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作文题命题侧重的18个方面
1、人生哲理,如冷热、远近、曲伸等;2、为人处世,如宽容、帮助、表现自我等;3、读书做人,如成熟、情操、品位等。 4、人生观、价值观,如生命、奉献、幸福等;5、人际关系,如和谐平等、交流互助等;6、人与自然,如环保、自然对人的启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7、人格精神,如爱心、自信、自强、追求、奉献、坚强、诚实等;8、人文关怀,如老人、残疾人、乞丐、农民工等;9、学会认识,如认识自己、自然、人生、社会等;10、教育成长,如文明、律己、尊重、执着、兴趣、习惯、方法等11、理性分析,如感性和理性、人性、理智、自我等;12、传统美德,如礼貌、孝顺、谦逊等;13、现实生活,如贫富、生存、奋斗、坚持等;14、道德法律,如公德、反腐倡廉、平等等; 15、集体观念,如团结、合作等;16、心理健康,如自卑、承受力、孤独等;17、情感关怀,如亲情、友情等;18、科学思维,如辩证、发展、创新等
高考作文的两大侧重点
一、社会:
(1)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2) 民主与法制:(3)文化传承与多元:继承传统与中西合璧;
(4)社会和谐与进步(包含对弱势的关注);(5)(社会与自然)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人生与人文:
(6) 理想与信念信仰;(7)情感体验:感恩与奉献;(8)心理健康:懂得适时放弃与顽韧坚持的辨证性; (9)宽容、倾听、欣赏的人际交往原则.(10)道德
2016年高考作文热点预测
记得乡愁
1.缘起:2015年年初,习总在考察云南鲁甸县地震灾区重建工作时,强调农村要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2.释义:乡村街巷,道路宽敞,环境整洁,溪水环流,绿树成荫,令久在异地的人产生思念之感,陡生乡愁之意。生态湿地、古老村落、平沙翔燕、大漠行驼,勾起人们对家乡的忆念,引爆大家对环保的执着。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的保护,任重道远、久久为功。
3.指导:城乡建设和发展,都得传承优秀文化,打造美丽城镇时,要留住历史记忆、保持地域特色、凸显民族特点,以便于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以便于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生态环境是乡愁的最好记忆;
(2)乡愁隐存于美好生态中,活跃于原生态的环境里;
(3)乡愁是文化的积淀,是历史的传承,是亲情、友情、故乡情的纽带;……
工匠精神
1.缘起: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
2.释义:“工匠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绝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代表人物有鲁班、李冰、李春、陆羽、黄道婆、蒯祥、徐光启、王锡良、顾景舟、孟剑锋、郭明义等等古今劳动者名人。
3.指导:写作的角度有
(1)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精力,孜孜不倦;
(2)做事严谨,一丝不苟——有耐心,能专注,善坚持,严格执行标准,不投机取巧,不达要求绝不轻易放弃;……
责任意识
1.缘起:最近,国家不断强调公民要有责任意识。作为社会人,不可能脱离责任而生存,责任与自由是不可分割的。每个人的成长、发展和成才,都无法摆脱“责任”这两个字。
2.释义:责任意识是一种自觉的意识,是一种传统美德,它表现得平常而又朴素。责任是使命的召唤、是能力的体现、是制度的执行。只有能够承担责任、善于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是可以信赖的人。决定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不是智商、领导力、沟通技巧等,而是责任:一种努力行动,使事情的结果变得更积极的意识。
3.指导:写作的角度有
(1)肩负责任者光荣,不负责任者耻;
(2)为人处事要勇于负责,敢于负责,肩负起公民的职责;
(3)责任是一种发展自我的机遇,是一种发展自我的手段,是一种发展自我份内和不得不做的事情。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基本框架
方法之一:条陈理由,彻解问题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晓畅。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笔者认为,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
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笔者认为,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一篇习作具备了上述五个部件构建而成,已是有模有样、中规中矩,若能加上一些必备的调味品,如菜肴之于姜葱蒜,而后定然可取得高分好评。
【实例品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他的课学生没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变好。此事传出,该校老师和学生表示认可,觉得这个做法有新意。媒体报道后,引发争议,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
对以上这件事,你怎么看?请就焦老师、学生或家长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教书育人也应有“新招”(标题简洁、响亮)
为了督促学生学习,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对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和上课认真的同学,都发了红包。此举一出,师生认可,又在社会上引发了争议,还有家长认为这样会使教育变味。我认为,焦老师是个敢于创新的老师。在如此沉闷的教育背景下,教书育人也的确应该有新招,才能激活教育的正能量。(引述+态度+观点)
首先,传统的育人方式是以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以灌输为主的应试教育让学生们抵触厌烦,远远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采用一些新的顺应时代的招数,本是理所应当的,只有不断更新方法,才能不断激活学习的动力。
其次,微信发红包的新招效果明显。大焦老师的课没有一个逃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很好。暂且不论其效果的持久性,但就这点,已经证明新招的可行性。
其三,如果能把“发红包”这种新事物与传统的教书育人方法有机整合起来,还可以给人们提供一种新的思维和教育理念。如在互联网时代,用好移动技术,对学生进行时时处处地引导与教育,定能激发出无数的能量。因此,焦老师的新招肯定能在教育界激发波波涟漪。(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家长明确反对老师这种做法,认为用“钱”引导学生上课,会让孩子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的确,现代学生本就生长在“物欲横流”的环境中,一味用钱去引导学习,极有可能变得功利,使教育变味。但是,教育不能因存在某种风险而畏首畏尾或举步不前。只要是“在课后”,“用小钱”,方式恰当,不变本加厉,在红包激励的同时仍以精神感化、正面教育为主线,发红包这样的新举动一定能在教育中起到重要的激活辅助作用。(预设反方,简易批驳)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发红包能让学生更亲近其师,“信其道”就不言而喻了。又云:教学相长。学生的学习热情因红包而唤起,那么,学生的热情必然会影响老师的激情,终将达到“相长”
的目的。教师的魅力关键在于学术与人格。一个教师若能紧紧依靠自身的学术与人格魅力,辅以新巧的方法,定能让各种因素相得益彰,形成合力,促进教书育人功能的巨大提高。(横向拓展)
如今,我国的教育因各种原因而困难重重,多几个像焦老师那样不甘平庸、敢于创新的老师,拿出更多的新招,必然能冲破重重阴霾,走向教育强国的康庄大道。(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点评】
这一篇习作基本按照五部分基本框架来写,说理清晰,有条理,有深度,也有广度,适度的引用名言,具有较强的时代意义,是一篇难得的考生值得参照的优秀作文。
方法之二:依事设问,分层论述
面对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许多同学不知所措,莫衷一是。在此,介绍一种十分基本实用的方法,即“依事设问,分层论述”,它既能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又可以凭此提升深入阐述事理的能力。
方法指导:
1.依据任务梳理材料,选定角度,表明你的态度,发表你的看法或观点。
2.从材料出发,引述材料,分析并提出新颖、与众不同的中心论点(标题)。
3.依事设问,列好提纲,分层论述。
【实例解析】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在上海地铁上,一男子因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竟不停地用污言秽语和指责他的乘客对骂,一黑衣壮汉忍不住,拨开人群走到“吐痰男”跟前踢去一脚,吐痰男顿时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此时,有出来劝架的乘客指责“黑衣男”:“打人是不对的。”更多的人则认可黑衣男的做法。这段视频被上传到网络后,引起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
分角色梳理
人物:吐痰男
所做的事: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遭责后与乘客对骂,被踢一脚,安静、一言不发。
我的态度:恶其陋行,幸遇强人。
我的看法:文明拒绝粗鄙;社会秩序,人人有责;
人物:黑衣男
所做的事:忍不住,拨开,踢,制止了对骂与吵闹。
我的态度:扬其勇气,短其不足。
我的看法:以黑制黑,行不行?文明创建需有法制的保障;以错治错,并非正义。
人物:乘客
所做的事:少数指责黑衣男,多数认可,更多议论。
我的态度:赞少贬多
我的看法:法制意识淡薄是不文明的根;当局者往往易迷;狭隘的英雄主义要不得。
1.选择角度,确定主旨
如选定“吐痰男”,确定“可怕的不文明”为主旨。
2.依事设问,列好提纲
提纲
(1)吐痰男行为的性质与危害性?
(2)吐痰男行为产生的根源?
(3)遇上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该如何对待?
(4)怎样解决这种社会问题?
(5)假设反方,适度批驳
依提纲写作示范文章
可怕的不文明
地铁上,一男子随地吐痰,遭到指责后,还不停地用污言秽语跟乘客们对骂,直到被另一黑衣男踢了一脚才安静下来,一语不发。我对吐痰男的这种言行举止深恶痛绝,他的这种非一般的不文明是十分可怕的,它映射出国人的劣根。
吐痰男的言行是怎样的行为?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实是不卫生不文明之举,遭到指责后竟与人们恶语相加,这就不是一般的不文明,而是素质极差,性格有缺陷。这种知错还不改的偏执的人,只能算是人渣或是问题青年。一个人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也许是平时卫生习惯不好所致,纯属个人习惯问题。但被人指出来后仍不知悔改,还口出秽语,想为自己辩护,连最起码的“羞耻心”
也荡然无存,这个问题就严重了。轻则说明他品行缺失,重则说明他心灵扭曲。要知道:一个连最起码的羞耻感都没有的人,肯定不成其为人;一个连羞耻感也没有的民族也肯定是个没希望的民族。
吐痰男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也许跟他成长的环境有关,子不教,父母之过;也许跟学校教育有关,如今学校教育重成绩、重智育,轻德育、轻做人。培养出不少外表有模样,内在缺素养的青年。也许是一个个案,但它至少是我们社会的一份子,他的言行举止跟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不管是什么原因,一个孩子的不良和失足肯定与教育缺失大大关联的。
遇上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我们该如何对待?一味地当众指责,恐伤其脸面,就是损伤了年轻人的自尊,才导致本就素质不高的吐痰男与乘客对骂。黑衣男的一脚,虽暂时让吐痰男心火熄灭,但是否从心里服气,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感到愧疚呢?不得而知。这种“以黑制黑”的方式,不一定能达到“以黑治黑”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我认为,对这种不良的行为,最好是善意的劝说,既维护了当事者的面子,又悄无声息地让他反省;其次是制定强有力的处罚制度,加上不折不扣的执法;其三是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让“社会秩序,人人有责”“文明拒绝粗鄙”等成为公众的意识。只要有健康的土壤,文明之花才会遍地开放。
有人说,不就随地吐一口痰吗?至于如此大做文章吗?固然,一口痰是小事,很快就随风蒸发。然而,如果这个人的痰里携带病毒呢?如果人人都这么认为呢?那公共场所的环境文明有谁来维护?我们将生活在怎样的一个社会中?
我们的国家人特别多,尤其是公共场合。如果没有良好的秩序与环境,如果没有正确的公共卫生意识,文明从何谈起?如今,我们的国家发展了,人们的生活富裕了,建设和谐文明的小康社会已成为中国人的追求与梦想。而文明需要从我做起,精心培育出健康的土壤。那就让我们携手共进,一起创建美丽的家园吧!
【点评】
这篇习作很适合于刚开始写作任务型作文的同学,当你不知从何说起时,先依事设问,列好提纲,然后在行文中,分层进行论述,也能完成一篇不错的考场作文。
方法之三:紧扣中心,夹叙夹议
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背景下,有的同学是束手无策,甚至连800字的文章都难于完成,为此,特介绍“紧扣中心,夹叙夹议”的方法,让多数同学能够在考场上完成基本任务,拿到基本分。
什么叫做“紧扣中心”?
就是前提必需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梳理、抓住核心话题,确立文章主旨,然后,以这主旨为纲,紧紧围绕,不离不弃。
什么叫做“夹叙夹议”?
就是边叙边议。从材料出发,分节叙述,分别表明自己的态度,分别进行评论,阐述自己的看法或观点。如此依葫芦画瓢,若能论述得深刻到位,依旧可以写出上乘的考场习作。
【实例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杭州图书馆允许拾荒者、无业游民入馆,让他们在设有空调的图书馆内免费阅读、看影视、上网、听音乐。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这个做法已经坚持了十余年。因此,杭州图书馆被称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
曾经有读者对身边的流浪者散发异味而感到不满,无法接受,说允许他们进图书馆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对此,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馆读书,您如觉不便可更换座位,或者选择离开。
要求:你对上述事件有何看法?请就图书馆或读者一方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涵义的范围作文。
阅读不分贵贱
杭州图书馆允许拾荒者、无业游民入馆,让他们在设有空调的图书馆内免费阅读、看影视、上网、听音乐。这样的举动,这样在阅读面前不分贵贱的包容意识,我举双手赞成。
公共图书馆本来就应该面对大众,当然不可拒绝弱势群体如“拾荒者”,要不就不叫“公共”了。设立图书馆的初衷也是鼓励全社会的人民热爱读书,为喜爱读书的人民提供一个好的场所,无业游民等是社会的一员,他们爱读书学习,难能可贵,更应提供好的条件。阅读本身不在乎身份地位,无论是谁,都有阅读的权利。阅读面前,人人平等。该图书馆的做法,大气、独特、具有较多的公共人文关怀,让人温暖,令人舒心。
这个做法已经坚持了十余年了,因此被称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这说明,在阅读上不分贵贱这样的意识已经是普遍认可,深入人心。只有图书馆的各色工作人员,在馆内阅读的大众都认可该馆的理念,才能坚持十年之久。
曾经有读者对身边的流浪者散发异味而感到不满,无法接受,说允许他们进图书馆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他们之所以对此举无法接受,归根到底还是旧观念在作祟,认为图书馆是“高雅”人的活动场所,阅读是“文明”人的举止。正是这种“高等”和“低劣”的偏见,人为地把人类分成三六九等,把阅读误认为是特殊阶层的专利。殊不知,这种民族等级的歧视在历史上已经酿就了无数的悲剧,如“二战”时日本对“东亚病夫”的歧视,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这一点上,馆长的回答无疑是闪烁智慧与深得人心的:我无权拒绝他们入馆读书,您如觉不便可更换座位,或者选择离开。一个“您”字,无不体现该馆的公共人文关怀和阅读不分贵贱的精神。
况且,在允许无业游民等入馆之初,该馆已经有一个适度的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这个要求既让人容易接受,又在不断地引导这些特殊的群体向文明迈进。随着该馆开馆时间的不断延长,我们有理由相信,“文明出入,有序阅读”将成为一种新的风尚。
如果拾荒者、无业游民在文明精神的熏染之下,能以文明的身姿——洗个澡,换身干净的衣服进入图书馆,就更是皆大欢喜了。
不管怎样,只要带着纯净的心灵去图书馆,阅读那里的人类文化文明精华,我们都不应该拒绝,因为,阅读从来不分高低贵贱。
【点评】
本文紧抓中心“阅读不分贵贱”,采用极其简单的办法,就是一边分节叙述材料,一边对所叙材料作个性化的解读与评论,也写就了一篇不错的作文,值得学习。
方法之四:即事说理,深入阐述
随着2016年高考的临近,参加“全国卷”考试的考生正紧锣密鼓地准备迎接“叙事体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考查,各地考生也已经基本掌握了其写作的特性与写作的方法。然而,让不少同学迷茫的是,怎样才能在新的作文背景下完成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重要“任务”之一——“即事说理,深入阐述”呢?
“深入阐述”的基本方法已有不少,如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导向方式,又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式,还有“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方式等,都是照样可以沿用的,也有一定的效果。只是在“就事论事、即事论理”上,很难做到深入阐述,写出一篇像样的有水准的考场作文。在此,谨提供两种方法,即进一步深入阐述之“横向拓展”与“纵向挖掘”。以期有益。
在此就用福建省单科质检的语文作文题为例,以实例的形式,把两种方法呈现给大家。
例文及评价:
唯有精神永存
青花罐承载着浓厚的历史积淀,暗藏着美丽的故事,它从遥远的时光中走来,传递着中国人的器物精神,不愧是传家宝;勋章见证了那段光辉岁月里的铁戈兵戎,传递着满腔热血、忠心报国的信念,不愧为传家宝。这些器物,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精神传承的载体,因此它们才有价值。
然而,将注意力放在物品上多于放在精神传承上,则会本末倒置。这样的传家宝终究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反而会使后代子孙沉溺于对传家宝的世俗价值中不可自拔。因此,依我之见,祖训是最好的精神载体,历史洪流浪花滔滔,唯精神万世永存。
季老先生季羡林曾在《八十述怀》一书中有感而发:“若说人生的意义,那就是对人类精神和知识的承上启下。”人类社会的发展,之所以如此神速,正是因为知识和精神的可传递性,如同滚雪球一般。祖训以文字为载体,将先辈对后辈的殷殷期盼传承下来,借此勉励后代不断奋斗,不断学习。这样的精神传递,促使一个家族的兴盛,正如河南的康百万庄园,兴盛了十几代,而其祖训是“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这样的“留有余”如同警钟般时刻回响在后辈心中,自然后辈会不自觉地培养起良好的观念,从而使家族世代兴盛。
精神的传递不仅能使家族兴盛,更能使国家浸浴在先贤道德光辉下,光辉恩泽国土上的每一个人。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贤人之范,愈久弥珍。先贤仰望星空,留下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其激励自己不断进取。
余光中曾在写给孩子的信中谈到对孩子的期盼:“不要成为一个媚俗的人。”“要懂得学习欣赏悲剧。”这些话在今天看来,仍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节日也是一个很好的传播精神的载体,而当今社会却将其片面地作为节日经济的跳板,这不可不说是我们国人的悲哀,当精神的流传不再,社会的发展也将止步不前。(此段败笔:1.引用过多 2.与材料关联度不大)
祖训作为精神的载体,是十分珍贵的传家宝。它虽是短短一句凝练的话,却体现了耀眼的闪光智慧!
【点评】
作者执行任务指令,开篇指出青花罐、勋章作为传家宝的价值所在。经思考、权衡,选择“祖训”作为传家宝,其中理由的分析和重要性的论述入情入理,非常到位,“更”字体现得很充分。通篇语言简洁,富有文采,是难得的应试好作文。
【升格练习】
本文的第五段属于败笔,请你来给它加上一段,深入阐述,使文章前后连贯、文风一致,又能丰富文章内容。
示例一:进一步深入阐述之“横向拓展”
人类知识和精神的传承,不仅在祖训。大凡以文字为载体的中华古代文化经典,如《论语》、《孟子》和《庄子》,如《诗经》和《离骚》,如二十四史等,它们所传承的文化文明无不具有永久的传世价值。而祖训更具亲和力,从而也就更具有普世的渗透力;祖训中的良训精神具有遍地开花的土壤,它可能不局限于本家族的传播,也可能成为全中国人们的精神食粮,如《傅雷家书》、《曾国藩家训》等,已不再是一家一族的精神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传家之宝。
【点评】
思维由“祖训”扩展至中华文化经典,由一家一族的精神延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主题的扩大,是为“横向拓展”。
示例二:进一步深入阐述之“纵向挖掘”
以文字为载体的祖训,相较其它两个传家宝,更具有别具一格的优点。一是祖训文字的无法破坏性。青花罐与勋章是以物质的存在居多,而祖训是以意识的存在为主。物质不可能永存,这是谁人皆知的常识;而意识则在人们心中,只要能延续血脉,必将随之代代相传。精神意识是一个生命的动态过程,而非死板的遗物。二是祖训的传播不受时空限制。只要是家族成员,甚至是外人,只要你认可,就可以随时随地汲取之,学习之,践行之。三是祖训还可以在坚持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和创新。使之具有时代性和特定的功能性,赋予新的积极的具有“正能量”的内涵,成为新时期的“良训”。以上三点是青花罐勋章所不具备的,所以,我更倾心于小程家的祖训,因为其中的“忠厚”与“诗书”是永存的精神。
【点评】
思维往纵深方向发展,进一步从三个方面对三种传家宝进行比较,从而突出“祖训”的优越性,证明作者的观点:唯有精神永存。
最新热点时评十篇
创意写作“抄袭门”考验审查能力
堂吉伟德
近日,“北大培文杯”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被爆出一等奖获得者、江苏某中学高三学生王某的作品涉嫌(存在)抄袭,引发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该生6日还通过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报名的初审,目前正在公示阶段。对此,北大培文杯主办方和清华招办均表示,正对其参赛作品及提交作品进行审查。(5月8日《新京报》)
在“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社会风气下,出现创意写作大赛抄袭的行为,当然并非偶然现象。更何况,在“背范文”和“抄范文”的教学模式下,很多青年学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借鉴冲动。只是,当其把过度借鉴别人的作品,用于参加大赛并获奖,取得了“自主招生报名初审”的资格,那么所涉抄袭事件,就具有了公共性的特质,因而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理应为此付出代价。
按理说,冠以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的名头,一等奖获得者还将获得北大、清华等高校的自主招生推荐资格,如此有影响力的赛事,理应对作品的真实性进行严格的把关,并将其作为一道严格的程序。何以未能发现抄袭而让其“登堂入室”。抄袭之风的日盛,甚至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境地,包括大学导师、科研专家等群体在内,也成为抄袭的重点,大学院校、科研院所和专业机构成为抄袭的重灾区,其实跟审查机制不畅、审查能力不强有直接的关系。一篇作品在入选或者上报时,没有被及时发现抄袭而被淘汰,给了抄袭者过于宽松的环境,让投机者有了投机的巨大空间,那么就无以遏制其投机取利的冲动。
在国外,对论文和学术的真假有着严格的鉴别机制,诸如著名的Turnitin反剽窃系统,就可以检测相似度,然后根据相似度判定是否抄袭或者剽窃。技术运用具有兼容性,国内同行在采取“拿来主义”之时,还可以使用专业的搜索引擎,利用海量的数据进行技术把关。不过,很多抄袭或者剽窃事件曝光,包括大量的高校论文和学术造假,都是通过内部或者外部人员的举报才被发现,那么足以说明,国内在专业性审查方面还存在短板,对于学术造假和作品抄袭等行为,还没有有效的“质量控制关口”。门槛太过宽松,造假行为不能在“火眼金睛”下现形,那么创新写作的“抄袭门”就会屡禁不止。
其实,对于一篇论文或者学术进行真实、原创性鉴定,确实属于一门技术活,除了那种直接照抄照搬的抄袭外,“改头换面”的剽窃很难作出鉴别,仁智各见之下,也会引发很大的争议。因而,一方面需要建立一个统一而明确的鉴别标准,对相似性进行细分化的明确,制定出一个可以参照的指南;另一方面要建立一个权威而高效的鉴别机构,对存在争议的行为作出终极裁决。当然,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责任连带的体系,从论文和作品提供者,到指导者、导师和负有管理责任的领导者,到最后对作品质量把关的评委,都应对其作品的真实性负责,在各自的环节中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以此形成一个链条式的把控机制,如此才能实现全面布控,并达到源头治理的效果。
如同市场上假货泛滥,跟监管机制的效力失灵有直接联系。论文抄袭、学术造假和作品剽窃,同样与审查能力不强联系紧密。王某的决赛作文的所涉嫌的抄袭,主要是人物设置、主要情节点及之间的逻辑顺序和部分语句等方面,跟传统的抄袭鉴定标准,有很大的差异性,若是对同人写作没有较深的专业认知,那么就很难对其否涉嫌抄袭及情节有多严重,作出专业性的判断。如此看来,在抄袭和造假已然升级的情况下,如何识假、辨假、防假和打假,已成为一个专业性的问题,也是防止“抄袭之风”泛滥的技术考验。
是先有道还是先有术,并非蛋与鸡的二维命题。其实,审查能力的缺失,跟对学术造假的纵容心态和宽容环境息息相关,只有对抄袭和剽窃的行为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才能从政府部门、专业组织、民间组织和社会公众层面,建立高度协同和快速反应的体系,从而密织一张“疏而不漏”的大网,创意写作“抄袭门”才会无处遁形。
莫用商业的喧嚣淹没母亲节的内涵
斯涵涵
今天就是母亲节。各类商家大打温馨亲情牌,各种商业广告扑面而来,借母亲节推销产品的广告:孝敬爸妈就买“某某某”、母亲节倒计时,你的礼物准备好了吗?……
凡此种种,比比皆是,小到鲜花大到房产,衣食住行、美容保健、珠宝保险无所不包……一年一度的母亲节,被商家不遗余力地作为促销的高潮节点,当母亲节被商业气息浓重包围的时候,一片热闹、喧嚣之中,我们可还记得母亲节的初衷?
母亲节的设立是为了纪念和赞扬全世界的母亲,应该是感恩、孝敬的节日。中华民族历来有爱母敬母的优良传统:“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等无数诗词歌赋表达了深厚的母子深情,而这个舶来的西方节日与古老的民族情结紧密结合,就迅速得到认可和流行,敬老爱老的“孝亲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然而,过度商业化冲淡了感恩气氛,弱化了优秀文化传承,商家的过度包装,狂轰滥炸,往往使得原本温情的节日逐渐变味:当价值不菲的“礼物”阻滞了子女回家的脚步,当母亲节成为大肆促销的营销工具,节日活动若仅仅停留于高价送礼物,甚至攀比礼物,其实是对母爱和感恩的双重绑架。
悠悠寸草心,难报三春晖,母亲节应重在内涵而非形式,它不是商家炒作的购物节,也不该是一年中热闹异常而平日冷落的一天,母亲节是提醒子女孝顺母亲的具体、实在的日子,它应该贯穿于我们的一生,是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孝”德发扬光大的重要基础。
母亲节应轻形式重内涵。这一天,我们不妨抽空回家去帮母亲干点家务、听母亲拉拉家常,给母亲一个拥抱;不能回家的人给母亲一声问候,像母亲待我们小时候一样给母亲一句叮咛,捎去自己对母亲的思念和祝福……常言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真诚的感恩是最有效的“亲情存单”,实际的孝顺行动是比金子还宝贵的财富,在母亲眼里,一个真诚的笑脸都如鲜花一样美丽,一个孝顺、上进、勤勉、快乐的孩子,就是我们送给母亲的最好礼物。
在宿舍实践公共精神和契约精神
施芸卿
近期,《光明日报》开设《宿舍里的文明》专栏,讲述各地高校以宿舍文明为起点,构筑大学精神的故事,引发了很多社会学意义上的思考。
宿舍交叠着公共性与私密性。较之家庭生活,它是公共生活的开始,而较之更广阔的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这里又有着私密的兄弟姐妹情谊。作为人生来说,宿舍又是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衔接。大学宿舍承载着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生阶段,既带有强烈的不确定,又充满无限可能,因此成为青春记忆中特有的吉光片羽。
但近年来,宿舍中不愉快乃至极具伤害性的事件,如凶杀、投毒,将大学同学尤其是舍友之间该如何相处的问题推到了舆论面前。究其原因,一方面可以追溯到深层的社会结构,阶层的贫富分化使同宿舍同学之间差异增大,由此引发宿舍矛盾;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看到独特的时代根源。“90后”成长于一个中国社会个体崛起的大背景下,处于备受家人朋友关注的小环境中,这些都使得这代人的“自我”尤为凸显,对话语权有很高的要求。
引发矛盾乃至悲剧的都是小事,给室友起绰号、奖学金评定存在竞争、唱歌影响室友等,而值得关注的正是这点。在大学宿舍狭小的群体空间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的年轻人住在一起,寝室很容易成为各种矛盾激化的“培养皿”。要注意到,尽管“90后”的标签是“自我”,但从更深层的文化心理来说,这种自我多见于表面特征,如发型、着装、兴趣爱好,尚未成型地发展出与之相应的能自治的个体。换言之,成为拥有完整个人权利,实现自主决策并自我负责的个体。因循中国的传统文化人格,个体是借由与他人的关系来定义的,称兄道弟还是反目成仇,在于是不是将对方视为自己一伙,纳入这个以“自己”为圆心的差序格局的圈子。
因此,仅有“自我”而无“自治”,就会一不小心使“自我”变成“自私”,处理事情凭一己好恶,意气相投则称兄道弟,遇见差异较大的,轻则漠视,重则成了冤家对头。
这种自治、自立个体的养成,既是公民精神的来源,也是公共生活的基础。因此,宿舍成员的和谐相处,在于青年人要有意识地厘清公共事务和私人生活的边界,学会自主承担思考和行动,建立价值观和行为清晰的个体疆界,实践公共精神和契约精神。具体来说,在面对矛盾的时候不仅要学会自我疏导或寻求帮助,更要学会冷静说理的能力;在追求自我和自由的同时,要意识到个人自由的边界要以不影响他人为原则;在处理宿舍公共事务的时候要树立责任意识和权利意识,尽量确立公正的民主程序等。只有尊重个体,才能包容差异。只有一个个理性独立、能实现自我决策并为自我负责的个体,才能奠定良好的公共生活基础,在此之上创造的公共生活才是持久和稳定的。
迪士尼“文明考卷”,考生不止是游客
薛家明
上海迪士尼尚未开园,但“五一”期间部分公共设施开放测试,原本测的是人流压力和服务质量,不料这没开园的迪士尼直接变成了中国公众日常文明行为的“大考场”。不仅出现“踩花客”“攀爬者”,更有灯柱被“到此一游”爱好者刻得“负伤挂彩”,照片在网上一经传出,网友哗然。大家纷纷感慨“太丢脸了!”(5月4日《北京晨报》)
其实迪士尼惨遭不文明行为蹂躏,并不让人意外。一则,这是部分国人的素质使然。他们能把“到此一游”刻到长城上,刻到云冈石窟中,当然也不会放过迪士尼的灯柱;他们能在远方的卢浮宫、马尔代夫海滩乱丢垃圾,自然也不会放过近在眼前的迪士尼。更重要的是,目前迪士尼乐园还处于试运营阶段,大到景区旅游路线的设置,小到休息藤椅、垃圾桶、指示牌的位置,都需要进一步磨合、进一步完善。尚不能提供最好使用体验的迪士尼,遭遇汹汹而来的游人,出现不文明行为,显然是大概率事件。
可见,媒体将迪士尼试营业期间的种种不文明现象,定义为“考倒”国人有失偏颇。没错,旅游也是一道文明考题,直接交卷的是游客,但答题的绝不止是游客。景区管理方面也是重要参与者。以如厕为例,小孩随地小便,不仅关乎游客素质,更与景区在厕所建设时忽略小孩如厕问题,厕所位置设置上不合理等因素,息息相关。不分青红皂白,将所有问题都扣到游客身上,并不公允。可见,景区在细节上的疏忽,看似不起眼,但一旦出现偏差,同样会在文明上“考倒”国人。
同样需要反思的是,社会管理者的态度。相关主管部门总是以“矫正”的心态,对待旅游不文明行为。而缺乏事前的预防和文明的教化。每次遇到大型活动搞运动式的“严防死守”。比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数以万计的志愿者,一边反复“试错”“纠错”。或者使用“马后炮”,对不文明者口诛笔伐,拉入征信黑名单。对旅游不文明行为当然需要惩戒和治理,但事后惩戒不如事前教育。需要追问的是,相比动辄出动上万人的运动式治理,我们的文明教育真的到位了么?
可见,迪士尼“考倒”国人是个伪命题。事实上,迪士尼“文明考卷”,考生不止是游客。在通过不间断的文明监督,严苛的旅游黑名单制度,倒逼游客提升文明素养的同时,景区和社会管理者也要自省。首先,迪士尼景区要自省自己的服务。尽管迪士尼的服务模式、运营理念,已在国外获得成功。但囿于历史因素、文化因素、环境因素,国人有一些特有的生活习惯。比如,爱自拍、北方人痰多等特点。迪士尼只有不断改善服务,不断提升公众的旅游体验,才能帮游客满意答卷。
同时,相关主管部门也要改变自己的方法和态度。相关部门要放弃“矫正”的心态,多些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少扣一些素质缺失的帽子,多些提前预防和设身处地的共治。唯有如此,才能让自己的管理成为文明提升的“催化剂”。
总之,迪士尼“文明考卷”,游客、景区各管理者都是“考生”,自有三方给力,迪士尼才不会“考倒”国人!
公交让座“道德绑架”论可以休矣
路工
近年来,“道德绑架”一词时髦得很,许多人动辄以“道德绑架”论事。近期网上就有一文,题为《“点名让座”更像是一种道德绑架》。
事情是这样的:4月6日,济南市122路公交车驾驶员杨涛按了两次“文明礼让宣传键”,仍旧没有乘客给一位站立的老人让座,便对坐在前排座位的女乘客进行了让座提醒。而这名女乘客在让座之后,把杨涛投诉到了公交车公司,认为公交司机提醒她让座的做法侵犯了自己的权利。“‘点名让座’确实像是一种道德绑架,并不值得提倡。”《“点名让座”更像是一种道德绑架》对此事评论说,“让座不是一种法律责任与义务,而只是一种道德自律行为,所以让还是不让的权利,掌握在当事人自己手里,别人并无权干涉。从这个角度来说,公交车司机即便是出于好心与善意,也不能点名要求某位特定的乘客给另外的乘客让座。”
笔者认为,这篇文章用词不当。明明是“提醒”,怎么成了“点名”?尽管司机的提醒有专指的对象,但“提醒”并不是强迫,这位乘客不让座也不必负“法律责任”,怎么就成了“干涉”?作为公交车辆的驾驶者和管理者,司机提醒乘客给老幼病残孕让座是职责所在,在公交上已是惯例,也是发扬尊老爱幼优良传统的好事,怎能被冠以“道德绑架”之名?
其实,这些年因为公交让座问题扣“道德绑架”帽子的事件已有多起。2015年7月5日《法制日报》一篇题为《博爱专座涉嫌道德绑架,且慢叫好》的文章说:“公交公司与乘客之间是一种运输服务的合同关系,公交公司……没有任何法律上的权利强制一部分乘客给另一部分乘客让座或者留座。”《网易新闻·另一面》第672期的文章《让座是美德不是义务》说得更为具体:“乘客买票上车,就是向公共客运公司购买服务,事实上构成客运服务合同。乘车时支付了相同的票款,就拥有相同的权利。”
这种说法,初看很“学术”、很“专业”,细思则不然。须知,公交是带有公益性质的交通。对于生理上处于弱势、需要照顾的老幼病残孕群体,公交公司通过设置专座、提醒乘客为他们让座等方式以保证这些群体的优先权,体现的是人道主义关怀。对乘客而言,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有需要的人让座可谓举手之劳见美德。
令人担忧的是,“道德绑架”论已经造成了不良后果。笔者近日和一个年轻人聊起让座的话题,他就是以这种“票款权利”论和“道德绑架”论来为不让座的行为辩护。因“让座”引发的讨论,反而使不让座的人更加心安理得甚至理直气壮,这对社会风气的好转有利还是不利?公共舆论要弘扬公序良俗,为不文明行为寻找理论根据不是有正义感的专家学者应当做的。公交让座“道德绑架”论可以休矣。
信仰诚实劳动培育工匠精神
光明日报评论员
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来,培育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工匠精神提出后,短时间内能够引起全国上下的广泛共鸣,反映了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对高端技艺、精湛技术的高度需求,反映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向往。因而,培育弘扬工匠精神,绝非简单的技术层面问题,而是事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个体体验与最终实现。
弘扬工匠精神本质上是对劳动的尊重,尤其是对劳动中的专注精神、执着精神、精益求精精神的尊重。当前我国已是制造业大国,在制造方面的已有实力和可期愿景令人瞩目。“积财百万,不如薄技在身”“百艺通,不如一艺精”的观念在传统中国社会广泛流传,可见传统文化对工匠精神的重视。
事实上,自古以来,中国民间从来不缺技艺高手,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代代劳动模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劳模精神到工匠精神,其道可谓“一以贯之”。
当前我们呼唤培育工匠精神,既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客观需要,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义,更是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过去30多年,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了中国制造“数量”的问题,目前,“质量”问题已成燃眉之急。这个问题解决了,中国制造就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解决不好,就是“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中国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也要有从容心和自信力。过去数十年的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的积淀,我们的“工匠”们已经展示了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富于创造、专注执着、甘于牺牲等多方面的优秀素质。在此基础之上,适应新的时代潮流,我们同样可以生发出中国的工匠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要尊重工匠、关爱工匠。有道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先有工匠,然后有工匠精神。我们在欣赏和呼唤高水平、高要求的工匠精神的同时,首先要给予普通的工匠更多的尊重和理解,更好的呵护和鼓励,更高的待遇和报酬。让他们能心无旁骛,让他们能乐在其中,让他们能以技艺安身立命,让他们能依靠诚实劳动、信仰诚实劳动,用技艺赢得人生的精彩和荣光。
推动全民阅读需要“软硬兼施”
朱永华
据某权威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单册新书的平均定价为36.75元,而2015年却已达到55.15元,有媒体就此得出结论称,中国图书价格已经进入了昂贵的“半百”时代。恰巧在上个月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作家二月河也在参加小组审议时提出:现在书价太贵,令贫困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等低收入读者群体望而却步,不利于推动全民阅读,因此建议国家免去图书税,把书价降下来(据4月23日《北京青年报》)。
尽管北青报记者通过对书店实地走访调查,大部分单册书籍并没有像某权威调查数据显示的那样超过“半百”,部分打折之后价格也仅有30元左右,但相对于电子书籍的普及便利,尤其是智能手机免费阅读给用户带来的体验,一本30多元的纸质书籍其性价比还远非电子书籍可比。特别是在时下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在社会功利氛围和各种压力明显过大的现实环境下,人们很难静下心来捧着一本纸质书籍去阅读。因此,推动全民阅读,提升全民通过阅读来增加知识积累和阅读素养,还需要在创造社会阅读氛围和增加图书出版销售补贴以降低书籍价格方面进行“软硬兼施”。
在现实经济社会环境下,一方面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明显加快,甚至连工作间隙的就餐,都不得不选择外卖来解决。另一方面是生活工作压力过大,社会竞争氛围浓郁,从早到晚行色匆匆,无不为改善生活和工作事业去打拼。偶然的喘息时间,也是被阅读智能手机的各种鸡汤信息或刷微博微信所占据,尽管这些阅读很少能从中获得有益的知识,严格意义甚至算不上“阅读”,更不能与阅读纸质书籍所收到的效果相比,但对于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确实能起到一定作用。在这种工作节奏加快和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的双重压力之下,人们很难静下心来去系统阅读,而整个社会的功利氛围过浓,甚至连很多学者都忙于“走穴”赚钱,都难以静下心来做学术研究的现实环境下,要提升全民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量又谈何容易,当知识的储备不能实实在在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和竞争命运甚至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阅读书籍或只能沦为“墙上的画饼”。
其次,在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免费电子书籍唾手可得的时下,要让人们花上数十元钱购买一本纸质书籍来阅读,非但很难接受,对于某些时尚年轻群体来说,这无疑是花钱买“落伍”。从理论上说,相比起一张电影票七八十元,一份知名便当数十上百元而言,区区30几元一本纸质书籍的价格确实不高,书籍的收藏作用和阅读书籍所带来的知识与修养素质积累,更远非一场电影和一份知名快餐所能比,但阅读纸质书籍对于大多年轻人来说,其阅读的魅力和体验,却难与一场电影或一场球赛甚至一份快餐所带来的震撼与口感所“媲美”。
推动全民阅读,对于促进全民知识积累和提升全民素质修养不可或缺,同时他也是促进社会文明和经济稳步健康发展的“基础工程”。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公民个人也是受益匪浅,从现实情况看,很多高校毕业生一方面从步出高校那一刻起就彻底扔掉了书本。一方面虽有阅读书籍的意愿,但迫于就业和各种压力再加上智能手机阅读信息的便利,既缺少阅读书籍的社会氛围和环境,又不愿意破费本不充裕的收入去购买,不但造成整个社会阅读量的低迷,更导致纸质实体书店经营步履维艰。因此,国家和各地政府应对推动全民阅读肩负责任担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完善各种保障和服务,减轻社会对年轻群体的压力,尊重知识和技术,为全民阅读创造提供适宜的“软环境”。
另一方面,通过降低出版税费和加大对书籍出版与零售行业的政府补贴,大幅降低书籍零售价格。用政策倾斜来扶持实体书店的健康发展。实际上,这也是很多全民阅读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加强版权保护,将电子书籍和纸质书籍阅读作为互联网普及下推动全民阅读的“双轮驱动”,只有这样“软硬兼施”,阅读书籍才能真正成为每一位公民的人生“标配”。
论网红“轻文体”的实践意义
刘巽达
文轻而言重,文轻而意深,应当成为“网络英才”的必备利器。
国家最高领导人持续关心关注“网信事业”,可见其重要性。习近平新近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国有七亿网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他还强调,“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网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这些话里我提炼出三个关键词:一是重要,二是作为,三是人才——事关七亿网民,岂能不重要?有那么大的市场,还不大有作为?如何有效作为,不靠人才靠谁?
于是就自然将思考的触角伸向“人才”的“作为”上。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以为,剖析“网红”的标本意义,是一条方便的捷径。所谓“网红”,乃“网络红人”的简称也,在网络上走红,自然就被称为网红。它的产生,并不完全是自发的结果,而是在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共同推动的结果。本文撇开其间的营销策略,着重分析其“文体”特征,这是构成网红的最基本元素和最显著标志。
什么文体呢?轻文体。望文生义,轻盈的轻忽的轻飘飘的文体,大致属于快餐文化的范畴。“轻文体”就是文字范式里的肯德基和麦当劳,虽然营养价值不是很高,但它取之容易,食之能饱,因之容易流行,乐于接受。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边呼吁远离垃圾食品,一边乐颠颠踏进肯德基麦当劳大门,成为它的拥趸。这个现象具有典型意义:首先所谓的垃圾食品并不垃圾,它只是相比“更营养”的餐食有所缺憾而已。但是在“更营养”和“方便、便宜、口感好、时尚感”的综合对比下,它的综合指数并不低。假如我们一听“垃圾食品”就嗤之以鼻,全然不把它放在眼里,那就低估了其影响力和社会价值。智者,不为也。
聪明的方法,就是研究其“流行的秘诀”,看它如何发力。网络上有一篇网红咪蒙的“红文”,题为“如何写出阅读量100万+的微信爆款文章?”其中列出“12大招”,绝大部分招数具有思想价值、心理价值和技术价值。比如有一招是“你能输出价值观”,说的就是,哪怕你输出的只是“心灵鸡汤”的层次,但只要对读者有思想启迪,就应归入“你的文章对‘我’有用”(也是其中一招)。对读者心理的揣摩更是妙招所在,比如有这样几招:“你的文章跟‘我’有关”,“你的标题要能引发好奇”,“你能表达情感共鸣” ,“你给大家一种不看就有损失的感觉”——这几乎就是“写作心理学ABC”了。至于技术层面,作者也传授得很具体:“你的切入点要独到”,“你的选题要紧跟热点”,“你的文风足够有趣”……总而言之,就是“新媒体写作,必须解决两大问题:第一,这件事与你有关,第二,这件事对你有用。”言简意赅,捧出“真经”。
虽然该文还传授了一些有点偏执的招数,比如“你的标题要简单粗暴”,“你的观点能颠覆常识”等等,但是假如只从技术层面提取其中的合理部分,也是不无裨益的。我们当然不提倡为了网红而“不顾三观”、一味剑走偏锋的倾向,但是在“如何吸引读者”的视角上,我们确实应该花大力气“补课”,否则我们的传达力、影响力“力不能逮”,等于将网络空间拱手相让于形形色色的网红们,而自己无所作为。
“轻文体”的实践意义告诉我们,任何宣传教育,要搭建起“与你有关”和“对你有用”的桥梁,如果只是单向的耳提面命式的“我说你听”,内容又跟受众非常隔膜,那么效果的可疑和大打折扣是必然的。同时还要在写作上“有几把刷子”,不能只擅长“八股文”,还要善用新文体,包括这种“轻文体”。文轻而言重,文轻而意深,应当成为“网络英才”的必备利器,假如在主流媒体(包括纸媒和新媒)上,蛰伏着一大批这样的“英才”,所谓“主动仗”才会打得起来,打得漂亮。
喧嚣的世界读书日也需要冷思考
张剑
今天(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这两天,不管是在公共的网络平台,还是私底下的社交朋友圈,空气里好像都弥漫着一股“谈论读书”的浓烈味道。之于设立世界图书日的原始初衷来讲,这样的讨论或许并无不妥,但一旦我们将观察的视角置于平日的大背景下,又忽然觉得这过分的热情是那么的突兀与刺眼。
正如有论者指出的那样,如果大家都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捧起书本,这无疑是这个节日的荣耀,但如果大家的阅读仅局限在读书日这一天,那么,则是这个节日的最大悲哀。因此,在今天,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日子,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再回过头去看看世界图书日的设立初衷,看看它这些年在中国呈现出来的纷繁世相。
这些年,每逢读书日,各地基本上都有不同类型的读书活动,对于出现的问题也是年年在反思,然而就实际效果看,我们却似乎进入了一个阅读的窘境。一方面,是出版读物质量的严重下滑,很多出版社热衷于将成功学、厚黑学作为自己的盈利介质,而忘记了自己身上更大的文化责任。另一方面,则是网络上质量堪忧的爆款文、心灵鸡汤,他们在吸引阅读者兴趣的同时,却将人们带入了浮躁、功利的尴尬境地,使得阅读越来越偏离其固有的初衷。
虽然从数据上看,不管是网络阅读、还是纸质阅读,国人的阅读量都较之前有所提升,但当我们仔细对其剖析后又不难发现,这些阅读量很多时候其实是集中在毫无营养的泛阅读上的,其对国人思想素质的提升作用微乎其微。因此,对于当下来讲,我们与其在每个读书日都颇费苦心的去号召国人多读书,倒不如理性的去分析国人不爱读书的原因。
有人说是生活节奏的加快挤占了国人的读书时间,有人说是物质功利的社会让人们忘却了精神食粮的补充,这样的说辞听起来的确是那么回事,但却忽视了国人不喜欢阅读是对阅读缺乏兴趣这一根本原因。而这又与国人接触的教育理念有关。我国的教育是知识本位的教育,这种教育的价值导向有着极强的功利目的——
掌握知识,考取高分。而本该最受重视的知识探究过程及知识本身却备受忽视,以至于中小学生的课堂上,只要出现与考试无关的“杂”书都要被清除。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完全没有形成爱阅读的良好习惯,更不可能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会认为读书是一件枯燥无趣的事,一旦他们有条件不读书也能过上舒服的日子时,便会弃阅读如敝履。
由此可见,真正要推进全民阅读,设立读书日不过是一个提醒,开展各类形式的宣传活动也只是一个辅助,深入学校教育改革、以教育改革来推动阅读质量的实际提升才是最为有效的手段。“如果读书仅仅是被当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手段,从而为谋生打下基础。”这一固化理念不被打破,那么,关乎阅读的诸多讨论便会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肤浅误区。从这个层面看,要想让国人真正爱上阅读,喜欢上读书,我们的教育还任重而道远。
卖猪肉丢不丢人与成功无关
雁北飞
因卖猪肉而被大家熟知的北大毕业生陆步轩,近日带着自己的新书《北大“屠夫”》亮相第三届北京国际优质农产品展示交易会,现场签名赠书。他曾说自己“给母校丢了脸,抹了黑”,但现在他的心态变了,说“应该也不算给母校丢人了”。
在某种程度上讲,与前不久被媒体披露的北大自考学子送快递一样,陆步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改变着人们错位的“门当户对”就业观甚至是高低贵贱的职业观,有助于营造“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的就业环境。而且,陆步轩将卖猪肉卖到极致后的成功,从一个侧面也再次启示人们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无论干什么,贵在坚守。
不过,在我们对成功的陆步轩报以掌声的同时,是否还应进一步深思:假如陆步轩卖猪肉没有获得成功,是否他就应该继续陷在“给母校丢了脸”的不安和自责之中?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卖猪肉丢不丢人,与成功与否无关,与什么出身无关,与如何卖猪肉本身有关。用心经营,诚信经营,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猪肉,就没什么丢人可言。假如卖猪肉者不诚信经营,缺斤少两,甚至以次充好;或者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得过且过等等,那么,即便他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的,也应该感到不安和愧疚。
当然,尽管卖猪肉不丢人,也不意味着名牌大学或者非名牌大学的学子们都可以去卖猪肉,那样就可能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我们不宜从陆步轩卖猪肉的成功之中,解读出所有大学生都可以不受专业限制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貌似激动人心,实则可能误入歧途。尽管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现象大量存在,正如上述北大学子卖猪肉、干快递甚至卖米线等,尽管也有中途辍学而创造奇迹的神话,正如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等商界奇才,但这并不能成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忽视或弱化专业基本功训练的理由。
在某种意义上讲,创业像奔跑,专业学习像走,不经过专业系统的知识训练,没有涵养出较高的专业品质和学习素质,没有积淀出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就像是不会走就想跑那样有“拔苗助长”之嫌,走都走不好,何以奔跑?
因此,北大学子陆步轩的卖猪肉创业成功,并不意味着,大学生们就可以放松自己当下也许和将来所创之业没有直接关联的专业学习。你将来可以不干本专业,但既然选择了,最好还是认认真真学一回,打好专业基本功,不管将来的路向何方,至少这四年,对人生有一个问心无愧的交待。
高考语言运用常用应用文写作格式及范例
1、感谢信
是为表示感谢而写的一种专用书信。
①标题:第一行正中写“感谢信”三字;
②称谓:顶格写被感谢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称呼,后加冒号;
③正文:写感谢的内容,叙述先进事迹,赞扬好的品德作风以及产生的效果;
④结尾:写表示感谢、敬意的话;
⑤署名:写提出感谢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
⑥日期:写在署名下一行的右边。
例:
感谢信
××农科所:
在今年五月我乡玉米发生大面积虫害,严重影响生长的紧急时刻,贵所派出全部农业技术人员来我乡根治病虫害,避免了上千亩玉米绝收。目前作物长势良好,丰收在望。谨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决心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继续努力生产,以实际行动答谢你们的帮助和关怀。
此致
敬礼
××乡人民政府
×年×月×日
2、留言条
是指找人没有找到,又没有时间等候,只能留给对方一个简短而明了的条据。
①称谓:称谓要顶格写,条子留给谁就称呼谁;
②正文:转行空两格写正文,简单明了的把你要给对方说的事情写清楚;
③署名和日期:在正文右下方写清楚谁留的条子,并在署名的下一行写清年、月、日。
例:
刘磊同学:
原定星期日的春游改在星期六了。原因是气象台预报星期日有中雨。上午八时在校门口集合,请你准时参加。
同学:王明
×年×月×日
3、请假条
①标题:第一行正中写“请假条”三字;
②称谓:顶格写称谓,即向谁请假,注意应加上其职务,以示尊重;
③请假原因:空两格,说明请假事由,如病假、事假等;
④请假起止时间:×月×日至×月×日,共×天;
⑤祝颂语:如“此致 敬礼”(注:可要可不要);
⑥请假人签名:右侧对齐;
⑦请假时间:在签名下面,写上请假条书写的日期。
例:
请假条
尊敬的李老师:
因我的生活费所剩无几,需回家去取,特向您请假两天(3月16、17日)。请您批准。
学生:张小光
2005年3月15日
4、通知
①标题:第一行居中写明“通知”或“关于XX 的通知”;
②称呼:换行顶格写明被通知方的名称,后用冒号;
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通知内容,如会议通知包括会议内容、时间、地点、出席对象和有关准备事项等;
④署名:正文下一行的右下方写发出通知的单位或组织;
⑤日期:写在署名下一行的右边。
例:
通知
各班班主任和政治老师:
明天下午第三课后在党支部办公室召开班主任和政治老师会议,讨论研究怎样加强学校政治思想工作问题。请充分准备意见,准时参加。
校党支部办公室
2012年12月6日
5、启事
①标题:第一行居中写明“XX启事”;
②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启事内容,交代有关事情的原委和目的,提出要求和希望,说明有关注意事项及办理程序等。有些内容则不应写具体明确,如“招领启事”中有关失物的详情,以防冒领;
③署名:正文下一行的右下方写提出启事的单位或个人;
④日期:写在署名下一行的右边。
例:
《国庆特刊》征稿启事
为了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XX华诞,班委会讨论决定,我班出一期“国庆特刊”。希望全班同学踊跃投稿。具体要求:
一、内容能表达我们年轻一代对祖国对党的无限热爱之情,体裁不拘。
二、 500字左右,要用稿纸誊写清楚。
三、稿件请于9月20日前交给宣传委员黄玲玲同学。
高三(1)班墙报编辑组
×月×日
6、申请书
①标题:第一行居中写明“申请”或“XXX申请”,加上标明性质的字样;
②称呼:换行顶格写接收申请书的单位名称或领导同志姓名,后用冒号;
③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申请内容。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申请什么,要求批准什么;第二,提出申请的目的和理由;第三,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决心、愿望等);
④结尾:写表示敬意之类的专用;
⑤署名:正文下一行的右下方写提出申请的单位或个人;
⑥日期:写在署名下一行的右边。
例:
申请书
敬爱的团支部: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我作为一名满十四周岁,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有志热血青年,申请早日加入自己的组织。
……
现在,我正式向组织提出申请,希望团组织能够早日吸收我,以实现一个志在报国少年的心愿。入团后,我一定更加积极地工作,……如果团组织不能批准我入团,说明我离团的要求还有有一定差距。我将继续加倍努力,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入团,请团组织看我的实际 行动吧!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年×月×日
7、请柬
是用于邀请公众参加庆典、宴会、纪念会、展览会等活动时常用的通知性的人际交流形式。
①标题(封面):第一行居中写明“请柬”(封面注明"请柬"、"恭请"等);
②正文:顶格写被邀请人的名字及称谓。内容另起一行,空两格,交待活动内容、时间、地点;
③结尾具礼、发柬者名称及时间。(有必要时,可加上入场券。)
例:
请柬
尊敬的×××先生:
为了促进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中国互联网协会定于2016年4月25日,在厦门召开“2016中国站长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站长大会”。邀请协会有关领导与互联网骨干网站站长,发表对促进互联网网站发展的观点和建议,为下一步发展打好基础。
特邀请您莅临采访。
中国站长大会组委会
2012年3月25日
8、收条
①标题:写在正文上方中间位置,字体稍大;
②正文:转行空两格处开始写,但以“今收到”为标题的收条是不空格的。正文一般要写明下列内容,即写明收到的钱物的数量、物品的种类、规格等情况。
③落款:一般要求写上收钱物的个人或单位的名称姓名,署上收到的具体日期,一般还要加盖公章。
例1:
收条
今收到高山公社铁匠沟大队马胜田、牛兴旺二同志送来的棉花技术承包合同奖金叁千元整。
××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盖章)
经手人:张三山
一九八六年十月七日
9、倡议书
是个人或集体首先公开提出某种建议,以推动某一项任务或活动广泛开展的专用书信。
①标题:第一行居中写明“倡议书”三字;
②正文:转行空两格写依据、原因、目的;主要部分写倡议内容,结语写决心与希望;
③署名:正文下一行的右下方写发出倡议的单位或组织;
④日期:写在署名下一行的右边。
例:
倡议书
全校师生:
今年我国长江流域和嫩江流域,产生了建国以来的特大洪水,给国家造成了庞大的财产损失,给灾区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共产主义精神的体现。我们倡议全校师生捐款捐物来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一分钱,一件衣”,钱物有价,情义无价,贵在大家的支持。希望大家尽己所能,热情地伸出友谊的双手,为灾区人民做出贡献,愿意捐款的师生请到学生会办公室联系。
学生会
××××年×月×日
1.安庆市三模
这是发生在英国的一个真实故事。有位孤独的老人,无儿无女,又体弱多病。他决定搬到养老院去。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购买者闻讯蜂拥而至。住宅底价8万英镑,但人们很快就将它炒到了10万英镑。价钱还在不断攀升。一个衣着朴素的青年来到老人眼前,弯下腰,低声说:“先生,我也好想买这栋住宅,可我只有1万英镑。可是,如果您把住宅卖给我,我保证会让您依旧生活在这里,和我一起喝茶,读报,散步,天天都快快乐乐的——相信我,我会用整颗心来照顾您!”老人颔首微笑,把住宅以1万英镑的价钱卖给了他。
2. 郑州一测
在庆祝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的阅兵现场,中俄两国军人的正步有所不同。俄罗斯正步,是对前沙俄军队传统正步稍作修改后形成的。俄国军人正步走时,上体躯干保持正直,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向后摆臂时,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35厘米,脚向前方踢出时,腿要绷直,脚尖上跷,腿与地面平行,两腿夹角90-100度,通过检阅台向右看时,头要上扬30度,以体现骄傲和自豪感。
中国正步则汲取了德式、苏联正步的经验并加以改动,使它更适合于中国人体型,同时更显威严。对正步行进步法的整齐划一有着苛刻的要求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体现了一种民族的谦逊之美。俄罗斯军人踏步时要将下巴扬起受阅,彰显自豪感和民族的骄傲。而中国军人受特有的东方内敛文化影响则不要求扬起下巴,以避免被人解读成有傲慢倾向。
3.衡水一模:
历史学家钱穆在一道观中看到一位老道士正在清除庭院中一棵枯死的古柏。钱穆好奇地问:“挖掉之后要补种一棵什么树呢?”道士说:“夹竹桃。”钱穆大为惊异:“为什么不再种松柏,要种夹竹桃呢?”老道说:“松柏树长大,我看不到了;夹竹桃明年就开花,我还看得到。”钱穆先生听了,大为感叹:“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当年的开山祖师,为何种的是松柏而不是夹竹桃呢?”
4.锦州一模
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和思想家理查德桑内特在他的《匠人》一书中说,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匠人,因为匠心——把事情做好的欲望,是根植于每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人性冲动。但是我们所见的现实是,匠人精神却始终是一种稀缺的品质,以至于成为了情怀的象征。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人们常常会把创新者和匠人拿来进行对比,似乎求新求变,才是最有意义的部分,才是价值所在。真是如此吗?对上面语段阐述的观点,你怎么看?
5.北京东城一模
前不久,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这个重大科学发现一经公布,有关引力波的科普文章火速抢占微信朋友圈。人们用各种方式来评说这一深奥、抽象的科学大发现。有人用《泰坦尼克号》男女主人公跳舞的视频说明引力波无处不在,有人说“发现引力波的难度就像在操场用显微镜找一个细菌细胞”,还有人说“哪怕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将化为灰烬,我们依然能知道宇宙初生的那个黎明,和宇宙最初灭亡的那个夜晚。我们将凭知识超越时空”…
6.南京二模:
据研究,美国空军战斗机失误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驾驶舱是按照飞行员身体特征的平均值设计的。可飞行员不是按平均值生长的,当他们必须在少于半秒钟内做出判断和行动时,平均值系统和操作员之间的矛盾就容易导致一系列事故。后来,美国空军要求制造商改变设计,让座舱能随飞行员的个体特征做局部调整,让系统适应个人。此后战斗机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7.上海徐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不少领域都活跃着一批所谓的“外行”,他们中的有些人甚至能做出突出的贡献;然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与成就无缘。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8.湖北
●日本有一种文化,叫做“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文化,比如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地铁座位上,即使下一站就要下车,也要想办法擦干净,这样下一位乘客就不会觉得麻烦。
●教养,就是要让别人舒服。这就是教养的简单道理。
●被尊为“华人管理教育第一人”的余世维教授在《管理思维》课中讲过一个案例。他说他有一个习惯,每次要离开酒店,他都会把床铺整理一下,把摊在桌面上的东西整理好,尽量把房间恢复成进来时的样子。这样进来清扫的阿姨会对住过的客人刮目相看。
●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武则天
上面几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9.广州一模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害一副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中,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10.大连一模:
出身于音乐世家而如今成为美国证券界风云人物的苏珊说:“如果重新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音乐,但我知道那只是美好的‘假如’,我只能把手头的工作做好。”
自小喜欢建筑艺术的荆青说:“我因为放弃了不喜欢的公务员职位,才在十年中设计出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近千个独一无二的楼房样板间。”
歌手王杰说:“我做过茶楼伙计、油漆工、的士司机我喜欢并感恩做过的每一份工作。”
这三个人,你更欣赏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11.福建质检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作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2.吉林
某高中举行“微时代的利与弊”辩论会。
正方:微时代滚滚而来,微博、微信在我们生活中已不可或缺。寥寥数十字或短短1分钟,便可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也可表明观点、启迪思想。微,让表达门槛变低;人人都可走上前台、展示自我、分享生活,很多平凡的人生在微时代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反方:微时代繁荣背后,便是隐忧。网络上擅长“微新闻”的标题党,每每断章取义;沉迷“微媒体”的低头族,看的不是知识而是花边新闻……往往缺乏整体思考,懒于深刻认识。当只言片语的吐槽变成众生喧哗的狂欢,价值观被“微”成肤浅化!
你作为正方或反方(任选)的主辩手,做总结性发言,写一篇辩论稿。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
13.上海闸北:
17世纪英国大诗人弥尔顿在双目失明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思想运用以及思想本身,能将地狱变为天堂,抑或将天堂变为地狱。”
14.河南省重点中学二次适应性考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处世之道/尼采
别爬上山顶去,也别站在山脚。
打从半高处看,这世界最美好
读完这首诗你可能有自己的看法,你是否同意尼采的看法?你认为从哪里看这个世界才最美好?请结合你的人生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1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班上作文抄袭的现象比较突出,老师想出了一个评价原则:如果一篇作文上看不见改动的痕迹,那就是抄的。老师也说这是下策,是没办法的办法。
面对这个“下策”,同学们中有这样的做法:
小赵打好草稿然后誊写工整,故意做出几处涂改;小钱还是抄,他故意涂改几处让老师觉得他是原创;小孙不涂改,他认为抄和不抄,老师应该能看出来,只是他几次被要求重写;小李则直接给老师写了一篇探讨这个问题的文章,这当然是原创,不会被要求重写。
对于以上事情,你会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完成写作任务。文章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