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5.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光、原子试题
1.在核反应方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X是质子,反应过程中质量有亏损
B.X是中子,反应过程中质量有亏损
C.X是电子,反应过程中没有质量亏损
D.X是氦核,反应过程中没有质量亏损
2.在核反应方程式中( D )
A.X是质子,k=9 B.X是质子,k=10
C.X是中子,k=9 D.X是中子,k=10
3.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玻尔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氢原子的光谱
B.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提出了原子的能级假设
D.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4.卢瑟福的粒子散射实验结果表明了
A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B某些原子核容易发生衰变,自身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
C原子的正电部分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体积很小的核上,整个原子很空旷
D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念被打破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加温或加压的方法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B.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后,核内质子数减少4个
C.β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D.α射线的贯穿作用很强,可用来进行工业探伤
6.通过粒子散射实验
A.发现了电子 B.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爱因斯坦建立了质能方程 D.发现某些元素具有天然放射现象
1 -13.61
2 -3.40
3 -1.51
4 -0.85
5 -0.54
∞ 0
n E/eV
图3
7.图3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大量能量为12.76eV的光子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氢原子发射出不同波长的光波,其中最多包含有几种不同波长的光波?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8. 下列与粒子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然放射性现象中产生的射线速度与光速相当,贯穿能力很强
B.(铀238)核放出一个粒子后就变为(钍234)
C.高速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中子,核反应方程为
D.丹麦物理学家玻尔进行了粒子散射实验并首先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9.“轨道电子俘获”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即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核内一个质子变为中子,原子核衰变成一个新核,并且放出一个中微子(其质量小于电子质量且不带电).若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电子的初动量可不计),则
A.生成的新核与衰变前的原予核质量数不相同 B.生成新核的核电荷数增加
C.生成的新核与衰变前的原子核互为同位素 D.生成的新核与中微子的动量大小相等
10.太阳内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4个质子()聚变为1个氦核()的热核反应, 核反应方程是,这个核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已知质子、氦核、X的质量分别为m1、m2、m3,真空中的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方程中的X表示中子() B.方程中的X表示电子()
C.这个核反应中质量亏损Δm=4m1-m2
D.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ΔE=(4m1-m2-2m3)c2
1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中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B.电子衍射现象的发现为物质波理论提供了实验支持
C.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有复杂的结构
D.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
图1
α射线
β射线
γ射线
图2
射线源
钢板
计数器
12.图1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2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伤痕的示意图,则图2的检查中所利用的射线是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三种射线都可以
C
图甲
图乙
13.图甲和图乙所示的是 a、b两束单色光分别用同一单缝装置进行实验,在距装置恒定距离的屏上得到的图样,图甲是a光照射时形成的图样,图乙是b光照射时形成的图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光光子的能量较大
B.在水中a光波长较短
C.甲、乙图样分别为a、b两单色光的干涉图样
D.若用a光照射某金属有光电子逸出,则用b光照射该金属时也有光电子逸出
14.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 a、b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了如图所示的折射现象(α>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光束 b 的频率比光束a 的频率低
B.光束a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光束b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
C.水对光束a 的折射率比水对光束 b的折射率小
D.若光束从水中射向空气,则光束b 的临界角比光束 a 的临界角大
15.已知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用频率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能产生光电子
B.当用频率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C.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时,若频率增大,则逸出功增大
D.当照射光的频率大于时,若频率增大一倍,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一倍
16.在下列四种物理现象之中,能说明同一种介质对不同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的是
A光导纤维传播彩色光信号 B肥皂泡上呈现彩色花纹
C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光 D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
D
17.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波理论,并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B. 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一样,为3×108m/s
C. 经过调幅后的电磁波是横波,经过调频后的电磁波是纵波
D. 红外线是波长为可见光波长还长的电磁波,常用于医院和食品消毒
B
18.1938年哈恩用中子轰击铀核,发现产物中有原子核钡(Ba)、氪(Kr)、中子和一些γ射线。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个实验的核反应方程是U+n→Ba+Kr+n
B. 这是一个核裂变过程,反应后粒子质量之和大于反应前粒子质量之和
C. 这个反应中的释放出的能量可以用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来计算
D. 实验中产生γ射线,其穿透能力极强,比X射线还强很多倍
D
玻璃
19. 如图所示,、两种单色光,平行地射到平板玻璃上,经平板玻璃后射出的光线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线的折射率比光线的折射率大,光线的波长比光线的波长短
B.光线进入玻璃后的传播速度小于光线进入玻璃后的传播速度
C.若光线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光线也一定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D.光线的频率的比光线的频率高,光线光子电量比光线光线光子能量大
C
20.一个介子由一个夸克和一个反d夸克组成,二者的电荷分别是和。如果将夸克按经典带电粒子处理,两夸克间的距离约10-15m,基本电荷e=1.6×10-19C,静电力常量k=9×109 N﹒m2/C2,则介子中两个夸克的库仑力约为
A.5×10-14N B.5×105N C.50N D.5×1020N
C
21.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中子轰击重核发生的裂变反应。在众多的裂变反应中,有一种反应方程为,其中X为某种粒子,a为X的个数,则
A.X为中子,a=2 B.X为中子,a=3
C.X为质子,a=2 D.X为质子,a=3
B
22.正负电子对撞后湮灭生成两个频率相同的光子。已知普朗克常数为h,电子质量为m,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在折射率为的水中,这种频率的光波长为
A. B.
C. D.
A
23.下列各核反应方程中,符号“X”表示中子的是
A.
B.
C.
D.
A
24.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狭义相对论基本结论的是
A.光子的能量E与光的频率ν成正比,即E=hν
B.物体的质量随着其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C.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时间间隔具有相对性
D.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长度具有相对性
a
b
c
A
25.如图所示,一细束平行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解为互相分离的a、b、c三束单色光。比较a、b、c三束光,可知
A.当它们在真空中传播时,c光的波长最长
B.当它们在玻璃中传播时,c光的速度最大
C.若它们都从玻璃射向空气,c光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最大
D.若它们都能使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c光照射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大
D
26.由红光和紫光组成的复合光束,从某种介质射到介质和真空的界面后,光的路径可能是下面图中的
B
A
复合光
复合光
介质
红光
介质
复合光
紫光
复合光
介质
紫光
红光
C
复合光
介质
红光
紫光
D
复合光
A
27.一块含(铀238)的矿石质量为M,其中U的质量为m。已知的半衰期为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时间2T后这块矿石中基本不再含有了
B.经过时间2T后矿石中的有发生了衰变
C.经过时间2T后该矿石的质量剩下
D.经过时间3T后矿石中的质量还剩
D
2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的衍射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B.光电效应现象说明了光具有粒子性
C.在电磁波谱中,波长很短的γ光子只具有粒子性
D.光在任何介质中的速度都相同是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之一
B
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电子的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少
B.氢原子被激发后发出的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大于紫外线光子的能量
C.α射线是由原子核内放射出的氦核,与β射线和γ射线相比它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
D.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随温度或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A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横波和纵波都能发生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
B.任何金属在可见光照射下都会发射光电子
C.一切物体都可辐射红外线
D.任何频率的光照射基态的氢原子都可使其达到激发态
14.原子核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
A.α衰变、β衷变和β衰变 B.β衰变、α衷变和β衰变
C.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
A
1.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
(A)a粒子的散射实验 (B)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C)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D)质子的发现
【答案】A.
20.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色光1的波长小于单色光2的波长
B. 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2 的传播速度
C. 单色光1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小于单色光2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
D. 单色光1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2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
【答案】AD
14.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答案】AC
14.对于红、黄、绿、蓝四种单色光,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相同介质中,绿光的折射率最大 B.红光的频率最高
C.在相同介质中,蓝光的波长最短 D.黄光光子的能量最小
【答案】C
15.太阳因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同时其质量不断减少。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能量约为4×1026 J,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太阳每秒钟减少的质量最接近
A.1036 kg B.1018 kg C.1013 kg D.109 kg
【答案】D
1.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 )
(A)a粒子的散射实验 (B)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C)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 (D)质子的发现
【答案】A.
4.现已建成的核电站发电的能量来自于( )
(A)天然放射性元素放出的能量 (B)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能量
(C)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 (D)化学反应放出的能量
【答案】C
8.某放射性元素经过114天有7/8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该元素的半衰期为( )
(A)11.4天 (B)7.6天 (C)5.7天 (D)3.8天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