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0 MB
  • 2021-05-13 发布

历史高考试题分类汇编——世界历史完整版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2010年高考历史真题世界历史按大类分类汇编 注:本套汇编含2010年高考历史真题卷全部历史试题,含全国Ⅰ卷文综历史、全国Ⅱ卷文综历史、新课标卷文综历史、北京卷文综历史、天津卷文综历史、山东卷文综历史、安徽卷文综历史、上海卷文综历史、浙江卷文综历史、福建卷文综历史、广东卷文综历史、四川卷文综历史、重庆卷文综历史、江苏卷历史单科卷、上海卷历史单科卷、海南卷历史单科卷、山东基本能力测试历史试题、浙江自选模块历史试题。‎ 世界政治史 ‎(2010年全国Ⅰ卷文综20)“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在上帝的福佑下,让我们的获得自由新生;要是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上述演说发表于一次著名的战役之后,该战役是 B A.纳西比战役 B.葛底斯堡战役 C.瓦尔密战役 D.萨拉托加大捷 ‎(2010年全国Ⅰ卷文综21)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为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B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的关系 ‎(2010年全国Ⅰ卷文综22)图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 D A.改变了大战发生后美国的“中立”政策 ‎ 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 C.证明制空权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 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 ‎(2010年全国Ⅱ卷文综20)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司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B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 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 C.议会拥用绝对权力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010年全国Ⅱ卷文综21)法国人克雷夫克夫18世纪70年代写道:“我可以给你指出一个家庭……她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子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都娶了不同国籍的妻子……这 把所有国家的各个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她所描绘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A A.英属北美殖民地 B.法属美洲殖民地 C.西属美洲殖民地 D.荷属美洲殖民地 ‎(2010年全国Ⅱ卷文综23)图3是分那英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B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 B.美苏两国互相制衡 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 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 ‎(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28)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上述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B 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29)图4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了 D 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 ‎(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30)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C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2010安徽卷文综18)有学者认为,“在树立法国的国际威望方面,《人权宣言》所起的作用胜过了法国军队所打的一切胜仗”。这主要是因为它 D A.超越了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 B.克服了美国《独立宣言》的局限性 C.成为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D.对民主思想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10安徽卷文综19)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C 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2010年北京卷文综21)17世纪英国革命期间产生了一个意外的局面,革命因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另一个人的独裁。这里的“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分别是指 B A.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 B.查理一世、克伦威尔 C.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 D.查理二世、詹姆士二世 ‎(2010年福建卷文综19)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C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2010年福建卷文综21)《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l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D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 ④“新改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10年福建卷文综22)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B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2010年福建卷文综23‎ ‎)《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闻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C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D.普京执政时期 ‎(2010年广东卷文综20)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A A. 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 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 “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 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 ‎(2010年广东卷文综22)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D A. 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 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 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 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2010年山东卷文综15)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 A.结束了王权专 制B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2010年四川卷文综19)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法国采取了激进的斗争方式,对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造成了政局动荡 B.加快了反封建进程 C.传播了启蒙思想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010年四川卷文综20)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B 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 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 ‎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2010年四川卷文综21)二战时,罗斯福表示:“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重建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的重组。……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他的意思是 D A.美国将放弃在欧洲的利益 B.法意等国应自主完成重建 C.欧洲各国应共同维护和平 D.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 ‎(2010年天津卷文综历史3)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D 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 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C.平民中不再有债权 ‎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2010年浙江卷文综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纷繁复杂。下列各项中,属于图9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B A.以色列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土地 B.美苏两国走上中东角逐场前台 C.叙利亚收复戈兰高地部分地区 D.“石油武器”的运用成为引起西方新经济危机重要因素 ‎(2010年重庆卷文综20)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开创了法国历史新纪元,在此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有 D ‎①成了立法议会 ②颁布《人权宣言》 ③推行全面限价 ④发动热月政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0年重庆卷文综21)今年是国际劳动妇女节设立100周年。第二国际左派领袖蔡特金为设立该节作出了杰出贡献。与其同一派别的人物是 D A.伯恩斯坦 B.季米特洛夫 C.考茨基 D.罗莎•卢森堡 ‎ ‎(2010年重庆卷文综23)“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兄弟般地平起平坐,共叙兄弟情谊。”这种诉求主要反映出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A A.种族歧视严重 B.阶级矛盾尖锐 C.贫富差距加大 D.社会暴力泛滥 ‎(2010年江苏卷历史14)“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A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2010年江苏卷历史15)安妮女王没有子嗣,她去世后王位就要复归詹姆士二世及其世系,“光荣革命"的成果将要功亏一篑。因此,1701年英国通过法律规定,安妮去世后王位将转入詹姆士二世的德意志表亲索菲亚手中。此举体现了英国政体的本质特点是 D A.以和平方式过渡政权 B.完善王位继承制度 C.深受欧洲大陆王室影响 D.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2010年江苏卷历史18)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指出:当1 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D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2010年上海卷历史7)人们往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右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持征是 D A.教皇拥有无上的权威 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 C.教皇和君主各持权柄、互不干涉 D. 教皇和君主互相依存、互相利用 ‎(2010年上海卷历史8)某统治者拥有征税权,可以组织军队,常常援引“凡使君主高兴的就具有法律效力”的古谚。这位统治者是 B A.军事强人 B.专制君主 C.等级君主 D.立宪君主 ‎(2010年上海卷历史17)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的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A A.法国发生了大革命 B.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 C. 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 D.普法战争爆发 ‎(2010年上海卷历史19)若为右侧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文字说明,应写上 D A. 克里米亚 B. 凡尔登 C.列克星敦 D.萨拉热窝 ‎(2010年上海卷历史22)“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A 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 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C.《四国条约》的签订 D.《大西洋宪章》的发布 ‎(2010年上海卷历史30)1949年后,中国积极主动地融入世界。将下列重大外交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 ‎①重复联合国 ②中美关系正常化 ③ 参加万隆会议 ④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 ③①②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2010年海南卷历史9)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B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2010年海南卷历史10)1792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条修正案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利曾由各州或其人民保留之。”该宪法修正案确立的新体制是 D A.代议制 B.分权制 C.共和制 D.联邦制 ‎(2010年海南卷历史11)马克思曾经评论道:“由于俾斯麦的特别法令,先生已经以叛国罪被逮捕,其实这仅仅是因为他们敢于履行他们作为德国议员所承担的责任,即在联邦国会里抗议兼并亚尔萨斯和洛林,投票反对新的军事拨款,表示同情法兰西共和国,抨击想要把德国变成普鲁士兵营的企图。”上述评论的历史背景是 A A.普法战争  B.拿破仑战争 C.德意志帝国成立 D.路易•波拿巴政变 ‎(2010年海南卷历史19)从1870年到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共更换了108届内阁,每届内阁平均存在时间约为8个月。造成内阁频繁变动的原因在于 A A.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 B.总统职权不完全受宪法制约 C.两大政党轮流组阁 D.立法与行政权力合一 ‎(2010年海南卷历史21)美国历史学家沃尔夫•拉弗贝在20世纪70年代说:“一部美国外交史,冷战绝非是其中值得大书特书的光辉篇章。”可以为这一论点提供依据的首选历史事件是 C A.柏林危机 B.古巴导弹危机 C.越南战争 D.中东战争 ‎(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44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在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现,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 ‎‎1946年5月2日 正武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8分)‎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7分)‎ ‎(1)(8分)背景: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失败;美国等盟国对日本实行占领与管制;开始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任答两点,4分)。理由:最重要国际组织的既成事实;国际惯例;法庭所在国最高军事当局首领同意(任答两点,4分)。‎ ‎(2)(7分)原因:中国为战胜国,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巨大;中国未受到应有的尊重;中国法官代表民族利益(任答两点,4分)。评价:抗争关系到中国的地位、荣誉和尊严(3分)。‎ ‎(2010年福建卷文综41题选作题C题)【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实上,工业文明是疾病,因为它处处有弊端。 土布经济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经济。后者不注意人的因素,前者充分关心人。 ‎ ‎ 你不可能把非暴力建立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但可以建立在自足的乡村基础上……我设想的农村经济,完全没有剥削,剥削是暴力的本质。‎ ‎ 建立在非暴力基础上的社会,只能由以村庄为单位的群体组成,在这样的村庄里,尊严而和平地生存的条件是自愿合作。‎ ‎——摘自甘地《圣雄箴言录》‎ 材料二 1928年,(印度国大党领导人之一)尼赫鲁在给甘地的信中写道:“我认为你对西方文明作了极其不公正的评价,将它不足之处过于夸大了。”‎ ‎——摘自马克垚《西方文明史》‎ ‎ 材料三 虽然生为一名印度人,并坚守着一些印度传统,但甘地的遗产却仍然可以为全世界的人所享用。‎ ‎ ……最近,对甘地的重新发现已经与大规模的和平主义运动,以及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的自然、环境……等问题联系了起来。‎ ‎——摘自[意】詹尼•索弗里《甘地与印度》‎ ‎(1)据材料一,概括甘地的经济思想。(6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的经济思想。(9分)‎ ‎(1)提倡土布经济;反对剥削,抵制西方工业文明;保持印度的乡村经济;鼓励人们互相帮助与合作。‎ ‎(2)进步性:甘地的经济思想是其非暴力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抵抗英国的经济侵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后来的世界和平主义运动、环境保护运动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 局限性:对西方工业文明的认识具有片面性;建设印度社会的构想没有顺应时代的潮流。‎ ‎(2010年山东卷文综35)(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 图16为1950-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导致A阶段军费上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B阶段军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中美关系在A、B两个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1)主要事件是:朝鲜战争。原因:70年代经济危机,国力下降;实行全球战略收缩。‎ ‎(2)A阶段: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中美对抗。B阶段:中美逐渐结束对抗,走向缓和。‎ ‎(若有不同表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010年四川卷文综37题第(2)小题)‎ 材料二 ‎ ‎ 材料三 ‎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一些知识精英和第一代工厂主的后代对社会的不公正感到羞愧,对富裕国家的贫穷现象感到愤怒,希望纠正这种状态。……议会制定法律,规定工厂一切机器必须安装防护措施,确立卫生检查制度,对劳动条件定期进行检查。(据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的人文灾难及其解决》等)‎ ‎(2)材料二中图13,14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怎样的生存状况,揭示了什么社会问题?(3分)根据材料三,概括当时英国有识之士对上述问题的认识,(4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议会立法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的主要原因。(8分)‎ ‎(2)(15分)生存状况:实际工资收入下降;工作生活条件差(2分)。社会问题:贫富分化严重(1分)。认识:他们认为贫富分化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希望纠正这种状态(4分)。主要原因:有识之士的推动;工人自身的斗争;自由平等观念的影响;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 ‎(2010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2题第(3)、(4)小题)‎ 材料三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那些基本原则?(3分)该法典有何影响?(3分)‎ ‎(4)以英、美、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6分)‎ ‎(3)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增强其法律效应。影响:地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产阶级世界的法律经典;对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4)作用: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共和政体;法国通过了187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2010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3)(16分)人类社会发展中有战争的存在,更有对和平的追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十六条 (一)联盟会员国如有不顾本约••••••所规定而从事战争者,则据此事实,应视为对于联盟所有其他会员国有战争行为,其他会员国应即与之断绝各种商业上或财政上之关系,禁止其人民与破坏盟约国人民之各种来往,并阻止其他任何••••••联盟会员国或非会员国之人民与该国人民之财政上、商业上或个人之来往。‎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 依照顾问会议所提办法,设立一种特殊制度治理东三省;••••••此项为满洲而设之自治制度,拟仅施行于辽宁(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 ‎——李顿“国联调查团”报告书 ‎(1)材料一中,国际联盟提出了哪些维护和平的原则?(2分)结合材料一、二全面评价国际联盟的作用。(4分)‎ 材料三 ‎《非战公约》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欧美盛行“和平主义”的形势下,欧洲政治和美国政治交错发展到一定阶段中的产物。它既没有杜绝秘密外文,也没有解决裁军问题。但是从国际法的角度来看,它还是一个重要文件,因为它强调了不侵犯的原则。然而,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 ‎——袁明《国际关系史》‎ ‎(2)依据材料三分析《非战公约》产生的背景。(2分)为何“当真正的危机来临时,它只能成为纸上的‘非战’”?(2分)‎ 材料四 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宗旨和原则,对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必须得到切实遵循。‎ 应该鼓励和支持以和平方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消除全球安全威胁的根源,没有普遍发展和共同繁荣,世界难享太平。‎ ‎——摘自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 ‎(3)依据材料四指出应如何实现联合国宗旨?‎ ‎(2分)请谈谈中国在新时期为维护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4分)‎ ‎(1)原则:集体安全;经济制裁。对维护和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从李顿调查团主张“满洲自治”来看,国联未能有效的制裁侵略,维护和平。‎ ‎(2)背景:一战后和平主义盛行;欧美政治需要。原因: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列强各国都有“保留条件”,成为以后战争发生的隐患。‎ ‎(3)实现宗旨:在联合国框架下,和平协商、共同发展、加强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贡献: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参加维和行动等。‎ ‎(2010年浙江卷文综39)(26分)美国独立后成功地进行了制度创新,其宪法在中央政府的权利构建中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 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和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争吵。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 ‎(1)指出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的理论思想主要出自哪本著作,并请概括该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7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的“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9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10分)‎ ‎(1)著作:《论法的精神》(2分)。主要内容: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互相独立而又相互监督(或答“三权制约与平衡”)(5分)。‎ ‎(2)三权在实践中被限制:‎ 立法权:国会分成众议院和参议院;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立法。(3分)‎ 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3分)‎ 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3分)‎ ‎(3)评价“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 可避免滥用职权(避免独裁或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6分)。但是,有时出会出现三权扯皮(推诿),甚至相互否决,导致效率低下,影响统治集团意志的有效贯彻(4分)。‎ ‎(2010年上海卷历史32)苏格拉底案(第1分册)‎ ‎ 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者中随机盘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在规定的时间内,苏格拉底为自己作了辩护。陪审团经过两轮投票,以多数票判其死刑,1000多年后,一住学者写道:“这是雅典和它所象征的自由的黑色污点,在如此自由的一个社会里,怎么可能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呢?雅典怎么会不忠实于自已呢?”‎ 问题:(8分)‎ ‎(1)苏格拉底案发生于雅典的什么时代?(1分)‎ ‎(2)在下列的候选名单中,谁有资格入选陪审团?(1分) ‎ ‎ ‎ ‎(3)透过苏格拉底案,你如何评价雅典的民主制度?(6分)‎ ‎32、(1)答案1:古典时代(或接近的意思)(1分)‎ ‎ •古典时代 ‎ •雅典全盛时代 其他答案:公元前399年或公元前4世纪韧(0分)‎ ‎32(2)答案l:③或40岁的雅典男性公民(1分)‎ 其他答案:多选或错选(0分)‎ ‎32(3)答案l:从材料中提炼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6分)‎ ‎ •苏格拉底最终被判处死刑表明,民主政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 ‎ •苏格拉底一案的审判过程显示,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结果公正。‎ 答案2:未结合材料,但能指出雅典民主制的本质特征。(5分)‎ ‎ •雅典民主制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 答案3:能合理运用材料,从两方面作出判断。(3分J ‎ •好的地方在于,进行了抽签、自愿报名、辩论、两轮投票;不好的地方在于,只有雅典 成年男子公民能够参与。‎ ‎ •雅典民主制度是积极合理的,因为其程序严格规范;同样也存在弊端,因为并非所有人都有权参与。‎ 得票4:仅从单方面作出判断,井有1个以上理由或事实说明。(2分)‎ 答案5:只作简单判断。(1分)‎ 其他答案:照抄材料、毫无关系的回答等。(0分) ‎ ‎(2010年上海卷历史36)德意志民族的战后45年(第6分册)‎ 下面三幅漫画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演变。请你为它们配上解说词。(9分)‎ ‎36.答案1:结合图片简述战后两德的分合及其体现的国际格局变迁。(9分)‎ ‎;图一:两人分离,无法握手,表示德国战败后,被盟军分区占领,雅尔塔体制形成。图二:两,蹭的隔离带变得高大。两个德国已被柏林墙分开,分属美苏阵营,美苏对局面加剧。图三:墙倒后,两人拥抱在一起,显示出团员的惊喜之情,表示柏林墙,德国重新统一,冷战结束。‎ 答案2:结合图片作出简述。(按与题意相符程度赋分)‎ 其他答案:(0分)‎ ‎(2010年海南卷历史29)(8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其主要指令和内容如下:‎ 人权指令 释放政治犯;废除治安维持会;修改宪法 社会改革指令 解放妇女;支持工人运动;教育自由化、民主化;废 除压制性制度;经济机构民主化 经济改革指令 将财阀企业分割;限制地主对土地的占有 神道指令 国家与神道分离 开出公职指令 禁止旧议员参与选举 ‎ ——摘编自《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日本改革的背景。(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3分)‎ ‎29.(8分)答案要点:‎ ‎(1)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军国主义体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日本侵略战争失败;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管制日本。(5分)‎ ‎(2)促进日本非军事化,民主化;使之符合美国的要求和利益。(3分)‎ ‎(2010年海南卷历史31)(8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 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他们要求结束“冷战”。现在这种愿望已经如此强烈,以致一切国家的政府都不得不加以考虑了……自然财富、人们的劳动、科学的进步,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被用来准备战争。军事开支不断地降低了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阻碍经济发展。在扩大贸易联系的道路上存在的障碍损害着普遍繁荣。国家主权和各民族自决权由于国家的内政经常受到干涉遭到了破坏。由于存在新旧军事条约以及在外国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和驻扎军队,使得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遭受着威胁。有人正企图利用“冷战”来为殖民统治辩护。他们正使用武力,在某些地区甚至用战争来蹂躏各国人民独立的权利。‎ ‎ ——《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务委员会莫斯科会议关于永远结束冷战的声明》(1959年)‎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全世界的人都仇视“冷战”的原因。(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4分)‎ ‎31.(8分)答案要点:‎ ‎(1)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被用于准备战争;阻碍经济和贸易发展;降低人民生活水平;国家主权和民族自决权受到破坏和威胁;维护殖民统治,破坏独立。(4分)‎ ‎(2)战后两极格局未被打破;美苏争霸;冷战思维占据主导地位。(4分)‎ 世界经济史 ‎(2010年全国Ⅰ卷文综18)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吧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 A A.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工业化带东农业经济转型 D.农村的劳动力过剩 ‎(2010年全国Ⅰ卷文综19)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有时候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C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2010年全国Ⅰ卷文综23)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B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都出现变化 ‎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扩张到全球范围内 ‎(2010年全国Ⅱ卷文综22)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D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能源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32)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传单写道:“彼得格勒城市及郊区的所有工人、水兵、赤卫队和铁路组织的会议……决定,派我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加入‘为饥饿的彼得格勒到农村征粮’的队伍。”这一传单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 B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 B.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 C.农业集体化运动出现失误 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 ‎(2010安徽卷文综20)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 D 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 ‎(2010安徽卷文综21)表1改编自英国学者艾瑞克•霍布斯邦《帝国的年代1875—1914》一书,对其解读最准确的是 A ‎ ‎ ‎ A.英国仍然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B.美俄等国自此放弃了自由贸易政策 C.欧美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加剧 D.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关税税率 ‎(2010年北京卷文综22)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D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2010年北京卷文综23)世界杯足球赛可谓全世界球迷的节日。1990年第十四届世界杯在意大利举办时,一个英国球迷去意大利为自己喜欢的球队助威。他可以 A ‎①持欧盟护照进入意大利 ②在罗马街头观看比赛电视直播 ‎③和苏联球迷交换纪念品 ④收听北约轰炸南联盟的新闻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2010年上海卷文综6)“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 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2008年,全球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一半,我国现在也已经相当接近这一水平,其原因在于 B A.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人口比例相应不断增加 B.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富余农业劳动力进入其他产业 C.随着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城市工业人口比例不断增加 D.随着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富余工业劳动力进入第三产业 ‎(2010年上海卷文综11)一位旅行者携带德国马克前往拍林。根据欧元启动进程的有关规定,该旅行者持德国马克最迟到柏林消费的时间应该在 B A.1998年6月 B.2002年6月 C.2008年6月 D.2010年6月 ‎(2010年四川卷文综23)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B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线路开辟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B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趋同化倾向加强 C ‎1920年初,国际欧盟正式成立 世界和平得到了有效保障 D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经济区域化导致全球化进程中断 ‎(2010年天津卷文综历史5)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映了 C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③英国的兴盛与强大 ‎ ‎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10年天津卷文综历史6)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可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2010年重庆卷文综22)图6是一幅苏联宣传画。当时的苏联 D A.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比较强 ‎ B.已顺利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 C.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严重 ‎ D.工业生产增长速度明显下降 ‎(2010年江苏卷历史16)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B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人中国 ‎(2010年江苏卷历史17)1 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C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2010年江苏卷历史19)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C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0年上海卷历史16)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D A. 实行地税改革 B.开化社会文明C. 引进欧美科技 D.鼓励工商贸易 ‎(2010年上海卷历史24)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B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涉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2010年上海卷历史27)右图所示的曲线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C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2010年上海卷历史29)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 A.经济全球化一 西欧一体化 一 欧元启用 B.《王位继承法》一《权利法案》一 光荣革命 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 一 新经济政策 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 D.中途岛战役 一 斯大林格勒战役 一 阿拉曼战役 ‎(2010年海南卷历史12)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D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2010年海南卷历史20)各种区域性国际组织的主要职能虽有差别,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美洲国家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职能的共同之处是 A A.促进社会与文化交流 B.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C.对抗特定的国家集团 D.加强成员国军事合作 ‎(2010年全国Ⅰ卷文综37题第(3)小题)‎ 材料三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了。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建立已经成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来往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了。‎ ‎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3)变化:多中心的区域市场向世界市场转变;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市场的主导。‎ 影响:促进传统经济趋于破产,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转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成为世界市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半殖民地化。‎ ‎(2010年全国Ⅱ卷文综37题第(3)小题)‎ 材料三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年的15人增长到1891年的63个。从1820年到1830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二等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年。 ‎ ‎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3)近代中、英两国城市发展的差异很大,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中原因。(8分)‎ ‎(3)原因:中国方面——列强经济侵略,近代工业发展缓慢,破产农民难以转化为产业工人。英国方面——工业化迅速发展;社会经济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2010年全国Ⅱ卷文综39题第(1)小题)‎ 材料一 ‎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际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它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至1941年被迁走的工业企业已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随后成立了国家疏散工业委员会,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苏联国防委员会及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 ‎ 1942年前8个月的统计表明,上述地方的工业产品总值已经达到344亿卢布,而1940年全年只有480亿卢布。1942年12月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在国家东部地方的辽阔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完成企业大规模级数转移的特点和意义的特点和意义(16分)‎ ‎(1)特点:战时紧急迁移;以国防工业为主;从中心区域迁往大后方;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迁移效率高。(10分)‎ 意义:保存了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生产能力,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改变了苏联工业布局,带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6分)‎ ‎(2010年新课标卷文综40题第(2)、(3)小题)‎ 材料二 ‎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l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l l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l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三 ‎ ‎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 ‎ ——恩格斯:《反杜林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l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1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13分)‎ ‎(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16分)阶段:“原工业化”;工业革命(工业化)(4分)。阶段性特征:“原工业化”阶段——手工工场快速发展;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6分)。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6分)。‎ ‎(3)(13分)认识(答案略)(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3分)‎ ‎(2010年北京卷文综37题第(2)、(3)小题)‎ 主题二 茶叶与世界贸易 ‎17世纪初,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最早从事茶叶贸易,不久在法、英等国都出现了中国茶。‎ ‎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有的城市还形成了国际茶叶市场。‎ ‎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逐步垄断了中英茶叶贸易。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茶叶占中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一般在80%以上。19世纪40年代以前,中国茶叶一直独占世界市场,1835年,英国人首次将中国茶引种到印度,此后印度茶园面积不断扩大。1889年,输入英国的印度茶首次超过中国茶。‎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中国茶叶在18世纪贸易中发挥的作用。(4分)分析19世纪英国茶叶贸易变化的原因。(4分)‎ 主题三 茶叶与美国革命 ‎1773年,英国颁布法令,允许东印度公司在美洲以低于走私茶叶的50%的价格销售,并明令禁止英属北美殖民地人民贩卖茶叶。殖民地人民认为自由比喝便宜茶更重要,各殖民地纷纷召集会议,抵制英国的法令。1773年12月,波士顿人登上茶船,把价值15000英镑的茶叶倒入大海。‎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茶叶成为北美殖民地和英国矛盾焦点的原因及影响。(8分)‎ ‎(2)作用:茶叶成为中西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茶叶贸易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茶叶贸易的利润为英国等国提供资本积累。‎ 原因:印度成为英国殖民地;19世纪印度茶叶种植业兴起,印度茶逐渐打破中国茶在贸易中的垄断地位。‎ ‎(3)原因:北美人民反对英国高压政策,维护殖民地人民的自由权利;反对东印度公司的垄断。影响:进一步激化了殖民地和英国的矛盾;成为引发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2010年北京卷文综39题第(1)小题)‎ ‎39.(28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 ‎ ‎ 直到18‎ 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8分)‎ ‎(1)变化:英国煤炭产量在1830年之后加速增长。‎ 原因: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工业革命的发展加大了能源的需求;铁路等现代化运输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运煤成本,使得煤在工业中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 ‎(2010年广东卷文综39)(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时,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 ‎ ‎ ——[美]彭幕兰等《贸易打造的世界》‎ ‎ 材料二: l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 年份 国别 ‎ 1820‎ ‎ 1875‎ ‎ 1913‎ ‎ 1926‎ ‎ 1931‎ ‎ 1952‎ ‎ 1965‎ ‎ 1985‎ 英国 ‎ 45~55‎ ‎ 0‎ ‎ 0‎ ‎ 4‎ ‎ 17‎ ‎ 17‎ ‎ 6‎ ‎ 1.7‎ ‎ 美国 ‎ 34~45‎ ‎ 40~50‎ ‎ 33‎ ‎ 20‎ ‎ 53‎ ‎ 9‎ ‎ 6.7‎ ‎ 3.5‎ ‎——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在英国是“自由贸易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 “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并说明理由。(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26~1985年美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9分)‎ ‎(3)在当代贸易自由化趋势中,出现了哪些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的出现对贸易自由化趋势有何影响?(7分)‎ ‎(1)判断:应是“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2分)。理由:在贸易保护政策下(贸易不自由)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经过工业革命,英国的竞争力增强,采取贸易自由政策(6分)。‎ ‎(2)变化:低——高——低(3分)。变化的原因:“低——高”是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高——低”的原因是美国经济实力提高,倡导自由贸易(6分)。‎ ‎(3)区域一体化组织:欧共体(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3分)。‎ 影响:本小问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满分4分。‎ ‎(2010年山东卷文综27)(25分)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问题一:偶然与必然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问题二:发现与相遇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美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着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 ‎(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 问题三:交流与发展 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相遇 ‎(3)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0分)‎ 要求:① 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120字左右。‎ ‎(1)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观点:是偶然的 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观点:是必然的。‎ 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若能概括地答出“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即可得 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 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应明确答出“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的观点,若不表明观点,只列举理由,本小题最多的 分。)‎ ‎(2)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 ‎(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 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若有不同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得分。)‎ ‎(3)(10分)‎ 评分标准 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了。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2010年重庆卷文综37题第(4)、(5)小题)‎ 材料四 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兴工业的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裨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尚未掌握的世界高新科技。拉特瑙带回爱迪生的电灯制造专利权,1883年创办德国爱迪生公司。电气工业的发展史造成90年代德国经济繁荣的基本因素。1851年至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4)根据材料四,归纳德国发展高新科技的途径。(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技发展对当时德国经济的影响。(4分)‎ ‎(5)你对我国发展科学技术有何建议?(2分)‎ ‎(4)途径:自主研发;引进技术(4分)。影响:推动了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德国经济飞速发展,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居世界领先地位(4分)。‎ ‎(5)建议:略(2分)。‎ ‎(2010年江苏卷历史23)(11分)‎ 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请回答:‎ ‎ ‎ ‎ (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7分)‎ ‎ (2)对图像研究者来说,绘画作品并不简单地只是用于观赏,而是用来“解读”。图③为工业化时期的宣传海报,判断其所含信息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与其他图像史料相比,宣传海报有什么特点?(4分)‎ ‎23.答案要点:(11分)‎ ‎(1)联系: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 ‎ 不同:改变部分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国家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高度集中管理。‎ ‎ 评价: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经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局势)。‎ ‎(2)不准确。忽视轻工业发展,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特点:宣传海报多与重要事件有关;有明显的倾向性。‎ ‎(2010年江苏卷历史25题选作题A题)‎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 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 ‎ 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 ‎ 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 ‎ 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 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5分)‎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5分)‎ ‎(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结果:战败。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2010年上海卷历史35)从分散到整体(第4分册)‎ 世界历史不是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区历史的堆积,而是人类自孤立和分散的状态,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 问题:(15分)‎ ‎(1)写出地图上A、B两处所代表的古代文明。(2分)‎ ‎(2)自1500年起,人类开始走出分散状态,到20世纪初世界已连成一体。叙述这一过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13分)‎ ‎35.(1)答案1:A一两河流域或美索不达米亚;B一美洲印第安文明或玛雅文明。(2分)‎ 其他答案:两者颠倒或其他区域的文明。(0分)‎ ‎35.(2)史实(10分)‎ 答案1:能围绕与问题相关性较强的核心知识进行回答。‎ ‎;15-16‎ 世纪,西欧国家开辟了新航路,进行早期海外殖民扩张,人类社会开始从分散的古代世界向整体的现代世界转折。17-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美相继爆发琡革命,工业革命标志着工业社会的来临。政治与经济革命巩固并发展了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化浪潮从西欧推向其他地区;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答案2:仅运用与问题缺乏关联性的边缘知识进行回答。(按与题意相符程度给分)‎ ‎;早期殖民扩张、英国革命、工业革命、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德国统一、俄国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的具体内容。‎ 其他答案。(0分)‎ 组织(3分)‎ 答案1:时间准确,按阶段叙述且成结构。(3分)‎ 答案2:以上三要素缺一。(2分)‎ 答案3:只具备以上某一要素。(1分)‎ 其他答案:(0分)‎ 世界文化史 ‎(2010年北京卷文综20)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做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B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理念论 C.逻辑三段论 D.美德即知识 ‎(2010年福建卷文综20)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B A.“超越时空的梦想” 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 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 ‎ ‎(2010年广东卷文综19)“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C A. “信仰即可得救”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D. “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2010年广东卷文综21)《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C A. 17世纪初期 B. 18世纪中期 C. 19世纪中期 D. 20世纪初期 ‎(2010年广东卷文综23)“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B A. 雪莱 B. 毕加索 C. 贝多芬 D.巴尔扎克 ‎(2010年山东卷文综16)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继承与发展关系的是 C A.智者学派思想——人文主义思潮 B B.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C.君权神授说——社会契约论 D.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调整 ‎(2010年上海卷历史11)伏尔泰在《风俗论》一书中对中华文明和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所得的中国文化资料最有可能来自于 B A.外交使节 B.传教士 C.阿拉伯人 D.留学生 ‎(2010年上海卷文综8)某中学的历史兴趣小组对古代埃及文明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在以下四幅图片中找到了一张反映古代埃及文明的图片。该图片是 C ‎(2010年上海卷文综9)一位哲人说过:“这(文艺复兴)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下列人物中属于这个时代的巨人有 A ‎①但丁 ②马丁•路德 ③米开朗琪罗 ④达•芬奇 ⑤伏尔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2010年四川卷文综22)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便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C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2010年天津卷文综历史4)“17世纪末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这是因为 A A.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 B. 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人文主义思想基础 C. 有些启蒙思想家本身就是科学家 D. 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都反对封建统治和天主教会 ‎(2010年天津卷文综历史11)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D A.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玻尔 D.爱因斯坦 ‎(2010年浙江卷文综12)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D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2010年浙江卷文综22)对人类社会史前史的研究,始于19世纪中后期。下列著作中系统探讨人类社会史前史的是 D A.《物种起源》 B.《国家与革命》‎ C.《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2010山东卷基本能力测试5)“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是19‎ 世纪法国画家库尔贝的名言,他的画风属于 B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2010年江苏卷历史20)“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由下列哪一问题引发? A A.研究热辐射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2010年上海卷历史2)文学是西方文化的主要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C A.《大藏经》、《荷马史诗》 B.《旧约全书》、《古兰经》‎ C.《荷马史诗》、《旧约全书》 D.《古兰经》、《荷马史诗》‎ ‎(2010年上海卷历史15)“……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其自身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被别人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的内容应是C A. 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启蒙 D.空想社会主义 ‎(2010年海南卷历史25)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C 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 D.现代化史观 ‎(2010安徽卷文综35题第(2)、(3)小题)‎ 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的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10分)‎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10分)‎ ‎(2)促进作用: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加大科技投入的原因:科技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金融危机。‎ ‎(3)理解:科技发展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应对: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 ‎(2010年重庆卷文综39题第(3)小题)‎ 材料三 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价值观,这是与新加坡首先教育直接相关 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结合自己的国情,赋予“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以新的内涵,把他们理解的重整体、重义务、重责任的儒家伦理进行现代转化,而提出了作为他们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 ‎ ——摘编自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加坡是如何利用儒学进行道德教育的。(4分)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新加坡推行道德教育的影响。(2.分)‎ ‎(3)德育方式:汲取儒家君子品格的价值观;对儒家伦理进行现代转化,提出了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影响:提高了劳动者素质,稳定了社会秩序。‎ ‎(2010年浙江卷自选模块10号题)‎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 ‎(1)分别写出图1、图2所示建筑的名称,并简要概括它们所代表的文化遗产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主要理由。(6分)‎ ‎(2)图2所示建筑和图1所示建筑相比,在建筑风格方面主要有怎样的继承和创新?(4)‎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10分)‎ ‎(1)图1:帕特农神庙;古希腊文明的象征,体现了古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图2:万神殿;罗马式建筑的典范,充分反映了古罗马辉煌的历史。‎ ‎(2)继承:希腊柱式建筑风格;建筑外观宏伟壮丽 ‎ 创新:大跨度、大空间的圆形穹顶;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 ‎(2010年江苏卷历史24)(10分)‎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 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王养冲《1 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3分)‎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说明1 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3分)‎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4分)‎ 答案要点:(10分)‎ ‎(1)起因: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 ‎ 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 ‎(2)局限性:仅凭假设与推理来构想学说;看不到经济与社会的辩证联系。‎ ‎ 反应:文学家转而关注个人的感情,产生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反对崇拜理性,对社会现状不满,强调个人感情)‎ ‎(3)看法:开启民智。推动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革命;丰富资产阶级思想学说和人文主义内涵。原则:论从史出。‎ ‎(2010年海南卷历史28)(14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艺术家发现有可能用多种方法,把古典思想和哲学同基督教信念、对人的信任和对上帝的信任结合起来,或者至少互相容纳起来。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一书中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 ‎ 启蒙运动时期体现出一个显著的特征:人们热切地从各个层面来审视宗教信仰。虽然基督教在很多方面受到抨击,抨击者本身却潜心研究宗教信仰和神学一直在探讨的问题……人们考察宗教信仰的基础,运用启蒙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观念来求得答案。宗教批判者和宗教学者充分运用理性、比较分析和历史研究的方法……确实,18世纪下半叶,法国启蒙运动开启了使法国社会世俗化合基督教化的运动,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只是启蒙人士所持的多种宗教现中的一种。启蒙运动的一个特点是强烈地要求实行宗教宽容。‎ ‎ ——摘编自彼得•赖尔等编《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艺术家和18世纪的启蒙学者怎样对待宗教问题。(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在打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思想禁锢上所起的作用。(8分)‎ ‎28.(14分)答案要点:‎ ‎(1)文艺复兴时期:反对神学对人的束缚,利用基督教;将古典思想与基督教相结合;以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 启蒙学者:以理性的、历史的态度审视和探讨宗教神学问题;批判宗教对人性、自由的束缚;要求宗教宽容。(6分)‎ ‎(2)文艺复兴:确立人的尊严、人的价值,要求人的解放;抨击教会腐败,冲破教会和宗教神学愚昧思想束缚;‎ 宗教改革:否定教皇权威,破除神权统治;‎ 启蒙运动:弘扬理性精神,推动思想解放,更彻底地摆脱思想束缚。(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