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8 M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化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部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苏打可用作糕点的膨化剂
B.二氧化硫可用作食品的漂白剂
C.PX(对二甲苯)是生成塑料、聚酯纤维和薄膜的主要原料
D.PM2.5指数是雾霾天气监测中的重要指标
1.B
【解析】B不正确,SO2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漂白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CuO、MgO、Na2O2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盐酸、醋酸、苯酚均属于强电解质
C.CO2、CCl4、蛋白质均属于有机物
D.液氯、晶体硅、臭氧均属于单质
2.D
【解析】A不正确,过氧化钠中的氧为-1价,不属于碱性氧化物;B不正确,醋酸和苯酚属于弱电解质;C不正确,CO2属于无机物;D正确。
3.下列关于右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2H(g)+2X(g)=2HX(g) ΔH3<0
B.ΔH1=ΔH2 + ΔH3
C.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途径Ⅱ吸收的热量
按Cl、Br、I的顺序依次增多
D.途径Ⅰ生成HCl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Br的多,说明HCl
比HBr稳定
答案:C
解析:原子间相互作用形成化学键时放热,A项正确;根据盖斯定律可知ΔH1=ΔH2 + ΔH3,B项正确;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Cl-Cl、Br-Br、I-I键能依次减小,故途径Ⅱ吸收的热量按Cl、Br、I的顺序依次减小,C项错误;生成HX时放热越多,生成的HX越稳定,D项正确。
4.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乙烯通入溴水中,测定反应前后溶液pH
B
检验氯化铁溶液中是否含FeCl2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
C
检验乙酸中是否混有乙醇
取样液于试管,加入一绿豆颗粒大的钠粒
D
验证Ksp(AgI)<Ksp(AgCl)
向含等物质的量NaCl、KI的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
【答案】C
【解析】A项,若发生加成反应,溶液酸性变化不明显;若发生取代反应,溶液酸性增强,。B项,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含有FeCl2。C项,乙酸也能与钠反应产生气体,错误。D项,先产生黄色沉淀,证明Ksp(AgI)<Ksp(AgCl)。
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食盐中是否添加KIO3
取食盐试样,溶于KI溶液,加入淀淀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蓝
B
验证硝酸是挥发性酸
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硝酸和浓氨水,然后靠近,观察是否有白烟产生
C
验证Br2氧化性强于Fe3+
取少许FeCl2晶体溶于稀盐酸,加入KSCN观察溶液是否变红,滴入溴水后再观察是否变红
D
检验氯酸钾中含有氯元素
取少量氯酸钾加入MnO2充分加热,残留物溶于水,取上层清液,滴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5.A
【解析】A不正确,只有酸性条件下,I-才能还原IO3-,5I-+IO3-+6H+=3I2+3H2O,生成的单质碘遇淀粉变蓝。
6.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H2
B.用图2所示装置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盐酸的浓度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l2
D.用图4所示装置确定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及并确定电流方向
【答案】A
【解析】A正确,装置和原理均正确且同时起到随关随停的效果;B不正确,氢氧化钠溶液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C不正确,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应该用浓盐酸;D不正确,缺少盐桥,没有形成闭合回路。
7.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A
【解析】A项,通过盐桥构成锌、铜原电池,锌为负极,铜为正极,正确。B项,在空气中蒸发氯化铁溶液得到氢氧化铁、氧化铁,错误。C项,常温下,铁与水不反应,需要在高温下反应,错误。D项,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收集氨气,可以排煤油收集氨气,错误。故答案选A。
8.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A
解析:B项,电解食盐水制氯气和氢气时应以惰性电极作阳极,C项,除去NO2中的NO应通入适量O2,D项,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时需要加热。
9.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0.3NA
B.常温下,1LpH=1的盐酸溶液,由水电离的H+离子数目为0.1NA
C.铅蓄电池中,当正极增加9.6g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0.2NA
D.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反应中,6 mol CuSO4能氧化白磷的分子数为1.1NA
9.A
【解析】A正确,依据得失电子数相等;B不正确,由电离产生的H+为10-13NA,C正确,正极由PbO2→PbSO4,每增重64g转移2mol电子,故正极增重9.6g转移电子数为0.3NA;
D不正确,Cu3P中Cu显+1价,所以60 mol CuSO4参加反应得到60 mol 电子,P4被氧化到H3PO4,每有1 mol P4被氧化失去电子20 mol,所以6 mol CuSO4能氧化0.3 mol 白磷。
10.分子式为C6H14O的醇有多种结构,其中能经过两步氧化生成羧酸的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8种B.9种C.10种D.11种
答案:A
解析:经过两步氧化生成羧酸的醇的结构应含有—CH2OH,满足条件的醇可表示为C5H11—CH2OH,—C5H11结构有8种,因此满足条件的醇的结构有8种。
11.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Y(g) 2Z(g) △H< 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min的平均速率ν(Z)=2.0×10-3mol·L-1·min-1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ν(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1.44
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11.C
【解析】A项:v(Y)=, ν(Z)=2ν(Y)=4.0×10-3mol·L-1·min-1,A错误;B项: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ν(正)>ν(逆),B错误;C项:反应达到平衡时,由表中数据知,7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可计算出X、Y、Z的浓度依次为:0.010mol·L-1、0.010mol·L-1、0.012mol·L-1,K=c2(Z)/[c(X)·c(U)]=1.44,C正确;D项: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再充入0.2molZ,平衡浓度增大,但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不变。
12.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已知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f
B.平衡常数K(1000℃)<K(810℃)
C.915℃,2.0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p=4.5MPa
D.1000℃,3.0MPa时E的转化率为83%
12.C
【解析】该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故加压时,平衡逆向移动,从表中第一行数据,54.0
>a>b;结合表中第3列数据,可确定75.0>a,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H >0,依据变化条件,还可确定:e>c>54.0;c>75.0 >d ;e>f>83.0 ,故b<f,故A项和B项均不正确;C项:p(G)=2.0MPa×75%=1.5MPa,p(E)=2.0MPa×25%=0.5MPa,
Kp=
D项:E(g) + F(s)2G(g),设起始时,E为a mol,转化x mol,由于F为固体,对平衡无影响。则平衡时:E为(a-x),G为2x,,得x≈0.709a,所以E的转化率为x/a ≈70.9%,D错误。
13. 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足量M(s)和一定量的R(g),发生反应为
M(s)+R(g)X(g)+Y(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温度/℃
起始时R的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mol
①
300
2.00
2.80
②
400
2.00
3.00
③
400
4.00
a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0
B.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5
C.实验①经4 min达到平衡,0~4 min内υ(X)=0.2mol•L-1•min-1
D.实验③中a=6.00
【答案】B
【解析】A项,对照实验①和②知,温度升高,平衡体系中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0,错误。B项,平衡时,c(R)=0.5 mol·L-1,c(X)=0.5 mol·L-1,c(Y)=0.5 mol·L-1,K===0.5,正确。C项,达到平衡时生成了0.8 mol X,则υ(X)==0.1 mol•L-1•min-1,错误。D项,实验②体积压缩至1L与实验③等效,加压时平衡向左移动,即X转化率降低,实验②中X转化率为50%,则实验③中X转化率小于50%,即a<6,
错误。
14.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aH2PO4酸性溶液中:
c(Na+)>c(H2PO4-)>c(H3PO4)>c(HPO42-)
B.0.1mol·L-1CH3COONa溶液与0.1mol·L-1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pH<7)
c(CH3COOH) >c(Na+)>c(CH3COO-)>c(H+)
C.0.1mol·L-1(NH4)2SO4溶液与0.1mol·L-1NH3·H2O溶液等体积混合:
c(NH4+)+c(H+)=2c(SO42-)+c(OH-)
D.0.1mol·L-1Na2CO3溶液与0.2mol·L-1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CO32-)+c(HCO3-)+c(H2CO3)
13.C
【解析】A不正确,H2PO4-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c(HPO42-) >c(H3PO4);B不正确,由于溶液显酸性,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水解程度,故正确的应是:c(CH3COO-)>c(Na+)>c(CH3COOH) ;C正确,符合电荷守恒;D不正确,设两者体积均为V L,则n(Na+)=0.4Vmol;n(CO32-)+n(HCO3-)+n(H2CO3)=0.3Vmol,故c(Na+)=c(CO32-)+c(HCO3-)+c(H2CO3)。
15.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1NaHC2O4溶液与0.1mol·L-1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Na+)>c(K+)>c(C2O42-)>c(OH-)>c(HC2O4-)
B.20mL 0.1 mol·L-1NH4Cl溶液与10mL 0.1mol·L-1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碱性,所得溶液中:c(Cl-)>c(NH4+)>c(Na+)>c(OH-)>c(H+)
C.常温下,pH=2的HF溶液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Na+)+c(OH-)>c(H+)+c(F-)
D.0.1mol·L-1NH3·H2O溶液与0.1mol·L-1HNO3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H+)>c(OH-)+c(NH3·H2O)
【答案】B
【解析】A项,2NaHC2O4+2KOH=K2C2O4+Na2C2O4+2H2O,有c(K+)=c(Na+)>c(C2O42-)>c(OH-)>c(HC2O4-)>c(H+),错误。B项,二者的混合溶液中溶质是NH4Cl、NaCl、NH3·H2O且等物质的量,溶液呈碱性说明一水合氨以电离为主,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有:c(Cl-)>c(NH4+)>c(Na+)>c(OH-)>c(H+),正确。C项,HF是弱酸,二者混合后,溶液中溶质为HF和NaF,溶液呈酸性,有c(H+)>c(OH-),c(F-)>c(Na+),错误。D项,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NO3,
c(H+)=c(OH)+c(NH3·H2O),错误。
16.现有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四种溶液各25mL:①氨水 ②NH4Cl溶液 ③Na2CO3溶液 ④NaH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①>④>③>②
B.①、②混合后pH>7,则混合溶液中c(NH4+)<c(NH3·H2O)
C.①、②中分别加入25 mL 0.1 mol·L-1盐酸后,溶液中c(NH4+):①>②
D.③、④中分别加入12.5mL 0.1mol·L-1 NaOH溶液后,两溶液中离子种类相同
答案:D
解析:氨水是弱碱溶液,NH4Cl是强酸弱碱盐,Na2CO和NaHCO3是强碱弱酸盐,4种溶液的pH的大小顺序:①>③>④>②,A项错误;①、②混合后pH>7,则混合溶液中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混合溶液中c(NH4+)>c(NH3·H2O),B项错误;①、②中分别加入25 mL 0.1 mol·L-1盐酸后,得到NH4Cl溶液和NH4Cl、HCl的混合溶液,HCl抑制NH4+的水解,故溶液中c(NH4+):①<②,C项错误。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5的NH4Cl溶液或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均为10-9 mol·L-1
B.常温下,将pH=3的醋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C.在c(H+)︰c(OH-)=1︰l012的溶液中,Na+、I-、NO3-、SO42-能大量共存
D.0.1 mol·L-1 Na2CO3溶液和0.1 mol·L-1 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
c(Na+)+c(H+)=c(CO32-)+c(SO42-)+ c(HCO3-)+c(OH-)
答案:C
解析:酸溶液中酸电离产生的H+抑制水的电离,盐溶液中盐水解时促进水的电离,A项错误;常温下,将pH=3的醋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到CH3COONa和剩余CH3COOH的混合溶液,呈酸性,B项错误;在c(H+)︰c(OH-)=1︰l012的溶液中,c(H+)=10-13mol·L-1,c(OH-)=0.1mol·L-1,呈强碱性,Na+、I-、NO3-、SO42-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根据电荷守恒,0.1 mol·L-1 Na2CO3溶液和0.1 mol·L-1 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Na+)+c(H+)=2c(CO32-)+2c(SO42-)+ c(HCO3-)+c(OH-),D项错误。
18.在常温下,对于pH=3的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醋酸溶液中,NH4+、Na+、SiO32-、C2O42-能大量共存
B.与Na2S2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2O32-+2H+=S↓+SO2↑+H2O
C.常温下,加水稀释醋酸,增大
D.该醋酸溶液中c(CH3COO-)<0.001 mol•L-1
答案:D
解析:c(CH3COO-)< c(H+)=0.001 mol•L-1
19.已知某温度下,Ksp(AgCl)=1.56×10-10,Ksp(Ag2CrO4)=1×10-12。下列关于该温度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氯化银的悬浊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Ksp(AgCl)减小
B.饱和AgCl溶液与饱和Ag2CrO4溶液相比,前者的c(Ag+)大
C.若向0.0008mol·L-1的K2Cr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002 mol·L-1的AgNO3 溶液,则CrO42 --完全沉淀
D.若将0.001mol·L-1AgNO3 溶液滴入浓度均为0.001 mol·L-1的KCl和K2CrO4混合溶液中,则先产生AgCl沉淀
答案:D
解析:温度不变则Ksp不变,A项错误;饱和AgCl溶液中c(Ag+)==1.25×10-5mol·L-1,饱和Ag2CrO4溶液中c(Ag+)==1.26×10-4mol·L-1,B项错误;CrO42 --完全沉淀则c(CrO42 --)≤10-5mol·L-1,此时c(Ag+)≥=3.2×10-4mol·L-1,故应向0.0008mol·L-1的K2CrO4溶液中加入等体 [3.2×10-4+2(0.0004-10-5)]×2=2.2×10-3mol·L-1,C项错误;饱和AgCl溶液中c(Ag+)比饱和Ag2CrO4溶液中c(Ag+)小,故在同浓度的KCl和K2CrO4混合溶液中滴入AgNO3 溶液,先生成AgCl沉淀,D项正确。
20.下表对某些反应方程式的评价合理的是( )
编号
离子方程式或电极反应式
评价
A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足量SO2
Ca2++C1O—+SO2+H2O=CaSO4+C1—+2H+
正确
B
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Fe3++SO42—+Ba2++3OH—=Fe(OH)3↓+BaSO4↓
正确
C
醋酸铵溶于水
CH3COO—+NH4+ CH3COOH++NH3·H2OH2O
CH3COOH+NH3·H2O
错误,阴离子水解相互促进,应该用“=”号
D
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一段时间
阴极:2Cu3++4e—=2Cu
阳极:4OH—-4e—=2H2O+O2↑
错误,该阴阳两极反应不可能同时发生
21. 浙江大学成功研制出能在数分钟之内将电量充满的锂电池,其成本只有传统锂电池的一半。若电解液为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为:4Li+2SOCl24LiCl+S+S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Li为电池的负极
B.电池的电解液可用LiCl水溶液代替
C.放电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
D.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4Cl-+S+SO2-4e-=2SOCl2
答案:B
解析:Li是一种碱金属,比较活泼,能与H2O直接发生反应,因此该锂电池的电解液不能用LiCl水溶液代替LiAlCl4-SOCl2,故选B。
22.某同学设计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由铁极经溶液向铂极迁移
B.放电过程中交换膜右侧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3e-=Fe
D.若转移2mol e-,交换膜右侧溶液中约减少3 mol离子
【答案】B
【解析】 A项,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电子不会进入溶液,错误。B项,铁为负极,铂为正极,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2+,溶液颜色变浅,正确。D项,转移2mol电子时,正极附近电解质溶液中大约有2molCl-透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铁极附近迁移(交换膜左侧溶液),Fe3+变Fe2+,阳离子数目没有改变,交换膜右侧溶液中离子约减少2molCl-,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增加了3mol离子(1molFe2++2molCl-),错误。故选B。
23.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H、D、T三种氢的核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同
B.元素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越强
C.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其离子半径也越大
D.ⅠA与Ⅶ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23.B
【解析】A不正确,三种核素在周期表占同一位置,所以称为同位素;B正确;C不正确,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D不正确,ⅠA氢元素与Ⅶ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R
T
X
Y
Z
24.短周期元素R、T、X、Y、Z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VA族
B.R能分别与X、Z形成共价化合物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Y>T
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4
24.B 【解析】设R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2x+2(x+1)+x+2=24,x=6,则R是C,T是N,X是Si,Y是P,Z是S。C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ⅣA族,A错;C能分别与Si、S形成共价化合物SiC、CS2,B正确;气态氢化物稳定性:NH3>PH3,C错;S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O4,D错。
25.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单质的化学活泼性一定比Y单质的强
B.W的原子序数可能是Y的原子序数的2倍
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比Y的强
D.X和W两元素不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25.B 【解析】Y、Z都是金属时,Z单质比Y单质活泼;Y、Z都是非金属时,Y单质比Z单质活泼,A项错误。当W的原子序数是Y的原子序数的2倍时,Y是F,W是Ar,B项正确。若Y是O,则W是Cl,非金属性O>Cl,稳定性H2O>HCl,C项错误。当X是C时W是S,二者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CS2,D项错误。
26.将一定量经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FeSO4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Fe3+ 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B段发生的是过量的酸性KMnO4溶液与KI的反应
B.从题中可以得出还原性:I->Fe2+>Mn2+
C.取B点以后的少量溶液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D.根据OC段的数据可知,开始加入的KMnO4的物质的量为0.5mol
26.D
【解析】当加入KI时,Fe3+的量开始一段时间不变,是因为I- 还原了剩余的MnO4-,故氧化性:MnO4->Fe3+,A说法正确;然后Fe3+的物质的量不断减少,说明I- 还原了Fe3+,故氧化性:Fe3+>I2;故还原性:I->Fe2+>Mn2+,B说法正确。BC段为Fe3+与Fe2+的混合液,故可用KSCN溶液检验,C说法正确。据电子守恒有MnO4-~~5I-,故剩余的KMn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据电子守恒有MnO4-~~5Fe2+~~5Fe3+~~5I-,故与Fe2+的KMnO4的物质的量为0.2mol,故原来KMnO4
的物质的量为0.3mol,D说法错误。
27.向甲溶液中缓慢滴加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如下图所示,其中符合图像的一组是( )
甲
乙
A
AlCl3、Mg(NO3)2、HNO3
NaOH
B
Na2CO3、NH4HCO3、Na2SO4
Ba(OH)2
C
NH4NO3、Al(NO3)3、Fe(NO3)3、HCl
NaOH
D
NaAlO2、氨水、NaOH
H2SO4
27.C 【解析】在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NaOH先与盐酸反应,没有沉淀生成;随后Al3+、Fe3+开始沉淀,当两种离子沉淀完全后,OH-和NH4+反应,此时没有沉淀生成;最后OH-与Al(OH)3反应,沉淀部分溶解。
28.根据下列反应所画图象错误的是( )
A
B
C
D
将二氧化硫通入
到一定量氯水中
将氨水滴入到一定
量氯化铝溶液中
将铜粉加入到
一定量浓硝酸中
将铁粉加入到一
定量氯化铁溶液中
28.B 【解析】由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可知A项正确;氨水是弱碱,不与Al(OH)3反应,B项错误;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逐渐变成稀硝酸,反应由Cu+4HNO3(浓)=Cu(NO3)2+2H2O+
2NO2↑变为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C项正确;溶液中Cl-的质量不变,因Fe+2Fe3+==3Fe2+溶液质量逐渐增大,Cl-的质量百分数减小,D项正确。
29.下表中的陈述均正确并且前后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SO2有漂白性
SO2可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Fe3+有强氧化性
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C
浓硫酸有吸水性
浓硫酸可使蔗糖和纸张碳化变黑
D
SiO2有导电性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29.B
【解析】SO2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其还原性所致,A错;SiO2没有导电性,B错;浓硫酸使蔗糖和纸张碳化变黑是其脱水性所致,C错;Fe3+能将Cu氧化为Cu2+,D对。
30.X、Y、Z、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Y可能是
①C 、CO ② S、SO2
③ AlCl3、Al(OH)3 ④Cl2、FeCl3
A.仅有①③ B.①②③
C.仅有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S与O2反应不能得到SO3;Cl2与Fe反应不能得到FeCl2。
二、非选择题部分(10道)
1.[有机化学基础]
颠茄酸酯(J)是一种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及溃疡病的辅助治疗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烃B中含氢的质量分数为7.69%,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18,且反应1为加成反应,则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X的化学名称为。
(2)C→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G→H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3)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J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____个峰。
(6)化合物I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结构有种。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苯环上有四个取代基,且苯环上一卤代物只有一种
答案:(1)C8H8;乙炔
(2)水解(或取代)反应;取代反应
(3);
(4)+H2O
(5)6
(6)6
解析:=9,烃B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18、反应1为加成反应,故B分子中含H原子个数应大于6而小于9,只能为8,由于可计算确定B的分子式为C8H8,则X为C2H2,即X为乙炔、
B为苯乙烯;结合各步转化的反应条件及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可确定C为、D为、E为、G为、I为。满足条件的I的同分异构体有、、、、、。
2(16分)【有机推断与合成】有机物H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合成H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有机物A遇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其分子中的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且A的苯环上一氯代物有2种。
②J能发生银镜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I的名称是。G生成H的反应类型是。
(2)B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一定条件下,A与J以物质的量比1∶1反应生成功能高分子材料K,K的结构简式为。
(4)已知:
C与E以物质的量比1∶1混合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5)L是B的同分异构体,L符合下列条件的结构有种(不考虑立体结构)。①与B具有相同的官能团;②遇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答案】
(1) 乙醇(2分)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2分)
(2)羟基、羧基(2分)
(3分)
(3)(2分)
(4)(2分)
(5)15(3分)
【解析】由信息①知,A分子含有酚羟基,两个取代基在苯环的对位。I能和钠反应,说明I为CH3CH2OH,J为CH3CHO。由H的结构简式逆推E分子中氯原子的位置。由此推知几种有机物结构简式如下:
(1)I为乙醇,J为乙醛。G发生分子间酯化反应生成H,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2)B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羟基、羧基,其中含氧官能团只有2种。E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F,包括水解反应和中和反应。
(3)类似苯酚与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
(4)由已知条件知,C和E发生取代反应。
(5)L含有羟基、碳碳双键和羧基。分两种情况讨论:
第1种情况,只含2个取代基。则有2种组合:
-OH、-CH=CHCOOH,除去B本身外,还有2种结构;-OH、-C(COOH)=CH2,有3种结构。第2种情况,含3个取代基:-OH、-CH=CH2、-COOH,先写两取代基的结构有3种,再用第三个取代基取代一个氢原子得10种结构。
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5种。
3(16分)二氧化锰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锌—锰碱性电池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Zn(s)+2MnO2(s)+2H2O(l)===Zn(OH)2(s)+2MnOOH(s)。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2)某学习小组拟以废旧干电池为原料制取锰,简易流程如下:
①加入浓盐酸溶于废旧电池内黑色物质过程中保持通风,其原因是。
②从产品纯度、环保等角度考虑,X宜选择(填代号)。
A.焦炭 B.铝 C.氢气 D.一氧化碳
③写出碳酸锰在空气中灼烧生成四氧化三锰的化学方程式。
(3)电解硫酸锰溶液法制锰又叫湿法冶锰。以菱锰矿(主要成份是MnCO3,主要杂质是Fe2+、Co2+、Ni2+)为原料制备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NiS 、CoS均难溶于水。部分氢氧化物的pH如下表:(若某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5mol·L-1,则认为完全沉淀)
物质
Fe(OH)2
Ni(OH)2
Co(OH)2
Mn(OH)2
Fe(OH)3
开始沉淀pH
7.5
7.7
7.6
8.3
2.7
完全沉淀pH
9.7
8.4
8.2
9.8
3.8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入二氧化锰的作用。
②加入氨水调节浸出槽中溶液的pH范围:。
③弃渣B可能含有的物质为。
④电解槽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
(1)MnO2+H2O+e-=MnOOH+OH-(2分)
(2)①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会产生有毒的氯气(2分)② C(1分)
③6MnCO3+O22Mn3O4+6CO2(3分)
(3)①MnO2+4H++2Fe2+=2Fe3++Mn2++2H2O(2分)
②3.8≤pH<8.3(2分)
③NiS、CoS(2分)
④Mn2++2e-=Mn(2分)
【解析】
(1)根据电池反应式直接写出正极反应式,或写出负极反应式:Zn-2e-+2OH-=Zn(OH)2;
电池反应式减去负极反应式得正极反应式MnO2+H2O+e-=MnOOH+OH-。
(2)①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产生氯气,氯气是有毒气体。故用浓盐酸溶解二氧化锰时要保持通风,避免中毒。②焦炭、铝还原四氧化三锰时产品中混有固体杂质,CO有毒,易污染环境。宜用氢气还原四氧化三锰。③碳酸锰在空气中灼烧时有氧气参与反应。
(3)①根据几种离子沉淀的pH数据知,氢氧化亚铁沉淀过程中,氢氧化锰已开始沉淀,因此,要将亚铁离子转化成铁离子。②在此pH范围内Co2+、Ni2+可能没有完全沉淀,加入硫化铵溶液用于沉淀多余Co2+、Ni2+。用惰性电极材料电解硫酸锰溶液时,阴极上锰离子发生还原反应,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2H2O -4e-=4H++O2↑,阳极区生成了硫酸,硫酸循环使用。
4(16分)CuCl2、CuCl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地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实验室中以粗铜(含杂质Fe)为原料,一种制备铜的氯化物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装置进行反应①,导管a通入氯气
(夹持仪器和加热装置省略)。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铜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流程中固体K溶于稀盐酸的目的是。
试剂X、固体J的物质分别为。
a.NaOH Fe(OH)3 b.NH3·H2O Fe(OH)2
c.CuO Fe(OH)3d.CuSO4 Cu(OH)2
(3)反应②是向溶液2中通入一定量的SO2,加热一段时间
后生成CuCl白色沉淀。写出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 。
(4)反应后,如图盛有NaOH溶液的广口瓶中溶液具有漂白、消毒作用,若用钢铁(含Fe、C)制品盛装该溶液会发生电化学腐蚀,钢铁制品表面生成红褐色沉淀,溶液会失去漂白、杀菌消毒功效。该红褐色沉淀的主要化学式是。该腐蚀过程的正极反应式为。
(5)以石墨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时发现阴极上也会有部分CuCl析出,写出此过程中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答案】
(1)试管内有棕色烟产生(1分);Cu+Cl2CuCl2(2分)
(2)避免Cu2+水解(2分); c (2分)
(3)2Cu2++2Cl-+SO2+2H2O=2CuCl↓+SO42-+4H+(3分)
(4)Fe(OH)3(1分)ClO-+2e-+H2O=Cl-+2OH-(3分)
(5)Cu2++e-+Cl-=CuCl(2分)
【解析】
(1)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氯化铜烟。(2)铜盐水解生成氢氧化铜,保持溶液呈强酸性,避免铜元素损失。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加入氧化铜促进铁离子水解,过滤除去。(3)铜离子是氧化剂,SO2是还原剂,生成CuCl和SO42-。(4)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生成有次氯酸钠,生铁在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碳等杂质为正极,铁为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O-+2e-+H2O=Cl-+2OH-(5)Cu2+在阴极上得电子,铜元素的化合价可以降至+1价、0价。
5(17分)碳素利用是环保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
I.某研究小组现将三组CO(g)与H2O(g)的混合气体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 △H<0,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
需要时间/min
CO(g)
H2O(g)
CO2(g)
H2(g)
I
800
2
2
x
1
5
II
900
1
2
0.5
0.5
T1
III
900
2
2
a
a
T2
(1)实验I中,前5min的反应速率υ(CO2)=。
(2)下列能判断在800℃实验条件下CO(g)与H2O(g)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B.n2(H2)= n(H2O)·n(CO)
C.混合气体密度不变D.υ正(CO) =υ逆(CO2)
(3)实验II和III中CO的平衡转化率:αII(CO)αIII(CO) (填:>、<或=,下同) ,T1T2,a=(填精确数值)。
(4)若实验Ⅲ的容器改为在绝热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测得H2O(g)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b点υ正υ逆(填“<”、“=”或“>”),t3~t4时刻,H2O(g)的转化率H2O%降低的原因是。
(5)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
甲醇/空气碱性燃料电池中,
消耗32g甲醇,电池中有转移4.5 mol电子。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该电池中电流效率为。
(电流效率η=×100%)
【答案】
(1)0.1mol•L-1•min-1(1分)
(2)BD(2分)
(3)>(2分);﹤(1分); -1(2分)
(4)>(2分)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因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反应容器为绝热容器,故容器内温度升高,反应逆向进行(3分)
(5)CH3OH-6e-+8OH-=CO32-+11H2O(2分)75%(2分)
【解析】
(2)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压强始终不变,A项错误。该条件下平衡常数为1,B项正确;恒容条件下,反应物和产物都是气体,密度始终不变,C项错误。CO、CO2的正反应速率相等,转化成CO2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项正确。
(3)相同温度下,增加CO浓度,CO的转化率降低。根据相同温度下平衡常数不变可计算。
(4)b点未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至相等,即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5)甲醇在负极上发生氧化生成碳酸盐,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32-+11H2O
n(CH3OH)=1mol,n(e-)=6mol,η=×100%=75%
6.(17分)磺酰氯(SO2Cl2)和亚硫酰氯(SOCl2)均是实验室常见试剂。
已知: SO2Cl2(g)SO2(g) + Cl2(g) K1 △H=a kJ/mol (Ⅰ)
SO₂(g) +Cl₂(g)+ SCl₂(g)2SOCl₂(g) K2△H=b kJ/mol (Ⅱ)
(1)反应:SO2Cl2(g)+ SCl₂(g) 2SOCl2(g)的平衡常数K = (用K1、K2表示),该反应
△H= kJ/mol(用a、b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Ⅰ)的影响,以13.5 g SO2Cl2充入2.0L的烧瓶中,在101kPa 375K时,10min达到平衡,平衡时SO2Cl2转化率为0.80,则0~10minCl2的平衡反应速率为,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kPa,该温度的平衡常数为;若要减小SO2Cl2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列举一种)。
(3)磺酰氯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发生泄漏时,实验室可用足量NaOH固体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亚硫酰氯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为。
(4)一定量的Cl2用稀NaOH溶液吸收,若恰好反应,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已知常温时次氯酸的Ka=2.5×10-8则该温度下NaClO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
Kb= mol·L-1
29.(1)K1·K2 ;a+b
(2)0.004mol·L-1·min-1;181.8kPa;0.16mol·L-1;增大压强(或缩小容器体积)
(3)SO2Cl2+4NaOH = Na2SO4 + 2NaCl + 2H2O;SOCl2 + H2O = SO2↑+ 2H++2Cl-
(4)c(Na+)>c(Cl-)>c(ClO-)>c(OH-)>c(H+);4×10-7
【解析】(1)SO2Cl2(g)+ SCl₂(g) 2SOCl2(g) 是由(Ⅰ)、(Ⅱ)相加得到,故平衡常数为两之积,反应热为两者之和。
(2)生成Cl2的物质的量为0.08mol,其浓度为0.04mol,故速率为0.004mol·L-1·min-1;平衡时总物质的量为:0.02mol+0.08mol+0.08mol=0.18mol,故平衡时压强为:0.18mol/0.1mol×101kPa=181.8kPa;;若要减小转化率,可通过缩小容器体积即增大加压强的方法,也可起始时再容器中同时充入SO2Cl2和Cl2或SO2。
(3)SO2Cl2中硫为+6价,氯为-1,氢氧化钠足量时生成硫酸盐和盐酸盐;SOCl2中硫为+4价,水解生成SO2及HCl。(4)Cl2+ 2NaOH = NaCl + NaClO+H2O,显然c(Na+)最大,考虑到ClO-水解显碱性,故c(Cl-)>c(ClO-),c(OH-)>c(H+);HClO的电离常数与ClO-之积等于水的离子积,故Kb=Kw/Ka=4×10-7。
7.(17分)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将CO2与焦炭作用生成CO,CO可用于炼铁等。
已知:①Fe2O3(s)+3C(s,石墨)=2Fe(s)+3CO(g)ΔH1=+489.0 kJ·mol-1
②C(s,石墨)+CO2(g)=2CO(g)ΔH 2=+172.5 kJ·mol-1
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是碳减排的新方向,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2(g)+3H2(g)CH3OH(g)+H2O(g) ΔH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②取一定体积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3),加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该反应的ΔH(填“>”、“<”或“=”,下同)0。
③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曲线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关系为KⅠKⅡ。
(3)以CO2为原料还可以合成多种物质。
①工业上尿素[CO(NH2)2]由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反应方程式为。开始以氨碳比=3进行反应,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60%,则NH3的平衡转化率为。
②用硫酸溶液作电解质进行电解,CO2在电极上可转化为甲烷,该电极反应的方程式为。
③ 将足量CO2通入饱和氨水中可得氮肥NH4HCO3,已知常温下一水合氨Kb=1.8×10
-5,碳酸一级电离常数Ka=4.3×10-7,则NH4HCO3溶液呈(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答案:(1)Fe2O3(s)+3CO(g)=2Fe(s)+3CO2(g) ΔH=-28.5 kJ·mol-1(2分)
(2)①(2分) ②<(2分) ③>(2分)
(3)①2NH3+CO2CO(NH2)2+H2O(3分);40 %(2分)
②CO2+8e-+8H+=CH4+2H2O(2分)
③ 碱性(2分)
解析:(1) ①-②×3,整理可得Fe2O3(s)+3CO(g)=2Fe(s)+3CO2(g) ΔH=-28.5 kJ·mol-1。(2)①化学平衡常数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种生成物浓度的幂指数的乘积与各种反应物浓度的幂指数的乘积的比。对该反应来说,K=;②由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图示可知: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甲醇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为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ΔH<0;③曲线Ⅱ比I先达到平衡。说明温度温度曲线Ⅱ>I。由于温度高,CH3OH含量低,说明化学平衡常数KⅠ>KⅡ;(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CO(NH2)2]的反应方程式为2NH3+CO2CO(NH2)2+H2O。=3,假设n(CO2)=amol,则n(NH3)=3amol。由于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60%,所以反应消耗的n(CO2)=0.6amol,根据方程式中二者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反应的NH3的物质的量n(NH3)=1.2amol。所以氨气的转化率为(1.2amol÷3amol)×100%=40%;②用硫酸溶液作电解质进行电解,CO2在电极上可转化为甲烷,则根据题意可得:该电极反应的方程式为CO2+8e-+8H+=CH4+2H2O;③据电离常数可知HCO3-水解强于NH4+水解,故显弱碱性。
8.(14分)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是一种浅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是生产锂电池的原材料,也常用作分析试剂及显影剂等,其制备流程如下:
(1)配制(NH4)2Fe(SO4)2·6H2O溶液时,需加少量硫酸,目的是。
(2)沉淀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盛有草酸亚铁晶体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溶液的颜色由紫红色变为棕黄色,同时有气体生成。这说明草酸亚铁晶体具有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若反应中消耗1mol FeC2O4·2H2O,则参加反应的n(KMnO4)为__________。
(4)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3O4 )3]·3H2O
(5)称取3.60g草酸亚铁晶体(摩尔质量是180g·mol-1)用热重法对其进行热分解,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过程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300℃时剩余固体是铁的一种氧化物,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抑制Fe2+水解(2分)
(2)(NH4)2Fe(SO4)2+H2C2O4+2H2O=FeC2O4·2H2O↓+H2SO4+(NH4)2SO4(3分)
(3)还原(1分);0.6 mol(2分)
(4)①FeC2O4·2H2OFeC2O4+2H2O(2分)②Fe2O3(过程见解析)(4分)
解析:(4)①通过剩余固体的质量可知,过程Ⅰ发生的反应是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失去结晶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2O4·2H2OFeC2O4+2H2O Fe2O3;②草酸亚铁晶体中的铁元素质量为3.6g××100%=1.12g,n(Fe)=0.02mol,草酸亚铁晶体中的铁元素完全转化到氧化物中,故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0g-1.12g=0.48g,n(O)=0.03mol该氧化物中,因此其化学式为Fe2O3。
9.(15分)某兴趣小组拟制备氯气并验证其一系列性质。
Ⅰ.【查阅资料】
①当溴水浓度较小时,溶液颜色与氯水相似也呈黄色。
②硫代硫酸钠溶液在工业上可作为脱氯剂 。
Ⅱ.【性质验证】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
a
干燥有色布条
Na2S2O3溶液
F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CⅡ
处加的试剂可以是(选填下列字母编号)。
A.碱石灰 B.硅胶 C.浓硫酸 D.无水氯化钙
(2)装置B的作用有。
(3)写出装置F中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Ⅲ.【探究与反思】
(1)上图中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有同学认为该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其理由是。该组的同学思考后将上述D、E、F装置改为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打开弹簧夹,缓缓通入氯气
②当a和b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③当a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停止通氯气。
④___。
(2)设计步骤③的实验思想是。
(3)步骤④的操作是。
9.Ⅱ.(1)长颈漏斗(1分);BD (2分) (2)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并作安全瓶(2分)
(3)S2O32-+4Cl2 +5H2O = 2SO42-+8Cl-+10H+(2分)
Ⅲ.(1)未排除Cl2对溴、碘的非金属性的强弱实验的干扰(2分)
(2)对比实验思想(2分)
(3)打开活塞d,将少量b中溶液滴入c中,关闭活塞d,取下试管c震荡(2分)
【解析】装置A中放入二氧化锰、分液漏斗中放入浓盐酸,加热产生的氯气通入饱和食盐水除去其中的氯化氢气体,然后通入C,Ⅰ、Ⅲ处放干燥的有色布条,Ⅱ放入固体粒状干燥剂,但不能是碱性干燥剂,否则会吸收氯气,可观察到Ⅰ处布条褪色,Ⅲ处不褪色,氯气通入漏斗D中,溶液变橙色,再滴入KI溶液与苯的分层的液体中,苯层呈紫色,最后多余的氯气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吸收,Na2S2O3中硫显+2价,被氯气氧化SO42-;为排除氯气对其溴碘检验的干拢,可进行对比实验。
10(15分)【定量实验设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获得晶体M的制备原理,他们进行如下探究:
【制备晶体】
以CrCl2•4H2O、过氧化氢、液氨、氯化铵固体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晶体M。
(1)溶液中分离出晶体M的操作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
他们用冰水和饱和食盐水的混合物洗涤晶体M,其目的是。
制备过程中需要加热,但是,温度过高造成的后果是。
【测定组成】
为了测定M晶体组成,他们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仪器和固定仪器省略)。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氨的测定:精确称M晶体,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20% 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溶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一定量的盐酸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一定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
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a g样品M溶于蒸馏水,配成100 mL溶液。量取25.00 mL配制的溶液用c mol·L-1AgNO3标准溶液滴定,滴加3滴0.01 mol·L-1K2CrO4溶液(作指示剂),至出现砖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消耗AgNO3溶液为b mL。
(2)安全管的作用是。
(3)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氯化氢,部分操作步骤是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用蒸馏水洗涤、、排滴定管尖嘴的气泡、 、滴定、读数、记录并处理数据;下列操作或情况会使测定样品中NH3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填代号)。
A.装置气密性不好 B.用酚酞作指示剂
C.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D.滴定时NaOH溶液外溅
(4)已知:硝酸银热稳定性差;Ksp(Ag2CrO4)=1.12×10-12,Ksp(AgCl)=1.8×10-10
选择棕色滴定管盛装标准浓度的硝酸银溶液,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
c(CrO42-)为2.8×10-3 mol·L-1,则c(Ag+)=。
(5)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列出样品M中氯元素质量分数计算式。
如果滴加K2CrO4溶液过多,测得结果会(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6)经测定,晶体M中铬、氨和氯的质量之比为104∶136∶213。写出制备M晶体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降低晶体溶解度(1分)加快双氧水分解和液氨挥发(1分)
(2)平衡气压(1分)
(3)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1分)
调节碱式滴定管内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1分)C(2分)
(4)2.0×10-5mol·L-1(2分)
(5)×100%(2分)偏低(2分)
(6)2CrCl2+H2O2+6NH3+2NH4Cl2Cr(NH3)4Cl3+2H2O(2分)
【解析】
(1)晶体析出后过滤得到晶体,用冰饱和食盐水洗涤晶体,目的是减少晶体M溶解量。
双氧水受热易分解、液氨易挥发,加热温度过高,导致反应物损失。
(2)A装置用于提供水蒸汽,需要加热。导管起平衡气压作用。
(3)滴定管经检漏之后,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调节液面至0刻度及0刻度以下才能读数,因为滴定管0刻度在上方。A项,装置漏气,部分氨气扩散了,测定的NH3质量分数偏低,错误。B项,强碱滴定强酸可以选择甲基橙作或酚酞作指示剂,不会导致误差,错误。C项,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读数小于实际体积,测定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小,NH3质量分数偏高,正确。D项,滴定液外溅,导致测得剩余盐酸体积偏大,NH3质量分数偏小,错误。故答案选C。
(4)硝酸银易分解,类似浓硝酸,应选择棕色滴定管盛装硝酸银溶液。
Ksp(Ag2CrO4)=c2(Ag+)•c(CrO42-),c(Ag+)==mol·L-1=
2.0×10-5mol·L-1。
(5)Ag++Cl-=AgCl(s),ω(Cl)=×100%,计算式就是计算结果的过程表达式,不化简。在计算式中要带各物理量的单位,且数据取自题目中,体现思维过程。由铬酸银、氯化银的溶度积知,铬酸银的溶解度比氯化银稍大一些。如果滴加铬酸钾溶液过多,会提前生成铬酸银,即氯离子没有完全转化成氯化银,导致提前指示终点,测得氯元素质量分数偏低。
(6)n(Cr)∶n(NH3)∶n(Cl)=∶∶=1∶4∶3,M的化学式为Cr(NH3)4Cl3。M中铬元素化合价为+3,化学方程式为2CrCl2+H2O2+6NH3+2NH4Cl2Cr(NH3)4Cl3+2H2O
高考模拟化学试卷
一、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铝制品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主要是因为( )
A.
铝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
B.
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C.
铝不与碱反应
D.
铝不与酸反应
考点:
铝的化学性质.
专题:
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
铝属于亲氧元素,极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进一步被氧化,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A.铝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与铝的抗腐蚀性能无关,故A错误;
B.铝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铝,氧化铝是致密的氧化物,能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B正确;
C.铝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故C错误;
D.铝和酸反应生成铝盐和氢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以铝的抗腐蚀性能为载体考查了铝的性质,铝是中学阶段学习的唯一一个能和酸、强碱反应的金属,常常在推断题中考查,明确铝比铁活泼,但铝比铁抗腐蚀性强的原因,题目难度不大.
2.(3分)(2015•儋州模拟)除去混在HNO3中的少量盐酸,可加适量的( )
A.
NaOH
B.
BaCl2
C.
Zn
D.
AgNO3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分析:
根据硝酸中混有盐酸,要除去盐酸,可以使用银离子将氯离子沉淀,硝酸中含有硝酸根离子,故可以使用硝酸银进行解答.
解答:
解:硝酸中混有盐酸,要除去盐酸,可以使用银离子使氯离子沉淀,硝酸中含有硝酸根离子,故可以使用硝酸银除去HNO3中少量的盐酸.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等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根据除杂是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的性质和量,并且操作简单可行,除杂时要结合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离.
3.(3分)(2015•儋州模拟)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蔗糖溶液
B.
淀粉胶体
C.
氯化钠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考点:
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分析:
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丁达尔效应是指: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抓住这一特点即可解答.
解答:
解:蔗糖溶液、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是溶液,淀粉胶体是胶体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胶体的性质应用,注意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4.(3分)(2013•沈阳学业考试)某同学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药品,取出少量,观察到该药品为白色固体,加入蒸馏水后,发现白色固体全部溶解,他认为该药品有可能是钠的化合物,需要用焰色反应来进一步验证.上述过程没有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
A.
假设法
B.
观察法
C.
比较法
D.
实验法
考点:
科学探究方法.
专题:
实验探究和数据处理题.
分析:
A、他认为该药品有可能是钠的化合物,所以用到了假设法;
B、观察到该药品为白色固体,所以用到了观察法;
C、没有和其它物质对比,所以没有比较法;
D、需要用焰色反应来进一步验证,所以用到实验法.
解答:
解:A、他认为该药品有可能是钠的化合物,所以用到了假设法,故A不符合题意;
B、观察到该药品为白色固体,所以用到了观察法,故B不符合题意;
C、没有和其它物质对比,所以没有比较法,故C符合题意;
D、需要用焰色反应来进一步验证,所以用到实验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科学探究方法,根据题目中描述来分析,题目比较简单.
5.(3分)(2015•儋州模拟)某酸性溶液中加入Ba2+ 后出现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
A.
Fe3+
B.
SO42﹣
C.
NO3﹣
D.
Cl﹣
考点: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分析:
某酸性溶液中加入Ba2+后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生成的难溶物不溶于酸,选项能够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难溶物的离子为硫酸根离子,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某酸性溶液中加入Ba2+后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生成的难溶物不溶于酸,选项能够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难溶物的离子为硫酸根离子,所以一定含有SO42﹣,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2)能生成难溶物的离子之间;(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注意明确常见的难溶物、气体、弱电解质;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3分)(2015•儋州模拟)下列物质中属于碳酸盐的是( )
A.
K2CO3
B.
K2SO4
C.
KCl
D.
KNO3
考点: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
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分析物质的类别,根据碳酸盐为含碳酸根离子的盐判断.
解答:
解:A、碳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碳酸盐,故A正确;
B、硫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硫酸盐,故B错误;
C、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酸盐,故C错误;
D、硝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硝酸盐,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各种物质的组成,然后再根据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7.(3分)(2015•儋州模拟)把0.1molNaCl固体溶于水,配成1L 溶液,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2 mol/L
B.
0.2 mol/L
C.
1 mol/L
D.
0.1mol/L
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分析:
根据c=计算所得NaC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
解:把0.1molNaCl固体溶于水,配成1L 溶液,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mol/L,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侧重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考查,比较基础.
8.(3分)(2015•儋州模拟)四种仪器中,不能用来加热的是( )
A.
烧杯
B.
容量瓶
C.
试管
D.
烧瓶
考点:
不能加热的仪器及使用方法.
专题: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分析:
实验室中,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
解:A、给烧杯中物质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使其受热均匀,故A错误;
B、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不能进行加热,故B正确;
C、试管是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故C错误;
D、圆底烧瓶可以加热,在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仪器结构及其使用方法,题目难度不大,试题侧重考查仪器能否用于加热,注意掌握常见的仪器构造、名称及其使用方法.
9.(3分)(2015•儋州模拟)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都能放出氢气的是( )
A.
Cu
B.
Mg
C.
Fe
D.
Al
考点:
铝的化学性质.
专题:
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
选项中的金属中,只有Al可与盐酸或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Cu与盐酸、氢氧化钠均不反应,故A不选;
B.Mg与盐酸反应,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故B不选;
C.Fe与盐酸反应,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故C不选;
D.Al可与盐酸或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气,故D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Al的化学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金属的活泼性及Al的特性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常见金属中Al与碱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10.(3分)(2015•儋州模拟)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发生反应的是( )
A.
Ag+、Cl﹣
B.
H+、SO42﹣
C.
Na+、CO32﹣
D.
Ba2+、Cl﹣
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
分析:
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B、C、D中离子之间均不反应,可大量共存,只有A中Ag+、Cl﹣结合生成沉淀,能反应不能共存,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1.(3分)(2015•儋州模拟)下列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
A.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
稀硝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醋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
D.
盐酸与氢氧化铁反应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
H++OH﹣═H2O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的一类反应,结合硫酸钡、醋酸、氢氧化铁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来解答.
解答:
解:A.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硫酸钡不溶于水,则离子反应为SO42﹣+2H++Ba2++2OH﹣=2H2O+BaSO4↓,不能用H++OH﹣=H2O表示,故A不选;
B.稀硝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H++OH﹣=H2O,故B选;
C.醋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HAc+OH﹣=H2O+Ac﹣,故C不选;
D.氢氧化铁难溶于水,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H++Fe(OH)3=Fe3++3H2O,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题目难度不大.
12.(3分)(2015•儋州模拟)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专题:
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应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化合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氧化钠和水的反应,故A错误;
B.分解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碳酸氢钠的分解,故B错误;
C.置换反应有单质参加,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判断,注意把握反应的特点,答题时能举出实例,难度不大.
13.(3分)(2015•儋州模拟)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此水垢可用一些酸来清除,下列家庭用品中,能用来清除水垢的是( )
A.
酱油
B.
纯碱
C.
食盐
D.
食醋
考点:
乙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
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
乙酸属于酸,电离产生氢离子,具有酸的通性,与CaCO3和Mg(OH)2)均能发生反应生成易溶性醋酸盐.
解答:
解: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属于酸具有酸的通性,能够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易溶性的醋酸钙,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易溶性的醋酸镁,所以可以用乙酸除去热水瓶胆中的水垢,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乙酸的性质,题目简单,熟悉乙酸性质是即可解答本题.
14.(3分)(2015•儋州模拟)Al(OH)3即能与酸起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起反应生成盐和水,说明Al(OH)3属于( )
A.
两性氧化物
B.
两性氢氧化物
C.
盐
D.
有机物
考点:
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
分析:
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与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与水的氢氧化物属于两性氢氧化物.
解答:
解:A.氧化物含有2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且必须负价,而氢氧化铝含有H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Al(OH)3即能与酸起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水,又能与强碱溶液起反应生成盐和水,说明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故B正确;
C.氢氧化铝属于碱,不属于盐,故C错误;
D.氢氧化铝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分类,比较基础,注意理解中学常见既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15.(3分)(2015•儋州模拟)16g氧气的物质的量的是( )
0.1mol
B.
0.5mol
C.
1mol
2mol
A.
D.
考点: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
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mol,根据n=计算.
解答:
解:氧气的摩尔质量为32g/mol,16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有关计算.
16.(3分)(2015•儋州模拟)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
硫酸铜
B.
氮气
C.
酒精
D.
蔗糖
考点: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专题: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
分析:
根据电解质的定义:电解质是指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电解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化合物来解答此题.
解答:
解:根据电解质的定义可知,硫酸铜溶于水时能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具有导电性,故硫酸铜属于电解质;
氮气是单质不属于能导电的化合物,故不属于电解质;蔗糖和酒精是以分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不能导电,也不属于电解质;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的概念,把握电解质的定义主要有两点: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就能够导电,即是以离子的形式分散在水中,二是该物质是化合物.
二、非选择题(52分)
17.(12分)(2015•儋州模拟)将下列对应物质的序号填写在下列恰当的空白处
①CO2②HCl ③NaOH ④Na2O2⑤Cu2(OH)2CO3⑥Mg(OH)2⑦NH4HCO3⑧MgCl2⑨H2SO4⑩NaO2
属于酸的是②⑨、属于含氧酸的是⑨、属于无氧酸的是②
属于碱的是③⑥、属于盐的是⑤⑦⑧、属于碱式盐的是⑤
属于镁盐的是⑧、属于碳酸盐的是⑤⑦、属于金属氧化物的是④⑩
属于非金属氧化物的是①、属于强酸的是②⑨、属于铵盐的是⑦.
考点: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分析:
金属氧化物是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是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酸是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分为强酸和弱酸;含有氧元素的酸称为含氧酸,不含氧元素的酸称为无氧酸;
碱是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是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铵盐例外;
根据盐中的阳离子可以将盐分为钠盐、钾盐、镁盐,根据阴离子可以将盐分为碳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等,碱式盐是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盐,
解答:
解:②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其中⑨属于含氧酸;②属于无氧酸;③⑥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 ⑤⑦⑧是金属阳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其中的⑤是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盐,属于碱式盐,其中的⑧是能电离出镁离子的盐,属于镁盐,其中的⑤⑦是能电离出碳酸根离子的盐,属于碳酸盐,④⑩是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①是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②盐酸⑨硫酸能完全电离,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强酸;NH4HCO3是能电离出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铵盐,
故答案为:②⑨;⑨;②;③⑥;⑤⑦⑧;⑤;⑧;⑤⑦;④⑩;①;②⑨;⑦.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好概念、物质的分类依据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18.(8分)(2015•儋州模拟)对于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常用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洗气、加热分解等,下列各组混合物中分离和提纯应采取什么方法?
(1)久置石灰水的液面中常浮有碳酸钙颗粒,可用 过滤 方法除去.
(2)除去H2中的CO2可用 洗气 方法除去.
(3)Na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的NaHCO3,可用 加热分解 方法除去.
(4)食盐溶液中提起NaCl固体,可采用 蒸发 方法.
考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分析:
(1)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溶于水;
(2)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反应,而氢气不能;
(3)NaHCO3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
(4)NaCl溶于水,加热时水挥发.
解答:
解:(1)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溶于水,则选择过滤法分离,故答案为:过滤;
(2)二氧化碳与NaOH溶液反应,而氢气不能,则选择洗气法分离,故答案为:洗气;
(3)NaHCO3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则Na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的NaHCO3,可用加热分解方法除去,故答案为:加热分解;
(4)NaCl溶于水,加热时水挥发,则选择蒸发分离提纯,故答案为:蒸发.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和选择,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及混合物分离方法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二、㈠《化学与生活》模块
19.(16分)(2015•儋州模拟)化学无处不在,它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之中.
(1)下列对于“塑料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最恰当的是 D
A.将废弃物焚烧
B.将废弃物填埋于土壤中
C.将废弃物倾倒在海洋中
D.将废弃物加工成防水材料或汽油,变废为宝.
(2)维生素C可溶于水,溶液呈酸性,有还原性,其结构如图所示.关于维生素C的叙述错误的是 B
A.维生素C是有机物
B.在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显蓝色
C.新鲜蔬菜比煮熟的维生素C含量多
D.维生素C在溶液中或受热时容易被氧化
(3)有关水在人体中的作用,正确的说法是 A
A.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
B.水在人体内没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C.饮用水越纯净越好
D.没有污染的水就是纯净水
(4)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
①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 CO2;
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易导致酸雨的形成,形成这类酸雨的气体是 SO2.
考点:
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
(1)废弃塑料制品的处理,应遵循尽量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原则,依据此原则进行解答;
(2)由结构简式可知,含﹣OH、C=C、﹣COOC﹣,结合醇、烯烃、酯的性质及习题中的信息来解答;
(3)A.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
B.水的比热大,蒸发1克水可带走0.5卡热量;
C.人们身体所需要的很多元素,一部分就是从饮水中获得的;
D.天然存在的水中往往溶解有这样那样的物质;
(4)①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②煤炭中的硫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再与雨水形成酸雨.
解答:
解:(1)A.将废弃物焚烧,会污染空气,方法不当,故A错误;
B.将难降解的塑料废弃物填埋于土壤中,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方法不当,故B错误.
C.将废弃物倾倒在海洋中,会污染海水,方法不当,故C错误;
D.将废弃物应用化学方法加工成防水涂料或汽油,即节约了资源又减小了污染,方法适当,故D正确;
故选D.
(2)A.含C、H、O元素,具有常见有机物的官能团,是有机物,故A正确;
B.维生素C可溶于水,溶液呈酸性,则滴入石蕊试液显红色,故B错误;
C.煮熟的维生素C发生氧化或水解反应,含量减少,则新鲜蔬菜比煮熟的维生素C含量多,故C正确;
D.维生素C中含C=C、﹣OH,具有还原性,在溶液中或受热时容易被氧化,故D正确;
故选B.
(3)A.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可溶解很多物质,故A正确;
B.人是恒温动物,体内各种生理反应,各器官活动产生的热量必须及时散发.水的比热大,蒸发1克水可带走0.5卡热量,故B错误;
C.因纯净水中缺少人体必需的矿物质,长期饮用不利于健康,故C错误;
D.天然存在的水中往往溶解有这样那样的物质,即使不被污染也不叫纯净水,故D错误.
故选A.
(4)①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CO2,故答案为:CO2;
②煤炭中的硫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在粉尘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再与雨水形成酸雨,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SO3+H2O=H2SO4,故答案为:SO2.
点评:
本题考查垃圾处理、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醇、烯烃、酯性质的考查,注意官能团的判断和信息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20.(16分)(2015•儋州模拟)学好化学知识,享受健康生活.
(1)走进厨房发现煤气泄漏,应当采取的措施或注意事项是(写2条): 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
(2)今天是妈妈的生日,请你为妈妈准备晚餐.根据所学平衡膳食的知识,编制一张食谱(不多于5种食物): 馒头、红烧牛肉、炒油菜 .食谱中,含有糖类的是 馒头 ,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是 红烧牛肉 .
(3)在厨房,某品牌酱油添加了微量元素 铁 ,解决了广泛存在的缺铁性贫血问题;橱柜里食盐和小苏打没有标签,现有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物质,可选用 食醋 鉴别.
(4)常用的铁制厨具、餐具等采取了防锈措施,请写出一种金属防护方法 覆盖油脂 .使用刀具时不小心割破了手指,在家庭小药箱里有风油精、速效感冒胶囊、板蓝根冲剂、
创可贴、胃舒平、碘酒等,可用于处理伤口的是 创可贴 .
考点: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专题:
化学应用.
分析:
(1)煤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
(2)平衡膳食必须营养均衡,含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
(3)酱油加铁可预防缺铁性贫血,小苏打遇酸反应生成气体;
(4)隔绝氧气可防止铁生锈;创可贴可处理小伤口.
解答:
解:(1)煤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等易发生爆炸,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可以稀释燃气、降低温度,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答案为: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2)食谱:馒头、红烧牛肉、炒油菜;馒头富含糖类,红烧牛肉富含蛋白质,故答案为:馒头、红烧牛肉、炒油菜;馒头;红烧牛肉;
(3)酱油加铁可预防缺铁性贫血,小苏打遇酸反应生成气体,醋酸显酸性,故答案为:铁;食醋;
(4)覆盖油脂可防止与氧气接触;创可贴可处理小伤口,故答案为:覆盖油脂,创可贴.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涉及营养均衡、微量元素,金属腐蚀与防护等,注意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
高三五模考试化学试卷
一、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社会、生活、科研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大量使用燃煤发电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
B.
利用化学反应可实现12C到14C的转化
C.
天然气、煤气大量泄漏遇到明火会爆炸
D.
晶体硅可用于光伏发电、制造芯片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硅和二氧化硅
【解析】大量使用煤发电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原因,故A正确;同位素之间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故B错误;天然气、煤气都是可燃性的气体,当达到爆炸限度后,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故C正确;硅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在制作计算机芯片、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故D正确。
2.(2分)(2015•美兰区校级模拟)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①乙烯的最简式C2H4②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
③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④乙炔的结构简式CHCH
⑤乙烷的结构式CH3CH3⑥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OH.
A.
全对
B.
全错
C.
③④⑤
D.
③④⑥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解析】①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则乙烯的最简式为CH2,故错误;
②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必须表示出官能团,则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5OH,故错误;
③四氯化碳中Cl原子周围8个电子,则四氯化碳电子式为,故错误;
④结构简式必须表示出碳碳三键,则乙炔的结构简式为CH≡CH,故错误;
⑤有机物的结构式:用短线表示出共用电子对,则乙烷的结构式为:,故错误;
⑥乙醛的结构简式中醛基书写错误,乙醛的结构简式为:CH3CHO,故错误。故选B.
3.(2分)(2015•美兰区校级模拟)在下列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微粒组是( )
A.
c(H+)=1×10﹣14mol/L的溶液:K+、Na+、AlO2﹣、S2O32﹣
B.
溶液中含大量Al3+:HClO、HCO3﹣、ClO﹣、CO32﹣
C.
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NH4+、Ca2+、NO3﹣、I﹣
D.
中性的溶液中:CO32﹣、Na+、SO42﹣、AlO2﹣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
【解析】c(H+)=1×10﹣14mol/L的溶液为碱性溶液,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K+、Na+、AlO2﹣、S2O32﹣之间不发生反应,都不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Al3+、HCO3﹣、ClO﹣、CO32﹣之间发生双水解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能与Al反应生成H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NH4+、Ca2+与氢氧根离子反应,酸性条件下NO3﹣、I﹣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CO32﹣、AlO2﹣发生水解反应,溶液显示碱性,不可能为中性溶液,故D错误。
4.(2分)(2012•北京)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
A
B
C
D
用品
有效成分
NaCl
Na2CO3
Al(OH)3
Ca(ClO)2
用途
做调味品
做发酵粉
做抗酸药
做消毒剂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钠的重要化合物
【解析】食盐是常见的调味剂中的咸味剂,故A正确;
发酵粉的作用是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反应,释放出大量气体二氧化碳,使糕点臌松,常见的疏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等,碳酸氢钠用于制作发酵粉,而不是碳酸钠,故B错误;抗酸药氢氧化铝能与胃酸即盐酸反应,3HCl+Al(OH)3═AlCl3+3H2O,且自身对人无害,故C正确;漂白粉杀菌消毒是利用了次氯酸钙的强氧化性,
Ca(ClO)2+CO2+H2O=CaCO3↓+2HClO,次氯酸也能够消毒杀菌,故D正确。
5.(2分)(2015•美兰区校级模拟)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 )
A
B
C
D
铜的精炼
铁上镀银
防止Fe被腐蚀
构成铜锌原电池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解析】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粗铜的精炼中粗铜作阳极,由图可知,粗铜作阴极,故A错误;铁片镀银,铁片应作阴极,银座阳极,硝酸银做电解质溶液,图中铁做阳极,故B错误;铁做电解池的阴极,被保护,故C正确;该装置中,同一半反应装置中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不是相同的元素,故D错误;
6.(2分)(2015•美兰区校级模拟)下列因果关系成立的是( )
A.
因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NH3是电解质
B.
因SO2可以使溴水褪色,所以SO2具有漂白性
C.
因某碱性溶液的焰色呈黄色,所以其溶质为NaOH
D.
因Al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所以Al有一定的非金属性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焰色反应;铝的化学性质
【解析】氨气在水溶液里,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导电,不是氨气自身电离,所以氨气是非电解质,因果关系不成立,故A错误;SO2
使溴水褪色,发生反应H2O+SO2+2HBr=H2SO4+2HBr,不是因为SO2具有漂白性,因果关系不成立,故B错误;由于含有钠元素的物质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时火焰会是黄色的,所以某碱性溶液的焰色呈黄色,其溶质不一定为NaOH,也可能为碳酸钠,因果关系不成立,故C错误;Al能与强碱溶液反应:2Al+2H2O+2NaOH=2NaAlO2+3H2↑,一般的金属不与强碱反应,与碱反应的单质有氯气(非金属气体),所以可以说明Al体现一定的非金属性,因果关系成立,故D正确。
二、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4分)(2012•济南一模)下列实验装置、选用的试剂或实验操作中,都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用装置制取氨气
B.
用装置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C.
用装置稀释浓硫酸
D.
用装置除去CO2中的HCl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气体发生装置;物质的溶解与加热;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气体的收集..
【解析】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而当温度降低时,NH3和HCl又重新化合成固体NH4Cl,得到气体的机会不多,故A错误; 氨气极易溶于水按照装置图,倒扣的漏斗可防止倒吸,故B正确;量筒不能用来稀释或配制溶液,故C错误;碳酸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将二氧化碳除掉,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8.(4分)(2015•美兰区校级模拟)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依据合理的是( )
①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⑤根据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A.
②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氧化物、化学反应、分散系和电解质的分类依据。
【解析】根据氧化物能否和酸或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和不成盐氧化物等,故①正确;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无电子转移的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故②正确;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③错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故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纯净物中元素的种类,故④正确;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是强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的是弱电解质,故⑤错误。故选B.
9.(4分)(2015•美兰区校级模拟)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X的简单阴离子比W的简单阴离子少2层电子,Y与Z位于相邻周期,Y、Z的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四种元素中,元素Z的非金属性最强
B.
X、Y、Z三种元素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
Y、Z、W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Z)>r(W)>r(Y)
D.
YW3、ZW2、Z2W2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C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为高频考点,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
【解析】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X的简单阴离子比W的简单阴离子少2层电子,则X为H元素,Z的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Z的原子序数较大,则Y为氮元素、Z为硫元素;W的原子序数大于硫元素,处于短周期,故W为Cl元素,Cl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故A错误;X、Y、Z三种元素可形成(NH4)2S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N、S、Cl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S)>r(Cl)>r(N),故C正确;NCl3分子中N原子与Cl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N原子成3个N﹣Cl键,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SCl2分子中S原子与Cl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S原子成2个S﹣Cl键,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S2Cl2分子中S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S原子与Cl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原子最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故D正确;故选CD。
10.(4分)(2015•美兰区校级模拟)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甲、乙、丙均含有相同的某种元素,它们之间具有如下转化关系:甲乙丙.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若甲为Fe,则丁可能是盐酸
B.
若甲为SO2,则丁可能是氨水
C.
若甲为焦炭,则丁可能是O2
D.
若甲为NaOH溶液,则丁可能是CO2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及性质的应用
【解析】若甲为Fe,丁为盐酸,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进一步和盐酸反应,故A错误;若甲为SO2,丁为氨水,物质转化关系为:SO2NH4HSO3(NH4)2SO3;SO2+NH3•H2O=NH4HSO3,NH4HSO3+NH3•H2O=(NH4)2SO3+H2O;(NH4)2SO3+H2O+SO2=2NH4HSO3,故B正确;甲为碳,丁为O2,物质转化关系为:CCOCO2;2C+O2=2CO 2CO+O2=2CO2 CO2+C2CO,故C正确;若甲为NaOH 溶液,丁为CO2,物质转化关系,NaOHNa2CO3NaHCO3;2NaOH+CO2=Na2CO3+H2O Na2CO3+CO2+H2O=2NaHCO3 ,NaHCO3+NaOH=Na2CO3+H2O,故D正确。
11.(4分)(2015•美兰区校级模拟)亚硝酸钠(有毒性,市场上很易与食盐混淆)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用盐,广泛用于物质合成、金属表面处理等,它的性质或用途,其物理性质与NaCl极为相似.相关化学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NaNO2稳定性大于NH4NO2
B.
NaNO2与N2H4反应中,NaNO2是氧化剂
C.
可用KI﹣淀粉和食醋鉴别NaNO2和NaCl
D.
分解NaN3盐每产生1molN2 转移6mol e﹣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了亚硝酸钠的性质和氧化还原的知识
【解析】NH4NO2加热易分解,而NaNO2加热难分解,所以NaNO2的稳定性大于NH4NO2,故A正确;NaNO2与N2H4反应生成NaN3,NaNO2是中氮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为﹣,是氧化剂,故B正确;NaNO2具有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氧化碘化钾,得到单质碘,单质碘遇淀粉溶液变蓝,NaCl无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不能氧化碘化钾,所以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和食醋鉴别NaCl与NaNO2,故C正确;NaN3中氮的化合价为﹣,生成1个N2转移个电子,则每产生1molN2转移mole﹣,故D错误。
12.(4分)(2015•美兰区校级模拟)已知1mol某有机物含碳原子n mol,在恰好完全燃烧时只生成CO2和H2O,耗氧气1.5n mol,则对该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有机物分子可能含2个氧原子
②该有机物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③若该有机物能与金属钠反应,则分子中的碳氢关系符合CnH2n+2
④若该有机物不能与金属钠反应,则分子中的碳氢关系一定符合CnH2n.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1mol某有机物含C数为n mol,恰好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设化学式为CnHyOz,该有机物燃烧通式为:
CnHyOz+(n+﹣)O2→nCO2+H2O,
1 n+﹣
1 1.5n
得:y=2n+2z; 该有机物通式为:CnH(2n+2z)Oz,有机物中碳原子数与氢原子数比≤1:4;
Z=0,y=2n,CnH2n,可能为烯烃或者环烷烃;Z=1,y=2n+2,CnH(2n+2)O饱和一元醇或者饱和一元醚;Z=2,y=2n+4,CnH(2n+4)O2不符合碳氢原子个数比要求.
①依据有机物通式:CnH(2n+2z)Oz,当n=2时,为CnH(2n+4)O2 ,则n(C):n(H)=n:(n+4)>1:4,不符合碳原子成键方式,故①错误;
②当z=0时,有机物通式为:CnH2n,可能为烯烃,烯烃含有不饱和键能够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②正确;
③当Z=1,y=2n+2,CnH(2n+2)O,可能为饱和一元醇,能够与金属钠反应,此时,碳氢关系符合CnH2n+2,故③正确;
④当Z=0,y=2n,有机物为CnH2n,可能为烯烃或者环烷烃,二者都不能与钠反应;
当Z=1,y=2n+2,CnH(2n+2)O,可能为饱和一元醇或者饱和一元醚,如果为饱和一元醚,也不能够与钠反应,故④错误。
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44分)
13.(7分)(2015•美兰区校级模拟)已知A和B两支试管所盛的溶液中共含有K+、Ag+、Mg2+、Cl﹣、OH﹣、NO3﹣六种离子,向试管A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粉红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A的溶液中所含上述离子最多共有种.
(2)若向某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沉淀,则该试管为(填“A”或“B”).
(3)若将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过滤后,得到滤液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则混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若向由试管A溶液中的阳离子组成的碳酸氢盐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1)4(2) B (3) Ag++Cl﹣═AgCl↓、Mg2++2OH﹣═Mg(OH)2↓ .
(4) 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试管A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粉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一定含有OH﹣,则A一定没有Ag+、Mg2+,应含有K+.试管B中含有Ag+、Mg2+,一定没有Cl﹣,应含有NO3﹣,(1)试管A的溶液中含有K+、OH﹣、Cl﹣,可能含有NO3﹣,最多4种,故答案为:4;
(2)若向某试管中滴入稀盐酸产生沉淀,则该试管中含有Ag+,为试管B,故答案为:B;
(3)若将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过滤后,蒸干滤液可得到一种纯净物,则Ag+与Cl﹣恰好完全反应,Mg2+和OH﹣恰好完全反应,剩余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混合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 ++Cl﹣=AgCl↓、Mg2++2OH﹣=Mg(OH)2↓,
(4)向KHCO3溶液中,滴入少量Ba(OH)2溶液,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Ba2++2OH﹣═BaCO3↓+2H2O+CO32﹣,故为:2HCO3﹣+Ba2++2OH﹣═BaCO3↓+2H2O+CO32﹣.
14.(10分)(2015•美兰区校级模拟)钙与镁同主族,金属钙线是炼制优质钢材的脱氧脱磷剂,某钙线的主要成分为金属M和Ca,并含有3.5%(质量分数CaO.
(1)镁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是,
(2)Ca与最活跃的非金属元素A形成化合物D,D的化学式为;
(3)配平用钙线氧脱鳞的化学方程式:
P+FeO+CaO Ca3(PO4)2+Fe;
(4)将钙线试样溶于稀盐酸,加入过NaOH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M(OH)n,则检测Mn+的方法是
(5)某溶液中含有Cl﹣、SO42﹣,可能含有Na+、Fe2+或其中一种.验证Cl﹣、SO42﹣的方法是
A.先加BaCl2溶液,等沉淀后,再加AgNO3溶液
B.先加AgNO3溶液,等沉淀后,再加BaCl2溶液
C.先加Ba(NO3)2溶液,等沉淀后,再加AgNO3溶液.
【答案】(1) 第四周期第ⅡA族 ,(2) CaF2 ;
(3)
2 P+ 5 FeO+ 3 CaO 1 Ca3(PO4)2+ 5 Fe;
(4) Fe3++3SCN﹣═Fe(SCN)3 (5) 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解析】(1)Ca是20号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其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其核外电子排布是2,8,8,2,所以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位于第四周期第ⅡA族,故答案为:第四周期第ⅡA族;
(2) 元素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元素,与Ca形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D,所以D是CaF2,
(3)该方程式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P→Ca3(PO4)2,磷元素由0价→+5价,一个磷原子失5个电子;FeO→Fe,铁元素由+2价→0价,一个 FeO得2个电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相等,所以其最小公倍数为10,故
P的计量数为2,FeO的计量数为5,其它元素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所以该方程式为2P+5FeO+3CaOCa3(PO4)2+5Fe,
(4)根据题意知M(OH)n为请氧化铁,Mn+为Fe 3+,Fe 3+ 的检验方法是:向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变成血红色就说明原溶液有Fe 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SCN﹣=Fe(SCN)3,故答案为:Fe3++3SCN﹣═Fe(SCN)3;
(5)Cl﹣、SO42﹣均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Cl﹣用硝酸银检验,SO42﹣用硝酸钡检验,且先检验SO42﹣,则验证Cl﹣、SO42﹣的方法为先加Ba(NO3)2溶液,等沉淀后,再加AgNO3溶液,故答案为:C.
15.(10分)(2015•美兰区校级模拟)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电解饱和NaCl溶液获得Cl2的化学方程式是 2Cl﹣+2H2OCl2↑+H2↑+OH﹣
(2)为便于储存,要将氯气液化[Cl2(g)⇌Cl2(l)],应采取的措施是 加压或降温 (写出一条即可).
(3)液氯储存区贴有的说明卡如下(部分):
危险性
储运要求
远离金属粉末、氨、烃类、醇等物质;设置氯气检测仪
泄漏处理
NaOH、NaHSO3溶液吸收
包装
钢瓶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泄漏处理”中NaHSO3溶液的作用
②若液氯泄漏后遇到苯,在钢瓶表面氯与苯的反应明显加快,原因是
③氯气含量检测仪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Cl2在Pt电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
(4)质量标准要求液氯含水量(以1g氯气含水的质量计)<0.4mg,含水量超标会严重腐蚀钢瓶.液氯含水量的测定装置如图2所示:(已知:P2O5+3H2O═2H3PO4;Cl2与P2O5不反应.)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c装置的作用.
【答案】① HSO3﹣+Cl2+H2O═SO42﹣+3H++2Cl﹣
② 铁与氯气反应生成的氯化铁,对氯与苯的反应有催化作用
③ 2Ag++Cl2+2e﹣=2AgCl↓ (4) Cl2+2OH﹣═Cl﹣+ClO﹣+H2O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解析】(1)电惰性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阳极是氯离子得到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获得Cl2,阴极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电解氯化钠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Cl2↑+H2↑+OH﹣;
故答案为:2Cl﹣+2H2OCl2↑+H2↑+OH﹣;
(2)常温下,氯气为气体,降温或加压可液化,转化为液体便于运输和储存,
故答案为:降温或加压;
(3)①NaHSO3溶液与泄露的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为HSO3﹣+Cl2+H2O═SO42﹣+2Cl﹣+3H+;
故答案为:HSO3﹣+Cl2+H2O═SO42﹣+2Cl﹣+3H+;
②由在钢瓶表面氯与苯的反应明显加快可知,铁与氯气反应生成的氯化铁,对氯与苯的反应有催化作用,
故答案为:铁与氯气反应生成的氯化铁,对氯与苯的反应有催化作用;
③Cl2在Pt电极放电,生成AgCl,电极反应为Cl2+2e﹣+2Ag+═2AgCl,故答案为:Cl2+2e﹣+2Ag+═2AgCl;
(4)c装置的作用为吸收氯气,其离子反应为Cl2+2OH﹣═Cl﹣+ClO﹣+H2O,故答案为:Cl2+2OH﹣═Cl﹣+ClO﹣+H2O.
16.(7分)(2015•美兰区校级模拟)以乙炔或苯为原料可合成有机酸H2MA,并进一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PMLA.
I.用乙炔等合成烃C.
(1)A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
(2)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属于乙酸酯,其结构简式是
(3)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其反应类型.
【答案】(1) 羟基 、 碳碳三键
(2) CH3COOCH=CH2
(3) , 消去反应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
【解析】由A的分子式结合信息,可知1分子甲醛与2分子乙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则A的结构简式为HOCH2C≡CCH2OH,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HOCH2CH2CH2CH2OH,B再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2=CHCH=CH2,
(1)A的结构简式为HOCH2C≡CCH2OH,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碳碳三键;
(2)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属于乙酸酯,根据酯的构成,醇的部分应是乙烯醇,所以其结构简式为:CH3COOCH=CH2,
(3)B应为1,4﹣丁二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消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17.(10分)(2015•美兰区校级模拟)(1)肼(N2H4)又称联氨,是一种可燃性的液体,可用作火箭燃料.已知在
101kPa时,32.0g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放出热量624kJ(25℃时),N2H4完全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2=4LiCl+S+SO2↑.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3)如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示意图.
①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②假设使用Li﹣SOCl2电池作为本过程中的电源,铜片的质量变化为128g,则Li﹣SOCl2电池理论上消耗Li的质量g.
【答案】(1) N2H4(l)+O2(g)=N2(g)+2H2O(l)△H=﹣624KJ/mol .
(2)① SOCl2+H2O=SO2↑+2HCl↑ .
②锂是活泼金属,易与H2O、O2反应;SOCl2也可与水反应 .
(3)① Cu2++2e﹣=Cu ② 28 g.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1))32.0g肼的物质的量为1mol,1molN2H4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氮气放出热量624kJ,所以其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2H4(l)+O2(g)=N2(g)+2H2O(l)△H=﹣624KJ/mol,
故答案为:N2H4(l)+O2(g)=N2(g)+2H2O(l)△H=﹣624KJ/mol;
(2)由NaOH和SOCl2生成Na2SO3和NaCl两种盐知,SOCl2和水生成酸或酸性氧化物,根据原子守恒得,SOCl2和水生成SO2和HCl,
故答案为:SOCl2+H2O=SO2↑+2HCl↑;
(3)锂和钠是同一主族的元素,性质具有相似性,钠和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反应,所以锂和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也能反应;SOCl2也可与水反应,所以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
故答案为:锂是活泼金属,易与H2O、O2反应;SOCl2也可与水反应;
(4)①锌片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故答案为:Cu2++2e﹣=Cu;
②铜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片质量变化128g,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4mol,所以消耗Li的质量质量为4×7=28g,故答案为:28g.
有机化学基础
18.(20分)(2015•美兰区校级模拟)枯茗醛天然存在于枯茗油、茴香等物质中,可用来调配蔬菜、茴香等香型的食用香精.现由枯茗醛合成兔耳草醛,其传统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醛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R﹣CH2﹣CHO+R′﹣CH2﹣CHOR﹣CH2﹣CHOH﹣CHR′﹣CHOR﹣CH2﹣CH=CR′﹣CH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试剂X的结构简式:.
(2)写出有机物B的结构简式:;检验B中的官能团时,需先加入的试剂是;酸化后,再加入的试剂是.
(3)写出有机物C生成兔耳草醛的化学方程式:.
(4)以下是人们最新研究的兔耳草醛的合成路线,该路线原子利用率理论上可达100%:
试写出D的结构简式:.D→兔耳草醛的反应类型是.
(5)芳香族化合物Y与枯茗醛互为同分异构体,Y具有如下特征:
a.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可发生消去反应;b.核磁共振氢谱显示:Y消去反应产物的环上只存在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写出Y可能的结构简式: 、 .
【答案】(1) CH3CH2CHO .
(2) ; 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 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 .
(3) .
(4) 、 加成反应 .
(5) 、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解析】C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兔耳草醛,根据兔耳草醛结构简式知,C结构简式为;根据题给信息知,枯茗醛和X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A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B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从A到兔耳草醛其碳原子个数不变,则X为CH3CH2CHO,A为,A→B发生醇的消去反应,生成B为,B→C发生加成反应;
最新研究的兔耳草醛的合成路线中,苯与丙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D为,D→兔耳草醛发生加成反应,
(1)通过以上分析知,X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CH3CH2CHO;
(2)由上述分析可知,B为,含﹣CHO和碳碳双键,均能被强氧化剂氧化,而﹣
CHO可被弱氧化剂氧化,则先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CHO,酸化后利用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检验碳碳双键:;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
(3)在Cu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C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兔耳草醛,反应方程式为,
(4)通过以上分析知,D为,D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兔耳草醛,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5)芳香族化合物Y与枯茗醛互为同分异构体,Y具有如下特征:
a.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可发
生消去反应,说明不含醛基但含有羟基;b.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Y消去反应产物的环上只存在一种化学环境的氢原子,说明Y发生消去反应产物的环上只有一种类型氢原子,Y可能的结构简式为或,
中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图示内容的对应说明错误的是( )
A
B
C
D
图示
说明
主要成分是蔗糖
该装置可以收集
该装置可保护钢
做 调 味 剂
二氧化氮
闸门不被腐蚀
该仪器用于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答案】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气体收集方式、金属的腐蚀、溶液的配制等知识;
【解析】日常生活中的白糖,冰糖以及红糖的主要成分就是蔗糖,A正确;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法收集,B正确;钢闸门与电源负极相连时作阴极,电解池阴极被保护,C正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不需要使用容量瓶,D错误;
7.对常温下pH=3的CH3COOH溶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H+)= c(CH3COO-)+ c(OH-)
B.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后,c(CH3COO-)降低
C.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是1.0×10-11 mol/L
D.与等体积pH =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及其影响因素;
【解析】溶液呈电中性,根据电荷守恒有:c(H+)= c(CH3COO-)+ c(OH-),A正确;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c(CH3COO-)增大,B错误;pH=3,则c(H+)=1.0×10-3mol/L,c(OH-)=1.0×10-1mol/L,水电离产生的H+和OH-浓度相等,所以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是1.0×10-11mol/L,C正确;与等体积pH =11的NaOH溶液混合,醋酸浓度大于NaOH浓度,醋酸过量,溶液显酸性,D正确;
8.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加热可增强纯碱溶液去污力:CO32-+2H2OH2CO3+2OH-
B.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Ag + 4H+ +NO3—= Ag++ NO↑++2H2O
C.向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煤燃烧时SO2的排放:2CaCO3+O2+2SO2=2CO2+2CaSO4
D.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混合出现白色沉淀:HCO3-+Ca2++OH-=CaCO3↓+H2O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CO32-分步水解显碱性,加热促进水解正向进行,溶液碱性增强去污能力强,离子方程式为CO32-
+H2OHCO3-+OH-,A错误;B项等号两边电荷不守恒,方程式未配平,B错误;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煤燃烧时SO2的排放是利用CaCO3分解生成的CaO和SO2反应生成CaSO3,在空气中氧化为CaSO4,C正确;量少为1,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混合,量少的全部反应,离子方程式中符合化学式组成比,离子方程式为:Ca2++2OH-+2HCO3-=CaCO3↓+2H2O+CO32-;
9.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除去附着在铁屑
表面的铝
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室制乙烯
分离酒精和水
【答案】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解析】除去附着在铁屑表面的铝,可先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溶解铝,然后过滤经即可除去,A正确;制乙酸乙酯加热挥发出的有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直接插入碳酸钠溶液会引起倒吸,B错误;实验室用浓硫酸、乙醇共热到约170℃制乙烯,温度计应插入液面以下,C错误;洒精与水互溶,无法分液,D错误;
10.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将乙醇滴入酸性K2Cr2O7溶液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
B.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
C.将H2C2O4溶液滴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
D.将乙醛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中并加热至沸腾,出现红色沉淀
【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乙醇具有还原性,将Cr2O72-还原为Cr3+,从而使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A正确;SO2为酸性氧化物,中和强碱NaOH后使溶液褪色,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不变,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B错误;H2C2O4
中C呈+3价,具有还原性,将MnO4-还原为Mn2+而使溶液紫色褪去,C正确;乙醛可被弱氧化剂Cu(OH)2氧化生成乙酸,同时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Cu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1价,有电子转移,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正确;
11.80 ℃时,2 L 密闭容器中充入0.40 mol N2O4,发生反应N2O42NO2 △H=+Q kJ·mol-1(Q>0),获得如下数据:
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
c(NO2)/mol·L-1
0.00
0.12
0.20
0.26
0.30
0.30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减小
B.20~40 s 内,v(N2O4)=0.004 mol·L-1·s1
C.反应达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0.30 Q kJ
D.100s 时再通入0.40 mol N2O4,达新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解析】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K值增大,A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20~40 s 内,v(NO2)=△c(NO2)/△t=(0.2-0.12)mol·L-1/20s=0.004mol·L-1·s-1,根据速率比等于计量系数之比可知,v(N2O4)=v(NO2)=0.002 mol·L-1·s1,B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80s后c(NO2)不再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生成NO2的物质的量为0.3mol·L-1×2 L =0.6mol,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2molNO2吸收的热量为Q kJ,则生成0.6molNO2吸收的热量为0.30Q kJ,C正确;100s 时再通入0.40 mol N2O4,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N2O4的转化率减小;
12. 根据下列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序号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将0.1 mol·L-1氨水稀释成0.01 mol·L-1,测得
pH由11.1变成 10.6
稀释后NH3·H2O的电离程度减小
B
常温下,测得饱和Na2CO3溶液的pH大于
饱和NaHCO3溶液
常温下水解程度:
CO32- >HCO3 -
C
向25 mL冷水和沸水中分别滴入5滴FeCl3
温度升高,Fe3+的水解程度增大
饱和溶液,前者为黄色,后者为红褐色
D
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产生的气体
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溶液褪色
产生的气体为乙烯
【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原理,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乙烯的制备及检验;
【解析】氨水为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电离,但由于溶液体积增大,PH反而减小,A错误;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aHCO3,故两者饱和溶液的浓度不同,应比较相同浓度溶液的PH,B错误;Fe3+的水解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能够促进水解,使溶液颜色变深,C正确;挥发出的乙醇具有还原性,亦能使酸性KMnO4褪色,D错误;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5.(16分)高分子材料PET聚酯树脂和PMMA的合成路线如下:
J
已知:
Ⅰ. RCOOR’+ R’’18OHRCO18OR’’+R’OH(R、R’、R’’代表烃基)
’
’
Ⅱ. (R、R’代表烃基)
(1)①的反应类型是。
(2)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3)PMMA单体的官能团名称是、。
(4)F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组峰,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5)G的结构简式为。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⑦为酯化反应 b.B和D互为同系物 c.D的沸点比同碳原子数的烷烃高
d. 1 mol 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4 mol NaOH
(7)J的某种同分异构体与J具有相同官能团,且为顺式结构,其结构简式是。
(8)写出由PET单体制备PET聚酯并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加成反应(2)
(3)碳碳双键(1分)酯基(1分)
(4)
(5)(6)a、c
(7)
(8)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及有机合成等相关知识;
【解析】流程分析:反应①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A为1,2-二溴乙烷:BrCH2CH2Br,反应②A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B为乙二醇:HOCH2CH2OH,反应③B与对苯二甲酸甲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PET单体为与甲醇:CH3OH,反应④PET单体发生信息Ⅰ的反应得PET聚酯;反应⑤E在Cu作催化剂的条件与O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F到G发生了信息Ⅱ的反应生成G,可知F中存在羰基(),且F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组峰,则E为CH3CH(OH)CH3,F为CH3COCH3,G为,反应⑥G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得J:CH2=C(CH3)COOH,结合PMMA的结构可知,反应⑦D与J发生酯化反应生成PMMA单体:CH2=C(CH3)COOCH,反应⑧PMMA单体发生加聚反应生成PMMA;
(1)、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①发生的是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2)、反应②
A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B为乙二醇:HOCH2CH2OH,反应方程式为: ;(3)、PMMA单体为CH2=C(CH3)COOCH3,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碳碳双键(C=C)和酯基(-COO-);(4)、反应⑤CH3CH(OH)CH3发生催化氧化生成CH3COCH3,方程式为;(5)、G的结构简式为 ;(6)、⑦为CH2=C(CH3)COOH与HOCH3发生酯化反应,a正确;D为HOCH3,B为HOCH2CH2OH,它们的羟基的数目不同,所以B和D不是互为同系物,b错误;D中有羟基,存在氢键作用,所以D的沸点比同碳原子数的烷烃高,c正确;d.1mol 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2mol NaOH,d错误;(7)、J的某种同分异构体与J具有相同官能团,且为顺式结构,其结构简式是;(8)、由PET单体制备PET聚酯并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26. (12分)综合利用CO2对环境保护及能源开发意义重大。
(1)Li2O、Na2O、MgO均能吸收CO2。如果寻找吸收CO2的其他物质,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__。
a . 可在碱性氧化物中寻找
b. 可在ⅠA、ⅡA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寻找
c. 可在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中寻找
(2)Li2O吸收CO2后,产物用于合成Li4SiO4,Li4SiO4用于吸收、释放CO2。原理是:在500℃,CO2与Li4SiO4接触后生成Li2CO3;平衡后加热至700℃,反应逆向进行,放出CO2,Li4SiO4再生,说明该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利用反应A可将释放的CO2转化为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产品。
反应A:
已知:
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高温电解技术能高效实现(3)中反应A,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 电极b发生(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② CO2在电极a放电的反应式是______。
(5)CO与H2在高温下合成C5H12(汽油的一种成分)减少碳排放。已知燃烧1 mol C5H12(g)生成H2O(g)放出约3540 kJ的热量。根据化学平衡原理,说明提高合成C5H12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答案】
500℃
(1) a b
700℃
(2)CO2 + Li4SiO4 Li2CO3 + Li2SiO3
(3) CO2(g) + H2O(g) = CO(g) + H2(g) +O2(g) ΔH = +524.8 kJ·mol-1
(4)① 氧化
② CO2 + 2e- = CO + O2-
(5)增大压强或及时将生成的C5H12分离出去或降低温度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CO2的综合利用,涉及热化学反应、电化学原理、化学平衡影响因素;
【解析】(1)a.CO2为酸性气体,故可用碱性氧化物Li2O、Na2O、MgO等来吸收,a正确;ⅠA、ⅡA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多为碱性金属氧化物,可在其中寻找吸收CO2的其他物质,b正确;CO2中C元素呈最高价,加入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不反应,c错误;(2)、由Li4SiO4
用于吸收、释放CO2的原理:在500℃,CO2与Li4SiO4接触后生成Li2CO3;平衡后加热至700℃,反应逆向进行,放出CO2,Li4SiO4再生可知,反应物为CO2与Li4SiO4,生成物有Li2CO3,根据质量守恒可知产物还有Li2SiO3,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O2+Li4SiO4Li2CO3+Li2SiO3;(3)、图示反应Ⅰ、Ⅱ表示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1/2O2(g)═H2O(g)△H1=﹣241.8kJ/mol,CO2(g)=
CO(g)+1/2O2(g)△H2=+283.0KJ/mol,反应A:CO2+H2OCO+H2+O2,为Ⅱ﹣Ⅰ所得,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热△H=△H2-△H1=+524.8 kJ•mol﹣1,故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H2O(g)═CO(g)+H2(g)+O2(g)△H=+524.8 kJ•mol﹣1;(4)、①电极b与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吸引氧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②电极a与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由装置图可知,CO2在a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O同时生成O2﹣,电极反应式为:CO2+2e﹣═CO+O2﹣;(5)、CO与H2在高温下合成C5H12的方程式为:5CO+11H2⇌C5H12+5H2O①,由CO2(g)+H2O(g)═CO(g)
+H2(g)+O2(g) △H=+524.8 kJ•mol﹣1②;C5H12(l)+8O2(g)=5CO2(g)+6H2O(g)△H=-3540KJ•mol﹣1③;H2(g)+1/2O2(g)═H2O(g) △H=﹣241.8kJ/mol④;运用盖斯定律得:①=④×6-②×5-③,则5CO(g)+11H2(g)⇌C5H12(g)+5H2O(g)△H=﹣533.6kJ/mol,可知,提高合成C5H12的产率,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可采取增大压强或及时将生成的C5H12分离出去或降低温度等方式;
27. (14分)某碳素钢锅炉内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硫酸钙、氢氧化镁、铁锈、二氧化硅等。水垢会形成安全隐患,需及时清洗除去。清洗流程如下:
Ⅰ.加入NaOH和Na2CO3混合液,加热,浸泡数小时;
Ⅱ.放出洗涤废液,清水冲洗锅炉,加入稀盐酸和少量NaF溶液,浸泡;
Ⅲ.向洗液中加入Na2SO3溶液;
Ⅳ.清洗达标,用NaNO2溶液钝化锅炉。
(1)用NaOH溶解二氧化硅的化学方程式是。
(2)已知:
20℃时溶解度/g
CaCO3
CaSO4
Mg(OH)2
MgCO3
1.4×10-3
2.55×10-2
9×10-4
1.1×10-2
根据数据,结合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清洗CaSO4的过程。
(3)在步骤Ⅱ中:
① 被除掉的水垢除铁锈外,还有。
② 清洗过程中,溶解的铁锈会加速锅炉腐蚀,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4)步骤Ⅲ中,加入Na2SO3的目的是。
(5)步骤Ⅳ中,钝化后的锅炉表面会覆盖一层致密的Fe2O3保护膜。
① 完成并配平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 NO2- + H2O = N2↑+ +
②下面检测钝化效果的方法合理的是。
a. 在炉面上滴加浓H2SO4,观察溶液出现棕黄色的时间
b. 在炉面上滴加酸性CuSO4溶液,观察蓝色消失的时间
c. 在炉面上滴加酸性K3[Fe(CN)6]溶液,观察出现蓝色沉淀的时间
d. 在炉面上滴加浓HNO3,观察出现红棕色气体的时间
【答案】
(1)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2)CaSO4在水中存在平衡CaSO4(s)Ca2+(aq)+ SO42-(aq),用Na2CO3溶液浸泡后,Ca2+与CO32-结合成更难溶的CaCO3,使上述平衡右移,CaSO4转化成CaCO3,然后用盐酸除去。
(3)① CaCO3、Mg(OH)2、SiO2
② 2Fe3+ + Fe == 3Fe2+
(4)将Fe3+还原成Fe2+,防止Fe3+腐蚀锅炉
(5)① 2 2 1 1 1Fe2O3 2OH-
② b 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水垢的清洗流程;
【解析】(1)SiO2为酸性氧化物,用NaOH溶解SiO2后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反应方程式为:SiO2 +2NaOH = Na2SiO3 + H2O;(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碳酸钙更难溶,CaSO4在水中存在平衡CaSO4(s)Ca2+(aq)+ SO42-(aq),用Na2CO3溶液浸泡后,Ca2+与CO32-结合成更难溶的CaCO3,使上述平衡右移,CaSO4转化成CaCO3,然后用盐酸除去。(3)①步骤
Ⅱ中,加入稀盐酸,与碳酸钙、氢氧化镁、铁锈均能反应,而SiO2 可与HF酸反应,故被除掉的水垢除铁锈外,还有CaCO3、Mg(OH)2、SiO2;②清洗过程中,铁锈溶解后形成的Fe3+可溶解锅炉表面的铁,从而加速锅炉腐蚀,离子方程式为2Fe3+ +Fe=3Fe2+;(4)步骤Ⅲ中,加入Na2SO3,利用SO32-的还原性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目的是将Fe3+还原成Fe2+,防止Fe3+腐蚀锅炉;(5)①步骤Ⅳ中,钝化后的锅炉表面会覆盖一层致密的Fe2O3保护膜,由Fe+NO2- + H2O→N2↑可知N元素由+3降至0价,则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生成Fe2O3,由电荷守恒可知还生成OH-,故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Fe+2NO2-+H2O═N2↑+Fe2O3+2OH-;②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钝化后的锅炉表面会覆盖一层致密的Fe2O3保护膜,阻止Fe反应,不能检测,ad错误;b中Fe+Cu2+=Cu+Fe2+,溶液蓝色逐渐消失,c中Fe可将Fe3+还原成Fe2+,现象明显,故检测钝化效果最好为bc;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化学参考答案
6 D 7 B 8 C 9 A 10 B 11 C 12 C
25.(16分)
(1)加成反应(2)
(3)碳碳双键(1分)酯基(1分)
(4)
(5)(6)a、c
(7)
(8)
26.(12分)
500℃
(1)a b
700℃
(2)CO2 + Li4SiO4 Li2CO3 + Li2SiO3
(3) CO2(g) + H2O(g) = CO(g) + H2(g) +O2(g) ΔH = +524.8 kJ·mol-1
(4)① 氧化
② CO2 + 2e- = CO+O2-
(5)增大压强或及时将生成的C5H12分离出去或降低温度
27.(14分)
(1)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2)CaSO4在水中存在平衡CaSO4(s)Ca2+(aq)+ SO42-(aq),用Na2CO3溶液浸泡后,Ca2+与CO32-结合成更难溶的CaCO3,使上述平衡右移,CaSO4转化成CaCO3,然后用盐酸除去。
(3)① CaCO3、Mg(OH)2、SiO2
② 2Fe3+ + Fe == 3Fe2+
(4)将Fe3+还原成Fe2+,防止Fe3+腐蚀锅炉
(5)① 2 2 1 1 1Fe2O3 2OH-
② bc
28.(16分)
(1)2Fe2++ H2O2 + 2H+= 2Fe3++ 2H2OFe3++3SCN-Fe(SCN)3
(2)①溶液红色褪去是因为SCN-发生了反应而不是Fe3+发生反应
②排除H2O2分解产生的O2氧化SCN-的可能
(3)
① 0.15
② H2O2将Fe2+氧化为Fe3+,pH增大促进Fe3+水解形成红色Fe(OH)3胶体
③ 取2 mL BaCl2溶液,滴加2滴0.1 mol·L-1KSCN溶液和5滴5% H2O2溶液(多答盐酸或答酸化BaCl2溶液为0分,答错一种试剂即为0分)
④无明显现象
高考化学全国卷命题预测
1.体现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相关的SEST题,以感受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预测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Al(OH)3用作塑料的阻燃剂
Al(OH)3受热熔化放出大量热量
B
用氢氟酸蚀刻玻璃
SiO2是碱性氧化物,能溶于酸
C
过氧化钠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过氧化钠是强氧化剂,能氧化二氧化碳
D
用浸有酸性高锰酸钾的硅藻土作水果保鲜剂
高锰酸钾能氧化水果释放的催熟剂乙烯
【答案】C
2.以元素推断形式考查元素周期律。
【预测2】 W、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Z处于同一周期,W、X、Z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的氧化物具有两性,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熔点:W>Z B.离子半径:W>X>Z
C.最高正价:W>X>Z D.原子序数:Z>W>X>Y
【答案】D
3..以文字叙述形式考查实验基本操作,仪器使用,物质鉴别,物质分离等。
【预测3】【答案】C
4.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试题将在选择题中考查,重点考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重点关注盐类的水解知识。
【预测4】(15届冲刺卷全国东部理综试题一第13题) 【答案】C
5.给出陌生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考查有机物的性质及同分异构体知识。
【预测5】( 15届单科四模全国东部第4题)
【答案】C
6.以环境保护, “三废”处理为题材考查电化学知识。
【预测6】(15届理综模拟卷全国东部七第12题)
【答案】D
7.以过渡金属元素化合物的制备为题材,以工艺流程形式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电化学,电解质溶液,实验等知识。
【预测7】
【答案】
8.非选择题实验将以氯,氮为题材,考查物质制备,性质,及探究相关实验,有实验装置图或装置图的连接。
【预测8】
【答案】
9.化学反应原理题继续综合考查盖斯定律,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平衡常数,转化率,元素化合物等知识。
【预测9】
【答案】
10.药物与材料的合成是有机化学的命题热点,注重从有机原料到目标产物的推导,更要关注最后一问利用题中信息设计合成路线时需要的反应条件和反应物。
【预测10】
【答案】
高考押题 精粹
化学
本卷共39题,二种题型:选择题、非选择题。选择题21小题,非选择题18小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O16 F 19 Na 23 Mg 24 A I 27 Si 28 S 32 CI 35.5 K 39 Ca 40 Fe 56 Co 59 Cu 64 Br 80 Sn 119 1 127
一.选择题(21个小题)
1.黄浦江上游水质污染较为严重,相关自来水厂采用多种方法并用的方式进行水质处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加活性炭吸附水中小颗粒物,净化水质的方法属于物理方法
B.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C.用细菌与酶的扩充法去除水中的氨氮的方法属于生物法
D.用聚合硫酸铁作为净水剂,该处理过程中仅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D
解析: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方法,A正确;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B正确;细菌与酶的扩充法去除水中的氨氮属于生物技术,C正确;任何化学变化的同时都伴随着物理变化,D错误。
2.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期使用(NH4)2SO4化肥会使土壤酸化,而过度使用尿素会使土壤碱化
B.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用酸除去
C.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单质
D.“酸可以除锈”、“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都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C
解析:(NH4)2SO4溶于水显酸性,长期使用(NH4)2SO4化肥会使土壤酸化,而过度使用尿素会使土壤碱化,A正确; 硫酸钙是微溶性的物质,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能反应,所以锅炉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先用Na2CO3溶液处理,后用酸除去,B正确。焦炭不能还原金属铝,C项错误;酸除锈是利用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是利用了碳酸钠水解呈碱性,都发生了化学变化,D正确。
3.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实验室制备氯气
B.Na2O2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作供氧剂
C.碳酸氢钠能与碱反应,可用作食品的膨松剂
D.SO2具有漂白性,可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食品中SO2残留量
答案:B
解析:A.在实验室制备氯气是利用了二氧化锰的氧化性,错误;B.Na2O2能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作供氧剂,正确;C.作食品的膨松剂是利用了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气体的性质,错误;D.用KMnO4溶液滴定SO2实验中,SO2显还原性, 错误。
4.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组内任意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物质
选项
甲
乙
丙
A
AlCl3
NH3·H2O
NaAlO2
B
NaOH
(NH4)2SO3
H2SO4
C
SiO2
NaOH
HF
D
CO2
Ca(OH)2
Na2CO3(aq)
答案:A
解析: A、AlCl3可以与NH3·H2O反应生成氢氧化铝,AlCl3可以与NaAlO2反应同样也生成氢氧化铝,但NaAlO2不能与NH3·H2O反应,符合题目;B、NaOH与(NH4)2SO3反应生成氨气和亚硫酸钠,(NH4)2SO3与H2SO4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铵,H2SO4与NaOH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符合题意;C、SiO2与NaOH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NaOH和HF发生酸碱中和反应,HF与SiO2反应生成SiF4和水,不符合题意;D、CO2与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Ca(OH)2与Na2CO3(aq)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Na2CO3(aq)与CO2生成碳酸氢钠,不符合题意。
5. 奎尼酸是制备艾滋病新药二咖啡酰奎尼酸的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奎尼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能用碳酸氢钠溶液鉴别奎尼酸和苯
C.1 mol奎尼酸与足量钠反应生成56L氢气
D.与乙醇,乙酸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C
解析:C项未注明是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6.下列关于分子式为C4H8O2的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属于酯类的有4种
B.
属于羧酸类的有2种
C.
存在分子中含有六元环的同分异构体
D.
既含有羟基又含有醛基的有3种
答案:D
解析A、若为甲酸与丙醇形成的酯,甲酸有1种结构,丙醇有2种,形成的酯有2种,若为若为乙酸与乙醇形成的酯,只有1种,若为丙酸与甲醇形成的酯,只有丙酸甲酯1种,所以所以C4H8O2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故A正确;B、
可以是丁酸或2﹣甲基丙酸,共有2种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C、存在分子中含有六元环的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C4H8O2属于羟基醛时,可以是2﹣羟基丁醛、3﹣羟基丁醛、4﹣羟基丁醛、2﹣甲基﹣2﹣羟基丙醛、2﹣甲基﹣3羟基丙醛,共5种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7.分子式为C8H14O4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一种酸和一种醇,且酸和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符合该条件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8种 B.10种 C.12种 D.13种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当酸为C2H2O4时,醇为C3H8O,该醇有两种结构; 当酸为C4H6O4时,醇为C2H6O,该酸有两种结构; 当酸为C6H10O4时,醇为CH4O,该酸有9种结构,故总共有13种。
8.下列有关实验误差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碱液的pH值,测定值偏小
B.
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
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D.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低
答案:B
解析:湿润的pH值试纸可以稀释碱液,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测定的溶液碱性减弱,测定值偏小,故A正确;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故B错误;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气体占据液体应占有的体积,会导致所测溶液体积偏小,故C正确;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导致热量损失过大,所测温度值偏小,故D正确。
9、某学生鉴定甲盐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甲中含有s2-,则乙是硫磺沉淀
B.如果乙是AgCl沉淀,那么甲是FeCl3
C.丙中肯定含有Fe3+,所以甲是FeBr2
D.甲中含有铁元素。可能显示+2或者+3价
答案:D
解析:甲中含有铁元素,可能是显示+2或者+3价, 故甲中阴离子不可能为硫离子,乙中浅黄色沉淀不可能是氯化银。
10.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A装置用Cu和浓硝酸可制取NO
B.图B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l2
C.图C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
D.图D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分离CO和CO2
答案:C
解析:A. Cu和浓硝酸反应生成NO2,NO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NO,故可以用此装置制取NO,正确; B.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就可以把浓盐酸氧化为氯气,故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l2,正确;C.产生的乙酸乙酯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完全水解,故不能用烧碱吸收,错误; D.CO2可以先被碱液吸收,在球胆中收集CO气体,在通过分液漏斗向试剂瓶中加入酸液,CO2即可放出,可用于实验室分离CO和CO2,正确。
1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量筒、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蒸馏水和 pH试纸,可鉴别pH 相等的硫酸和醋酸
B.向25mL沸水中滴加5-6滴稀的FeCl3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C.用FeSO4、NaOH和盐酸等试剂在空气中可以制备纯净的FeCl3溶液
D.用NaOH溶液和盐酸可除去MgCl2溶液中混有的AlCl3
答案:B
解析:A项利用pH 相等的硫酸和醋酸稀释相同的倍数(100倍),PH变化不同进行鉴别,所以用量筒、试管、胶头滴管、玻璃棒、蒸馏水和 pH试纸,可鉴别pH 相等的硫酸和醋酸,正确;B项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将小烧杯中25mL蒸馏水加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氯化铁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错误; C项FeSO4中+2价的铁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3价的铁,过量的盐酸可以防止+3价的铁水解,故可以用FeSO4、NaOH和盐酸等试剂在空气中制备纯净的FeCl3溶液,正确;D项除去MgCl2溶液中混有的AlCl3,先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AlO2-+2H2O;Mg2++2OH-═Mg(OH)2↓;过滤可得到氢氧化镁沉淀,然后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使氢氧化镁转化为MgCl2,正确。
12.已知X、 Y、 Z、 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 HmXOn为强酸,则 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m、n均为正整数)
B、若四种元素均为金属,则 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碱
C、若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则 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D、若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则 Z与 Y 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反应
答案:B
解析:根据X、 Y、 Z、 W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判断X、 Y在第二周期,Z、 W在第三周期;A、若 HmXOn为强酸,则 X只能是氮元素,其氢化物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故A错误;B、若四种元素均为金属,X、 Y、 Z、 W分别为锂、铍、钠、镁,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一定为强碱, 故B正确;C、若四种元素均为非金属,则 W可能为磷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磷酸不是强酸,故C错误;D、若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为金属,则X、 Y、 Z、 W分别为硼、碳、铝、硅, Z与 Y 两者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铝与碳酸不反应,故D错误。
1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W同主族,X、W的单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不同。Y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Z2-与W+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
B.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C.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呈碱性
D.化合物X2Z2与W2Z2所含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Y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则为N元素;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6结构,则为O元素,Z2-与W+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W为Na元素;X与W同主族,X、W的单质在标准状况下的状态不同,则X为H元素。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W)>r(Y)>r(Z)>r(X),错误; B. H2O的稳定性强于NH3,错误;C. NH3·H2O的水溶液呈碱性,正确;D. H2O2中化学键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Na2O2中化学键为非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所含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错误。
14、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X、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相等,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W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甲的化学式为YX3,是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乙是由X、Y、Z组成的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X、Y、Z组成盐的水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该盐阳离子浓度小于酸根离子浓度
B、YX3 的水溶液呈弱碱性,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原子半径:Zc(Na+),错误。
18.现有室温下的四种溶液,其pH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pH
11
11
3
3
溶液
氨水
NaOH溶液
醋酸
盐酸
A.③④中分别加入适量醋酸钠晶体,两溶液pH均增大
B.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
C.分别加水稀释10倍,溶液的pH:①>②>④>③
D.V1L④和V2L①溶液混合后,若pH=7,则V17,则PH=7时,V1 >V2,错误。
19.卤化银AgX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已知横坐标p(Ag+)= -lgc(Ag+),纵坐标Y= -lgc(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AgCl的Ksp约为1×10—15
B.a点可表示AgCl的饱和溶液
C.b 点时c(Ag+)=c(I-)
D.该温度下AgCl、AgBr饱和溶液中:c(Cl—)<c(Br—)
答案:B
解析:A项该温度下AgCl的Ksp约为1×10—10,错误;B项横纵坐标数值越大,实际浓度越小,则a点可表示AgCl的饱和溶液,b 点表示Ag I的不饱和溶液,c(Ag+)>c(I-),故C项错误,B项正确;该温度下AgCl、AgBr饱和溶液中:c(Cl—) > c(Br—),D项错误。
20.如图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锂电池,LiPF6是电解质,SO(CH3)2作溶剂,反应原理是4Li+FeS2=Fe+2Li2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子移动方向是由a极到b极
C.可以用水代替SO(CH3)2做溶剂
D.b极反应式是FeS2+4Li++4e-=Fe+2Li2S
答案:C
解析: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正确;B、电子移动方向为由负极到正极,即a级到b极,正确;C、Li能与水反应,所以不能用水代替SO(CH3)2做溶剂,错误;D、b极反应为FeS2得电子,反应式为:FeS2+4Li++4e-=Fe+2Li2S,正确。
21.在催化剂表面NH3脱硫的原理为:8NH3(g)+SO2(g)= 3S2(g)+4N2(g)+12H2O(g) △H,实验测定在不同n(NH3)/n(SO2)下,温度与SO2的转化率关系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SO2的转化率
A.脱硫反应△H<0
B.n(NH3)/n(SO2):a<b<c
C.相同条件下,催化剂活性越大,SO2的平衡转化率越高
D.及时从体系中除去水,平衡常数增大
答案:B
解析:A.在相同氨硫比下由于温度越高二氧化硫转化率越大,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不正确;B.在相同温度,NH3物质的量越大,CO2的转化率也越大,正确,;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 不正确;D.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不正确。
二,非选择题(18个小题)
22.乙酸环己酯具有香蕉及苹果气味,主要用于配制各种饮料、冰淇淋等,实验室制备乙酸环己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水中溶解性
乙酸
60
1.051
118.0
溶
环己醇
100
0.962
160.8
微溶
乙酸环己酯
142
0.969
173.5
难溶
实验步骤:
将12.0g(0.2mol)乙酸、10.0g(0.1mol)环已醇和15mL环已烷加入装有温度计、恒压滴液漏斗和球形冷凝管的四颈烧瓶中,在搅拌下,慢慢滴加15mL98%浓硫酸,恒压滴液漏斗换成分水器装置,加热回流90min,将反应液依次加水、10%的NaHCO3溶液、水洗涤,然后加无水MgSO4,放置过夜,加热蒸馏,收集168~174℃的馏分,得到无色透明有香味的液体,得产品6.9g
(1)上述反应装置图中存在的一处错误是 。
(2)实验中控制乙酸的物质的量是环已醇的2倍,其目的是 。
(3)使用分水器(右图)的目的是 。
(4)用10%的NaHCO3溶液目的是 ;第二次水洗的目的是 ;
加入无水MgSO4的目的是 。
(5)本次实验产率为 。
(6)若在进行蒸馏操作时,采用右图装置,会使实验的产率 (填” 偏高”或” 偏低”),其原因是 。
(1)冷凝管应从C口进水,b口出水
(2)提高环已醇的转化率
(3)将生成的水及时从分离体系内分离出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4)洗去硫酸和醋酸等酸性物质;洗掉其中的NaHCO3;干燥
(5)48.6%
(6)大;产品中会收集到未反应的较低沸点物质环已醇
23.碱式碳酸钴常用作电子材料,磁性材料的添加剂,受热时可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为了确定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1)请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①称取3.65g样品置于硬质玻璃管内,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
②按如图所示装置组装好仪器,并检验装置气密性;
③加热甲中玻璃管,当乙装置中____________(填实验现象),停止加热;
④打开活塞a,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称量乙、丙装置的质量;
⑤计算。
(2)步骤④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装置中存在一个明显缺陷,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填字母)连接在_________(填装置连接位置)。
(4)若按正确装置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
乙装置的质量/g
丙装置的质量/g
加热前
80.00
62.00
加热后
80.36
62.88
则该碱式碳酸钴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含有CO(AlO2)2的玻璃常用作实验室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该玻璃的颜色为___________。
(6)COCl2·6H2O常用作多彩水泥的添加剂,以含钴废料(含少量Fe、Al等杂质)制取COCl2·6H2O的一种工艺如下:
已知: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2
开始沉淀(PH)
2.3
7.5
7.6
3.4
完全沉淀(PH)
4.1
9.7
9.2
5.2
①净除杂质时,加入H2O2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加入COCO2调PH为5.2~7.6,则操作Ⅰ获得的滤渣成分为_____________。
③加盐酸调整PH为2~3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操作Ⅱ过程为蒸发浓缩、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过滤。
(1)不再有气泡产生时
(2)将装置中产生的CO2和H2O(g)全部排入乙、丙装置中
(3)D 活塞a前(或装置甲前)
(4)CO3(OH)4(CO3)2 (5)蓝色
(6)①2Fe2++H2O2+2H+=2Fe3+ +2H2O; ②Al(OH)3、Fe(OH)3
③抑制COCl2的水解④冷却结晶
24.四氯化锡用作媒染剂和有机合成的氯化催化剂,实验室制备四氯化锡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信息如下:
D
试剂F
试剂E
IIIIIIIVV
有关信息:①将金属锡熔融,通入干燥氯气进行反应,生成四氯化锡。②无水四氯化锡是无色易流动的液体,熔点-33℃,沸点114.1℃。③暴露于空气中与空气中水分反应生成白烟,有强烈的刺激性,遇水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仪器D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无水四氯化锡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 )一( )一( ) 一( )(填装置序号)
(3) 试剂E和F分别是 、 ,装置V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 若无装置V存在,在装置III中除生成SnCl4 外,还存在的副产物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制得的SnCl4中因溶解了Cl2而略显黄色,提纯SnCl4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6)若II中用去锡粉5.95 g,反应后,Ⅵ中锥形瓶里收集到12.0 g SnCl4 ,则SnCl4 的产率为 。
(1)蒸馏烧瓶; 将SnCl4气体冷凝为液体
(2)IIVIIIIIV
(3) 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吸收未反应完全的氯气、防止空气中的水气进入装置E内,使SnCl4 水解
(4)Sn(OH)4或SnO2
(5)加热蒸馏
(6) 92.0%
25.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1)五羰基铁相当活泼,吸收H2生成四羰基铁酸,四羰基铁酸与NaOH反应生成的四羰基铁酸二钠水溶液呈碱性。五羰基铁吸收H2的化学方程式为,四羰基铁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2H4能使锅炉内壁的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转变成磁性氧化铁(Fe3O4)层,从而减缓锅炉锈蚀,反应过程中联氨转化为氮气,则每生成1 mol Fe3O4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3)常温下,用氧缺位铁酸锌ZnFe2Oy可以消除NOx污染,使NOx转变为N2,同时ZnFe2Oy转变为 ZnFe2O4。若2 mol ZnFe2Oy与足量NO2反应可生成0.5 mol N2,则y=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常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解装置,利用铁的化合物将气态废弃物中的硫化氢转化为可利用的硫。通电电解,然后通入H2S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2CO32-+H2S==24-+2HCO+S↓。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过程中阴极区溶液的pH_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向1.0 mol Fe2(SO4)3和1.0 mol FeSO4的1 L酸性混合溶液中通入NH3,至该溶液的PH为3时,所得溶液中c(Fe2+)∶c(Fe3+)=。
(1)Fe(CO)5+H2=H2Fe(CO)4+CO;
H2Fe(CO)4H++HFe(CO)4-HFe(CO)4-H++Fe(CO)42-
(2) 1 mol (3)3
(4)4——e—=3—;变大
(5) 2.5×104
26.Ⅰ、Li—Al/FeS电池是一种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该电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Li++FeS+2e-=,Li2S+Fe,则该电池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锂—黄铁矿高容量电池,由于其污染小,成本低,电容量大,黄铁矿储备丰富而有望取代目前市场的碱性电池,制取高纯度黄铁矿的工艺流程如下:
(1)已知Kap (FeS)=1.59×10-11,Kap =4.87×10-17,为得到较纯的FeS沉淀,最好在FeCl2溶液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填序号)
A.(NH4)2S B.CuS C.H2S D.Na2S
(2)关于白铁矿与黄铁矿下列判断错误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属于同素异形体
B.因为晶体结构不同而导致性质有差别
C.黄铁矿比白铁矿更稳定
(3)反应Ⅲ制取S23-时,溶液必须保持为碱性,除了S2-与酸反应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表示)________________。
(4)室温下,Li /FeS2二次电池所用的电解质是非水液体电解质,,放电行为与温度有关。
①该电池电解质为非水液体电解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度低时,锂与FeS2反应只生成A物质,产生第一次放电行为;温度升高,锂与A继续反应(产生物之一为Fe),产生第二次放电行为。若二次行为均进行完全且放电量恰好相等,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一次放电: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放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制取高纯度黄铁矿的另一种方法是:以LiCl—KCl低共熔点混合物为电解质,FeS为阳极,Al为阴极,在适当的电压下电解,写出阳极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Ⅰ 2Li+FeS=Li2S+Fe
Ⅱ(1)A (2)A (3)S22-+2H-=S↓+H2S↑
(4)①锂会与水反应产生自放电现象
②2Li+FeS2=Li2FeS2 ; 2Li+Li2FeS2=2Li2S+Fe
(5)2FeS+2e-=FeS2+Fe2+
27.硫酸亚锡(SnSO4)是一种重要的能溶于水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SnSO4制备路线如下:
查阅资料:
I、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Sn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易被氧化。
Ⅱ、SnCl2易水解生成碱式氯化亚锡[Sn(OH)C1]。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1的步骤为 、 、过滤、洗涤、干燥。对沉淀进行洗涤的方法是。
(2)SnCl2粉末需加浓盐酸进行溶解,请结合必要的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反应原理解释原因:。
(3)加入Sn粉的作用有两个:①调节溶液pH;② 。
(4)SnSO4还可在酸性条件下用作双氧水的去除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该小组通过下列方法测定所用锡粉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取质量为m的锡粉溶于稀硫酸中,向生成的SnSO4中加入过量的Fe2(SO4)3溶液,用物质的量浓度为c的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Fe(已知酸性环境下Cr2O可被还原为Cr),共用去K2Cr2O7溶液的体积为V。则锡粉中锡的质量分数是 。(Sn的摩尔质量为M,用含m、c、V、M的代数式表示)
(1)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沿玻璃棒将蒸溜水注入漏斗中,直到淹没沉淀待滤尽后重复2—3次;
(2)因SnCl2+H2O Sn(OH)Cl+HCl,加入盐酸,使平衡向左移动,抑制Sn2+水解;
(3)防止Sn2+被氧化;
(4)Sn2++H2O2+2H+ =Sn4++2H2O;
(5)
28.在研究物质变化时,不但要着眼于物质种类的变化,也要关注物质状态的变化。
(1)已知C3H8的燃烧热(H)为-2219.9kJ/mol,且C3H8和H2O的汽化热分别为18.8 KJ/mol、44.0kJ/mol。试计算8.8g以液化石油气存在的C3H8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
(2)在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内,物质D在T℃时发生反应,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反应开始到第一次达到平衡时,用A物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
②第5min时,升高温度,A、B、D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则降温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若在第7min时增加D的物质的量,其他条件不变,则A的物质的量图像变化正确的是__________(用图中a、b、c的编号回答)
(3)已知N2O4 2NO2,N2O4与NO2共存的温度是264—413K,低于熔点264K时,全部为无色的N2O4 晶体,达到264K时N2O4 开始分解,沸点294K时成为红棕色的混合气体,温度高与413K时,气体又变为无色。写出温度高于413K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O4 2NO2 达到平衡状态。
①若此时为标准状态下(273K 101KPa),再向其中加入4.6g纯的NO2 ,则达到平衡时混合物的颜色_______(和原平衡状态比,填选项字母,下同)
A.增大(加深) B.减小(变浅) C.不变 D.不能确定
②若此时为25℃,101KPa下,再向其中加入4.6g纯的NO2 ,则达到平衡时混合物的颜色_______,混合物中NO2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
(4)在100℃、200KPa的条件下,反应aA(g) bB(g)+cC(g)建立平衡后,在不加入任何物质的条件下,逐步增大体系的压强(维持温度不变),下表列出的是不同压强下反应建立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压强(KPa)
200
500
1000
B的浓度(mol/L)
0.04
0.1
0.27
①压强从200KPa增加到500KPa时,平衡__________移动(填“正向”或“逆向”或“不”,下同)
②压强从500KPa增加到1000KPa时,平衡__________移动,其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
(1)405.0kJ
(2)① 0.067 mol/(L·min)②减小③ b
(3) 2NO2=2NO+O2 ①C ②A B
①不②正向压强增大为原来的两倍,B浓度的变化大于两倍,说明C在增大压强时变为非气体,平衡正向移动
29.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CO可用于炼铁,已知Fe2O3(s)+ 3C(s)=2Fe(s)+ 3CO(g) ΔH 1=+489.0 kJ·mol-1,
C(s) +CO2(g)=2CO(g) ΔH 2 =+172.5 kJ·mol-1
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分离高炉煤气得到的CO与空气可设计成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液)。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
(3)CO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两种温度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 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见图。
t/min
n(CH3OH)/mol
0
Ⅰ
Ⅱ
①曲线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Ⅰ KⅡ(填“>”或“=”或“<”)。
②一定温度下,在容积相同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加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容 器
甲
乙
反应物投入量
1molCO2、3molH2
a molCO2、b molH2、
c molCH3OH(g)、c molH2O(g)
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的0.8倍,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为 。
③一定温度下,此反应在恒压容器中进行,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H2的体积分数不变 c.c(H2)=3c(CH3OH)
d.容器中密度不变 e.2个C=O断裂的同时有6个H-H断裂
(4)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2(g) + 6H2(g) CH3OCH3(g) + 3H2O(g)。已知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投料比的变化曲线如下左图。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请在右图中画出平衡时CH3OCH3的体积分数随投料比变化的曲线图
(1)Fe2O3(s)+ 3CO(g)=2Fe(s)+ 3CO2(g) △H=-28.5 kJ·mol-1
(2)CO + 4OH-― 2e-= CO32-+ 2H2O
(3)①> ②0.4<c≤1③bd
(4)
30.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和化工原料,其主要成分为甲烷。
(1)科学家用氮化镓材料与铜组装如右图的人工光合系统,利用该装置成功地实现了以CO2和H2O合成CH4。
①写出铜电极表面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 。
②为提高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工作效率,可向装置中加入少量 __________ (选填“盐酸”或“硫酸”)。
(2)天然气中的H2S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4HS。一定条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
(3)天然气的一个重要用途是制取H2,其原理为:CO2(g)+CH4(g) 2CO(g)+2H2(g) 。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 。
②在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CH4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下图1所示,则压强P1___ P2(填“大于”或“小于”);压强为P2时,在Y点:v(正) ____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天然气也可重整生产化工原料,最近科学家们利用天然气无氧催化重整获得芳香烃X。由质谱分析得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其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2,则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
(1)CO2+8e-+8H+=CH4+2H2O 硫酸
(2)2NH4HS+O2=2NH3·H2O+2S↓
(3)①K=c2(CO)·c2(H2)/ c(CO2)·c (CH4) ②小于 大于
(4)
31.〔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粉煤灰是燃煤电厂排出的主要固体废物。我国火电厂粉煤灰的主要氧化物组成为:SiO2、Al2O3、CaO等。一种利用粉煤灰制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1)粉煤灰研磨的目的是 。
(2)第1次过滤滤渣的主要成分有 和 (填化学式, 下同),第3次过滤时,滤渣的成分的是 。
(3)在104℃用硫酸浸取时,铝的浸取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1,适宜的浸取时间为
h;铝的浸取率与“助溶剂/粉煤灰”的关系如图2所示,从浸取率角度考虑,三种助溶剂NH4F、KF及其NH4F与KF的混合物,在助溶剂/粉煤灰相同时,浸取率最高的是
(填化学式);用含氟的化合物作这种助溶剂缺点是 (举一例)。
(4)流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和 (填化学式)。
(5)用盐酸溶解硫酸铝晶体,能够发生的原因是 。
(6)用粉煤灰制取含铝化合物的主要意义是 。
(1)减小粒度,增大接触面,提高浸取速率和浸取率
(2)SiO2;CaSO4 ;Al(OH)3
(3)2;NH4F;生成过程中产生HF及NH3等污染环境
(4)H2SO4 ;NH4Cl
(5)通入HCl使AlCl3·6H2O饱和,而Al2(SO4)3不饱和
(6)使废弃固体资源化利用
32.〔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硅及其化合物的开发由来已久,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提纯硅有多种路线,其中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图及主要反应如图.
发生的主要反应
电弧炉
SiO2+2CSi+2CO↑
流化床反应器
Si+3HClSiHCl3+H2
还原炉
①还原炉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工艺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为_____和________(填化学式).用石英砂和焦炭在电弧炉中高温加热也可以生产碳化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②在流化床反应的产物中,SiHCl3大约占85%,还有SiCl4、SiH2Cl2、SiH3Cl等,有关物质的沸点数据如下表,提纯SiHCl3的主要工艺操作依次是沉降、冷凝和__________。
物质
Si
SiCl4
SiHCl3
SiH2Cl2
SiH3Cl
HCl
SiH4
沸点/°C
2355
57.6
31.8
8.2
﹣30.4
﹣84.9
﹣111.9
③SiHCl3极易水解,其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氮化硅(Si3N4)是一种高温结构材料,粉末状态的Si3N4可以由SiCl4的蒸气和NH3反应制取.粉末状Si3N4遇空气和水都不稳定.但将粉末状的Si3N4和适量氧化镁在230×1.01×105Pa和185°C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热处理,可以制得结构十分紧密、对空气和水都相当稳定的固体材料,同时还得到遇水不稳定的Mg3N2.
①由SiCl4和NH3反应制取Si3N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四氯化硅和氮气在氢气气氛保护下,加强热发生反应,使生成的Si3N4沉积在石墨表面可得较高纯度的氮化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③Si3N4和适量氧化镁在230×1.01×105Pa和185°C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热处理的过程中,除生成Mg3N2外,还可能生成___________物质(填化学式).热处理后除去MgO和Mg3N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1)①SiHCl3+H2Si+3HClHCl和H2SiO2+3C SiC+2CO↑
②精馏(或蒸馏)
③SiHCl3+3H2O═H2SiO3+H2↑+3HCl↑
(2)
①3SiCl4+4NH3Si3N4+12HCl
②3SiCl4+2N2+6H2Si3N4+12HCl
③SiO2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33. 〔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
工业上制取硝酸铵的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氨的工业设备名称是_______,设备中设置热交换器的目的的是______;此生产过程中,N2与H2合成NH3所用的催化剂是________;生产中原料气必须进行脱硫,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吸收塔中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生产流程看,吸收塔中需要补充空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产硝酸的过程中常会发生一些氮的氧化物,可用如下三种方法处理:
方法一:碱吸收法:NO+NO2+2NaOH=2NaNO2+H2O;2NO2+Na2CO3=NaNO2+NaNO3+CO2
催化剂
方法二:NH4还原法:8NH3+6NO2=======7N2+12H2O(NO也有类似的反应)
方法三:甲烷吸收法:CH4(g)+2NO2(g)=CO2(g)+N2(g)+2H2O(g)
H=867kJ·mol-1 (NO也有类似的反应)
上述三种方法中方法一最大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方法三和方法二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化肥厂用NH3制备NH4NO3。已知:由NH3制NO的产率是94%,NO制HNO3的产率是89
%,则制HNO3所用的NH3 的质量占总耗NH3质量(不考虑其他损耗)的_______%.
(1)合成塔利用余热,节约能源铁砂网(或铁)防止催化剂中毒
(2)N2、H2被附在催化剂表面上在催化剂表面,N2、H2中的化学键断裂
(3)2NO+O2=2NO2,3NO2+H2O=2HNO3+NO(或4NO+3O2+2H2O=4HNO3)可使NO循环利用,提高原料利用率
(4)单独的NO不能被吸收 甲烷比氨价格便宜 耗能高
(5)54.4
34. 非血红素铁是食物中的铁存在的形式之一,主要是三价铁与蛋白质和羧酸结合成络合物。
(1)Fe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2)KSCN是检验Fe3+的试剂之一,与SCN-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________(填化学式)。
(3)蛋白质分子中氨基氮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_________; 1mol 乙酸分子中含有σ的键的数目为_________ 。
(4)把氯气通入黄血盐(K4)溶液中,得到赤血盐(K3),写出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
(5)FeO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FeO晶体中Fe2+配位数为________,若该晶胞边长为acm,则该晶体密度为 。
(1)3d64s2 (2)CO2或N2O
(3)sp3 7 mol或7×6.02×1023或7NA
(4)2K4 + Cl2=2K3 + 2KCl (5)6 ;288/a3·NA
35.我国化学家在“铁基(报掺杂镨氧铁砷化合物)高温超导”材料研究上取得了重要成果,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1)Fe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2)氟、氧、砷三种元素中电负性硫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填空)
(3)Fe(SCN)3溶液中加入NH4F.发生如下反应: Fe(SCN)2+6NH4F=(NH4)3FeF6+3NH4SCN
①(NH4)3FeF6 存在的微粒间作用力除普通共价健外还有____________.
a.配位键b.氢键c.金属键d.离子键
②已知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
该原子团中键与健个数的比值为____________。
(4)FeCl3晶体易溶于水、乙醉.用酒精灯加热即可气化,而FeF3晶体熔点高于1000.试解
释两种化合物熔点差异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氮、磷、砷为同主族元素,其化合物的结构又是多样化的。
①该族氢化物(RH3 (NH4、PH4、AsH3))的某种性质随R的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则Y轴可表示的氢化物(RH3)性质可能有____________(选填序号,下同)。
a.稳定性 b.沸点 c.R—H键能 d.分子间作用力
②碳氮化钛化合物在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泛的
应用,其结构是用碳原子取代氮化钛晶胞(结构如图)顶点
的氮原子,据此分析.这种碳氮化钛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1) 3
(2)F>O>As(3)①ad②sp 1:1
(4)FeF3为离子晶体,FeCl3为分子晶体
(5)①ac
②Ti4(CN)2
36.锂﹣磷酸氧铜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是Cu4O(PO4)2,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2Na3PO4+4CuSO4+2NH3•H2O=Cu4O(PO4)2↓+3Na2SO4+(NH4)2SO4+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方程式中涉及到的N、O元素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
(2)基态S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__。与Cu同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还有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PO43﹣的空间构型是,其中P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
(4)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KSCN溶液,生成配合物2﹣则1molCN﹣中含有的π键的数目为_________。
(5)铜晶体为面心立方最密集堆积,铜的原子半径为127.8pm,列式计算晶体铜的密度___________g/cm3。
(6)下表列出了含氧酸酸性强弱与非羟基氧原子数的关系。
次氯酸
磷酸
硫酸
高氯酸
含氧酸
Cl﹣OH
非羟基氧原子数
0
1
2
3
酸性
弱酸
中强酸
强酸
最强酸
由此可得出的判断含氧酸强弱的一条经验规律是___________。亚磷酸(H3PO3)也是中强酸,它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亚磷酸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1)O<N
(2)3s23p4K、Cr(3) sp3(4)2NA(5)9.0g/cm3(6)非羟基氧原子数越多,该含氧酸的酸性越强H3PO3+2NaOH=Na2HPO3+2H2O
37.
化合物G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下列信息:
① 直链烷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②B不能与溴水反应而使之褪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4种氢
③ HCHOHCOOH+CH3OH
④2RCOOH+SOCl2→2RCOCl+H2O+SO2↑
⑤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___种,其中既能发生银境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5)以B为原料经以下步骤可合成一种医用麻醉药品苯佐卡因:
反应条件1所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反应条件2所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I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庚烷;
(2)+Cl2+HCl;取代反应
(3)
(4)4;
(5)浓硝酸、浓硫酸;酸性KMnO4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
38.有机物F是有机合成工业中一种重要的中间体。以甲苯和丙烯为起始原料合成F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B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F的结构简式为。
(2)写出C与银氨溶液共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化合物D不能发生的反应有 (填序号)。
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消去反应④氧化反应⑤水解反应
(4)B的含苯环结构的同分异构体还有 种,其中一种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4个峰且不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是 (填结构简式)。
(1)(酚)羟基;
(2)CH2=CHCHO + 2Ag(NH3)2OHCH2=CHCOONH4 + 2Ag↓+ 3NH3 + H2O
(3)③⑤; (4)4;
39.【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已知:
①B分子中没有支链。
②D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③D、E互为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E分子烃基上的氢原于若被氯原子取代,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④F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可以发生的反应有______ (选填序号)。
a取代反应 b消去反应 c加聚反应 d.氧化反应
(2)D、F分子所含的官能团的名称依次是 、 。
(3)写出与D、E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的可能结构简式: 、 。
(4)写出B和E反应牛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 。
(5)简述检验C中官能团常用的方法: 。
(6)已知E的制备方法不同于其常见的同系物,据报道,可由2-甲基-1-丙醇和甲酸在一定条件下制取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a、b、d (2)羧酸 碳碳双键(3)(CH3)2CHCH2COOH CH3CH2CH(CH3 )COOH
(4)
CH3CH2CH2CH2CH2OH+(CH3)3CCOOH(CH3)3CCOOCH2CH2CH2CH2CH3+H2O
(5)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新制银氨溶液,再滴入3~5滴有机物C混合均匀,把试管放入水浴中加热,试管内壁出现光亮的银镜,证明有机物C分子内含有醛基。(或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再滴入适量有机物C,混合均匀后直接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有机物C分子内含有醛基。)
(6)
高考化学最终压轴卷(二)
一、选择题部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苏打可用作糕点的膨化剂
B.二氧化硫可用作食品的漂白剂
C.PX(对二甲苯)是生成塑料、聚酯纤维和薄膜的主要原料
D.PM2.5指数是雾霾天气监测中的重要指标
1.B
【解析】B不正确,SO2有毒,不能用作食品漂白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CuO、MgO、Na2O2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盐酸、醋酸、苯酚均属于强电解质
C.CO2、CCl4、蛋白质均属于有机物
D.液氯、晶体硅、臭氧均属于单质
2.D
【解析】A不正确,过氧化钠中的氧为-1价,不属于碱性氧化物;B不正确,醋酸和苯酚属于弱电解质;C不正确,CO2属于无机物;D正确。
3.下列关于右图所示转化关系(X代表卤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2H(g)+2X(g)=2HX(g) ΔH3<0
B.ΔH1=ΔH2 + ΔH3
C.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途径Ⅱ吸收的热量
按Cl、Br、I的顺序依次增多
D.途径Ⅰ生成HCl放出的热量比生成HBr的多,说明HCl
比HBr稳定
答案:C
解析:原子间相互作用形成化学键时放热,A项正确;根据盖斯定律可知ΔH1=ΔH2 + ΔH3,B项正确;Cl、Br、I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Cl-Cl、Br-Br、I-I键能依次减小,故途径Ⅱ吸收的热量按Cl、Br、I的顺序依次减小,C项错误;生成HX时放热越多,生成的HX越稳定,D项正确。
4.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乙烯通入溴水中,测定反应前后溶液pH
B
检验氯化铁溶液中是否含FeCl2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铁氰化钾溶液
C
检验乙酸中是否混有乙醇
取样液于试管,加入一绿豆颗粒大的钠粒
D
验证Ksp(AgI)<Ksp(AgCl)
向含等物质的量NaCl、KI的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
【答案】C
【解析】A项,若发生加成反应,溶液酸性变化不明显;若发生取代反应,溶液酸性增强,。B项,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含有FeCl2。C项,乙酸也能与钠反应产生气体,错误。D项,先产生黄色沉淀,证明Ksp(AgI)<Ksp(AgCl)。
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食盐中是否添加KIO3
取食盐试样,溶于KI溶液,加入淀淀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蓝
B
验证硝酸是挥发性酸
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硝酸和浓氨水,然后靠近,观察是否有白烟产生
C
验证Br2氧化性强于Fe3+
取少许FeCl2晶体溶于稀盐酸,加入KSCN观察溶液是否变红,滴入溴水后再观察是否变红
D
检验氯酸钾中含有氯元素
取少量氯酸钾加入MnO2充分加热,残留物溶于水,取上层清液,滴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5.A
【解析】A不正确,只有酸性条件下,I-才能还原IO3-,5I-+IO3-+6H+=3I2+3H2O,生成的单质碘遇淀粉变蓝。
6.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H2
B.用图2所示装置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盐酸的浓度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Cl2
D.用图4所示装置确定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及并确定电流方向
【答案】A
【解析】A正确,装置和原理均正确且同时起到随关随停的效果;B不正确,氢氧化钠溶液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C不正确,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应该用浓盐酸;D不正确,缺少盐桥,没有形成闭合回路。
7.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A
【解析】A项,通过盐桥构成锌、铜原电池,锌为负极,铜为正极,正确。B项,在空气中蒸发氯化铁溶液得到氢氧化铁、氧化铁,错误。C项,常温下,铁与水不反应,需要在高温下反应,错误。D项,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饱和氯化铵溶液收集氨气,可以排煤油收集氨气,错误。故答案选A。
8.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答案:A
解析:B项,电解食盐水制氯气和氢气时应以惰性电极作阳极,C项,除去NO2中的NO应通入适量O2,D项,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时需要加热。
9.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0.3NA
B.常温下,1LpH=1的盐酸溶液,由水电离的H+离子数目为0.1NA
C.铅蓄电池中,当正极增加9.6g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0.2NA
D.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反应中,6 mol CuSO4能氧化白磷的分子数为1.1NA
9.A
【解析】A正确,依据得失电子数相等;B不正确,由电离产生的H+为10-13NA,C正确,正极由PbO2→PbSO4,每增重64g转移2mol电子,故正极增重9.6g转移电子数为0.3NA;
D不正确,Cu3P中Cu显+1价,所以60 mol CuSO4参加反应得到60 mol 电子,P4被氧化到H3PO4,每有1 mol P4被氧化失去电子20 mol,所以6 mol CuSO4能氧化0.3 mol 白磷。
10.分子式为C6H14O的醇有多种结构,其中能经过两步氧化生成羧酸的结构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8种B.9种C.10种D.11种
答案:A
解析:经过两步氧化生成羧酸的醇的结构应含有—CH2OH,满足条件的醇可表示为C5H11—CH2OH,—C5H11结构有8种,因此满足条件的醇的结构有8种。
11.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Y(g) 2Z(g) △H< 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min的平均速率ν(Z)=2.010-3mol·L-1·min-1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ν(逆)>ν(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1.44
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11.C
【解析】A项:v(Y)=, ν(Z)=2ν(Y)=4.010-3mol·L-1·min-1,A错误;B项: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ν(正)>ν(逆),B错误;C项:反应达到平衡时,由表中数据知,7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可计算出X、Y、Z的浓度依次为:0.010mol·L-1、0.010mol·L-1、0.012mol·L-1,K=c2(Z)/[c(X)·c(U)]=1.44,C正确;D项:由于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再充入0.2molZ,平衡浓度增大,但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不变。
12.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已知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f
B.平衡常数K(1000℃)<K(810℃)
C.915℃,2.0MP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p=4.5MPa
D.1000℃,3.0MPa时E的转化率为83%
12.C
【解析】该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故加压时,平衡逆向移动,从表中第一行数据,54.0
>a>b;结合表中第3列数据,可确定75.0>a,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H >0,依据变化条件,还可确定:e>c>54.0;c>75.0 >d ;e>f>83.0 ,故b<f,故A项和B项均不正确;C项:p(G)=2.0MPa75%=1.5MPa,p(E)=2.0MPa25%=0.5MPa,
Kp=
D项:E(g) + F(s)2G(g),设起始时,E为a mol,转化x mol,由于F为固体,对平衡无影响。则平衡时:E为(a-x),G为2x,,得x≈0.709a,所以E的转化率为x/a ≈70.9%,D错误。
13. 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足量M(s)和一定量的R(g),发生反应为
M(s)+R(g)X(g)+Y(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
温度/℃
起始时R的物质的量/mol
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mol
①
300
2.00
2.80
②
400
2.00
3.00
③
400
4.00
a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中,<0
B.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5
C.实验①经4 min达到平衡,0~4 min内υ(X)=0.2mol•L-1•min-1
D.实验③中a=6.00
【答案】B
【解析】A项,对照实验①和②知,温度升高,平衡体系中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0,错误。B项,平衡时,c(R)=0.5 mol·L-1,c(X)=0.5 mol·L-1,c(Y)=0.5 mol·L-1,K===0.5,正确。C项,达到平衡时生成了0.8 mol X,则υ(X)==0.1 mol•L-1•min-1,错误。D项,实验②体积压缩至1L与实验③等效,加压时平衡向左移动,即X转化率降低,实验②中X转化率为50%,则实验③中X转化率小于50%,即a<6,
错误。
14.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NaH2PO4酸性溶液中:
c(Na+)>c(H2PO4-)>c(H3PO4)>c(HPO42-)
B.0.1mol·L-1CH3COONa溶液与0.1mol·L-1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pH<7)
c(CH3COOH) >c(Na+)>c(CH3COO-)>c(H+)
C.0.1mol·L-1(NH4)2SO4溶液与0.1mol·L-1NH3·H2O溶液等体积混合:
c(NH4+)+c(H+)=2c(SO42-)+c(OH-)
D.0.1mol·L-1Na2CO3溶液与0.2mol·L-1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CO32-)+c(HCO3-)+c(H2CO3)
13.C
【解析】A不正确,H2PO4-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c(HPO42-) >c(H3PO4);B不正确,由于溶液显酸性,CH3COOH电离程度大于CH3COO-水解程度,故正确的应是:c(CH3COO-)>c(Na+)>c(CH3COOH) ;C正确,符合电荷守恒;D不正确,设两者体积均为V L,则n(Na+)=0.4Vmol;n(CO32-)+n(HCO3-)+n(H2CO3)=0.3Vmol,故c(Na+)=c(CO32-)+c(HCO3-)+c(H2CO3)。
15.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mol·L-1NaHC2O4溶液与0.1mol·L-1K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Na+)>c(K+)>c(C2O42-)>c(OH-)>c(HC2O4-)
B.20mL 0.1 mol·L-1NH4Cl溶液与10mL 0.1mol·L-1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碱性,所得溶液中:c(Cl-)>c(NH4+)>c(Na+)>c(OH-)>c(H+)
C.常温下,pH=2的HF溶液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Na+)+c(OH-)>c(H+)+c(F-)
D.0.1mol·L-1NH3·H2O溶液与0.1mol·L-1HNO3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H+)>c(OH-)+c(NH3·H2O)
【答案】B
【解析】A项,2NaHC2O4+2KOH=K2C2O4+Na2C2O4+2H2O,有c(K+)=c(Na+)>c(C2O42-)>c(OH-)>c(HC2O4-)>c(H+),错误。B项,二者的混合溶液中溶质是NH4Cl、NaCl、NH3·H2O且等物质的量,溶液呈碱性说明一水合氨以电离为主,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有:c(Cl-)>c(NH4+)>c(Na+)>c(OH-)>c(H+),正确。C项,HF是弱酸,二者混合后,溶液中溶质为HF和NaF,溶液呈酸性,有c(H+)>c(OH-),c(F-)>c(Na+),错误。D项,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NO3,
c(H+)=c(OH)+c(NH3·H2O),错误。
16.现有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四种溶液各25mL:①氨水 ②NH4Cl溶液 ③Na2CO3溶液 ④NaH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①>④>③>②
B.①、②混合后pH>7,则混合溶液中c(NH4+)<c(NH3·H2O)
C.①、②中分别加入25 mL 0.1 mol·L-1盐酸后,溶液中c(NH4+):①>②
D.③、④中分别加入12.5mL 0.1mol·L-1 NaOH溶液后,两溶液中离子种类相同
答案:D
解析:氨水是弱碱溶液,NH4Cl是强酸弱碱盐,Na2CO和NaHCO3是强碱弱酸盐,4种溶液的pH的大小顺序:①>③>④>②,A项错误;①、②混合后pH>7,则混合溶液中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混合溶液中c(NH4+)>c(NH3·H2O),B项错误;①、②中分别加入25 mL 0.1 mol·L-1盐酸后,得到NH4Cl溶液和NH4Cl、HCl的混合溶液,HCl抑制NH4+的水解,故溶液中c(NH4+):①<②,C项错误。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5的NH4Cl溶液或醋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均为10-9 mol·L-1
B.常温下,将pH=3的醋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C.在c(H+)︰c(OH-)=1︰l012的溶液中,Na+、I-、NO3-、SO42-能大量共存
D.0.1 mol·L-1 Na2CO3溶液和0.1 mol·L-1 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
c(Na+)+c(H+)=c(CO32-)+c(SO42-)+ c(HCO3-)+c(OH-)
答案:C
解析:酸溶液中酸电离产生的H+抑制水的电离,盐溶液中盐水解时促进水的电离,A项错误;常温下,将pH=3的醋酸和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到CH3COONa和剩余CH3COOH的混合溶液,呈酸性,B项错误;在c(H+)︰c(OH-)=1︰l012的溶液中,c(H+)=10-13mol·L-1,c(OH-)=0.1mol·L-1,呈强碱性,Na+、I-、NO3-、SO42-能大量共存,C项正确;根据电荷守恒,0.1 mol·L-1 Na2CO3溶液和0.1 mol·L-1 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Na+)+c(H+)=2c(CO32-)+2c(SO42-)+ c(HCO3-)+c(OH-),D项错误。
18.在常温下,对于pH=3的醋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醋酸溶液中,NH4+、Na+、SiO32-、C2O42-能大量共存
B.与Na2S2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2O32-+2H+=S↓+SO2↑+H2O
C.常温下,加水稀释醋酸,增大
D.该醋酸溶液中c(CH3COO-)<0.001 mol•L-1
答案:D
解析:c(CH3COO-)< c(H+)=0.001 mol•L-1
19.已知某温度下,Ksp(AgCl)=1.5610-10,Ksp(Ag2CrO4)=110-12。下列关于该温度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氯化银的悬浊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Ksp(AgCl)减小
B.饱和AgCl溶液与饱和Ag2CrO4溶液相比,前者的c(Ag+)大
C.若向0.0008mol·L-1的K2Cr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002 mol·L-1的AgNO3 溶液,则CrO42 --完全沉淀
D.若将0.001mol·L-1AgNO3 溶液滴入浓度均为0.001 mol·L-1的KCl和K2CrO4混合溶液中,则先产生AgCl沉淀
答案:D
解析:温度不变则Ksp不变,A项错误;饱和AgCl溶液中c(Ag+)==1.2510-5mol·L-1,饱和Ag2CrO4溶液中c(Ag+)==1.2610-4mol·L-1,B项错误;CrO42 --完全沉淀则c(CrO42 --)≤10-5mol·L-1,此时c(Ag+)≥=3.210-4mol·L-1,故应向0.0008mol·L-1的K2CrO4溶液中加入等体 [3.210-4+2(0.0004-10-5)]2=2.210-3mol·L-1,C项错误;饱和AgCl溶液中c(Ag+)比饱和Ag2CrO4溶液中c(Ag+)小,故在同浓度的KCl和K2CrO4混合溶液中滴入AgNO3 溶液,先生成AgCl沉淀,D项正确。
20.下表对某些反应方程式的评价合理的是( )
编号
离子方程式或电极反应式
评价
A
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足量SO2
Ca2++C1O—+SO2+H2O=CaSO4+C1—+2H+
正确
B
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Fe3++SO42—+Ba2++3OH—=Fe(OH)3↓+BaSO4↓
正确
C
醋酸铵溶于水
CH3COO—+NH4+ CH3COOH++NH3·H2OH2O
CH3COOH+NH3·H2O
错误,阴离子水解相互促进,应该用“=”号
D
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一段时间
阴极:2Cu3++4e—=2Cu
阳极:4OH—-4e—=2H2O+O2↑
错误,该阴阳两极反应不可能同时发生
21. 浙江大学成功研制出能在数分钟之内将电量充满的锂电池,其成本只有传统锂电池的一半。若电解液为LiAl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为:4Li+2SOCl24LiCl+S+S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Li为电池的负极
B.电池的电解液可用LiCl水溶液代替
C.放电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
D.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4Cl-+S+SO2-4e-=2SOCl2
答案:B
解析:Li是一种碱金属,比较活泼,能与H2O直接发生反应,因此该锂电池的电解液不能用LiCl水溶液代替LiAlCl4-SOCl2,故选B。
22.某同学设计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由铁极经溶液向铂极迁移
B.放电过程中交换膜右侧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3e-=Fe
D.若转移2mol e-,交换膜右侧溶液中约减少3 mol离子
【答案】B
【解析】 A项,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电子不会进入溶液,错误。B项,铁为负极,铂为正极,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2+,溶液颜色变浅,正确。D项,转移2mol电子时,正极附近电解质溶液中大约有2molCl-透过阴离子交换膜向铁极附近迁移(交换膜左侧溶液),Fe3+变Fe2+,阳离子数目没有改变,交换膜右侧溶液中离子约减少2molCl-,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增加了3mol离子(1molFe2++2molCl-),错误。故选B。
23.根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H、D、T三种氢的核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同
B.元素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越强
C.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其离子半径也越大
D.ⅠA与Ⅶ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23.B
【解析】A不正确,三种核素在周期表占同一位置,所以称为同位素;B正确;C不正确,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D不正确,ⅠA氢元素与Ⅶ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R
T
X
Y
Z
24.短周期元素R、T、X、Y、Z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VA族
B.R能分别与X、Z形成共价化合物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Y>T
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4
24.B 【解析】设R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则2x+2(x+1)+x+2=24,x=6,则R是C,T是N,X是Si,Y是P,Z是S。C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ⅣA族,A错;C能分别与Si、S形成共价化合物SiC、CS2,B正确;气态氢化物稳定性:NH3>PH3,C错;S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O4,D错。
25.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Z单质的化学活泼性一定比Y单质的强
B.W的原子序数可能是Y的原子序数的2倍
C.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比Y的强
D.X和W两元素不可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25.B 【解析】Y、Z都是金属时,Z单质比Y单质活泼;Y、Z都是非金属时,Y单质比Z单质活泼,A项错误。当W的原子序数是Y的原子序数的2倍时,Y是F,W是Ar,B项正确。若Y是O,则W是Cl,非金属性O>Cl,稳定性H2O>HCl,C项错误。当X是C时W是S,二者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CS2,D项错误。
26.将一定量经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FeSO4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I溶液,混合溶液中Fe3+ 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B段发生的是过量的酸性KMnO4溶液与KI的反应
B.从题中可以得出还原性:I->Fe2+>Mn2+
C.取B点以后的少量溶液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
D.根据OC段的数据可知,开始加入的KMnO4的物质的量为0.5mol
26.D
【解析】当加入KI时,Fe3+的量开始一段时间不变,是因为I- 还原了剩余的MnO4-,故氧化性:MnO4->Fe3+,A说法正确;然后Fe3+的物质的量不断减少,说明I- 还原了Fe3+,故氧化性:Fe3+>I2;故还原性:I->Fe2+>Mn2+,B说法正确。BC段为Fe3+与Fe2+的混合液,故可用KSCN溶液检验,C说法正确。据电子守恒有MnO4-~~5I-,故剩余的KMn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据电子守恒有MnO4-~~5Fe2+~~5Fe3+~~5I-
,故与Fe2+的KMnO4的物质的量为0.2mol,故原来KMnO4的物质的量为0.3mol,D说法错误。
27.向甲溶液中缓慢滴加乙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如下图所示,其中符合图像的一组是( )
甲
乙
A
AlCl3、Mg(NO3)2、HNO3
NaOH
B
Na2CO3、NH4HCO3、Na2SO4
Ba(OH)2
C
NH4NO3、Al(NO3)3、Fe(NO3)3、HCl
NaOH
D
NaAlO2、氨水、NaOH
H2SO4
27.C 【解析】在C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NaOH先与盐酸反应,没有沉淀生成;随后Al3+、Fe3+开始沉淀,当两种离子沉淀完全后,OH-和NH4+反应,此时没有沉淀生成;最后OH-与Al(OH)3反应,沉淀部分溶解。
28.根据下列反应所画图象错误的是( )
A
B
C
D
将二氧化硫通入
到一定量氯水中
将氨水滴入到一定
量氯化铝溶液中
将铜粉加入到
一定量浓硝酸中
将铁粉加入到一
定量氯化铁溶液中
28.B 【解析】由反应Cl2+SO2+2H2O==H2SO4+2HCl可知A项正确;氨水是弱碱,不与Al(OH)3反应,B项错误;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逐渐变成稀硝酸,反应由Cu+4HNO3(浓)=Cu(NO3)2+2H2O+
2NO2↑变为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C项正确;溶液中Cl-的质量不变,因Fe+2Fe3+==3Fe2+溶液质量逐渐增大,Cl-的质量百分数减小,D项正确。
29.下表中的陈述均正确并且前后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SO2有漂白性
SO2可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Fe3+有强氧化性
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C
浓硫酸有吸水性
浓硫酸可使蔗糖和纸张碳化变黑
D
SiO2有导电性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29.B
【解析】SO2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其还原性所致,A错;SiO2没有导电性,B错;浓硫酸使蔗糖和纸张碳化变黑是其脱水性所致,C错;Fe3+能将Cu氧化为Cu2+,D对。
30.X、Y、Z、W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Y可能是
①C 、CO ② S、SO2
③ AlCl3、Al(OH)3 ④Cl2、FeCl3
A.仅有①③ B.①②③
C.仅有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S与O2反应不能得到SO3;Cl2与Fe反应不能得到FeCl2。
二、非选择题部分(10道)
1.[有机化学基础]
颠茄酸酯(J)是一种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及溃疡病的辅助治疗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烃B中含氢的质量分数为7.69%,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18,且反应1为加成反应,则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X的化学名称为。
(2)C→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G→H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
(3)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J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____个峰。
(6)化合物I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结构有种。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苯环上有四个取代基,且苯环上一卤代物只有一种
答案:(1)C8H8;乙炔
(2)水解(或取代)反应;取代反应
(3);
(4)+H2O
(5)6
(6)6
解析:=9,烃B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18、反应1为加成反应,故B分子中含H原子个数应大于6而小于9,只能为8,由于可计算确定B的分子式为C8H8,则X为C2H2,即X为乙炔、
B为苯乙烯;结合各步转化的反应条件及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可确定C为、D为、E为、G为、I为。满足条件的I的同分异构体有、、、、、。
2(16分)【有机推断与合成】有机物H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合成H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有机物A遇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其分子中的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且A的苯环上一氯代物有2种。
②J能发生银镜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I的名称是。G生成H的反应类型是。
(2)B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E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一定条件下,A与J以物质的量比1∶1反应生成功能高分子材料K,K的结构简式为。
(4)已知:
C与E以物质的量比1∶1混合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5)L是B的同分异构体,L符合下列条件的结构有种(不考虑立体结构)。①与B具有相同的官能团;②遇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答案】
(1) 乙醇(2分)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2分)
(2)羟基、羧基(2分)
(3分)
(3)(2分)
(4)(2分)
(5)15(3分)
【解析】由信息①知,A分子含有酚羟基,两个取代基在苯环的对位。I能和钠反应,说明I为CH3CH2OH,J为CH3CHO。由H的结构简式逆推E分子中氯原子的位置。由此推知几种有机物结构简式如下:
(1)I为乙醇,J为乙醛。G发生分子间酯化反应生成H,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2)B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羟基、羧基,其中含氧官能团只有2种。E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F,包括水解反应和中和反应。
(3)类似苯酚与甲醛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
(4)由已知条件知,C和E发生取代反应。
(5)L含有羟基、碳碳双键和羧基。分两种情况讨论:
第1种情况,只含2个取代基。则有2种组合:
-OH、-CH=CHCOOH,除去B本身外,还有2种结构;-OH、-C(COOH)=CH2,有3种结构。第2种情况,含3个取代基:-OH、-CH=CH2、-COOH,先写两取代基的结构有3种,再用第三个取代基取代一个氢原子得10种结构。
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15种。
3(16分)二氧化锰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锌—锰碱性电池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电池的总反应式为
Zn(s)+2MnO2(s)+2H2O(l)===Zn(OH)2(s)+2MnOOH(s)。
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2)某学习小组拟以废旧干电池为原料制取锰,简易流程如下:
①加入浓盐酸溶于废旧电池内黑色物质过程中保持通风,其原因是。
②从产品纯度、环保等角度考虑,X宜选择(填代号)。
A.焦炭 B.铝 C.氢气 D.一氧化碳
③写出碳酸锰在空气中灼烧生成四氧化三锰的化学方程式。
(3)电解硫酸锰溶液法制锰又叫湿法冶锰。以菱锰矿(主要成份是MnCO3,主要杂质是Fe2+、Co2+、Ni2+)为原料制备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NiS 、CoS均难溶于水。部分氢氧化物的pH如下表:(若某离子浓度小于等于10-5mol·L-1,则认为完全沉淀)
物质
Fe(OH)2
Ni(OH)2
Co(OH)2
Mn(OH)2
Fe(OH)3
开始沉淀pH
7.5
7.7
7.6
8.3
2.7
完全沉淀pH
9.7
8.4
8.2
9.8
3.8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入二氧化锰的作用。
②加入氨水调节浸出槽中溶液的pH范围:。
③弃渣B可能含有的物质为。
④电解槽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答案】
(1)MnO2+H2O+e-=MnOOH+OH-(2分)
(2)①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会产生有毒的氯气(2分)② C(1分)
③6MnCO3+O22Mn3O4+6CO2(3分)
(3)①MnO2+4H++2Fe2+=2Fe3++Mn2++2H2O(2分)
②3.8≤pH<8.3(2分)
③NiS、CoS(2分)
④Mn2++2e-=Mn(2分)
【解析】
(1)根据电池反应式直接写出正极反应式,或写出负极反应式:Zn-2e-+2OH-=Zn(OH)2;
电池反应式减去负极反应式得正极反应式MnO2+H2O+e-=MnOOH+OH-。
(2)①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产生氯气,氯气是有毒气体。故用浓盐酸溶解二氧化锰时要保持通风,避免中毒。②焦炭、铝还原四氧化三锰时产品中混有固体杂质,CO有毒,易污染环境。宜用氢气还原四氧化三锰。③碳酸锰在空气中灼烧时有氧气参与反应。
(3)①根据几种离子沉淀的pH数据知,氢氧化亚铁沉淀过程中,氢氧化锰已开始沉淀,因此,要将亚铁离子转化成铁离子。②在此pH范围内Co2+、Ni2+可能没有完全沉淀,加入硫化铵溶液用于沉淀多余Co2+、Ni2+。用惰性电极材料电解硫酸锰溶液时,阴极上锰离子发生还原反应,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2H2O -4e-=4H++O2↑,阳极区生成了硫酸,硫酸循环使用。
4(16分)CuCl2、CuCl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地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实验室中以粗铜(含杂质Fe)为原料,一种制备铜的氯化物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装置进行反应①,导管a通入氯气
(夹持仪器和加热装置省略)。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铜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流程中固体K溶于稀盐酸的目的是。
试剂X、固体J的物质分别为。
a.NaOH Fe(OH)3 b.NH3·H2O Fe(OH)2
c.CuO Fe(OH)3d.CuSO4 Cu(OH)2
(3)反应②是向溶液2中通入一定量的SO2,加热一段时间
后生成CuCl白色沉淀。写出制备CuCl的离子方程式 。
(4)反应后,如图盛有NaOH溶液的广口瓶中溶液具有漂白、消毒作用,若用钢铁(含Fe、C)制品盛装该溶液会发生电化学腐蚀,钢铁制品表面生成红褐色沉淀,溶液会失去漂白、杀菌消毒功效。该红褐色沉淀的主要化学式是。该腐蚀过程的正极反应式为。
(5)以石墨为电极,电解CuCl2溶液时发现阴极上也会有部分CuCl析出,写出此过程中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答案】
(1)试管内有棕色烟产生(1分);Cu+Cl2CuCl2(2分)
(2)避免Cu2+水解(2分); c (2分)
(3)2Cu2++2Cl-+SO2+2H2O=2CuCl↓+SO42-+4H+(3分)
(4)Fe(OH)3(1分)ClO-+2e-+H2O=Cl-+2OH-(3分)
(5)Cu2++e-+Cl-=CuCl(2分)
【解析】
(1)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氯化铜烟。(2)铜盐水解生成氢氧化铜,保持溶液呈强酸性,避免铜元素损失。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加入氧化铜促进铁离子水解,过滤除去。(3)铜离子是氧化剂,SO2是还原剂,生成CuCl和SO42-。(4)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生成有次氯酸钠,生铁在次氯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碳等杂质为正极,铁为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O-+2e-+H2O=Cl-+2OH-(5)Cu2+在阴极上得电子,铜元素的化合价可以降至+1价、0价。
5(17分)碳素利用是环保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
I.某研究小组现将三组CO(g)与H2O(g)的混合气体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 △H<0,得到如下数据:
实验组
温度/℃
起始量(mol)
平衡量(mol)
达到平衡所
需要时间/min
CO(g)
H2O(g)
CO2(g)
H2(g)
I
800
2
2
x
1
5
II
900
1
2
0.5
0.5
T1
III
900
2
2
a
a
T2
(1)实验I中,前5min的反应速率υ(CO2)=。
(2)下列能判断在800℃实验条件下CO(g)与H2O(g)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B.n2(H2)= n(H2O)·n(CO)
C.混合气体密度不变D.υ正(CO) =υ逆(CO2)
(3)实验II和III中CO的平衡转化率:αII(CO)αIII(CO) (填:>、<或=,下同) ,T1T2,a=(填精确数值)。
(4)若实验Ⅲ的容器改为在绝热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测得H2
O(g)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b点υ正υ逆(填“<”、“=”或“>”),t3~t4时刻,H2O(g)的转化率H2O%降低的原因是。
(5)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
甲醇/空气碱性燃料电池中,
消耗32g甲醇,电池中有转移4.5 mol电子。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该电池中电流效率为。
(电流效率η=100%)
【答案】
(1)0.1mol•L-1•min-1(1分)
(2)BD(2分)
(3)>(2分);﹤(1分); -1(2分)
(4)>(2分)该反应达到平衡后,因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反应容器为绝热容器,故容器内温度升高,反应逆向进行(3分)
(5)CH3OH-6e-+8OH-=CO32-+11H2O(2分)75%(2分)
【解析】
(2)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压强始终不变,A项错误。该条件下平衡常数为1,B项正确;恒容条件下,反应物和产物都是气体,密度始终不变,C项错误。CO、CO2的正反应速率相等,转化成CO2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D项正确。
(3)相同温度下,增加CO浓度,CO的转化率降低。根据相同温度下平衡常数不变可计算。
(4)b点未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至相等,即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5)甲醇在负极上发生氧化生成碳酸盐,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32-+11H2O
n(CH3OH)=1mol,n(e-)=6mol,η=100%=75%
6.(17分)磺酰氯(SO2Cl2)和亚硫酰氯(SOCl2)均是实验室常见试剂。
已知: SO2Cl2(g)SO2(g) + Cl2(g) K1 △H=a kJ/mol (Ⅰ)
SO₂(g) +Cl₂(g)+ SCl₂(g)2SOCl₂(g) K2△H=b kJ/mol (Ⅱ)
(1)反应:SO2Cl2(g)+ SCl₂(g) 2SOCl2(g)的平衡常数K = (用K1、K2表示),该反应
△H= kJ/mol(用a、b表示)。
(2)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Ⅰ)的影响,以13.5 g SO2Cl2充入2.0L的烧瓶中,在101kPa 375K时,10min达到平衡,平衡时SO2Cl2转化率为0.80,则0~10minCl2的平衡反应速率为,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kPa,该温度的平衡常数为;若要减小SO2Cl2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列举一种)。
(3)磺酰氯对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发生泄漏时,实验室可用足量NaOH固体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亚硫酰氯溶于水的离子方程式为。
(4)一定量的Cl2用稀NaOH溶液吸收,若恰好反应,则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已知常温时次氯酸的Ka=2.510-8则该温度下NaClO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
Kb= mol·L-1
29.(1)K1·K2 ;a+b
(2)0.004mol·L-1·min-1;181.8kPa;0.16mol·L-1;增大压强(或缩小容器体积)
(3)SO2Cl2+4NaOH = Na2SO4 + 2NaCl + 2H2O;SOCl2 + H2O = SO2↑+ 2H++2Cl-
(4)c(Na+)>c(Cl-)>c(ClO-)>c(OH-)>c(H+);410-7
【解析】(1)SO2Cl2(g)+ SCl₂(g) 2SOCl2(g) 是由(Ⅰ)、(Ⅱ)相加得到,故平衡常数为两之积,反应热为两者之和。
(2)生成Cl2的物质的量为0.08mol,其浓度为0.04mol,故速率为0.004mol·L-1·min-1;平衡时总物质的量为:0.02mol+0.08mol+0.08mol=0.18mol,故平衡时压强为:0.18mol/0.1mol101kPa=181.8kPa;;若要减小转化率,可通过缩小容器体积即增大加压强的方法,也可起始时再容器中同时充入SO2Cl2和Cl2或SO2。
(3)SO2Cl2中硫为+6价,氯为-1,氢氧化钠足量时生成硫酸盐和盐酸盐;SOCl2中硫为+4价,水解生成SO2及HCl。(4)Cl2+ 2NaOH = NaCl + NaClO+H2O,显然c(Na+)最大,考虑到ClO-水解显碱性,故c(Cl-)>c(ClO-),c(OH-)>c(H+);HClO的电离常数与ClO-之积等于水的离子积,故Kb=Kw/Ka=410-7。
7.(17分)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1)将CO2与焦炭作用生成CO,CO可用于炼铁等。
已知:①Fe2O3(s)+3C(s,石墨)=2Fe(s)+3CO(g)ΔH1=+489.0 kJ·mol-1
②C(s,石墨)+CO2(g)=2CO(g)ΔH 2=+172.5 kJ·mol-1
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二氧化碳合成甲醇是碳减排的新方向,将CO2转化为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2(g)+3H2(g)CH3OH(g)+H2O(g) ΔH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②取一定体积CO2和H2的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3),加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该反应的ΔH(填“>”、“<”或“=”,下同)0。
③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曲线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关系为KⅠKⅡ。
(3)以CO2为原料还可以合成多种物质。
①工业上尿素[CO(NH2)2]由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其反应方程式为。开始以氨碳比
=3进行反应,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60%,则NH3的平衡转化率为。
②用硫酸溶液作电解质进行电解,CO2在电极上可转化为甲烷,该电极反应的方程式为。
③ 将足量CO2通入饱和氨水中可得氮肥NH4HCO3,已知常温下一水合氨Kb=1.810-5,碳酸一级电离常数Ka=4.310-7,则NH4HCO3溶液呈(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答案:(1)Fe2O3(s)+3CO(g)=2Fe(s)+3CO2(g) ΔH=-28.5 kJ·mol-1(2分)
(2)①(2分) ②<(2分) ③>(2分)
(3)①2NH3+CO2CO(NH2)2+H2O(3分);40 %(2分)
②CO2+8e-+8H+=CH4+2H2O(2分)
③ 碱性(2分)
解析:(1) ①-②3,整理可得Fe2O3(s)+3CO(g)=2Fe(s)+3CO2(g) ΔH=-28.5 kJ·mol-1。(2)①化学平衡常数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种生成物浓度的幂指数的乘积与各种反应物浓度的幂指数的乘积的比。对该反应来说,K=;②由甲醇的体积分数φ(CH3OH)与反应温度T的关系图示可知: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甲醇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方向为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ΔH<0;③曲线Ⅱ比I先达到平衡。说明温度温度曲线Ⅱ>I。由于温度高,CH3OH含量低,说明化学平衡常数KⅠ>KⅡ;(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CO2和NH3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CO(NH2)2]的反应方程式为2NH3+CO2CO(NH2)2+H2O。=3,假设n(CO2)=amol,则n(NH3)=3amol。由于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60%,所以反应消耗的n(CO2)=0.6amol,根据方程式中二者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反应的NH3的物质的量n(NH3)=1.2amol。所以氨气的转化率为(1.2amol÷3amol)100%=40%;②用硫酸溶液作电解质进行电解,CO2在电极上可转化为甲烷,则根据题意可得:该电极反应的方程式为CO2+8e-+8H+=CH4+2H2O;③据电离常数可知HCO3-水解强于NH4+水解,故显弱碱性。
8.(14分)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是一种浅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是生产锂电池的原材料,也常用作分析试剂及显影剂等,其制备流程如下:
(1)配制(NH4)2Fe(SO4)2·6H2O溶液时,需加少量硫酸,目的是。
(2)沉淀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盛有草酸亚铁晶体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振荡,发现溶液的颜色由紫红色变为棕黄色,同时有气体生成。这说明草酸亚铁晶体具有_________(填
“氧化”或“还原”)性。若反应中消耗1mol FeC2O4·2H2O,则参加反应的n(KMnO4)为__________。
(4)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K3[Fe(C3O4 )3]·3H2O
(5)称取3.60g草酸亚铁晶体(摩尔质量是180g·mol-1)用热重法对其进行热分解,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过程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300℃时剩余固体是铁的一种氧化物,试通过计算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抑制Fe2+水解(2分)
(2)(NH4)2Fe(SO4)2+H2C2O4+2H2O=FeC2O4·2H2O↓+H2SO4+(NH4)2SO4(3分)
(3)还原(1分);0.6 mol(2分)
(4)①FeC2O4·2H2OFeC2O4+2H2O(2分)②Fe2O3(过程见解析)(4分)
解析:(4)①通过剩余固体的质量可知,过程Ⅰ发生的反应是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失去结晶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2O4·2H2OFeC2O4+2H2O Fe2O3;②草酸亚铁晶体中的铁元素质量为3.6g100%=1.12g,n(Fe)=0.02mol,草酸亚铁晶体中的铁元素完全转化到氧化物中,故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0g-1.12g=0.48g,n(O)=0.03mol该氧化物中,因此其化学式为Fe2O3。
9.(15分)某兴趣小组拟制备氯气并验证其一系列性质。
Ⅰ.【查阅资料】
①当溴水浓度较小时,溶液颜色与氯水相似也呈黄色。
②硫代硫酸钠溶液在工业上可作为脱氯剂 。
Ⅱ.【性质验证】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
a
干燥有色布条
Na2S2O3溶液
F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仪器a的名称是;装置CⅡ处加的试剂可以是(选填下列字母编号)。
A.碱石灰 B.硅胶 C.浓硫酸 D.无水氯化钙
(2)装置B的作用有。
(3)写出装置F中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Ⅲ.【探究与反思】
(1)上图中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有同学认为该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其理由是。该组的同学思考后将上述D、E、F装置改为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打开弹簧夹,缓缓通入氯气
②当a和b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③当a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停止通氯气。
④___。
(2)设计步骤③的实验思想是。
(3)步骤④的操作是。
9.Ⅱ.(1)长颈漏斗(1分);BD (2分) (2)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并作安全瓶(2分)
(3)S2O32-+4Cl2 +5H2O = 2SO42-+8Cl-+10H+(2分)
Ⅲ.(1)未排除Cl2对溴、碘的非金属性的强弱实验的干扰(2分)
(2)对比实验思想(2分)
(3)打开活塞d,将少量b中溶液滴入c中,关闭活塞d,取下试管c震荡(2分)
【解析】装置A中放入二氧化锰、分液漏斗中放入浓盐酸,加热产生的氯气通入饱和食盐水除去其中的氯化氢气体,然后通入C,Ⅰ、Ⅲ处放干燥的有色布条,Ⅱ放入固体粒状干燥剂,但不能是碱性干燥剂,否则会吸收氯气,可观察到Ⅰ处布条褪色,Ⅲ处不褪色,氯气通入漏斗D中,溶液变橙色,再滴入KI溶液与苯的分层的液体中,苯层呈紫色,最后多余的氯气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吸收,Na2S2O3中硫显+2价,被氯气氧化SO42-;为排除氯气对其溴碘检验的干拢,可进行对比实验。
10(15分)【定量实验设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获得晶体M的制备原理,他们进行如下探究:
【制备晶体】
以CrCl2•4H2O、过氧化氢、液氨、氯化铵固体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晶体M。
(1)溶液中分离出晶体M的操作包括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
他们用冰水和饱和食盐水的混合物洗涤晶体M,其目的是。
制备过程中需要加热,但是,温度过高造成的后果是。
【测定组成】
为了测定M晶体组成,他们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仪器和固定仪器省略)。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氨的测定:精确称M晶体,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20% 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溶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一定量的盐酸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一定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一定体积的NaOH溶液。
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a g样品M溶于蒸馏水,配成100 mL溶液。量取25.00 mL配制的溶液用c mol·L-1AgNO3标准溶液滴定,滴加3滴0.01 mol·L-1K2CrO4溶液(作指示剂),至出现砖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消耗AgNO3溶液为b mL。
(2)安全管的作用是。
(3)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氯化氢,部分操作步骤是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用蒸馏水洗涤、、排滴定管尖嘴的气泡、 、滴定、读数、记录并处理数据;下列操作或情况会使测定样品中NH3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填代号)。
A.装置气密性不好 B.用酚酞作指示剂
C.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D.滴定时NaOH溶液外溅
(4)已知:硝酸银热稳定性差;Ksp(Ag2CrO4)=1.1210-12,Ksp(AgCl)=1.810-10
选择棕色滴定管盛装标准浓度的硝酸银溶液,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
c(CrO42-)为2.810-3 mol·L-1,则c(Ag+)=。
(5)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列出样品M中氯元素质量分数计算式。
如果滴加K2CrO4溶液过多,测得结果会(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6)经测定,晶体M中铬、氨和氯的质量之比为104∶136∶213。写出制备M晶体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降低晶体溶解度(1分)加快双氧水分解和液氨挥发(1分)
(2)平衡气压(1分)
(3)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1分)
调节碱式滴定管内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以下(1分)C(2分)
(4)2.010-5mol·L-1(2分)
(5)100%(2分)偏低(2分)
(6)2CrCl2+H2O2+6NH3+2NH4Cl2Cr(NH3)4Cl3+2H2O(2分)
【解析】
(1)晶体析出后过滤得到晶体,用冰饱和食盐水洗涤晶体,目的是减少晶体M溶解量。
双氧水受热易分解、液氨易挥发,加热温度过高,导致反应物损失。
(2)A装置用于提供水蒸汽,需要加热。导管起平衡气压作用。
(3)滴定管经检漏之后,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润洗、调节液面至0刻度及0刻度以下才能读数,因为滴定管0刻度在上方。A项,装置漏气,部分氨气扩散了,测定的NH3质量分数偏低,错误。B项,强碱滴定强酸可以选择甲基橙作或酚酞作指示剂,不会导致误差,错误。C项,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读数小于实际体积,测定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小,NH3质量分数偏高,正确。D项,滴定液外溅,导致测得剩余盐酸体积偏大,NH3质量分数偏小,错误。故答案选C。
(4)硝酸银易分解,类似浓硝酸,应选择棕色滴定管盛装硝酸银溶液。
Ksp(Ag2CrO4)=c2(Ag+)•c(CrO42-),c(Ag+)==mol·L-1=
2.010-5mol·L-1。
(5)Ag++Cl-=AgCl(s),ω(Cl)=100%,计算式就是计算结果的过程表达式,不化简。在计算式中要带各物理量的单位,且数据取自题目中,体现思维过程。由铬酸银、氯化银的溶度积知,铬酸银的溶解度比氯化银稍大一些。如果滴加铬酸钾溶液过多,会提前生成铬酸银,即氯离子没有完全转化成氯化银,导致提前指示终点,测得氯元素质量分数偏低。
(6)n(Cr)∶n(NH3)∶n(Cl)=∶∶=1∶4∶3,M的化学式为Cr(NH3)4Cl3。M中铬元素化合价为+3,化学方程式为2CrCl2+H2O2+6NH3+2NH4Cl2Cr(NH3)4Cl3+2H2O
理综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O:16S:32Cl:35.5V:51Mn: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
本卷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科学家研制的纳米四氧化三铁是一种在核磁共振造影及医药上有广泛用途的晶体材料,其生产过程的部分流程为FeCl3‧6H2OFeOOH纳米四氧化三铁。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纳米四氧化三铁分散在水中形成胶体分散系
B.在反应①中环丙胺是一种有机物
C.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6FeOOH+CO==2Fe3O4+3H2O+CO2
D.纳米四氧化三铁生产过程中的反应①和②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A项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大小在1~100nm,分散在水中是是胶体分散系;B项环丙胺的官能团是氨基,属于烃的含氮衍生物;C项化学方程式根据生产流程分析是合理的;D项根据化合价可知FeCl3‧6H2O转变成FeOOH化合价不变,反应①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以下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
A.粗盐溶液提纯,选①和②
B.苯的硝化反应后提取硝基苯,选③
C.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选④
D.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选⑤
【答案】C
【解析】A项粗盐溶液提纯先过滤再蒸发结晶;B项苯的硝化反应产物硝基苯的提取用水洗后分液;C项分离Na2CO3溶液和CH3COOC2H5,因为CH3COOC2H5不溶于Na2CO3溶液,只需要分液就可以实现两者的分离;D项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以洗去HCl,使之转化为CO2,同时不损失CO2。
.下列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B.银氨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Ag(NH3)2]++OH-+3H++Cl-AgCl↓+2NH4++H2O
C.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NO3-Ag++NO↑+H2O
D.将少量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SO2+2ClO-+H2OSO32-+2HClO
【答案】B
【解析】A项过量的稀氨水不能溶解Al(OH)3生成AlO2―;B项碱性条件下氨水可以溶解氯化银,而酸性条件下盐酸则可以破坏[Ag(NH3)2]+生成AgCl沉淀;C项配平不正确;D项SO2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而ClO―和HClO均有较强的氧化性,会氧化生成SO42―。
.在5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M(g)和N(g),发生反应M(g)+N(g)P(g)+Q(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
平衡物质的量
n(M)
n(N)
n(p)
①
350
0.8
0.20
0.18
②
400
0.2
0.80
0.16
③
400
0.4
0.60
x
④
450
0.2
0.30
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第5min测得n(P)=0.050mol,则0至5min时间内,用Q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Q)=0.010mol·L-1·min-1
B.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C.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M的转化率为60%
D.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y>0.12
【答案】C
【解析】A项在5L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速率为v(Q)=0.002mol·L-1·min-1;B项根据题目所给数据计算可知实验②中平衡常数K=1.0;C项实验③中温度与实验②均为400℃,平衡常数相同,计算可知M的转化率为60%;D项实验①350℃计算可知平衡常数K>1.0,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450℃下反应④的平衡常数K<1.0,则y<0.12。
.钠碱循环法用于脱除烟气中的SO2,Na2SO3溶液用作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需送至电解槽再生。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上述过程(不考虑温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槽左侧电极连接外电源正极,右侧电极连接外电源负极
B.HSO3―在阴极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式为:HSO3―+H2O―2e―==SO42―+3H+
C.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与c(HSO3―)/c(SO32―)的大小成反比
D.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满足:c(Na+)=c(SO32―)+c(HSO3―)
【答案】C
【解析】A、B项电解槽左侧为阴极,接外电源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电解槽右侧为阳极,接外电源正极,电极反应式为:HSO3―+H2O―2e―==SO42―+3H+;C项根据HSO3―的电离常数表达式可知pH与c(HSO3―)/c(SO32―)成反比;D项根据电荷守恒有:c(Na+)+c(H+)=2c(SO32―)+c(HSO3―)+c(OH―),中性时c(H+)=c(OH―),则c(Na+)=2c(SO32―)+c(HSO3―)。
.在材料科学中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的金属钒(V),科研人员最新研制的离子交换法回收钒的新工艺中,经过热重分析测得:NH4VO3在焙烧过程中,固体质量的减少值(纵坐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H4VO3的摩尔质量为117
B.钒是第四周期VA族元素
C.NH4VO3焙烧分解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接近400℃)时发生的反应为:2NH4VO3V2O5+H2O+2NH3↑
D.NH4VO3焙烧过程中先分解失去NH3,再分解失去H2O
【答案】D
【解析】A项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1;B项V为第四周期ⅤB族;C、D项,根据热重分析实验图像数据可知,NH4VO3在200℃和400℃时质量损失接近2﹕1,表明NH4VO3在200℃先分解生成NH3和HVO3,而后在400℃分解产生H2O和V2O5。
.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推理”的思维分析方法,但有时得出的结论并不合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同一主族的碳族元素氢化物沸点:CH4<SiH4,则同一主族的氮族元素氢化物沸点也有:NH3<PH3
B.配制浓度均为0.1mol·L-1的H3PO4和H2SO4溶液,分别测其pH,若H3PO4溶液的pH大于H2SO4溶液,可推出元素的非金属性:S>P
C.苯发生硝化反应主要产物是一硝基取代苯,则苯的同系物甲苯发生硝化反应的主要产物一定也是一硝基取代甲苯
D.加热蒸发食盐水可以得到NaCl晶体,加热蒸发氯化铝溶液也可以得到AlCl3晶体
【答案】B
【解析】A项中的NH3由于存在分子间氢键,所以沸点反常,NH3学点高于PH3;B项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则非金属越强;C项由于甲基对苯环的活化作用,甲苯硝化反应的主要产物是三硝基甲苯;D项加热蒸发氯化铝溶液时,会促进氯化铝的水解,得不到氯化铝晶体。
.(14分)A、B、C、D、E一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B元素的基态原子核外3个能级上有电子且每个能级上电子数相等,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E元素的电负性是该周期中最大的。
(1)写出E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3)D和E形成一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4)A、B、C三种元素形成一种有18个电子的分子,该分子的分子式是,该分子组成的物质沸点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5)B和C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B3C2是一种在常温下有恶臭的气体,其分子中每个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则B3C2的结构式是,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型。
(6)已知B(s)+C2(g)=== BC2(g) △H1=―a kJ·mol-1 ,2D(s)+C2(g)=== 2DC(s)
ΔH2=-bkJ·mol-1,则1molD在DC2中完全燃烧放出热量kJ。
【答案】(14分)
(1)1s22s22p63s23p5(2分)
(2)Mg>C>O>H(2分)
(3)(2分)
(4)CH4O(1分,写出结构简式CH3OH不得分) 甲醇分子间形成了氢键(2分)
(5)O=C=C=C=O(2分) 直线(1分)
(6)(2分)
【解析】A:HB:CC:OD:MgE:Cl
(1)根据构造原理,Cl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5。
(2)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变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MgCl2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中Mg失去两个电子。
(4)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分子式和结构简式的了解与区分,甲醇中存在羟基,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
(5)考查学生对分子结构的掌握,并能根据共价键参数分析分子结构。
(6)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由所给条件可以写出:2Mg(s)+CO2(g)C(s)+2MgO(s);ΔH=(a-b)kJ·mol-1,但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1molMg在CO2中完全燃烧放热为 kJ。
.(15分)甲苯及其卤化物是有机化工的基本原料,由它出发可制造某些香料、药物及广泛应用于印刷,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B,E。
(2)B→C的反应类型:,E→F的反应类型:。
(3)完成化学方程式:甲苯→A:。
(4)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
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 ②分子中含有两个苯基 ③分子中的两个苯基不直接相连
、、、。
(5)对于上述各物质的转化关系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物D中含有的官能团是氯原子、羰基和苯基
B.有机物D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且峰的面积比为6∶2∶2∶1∶1
C.有机物H能在氢氧化钠中发生水解
D.F制取G的反应过程为HCN对醛基的加成
【答案】(15分)
(1)(每空2分,共4分)
(2)取代反应(1分) 氧化反应(1分)
(3)(2分)
(4)、、、(每空1分,共4分)
(5)BCD(3分,漏选一个扣1分,错选不得分)
【解析】根据有机物的合成路线,可以分析出,产生甲苯在氯化铁催化下发生苯环上甲基对位的取代,故A为;在光照条件下,A发生甲基上的氯代,故B为;根据后面的产物可知,C为B侧链上的氯被氰基取代,则C为,然后C在氢氧化钠碱性条件下氰基的α-H被异丙基取代。另外根据产物H的结构和E的分子式可以推知,E的结构简式为;根据F的分子式可以分析得知,E在催化剂条件下侧链甲基被氧化为醛基,F为;F和HCN加成得到G,G为。
.(14分)我国对水质的重视程度逐年提升,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历经多次修订,饮用水卫生标准大幅提高至现在的106项。城市居民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来源是自来水,而生产自来水的流程如图所示。
(1)当今人类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起来越强,但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种和多起与水有关的污染,请你写出三个与水污染有关的名词、、。
(2)化学式为[Al2(OH)nCl8-n]m的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其中n可取1到5中间的任何整数,m为小于等于10的整数。聚合氯化铝作为混凝剂处理水时它在水中最终生成沉淀(填化学式)。
(3)二氧化氯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可替代氯气用做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目表示)是氯气的倍,下列物质中(填写序号)也可以作为氯气的代用品。
①NH3(液)②K2FeO4③SO2④O3
(4)测定水中的溶解氧的方法:量取20mL水样,迅速加入MgSO4和KOH的混合溶液,再加入KI溶液,立即塞好塞子,振荡使其完全反应。打开塞子,迅速加入适量H2SO4溶液,此时有碘单质生成。用0.0150mol·L-1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碘,消耗10.00mLNa2S2O3溶液。已知在碱性溶液中,氧气能迅速氧化Mn2+,生成物MgO(OH)2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本身重新还原为Mn2+。上述过程发生的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①2Mn2++4OH―+O2==2MnO(OH)2
②
③I2+2S2O32―=== 2I―+S4O62―
水中的溶解氧量为(以mg·L-1为单位)。
【答案】(14分)
(1)水华 赤潮 水体富营养化 水俣病 骨痛痛等其他合理答案(任选三个,每个1分,共3分,漏写一个扣一分,错写不扣分)
(2)Al(OH)3(1分)
(3)2.63(2分) ②④(2分,漏选一个扣一分,错选不得分)
(4)MnO(OH)2+2I―+4H+==I2+Mn2++3H2O(3分) 60(3分)
【解析】
(1)此是为开放性试题,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水污染有关的化学常识的了解。
(2)[Al2(OH)nCl8-n]m]在水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铝。
(3)Cl2和ClO2的还原产物都是Cl―,Cl2→2Cl―得2e―,若得到10mole―,需要Cl2的质量为:71g×5=355g。ClO2→Cl―得5e―,若得到10mole―,需要ClO2的质量为67.5g×2=135g。m(Cl2)/m(ClO2)=355g/135g=2.63,即相同质量的氯气和二氧化氯消毒时,二氧化氯消毒的效率是Cl2的2.63倍。使用氯气和二氧化氯消毒,是因为其具有强氧化性,所以能替代氯气用于消毒的物质是K2FeO4,铁为+6价,所以K2FeO4具有强氧化性,或者臭氧,臭氧也具有强氧化性,其他2种物质一般不作氧化剂,所以最佳选择是②④。
(4)MnO(OH)2在酸性条件下氧化I―生成I2,而自身被还原为Mn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书写出离子方程式MnO(OH)2+2I―+4H+==I2+Mn2++3H2O;由所给化学方程式可得氧气与Na2S2O3的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为:O2~4S2O32―,已知n(S2O32―)=0.0150mol·L-1×0.010L=1.5×10―4mol,则n(O2)=×1.5×10―4mol =3.75×10―5mol,(O2)=3.75×10―5mol×32g·mol-1=1.2×10―3mol=1.2mg,则水中的溶解氧量为=60mg·L-1
.(15分)2014年冬天某校化学课外学习小组在实验探究中发现将镁粉投入到氯化铵溶液中,两者立即发生反应,产生了大量的气泡,经检验其中含有两种气体,一种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生成的气体可能为和(填化学式)。
(1)①请你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法检验上述实验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②实验开始时用校准过后的pH传感器测定纯水的pH,发现纯水的pH总是约在7.30左右,请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③探究实验中0.2mol·L-1的氯化铵溶液pH为5.90,请用离子方程式表明该数据的原因
。
(2)活动小组的同学对实验能产生这两种气体的原因进行了假设,请你完成下面的假设。
假设一:;
假设二:是氯化铵溶液中的铵根离子造成的。
实验探究选用了三种溶液:氯化铵溶液、盐酸溶液、醋酸铵溶液,分别和镁粉进行反应,实验过程、现象和实验图像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过程
现象
实验图像
实验一:镁与0.2mol·L-1 氯化铵溶液的反应
反应明显,有气泡产生
实验二:镁与一定浓度的盐酸溶液反应
反应不明显,几乎没有气泡产生
------
实验三:镁与0.2mol·L-1 醋酸铵溶液的反应
反应明显,有气泡产生
实验结果的分析:
①上述探究实验二选用的盐酸为。
a.1mol·L-1 b.pH=1.0mol·L-1 c.0.2mol·L-1 d.pH=5.90
②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对比,你能从中得出什么合理性的结论?
。
【答案】(15分)
H2 NH3(每空1分,共2分,漏写一个扣一分,错写不扣分)
(1)①将红色石蕊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沾在玻璃棒上,伸入试管中液面以上看是否变蓝,如果变蓝,则有氨气生成,若不变蓝,则没有氨气生成(或者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试管口,看是否有白烟生成,如果有白烟生成,则有氨气,如果没有则无氨气生成,答案合理即可)(2分)
②因为冬天气温一般低于25℃,Kw小于1.0×10―14,纯水的pH大于7(2分)
③NH4++H2O)以离子酸不与镁粉反应,说明主要不是氢离子的任用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NH3·H2O+H+(2分)
(2)是氯化铵溶液中的氢离子造成的(2分)
①d(2分) pH相同的盐酸不与镁粉反应,说明主要不是氢离子的作用;而同浓度且呈中性的醋酸铵与镁粉反应,说明主要是铵根离子的作用(其他表述合理也可以)(3分)
【解析】
(1)金属镁投入到NH4Cl
溶液中,根据元素守恒和气体的物理性质,可以推测所生成的气体为氢气和氨气。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检验氨气可用两种方法:将红色石蕊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沾在玻璃棒上,伸入试管中液面以上看是否变蓝,如果变蓝则有氨气生成,若不变蓝,则没有氨气生成;或者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试管口,看是否有白烟生成,如果有白烟生成,则有氨气,如果没有则无氨气生成;根据水的电离影响因素,冬天气温一般较低,水的电离程度低于常温,故pH会比7略大;0.2mol·L-1的氯化铵溶液因为水解显弱酸性;对于金属可以和氯化铵溶液产生这两种气体,猜测应与溶液中的氢离子、铵根离子有关并分别进行假设。设计实验时,应分别选择和0.2mol·L-1氯化铵溶液具有相同浓度氢离子的盐酸和具有相同浓度铵根离子的醋酸铵溶液进行对比探究,最后得出结果为:实验现象主要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