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7.00 KB
  • 2021-05-13 发布

最后一讲对学生高考前的培训

  • 2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对学生高考前的培训 一、 考前心态调整和注意事项 主要介绍考前心态的调整和考试用品以及有关证件的准备。‎ 1、 考前要保湿情绪的问题,避免情绪的剧烈起伏,尽量做到“心如止水”。维持好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存在恋爱关系的同学,一定要把握好自己,不要做出格的事。‎ 2、 准备好高考需要的证件:身份证和准考证。证件的丢失必然会引起情绪上的波动,不利于正常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 ‎3、工具方面的准备:直尺、圆规、小刀、橡皮。把涂改液、修正带收藏好了,不要带进考场。考试中不允许使用修正带和涂改液。‎ 二、 考试中应试技巧和策略 合理考试、程序化考试→高效利用时间→正常、超常发挥。‎ 1、 临近入场前不要饮水,利用口香糖缓解紧张。‎ ‎ 考试前一个小时不要大量喝水,更不要在考场内饮水,大量饮水的时间应该离考试(入场)2个小时左右。考前(入场前5分钟)最后上一次厕所。十年磨一剑,不能让一泡尿给毁了。‎ 2、 考前15分钟的规划。‎ ‎ 考前15分钟开始分发草稿纸,你首先摆放好你的证件和工具,发下草稿纸后,可以在草稿纸上对常用的公式进行再现,为将来答题节约思考的时间,比如可以写一下化学元素周期表,来应对无机推断,可以写一下弹性碰撞的公式和结论等,回忆一下物理学发展简史等。‎ 3、 考前10分钟 ‎ 考前10分钟发放答题卡、条形码,注意检查是否有污损等问题,这段时间内要认真填涂、张贴有关信息,防止出错。‎ 4、 考前5分钟 (1) 发卷调整状态 ‎ 开始发卷的时候,你就要考试调整状态了,深呼吸两次,准备好氧气,也平静一下心情。‎ (2) 检查卷卡 ‎ 要注意卷、卡和桌子上所标注的类型三者是否相一致。座位号为奇数的为 A卡A卷,座位号为偶数的为B卡B卷。(因为监考员发卷任务很重,或者是业务不熟悉,有出错的可能性)‎ ‎ 检查试卷是否有漏印、缺页,印刷不清等问题,如果有问题要及时更换。‎ (1) 通览全卷,制定方案和计划,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 检查无误后,迅速统览全卷,对所涉及的知识点,主要题型,答题顺序,试题的取舍做 到心中有数。‎ ‎ 等卷子发下来后用3分钟的时间进行通览全卷,不要急于做题,一方面监考教师绝对不会允许你做题,你也绝对不敢尝试,违规行为的认定和处理第三条“考试开始信号发出前答题或者考试结束信号发出后继续答题的。”视为违纪行为,取消该科成绩,监考员有权利和义务进行处理,不要尝试。另一方面,过度的兴奋状态下,很容易出现错误的思路,出错的几率很大。‎ 观察一下考察了那些内容,哪些不会(不要着急,有不会的很正常,你都会,不就是省状元了嘛,你不会,别人也不会),哪些题目耗时比较长,对时间的安排和解题顺序有一个初步的计划,对整场考试中哪个时间段做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 (2) 预作第一道题。‎ 最后一分钟,检查一下各种工具,准备好做题,像起跑运动员做好起跑准备一样。你可以开始第一道了,因为你已经平静下来了,铃响时,估计你应该思考好第一道题了,铃响的时候就可以写下答案了。‎ 考场上要分秒必争。‎ 1、 选择题的解答 ‎ 做选择过程,要注意调整好速度,根据对试卷的初步分析以及个人的实际情况,投入合理的时间,力求总分最大化。‎ 2、 选择题的快速复查 ‎ 做好选择后,用一分钟进行快速复查,检查有无明显疏漏,是否有某道题让选择“错误”“不正确”的说法,避免低级错误。把检查放在这里的原因:1、经过检查你都做对了(或者是你认为做对了),这样心里就有底了,面对二卷的时候,你有一个好的心态,平静的心态才可以使思维严密,防止分析题意时出现重大失误。2、到最后,你恐怕来不及检查(对于大多数人),即使你找到错误,想改的时候,铃已经响了或者快要响了,你可能会手抖了,不抖也会很紧张,忙中出错,不但改不对,(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原来的答案擦不干净,比如原来选择的是A,后来改成了B,结果扫描出来成AB了,得,对于单选题,绝对错了,冤不?)可能还会影响下一场的心情。‎ ‎7、选择题答案的涂写 选择题做完后要进行简单的检查,然后要及时进行涂卡,个别没做的可以先涂一个你认为最可能的答案,防止最后忘了或者是没有时间了(铃响以后,监考教师可以不让你继续涂卡)。‎ ‎8、二卷的应对方案 对于二卷,一般按照试卷的顺序来做,试卷的安排是命题专家经过思考的,是有科学性的。大致从前向后就可以了,可以跳过个别题目,不要跳过的太多,跳的次数也不能太多,要尽量减少学科思维转换中产生的干扰,否则会跳乱了思路,耽误了时间,也搞坏了心情。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这个没做呢,那几个也只做了一点,最后的几分钟就懵了,不知所措了,有一种要崩溃的感觉。‎ ‎9、考后的自我评价 对于整套试题,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试题情况等具体情况,舍弃个别题目。如果没做完很正常,不用紧张。‎ ‎10、考后不要交流 考后不回忆、不议论,相信已经考完的一科,你考得很好,这也是把语文放在第一科的良苦用心,它有稳定学生情绪的作用。考完后把头脑中的信息删除,整理大脑空间,用于储存另外的内容。‎ 三、容易引起心理紧张的做法和突发事件及其应对:‎ 1、 频繁看表 ‎ 考试的时候要带上手表,但看表的次数要有所节制,要适宜。看手表次数太多,耽误时间,影响思路,容易造成心理紧张。‎ 2、 不经意使用了修正带 考试中不允许使用修正带、修正液。考试的时候不要带,防止一时心急,忘记了,(当然正常情况下,老师会逐个检查)。不小心用了怎么办?监考教师会协助你处理好的。‎ 3、 饮水和洒水 不要带水进考场。(一般也不允许带)‎ ‎(1)本来紧张的情况下尿液就分泌的很快,如何喝水多的话,你会由于想上厕所,而不能安心答题,‎ 即使允许你去,也会耽误时间的。‎ ‎(2)水杯有可能把试卷弄脏,换卷子是很啰嗦的一件事,手续很多,另外你还要重新抄写,还要重新处理答提卡上的条形码,很麻烦。一旦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本科目的发挥肯定会大打折扣。‎ 1、 忘带证件 ‎ 忘记带证件,或者证件丢失,不要着急,不要急于寻找,可以直接去考场,向监考老师说明情况,是允许答题的。其他的事情,老师们会帮助你们处理的,高考中你就是大爷。‎ 2、 睡眠质量差 ‎ 考前焦虑,这很正常,不要太担心,如果睡不着,你要试着放松,真的睡不着,想想第二天的考试也可以。要尽量放松,这样可能慢慢会睡着的,至少不要影响他人休息。千万不要吃安眠药,第二天脑子不清醒。如果有必要,可以找大夫开一点安神补脑的药。我从初中就失眠,高考的时候(第二次),第一天考试前整整一夜没睡觉,第二天也只睡了2、3个小时,我考试的时候一点也不困,亢奋状态下,人更容易超常发挥。‎ 睡眠质量不好,可以在医生的帮助下服用一些药物,如安神宝、安神补脑液、枸杞子、生命一号等等,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水果,来补充维生素C,来提高机体的体抗力能力。尽量不使用安定等镇静类药物。‎ 3、 同学关系处理不当 ‎ 同学之间不要因为小事情发生争执,影响心情,同学之间要互相体谅,要为他人着想,不要影响别人的学习和休息。静静地躺下来,即使你睡不着,至少可以让别人睡得更好。‎ 4、 恋爱关系处理不当 ‎ 三年了,你应该去收获知识带给你的成功,而不是非要和他做一个了断,前路漫漫,情感总是有抒发的机会,如果不能成功的踏上一个台阶,那才是你真正的放弃了选择她的权利,你的破船票肯定登不上人家的新船。如果不能给你们的关系画上完整的句号,那么画一个省略号总比画一个感叹号要好。没有结局的结局未必不是最好的结局,残缺本来就是一种美(断臂的维纳斯)。走过这棵树,你的前面是一片森林。‎ 在网络上看到一段话,很有意思,大家一起欣赏一下。老师说:快要中考了,早恋的就不要吵架了,以免影响心情;没早恋的就不要表白了,以免被拒绝影响心情....‎ 5、 家长未来探望引发的失落和未能走读造成的不平衡 ‎ 吃住在学校,有老师和同学和你并肩作战,你应该感觉到欣慰和踏实,不要羡慕那一、两个住店的学生,不要因为自己的家长没来而失落。‎ 6、 提前卖书,扔掉了重要物件。‎ ‎ 不要急于卖书,防止把有用的东西 ‎(可能是证件、可能是对你有特殊意义的东西、也可能是最要的复习资料)夹在书里卖掉而影响心情。‎ ‎10、珍惜眼前,不要畅想未来 ‎ 少想以后的事,尤其是好事,比如:回家以后吃什么好的;怎么睡得好、玩得好;能见到什么人等。光想着以后的好事,容易想入非非不能自已,忘记了眼前该做的事。实在不行的话,想想分数出来以后考得不好怎么办?不要让自己太激动。‎ ‎ 悲观主义者多往好的地方想想。‎ ‎ 总之,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平稳过渡,不要多想。尤其是在最后一场英语考试中,外面人多、车多,人生嘈杂(公安、交警、城管都撤离了),一定要静得下来,不要老想着回家。一定要记住我在上次班会中的那句话,“只要坐得住,就能考得好。”‎ 四、考试前的饮食起居问题 1、 饮食 不要肆无忌惮的吃瓜果和肉食。摄入必要的营养是应该的,但不要吃得太饱,一般人都会有饭后困的表现,因为饭后血液大多都为胃消化食物服务了,所以就感觉全身困,想睡觉了。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防止腹泻、消化不良等肠胃疾病的发生,每次放月假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引以为戒。我们可以是一个吃货,但不能是不分时间地点没有层次的吃货。‎ 2、 空调的使用:尽量少用或者不用 ‎(1)饭后大量出汗,或者是离空调近的同学很容易感冒,吃药容易犯困,影响学习和心情。‎ ‎(2)在高考考场上很可能因没有开空调而造成不适应。(原则:一人不同意开就不开,所有人都具有一票否决权)。‎ ‎(3)在使用时,要注意低风速,不要把温度设置的过低,不要让风正对着人。‎ 五、试卷题型结构分析、内容预测、常规注意事项。‎ ‎1、物理学史:‎ 注意多个关键点的情况。力学和力学两条线。通过拓宽知识面来应对“新词”引起的解题失误。‎ ‎(1)5月27日理综(选修部分)‎ 例题1、查德威克用粒子轰击氮原子核发现了中子。‎ ‎【分析】不少的学生只注意人物和事件的对应关系,而容易忽视其它关键点,比如事件的背景、事件的意义、所采用的器材装置、所采用的物理思想等等。‎ ‎(2)5月20日理综 例题2、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认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23%,22%。‎ B.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 13%,17%。‎ C.由于牛顿在万有引力定律方面的杰出成就,所以被称为能“称量地球质量”的人. 57%,46%。‎ D.19世纪40年代前后,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十几位科学家,以不同的方式,各自独立地提出能量守恒定律,其中,迈尔、焦耳、亥姆霍兹的工作最有成效。 7%,15%。‎ ‎【分析1】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主要是建立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基础上的,而理想实验中包含了逻辑思维,理想实验是“思想实验”不可验证,所以可以认为该说法正确。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对于惯性贡献最大的是伽利略而不是牛顿。如果将选择项改为“牛顿利用逻辑思维对事物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了牛顿第一定律”则很牵强。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和落体实验包含着很强的逻辑思维,伽利略的这种“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分析2】由于牛顿在万有引力定律方面的杰出成就,所以被称为能“称量地球质量”的人。‎ 牛顿在引力定律方面贡献巨大,但并未获此称号,获此称号的是万有引力定律赋予了现实意义的是卡文迪许。在电磁学领域,由于法拉第的杰出贡献,被称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尽提出这一表达式的并不是他本人。‎ ‎(3)4月22日理综 例题3、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 )‎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1%,6%‎ B.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根据扭称实验测出了静电常数k。37%,35%。‎ C.开普勒三大定律描绘了太阳系行星的运行规律,并指出各天体间存在着万有引力.5%,0%。‎ D.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提出了场的概念,并引入了电场线。56%,59%。‎ ‎【分析】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最早提出了场的概念,并引入了电场线。‎ 不少同学对此心存疑虑,“场”概念的建立和“场线”的提出都是由法拉第来完成的,并且这是他对物理学的重大贡献之一。‎ ‎(4)3月16日理综 例题4、下列关于物理学问题研究方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伽利略在利用理想实验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时,应用了演绎推理法。20%,23%‎ ‎ B.用点电荷代替带电体,应用的是假设法。69%,67%。‎ ‎ C.在利用速度一时间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使用的是微元法。5%,5%。‎ ‎ D.库仑在用扭秤装置研究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时采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5%,4%。‎ ‎【分析】不少的同学对“演绎”一词比较生疏。归纳:特殊→一般;演绎:一般→特殊。‎ 类似的问题还有落体实验中的“冲淡重力”一样。‎ 例题5、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是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的完美结合.伽利略先用斜面进行实验研究,获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然后将此规律合理外推至倾角为90° ——自由落体的情形,如图所示.对伽利略研究过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情形均为真实的实验过程 B.图中所示的情形均为理想的实验过程 C.利用斜面“放大”重力的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利用斜面“冲淡”重力的作用,便于测量实验数据 ‎2、场中物体的定性分析问题:‎ ‎ 轨迹判断。叠加、对称、转换。注意等效中距离的变化;注意等效中电荷量的变化。‎ ‎(1)等效中电荷量的变化。‎ 例题1、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如图所示,在半球面AB上均匀分布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球面半径为R,CD为通过半球顶点与球心O的轴线,在轴线上有M,N两点,OM=ON=2R,已知M点的场强大小为E,则N点的场强大小为:( )‎ A. B. ‎ C. D. 电量加倍,距离以圆心为标准。‎ 第一次做:A、4%、4%。B、42%、46%。C、47%、46%。D、7%、3%。‎ 第二次做:A、18%、27%。B、24%、27%。C、26%、25%。D、32%、21%。+‎ 没有注意到电量变化的错选了C.‎ ‎(2)距离的变化。‎ 如图甲所示,MN为很大的薄金属板(可理解为无限大),金属板原来不带电.在金属板的右侧,距金属板距离为d的位置上放入一个带正电、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由于静电感应产生了如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P是点电荷右侧,与点电荷之间的距离也为d的一个点,几位同学想求出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但发现问题很难.几位同学经过仔细研究,从图乙所示的电场得到了一些启示,经过查阅资料他们知道:图甲所示的电场分布与图乙中虚线右侧的电场分布是一样的.图乙中两异号点电荷量的大小均为q,它们之间的距离为2d,虚线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由此他们分别求出了P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一共有以下四个不同的答案(k为静电力常量),其中正确的是:( )‎ ‎ ‎ A. 63%、61% B. 7%、8% C.12%、19% D.18%、14%‎ ‎3、天体问题 ‎(1)注意一般可求的质量为中心天体的质量而不是环绕天体的质量,区分清楚轨道半径和星球半径,所涉及的周期一般为公转周期,以地球为例,公转周期为1年。‎ ‎(2)轨道变化中的能量分析。‎ ‎(3)天体中的估算问题。‎ 先观察“敌情”再取近似,对于只需要数量级正确即可的选择题,要格外注意两点:‎ ‎(1)单位:比如已知量中距离的单位经常以km给出,已知量中周期的单位经常以小时、天或者年为单位。‎ ‎(2)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指数。‎ ‎1、分不清哪个质量已知,误以为环绕天体的质量已知,从而造成误选 例题1、如右图所示,a是静止在地球赤道地面上的一个物体,b是与赤道共面的地球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对于a物体和b、c两颗卫星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体运动的周期小于b卫星运动的周期。‎ B.b卫星运动受到的万有引力一定大于c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 18%,25%‎ C.a物体运动的线速度小于c卫星运动的线速度。‎ D.b卫星减速后可进入c卫星轨道。‎ 例题2、美国宇航局‎2011年12月5日宣布,他们发现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开普勒-22b”,它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一周,距离地球约600光年,体积是地球的2.4倍。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能观测到该行星的轨道半径,可求出该行星所受的万有引力 B.若已知该行星的密度和半径,可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 C.根据地球的公转周期与轨道半径,可求出该行星的轨道半径 D.若该行星的密度与地球的密度相等,可求出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例题3、科学家们推测,太阳系可能存在着―颗行星,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人类―直未能发现它。这颗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和地球相比一定相同的是:( )‎ ‎ A.轨道半径    B.向心力    C.动能    D.质量 其它情境下误认为质量已知造成的错误。‎ 例题4、滑沙场有两个坡度不同的滑道AB和AB'(均可看作斜面),甲、乙两名旅游者分别乘两个完全相同的滑沙撬从A点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B和AB'滑下,最后都停在水平沙面BC上,如图所示。设滑沙撬和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斜面与水平面连接处均可认为是圆滑的,滑沙者保持一定姿势坐在滑沙撬上不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B′ C ‎ A A.甲在B点的动能一定大于乙在B'点的动能。 ‎ B.甲滑行的总路程一定大于乙滑行的总路程。‎ C.甲在B点的速率一定大于乙在B'点的速率。‎ D.甲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一定大于乙全部滑行的水平位移。‎ ‎(2)估算中要注意单位 例题1、(2013全国卷大纲版)“嫦娥一号”是我国首次发射的探月卫星,它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km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运行周期为127分钟。已知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月球半径约为1.74×‎103km。利用以上数据估算月球的质量约为:( )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 A.8.1×‎1010kg B.7.4×‎1013 kg C.5.4×‎1019 kg D.7.4×1022 kg ‎4、交流电、变压器、电路动态分析问题 ‎ 变压器: 副线圈为理想电源,当负载电阻发生变化时,路端电压不变。‎ ‎ 调整原线圈与副线圈的差别。‎ 区分两种比例关系:‎ ‎(1),学生经常简单理解为电压和匝数成正比,确切地说,线圈上的电压和自身匝数成正比,而和另一线圈的匝数成反比。‎ ‎(2),学生经常简单理解为电流和匝数成反比,确切地说,线圈上的电压和自身匝数成反比,而和另一线圈的匝数成正比,和利益线圈的电流成正比。‎ 例题1、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的交流电表,定值电阻R=10Ω,其余电阻均不计,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1V B.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且t=0.01s时,电流表示数为零 C.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大 D.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时,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变为25Hz ‎【分析】被忽悠了的学生会选择B选项,这些学生过分关注了时刻,没有注意到后面说的是“电流表”或者是误把“电流表”成了“电流”,而去从图像中找到了该时刻的瞬时值,错选了B。‎ 例题2、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是,,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的交流电表,副线圈接定值电阻,其余电阻不计。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 B.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后,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 C.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大 ‎ D.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拨向b后,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变小 ‎5、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 受力分析中一定要防止丢力,一定要全局观念,一定要善用隔离法。‎ ‎(1)一定要有全局观念 例题1、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并未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的摩擦力可能大小不变。‎ B.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C.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D.B与墙之间摩擦力由B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和F大小共同决定。‎ ‎【分析】有些学生认为A对B有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B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墙壁对它水平向右的弹力,这三个力的合力可能恰好为零,此时墙壁和B之间就不存在摩擦力,从而选择了C选项。‎ 从B物体的角度来分析的确很有可能,只是这种可能经过验证之后发现并不成立。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施加了F之后两个物体没有运动,所以弹簧的长度不变,即弹簧的弹力不变,F的水平分力与墙壁的弹力相互抵消,而F的竖直分力要靠墙壁的摩擦力来抵消,该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弹力的产生为摩擦力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摩擦力的产生为B物体继续保持静止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性。‎ 总体来说学生由于缺乏整体观念而导致了误选C,那么是不是学生把握好了整体法就稳操胜券了?也不尽然啊,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题2、物体A靠在竖直墙壁上,物体A、B在竖直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一起匀速向上运动,则:( C )‎ A、 物体A一定受到墙壁的弹力作用。 8%,10%‎ B、 物体B对物体A的作用力垂直A的斜面向上。 32%,21%‎ C、 物体A受重力、物体B的弹力和摩擦力作用。 55%,62%‎ D、 ‎%外力F一定大于A、B两物体的重力之和。 4%,7%‎ ‎【分析】部分同学考虑到了B对A的弹力方向,从而选择了B。他们没有考虑到二者之间有摩擦力,认为A的平衡是重力、B对A的弹力、墙壁对A的弹力三者的平衡。这样的三个力的确可能平衡,却不符合题意。这些同学缺乏全局观念,我们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把握住这一条件“竖直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由于F竖直,所以它们和墙壁之间并无弹力那么A能平衡只能是B对它施加了摩擦力。‎ ‎(2)多数斜面滑块模型更适合于用隔离法来处理 例题3、如图所示,斜面体M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物块m放在斜面上,物块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而斜面体静止不动.若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推力F,使物块加速下滑,则斜面体:( )‎ F M m A.对地面的压力增大 ‎ B.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 C.可能沿水平面向右运动 ‎ D.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零 ‎【分析】学生在分析这样的问题时,用整体法就更容易出现问题。对于例题2中的情景更适合用隔离法分析,通过隔离法的分析,是学生体会斜面体和地面之间有无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方向取决于和的大小关系,而与所施加的外力大小与方向以及物体的加速度无关。表示物体和斜面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表示斜面体倾斜角的正切值。‎ ‎ 当物体下滑,装置入图时,经过分析可知,时,斜面体和地面之间无摩擦力;,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向左;,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向右。‎ 所以整体法和隔离法没有绝对的优劣,我的建议是要有全局观念,根据隔离法来运算,尤其是上述斜面体与滑块的模型,在高中阶段属于高出错率问题,正确率一般不超过30%,而隔离法更体现本质,出错相对少一点。‎ ‎6、能量分析 ‎ 防止丢能量,首先要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一对一、再加一”来分析能量。‎ 7、 物理图像 对于图像一定要强调三点:‎ ‎(1)一定要看坐标轴。‎ ‎(2)要注意与情境的结合(多数不要求写出表达式,必要的时候要写出表达式。)‎ ‎(3)从“轴、点、线、形、面”五个角度来分析。‎ 常考斜率和面积,务必重视“拐点”,有“拐点”必有变化。‎ 电磁感应的图像首选排除法:‎ (1) 电流方向:特别是进磁场过程和出磁场过程的异同。‎ (2) 电流的有无:注意双边在同向磁场和反向磁场中的两种情况。‎ (3) 电流大小是否变化:B的变化,V的变化,L的变化。‎ (4) 根据图像对应着面积,巧用“进出整个过程电量为零”的结论。这一规律可以推广到图像。如果是匀速运动,根据图像间的对称性,可以推广到图像和图像。‎ 例题1、如图,EOF和E'O'F'为空间一个匀强磁场的边界,其中EO∥E'O',FO∥F'O',且EO⊥OF;OO'为∠EOF的角平分线,OO'间距离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边长为的正方形导线框沿OO'方向匀速通过磁场,t=0时刻恰好位于图5所示位置.规定导线框中感应电流沿逆时针方向时为正,则感应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 ‎ 例题2、如图所示,三条平行虚线位于纸面内,中间虚线两侧有方向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等大反向.菱形闭合导线框ABCD位于纸面内且对角线AC与虚线垂直,磁场宽度与对角线AC长均为正现使线框沿AC方向匀速穿过一磁场,以逆时针方向为感应电流的正方向,则从C点进入磁场到A点离开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中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以下可能正确的是:(    )‎ 7、 信息给予的问题;‎ 关键在于信息的提取和理解。常有这样的提示语:“可简化为如下模型”、“与以下物理模型相似”、“可简化为如下情况”。‎ 特殊方法在选择题中的运用,应试技巧。‎ ‎9、力学实验 ‎(1)传统考题以打点计时器为中心展开,新型考题逐渐以光电门取代打点计时器,以气垫轨道来代替普通轨道。‎ ‎ (2)两个基本能力:求加速度,求瞬时速度。‎ ‎ (3)两个注意事项:有效数字位数或小数点后数字位数,且二者常常不同,注意时间间隔。‎ ‎(4)最典型的实验装置:重物拉小车或物块。‎ 挂桶—→测沙子的质量;不挂桶—→测桶和沙子总质量。‎ 可设计成的题型:‎ 探究加速度和质量、力的关系;探究功和动能变化关系;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测定动摩擦因数。‎ 除设计成最后一个实验外,都要平衡摩擦力。‎ 一般根据重物的重力来代替绳子的拉力,所以需要满足。不需要满足可以采取的措施:其它方式来测拉力,比如利用传感器或弹簧秤;以系统为研究对象(常见的标志就是从车中取出砝码放到托盘中)。‎ ‎10、电学实验以测电阻为中心。预测2014年可能会考查万用表的使用,若为了加大难度,可以考查误差分析、非正常使用和不同量程对应的内部构造问题。‎ ‎(1)非正常使用:‎ 例题1、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一个量程为30mA的电流计展开探究。‎ ‎(1)为测量该电流计的内阻,同学甲设计了如图1所示电路。图中电源电动势未知,内阻不计。闭合开关,将电阻箱阻值调到20Ω时,电流计恰好满偏;将电阻箱阻值调到95Ω时,电流计的读数为12mA。由以上数据可得电流计的内阻Rg= Ω。‎ ‎(2)同学乙将甲设计的电路稍作改变,在电流计两端接上两个表笔,如图2所示,设计出一个简易的欧姆表,并将表盘的电流刻度转换为电阻刻度:闭合开关,将两表笔断开,调节电阻箱,使指针指在“30mA”处,此处刻度应标阻值为 Ω(填“‎0”‎或“∞”);再保持电阻箱阻值不变,在两表笔间接不同阻值的已知电阻找出对应的电流刻度。则“10mA”处对应表笔间电阻阻值为 Ω。‎ 图2‎ 若该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内阻变大不能忽略,电动势不变,但将两表笔断开,调节电阻箱指针仍能满偏,按正确使用方法再进行测量电阻,其测量结果与原结果相比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图1‎ ‎(2)内部构造 例题2、‎ 某同学将量程为200μA、内阻为500Ω的表头μA改装成量程为1mA和10mA的双量程电流表,设计电路如图(a)所示。定值电阻R1=500Ω,R2和R3的值待定,S为单刀双掷开关,A、B为接线柱。回答下列问题:‎ ‎(1)按图(a)在图(b)中将实物连线;‎ ‎(2)表笔a的颜色为 色(填“红”或“黑”)‎ ‎(3)将开关S置于“1”挡时,量程为 mA;‎ ‎(4)定值电阻的阻值R2= Ω,R3= Ω。(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5)利用改装的电流表进行某次洞里时,S置于“‎2”‎挡,表头指示如图(c)所示,则所测量电流的值为 mA。‎ ‎ ‎ ‎11、计算题除了考查一般性的运动学问题以外,也可以考查电磁感应和万有引力问题。‎ ‎(1)若考查万有引力:在现有能力下要注意规范性和正确书写方程。‎ ‎(2)若涉及电磁感应问题:一定要注意细节,采用分布求解来降低风险。‎ 在审题中要刻意关注以下问题:‎ 从电路角度要注意:谁是电源?有无内阻?外电阻如何连接?尤其是电源内阻容易被忽略。‎ 从力的角度:摩擦力情况?拉力情况?‎ 从运动的角度:初、末状态。‎ 在求解能量时,是区分整体和局部,一般电阻串联时,能量按照正比分配,而电量相等,不需要按比例分配。有个别同学要么不分配,要么全分配,过犹不及啊。‎ ‎(1)不分析电路造成失误:‎ 例题1、如图所示,MN和PQ是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其间距为L,左侧为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其最低位置与右侧水平粗糙平直导轨相切,右端接一个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平直导轨部分的左边区域有宽度为d、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竖直的匀强磁场。质量为m、电阻也为r的金属棒从圆弧轨道最高处由静止释放,到达磁场右边界处恰好停止。已知金属棒与平直部分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金属棒与导轨间接触良好。则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棒在磁场中做匀减速运动 B.通过金属棒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21%, 23%。‎ C.定值电阻r产生的焦耳热为 D.金属棒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位置时对轨道的压力为3mg ‎12、最大可能性仍然是带电粒子在场中的运动问题。‎ 我强调以下几点:‎ ‎(1)规范解答,2012年仅仅半径公式就占3分。‎ ‎(2)高度重视几何关系式的书写,该关系式属于核心步骤,防止由于“重要结论来历不明”而意外损失很多的分数。‎ ‎(3)合理投入时间,可选择部分步骤进行求解。‎ ‎(4)粒子从电场进入磁场时,速率大小发生了变化。‎ 若考查电磁感应问题,以导体棒切割最为常见,注意收尾状态的特征:电流恒定。电磁感应问题中很有特色的一个就是导体棒在安培力作用下减速时,满足随距离均匀减小的特征,属于空间维度上的匀减速,其中涉及到了微积分思想,类似于2009年上海高考题。高考题的翻新使用是常见现象,尤其是上海高考题。‎ 例题1、(2009上海24)如图所示,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水平放置,电阻不计,导轨间距为L,左侧接一阻值为R的电阻,区域cdef内存在垂直轨道平面向下的有界匀强磁场,磁场宽度为s.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MN置于导轨上,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受到F=0.5v+0.4(N)(v为金属棒速度)的水平外力作用,从磁场的左边界由静止开始运动,测得电阻两端电压随时间均匀增大.(已知:L=‎1 m,m=‎1 kg,R=0.3 Ω,r=0.2 Ω,s=‎1 m)‎ ‎(1)分析并说明该金属棒在磁场中做何种运动;‎ ‎(2)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若撤去外力后棒的速度v随位移x的变化规律满足 ‎,且棒在运动到ef处时恰好静止,则外力F作用的时间为多少?‎ ‎(4)若在棒未出磁场区域时撤去外力,画出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随位移变化对应的各种可能的图线.‎ ‎【点评】本题中以信息的形式直接给出了速度(或速度变化量)和位移的关系式,没有要求学生去推导这一关系,从而降低了试题的难度,但也揭示了二者的关系,引导学生去思考这一问题,并且从此揭开了考查这一问题的序幕,从2009年上海24题到2012年天津11题和2012年上海33题都涉及对这一思想的考查和应用.‎ 原型题1、(2005年上海4)如图,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为2d ,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根据对称性,带电薄板在图中b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方向______.(静电力恒量为k)‎ 变形1、(2013年全国卷1)如图,一半径为R的圆盘上均匀分布着电荷量为Q的电荷,在垂直于圆盘且过圆心c的轴线上有a、 b、d三个点,a和b、b和c、 c和d间的距离均为R,在a点处有一电荷量为q (q>O)的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处的场强为零,则d点处场强的大小为:( ) ‎ ‎(k为静电力常量)‎ ‎ A、 B、 C、 D、 ‎ 变形2(2013安徽20)、如图所示, xOy平面是无穷大导体的表面,该导体充满z<0的空间,z>0 的空间为真空.将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置于z轴上z=h处,则在xOy平面上会产生感应电荷.空间任意一点处的电场皆是由点电荷q和导体表面上的感应电荷共同激发的.已知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则在z轴上z=处的场强大小为: (  ) (k为静电力常量)‎ A、 B、 C、 D、k 原型题2、(1997年上海,二、5)如图所示,A、B为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的中央各有一小孔M和N.今有一带电质点,自A板上方相距为d的P点由静止自由下落(P、M、N 在同一竖直线上),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到达N孔时速度恰好为零,然后沿原路返回.若保持两极板间的电压不变,则:( )‎ A、把A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仍能返回 B、把A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 C、把B板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仍然返回 D、把B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质点自P点自由下落后将穿过N孔继续下落 变形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间距为d,极板分别与电池两极相连,上极板中心有一小孔(小孔对电场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小孔正上方处的P点有一带电粒子,该粒子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小孔进入电容器,并在下极板处(未与极板接触)返回.若将下极板向上平移,则从P点开始下落的相同粒子将:(   )‎ A、打到下极板上 B、在下极板处返回 C、在距上极板处返回 D、在距上极板处返回 l a v0‎ v 例题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分布在宽度为l的区域内。现有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闭合导线框(a< l),以初速度v0垂直于磁场边界沿水平面向右滑过该磁场区域,滑出时的速度为v,关于导线框完全处于磁场中时的速度:( )‎ A.一定大于(v0+ v)/2 B.一定等于(v0+ v)/2 12%‎ C.一定小于(v0+ v)/2 D.可能小于(v0+ v)/2‎ 得分率仅仅12%。‎ ‎13、选修抓主干:光电效应、能级跃迁、核反应方程;不放细节:黑体辐射,波粒二象性。‎ 核反应方程的区分:从反应条件的角度;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角度。‎ 衰变:不需要反应条件,不可控制速度;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多种,一般有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和一个质量数比较小的粒子。‎ 裂变:需要中子轰击,所以反应物中需要有中子;一般分解成两个中等质量的核和若个中子,因为生成物中包含较多的中子,所以可以发生链式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中子,但是不能前后抵消,因为反应物中的中子,体现的是反应条件。‎ 聚变:需要极高的温度。高中比较常见的核聚变反应一般都是氢聚变成氦的反应。‎ 人工核转变:一般需要高能粒子的轰击,最常见的是粒子;反应物中经常氦原子核。‎ 裂变和衰变的区别:‎ 前者反应物不单一,后者反应物单一。前者主要产物的质量数相等,后者主要产物的质量 数相差较大。‎ 聚变和人工核转变的区别:前者以氦为生成物,后者以氦为反应物。‎ ‎14、动量部分:‎ 难度一样不大,注意规范书写,一定要求解出正确的答案,一个正确的结果所影响到的不只是结果分,还会影响到印象分,一个正确的结果结合基本正确的过程,基本可以得到满分,而一个基本正确的过程结合错误的结果,经常会失分较多,尤其是解题不规范造成缺失得分点的情况下。‎ 对于双粘合碰撞,要逐个过程列动量守恒方程,逐个过程分析能量变化,不要把两个过程损失的内能混在一起。‎ 六、在物理解题中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 ‎1、常见的审题失误:吃字、吐字、换字。‎ ‎(1)读错 例题1、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的瞬时值。如图甲所示,用弹性绳静止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弹性绳由原长L0伸长到L(弹性绳的拉力与伸长量成正比)。把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O处,然后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获得的弹性绳中的拉力脉冲如图乙所示,测得第一个脉冲的峰值是静止时的n倍,则:(  )‎ A.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45%,57%。‎ B.小球在第一次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小球第一次向下运动过程中,小球和弹性绳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小球第一次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弹性绳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nmgL+(1-n)mgL0。‎ 把小球主观地认为成了系统。‎ ‎2、常见的解题漏洞 ‎ (1)忽视矢量的方向性:‎ 体现在选择题中就是将两个大小相等而方向不同的物理量误认为相等;体现在计算题中,就是在计算结果中只表述出了大小,而没有表述出方向。‎ 例题1、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在同一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v0分别水平抛出和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B.两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C.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相同。‎ 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例题2、(2013山东)如图所示,在x轴相距为L的两点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Q、-Q,虚线是以+Q所在点为圆心、L/2为半径的圆,a、b、c、d是圆上的四个点,其中a、c两点在x轴上,b、d两点关于x轴对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b、d两点处的电势相同 B.四点中c点处的电势最低 C.b、d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相同 D.将一试探电荷+q沿圆周由a点移至c点,+q的电势能减小 例题3、如图甲所示,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在外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斜面足够长),0~T秒内,力F做功为W,T秒末撤去外力F,已知该物块从零时刻出发,在2T时刻恰好返回出发点,其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在0~T与T~2T时间内的位移相同 24% 17% ‎ B.物块在1.5T秒末离出发点最远 C.物块返回出发点时动能为W D.0~T与T~2T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3‎ ‎6.如图所示,带电小球在匀强磁场中沿光滑绝缘的圆弧形轨道的内侧来回 往复运动,它向左或向右运动通过最低点时:( )‎ A.速度相同   32% 17%      B.加速度相同 46% 61%‎ C.所受洛伦兹力相同 15% 13%      D.轨道给它的弹力相同9% 11%‎ ‎(2)缺乏全局观念和敏锐的洞察力,而不能正确考虑变量的个数。‎ 例题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间的交流不断增多,从而加重了交通运输的负担,铁路提速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运力的最好方法,但铁路提速要解决许多具体的技术问题,其中提高机车牵引力功率是一个重要问题。已知匀速行驶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即 ‎,列车要提速,就需研制出更大功率的机车,那么当机车分别以‎120km/h和‎40km/h的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机车的牵引力功率之比为:( )‎ A.3∶1 B.9∶‎1 ‎‎ ‎C.27∶1 D.81∶1双变量或者变量的双重作用。‎ ‎【分析】很多的学生误选了B,只考虑了阻力的变化,速度发生变化时不但直接影响功率而且通过引起阻力的变化而影响功率,所以这里包括了两个变量:速度和阻力,或者说速度对功率具有双重作用。‎ ‎ (3)不分粒子的正负。‎ 例题1、如图所示为一块长为a,宽为b,厚为c的金属霍尔元件放在直角坐标系中,电流为I,方向沿x轴正方向,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沿y轴正方向,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为,自由电子的电量为e,与z轴垂直的两个侧面有稳定的霍尔电压。则 电势高(填“上表面”或“下表面”),霍尔电压= 。‎ ‎【分析】部分学生只关心电流和偏转,而忽略了偏转过去的是什么粒子,从而造成电势判断上的失误。‎ mV L 西 东 例题2、南半球海洋某处,地磁场水平分量B1=0.8×10-4T,竖直分量B2=0.5×10-4T,海水向北流动。海洋工作者测量海水的流速时,将两极板竖直插入此处海水中,保持两极板正对且垂线沿东西方向,两极板相距L=‎10m,如图所示。与两极板相连的电压表(可看作理想电压表)示数为U=0.2mV,则( )‎ A.西侧极板电势高,东侧极板电势低 B.西侧极板电势低,东侧极板电势高 C.海水的流速大小为‎0.25 m / s D.海水的流速大小为‎0.4 m / s ‎【分析】不看磁场方向造成失误, A和B的得分率都在40%左右。‎ ‎ (4)不分内外情境的差异。‎ 例题1、一小磁针静止在通电螺线管内部,螺线管通过如图‎11-1-2‎所示的电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螺线管左端是N极,小磁针左端也是N极 B.螺线管左端是S极,小磁针左端也是S极 C.螺线管左端是N极,小磁针左端是S极 D.螺线管左端是S极,小磁针左端是N极 内外异法,“分内外”‎ ‎【分析】在螺线管内部,就不能按照“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来判断了。 ‎ 例题2、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则距地心和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 A. B. C. D. ‎ 不分内外、不数变量造成的错误。误把分段函数当成了一个不变的函数。大致有50%的学生选择了A,大致有30%的学生选择了B。‎ ‎3、保证情境代入的正确性,区分清楚形同质异问题和形异质同问题。‎ ‎1.等时圆中的相同和不同 ‎(1)等时圆模型的构造 例题1、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a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点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有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b、c处释放(初速为0),用t1、t2、t3依次表示各滑环到达d所用的时间,则:( )‎ A.t1t2>t‎3 C.t3>t1>t2 D.t1=t2=t3 ‎ 结论:物体沿着位于同一竖直圆上的所有光滑弦由静止下滑,到达圆周最低点的时间相等。‎ 推论:若将图1倒置成图2的形式,同样可以证明物体从最高点由静止开始沿不同的光滑细杆到圆周上各点所用的时间相等。‎ ‎(2)等时圆的逆向应用。‎ 例题2、如图,通过空间任一点A可作无限多个斜面,若将若干个小物体从点A分别沿这些倾角各不相同的光滑斜面同时滑下,那么在同一时刻这些小物体所在位置所构成的面是( )‎ A.球面 B.抛物面 C.水平面 D.无法确定 例题3、如图所示,几条足够长的光滑直轨道与水平面成不同角度,从P 点以大小不同的初速度沿各轨道发射小球,若各小球恰好在相同的时间内达到各自的最高点,则各小球最高点的位置( )‎ P A.在同一水平线上 ‎ B.在同一竖直线上 C.在同一抛物线上 ‎ D.在同一圆周上 ‎(3)两个等时圆构成的等时 例题4、圆O1和圆O2相切于点P,O1、O2的连线为一竖直线,如图4所示。过点P有两条光滑的轨道AB、CD,两个小物体由静止开始分别沿AB、CD下滑,下滑时间分别为t1、t2,则t1、t2的关系是:( )‎ A.t1>t2 B.t1=t2 C.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