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2.03 KB
  • 2021-05-13 发布

复习参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能达标训练28可持续发展试题答案解析6页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时作业(二十八) 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4分×15=60分)‎ 读人类文明进程及社会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d曲线表示的主导因素是(  )‎ ‎ A.土地  B.劳动力  C.资本  D.技术 解析:工业文明阶段,引起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技术。‎ 答案:D ‎2.到工业文明阶段,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突出表现为土地的(  )‎ A.数量  B.质量  C.类型  D.区位 解析:工业文明阶段,土地的区位对工业来说最为重要。‎ 答案:D ‎(2012安庆模拟)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一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环境污染的程度较低;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往往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环境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环境状况开始改善。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曲线,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下图中四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其中最理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最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污染程度低。‎ 答案:D ‎4.和先行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是因为(  )‎ ‎①我国自然资源贫乏 ②我国民众环境意识提高 ③国际社会制约增强 ④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随着民众环境意识提高、国际社会制约增强、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中国经济发 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答案:B ‎(2012南京模拟)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号码的含义分别是(  )‎ A.①经济系统 ②生态系统 ③社会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B.①生态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社会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C.①社会系统 ②生态系统 ③经济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D.①社会系统 ②经济系统 ③生态系统 ④人的管理调控 解析:①是经济系统,②是生态系统,③是社会系统,④是人的管理调控。‎ 答案:A ‎6.图中①对②的影响是(  )‎ ‎ A.提供环境资源      B.产生生活废弃物 C.产生生产废弃物 D.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 解析:经济系统中的生产活动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要排放到生态系统中,让环境来容纳、清除。‎ 答案:C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生产、生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亦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阐明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方案。据此回答7~8题。‎ ‎7.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下列说法或做法中可以证实的是(  )‎ ‎①“竭泽而渔……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而明年无兽”‎ ‎②历代各朝均大兴土木建宫殿等大型建筑 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④封山育林,以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句话的含义。②易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带来生态问题;③人口的增加也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以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答案:D ‎8.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我国首次引入了国外野生动物通道的理念,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设计了3种基本类型的野生动物通道。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解析:设置野生动物通道,体现了人类的经济活动不能危害野生动物的生存,体现了人与动物生存的公平性,符合公平性原则。‎ 答案:A 第16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10年11月29日到‎12月10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会议突出了“低碳环保”和“节能减排”两大主题。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据此回答9~10题。‎ ‎9.下图中表示节能标志的是(  )‎ 解析:A为质量安全标志,B为节能标志,C为绿色食品标志,D为节水标志。‎ 答案:B ‎10.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家庭尽量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B.多用电子邮件,少用传真、打印机 C.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电脑睡眠模式 D.用小汽车作为代步工具 解析:小汽车的运输效率低,用小汽车代步,相对而言排放的废气较多,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要尽量使用公共交通方式。‎ 答案:D ‎ (2012鞍山模拟)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下图为河南省某地酒精化工集团基于“建设循环型经济社会”的产业构想。读图,完成11~13题。‎ ‎11.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 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 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 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 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解析: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庞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令人担忧及深刻的环境危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庞大的人口压力。‎ 答案:C ‎12.该产业设想对农业的影响是(  )‎ A.加剧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 B.有利于改善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C.增加农业生产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 D.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外出务工的竞争能力 解析:该构想图能够促进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减轻农村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有利于改变农业生产结构,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答案:B ‎13.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活动是(  )‎ A.北方的退耕还草 B.湖区的混合放养 C.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解析: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完全符合循环经济模式,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而A、B、C三项尽管也符合保护生态、充分利用资源的生产原则,但不能做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 答案:D 读“我国某乡农业产业结构规划图”,完成14~15题。‎ ‎14.该乡农业产业结构关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地域性原则 ‎15.该乡农业产业结构最有利于(  )‎ A.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推动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 C.促进乡村城市化的整体发展 D.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解析:该地种植业以大豆、玉米和牧草为主,特色养殖业养殖野猪、狍子、山鸡等,据此可判断该地区可能位于松嫩平原。该地的农业生产已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答案:14.C 15.D 二、综合题(40分)‎ ‎16.(2012南宁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80年代的广西恭城县,农民用木柴作为燃料,大量砍伐森林,这样的生产方式,使得恭城“多山少林”的特殊生态环境迅速恶化。县委、县政府果断鼓励发展“猪—沼气—果”三位一体农业生产模式(如下图)。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现在恭城是绿水青山的生态示范县。‎ ‎(1)恭城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的主导产业是______,生态模式的核心是________。简述“猪—沼气—果”三位一体农业模式有哪些优点?‎ ‎(2)影响当地水果种植的主要社会因素有哪些?当地为什么要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生产基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解析: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恭城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通过沼气这一中间环节,解决了燃料、饲料、肥料相争的矛盾,改善了生态环境,取得了综合效益;当地水果的种植主要受科技、劳动力、交通、市场等社会因素的影响,而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生产基地标准化”模式的原因,可从上述社会因素方面着手分析。‎ 答案:(1)果树种植业 沼气 优点:解决了燃料、饲料、肥料三者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村面貌,提升了农民生活水平。‎ ‎(2)市场、科技、劳动力、交通。“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及时把握市场信息,降低市场交易风险;有利于加强科技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有利于节省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等。‎ ‎17.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有关环境问题产生的示意图。读图,并回答有关问题。(18分)‎ ‎(1)给这幅图加上适当的名称:________。‎ ‎(2)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结合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提出合理的建议,以帮助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领悟图中各种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由图可知,该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加,为了获取较多的粮食而过度开垦荒地,导致生态问题加剧。而严重的生态问题又使自然灾害影响加剧,致使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下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南方地区山区面积较广,耕地资源比重较低,但具有水热充足、土地类型多样、河湖众多、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可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发展多种经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从而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答案:(1)人口增长和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 ‎(2)人口增长过快,人口素质较低。‎ ‎(3)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积极开展多种经营,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立体农业道路,开发当地优势资源;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政府给予必要的经济和技术支持。 ‎tesoon 天·星om 权 天·星om 权 Tesoon.com ‎ 天星版权 tesoon tesoon tesoon 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