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14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综合复习——遗传的物质基础与基因工程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综合复习——遗传的物质基础与基因工程 ‎ ‎  [内容概述]   遗传的物质基础包括: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DNA的结构和复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和中心法则。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步骤和应用。   [重点难点]   一、遗传的物质基础   1.DNA是遗传物质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关键是设法使蛋白质和核酸(DNA)分开,然后分别单独地观察其影响。   2.DNA与RNA的主要区别:‎ ‎ ‎ 结  构 基本单位 碱  基 五碳糖 主要分布 DNA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两条平行脱氧核苷酸链上的碱基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 脱氧核糖核苷酸 A、C、G、T 脱氧核糖 细胞核 RNA 通常呈单链结构 核糖核苷酸 A、C、G、U 核  糖 细胞质 ‎  3.基因的概念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基因结构对比:        4.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   (2)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 ‎ ‎   5.DNA的功能与中心法则 ‎  DNA(基因)代表遗传信息、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碱基叫做“密码子”。      6.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   (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各占50%。      DNA分子一条链中的(A+G)/(C+T)比值的倒数等于其互补链中该种碱基的比值。      如图:(A1+G1)/(C1+T1)=(C2+T2)/(A2+G2)‎ ‎  (2)DNA分子一条链中的(A+T)/(G+C)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如图:(A1+T1)/(G1+C1)=(A2+T2)/(G2+C2)=(A1+A2+T1+T2)/( G1+G2+C1+C2)=(Aˊ+Tˊ)/(Gˊ+Cˊ)   (3)在真核生物中,DNA、mRNA的碱基数及蛋白质的氨基酸数之间6∶3∶1的数量关系中,DNA片段的碱基数是该基因片段中外显子所含碱基数目。 ‎ ‎  二、细胞质遗传特点:母系遗传、后代无一定分离比。   三、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在体外,将基因经“剪切”和“拼接”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进行无性生殖,是重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 ‎  (1)基因的操作工具      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      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基因的运输工具--运载体(如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等)   (2)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人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   [知识链接]   1.基因表达与个体发育   (1)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开始到性成熟个体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物个体的各种性状(或表现型)得以逐渐表现。个体发育过程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发育过程是细胞内基因表达的结果。   (2)个体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体细胞均来自同一受精卵的有丝分裂,因而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或基因,但生物体不同部位细胞表现出的性状不同,而且不同性状是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表现的,这是因为:   ①虽然不同的细胞含有相同的基因,但不同的细胞表达不同的基因,即基因存在选择性表达。如胰岛细胞能表达胰岛素基因,但不表达血红蛋白基因。   ②细胞内基因顺序表达的结果。   2.DNA的化学组成与必修本第一章中核酸、第三章中N、P矿质营养有关;DNA复制与第二章中染色体的知识、有丝分裂、第五章中减数分裂有关。 ‎ ‎  3.本部分内容是遗传基本规律和变异的基础。   [例题解析]   1.tRNA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现象可出现在真核细胞的(  )   A.细胞核中     B.核糖体上     C.核膜上     D.核孔处   (2005年高考上海卷第5题)   解析:   tRNA与mRNA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翻译过程中,出现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   答案:B   2. 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遗传信息可以通过DNA复制传递给后代   B. 遗传信息控制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C. 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 遗传信息全部以密码子的方式体现出来   (2005年高考江苏卷17题)   解析:   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遗传信息可以通过DNA复制传递给后代,并能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ABC选项正确。密码子是指mRNA中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基因中非编码区不能转录,非编码区的遗传信息不能通过密码子的形式体现出来。   答案:D   3. 细菌的某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肽链中一个氨基酸替换成了另一个氨基酸。该突变发生在基因的(  )   A. 外显子               B. 编码区   C. 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D. 非编码区   (2005年高考江苏卷16题)   解析:   细菌是原核生物,基因结构包括编码区和非编码区,编码区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没有外显子和内含子之分,非编码区上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但非编码区不能编码蛋白质,只有编码区能编码蛋白质,所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肽链中一个氨基酸替换成了另一个氨基酸。该突变发生在基因的编码区。   答案:B   4.以下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工程是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    B.基因工程的产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C.基因工程产生的变异属于人工诱变  ‎ ‎  D.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之一是目的性强   (2005年高考广东卷22题)   解析:   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是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工程,产物并非都对人类有益,基因工程产生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没有新基因产生,不属于人工诱变,ABC选项错误。   答案:D   5.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主要蛋白。以下有关该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内含子   B. 基因非编码区对于目的基因在块茎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   C. 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作为受体细胞   D. 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可产生黏性末端而形成重组DNA分子   (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第5题)   解析:   真核生物基因的编码区分为外显子和内含子,内含子部分不能编码蛋白质,人工合成基因时,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没有内含子。A选项错误。一个基因可以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非编码区虽不能编码蛋白质,但是存在基因表达的调控序列,最重要的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基因工程常用的受体细胞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可产生相同黏性末端而形成重组DNA分子。   答案:A   6.人体中具有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两者(  )   A. 分别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    B.均在细胞分裂前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   C. 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     D.转录的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   (2004年高考广东卷14题)   解析:   人体正常的体细胞中存在发育成生物体的全套遗传基因,所以,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可以存在于同一组织中,在不同细胞中基因可以进行选择性表达;基因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所以ABC选项错误。   答案:D   7.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3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   A. 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 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 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 ‎  D. 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2004年高考全国卷第4题)   解析: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当DNA分子的碱基对增添或缺失时,会使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从增添或缺失处到最后都发生改变,进而使基因所决定的氨基酸顺序从此处开始都改变,突变基因3前两个氨基酸序列正常,后三个氨基酸序列都发生了改变,说明碱基的增添造成后面碱基的全部改变。而当DNA分子的个别碱基对替换时,只会影响一个氨基酸的种类(种类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其他的氨基酸则不会改变。突变基因1的氨基酸序列与正常基因相同,说明只是一个碱基的替换,一个氨基酸可以对应几个密码子,一个碱基特别是密码子中第三个碱基的替换,常常并不引起氨基酸序列的改变;突变基因2中苯丙氨酸变成亮氨酸,后面的氨基酸序列不变,说明没有碱基的增添或减少,只是碱基的替换。   答案:A   8. 下列技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  )   A. ②③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① 用DNA分子探针诊断疾病        ② 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杂交   ③ 快速灵敏地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    ④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   (2004年高考天津卷第1题)   解析:   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杂交属于细胞工程;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是基因工程的步骤之一。②④不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   DNA分子杂交是将DNA分子解旋后形成单链,再与被检测的DNA分子单链杂交形成双链,能够完全配对的表明两个DNA分子的遗传信息相同。基因诊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做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检测的遗传信息,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DNA探针还可以快速灵敏地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   答案:B   9. 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  )   A. 单倍体育种     B. 杂交育种     C. 基因工程育种      D. 多倍体育种   (2005年高考江苏卷第11题)   解析:   杂交育种只能在同种生物之间进行;单倍体育种是用某种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再经染色体加倍。多倍体育种是同种或亲缘关系较近的植物杂交后,再经染色体加倍。只有基因工程育种才能打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将动物蛋白基因导入植物体内并得以表达。   答案:C ‎ ‎   10. 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用土壤农杆菌中的Ti质粒作为运载体,把目的基因重组入Ti质粒上的T—DNA片段中,再将重组的T—DNA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中。   (1)科学家在进行上述基因操作时,要用同一种________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质粒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就可通过________而黏合。   (2)将携带抗除草剂基因的重组Ti质粒导入二倍体油菜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T—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F1代中,仍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种植上述转基因油菜,它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造成“基因污染”。如果把目的基因导入叶绿体DNA中,就可以避免“基因污染”,原因是________。   (2005年高考江苏卷38题)   解析:   (1)基因工程中,要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就可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而黏合。   (2)杂合子有抗除草剂特性,说明抗除草剂基因是显性基因,杂合子自交,根据基因分离定律,雌雄配子各有1/2含抗除草剂基因;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1代中显性性状的个体占3/4。   (3)细胞质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目的基因不会通过花粉传递。   答案:   (1)限制性内切酶   碱基互补配对   (2)3/4 雌雄配子各有1/2含抗除草剂基因;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3)叶绿体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目的基因不会通过花粉传递而在下一代中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