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7.50 KB
  • 2021-05-13 发布

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高分突破模拟试卷 选修模块 学科素养评估卷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选修模块 学科素养评估卷 ‎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关于“大肠杆菌培养和分离”的操作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工具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解析 高压灭菌加热结束后,自然冷却待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A错误;倒平板时,应先打开皿盖的一边,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再盖上培养皿盖,将培养皿置于水平位置,轻轻晃动,使培养基铺满底部,待其凝固,B错误;接种时接种工具经灼烧灭菌后,需先冷却后,再挑取菌落,C错误;由于培养皿是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的,所以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D正确。‎ 答案 D ‎2.生产实践中利用紫甘薯制酒可提高其附加值,工业化大规模制酒前,需要将酵母菌种扩大培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将酵母菌种接种至固体培养基中 B.最后应使用由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等物质制备成的LB培养基培养菌种 C.所有操作工具都必须选择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 D.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接种工作时,应关闭事先打开的紫外灯 解析 培养酵母菌应该使用液体培养基,A错误;LB培养基主要用于培养细菌、扩增菌种数量,酵母菌是真菌,通用的培养基是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B错误;不是所有的操作工具都必须选择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如接种环使用灼烧灭菌,C错误;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接种工作时,应关闭事先打开的紫外灯,D正确。‎ 答案 D ‎3.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和分离大肠杆菌都使用了LB培养基,其成分(  )‎ 13‎ A.前者含琼脂,后者不含琼脂和琼脂糖 B.两者都含有琼脂 C.前者含有琼脂糖,后者不含琼脂糖但含琼脂 D.两者都不含琼脂和琼脂糖 解析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的培养基中含有琼脂糖,而分离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不含琼脂糖但含琼脂这种凝固剂,所以选C。‎ 答案 C ‎4.将淀粉溶液以一定流速从固定化α-淀粉酶反应柱上端滴入,再在反应柱下端接取少量流出液进行KI-I2颜色测试,结果未呈现红色。下列有关此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反应柱中没有α-淀粉酶被固定 B.流速过快淀粉未被水解 C.接取的流出液是蒸馏水 D.流速过慢淀粉被水解成葡萄糖 解析 反应柱中没有α-淀粉酶被固定,则淀粉不会被水解,导致KI-I2颜色测试结果未呈现红色,A正确;流速过快淀粉未被水解,会导致结果未呈现红色,B正确;接取的流出液是蒸馏水,则结果未呈现红色,C正确;淀粉溶液经过α—淀粉酶后的水解产物是糊精,不是葡萄糖,D错误。‎ 答案 D ‎5.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上的细菌含量 B.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 C.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 D.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 解析 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灭菌是否成功;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一种细菌;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先灭菌再分装到培养皿。‎ 答案 B ‎6.如图是澄清苹果汁生产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13‎ A.实验中所用的固定化果胶酶吸附后可永久使用 B.为防止杂菌污染,图示装置制作完毕后需瞬间高温灭菌 C.通过控制阀调节苹果汁流出的速率,保证反应充分进行 D.固定化果胶酶不可重复使用,每次生产前需重新装填反应柱 解析 酶在水溶液中很不稳定,且不利于工业化使用,常用固定化技术使之成为不溶性于水而又有酶活性的制剂。实验中所用的固定化果胶酶吸附后可重复使用,但酶活性也受影响,不能永久利用,A错误;固定化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图示装置制作完毕后瞬间高温灭菌会使酶失活,B错误;通过控制阀调节苹果汁流出的速率,保证反应充分进行,C正确;固定化果胶酶可重复使用,D错误。‎ 答案 C ‎7.家庭中制作泡菜的方法: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温度适宜的地方。下列与此过程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消毒 B.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 C.制作泡菜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和种类将减少 D.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大量的食盐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过程 解析 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乳酸菌进行厌氧呼吸消耗有机物,有机物的干重减少,种类增多,C错误。‎ 答案 C ‎8.菊花茎的切段在发芽培养基培养的过程中,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茎的切段不能带有叶片 B.要始终保持在无菌环境中培养 13‎ C.培养基中苄基腺嘌呤与萘乙酸的比例要求较高 D.茎的切段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可形成丛状苗 解析 植物组织培养时,菊花茎的每个切段至少应带有1张叶片。‎ 答案 A ‎9.下列关于克隆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克隆的主要用途之一是筛选出缺乏特殊基因的突变细胞系 B.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Cl,不能筛选出抗盐突变体 C.植物经多次继代培养后,不会丧失全能性的表达能力 D.有限细胞系比无限细胞系更容易克隆 解析 细胞克隆的主要用途之一是筛选出缺乏特殊基因的突变细胞系,A正确;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NaCl,能筛选出抗盐突变体,B错误;培养的植物细胞全能性的表达,在不同植物种类之间,甚至在同种植物的不同基因型之间都有很大的差别,许多重要的农作物,诸如小麦、玉米、水稻、大豆、棉花等,它们中的一些品种或品系的培养细胞也能诱导出再生植株;但是,它们许多品种的培养细胞却难以进行再分化;即使能表达的品系,在多次继代培养后,也会丧失其全能性的表达能力,C错误;无限细胞系比有限细胞系更容易克隆,D错误.‎ 答案 A ‎10.下列有关胚胎移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供体与受体是同一物种的雌性 B.受体与供体保持相同的的生理状态 C.供体胚胎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 D.多胚胎移植在提高妊娠率的同时,常可获得性状完全相同的孩子 解析 胚胎移植时,供体与受体应该是同一物种的雌性个体,A正确;受体与供体应保持相同的的生理状态,B正确;供体胚胎与受体子宫需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C正确;多胚胎移植可提高妊娠率,但移植的多个胚胎性别不一定相同,性状也有差异,D错误。‎ 答案 D ‎11.关于细胞系和细胞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代培养得到的细胞也可以是细胞系 B.细胞株是特殊的细胞系 C.连续细胞系都获得了不死性 13‎ D.连续细胞系不一定都发生了转化 解析 传代培养得到的细胞系往往具有异倍体核型,原代培养得到的细胞也可以是细胞系,A正确;细胞株是特殊的细胞系,B正确;连续细胞系都获得了不死性,C正确;连续细胞系肯定都发生了转化,D错误。‎ 答案 D ‎1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 B.大肠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载体 C.若目的基因的序列是未知的,可选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D.DNA连接酶催化氢键和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解析 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是可用于筛选含重组DNA的细胞,但不能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A错误;大肠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载体,B正确;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C错误;DNA连接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D错误。‎ 答案 B ‎13.某研究小组准备对某种动物的胚胎干细胞进行动物细胞培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胎干细胞在不加饲养层的培养基中培养会出现细胞分化 B.可从原肠胚中获取胚胎干细胞 C.胚胎干细胞在原代培养过程中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的现象 D.胚胎干细胞经培养能分裂分化成新个体 解析 加饲养层的胚胎干细胞可以保持分裂而不分化,不加饲养层的胚胎干细胞能分化成组织器官;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囊胚),内细胞团为胚胎干细胞,原肠胚已经发生细胞分化;如果不出现接触抑制现象,那么细胞已经发生癌变,因此胚胎干细胞的原代培养也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胚胎干细胞虽然具有发育全能性,但是凭目前技术还不能将干细胞培养成新个体。‎ 答案 A ‎14.下图表示通过体外受精培育牛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13‎ A.获取的精子经获能后才能进行体外受精 B.②过程只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C.③过程的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 D.④过程属于胚胎移植过程 解析 在进行体外受精时,获取的精子需获能后才能进行体外受精;图中的②过程是受精作用,该过程涉及精卵细胞的识别、细胞膜的融合(与膜的流动性有关)、核的融合等;③过程是卵裂过程,该过程的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④过程是将早期胚胎移入受体子宫的过程,属于胚胎移植过程。‎ 答案 B ‎15.塔式蚯蚓污水处理系统(下图所示)采用人造湿地原理,利用植物根系和蚯蚓等处理,通过泥、沙、小石、大石四层过滤,这样重复几次后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系统的群落由植物和蚯蚓构成 B.该系统属于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C.该系统的群落只有垂直结构,不存在水平结构 D.输入该系统的总能量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解析 该系统中的生物不止植物和蚯蚓,故植物和蚯蚓构不成群落;群落既有垂直结构,也有水平结构;输入该系统的能量包括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答案 B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5小题,共70分)‎ ‎16.(14分)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13‎ ‎(一)脲酶是催化尿素分解的特异性水解酶。该酶可从刀豆等豆科植物提取,现被广泛应用于尿素废水的净化过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脲酶可以催化尿素分解为________,其中碱性物质可以能使酚红指示剂变为________。‎ ‎(2)为了提高脲酶的利用效率,可以采用固定化酶技术将其固定。酶的固定化方法有:吸附法、共价偶联法、包埋法和________。‎ ‎(3)实验室中可以采用吸附法将该酶制成固定化酶柱,让尿素废水过柱前,先用10倍体积的蒸馏水洗涤酶柱,目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脲酶除了从植物获取外,还可以来源于土壤中的微生物。为了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采用的分离方法操作最简便的是________。下列有关该分离方法的操作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必须使用固体培养基 B.必须在酒精灯火焰旁接种 C.必须将接种后的培养皿倒置培养 D.必须将接种前的培养皿、培养基、土壤悬浮液等进行灭菌处理 ‎(二)我国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技术,成功培育出了能分泌人类白蛋白的转基因牛“滔滔”。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科学家需利用促性腺激素,使优质母牛________,而后再从卵巢中采集卵子培养。采集优质公牛的成熟精子,需先培养在含肝素等物质的溶液中,目的是使精子________。成熟的卵子和精子在培养液中完成受精。‎ ‎(2)获得目的基因后,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酶,将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形成重组DNA分子,然后用________(方法)将其导入受精卵中。当受精卵分裂到囊胚期时,需要取滋养层细胞进行________鉴定,以确保发育成熟的牛能分泌乳汁。‎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选用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因为全能性容易实现 B.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C.若将早期胚胎进行均等切割,可获得同卵多仔 D.转基因牛“滔滔”并不属于克隆动物 答案 (一)(1)NH3和CO2 红色 (2)交联法 (3)除去未吸附的游离脲酶 (4)划线分离法 D 13‎ ‎(二)(1)超数排卵  获能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连接 显微注射 性别 (3)B ‎17.(14分)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利用酵母菌也可制作葡萄酒,下图为实验室制作葡萄酒的基本流程:‎ ‎(1)上述流程中,A为________过程,该过程中酵母菌的呼吸类型主要是需氧呼吸,B为________过程。用KMnO4溶液浸泡葡萄的目的是________。发酵瓶中葡萄汁的装量应控制在容器的2/3以下,主要原因是发酵过程有大量________产生,会使发酵液溢出。‎ ‎(2)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是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后通过筛选可以得到具有这些特性的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菌液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 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添加________和调低pH值,加________后灭菌,制成固体培养基。‎ 步骤3:将紫外线照射后的菌液________,涂布在培养基平面上。‎ 步骤4:根据是否能在培养基上生长筛选出突变菌。‎ ‎(二)下面是关于植物克隆和生态工程的问题。请回答:‎ ‎(1)为培育能高效吸收和富集重金属汞的转基因优质水稻,常需要将含目的基因的重组DNA通过________转入到植物细胞中,再培养成转基因水稻。‎ ‎(2)转基因水稻在多次继代培养后会丧失________的表达能力。‎ ‎(3)植物克隆的技术基础是________;在植物克隆试验研究中,要尽量选择性状优良,细胞全能性表达充分的________。‎ ‎(4)将水稻的秸秆进行“过腹还田”,利用畜禽粪便等培养食用菌再培养蚯蚓,蚯粪残渣再作为水稻田的肥料,利用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技术;同时利用该技术能生产出无公害大米的原因是减少了________的使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 ‎(5)下面有关农业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人类食物生产系统的两大支柱是种植业和渔业 B.根据耕作方式,设计套种、间种和轮种技术 C.利用动物的不同习性,设计立体养殖技术 D.利用生物种间关系,发展生物防治技术 13‎ 答案 (一)(1)菌种扩大培养 接种 消毒 二氧化碳 ‎(2)高浓度蔗糖(葡萄糖) 琼脂 稀释 ‎(二)(1)质粒 (2)细胞全能性 (3)植物组织培养 基因型 (4)物质良性循环 化肥和农药 (5)A ‎18.(14分)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在20世纪50年代,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各个生产领域,到了70年代又发明了固定化酶技术。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固定化酶技术将酶固定在________________上,使酶既能与________接触,又能与________分离,同时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能________。常用的固定方法有吸附法、共价偶联法、交联法和包埋法等。‎ ‎(2)“α-淀粉酶的固定化及淀粉水解作用的检测实验”中:‎ ‎①α-淀粉酶固定在________上,使用了如图中方法________(填号码及名称)。‎ ‎②实验中,用滴管滴加淀粉溶液时,使淀粉溶液以________的流速过固定化酶柱,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灌注了固定化酶的注射器在使用完后要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固定化柱,并放置在________保存。‎ ‎(二)世界首个细胞核移植“三父母”婴儿已于2016年4月诞生,引起全球广泛关注。医生首先从母亲的卵细胞取出细胞核,并将其注入已去掉细胞核的捐赠者的卵细胞内,重组细胞就拥有了母亲的核DNA以及捐赠者的线粒体DNA,最后再利用精子进行体外受精。‎ 请回答:‎ ‎(1)医生用这一方法同时培育了5个胚胎,因此母亲的卵巢事先需经________处理以获得更多的卵细胞;体外受精前,精子需经培养达到________状态。‎ ‎(2)下列关于体外受精及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精子和卵细胞表面有特异性相互识别的蛋白 B.2~8细胞期的卵裂球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C.中胚层是由外胚层的细胞增殖分裂形成的 13‎ D.体外受精使用的培养液和早期胚胎培养液成分相同 ‎(3)受精卵需经早期发育培养,才能完成植入或着床,通常移植的最适宜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会形成滋养层细胞,这部分细胞将发育成________________。‎ ‎(4)在英国获得批准的“三父母”技术则不同,是捐献者的卵细胞与父亲的精子经体外受精形成的受精卵去核后,注入父、母亲所形成受精卵的核,以剔除母亲线粒体中有缺陷的基因信息。该过程涉及的生物技术有体外受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胚胎移植。‎ 答案 (一)(1)不溶于水的载体 反应物 产物 反复利用 (2)①石英砂 乙、吸附法 ②0.3 mL/min 使淀粉充分与酶接触 ③用10倍体积的蒸馏水 ‎4 ℃‎冰箱 ‎(二)(1)超数排卵(促性腺激素也得分) 获能 (2)D (3)发育到8细胞以上的胚胎(早期囊胚、早期胚胎、桑椹胚也可) 胚胎的附属结构(胚外结构、胚盘等合理答案也可) (4)核移植 胚胎体外培养 ‎19.(14分)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回答下列生物技术实践的有关问题。‎ ‎(1)在探究利用果胶酶制作果汁的最佳条件实验中,加入95%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与____________发生重氮化反应,这一产物再与N-1-萘基乙二胺结合,形成紫红色产物,可用____________法定量。‎ ‎(3)将石英砂和α-淀粉酶搅拌混合后,装入注射器中,接着用10倍体积的蒸馏水洗涤此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醋过程中,乙瓶为发酵瓶,对乙瓶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乙瓶内装锯末至八分满 B.乙瓶上口通过一个双通活塞与甲瓶(装有酒水混合物)的下口相连 C.乙瓶下口有一直角玻璃管,内塞脱脂棉,此管的另一端要比瓶内锯末低一些 D.醋化醋杆菌的培养物加在酒—水混合物中混匀后,要调pH至7.0,然后倒入乙瓶中 ‎(5)为提高果酒的品质,发酵时常采用人工培养的纯净菌种。实验室中获取纯净菌种常用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植物组织培养时,应首先将至少带有1张叶片的菊花幼苗切段放入________培养基中培养。‎ ‎(二)回答下列现代生物技术的有关问题:‎ 13‎ ‎(1)动物的细胞和组织培养是________的技术基础。在动物细胞培养中,有原代培养和________培养,可出现细胞系和细胞株。‎ ‎(2)下列有关细胞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二倍体细胞通常为有限细胞系 B.连续细胞系就是恶性细胞系,具有异体致瘤性 C.能连续多次传代的细胞系称为连续细胞系 D.从细胞系中获得的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称为细胞株 ‎(3)在动物细胞培养中,往往使用CO2培养箱,其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胚胎干细胞的培养也需要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胚胎干细胞来自囊胚的________(结构),具有________特征。培养胚胎干细胞时,首先要在培养皿底部制备一层细胞,称为饲养层,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答案 (一)(1)使果胶析出 (2)对氨基苯磺酸 光电比色 (3)除去未吸附的游离的淀粉酶 (4)C (5)划线分离法和涂布分离法 (6)生芽 ‎(二)(1)动物克隆 传代 (2)B (3)维持培养液的pH ‎(4)内细胞团 发育全能性 促进胚胎干细胞生长,抑制其分化 ‎20.(14分)回答下列(一)、(二)小题:‎ ‎(一)锈去津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它是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锈去津在土壤中不易降解,为修复被其污染的土壤,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锈去津的细菌(目的菌)。已知锈去津在水中溶解度低,含过量锈去津的固体培养基不透明。‎ 回答下列问题:‎ ‎(1)为选取能降解锈去津的细菌,应选取________________土壤样品加________(A.蒸馏水 B.清水 C.生理盐水 D.无菌水)制备成土壤浸出液。‎ ‎(2)本实验中在固体培养基分离细菌的方法为____________,接种后的培养皿________后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特征。‎ 13‎ ‎(3)测得A~C瓶中三类细菌的最大密度如下图所示:‎ 由图推断,从A瓶到C瓶液体培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并提高其密度;甲类细菌密度迅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固体培养基上,________菌落即为目的菌落。‎ ‎(二)为了增加矮牵牛植株的耐旱能力,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耐旱基因,拟将其与质粒重组,再导入矮牵牛中。‎ ‎(1)耐旱基因两侧DNA序列所含的限制酶酶切位点如下图所示。下列作为载体最好的是________。‎ ‎(2)重组质粒导入矮牵牛的方法有多种,一是通过____________转化法,将其导入矮牵牛组织中;二是制备矮牵牛的____________细胞,通过显微注射导入。欲筛选已导入耐旱基因的矮牵牛细胞,应利用重组质粒中的____________。‎ ‎(3)筛选出成功导入耐旱基因的细胞后,利用____________技术培育获得转基因的矮牵牛植株。要确认耐旱基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正确表达,应先从分子水平检测此再生植株中____________,如果检测结果呈阳性,再在田间试验中检测植株的________是否得到提高。‎ 解析 (一)(1)应从过量使用过锈去津的土壤取样,这样获得目的菌的成功率高;土壤浸出液由土壤样品加无菌水配制而成。(2)从平板上菌落生长的情况判断,是涂布分离法;接种后的平板应倒置培养,以防水珠滴落于培养基上。(3)从A瓶到C瓶液体培养并不断在平板上分离,可以逐渐筛选得到分解能力更强的、适应能力更好、密度更大的目的菌;从培养条件看,缺少可利用的氮源和供氧可能是甲类细菌密度迅速降低的原因。(4)固体培养基上,有透明带菌落即为能利用锈去津的目的菌落。(二)(1)A质粒只有Nhe Ⅰ酶切点,只用该酶不能切下目的基因;B质粒和目的基因用Alu Ⅰ酶切后重组时可能出现倒接、自身环化等其他情况;C质粒用Nhe Ⅰ酶、Alu Ⅰ酶切后再重组时可能出现非目的基因片段;‎ 13‎ D质粒情况相对最好。(2)重组质粒导入矮牵牛可通过农杆菌转化法,也可通过制备原生质体后,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导入;重组质粒的标记基因是筛选含目的基因细胞的重要依据。(3)把细胞培育成植株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可从分子水平检测基因表达产物,以及从个体水平观察其性状得知。‎ 答案 (一)(1)使用过锈去津 D (2)涂布分离法 倒置 (3)筛选或选择目的菌 培养液中缺少甲类细菌可利用的氮源(或有氧条件抑制了甲类细菌的生长)‎ ‎(4)有透明带 ‎(二)(1)D (2)农杆菌 原生质体 标记基因 (3)植物组织培养 耐旱基因表达产物 耐旱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