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2 MB
  • 2021-05-13 发布

2020版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5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学案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5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加试)‎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历史遗迹——万里长城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一)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举措及意义【加试】——(c)‎ ‎(1)通过《世界遗产公约》。‎ ‎(2)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遗产进行保护,提供技术和经费的援助。‎ ‎(3)成立世界遗产中心:负责《世界遗产公约》实施的日常工作。‎ 24‎ ‎2.《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名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加试】——(b)‎ ‎(1)《世界遗产公约》:1972年达成协议并通过。‎ ‎①各缔约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必要时可利用国际的援助和合作。‎ ‎②将一部分“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加以重点保护。‎ ‎(2)《世界遗产名录》‎ ‎①类型: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②标准:真实性和完整性。‎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通过,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具体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方面。‎ ‎3.确认世界遗产的重要原则和世界文化遗产登录标准 ‎【加试】——(c)‎ ‎(1)原则 ‎①真实性,是指遗产产生时以及后来形成的各种特性。‎ ‎②完整性,一是指范围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的保护遗产组织与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的完整;二是指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要尽可能的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相互连接的相关部分,完整地体现其文化价值。‎ ‎(2)登录标准:必须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符合一项或几项标准。‎ ‎4.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加试】——(c)‎ ‎(1)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教科书。这种价值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未来的人类。‎ ‎(2)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 ‎(3)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5.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加试】——(c)‎ ‎(1)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反对对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环境作任何的改动,反对增加新的不协调的建筑,反对滥加假古董,甚至反对不必要的“修复”。‎ ‎(2)各缔约国应就本国的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提交定期的报告。保护不力导致遗产价值的丧失,则取消其世界遗产资格。‎ ‎(二)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 ‎1.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加试】——(b)‎ 24‎ ‎(1)战国时期,秦、赵、燕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修建长城。‎ ‎(2)秦始皇为防匈奴南下,命蒙恬大修长城。‎ ‎(3)汉武帝重修长城,匈奴不敢南下侵扰。‎ ‎(4)明代最后一次对长城进行大规模修建,应对蒙古贵族和女真贵族威胁。‎ ‎2.长城的建筑风格、结构和规模【加试】——(b)‎ ‎(1)长城的建筑风格: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朴实浑厚,粗犷奔放,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2)长城的建筑结构:长城是由城墙、关城、烽燧、城障和军用道路等共同组成的综合性军事防御工程,城墙是长城的主体。‎ ‎(3)长城的建筑规模:从春秋战国直到明代,总长度在五万多千米以上。无论从历史的悠久、工程的浩大,都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3.长城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加试】——(d)‎ ‎(1)长城的文化内涵:建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布局巧妙、结构合理,装饰艺术也有很高的成就。围绕长城,还产生了许多民间传说、戏曲、诗词歌赋、绘画雕塑等文学艺术作品。‎ ‎(2)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大积极作用和影响 ‎①防御作用:保护中原农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②中外关系: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③边疆作用:对长城沿线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 ‎④民族关系:促进各族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秦始皇陵的结构布局和历史文化内涵【加试】——(c)‎ ‎(1)建制布局:按照“事死如生”的原则,模仿都城的建制布局,宏伟壮观。‎ ‎(2)文化内涵:开创以陵寝、地宫和陪葬墓等为基本格局的帝王陵寝制度,历代皇帝,延绵不断。‎ ‎2.秦陵兵马俑的布局、阵容及其所反映的历史状况【加试】——(b)‎ ‎(1)兵马俑的布局与阵容 ‎①三个兵马俑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陶俑、陶马共约八千余件,在坑内编排有序,体现出严密的组织。‎ ‎②一号坑由步兵和车兵组成矩形方阵,面积最大;二号坑分四个不同方阵,兵种、兵器、战斗位置各异,是兵马俑坑的精华;三号坑面积最小,成“凹”字形结构,是兵马俑的指挥部。‎ 24‎ ‎(2)兵马俑反映的历史状况 ‎①展现秦军完整的军阵编列体系:一号坑为右军,二号坑为左军,未建成的四号坑为中军,三号坑为指挥部。‎ ‎②这支规模宏大的地下兵团——兵马俑军阵,生动展现了秦军威武雄壮的豪迈气势。‎ ‎3.秦陵兵马俑所体现的高超技术和艺术震撼力【加试】——(c)‎ ‎(1)技术高超:兵马俑的制作,成功把握了整体效果,比例匀称,神态逼真,生动传神。‎ ‎①武士俑:头梳各式发髻,身披各式铠甲或短袍,手持兵器,个个神采奕奕,面部表情丰富。‎ ‎②陶马俑:昂首竖耳,双目圆睁,大有嘶鸣腾跃之势。‎ ‎(2)秦兵马俑的艺术震撼力和历史文化价值:秦兵马俑的大型艺术群塑用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扫灭六国的磅礴气势和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一支奇葩。‎ ‎1.秦兵马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雕,反映出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的奇葩。兵马俑艺术与其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雕,以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真实刻画了秦军的风采,形象地展示了秦朝军队的兵种、编制和武器装备情况,生动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扫灭六国的磅礴气势和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出土,为我们研究秦朝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文学艺术及科学技术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2.长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长城不仅是防御性军事工程,也是一座伟大的艺术宝库,它的建筑艺术、装饰艺术均十分出色。围绕长城所产生的许多传说、戏曲、诗词歌赋、绘画雕塑等文学艺术作品进一步丰富了这座宝库。‎ ‎(2)长城是民族矛盾与融合的产物。它既是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也是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长城沿线定期开放和保护关市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3)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民族的脊梁,长城悠久的历史和所穿越的广阔空间、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丰富的文化内涵都显示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热爱和平、富有智慧和创造力的伟大民族个性。‎ 24‎ ‎(加试题)(2018·4月浙江选考,33)阅读文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莫遂(达到)于秦。秦皇负扆(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末俗以秦皇方(比)汉孝武(汉武帝)……孝武一怒,则大臣莫保其性……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搢(缙)绅所能拟已。‎ ‎——摘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 材料二 谈到中国的代表性文化遗产,不能不提及44年前的考古发现,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用铲子、刷子和棉签打开已尘封两千多年的黄土,一个排列严整、气势恢宏的神秘地下军阵重现世界。‎ 谜一样的秦陵,谜一样的始皇帝。有学者认为兵马俑生动传神,兵器与雕塑技艺高超;有学者则从历史认识入手,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帝国复杂而高效的管理系统的象征,并分析秦朝立下的行政系统,从上到下要经过两层或三层的金字塔结构。‎ ‎——据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等整理 ‎(1)仔细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论秦皇“秦制”建设有哪些特点,并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2)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秦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价值意义和陶俑群塑所反映的制作艺人之精神。②秦帝国“有功者必赏”的制度依据和造成“金字塔”结构的行政系统。(只作选择不作阐述者,不得分)‎ 答案 (1)特点:中央集权,不行分封制,不行世官制,平政守法。观点:肯定秦始皇功绩。‎ ‎(2)选择阐述①,价值意义:突出的普遍价值;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直观生动的历史见证;不同国家、民族相互交流学习的宝贵资源;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精神:工匠精神。‎ 选择阐述②,制度依据:军功爵制。行政系统:郡县制。‎ ‎[命题揭秘]‎ ‎(1)知识角度:加试第33题命题主要以中国史内容为核心主题立意,多以必修+人物,必修+遗产,人物+遗产的史料呈现,如本题则是必修一秦朝政治设计+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秦始皇+选修六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相结合命题。‎ 24‎ ‎(2)素养角度:凸显社会热点工匠精神、文化自信;通过兵马俑的艺术成就,直观生动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及匠人的专业素养。‎ ‎1.(加试题)(2018·绍兴选考检测)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东方卢浮宫”。1987年,甘肃敦煌莫高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入选的主要理由有(  )‎ ‎①为了解和认识佛教传入及其中国化的发展过程提供实物资料 ②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③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提供独特的见证 ④是其他国家了解中华文化的宝贵资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2.(加试题)(2018·普陀选考检测)秦始皇陵出土的武士俑不仅神态逼真,而且装饰各异,有轻装步兵、有重装步兵、有车兵、骑兵及警卫严密的指挥部。这说明兵马俑是(  )‎ A.大型军阵 B.只是陪葬的习惯器物 C.当时用活人陪葬的代用品 D.秦始皇陵的核心部分 答案 A 解析 秦始皇陵兵马俑直观再现了强大的秦代军阵,故选A。‎ ‎3.(加试题)(2016·10月浙江选考)古语云:温故知新。重温历史,汲取智慧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恩格斯曾经指出:“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将战国时代北边诸国的长城整合为“万里长城”。蜿蜒如带的长城横立在今天的北中国地区,长城以南,“其人耕稼以食”,大漠之间,“畜牧畋渔以食”。西汉之时,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史谓“凿空”。从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前100年,历20余年,沿河西走廊,曾多次大修长城,有意味的是,唐朝是少数没有大规模修筑过长城的王朝之一,有大臣曾建议唐太宗修复长城,太宗曰:“安用劳民”,一笑置之。‎ ‎——据《说中国》《历史》选修教材等整理 材料二 关于长城,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是,长城的线路,几乎与‎400毫米等降水线相重合。②长城的兴与修,取决于实际的社会政治状况。‎ 24‎ ‎——摘自冯天瑜《中国文化生成史》等 ‎(1)阅读材料一,按照“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思路,分析并概括秦汉修筑长城行动的预期目的及实际产生的结果。‎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解读哪一种认识?侧重解读①,请结合所学予以阐释说明,侧重解读②,请结合所学,以唐朝为例,从内政外交两个层面分析指出唐太宗对修复长城建议“一笑置之”的理由。‎ 答案 (1)预期目的: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南下侵扰。‎ 实际结果:保护了内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沿着长城西进的轨迹,形成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 ‎(2)侧重解读①,长城地处北部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长城是联结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纽带。‎ 侧重解读②,内政:贞观之治,民族团结政策;外交:积极友好和开放的对外政策。‎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宫殿建筑遗产 ‎(一)世界屋脊上的布达拉宫 ‎1.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加试】——(b)‎ 采用藏族的碉楼建筑形式,木石混合结构。宫墙全部采用花岗石砌筑,墙上开有藏式黑边方窗。墙基深入岩层,部分墙体的夹层还浇注铁汁,以增强抗震能力。用经幢、宝瓶、摩羯鱼及金翅鸟做脊饰的点缀。柱头檐部的装饰色彩艳丽、对比强烈。‎ ‎2.布达拉宫、大昭寺等建筑的藏汉合璧风格【加试】——(b)‎ 布达拉宫中体现的汉族建筑风格:殿顶飞檐翘角,殿内的木结构多采用中原殿堂的梁架、斗拱、藻井等形式,具有汉族的建筑特色。‎ ‎3.藏汉人民民族团结的精神文化内涵【加试】——(c)‎ 大昭寺内的珍贵文物:释迦牟尼鎏金铜像、《文成公主进藏图》等壁画,唐蕃会盟碑是汉藏两族人民友好团结的历史见证。‎ ‎(二)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 ‎1.北京明清故宫的布局结构和文化内涵【加试】——(c)‎ 24‎ ‎(1)布局结构:三重分别是宫城,即紫禁城、皇城和京城。以乾清门前的广场为界,故宫可分为南部的外朝和北部的内廷两部分。‎ ‎(2)文化内涵:故宫遵循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而建,从午门到玄武门形成了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主要建筑集中在线上,以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 ‎2.北京故宫三大殿建筑的地位和特色【加试】——(c)‎ ‎(1)指外朝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太和殿代表着封建皇权的核心,是三大殿中规模最大、气势最雄伟、装饰最华丽的殿,是现存中国古代最高最大的宫殿。中和殿供皇帝在大典前作短暂休息之用。保和殿是清朝皇帝举行除夕盛宴、殿试的地方。‎ ‎(2)地位:紫禁城的政治活动中心,占据故宫最重要的空间。‎ ‎(3)特色: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 ‎3.内廷建筑的地位和特色【加试】——(c)‎ ‎(1)三大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2)地位:皇帝及家眷的生活区。‎ ‎(3)特色:严谨富丽,具有阴柔之美;内廷的主体建筑坐落在中轴线上,布局紧凑实用。‎ ‎4.北京故宫所体现的宫殿建筑技艺和建筑风格 ‎【加试】——(c)‎ ‎(1)北京故宫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除了满足帝王生活、理政之外,还通过皇宫的建筑布局表现至高无上的皇权。南北贯通的中轴线上主要建筑高大豪华,两侧建筑低矮简陋,凸显出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 ‎(2)紫禁城细部装饰精致。雕刻、彩绘等装饰品,做工细致,堪称实用性和装饰性巧妙结合的典范。‎ ‎(三)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1.颐和园的修建历史、布局结构【加试】——(c)‎ ‎(1)修建历史 ‎①初建于乾隆年间,原为皇帝避暑消夏的行宫。‎ ‎②1860年被英法联军洗劫焚毁,后为慈禧太后祝寿重修,改名颐和园。‎ ‎③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再度破坏;慈禧重修形成现在规模。‎ ‎(2)基本布局 ‎①政治活动区——中心建筑:仁寿殿;其他:东宫门和南北九卿房。‎ ‎②生活居住区——中心建筑:乐寿堂;其他:玉澜堂、宜芸馆和德和园。‎ 24‎ ‎③游览区——万寿山前山、后山后湖、昆明湖。‎ ‎2.颐和园的园林建筑技艺和古典园林建筑风格【加试】——(c)‎ ‎(1)颐和园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艺术,而且创造性地吸收和借鉴了南北名园的胜景。‎ ‎(2)颐和园还汲取了西洋建筑的特色,将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1.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博物馆,它的造园艺术具有突出的成就 颐和园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园林建筑艺术,创造性地吸收和借鉴了南北名园的胜景。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是典型的水乡风格。此外,颐和园还汲取了西洋建筑的特色,将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园林建筑的博物馆。‎ ‎2.故宫的建筑思想与主要的建筑成就及特点 ‎(1)建筑思想 严格遵循中国古代的封建礼制秩序,体现等级制度。古代皇宫除了满足帝王生活、理政的要求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皇宫整齐严肃的建筑布局表现至高无上的皇权,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通过皇宫突出帝王权威对人们的精神感染作用,这种政治上的需要往往比它实际的使用要求更重要。故宫的建筑布局堪称突显皇权至尊的典范。‎ ‎(2)建筑成就及特点 ‎①建筑成就: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与独特风格,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和创造才能。‎ ‎②建筑特点:总体和谐中富于变化;装饰艺术丰富多彩;建筑色彩华丽鲜明,对比强烈。‎ ‎1.(加试题)(2015·10月浙江选考)下列建筑文化遗产,轴线分明,拱券艺术突出,寺庙文化特点明显的是(  )‎ A.颐和园 B.雅典卫城 24‎ C.布达拉宫 D.故宫太和殿 答案 A 解析 颐和园的建筑富有中国特色,布局轴线分明,拱券艺术特色突出,具有明显的寺庙文化特征;雅典卫城的建筑特色是外观宏伟壮丽,雕刻精致华美;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是藏汉合璧;故宫太和殿的建筑特色是代表着封建皇权的核心,规模极宏大、气势极雄伟、装饰极华丽。故选A项。‎ ‎2.(加试题)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其中殿试是最高一级,考中者称为“天子门生”,皇帝举行殿试的地方是(  )‎ A.太和殿 B.中和殿 C.保和殿 D.文华殿 答案 C 解析 保和殿是皇帝举行盛宴和科举殿试的地方,正确答案选C项。‎ ‎3.(加试题)(2017·11月浙江选考)学习历史,贵在知识发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略地说,凸字形的北京,北半是内城,南半是外城,故宫为内城核心,也是全城布局重心……贯通这全部署的是一根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这个格式的形成,一方面是遵循或承袭过去的一般的制度,一方面又由于所尊崇的制度同自己的特殊条件相结合所产生出来的变化运用。”——引自《梁思成全集》第五卷 材料二 “线性文化遗产”是近年来世界文化遗产关注的新领域,北京中轴线无疑是“线性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 就“中轴线”而言,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中轴线”表现了“择中”的观念,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②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颐和园的轴线分析,人们发现在与紫禁城尺度大体相同的皇家御苑中也有类似的轴线处理。——据唐晓峰《城市历史地理探索》等整理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遵循或承袭过去的一般的制度”的含义。综合材料一、二,以故宫为例,分析说明“中轴线”所凸显的文化价值意义。‎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材料一,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请结合所学对“择中”观念下的儒家思想核心内涵予以阐释。侧重分析②,请结合所学就“皇家御苑”颐和园的中轴线布局予以说明。(只作选择不作分析说明者,不得分)‎ 答案 (1)含义:传统礼制;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 24‎ 意义:主要建筑集中在中轴线上,突显皇权至尊;皇宫中轴线与整个城市中轴线相重合的设计规划世所罕见;“线性文化遗产”的典范;古代中国的“精神轴线”。‎ ‎(2)侧重分析①,中庸思想。恰到好处;和而不同;完美事物的构成,有赖于多种因素,特别是对立因素的统一与和谐。‎ 侧重分析②,颐和园中轴线布局体现在万寿山前山景区;两条垂直轴线统领;东西轴线由千步廊构成;南北轴线是前山的一条中轴线;周围建筑对称分布,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众星捧月之势。‎ 考点三 古代中国的古城、古村落遗迹 ‎(一)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1.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加试】——(c)‎ ‎(1)历史沿革:①西周宣王时,在此地修筑土城。‎ ‎②北魏开始,平遥作为县治所在地,延续至今。‎ ‎③明初大规模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 ‎(2)建筑布局及其文化内涵:平遥古城建筑布局是按照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安排的,端庄方正,中轴对称。它以贯通南北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反映了“神人共治”、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 ‎2.平遥古城中的古民居特点和古建筑研究价值【加试】——(c)‎ ‎(1)平遥古民居:城内至今保存三千多处,保存完好的有四百多处。平遥民居具有华丽大气和安全舒适的特点。‎ ‎(2)平遥古城的整座城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为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大量的明清时期商号店铺、四合院民居和宏伟的寺观建筑,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特别是晚清时期的城市建筑、居住形式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3.“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及其文化内涵【加试】——(c)‎ ‎(1)创立背景:平遥是明清晋商的主要发源地。票号是我国最早的一种私人金融机构,产生于明清平遥商业繁盛时期。‎ ‎(2)“日升昌”院落建筑富丽堂皇,墙高宅深,重门坚固,颇有“汇通天下”的气派。现今,“日升昌”票号已被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 24‎ ‎(二)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 ‎1.桃花源里人家——西递【加试】——(c)‎ ‎(1)特点 ‎①村落仿船形而建,整体轮廓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发展起来的宗族村落。‎ ‎(2)文化价值 ‎①西递村历经数百年的风雨飘蚀,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②西递村的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建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 ‎2.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加试】——(c)‎ ‎(1)概况:宏村位于黟县桃花源盆地的北缘。始建于明代,清代继续营建。有一百五十多座古建筑完好地保存至今,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称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古村落。‎ ‎(2)文化价值:宏村具有“枕山、环水、面屏”的幽美环境;民居开创了徽派建筑里别具特色的水榭民居模式,体现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3)代表建筑:承志堂是徽州古民居中建筑规模最大、雕刻艺术成就最高的一座古建筑。‎ ‎3.巧夺天工的村落水系【加试】——(c)‎ 皖南居民营建村落,一般都把村址选在背山面水之处,村民注意对水的利用和保护,既解决生活、灌溉和防火用水,又改善居住环境,调节气温,美化了村庄。‎ ‎4.徽派建筑艺术的杰出成就【加试】——(c)‎ 夹溪筑屋是徽派建筑的择地特点,而粉墙青瓦马头墙则是徽派建筑的显著特征。徽派建筑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堂和牌坊等建筑实体上,这就是人们称道的徽派古建筑的“三绝”。附着在这些建筑实体上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集中反映了徽派建筑艺术的成就,这就是人们赞不绝口的徽派古建筑中的“三雕”。‎ ‎1.山西票号出现的历史条件 24‎ ‎(1)中国的传统社会经济发展到明代中叶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力有较大的提高,加之国外白银流入的刺激,国内的商品货币经济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较以前更为活跃。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货币金融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突破兑换范围的信贷业务出现。另一方面,埠际贸易的开展,使商品流通幅度扩大,出现了不同地区债务结算和现金平衡等新问题,这就需要兑换的专业化。很明显,票号的出现适应了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2)为解决现金交易携带不便的问题,适应商业贸易范围扩大和交换的需要经营兑钱业务及典当业和印局的发展,构成了票号产生的社会客观基础。‎ ‎(3)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白银的流动越来越频繁。传统的镖局运输不仅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费用也很高,最主要的是没有安全保障。即使能够安全到达目的地,也需要商家付出相当大的精力,商人急需一种既安全又快捷的运现方式。基于这种社会需要,山西票号应运而生。‎ ‎2.比较皖南的典型村落——西递、宏村 ‎(1)相同点:都是我国古代皖南农村民居建筑的代表;都是以血缘关系发展起来的宗族村落;都深刻体现我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布局上都是围绕着某一个建筑为中心而建立起来的;装饰上都是以徽州传统的“三雕”为主;建筑主要经费来源于在外经营致富的徽商积累的财富等。‎ ‎(2)不同点:在整个村落布局的外形特性上西递是船形特征、宏村是牛形特征;村落水系中西递是以自然水系为主,宏村则是以人工水系为主等。‎ ‎1.(加试题)(2016·4月浙江选考,30)平遥古城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其古民居建筑的主要特点是(  )‎ ‎①轴线分明,左右对称 ②数量众多,保存完好 ③精巧秀丽,安全舒适 ④“三雕”精美,典雅俊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古民居是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以四合院为主,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尊卑有序,故①正确;古城内至今保存古民居3 000多处,保存完好的有四百多处,故②正确;平遥民居华丽大方,安全舒适,有别于精巧秀丽的南方民居,故③错误;民居院内,木雕、砖雕和石雕精美,配以剪纸窗花,显现一股典雅俊秀之气,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2.(加试题)(2018·奉化选考强化练)下列有关平遥古城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 ②对研究明清时期的城市建筑、人居形式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③平遥是晋商的主要发源地 ④古民居是平遥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24‎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对平遥古城的掌握。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3.(加试题)(2015·浙江文综,自选模块,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中摆着皇帝的九龙金漆宝座,两侧有六根沥粉贴金云龙图案巨柱,六个龙头都向内望着中央的宝座。宝座正上方的藻井内金龙盘卧,龙头下探,口衔宝珠(见下图)。这宝珠是一颗大铜珠,名为“轩辕镜”,以示皇帝为轩辕黄帝的正统继承者。‎ ‎——摘编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材料二 2002年,故宫实施大规模维修工程,所有修复技术都严格按照传统方式进行,这些建筑工艺从建造这座宫殿的时候就存在了。同年,为了不损伤颐和园的借景风貌,北京市政府增加数亿投资,将颐和园附近地上架设高压线的方案改为地下铺设电缆。‎ ‎——摘编自《世界遗产在中国》‎ ‎(1)材料一介绍的是故宫哪座建筑?概述该建筑的特点与功能。‎ ‎(2)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两个实例分别侧重体现了哪一保护原则。‎ 答案 (1)建筑:太和殿。‎ 特点:故宫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装饰最华丽的主殿。‎ 功能:举行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及登基即位、命将出征等重大活动典礼。‎ ‎(2)原则:故宫修复侧重体现真实性;颐和园高压线改设侧重体现完整性。‎ 24‎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建筑,依据材料一中“皇帝的九龙金漆宝座”以及图片可以归纳出答案;第二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中“两侧有六根沥粉贴金云龙图案巨柱,六个龙头都向内望着中央的宝座”从“规模以及装饰”的角度组织答案;第三小问功能,从举行重大节日和活动典礼的角度回答。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修复技术都严格按照传统方式进行……建造这座宫殿的时候就存在”可得出体现了真实性,据材料二“为了不损伤颐和园的借景风貌……颐和园附近地上架设高压线的方案改为地下铺设电缆”可得出体现了完整性。‎ 考向一 中国古代的世界文化遗产 ‎1.(加试题)《吴越春秋》记载:“臣闻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右手发,左手不知,此正射持弩之道也。”在兵马俑坑中与此描述相符的俑,如图所示是(  )‎ ‎ ‎ A.跽坐俑 B.立射俑 24‎ C.跪射俑 D.将军俑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信息“此正射持弩之道也”可判断这是立射俑。‎ ‎2.(加试题)(2018·宁波九校选考评估)平遥古城内,高耸古城中央的市楼能够“揽山秀于东南,挹清流于西北”。徽州古村落利用天然的地理形势进行设计,通过适量采用花墙、漏窗、楼阁、天井等建筑手法,沟通内外空间。这其中蕴涵了民族文化中的何种特性(  )‎ A.礼制等级 B.天人感应 C.天人合一 D.神人共治 答案 C 解析 徽州古村落顺自然而为,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故选C项。‎ 考向二 立德树人——文化自信、认同 ‎3.(加试题)要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可从下列哪些文化遗产中去探寻(  )‎ ‎①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②布达拉宫 ③丽江古城 ④秦始皇陵兵马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丽江古城对于研究云南纳西族的历史文化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布达拉宫对于研究藏族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 ‎4.(加试题)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长城是我所看到的最令人震撼的古代建筑。”长城不只是建筑,更是文化的象征。下列有关长城的文化内涵说法正确的有 (  )‎ ‎①长城是汉族政权抵御北方少数民族的防御工事 ②长城是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 ③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④长城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长城既是防御性的军事工程,同时也是伟大的艺术作品。长城蕴含着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长城也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故①②③④都正确。‎ 考向三 必修与选修结合点 ‎5.(加试题)(2018·台州选考检测)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4‎ 材料一 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建,清代重修。布达拉宫,不仅以建筑的成就而著称,它还以辉煌的艺术作品和珍贵文物而闻名。宫内拥有大量雕塑、壁画……特别是精刻藏经、天竺等地的贝叶经等,均是稀世之宝。据记载,仅修建红宫,就动员了将近7 000名技术工匠和乌拉差役参加劳动。清朝廷还特派汉族技术工匠进藏参与施工。——《西藏风物志》‎ 材料二 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构。初名总制院,1264年设立,由国师八思巴统领,八思巴是吐蕃宗教领袖。……宣政院在吐蕃有重大事变时,设行宣政院前往处置,但重大军事行动需与中央主管军事的枢密院商议。……宣政院长官由帝师(主管院事的高级长官)或宣政院推荐当地僧俗首领担任,军民通摄,僧俗并用,由朝廷授职。——摘编自《人民版必修一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布达拉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对吐蕃管理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促进西藏发展的措施。‎ 答案 (1)价值: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呈现藏汉合璧的建筑风格;艺术作品和珍贵文物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有力佐证。‎ ‎(2)特点:尊重当地宗教习俗;单列行政区划;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职官僧俗并用,军民统摄。‎ ‎(3)措施:1965年设立西藏自治区;2006年建成青藏铁路。‎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地理位置、建筑风格、文物价值、民族团结角度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列举西藏自治区、青藏铁路等。‎ 考向四 综合能力 ‎6.(加试题)梁思成说,建筑活动与民族文化之动向实相牵连,互为因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古代,最高等级的城市为国都,城方九里,县城通常为三里。平遥古城城方三里,正是这一“礼”制等级的完整范本。在布局上,遵循严格的“左祖右社”“左文右武”“上下有序”的城市礼制程式。高耸古城中央的市楼能够“揽山秀于东南,挹清流于西北”。城里的古民居是具有自足封闭色彩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采用了与山西自然环境相契合的窑洞(砖拱顶)式建筑结构。——摘编自曾晓华《从西安到平遥》等 24‎ 材料二 徽州古村落利用天然的地理形势进行设计,通过适量采用花墙、漏窗、楼阁、天井等建筑手法,沟通内外空间。无论大小聚落,因是聚族而居,徽州古村落均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民宅所建的天井,可以采光通风,无形中将天人合一的观念引入其中。民居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的生存空间,形成左右对称、长幼有别、尊卑有序的住家格局。——摘编自王星明《徽州古村落》‎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建筑活动”都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标准中的“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指出各自的“范例”所在。‎ ‎(2)概括上述“建筑活动”中包含的民族文化的共同特性,并援引材料予以佐证。‎ ‎(3)从传承民族文化的角度,说明保护、开发此类古建筑的基本要求。‎ 答案 (1)平遥古城:明清汉族传统县城。徽州古村落:明清传统乡村民居。‎ ‎(2)特性:礼制等级。平遥古城城方三里的规模,徽州古村落的住家格局。家族中心。平遥民居是北方四合院,徽州古村落聚族而居。天人合一。平遥市楼“揽山秀”“挹清流”,徽州古村落的天井采光通风。‎ ‎(3)保护:保持整体原貌,体现历史感。开发:进行适度开发,体现协调性。‎ 一、选择题 ‎1.(加试题)(2018·临海选考交流)1974年中国向联合国赠送了一幅长‎10米、宽‎5米的巨幅艺术壁毯,上织长城风光图案,现挂在联合国大会厅旁的主要代表休息厅里。对其寓意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 A.中国的挂毯艺术享誉全球 B.长城蕴涵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C.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 D.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 答案 B ‎2.(加试题)(2018·宁波学考检测)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47个项目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下列各项,有可能列入其中的是 (  )‎ A.京杭大运河 B.贵州黄果树瀑布 C.中医针灸 D.新疆坎儿井 24‎ 答案 C 解析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中医针灸是一种“知识和技能”,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3.(加试题)(2018·杭州学考检测)“湖里的每一滴水都有文化,湖水里沉积着穿透历史的风雅。”2011年,杭州西湖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入选的主要理由有(  )‎ ‎①为传统中国文化提供了独特见证 ②对城镇规划与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③影响了中国文学艺术作品,是诸多艺术作品的描绘对象 ④代表着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A 解析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西湖是文化景观的一个杰出典范,它极为清晰地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西湖主要在城镇规划和景观设计方面对中国的园林建筑有较大影响,但不能说是“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4.(加试题)(2018·宁波选考评估)某地有一著名的古建筑群,因不注意保护,建筑物已遭极大损坏。当地政府决定将这一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此进行了全面翻修,并加以扩建。这种做法主要违反了登录《世界遗产名录》应具有的(  )‎ A.真实性原则 B.普遍性原则 C.突出性原则 D.完整性原则 答案 A 解析 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指的是必须保持遗产形成时和后来历史形成的特征,即历史的原貌。当地政府在古建筑群已经损坏的前提下再进行全面翻修和扩建,这主要破坏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5.(加试题)(2018·宁波选考评估)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其突出的普遍价值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未来的人类。因此,我们对于世界遗产应(  )‎ A.充分利用,适度保护 B.充分保护,适度利用 C.及时整修,全力开发 D.严格保护,封闭保存 答案 B 24‎ 解析 世界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一旦遭到破坏,其价值就随之丧失,因此应该予以充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因此也不能封闭保存,应该采取适度利用的原则。‎ ‎6.(加试题)(2018·杭州选考检测)完整性是登录《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条件和保护原则之一。下列对文化遗产完整性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主要包括范围上和文化概念上的完整性 B.要尽可能保持遗产组织与结构及其周围环境的完整性 C.要尽可能保持遗产地理位置上互相连接的相关部分的完整性 D.必要时可以对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环境做大的改动,以体现其完整性 答案 D 解析 对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环境做大的改动,不能体现完整性的原则,因此是错误的。‎ ‎7.(加试题)(2018·镇海选考检测)世界遗产委员会有责任对各国的世界遗产进行监测,问题严重的遗产项目将被(  )‎ A.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B.列入《世界遗产公约》‎ C.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D.直接取消世界遗产资格 答案 C 解析 《世界遗产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应就本国的世界遗产的保护状况提交定期报告。世界遗产委员会有责任对各国的世界遗产进行监测,问题严重的遗产项目将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提请主权国加以解决;如果仍不能解决而导致遗产价值的丧失,则取消其世界遗产资格。因此A、B、D均错误。‎ ‎8.(加试题)(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或自然遗产应具备的必要条件是(  )‎ A.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B.属于濒危的文化或自然遗产 C.广为人知的文化或自然遗产 D.见证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古迹 答案 A ‎9.(加试题)(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缔约国均承认……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确定、保护、保存、展出和遗传后代,主要是有关国家的责任。……必要时利用所能获得的国际援助和合作,特别是财政、艺术、技术方面的援助和合作。”上述规定出自(  )‎ 24‎ A.《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B.《世界遗产公约》‎ C.《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D.《世界遗产名录》‎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强调各缔约国要承担起保护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必要时可以利用国际援助和合作,这是《世界遗产公约》中的规定。‎ ‎10.(加试题)(2018·浙江新高考联盟命题交流)根据《世界遗产公约》的规定,世界遗产包括(  )‎ ‎①文化遗产 ②自然遗产 ③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答案 C 解析 根据《世界遗产公约》的规定,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三大类。‎ 二、非选择题 ‎11.(加试题)(2018·金华选考检测)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因20世纪20年代出土了较为完整的北京猿人化石尤其是1929年发现的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而闻名于世,从而为北京人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古人类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到目前为止,出土的人类化石包括6件头盖骨、15件下颌骨、157枚牙齿及大量骨骼碎块,代表约40个北京猿人个体。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材料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保护意识淡薄。……正在失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土壤即文化生态环境。随着人们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变化及外来文化的冲击,旧的民风民俗已经很少被年轻人所接受和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断代。不少传承人因年龄已高或后继乏人,其所掌握的技艺随时都有可能失传。……人力和财力不足。……法律法规的建设步伐不能及时跟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 24‎ ‎(1)据材料一,指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理由。‎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如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答案 (1)它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 ‎(2)保护措施:立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整体性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生产性保护(积极保护,把一些诸如年画之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延续);抢救性保护(主要是对一些濒危的民间音乐和传统表演艺术);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保护传承人等。‎ 解析 第(1)问结合材料的中心句“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归纳即可;解答第(2)问,要注意将材料分层,各个攻破。材料清晰地叙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存在的问题”,学生若能划出关键词句,回答此题应该不难。‎ ‎12.(加试题)(2018·衢州选考评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2006年6月,在国务院公布的518个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44个项目榜上有名,居全国第一;2008年6月,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65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浙江又以85个项目的上榜数蝉联榜首。‎ ‎2011年5月底,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浙江有25项入选第三批“国遗”名录项目,33项列入第一批、第二批“国遗”扩展项目,项目数占全国项目总数的15.9%,第三次位居全国第一。‎ 浙江省列入第一批、第二批“国遗”的扩展项目计33项,包括:泰顺畲族民歌、象山渔民号子、平阳东岳观道教音乐等3项传统音乐;泰顺碇步龙、开化香火草龙、玉环坎门花龙、瑞安藤牌舞等4项传统舞蹈;诸暨西路乱弹、泰顺提线木偶戏、江山廿八都木偶戏等3项传统戏剧;浙江曲艺杂技总团申报的苏州评弹、平阳温州鼓词等2项曲艺;龙游皮纸制作技艺、杭州雕版印刷技艺、杭州织锦技艺、湖州南浔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余姚土布制作技艺、长兴紫笋茶制作技艺、安吉白茶制作技艺等7项传统技艺;杭州朱养心传统膏药制作技艺、富阳张氏骨伤疗法、台州章氏骨伤疗法等3项传统医药;嘉兴端午习俗、蒋村龙舟胜会、温岭石塘七夕习俗、缙云轩辕祭典、衢州南孔祭典、洞头妈祖祭典、衢州柯城九华立春祭、遂昌班春劝农、缙云张山寨七七会、永康方岩庙会、文成太公祭等11项民俗。‎ ‎(1)按照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分类标准,上述33个项目大致可以分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哪几类?请写明类别名称。‎ ‎(2)结合世界文化遗产的评审标准,任选其中一项,概述其入选的理由。‎ 24‎ 答案 (1)大致可以分为六类: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社会民俗。‎ ‎(2)要求结合文化遗产的三项评审标准,具体项目具体分析。标准:①阐述申报项目的自身价值;②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保护该遗产的自觉性和积极性;③该遗产项目环境的协调和对不协调状况的克服程度。‎ ‎13.(加试题)(2018·绍兴选考命题交流)平遥古城遗产是由诸多文化要素构成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平遥古城文化遗产要素构成 自然景观要素 人文景观要素 非物质 文化要素 黄土地、河流和农田等 商业 建筑 宗教 建筑 政治 建筑 生活 建筑 地方手艺、宗教信仰和社会传统等 票号、店铺 文庙、武庙、城隍庙、清虚观 城墙、‎ 县衙 民居 ‎——根据高祥冠《平遥古城的原真性保护探讨》一文中的相关图示改编 材料二 平遥票号在……创立之后的长达100多年的历史中,以其雄厚的实力,一度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张桂泉《平遥古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自然景观要素和非物质文化要素在平遥古城遗产构成中的各自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平遥古民居的主要建筑特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平遥金融业的历史地位。‎ 答案 (1)作用:自然景观要素:古城存在的生态环境。‎ 非物质文化要素:古城存在的社会基础。‎ 特色:四合院;砖砌窑洞式的院宅(或拱券式砖结构窑洞);垂花门楼、雕饰窗棂等装饰(或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剪纸窗花等装饰)。‎ ‎(2)地位:日升昌票号是中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或是中国第一家专营汇兑、兼营存放银两业务的金融机构);一度是近代中国金融业的中心。‎ 24‎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自然景观要素的作用,结合材料一表中的“黄土地、河流和农田等”体现了古城所在的生态环境;第二小问非物质文化要素的作用,结合材料一中“地方手艺、宗教信仰和社会传统等”,体现了古城的社会传统风俗等;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特色主要有四合院,砖砌窑洞式的院宅,垂花门楼、雕饰窗棂等装饰。第(2)问根据材料二可以得出日升昌票号是中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另外联系其在中国近代金融业中的地位作答。‎ ‎14.(加试题)(2018·余杭选考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整个村落以敬爱堂为中心布局设计,前后两条溪流成弧形绕敬爱堂而过,流经家家户户门前,形成“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格局。在村西的西溪出口处,挖了一亩大的水塘,修建水口,在周围修筑亭台楼阁和石拱桥,广植树木,以蓄水挡风。‎ ‎——摘编自《徽州古村落》‎ 材料二 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湖申遗成功后,杭州市承诺“六个不”:“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西湖是人民的西湖。——据2011年6月26日报载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古村落的风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古村落水系的作用。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指出古人利用和改造这一水系所体现的思想。‎ ‎(2)分析材料二,回答申报世界遗产的目的应该是什么?‎ 答案 (1)村落名称:西递。‎ 作用:方便村民用水,优化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 思想:“天人合一”。‎ ‎(2)目的:保护人类共同遗产,造福后代。‎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较易判断;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并根据材料信息概括;第三小问注意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说明。第(2)问“目的”根据“六个不”等归纳概括。‎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