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8.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小题狂练•大题冲关】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系列(权威命制):史观、史料、史学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 )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
[答案] A
[解析]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德,即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解题时抓住关键词“禅让”,即为相生关系,由五行相生次序可知,火生土,土生金。
2.(2013·四川·11)法国史学家谢和耐说,中国“是一个面积可与整个欧洲相配,具备近3000年有记载历史的国度”,“任何对它的有效论述都必须涉及确切的时间与地点,再不许奢谈什么‘永恒不变的’中国了”。他强调的是( )
A.中国历史比欧洲历史更加复杂
B.中国有确切记载的历史长达3000年
C.中国历史中不存在任何不变的成分
D.研究中国历史要注意时空的复杂性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历史研究的原则。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中“有效论述都必须涉及确切的时间和地点”可知他一再强调历史研究的时空性。A、C两项表述与材料信息不符,B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正确答案选D。
3.(2013·浙江·13)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史学研究与考古发现的关系。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楚题干材料所体现出的主旨含义,其次要搞清楚史料的分类。据题干材料信息看,强调的是考古发现对文献史料的论证作用。因此正确答案选D。A、B、C各项的表述都过于绝对化,而且也与题干主旨不符。
4.(2013·新课标Ⅱ卷·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史学常识。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辨析能力。本题从史书的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关系入手考查,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的人文性和时代性,贴近新课程改革。解读材料关键信息,关于黄帝的事迹,是由“司马迁”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撰述而成,这表明了传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真实;故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5.(2013·上海·19)在关于现代化内涵的讨论中,同学们提出①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②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 ③思想上的理性化 ④社会生活的变化等核心要素。以下归纳最完整的是( )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化的内涵。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生产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一般认为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其内容有: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个方面。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故应选D项。
6.(2013·北京·16)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宋代以后雕版印刷技术基本不再使用
B
考古发现唐长安城中的坊建有坊墙
唐代城市中普遍实行坊市制
C
19世纪中期,英国生活资料及生产原料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95%,约50%的工业产品销往国外
英国已经成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
D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城市、科技;近代英国经济、苏联的经济建设。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辨析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A、B、D三项的史实与结论之间不能形成完整的逻辑关系,史实正确但要得出后面的结论尚显不足,而且这些结论与史实也不相符。只有C史实与结论能够形成相对准确的逻辑关系。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
7.(2013·天津·1)下图为《岛夷志略》片段。从其内容判断,该著作的出现应不晚于(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疆域,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能力。唐宋年间,许多历史地理著作将西沙和南沙群岛相继命名为“九乳螺洲”、“石塘”、“长沙”、“千里石塘”、“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万里长沙”等。元代,对南海诸岛地理位置的记载更为详细。汪大渊所著《岛夷志略》中有“万里石塘,由潮州而生,迤逦如长蛇,横亘海中……原其地脉,历历可考。一脉至爪哇,一脉至渤泥及古里地闷,一脉至西洋遐昆仑之地”。其中“万里石塘”指包括今南沙在内的南海诸岛。因此正确答案选C。其余三项时间上或过早或过晚。
8.(2013·汕头二模)梁启超强调历史学的性质是“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盛衰兴亡之迹”。他的这种认识是基于( )
A.历史学强调客观性 B.救亡图存
C.全球化加速 D.国际竞争激烈
[答案] B
[解析]
材料强调“历史学是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盛衰兴亡之迹”,据此结合梁启超所处的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的时代背景分析可确定B项正确。
9.(2013·淄博二模)鲁迅于1898年从江南水师学堂肄业,后来他回忆说,“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只得将灵魂卖给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历史,绘图和体操。”(《呐喊自序》)这段回忆( )
A.是文学创作,不具史料价值
B.是作者臆说,理应不屑一顾
C.是真实经历,可供历史研究
D.是个人生活,缺乏社会意义
[答案] C
[解析] 史料是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以及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价值最高,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鲁迅的回忆应属于一手史料,是真实经历,可供历史研究。
10.(2013·深圳二模)下表所列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全球化发展的两种观点,能分别支持这两种观点的典型史实是( )
类别
极端全球主义者
怀疑论者
观点
全球化是人类活动框架的重组,是民族国家的终结。
全球化加剧了不同文明的冲突,民族及宗教纠纷,领土争端仍然存在。
A.联合国的建立/“美苏”冷战
B.欧盟的成立和发展/“9·11”事件
C.跨国集团的出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中国加入WTO/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答案] B
[解析] 极端全球主义者认为全球化是民族国家的终结,欧盟的成立使其成员国的权利受到一定程度上的损害,可支持这一观点;怀疑论者认为全球化加剧了不同文明的冲突,“9·11”事件能支持这一观点。
11.李大钊说:“新历史观编成的历史则不然,他教吾人以社会生活的动因,不在赫赫皇矣的天神,不在天直天纵的圣哲,乃在社会生存的本身。一个知识的发见,技术的发明,乃至把这等发见发明致之于实用,都是像我们一样的社会上的人人劳作的结果。”与李大钊所说的“新历史观”相符的是( )
A.全球化史现 B.近代化史观
C.文明史观 D.社会史观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李大钊的言论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对新史观的把握能力。李大钊以社会生活的视角关注历史的发展,主要体现的是社会史观。
12.(2013·长春三模)钱穆曾强调不得志、失败者的重要,他们虽不表现于当时的历史舞台,当时也未建立事功,但是比得志的、成功的还要伟大。因为他们的影响和价值在后续的事业中得以实现,从而穿越时空而不朽。材料体现研究人物史注重的角度是( )
A.重视对衰世乱世人物的研究
B.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观念
C.从无为中揭示有为
D.从人物主观能动性出发
[答案] B
[解析] 题干说明钱穆研究历史的角度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人物对历史所做的贡献应予以承认,发展的看待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而不是只关注历史人物的时代推进作用。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3.(2013·江西六校联考)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等,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三 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
——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
(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哪些“文化和社会”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
(4)材料一、二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
[答案] (1)因素:欧洲从亚洲获取了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利益。途径: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活动(扩张、掠夺)。
(2)条件;降低了生活必需品的价格;节约了土地,提供劳动力。
(3)现象: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经典力学等科技进步。
(4)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特点:整体性或全面性。
[解析] 第(1)问分析“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的含义即可解答第一问。回忆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形成等知识回答第二问。第(2)问由材料信息可知,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便宜的生活资料,使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发挥更大的价值。据此回答即可。第(3)问回忆英国政治体制、思想进步、科学发展等知识回答。第(4)问材料一二从其他地区与欧洲的联系角度分析历史事件,这属于全球史观。这有利于从整体上和全面性角度理解历史事件。
14.从“西欧中心史观”到“全球史观”,使世界历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19世纪中期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说:“现在的欧洲文明,仅仅是以现在人类的智慧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而已。所以,现在世界各国,即使处于野蛮状态或是还处于半开化地位,如果想使本国文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而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史观?我们应如何看待文中作者的这种观点?
材料二 20世纪下半期,以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为代表的史学家,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问题,他认为:“全球史观就是载着读者登上月球,观察地球的全貌或‘一个整体’的世界。这个整体并非‘世界上各种文明的总和’,而是专指那些对世界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和运动,人类历史上那些互相联系和相互影响的事件及运动,从而把人们的视野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带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而是人们更关注整个人类,而非局限于东方人或西方人。”
(2)站在材料二的角度分析工业革命对中国近代前期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以来,我国有些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主张“从宏观历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大过程,进行整体性研究,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学者提出“现代化史观”的背景。
[答案] (1)“欧洲中心论”或“西欧中心史观”。作者的认识片面扩大欧洲文明的作用,我们应该一分为二看待欧洲文明的作用。既要看到欧洲文明的确为人类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也不应该否定其他地区文明对人类的影响。
(2)经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民族工业产生并发展;政治:政治体制逐渐由封建专制向民主共和转变,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文化: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的思想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
(3)背景:粉碎“四人帮”我国进入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