①地气候类型相同
B.与①地相同,以水田为主
- 14 - / 14
C.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D.盆地地形,比①地太阳辐射量多
1.B 2.C 3.C [第1题,秦岭是我国水田农业区和旱地农业区的分界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为800 mm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界线;是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1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第2题,图中①地形区是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河网密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指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草原辽阔主要指我国内蒙古高原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主要指我国华北平原地区。第3题,②地区为我国四川盆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而①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两地气候类型不同。该地区以水田为主,而①地以旱地为主,两地耕地类型不同。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发育的自然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该地为盆地地形,海拔较低,降水较多,阴雨天和雾日较多,太阳辐射量贫乏,而①地的太阳辐射量远比该地多。]
考向2 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4~5题。
4.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5.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 14 - / 14
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4.B 5.D [第4题,我国34°N以南、104°E以西地区主要是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这里地势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气温较低,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所以该范围内亚热带分布范围小。故B项正确。第5题,温度带的划分主要以积温为依据,我国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与1月份0 ℃等温线大致吻合。由于我国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导致我国冬季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明显偏低,因此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故D项正确。]
考向3 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及治理
(2018·吉林长春十一中测试)从河源到河口的河床最低点之间的纵截面称为河流纵剖面。据此回答6~8题。
【导学号:29790165】
长江、黄河部分河段的纵剖面示意图
6.关于长江宜昌以西、以东河段纵剖面差异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宜昌以西河段流经地势第二级阶梯,所以河段落差大
B.长江宜昌以东河段流速缓慢,泥沙沉积明显,所以河段落差小
C.长江宜昌以西河段流经地区降水量比以东河段大,所以河段落差大
D.长江宜昌以东河段人口、城市密集,所以河段落差小
7.关于黄河河段纵剖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河落差最大的河段是宁夏至包头段
B.宁夏至包头河段水流缓慢,易出现凌汛现象
- 14 - / 14
C.黄河下游地区水量小,流速慢,易出现海岸被侵蚀后退现象
D.黄河上游落差大,水流急,河水泥沙含量最大
8.关于河流综合开发治理的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宜昌以西河段以整治河道、发展航运为主
B.长江宜昌以东河段以防洪为首要任务
C.黄河宁夏以上河段以水土保持为重点
D.黄河包头以下河段以水电梯级开发为重点
6.A 7.B 8.B [第6题,河流的落差大小主要与流经地区的地势起伏大小有关;长江发源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长江宜昌以西河段流经地势第二级阶梯,所以河段落差大。第7题,黄河落差最大的河段是宁夏以西河段;宁夏至包头河段落差小,水流缓慢,加之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区,因而易出现凌汛现象;黄河下游泥沙淤积严重,不易出现海岸被侵蚀后退现象;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河水泥沙含量最大。第8题,长江宜昌以西河段落差大,水能丰富,以水能开发为主;以东河段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洪水威胁严重,应以防洪为主。黄河宁夏以上河段以水电梯级开发为重点,黄河包头以下河段以水土保持为重点。]
考点二| 中国的人文地理特征
(对应学生用书第217页)
[识记—基础梳理]
1.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1)众多的人口——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
特点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政策
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
分布
分布不均,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 14 - / 14
①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1.5%,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②民族分布特征:汉族和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中国的农业
(1)农业的地区分布
地区
农业类型
主要分布区
东部
地区
种植业
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林业
东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的人工林区
渔业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西部
地区
畜牧业
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
种植业
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2)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
①粮食作物:分布格局为“北小麦南水稻”。
②主要经济作物及分布:
作物
分布区
油料作物
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
糖料作物
南方种植甘蔗,北方种植甜菜
棉花
三大棉区是新疆南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③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a.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b.解决措施: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科技兴农。
3.中国的工业
(1)四大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密集分布区
- 14 - / 14
①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
②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③沿海: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3)高新技术产业区
①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②开发差异
4.中国的交通
(1)分布
东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大;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网密度小。
(2)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a陇海线,b青藏线,c宝成—成昆线,d南昆线,e京哈线,f京广线,g京沪线,h沪杭线,i京九线。
(3)水运
①海运
②河运:长江、京杭运河、珠江、松花江等。
(4)主要的国际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
[运用—考向通关]
考向1 我国的农业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9~10题。
- 14 - / 14
9.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10.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A.太湖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江汉平原 D.成都平原
9.B 10.A [第9题,题干首先说明了耕地不断被挤占这一前提,因此首先排除A项。粮食流通体系与粮食产量没有直接关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改进农田水利设施都能使粮食增产,二者相比较,科技投入才是近年来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第10题,商品粮生产地位的高低,一方面与粮食总产量有关,另一方面与粮食商品率有关。因此,商品粮生产地位下降的原因,既可能是人口增加导致粮食商品率降低,也可能是耕地不断被挤占导致粮食总产量降低。太湖平原位于沪宁杭工业基地,工业化、城市化速度快,耕地被占用,符合上述推理。]
考向2 我国的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地带
长江经济地带是兼顾自然地理、人文脉络、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和行政区的完整性等诸多因素的一种经济区形式。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中的经济辅轴的分布规律是( )
A.沿长江干流分布
B.沿长江支流南北延伸
C.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铁路线分布
D.沿公路线分布
- 14 - / 14
12.下列对重庆成为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地处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地理位置优越
B.是上游地区的交通枢纽
C.经济总量大,对周围辐射带动作用大
D.进行城市建设的地形条件优越
11.C 12.D [第11题,据图可知,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中的经济辅轴大致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铁路线分布。第12题,××市地处山区,城市建设的地形条件较差。]
考向3 我国的交通
(2018·黄冈调研)下图示意我国部分铁路的分布情况。读图,回答13~14题。
【导学号:29790166】
13.下列关于①~④铁路沿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④沿线经过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B.①~②沿线所属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温和湿润,多内流河
C.②~③沿线跨越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其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D.③~④沿线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热量
14.⑤~⑥铁路沿线的车站,使用的新能源最可能是( )
A.风能 B.地热能
C.太阳能 D.水能
- 14 - / 14
13.A 14.C [第13题,①~②沿线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属外流区;②~③沿线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不发达;③~④沿线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条件是水源;①~④沿线从我国东部沿海到西北内陆降水量变化大导致自然带的分布为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第14题,⑤~⑥铁路沿线太阳能资源丰富,最有可能被使用。地热能多分布在藏南地区,风能不是这里的优势能源,水能为常规能源。]
- 14 -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