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5.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章末检测(六) 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5·高考天津卷)图甲、图乙分别表示H市人口密度和城区在15年间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结合图乙中信息推断,该城市空间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2.结合图甲中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 )
A.西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解析:第1题,从图乙中信息看,随着市区主干道和外环路的增加,商业区要在交通通达度优越的位置出现,故有分散趋势,A项错误;老工业区只有一个,新工业区并没有向其集聚,B项错误;滨湖地区在图示东南和西北方向,城区并未在湖边有大的扩展,也就不会有大量住宅区,C项错误;中部、南部路网密度比15年前显著增大,D项正确。第2题,根据人口密度图例, 从图甲中信息看,城区西北部人口密度基本没有变化,而中部和东部人口密度增长快,故A、C、D三项错误;从整个城市来说,人口密度是增加的,B项正确。
答案:1.D 2.B
(2016·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3~4题。
6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
某市中心城区地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3.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4.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解析:第3题,考查对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规律的分析。等值线越密,梯度越大,故该城市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小于南部地区,A项错误;地租相同的区位,正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故B项错误;地租等值线稀疏的区域与距市中心相同距离的其他区域相比,地租更高,是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较好的区域,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其交通设施较好,故C项正确;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其环境质量较差,故D项错误。第4题,考查城市工业区位的选择。图中甲地的地租等值线向郊区凸出,表示其地租与距市中心等距离的其他区域相比更高,表示甲地环境质量较好,交通通达度较高,符合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对环境和交通的高要求,故A项正确。钢铁、航空航天、汽车工业产业园区通常规模较大,占地较多,应布局在地租相对较低的区域。
答案:3.C 4.A
(2017·河北名校联考)下图示意2001~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与建成区面积增长率的比较(%)。读图,完成5~7题。
6
5.2001~2008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面积( )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呈增加趋势 D.呈减少趋势
6.据上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可判断,2001年以来我国( )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大量农业人口迁入城市
7.为解决图示城市化问题,我国应该 ( )
A.加快中小城市向大城市的转化
B.避免城市用地规模的盲目扩张
C.把农民工全部转变为城市人口
D.使农业用地尽快转化为非农业用地
解析:第5题,图示2001~2008年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大于城镇人口增长率,则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第6题,据图可知,我国城镇人口增长率在2%~8%之间,而同时期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应小于1%,则城镇人口增长率远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来自于农业人口的迁入。第7题,图示反映的城市化问题是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大于城镇人口增长率,必然造成土地资源的低效利用,故应避免城市用地的盲目扩张。
答案:5.C 6.D 7.B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6
8.该市总体呈椭圆形轴向发展趋势,其根本原因是( )
A.地形 B.河流
C.交通 D.历史
9.该市①②③城市用地分别属于( )
A.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C.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解析:第8题,图示城市三面环山,是一个沿东北—西南轴向延伸的河谷盆地(平原),导致其交通、城区延伸等都呈东北—西南轴向发展。第9题,②城市用地位于内圈层等地,应为商业区;①城市用地分布广泛,应为住宅区;③城市用地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圈层,应为工业区。
答案:8.A 9.D
(2017·乌鲁木齐模拟)下图为南方某特大城市居民住宅区、工业仓储区、商业办公区三类土地利用类型相对比例与城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三条曲线分别是( )
A.居民住宅区、工业仓储区、商业办公区
B.居民住宅区、商业办公区、工业仓储区
C.商业办公区、工业仓储区、居民住宅区
D.商业办公区、居民住宅区、工业仓储区
11.下列关于三类土地利用类型相对比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4 km范围内,三类用地比例均呈增加趋势,居住用地大于工业仓储用地
B.4~7 km,三类用地比例呈现减少趋势,工业仓储用地开始超过居住用地
C.8~10 km,居住用地相对比例最高,趋势先增后减,商业用地高于工业用地
D.11~19 km,工业用地比例超过商业和居住用地,且居住用地全面大于商业用地
解析:第10题, ①类型距市中心3~4 km处最密集,应为付租能力比较强的商业办公区;③类型在郊外最密集,适合布局土地需求量大的工业仓储区;②类型在市中心和郊外之间的中间位置最密集,应布局方便市民购物和上班的居民住宅区。第11题,4 km
6
范围内,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比例都是先增加后减少,故A项错误;4~7 km,工业仓储用地呈增加趋势,故B项错误;11~13 km,居住用地小于商业用地,故D项错误。
答案:10.D 11.C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2017·樟树模拟)下图为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_______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各功能区中________区占地面积最大。(4分)
(2)现拟在①、②、③、④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____,试简述其理由。(8分)
(3)甲处为化学工业园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8分)
(4)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该城市规划建设新城,现有在东北部和西南部建设新城的两种方案,你支持哪一种方案?请阐述你的理由。(8分)
解析:第(1)题,公共事业用地主要指公共服务事业的用地、如政府、文教、医疗等;城市中利用最广泛的土地是住宅用地。第(2)题,大型批发市场建设要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占地面积大,所以要在离市中心较远的地方,地价较低,可以降低投资成本。所以最佳选址为①处。第(3)题,化学工业污染水源,所以要布局在河流的下游,对城市水源污染小。读图,根据图中的风频图,可知东北方向是最小风频上风向,化学工业建在东北方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第(4)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答案:(1)文教 住宅
(2)① 靠近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便利;城市外围,地价低。
(3)河流下游方向,对城市水源污染小;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城市大气污染小。
(4)方案一:东北部。 有铁路、高速公路等,提供便利的交通;靠近工业区,公共设施基础较好,便于工人上下班。
方案二:西南部。 地势较高,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较好;利用荒地,占用耕地少。
13.(2017·山东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6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城市人口趋势图。
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市2002年与2011年产业结构变化图。
(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征。(8分)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产业结构变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10分)
(3)针对北京市人口的不断增加,请你谈谈北京市应如何实现城市化发展。(10分)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可知,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从曲线斜率可看出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第(2)题,由材料一可知,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材料二可知,北京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其原因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迁入城市,主要从事务工和经商活动,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对城市化的良性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第(3)题,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城市所承受的经济、社会、环境压力加大,可通过建设卫星城和开发新区缓解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压力;另外,加强对外来移民的管理,维持社会稳定等。
答案:(1)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大;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
(2)城市化的推进对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作用十分明显;而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3)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分散中心城区人口;调整产业结构,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对外来移民的管理,完善相应的社会福利体系等。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