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0.50 KB
  • 2021-05-13 发布

201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学案地球和经纬网部分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地球和地图学案(地球和经纬网部分)‎ ‎【自主梳理归纳】‎ 一、地球 ‎1.形状: 的三轴椭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 ,赤道周长 ,地球表面积 。‎ 二、经纬网 ‎1.经线和纬线 纬线 ‎ 经线 ‎ 图示 ‎ 概念 地球仪上与 平行的线 ‎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 特点 ‎ 形状 圆圈;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只有 能平分地球 ‎ 半圆;两条相对的 组成经线圈,且每个 均可平分地球.‎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约_____万千米,两极收缩成一个点。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 。‎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 ‎ 相互关系 所有纬线都________。‎ 所有经线都收敛于南、北两极点。‎ 指示方向 指示_______方向 ‎ 指示_______方向 ‎ ‎【注意】①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 ‎②构成一个经线圈的两条经线的经度和为180°。 ‎ ‎2.经度与纬度 纬度 ‎ 经度 ‎ 实质 ‎ 某地和地心的连线(即该地的地球半径)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 ‎ 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二面角 ‎ 图示 ‎ 起始点 ‎ ‎___________ (0°纬线) ‎ ‎ ____________________ (0°经线) ‎ 划分 ‎ 方法 ‎ 从赤道向南、北各划分90°,以北为 ,以南为 。‎ 从0°经线向东、西各划分180°, ‎ 向东为 ,向西为 。 ‎ 半球 ‎ 划分 ‎ 以 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 ‎ 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 ‎ ‎3.经纬网 ‎(1)定义:在 或地图上由 和 相互交织构成的网。‎ ‎(2)应用:①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位置;②利用经纬网定方向;③在经纬网图上量算距离。‎ 三、经纬网的应用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位置 ‎(1)方格网经纬网图:“横纬竖经”‎ ‎(2)侧视经纬网图:‎ ‎(3)极地俯视经纬网图:①纬线是 ,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放射出的射线;‎ ‎②纬度根据极点来判断,若极点为北极点,则图上各点除赤道外都为 ;反之则为南纬度 ‎③经度根据自转方向判断,以0°经线为起点,顺着自转方向为 ,逆着自转方向为 。‎ ‎1. 标出其余经线的度数 ‎【练一练】‎ ‎2.‎ A的地理坐标( , )‎ B的地理坐标( , )‎ ‎4.‎ ‎3.‎ ‎①的地理坐标( , )‎ ‎②的地理坐标( , )‎ ‎①在 (东、西)半球 ‎②在 带(五带)‎ A的地理坐标( , )‎ B的地理坐标( , )‎ A在 (东、西)半球 B在 (东、西)半球 ‎3.右图中的圆表示某一纬线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若A地经度为20°W,则B地的经度为 A.170°E B.170°W ‎ C.130°E D.130°W ‎4.地球上的“五带”与低、中、高纬度带比较:‎ ‎ A.低纬度带就是热带 B.高纬度就是寒带 ‎ ‎ C.热带范围比低纬度带大 D.中纬度范围比温带小 ‎5.地球上某点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该点是 A.0°,0° B.180°,0° C.160°E,0º D.20°W,0°‎ ‎6.在下列四幅图中,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 ( )‎ ‎ ‎ ‎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7.读右面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经纬度位置:甲 ,丙 。‎ ⑵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 ;位于寒带的有 ;位于温带的有 。‎ ‎2、利用经纬网定方向 ‎ ‎(1)理论依据:“经线指示 方向,纬线指示 方向”。‎ ‎ ※①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 ‎ ②向北极点靠近就是向北,向南极点靠近就是向南;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就是向东,反着地球自转方向就是向西。‎ ‎ ③判定东西方向时要选择劣弧(即两点间经度差小于180°),再按地球自转方向确定方位,与地球自转方向同向为东,与地球自转方向反向为西。‎ ‎(2)方格状经纬网图 a.确定南北方向: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 ,南纬度增大的方向为 ;‎ b.确定东西方向: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 ,西经度增大的方向为 。‎ ‎(3)弧线形经纬网图(以极点俯视经纬网图为例) ‎ a.如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正东方。‎ b.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判断C位于B的正南方 c.C在A的 (方向):先判断南北方向,再判断东西方向,由以上两点就可判断出方向。‎ ‎【练一练】‎ ‎1、‎ ‎(1)A在B的 方向;‎ C在B的 方向;‎ D在B的 方向;‎ D在A的 方向;‎ C在A的 方向 ‎2、读右图,判断方向:‎ A在B的 方向;‎ C在B的 方向;‎ ‎3、(2002年高考题)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 ‎4、下图中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是 ( ) ‎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5、从A到B再到C,方向是 ( )‎ A.一直向南 ‎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 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6、图中A点位于C点的(   )‎ A.西南方向 ‎ B.东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3、利用经纬网计算两点间的距离 ‎(1)经纬线长度特点 纬线 最长(为 km),往两极纬线圈越来越短;经线长度都 ,与赤道相同。‎ ‎(2)计算方法(如图)‎ ‎①同一经线上,跨纬度1°的弧长约是 km;(如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②同一纬线上,‎ a.赤道上,跨经度1°的弧长约是 km; ‎ b.任一纬线上(如图中AC),跨经度1°的弧长约 是 (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 ‎ ‎③若所求两点B、C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也不在同一条纬线上,求两点间距离:利用球面三角形来计算(如下图)‎ ‎4.两地间最短航线问题 原理: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 大圆劣弧长度 。‎ ‎⑴若两地经度之差为180度:过两地的大圆是经线圈,过两极点为最短航线。‎ a同位于北半球,必过北极点;‎ b同位于南半球,必过南极点;‎ c位于不同半球上,最短航程是劣弧,必过劣弧所在的极点。‎ ‎⑵若两地经度之差不等于180度:过两地的大圆与经线圈斜交,最短航线为过两极地区。‎ 从甲到乙的最短航线:‎ a若乙位于 同在北半球:先向 东北 ,再向 东南 走。 ‎ 甲的东方 同在南半球:先向 东南 ,再向 东北 走。‎ ‎ ‎ b若乙位于 同在北半球:先向 西北 ,再向 西南 走。 ‎ 甲的西方 同在南半球:先向 西南 ,再向 西北 走。‎ ‎【练一练】‎ ‎1.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1)~(4)题。 ‎ ‎(1)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千米,则其最终位置(  ) ‎ A.回到M点 B.在M点正东方 C.在M点正西方 D.在M点东南方 ‎(2)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  ) ‎ A.4444千米  B.3333千米 C.2222千米 D.1823千米 ‎(3)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 A.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东南再东北 ‎ ‎(4)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 A.(60°N,80°E) B.(60°S,100°E) C.(30°S,100°E) D.(60°S,80°W) ‎ 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时间(区时)‎2009年2月2日9时25分,我国在南极最高点附近建立的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正式开站。据此完成2-3题。‎ ‎2.昆仑站正式开站时,北京时间为‎2009年2月2日(  )‎ A.5时25分 B.6时25分 C.12时25分 D.13时25分 ‎3.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 A.820千米 B.1 020千米 C.1 220千米 D.1 420千米 ‎4.读右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C、D两点间的距离约为(   )‎ A.550千米 B.660千米 C.1100千米 D.277.5千米 ‎(2)从E点到F点的最短航线是(  )‎ ‎ A.先西北后西南B.先东南后东北 ‎ C.先西南后西北D.先东北后东南 下面是四幅经纬网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 A.①所在方格 B.②所在方格 C.③所在方格 D.④所在方格 右图是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甲地位于新加坡(1°16′N,103°50′E)的(   )‎ A. 东北方 B. 东南方 C. 西北方 D. 西南方 ‎ ‎8.该国国土面积约为(   )‎ A. 0.11‎万km2 B. 1.1万km2‎ C. 11万km2 D. 110万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