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优化方案》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题演练课时达标训练题(04)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4讲考题演练课时达标
【随堂自测】
下图为某日不同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图,且甲地位于40°N。读图回答1~3题。
1.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0° B.20°N C.20°S D.23°26′N
2.乙地的纬度是( )
A.10°N B.50°N C.10°S D.50°S
3.当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 )
A.北极地区出现极昼 B.甲、乙两地昼长相等
C.北京市白昼逐渐变长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位于40°N的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70°,故该日甲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差20°,即该日太阳直射20°N纬线。第2题,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0°,故该日它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差30°,乙地可能位于10°S或50°N。若乙地位于北半球。其昼长应大于12小时,而图中显示该地的昼长不足12小时,故乙地的纬度是10°S。第3题,当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太阳直射15°N纬线,此时北半球为夏半年,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甲地的昼长大于乙地;北京市的白昼可能变长,也可能变短;地球公转的速度可能加快,也可能减慢。
答案:1.B 2.C 3.A
读地球绕日公转到远日点时的日照图(箭头代表公转方向,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4~5题。
4.若此时北京时间是11时40分,则B点的位置可能是( )
A.90°N B.70°N,125°E
C.70°N,55°W D.70°S,125°E
解析:选C。根据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可判定该图为北极地区上空的俯视图。由于昼夜面积相等,说明此图为晨昏线北端点B点上空俯视图,则B点地方时为0时或24时,利用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11时40分可算出B点经度。
5.此后一个月内,下列关于A点昼夜长短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昼长夜短、昼渐短 B.昼长夜短、昼渐长
C.昼短夜长、昼渐短 D.昼短夜长、昼渐长
解析:选A。结合上题分析,B为晨昏线的北端点(70°N),AB线跨纬度90°,北极点处于AB线上,A点为20°N。7月初至8月初,太阳直射点从20°N南移,但仍直射北半球,故可判断A点,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6.右图中的圆表示某一纬线圈,若劣弧AB表示昼,则C点日出的地方时为( )
A.3时00分 B.2时30分 C.8时30分 D.9时00分
解析:选D。由图可以看出,该纬线圈中的昼弧占1/4,即昼弧跨经度90°,也就是说该日该纬线圈上各地的昼长都为6小时,上午(日出到正午12时)、下午(正午12时至日落)各为3小时,即该纬线圈上各地的日出时间都为9时00分。
7.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甲、乙两处的昼夜分布放大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甲处放大图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地球公转到甲处时,①摩尔曼斯克港、②开普敦、③开罗、④北京四城市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为________;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②④两城市昼夜长短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地球公转到乙处时,C点的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地球公转到甲处时,A、B两点的昼长分别约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甲处在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北极点周围出现极昼,应呈逆时针方向旋转。第(2)题,地球公转到甲处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地球公转由甲到乙处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开普敦昼变长夜变短,而北京则昼变短夜变长。第(3)题,读图可判断出C点的昼长为8小时,日出时间为8时,日落时间为16时。第(4)题,读图可推算出A点昼长为14小时,B点昼长为12小时。
答案:(1)逆时针方向画箭头
(2)①④③② 昼变长夜变短 昼变短夜变长
(3)8∶00 16∶00
(4)14小时 12小时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下图为同一日期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的是( )
A.甲、丁 B.甲、乙、丙
C.丙、丁 D.没有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
解析:选A。甲地昼长18小时,夜长6小时,丁地昼长6小时,夜长18小时,两地昼夜长短状况相反,应以赤道为轴,南、北半球对称分布,纬度数值相同。
2.这一天,图中丁地的日落时刻是( )
A.6时 B.15时 C.18时 D.21时
解析:选B。用公式计算:日落时刻=12+昼长/2。
3.若乙地为北京,则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可能是( )
A.23°26′ B.56° C.72° D.88°
解析:选C。丙地昼长12小时,位于赤道,而赤道处在太阳直射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66°34′;乙地为北京,该日昼长达14小时,据此可推测太阳直射北半球且离北回归线较近。
下表为6~8月四地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表,据表回答4~5题。
地点
昼长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①
先增长,后减短
先减小,后增大
②
不变
先增大,后减小
③
先增长,后减短
先增大,后减小
④
先减短,后增长
先减小,后增大
4.四地由北向南排列的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解析:选B。6~8月,太阳直射点先向北回归线移动,6月22日直射北回归线,之后南移。与此同时,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昼长先增长(北极周围为极昼区,昼长不变,为24小时),后减短。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南半球正好相反。
5.①地最可能位于( )
A.3°N~5°N之间 B.18°N~20°N之间
C.16°S~18°S之间 D.33°S~35°S之间
解析:选A。①地昼长先增长后减短,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说明该地位于6~8月太阳直射区域以南。
读北京和M地同一天中的天空状况观测记录表,表中时间为北京时间,回答6~7题。
天空黑暗结束
晨光
日出地平线
日落地平线
昏影
天空黑暗开始
北京
5∶35
5∶36
6∶10
18∶20
18∶44
18∶45
M地
——
0∶00
0∶40
23∶40
0∶00
——
6.这一天是( )
A.春分日前后
B.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
C.夏至日前后
D.冬至日前后
解析:选A。通过公式计算得出这一天北京日出的地方时约为5:55,春分日时任何一地都是地方时6时日出。
7.M地位于( )
A.赤道地区 B.回归线地区
C.中纬地区 D.极地地区
解析:选D。该地的昼长为23小时,几乎出现极昼,可知该地在高纬度地区。
下图虚线表示甲、乙两地同一天物影影长及投向的时间变化。据此回答8~9题。
8.甲、乙两地( )
A.均位于北半球
B.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C.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D.均位于南半球
解析:选A。甲、乙两地都出现极昼现象,甲位于北极点。
9.当甲地物影投向正南时,北京的地方时恰为23时,则甲地位于北京的( )
A.西北方
B.东北方
C.东南方 D.西南方
解析:选B。当甲地物影投向正南时,其地方时为24时,甲的经度为135°E。
下图为1月某日某条经线上16时的昼夜分布状况(粗线部分为夜,细线部分为昼),A、B、C为该经线上的三个点,B、C两点的纬度数相同,据此回答10~12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段全天为夜 B.BC段都是昼长夜短
C.AS段全天为昼 D.CS段有部分全天为昼
解析:选D。1月某日16点时,NA段为夜,说明北半球夜长昼短,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11.若A点此刻恰好就是某纬线与晨昏线的切点,B点的纬度为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β,则C点子夜的太阳高度为( )
A.90°-α-β B.α+β-90°
C.α+90°-β D.β+90°-α
解析:选B。由太阳直射点纬度等于极点太阳高度可知,南极点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β,C点与南极点纬度差为90°-α,C点子夜的太阳高度与南极点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之差等于两地的纬度差,即90°-α,故C点子夜的太阳高度为β-(90°-α)。
12.如果这一天A地(44°N)地方时16∶30日落,有一架飞机从A地沿最短路径飞到南半球同纬度某地,到达时刚好日落,则飞机飞行时间最短为( )
A.3小时 B.5小时
C.8小时 D.2小时
解析:选A。最短路径为向正南方向,利用北半球某地昼长等于南半球同纬度某地夜长的规律,算出到达时当地为19∶30(日落时间),故飞行时间为3小时。
二、综合题
13.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图中为北半球的二分二至日),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A、C两地的地理纬度:A________;C________。
(2)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但________(填字母)地区例外,这里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A到D的四幅图中可以发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读图可知,A地全年昼长都为12小时,故该地位于赤道,C地一年中只有冬至发生极昼现象,夏至发生极夜现象,故它位于南极圈上。(2)A、B、C、D四地中只有A地的昼长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这是由于A地位于赤道上,赤道始终被晨昏圈平分,赤道上始终昼夜等长。(3)根据各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可知,A地位于赤道,B地位于赤道和极圈之间,C地位于极圈上,D地位于极点。显然,纬度越高的地方,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答案:(1)0° 66°34′S
(2)A 全年昼夜等长
(3)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14.甲、乙两图是秋分日、夏至日的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两图中表示秋分日的是________图。甲图中的虚曲线是________线。乙图此时A地的人发现天已经亮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的________作用。
(2)此时,甲图反映的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图到乙图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甲图分析,30°N地区比30°S地区太阳能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9年我国研制出一种新型太阳能薄膜(可薄到1微米)电池材料。这种材料在我国的________地区集能效率最高,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图为太阳高度分布与经纬线叠加图,太阳高度分布中心为太阳直射点,甲图太阳直射于北回归线,是夏至日。乙图是秋分日。甲图中虚曲线与极圈相切,为晨昏线(等太阳高度0°
线)。A点此时还没有日出,但天已经亮了,是大气散射作用的影响。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影响太阳高度角、日照时间)、海拔因素、天气因素等。
答案:(1)乙 晨昏(等太阳高度0°) 散射
(2)太阳直射于北回归线,从太阳直射点向周围递减 先变慢后变快
(3)此时30°N地区太阳高度更大;日照时数更长
(4)青藏高原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削弱作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