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3年浙江高考化学试卷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孔碳可用氢氧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
B.pH计不能用于酸碱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CH3
[ OCHCH2-O-CO]n
C.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链中的P元素
CH3CH—CH2
O
D. 和CO2反应生成可降解聚合物 ,该反应符合
绿色化学的原则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C.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
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9.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其中X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Q
A.钠与W可能形成Na2W2化合物
B.由Z与Y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
C.W得电子能力比Q强
D.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 的名称是2,3,5,5-四甲基-4,4-二乙基己烷
B.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
OH
OH
OH
……
……
C.苯与甲苯互为同系物,均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D.结构片段为 的高聚物,其单体是甲醛和苯酚
电源
阴离子
交换膜
Pt
Pt
11.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
已知:3I2+6OH-=IO+5I-+3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右侧发生的电极方程式:2H2O+2e-=H2↑+2OH-
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IO
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2O=KIO3+3H2↑
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不变
14 12
10
8
6
4
2
0
pH
0 10 20 30 40
V(NaOH)/mL
HX
HY
HZ
12.25℃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00 mol/L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HY<HX
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a(HY)≈10-5
C.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
Ka(HY)·c(HY) c(Y-)
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应时:c(X-)>c(Y-)>c(OH-)>c(H+)
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c(H+)= + c(Z-) +c(OH-)
银氨溶液
水浴加热
试液
NaOH (aq)
Na2CO3(aq)
滤液
沉淀物
焰色反应
观察到黄色火焰(现象1)
无银镜产生(现象2)
气体
溶液
H+
无沉淀(现象3)
白色沉淀(现象4)
血红色(现象5)
KSCN(aq)
NH3·H2O(aq)
Na2CO3 (aq)
滤液
沉淀物
调节
pH=4
H2O2
13.现有一瓶标签上注明为葡萄糖酸盐(钠、镁、钙、铁)的复合剂,某同学为了确认其成分,取部分制剂作为试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控制溶液pH=4时,Fe(OH)3沉淀完全,Ca2+、Mg2+不沉淀。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Na+
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试液中并不含有葡萄糖酸根
C.根据现象3和4可推出该试液中含有Ca2+,但没有Mg2+
D.根据现象5可推出该试液中一定含有Fe2+
26.氢能源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现有两种可产生H2的化合物甲和乙。将6.00 g甲加热至完全分解,只得到一种短周期元素的金属单质和6.72 LH2(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甲与水反应也能产生H2,同时还产生一种白色沉淀物,该白色沉淀可溶于NaOH溶液。化合物乙在催化剂存在下可分解得到H2和另一种单质气体丙,丙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25 g/L。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化学式是 ;乙的电子式是 。
(2)甲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气体丙与金属镁反应的产物是 (用化学式表示)。
(4)乙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反应可生成Cu和气体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有人提出产物Cu中可能还含有Cu2O,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之 。
(已知Cu2O+2H+==Cu+Cu2++H2O)
(5)甲与乙之间 (填“可能”或“不可能)发生反应产生H2,判断理由是 。
27.捕碳技术(主要指捕获CO2)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NH3和(NH4)2CO3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它们与CO2可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反应Ⅰ:2NH3 (l)+ H2O (l)+ CO2 (g) (NH4)2CO3 (aq) △H1
反应Ⅱ:NH3 (l)+ H2O (l)+ CO2 (g) NH4HCO3 (aq) △H2
反应Ⅲ:(NH4)2CO3 (aq) + H2O (l)+ CO2 (g) 2NH4HCO3 (aq) △H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1与△H2、△H3之间的关系是:△H3= 。
(2)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气体效率的影响,在某温度T1下,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用氮气作为稀释剂),在t时刻,测得容器中CO2
气体的浓度。然后分别在温度为T2、T3、T4、T5下,保持其它初始实验条件不变,重复上述实验,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见图1)。则:
①△H3 0(填“>”、“=”或“<”)。
②在T1-T2及T4- T5二个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呈现如图1所示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 。
③反应Ⅲ在温度为T1时,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如图2所示。当时间到达t1时,将该反应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到T2,并维持该温度。请在该图中画出t1时刻后溶液的pH变化趋势曲线。
T1 T2 T3 T4 T5 温度
CO2浓度
第27题图1
第27题图2
pH
0 t1 时间
(3)利用反应Ⅲ捕获CO2,在(NH4)2CO3初始浓度和体积确定的情况下,提高CO2吸收量的措施有 (写出2个)。
(4)下列物质中也可能作为CO2捕获剂的是
A.NH4Cl B.Na2CO3 C.HOCH2CH2OH D.HOCH2CH2NH2
28.利用废旧镀锌铁皮可制备磁性Fe3O4胶体粒子及副产物ZnO。制备流程图如下:
Fe3O4
胶体粒子
NaOH (aq)
△
稀H2SO4
调节pH
ZnO
调节pH=1~2
适量H2O2
NaOH(aq)
△
废旧镀
锌铁皮
溶液A
不溶物
Zn(OH)2沉淀
……
溶液B
(Fe2+、Fe2+)
已知:Zn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Al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NaOH溶液处理废旧镀锌铁皮的作用有 。
A.去除油污 B.溶解镀锌层 C.去除铁锈 D.钝化
(2)调节溶液A的pH可产生Zn(OH)2沉淀,为制得ZnO,后续操作步骤是 。
(3)由溶液B制得Fe3O4胶体粒子的过程中,须持续通N2,其原因是 。
(4)Fe3O4胶体粒子能否用减压过滤法实现固液分离?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5)用重铬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可测得产物Fe3O4中二价铁含量。若需配制浓度为0.01000mol/L的K2Cr2O7的标准溶液250mL,应准确称取 g K2Cr2O7 (保留4位有效数字,已知M=294.0 g/mol)。配制该标准溶液时,下列仪器不必要用到的有 (用编号表示)。
①电子天平 ②烧杯 ③量筒 ④玻璃棒 ⑤容量瓶 ⑥胶头滴管 ⑦移液管
(6)滴定操作中,如果滴定前装有K2Cr2O7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而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9.某课题组以苯为主要原料,采取以下路线合成利胆药——柳胺酚。
柳胺酚
B
A
C
E
D
Cl2
FeCl3
试剂
NaOH/H2O
HCl
Fe
HCl
F
C7H6O3
OH
C-NH
O
OH
NO2
NH2
Fe
HCl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柳胺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柳胺酚最多可以和2 molNaOH反应 B.不发生硝化反应
C.可发生水解反应 D.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2)写出A B反应所需的试剂 。
(3)写出B C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化合物F的结构简式 。
(5)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写出3种)。
①属酚类化合物,且苯环上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6)以苯和乙烯为原料可合成聚苯乙烯,请设计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及溶剂任选)。
CH3CHO
CH3COOH
CH3COOCH2CH3
O2
催化剂
CH3CH2OH
浓H2SO4
注:合成路线的书写格式参照如下示例流程图:
感谢您使用本人亲自编辑的资料。错误难免,请指正。欢迎莅临本人博客:proedus.blog.163.com/
参考答案:选择:BCADDBC
27(1)2△H2—△H1 (2)①< ②T1-T2区间,化学反应未达到平衡,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所以CO2被捕获的量随温度的升而提高。T4- T5区间,化学反应已到达平衡,由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不利于CO2的捕获。
pH
0 t1 时间
③
(3)降低温度;增加CO2浓度(或压强)
(4)BD
28(1)AB (2)抽滤、洗涤、灼烧
(3)防止Fe2+被氧化
(4)不能 胶体粒子太小,抽滤是透过滤纸
(5)0.7350 (0.01000 mol/L×0.250 L×294.0 g/mol) ③⑦
(6)偏大
29(1)CD (2)浓硝酸和浓硫酸
O2N
ONaa
O2N
Cl
H2O
△
(3)
—CHO
HO
OH
—CHO
HO OH
—CHO
HO—
OH
+ 2NaOH + NaCl+H2O
OH
C—OH
O
(4)
—CHO
HO—
OH
(5)
催化剂
加成脱氢
—CH=CH2
催化剂
[ CH—CH2] n
(6)
CH2=C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