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9.00 KB
  • 2021-05-13 发布

精心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二会考高考必备知识点大全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必修二《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孟德尔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的原因:‎ ‎(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常见遗传学符号:‎ 符号 P F1 ‎ F2 ‎ ‎ ×‎ ‎ ‎ ‎ ♀‎ ‎♂‎ 含义 ‎ 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母本 父本 ‎3.遗传学中常用概念:‎ ‎(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 ‎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兔的长毛与短毛。‎ ‎ 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 ‎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如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 出来的性状。‎ ‎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如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没有表 现出来的性状。‎ ‎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 ‎ 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 ‎ 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 ‎(3)纯合子与杂合子 ‎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如Dd ‎(4)表现型与基因型 ‎ 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 → 表现型)‎ ‎(5)杂交与自交 ‎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如:DD×dd Dd×dd DD×Dd等。‎ ‎ 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如:DD×DD Dd×Dd等 ‎ 测交:让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如:Dd×dd ‎(6)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动植物都可以用的方法,是鉴别的最好方法)‎ ‎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显性:隐性=1:1)‎ 目的:用于鉴别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组合,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4.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 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P:DD×dd ‎ ↓ ↓‎ ‎ F1: 高茎豌豆 F1: Dd ‎ ↓ ↓‎ ‎ F2:高茎豌豆 矮茎豌豆 F2: DD Dd dd ‎ 3 : 1 1 :2 :1‎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发生的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 P: 黄圆×绿皱 P:YYRR×yyrr ‎ ↓ ↓‎ ‎ F1: 黄圆 F1: YyRr ‎ ↓ ↓‎ ‎ F2:黄圆 绿圆 黄皱 绿皱 F2:Y--R-- yyR-- Y--rr yyrr ‎ 9 :3 : 3 : 1 9 : 3 : 3 :1‎ 在F2 代中:‎ ‎4 种表现型: 两种亲本型:黄圆9/16 绿皱1/16‎ ‎ 两种重组型:黄皱3/16 绿皱3/16‎ ‎ 9种基因型: 纯合子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1/16‎ ‎ 单杂合子 YYRr yyRr YyRR Yyrr 共4种×2/16‎ ‎ 双杂合子 YyRr 共1种×4/16 ‎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5.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 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 或 DD×Dd 或 DD×dd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2)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称为精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减一末期和减二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 ‎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 形成部位 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卵巢 过  程 有变形期 无变形期 子细胞数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 相同点 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3)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第二节 ‎ 基因在染色体上 一、 萨顿假说: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二、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见课本30页)‎ 第三节 ‎ 伴性遗传 一、概念:控制遗传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二、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① 男 > 女 ②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③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 ① 女>男 ② 连续发病 ③ 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3)伴Y遗传的特点:‎ ‎①男病女不病 ②父→子→孙 附:常见遗传病类型 伴X隐:色盲、血友病 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 常隐:、白化病 常显:多(并)指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和结论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和结&k.Com]‎ 实验名称 实验过程及现象 结论 细菌的转化[来源:Z+xx+k.Com]‎ 体内 转化 ‎1.注射活的无毒R型细菌,小鼠正常。[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2.注射活的有毒S型细菌,小鼠死亡。[来源:学,科,网Z,X,X,K]‎ ‎3.注射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小鼠正常。‎ ‎4.注射“活的无毒R型细菌+加热杀死的有毒S型细菌”,小鼠死亡。[来源:学+科+网Z+X+X+K]‎ 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体外 转化 ‎5.加热杀死的有毒细菌与活的无毒型细菌混合培养,无毒菌全变为有毒菌。‎ ‎6.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①DNA②蛋白质③糖类④无机物。分别与无毒菌混合培养,①能使无毒菌变为有毒菌;②③④与无毒菌一起混合培养,没有发现有毒菌。‎ 噬菌体侵染细菌 用放射性元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DNA,让其在细菌体内繁殖,在与亲代噬菌体相同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检测出放射性元素32P DNA是遗传物质 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除病毒外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2)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或DNA。 ‎ 第二节 DNA 分子的结构 一、DNA的结构 ‎1、DNA的组成元素:C、H、O、N、P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 ‎3、DNA的结构:‎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 A = T;G ≡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4.特点 ‎①稳定性:DNA分子中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稳定不变;‎ ‎②多样性: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多种多样;‎ ‎③特异性:DNA分子中每个DNA都有自己特定的碱基对排列顺序。‎ ‎5.计算 1.在两条互补链中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 ‎2.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即:A+G=T+C。‎ ‎3.整个DNA分子中,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 第三节 DNA的复制 一、DNA的复制 1. 场所:细胞核 ‎ 2. 时间:细胞分裂间期。(即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3.基本条件:① 模板:开始解旋的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即亲代DNA的两条链);‎ ‎ ② 原料:是游离在细胞中的4种脱氧核苷酸;‎ ‎ ③ 能量:由ATP提供;‎ ‎ ④ 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4. 过程: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形成子代DNA 5. 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 ‎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精确复制的原因: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8.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第四节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基因的定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二、DNA是遗传物质的条件:a、能自我复制 b、结构相对稳定 ‎ ‎ c、储存遗传信息 d、能够控制性状。‎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一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一、RNA的结构:‎ ‎1、组成元素:C、H、O、N、P ‎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 ‎3、结构:一般为单链 二、RNA的类型:‎ ‎⑴信使RNA(mRNA);⑵转运RNA(tRNA);⑶核糖体RNA(rRNA)‎ 三、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 ‎1、转录:‎ ‎(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 ‎(2)过程:①解旋;②配对;③连接;④释放(具体看书63页)‎ ‎(3)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模板链) 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 能量:ATP 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 ‎(5)产物:信使RNA(mRNA)‎ ‎2、翻译:‎ ‎(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 ‎(2)过程:(看书课本66页)‎ ‎(3)条件:模板:mRNA 原料:氨基酸(20种) ‎ ‎ 能量:ATP 酶:多种酶 ‎ 搬运工具:tRNA 装配机器:核糖体 ‎(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5)产物:多肽链 ‎3、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 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 = 6:3:1‎ 4、 密码子 ①概念: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为1个密码子.‎ 注:密码子总共有64个,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个,终止密码子(3个)不编码氨基酸。‎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一、中心法则 ‎1、提出者:克里克 ‎2、内容:‎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一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一、生物变异的类型 ‎1.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 ‎2.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二、可遗传的变异 ‎(一)基因突变 ‎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 ‎2、原因:物理因素:X射线、紫外线、r射线等;‎ 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 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 ‎3、特点:a、普遍性 b、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DAN分子);c、不定向性 d、低频性 e、多害少利性。‎ 注:体细胞的突变不能直接传给后代,生殖细胞的则可能 ‎4、意义: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二)基因重组 ‎1、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a、减一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 b、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 ‎ 一、染色体结构变异:‎ 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看书并理解)‎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1)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 ‎(2)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 二、 染色体组 ‎(1)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 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3)染色体组数的判断:‎ ‎① 染色体组数= 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 例1:以下各图中,各有几个染色体组?‎ 答案:3 2 5 1 4 ‎ ‎3、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 有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三、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1、多倍体育种:‎ 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复制后的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单倍体育种:‎ 方法:花粉(药)离体培养 实例:矮杆抗病水稻的培育 例:在水稻中,高杆(D)对矮杆(d)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是显性。现有纯合矮杆不抗病水稻ddrr和纯合高杆抗病水稻DDRR两个品种,要想得到能够稳定遗传的矮杆抗病水稻ddRR ,应该怎么做?‎ 优缺点:后代都是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技术较复杂。‎ 第五节 人类遗传病 一、人类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区别:‎ 遗传病: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可以生来就有,也可以后天发生)‎ 先天性疾病:生来就有的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二、人类遗传病类型 ‎(一)单基因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二)多基因遗传病: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三)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三、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产前诊断、遗传咨询 四、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 需要测定22+XY共24条染色体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一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一、各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 多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 方法 用射线、激光、化学药品等处理生物 杂交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花药(粉)离体培养 原理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优缺点 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但有利变异个体少。‎ 方法简便,但要较长年限选择才可获得纯合子。‎ 器官较大,营养物质含量高,但结实率低,成熟迟。‎ 后代都是纯合子,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技术较复杂。‎ 第二节 ‎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一、 基因工程 1、 概念: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的说,就是按照人们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 原理:基因重组 ‎ 3、结果: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 二、基因工程的工具 ‎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1)特点:具有专一性和特异性,即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切割特定切点。‎ ‎(2)作用部位:磷酸二酯键 ‎(4)例子:EcoRI限制酶能专一识别GAATTC序列,并在G和A之间将这段序列切开。‎ ‎ (黏性末端) (黏性末端)‎ ‎(5)切割结果:产生2个带有黏性末端的DNA片断。‎ 2、 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1) 作用:将互补配对的两个黏性末端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DNA分子。‎ (2) 连接部位:磷酸二酯键 3、 基因的运载体 ‎(1)定义:能将外源基因送入细胞的工具就是运载体。‎ ‎(2)种类: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三、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1、提取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 第六章 生物的进化 第一节 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理论要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2、进步性:认为生物是进化的。‎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理论要点: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2、进步性: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3、局限性: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平)‎ 第二节 现在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1、种群: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 ‎2、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3、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①按定义计算:‎ 例1:从某个群体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则: 基因型A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型Aa的频率为 ______;基因型 aa的频率为 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 基因a的频率为 ______。‎ 答案:30% 60% 10% 60% 40% ‎ ‎②某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 它的纯合子的频率 + ½杂合子频率 例:某个群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0% ,则:基因A的频率为______,基因a的频率为 ______‎ 答案: 60% 40%‎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四)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机制 ‎1、物种: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隔离:‎ 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生殖隔离:指不同种群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产生不可育的后代。‎ ‎3、物种的形成:‎ ‎⑴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长期的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 ‎ ‎⑵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 ‎⑶物种形成的3个环节:‎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