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7.0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历史五月预测押题精选二江苏卷适用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8年高考历史五月预测押题精选 ‎(二)(江苏卷适用)‎ ‎ 第1卷 ‎ ‎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1942年初,戴安澜师长率国民党第200师入缅与日作战,不幸牺牲。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香山寺为戴安澜举行了国葬仪式。1956年9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 这表明(   )‎ A.国共共同抗日 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敬仰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情感 D.民族英雄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 ‎2.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美国《纽约时报》评价道:莫言在长篇和短篇小说中描绘了中国纷乱而复杂的农村生活,常常采用丰富的想象——动物叙事者、地下世界、神话故事元素。 研究莫言作品可以参考(     )‎ A.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B.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C.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D.高尔基的《母亲》‎ ‎3.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后,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发表声明:“对于1946年1月10日以后,由国民党政府单独成立的一切对外借款,一切丧权辱国条约及一切其他上述的协定谅解……本党在现在和将来均不承认,并决不担负任何义务。” 这一声明(    )‎ A.说明中共“另起炉灶”方针开始实行 B.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体现 C.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 D.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 ‎4.   苏联领导人指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 这一思想(   )‎ A.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 B.成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依据 C.主张建立推广市场经济体制 D.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索 ‎5.   《清明上河图》中,酒店门首通常都悬挂着红栀子灯,虹桥附近有家“脚店”,门口设置了一个灯箱广告,上书“十千脚店”四字。“十千”为美酒的代称,如唐诗有云:“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灯箱广告的出现反映了(   )‎ A.北宋家庭手工业技术的先进 B.城市贸易的时间限制已经被打破 C.当时商业竞争异常激烈 D.广告已在北宋时期酒店中广泛应用 ‎6.   《史记·平准书》:“(汉兴)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材料反映了(   )‎ A.汉高祖开始实行盐铁官营 B.汉代因势调整商业政策 C.汉高祖废除秦朝经济政策 D.抑商导致汉代物价飞涨 ‎7.   “扬州八怪”是一群聚集在扬州的画家共同形成的一个画派,也称“扬州画派”。清朝中期,扬州富裕的盐商喜欢用活泼的、有生命力的绘画来装饰家园,扬州画派就是中国富有的商贾支持绘画的重要见证。扬州的画家们继承了明朝城市市民绘画的传统,把书法、诗歌、绘画与篆刻融合起来,趣味表现更加自由,颜色更加鲜明,有活泼积极的入世精神。‎ 据此,可以判断“扬州八怪”的出现(   )‎ A.标志着绘画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B.完全摆脱了文人画的影响 C.反映商品经济发展后的市民文化需求 D.反映了清朝君主专制弱化 ‎8.   瓦特研究蒸汽机用了20多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他总共获得4项技术专利,1773年英国下议院批准将瓦特的前两项专利有效期延长至1800年。马克思也说:“瓦特的伟大天才表现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专利说明书中。”‎ 由此说明推动当时技术革新的直接动力源于英国(   )‎ A.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                  B.拥有庞大的海外市场 C.较早形成的专利制度                  D.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 ‎9.“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 这说明该制度(   )‎ A.是中央派出机构,非地方行政机构 B.地方缺乏自主性,不利地方政事推进 C.所辖地区广阔,并且拥有较大权力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为后世所沿用 ‎10.   1880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发电站,90年代末,美国已有2700座发电站,发电量已达到248亿千瓦时,而英国同期只有45亿千瓦时。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 材料说明美国(   )‎ A.成为工业革命中心                B.取代英国世界第一的地位 C.基本实现了电气化                D.生产集中推动生产力发展 ‎11.   以下是1861—1884年总理衙门总署大臣、军机处军机大臣、其中总署大臣兼任军机大臣情况统计表。‎ 这种安排(   )‎ 时间 总署大臣人数 军机大臣人数 其中总署大人兼任军机大臣人数 ‎1861—1868年 ‎7‎ ‎5‎ ‎3‎ ‎1869—1875年 ‎10‎ ‎5‎ ‎4‎ ‎1876—1881年 ‎12‎ ‎5‎ ‎5‎ ‎1882—1884年 ‎12‎ ‎6‎ ‎4‎ A.加深了清政府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B.推动了政治近代化进程 C.有效抑制了地方官僚势力的崛起 D.有利于洋务政策的推行 ‎12.   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和戊戌变法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的签订和辛亥革命 D.《辛丑条约》的签订和义和团运动 ‎13.观察下面的1934年10月江西部分地区农户土地占有状况调查表(%),表中农户的土地占有状况反映了江西(   )‎ 地区 安远、寻乌、信丰3县 莲花琴亭村193户 龙州等17村393户 ‎5亩以下 ‎70‎ ‎74.6‎ ‎72.77‎ ‎5—10亩 ‎20‎ ‎19.2‎ ‎11.45‎ ‎10—20亩 ‎5‎ ‎3.6‎ ‎3.56‎ ‎20亩以上 ‎2‎ 无田 ‎3‎ ‎2.6‎ ‎12.22‎ A.土地革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B.地主依旧占有绝大部分的土地 C.无地群众对社会稳定不具威胁 D.中共土地政策取得了一定效果 ‎14.   1941年,美英两国在《大西洋宪章》中提出:“希望达到各国在经济合作方面的充分合作,致力于促进所有国家,不论大小、战胜或战败,在同等条件下,都享受进行贸易或获取用以发展经济繁荣所需原料的途径”为此。‎ 世界上多个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A.创建联合国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D.签署关贸总协定 ‎15.   1956年,中宣部副部长胡乔木在新闻界代表座谈会讲话时直接批评俄通社—塔斯社新闻“僵化”“令人厌烦”。同时,刘少奇指示新华社,要求新闻减少官话,学习西方,不要做“国家通讯社”。‎ 由此可知(   )‎ A.中共希望团结广大人民群众 B.“双百”方针某种程度上得到贯彻 C.新闻媒体逐步向现代化转型 D.中苏关系恶化 ‎16.   “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使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新的生产方式在取代着旧的生产方式,并因此而造成了城乡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具有两重意义。”‎ 这里的“两重意义”指(   )‎ 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业逐步产生 B.中国遂步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自然经济解体,反帝反封民主革命兴起 D.中国社会逐步融入工业文明潮流 ‎17.   1851年,英国举办伦敦世界博览会,当时维多利亚女王以国家名义,通过外交途径,邀请十多个国家参展。作为上海开埠后第一批来沪闯荡的广东商人徐荣村,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装成12捆前来参展,最终脱颖而出,独得金,银大奖。‎ 这说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清政府重视海外市场的开拓 C.西方机器产品未被世人接受 D.中国传统手工业仍具明显优势 ‎18.   《十二铜表法》注重文诉讼程序的“正义与不正义”之分,而查士丁尼时代的《法学总论》则把着眼点放在人的权利和财产关系等问题上。‎ 这一变化表明(   )‎ A.统治者决定法律的价值取向 B.帝国时期法律体系更加完备 C.人文主义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D.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法律调整 ‎19.   2017年,“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评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出现说明(   )‎ ‎①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被改变 ‎②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领导者的角色 ‎③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走向成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   由于美国股票市场和新兴电子计算机技术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一片兴旺,一些观察者重提20年代的繁荣和无节制的投机活动,以及1929年美国股市的崩溃。‎ 这些观察者们反思的是(   )‎ A.世界经济的制度化                   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C.世界经济的体系化                   D.世界经济的区域化 ‎21.   在西周时代,除了中央直接分封各路诸侯外,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再分封。诸侯一般将中心地区留给自己直接统治,其余土地再分封给他嫡长子以外的亲属一一卿大夫,此类封地称为“采邑”,卿大夫也将自己分得的采邑再分封给他嫡长子以外的亲属一一士,称作禄田。于是,全国就形成了一个以王室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由四周拱卫的统一的等级分明的宗法分封政治结构。‎ 下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体现了周天子高高在上的君主专制权威 B.体现了分封制下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 C.体现了西周宗法中嫡子继承的血缘关系 D.体现了周代礼乐文明下君臣的文化联系 评卷人 得分 二、材料题 ‎22.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 ‎——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 材料三 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 ‎1.依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及流通方面有怎样的进步。‎ ‎2.依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进世界市场发展方面有什么新进展。 3.根据材料三,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 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请据此为我国当前合理参与全球化竞争提出两条有益建议。‎ ‎23.国家政策可以促进或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当时运用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于有效动员和集中国家有限的资源,迅速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保证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这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 ‎——陈先《九十纪行》‎ 材料二 到21世纪初,在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现市场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5%,社会主要商品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达90%。‎ ‎——人教版必修二 材料三 中国政府干预经济、管理市场自古有之,主要表现在政府对市场的管理及对贸易的参与方面。其中,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城镇市集,划分销售地区;规定贸易时间,限制夜市交易,推行抑商政策,加强商人管理;严查商品质量,不许伪劣入市;调控市场物价、严格物价管理;利用税收政策,调节社会经济;统一衡器币制,方便货物交易;制发契券票帖,规范贸易行为;缉盗贼防火灾,保证财货完全;制订交通规则,维持市场秩序。政府对贸易的参与主要表现在官营贸易及官吏经商两方面。通过历史上政府干预经济问题的考察分析可得出结论,政府要“适度”干预经济。‎ ‎——丁长清《中国历史上政府干预市场问题的考察》‎ 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我国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有何变化?如果仅依据材料一评价建国后30年的经济体制,会有何缺陷?‎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中国古代、近现代经济史方面的史实,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材料三的结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汉书》载,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公元前74年,汉昭帝逝世,无子,霍光立刘贺为皇帝。然而不久,霍光与群臣联名上奏刘贺入朝后的劣迹,如: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要求废黜刘贺。皇太后准奏。前63年,刘贺受封为海昏侯。‎ 材料二 自武帝崩后,霍光辅政,专权十余年。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又亲信昌邑旧臣,计在位二十七日,遣使者“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 ‎——摘编自廖伯源《昌邑王废黜考》‎ 材料三 刘贺墓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一些人据此轻易判断:刘贺绝非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 ‎    ‎ ‎——摘编自辛德勇《海昏侯刘贺》等 ‎1.刘贺封号与汉代哪一制度有关?概括《汉书》所载刘贺帝位被废原因。 2.材料二对刘贺被废原因是如何解释的?说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为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出土文物所印证的史实。这些出土文物对材料一、二有何价值?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关于刘贺的评价?‎ ‎25.阅读材料:‎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牛顿说:“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 ‎   材料一 牛顿的秘书谈到过牛顿“废寝忘食”的程度:他陷入极度的冥思苦想之中,连自己吃了饭没有都记不清楚。只要有一小时不看书学习,他就认为是浪费了光阴。他一天总共只睡四五个小时,特别在秋天和冬天,他的化学实验室里的炉子整日整夜地烧着。‎ ‎——摘编自【德】H·武辛《伊萨克·牛顿》‎ ‎   材料二 牛顿和菜布尼兹就教学问题保持着通信。牛顿自己承认菜布尼兹对这个学科的精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过于自信的牛顿拒绝与他直接讨论微积分问题,他深信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绝不可能达到自己这种水平,而时间却必须为牛顿停留,毕竟他是一个受主偏爱的人。牛顿也许是最伟大的炼金术士。牛顿除了做了不计其数的试验,还读了几乎所有他能买到或借到的炼金术书。托马斯·佩莱博士是皇家学会的一位德高望重的成员,牛顿死后留下的论文就由他来挑选发表,他被牛顿在炼金术方面的冒险吓坏了,因此大胆地在这些黄料的封皮上写下了“不适合出版”。‎ ‎——摘编自[美]盖尔·E·克里斯汀森《牛顿与科学革命》‎ 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材料一,概括牛顿在开展科学研究时表现出优秀品质。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牛顿科学理论贡献。‎ ‎2.牛顿对于莱布尼兹表现出的态度,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在材料二中是如何体现的?概括托马斯·佩莱博士写下了“不适合出版”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26.阅读下列材料:‎ ‎   克里特文明是爱琴海地区的古代文明,拥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   材料一 克里特岛上的山区长满了森林,提供了建造单桅商船的木材。米诺斯人驾着这些商船,满载着来自埃及的粮食、象牙和玻璃,来自叙利亚的马和木材,来自爱琴群岛的银子、陶器和大理石,来自塞浦路斯的铜,以及自己岛上产的橄榄油和陶器,往返于地中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   材料二 考古学家尼古拉·普拉东在克里特岛上发掘出土了“宏伟的宫殿、别墅、农场、居民区和规划整齐的城市、港口设施、贯穿全岛的公路网、教堂和秩序井然的墓地”。居民的生活是相当“现代化的”:“所有城市中心都有完备的污水排放系统、卫生设施和家庭厕所。”大量的壁画、塑像、花瓶、雕刻品,它们体现出活泼而快乐的艺术风格。‎ ‎——摘编自闵家胤主编《阳刚与阴柔的变奏》‎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克里特文明产生的有利条件。‎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里特文明兴盛时期城市获得了怎样的发展?‎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克里特文明的发现对于认识欧洲历史有什么意义?‎ ‎2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 为培养建设资本主义新国家所需要的政治家、科技人才、产业工人和军人,新政府取消了以儒学为中心的封建教育,效法西方国家建立了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实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近代学校体系,并努力在全民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一些洋学家和思想教育界名流于明治六年(1873年)成立了研究和传播西方民主思想的学术团体——“明六社”,创办机关刊物《明六杂志》,积极宣传改革思想,提倡自由主义、欧化主义,对日本人民进行启蒙教育。明治政府还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如“改历”、“易服”、“剪发”等,以改变中世纪的风俗习惯,倡导西方人的生活方式。 ‎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学习西方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文明开化的主要内容及实质。‎ 参考答案 ‎ ‎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相关内容。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国民政府,国葬仪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材料的核心,即体现出“国共双方都比较看重戴安澜将军的功绩”。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D属于无关项;A项属于误选项,不能够体现材料核心意思。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C。‎ ‎2.答案:B 解析:题干中莫言作品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只有B符合题意。A和C均属于现代主义文学。D属于苏联无产阶级文学。‎ ‎3.答案:D 解析:根据“1947年2月1日”,可见此时还处于国共内战时期即解放战争时期,“另起炉灶”方针是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时间不符,也无从体现“开始实行”,故A错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应是在1949年建国后实行,时间不符,故B错误;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也是由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故C错误;根据“一切丧权辱国条约”等信息可见中国共产党认为国民党政府是在出卖国家利益,故选D。 【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材料强调发挥商业在经济中的作用,属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探索,计划经济体制还未建立,故A项错误;大工业的基础地位成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依据,但材料的主要意思是通过商业建立农业与大工业的经济联系,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不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主张,故C项错误;部分发展商品经济,奠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基础,是列宁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索,故D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材料“灯箱广告”说明夜间可以从事商业贸易,在此之前城中的贸易时间和地点收到严格的限制,说明此时贸易时间限制被打破,故B项正确。家庭手工业主要纺织业等,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商业竞争不是材料体现主要信息,故C项错误;广泛使用说法绝对,故D项错误。‎ ‎6.答案:B 解析:‎ ‎7.答案:C 解析:‎ ‎8.答案:C 解析:‎ ‎9.答案:B 解析:‎ ‎10.答案:C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D 解析:‎ ‎14.答案:D 解析:‎ ‎15.答案:B 解析:‎ ‎16.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具有 “两重意义”,故A项正确。‎ ‎17.答案:A 解析:‎ ‎18.答案:D 解析:‎ ‎19.答案:C 解析:‎ ‎20.答案:B 解析:‎ ‎2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周王将王畿以外的土地、人口分封给各诸侯,各诸侯在自己领地内除留给自己的中心统治区域外将其余土地再分封给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土地给士,层层分封,形成了以王国、采邑、禄田等不同等级的以领地为核心的宗法分封结构,可见此现象体现了分封制下诸侯与周王的经济关系,故选B。西周时尚未形成君主专制制度,故A项错误;“血缘关系”“文化联系”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C、D。‎ 二、材料题 ‎1.答案:1.工业生产的方法有重大改进;农业机械的发明有相当进展;发明了新交通工具;形成了世界市场。 2.资本输出成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由此形成世界资本、金融体系。 3.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据工业制成品市场,广大的亚、非、拉美落后国家成为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供应地。 4.积极影响:有利于世界经济的联系与科技进步;消极影响: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秩序。建议:占据科学技术的制高点;积极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努力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源于材料、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迅速的运输工具”“导致一个…… 世界市场”,从四方面概括“进步”。 2.根据材料信息“资本输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得出答案。 3.根据材料信息“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提炼概括。 4.第一小问首先综合材料一、二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科技进步、经济联系的积极影响,然后结合材料三分析其消极影响。第二小问回答时注意“据此”的提示,从科技、经济联系、国际经济秩序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2.答案:1.变化:从国家全面干预、计划经济,到利用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计划)相结合。‎ 缺陷:只看到其成就,看不到其存在的问题。 2.略 解析:‎ ‎3.答案:1.郡国并行制度。失礼仪,乱制度。2.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矛盾激化。材料一是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史事分析。 3.儒学成为正统。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不客观、充分。‎ 解析:1.制度:由材料一中的“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之子,幼年继承王位”可知这是属于分封制,再结合所学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可知,当时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度。原因:由材料二中的“居丧时无悲哀之心,不素食,掠取女子,废礼仪”可得出是因为失礼仪,由“即皇帝位后,未祭祀宗庙就以最隆重祭礼祭祀其父”可得出是因为乱制度。 2.解释:由材料二中的“昌邑王刘贺入京继位后,急欲亲政”、“有收回权力之迹象”、“霍光为保持权势,遂废刘贺”等信息可以得出由于霍光专权,刘贺急于收权,所以双方矛盾激化,出现刘贺被霍光上奏而废的结果。不同:由材料一中《汉书》记载来看,材料一是对相关史实的史事记述,材料二是对其进行的解读,即史事分析。 3.史实: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笞。《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这些出土印证了所学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的史实。价值:刘贺墓出土的这些文物对于解读材料一、二中关于刘贺被废的史实和分析应该是多了一些证据,所以其价值就是丰富了材料一、二的史事记述和分析。看待:根据材料三中“轻易判断”可以看出作者的观点,根据历史研究孤证不立的原则,应该说客观地讲,仅凭现有出土文物推翻《汉书》对刘贺的记述不客观、论据并不充分。‎ ‎4.答案:1.品质:深入思考;专注;珍惜时间,勤奋。 ‎ 贡献: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或形成经典力学理论;提出万有引力;光的本质是粒子或《关于光与色的新理论》。 2.特征:过于自信。‎ 体现:认可莱布尼兹数学研究水平;但拒绝与他交流。‎ 原因:维护牛顿的科学权威,避免炼金术士角色影响牛顿伟大的科学家的形象。 3.方法:要全面了解;要立足个人对社会发展贡献;要看主流;要客观、公正评价。‎ 解析:‎ ‎5.答案:1.有利条件:地理环境优越;克里特人擅长航海,拥有高效能船队;对外贸易活跃;拥有丰富的物产。 2.发展:形成了以宫殿为中心的合理布局;城市商业发达,文明程度较高;城市生活时尚,充满情趣;城市规模庞大,人口众多。 3.意义:与周边的文明中心相互影响吸收,造就欧洲早期文明的辉煌;是古希腊文明乃至欧洲文明的源头,推进了欧洲文明的历史。‎ 解析:‎ ‎6.答案:1.背景:明治政府推翻幕府政权,急需培养新式人才;对西方先进文化的学习和考察;明治政府认识到自身文化的落后 2.内容: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派造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传播西方民主思想:生活习俗上,大力推行西化。‎ 实质: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建立资本主义精神文明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