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8.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11 一代雄狮拿破仑与法、德代议制的发展(加试)
考点一 一代雄狮拿破仑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加试)
1.拿破仑的主要政治活动和军事活动【加试】——(b)
17
(1)军事活动:土伦战役,展现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担任巴黎卫戍区司令,粉碎了保王党人策动的叛乱;1796年远征意大利;1798年远征埃及,截断英国与印度之间的交通线;1805年取得奥斯特里茨战役胜利,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发挥到极致;1812年入侵俄国,是拿破仑军事活动的转折点;1813年莱比锡战役,拿破仑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1815年滑铁卢战役,拿破仑战败被流放。
(2)政治活动: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成立执政府;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政治:精简编制;将政府改革成高效的军事体制,剥夺人民的民主权利。经济:改革财政,创办法兰西银行,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军事:以征兵制代替雇佣兵制。法制:实行大陆封锁令,颁布《民法典》,以法律形式确定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2.拿破仑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加试】——(c)
(1)多次平定王党叛乱和打败反法联盟,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将大革命的思想散播到欧洲各地,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2)《拿破仑法典》把革命时期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成果,用法律条文确定下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典,传播到整个欧洲大陆,还传到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
3.拿破仑的功与过【加试】——(c)
(1)地位:拿破仑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1799年他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1804年他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2)功:对内——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颁布《民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立法规范。这些措施有利于法国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对外——他多次与反法同盟进行战争,前期作战捍卫革命成果,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扫荡欧洲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3)过:对内——实行专制独裁,镇压人民反抗。
对外——后期作战主要是侵略奴役欧洲各国,争夺霸权,给欧洲人民带来灾难。
(4)总评: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拿破仑对法国及欧洲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传奇式人物和一个时代的象征。
4.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加试】——(b)
(1)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任期七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2)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对参议院负责。
(3)将《马赛曲》定为法国国歌,7月14日定为法国国庆日。
(4)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等内容写入宪法中。从而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17
1.全面认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加试】
前期(积极作用)
后期(消极作用)
目的
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和国家主权
扩大统治范围,争夺欧洲霸权
性质
正义:具有革命性
非正义:具有争霸性和侵略性
争霸性:与英俄的战争,具有争霸的性质,被反法同盟与欧洲民族之战击败,侵略战争招致反抗,致使帝国覆灭
侵略性:侵略和奴役许多国家,招致人民的反抗
结果
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果实,扫荡了欧洲封建势力,将法国大革命思想散播到欧洲各地,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对外战争也影响了法国工业革命的进程
2.法国共和政体确立曲折性的四大成因【加试】
(1)政治原因:法国封建势力强大,专制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
(2)经济原因:法国小农经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3)阶级原因:法国国内阶级关系错综复杂,派别众多;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
(4)外部原因:欧洲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国家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3.法国1875年宪法的分权制衡特色【加试】
(1)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以普选方式选出。
(2)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统与参议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3)法国议会享有真正的、独立的权力,它虽受总统的制约,但与总统是并立的机构。
1.(加试题)“谁能预料到这位1800年的开明之士(拿破仑)会变成1812年和1813年的疯子呢?……随着权力而来的,总是一种不可救药的狂吼。”材料中所说的“变成1812年和1813年的疯子”分别是指( )
A.奥斯特里茨战役 滑铁卢决战
B.远征俄国 莱比锡会战
C.拿破仑称帝 雾月政变
D.远征埃及 百日王朝
17
答案 B
解析 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因后方供给不足,被迫撤退;1813年拿破仑同英国、俄国、普鲁士等组成的第六次反法联盟,在莱比锡进行大会战,奥斯特里茨战役发生于1805年,滑铁卢决战发生在1815年,拿破仑称帝发生在1804年,“雾月政变”发生在1799年,远征埃及是在1798年,百日王朝出现在1815年。
2.(加试题)(2018·舟山选考交流)《拿破仑法典》记载:“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物之所有权,不问其为动产或不动产,可扩大到该物由于天然或人工所产生或附加之物。这种权利称为添附权。”该《法典》体现拿破仑( )
A.重商主义思想
B.肯定法国革命后的财产关系
C.契约自由原则
D.维护其军事独裁统治的需要
答案 B
解析 重商主义思想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由材料内容可知,《拿破仑法典》此时颁布着重维护法国大革命之后资本主义财产关系,理顺法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秩序,故B项正确;C、D两项材料无从体现,故排除。
3.(加试题)(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近代法国政局变动频繁,1789~1875年,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国家、民主共和国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这反映了( )
A.专制王朝力量强大
B.启蒙思想日益深入
C.政治体制不断完善
D.民主进程历经艰难
答案 D
解析 题干反映了法国确立共和制的道路曲折反复,民主进程艰难曲折。
考点二 近代民主政治在德国的发展
(一)《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871年)【加试】——(b)
1.内容
(1)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军事、外交、海关和银行立法、征收间接税、颁行民法及刑法等权限,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2)确定了德国为君主立宪政体
17
①皇帝:掌握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主宰议会等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②宰相:主持内阁,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③议会:联邦议会是帝国最高机构,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2.认识
(1)性质:德意志帝国是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
(2)局限性: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带有浓厚的封建、军事色彩,是一种不完善的代议制。
(3)进步性: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使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二)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加试】——(d)
1.代议制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否定和替代了君主专制。
2.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不断扩大政治民主,日益健全代议制度,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统治秩序。
3.伴随“西学东渐”的潮流,代议制扩展到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加试】
(1)不同点
①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法国元首是总统,由选举产生;德意志元首是皇帝,世袭。
②内阁:法国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德意志的宰相只对皇帝负责。
③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法国总统与议会之间相互制约;德意志皇帝拥有创制法律、主宰议会等大权。
(2)相同点
①从代议制的形式看,都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代议制。
②议会都采取了两院制,上院拥有更大的权力,普选产生的下院作用较小。
③国家元首的权力很大。
④都带有与反民主势力的妥协性。
2.立足传统、立足国情——代议制的多样性、统一性
(1)代议制的多样性
英
德
美
法
标志
1689年《权利法案》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787年宪法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17
行政权
内阁、首相
皇帝、宰相
总统
总统
立法权
议会
议会
国会
议会
权力中心
议会
皇帝
总统
议会
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
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
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
总统不对国会负责,与国会相互制约
总统对议会负责,与议会相互制约
特点
君主虚位议会至上
军事封建皇权极重
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议会共和,相互制衡
(2)代议制的统一性
①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
②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英国和德国)、民主共和制(美国和法国)。
③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④五大特点——公民选举、议会立法、间接民主、权力制衡、政党政治。
1.(加试题)(2017·4月浙江选考,27)1866年,清朝官员斌椿奉命考察欧洲,所著《乘槎笔记》被认为是中国知识分子最早亲历欧洲的记述。下列选项中,不可能在其笔记中出现的是( )
A.在伦敦,访威斯敏斯特宫(议会所在地),“高峻宏敞”
B.到曼彻斯特,观纺织工厂“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
C.在巴黎,见“电机寄信法……通都大邑以及乡村镇市,线到处,皆可通信”
D.到柏林,访帝国议会,见“会议厅甚大……旁有皇座,备德皇降临之用焉”
答案 D
解析 注意时间信息:“1866年”,由时间可知1871年才成立的德意志帝国,设立帝国议会,因此该时段不可能存在,故选D项。A项是关于英国议会的描述,B项是关于工业革命的描述,C项是指电报的出现,这些在1866年都已经出现。
2.(加试题)(2018·临海选考仿真测评)19世纪70年代,法、德两国都颁布法律文献,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国家元首拥有绝对的权力
B.国家首脑都由议会选出
C.行政与立法之间分权制衡
D.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17
答案 D
解析 法国民主共和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均属于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故D项正确。
3.(加试题)(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近代西方代议制实行直接民主制
B.美国总统无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
C.英国首相无权解散议会和重新选举
D.法国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
答案 D
解析 近代西方代议制属于间接民主,故A项错误;根据宪法,美国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无权否决国会再次以三分之二票数通过的法律,故B项错误;根据英国责任内阁制,英国首相有权解散议会和重新选举,故C项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故D项正确。
考向一 必考与加试结合点
1.(加试题)新帝国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最大的邦占帝国全部面积的55%和人口的61%;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材料突出反映了( )
A.普鲁士有统一德意志的趋势
B.德意志帝国存在不稳定因素
C.德意志各邦发展极不均衡
D.联邦制不利于德国的长期统一
答案 C
17
解析 德意志帝国已经实现德国的统一大业,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论述帝国的基本组成结构,故B项错误;材料“最大的邦占帝国全部面积的55%和人口的61%”可知,实现统一后的德国的各组成行政实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为不均衡,故C项正确;德国的长期稳定与否与联邦政治体制无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
2.(加试题)1787年美国宪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相同点是( )
①建立联邦制 ②行政首脑对国会负责 ③实行代议制④实现了权力制衡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A
解析 二者都建立联邦制,故①正确;二者行政首脑都不对国会负责,故②错误;二者都是资本主义代议制,故③正确;德国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与“实现了权力制衡”不符,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3.(加试题)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 B
解析 紧扣题干关键信息“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宰相主持帝国政府,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议会作用很小,故选B项。
考向二 社会热点、学术前沿
4.[史研视角——文明史视角研究历史]
(加试题)(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
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
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的文明史
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研究历史
答案 D
解析 立足于材料信息是得分关键,从“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与今天仍旧相关”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史学研究应服务于现实的观点,故选D项。
5.[学术前沿——民主的多样性、民族性]
17
(加试题)(2018·定海选考仿真测评)近代英国确立了议会君主制,美国确立了总统共和制,德国确立了二元君主制,法国确立了“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合制度”。这主要反映了近代欧美民主政治发展具有( )
A.渐进性 B.连续性
C.曲折性 D.多元性
答案 D
解析 材料讲了英、美、德、法四国,根据自身不同国情,选择了各自适合的政体,体现了欧美民主政治的多元性特点,选择D项符合题意。
6.[价值观——政治民主、法制化]
(加试题)(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从英国《权利法案》到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德意志帝国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
A.反封建性 B.法制化
C.渐进性 D.普选制
答案 B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题干《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共性,都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建立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法律文献,故B项正确;A项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过程中的特点,但不符题意,故A项错误;C、D项不符合四个法律文献的共性,故C、D项错误。
7.[历史素养——史料实证]
(加试题)(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顾准先生认为,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统: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升”,沉着事功。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政治传统“理想主义”的典型国家应该是( )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德国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的理想主义,强调动辄革命,狂飙突起,符合法国波澜壮阔的大革命,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法国人民一次一次将革命推向前进,故A项正确;英国、美国和德国更符合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升”,故B、C、D项错误。
8.[历史素养——史料理解]
(加试题)(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下边图表是某同学在笔记中整理的法国大事记(1789~1875年)。对于该笔记反映的法国历史,最合适的主题概括是( )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7
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
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
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通过
A.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
D.欧洲霸主地位逐步丧失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到政权反复更迭,体现曲折,故A项正确;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欧洲霸主地位逐步丧失只是材料中具体的一个点,而非这个材料的主要部分,而题干问的是主题,故B、C、D项错误。
9.[史学素养——史学、史料认识]
(加试题)(2018·余姚选考强化训练)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编撰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
C.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
D.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的“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表明编者强调批判思维的重要性,故C项为正确答案。A、D两项观点过于绝对;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理解升华]——现代化视角认识西方民主政治
(1)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2)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等内容。
(3)思想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大众化进程。
(4)社会生活现代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
17
(5)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其他还涉及教育现代化、军队与国防现代化、信息传播现代化、人口控制化、社会福利化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两个主要内容。
考向三 综合能力——历史阐释
1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初,德意志仍然是一个政治分裂、经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1807年,德意志邦国之一的普鲁士进行了农奴制改革,率先踏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他一些邦也相继进行了类似改革。1834年,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宣告成立,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德意志的工业化进程由此开始,并对政治统一提出了迫切要求。
——摘编自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
材料二 1870年以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快,通过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夺取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统一后的德国继续扩大军费支出,大大刺激了与军火生产有关的重工业。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钢铁、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发展。由于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这使得它能够集中力量投资于新兴产业,因此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19世纪后半期,德国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学发现很快就能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德国工业化启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70年后德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 (1)特点:自上而下推行改革为工业化创造条件;主要依靠内部进行资本积累;缺乏有利的政治条件。
(2)原因:德国统一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统一市场和制度保障;通过普法战争获得煤铁矿区及巨额赔款,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源和资金;交通运输与军事工业推动重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成果直接应用于生产。
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普鲁士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其他一些邦也相继进行了类似改革”“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并对政治统一提出了迫切要求”并结合英国工业化特点,从改革、资本积累以及政治条件等视角概括特点。
(2)依据材料一中“政治统一提出了迫切要求”以及材料二中“普法战争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重工业部门的发展”“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学发现很快就能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等信息从政治条件、资金获取、交通运输以及科学技术等角度来归纳原因。
一、选择题
17
1.(加试题)恩格斯指出:“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由此可见,恩格斯强调( )
A.法兰西共和国只能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B.拿破仑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多次取得战争胜利
C.拿破仑上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D.法兰西第一帝国坚决打击封建复辟势力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恩格斯强调的是拿破仑上台的必然性。
2.(加试题)拿破仑执政后,先后制定了民法、商法和刑法;允许在法律的框架下宗教信仰自由;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整顿税收,节约经费,保护关税,鼓励工商;创办了法兰西银行,改善了财政;采取了许多发展文化教育的政策……拿破仑的这些措施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以上结论( )
A.比较恰当 B.南辕北辙
C.张冠李戴 D.有失偏颇
答案 A
3.(加试题)(2018·余杭选考评估)“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善于治理被征服的地区。而他竟还有立法家所具有的才能……”由此段描述来判断,这位历史人物最有可能是( )
A.克伦威尔 B.拿破仑
C.华盛顿 D.孙中山
答案 B
解析 由“长于指挥军队”和“立法家……才能”综合判断应为拿破仑,故选B项。
4.(加试题)(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反映以下三项特征的法律文件是( )
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
法律的制定体现了工业革命对政治的推动
A.《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法国《1875年宪法》
答案 D
17
解析 《权利法案》是限制国王权力,但与“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不符,故A项错误;美国行政权与立法权独立平等,总统也是政府首脑,但不对议会负责,不符合“行政首脑对议会负责”,故B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国家元首是皇帝,不是选举产生,故C项错误;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总统任命的政府首脑总理对议会负责,是法国工业革命推动的产物,故D项正确。
5.(加试题)1875年,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法国为共和政体。宪法规定总统( )
A.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C.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
D.由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
答案 C
解析 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总统,故C项正确。
6.(加试题)(2018·绍兴选考满分检测)1871年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是( )
A.美国 B.法国
C.中国 D.德国
答案 D
7.(加试题)(2018·浙江名校联合体选考评估)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的是( )
A.皇帝 B.宰相
C.总统 D.帝国议会议员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世袭,宰相由皇帝任命,而无总统一职,故选D。
8.(加试题)(2018·湖州名校查缺补漏)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上述材料( )
A.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
B.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
C.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
D.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面对新的问题,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等,本题实际上考查历史研究相关内容——历史编写的实用价值,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9.(加试题)近代德国的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共同行使颁布法律的职权,议员通过公开的直接普选产生。帝国议会每年由德皇召集,联邦参议院只有在得到德皇同意的情况下才能解散议会。这表明当时德国( )
17
A.行政体制体现出专制性
B.帝国议会享有司法权
C.尚不具备近代社会特征
D.皇帝有权解散参议院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出行政体制中德皇拥有很大的权力,体现出专制性,故A项正确;帝国议会享有立法权,故B项错误;“议员通过公开的直接普选产生”,已经具备近代社会特征,故C项错误;参议院相当于德国的联邦议会,材料没有反映出皇帝有权解散联邦议会,故D项错误。
10.(加试题)(2018·温岭选考仿真测评)下图为某书目录局部,此部分涉及的内容是( )
二、50~60年代的统一形势∙∙∙∙∙∙∙∙∙∙∙∙∙∙ (157)
三、俾斯麦其人∙∙∙∙∙∙∙∙∙∙∙∙∙∙∙∙∙∙∙∙∙∙∙∙∙∙∙∙∙∙∙∙∙ (168)
四、铁血宰相∙∙∙∙∙∙∙∙∙∙∙∙∙∙∙∙∙∙∙∙∙∙∙∙∙∙∙∙∙∙∙∙∙∙∙∙ (192)
五、王朝战争与第二帝国的建立∙∙∙∙∙∙∙∙∙(202)
A.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B.美国两党制形成和发展
C.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
D.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
答案 D
解析 俾斯麦是普鲁士王国的宰相,领导了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德意志帝国的统一,材料内容与英国、美国、法国无关,选择D项符合题意。
11.(加试题)(2018·杭州命题交流)美国1787年宪法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政治制度具有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
A.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不同
B.两国的历史传统不同
C.领导人的社会地位不同
D.国际环境的影响不同
答案 A
解析 美国的1787年宪法是其民族独立战争的直接产物,而德国的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则是封建军事色彩极为浓厚的普鲁士王朝战争的产物,两国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故A项正确。
17
12.(加试题)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答案 D
解析 D项强调虽有议会,但君主的权力仍然很大,这与德国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的特点相符,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加试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在大革命后的近一个世纪内,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此起彼伏,国家政体变动频繁。1870年9月4日,巴黎人民通过革命推翻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但共和制仍然前途未卜。当时国民议会中派别林立,有君主派、温和共和派、激进共和派、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等,各派之间展开错综复杂的斗争。1875年1月30日国民议会以353票对352票确定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的方法,意味着确认了共和制。随后,主张君主制的议员越来越多地转而支持共和制,并且君主派已是资产者的派别。国民议会通过了5部宪法性法律,合称为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内阁向议会负责,内阁总理须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员可以兼任内阁官职。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法国1875年宪法得以通过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
答案 (1)共和制逐渐获得广泛支持;国民议会中力量对比发生有利于共和派的变化;君主派与共和派之间不存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宪法吸收了各派意见,借鉴了英美经验。
(2)具有总统制和议会制双重特色;权力重心在议会,总统由议会选出,权力相对较小,总统之下设有内阁。
14.(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7
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王觉非《欧洲史论》
材料二 拿破仑认为,法国发生革命不是因为法国渴望自由,而是因为要求平等。他所了解的平等是法律上所保证的同样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公民生活的同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他就决定用自己的法典确保公民权利的平等。……他消灭了政治自由,把他所了解的“平等”巩固下来,编成了法典。——[苏联]塔尔列《拿破仑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分别指出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归纳拿破仑对政治“平等”的理解。材料二认为“平等”被拿破仑法典巩固下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巩固”平等带来的深远政治影响。
答案 (1)变化:先提倡平等,后来反对普选权(或主张贫富有别)。原因:①前因:建立新模范军(推翻封建王权),以“平等”激励革命;②后因:反对平等派,需要以“不平等”维护其独裁和富人利益。
(2)理解:平等是法律上的同样的公民权;平等是革命的目标(或用法典确保公民平等权)。影响: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拿破仑法典》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15.(加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条 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二十条 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第六十一条 在本宪法公布之后,在全帝国内,应立刻全部采行普鲁士的军事立法……
——摘编自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在罗斯福的“百日新政”期间,罗斯福向国会提交了15项重要提案,国会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周折,全部予以批准……在新政期间,罗斯福采取主动行动,通过自己的班子迅速起草制定他认为是必要的法律,然后交由国会批准。过去那种仅由总统建议、国会批准立法的做法完全被突然增大的总统立法权代替了。这是美国宪政史上前所未有的局面。
——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示德国政治体制建立的时代背景,并概括德国政治体制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新政期间美国总统权力的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和作用。
17
答案 (1)背景:工业革命后,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
特点:代议制民主;中央拥有较大权力;君主专制色彩浓厚;保留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
(2)变化:总统权力扩大,拥有一定的立法权力。原因: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罗斯福政府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加强国家干预。作用:提高了立法和行政效率,缓和了经济危机,稳定了社会秩序。
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时的经济、政治形势分析时代背景,依据材料一中第十二条和第六十一条规定概括特点。第(2)问,据材料二“过去那种仅由总统建议、国会批准立法的做法完全被突然增大的总统立法权代替了”概括变化;结合时代背景,从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等角度归纳原因;结合教材所学,从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来肯定这种变化所起的作用。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