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5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文化常识专题精炼教师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高考文化常识专题精炼(教师版)‎ ‎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此为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庙号。‎ B.袭爵指原有爵位的第一继承人(世子)承袭原有爵位,对于世子以外的继承人一般要减等袭爵。具体制度因朝代而异 C.刺史为古代官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成为地方官职名称,相当于后代的县令。‎ D.车驾本指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文中即是后一种含意。《汉书·高帝纪》“车驾西都长安”中亦是如此。‎ 答案C【解析】“相当于后代的县令”错误。地位要高于县令。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兵家”指军事学着作,它本来指中国先秦与汉初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有时也是对军事家或用兵者的通称。‎ B.“再迁”指再次提升官职,“迁”古代称平调官职,“右迁”就是降低官职,“左迁”就是提升官职,汉代贵左贱右的习惯已被后代沿用。‎ C.“留守”是官职名称,隋唐皇帝出巡或亲征时指定亲王或大臣为京城留守,其陪京和行都也常设留守,由地方行政长官兼任。‎ D.“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地区,中国古代传统意义上的“关东”由秦汉时期开始,与自明朝开始称山海关以东的“关东”不同。‎ 答案B【解析】错在“迁古代称平调官职”,“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也指降职,文中指升职。‎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黜陟”中的“黜”指降职或罢免,“陟”指晋升、进用,词语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B.“射礼”,古代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 C.“旧典”,“典”有可以作为标准的书籍、标准或法则等意思,“旧典”在文中指旧时的典籍,即四书五经等。‎ D.“留守”,古时皇帝出巡或亲征,命大臣督守京城,便宜行事,担当这种职责的就称为“留守”。‎ 答案C【解析】“旧典”指旧时的制度、法则。‎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朔望,即朔日和望日。朔是指每月的初一,望一般是指每月十五。类似还有“朝菌不知晦朔”中的“晦”,是指每月三十号。‎ B.“宣德”“正统”都是帝王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刘彻。后世也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帝、康熙帝等。‎ C.侍郎,中国古代官名。明朝在中央设置吏、户、礼、工、刑、兵六部,每部设一个尚书,两个侍郎,尚书是正职,侍郎是副职,地位次于尚书。‎ D.诣阙,即“赴朝堂”或“赴京都”。阙是指一种表示威仪和等级名分的建筑,按其所属建筑性质,可分为城阙、宫阙、墓阙、祠庙阙等。‎ 答案A【解析】特指农历的说法,且“晦”,是指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明代及以后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 B.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C.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为宋朝四大书院之一。复兴于明代。‎ D.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又称“秋闱”。中试称为“举人”,顾宪成乡试第一,称“解元”。‎ 答案C【解析】C项:宋代四大书院是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东林书院是当时著名书院。D项中的中试在古代指科举考试被录取或符合规格的意思。‎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匈奴、月氏、大宛、康居、大夏、安息、乌孙等古代国家政权,都是张骞出使西域过程中所到、所闻之处,处于古代丝绸之路上。‎ B.堂邑氏奴甘父:堂邑为姓氏,甘父为名,奴,是其做家奴的身份。后文提到被封为“奉使君”的堂邑父,就是指他。‎ C.汉节:汉代朝廷派出使臣或传达皇帝命令时,凭节为信,中央设有专门掌管符工的官员,名叫“符节令”。苏武就曾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汉文帝也曾派遣魏尚持节去云中赦免冯唐之罪。‎ D.大行:古代接待宾客的官吏,相当于现在的外交官员, 西汉张骞二度出使西域后被汉武帝封为大行。‎ 答案C【解 析】“赦免冯唐之罪”错,赦免“魏尚”;"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两句:用汉文帝与冯唐故事。据《汉书·冯唐传》记载:云中太守魏尚治军有方,“使匈奴远 避,不近云中之塞”,一旦入侵,必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时“虏差六级”多报了六颗首级,被文帝“下之吏,削其爵”。冯唐竭力为魏尚辩白,认为文帝“赏太轻, 罚太重”,颇失人心。文帝幡然醒悟,当日便令冯唐持节赦免魏尚,官复原职,并拜冯唐为车骑都尉。节:兵符,古代使节用以取信的凭证。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 使命。云中: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内,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监察御史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虽然官位并不高,但是权限很广。‎ B.《易》指《易经》,它是“六经”之一,向来专门用作卜筮,对事态的发展走向以及结果进行预测。‎ C.马政指政府对官用马匹的牧养﹑使用和采购等的管理制度。马政为国家重务,也是百姓的重要义务。‎ D.五品是封建社会中的一个官品。官分九品,每品有正、从两级之分,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 答案B【解析】《易经》不仅是卜筮之书,也是哲学思想之书,文中“开国承家,小人勿用”非为卜筮。‎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司,源于三公。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主要目的是削弱相权。三司掌管度支、户部、盐铁。‎ B.太祖,庙号称谓。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称号,常用“祖”与“宗”区分。开国皇帝一般称“祖”,后继皇帝称“宗”。‎ C.权,暂时代理官职的意思。在我国古代暂代官职的词语有“署”、“假”、“摄”、“领”、“行”等。‎ D.节度,节制约束、调度指挥之意,掌握古代地方军政大权。唐朝初期在边境设置,宋代初期解除兵权,成为一种象征荣誉的虚职。‎ C【解析】 领:以高位兼低职;行:兼摄(官职)。‎ ‎9.下列对文中加点阏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除,服丧期满。我国古代的服丧制度有一定的规格和时间等规定,又分为五服,‎ B.便籴是宋朝政府购买粮草等战略物资时的一种商业性活动,其特点是相对方便。‎ C.“英宗”属谥号,不仅对皇帝一生的作为给予了评价,而且表明这不是开国皇帝。‎ D.致仕,即把禄位还给国君辞去官职的意思,古人还常用致亊、致政、休致等词。‎ 答案C【解析】“谥号”错,应为“庙号”。‎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路”,宋金元时代行政区划名,是仿唐代的“道”制而设置,“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后转化为行政区。‎ B.“世子”,在先秦时代是君位继承人的封号,汉朝以后用以称郡王的继承人,以区别皇位的继承人太子,还指藩属国的王位继承人。‎ C.“阙”,本意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即指帝都长安,“诣阙”,指奔赴朝廷、皇宫、或都城。‎ D.“丁内艰”,意为遭逢父母丧事。古代封建社会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回家守制,又称“丁忧”,是传统的道德礼制。‎ 答案D【解析】“丁内艰”指母亲去世。‎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粮道”,指军队运送军粮等补给的通路, 在古代战争中,凡属高明的将帅,都十分重视粮食供应对取得作战胜利的重要作用问题。‎ B.“迤西”,明清时称云南西部地区,大致包括现在大理、丽江、永昌等地。 “道”在秦朝开始出现,起初跟县同级别,专门使用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偏远地区。‎ C.“花翎”,清官员、贵族冠饰。清制,武职五品以上,文职巡抚兼提督衔及派往西北两路大臣,以孔雀翎为冠饰,缀于冠后,称花翎,除因军功赏戴者外,离职即摘除。‎ D.“服阕”,守丧期满除去丧服。在古代,有严格的服丧制度,丧服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从重到轻,依次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此之谓“五服”。‎ 答案、A【解析】根据上下文意思,这里的“粮道”指官名,明清两代都设督粮道,督运各省漕粮,简称“粮道”。‎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可以称为“有司”。‎ B.拜:文中指授予官职。其他可以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有“辟”“除”“征”等。‎ C.户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户口、税收、科举等,长官为户部尚书。‎ D.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恭敏。‎ C【解析】“科举”不是由户部掌管,而是由礼部掌管。‎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楮币,也称楮券,指宋﹑金﹑元时发行的"会子""宝券"等纸币。因其多用楮皮纸制成,故名。后亦泛指一般的纸币。‎ B.工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由隋文帝设立,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全国土地、赋税、水利等政令,与吏、户、礼、兵、刑并称六部。‎ C.《易》为《易经》的简称,又称为《周易》,是一本关于 “卜筮”的书。与儒家典籍《诗经》《尚书》《礼记》《春秋》合称“五经”。‎ D.给事中,秦置,汉魏相沿。为将军、列侯、九卿等的加官,加此号能侍奉在皇帝左右。因给事殿中,备顾问应对,讨论政事,故名。‎ 答案B【解析】“全国土地、赋税”由户部掌管。‎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国本,古代特指确定皇位继承人,建立太子为国本。“国本”也指国家藏本。例如韩愈《画记》中“余少时,常有志乎兹事,得国本,绝人事而摸得之”。‎ B.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 C.闾阎,闾泛指门户;人家。阎指里巷的门。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后泛指平民百姓,也指房屋建筑。例如王勃《滕王阁序》中“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D.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即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三公”即是最尊贵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之“三公”指少师、少傅、少保,也有说为司马、司空、司徒。‎ ‎14、D【解析】周之“三公”指太师、太傅、太保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初开始出现参知政事职衔,宋代曾成为常设官职,职权、礼遇相当于宰相。‎ B.宋代,全国划分为若干个行省,河南是其中之一,地域与现在的河南省相当。‎ C.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研习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经筵。‎ D.《公羊传》是我国古代阐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所著。‎ 答案B【解析】元朝开始设立“行省”,文中“河南”指黄河以南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崩,本义是山倒塌,古时认为帝王或太后逝世,就好像山倒塌了一样,因此,常用此来指称古代帝王或太后逝世。‎ B.炮烙是古代酷刑,用炭火烧热铜柱,令人爬行柱上,即坠炭上烧死。也指用烧红的铁烧烫犯人的刑具。‎ C.宿卫是指古时候在宫禁中住宿,值班守夜、担任警卫,有时也可专指皇帝的警卫人员,现在一般指保卫、守护。‎ D.社稷是太阳神和谷神的总称,古时君主为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而每年都要进行祭祀,后便用“社稷”来代称国家。‎ 答案D【解析】社稷是土地神和谷神的总称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举时代称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为进士。‎ B.改元指君主、王朝改换年号,每一个年号开始的一年称“元年”。‎ C.封事在文中指密封的奏章,古时大臣上书奏事,为防止泄露,用皂囊封城。‎ D.《易》即《周易》,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为孔子所作,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答案D【解析】“相传为孔子所作”有误。‎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名字的名和字有区别,名主要用于自称,字有尊重之意,文中的“以字行”是指称呼某人时,以字代名。‎ B.古人对“死”的讳称很多,因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因此天子死叫“崩”诸侯王死叫“薨”,士大夫死叫“卒”。‎ C.“对策”,又叫“策试”,明代科举考试中采用的一种考试形式,应考的人在会试中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D.“文穆”是谥号,表达了朝廷对胡广一生作为的肯定,而“少师”是一种官职,这是朝廷在胡广死后对其的追赠。‎ 答案C【解析】“会试”错,应是“殿试”。‎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丁母艰,遭逢母亲丧事。古代在职的官员,如父母去世,一般要辞官回家,为父母守孝。‎ B.敕,可以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皇帝下达制令的形式一般有谕、旨、策、制、诏等。‎ C.榷,文中指税。榷,也指专卖。古代很早就有专卖制度,主要产品有盐、茶、酒等。‎ D.刑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刑法、诉讼、军令、考课等事务,长官是刑部尚书。‎ 答案 D【解析】“军令”一般由兵部掌管,“考课”一般由吏部掌管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通判”在州府长官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长官有监察之责。‎ B.“路”是古代中国的行政区划,始于宋代。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 C.“俄出知杭州”中的“出”,指的是“出任”主管杭州一职。‎ D.“浙右”是地理名词,即浙西。浙右一称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东为左,西为右”的观念。‎ 答案C【解析】“俄出知杭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 ‎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朝贡”,古时指藩属国或外国的使臣朝拜君主,敬献地方物产。‎ B.“中国”,原指处于疆域内的中央地区,后来指中原的广大地区。‎ C.“报”,指古代臣子用奏章等书面形式向君王陈述对政事的意见。‎ D.“觐”,西周时期指诸侯朝见天子,后指地方大员进京朝见皇帝。‎ 答案 C【解析】“报”,特指皇帝对臣下奏章的批复 ‎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经”,儒家经典,“六经”为易、诗、书、礼、乐、春秋,《周易》为儒经之首。‎ B.“崩”,也作驾崩,是表示天子或皇太后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C.“司马”,古代官名,主要掌管军政和军赋等与战争相关的事务。‎ D.“歃血”,古代举行盟会时,将牛羊等牲畜的鲜血涂在钟鼓表面,以示信守誓言。‎ 答案D【解析】“歃血”,古代举行盟会时,微饮牲血,或含于口中或涂于口旁,以示信守8誓言。选项中表述的行为是“衅钟、衅鼓”‎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箴,古代以告诫规劝为主的一种文体,如箴铭,是古代常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用于规戒、褒赞的韵文。‎ B.薨就是死的意思,是诸侯以及王公大臣死时的专用字,也可以用于妃嫔和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C.乡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考生以举人身份参加,一般在春天举行,又叫“春闱”或“礼闱”。‎ D.驰传,指驾传车急行;传车,古代驿站专用车。文中因为翁正春曾做过皇祖讲官,皇帝“赐敕驰传”,礼遇有加。‎ 答案C【解析】误为会试内容。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照例每三年举行一次,凡获秀才身份的府、州、县学生员、监生、贡生均可参加。通常在八月举行,又叫“秋试”。‎ ‎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至正”是元惠宗的庙号。庙号起源于商朝,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高祖、宋太祖。‎ B.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作“有司”。“有司”不可以用来代指朝廷各级官员,只能理解为主管某部门的官吏。‎ C.“洞瑶”指的就是瑶族。瑶族是中国一支古老的民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是中国华南地区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 D.“考课”指国家依照所颁布的法令和行政规则,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现,区别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 答案A【解析】“至正”并非“庙号”,而是年号,惠宗才是庙号。‎ ‎2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同一宗族次于至亲者,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中的“从”即为此意。‎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的人,即殿试及第者。‎ C.学士,官名,即翰林学士,执掌起草诏令。唐玄宗时,翰林学士为皇帝心腹,常能升为宰相。‎ D.禁署,指宫中近侍官署。后世常用“禁中颇牧”喻指宫廷侍从官中文才武略兼备,有如廉颇、李牧者。‎ 答案C【解析】“学士”不单指翰林学士,后世还有内阁学士。‎ ‎26.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第一”即状元。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元、明、清时期,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称为状元,二甲称为榜眼,三甲称为探花。‎ B.“刑部”是三省六部制中的—部,主管全国刑罚、律令及审核刑名;“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即指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和工部。‎ C.“七月壬辰朔”中的“朔”是指农历每月的初一,在庄子的《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的句子,其中“晦”指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即每月的第一天。‎ D.“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与“致仕”有区别,“致仕”是指官员因为年龄原因而退休,把官职交还给皇帝。‎ 答案A【解析】进士分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其中一甲三人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2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即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由各县知县主持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考后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 B.廷议,即廷臣会议,所议之事均为“事关大利害”的政事,多为按部门以商讨问题的形式进行,结果上奏皇帝,当意见不一致时,由皇帝作最终裁决。‎ C.关内,文中指山海关以西或嘉峪关以东一带地区;亦用来泛指关口以内的地方,如函谷关以内。‎ D.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后用来指房屋建筑,乡村村落,亦泛指平民百姓,人家,民间。‎ 答案A【解析】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派遣。‎ ‎2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礼部会试者称为进士,根据排名,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B.御史在秦以前仅为负责记录之史官,自秦汉至清,则专司监察,监督巡查中央及地方官吏。‎ C.汉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官职,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以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 D.“出”,即京官到地方任职,也称“外放”、“放外任”,与地方官进朝廷任职的“入”相对。‎ 答案A【解析】“通过礼部会试者”错,应为“殿试”。会试考中者叫“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及第者叫进士 ‎2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侍讲学士,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官职之一,主要配置于内阁或翰林院,辖下有典簿、侍诏等,主要任务为文史修撰、编修与检讨。‎ B.檄文,古代用于征召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文中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C.大理寺,官署名,掌刑狱案件审理。北齐定制,以大理寺为官署名,大理寺少卿为大理寺级别最高的官员。‎ D.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旧时亦用为国家的代称。‎ 答案C【解析】大理寺长官为大理寺卿,少卿为副职。大理寺一般设有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五品下。‎ ‎3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士指古代学官名,始于战国时期,秦汉相承。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漕指通过水道运粮,又可指水运他物。水路不通之处辅以陆运,多用车载,故又合称“转漕”或“漕辇”。‎ C.仆射指职官名。秦始设置,以善射者掌事,故称仆射。汉献帝设置左右仆射,唐宋以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 D.檄指檄文,是中国古代官方文书的一种形式,常用于书写比较重要的内容,文中指以檄文安抚、晓谕对方。‎ 答案D【解析】“檄”为声讨之意,檄文是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 ‎31、下列关于古代音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音。‎ B.古代各种民间音乐和外来音乐被称为“雅乐”。‎ C.《阳春》、《白雪》都是古代秦国的歌曲名。‎ D.《六幺》是唐朝有名的古筝曲名。‎ 答案A 相关知识:五音亦称“五声”。指中国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征、羽五个音级。《管子·地员》载:“凡听羽(yoh)如鸣马在野,凡听宫(kiung)如牛鸣窌中,凡听商(sjang)如离群羊,凡听角(kruk)如雉登木以鸣,音疾以清。” 五音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后叫合、四、乙、尺、工。“五音”最早见于《孟子·离娄上》。“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春官》‎ ‎“雅乐”的意思即“优雅的音乐”。雅乐是中国古代的宫廷音乐。雅乐的体系在西周初年制定,与法律和礼仪共同构成了贵族统治的内外支柱。以后一直是东亚乐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宫廷雅乐乐谱在中国已失传,只有韩国、日本及越南尚有保存。‎ ‎《阳春白雪》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器乐曲,《神奇秘谱》在解题中说:"《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现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liù yāo 《六幺》又名《绿腰》、《录要》、《乐世》,是唐代有名的大曲(琵琶曲)之一,”此曲的结构有“此曲拍无过六字者,故曰《六幺》”的说法。(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3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闾左”。‎ B.古时座次、坐向规定严格,一般坐北朝南为“尊位”。‎ C.避讳实际上是一种反映封建礼法的忌讳,主要分国讳、家讳两类。‎ D.古人讳言死:天子死曰崩,大夫曰薨,庶人曰死。‎ 答案D ‎33、指出内容有错误的一项( )‎ A.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纪的别称或解释,如“垂髫(tiao)”指童年,“不惑”指四十岁,“黄发”指老年。(长寿老人)‎ B.《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的“人定初”指二更刚开始。‎ C.古代“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帝王所居,左宗庙,右社稷,以时祭祀,十分看重,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古代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称为“监生”。‎ 答案A相关知识: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汉代始设于京师。汉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或两者同时设立,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明朝由于首都北迁,在北京、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于是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 ‎3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 A.“三纲”是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后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禁锢人们思想的封建教义。‎ B.在古代,“亲戚”中的“亲”主要指(族)内亲,“戚”指外亲。‎ C.两股着地、伸直两腿、形似簸箕的坐姿叫做“长跪”,挺直上身而跪叫做“箕踞”。‎ D.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叫做“封禅”。‎ 相关知识:“箕踞”指臀部既着地或着物 ,两腿又张开。“箕踞”和“踞”被视为无礼。“长跪”“跽(危坐”)则是臀部离开脚跟 ,腰板伸直 ,上身耸起 。‎ ‎35、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用本王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须改用其他字。下列各项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 )‎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相关知识:避讳种类 ‎【国讳】指举国臣民,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须遵循的避讳 ‎【家讳】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 ‎【内讳】实际上也是家讳,所不同的是指避母祖名讳 ‎【宪讳】指对上司官员的名讳 ‎【个人讳】顾名思义,就是对自己名字的避讳。‎ 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一是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 二是讳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 三是避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四是避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 避讳方法:主要有三种,即改字法、缺笔法、空字法。另有避名称字、改变称呼.为了尽量克服避讳带来的弊端,减少讳字,封建帝王采取了两种约定俗成的取名方法:一是大量采用单名,二是采用冷僻字取名 忌讳 产妇称“红人”,月内不能串邻走舍;古人讳言大、小便,常有说法有“更衣”、“出恭”、“解手”等;古人讳言“死”《礼记·曲礼下》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hong)、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36、“豆蔻年华”和“弱冠之年”分别指女子和男子的岁数是(   D )‎ A.13、18    B.15、20     C.15、18   D.13、20‎ 相关知识: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13岁称豆蔻年华。 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破瓜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摽梅之年。‎ 男子 ‎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半百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37、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后成为中国的别称。陆游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下面列出来的哪一个不属于九州?‎ A、中州、B、扬州、 C、梁州、D、荆州 答:(A)‎ ‎ 38.古代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位卑处下位。而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因此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 B  )‎ A  坐东面西     B 坐西面东     C坐南面北    D 坐北面南 相关知识:堂内座位尊卑顺序依次为:南面(座在北而面朝南)、西面(座在东而面朝西)、东面(座在西而面朝东)、北面(座在南而面朝北)。(左卑右尊)‎ 表现在官职上,就是贵右贱左。所以,“右迁”是升职,左迁是贬职。,‎ 室内座位最尊的是东向(座在西而面朝东),其次是南向(座在北而面朝南),再其次是北向(座在南而面朝北),最卑是西向(座在东而面朝西)。(左尊右卑)项羽在鸿门宴中就是如此安排的。‎ ‎39、在称呼上,古人常常把几种特征杂在一起来称呼,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请说一说前两人的称呼依次是用其什么。‎ A、籍贯、姓、名及字 ‎ B、籍贯、姓、字及名 答:(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