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5 M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查点一 生态环境建设
考向1 荒漠化的综合治理
(2015·山东文综)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考向2 水土流失的治理
3.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
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
(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
考向3 湿地的功能和保护
(2015·天津文综)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4~5题。
4.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5.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6.(2015·广东文综)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是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等四个相连湖的总称,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下图)。
(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体呈________走向。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3)分析1982~2012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
(4)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5)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1.荒漠化的治理
(1)掌握区域荒漠化问题的分析方法,了解区域荒漠化问题的发展过程及成因。
(2)评价人类不合理活动对荒漠化的影响,侧重于人类活动对气候、土壤、植被、水文等各要素的影响。
(3)荒漠化防治措施应根据荒漠化的分布、成因、危害来提出。如针对不合理放牧应确定合理载畜量;针对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应强调上、中、下游合理利用水资源,避免下游因缺水而导致荒漠化问题加剧等。
2.水土流失的治理
(1)以我国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等典型案例为模板,理解某一区域水土流失成因分析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2)分析水土流失的影响时,要注意利用辩证的思维,既要分析不利影响,也要分析有利影响;既要关注对本地区的影响,也要关注对下游地区的影响;既要分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要分析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水土流失的治理要从水土流失的根源入手,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对区域植被的影响。
3.森林保护和湿地的保护
(1)以我国东北林区或世界热带雨林区为例,分析森林植被破坏、消失的原因、影响及保护措施。
(2)以我国东北湿地、三江源湿地或世界重要湿地为例,分析湿地的生态价值、破坏原因及保护措施。
1.知识关联
(1)荒漠化→类型→产生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危害→防治措施。
(2)水土流失→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危害→防治措施(工程、生物、农业技术措施)。
(3)热带雨林→分布→全球生态效应→雨林被毁(原因、影响)→保护措施。
(4)湿地→类型→生态效益→湿地萎缩的原因→保护措施。
2.易错点
(1)注意区分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等)两种环境问题的表现。
(2)环境问题因人类活动而产生,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会产生环境问题。只有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时才会产生环境问题。
(3)追求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并非存在必然的联系。如果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时,注重环境保护,则一般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4)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环境问题,但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经济。因为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来解决。
(5)注意区分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两个概念:前者是因人类活动产生的,如水土流失、全球气候变暖;后者属自然现象,如台风、地震、海啸等。但人类活动可以加剧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和发生频率。
(6)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7)清洁生产并不是完全没有污染,而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直至达到“零”排放。
(8)生态农业是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只注重其中某一项利益的农业不是生态农业。
3.方法技巧
(1)解答环境问题类的思路
①成因分析
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引起的,是人类不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自然原因也是环境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自然条件
具体分析
地形条件
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逆温条件
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
水域条件
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②防治措施
不同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主要问题
具体措施
环境污染
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生态破坏
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资源短缺
要从“开源”(替代资源的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2)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思路
首先,需要明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其次,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自然资源以及工农业经济活动等方面,分析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了解该区域的地理背景;再次,根据区域的地理背景分析区域存在环境问题的潜在因素,从而找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最后,运用知因索果法,针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题组1 荒漠化
(2015·德州上学期期末)读“某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污染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土地荒漠化
2.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及该地森林资源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
A.过度开发沼泽 保持水土
B.过量引水灌溉 保护耕地
C.过度砍伐森林 涵养水源
D.城市化过度发展 美化环境
题组2 水土流失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全国总面积的22.7%。红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33%,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产基地。
材料二 有人在裸露的红黏土上进行人工降雨试验,不同坡度与土壤冲刷量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
(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结合试验数据,任选一个坡度范围的红壤分布区域,说出其合理利用的方法。
题组3 湿地的功能和保护
4.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湿地,位于巴拉圭盆地(见下图),范围涉及巴西、玻利维亚及巴拉圭等多个国家,总面积达242 000平方千米,是全球最丰富的水生植物分布地区。
材料二 咖啡种植需均匀的降雨和排水通畅的土地,理想的气温是15~25℃,全年降水量为1 500~2 000毫米,同时降雨时间要能配合咖啡树的开花周期,理想的海拔为500~2 000米
。巴西以咖啡质优、味浓而驰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咖啡王国”之称。
(1)分析潘塔纳尔湿地面积的季节变化规律,并解释其原因。
(2)分析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的原因。
(3)分析“咖啡王国”巴西咖啡生产的优势自然区位条件。
考查点二 区域综合开发
考向1 资源、能源开发
(2015·全国文综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海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资源量不足 B.破坏环境
C.成本过高 D.市场需求不足
4.(2015·北京文综)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张家口市积极推进能源生产结构调整。
举例说明张家口市能源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地理条件。
5.(2015·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美国大盐湖(下图)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考向2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5·浙江文综)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6~7题。
6.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
A.甲地海拔较高
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丁地地势低平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7.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②增加耕地面积 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 ④改变耕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5·全国文综Ⅱ)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8~10题。
8.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
9.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10.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考向3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11.(2015·浙江文综)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 图1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1)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
(2)长江江苏段________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利用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
12.(2015·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1.6%,占全国产量的23.9%。钢铁产业成为河北第一支柱产业。其中,唐山和张家口分别占全省产量近50%和4%。
材料二 下图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与水系图。”
(1)河北省成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家口发展钢铁工业对京津地区环境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利弊。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北省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资源、能源开发
(1)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世界主要能源资源分布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
(2)新能源的开发偏重区位条件的评价,评价时既要注意新能源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也要关注新能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既要注意对本区域的影响,也要注意对相邻其他区域的影响。
(3)依据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的案例,如德国鲁尔区、山西能源基地的开发条件、生产结构、存在问题、综合整治措施等,进行知识梳理。
2.农业可持续发展
(1)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危害、解决措施。
(2)主要农业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及发展条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解决措施等。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条件的一般分析方法和思路。
(3)根据不同的区域,分析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布局、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
3.工业化和城市化
(1)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2)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3)工业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地区的产业升级过程,复习时应注意工业化与产业升级的联系。
1.知识关联
(1)资源开发
①资源→分布(影响因素、特点)→利用(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
②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分析(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线路选择(沿线自然环境特点、人口密度、城市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重要意义(调入区、调出区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2)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内涵(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实施途径(循环经济)。
(3)工业化和城市化
①工业化的背景条件(区位条件、改革开放政策、国际产业调整与转移、侨乡)→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的问题→措施(产业升级为技术密集型产业,治理环境,完善城市体系,加强规划与管理)。
②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几种模式。
2.易错点
(1)资源类区域衰落的原因要找内因,关键是内部产业结构单一,传统产业与现代生产力水平的不相适应而导致的,没有发展潜力,而不能归结到外部环境的改变上。
(2)工业化必然会带动城市化的发展,是重要动力,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化都是工业化推动的。
(3)解决资源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
3.方法技巧
(1)区域资源、能源开发条件的分析思路
区域资源能源的开发可从基础好、拉动强、有保证三方面分析。
①基础好
②拉动强
③有保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等
(2)从四方面看我国能源问题的解决措施
开源
国内
加大能源勘探和开发;积极开发新能源
国外
拓宽能源的来源渠道,如从中亚、俄罗斯等进口油气,加大与非洲、拉美等地区的能源开发合作
节流
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储存
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和其他能源基地
调配
实施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
(3)流域的开发、建设与综合治理的分析思路
①了解流域概况,分析流域发展的地理条件:
分析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一般要考虑流域位置(特别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自然环境(气候、水文特征、植被、地质灾害等)、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经济发展基础等人文地理条件。
②结合有利因素,分析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
分析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是要综合考虑其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得出流域开发的有利条件,从而制定出其开发方向(如发电、航运、供水、养殖、旅游等)。
③针对不利因素或存在问题,研究制定综合整治措施,在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时,要充分考虑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地理环境特征。一般思路如下:
(4)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针对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今后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
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以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④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5)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①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途径和策略。
基础: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常见问题:利用不足、效率不高;利用过度、生态破坏。采取的措施:利用现代工业、科技改变经营管理方式,集约化生产;停止过度利用,恢复、保护生态环境。
②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途径和策略。
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资源,规避风险;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调整、改良作物品种,“优质、高产、高效”。
③农业社会可持续发展途径和策略。
增加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6)我国主要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模式
题组1 资源、能源开发
1.下图为“2008年至2012年陕西省煤炭转换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2008年至2012年陕西省煤炭转换特点。
(2)陕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输出地之一,阐述陕西省煤炭的大量转换对本省的有利影响。
(3)陕西省将进一步加大煤炭的转换,环保人士对此提出了异议,试说明理由。
题组2 农业可持续发展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4题。
2.M区域发展商品粮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3.对于P地土地资源的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措施是( )
A.抽水排湿,发展耕作业
B.建设现代化的养殖基地
C.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现代化工业园区
4.图示平原区域今后的农业发展方向应该是( )
A.尽快开发未垦荒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B.大规模退耕还湿地,完全停止粮食生产,建立自然保护区
C.全面退耕还渔,变种植业主导产业为水产业主导主业
D.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题组3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5.(2015·扬州质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该地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北京在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天津拥有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和沿海比较丰富的土地资源,还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开放优势;河北采掘业、重工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业优势突出。图1为“京津冀功能定位示意图”,图2为“京津冀产业结构及其联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分析,北京定位为“知识型+服务型”城市的理由。
(2)请将图2中的A、B、C所对应的区域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北京________,天津________,河北________。
(3)根据材料分析,北京、天津应将________密集型产业和________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河北,这对河北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区域能源类答题模板
区域能源分布特点以及区域能源问题的分析,要抓住不同能源的特点、分布和社会经济因素对能源消费构成的影响以及能源问题的表现、原因、后果及措施进行分析,并能够找出答题规律。
1.区域能源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能源问题往往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分析某一地区能源问题,主要包括其能源问题的表现、原因、后果及应对措施。
区域能源问题
表现
能源数量方面:短缺
能源利用方面: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能源结构:对某一能源尤其是对煤的消费量过大会带来环境问题,如引起大气污染、酸雨等,而以生物能消费为主则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原因
能源分布:能源贫乏,如日本能源短缺
能源结构:某种能源分布广,如中国煤炭丰富而石油紧缺
能源利用:如我国由于技术水平限制,能源利用低
后果
能源短缺会抑制经济发展,使经济缺乏活力;能源利用不合理会带来大气污染、酸雨等环境问题和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
应对措施
开源:开发新能源;加强能源的跨区域调配;加强与能源输出国的合作
节流: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
2.影响非矿产能源资源分布的因素
能源
影响因素
水能
地势起伏大(河段落差大);河流径流量较大。如长江三峡
太阳能
气候干燥,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高度大。如我国西北地区
风能
大风日数多,风速大;风速较稳定。如沿海地区和我国西北地区
地热能
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较多的地区。如冰岛和我国西藏地区
例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目前和未来石油供需状况。
材料二 2011年3月2日山东省对口支援青海省祁连县风能源开发项目正式开建。
(1)根据材料一判断,关于我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量和消费量同步增长
B.我国消费的石油一直以进口为主
C.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不大
D.中国今后的石油供需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
(2)目前,我国的能源消费以什么为主?原因是什么?
(3)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原因是什么?
(4)为了保证我国能源安全,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你认为可以从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方面采取哪些措施?
(5)图示地区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前景广阔,说明甲地风能密度较大的原因,并简要评析乙地开发太阳能资源的不利条件。
例2 (2015·甘肃高台一中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安徽省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安徽省是我国主要产棉省区之一,“十一五”期间全省棉花年平均种植面积为36.67万公顷,年均生产棉花35万吨,形成了淮北、沿江和江淮三大棉区,其中淮北棉区种植面积逐渐缩小。
材料三 淮北市是一座坐落在皖北地区,缘煤而建、因煤而兴的能源城市。
(1)分析流水作用在皖南和皖北地区的主要差异及主要地貌类型,并分析原因。
(2)根据所学知识,简述皖北地区商品棉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
(3)“缘煤而建、因煤而兴”的淮北市正面临经济转型的问题。请你为淮北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
水资源类答题模板
在高考命题中,有关水资源的考查多以区域图、水资源统计图表、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淡水危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等问题。
(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要点 多少、分布不均、季节分配不均等。
模板 ①空间分布:××地区多,××地区少;从××
地区向××地区逐渐减少(增多)等。
②时间分配:××季节多,××季节少;年际变化大(小)等。
(2)水资源短缺(淡水危机)的原因
要点 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时空分布不均、气候干
旱、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消费、污染等。
模板 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稀少;降水季
节分配不均。
②人为原因:人口增多,工农业生产发展需水量增多;
浪费严重;污染严重。
(3)淡水危机的解决措施
要点 开源、节流、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
模板 开发新水源;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提高
公民节水意识;改进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
用率等。
例3 下图是“我国部分流域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反映的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我国水资源时间上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重要举措,其中的“南”指________流域,“北”指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
(3)目前,华北地区是我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以下哪些措施可以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多选)( )
A.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B.节约用水
C.防治水污染
D.研究和利用海水和咸水
E.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涵养水源的能力
资源跨区域调配类答题模板
资源调配意义类题目设问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结合具体区域(输出地或输入地)说出“对输出地的意义”或“对输入地的意义”;二是“对两地协调发展的意义”;三是具体到某方面的意义,诸如“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对生态环境有利的影响”等。此类问题常见于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等内容,如我国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晋煤外运”等,也经常迁移运用于世界上其他区域的调水、调能、输电工程等。在高考命题中,多以区域图为载体来设置问题。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要点 调入区、调出区、资源分布、资源消费、人口、经济。
模板 (1)调出区:①资源丰富;②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资源需求量少;③资源不具有流动性;④资源供大。
(2)调入区:①资源相对缺乏;②人口多,经济发达,对资源的需求量大;③资源供不应求。
2.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的选择
要点 消费能力、线路长短、资源分布、城市分布、施工难度、建设成本。
模板 ①沿线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对资源需求量大;②沿线资源分布广,储量大,有稳定的资源来源;③沿线地形平坦(崎岖),施工难度小(大);④施工线路长(短),建设成本大(小)。
3.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
要点 开源、节流。
模板 (1)开源:①资源跨区域调配;②加大勘探开发力度;③寻找替代品。
(2)节流:①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②提高人们的节约意识等。
4.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要点 调出地、调入地、沿线、经济、社会、环境、有利、不利。
模板 (1)调出地:①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③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发展;④改善当地人们生活环境,有利于改善环境。
(2)沿线地区:①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②为沿线居民提供资源,改善沿线居民的生活条件;③工程建设可能会对沿线地区带来生态破坏。
(3)调入地:①缓解资源紧张状况;②促进经济发展;③改善环境质量等。
例4 (2015·阜宁模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区域发展必须加强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以发挥各区域的优势条件,求得共同发展。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中线工程纵断示意图。
(1)根据材料,简述中线工程沿线地形特征及对该工程的有利影响。
(2)分析该工程可能对甲省产生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评价类题目答题模板
在高考命题中,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类的问题多以区域图或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内农业、工业、交通等发展条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1.自然条件
要点 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源、自然资源、有利、不利。
模板 ①邻近××,地理位置优越;②地形平坦开阔(崎岖);③适宜的气候条件;④土壤肥沃(贫瘠);⑤水源充足(缺乏);⑥自然资源丰富(缺乏)等。
2.社会经济条件
要点 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
模板 ①国内(国际)市场广阔(狭小);②交通便利(不便);③劳动力丰富(缺乏)而廉价(价格高),劳动力素质高(低);④科技发达(落后);⑤优惠的政策等。
注意 (1)关注设问,明确是有利还是不利,是优势条件还是限制性条件等关键词语。
(2)回答时避免没有题目中提供的信息,笼统回答,回答不具体。
例5 (2015·武汉调研)阅读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马拉开波湖,水深平均达20多米,该湖有美洲聚宝盆的美誉,渔业资源丰富,同时有石油湖之称。为开采石油,湖底遍布石油管线,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以便大吨位的货轮和油轮驶入湖区装载石油及产品。20世纪90年代中国石油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始在马拉开波湖投资开采石油。
(1)简要分析马拉开波湖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2)试分析图示地区吸引中国石油投资开采石油的优势条件。
(3)对于该湖区未来经济发展,有人主张在湖区继续开采石油,发展石化工业,也有人主张应该取缔石油开采及相关产业而发展渔业。你支持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例6 (2015·石家庄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题目。
库拉索岛原为荷属安的列斯群岛的主岛,面积约444平方千米,人口约15万。岛上气候干燥,水源靠海水淡化。库拉索岛是理想的炼油地点,石油和石油产品约占出口总值的95%,粮食、工业品主要依赖进口。库拉索岛1956年成为自由贸易区,威廉斯塔德港成为世界最大港口之一,首府威廉斯塔德成为加勒比海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旅游业、服务业以及与航运相关的商贸业对于岛屿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下图示意库拉索岛位置。
(1)分析库拉索岛成为理想的炼油地点的条件。
(2)简述库拉索岛发展炼油业的积极影响。
(3)请为库拉索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区域特征分析类答题模板
在高考命题中,区域特征分析类题目多以区域图和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内的地理特征。地理特征一般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在高考中以考查自然地理特征为主,尤其是以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等为主。
要点 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
模板 (1)地理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可以确定一个具体地点,也可以确定一个区域范围,主要分析南、北所跨的纬度,东、西所跨的经度。
海陆位置: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等。
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政治地理位置:根据国家或区域轮廓,邻国、邻省轮廓进行分析。
(2)地形特征
主要地形类型与名称:可以根据区域位置得出,也可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海拔及地形剖面图来判断。
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面起伏状况、地形分布和特殊地貌(黄土地貌、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等方面来描述。
地势特征:主要从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描述。常用的描述语言:一是××方向高,××方向低;二是从××方向向××方向倾斜。
(3)区域气候特征
从降水、气温、光照等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和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气象灾害等方面分析。
(4)河流特征
水系特征:主要指河流的长度、流向、水系归属、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流弯曲系数)、河网密度(支流多少、河湖关系)、落差或峡谷分布、流域面积等。
水文特征:主要指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等。
开发利用:在河流中上游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游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主要开发内河航运。
(5)农业
主要从区位条件及评价、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结构类型等方面分析,注意生产结构的调整及其带来的影响。
(6)工业
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及评价(如原料产地、工厂、市场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7)城市
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8)交通
主要从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交通网中线、点分布等方面分析。
例7 下图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某地区7月等温线、河流及交通线路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该国的地形特点,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试说明该地的温度分布规律及其形成原因。
(3)简要说明该国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例8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区域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甲
水稻
油菜、棉花等
乙
春小麦、玉米
甜菜、大豆等
(2)从自然角度考虑,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甲、乙两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发展农业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专题提升练
(2015·武汉调研)巴西是多种金属产品和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中蔗糖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2014年年初以来,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下跌约23%,原油价格下跌超过30%,铁矿石价格更是跌去了四成。2014年前三个季度巴西经济陷入几近停滞的状态。读“巴西区域简图”,回答1~3题。
1.关于巴西甘蔗种植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平原地形为主,种植面积广阔
B.河网密布,农业灌溉水源充足
C.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廉价
2.巴西将本国一半以上的甘蔗用于生产乙醇汽油,不是因为( )
A.原材料丰富 B.石油资源短缺
C.环境保护的需要 D.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3.针对目前面临的困境,巴西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
A.减少大宗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
B.增加矿产资源开采量和出口量,提高矿石产品的外运能力
C.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使重化工业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D.经济结构应向初级产品部门倾斜,提高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2015·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下图分别是“1990~2006年我国SO2”和“烟尘污染重心偏移轨迹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者1992年至1993年偏移距离大致相当 ②两者都呈现出向西南偏移的趋势 ③两者波动规律一致 ④1992年的SO2污染重心与2003年的烟尘污染重心大致重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针对图中SO2和烟尘污染重心偏移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中西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发挥节能效应
B.东部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常规能源消耗
C.东部地区加快向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D.以重心(115.52°E,36.18°N)为起点,沿东南45°方向建设生态林
(2015·邢台摸底)下图为“京津冀城市一体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在一体化背景下,天津应成为( )
A.知识型区域 B.加工型区域
C.资源型区域 D.贸易型区域
7.同京津相比,河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人才密集 B.交通便利
C.地价便宜 D.市场广大
(2015·龙岩质检)某区域平均每万元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可显示区域产业CO2减排效率。下表示意“我国某年四地区产业碳排放总量和CO2减排效率大小”。读下表完成8~9题。
地区
京津地区
南部沿海地区
东北地区
西南地区
CO2排放总量/亿t
1.35
2.7
4.8
3.55
CO2减排效率/tCO2(万元·%)-1
1.5
0.86
2.5
1.8
8.下列四地中节能减排任务最紧迫的地区是( )
A.京津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
9.南部沿海地区减排压力较小,主要原因是( )
A.地处季风区,CO2扩散速度快
B.以轻工业为主,CO2排放较少
C.交通通畅,汽车尾气排放少
D.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化石燃料消耗少
(2015·湖北八市联考)中国规划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主要着力点之一就是包括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在内的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硬件”联通在对接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同时,也为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和共同繁荣注入新活力。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元成立丝路基金。读图回答10~11题。
10.对于中国而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好处是( )
①加快中西部的发展,减小地区差异 ②利于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 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增加 ④寻找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图中“一带一路”的最西端,是世界上城市密集分布地区之一,该区域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条件为( )
①地势低洼,峡湾众多 ②位置优越,商贸发达 ③河网密布,水能丰富 ④交通便利,协作紧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2015·襄阳调研)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Z为世界旅游名岛,岛上居民采用古老的传统生产方式种植200多种本地土豆。Z岛农业系统因土豆遗传资源的多样性和种植方式的独特性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材料二 土豆为喜光作物,要求地温较稳定;喜水分多且透气性好的土壤;宜施有机肥;忌渍水。
材料三 将土壤堆高起垄,于垄中播种土豆,再覆盖枯草。这是Z岛传统种植土豆的方法。如下图所示。
材料四 近年来,Z岛有居民购买农业机械,为发展土豆制品产业而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的土豆。
(1)根据土豆生长习性推断Z岛土豆主要种植区的位置,并说明你的理由。
(2)分析Z岛传统种植方式对土豆生长条件的改善作用。
(3)你是否赞同Z岛大规模发展土豆制品产业,请说明理由。
13.(2015·南昌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构想受到空前重视,这一构想有利于实现区域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发展。下图是京津冀区域略图。
(1)分别列举京津冀三地的优势工业部门。
(2)根据自然条件分析,张家口建设为生态涵养区,承德建设为高科技园区的合理性。
(3)简述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对缓解京津冀城市化问题的积极意义。
答案精析
专题11 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查点一 生态环境建设
悟真题
1.C 2.D [第1题,由于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形成漏斗区,周围的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并逐渐向漏斗中心流动,从而导致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地带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退化,形成了“生态裂谷”,故选C项。第2题,当该地“生态裂谷”出现后,即出现了土地的荒漠化,为了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既有利于绿洲农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故D正确;荒漠区水资源不足,不宜发展植树造林,A错误;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而应该做好生态改善工作,B错;地下水是绿洲区的主要水源,在绿洲区可合理开采地下水,C错。]
3.(1)c d
(2)风力作用
(3)③ ⑤ 土地荒漠化
(4)①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④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区域差异,因为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密切相关。(1)读图可知,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属于季风区,暴雨发生的频率较高,还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植被破坏严重,多暴雨、植被覆盖少、山地地形等都是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条件。(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属于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的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3)根据图中各序号的位置和黄河、长江流域的范围作出选择,①工程位于西北地区,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4)④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①地的河西走廊地区位于祁连山北麓,地形较为平坦,但气候干旱,降水少。
4.C 5.B [第4题,艾比湖流域新增大量耕地和灌渠,引河水灌溉使注入艾比湖的河水减少,湖水含盐量增加;湖中鱼类密度减小;湖泊面积和水量减少,使湖水蒸发总量减少;芦苇大量枯萎,对湖水净化作用减弱,造成湖水自净能力减弱,C项正确。第5题,修建水库会使注入艾比湖的水量减少,造成艾比湖萎缩;退耕还草有利于涵养水源,同时减少种植业用水量,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B项正确;水产养殖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湖泊面积减小;湖泊的生态系统是长时间形成的一种动态平衡,若水质恶化,种植芦苇会改变生态系统的种群结构,难以达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6.(1)西北—东南向 降水较少,沿岸用水量大
(2)湖泊 台田鱼塘
(3)利用沼泽,种植水稻;发展台田鱼塘;修建水库;建筑用地占用沼泽
(4)南四湖水量增加,湖面增加,使周围地区气候湿润;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利用水生生物的生长,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水量增加,利于通航;利于发展养殖业及旅游业。
(5)禁止沿湖地区污水排放量较大工业的发展;加强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循环使用;加强对沿岸工业发展监督检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提高工人的环保意识。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即可得出该湖泊的走向;断流的原因主要从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两大方面入手分析。第(2)题,柱状图的内容对比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3)题,湿地减少的人为原因主要从植被破坏、过度垦殖、不合理的建设等角度分析即可。第(4)题,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从生态、水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着手。第(5)题,该区域工业发展的措施实质上就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从法律法规、污水净化排放、提高环保意识等方面着手即可。
对点练
1.D 2.C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该区域河流为季节性河流,沙漠面积大,说明其位于内陆地区;加之森林减少沙漠面积扩大,说明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森林减少,沙漠面积增加,说明过度砍伐,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下降,导致水源减少,沙漠扩大。]
3.(1)水土流失。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或存在一定的坡度);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或多暴雨);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流水侵蚀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发生。
(2)坡度在18°以下(或坡度较小)的地区,修建梯田,作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或经济林牧用地。
或答18°~24°(或坡度较大)的地区,退耕还林、还牧,作为林牧业用地。
或答坡度在24°以上的地区,禁止人类活动,以防崩塌和滑坡。
解析 (1)由材料知,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坡度大;该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地区,人类活动集中,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易形成水土流失。(2)图中显示,坡度在18°以下地区,流水冲刷不严重,水土流失较弱,可以修建梯田;而坡度在18°~24°的地区,流水冲刷严重,要注意植树造林;坡度大于24°地区,流水侵蚀作用虽然减弱,但坡度过大易形成崩塌和滑坡,要禁止人类活动。
4.(1)变化规律:湿地面积季节变化大;雨季面积扩大,干季面积缩小。原因:潘塔纳尔湿地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雨季降水量大,湿地面积扩大;干季降水量小,湿地面积缩小。
(2)巴拉圭盆地范围大,汇水面积大;地势低洼,容易积水;降雨量大,河网密集;植物丰富,涵养水源。
(3)巴西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气温适宜,降水充沛,水热组合好;高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排水条件好。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潘塔纳尔湿地面积变化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可从当地的气候类型、降水量与蒸发量等方面作答。(2)湿地的成因主要从地形、地势、气候、植被等方面来分析。(3)农业优势自然区位条件主要从气候(热量、温差、光照、降水等)、地形、土壤等方面来分析。
考查点二 区域综合开发
悟真题
1.B 2.A 3.C [第1题,低温期持续时间越长,海冰越厚;由图可知四地中气温低于-4℃持续时间较长的为甲、乙两地,而甲地位于渤海内部,海水深结冰较困难,乙地位于大陆附近,海水较浅,易结冰且结冰期更长,故B正确。第2题,图中葫芦岛市纬度最高,气温低于-4℃持续时间最长,冰层厚度最大,所以单位面积海冰资源量最大,故A正确。第3题,开采海冰资源难度较大,成本较高,所以没有大规模开采,故C正确。]
4.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如风速较大,开发风能;日照较充足,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开发生物能。
解析 张家口能源生产的方向应该从可持续和新能源两个角度展开,而能源工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可从风能和水能开发角度分析。
5.(1)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营养物质,适合藻类等卤虫饵料的生长。
(2)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需求小。
(3)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市场需求增大;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 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4)赞同理由: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 不赞同理由: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解析 第(1)题,材料中说明“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故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一是大盐湖为咸水湖,湖水盐度高,适宜卤虫生长;二是藻类丰富,而高盐的湖水,必然使得湖泊中没有大型水生动物,卤虫缺少天敌,使得该湖卤虫资源丰富。第(2)题,材料中“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一是因为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市场需求小;二是受条件限制,运输不便。第(3)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是由于人们对鱼类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因而过度捕捞,使野生渔业资源日益枯竭;以及环境保护力度增大,限制了野生鱼类的捕捞量;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促进大盐湖卤虫捕捞产业的发展,使卤虫捕捞量增大,从业人员增加。第(4)题,开放性试题,给出合理观点即可;一般应围绕生态、社会、经济三个方面论述,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等。
6.B 7.B [第6题,对比两图,根据土地利用变化,甲地由林地变成湿地,可能是海拔低,A项错;丙地耕地出现的比乙地早,证明耕地开发条件丙比乙地好,B项正确;丁地位于河流的上游,土地利用类型一直以林地为主,说明这里地势较高,不宜开辟为耕地,耕地开发条件不如甲地好,据此排除C、D两项,答案为B。第7题,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可以使得人均耕地面积增多,把农民从耕地中解放出来,有利于该地农业机械化与大规模经营,①对;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同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不再扩大耕地面积,②错;增加农业资金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科技含量,有利于大规模经营,③对;耕作制度一般而言是不容易改变的,并且改变耕作制度与大规模经营无关,④错;所以答案为B。]
8.D 9.D 10.A [第8题,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即农业用地变为非农业用地,以植被为主变为以非植被为主,植被覆盖率降低,使得大气湿度下降,气候变干,降水会减少,植被对气温的调蓄作用减弱,导致气温变率(日较差,年较差)增大,因此,A、B错,D对。在城市建筑物的阻挡下,风速会减小,因此C错。第9题,随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发展,对花卉、蔬菜需求不断增长,花卉、蔬菜市场不断扩大,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是为了提高经济收入,故选D。第10题,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传统的基塘农业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故选A。]
11.(1)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地势低平;旱涝灾害多发;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等。
(2)北 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宜采用水运;用水量较大,沿长江分布,用水便利;环境容量较大。
解析 第(1)题,江苏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所以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旱涝灾害多发;人口和城市密集,工业经济发达,消耗水总量多;因此需要众多引排工程保障用水的安全。第(2)题,根据图2知,长江江苏段北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北岸一级、二级岸线里程长,三级岸线较少;说明江苏段北岸环境容量较大,所以工业适宜布局在北岸;资金密集型工业的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宜采用水运;该类工业用水量较大,沿长江分布,用水便利。
12.(1)煤、铁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任答3点)
(2)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易造成京津地区大气污染;位于水源地的上游,易造成京津地区水源污染
(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任答2点) 加剧水资源短缺;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大能源、交通压力(任答2点)
(4)调整钢铁工业布局;加大科技投入;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环境保护
解析 第(1)题,河北省成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条件应结合工业区位因素和材料二综合分析资源、市场、交通等因素。第(2)题,发展钢铁工业易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应从风向和水源等方面考虑。第(3)题,注意从发展钢铁工业的利弊两方面分析。利要从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等方面分析,弊要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交通压力等方面分析。第(4)题,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要从工业布局、节能减排、延长产业链、加大技术投入等方面作答。
对点练
1.(1)2008年至2012年焦炭产量和火力发电量逐年上升,火力发电量增速高于焦炭产量。
(2)①该省是我国的煤炭储量和生产大省,煤炭的大量转换,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②大力发展火电可以减缓煤炭外运造成的交通压力;③围绕发电和炼焦等产业,能够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④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增加经济收入;⑤能源的综合利用,能减少“三废”的排放量。
(3)①加大煤炭转换将带动原煤开采量增加,会进一步使当地(生物、土壤、河湖等)生态环境恶化;②导致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加剧;③火力发电和炼焦业需要大量淡水,而当地水资源缺乏;火力发电和炼焦过程中将产生“三废”,污染环境;④集中炼焦和发电,致使污染物相对集中,对当地危害性更大;⑤加大煤炭的转化,可能抑制其他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等。
解析 第(1)题,正确读图是关键,辨清不同曲线及其对应的纵坐标,并分析其数值及变化幅度大小。此类图像描述一般规律是先总后分,看变化、看拐点、看速率。第(2)题,在正确读图的前提下,明确图示地理事物的主题,还需结合所学知识明晰该地理事象所在的区域的区域特征,然后从经济、环境、社会三个方面阐述。第(3)题,主要阐述进一步加大煤炭的转换所产生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2.A 3.C 4.D [第2题,由图中的经纬度可以定位,该地为三江平原。三江平原纬度高,热量不足,是制约商品粮生产的不利条件。第3题,P地为沼泽,属于湿地,生态效益强大,对其开发利用必须以保护为主,因此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第4题,尽快开发未垦荒地,土地资源会受到严重破坏,A错误;完全停止粮食生产,这种做法太绝对,违背了发展的原则,B选项错误;C选项的做法会导致种植业和水产业的比例失调;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发展,答案选D。]
5.(1)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科技力量雄厚,人才队伍强大;优化产业结构,改善首都环境的需要。
(2)C B A
(3)劳动 资源 有利影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工业化、城市化速度;增加就业机会。 不利影响:环境污染加剧(或造成交通、居住、社会治安的压力)
解析 第(1)题,分析理由时,重点应放在“知识型+服务型”上,突出科技、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从材料中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角度来看,北京的非核心制造业搬迁至河北等地,也有利于北京环境的改善,优化产业结构。第(2)题,根据三地的产业结构特点和发展方向作出判断。第(3)题,结合题干信息及图中的信息,运用产业转移有关理论进行分析。分析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
技能与模板
例1 (1)D
(2)煤炭。储量丰富,开发利用难度较小。
(3)受石油资源条件限制,增产困难;国内石油消费增长加快,供需缺口越来越大。
(4)合理有效利用煤炭资源,使用液化煤代替石油;加大开发与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的力度,提高电能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进程。
(5)原因:该地地势高,地形平坦开阔;离冬季风源地近;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不利条件: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远。
解析 第(1)题,从图中看出,我国石油生产量与消费量增长不同步,我国消费的石油2015年以前以自给为主,中国石油进口量越来越大,国际油价波动必将对中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影响。第(2)题,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加之其开发利用难度较小,因而其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最大。第(3)题,我国石油储量有限,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第(4)题,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一要“开源”,从区域外调入资源,开发利用新能源等;二要“节流”,提高能源利用率等。第(5)题,甲地位于内蒙古高原,距冬季风源地近,且地势平坦开阔,风力强;乙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太阳能资源丰富,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较差,经济落后,不利于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例2 (1)皖南地区流水作用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主要形成沟谷等流水侵蚀地貌。原因: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皖北地区流水作用以堆积作用为主,主要形成冲积平原等流水沉积地貌。原因:地形以平原为主。
(2)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易受寒潮影响,产生低温冻害;地势低平,易产生土壤盐碱化等。
(3)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善投资环境,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解析 (1)结合图中河流和等高线信息,并调动区域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即可。(2)皖北地区商品棉生产的不利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和地形两个角度进行分析。(3)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主要从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科技、美化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例3 (1)南多北少 夏秋多,冬春少 受我国降水的影响,雨带从南向北逐渐推移,且集中在夏秋季节
(2)长江 华北 西北
(3)原因:①华北地区的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②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生活及工业用水量大;③存在严重的污染及浪费现象等;④生态破坏较为严重,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ABCDE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我国长江及以南地区人均水资源多,北方地区普遍少;在时间上存在夏秋多、冬春少的分布特点。南水北调就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往黄河流域。由于人口的分布、工农业的发展、浪费及污染现象的存在,华北地区成为我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之一;在解决其缺水问题时,要针对现象形成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
例4 (1)特征:以平原地形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影响:工程建设难度较小;可以自流引水。
(2)有利: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工程巨大的投资,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劳动力就业。不利:加剧沿线地区的次生盐碱化;占用耕地;搬迁移民等。
解析 第(1)题,从材料二中高程可知沿线地区为平原,从剖面图上可知南高北低,由此可知中线工程建设难度较小,可自流引水。第(2)题,从图中可知甲为河北省,该省水资源比较短缺;应从中线工程对河北产生有利和不利的影响两方面回答。
例5 (1)湖区面积大,水深适宜,为鱼类生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入湖河流多,注入淡水和营养盐类多,饵料丰富;纬度较低,湖区光热充足,有利于水生浮游生物的生长;湖区与海洋相通,导致湖泊鱼类种类多样。
(2)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开采历史悠久,配套基础设施齐全;疏浚后的入海通道,便于湖区与海洋沟通,交通便利;周边城市多,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当地政府政策支持。
(3)支持继续开采。理由:湖区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开采基础设施完善;发展石油开采业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可以拉动就业(增加收入);随着石油产业的发展,经济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可以减少石油产业对湖泊水体的污染。
支持发展渔业。理由:湖区渔业资源丰富;发展渔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合理发展渔业有利于湖区生态环境改善;发展渔业可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发展石油开采及相关产业,会导致湖水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影响鱼类生存。
解析 (1)从湖泊深度、面积、气候光热条件、浮游生物等进行分析。(2)从资源、交通、劳动力、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马拉开波湖地区石油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海运交通便利;当地政府支持等。(3)从石油资源储量大、易开采、可增加就业、发展当地经济提高居民收入等分析,可赞成开发石油资源;若从当地渔业资源、保护湖泊生态、防治湖泊污染等角度分析,可赞成发展渔业。
例6 (1)临近委内瑞拉等主要石油开采国和出口国,原料来源丰富;拥有可供大型油轮停靠的天然良港;是巴拿马运河航线上的交通枢纽;临近美国巨大消费市场;荷兰的资金、技术支持。
(2)促进当地与炼油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完善。
(3)大力发展旅游业、服务业和金融业等,促进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延长石油工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升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提高海水淡化技术和产量,满足日益增长的淡水需求。
解析 (1)本小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库拉索岛成为理想的炼油地点的条件可从原料(石油)、港口、交通位置、市场距离、政府资金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回答。(2)本小题考查工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可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回答。(3)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可从调整经济结构、延长产业链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大科技投入、解决生态问题等方面加以回答。
例7 (1)地形特点:地势西南部高,东北部低,以高原和山地为主。理由:该国河流由西南流向东北方向。
(2)规律:气温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成因:西部地势较高,东部地势较低。
(3)特点: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西南部高原、山地的交通线路附近,而在东北部分布比较少。
原因:西南部地区地势高,气候凉爽,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东北部地区地势低,且沙漠广布,气温较高,降水稀少,交通不便。
解析 (1)根据图中河流的分布和流向即可判断该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以高原和山地为主。(2)该地气温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主要受该地地形的影响。(3)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多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西南部地区地势高,气候凉爽,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人口和城市分布密度大;东北部地区地势低平,气温高,降水稀少,且沙漠广布,交通不便,人口和城市分布密度较小。
例8 (1)甲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优越,适宜水稻、油菜、棉花等作物的生长;乙区域纬度较高,气候温凉,只能适应春小麦、甜菜等温带作物的生长。
(2)低温(热量条件较差)。对策:依靠科技,培育耐低温良种;采取温室、塑料大棚等抗低温措施。
(3)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热量条件优越,劳动力素质和科技水平较高。
解析 (1)根据经纬度、省区轮廓等可判断,甲区域中A是洞庭湖平原和江汉平原,B为鄱阳湖平原,该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乙区域中C是松嫩平原;D是三江平原,该区位于中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纬度较高,其热量不足。(2)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乙区域热量不足,春秋季节的低温霜冻对该区域农业危害较大。(3)甲区域与乙区域相比,发展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要注意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经条件两方面作答。
专题提升练
1.D 2.D 3.C [第1题,读图,根据图例可知,巴西甘蔗种植区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地形以沿海平原为主,种植面积狭小,A错。此处主要依靠降水,与河网关系不大,B错。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土壤不肥沃,需要施肥,C错。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廉价,生产成本低,D对。第2题,巴西将本国一半以上的甘蔗用于生产乙醇汽油,是因为以蔗渣为原料,原材料丰富,该国石油资源短缺,有利于环境保护。A、B、C合理,不是因为国际市场需求量大,故选D。第3题,巴西应调整工业产业结构,使重化工业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C对。减少大宗农产品的生产量,会导致产品缺乏,A错。出口价格低,不宜增加矿产资源开采量和出口量,提高矿石产品的外运能力,B错。经济结构应向工业制品部门倾斜,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的抗风险能力,D错。]
4.D 5.A [第4题,读图,根据图中经纬度判断,两者1992年至1993年偏移距离差距较大,①错。两者呈现出向西南偏移的趋势,②对。两都波动规律不一致,③错。1992年的SO2污染重心与2003年的烟尘污染重心经纬度相近,大致重合,④对。所以D对。第5题,重心向西南偏移,所以中西部地区要调整产业结构,发挥节能效应,A对。东部地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常规能源消耗,不能减轻对中西部的影响,B错。东部地区加快向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会加重污染程度,C错。以重心(115.52°E,36.18°N)为起点,沿东南45°N方向建设生态林,对中西部地区环境改善影响不大,D错。]
6.B 7.C [第6题,根据箭头方向,天津利用河北大量的资源、劳动力与初级产品,为北京提供工业产品与高技术产品,应成为加工型区域,B对;北京是知识型区域,A错;河北是资源型区域,C错;在一体化背景下,贸易型区域主要在北京,D错。第7题,同京津相比,河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是地价便宜,C对;河北人才不如京津密集,A错;交通、市场与京津相比无优势,B、D错。]
8.B 9.B [第8题,由材料可知CO2减排效率为某区域平均每万元生产总值的碳排放量,由表中数据可知CO2排放总量及CO2减排效率皆是东北地区最高,说明其节能减排任务最紧迫。第9题,南部沿海地区减排压力较小是由于其CO2减排效率数值低,其原因在于该地区以轻工业为主,化石能源消耗相对较少,进而使得CO2排放较少。]
10.D 11.C [第10题,由题干材料可知“一带一路”可以对接沿线各国发展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我国中西部地区到达中亚等地区,有利于加快中西部的发展,减少地区差异,实现产业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增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寻找经济发展新的支撑点,故选项D正确。第11题,图中“一带一路”的最西端位于欧洲西部地区,该区域西临大西洋,位置优越,商贸发达;工业发展历史较早,交通便利,协作紧密,有利于城市群的形成与发展;地势低洼,不利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欧洲西部地形平坦,落差小,水能资源贫乏,故选项C正确。]
12.(1)东部(岛屿东部)。 ①位于西风背风坡,阴雨天少,日照时间较长;②受沿岸寒流影响较小,气温较高;③人口密度大,有机肥多;④地形较为平坦,便于耕作。
(2)①土壤堆高起垄,通过垄沟排水,避免渍水。②覆盖枯草,能减少昼夜温差,保持地温稳定;利于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证土壤水分充足);减少垄上杂草生长(避免杂草与土豆争水争肥)。③枯草腐烂后能增强土壤透气性;增加土壤有机质(肥)。
(3)观点一:赞同。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不赞同。理由:使(Z岛)土豆遗传资源减少,不利于(Z岛)传统种植方式的保护;耕地面积的扩大,会破坏岛上的生态环境;影响(Z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1)据材料二可知,土豆适宜生长在光照充足、地温稳定、土壤水分和有机物多且透气性好、排水条件好的环境中。图中岛屿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常年受盛行西北带影响,其东部位于西风背风坡,降水少,日照时间长;且东部受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较小,气温较高;东部人口较多,有机肥多;地形平坦,便于耕作。(2)该地传统的土豆种植方式是“将土壤堆高起垄,于垄中播种土豆,再覆盖枯草”,结合材料中土豆的生长习性,可以推测出“将土壤堆高起垄”可利用垄沟排水,避免渍水,而“覆盖枯草”又减少昼夜温差,保持地温稳定,同时利于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枯草腐烂后进入土壤,不但增加土壤透气性,而且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肥力。(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若赞同,可从大规模发展土豆制品产业对该地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方面分析;若不赞同,则可从大规模发展土豆制品产业可能对该地产生的不利影响方面分析。
13.(1)北京: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天津:化工工业;河北:钢铁(能源)工业。
(2)张家口地区建设生态涵养区,有利于阻挡风沙(减少沙尘对京津城市的危害),(位于与河流上游)有利于改善河流水质;承德位于京津城市东北部,位于与京津盛行风向的垂直郊外,不易受城市大气污染的影响。
(3)减轻人口压力,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有害物的排放,缓解城市用地压力,减轻城市住房压力。
解析 第(1)题,各地的工业发展都应依当地的优势而发展,从图中可知河北省境内煤、铁资源丰富,所以可发展钢铁工业;天津有海盐,可以发展化工工业;北京为国家的首都,高等院校集聚、科技发达、人才汇聚,所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2)题,考虑我国的气候特征,该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张家口城市位于该区域的西北方向,将该城市建设为生态涵养区,可以防风固沙,同时该区域位于海河流域,而张家口位于海河流域的上游,(从图中水系特征也可以判断出位于上游)把该城市建设为生态涵养区,可以保证整个区域的用水质量。 高科技园区等新兴工业的区位选择应考虑环境、科技、交通等方面。从图中可知,承德位于该区域的东北方向,位于与季风方向(冬季西北风、夏季东南风)垂直的郊外,环境好。第(3)题,首先要知道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城市化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社会治安不稳等方面。因此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对缓解城市化的积极意义可以从缓解就业、交通压力,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