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5 M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化学压轴模拟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6分,共120分)
6. 垃圾分类从你我他开始。废旧矿泉水瓶属于( )
A. B. C. D.
7. 电解加工是利用电解原理使金属在电解液中溶蚀成预定形状的方法。电解加工一铜构件的示意图:阳极铜件被溶蚀,而阴极的质量和形状都保持不变,则原始电解液不宜含有大量的( )
A. SO42- B.Cl- C. Na+ D. Cu2 +
8. 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箔制作印刷电路板:Fe3++Cu===Cu2++Fe2+
B.用Na2CO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CaSO4:CO32-+CaSO4 CaCO3+SO42-
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32-+2H2OH2CO3+2OH-
D.用NaOH溶液吸收氯气:Cl2+2OH— == 2Cl—+H2O
MnO2
Mn2+
CO2
Cm(H2O)n
微生物
用电器
质子(H+)交换膜
9.右图为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关于该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组成为Cm(H2O)n的物质一定是糖类
B.微生物所在电极区放电时发生还原反应
C.放电过程中,H+从正极区移向负极区
D.正极反应式为:MnO2+4H++2e—=Mn2++2H2O
10. 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B
由油脂得到甘油
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C
Cl2+2Br-=2Cl-+Br2
Zn+Cu2+=Zn2++Cu
均为单质被氧化的置换反应
D
2Na2O2+2H2O=4NaOH+O2↑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Cl2+H2O=HCl+HClO
11.溴苯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常温下不与酸、碱反应,可用如图装置制取(该反应放出热量)制取时观察到烧瓶中有大量红棕色蒸气,锥形瓶中导管口有白雾出现等现象。
+ Br2
铁屑
+ HBr↑
—Br
22mL苯
10mL液溴
少量铁粉
蒸馏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备溴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白雾出现是因为HBr易挥发且极易溶于水
C.装置图中长直玻璃导管仅起导气作用
D.溴苯中溶有少量的溴,可用NaOH溶液洗涤除去
12.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和1mol Y发生反应:2X(g) +Y(g)3Z(g) △H<0,反应过程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B.W点X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X的正反应速率
C.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D.平衡时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
25.(16分)已知:芳香烃A的苯环上只有一个取代基,B、C分子式均为C8H9Cl。它们有如下的转化关系(无机物已略去):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A的结构简式 。
(2)D转化成F的反应的类型 。
(3)B、C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可以生成同一种有机物M(能发生加聚反应)。
①一定条件是指 ;
②以M为单体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H与E反应生成I的方程式为 。
(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H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2种): 。
①不能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苯环上的一卤代物有2种。
26.(15分) 回答下列问题:
⑴ SO2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利用钠碱循环法可除去SO2。钠碱循环法中,吸收液为Na2SO3
溶液,该吸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温下,Na2SO3溶液的pH____7,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利用催化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
已知:SO2(g)+1/2O2(g) SO3(g) △H=-98 kJ·mol-1。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3。
① 该温度下,向100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0 mol SO2(g)、16.0 mol O2(g)和3.0 mol SO3(g),则反应开始时v(正) ___________ v(逆)(填“<”、“>”或“=”)。
② 该温度下,向一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0 mol SO2和1.0 molO2,反应一段时间后容器压强为反应前的80%,此时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
③ 在②中的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能使SO2(g)平衡浓度比原来减小的是______
_____(填字母)。
A.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0 mol O2
B.降低温度
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1.0 mol SO3
D.增大容器体积
⑶ 若以如图所示装置,用电化学原理生产硫酸,
通入O2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为稳定持续生产,硫酸溶液的浓度应维持不变,则通入SO2和水的质量比为_____。
27. (12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碱式硫酸铁的聚合物)和绿矾(FeSO4·7H2O),过程如下:
(1)将过程②中的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不会褪色的是 ;
A.品红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溴水
(2)过程①中,FeS和O2、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过程③中,需加入的物质是 ;
(4)过程④的操作方法是 ;
(5)过程⑤调节pH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填选项序号);
A.稀硫酸 B.CaCO3 C.NaOH溶液
(6)过程⑥中,将溶液Z加热到70一80℃,目的是 ;
28.(15分)氮化铝(AIN)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生产领域。某化学研究小组设计下图实验装置欲制取氮化铝,应用的化学反应为:
试回答:
⑴实验中用饱和NaNO2与 NH4Cl溶液制取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装置中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的导管A的作用是 (填写序号)。
a.防止NaNO2 饱和溶液蒸发
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
c.使NaNO2 饱和溶液容易滴下
⑶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后的下一步操作是 。
⑷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装置存在一些不足,请指出其中一个 。
⑸反应结束后,某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来测定氮化铝样品的质量分数(实验中导管体
积忽略不计)。已知:氮化铝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氨气。
①广口瓶中的试剂X最好选用 (填写序号)。
a.汽油 b.酒精 c.植物油 d.CCl4
②广口瓶中的液体没有装满(上方留有空间),则实验测得NH3的体积将 (填“偏大”、“偏小”、“不变”)。
③若实验中称取氮化铝样品的质量为10.0 g,测得氨气的体积3.36 L(标准状况),则样品中AlN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3位有效数字)。
化学参考答案
6. 【答案】B
7. 【答案】D
【解析】原始电解液中若含有Cu2+,那Cu2+将在阴极放电生成单质铜,将使阴极的质量和形状都发生改变。
8. 【答案】B
【解析】A选项电荷不守恒;C选项碳酸根离子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先生成碳酸氢根离子;D选项中,应该有ClO-离子生成;答案B
9. 【答案】D
【解析】CH3COOH属于羧酸,但也可以写成Cm(H2O)n的形式,A错;微生物区所在的电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错;放电时,电解液中的阳离子移向政绩区域,C错;正极发生还原反应,Mn由+4价变成+2价,D选项正确。答案D。
10. 【答案】B
【解析】A中溶液可能含有HCO3-;C中Cl2具有强氧化性,做氧化剂被还原;D中氯气与水的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氯气;B正确。
11. 【答案】C
【解析】长直玻璃导管仅起导气作用和冷凝作用
12. 【答案】C
【解析】A、分析图像,X的体积分数先减小后增大,减小到最低,这是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后增大,这是平衡的移动过程,升高温度,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使平衡常数减小,故A错;B、M点温度高,故反应速率快,B错误;从开始到Q点是正向建立平衡的过程,转化率逐渐增大,从Q到M点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使转化率降低,Q点最大,故C正确;平衡时再充入Z,达到的新平衡与原平衡是等效的,故体积分数相等,D错;答案C。
25. 【参考答案】
(1)(2分)
(2)氧化反应(2分)
(3)①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2分)
②(3分)
(4)(3分)
(5)(任填两个,每个2分,共4分)
26. 【参考答案】(15分)
⑴SO2+SO32-+H2O=2HSO3- (2分),>(1分),SO32-+H2O HSO3-+OH-(2分)
⑵①>(1分)②60%(2分)③ABD(3分)
⑶O2+4e-+4 H+ =2H2O(2分)
⑷16:29(2分)
27. 【参考答案】
(1)B (2分)
(2)4FeS + 3O2 + 6H2SO4 = 2Fe2(SO4)3 + 6H2O + 4S (2分)
(3)Fe(或铁)(2分)
(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分)
(5)C (2分)
(6)促进Fe3+的水解(2分)
28. 【参考答案】
(3分)
(2)C (2分)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分)
(4)没有尾气处理装置(2分)
(5)①c ②不变 ③61.5%(没空2分,共6分)
高考压轴卷化学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2月2日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氢氧化铁溶胶、水玻璃、淀粉溶液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
D.只要符合限量,“食用色素”“碘元素”、“亚硝酸盐”可以作为某些食品的添加剂
2.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位于第VA族,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甲原子多1,乙与丁同族,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丁>丙>乙
B.甲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
C.乙与丙形成的化合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D.同周期元素中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3.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以下化学用语或表述 正确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B.碳正离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之比值为3:2
C.水合氢离子的结构式为
D.NaHCO3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H2OH3O++CO32-
4. 一些烷烃的燃烧热如下表:
化合物
燃烧热/kJ·mol-1
化合物
燃烧热/kJ·mol-1
甲烷
891.0
正丁烷
2878.0
乙烷
1560.8
异丁烷
2869.6
丙烷
2221.5
异戊烷
3531.3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正戊烷的燃烧热小于3531.3kJ·mol-1
B.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C.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2H6(g)+7O2(g)=4CO2(g)+6H2O(g) ;△H= -1560.8 kJ
D.相同物质的量的烷烃CnH2n+2,n越大,燃烧放出的热量越多
5. 氨水10 mL,加蒸馏水稀释到1 L后,下列变化中正确的是
①电离程度增大 ②增大 ③数目增多
④增大 ⑤导电性增强 ⑥增大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6. 列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装置甲可用于检验有乙烯生成
B.装置乙可用于收集和吸收氨气
C.装置丙可用于除去Cl2中混有的HCl气体
D.装置丁可分离CH3COOC2H5和饱和碳酸钠溶液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的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B.高温或日常用的消毒剂可使禽流感病毒蛋白质变性
C.棉花、羊毛、木材和草类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可喝大量的食盐水解毒
8.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
A.图甲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逐步加入CH3COONa固体后,溶液pH的变化
B.图乙表示向CH3COOH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则CH3COOH溶液的pH:
a>b
C.图丙表示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焓变
D.图丁表示等量NO2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
2NO2(g)N2O4(g),相同时间后测得NO2含量的曲线,则该反应的△H<0
9. 下列化合物的一氯代物的数目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CH3CH2CH2CH2CH2CH3 ②(CH3)2CHCH(CH3)2
③(CH3)3CCH2CH3 ④(CH3)3CC(CH3)3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
10.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金属铝溶于稀稍酸中:
B.纯碱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C.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滴入碘化钠溶液后,再滴加硫化钠:
D.Ca(ClO)2溶液中通人过量的二氧化硫气体:
11. 下列各项实验的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过滤器中的液体
B.为了防止容量瓶漏液,可在玻璃塞上涂上凡士林
C.为了使制取氢气的速率加快,可向稀硫酸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
D.为了使配制的FeCl3溶液不产生混浊,可加入盐酸和铁片
12. 下列对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图①表示体积和pH值均相同的稀硫酸和醋酸,与足量的镁反应生成H2量的关系
B.图②表示向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溶液导电性变化的关系
C.图③表示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SO2和O2反应速率大小关系
D.图④表示向氨水中滴加稀硫酸时,溶液的pH大小变化关系
第Ⅱ卷
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8—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 (9分)现有A、B、C、D、E五种常见单质,且相邻的单质可生成对应的化合物M、N、O、P、Q(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常温下A呈气态,其余均为固态,N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八电子稳定结构;又知过量B与A作用产生白雾,B与过量A作用产生白烟;E在A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Q
遇水立刻水解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和气体,该沉淀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但不溶于氨水;P为黑色固体且能溶于稀盐酸。试回答下列问题:
(1)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N的电子式: 。
(3)写出P的化学式: 。
(4)单质C与E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由“O”的溶液转为“O”晶体的操作方法: 。
(6)检验P溶于稀盐酸后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的方法: 。
(7)已知ED2的燃烧热为853kJ·mol-1,写出 ED2 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式方程式: 。
14.(9分)汽车尾气已成为重要的空气污染物。
(1)汽车内燃机工作时引起反应:N2(g)+O2(g)2NO(g),是导致汽车尾气中含有NO的原因之一。T ℃时,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8mol N2和9molO2,5min后达平衡时NO物质的量为6mol,该反应的速率υ(NO)为 ;计算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
(2)恒温恒容,能说明反应 2NO(g) N2(g)+O2(g) 达到平衡的是 (填代号)。
A.单位时间内消耗2 mol NO,同时消耗1 mol N2
B.NO、N2、O2的浓度之比为2:1:1
C.N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D.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3)H2或CO可以催化还原NO以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①已知:N2(g)+ O2(g) = 2NO(g) △H = +180.5 kJ·mol-1
2H2(g)+ O2(g) = 2H2O(l) △H = -571.6 kJ·mol-1
则H2(g)与NO(g)反应生成N2(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②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下图是反应:2NO(g) + 2CO(g) 2CO2(g)+ N2(g) 中NO的浓度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据此判断该反应的△H
0 (填“>”、“<”或“无法确定”)。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 ,在下图中画出NO的浓度在T1、S2 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并注明条件。
15.(8分)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它可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分别制得B、C和D 三种物质。
B C D
(1)B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
(2)A→C的反应类型是 ;A~D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3)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 。
(4)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6.(9分)利用反应CO(g)+H2(g)+O2(g) H2O(g)+CO2(g)设计而成的MCFS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现以该燃料电池为电源,以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反应装置及现象如右图所示。
则①M应是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②该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已知饱和食盐水的体积为1L,一段时间后,测得左侧试管中气体体积为11.2 mL(标准状况),若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电解后将溶液混合均匀,此时溶液的pH为 。
17. (9分)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产生蓝绿色沉淀,以下是某兴趣小组对沉淀组成的探究。
【提出假设】
假设1:沉淀为Cu (OH)2
假设2:沉淀为
假设3:沉淀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nCuCO3·mCu (OH)2]
【查阅资料】无论是哪一种沉淀受热均易分解(假设均不含结晶水)。
【定性探究】
步骤1:将所得悬浊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风干;
步骤2:甲同学取一定量固体,用气密性良好的如下装置(夹持仪器未画出)进行定性实验;
(1)若反应后A中蓝绿色固体变黑,C中无明显现象,证明假设 成立。
(2)乙同学认为只要将上图中B装置的试剂改用下列某试剂后,便可验证上述所有假设,该试剂是 (填代号)。
A.浓硫酸 B.无水CuSO4 C.碱石灰 D.P2O5
(3)乙同学验证假设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
【定量探究】
(4)乙同学进一步探究假设3中固体的组成:
①乙同学查得一些物质在20℃的数据(如下表)后,将C中的澄清石灰水改为Ba(OH)2溶液,其原因是 (填代号)
溶解度(S)/g
溶度积(Ksp)
摩尔质量(M)/g·mol-1
Ca(OH)2
Ba(OH)2
CaCO3
BaCO3
CaCO3
BaCO3
0.16
3.89
2.9×10-9
2.6×10-9
100
197
A.Ba(OH)2溶解度大于Ca(OH)2,能充分吸收CO2
B.Ba(OH)2为强碱,Ca(OH)2为弱碱
C.吸收等量CO2生成的BaCO3的质量大于CaCO3,测量误差小
D.相同条件下,CaCO3的溶解度明显大于BaCO3
②若所取蓝绿色固体质量为54.2 g,实验结束后装置B的质量增加5.4 g,C中的产生沉淀的质量为39.4 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A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18—Ⅰ(6分)快乐是什么?精神病学专家通过实验发现:在大脑的相应部位——“奖赏中心”,给予柔和的电击,便会处于似乎极度快乐的状态。人们已经将“奖赏中心”部分的脑电图绘制出来,并认为,在各区域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是多巴胺,所以“奖赏中心”又称为多巴胺系统。多巴胺结构如右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HO
NH2
HO
A. 多巴胺分子式为C8H11NO2
B. 多巴胺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反应
C. 和溴水反应时,1mol多巴胺可以消耗6mol溴单质
D. 多巴胺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
18—Ⅱ(14分)化合物E常用于制备抗凝血药,可以通过如图所示路线合成。
C
(1)检验A中官能团的试剂为________,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
(2) l mol E最多可与__________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3)写出D与足量NaOH溶液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B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核磁共振氢谱只有4个峰
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水解时1 mol可消耗3 mol NaOH
19.【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9—Ⅰ(6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存在递变规律,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离子半径:S2-> Na+>O2->H+ 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K>Na>Mg>Ca
C.熔点:CO2>SiO2>Na2O>SO3 D.还原性:PH3>H2S>HCl>HF
19—Ⅱ(14分)N和B元素在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写出N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B、N和O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2)N和B两元素氟化物的化学式相似,均为AB3型,但分子的空间结构有很大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其中BF3的分子构型为_______________。
(3)BN的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其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电子云的重叠方式判断,N2分子中存在的σ键和π键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_。
20.【选修2——化学与技术】
20—Ⅰ(6分)有一种瓦斯分析仪能够在煤矿巷道中的甲烷达到一定浓度时,通过传感器显示出来。该瓦斯分析仪工作原理类似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的固体电解质是Y2O3-Na2O,O2-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电极a的反应式为:CH4+4O2--8e-=CO2+2H2O
B.电极b是正极,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
C.瓦斯分析仪工作时,电池内电路中电子由电极a流向电极b
D.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 mol O2-通过时,电子转移4 mol
20—Ⅱ(14分)重铬酸钾是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的重要氧化剂,重铬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影响较大。工业上常用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杂质为SiO2、Al2O3)为原料生产它,实验室模拟工业法用铬铁矿制K2Cr2O7的主要工艺如下图。涉及的主要反应是:
6FeO·Cr2O3+24NaOH+7KClO3=12Na2CrO4+3Fe2O3+7KCl+12H2O
(1)碱浸前将铬铁矿粉碎的作用是 。
(2)步骤③调节pH后过滤得到的滤渣是 。
(3)操作④中,酸化时,CrO42-转化为Cr2O72-,写出平衡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
(4)用简要的文字说明操作⑤加入KC1的原因 。
(5)称取重铬酸钾试样2.500g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 2mol/ LH2SO4和足量碘化钾(铬的还原产物为Cr3+),放于暗处5min。然后加入100mL水,加入3mL淀粉指示 剂,用0.1200mol/L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2S2O32-=2I一十S4O52-)
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依据是 。
高考压轴卷化学答案
1.B 2.C 3.C 4.D 5.C 6.D 7.B 8.CD 9.D 10.B 11.C 12.C
13.【答案】(1)第三周期第VIIA族
(2)
(3)FeS
(4)2Al+Fe2O3 2Fe+Al2O3 (其他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5)将O溶液(FeCl3)在HCl气流中蒸干
(6)先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氯水溶液变血红色
(7)4FeS2(s) +11O2 (g) =2Fe2O3(s)+8SO2(g) △H = -3412 kJ·mol-1
14.【答案】(1)0.24mol/(L·min)
N2(g) + O2(g) 2NO(g)
起始浓度(mol·L-1)1.6 1.8 0
转化浓度(mol·L-1)0.6 0.6 1.2
平衡浓度(mol·L-1)1.0 1.2 1.2
平衡常数K===1.2
(2)AC
(3)①2H2(g)+ 2NO(g)= N2(g)+2H2O(l) △H = -752.1 kJ·mol-1
②<
15.【答案】(1)醛基、羧基 (2)消去反应;CD
(3)2+O22 +2 H2O
(4)n
16.【答案】负, 2NaCl+2H2O2NaOH + H2↑+ Cl2↑ 11
17.【答案】CuCO3
(1)1
(2)B
(3)A中蓝绿色固体变黑色,B中无水CuSO4固体变蓝,C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4)①AC
②2CuCO3·3Cu(OH)2、或3Cu(OH)2·2CuCO3或Cu5(OH)6(CO3)2
2CuCO3·3Cu(OH)2 5CuO + 3H2O↑ + 2CO2↑
18.【答案】Ⅰ.C
Ⅱ. (1)银氨溶液或是心智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羧基和(酚)羟基 (2) 4
(3)
(4)
19.【答案】Ⅰ.D
Ⅱ. (1) 2s22p3 O>N>B
(2)N原子与B原子采用不同的杂化方式 平面三角形
(3)sp3 共价键
(4)1:2
20.【答案】Ⅰ.A
Ⅱ. (1)增大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
(2)Al(OH)3 H2SiO3
(3)2CrO42-+2H+ Cr2O72-+H2O
(4)温度对氯化钠的溶解度影响小,但对重铬酸钾的溶解度影响较大,利用复分解反应可以得到重铬酸钾
(5)当滴加最后一滴硫代硫酸钠溶液,溶液蓝色褪去
高三模拟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Fe 56 Cu 64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雾霾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B.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
C.大气中S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D.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
【答案】B;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化学与STSE;
【解析】A项,PM2.5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错误;B项,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正确;C项,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是二氧化碳等气体,错误;D项,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错误;
2.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44.8L苯中分子数为2NA
B.1mol水中含氢离子数为NA
C.5.6g铁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失去电子数为0.3NA
D.16 g CH4与18 g NH4+ 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答案】D;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
【解析】A项,标况下,苯是液体,无法计算物质的量,错误;B项,水是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1mol水中含氢离子数小于NA,错误;C项,Fe与足量H2SO4反应生成FeSO4,Fe→Fe2+~2e-,故5.6g铁即0.1molFe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失去电子数为0.2NA,错误;D项,CH4与 NH4+各自含有的电子数为:10,11-1=10,16gCH4与18g NH4+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故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正确;
3.下列用品的主要成分及用途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用品
成分
(NH4)2SO4
Na2CO3
Fe2O3
用途
化肥
制玻璃
盛放食品
涂料
【答案】C;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解析】A项,硫酸铵为铵盐含有氮元素,属于氨态氮肥,是常用的一种化肥,正确;B项,制备玻璃的原料有纯碱(Na2CO3),石灰石(CaCO3),石英(SiO2),正确;C项,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错误;D项,Fe2O3为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可用于生产红色颜料或是涂料,正确;
4.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白醋除铁锈:Fe2O3+6H+==3H2O+2Fe3+
B.向NH4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并加热:
Ba2++ 2OH-+NH+ HCONH3↑+2H2O+BaCO3↓
C.AlCl3溶液中滴加浓氨水至过量:Al3++4NH3˙H2O == AlO2-+4NH+2H2O
D.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2:MnO2+4H++4Cl-== Mn2++2Cl2↑+2H2O
【答案】B;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定;
【解析】A项,醋酸为弱酸,不能拆成离子形式,错误;B项,过量的Ba(OH)2与NH4HCO3
反应生成NH3、H2O和BaCO3沉淀,正确;C项,Al(OH)3不溶于弱碱NH3·H2O,错误;D项,反应需要在加热条件下进行,错误;
5.硒(Se)与硫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Se > S B.沸点:H2S > H2Se
C.稳定性:H2S > H2Se D.酸性:H2SO4 > H2SeO4
【答案】B;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解析】A项,同一主族从上往下,半径逐渐增大,正确;B项,H2S和H2Se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沸点越高,则沸点H2Se >H2S,错误;C项,同一主族从上往下,非金属性依次递减,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故稳定性:H2S > H2Se,正确;D项,同一主族从上往下,非金属性依次递减,最高价含氧酸酸性逐渐减弱,故酸性:H2SO4 > H2SeO4,正确;
6.在25℃时,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终出现黑色沉淀。已知有关物质的溶度积Ksp (25℃)如下:
AgCl
AgI
Ag2S
Ksp(单位省略)
1.8×10-10
1.5×10-16
6.3×10-5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B.溶解度小的沉淀容易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C.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解程度相同
D.25℃时,在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所含Ag+的浓度不同
【答案】C;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解析】A项,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由难溶物质转化为更难溶的物质,属于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正确;B项,对于相同类型的难溶性盐,一般情况下溶度积大的沉淀较易转化成溶度积小的沉淀,正确;C项,AgClAg++Cl-,由同离子效应可知,c(Cl-)越大,平衡逆向移动,溶解度越小,错误;D项,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Ag+的浓度分别为:≈1×10﹣5mol/L、≈3×10﹣8mol/L、≈2×10﹣16mol/L,Ag+的浓度不同,正确;
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
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Ag+ B.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鉴别Cl-、SO和CO
C.用溴水鉴别CH4和C2H4 D.用KMn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2OH和CH3CHO
【答案】BC;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与检验;
【解析】A项,Al(OH)3不溶于氨水,无法鉴别Al3+和Mg2+,错误;B项,将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分别滴入含Cl-、SO和CO的溶液中,反应现象分别为无现象、白色沉淀、气泡,正确;C项,CH4与溴水不反应,而C2H4与溴水反应并使溴水褪色,正确;D项,乙醇和乙醛均能使酸性KMnO4褪色,错误;
8.右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OH溶液的浓度为0.1 mol·L-1
B.P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测定曲线
D.本实验的指示剂不能用甲基橙,只能用酚酞
【答案】AB;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酸碱中和滴定;
【解析】A项,由图可知,HCl与NaOH溶液的浓度相等,都是0.1 mol·L-1,正确;B项,P点时HCl与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正确;C项,曲线a的pH是由小到大,说明是NaOH滴定HCl溶液的测定曲线,错误;D项,强酸和强碱互滴,既可选用甲基橙又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错误;
9.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苯在常温下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乙醇和乙酸都能与金属钠反应
D.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银镜反应
【答案】CD;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解析】A项,苯与溴水不反应,错误;B项,单糖不能水解,错误;C项,乙醇中-OH与乙酸中-COOH均可与Na反应,正确;D项,葡萄糖中醛基具有还原性,能发生氧化反应和银镜反应,正确;
10.用图中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一段时间后,现象与预测不一致的是( )
①中物质
②中物质
实验预测
A
浓氨水
酚酞试液
②中溶液变为红色
B
浓硝酸
淀粉KI溶液
②中溶液变为蓝色
C
浓盐酸
浓氨水
大烧杯中有白烟
D
饱和的亚硫酸溶液
稀溴水
②中无明显变化
【答案】D;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解析】A项,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NH3溶于水呈碱性,酚酞遇碱变红,正确;B项,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硝酸蒸气溶于水得稀硝酸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与KI反应生成I2,淀粉遇I2变蓝,正确;C项,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和NH3相遇生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装置内有白烟,正确;D项,饱和的亚硫酸不稳定分解产生SO2,SO2具有还原性,能使溴水褪色,错误;
11.硫酸亚锡(SnSO4)是一种重要的能溶于水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SnSO4的实验室制备设计路线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SnCl2酸化是为了防止溶解时发生水解
B.反应I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O32-+2H+=CO2↑+ H2O
C.漂洗时,将固体置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洗涤过滤2~3次
D.操作1为过滤,操作2为结晶
【答案】AD;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备SnSO4的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A项,SnCl2为强酸弱碱盐,由同离子效应可知,酸化可抑制Sn2+的水解,正确;B项,溶液中的Sn2+与CO32-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Sn(OH)2沉淀和CO2气体,错误;C项,SnSO4能溶于水,不能用蒸馏水洗涤,错误;D项,操作1是将Sn(OH)2
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故采用过滤操作,操作2采用结晶的方式从溶液中提取SnSO4晶体,正确;
12.某二次电池充、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2K2S2+KI3 K2S4+3KI。与其它设备连接的电路如图示。当闭合开关K时,X附近溶液先变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K+从右到左通过离子交换膜
B. A的电极反应式为:3I--2e-= I
C.当有0.1 mol K+通过离子交换膜,X电极上产生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
D.电池充电时,B电极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C;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电化学原理;
【解析】当闭合开关K时,X附近溶液先变红,说明X极生成OH-,应为电解池的阴极,发生反应为:2H2O+2e-=H2↑+2OH-,Y为电解池的阳极,发生:2Cl--2e-=Cl2↑,则A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K2S2-2e-=K2S4+2K+,B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I3-+2e-=3I-,据此答题;A项,电池工作过程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向B电极移动,故应从左向右移动,错误;B项,由上述分析可知,A电极反应式为2K2S2-2e-=K2S4+2K+,错误;C项,当有0.1 mol K+通过离子交换膜,根据2K2S2-2e-=K2S4+2K+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1mol,X电极反应为:2H2O+2e-=H2↑+2OH-,根据转移电子守恒知,2K+~2e-~H2,则X电极上产生气体体积=0.05mol×22.4L/mol=1.12L,正确;D项,电池充电时,B电极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错误;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17题为必考题,每个考生都必须做答。第18题~第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13.(9分)X、Y、Z、M和N均为短周期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XZ2型分子, Y与M气态化合物标准状况下密度约0.76g/L。N的原子半径为短周期元素中最大。回答下列问题:
(1)M、Z和N的元素符号分别为 、 、 。
(2)X、Y、Z、M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由上述元素组成、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其中含有极性共价键或含有非极性共价键,各举一例用电子式表示为 、 。
(4)X和Y组成的离子XY-对环境有害,可在NaClO的碱性溶液中转化为碳酸盐和氮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
(1)H、O、Na;
(2)C>N>O>H;
(3)、;
(4)5ClO-+2CN-+2OH-=2CO32-+N2↑+5Cl-+H2O;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
【解析】元素分析:X、Y、Z、M和N均为短周期元素,N的原子半径为短周期元素中最大,则N为Na元素;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XZ2型分子,可知其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4,5,6,元素X、Y、Z分别为C、N、O元素;Y与M气态化合物标准状况下密度约0.76g/L,则该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0.76g•L-1×22.4L/mol=17g/mol,即为NH3,故M为H元素;(1)、M、Z和N分别为H、O、Na元素;(2)、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C>N>O>H;(3)、
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中,其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为NaOH,电子式为;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为Na2O2,电子式为;(4)、由题目提示可知,CN-在NaClO的碱性溶液中转化为碳酸盐和氮气,
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lO-+2CN-+2OH-=2CO32-+N2↑+5Cl-+H2O;
14.(9分)铁及其化合物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1)已知:4Fe(s)+3O2(g)=2Fe2O3(s) △H=-1641.0 kJ·mol-1
C(石墨)+1/2O2(g)=CO(g) △H=-110.5 kJ·mol-1
则Fe2O3(s)+3C(石墨)=2Fe(s)+3CO(g)的△H= kJ·mol-1。
(2)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周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 (b),如右图所示。液滴中心是 区(填“正极”或“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为减缓钢铁的腐蚀,可与锌块相连,该方法称为 。
(3)铁钛合金是一种不锈钢材料,某同学在探究该合金的性质时,往含有TiO2+、Fe3+溶液中加入铁屑至溶液显紫色,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
①2TiO2+(无色)+Fe+4H+=2Ti3+(紫色)+Fe2++2H2O
②Ti3+(紫色)+Fe3++H2O= TiO2+(无色)+Fe2++2H+
③ 。
【答案】
(1)+489.0;
(2)负极; Fe-2e-= Fe2+;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3)2Fe3++Fe=3 Fe2+;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电化学原理、未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
【解析】(1)、设4Fe(s)+3O2(g)=2Fe2O3(s)△H=-1641.0 kJ·mol-1为①式,C(石墨)+1/2O2(g)=CO(g)△H=-110.5 kJ·mol-1为②式,反应Fe2O3(s)+3C(石墨)=2Fe(s)+3CO(g)可由3×②-×①表示,根据盖斯定律,有△H=3×△H2-×△H1=3×(-110.5 )-×(-1641.0)=+489.0kJ·mol-1;(2)、圆周中心区(a)为腐蚀区,铁在中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铁作负极,碳作正极,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 Fe2+;
(3)、加入的Fe具有还原性,能将Fe3+还原生成Fe2+,反应方程式为:2Fe3++Fe=3 Fe2+;
15.(9分)下图I中表示在2L的密闭容器中、T1温度下,某可逆反应各物质浓度与时间关系;图II表示当其它条件不变时,C物质的体积分数(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I II
(1)该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上述反应的压强p1 p2,反应的焓变△H 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若温度T1时,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则
①平衡时体系总的物质的量为 。
②反应的平衡常数K= 。(列式计算)
③反应在0~5min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v(B)= 。
【答案】
(1)A4B+C;
(2)大于 小于;
(3)①3.2mol; ②K=≈0.023; ③0.12mol/(L·min);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解析】(1)分析图I可知,5min内A的浓度减小量=(1.0mol/L-0.85mol/L)=0.15mol/L;B、C各自的浓度增加量为0.6mol/L和0.15mol/L,可知A为反应物,B、C为生成物,同一化学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反应物浓度减少量和生成物浓度增加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A、B、C的计量数之比=0.15mol/L:0.6mol/L:0.15mol/L=1:4:1,所以反应可表示为:A⇌4B+C;(2)、由图II知,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当温度均为T1时,压强为p1时反应率先达到平衡,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可知p1>p2;当压强均为p2时,温度为T2
时反应率先达到平衡,所以T2>T1,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减少,平衡逆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3)、对该可逆反应建立三段式过程分析:
A ⇌ 4B + C
起始(mol/L) 1.0 0 0
转化(mol/L) 0.15 0.6 0.15
平衡(mol/L) 0.85 0.6 0.15 故:①平衡时体系总的物质的量=(0.85+0.6+0.15)
mol/L×2L=3.2mol; ②反应的平衡常数K==0.64×0.15/0.85≈0.023;③0~5min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v(B)=∆c(B)/∆t=0.6mol·L-1/5min=0.12mol/(L·min);
16.(8分)化合物C是某合成路线的中间体,可通过下列方法合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催化剂作用下,A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
(2)B的结构简式为 ,所得B的粗产品通常用 的方法提纯。
(3)在C的制备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答案】
(1);加成反应;(2);重结晶;(3)催化剂、吸水剂;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解析】(1)、甲苯结构中含有苯环,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甲基环己烷,反应方程式为:
;(2)、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 将甲苯氧化成苯甲酸,即;重结晶可以使不纯净的物质获得纯化,故可采用重结晶的方法提纯B的粗产品;(3)、酯化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吸水剂;
17.(9分)三个化学小组的同学测定某Na2CO3固体样品(仅含NaOH杂质)的纯度,他们提出了各自的气体分析法。
(1)第一小组用图I所示装置,仪器A的名称 。把m1 g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测定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实验开始时需检查该装置气密性,具体的操作方法是 。
(2)第二小组用图II装置测定CO2的质量。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是:
。
(3)第三小组在第二小组装置的基础上,解决了第二小组装置的问题。所用到的仪器如图III,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 (填写接口字母,图中仪器可重复使用)。实验中取了样品m1 g,称量干燥管质量为m2 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称量干燥管质量为m3 g,则Na2CO3的纯度表达式为 。
【答案】
(1)、分液漏斗;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若活塞能回到原位,证明气密性良好;
(2) 、CO2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或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干燥管中,装置中的CO2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3)、fgcbde(de或cb) ; ;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Na2CO3固体样品的纯度的测定;
【解析】(1)由图I可知,仪器A为分液漏斗;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若活塞能回到原位,证明气密性良好;
(2)、分析图II装置可知,该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包括:CO2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或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干燥管中,装置中的CO2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这些都会导致实验产生误差;(3)、将空气持续通入整个装置,可保证装置中的CO2全部被碱石灰吸收同时还可以避免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干燥管中,稀硫酸与Na2CO3反应过程中,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可防止水蒸气进入干燥管中,从而保证干燥管中碱石灰吸收的完全是Na2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故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fgcbde(de或cb) ;干燥管增加的质量为CO2气体的质量,即m(CO2)=(m3-m2)g,根据关系式Na2CO3~CO2可知,m(Na2CO3):m(CO2)=106:44,则m(Na2CO3)=106(m3-m2)/44g;所以Na2CO3的纯度=;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18、19、20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第18、19、20三题的第一题为选择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标号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第二题为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作答并写明小题号。
18.[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20分)
18-I(6分)羟基扁桃酸是药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它可由苯酚和乙醛酸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学
A.该反应是取代反应
B.苯酚和羟基扁桃酸遇上FeCl3溶液都会显色
C.乙醛酸与H2加成的产物能在催化剂作用下形成高分子化合物
D.1 mol羟基扁桃酸能与3 mol NaOH反应
18-II(14分)从A出发,发生图示中的系列反应,其中B分子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峰面积比为1:2:2,F的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一种,Z和G均不能与金属钠反应,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回答下列问题:
(1)F的化学名称为 。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①~⑦的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
(3)B的结构简式为 ,其所含官能团名称为 。
(4)E和F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属于酚类且苯环上只有对位两取代的化合物有 种,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 , , , 。
【答案】
18-I.BC;
18-II(1)对苯二甲酸;
(2)2CH3CH2OH +O22CH3CHO+2H2O;①⑥⑦;
(3),羟基;
(4);
(5)4种; ;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与评价;
【解析】I.A项,该反应为苯酚羟基对位C-H与醛基(C=0)的加成反应,错误;B项,苯酚和羟基扁桃酸结构中均存在酚羟基,遇上FeCl3溶液都会显紫色,正确;C项,乙醛酸与H2加成的产物为HOCH2COOH,结构中存在醇羟基和羧基,故可通过发生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化合物,正确;羟基扁桃酸中能与NaOH反应的为羧基和酚羟基,故1 mol羟基扁桃酸只能与2 mol NaOH反应,错误;II流程分析:B的分子式为C8H10O2,不饱和度n=[(2×8+2)-10]/2=4,可知,B中含有苯环且苯环侧链为饱和碳原子,又B分子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峰面积比为1:2:2,可知苯环侧链含有2个-CH2OH,且处于苯环对位,故B为;C8H8O2的不饱和度n=[(2×8+2)-8]/2=5,A在稀硫酸加热作用水解生成和C8H8O2,可知C8H8O2中含有-COOH、苯环和烷基(-CH3、-CH3或-CH2CH3);酸性KMnO4具有强氧化性,可直接将烷基氧化成羧基,由F的苯环上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可知,F为对苯二甲酸(),C8H8O2的结构简式为:;反应③:CH2=CH2与H2O在催化剂作用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CH3CH2OH),反应⑦:F()与E(CH3CH2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反应④:E(CH3CH2OH)在Ag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CH3CHO);反应⑤:D(CH3CHO)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被氧化生成C(CH3COOH);反应⑥:B()与C(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Z();
(1)、F为对苯二甲酸;(2)、反应④为E(CH3CH2OH)在Ag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D(CH3CHO),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 +O22CH3CHO+2H2O;由述分析可知,在①~⑦的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①⑥⑦; (3)、B的结构简式为:,其所含官能团名称为羟基;(4)、E和F反应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
(5)、与B互为同分异构体,属于酚类且苯环上只有对位两取代的化合物共有4种,分别为:
;
19.[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20分)
19-I(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O32-中硫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
B.H2O分子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
C.BF3分子呈三角锥体空间型
D.C2H2分子中含有3个σ键和2个π键
19-II(14分)锂—磷酸氧铜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是Cu4O(PO4)2,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2Na3PO4+4CuSO4+2NH3·H2O=Cu4O(PO4)2↓+3Na2SO4+(NH4)2SO4+H2O
(1)基态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PO43-离子内中心原子价层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之和为 ,离子的空间构型是 。
(3)液氨分子间存在自耦电离:2NH3 NH2-+NH4+,NH2-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 ,H+易与NH3形成NH4+,配位键的解释是 。
(4)胆矾CuSO4·5H2O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其含有的微粒间作用力有 。(填序号)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e.氢键 f.非极性键
(5)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KCN,生成配合物[Cu(CN)4]2-,Cu2+的配位数为 ,1mol CN-中含有的π键的数目为
【答案】
19-I.AD;
19-II. (1)[Ar]3d9 ; (2)4; 正四面体; (3)sp3; NH3分子中的氮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易与H+通过配位键形成[NH4]+ ; (4)abde; (5)4; 2NA或2mol;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解析】I.A项,SO32-离子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6+2)/2=4,采用sp3杂化,正确;B项,H2O分子中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6+2)/2=4,采用sp3杂化,错误;C项,BF3分子中B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3)/2=3,采用sp2杂化,无孤对电子,故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错误;D项,C2H2分子的结构式为:H-C≡C-H,结构中存在3个σ键(2个C-H,1个C-C)和2个π键,正确;II.(1)、Cu为29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故失去2e-后形成的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9;(2)、PO43-离子中P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5+3)/2=4,采用sp3杂化,无孤对电子,故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3)、NH2-离子中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5+2+1)/2=4,采用sp3杂化;由于 NH3分子中的氮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故易与H+通过配位键形成[NH4]+ ;(4)、在胆矾CuSO4·5H2O的结构示意图,存在O→Cu配位键,H—O、S—O极性共价键,氢键:H---O和Cu、O离子键,故答案选abde;(5)、配合物[Cu(CN)4]2-中,配体为CN-,Cu2+的配位数为4;在CN-中C原子与N原子是以共价三键结合的,含有2个π键。所以1 mol CN-中含有的π键的数2NA;
20.[选修2——化学与技术] (20分)
20-I(6分)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侯氏制碱工业中,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二氧化碳,后通氨气
B.在硫酸工业、合成氨工业、硝酸工业中,皆采用循环操作提高原料利用率
C.在氯碱工业,电解槽一般用铁网作电极
D.合成氨工业用天然气造气的方法中,与水蒸汽高温反应优于热分解法
20-II(14分)为了综合利用副产品CaSO4,某化工厂与相邻的合成氨厂联合设计了下列(NH4)2SO4生产流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在 (填设备名)中发生,反应所用催化剂一般用 。
(2)沉淀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是 ,该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是 。
(3)在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该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是 。
(4)从绿色化学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说明上述流程的主要优点是 。
【答案】
20-I BD;
20-II(1) ; 合成塔; 铁触媒;
(2)CaSO4+CO2+2NH3+H2O=CaCO3↓+(NH4)2SO4; 生成的CaCO3溶解度小于CaSO4有利于反应向正向进行。
(3)CO2; 生石灰;
(4)该流程中产生的CO2循环使用,得到的产品和副产品都是有用的物质,无废物产生。
【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氨气的性质及运用;
【解析】I.A项,氨气易溶于水显碱性,可以促进CO2的吸收,故在侯氏制碱工业中,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错误;B项,化学反应产物的循环利用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正确;C项,在氯碱工业,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可知应选用惰性电极而非活性金属电极作为电极材料,错误;D项,相比于天然气热分解法造气,与水蒸汽反应所需的温度以及对设备的要求要低的多,正确;II.(1)、合成氨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在合成塔中进行,一般用铁触媒作催化剂;(2)、由流程图可知,沉淀池中投入的反应物有:CaSO4、CO2和NH3,产物为(NH4)2SO4,反应方程式为:CaSO4+CO2+2NH3
+H2O=CaCO3↓+(NH4)2SO4;该反应能够发生的原因在于生成的CaCO3溶解度小于CaSO4,有利于反应向正向进行。(3)、煅烧炉中CaCO3高温分解生成的CO2可投入沉淀炉中循环使用,同时生成副产品生石灰(CaO);(4)、该流程的主要优点在于:该流程中产生的CO2循环使用,得到的产品和副产品都是有用的物质,无废物产生。
2015年海南省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1.B 2.D 3.C 4.B 5.B. 6. C 7.BC 8.AB 9.CD 10.D 11.AD 12.C
13. (1)H O Na (各1分,共3分)(2)C>N>O>H (2分)
(3)、(合理均可)(各1分共2分)
(4)5ClO-+ 2CN-+ 2OH-= 2CO32-+N2↑ +5Cl-+ H2O(2分)
14. (1)+489.0 (2分)(2)负极(2分) Fe-2e-= Fe2+(2分) 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1分)(3)2Fe3++Fe=3 Fe2+(2分)
15. (1)A4B+C(2分)(2)大于 小于(各1分共2分)
(3)①3.2mol(1分) ②K=≈0.023(2分) ③0.12mol/(L·min) (2分)
16. (1)(2分)加成反应(1分)(2)(2分);重结晶(1分);(3)催化剂、吸水剂(2分)
17. (1)分液漏斗(1分) 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若活塞能回到原位,证明气密性良好(2分)
(2) CO2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或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干燥管中,装置中的CO2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其它合理答案均可)(2分)
(3)fgcbde(de或cb) (2分) (2分)
18-I.BC
18-II. 18-II(1)对苯二甲酸(1分)(2)2CH3CH2OH +O22CH3CHO+2H2O(2分)①⑥⑦(1分) (3)(2分),羟基(1分)
(4)
(5)4种(1分) (各1分,共4分)
19-I.AD
19-II. (1)[Ar]3d9 (2分) (2)4(2分) 正四面体(2分) (3)sp3(1分) NH3分子中的氮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易与H+通过配位键形成[NH4]+ (2分) (4)abde (2分) (5)4(1分) 2NA
或2mol(2分)
20-I BD
20-II(1) (2分) 合成塔(1分) 铁触媒(1分)
(2)CaSO4+CO2+2NH3+H2O=CaCO3↓+(NH4)2SO4(2分) 生成的CaCO3溶解度小于CaSO4有利于反应向正向进行。(2分) (3)CO2(2分) 生石灰(2分)(4)该流程中产生的CO2循环使用,得到的产品和副产品都是有用的物质,无废物产生。(2分)
www.ks5u.com
高考(新课标1)
7.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叙无机药物335种,其中“强水”条目下写道:“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璃可盛。”这里的“强水”是指( )
A.氨水 B. 硝酸 C.醋 D.卤水
8.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
B.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两种数为2NA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
9.乌洛托品在合成、医药、染料等工业中有广泛用途,其结构式如图所示。将甲醛水溶液与氨水混合蒸发可制得乌洛托品。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则甲醛与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2:3 C.3:2 D.2:1
10.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11.微生物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微生物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正极反应中有CO2生成
B.微生物促进了反应中电子的转移
C.质子通过交换膜从负极区移向正极区
D.电池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
12.W、X、Y、Z均为的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原子核外L电子层的电子数分别为0、5、8、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的沸点:W>X
B.阴离子的还原性:A>Z
C.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L1 L代表温度对SO3的平衡转化率的影响,反应ⅱ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SO3转化率增大
【难度】★★
【考点】1.方程式配平;2.离子鉴别;3.平衡图像分析;
【解析】
(1)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反应Ⅰ中反应物为SO2、H2O和I2,生成物为H2SO4和HI,配平即得。
(2)①此问考查对于题干信息“该产物的溶液在过量I2的存在下会分成两层——含低浓度I2的H2SO4层和含高浓度I2的HI层”的分析处理能力。加入I2前溶液未出现分层,加入I2后,碘在HI溶液中溶解度大于在H2SO4溶液中溶解度,两溶液中密度存在差异,故出现分层现象。
②此问考查常见离子SO42-的检验,属于常规知识点考查。
③由题干信息得知H2SO4溶液中溶有低浓度的碘,碘单质可与水发生反应 I2 + H2O ⇌ HI +HIO,c(H+)增大使溶液中c(H+):c(SO42-)的比值大于2
(3) 此问考查影响化学反应平衡因素和图像综合问题。首先要根据反应Ⅱ和步骤ⅰ写出步骤ⅱ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2SO3(g)= 2SO2(g)+O2(g)△H=+196KJ∙mol-1
①该反应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压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SO3的转化率减小,故X代表的物理量为压强。
②根据问可知L代表的物理量为温度。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相同压强时,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SO3的转化率增大,故L2>L1。
27.(14分)
研究CO2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溶于海水中的CO2主要以4种无机碳形式存在,其中HCO3-占95%。写出CO2溶
于水产生HCO3-的方程式:。
(2)在海洋碳循环中,通过下图所示的途径固碳。
①写出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只来自于H2O。用18O标记物质的光合
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将其补充完整:
(3)海水中溶解无机碳占海水总碳的95%以上,其准确测量是研究海洋碳循环的基础。
测量溶解无机碳,可采用如下方法:
①气提、吸收CO2,用N2从酸化后的海水中吹出CO2并用碱液吸收(装置示意图
如下)。将虚线框中的装置补充完整并标出所用试剂。
②滴定。将吸收液吸收的无机碳转化为NaHCO3,再用x mol·L-1HCl溶液滴定,消
耗y mL HCl溶液。海水中溶解无机碳的浓度=mol·L-1。
(4)利用下图所示装置从海水中提取CO2,有利于减少环境温室气体含量。
①结合方程式简述提取CO2的原理:_______。
②用该装置产生的物质处理b室排出的海水,合格后排回大海。处理至合格的方法
是__________。
【答案】
(1)CO2+H2OHCO3-+H+
(2)①Ca2++ 2HCO3-=== CaCO3↓+ CO2+H2O
②xCO2 + 2x H218O
稀
硫
酸
(3)①
②xy/z
(4)①a室发生阳极反应:4OH-4e-=== O2+2H2O,c(OH-)下降,H2OOH-+H+平衡正移,c(H+)上升,H+从a室进入b室,发生反应:HCO3-+H+=== CO2+H2O。
②中和法
【难度】★★★
【考点】(1)基本化学反应:H2CO3的第1步电离;
(2)①Na及其化合物基本知识中CaCl2与NaHCO3反应,生成沉淀和气体的反应。
②元素守恒及示踪原子标记
(3)①洗气装置中,必须长管进,短管出;
酸化试剂的选择,注意要用硫酸,一定不能用盐酸。
②滴定中的关系式法计算。
(4)①电解水的基本原理,及平衡移动知识。
②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混凝法、中和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
【解析】
(1)考查H2CO3的第1步电离:CO2+H2OHCO3-+H+
(2)①根据反应物是HCO3-,生成物是CaCO3和CO2,易知本题答案是:
Ca2++ 2HCO3-=== CaCO3↓+ CO2+H2O。
②根据元素守恒法,及示踪原子的标记可知方程式中的填空为:xCO2 + 2x H218O
(3)①注意酸化的试剂要用硫酸,一定不能用盐酸,HCl会挥发出来影响后续的滴定。
②该滴定过程转化的关系式为:CO2 ~ HCO3-~ HCl
1 1
x mol·L-1×y×10-3L
解得:n(CO2)=xy×10-3mol
所以:c(CO2)= mol·L-1
(4)①海水pH>8,显碱性,需要H+中和降低海水的碱性,a室发生阳极反应:4OH-4e-=== O2+2H2O,c(OH-)下降,H2OOH-+H+平衡正移,c(H+)上升,H+从a室进入b室,发生反应:HCO3-+H+=== CO2+H2O。
②本题答案是:中和法,阴极H+放电,H2OOH-+H+平衡正移,c(OH-) 上升,
b室的Na+移向c室,产生NaOH,可用于中和显酸性的海水,再排回大海。
28.(15分)
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2Fe3++2I-2Fe2++I2”反应中Fe3+和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下:
(1)待实验Ⅰ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Ⅱ,目的是使实验Ⅰ的反应达到_______。
(2)iii是ii的对比实验,目的是排除ii中_______造成的影响。
(3)i和ii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Ⅰ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外加Ag+使c(I-)
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下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_____极。
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中滴加0.01mol·L -1AgNO3溶液,产
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______________。
(5) 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i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
转化原因是____________。
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6)实验Ⅰ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Ⅱ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化学平衡(反应限度)
(2)水,溶液中离子浓度改变
(3)i.加入AgNO3,Ag+与I-生成AgI黄色沉淀,I-浓度降低,2Fe3+ + 2I-⇌2Fe2+ + I2平衡逆移。
ii.加入FeSO4,Fe2+浓度增大,平衡逆移。
(4)①正 ②产生黄色沉淀,指针向左偏转。
(5)①Fe2+浓度增大,还原性增强
②当指针归零后,向U型管右管中滴加0.01mol/L FeSO4溶液。
(6)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与浓度有关,浓度的改变可影响物质的氧化还原性,导致平衡移动。
【难度】★★
【考点】影响平衡的因素,平衡移动的原理;对比实验,控制变量;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28题做为化学的压轴题,通过2Fe3+ + 2I-⇌2Fe2+ + I2反应,将物质的性质与反应原理结合起来,考察科学探究的能力。化学的主干知识是物质的性质及反应,以及物质的反应原理。新课标加强了知识的应用,更强调原理而不是知识的识记。本题强调了物质的性质是有条件的,其实是大学“能斯特方程”的应用,避免了中学教育思维的僵化。此题与西城一模题非常接近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答案及解析
7.碳酸亚乙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下图。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3H2O3
B 分子中含6个σ键
C 分子中只有极性键
D 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
7. 答案A
解析:B选项加上2个C-H键,共有8个σ键。C中C-C为非极性键 D没有标准状况。
8.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8.答案B
解析:A容量瓶和平不能直接溶解固体;C上层液体上口倒出;D滴定管刻度从上到下是增大的。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 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C 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硫酸干燥
D 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9.答案C
解析:A碳酸钠酒精灯加热不分解 B氢氧化铁胶体为红褐色。DSiO2为酸性氧化物
10.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溶液中,H+、NH4+、SO42-、Br-可以大量共存
B 该溶液中,Ag+、K+、NO3-、CH3CHO可以大量共存
C 向该溶液中滴入少量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ClO-+2H+=== Cl-+2Fe3++H2O
D 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
10. 答案D
解析:A。酸性条件下次氯酸根与氯离子反应 B,银离子与氯离子会沉淀。从C溶液为碱性条件下。
11.汽车尾气中,产生NO的反应为:N2(g)+O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下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B 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
C 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D 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H<0
11. 答案A
解析:B密度不变;C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D温度改变氮气浓度减小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12.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盛有NH4Cl溶液的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该同学做了以下试验并观察到相关现象,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12.答案D
解析:氢氧根只能失电子,作还原剂,因此D不合理。
13.25℃时,在10mL浓度均为0.1mol/LNaOH和NH3·H2O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的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未加盐酸时:c(OH-)>c(Na+)= c(NH3·H2O)
B 加入10mL盐酸时:c(NH4+) +c(H+) = c(OH-)
C 加入盐酸至溶液pH=7时:c(Cl-) = c(Na+)
D 加入20mL盐酸时:c(Cl-) =c(NH4+) +c(Na+)
13. 答案B
解析:A中钠离子浓度大于氨水。依据电荷守恒B正确。C和D选项中前者大于后者。
25.(14分)
C、N、O、Al、Si、Cu是常见的六种元素。
(1)Si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周期第_____族。
(2)N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Cu的基态原子最外层有___个电子。
(3)用“>”或“<”填空:
原子半径
电负性
熔点
沸点
Al_____Si
N____O
金刚石_____晶体硅
CH4____SiH4
(4)常温下,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Al、Cu片插入浓HNO3中组成原电池(图1),测得原电池的电流强度(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2所示,反应过程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0-t1时,原电池的负极是Al片,此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溶液中的H+向___极移动,t1时,原电池中电子流动方向发生改变,其原因是______。
25. 答案(1)三 IVA (2)1s22s22p3 1 (3)> < > <
(4) NO3-+H+-e-=NO2+H2O 正 铝片被钝化,氧化膜阻止了铝进一步反应
解析:本题难点第(4)小题,电流方向偏转问题,只要考虑到钝化即可解决。
26.(15分)
四苯基乙烯(TFE)及其衍生物具有诱导发光特性,在光电材料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以下是TFE的两条合成路线(部分试剂及反应条件省略):
(1)A的名称是______;试剂Y为_____。
(2)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B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D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
(3)E→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W是D的同分异构体,具有下列结构特征:①属于萘()的一元取代物;②存在羟甲基(-CH2OH)。写出W所有可能的结构简式:_____。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B的酸性比苯酚强 b.D不能发生还原反应
c.E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d.TPE既属于芳香烃也属于烯烃
26. 答案(1)甲苯 酸性高锰酸钾 (2)取代 羧基 羰基
(3)+NaOH→NaBr+
(4)
(5)AD
解析:本题较为基础,难度主要体现在同分异构体的确定,只要抓住不饱和度即可写出。
27(14分)
硼氢化钠(NaBH4)在化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某研究小组采用偏硼酸钠NaBO2为主要原料制备NaBH4,其流程如下:
NaBO2(s)
SiO2(s)Na(s)
H2(g)
NaBH4(s)
Na2SiO3(s)
Na2SiO3(s)
溶液
异丙酸(l)
NaBH4(s)
循环使用
①
③
已知:NaBH4常温下能与水反应,可溶于异丙酸(沸点:13℃)。
(1)在第①不反应加料之前,需要将反应器加热至100℃以上并通入氩气,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原料中的金属钠通常保存在____中,实验室取用少量金属钠需要用到的实验用品有_____,_____,玻璃片和小刀等。
(2)请配平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BO2+□SiO2+□Na+□H2-------□NaBH4+□Na2SiO3
(3)第②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______;第③不分离(NaBH4)并回收溶剂,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4)NaBH4(s)与水(l)反应生成NaBO2(s)和氢气(g),在25℃,101KPa下,已知每消耗3.8克NaBH4(s)放热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7.答案
(1)除去反应器中的空气和水蒸气 煤油 镊子 滤纸
(2)1 2 4 2 1 2
(3)过滤 蒸馏
(4)NaBH4(s)+2H2O(l)=NaBO2(s)+4H2(g) △H=-216KJ/mol
解析:本题难点不是前些年的计算而是化合物的性质和配平
28.(14分)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SO2气体通入0.1mol·L-1的Ba(NO3)2溶液中,得到了BaSO4沉淀,为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养护通入的SO2,该小组突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溶液中的NO3-
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O2
(1) 验证假设
该小组涉及实验验证了假设一,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BaCl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
假设一成立
实验2: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Ba(NO3)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
(2)为深入研究该反应,该小组还测得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的pH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入下图
实验1中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____;V1时,实验2中溶液pH小于实验1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1) 验证假设二:
(2) 验证假设二
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3) 若假设二成立,请预测: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欧诺个足量的O2和KNO3,氧化相同的H2SO3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映后两溶液的pH前者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后者,理由是___________
28. 答案
(1)无现象 有白色沉淀
(2)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呈酸性;3 H2SO3+2 NO3- =4 H++3SO42- + H2O
(3)实验1作为参考实验,向溶有氧气的氯化钡溶液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硫 若溶液变浑浊则假设二成立,反之不成立。
(4)小于 2H2SO3+O2=4 H++SO42- 3 H2SO3+2 NO3- =4 H++3SO42- + H2O 可以得到等量亚硫酸被氧化,前者酸性强,pH小。
解析:本题是安徽命题一贯的控制变量的思想。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克Na2S和Na2O2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NA
B.用铜做电极电解CuSO4溶液的反应方程式:2Cu2++2H2O2Cu+O2↑+4H+
C.常温时,浓度均为0.01mol/L的 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其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c(CO32-) +c(HCO3-)+c(H2CO3) =0.02mol/L
D.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W不变
【答案】A
【解析】A项中,7.8克Na2S或Na2O2都是1mol,故化合物也是1mol,阴离子是1mol,正确。B项中用铜做电极电解CuSO4溶液实质为电镀,没有总反应方程式。C项中,没有考虑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减半的关系:c(CO32-) +c(HCO3-)+c(H2CO3) =0.01mol/L。D项中,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温度升高,KW变大。
2.X、Y两根金属棒插入Z溶液中构成下图的装置,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X棒变粗,Y棒变细,则X、Y、Z可能是下列中的( )
编号
X
Y
Z
A
Zn
Cu
稀硫酸
B
Cu
Zn
稀硫酸
C
Cu
Ag
硫酸铜溶液
D
Ag
Zn
硝酸银溶液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在实验中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构成了原电池。同时X棒变粗,Y棒变细,则X为正极,活动性弱,Y为负极,活动性强,电解质溶液为不活泼的金属的盐溶液。分析各个选项,可知正确的选项为D。
考点:考查原电池构成的条件及应用的知识。
3.在标准状况下,用铂电极电解CuSO4溶液,当阴极产生12.8g铜时,阳极放出的气体是( )
A.1.12LH2 B.1.12LO2 C.2.24LH2 D.2.24LO2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用铂电极电解CuSO4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O4+ 2H2O 通电
=
2Cu + 2H2SO4+ O2↑.在整个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所以n(Cu)=12.8g÷64g/mol=0.2mol.n(e-)=0.4mol。所以n(O2)=0.1mol.在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2.24L。选项为D。
考点:考查电解的化学反应原理的应用的知识。
4.X、Y、Z、M、N代表五种金属,有以下反应:
①Y与M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M上冒气泡;
②M、N为电极,与N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子从M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入N极;
③Z+2H2O(冷水)=Z(OH)2+H2↑;
④水溶液中,X+Y2+=X2++Y。
则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Z>X>Y>M>N B.Z>Y>X>M>N
C.Z>X>Y>N>M D.X>Y>M>N>Z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①Y与M用导线连接放入稀硫酸中,M上冒气泡;证明M为原电池是正极,所以活动性Y>M;②在原电池反应中,电子流出的电极为负极,电子流入的电极为正极,由于电子从M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入N极,所以活动性M>N;③Z+2H2O(冷水)=Z(OH)2+H2↑。证明Z的活动性很强。在题目提供的所有的元素中是最强的。④水溶液中,X+Y2+=X2++Y,则证明活动性X>Y。所以这五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Z>X>Y>M>N 。选项为A。
考点: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比较方法的知识。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金属
B.由铜、锌作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铜是负极
C.马口铁(镀锡铁)破损时与电解质溶液接触锡先被腐蚀
D.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非非金属。错误。B.由铜、锌作电极与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由于Zn活动性比Cu强,所以Zn是负极,铜是正极。错误。C.马口铁(镀锡铁)破损时由于金属活动性Fe>Sn,所以在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活动性强的Fe先被腐蚀 。错误。D.原电池工作时,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正电荷较多的负极移动。正确。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及工作原理的知识。
6.微型钮扣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有一种银锌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电极反应为: 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根据上述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减小
B.使用过程中,电子由Ag2O极经外电路流向Zn极
C.Zn是负极,Ag2O是正极
D.Zn电极发生还原反应,Ag2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银锌电池的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电极反应为:Zn+2OH--2e-=ZnO+H2O;Ag2O+H2O+2e-=2Ag+2OH-,则Zn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g2O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以此来解答。A、负极发生Zn+2OH--2e-=ZnO+H2O,c(OH-)减小,所以电池负极区溶液的pH减小,故A正确;B、Zn为负极,Ag2O为正极,则使用过程中,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故B错误;C、Zn失去电子,Zn为负极,Ag2O得到电子是正极,故C正确;D、Zn电极发生氧化反应,Ag2O电极发生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AC.
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7.有A、B、C、D四种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溶液中,A极为负极;②C、D用导线连接后浸入稀H2SO4中,电流由D导线C;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试判断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是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在原电池中,负极金属的活泼性一般强于正极金属的活泼性,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判断电池的正负极,进而可以判断金属的活泼性强弱关系。由题意可知: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A极为负极,所以活泼性:A>B;②原电池中,电流从正极流经外电路流向负极,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流由D导线C,则活泼性:C>D;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C极产生大量气泡,说明C极是正极,所以金属活泼性:A>C;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硫酸溶液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说明D极是负极,所以金属活泼性:D>B;综上可知金属活泼性顺序是:A>C>D>B.所以,A、C、D错误,B正确,故选B。
考点:考查原电池在判断金属活泼性方面的应用
8.下列图示中关于铜电极的连接错误的是
铜锌原电池 电解精炼铜 镀件上镀铜 电解氯化铜溶液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该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锌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铜作正极,故A正确;B、电解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阳极上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纯铜作阴极,阴极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C、电镀时,镀层铜作阳极,镀件作阴极,电解过程中,铜离子在阴极析出,故C错误;D、电解氯化铜溶液时,惰性电极作阳极,则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无论阴极是否活泼,阴极上都是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故D正确,故选C。
考点:考查电化学原理的应用
9.下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
B.a为阳极、b为阴极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电流方向可知a为正极,b为负极,则c为阳极,d为阴极,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氯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以此解答该题。A、由电流方向可知a为正极,b为负极,故A错误;B、a、b为电源的两极,为正极、负极,故B错误;C、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离子被还原生成铜,则d电极质量增加,故C正确;D、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氯离子被氧化生成氯气,则氯离子浓度降低,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电化学原理的应用
10.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稀硫酸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对该电池的描述合理的是①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②Cu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③Cu为负极,Zn为正极;④原电池在工作时电子由负极通过溶液流向正极;⑤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A.②⑤ B.③⑤ C.①② D.④⑤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①锌片、铜片和稀硫酸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所以硫酸浓度减小,故①错误;②铜作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②正确;③该原电池中锌失电子变成锌离子进入溶液,所以锌作负极,铜作正极,故③错误;④锌失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铜,所以电子流向为由Zn经导线流入Cu片,即从负极通过导线流向正极,故④错误;⑤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故⑤正确,故选A。
考点: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
11.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如右图所示。a为电池的正极,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b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O2在a电极被氧化 D.电流从a电极经用电器流向b电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该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6H12O6+6H2O-24e-=6CO2↑+24H+,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结合离子的移动方向、电流的方向分析解答。A、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使微生物失去活性,所以电池介质不能为高温,故A错误;B、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即b为负极,负极上燃料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B不正确;C、该燃料电池中,通入氧化剂空气的电极a为正极,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D、放电时,电流从a电极经用电器流向b电极,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燃料电池的有关判断
12.以下现象与电化腐蚀无关的是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
B.生铁比软铁芯(几乎是纯铁)容易生锈
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易生铁锈
D.银质奖牌久置后表面变暗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指的是能构成原电池,在构成的原电池中,金属作为负极易被腐蚀的现象,这种腐蚀称为金属的电化学腐蚀。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中,金属锌为负极,金属铜做正极,Cu被保护,不易腐蚀,和电化学腐蚀有关,故A错误;B、生铁中金属铁、碳、潮湿的空气能构成原电池,金属铁为负极,易被腐蚀而生锈,和电化学腐蚀有关,故B错误;C、铁质器件附有铜质配件,在接触处形成原电池装置,其中金属铁为负极,易生铁锈,和电化学腐蚀有关,故C错误;D、银质奖牌长期放置后在其奖牌的表面变暗是由于金属银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银的结果,属于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无关,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金属的腐蚀
1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模拟钢铁的电化学防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铁极发生还原反应
B.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X极发生还原反应
C.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可加快铁的腐蚀
D.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可加快铁的腐蚀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的防护,若K置于N处,构成电解池,必须让被保护的金属接电源负极;若开关K置于M处,形成原电池,锌作负极,金属铁为正极,金属铁被保护。A、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形成原电池,此时金属锌为负极,金属铁为正极,金属铁被保护,故A正确;B、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形成电解池,X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不正确;C、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形成电解池,此时金属铁为阴极,铁被保护,可减缓铁的腐蚀,故C不正确;D、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M处,形成原电池,此时金属锌为负极,金属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铁被保护,故D不正确,答案选A。
考点:考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14.铜锌原电池(如右图)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外电路中,电流从Zn极流向Cu极
B.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
C.当负极减小65g时,正极增加65g
D.电池的总反应为 Zn + Cu2+=Zn2+ + Cu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是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锌比铜活泼,因此锌是负极,铜是正极,在外电路中,电流从铜极流向锌极,A不正确;B、盐桥中氯离子向负极即向硫酸锌溶液移动,B不正确;C、负极锌减少65g即1mol锌时转移2mol电子,则正极铜离子得到2mol电子生成1mol铜,因此正极增加64g,C不正确;D、电池的总反应为 Zn + Cu2+=Zn2+ + Cu,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5.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主要是为了环境保护和变废为宝
B.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大量H2,可以缓解能源不足的问题
C.大力开发和应用氢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
D.工业上,不能采用电解MgCl2溶液的方法制取金属镁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因此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主要是为了环境保护和变废为宝
,A正确;B、电解水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不利于节能,B不正确;C、氢能是新能源,因此大力开发和应用氢能源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C正确;D、镁是活泼的金属,工业上,不能采用电解MgCl2溶液的方法制取金属镁,而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镁,D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化学与生活、能源以及环境保护等
16.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aHSO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其基本结构见右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2+O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H2
H2O
O2
多孔不锈钢
b极
固体酸膜
石墨
a极
A
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极流向a极
B.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每转移0.1 mol电子,消耗1.12 L的H2
D.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电池总反应:2H2+O2=2H2O可知: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反应为H2-2e-═2H+,通入氧气的一极为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为O2+4e-+4H+=2H2O;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负极流向正极,即从a极流向b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即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每转移0.1mol电子,消耗0.05mol的H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A、因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a为负极,这样电子应该是通过外电路由a极流向b,故A错;B、该电池为酸性电池,反应为O2+4e-+4H+=2H2O,故B错;C、因没有说明是否为标准状况,则气体的体积不一定为1.12L,故C错;D、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H+由a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极,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17.氢氧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在航天飞机上,其反应原理示意图如右下图。下列有关该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电流从电极b经外电路流向电极a
C.该电池中的电极b是正极
D.在电极a上发生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是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源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2e-=2H+,通入氧气的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A、该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B、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即电流由b通过灯泡流向a,故B正确;C、氢氧燃料电池中,H2
在负极上a被氧化,O2在正极 b上被还原,所以该电池中电极b是正极,故C正确;D、氢氧燃料电池中,通入氢气的一极为电源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D。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8.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
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电流的方向可知a为电解池的阳极,则用来精炼铜时,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故A正确;B、铁比铜活泼,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2Fe3+=3Fe2+,故B错误;C、装置③为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钢闸门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电源提供电子而防止铁被氧化,故C正确;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干燥的环境中铁难以腐蚀,故D正确。故选B。
考点: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19.一种海水电池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MnO2是还原剂
B.Ag的还原性比Na2Mn5O10强
C.该反应中MnO2具有催化作用
D.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1 mol电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该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价,所以二氧化锰得电子作氧化剂,故A错误;B、该反应中,银是还原剂,Na2Mn5O10是还原产物,所以银的还原性比Na2Mn5O10强,故B正确;C、该反应中,二氧化锰参加反应作氧化剂,故C错误;D、每生成1 molNa2Mn5O10转移(4-)mol×5=2 mol电子,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20.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为:2CH3OH+3O2+4OH-2CO32-+6H2O,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放电时CH3OH参与正极反应
C、充电时阴极产生CH3OH D、充电时每生成1mol CH3OH,则转移6mol电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放电时,根据电池反应式知,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甲醇所在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所以通入氧气的极为原电池的正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充电时,阴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的逆反应,以此来解答。A、放电时是原电池,化学能转变为电能,A正确;B、放电时,负极上甲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8OH-=CO32-+6H2O,故B错误;C、充电时,碳酸根离子得电子生成甲醇,则有CH3OH生成的电极为阴极,故C正确;D、充电时,碳元素的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价,得到6个电子,则电充电时每生成1mol CH3OH,则转移6mol电子,故D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电化学原理的应用
21.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用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作阳极
C、在镀件上镀铜时可用铜作阳极
D、电解稀H2SO4制H2、O2时铜做阳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铜锌原电池中,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B、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材料是粗铜,粗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纯铜作阴极,阴极上铜离子放电析出铜,故B正确;C、电镀铜时,铜作阴极,阳极上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镀件作阴极,阴极上铜离子放电生成铜,故C正确;D、如果用铜作阳极电解稀硫酸溶液,阳极上铜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得不到氧气,应该用惰性电极电解稀硫酸,故D错误;故选:D。
考点: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
22.下图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满的顺序是
A、③>②>④>①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先判断装置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再根据原电池正负极腐蚀的快慢和电解池的阴阳极腐蚀快慢来比较,从而确定腐蚀快慢顺序。根据装置图可知,②③装置是原电池,在②中,金属铁做负极,③中金属铁作正极,做负极的腐蚀速率快,所以②>③,④装置是电解池,其中金属铁为阳极,加快腐蚀,腐蚀最快,所以腐蚀速率是:④>②>①>③,故选D。
考点:考查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2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SiO2(s)+ 3C(s) = SiC(s) + 2CO(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B.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质量增加,负极质量减小
C.25℃下,在NH3·H2O稀溶液中,加水,的值不变
D.在NaHS溶液中,滴入少量CuCl2溶液产生黑色沉淀,HS-水解程度增大,pH增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该反应的熵变大于0,若不能自发进行则△
H>0,错误;B、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正负极均生成硫酸铅,质量均增大,错误;C、该式上下分别乘以氢氧根离子浓度,则得出为kw/k,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正确;D、生成CuS沉淀,促进HS-电离,溶液酸性增强,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原理综合有关问题。
24.硼化钒(VB2)-空气电池是目前储电能力最高的电池,电池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反应为:4VB2 + 11O2→ 4B2O3 + 2V2O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为电池负极
B.图中选择性透过膜只能让阳离子选择性透过
C.电子由VB2极经KOH溶液流向a电极
D.VB2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VB2 + 22OH−- 22e−→V2O5 + 2B2O3 + 11H2O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电池反应式确定该电池的负极为VB2 -e−→V2O5 + 2B2O3,正极为氧气得到电子。A、a通入氧气,故该极为正极,错误;B、该电池正极产生氢氧根离子,负极消耗氢氧根离子,所以透过膜应是让阴离子透过,错误;C、溶液不能有电子通过,错误;D、正确。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原理有关问题。
25.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安全方便等优点,该电池主要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正极反应为:ClO- + H2O + 2e- = Cl- + 2OH-,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池中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
C.电池工作时,正极周围溶液的pH将不断变小
D.该电池的总反应为:Mg + ClO- + H2O = Mg(OH)2↓+ Cl-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该电池中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Mg-2e-+ 2OH-= Mg(OH)2↓。错误. B.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在电池工作时,OH-向正电荷较多的负极移动。错误。C.在电池工作时,由于正极发生反应为:ClO- + H2O + 2e- = Cl- + 2OH-,所以正极周围溶液的pH将不断变大。错误。D.根据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可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Mg + ClO- + H2O = Mg(OH)2↓+ Cl-。正确。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的知识。
26.查处酒后驾驶采用的“便携式乙醇测量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在酸性环境中,理论上乙醇可以被完全氧化为CO2,但实际乙醇被氧化为X,其中一个电极的反应式为:CH3CH2OH—2e—→X+2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池内部H+由正极向负极移动
B.另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C.乙醇在正极发生反应,电子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电池总反应为:2CH3CH2OH + O2→2CH3CHO + 2H2O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在电池内部H+由负电荷较多的正极移动。正确。B.通入氧气的电极为正极。在酸性条件下在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4H+ = 2H2O.错误。C.乙醇在负极发生反应,电子经过外电路流向正极。错误。D.根据题意及负极的电极式可知该电池总反应为:2CH3CH2OH + O2→2CH3CHO + 2H2O。正确。
考点:考查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的知识。
27.Ⅰ.已知在常温常压下:
① 2CH3OH(l)十3O2(g)=2CO2(g)+4H2O(g) △H= -1275.6 kJ·mol—1
② H2O(l)=H2O(g) △H=+ 44.0 kJ.mo—1
写出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Ⅱ.磷酸(H3PO4)在水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的变化曲线如下图:
(1)在Na3PO4溶液中,c(Na+)/c(PO43-) 3(填“>”“=”“<”),向Na3PO4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后 ,pH从10降低到5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从图中推断NaH2PO4溶液中各种微粒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填选项字母)
A、C(Na+)> C(H2PO4 -)> C(H+)> C(HPO4 2-)> C(H3PO4 )
B、C(Na+)> C(H2PO4 -)> C(OH-)> C( H3PO4)> C(HPO4 2- )
C、C(H+)+ C(Na+)=C(OH-)+C(H2PO4-)+2C(HPO42-)+3C(PO43-)+C(H3PO4 )
D、C(Na+)=C(H2PO4-)+C(HPO42-)+C(PO43-)+C(H3PO4 )
(3)假设25℃条件下测得0.1 mol·L–1的Na3PO4溶液的pH=12 ,近似计算出Na3PO4的第一步水解的水解常数Kh (写出计算过程,忽略Na3PO4的第二、第三步水解,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Ⅲ.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酸性水中的硝酸盐污染。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所示。电源正极为 (填A或B),阴极反应式为 。
【答案】Ⅰ.CH3OH(g)+3/2 O2(g)= CO2(g)+2H2O(l) △H=-725.8kJ/mol (2分)
Ⅱ.(1)> HPO4 2- + H+ = H2PO4 - (每空2分,共4分)
(2)AD(2分)
(3) PO43- + H2O HPO4 2- + OH- (1分)
起始浓度(mol·L–1): 0.1 0 0
变化浓度(mol·L–1): 0.01 0.01 0.01
平衡浓度(mol·L–1): 0.09 0.01 0.01 (1分)
Kh = C (HPO4 2-)× C(OH-)/ C( PO43- )= 0.01 × 0.01 / 0.09 = 1.1 × 10 -3 mol·L–1
Ⅲ. A 2NO3-+10e-+12H+=6H2O +N2↑ (每空2分,共4分)
【解析】
试题分析:Ⅰ.根据已知方程式和盖斯定律,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可由(①—②×4)÷2而得,因此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g)+3/2 O2(g)= CO2(g)+2H2O(l) △H=-725.8kJ/mol。
Ⅱ.(1)Na3PO4溶液中,PO43- 发生水解,因此c(Na+)/c(PO43-)>3,从磷酸(H3PO4)在水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物质的量分数δ随pH的变化曲线图可以看出,在pH从10降低到5的过程中,主要是HPO4 2- 的含量在逐渐减小为0,而H2PO4 – 的含量在逐渐增大,因此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PO4 2- + H+ =
H2PO4 - 。
(2)从图中可以看出,H2PO4 – 离子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大量存在,因此说明H2PO4 – 的电离大于水解,因此NaH2PO4溶液中有C(HPO4 2-)> C(H3PO4 ),又水电离出的一部分H+ ,因此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C(Na+)> C(H2PO4 -)> C(H+)> C(HPO4 2-)> C(H3PO4 ),因此A正确;由于H2PO4 – 发生水解和电离后,溶液中含P的微粒有H2PO4-、HPO42- 、PO43-、H3PO4 4种,因此电荷守恒式C错误;物料守恒式D正确。故选AD。
(3)根据溶液水解后的PH=12,可以计算水解产生的c(OH-)=0.01mol/L ,列成三段式有:
PO43- + H2O HPO4 2- + OH-
起始浓度(mol·L–1): 0.1 0 0
变化浓度(mol·L–1): 0.01 0.01 0.01
平衡浓度(mol·L–1): 0.09 0.01 0.01
Kh = C (HPO4 2-)× C(OH-)/ C( PO43- )= 0.01 × 0.01 / 0.09 = 1.1 × 10 -3 mol·L–1
Ⅲ.从原理示意图中可以看出,该装置是一个电解池装置,要降解的硝酸盐变成了N2,因此在图中的右侧发生了还原反应,该极为阴极,电源的A极则是正极。阴极反应的方程式为:2NO3-+10e-+12H+=6H2O +N2↑。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盖斯定律的应用、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水解平衡常数的计算、电化学基础等知识。
28.图Ⅰ的目的是精炼铜,图Ⅱ的目的是保护钢闸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Ⅰ中a为纯铜
B.图Ⅰ中SO42—向b极移动
C.图Ⅱ中如果a、b间连接电源,则a连接负极
D.图Ⅱ中如果a、b间用导线连接,则X可以是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的为阴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为阳极。在Cu的精炼时粗Cu作阳极,精Cu作阴极。因此图Ⅰ中a为纯铜。正确。B.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在图Ⅰ中SO42—向正电荷较多的b极移动。正确。C.图Ⅱ的目的是保护钢闸门,钢闸门应该与外接电源的负极连接而被保护,从而减缓了其腐蚀。图Ⅱ中如果a、b间连接电源,则a连接负极。正确。D.图Ⅱ中如果a、b间用导线连接,则X为阳极,若X是铜,则Cu会失去电子变为Cu2+。Cu2+是重金属阳离子,容易造成海水的污染。可以用石墨或其他的惰性电极等。错误,
考点:考查原电池、电解池等电化学知识在金属的精炼及保护钢闸门中的应用的知识。
29.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装置中,溶液的体积均为200 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 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均通过0.02 mol电子,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产生气体的体积:(1)> (2)
B.电极上析出物质的质量:(1)> (2)
C.溶液pH的变化:(1)增大,(2)减小
D.电极反应式:(1)中阳极:4OH--4e-===2H2O+O2↑,(2)中负极:2H++2e-===H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1)为电解池,阳极生成氧气;(2)是原电池,正极产生氢气,当线上均通过0.02 mol电子时产生的气体氢气是氧气的2倍,所以(2)>(1),错误;B、电解池中有0.01mol的铜析出,原电池中没有物质析出,所以电极上析出物质的质量:(1)> (2),正确;C、电解池中氢氧根离子放电,导致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原电池中氢离子放电,导致溶液氢离子浓度减小,pH增大,错误;D、(2)中的负极是锌失电子成为锌离子,Zn-2e-===Zn2+,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电化学原理的应用,生成气体、形成固体的质量的比较,pH的变化,电极反应式的判断
30.不久前,美国一个海军航空站安装了一 台250 kW的MCFC型燃料电池,该电池可同时供应电和水蒸气,其工作温度为600 ℃~700 ℃,所用燃料为H2,电解质为熔融的K2CO3,已知该电池的总反应为2H2+O2=2H2O, 负极反应为H2+ CO32--2e-=H2O+CO2,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正极反应为:4OH- =O2+2H2O+4e- B.放电时 CO32- 向负极移动
C.电池供应1 mol水蒸气,转移的电子数为4 mol D.放电时CO32- 向正极移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根据总反应和负极反应方程式,二者相减得正极反应式为O2+2 CO2+4e-= 2CO32-,错误;B、原电池装置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正确;C、根据负极反应式判断电池供应1 mol水蒸气,转移的电子数为2 mol,错误;D、与B相反,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离子移动方向、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
31.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铜锌原电池中,锌比铜活泼,所以锌是负极,铜是正极,正确;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粗铜作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有精铜析出,正确;C、电镀时镀层金属作阳极,含镀层金属阳离子的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正确;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则阳极发生铜失电子的反应,得不到氧气,错误,答案选D。
考点:
32.据报道,全球每年发生金属腐蚀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下列各电极反应
式中,能表示铁的电化学腐蚀的是
①Fe-2e-=Fe2+
②2H++2e-=H2↑
③Fe-3e-=Fe3+
④2H2O+O2+4e-=4OH-
⑤4OH--4e-=2H2O+O2↑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被氧化,发生吸氧或析氢腐蚀。铁被氧化先成为亚铁离子,所以③错误;发生吸氧腐蚀,不会生成氧气,所以⑤错误,所以答案选C。
考点:考查金属腐蚀的电极反应式的判断
33.有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该装置反应开始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锌极附近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
B.铁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O2+4e=4OH-
C.铁极发生吸氧腐蚀生成锈蚀
D.溶液中的OH-离子向铁极移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锌比铁活泼,所以锌作负极,铁作正极。该原电池的反应相当于是吸氧腐蚀。A、锌极腐蚀氧化反应,锌失电子成为锌离子进入溶液,所以滴入酚酞,不变红色,错误;B、铁极的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得电子成为氢氧根离子,正确;C、铁极是正极,不发生反应,被保护,错误;D、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所以OH-离子向锌极移动,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原电池装置的判断,反应原理的应用
3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在任何条件都能自发进行
B.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C.在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为阳极,铜盐为电镀液
D.电解精炼铜时,外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2NA个时,阳极铜质量减少64g
【答案】B
【解析】放热反应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生的;铁制品上镀铜时,镀件做阴极;精炼铜时,阳极铜质量减少的质量小于64g。答案选B。
3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原电池的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电镀时,电镀池里的阳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应
D.用原电池作电源进行电解时,电子从原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阴极
【答案】B
【解析】电解池阳极与原电池负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电解池的阴极与原电池的正极发生的还原反应。答案选B。
36.下图所示的电解池I和II中,a、b、c和d均为Pt电极。电解过程中,电极b和d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b﹤d。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液是
选项
X
Y
A
MgSO4
CuSO4
B
AgNO3
Pb(NO3)2
C
FeSO4
Al2 (SO4)3
D
CuSO4
AgNO3
【答案】D
【解析】A项电解池I中相当于电解水,b上有气体。B项产生Ag ,d上产生Pb,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增重b>d;C项相当于电解水,b、d上都有气体生成,两电极质量不变;D项,b上产生Cu,d上产生Ag,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增重b②>①>③ B.②>①>③>④ C.④>②>③>① D.③>②>④>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以①作参照物,进行比较。在②中构成了原电池。由于活动性Fe>Sn,所以Fe作负极,加快了Fe的腐蚀,因此②>①,在③中构成了原电池。由于活动性Zn>Fe,所以Zn作负极,首先被腐蚀的的是Zn Fe得到了保护,腐蚀比原来慢。因此腐蚀速率①>③。④构成的是电解池,Fe是活性电极。由于Fe与电源的正极连接,作阳极,发生反应:Fe-2e-=Fe2+.腐蚀的速率比作原电池的负极还要快。因此腐蚀速率④>②。所以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④>②>①>③ 。选项为A。
考点:考查铁在不同情况下被腐蚀的快慢的顺序的知识。
65.汽车的启动电源常用铅蓄电池,电池反应如下:
PbO2 + Pb + 2H2SO4 2PbSO4+ 2H2O,根据此反应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PbO2放电时是电池的负极,充电时是电池的阳极。
B.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 + SO– 2e – = PbSO4
C.放电时,PbO2得电子,被氧化
D.电池放电时,溶液酸性增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该铅蓄电池的反应原理可知:A.bO2放电时是电池的正极,充电时是电池的阳极。错误。B.Pb放电时是电池的负极,充电时是电池的阴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 + SO– 2e – = PbSO4.正确。C.放电时,PbO2得电子,发生反应:PbO2+ SO– 2e – +4H+= PbSO4+2H2O.得到电子,被还原。错误。D.电池放电时,由于不断消耗溶液中的硫酸,所以溶液酸性减弱。错误。
考点:考查铅蓄电池在放电与充电时的电极的连接及电极反应、溶液的酸碱性的知识。
66.瓦斯爆炸是煤矿开采中的重大危害,一种瓦斯分析仪(图甲)能够在煤矿巷道中的甲烷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可以通过传感器显示.该瓦斯分析仪工作原理类似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其装置如图乙所示,其中的固体电解质是Y2O3-Na2O,O2-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瓦斯分析仪工作时,电池内电路中电子由电极b流向电极a
B.电极b是正极,O2-由电极a流向电极b
C.电极a的反应式为:CH4+4O2--8e-=CO2+2H2O
D.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 mol O2-通过时,电子转移4 mol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电子不能在电池内电路流动,只能在外电路中流动,故A错误;B项,氧气在正极(电极b)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的O2-流向负极(电极a)与甲烷发生反应,故B错误;C项,甲烷失去电子,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H4+4O2--8e-=CO2+2H2O,故C正确;D项,1mol O2得4mol电子生成2molO2-,故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mol O2-通过时,转移2mol电子,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新型电池及原电池原理应用。
67.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可充电电池。某种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其中两极区间的隔膜只允许Li+通过。电池充电时的总反应方程式为:LiCoO2==Li1-xCoO2+xLi。关于该电池的推论错误的是( )
A.放电时,Li+主要从负极区通过隔膜移向正极区
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xLi-xe-===xLi+
C.电解质溶液不能是水溶液
D.充电时,负极(C)上锂元素被氧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电池充电是LiCoO2==Li1-xCoO2+xLi,故放电是Li1-xCoO2+xLi== LiCoO2,Li是电池负极,放电时Li-e-===Li+,生成的Li+向正极区移动,AB正确;因为Li属于第IA金属,较活泼,与水反应,Li电极不能在水溶液中浸泡,C正确;充电时,负极Li+被还原为Li单质, D错误。
考点:可充电池的结构与电极反应原理。
68.通过NOx传感器可监测NO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iO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Pt电极是电池的负极
C.NiO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NO—2e—+O2—=NO2
D.该电池在标准状况下,若Pt电极消耗2.24L O2,NiO电极电极产生2.24LNO2气体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NiO 电极NO失去电子生成NO2,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错误;B、Pt电极氧气得到电子生成O2-,为正极,错误;C、正确;D、NiO电极电极产生4.48LNO2气体,错误。
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有关问题。
69.有关下图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必须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反应
B.乙池中电极反应式为NO3-+4H+ + e-=NO2↑ +2H2O
C.当铜棒质量减少6.4g时,甲池溶液质量增加6.4g
D.当铜棒质量减少6.4g时,向乙池密封管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LO2,将使气体全部溶于水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该原电池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在2个不同的烧杯中完成的,因此氧化剂与还原剂没有直接接触,A不正确;乙池是正极溶液中的NO3-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NO3-+2H+ + e-=NO2↑ +H2O,B不正确;C、当铜棒质量减少6.4g即0.1mol时,甲池溶液铜离子增加0.1mol,但由于盐桥中氯离子向甲池中移动,所以溶液增加的质量大于6.4g,C不正确;D、当铜棒质量减少6.4g即0.1mol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2mol,所以根据电极反应式NO3-+2H+ + e-=NO2↑ +H2O可知生成NO2的物质的量是0.2mol,则根据反应式4NO2+O2+2H2O=4HNO3可知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是0.05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1.12L,D正确,答案选D。
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的有关应用与计算
7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B.加热、蒸发MgCl2饱和溶液可得无水MgCl2晶体
C.工业上用石灰乳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进行脱硫,最终能制得石膏
D.室温下,c(NH4+)相等的(NH4)2SO4、NH4HCO3、NH4Cl溶液中:c(NH4)2SO4<c(NH4Cl)<c(NH4HCO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加锌块与铁形成原电池,铁为正极受到保护,正确;B、蒸发时MgCl2水解生成氢氧化镁,错误;C、先生成亚硫酸钙,后被氧气氧化物硫酸钙及石膏,正确;D、(NH4)2SO4中含有2个NH,所以c(NH)相等时溶液浓度最低,NH4HCO3中NH4+水解受到HCO3-促进,水解程度大于NH4Cl,故其溶液浓度大于NH
4Cl溶液,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有关问题。
71.将CH4设计成燃料电池,其利用率更高,装置示意如图(A、B为多孔性碳棒)持续通入甲烷,在标准状况下,消耗甲烷体积VL。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入CH4的一端为原电池的负极,通入空气的一端为原电池的正极
B.0<V≤22.4L时,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
C.22.4L<V≤44.8L时,负极电极反应为:CH4-8e-+9CO32- +3H2O=10HCO3-
D.V=33.6L时,溶液中阴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CO32- )>c(HCO3- )>c(OH-)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中,CH4失去电子,电子流出,故通入CH4的一端为原电池的负极,通入空气的一端为原电池的正极,正确;
B项中,0<V≤22.4L,即2n(CH4)≤n(KOH),产物为K2CO3,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
C项中,22.4L<V≤44.8L,即n(KOH)≤2n(CH4)≤2n(KOH),产物由K2CO3转向KHCO3,故负极电极反应为:CH4-8e-+9CO32- +3H2O=10HCO3-,正确;
D项中,V=33.6L,1.5n(CH4)=2n(KOH),溶液中溶质是K2CO3和KHCO3为1:1 CO32-水解生成HCO3-,且比HCO3-水解程度大,故c(HCO3- )>c(CO32- )>c(OH-),错误。
考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溶液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7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普遍
B.钢铁在干燥空气里不易腐蚀
C.用铝质铆钉来接铁板,铁板易被腐蚀
D.金属腐蚀的本质是M-ne-=Mn+而被损耗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钢铁的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往往同时发生,但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要普遍的多,且腐蚀速度也快得多,正确;B、干燥的空气缺少水,不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可能发生化学腐蚀,而化学腐蚀的速率较慢,所以钢铁在干燥空气里不易发生腐蚀,正确;C、铝比铁活泼,所以易被腐蚀的是铝,错误;D、金属被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金属腐蚀的分类、实质
73.甲醇、氧气和强碱溶液做电解质的手机电池中的反应为:
2CH3OH+3O2+4OH- 2CO32-+6H2O,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B.放电时,负极电极反应:CH3OH+8OH--6e- =CO32-+6H2O
C.标况下,通入11.2LO2完全反应有1mol电子转移
D.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减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放电时,CH3OH发生氧化反应,所以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负极,错误;B、放电时,负极为甲醇的氧化反应,结合电解质溶液,反应式为CH3OH+8OH--6e- =CO32-+6H2O,正确;C、标况下,11.2L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所以11.2LO2完全反应有0.5mol×4=2mol电子转移,错误;D、充电时,反应从右向左进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pH逐渐升高,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
74.某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uSO4溶液
Cu
Zn
H2SO4溶液
Cu
Zn
I II
A.装置I,铜片上有O2逸出
B.装置I,锌片溶解,发生还原反应
C.装置II,电池反应为:Zn+ Cu2+= Zn2++ Cu
D.装置II,外电路中,电子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
【答案】CD
【解析】
试题分析:A、装置I为原电池,铜片上有氢气逸出,错误;B、装置I为原电池,锌片溶解作负极,错误;C、装置II中锌作负极,铜作正极,电池反应为锌与铜离子的置换反应,正确;D、原电池装置中,电子从外电路的负极流向正极,正确,答案选CD。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电极判断、电子流向
7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H3·H2ONH4++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B.在海轮的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D.如图所示的反应过程中A+B→X的△H<0,X→C的△H>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电解质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当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吸热方向即向正向移动。正确。B.在海轮的外壳上镶入锌块,由于活动性Zn>Fe,Zn作原电池的负极,就可以对轮船起到保护作用,因此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正确。C.明矾KAl(SO4)2是强酸弱碱盐。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表面积大,吸附力强,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当重力大于浮力时就从水中沉淀出去,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因此可用作净水剂。正确。D.由图可以看出反应过程中A+B→X中的反应物的能量不如生成物的X的能量高,所以该反应的△H>0,而反应X→C由于反应物X的能量高,生成物C的能量低,所以该反应的△H<0。错误。
考点: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原电池反应原盐的水解及反应热与物质能量的关系的知识。
76.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HClO是弱酸,而NaClO是次氯酸生成的钠盐。盐是强电解质。错误。B.符合3胶体的制备方法。正确。C. HCl是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NaCl是离子化合物,离子之间以离子键结合。HCl和NaCl在水溶液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电离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均能导电。错误。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标准状况),则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理论上需要转移2NA个电子.错误。
考点:考查电解质强弱的判断、胶体的制备、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导电的原因及电化学中的电子转移。
77.Mg-H2O2电池可用于驱动无人驾驶的潜航器。该电池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下。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
C.H2O2在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溶液中Cl-向正极移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 活动性Mg大于石墨,所以Mg作原电池的负极。石墨作正极。错误。B. 石墨作正极,在石墨电极发生反应: H2O2+2e-=2OH- ,c(OH-)增大,所以石墨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正确。C.H2O2在石墨电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错误。D.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原则,溶液中Cl-向负极移动。错误。
考点:考查原电池中的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离子的移动方向的问题的知识。
78.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这种电池在使用时的电极反应如下:2H2 + 4OH- - 4e- = 4H2O;O2 + 2H2O + 4e- = 4OH-。据此作出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H2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O2=2H2O
C.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
D.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可知:通入H2的电极为负极,发生反应:2H2+4OH--4e-=4H2O;通入O2的电极为负极,发生反应O2+2H2O+4e-=4OH-。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由于反应产物是水,所以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环境友好电池。由于在反应的过程中有热量变化,所以能量转化率不可能达到100%。因此错误的说法是D。
考点:考查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的知识。
79.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 + Cu2+ = Zn2+ + Cu,该原电池的组成正确的是:
A
B
C
D
正极
Zn
Ag
Cu
Cu
负极
Cu
Cu
Zn
Zn
电解质溶液
CuCl2
H2SO4
CuSO4
FeCl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原电池构成的条件及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 + Cu2+ = Zn2+ + Cu可知:Zn为负极,Cu为正极。电解质溶液为含有Cu2+的溶液。因此选项为C。
考点:考查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的知识。
80.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6.0 mol·L-1,用石墨做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混合溶液中c(K+)为2 mol·L-1
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6 mol电子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D.电解后溶液中c(H+)为2 mol·L-1
【答案】A
【解析】C项,根据题意:阳极反应为4OH-+4e-=2H2O+O2↑,阴极反应为Cu2++2e-=Cu、2H++2e-=H2↑;根据阴、阳两极上转移电子相同可列出2n(Cu)+2n(H2)=4n(O2),则n(Cu)=(1 mol×4-1 mol×2)=1 mol;A,溶液中c(K+)+2c(Cu2+)=c(),则c(K+)=2 mol·L-1;B项,根据阳极反应,产生22.4 L O2,转移4 mol电子;D项,根据电极反应,阳极消耗4 mol OH-,阴极消耗2 mol H+,故电解后溶液中。
81.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 和 b 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 和 b 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无论 a 和 b 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D.a 和 b 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电化学,意在考查考生对原电池、电解池的电极反应、现象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等的掌握情况。a、b不连接,未形成原电池,Cu2+与Fe在接触面上直接反应,A项正确;a、b用导线连接,铜片作正极,Cu2+在该电极上得电子,B项正确;a、b连接与否,溶液中的Cu2+均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u,Fe均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故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C项正确;a与电源正极相连时,Cu片作阳极,Cu2+向Fe电极移动,D项错误。
82.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Fe作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B.负极反应:2H++2e-=H2↑
C.工作一段时间后,两烧杯中溶液pH均不变
D.工作一段时间后,NaCl溶液中c(Cl-)增大
【答案】D
【解析】A项,Fe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不正确;B项,负极反应为:Fe-2e-=Fe2+,故不正确;C项,因为正极反应为:2H++2e-=H2↑,故右侧烧杯中溶液的pH增大,不正确;D项,因为在原电池盐桥中Cl-离子向负极移动,故NaCl溶液中c(Cl-)增大,正确。
83.番茄汁显酸性,在番茄上平行地插入铜片和锌片形成一个原电池,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
B.锌片为正极,铜片为负极
C.锌片为阴极,铜片为阳极
D.番茄汁起电解质溶液的作用
【答案】D
【解析】Zn、Cu和番茄汁(酸性)形成的原电池,其中锌片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片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番茄汁起电解质溶液的作用。
84.已知在pH为4~5的溶液中,Cu2+几乎不水解,而Fe3+几乎完全水解。某学生拟用电解CuSO4溶液的方法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同学向pH=3.8的含有Fe2(SO4)3杂质的CuSO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黑色粉末X,充分搅拌后过滤,将滤液用下图所示装置电解,其中某电极增重a g,另一电极上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黑色粉末X是铁粉
B.铜电极连接电源正极
C.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4OH--4e-=O2↑+2H2O
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是
【答案】C
【解析】利用Fe3+的水解,除去CuSO4溶液中Fe3+方法是向其中加入黑色的CuO,与Fe3+水解产生的H+反应,促进Fe3+水解,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A错误;电解时,石墨作阳极,电极反应式:
4OH--4e-=2H2O+O2↑,C正确;
铜作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Cu2++4e-=2Cu,B错误;
据两极上转移电子的量相等可知:
×2=×4,
解得:M(Cu)=。
85.按下图装置实验,若x轴表示流入阴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则y轴可表示( )
①c(Ag+) ②c(AgNO3) ③a棒的质量 ④b棒的质量
⑤溶液的pH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⑤
【答案】D
【解析】该电解池,随着电解的进行,c(Ag+)不变,c(AgNO3)不变,溶液的pH不变。因为阳极反应式为Ag-e-=Ag+,阴极反应式为Ag++e-=Ag。
86.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可以进行很多科学实验,甚至制作出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装置来,如图就是一个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可用于驱动玩具的电池的示意图。该电池工作时,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罐将逐渐被腐蚀
B.炭粒和炭棒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O2-
C.炭棒应与玩具电机的负极相连
D.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炭棒和炭粒的质量会减轻
【答案】A
【解析】该电池的反应原理是4Al+3O2=2Al2O3,所以Al作电源负极,与玩具电极的负极相连,逐渐被腐蚀,A项正确,C、D项错误;B项中正确的反应式为O2+2H2O+4e-=4OH-。
87.银锌蓄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它的两极材料分别为锌和氧化银,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时它的正、负两极的电极反应式如下:
Ag2O+H2O+2e-=2Ag+2OH-,Zn+2OH--2e-=Zn(OH)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锌为负极,氧化银为正极
B.锌为正极,氧化银为负极
C.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区溶液pH增大
D.原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Ag2O+H2O=Zn(OH)2+2Ag
【答案】AD
【解析】从电极反应式看,锌失电子被氧化,所以锌为负极;Ag2O得电子被还原,所以是正极。由电极反应式相加可得,总化学方程式:Zn+Ag2O+H2O=Zn(OH)2+2Ag。从负极电极反应式分析,OH-
被消耗,所以负极区溶液的pH应减小,选A、D。
88.1 L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离子
Cu2+
Al3+
NO
C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1
1
a
1
用惰性电极电解该溶液,当电路中有3 mol e-通过时(忽略电解时溶液体积的变化及电极产物可能存在的溶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后溶液的pH=0 B.a=3
C.阳极生成1.5 mol Cl2 D.阴极析出的金属是铜与铝
【答案】A
【解析】根据电子守恒可知,该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反应有:阳极:2Cl--2e-=Cl2↑(产生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0.5 mol),4OH--4e-=2H2O+O2↑;阴极:Cu2++2e-=Cu,2H++2e-=H2↑。从电子守恒的角度知,电解后溶液的pH=0,A项正确;从电荷守恒的角度可知,a=4,B不正确。
89.将金属A和金属B分别放入稀H2SO4中有氢气生成。若将金属A和金属B相连后投入稀H2SO4中发现A被腐蚀,B未被腐蚀,关于A、B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A>B
B.还原性B>A
C.在后者装置中金属A发生还原反应,金属B发生氧化反应
D.金属B的表面有明显的气泡产生
【答案】AD
【解析】金属A和金属B相连后投入稀H2SO4中,构成了原电池,负极腐蚀而损耗,正极被保护,即金属A为负极,金属B为正极。
90.氯碱工业的基本原理就是电解饱和食盐水。下列关于实验室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以选用石墨棒作为阴、阳极材料,但阳极材料也可以用铁棒
B.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阴极区域,试纸变蓝
C.电解过程中,在阳极区域溶液中滴加品红,品红褪色
D.实验结束后,将溶液搅拌,然后用pH试纸检验,溶液呈中性
【答案】C
【解析】电解时阳极不能选用活泼的金属材料,故A错;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产物为还原产物H2,故B错;电解时阳极产物为氧化产物氯气,故C正确;电解饱和食盐水除生成氢气和氯气外,在阴极还有NaOH产生,所以电解实验结束后,搅拌溶液,溶液中有NaOH,显碱性,故D错。
91.用铜片、银片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子通过盐桥从乙池流向甲池
B.铜导线替换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
C.开始时,银片上发生的反应是:Ag-e-=Ag+
D.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总反应相同
【答案】D
【解析】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电子由负极(Cu)沿导线传递给正极(Ag),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沿盐桥从乙流向甲;正极(Ag):2Ag++2e-=2Ag,负极(Cu):Cu-2e-=Cu2+,总反应:Cu+2Ag+=Cu2++2Ag,与将Cu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相同。故选D。
92.如下图所示是某太空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燃料电池采用KOH溶液为电解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向日面时 背日面时
A.该能量转化系统工作时,需不断补充H2O
B.该转化系统的能量本质上来源于太阳能
C.水电解系统中的阴极反应:O2+2H2O+4e-=4OH-
D.燃料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反应:H2-2e-=2H+
【答案】B
【解析】水电解时阴极为2H++2e-=H2↑,C项错误;燃料电池放电时负极为H2+2OH--2e-=2H2O,故D项错误;A项中H2O可以循环利用,错误;B项正确。
9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2e-=Fe2+
【答案】A
【解析】在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上反应的是氢气;粗铜精炼时,纯铜与电源的负极相连,钢铁腐蚀的负极反应是Fe-2e-=Fe2+。
94.根据下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烧杯a中的溶液pH升高
B.烧杯b中发生氧化反应
C.烧杯a中发生的反应为2H++2e-=H2
D.烧杯b中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
【答案】AB
【解析】由图知,烧杯b中的Zn棒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转移到Fe棒上,烧杯a中通入的氧气在Fe棒表面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使a中溶液的pH升高。所以正确的为A、B。
9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放电时铅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电解饱和食盐水在阳极得到氯气,阴极得到金属钠
C.给铁钉镀铜可采用CuSO4作电镀液
D.生铁浸泡在食盐水中发生析氢腐蚀
【答案】C
【解析】铅蓄电池放电时铅电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上得到氯气,阴极上得到氢气,B错误;电镀时电镀液采用镀层金属的可溶性盐溶液,C正确;食盐水为中性溶液,所以应发生吸氧腐蚀,D错误。
96.铜—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放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将( )
A.不变 B.升高
C.降低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此原电池放电时,反应消耗硫酸,使溶液的酸性降低。
97.为防止钢铁锈蚀,下列防护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在精密机床的铁床上安装铜螺钉
B.在排放海水的钢铁阀门上用导线连接一块石墨,一同浸入海水中
C.在海轮舷上用铁丝系住锌板浸在海水里
D.在电动输油管的铸铁管上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答案】C
【解析】A、B中形成原电池都是铁作负极,加速铁的腐蚀;D中铸铁管作阳极,加速腐蚀;C中锌比铁活泼,铁作正极,受到保护。
98.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手机上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C.甲醇燃料电池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锌锰干电池中,锌电极是负极
【答案】B
【解析】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锌)沿外电路流向正极(铜),B错误。
99.下列装置中,都伴随有能量变化,其中是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是( )
【答案】D
【解析】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解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水力发电是将势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100.有一种锂电池,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化铝锂(LiAlCl4)溶解在亚硫酰氯(SOClCl)中形成的,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8Li+3SOCl2=6LiCl+Li2SO3+2S。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解质溶液可以用水,也可以用饱和食盐水
B.电池工作过程中,亚硫酰氯(SOCl2)被还原成Li2SO3
C.电池工作时,锂电极为正极,石墨电极为负极
D.电池工作过程中,金属锂提供的电子与正极区析出的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答案】D
【解析】金属锂与水反应,故电解质溶液应用无水溶剂,A项错误;亚硫酰氯中硫元素化合价为+4价,反应中被还原为硫单质,B项错误;电池工作中锂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应为负极,C项错误;根据电子守恒可知D项正确。
101.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Ag+Cl--e-=AgCl
B.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
C.Na+不断向“水”电池的负极移动
D.AgCl是还原产物
【答案】B
【解析】由电池总反应式可知,银失去电子被氧化得氧化产物,即银作负极,产物AgCl是氧化产物,A、D都不正确;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阳离子向电池的正极移动,C错误;化合物Na2Mn5O10中Mn元素的化合价是价,所以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因此选项正确。
102.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
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
【答案】D
【解析】由图示结合原电池原理分析可知,Fe3+得电子变成Fe2+被还原,I-失去电子变成I2被氧化,所以A、B正确;电流计读数为零时Fe3+得电子速率等于Fe2+失电子速率,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项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平衡2Fe3++2I-2Fe2++I2向左移动,I2被还原为I-,乙中石墨为正极,D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