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6.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n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
n 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
n 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
n 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
攀枝市2005届高考生物复习对策研究
生物作为理综中的一部分参加高考已有5年,今年考试中心以新课程为依据命制的理综试题有四套。研究这些试题的特点和高考改革的趋势,对高三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我们有效地组织2005届高考复习,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命题趋势研究
(一)2000-2004年高考理综新课程卷生物部分命题趋势
1、高考理综生物命题注重基础,突出对能力的考查。通过对近五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试题均是以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为依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基本上没有单纯考查知识的试题。
2、重点知识重点考查。通过对近五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基因工程是高考的重点章节,在历年高考中所占的比例都较大。而且并不回避同一知识点在连续几年的试题中出现。详见表1:2000—2004年高考新课程卷各题的难度及考点的分布和表2:2000-2004年新课程卷高考生物知识点分章知识统计表和表3:2000-2004年各章节考点所占分值及比例。
表1 2000—2004年高考新课程卷各题的难度及考点的分布
年度
题号
分值
难度
考点分布
二
○
○
○
年
1*
5
0.97
利用生态学知识解决热点问题。
2
5
0.77
矿质元素的作用。
3*
6
0.53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4*
6
0.89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农业育种等。
5
6
0.58
共生,生物固氮
6*
6
0.79
呼吸作用(与化学综合)。
7*
6
0.80
食物链、食物网、种群密度、年龄组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生态系统的维持等。
8
6
0.41
激素调节及相关实验。
9
6
0.84
组织培养,克隆技术等。
10*
6
0.69
新陈代谢(与化学综合)。
23*
4
0.69
基因突变,诱变育种(综合题)。
24
15
0.60
基因工程、杂交育种、诱变育种,植物激素。
25*
12
0.52
开放性实验设计。
二
1*
6
0.59
内环境和组成内环境的血浆、组织液及淋巴之间的关系。
○
○
一
年
2
6
0.67
神经传导。
3
6
0.34
激素分泌、调节。
4
6
0.56
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利用。
5
6
0.58
细胞工程,免疫。
6*
6
0.42
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的概念及区分这两种变异的能力。
7
6
0.68
DNA的结构,基因表达,基因工程等。
8*
6
0.38
对食物链、生态系统及种群数量变动等的理解,对图的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20
0.73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长及生态等,实验设计。
26*
11
0.51
新陈代谢、生殖等
二
○
○
二
年
1*
6
0.77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合成代谢、分解代谢等。
2**
6
0.85
细胞周期及其特点和细胞分裂的特性等。
3
6
0.83
呼吸作用产物的运输,呼吸作用的类型等。
4
6
0.87
神经元的结构,兴奋的产生、传导,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等。
5
6
0.80
移植技术,免疫(淋巴细胞的作用)等。
6
6
0.52
基因表达。
7
6
0.70
种群。
21
11
0.61
水分代谢,实验分析。
22*
10
0.84
基因分离规律及热点“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
28
12
0.728
磷与光合作用。
二
○
○
三
年
1*
6
0.585
叶片的生理功能(对矿质元素的利用,有机物的合成等)。
2
6
0.517
过氧化氢酶,双缩尿试剂等。
3*
6
0.63
呼吸作用、种子萌发的条件等。
4*
6
0.896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
5
6
0.594
免疫。
6
6
0.846
组织培养,细胞分裂、分化等。
7
6
0.579
基因工程。
26*
14
0.343
遗传与变异,杂交育种。
27**
10
0.228
神经调节,反射弧,实验设计。
28**
6
0.565
糖类代谢。
二
○
○
四
年
1
6
植物光合作用
2
6
减数第二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
3
6
夹状腺激素功能的应用
4
6
生态系统食物网的有关知识
5
6
细胞工程中的单克隆抗体(选)
30
22
学科内综合。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分离规律及应用,遗传图解的书写及应用,抽象、归纳相关信息,外显子、内含子概念的理解及综合应用。(必、选)
31
20
探究实验类,胰高血糖素的调节作用,尿糖的原因及糖尿的检测方法。(必、选)
表2 2000-2004年新课程卷高考生物知识点分章知识统计表
章节
时间及题号
基础知识、技能考核点
一
2003-2
2000-25
蛋白质的鉴定方法及结果(实验基本技能)(酶的本质)
实验设计(续写实验步骤)无机盐的生理作用
二
2004-2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2003-6
2002-2
2000-3
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
细胞分裂(细胞周期)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三者的联系和区别
三
2004-1
2003-1
2003-2
2003-3
2003—28
2002-1
2002-3
2002-21
2000-25(Ⅰ)
2001-26
2000-2
2000-6
2000-27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内外因素
光合作用、矿质营养、物质运输及植物的生长发育
酶的本质(蛋白质的鉴定方法及结果(实验基本技能))
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种子)(微生物的分布和生命活动)
有氧呼吸和无氧过程(微生物代谢中酶活性的调节)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分解代谢、合成代谢(联系生活实际)
植物呼吸作用(类型、过程)
实验分析(植物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长及生态因素
新陈代谢的类型(生殖类型)
矿质元素的功能及其在植物体内的转移
实验结果的分析(呼吸作用)
ATP的分子简式、ATP与ADP之间的相互转变
四
2004-3
2002-4
2001-2
2004-31
2003-27
2000-8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动物激素实验的研究方法
突触和兴奋传递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实验设计、结果的预测及解释、并得出结论(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
设计实验方案和预测实验结果(神经调节、反射及反射弧)
垂体在激素调节中的作用,动物激素实验的研究方法
五
2004-2
2003-6
2003—26
2001-4
2001-25(Ⅱ)
2001-26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生殖的类型(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
生殖方式、(杂交育种的设计、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基本概念的考核)
植物个体发育不同阶段(种子萌发幼苗)营养物质的供应
实验设计(补充完善型)――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生殖类型(新陈代谢的类型)
六
2004-30
2003—26
2002-22
2001-6
2000-4
2000-23
基因的分离规律及图解(真核生物基因的结构及其表达)
杂交育种的设计(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基本概念的考核)、(生殖方式)
基因的分离规律、环境保护
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判定
杂交育种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有关基因型、表现型的有关计算
基因突变、诱变育种
七
八
2004-4
2003-4
2002-7
2002-22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生态平衡)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环境保护、基因的分离规律
2001-8
2001-1
2000-7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图的判断分析
生态系统的知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九
一(选)
2004-5
2004—31
2003-5
2002-5
2001-1
2001-3
2001-5
单克隆抗体(动物细胞工程)
尿糖的检测(实验设计、结果的预测及解释、并得出结论)
细胞免疫
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器官移植)
内环境及其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
无机盐调节(肾上腺)(实验及图表分析)(动物激素实验的研究方法)
免疫学原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二(选)
2002-28
2000-5
矿质元素与光合作用效率的关系(P在叶绿体构成和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共生固氮微生物
三(选)
2004-30
2003-7
2002-6
2001-7
2000-24
真核生物基因的结构及其表达(基因的分离规律及图解)
基因操作的步骤
基因表达的调控(新考纲已删)
基因的结构、基因表达、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中基因操作的工具、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
四(选)
2004-5
2003-6
2001-5
2000-8
动物细胞工程(单克隆抗体)
植物细胞工程(植物组织培养)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免疫学原理)
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
五(选)
2004—3
2003—28
微生物的分布和生命活动(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种子))
微生物代谢中酶活性的调节(有氧呼吸和无氧过程)
表3 2000-2004年各章节考点所占分值及比例
章节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平均
比例
1、2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18
6
6
3
6.6
8.5%
3新陈代谢
18
23
23
12
6
16.4
21.1%
4生命活动的调节
6
14
6
10
20
11.2
14.4%
5生殖和发育
6
3
1.8
2.3%
6遗传和变异
10
6
10
14
14
10.8
13.9
7生物的进化
0
8生物与环境
11
6
6
6
6
7
9.0%
9人与生物圈
0
1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
18
6
6
6
7.2
9.3%
2光合作用和生物固氮
6
12
3.6
4.6%
3遗传与基因工程
15
6
6
6
8
8.2
10.6%
4细胞与细胞工程
6
6
6
3.6
4.6%
5微生物和发酵工程
2
0.4
0.5%
总分
90
79
75
72
72
77.6
100%
3、知识的覆盖面。由于综合科测试的制约性,生物知识考点在一年中有限(新课程卷中涉及到的具体知识点约20个左右),尽管如此,命题者尽量使知识考点分布合理。但从连续五年的考题来看,知识考点几乎覆盖了高中生物教材的主干知识。详见表1、表2和表3。
4、必修和选修的比例合理,综合性体现较好
从近五年考题分析来看,选修考试题的内容占全部考题的三分之一左右,详见表4。考点内容出现在基因工程和免疫中频率较高。一般来说,考查选修内容的能力要求比必修教材的低。部分试题与必修教材内容综合起来考查,如2004年全国卷的30、31题。
表4 2000-2004年选修教材所占分值及比例
项目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平均
分值
27
24
24
20
20
23
比例
30%
30.4%
32%
27.8%
27.8%
29.6%
5、实验能力的考查有逐年加强的趋势。从表5可以看出,实验能力的分数比例为20%-36%之间,这与现行高中生物学课本中实验教学的课时比例相当,而且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逐步系统化。近几年的生物考题基本上都编制了一个实验设计题目。
表5 2000-2004年实验题型所占分值及比例
项 目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实验结果分析与解释
6
17
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
6
12
6
实验评价与改进
8
验证、探究实验设计
12
10
20
总分
18
14
17
22
26
比例
20%
17.7%
22.7%
30.6%
36.1%
6、试题难易程度的大小交替出现。从表6可以看出,试题难度呈现一年易,二年难的规律。
表6 2000—2004年高考生物试题难度统计表
年度
试卷种类
Ⅰ卷
Ⅱ卷
整卷
分值及比例
难度
分值及比例
难度
分值及比例
难度
2000年
旧课程
28(54%)
0.83
24(46%)
0.59
52(20%)
0.74
新课程
58(65%)
0.72
31(35%)
0.58
89(34%)
0.67
2001年
旧课程
30(49%)
0.77
31(51%)
0.70
61(20%)
0.74
新课程
48(61%)
0.53
31(39%)
0.75
79(26%)
0.59
2002年
旧课程
30(50%)
0.81
30(50%)
0.70
60(20%)
0.76
新课程
42(56%)
0.76
33(44%)
0.72
75(25%)
0.75
2003年
旧课程
30(50%)
0.67
30(50%)
0.33
60(20%)
0.52
新课程
42(58%)
0.67
30(42%)
0.35
72(24%)
0.50
2004年
新课程
30(42%)
42(58%)
0.57
72(24%)
7、学科间综合逐渐减少,学科内综合逐渐加强。
(二)2004年全国四种理综新课程卷的特点分析
今年高考理综测试中生物试题的题量及分值都约占理综测试全卷共31题和300分的约1/4,这一比例与生物学科在中学阶段课程计划规定的理化生三个学科的总课时数比例大致相当。与去年理综(新课程卷)相比,题量减少。部分生物试题能体现出“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一命题指导思想。部分试题能体现2004理综《考试大纲》中5个能力要求,但与往年试题相比,全国卷的能力要求体现得不够充分。试卷的结构保持不变,但学科排列顺序又有了新的变化,而且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第Ⅱ卷上,与去年高考理综的新、旧课程卷相比,全国卷生物试题的总体难度明显降低,但连续从2000—2004年来看,难度并不算最低,仅现有四川省抽样的Ⅱ卷得分情况看,只比去年低(新、旧课程卷)(详见下表6)。无偏、难题和超纲题。题型常规但显得有些单一,未出现一道图形、表格题,这与学科实际显得有些不相符合,而其他三种试卷都有一定数量的图形、表格题。全国卷的绝大多数生物试题的区分度较小,其他三种试卷要好一些。试题所考查知识点都是学科主干知识,涉及到生命的结构基础(细胞分裂)、新陈代谢(光合作用效率)、生命活动的调节(激素调节)、遗传变异(基因结构和遗传规律的应用)、生态(食物网)、细胞工程(单克隆抗体)以及实验7个方面。能力要求体现了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学科的综合力度降低。实验题分数加重,与2003年高考理综新、旧课程卷相比,实验题分别增加了6分和10分。实验题分数约占生物试题总分的28%,提高了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要求。
生物试题中,全国卷的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思想无明确的体现,但其他三种试卷有一定体现。今年理综试卷与去年比较来看,总体上题量相应减少,选择题共21题,非选择题共10题,题序为选择题――生、化、物,非选择题――物、化、生,难度比去年有较大降低。但仍暴露出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多数考生感觉答题时间紧张,时间分配不合理,限时内理化生三科思维转换能力较差。
表7 2004年高考4种理综试卷中生物试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
全
国
卷
72
题号
分值
难度
知识点
1
6
植物光合作用
2
6
减数第二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之处
3
6
夹状腺激素功能的应用
4
6
生态系统食物网的有关知识
5
6
细胞工程中的单克隆抗体(选)
30
22
学科内综合。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分离规律及应用,遗传图解的书写及应用,抽象、归纳相关信息,外显子、内含子概念的理解及综合应用。(必、选)
31
20
探究实验类,胰高血糖素的调节作用,尿糖的原因及糖尿的检测方法。(必、选)
吉
林
、
江
西
、
福
建
、
浙
江
72
1
6
免疫,热点(选)
2
6
减数分裂
3
6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关系,
4
6
基因突变、翻译的应用
5
6
种间关系、增长曲线
30
20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31
22
实验题,呼吸作用,微生物的营养、生长
天
津
卷
74
1
6
免疫,基因工程(选)
2
6
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3
6
光合作用,生物与环境
4
6
免疫(选)
5
6
生命活动的调节
6
6
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选)
30
18
修改调查方法,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涉及小字内容)
31
20
实验设计,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诱变育种
陕
西
、
内
蒙
等
65
1
6
免疫(选)
2
6
新陈代谢
3
6
实验,质壁分离与复原,还原性糖、蛋白质的鉴定,温度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4
6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5
6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30
15
DNA的分子结构和复制,有丝分裂,放射性标记
31
20
基因的分离规律,基因工程,逆转录等(必、选)
(三)、2005年命题趋向预测:
1、试卷长度和生物学科的分值及题型不会有大的变化。
2、试题难度:高考试题方面的改革已经开始走向成熟。因此,估计试题的难度变化不会太过剧烈,但是,根据今年高考后的反应、保持高考连续性和高考的选拔功能来看,难度有可能比今年约大,比2003年约有降低。
3、选修教材的内容估计仍会占1/3左右。
4、将加大对学科内综合能力的考查,特别要注意必修和选修内容的综合。
5、有可能加大对图表识别、分析能力的考查。
6、将有可能加大对实验能力的考查,特别是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7、命题往往在连续几年的试题中考虑知识的覆盖面,因此,有可能会出现没有考查过的知识,如进化等。在二卷中可能会出现连续5年没有在二卷出现的重点板块,如生物与环境。
二、我市高三生物教师及学生现状分析:
(一)、教师现状分析
1、高三教师中新面孔占有一定的比例。对教材熟悉程度不够和对高考内容的把握不是十分准确。
2、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优秀教师较少。
3、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不能与教学和高考改革的发展相适应。
(二)、学生现状分析:
1、优秀生源有限。由于高中大面积扩招,相比较而言,优秀生比例较小,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所占比例较大。很大一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方法不佳。
2、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总体水平与上一届相比较低。
从2004年7月高2005级生物统考来看,试题覆盖面广、能力要求不高、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从学生答题情况并不好(见表9和表10),现结合其他考试和平时反应出来的问题,对学生的情况分析如下:
表8 2004年7月高2005级生物统考试卷各题得分率统计表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得分率
0.6
0.8
0.9
0.7
0.8
0.5
0.6
0.8
0.8
0.4
0.7
0.8
题 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得分率
0.5
0.9
0.9
0.9
0.9
0.8
1.0
0.7
0.9
0.7
0.4
0.9
题 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得分率
0.5
0.5
0.6
0.6
0.8
0.8
0.7
0.9
0.5
0.3
0.6
0.6
题 号
37
38
39
40
二
46
47
48
49
50
51
52
得分率
0.8
0.7
0.8
0.3
0.58
0.58
0.68
0.55
0.35
0.64
0.53
0.47
表9 2004年7月高2005级生物统考试卷难度统计表
I
II
总分
平均得分
27.5
32
59.5
满 分
40
60
100
难度系数
0.69
0.53
0.595
(1)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薄弱,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生理过程记不住或记忆不准确。如第二题的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主干知识的识记,,属容易题,但学生答题情况并好,得分率不高,得分率仅为0.58。
(2)实验能力较差,特别是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实验目的不清,实验设计的步骤混乱,不能很好地组织语言。而高考中实验能力的要求在逐渐增强,这将严重影响我市的高考成绩。如2004年7月高2005级生物统考试卷中的52题。
(3)语言表达能力差。不能够准确地运用生物学术语描述生物学现象。
(4)应有的应试技巧欠缺。很多学生不会读题、不会审题。
(5)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很多学生读不懂自然科学方面的资料,不会提取有效信息,组织文字解答试题,如2004年7月高2005级生物统考试卷中的49题,实际上,试题的答案就在所给的材料中,但学生答题请况十分不好,得分率仅有35%。
(6)学生读图表、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差,图文转换能力差。很多学生读不懂图表,更不会提取有效信息。所以图表题答题情况并不理想。虽然2004年的高考试题全国卷没有涉及图表,但其他三套新课程卷试题均有较高要求,估计明年仍会出现图表题。因此读不懂图表,不会提取有效信息将严重影响考试效果。
三、对2005届高三生物复习策略
(一)2005届高三复习计划。原则上高三复习原则上安排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年3月前必须完成第一轮复习,着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手和学科内综合能力的培养。复习方式为必、选修内容综合复习。
第二阶段:2005年4月底前完成,本阶段为专题复习,但由于时间关系,不再象以往那样,以知识板块为专题,而是以培养能力为主设计几个专题(实验专题、图表专题、解题技巧等),各校还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其他专题。
第三阶段:强化训练、查漏补缺、应试心理调适。
(二)采取有力措施,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首先充分利用好教研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示范课、研究课,并组织好评课。其次,组织教师经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第三、建议学校对初次上高三的教师配备指导教师,实行一帮一;第四、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组织专题研究,聘请有经验的教师作专题发言;第五实行资源共享,每位教师自己最得意的专题或某种教学方法贡献出来,让其他教师借鉴;第六,教师要不断地自我总结和反思教学中的得失,如课后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听课、多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复习建议
1、认真研读并正确理解《考试大纲》。《考试大纲》的研读重点应该在两个方面,首先,要研究考试目标 及能力要求、前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明确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范围和层次以及具体到知识内容时处理的深度和广度都作到心中有数。其次、对于《考试大纲》的内容要求,要结合前几年的高考试题(可考表1和表2),明确哪些知识点已经考了,哪些重要知识点还没有考,重点考查哪些知识点,是怎么考的,从什么角度考的,为什么要这样考,还可能怎样考,会以那种形式出现等?以利于指导复习,增强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讲授式虽然是一种有效的传授知识的方法,但根据教学和高考改革形势的变化,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和学生实际,采取各种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其他方法,如探究式学习、问题式教学、学生自学等。
(2)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既教书又育人。要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学生要充满爱心,爱心将使教师变得聪明起来、使学生变得聪明起来;进行心智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心灵的教育,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把他们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让学生愿学乐学。
(3)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有充分的了解。第二、教师布置作业要先做,先研究,选择有针对性、有代表性的习题,不能完全使用现成的习题;第三、作业一定要批改,这样才能了解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存在那些缺陷,评讲时才心中有数,不能布置作业后,不检查、不批改,再一题一题地讲,课前一定要把课堂教学安排好;第四、考试(含月考、统考等)完后要对学生的情况充分分析,要重点评讲,分类评讲,要备课,不能只把试题做一遍,就挨个讲。
3、用好教材,挖掘教材中有关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生理过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真正做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手。
(1)一定要重视学生读书。在第一阶段复习时,要在课堂上安排学生看书,因为学生在课后没有时间看书,可以这样做,一堂课用10分钟来讲重点,15分钟让学生看书,其余时间让学生做相应(与这堂课的内容结合)的练习,对于不能完成相应内容的,教师要个别辅导,做到当堂内容,当堂过关。
(2)加强学法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有重点地读书,读自己认为有缺漏部份;可以将有关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生理过程以问题、填空、填表(对比区别)、填图等方式呈现给学生,或者将重点知识勾画出来,让学生记忆。指导学生记忆,如联想记忆、对比记忆、顺口溜、谐音、重复加深、学生间相互提问等。在复习的后阶段,让学生对照考试内容,一个一个地过关。如“生物体的结构基础”的问题(见附件1)和“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和细胞工程”的填空(见附件2)
(3)督促检查学生看书的效果。在学生看书的时候,教师可以抽查学生的读书效果。
4、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能力。
(1)构建知识网络 培养学科能力 重视知识迁移,弄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才有利于知识的迁移,这是实现学科能力向综合能力转化的基础。在复习中必须重视知识结构,着意各知识间的关联点,在知识网络的联结处多提出问题,抓住现象与本质的内在联系,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一般来说,高三第一阶段按章节捋清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
(2)讲练并重,精讲精练
要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的原则,要“精讲精练”,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讲:针对性要强,除重点、关键外,侧重讲单元练习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知识的综合交叉,突出能力的培养,培养应变能力。练:以定时作业为主要的形式,让学生在解题的能力、速度等方面适应高考的要求。抓好运用知识能力的单元训练、综合训练,题目的难度、梯度应靠拢2004年《考试大纲》的要求,考试内容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注重能力型和应用型。评:教师讲评练应突出重点,重在指导。不是重复、重演一遍,不能以题论题。在讲课中,要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和加大覆盖面的教材组织,努力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目的,同时要突出规范表达的训练指导。
(3)总结:自我归纳总结,及时反馈及时纠错,在心理方面为高考做准备。总结解题经验,探索解题规律,养成良好习惯,提高审题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高考说明,即不仅老师了解,也要学生从一进入高三就明白高考的要求,知道自己该在那些方面下工夫,明确自己的任务和方向,以使自己和老师要求合拍,减少师生之间的无谓的内耗,和高考先来次“零接触”。
5、加强实验教学。实验设计题应作为复习的重中之重。重视教材中的科学发现过程和实验设计思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实验思想和方法手段。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每一个实验、每一类实验的操作与探究,培养学生领悟实验设计的思想,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学会对实验数据处理等能力。在高三教学中,通过实验专题的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尤其是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实验分类复习中,要让学生注意区分和比较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复习时,一定要将教材中实验设计的基本思想、原理、原则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地渗透到带有新情景的实验方案的设计中。
(1)利用教材中的经典实验,介绍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过程。可以说教材中科学发现(如光合作用的发现,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的探究、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究)和实验,是通过实例来体现自然科学的学科特征,并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我们在课本实验的设计思路上、方法手段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并尽可能地开展研究性课题活动,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能力培养问题。
力展科学家探究过程,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掌握探究的规范过程。生物科学发展史中有着许多诸如孟德尔遗传规律、生长素的发现等典型的科学探究范例。结合相关教育内容,强调知识发生的过程,及时剖析科学探究的规范过程,挖掘其中的探究要素,对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具有实效性指导作用。现以“基因的分离规律”为例,将其中的探究要素及探究过程列表如下。
探究的基本要素
孟德尔探究的基本历程
对探究过程的基本要求
发现问题
在对前人遗传实验分析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发现并提出相关问题
在已有事实或现象的基础上,寻找问题所在,并通过观察试验,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
↓
↓
↓
提出假说
对分离现象作出尝试性理论解释
分析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说)
↓
↓
↓
实验查证
对分离现象及解释的验证
巧妙设计探究计划,验证假设
↓
↓
↓
总结规律
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
归纳综合,总结并表述结论
上述每个环节都有其基本的规律和技巧可循,要素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和递进性。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说明问题的产生与陈述、假说与预期的异同及表达技法、实验材料的科学选择、方法步骤的关联性以及实验主体活性的维持、实验变量的控制以及无关变量的均衡、结果与结论的区别以及分析、归纳、综合的基本思路和注意事项等。只有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把握规律,才可能使规范开展探究的过程成为可能。
(2)
实验题分类解题技巧和能力的培养。结合近几年的高考实验题,将实验题型分类,每一类选择一至二个典型题例(由教研室组织力量,编写这套资料),重点讲解,可以先让学生做,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讲解,然后让学生把正确答案抄一遍,总结每一类实验题的解题方法和答题模式,解决学生的答题技巧和答题的规范性问题。
(3)要把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平时教学和复习中挖掘教材中的实验设计素材,分析解题思路,积累解题经验,结合自己学生实际,重在落实。
6、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练习题和考试题的讲解,重点不在答案本身,而着重在解题思路的分析,如何读题、如何提取有效信息、如何找切入点、如何建立生物模型、如何组织解题步骤和组织语言。以及每一题的拓展和变式,举一反三,并总结每一类题的解题方法,不能就题讲题,做到讲一题而达到会解一类题的目的。
7、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简述题,在考查知识和能力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用规范的学科术语表达的能力。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这一能力的培养。 可以选择典型体例,先让学生做,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讲解,然后让学生把正确答案抄一遍,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答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8、全面复习与重点复习相结合。由于考试内容的不确定性,《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都可能出现,因此要全面复习;但也要有重点,如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和免疫、基因工程是历年考试的重点,所占分值很大(见表4),所以要重点复习。同时要关注还没有出现过大题的主干知识,如生物与环境。
9、关于热点和学科间综合的问题。不要过分关注热点和学科间综合。热点只是作为素材,只要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过关,就能够解答相应试题;从近年的考题来看,理综的学科间综合在逐渐淡化,所以,不要在学科间综合上花费过多精力,要立足于学科内综合。
10、关注上海、北京、广东等的高考改革动向。要研究他们的高考试题,注意出题的变化方向和出现的新题型。如2004年广东卷第42题首次推出了 “生态调查”这类新形式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求考生根据图示及提供的实验器材,写出调查项目(池塘生态系统的成分)。这道题看似简单,绝大多数的考生能动手,但要将答案写完整也并非易事。该题的出现,意味着对研究性学习的考核面的进一步加大,具有导向性意义。
四、复习指导思想:给思想,给观点,给方法。
1、复习的主导思路:立足于基础知识;立足于能力的培养;立足于理论联系实际;立足于学科内综合的思想。即加深理解——迁移综合——联系实际。
2、生物学研究的观点:给观点主要指让学生清楚在生物学的发展和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经常要用的,如生命物质性的观点;统一的观点(包括结构和功能的统一,局部和整体的统一,生物和环境的统一);生物进化的观点等。
3、科学的复习方法:给方法侧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1)
分析和综合的方法。高考不再是考查知识的再现,而是考查能否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有综合性质的实际问题。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为各种属性、各个部分、要素、方面或阶段分别加以考虑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将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要素、方面或阶段结合起来成为整体加以思考的方法。如关于染色体的知识,它分散在不同的章节里,复习时就要把这些知识有意识地综合起来。如染色体的分布、染色体的化学成分、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染色体的类型、不同生物染色体的数量、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行为、染色体与基因的平行关系、染色体变异与环境的关系、染色体变异与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等等。(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包括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两条途径,归类可采用科学归类法和实用归类法。如细胞分裂的比较,实验方法的比较等等。(3)概括法。如证明细胞有生命活力的事实有:①保护作用(细胞内的花青素、叶绿素等仅在细胞死亡后才可以散出)。②细胞的相互识别(红色和黄色的海绵细胞打散混匀后仍可以重新组装)。③食物泡的形成,细胞分泌等现象(细胞膜始终保持完整性)。④有生命活力的花生种子胚不能被红墨水染色。⑤细胞的吸收与细胞的需求有关。再如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证据可归纳有:①草履虫取食过程中食物泡的形成②白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③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过程。④受精时细胞的融合过程。⑤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膜的缢断过程。⑥高尔基体的产生和分泌泡的分泌行为。 (4)系统化。可采用编写纲要,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如对小麦或水稻的生命活动(包括新陈代谢、遗传变异、育种等)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定能对知识理解更深、记忆更牢。
总之,对于高考复习,从认知的观点来看,复习是对先前学习的知识的回顾、整理和再认识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分析,复习是对已有的信息的重新组合,使信息的排列更有序的一个过程。因此复习不仅是一个回忆和熟练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再认识和再提高的过程。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能有更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