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3.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5江苏卷
一、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1-2题。
1.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A.文化底蕴深厚 B.商业繁荣发达 C.人口高度集聚 D.水陆交通便利
2.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A.行政功能为主 B.军事功能为主 C.文化功能为主 D.经济功能为主
1.D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以看出东京城(今开封市)有联通黄河和淮河的汴河经过,地处平原,水陆交通便利,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故答案选D。
2.东京是南北朝和北宋时期的都城,因而其城市功能主要以行政功能为主,故答案选A。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城市的职能。
【名师点睛】本题组运用图片结合文字叙述给出材料,分析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和城市职能,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如果是具有一定历史知识则对分析判断该题有很大的帮助。第一小题易错点是学生不能区分促进城市形成的条件和发展条件,而错选;第二题易错点是把开封当前的职能当作正确选项。
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图2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T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A.2月18日12时 B.2月18日20时
C.2月19日4时 D.2月19日12时
4.春节假期期间
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B.南京昼夜长短变仳幅度增大
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 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
3.A
4.D
【解析】
试题分析:
3、长城站位于60°W附近,属于西四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2015年2月19日零点晚12个小时,因而该程师傅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2月18日12时,故答案选A。
4、春季期间属于2月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看日出南京太阳从东南升起,答案A错误;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减小,答案B错误;长城站南半球白昼变短,日落时间提前,答案C错误;长城站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太阳直射点向北、远离南极),故答案选D。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一小题考查地球自转造成的时间差异、区时的计算;第二小题考查影地球公转引起的日出方位、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名师点睛】本题组结合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南极科考”和“春节微信抢红包”设置背景条件,分析因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第一小题主要考查区时计算,易错点是长城站的时区判断不准确;第二小题涉
及现象较多,学生在分析时应该静心逐项判断,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以此确定日出方位,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图3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6.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人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5.C
6.B
【解析】
试题分析:
6、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因而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故答案选C。
7、巴西高原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将原始森林埋藏在地下所形成;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是秘鲁寒流作用形成的;巴西东南部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东南信风、巴西暖流、及巴西高原地形抬升气流相比,以上三项与安第斯山脉形成都没有必然联系,南美大陆地表径流由于安第斯山脉位于大陆西岸,东侧陆地面积广阔,致使发育的大河由西向东流入大西洋,西侧陆地面积狭小,河流短小,所以说南美大陆主要流入大西洋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故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组以南美洲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地壳运动的知识、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名师点睛】本题组第一小题考查地壳运动的知识,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是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形成的,学生做错,可能会选沿火山地震带发育和沿海路作用边界发育,因为安第斯山脉距离海洋近,与火山地震带重合,但这两个不是安第斯山脉的成因;第二小题考查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高大山脉往往形成分水岭,影响河流流向,而煤炭资源的形成、秘鲁渔场的形成、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均与安第斯山脉无关。
图4为历史上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及客家民居——土楼景观图。读图回答7-8题。
7.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白然景观是
A.针叶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一常绿硬叶林一热带雨林
C.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一热带雨林
D.针阔混交林一落叶阔叶林一常绿阔叶林
8.客家人选择土楼这种独特房屋形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安全防御 B.节约耕地 C.防雨保温 D.就地取材
7.C
8.A
【解析】
试题分析:
7、从图中可以看出客家人南迁路线北起华北平原,南至雷州半岛,由暖温带到热带,气候类型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所以沿客家人南迁路线依次呈现的自然景观是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故答案选C。
8、从图中客家人的土楼结构看,进出只有一套通道,四周高墙林立,并且屋顶有宽檐,围墙上有瞭望、射击口,其目的就是安全防御,故答案选A。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名师点晴】本题组以历史时期客家人南迁部分路线为背景材料,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一小题关键是结合沿途地理事物判断准迁移路线经过的地区,沿途的温度带;第二小题分析土楼独特房屋形态的主要原因,应从房屋结构着手,并结合历史时期,部落、聚落间为争夺粮食、资源等战争不断的现象。
图5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日,下列地区可能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10.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9.B
10.B
【解析】
试题分析:
9、从该气压形势图看,该日,江苏大部分地区处于冷锋前方,暖气团控制一侧,未曾遭受冻害,故A错;重庆处于冷锋锋线附近,伴随阴雨天气,降雨可能会诱发泥石流,B正确;青海大部分地区受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C错;此时处于冬季,海洋上不会形成强热带气旋,所以浙江沿海不会受台风袭击,D错。故选B。
10、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冷气团代替暖气团,气温大幅下降,锋线附近为低压槽,锋线两侧气压较高,因此气压先降低后受高,与江苏天气变化相符的是B。故选B。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运用图示材料,考查常见天气系统
【名师点睛】本题组以较新的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为切入点,考查天气系统。第一小题主要观察气压形势图,看准每个区域位置所对应的天气系统,结合所学常见天气系统特征,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第二小题要熟悉冷锋系统带来的天气变化:气温下降、气压先降后升。
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图6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牧民转场主要受
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 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 D.聚落分布的影响
11.C
12.A
【解析】
试题分析:
11、从图中等高线不可以看出只有③全线等高线比较稀疏,山坡坡度较为平缓,适宜牲畜爬坡迁移,而①、②、④都有部分路段坡度较陡,不利于牲畜迁徙,故答案选C。
12、牧民转场主要受草场垂直分布影响,夏季山上牧场草类茂盛,饲料丰富,气候温和,冬季山水草类枯死,气温很低,不利于牲畜越冬,冬季山下气温相对较高,有利于牲畜越冬,故选A。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名师点睛】本题组以新疆牧民季节性的转场为切入点,运用图示给出的具体材料,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检测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调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题具体考查等高线地图判读,关键在于比较等高线的疏密,判读坡度的陡缓,比较转场路线沿途的难以程度;第二小题要结合等高线得出冬、夏牧场的高低差异,得出是受草场垂直分布影响,学生如果忽略等高线容易错选为C。
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图7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
14.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m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 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
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
13.B
14.B
【解析】
试题分析:
13.从图中可以看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地跨亚欧两洲,东部、西部人口都稠密,中部地广人稀,答案A错;东部主要是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当前城市化进程快,西部主要是欧洲,多属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答案为B正确;东部产业结构层次低,多资源密集型产业,西部产业结构层次高,经济发达,答案C错误;东部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西部属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农牧业比重小,答案D错误,故答案选B。
14.游轮航行时间是6月至8月,阴雨连绵的梅雨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故答案A错;此时阿拉伯海盛行西南风,洋流自西向东流动,所以多逆风逆水,答案B正确,红海两岸绝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不可能看见大片森林,答案C错误,此时地中海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天气炎热干燥,答案D错误,故答案为B。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名师点睛】本题组以热点“一带一路”为切入点,以亚欧大陆和周边地区为背景材料,具体考查“一带一路”自然地理环境的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第一小题具体考查“一带”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关键是对已学知识的调动和运用,沿线东、中、西三个区域人类活动有较大的差异;第二小题考查”一路”(“21世纪海水丝绸之路”)沿线的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具体沿线气候特征。解答该题时应注意轮船航行的时间段——6月至8月,再去判断各地气候特征。
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图8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15.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它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较高 B.太阳辐射强,气湿高
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
16.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
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 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
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 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
15.D
16.C
【解析】
试题分析:
15.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热量相对丰富,带来丰沛的降水,水热条件好,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而其他地区不易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故答案为D。 16.乙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河谷和平地冻土发育,排水不畅,涝渍现象严重,不利于森林的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地下水顺地势向下流,不易出现涝渍现象,所以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故答案为C。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具体涉及到地形、气候、水文要素对植被的影响,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名师点睛】本题组首先给出新概念“林线”,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林线”
要结合以学知识不难理解,本质就是海拔对植被分布的影响,山麓温度越高,林线越高,山麓温度越低,林线越低,山麓温度主要受纬度、大气环流、海洋沿岸洋流等的影响。第一小题甲地与青藏高原相比,二者纬度相差不大,不受洋流影响,应该是大气环流的影响;第二小题具体考查水文环境对植被的影响,审题关键是看准乙地东北地区北部,纬度较高,地表有季节性冻土,影响土壤水分状况,继而影响地表植被。
图9为某冰川所在区域遥感影像,图10为根据1973、2009年遥感影像提取的该冰川分布图层(局部),图中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9中甲点所处的地形是
A.山谷 B.山脊 C.冲积扇 D.盆地
18.图10所示区域冰川面积变化的情况是
A.减少了1800平方米 B.增加了1800平方米
C.增加了2700平方米 D.减少了2700平方米
17.A
18.D
【解析】
试题分析:
17.根据成像原理,地势较低山谷光线较暗,地势较高的山脊处光线明亮,图中甲点光线较暗应为山谷,故答案为A。
18.根据图中数据冰川区域“2”2009年比1973年共减少了3个方格,每个方格面积表示900平方米,所以减少的总面积为2700平方米,故答案为D。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具体考查了遥感影像图的判断和相关计算。
【名师点睛】本题组以某地两年的遥感影像和数据资料为切入点,简单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第一小题考查遥感影像的判读,图片判断关键是地表起伏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特征差异;第二小题具体考查有关地理信息技术的计算。该题计算只要比较两个年份“1”和“2”的变化数量,在乘以每个方格代表的面积即可。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据此回答19-20题。
19.核泄漏物质随洋流扩散,下列国家受其影响较大的可能是
A.加拿大 B.马来西亚 C.墨西哥
D.阿根廷
20.上述国家受影响海域,夏季表层海水等温线与下列示意图相符的是19.AC
20.CD
【解析】
试题分析:
19、2011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核泄漏物质随北大西洋暖流向东扩散,来到北美洲沿岸主要影响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故答案选AC。
20、加拿大西海岸纬度较高,水温较低,洋流为阿拉斯加暖流,等温线向北凸出,对应选项C。墨西哥西海岸纬度较低,水温较高,洋流为加利福尼亚寒流,等温线向南凸出,对应选项D。故答案选CD。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组以2011奶牛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话题为切入点,让学生分析洋流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洋流经过地区水温分布特征。第一小题具体考查洋流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解决此题关键记住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流向;第二小题具体考查洋流流经地区水温分布特征,解答该题两个关键点:一是洋流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水温高低,二是洋流的性质,决定等温线的弯曲方向。
“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图11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A.骑单车m行 B.经营手T业作坊
C.去速食店就餐 D.建大型游乐场
22.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A.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
B.从种植业到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
C.从水稻种植业到商品谷物农业
D.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多种经济作物
21.AB
22.BD
【解析】
试题分析:
21.根据材抖提供的信息““国际慢城”是―种具有独特地方感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可以看出骑单车出行和经营手工业作坊符合“国际慢诚“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去速食店就餐和建大型游乐场不符合“国际慢城“要求的生产、生活方式,故答案选AB。
22,阅读对比两幅图很容易看出,大山村后期还发展了旅游业,产业结构由“慢城”前的传统种植业,较单—的农作物水稻、油菜、小麦到“慢城”后的种植业与服务业相结合,茶园、油菜、菜地、苗圃、果园等多种经济作物,故答案BD。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涉及到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名师点晴】本题组以当前以宜居城镇模式“国际慢城”话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题认真阅读材料即可得出,“去速食店就餐和建大型游乐场” 不符合“国际慢城”的生产、生活方式;第二小题仔细读图对比可以得出“慢城”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化。
图12为201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布格局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Ⅱ区人口稠密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B.Ⅲ区内部不同省区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大
C.Ⅳ区具有耕地面积大土地后备资源多的优势
D.V区自然条件差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4.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可定位为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要位于
A.I区 B.Ⅲ区
C.Ⅳ区 D.V区
23.BD
24.BC
【解析】
试题分析:
23、读图结合各区域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特点等可知,II区经济发展水平高, 工业的生产能力强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答案A错误;III区东北地区机械化水平高,南方亚热带水稻种植区机械化水平低,不同省区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大,答案B正确;IV区主要包括陕西省、河北省、河南省、安徽省和海南省,其中河北、河南和安徽土地历史悠久,耕地后备资源不足,陕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崎岖,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海南省以山地为主,耕地后备资源也少,答案C错误;V区包括我国地形崎岖的西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条件差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答案D正确。故选BD。
24、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可定位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要人少地多的东北三省,耕地面积广大的华北地区和江淮地区,以及亚热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这些省区主要位于III区和IV区,故答案选BC。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同时涉及到农业产业发展变化、农业区位。
【名师点睛】本题组以2011奶牛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析格局为切入点,图片形式给出材料,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的理解。本题要求学生准确读图,第一小题还要求学生在准确读图的基础上,抓住同一区域的共同区位特征;第二小题则要求学生寻找满足当前粮食需求的农业区域:一个是该地的粮食商品粮要高,或者是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粮食生产能力强。
图13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变化率,图14为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GDP碳排放。读图回答25-26题。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美、日、德三国人均GDP变化率均低于人均碳排放变化率
B.美、日、德三国人均GDP与人均碳排放同步增长
C.美、日、德三国单位GDP碳排放最大的是美国
D.1971-2008年单位GDP碳排放下降量最大的是中国
26.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的是
A.控制人口数量 B.加快发展新能源
C.加强科技创新 D.缩减生产规模
25.CD
26.BC
【解析】
试题分析:
25、两图分别是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人均排放与人均GDP变化率和1971、2008年世界及部分国家单位GDP碳排放图,读图可以看出美、日、德三国单位GDP排放量最大的是美国,中国是1971—2006年单位GDP碳排放量下降量最大的国家,故选CD。
26、加强科技创新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新能源不排放碳,所以加快发展新能源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碳排放,而缩减生产规模和控制人口数量可以有效减少排放总量,不能减少单位GDP碳排放,故答案选BC。
【考点定位】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涉及到可持续发展之路。
【名师点睛】本题组以热点话题“低碳排放”为切入点,考查可持续发展之路,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读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本题涉及的要素较多,两个年份、两种现象、四个要素、还要搞清楚每个要素所能反映的地理事项特征及变化规律,做到这一点,两小题选对不难。
二、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题一第29题)和选做题(第30题),共计60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即将修建的“中巴铁路”北起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图15为中巴铁路”规划线路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图16为喀什和瓜达尔气候资料图。(1)瓜达尔港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2分)
(2)喀什和瓜达尔两地气候的不同点是: ▲ 、 ▲ 喀什终年干燥少雨的原因是: ▲ 、 ▲ 。(4分)
(3)中巴铁路建设难度较大的主要白然原因是▲ 、 ▲ 、 ▲ 。(3分)
(4)印度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 ▲ 。(2分)
(5)印度河流域是人类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许多繁华的古代城市不断受到沙漠的蚕食。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绿洲地区发展的启示是 ▲ 。(3分)
【答案】27.(14分)
(1)邻近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邻近印度洋主航线和世界主要石油产地)
(2)喀什冬冷夏热,瓜达尔终年炎热 喀什夏季降水倔多,瓜达尔冬季降水偏多深居内陆 地形闭塞
(3)地势起伏大 地质条件复杂 部分路段气候高寒,冻土广布 部分路段沿线沙漠广布(任答3点)
(4)雨水 冰川融水
(5)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 控制人口数量 调整产业结构 保护生态环境等(任答3点)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以看出瓜达尔港邻近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邻近世界主要石油产地,南边濒临阿拉伯海,邻近印度洋主航线,区位优势明显.
(2)分析喀什和瓜达尔港的气候资料可以看出,喀什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而瓜达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喀什夏季降水偏多,而瓜达尔冬季降水偏多;喀什降水偏少主要是因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之周围被高山高原环抱,地形闭塞,湿润的水汽无法到达.
(3)中巴铁路北段主要经过帕米尔高原,海拔高,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部分路段气候高寒,冻土广布,南端经过气候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区,沿线沙漠广布.
(4)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我国境内,其水源补给主要是喜马拉雅山脉的冰川融水和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5)印度河流域发生的现象主要是由于人类快速增长造成水资源利用过度,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水资源,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等引起的土地荒漠化,因而我国绿洲地区发展过程中要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好生态环境。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布局、土地荒漠化防治、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名师点睛】本题以中巴铁路建设为切入点,以巴基斯坦及周边地区为背景,抽样考查交通运输、土地荒漠化、气候类型等。第一小题考查港口区位优势,分析时要考虑的是对其发展有利的区位,印度洋沿岸。靠近西亚,石油运输有利于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第二小题考查气候类型,比较差异,分析原因,学生做错往往是读图时忽略数据的大小,而出现错误;第三小题考查交通区位,做题前应仔细观察中巴铁路经过的地区,帕米尔高原,地势起伏大,地质套件复杂;第四小题考查河流水源补给,分析此类问题,要从河流流经的地区气候类型、河流发源地等分析水源的补给状况;第五小题考查土地荒漠化的防治,解决该题是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防治知识点的迁移。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 2013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1.6%,占全国产量的23.9%。钢铁产业成为河北第一支柱产业。其中,唐山和张家口分别占全省产量近50%和4%。
材料二 图17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与水系图。
(1)河北省成为我国主要钢铁T业基地的条件是 ▲ 。(3分)
(2)张家口发展钢铁T业对京津地区环境的影响是 ▲ 。(2分)
(3)分析河北省发展钢铁T业的利弊。
利 ▲ 。
弊 ▲ 。(4分)
(4)河北省钢铁T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 ▲ 。(4分)
【答案】28.(13分)
(1)煤、铁资源丰富 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 T业基础好(任答3点)
(2)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易造成京津地区大气污染 位于水源地的上游,易造成京津地区水源污染
(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任答2点);加剧水资源短缺 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加大能源、交通压力(任答2点)
(4)调整钢铁T业布局 加大科技投入 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强环境保护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有丰富的煤、铁资源,邻近京津唐地区,市场广阔,铁路网密集,交通便利,工业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
(2)读图可以看出张家口与京津二市的地理位置关系,张家口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发展钢铁工业易造成京津地区大气污染,从水系图来看,张家口位于水源地,河流的上游,易造成京津地区水源污染。
(3)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但是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燃烧大量的煤炭,耗费大量的水资源,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加剧水资源短缺,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大能源、交通运输压力.
(4)河北省可以通过调整钢铁工业布局,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继而可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之路。
【名师点睛】本题以河北钢铁工业为背景材料,具体考查钢铁工业区位因素,钢铁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和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一小题具体考查工业区位,分析时要全盘考虑,抓住重点,结合河北省的周边区位环境;第二小题考查区域间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答该题首先要考虑钢铁工业的污染类型,充分考虑张家口和北京、天津之间的风向关系,水源上下游关系;第四小题具体考查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分析时应从资源、技术、产业布局、产业结构几个方面分析。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 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表1)。
材料二 图18为某年江苏省城市地价及省辖市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示意图。
(1)按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江苏省13个省辖市可分为 ▲ 类 ▲ 档,其中特大城市有 ▲ 个。(3分)
(2)苏州的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主要由于 ▲ 、 ▲ 。(2分)
(3)江苏省各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大致趋势是 ▲ ,高地价带的城市主要沿 ▲ 、 ▲ 分布。对苏州和南通地价影响最大的城市是 ▲ 。(4分)
(4)影响江苏省内各城市地价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 ▲ 。地价差异对低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是 ▲ ,对高地价区产业发展的影响是 ▲ 。(4分)
【答案】29.(13分)
(1)2 3 2
(2)经济发达 T业化、城市化水平高 外来务T人员多(任答2点)
(3)从南向北逐渐降低 京沪线 沪宁线 宁启线(任答1点) 长江 上海
(4)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人口规模 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 优化产业结构
【解析】
试题分析:
(1) 读图结合图例和表格数据不难看出,有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两类,大城市有两档,合计有三档;其中特大城市有南京和苏州两个。
(2)苏州地处长三角,受上海辐射影响,经济发达,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外来务工人员多,因而苏州常住人口远大于户籍人口.
(3)读图可以看出江苏省各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大致趋势从南向北逐渐降低,京沪线、沪宁线、宁启线等铁沿线及长江沿岸,交通便利,地价较高,苏州和南通距离上海近,地价受上海市影响最大。
(4)分析江苏省各城市地价差异状况不难看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规模大的城市地价较高,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规模小的城市地价较低,地价差异有利于低地价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高地价区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城市体系、人口问题。
【名师点睛】本题以“调整城市规划标准”热点话题为切入点,以学生熟悉的本省城市资料为背景材料,考查产业转移、城市体系。第一小题需认真对照图例和表格中的数据即可解决;第二小题考查人口问题,户籍人口增长主要是自然增长,常住人口除户籍人口外还包括外力务工人员等,所以此题应重点考虑吸引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第三小题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关键是读准图例,第二问要结合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线影响地价的因素进一步分析;第四小题考查地价差异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知识的迁移应用。
30.【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A. [海洋地理]中国在夏威夷东南方海底区域(东北太平洋C-C海区)拥有一块多金属锰结核资源采矿区。图19为夏威夷群岛部分岛屿岩石年龄及东北太平洋海区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按照成因分类,夏威夷群岛是 ▲ 岛。(1分)
(2)夏威夷群岛位于 ▲ 板块,该群岛所在地区板块运动方向是 ▲ ,判断理由是 ▲ 。(3分)
(3)夏季,与夏威夷群岛所在海域相比,太平洋西岸同纬度海区海水盐度较低,原因是
▲ 、 ▲ 。(2分)
(4)东北太平洋C-C海区海底地形为 ▲ ,该海底地形特点是 ▲
。对我国而言,该海域属于 ▲ (填写序号)。(4分)
①领海 ②毗连区 ③经济专属区 ④公海
【答案】A.[海洋地理](10分)
(1)火山
(2)太平洋 由东南向西北(白东向西) 岛屿岩石年龄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变老
(3)太平洋西岸正值雨季 河流淡水注入多 夏威夷群岛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蒸发旺盛(任答2点)
(4)洋盆 地形平坦 ④
【解析 】
试题分析:
(1) 夏威夷群岛是海底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凝固,露出海面而下次的岛屿。
(2) 夏威夷群岛位于太平洋中部,属于太平洋板块,该群岛由岩浆岩组成,分析岛屿岩石年龄可以看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变老,说明该群岛所在地区板块运动方向是由东南向西北移动。
(3)太平洋西岸为季风气候,因而夏季,太平洋西岸正值雨季,河流注入海洋淡水多,海水盐度较低,此时夏威夷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海水盐度较高。
(4)东北太平洋C——C海区属于远海、深海区,海底地形为洋盆地形平坦,东北太平洋C——C海区距离我国远超过200海里,对我国而言,属于公海海域。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海底地壳运动、海底地形、海水盐度。
【名师点睛】本题以夏威夷群岛为背景材料,考查海洋地理。第一小题具体考查夏威夷群岛的成因,很简单;第二小题,具体考查板块运动方向、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形成新的岩石,将老的岩石向外推移,据此推断板块移动方向;第三小题考查海底地形和海洋权益划分,比较简单。
B.[城乡规划]图20为某城市现状图。在河流水文站50年的观测记录中,两次大洪水水位分别达到96m、93m。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城市若规划合理,则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 。(1分)
(2)M地作为商业中心的优势是 ▲ 。(1分)
(3)在甲、乙、丙、丁4地中,应优先选择 ▲ 进行房地产开发利用是 ▲ 、 ▲ 。(3分)
(4)拟在B处修建一座大桥,其对城市的影响是 ▲ 。(2分)
(5)拟在S处建一大型仓储物流中心,有利条件是 ▲ ,不利条件是 ▲ 、 ▲ 。(3分)
【答案】 B.[城乡规划](10分)
(1)西风(西南风)
(2)通达度高 位于商业活动集聚区(任答1点)
(3)甲 地势较高 可用地面积广 远离T业区(任答2点)
(4)加强河流上游两岸联系 缓解市区交通运输压力促进桥北发展(任答2点)
(5)铁路运输便利 距离商业区近(任答1点) 地势较低,受洪水威胁 与丁业区联系不便
【解析】
试题分析:
(1)合理的工业布局应是在城市盛行风下风向,该城市布局合理,东部的工业区应该在下风地带,因此推断该城市盛行风为偏西风。
(2)读图可以看出M地处城市中心,多条公路交汇,通达度高,靠近最大的市场,位于商业活动的集聚区,有利于形成商品中心。
(3)甲地与其他三地相比,地势较高,土地闲置较多,可用地面积广而且远离工业区,不易受到污染,因而应优先选择甲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4)B处修建一座大桥,可以加强河流上游两岸联系,缓解市区原有交通运输压力,加快桥北发展。
(5)S地处火车站附近,铁路运输便利,有利于商品运进,而且距离工业区远,联系不便。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布局的区位因素,城市交通线布局和商业网点布局。
【名师点睛】本题某城市规划现状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城市功能区布局。第一小题河流工业布局应该在盛行风的下风带;第二小题分析商业中心布局两点很重要,一是市中心,二是交通便利;第三小题住宅区区位选择比较,要求环境较好,远离工业区、铁路干线等影响人们休息的区域;第四小题考查交通运输线布局所带来的影响,方便联系,缓解原有交通压力;第五小题考查商业网地区区位,本题要特别注意“仓储物流”,要求占地面积大,还必修有便利的交通。
C.[旅游地理]图21是京沪高铁及沿线主要旅游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按世界遗产分类,甲属于 ▲ ,其最核心的旅游资源价值是 ▲ 。(2分)
(2)在高铁沿线景区中,游客倾向于选择世界遗产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 ▲ 、 ▲ 。(3分)
(3)游客为获得泰山日出的最佳观赏效果,应注意选择 ▲ 、 ▲ 。(2分)
(4)节假日期间,泰山景区游客众多,形成“燥棚”现象,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是 ▲ 。(3分)
【答案】 C.[旅游地理](10分)
(1)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价值
(2)知名度高 旅游资源质量好 旅游接待能力强
(3)最佳观赏位置 最佳观赏时机(时间、天气状况等)
(4)破坏旅游资源 造成环境污染 产生安全隐患 破坏旅游基础设施扰乱社会秩序(任答3点)
【解析】
试题分析:
(1)甲地为曲阜孔府旅游区,孔庙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初建于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为庙,以皇宫的规格而建,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在世界建筑史上占用重要地位,因而按世界遗产分类,甲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其核心的旅游价值是历史文化价值。
(2)世界遗产旅游区知名度高,在旅游资源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特点,旅游资源质量档次高,景区旅游接待能力强,更有利于游客体验旅游的乐趣。
(3)泰山日出属于自然风光,它具有时效特点,观赏过程会受到观赏角度、天气等因素影响,因而要想获得最佳观赏效果,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观赏位置、合适的时间、晴朗的天气,争取找到最佳观赏位置、时机。
(4)节假日期间,泰山景区游客众多,形成“爆棚”现象,游客数量超过了旅游区的接待能力,容易造成 旅游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由于游客数量大,还存在安全隐患,甚至破坏旅游基础设施,扰乱社会秩序。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旅游地理,具体考查旅游资源分类,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旅游观赏和旅游保护。
【名师点晴】本题以京沪铁路沿线旅游环境为背景材料,考查旅游地理。第(1)小题具体考查旅游资源的分类和旅游价值,分清类型不难;第(2)小题身体关键“世界遗产”,典型代表性特点,旅游资源质量好档次高,景区旅游接待能力强;第(3)小题考查怎样欣赏旅游景观,应该注意角度、时间,还有天气等其他因素;第(4)小题具体考查旅游爆棚带来的问题,也是旅游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旅游保护中应规避的问题。
D.[环境保护]美国先后m台过多部有关土地利用的法规,如1934年m台了“泰勒放牧法”,1935年出台了“水土保持法”等,这些法规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图22是美国过去200年来草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过去200年美国草地面积变化特点是 ▲ 。(2分)
(2)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西部春季“黑风暴”频发,其产生的自然条件是 ▲ 、 ▲ 。(2分)
(3)“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对美国资源与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3分)
(4)历史时期美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我国的启示有 ▲ ,针对我国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可以采取 ▲ 等措施。(3分)
【答案】D.[环境保护](10分)
(1)总体呈下降趋势(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
(2)春季多大风 天气干燥 生态环境脆弱(任答2点)
(3)限制土地过度开垦 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有效保护草地资源
(4)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任答1点)
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 技术手段 宣传教育(任答2点)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不难看出过去200年美国草地面积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总体呈下降趋势。
(2) 美国中西部广泛分布黑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天气干燥,多大风,加之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大风扬起黑土形成 “黑风暴”。
(3) 美国通过颁布实施“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可以限制土地过度开垦,有利于缓解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从而有效保护草地等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4)借鉴美国通过颁布实施“泰勒放牧法”和“水土保持法”有效保护了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我国也应该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并严格执行,另外针对我国人口多,环保意识不强的国情,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资源还应加强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执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国民环境保护的意识,自觉参与保护环境。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环境保护,主要考查荒漠化形成条件、荒漠化的防治。
【名师点睛】本题以美国土地资源保护法的颁布实施,对土地资源的保护作用为切入点,考查荒漠化形成条件、荒漠化的防治措施。第一小题考查读图能力,仔细读图即可得出;第二小题找出“黑风暴”本质即沙尘暴,沙尘暴形成的自然条件大风、沙源;第三、四小题,考查荒漠化防治措施,答题时应注意设问的角度是高效得分的关键。
2015江苏高考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1.D 2.A3.A 4.D 5.C 6.B 7.C 8.A 9.B 10.B
11.C 12.A 13.B 14.B 15.D 16.C 17.A 18.D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9. AC 20. CD 21. AB 22. BD 23. BD 24.
BC 25. CD 26. BC
二、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题~第29题)和选做题(第30题),共60分。
27.(14分)
(1)邻近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邻近印度洋主航线和世界主要石油产地)
(2)喀什冬冷夏热,瓜达尔终年炎热 喀什夏季降水倔多,瓜达尔冬季降水偏多深居内陆 地形闭塞
(3)地势起伏大 地质条件复杂 部分路段气候高寒,冻土广布 部分路段沿线沙漠广布(任答3点)
(4)雨水 冰川融水
(5)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 控制人口数量 调整产业结构 保护生态环境等(任答3点)
28.(13分)
(1)煤、铁资源丰富 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 T业基础好(任答3点)
(2)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易造成京津地区大气污染 位于水源地的上游,易造成京津地区水源污染
(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任答2点);加剧水资源短缺 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加大能源、交通压力(任答2点)
(4)调整钢铁T业布局 加大科技投入 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强环境保护
29.(13分)
(1)2 3 2
(2)经济发达 T业化、城市化水平高 外来务T人员多(任答2点)
(3)从南向北逐渐降低 京沪线 沪宁线 宁启线(任答1点) 长江 上海
(4)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人口规模 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 优化产业结构
30.【选做题】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作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10分)
(1)火山
(2)太平洋 由东南向西北(白东向西) 岛屿岩石年龄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变老
(3)太平洋西岸正值雨季 河流淡水注入多 夏威夷群岛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蒸发旺盛(任答2点)
(4)洋盆 地形平坦 ④
B.[城乡规划](10分)
(1)西风(西南风)
(2)通达度高 位于商业活动集聚区(任答1点)
(3)甲 地势较高 可用地面积广 远离T业区(任答2点)
(4)加强河流上游两岸联系 缓解市区交通运输压力促进桥北发展(任答2点)
(5)铁路运输便利 距离商业区近(任答1点) 地势较低,受洪水威胁 与丁业区联系不便
C.[旅游地理](10分)
(1)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价值
(2)知名度高 旅游资源质量好 旅游接待能力强
(3)最佳观赏位置 最佳观赏时机(时间、天气状况等)
(4)破坏旅游资源 造成环境污染 产生安全隐患 破坏旅游基础设施扰乱社会秩序(任答3点)
D.[环境保护](10分)
(1)总体呈下降趋势(先缓慢下降,后快速下降,再缓慢下降)
(2)春季多大风 天气干燥 生态环境脆弱(任答2点)
(3)限制土地过度开垦 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有效保护草地资源
(4)建立健全土地利用政策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任答1点)
行政手段 经济手段 技术手段 宣传教育(任答2点)
相关文档
- 高考语文提分必备小题快得分第四周2021-05-135页
- 山东省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含答案2021-05-1320页
-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四 语2021-05-135页
- 2019高考地理一轮专题导学案中国地2021-05-133页
- 北京市高考数学文试题含答案解析2021-05-1313页
- 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功2021-05-136页
- 2020年高考英语模拟试题及答案(十八2021-05-1324页
- 2017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2021-05-139页
- 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点梳理复习30 2021-05-1327页
- 2020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 增分专题2021-05-13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