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0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地理后期复习的建议与应试策略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地理后期复习的建议与应试策略 武汉一中 张华 一.地理高考命题四个目标要求的解读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体现三个层面的思维过程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组织和整合应答必需的储备知识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实——寻求地理事物本质特征和规律 论证和探讨地理实际问题——科学地创造性的论证地理问题 二.近几年地理命题特征 ‎1.突现主干知识——体现对地理学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深度思考 地球运动、天气与气候、盐度与洋流、地质地貌(主要是地形地势、等高线、潜水位线关系、板块与火山地震),工、农业区位选择,资源能源开发,人口城市与环境问题。‎ ‎2.强调知识重组——体现本学科以及跨学科之间知识的有机综合 例如:03年全国卷40题英军偌曼底登陆(史地融合),还有04年全国卷40题电力紧张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地理与政治综合)06年石油问题(地理与政治综合)、07年城市搬迁(地、史、政综合)都体现这个特征。 ‎ ‎3.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测试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例如:04年卷一36题,国际性河流阑沧江——湄公河的开发利用。05年卷一1-4题,以我国已成为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国切入,体现了新考纲新增考点“资源的跨越调配”及我国现实热点、长远问题——石油问题,06年的世界治理荒漠年(环境治理)、07年隐性考查首钢迁址、北京奥运都体现了高考试题的时代性、前沿性以及与我国国情实际的密切联系。这就要求我们注意社会热点的显性或隐性介人,拓展思维空间。‎ ‎4.注重能力考查——以考生地理思维过程载现其地理思维品质,全方位考查能力 考生地理思维品质载现于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之中,而能力的体现又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思维过程之中。 ‎ 三.08年高考试卷特征与评价 ‎ 试卷结构分析 自然地理 约58分,人文地理 约42分,综合性的涉及到区域地理约48分。‎ 命题特征与考查方向 ‎ ‎(1)紧扣两纲命题、考查主干知识 ‎ ‎(2)重视图表分析,渗透能力考查 ‎(3)贴近生活、将现实问题以及热点问题的隐性介入 ‎(4)能力考查以考生地理思维过程载现其地理思维品质 四.探究备考策略,提高第二轮复习质量 ‎(一)梳理主干知识 自然地理(地球运动(含地图),天气与气候,陆地水、地下水、海洋水,板块构造、内外力作用、地质灾害,陆地自然带)‎ 人文地理(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城市、交通区位因素,区域经济的发展条件与环境问题)‎ 世界地理(七大洲的位置、地形、气候、主要河流及其它典型特征,八个主要国家轮廓形态、经纬度位置、地形、气候、自然资源及主要经济特征和成因)‎ 中国地理(三大自然区的界线、范围,三大自然区的主要地形、气候、植被、河流、土壤,三大自然区的工农业生产及有利、不利条件,三大自然区的人口、城市、交通等分布特点及成因)‎ 八大知识单元 名 称 内 容 ‎1、地球和地图 包括宇宙与人、地球运动、地图知识、地形图等。‎ ‎2、天气和气候 包括天气和气候的形成、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等。‎ ‎3、海洋和陆地 包括海洋、陆地水和水循环、地质地貌、生物和土壤、自然带等。‎ ‎4、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包括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自然灾害及其防御、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等 ‎5、人类活动的空间布局 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商贸、文化和旅游等。‎ ‎6、人口和城市 ‎ 包括人口的发展、分布和素质、人口迁移、聚落形成和城市化、城市的地域结构等。‎ ‎7、世界区域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包括世界地理概况、世界地理分区、世界主要国家的地理特征、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等。‎ ‎ ‎ ‎8、中国区域和国土整治 中国政区、中国的三大自然区、中国的三个经济地带、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等。‎ 十四个综合专题 ‎1、等值线图判读及其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含相对高度计算)。‎ ‎2、经纬网判读及其比例尺运用(含方向判断、比例尺运算)。‎ ‎3、地球运动图判读及其区时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4、天气与气候要素图判读及其绘制(含自然带)。‎ ‎5、海洋与人类活动。‎ ‎6、水与社会发展及其中国的调水工程(含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 ‎7、地质地貌和生物土壤。‎ ‎8、资源和环境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含自然灾害)。‎ ‎9、能源与社会发展及其中国的跨地区能源调配(含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 ‎10、人口和城市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11、人类的生产活动和地域联系(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贸易、商业、文化、旅游)。‎ ‎12、区域发展及其中国国土的整治与开发(含西部大开发)。‎ ‎13、世界重点地区和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含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 ‎14、高考题型分析及其解法探讨。‎ ‎(二)探寻备考策略 注重夯实基础,构建主干知识体系 ‎ 提高地图技能,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 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 重视知识联系与迁移,突出理论联系实际 ‎ 训练解题思路,提高应试方法技能 ‎ ‎(三)落实基本措施 ‎ 抓自然地理原理的掌握与运用 抓区域知识的空间定位训练 抓人文地理特征的对应落实 建模、抓解题方法解题技巧的教学 ‎(四)培养六种能力 ‎1.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区分、引伸、应用的能力 ‎2.对地理信息处理、加工、运用的能力 ‎3.对地理图象、图表的绘制、分析、判读、应用的能力 ‎4.分析地理事物内在联系,描述和阐释其本质特征的语言表达能力 ‎5.对区域差异的类比、归纳和区域特征的综合分析能力 ‎6.知识迁移、整合、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附: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分析 温志广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教授)‎ 一、标准答案 ‎36.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36分)‎ ‎(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9分)‎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16分)‎ 标准答案:‎ (1) 盆地,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评分细则:扎伊尔盆地、刚果盆地均得,若答盆地、高原,或盆地、平原不得分。‎ 或水系(分布);或河流(分布);或四周高或三面高;或支流汇集 或等高线 (2) 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汇)水区面积广 或赤道附近、赤道带、纬度00附近 或受赤道低气压控制;或盛行上升气流;或降水丰富;高温多雨;气候湿润多雨;热带雨林气候;常年有降水 或四周高,中间低;地势较低;‎ 或河流密度大;河网密布;支流汇入;‎ 或流域面积广 ‎(3)16分 标准答案 或 第(1)部分 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 不易沉积 因为地形高差大 高差大;地形落差大;地势崎岖不平;起伏大;陡峻 河流落差大,流速大 河流落差大或流速大;水流湍急 第(2)部分 入海泥沙量较少 河水含沙量少 因为G点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 多流于盆地中 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 流速较小或易于泥沙沉积 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度高)‎ 热带雨林广布;‎ 或植被覆盖度多;‎ 或植被较多 水土流失较轻 水土流失不重;水土保持较好;地表冲刷较轻 第(3)部分适当给分 洋流影响不利于泥沙沉积 洋流 海岸较陡不利于泥沙沉积 入海口地形陡;河口陡;海岸落差大 本小题总分不超过16分 ‎39题 (1) 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12分)‎ (2) 土尔扈特在回归途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8分)‎ 标准答案:‎ ‎(1)土尔扈特汗国:河流较多(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距大西洋较近,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 伊犁河谷地: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加,同时有高山冰雪融水 补充细则:若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没有分开回答,只能给一半分 河流较多(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有两条河,距大西洋较近,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降水较多,‎ 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加——多地形雨;或山地降水 ‎(2)冻害(气候寒冷);缺水(干旱)缺草(料)‎ 补充细则:冻害(气候寒冷)——寒潮;缺水(干旱)——风沙、或大风缺草(料)——缺乏食物 二、由评分细则而产生的对辅导学生的启示 注意两点:(1)鼓励多答 ‎ (2)不要出现前后相互矛盾的答案 三.试题结构 ‎2008年文综试卷(全国卷)分两大部分,第Ⅰ卷是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第Ⅱ卷是主观题,共4大题,共160分,其中36题(地理)36分,37(历史)32分,38题(政治)32分,39题(政、史、地综合)60分。从学科的分数分配来看,地理题包括第Ⅰ卷的1-11题(44分)、第Ⅱ卷的36题(36分)、39题的(1)小题(12分)和(3)小题(8分);历史题包括第Ⅰ卷的12-23题(48分)、第Ⅱ卷的37题(32分)、39题的(2)小题(12分)和(4)小题(8分);政治题包括第Ⅰ卷的24-35题(48分)、第Ⅱ卷的38题(32分)、39题的(5)小题(10分)和(5)小题(10分);各科分数均为100分。‎ 四。试题特点 ‎1. 稳中有变,难度稍大 ‎2008年文综试卷(全国卷)总体结构和去年基本相同,2007年主观题部分为5道大题,2008年是4道大题,但是总分值和去年完全相同。试题突出了对学科主干知识、基本能力、特色思维品质的考查,立足基础,强调运用。难度稳中有变,总体来看,难度比去年稍难,例如,37题堪称今年文综试题中难度最大的一道题,不但材料涵盖的信息量大,在知识跨度上也相当广,把唐代历史和英国近代史放在一起考察,对知识整合的能力要求很高。‎ ‎2.注重基础,考查能力 ‎2008年文综试卷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无论是地理、历史还是政治,各科均把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放在了首位。例如,36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读图能力是学习地理的基本功,因而读图识图考题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今年的考题也突出了这一特点。38题(政治题)则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要求学生联系我国政府为防止粮食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39题(5)(6)紧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进行命题,体现了知识 、思想、实践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3. 加强综合,突出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 以地理为例,36题(2)主要是考察学生对气候和地形对水文要素影响的掌握情况,36题(3)的综合性更强,要求学生分析河流上游、中游河段的地形、植被对水文的影响,进而分析其对下游河口地貌的影响作用。39题(1)则要求学生分析对比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的气候成因。试卷突出了考察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引导学生不断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五.试卷答题情况 a) 各题得分概况 题号 平均分 难度 区分度 标准差 ‎0 ‎ ‎82.25‎ ‎0.59‎ ‎0.34‎ ‎18.97‎ ‎36 ‎ ‎12.01‎ ‎0.33‎ ‎0.44‎ ‎6.37‎ ‎37 ‎ ‎10.06‎ ‎0.31‎ ‎0.30‎ ‎3.84‎ ‎38 ‎ ‎10.15‎ ‎0.32‎ ‎0.33‎ ‎4.30‎ ‎391 ‎ ‎9.74‎ ‎0.49‎ ‎0.53‎ ‎4.27‎ ‎392 ‎ ‎9.78‎ ‎0.49‎ ‎0.35‎ ‎2.91‎ ‎395 ‎ ‎9.00‎ ‎0.45‎ ‎0.30‎ ‎2.56‎ ‎2.第Ⅰ卷选择题得分分布 分数 ‎ ‎20 ‎ ‎24 ‎ ‎28 ‎ ‎32 ‎ ‎36 ‎ ‎40 ‎ ‎44 ‎ ‎48 ‎ ‎52 ‎ ‎56 ‎ 人数 ‎4 ‎ ‎6 ‎ ‎10 ‎ ‎26 ‎ ‎53 ‎ ‎89 ‎ ‎130 ‎ ‎187 ‎ ‎231 ‎ ‎326 ‎ 分数 ‎ ‎60 ‎ ‎64 ‎ ‎68 ‎ ‎72 ‎ ‎76 ‎ ‎80 ‎ ‎84 ‎ ‎88 ‎ ‎92 ‎ ‎96 ‎ 人数 ‎417 ‎ ‎555 ‎ ‎623 ‎ ‎677 ‎ ‎721 ‎ ‎782 ‎ ‎810 ‎ ‎801 ‎ ‎744 ‎ ‎650 ‎ 分数 ‎ ‎100 ‎ ‎104 ‎ ‎108 ‎ ‎112 ‎ ‎116 ‎ ‎120 ‎ ‎124 ‎ ‎128 ‎ ‎132 ‎ ‎136 ‎ 人数 ‎581 ‎ ‎477 ‎ ‎385 ‎ ‎317 ‎ ‎185 ‎ ‎119 ‎ ‎56 ‎ ‎25 ‎ ‎12 ‎ ‎1 ‎ 六.试卷中发现的问题 ‎1.审题不仔细 部分学生还不能做到认真、仔细审题,因而回答问题的答案不准确,这种情况无论是地理、历史还是政治学科均普遍存在。例如,在地理学科中,39题(1)要求“分别说明两地(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水资源丰富的原因”,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分别说明两地的气候特点和成因,而是将两地的气候特点和成因混在一起进行回答,层次不清,答案不准确。在历史学科中,第37题(1)要求考生说出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考生对于“盛”的理解直接影响答题质量,如果单纯把“盛”理解成“多”、“众”的意思,那么考生很容易理解成进士科比明经科容易,进士科科目简单,这就歪曲了问题的主旨,考生也就不能做出完整的答案。在政治学科中,39题(5)要求考生回答为什么党和政府要长期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参考答案要求考生从三个方面做答: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相结合、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相结合;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党和政府要依法办事。但是,有相当多的考生由于审题不清,没有从上述角度回答问题,而是从党和政府的性质、地位、宗旨、原则等方面进行回答,导致失分较多。‎ ‎ 2.材料理解、分析、归纳能力差 很多考生并未有效利用文字材料中包含的信息,仍然按照书本的原理答题,使参考材料形同虚设。有些虽然利用材料,但对材料的层次缺乏归纳。如历史试题37题对于“中世纪英国的选官制度”的问题,书本内容没有涉及,所有答案必须从材料中提炼。但是部分考生对材料理解不透彻,掌握不了材料内容的内在逻辑,就很难整理出质量高的答案。再如,39题(1)问土尔扈特汗国水资源丰富的原因,在试卷的图中清楚地画出了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流经本区,但是许多学生不知道正确运用图中资料,未能作出完整的答案。‎ ‎3.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尚待提高 ‎36题(1)要求学生判断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根据地理基本原理判断地形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判断,一是根据河流走向与分布情况判断,这既是地理基本知识,又是基本生活常识,但是许多学生没有能正确完整地回答问题。‎ ‎4.答题缺少逻辑性、思考欠缺层次感 如怎样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近代文官制度”,要求考生从社会发展的不同层面全面阐述工业革命的历史影响,既涵盖经济领域,又包括政治领域,还涉及人的因素,体现出思维的在层次上的递进。但是多数考生只能答出经济方面的影响,只有极少数考生同时顾及到三个方面,说明考生在设计答案时思维不清楚,对一些基础的哲学原理掌握得还不是很熟练。‎ 七.建议 ‎1.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综合能力测试主要是突出能力目标进行考核,是以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基础,运用“新情景”作为题干进行编制。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对基本概念、原理的准确、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并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整合建构,提高运用基本原理概括、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政,关注国内外重大的典型事件,运用所学的有关理论知识,综合运用政史地三科知识,分析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以提高对时事政治的敏感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面对实际问题,联系和利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问题。同时,从素质教育角度来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与培养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顺应形势,把加强学生“双基”培养作为重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2.加强认真审题的训练 仔细审题是老生常谈,但是这一训练必须常抓不懈,特别是如何在高考时能够在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做到仔细审题,这有赖于日常的训练。答题方法与技巧的训练重点是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认真、仔细审题,在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而归纳总结、提炼升华,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题技能。‎ 第一,仔细审题必须认真理解题意,深入了解试题的要求,这是做出正确答案的前提,可以有效避免答非所问、文不对题的现象。如,今年文综试卷39题(1)要求“分别说明两地(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水资源丰富的原因”,考生在做答的过程中,必须分别说明两地的地理位置与条件的差异,从而给出正确答案,决不可将两者混为一谈。‎ 第二,在审题的过程中,要学会充分利用题干所给的信息。仍以39题(1)为例,在试卷的图中清楚地画出了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流经本区,考生在审题的过程中就要思考,本区的地理要素复杂多样,为什么图中要给出这一条件,这一条件与问题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显然河流是可供人们利用水资源的一个重要来源,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图中找出有用的材料,得出正确答案。‎ ‎3. 掌握答题方法与技巧 掌握答题技巧首先必须做到思路清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其次,必须做到表述准确,语言科学规范。‎ 文综考试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程度,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文综考试的试题常呈现出四大特点:‎ 一是情境材料新,‎ 二是时代感强,‎ 三是知识跨度大,‎ 四是命题形式多样。‎ 因此,答题时首先要了解命题思路,明确试题主要考查内容和设问角度,然后联系教材中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选用正确的观点,紧扣教材中的知识要点,运用恰当的知识进行准确表达。‎ 答案要做到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要能够调动和运用教材中所学知识,灵活运用,重新整合,把所学知识与试题所给材料进行有机结合,分析解答所给材料中的现实问题或热点问题。要注意在答题时不可简单机械地照搬课本上的知识,更不能东拉西扯想到什么写什么。同时,答题过程中要提出自己的看法,给出结论,避免理论与实际(所给材料)脱节,甚至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w.w.w.k.s.5.u.c.o.m 在答案的编写上,力求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层次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语言科学规范主要做到三点,‎ 一要做到使用学科术语,正确表述,没有歧义;‎ 二要做到完整表述,没有信息丢失;‎ 三要做到简洁清楚,逻辑严密,不啰嗦重复,没有自相矛盾。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向教材语言和时政术语回归。因为教材中的学科术语以及时政材料中的精辟论述都是经过专家反复推敲的,有极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所以只有向教材语言或时政术语回归,才能避免出现语言不规范、表述不准确等现象。卷面整洁,用字规范,语言准确精练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