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4.50 KB
  • 2021-05-13 发布

2015高考地理(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一轮过关测试

  • 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金版教程】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限时规范特训 新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 ‎[2013·银川二中测试]读深圳和长沙两地某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表(单位:元),回答1~3题。‎ 生产成本 技术 原料 劳动力 其他 市场平均价格 深圳 ‎1990年 ‎ ‎ 1 ‎ ‎ 5 ‎ ‎ 8 ‎ ‎ 4 ‎ ‎ 28 ‎ ‎2011年 ‎ ‎ 1.2 ‎ ‎ 6 ‎ ‎ 18 ‎ ‎ 6 ‎ ‎ 32 ‎ 长沙 ‎1990年 ‎ ‎ 1 ‎ ‎ 5 ‎ ‎ 6 ‎ ‎ 2 ‎ ‎ 28 ‎ ‎2011年 ‎ ‎ 1.2 ‎ ‎ 6 ‎ ‎ 10 ‎ ‎ 3 ‎ ‎ 32 ‎ ‎1. 生产该产品的工厂属于(  )‎ A.技术导向型企业 B.劳动力导向型企业 C.原料导向型企业 D.动力导向型企业 解析:从该产品的生产成本来看,劳动力成本所占比重最大,因此生产该产品的工厂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企业,故选择B项。‎ 答案:B ‎2. 该类工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 A. 接近原料产地,降低生产成本 B. 接近消费市场,降低交易费用 C. 利用内地的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 D. 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获得技术支持 解析:劳动力导向型工业要向廉价劳动力数量多的地区转移,以降低生产成本,因此选择C项。‎ 答案:C ‎3. 该类工业转移带来的主要影响,不正确的叙述是(  )‎ A. 促进迁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B. 短期内可能导致迁出地大量民工失业 C. 有利于迁出地产业结构调整 D. 不利于迁入地产业结构调整 解析: 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的转移,对迁入地来说,可以促进迁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也可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对迁出地来说,有利于迁出地产业结构调整,但短期内可能导致迁出地大量民工失业,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2013·吉林3月检测]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4~5题。‎ ‎4. 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的是(  )‎ A.汽车零配件生产 B.节能环保业 C.服装鞋帽生产 D.高端装备制造业 解析: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及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故选C项。‎ 答案:C ‎5. 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 A.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B.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C.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D.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解析:广东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珠三角地区向广东落后地区转移部分产业,即会有部分产业转移到广东东西两翼和山区,从而增加这些落后地区的就业机会。‎ 答案:B 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将零部件加工业和组装业转向东南亚地区。据统计,2011年流入东南亚地区的外来投资金额高达1170亿美元,比2010年增长了26%,而我国的这一增长率同期不足8%。据此回答6~8题。‎ ‎6. 外来投资金额的增长变化反映出与我国相比,东南亚地区具有的优势主要是(  )‎ A.劳动力价格较低 B.科技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 D.资金较雄厚 解析:东南亚地区较我国科技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价格低,而零部件加工业和组装业属于廉价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答案:A ‎7. 主要生产精密微型滚珠轴承、高精密机械、电子零部件等的日本美蓓亚集团在我国和柬埔寨分别设立加工工厂,而其研发中心仍然在日本。其研发中心仍然在日本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科技 B.劳动力 C.交通 D.气候 解析:研发中心需要劳动力素质较高的科技人才,日本科技水平较高。‎ 答案:A ‎8. 东南亚地区接受外商直接投资后,对东南亚地区产生的影响有(  )‎ ‎①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②改善了环境质量 ③提高了城镇化水平 ④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降低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解析:产业转移到东南亚地区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但会加重该地区环境的污染程度,与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关系不大。‎ 答案:C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担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等特点。下图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 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工业基础和市场 B.劳动力和交通 C. 技术和信息网络 D.环境和自然资源 解析: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等特点,故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和信息网络。‎ 答案:C ‎10. 下列城市中,目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 青岛 B.广州 C. 兰州 D.乌鲁木齐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和信息网络。在四个城市中,广州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技术、信息网络较成熟,目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水平最高。‎ 答案:B ‎11. 中国承接服务外包产业可以(  )‎ A. 摆脱企业成本不断上升的“瓶颈”‎ B. 集中资金,加速工业化进程 C. 促进工业集聚,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D.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化 解析:中国承接服务外包产业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化。‎ 答案:D 二、综合题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逐步形成了“弓箭形”的经济发展格局(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问题。‎ ‎(1)在这个“弓箭形”的经济发展格局中,武汉城市圈将起着承接东西、连接南北的作用。简要分析武汉城市圈形成的区位优势。‎ ‎(2)目前我国的产业转移在逐步推进,试分析武汉城市圈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可能受到的影响。‎ 解析:(1)武汉城市圈的形成可从自然因素(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水源、矿产资源等)和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城市联系、产业基础等)两大方面入手分析。(2)在产业西移过程中,武汉城市圈的工业化、城市化会加速;和东部地区经济、社会联系会加强。同时,有利于扩大就业。‎ 答案:(1)①地理位置优越;②水陆交通便利;③水资源丰富(位于长江沿岸);④矿产资源丰富,非金属矿产(盐矿、石膏、建材)资源丰富,天然气资源开发前景良好,这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⑤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⑥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政策扶持。‎ ‎(2)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与东部地区的分工与合作;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可能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13. [2013·上海黄浦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上海和安徽同属华东地区,但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上海近五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8%,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60%;安徽地处内陆,相比华东各省经济较不发达,但近年来不断开拓创新,目前工业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并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发达的立体交通网络,其中铁路通车里程居华东地区首位。‎ ‎(1)上海部分工业部门转移到安徽,既影响两地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地产业结构升级,概述两地产业结构升级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2)结合材料,分析安徽接受上海工业部门的区位优势。‎ 解析:(1)产业转移对上海的影响: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劳动力从第二产业向不断发展的第三产业转移。对安徽的影响:促进第二产业发展,扩大第二产业比重;随着第二产业比重提高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2)可从地理位置、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交通联系、政策支持等方面入手分析。‎ 答案:(1)上海第三产业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升高,第二产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安徽第二产业相对于第一产业比重升高,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 ‎(2)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与上海相比均较低;铁路交通便利;接近上海(长三角)消费市场;能依托上海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安徽出台政策大力扶持制造业发展。‎ 三、探究性学习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某跨国公司产业转移方向和产品输出方向示意图。‎ 材料二 下图为出口加工区(产业移入地)提供的条件和进出口情况图。‎ ‎(1)材料一图中实线箭头表示________方向,虚线箭头表示________方向。‎ ‎(2)材料二图中,产业移入地为吸引更多的产业转入,除了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服务外,还应该提供哪些条件?‎ ‎(3)谈谈产业转移对移入地产生的有利与不利影响。‎ 解析:第(1)问,由图可知,实线箭头表示产业转移方向,虚线箭头表示产品输出方向。第(2)问,产业移入地为吸引更多的产业转入,除了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服务外,还应该提供廉价的劳动力、更多的优惠政策等。第(3)问,有利影响可从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分析;不利影响可从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造成资源紧张等方面分析。‎ 答案:(1)产业转移 产品输出 ‎(2)廉价的劳动力、更多的优惠政策等。‎ ‎(3)有利: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和生活水平;扩大就业。不利: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造成资源紧张。‎