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8.50 KB
  • 2021-05-13 发布

导体棒绕固定点转动切割磁感线专题 高考物理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导体棒绕固定点转动切割磁感线问题研究 一、基本知识。‎ 导体棒在磁场中转动切割磁感线时,由于各点切割的线速度不同,不能直接用E=BLVsinθ来计算,然导体棒绕定轴转动时依V=rω可知各点的线速度随半径按线性规律变化,因此通常用中点的线速度来替代,即或 二、例题讲解。‎ 例1:一根导体棒oa 长度为L,电阻不计,绕o 点在垂直于匀强磁场B 的平面内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求其产生的电动势。 解法: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公式的导出公式E=Blv 求解。 由于杆上各点的线速度都不相同,并且各点的线速度大小正比于该点到o点的距离。o点速度为零,a点速度最大,为ωl,则整个杆的平均速度为2ωl,相当于棒中点瞬时速度的大小。产生的电动势 由右手定则可以判断电动势的方向为o→a,a 点的电势高于o 点的电势,即a 点相当于电源的正极。‎ 拓展1:存在供电电路 例2:金属棒长为l,电阻为r,绕o 点以角速度ω做匀速圆周运动,a 点与金属圆环光滑接触,如图5 所示,图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圆环电阻不计,求Uoa。 ‎ ‎ 解析:图中装置对应的等效电路如图6 所示。由题根可知,oa 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为:,注意,由于棒有内阻。由全电路欧姆定律: (因为a 点电势高于o 电势)。 点评:①见到这些非常规电路画等效电路是很必要也很有效的方法。②之所以题目设计为求Uoa,是为了体现求解电势差的注意点。 ‎ 拓展2:磁场不是普通的匀强磁场 例3:其他条件同例3,空间存在的匀强磁场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B=B0sinAt,其中A 为正的常数,以垂直纸面向里为正方向,求Uoa。 解析:由于B 变化,棒oa 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不再是恒定值,而是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交变值,由题根可知:‎ 此电势差也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拓展3:有机械能参与的能量转化问题 例4:如图8 所示,一金属圆环和一根金属辐条构成的轮子,可绕垂直于圆环平面的水平轴自由转动,金属环与辐条的电阻不计,质量忽略,辐条长度为L0,轮子处在与之垂直的磁感应强度为B 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阻值为R 的定值电阻通过导线与轮子的中心和边缘相连,轮子外缘同时有绝缘绳绕着,细绳下端挂着质量为m 的重物,求重物下落的稳定速度。 ‎ ‎ 解析:此题中由于重物下落,带动圆轮转动,辐条oa 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动势,oa 相当于电源,与电阻R 构成闭合电路,a 端为正极,o 端为负极,如图9 所示。由于oa 边受到的 安培力阻碍圆环转动,并且随着转速逐渐增大,安培力也逐渐增大,最终达到一稳定速度,解此速度可用两种方法解,一种是根据力矩平衡解,另一种根据能量守恒解。 ‎ 点评:在处理伴有能量转化的物理问题时,解题方法通常不唯一,可以从纯力学角度下手,也可以利用能量守恒,很显然,利用能量关系解题往往较简捷,故下面的关于能量拓展系列都用此法解。 ‎ 变式(1):如果原题中的辐条有电阻,且电阻r,求最终系统平衡的速度。 解析:如果辐条有电阻,则方法二中的能量关系方程应为: ‎ 变式(2):如果把原题中的辐条由一根变成四根,如图10所示,且相邻两根辐条的夹角是90°,辐条电阻不计,求重物最终下落的稳定速度。 解析:由一根辐条变成四根辐条,则当圆环转动时相当于产生了四个电源,且四个电源是并联关系,总电动势还是等于每个辐条产生的电动势 ,由于电阻不计,故用能量守恒方法解的能量守恒方程依然是: ,最终速度还是: ‎ 变式(3):如果把变式(2)中的四根辐条变成一金属圆盘,且不计金属圆盘内阻,求重物最终下落的稳定速度,如图11 所示: 解析:金属圆盘可看作是无数根金属辐条并联而成,此时圆盘转动产生的总电动势依然等于每根辐条产生的电动势: 。最终速度也是: 形式虽然变了,本质依然没变。 ‎ 变式(4):如果变式(2)中的四根辐条的电阻都是r,则重物下落的最终稳定速度为多少?‎ 解析:当四根辐条都有电阻时,且是并联关系,并联后总电阻为,电动势还是,则利用能量守恒求最终速度的方程变为: ‎ 变式(5):在变式(4)的情况下,去掉定值电阻R,环的电阻不可忽略,大小为R,且改变圆环右半边所在区域磁场的方向,如图12 所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都是B,MN 左侧磁场垂直纸面向里,MN 右侧磁场垂直纸面向外,求重物最终下落的稳定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