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5.5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生物实验专题复习2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15 实验专题二(必修二、三实验)‎ 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 卢长飞 张燕 任守运 ‎【高考要求】‎ 考 查 内 容 等 级 要 求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a级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a级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a级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c级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b级 ‎【考点分析】‎ ‎1.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实验原理:‎ 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方法步骤:‎ 低倍镜观察 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高倍镜观察 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 绘图 ‎2.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实验原理:‎ 显性遗传病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隐性遗传病隔代出现。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隔代出现,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世代相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方法步骤:‎ 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工作。其程序是:‎ 组织问题调查小组→确定课题→分头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汇报交流调查结果(如右流程图)‎ ‎3.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实验原理:植物插条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其影响程度亦不同。其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方法步骤:‎ ‎(1)选择生长素类似物:2,4-D或α-萘乙酸(NAA)等。‎ ‎(2)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母液:5 mg/mL(用蒸馏水配制,加少许无水乙醇以促进溶解)。‎ ‎(3)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将母液分别配成0.2、0.4、0.6、0.8、1、2、3、4、5 mg/mL的溶液,分别放入小磨口瓶,及时贴上相应标签。NAA有毒,配制时最好戴手套和口罩。剩余的母液应放在4 ℃保存,如果瓶底部长有绿色毛状物,则不能继续使用。‎ ‎(5)选择插条:以1年生苗木为最好(1年或2年生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实验表明,插条部位以种条中部剪取的插穗为最好,基部较差,梢部插穗仍可利用。实验室用插穗长5~‎7 cm,直径1~‎1.5 cm为宜。‎ ‎(6)处理插条:枝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塔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芽数尽量一样多。‎ 处理方法:1)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2)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4.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实验原理:‎ ‎(1)在含糖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液)中酵母菌繁殖很快,迅速形成一个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通过细胞计数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随时间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2)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排泄物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 方法步骤:‎ ‎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讨论探究思路→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按计划中确定的工作流程认真操作,做好实验记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将记录的数据用曲线图表示出来 注意:1、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也可以提出其他的探究问题,例如,在不同温度(以及通氧、通CO2等)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何?不同培养液(如加糖和不加糖)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何?等等。‎ ‎(2)本实验时间较长(7天),因此事前一定要做好周密的计划,定程序、定时间、定人员。‎ ‎(3)酵母菌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 ‎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4)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 ‎5.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实验原理:‎ 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研究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操作简便,有助于理解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3.实施计划。本研究包括三个操作环节:取样、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 ‎(1)取样:取样可以在野外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缺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在实验室进行观察。‎ ‎(2)采集小动物:使用诱虫器取样,比较方便,且效果较好,但时间可能要长一些。也可采用简易采集法: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在瓷盆内,用放大镜观察,同时用解剖针寻找。发现体形较大的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体形较小的动物可用吸虫管采集。采集到的小动物可放入酒精中,也可将活着的小动物放入试管中。‎ ‎(3)观察和分类:“观察和分类”需要借助动物分类的专业知识。(P76)‎ ‎(4)统计和分析:“统计和分析”,要求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并据此进行数据分析。‎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 ‎【典型例题解析】‎ ‎1.(06•广东)如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可选用的材料是( )。‎ ‎ A.马蛔虫受精卵 B.成熟花粉粒 C.小鼠睾丸 D.叶芽 ‎【解析】受精卵的分裂方式属于有丝分裂,经过分裂和分化后形成的多细胞个体中体细胞的染色体数和基因型是不变的;成熟的花粉粒是经过了包括减数分裂等过程的产物,它可以释放出2个精子,它不能再继续进行减数分裂;叶芽细胞属于体细胞,分裂方式属于有丝分裂。所以,ABD都不对。而小鼠的睾丸是形成精子的场所,其精原细胞可以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 ‎【答案】C ‎3.(06•江苏) 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下图A、B、C、D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 )。‎ ‎【解析】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亮、湿、热三个条件中符合最多的。A符合亮和热,B只符合亮,C只符合热,D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故A最符合。‎ ‎【答案】A ‎3 .(07•四川理综) 研究还发现,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可以向细胞分裂素浓度高的部位移动。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涂抹含14C标记氨基酸的溶液 材料用具: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含‎14C标记氨基酸的溶液(氨基酸可被叶片吸收并在叶片内移动),蒸馏水,棉签,检测放射性强度的设备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在叶片左半叶某一部位涂抹含‎14C标记氨基酸的溶液(如获至宝图所示)。‎ 第二步:‎ 实验结果:‎ ‎[解析]:这是属于典型的实验设计题目,题干中的信息对于解题目非常关键,考查学生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学生要会寻找变量,设置对照。这个题目中的变量就是细胞分裂素,氨基酸等物质可以向细胞分裂素浓度高的地方移动,因此对照中的两组分别为:一组为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另一组为蒸馏水,一段时间后,再用设备检测放射性的高低,这样就可验证这一假设。形成实验步骤的思路:分组、对照、检测。由于是验证性的实验,结论是唯一的。‎ 答案: 实验步骤:‎ 第二步:将叶片均分为两组,编号。‎ 涂抹含14C标记氨基酸的溶液 涂抹含14C标记氨基酸的溶液 涂抹蒸馏水 涂抹细胞分裂素溶液 第三步:在a组的叶片的右半部某一部位涂抹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在b组相应部位涂抹等量的蒸馏水。‎ 第四步:在相同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a组的叶片涂抹细胞分裂素部位和b组涂抹蒸馏水部位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结果:a组的叶片涂抹细胞分裂素部位的放射性强度高于b组涂抹蒸馏水部位的放射性强度。‎ ‎【随堂练习】‎ ‎1.(07•广东)下列是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期的示意图,正确表示分裂过程顺序的是( )。‎ A.③一⑥一④一①一②一⑤      B.⑥一③一②一④一①一⑤‎ C.⑨一⑥一④一②一①一⑤      D.③一⑥一②一④一①一⑤‎ ‎2.黑蒙性痴呆是在北美犹太人中较常见的一种遗传病,为研究其发病率,应该( )。‎ A.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统计 B.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C.先确定其遗传方式,再计算发病率 D.先调查该基因的频率,再计算出发病率 ‎3.(多选)心肌梗塞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冠心病最危险的并发病,冠心病是否遗传目前医学上还没有定论,但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冠心病患者家族倾向是非常明显的,某校生物研究学习小组为了证明临床资料的可靠性以及想了解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正确的方法是( )。‎ A.调查多个家族中多个成员,研究该病的家族倾向 B.在每个家族中随机抽样调查一个,研究该病的家族倾向 C.仅在患者家族中调查并计算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D.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该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 ‎4.为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顺利生根,一技术员用几种不同浓度的吲哚丁酸(TBA、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插条基部,然后在沙床中培养,观察生根情况。从实验结果图来看,为促进枝条生根,在下列各项浓度值中,最好选用( )。‎ A.3mg·mL-1 B.6mg·mL-‎1 ‎‎ ‎ ‎ C.9mg·mL-1 D.4.5mg·mL-1‎ ‎5.在开展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时,某校部分学生对高度近视的家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高度近视的遗传方式是( )。‎ 双亲性状 调查的 家庭个数 子女 总人数 子女高度近视人数 男 女 双亲均正常 ‎71‎ ‎197‎ ‎36‎ ‎32‎ 母方高度近视,父方正常 ‎5‎ ‎14‎ ‎3‎ ‎5‎ 父方高度近视,母方正常 ‎4‎ ‎12‎ ‎3‎ ‎3‎ 双方高度近视 ‎4‎ ‎12‎ ‎5‎ ‎7‎ 总计 ‎84‎ ‎235‎ ‎47‎ ‎47‎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X染色体显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6.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 动物类群 跳虫类 蜱螨类 线蚓类 线虫类 样地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有机肥田 ‎10‎ ‎167‎ ‎38‎ ‎30‎ ‎40‎ ‎120‎ ‎19‎ ‎339‎ 化肥田 ‎4‎ ‎79‎ ‎16‎ ‎4l ‎18‎ ‎32‎ ‎7‎ ‎52‎ ‎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7.(07广东佛山)青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多而且形态较小,为确定其染色体数目,需要制备染色体标本。科研人员挑选若干组数量相等、每个体重(5±0.2)g、活动力强、性成熟的青虾,分别向腹肌注射0.1mL质量分数不等的秋水仙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4h后,取出心脏等6种器官组织,分别制成装片,通过观察和统计,得出结论。以下是该实验的部分结果,请据此回答问题。‎ ‎ 结果一:不同器官组织中处于分裂期细胞的比例(%)‎ ‎40‎ ‎20‎ ‎60‎ ‎0‎ 卵巢 心脏 精巢 触角腺 肝胰腺脏鳃 鳃 结果二:不同质量分数的秋水仙素处理后,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比例和染色体形态 秋水仙素质量分数 ‎0‎ ‎1×10-3‎ ‎2×10-3‎ ‎3×10-3‎ ‎4×10-3‎ ‎5×10-3‎ ‎6×10-3‎ 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1.0‎ ‎1.2‎ ‎1.5‎ ‎3.1‎ ‎11.2‎ ‎11.5‎ ‎12.3‎ 染色体形态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正常 不正常 不正常 结果三:观察127个初级卵母细胞,出现不同四分体数目的细胞个数统计 一个细胞的四分体数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初级卵母细胞个数 ‎1‎ ‎1‎ ‎1‎ ‎7‎ ‎102‎ ‎10‎ ‎3‎ ‎2‎ ‎(1)上述6种器官组织中,观察细胞分裂的最佳材料是 。‎ 注射秋水仙素的最佳质量分数是 ,判断依据是 ‎ ‎ 。‎ ‎(2)从统计的角度分析结果三,可以确定青虾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条,‎ 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青虾染色体标本过程中,还需要使用其他的实验材料,请在下列提供的 部分材料中进行选择,并说明其用途。‎ ‎ 材料: A.盐酸、酒精; B.纤维素酶; C.胰蛋白酶; D.二苯胺试剂;‎ E.苏丹Ⅲ染液;   F.双缩脲试剂;  G.醋酸洋红液。‎ ‎①选择_________,用途 。‎ ‎②选择_________,用途 。‎ ‎8.有甲、乙、丙、丁月季扦插枝条,分别做如下处理:甲株为带芽枝条,乙、丙、丁为去芽枝条,但丙、丁两株用两种不同浓度的人工生长素溶液浸泡插枝下端,栽植后,丙株生根很少,丁生出大量的根,请回答:‎ ‎⑴甲株的生长情况是 ,这是由于 。乙株生长情况是 ,这是由于 。‎ ‎ ⑵丙株生根很少,这是由于 , ,丁株 生出大量的根,这是由于 。‎ ‎⑶以上实验说明,生长素能 ,但 起促进作用, 起抑制作用。‎ ‎9.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 ‎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记录数据;‎ ‎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 ‎③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 ‎ 。‎ ‎10.探究试验:土壤中小动物类丰富度的研究。‎ 实验材料:土壤中的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对植物遗体的 起重要辅助作用。‎ 探究问题:可以调查某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也可以通过调查来比较不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还可以考虑在不同的时间(如白天或晚上)或不同空间(如不同深度涂土层)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 探究过程:‎ ‎(1)准备 ‎①制作 。因为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 或 进行调查,常采用 取样以进行采集、调查的方法。‎ ‎②记录。记录调查地点的 和 的主要情况。‎ ‎(2)取样 ‎ 选择取样地点,将表土的落叶轻轻拨开,用手来回旋转罐子,将其按入土中,按压到罐底与地表几乎齐平,用花铲将罐内的土连同罐子一起托出,将罐子中的土倒入 中,‎ 袋上应标明取样的 和 等。‎ ‎(3)采集小动物 ‎ 采集体形较大的动物:①用幼虫器;②简易法;放在瓷盆内,挑拣动物。‎ 采集体形较小的动物:可以用 采集。‎ ‎(4)观察和分类 ‎①可借助有关的 查明小动物的名称,并分类。‎ ‎②观察:体形大,直接识别;体形小, 。‎ ‎(5)统计和分析 丰富度和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 ;二是 。‎ ‎[能力拓展] ‎ ‎1.豚草是原产北美的植物,据调查在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19个省市频频发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的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3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豚草 ‎0.3‎ ‎0.6‎ ‎1.1‎ ‎1.5‎ ‎2.3‎ 狗尾草 ‎10.0‎ ‎9.2‎ ‎8‎ ‎6.8‎ ‎5.5‎ 龙葵 ‎3.0‎ ‎2.0‎ ‎0.4‎ ‎0‎ ‎0‎ 光源 土样 筛网 土壤动物收集瓶 漏斗 A.在豚草等植物的调查中应该采取样方法 B.在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 C.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在减少 D.可以推测该地区动物的丰富度将会增加 ‎2.‎ 右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土壤小动物收集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该收集器设计的原理之一是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的习性 B.利用该装置可以收集到全部土壤小动物,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 C.在放置土样时最好让土样充满漏斗 D.利用该收集器进行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的方法属于样方法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扦插的枝条是其成活的必要条件 B.只有在适宜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下,扦插枝条才能生根 C.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容易生根 D.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有利于扦插枝条生根 时间 ‎①‎ 种群数量 时间 ‎②‎ 种群数量 时间 ‎③‎ 种群数量 时间 ‎④‎ 种群数量 ‎4.如图所示,曲线表示杂在a、b、c4种条件下细菌种群的生长曲线,这4种条件是:a.不断供应养分、水、氧气、除去有害废物;b.随着时间的延续,养分耗尽,有害物质积累;c.随时间的延续,养分逐渐减少,无有害物质积累;d.随着时间的延续,养分耗尽,由于突变的结果出现的新菌株,可分解细菌的代谢废物,其合成的物质可作为原细菌的食物。则生长条件与生长曲线①、②、③、④相符合的是( )。‎ A.a、b、c、d B. b、c、d 、a C.c、d、 a、b D. c、b、d 、a ‎5.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中密度的课题中,主要三个操作环节正确的是 A.取样、观察和统计、分类和分析 B.取样、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 C.取样、统计和分析、观察和分类 D.取样、分类和分析、观察和统计 ‎7.(10分)某中学两个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分别作了调查:‎ 调查一:调查人群中有耳垂和无耳垂的遗传情况,统计结果如下表:‎ 组别 婚配方式 家庭个数 子 女 父 母 无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有耳垂 ‎1‎ 无耳垂 无耳垂 ‎60‎ ‎37‎ ‎0‎ ‎23‎ ‎0‎ ‎2‎ 有耳垂 无耳垂 ‎300‎ ‎56‎ ‎102‎ ‎50‎ ‎105‎ ‎3‎ 无耳垂 有耳垂 ‎100‎ ‎24‎ ‎28‎ ‎19‎ ‎33‎ ‎4‎ 有耳垂 有耳垂 ‎200‎ ‎35‎ ‎78‎ ‎25‎ ‎67‎ 调查二:调查人群中的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的遗传情况(该性状为常染色体遗传),统计汇总和整理见下表:‎ 亲代类型 子代类型 ‎1‎ ‎2‎ ‎3‎ 双亲均为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双亲中只有一个为拇指能向背侧弯曲 双亲全为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 拇指能向北侧弯曲 ‎480‎ ‎480‎ ‎0‎ 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 ‎288‎ ‎448‎ 全部子代均为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 请回答:‎ ‎(1)调查一的相对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 ;调查二中的第 组结果可判断该性状的显、隐性,简要说明理由 。‎ ‎(2)父亲有耳垂、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母亲无耳垂、拇指能向背侧弯曲,生育了一个无耳垂、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的男孩,若再生一个有耳垂、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女孩的概率是 。‎ ‎(3)调查结果往往与实际水平有一定的差距,要想缩小与实际水平的差距,在调查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至少答出2条,2分)‎ ‎(4)某人患w遗传病,不知控制w遗传病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并预测调查结果。(说明:w遗传病为单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4分)‎ ‎8.(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根和芽生长的影响,拟用小麦种子、温箱、培养皿、移液管、滤纸、尺、蒸馏水、10mg/L 2,4-D(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以及O.1%升汞(表面消毒剂)等完成相关研究。‎ ‎(1)该实验的原理是: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有调节作用,其调节效应与 、‎ ‎ 等有关;用不同浓度的2,4-D处理萌动的种子,对根、芽的生长有不同 的影响。‎ ‎(2)请补全如下方法步骤:‎ ‎①取小麦种子,用O.1%升汞消毒适宜时间,再用蒸馏水冲洗若干次,置于22oC温箱中催芽2d。‎ ‎②取培养皿7套,并编号。向1号皿中移人10mg/L 2,4-D溶液10ml,然后移出1ml到2号皿中,加9ml蒸馏水并混匀,如此稀释至6号皿(浓度为O.0001mg/L)。最后应对6号皿、7号皿作怎样处理: 。‎ ‎③在各皿中放置一滤纸圆片,选取萌动的种子10粒,合理排放于皿中,盖上皿盖。放在2温箱中黑暗培养3d。‎ ‎④测量并记录 。‎ ‎(3)2,4-D的调节效应一般用一定时间内器官长度的增长百分率(%)来表示。计算增长百分率(%)需要获得的参数除了处理组长度以外,还应该包括 。‎ 请将本实验最可能的结果用数理曲线图表示其走势。(假设对根、茎的最适促进浓度分别是O.001mg/L和1mg/L)9.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调查研究。对于有较强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的土壤动物,他们用自制的取样器进行土壤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1)本探究性研究在实施计划中,主要的操作环节有取样、采集小动、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物种丰富度的统计常用 和 方法。‎ ‎(2)连续6年每隔一定的时间对一定区域土壤中某动物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见下表(单位:只)。‎ 年份 种群数量 捕捉标志数 第二天重捕数 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 ‎1‎ ‎50‎ ‎2‎ ‎80‎ ‎3‎ ‎400‎ ‎4‎ ‎800‎ ‎5‎ ‎1500‎ ‎6‎ ‎150‎ ‎150‎ ‎13‎ 请绘出第1年至第6年该动物种群的增长曲线:‎ ‎(3)该兴趣小组拟对一种新型杀虫剂对环境中生物的影响作调查,请利用下列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加水稀释的杀虫剂,蚯蚓若干,相同木箱数只,富含腐殖质的土壤,清水 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15 实验专题二 随堂练习 ‎1.D 2.A 3.AD 4.D 5.A 6.A ‎7.(1)卵巢和精巢;4×10-3 ;既保证了染色体形态的正常,又使细胞分裂处于中期的细胞比例最高。 (2)104;出现52个四分体的细胞数目明显最多。(出现其他数目四分体的细胞数目极少。) (3)C; 使青虾组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便于制片观察; G; 使青虾组织细胞内的染色体被染色而便于观察 ‎8.(1)正常生长; 茎上的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不能正常生根;芽被切去后,枝条不能产生生长素 (2)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根的生成;适宜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生根 ‎(3)植物体的具分生能力的组织,特别是芽的顶端分生组织;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低浓度;高浓度 ‎9.实验材料:分解 探究过程:(1)①取样器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取样器②地形 环境(2)塑料袋 时间 地点 (3)吸虫器 (4)①动物图谱②镊子或吸管吸收小动物→放载玻片→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5)记名计算法 目测估计法 能力拓展 ‎1.D 2.A 3.D 4. C 5.B ‎6.(1)有耳垂 1 双亲均为拇指能向背侧弯曲,而后代出现性状分离(2)1/8 (3)随机性 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4)①寻找若干个患w遗传病的家庭进行调查。 ②统计患者的性别比例:若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则w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若患者男性与女性差不多,则w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患者全是男性,则w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7.⑴ 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浓度,植物器官种类 ⑵ ②从6号皿中取出1ml溶液弃去,在7号皿中加9ml蒸馏水作对照 ④幼芽的长度,幼根的长度和数目⑶ 对照组长度,初始长度 图略 ‎8.(1)记名计算法 目测估计法 (2)见右图 ‎(3)①取木箱两只,编号A、B,在其中铺满相同厚度的富含腐殖质的土壤。②分别向A、B木箱中喷洒等量的加水稀释了的杀虫剂和清水,使土壤保持湿润透气。③向A、B木箱中投放等数量的大小和生活状态相似的蚯蚓,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④观察并记录A、B木箱中蚯蚓的存活情况。‎ 预期结果及结论:如果A木箱中蚯蚓生活状态(活动能力、存活数量等)明显差于B组,则说明杀虫剂对蚯蚓有毒害作用;如果A木箱中蚯蚓生活状态(活动能力、存活数量等)与B组相当,则说明杀虫剂对蚯蚓无影响;如果A木箱中蚯蚓生活状态(活动能力、存活数量等)明显好于B组,则说明杀虫剂有利于蚯蚓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